1999年人民选择奖公布

1999年人民选择奖公布

一、1999年美国大众选择奖揭晓(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袁昊[1](2021)在《大众电影百花奖六十年:评选、创变与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大众电影百花奖自1962年设立以来已近60年,作为普通观众奖,最终奖项由全国终评委员现场投票表决。从近年来的百花奖评审情况看,评委的选拔日趋严格,评审的流程日趋严谨,候选影片更加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评奖结果更具公信力。百花奖影片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典范,其创作主题日益多元、表现形式日益多样、人物形象日益丰富。百花奖也推动了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电影作者的不断增多、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中国电影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全国终评委员的视角,探究大众电影百花奖的评审过程、创作导向与产业影响,或能为后疫情时代国产电影发展提供一些观照。

刘英杰[2](2021)在《诺贝尔文学奖图书的观察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人民阅读审美需求的提升,在互联网以及电商平台的推动下,国内读者和出版部门对诺贝尔文学奖图书的关注度逐年提升。图书热销不仅为出版部门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图书市场资源、宣传了优秀作家及作品。出版部门需针对诺贝尔文学奖图书市场的出版特征及时调整出版策略,提升整体质量,充分发挥图书价值。

王聪艳[3](2020)在《《赫芬顿邮报》商业模式的危机及对传统媒体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赫芬顿邮报》早先被视为“传统媒体的颠覆者”,但近来也饱受新近出现的新媒体应用的冲击而前途漫漫。为应对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一直致力于数字化转型而自救。在传统媒体加速式微,甚至“消亡论”甚嚣尘上之际,回顾《赫芬顿邮报》商业模式的实践历程,对于审视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具有深远意义。《赫芬顿邮报》曾一度超越《纽约时报》等老牌媒体,其早期商业模式的实践颇具成效:一是精准定位社会精英人群,二是新闻生产众包模式创造独特内容价值,三是用户流量广告变现实现营收,四是基于众包新闻生产形成核心竞争力。但,在社交浪潮的冲击之下,《赫芬顿邮报》疲态尽显,为应对危机,积极推进了四个方面的商业模式转型尝试:市场定位上高度贴合互联网用户;价值创造上数据驱动实现内容定制;盈利模式上致力盈利渠道的创新;依托新闻内容生产智能化建立竞争壁垒。《赫芬顿邮报》商业模式被迫转型,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初始商业模式存有先天缺陷,不仅众包模式限制付费新闻发展,而且内容生态限制流量兑现方式;二是在线广告发展停滞不前,面临源自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与电商巨头的多元覆盖竞争;三是应用迭代引致新闻消费革命,社交媒体成新闻获取的主渠道,众包新闻模式的用户黏性下降。《赫芬顿邮报》危机之下的自救收效不显,主要在于:体验改善难增用户规模;内容生产难有竞争力;单一盈利瓶颈难有突破;覆盖竞争压力难以消解。《赫芬顿邮报》商业模式的转型步履艰难,已然表明,传统广告收入已经难以再铸新闻业辉煌,多方的覆盖竞争严重阻碍了新闻业的持续发展。即便传统媒体式微,新闻业内容生产仍具市场前景,但其商业模式的再探索任重道远。在时代浪潮中,传统媒体必须主动出击,重塑新闻业商业模式.

高静[4](2020)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是加拿大首位摘此桂冠的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史上首位仅凭短篇小说创作而获奖的作家。门罗的作品展现了一直处于主流文学边缘的加拿大文学的无穷魅力,也使得短篇小说(short story)这一长期被误解、被冷落和被低估的文体形式大放异彩。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门罗作品的学术研究,中国的门罗研究近年来也有逐渐升温的趋势。国内对门罗的小说研究主要着墨于“女性主义”和“叙事手法”等问题上,而对作家创作的深层意识和作品形成的隐性因素探究不多,对显性的文本下隐含的内涵及深层文学学理问题涉及也相对很少。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门罗文学创作的心理基础为切入点,结合文学地理学、文学心理学、后女性主义和接受美学等理论,对门罗笔下的形象范式、心理动势、隐喻手法、审美表征和文化传承进行多维论述。每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声”的表露,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让作者选择了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形式,又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决定作者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和写给谁等问题?本文就是要对这些左右着门罗创作机制的种种复杂因素和交互关系进行学理探讨,就是对那些门罗创作过程中不易被察觉的、从那些文本表层难以一窥究竟的甚至连作者自己都难以意识到的隐性因素进行考察和揭示。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是开宗明义,名实先明,对论文所使用的机制等基本概念进行解释,然后对门罗看似庸常的人生过往和看去波澜不惊的创作历程进行追溯,然后对门罗研究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进行评述,渐次将论题引向本论文的核心。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主要分五个部分展开,从文本分析到心理跟踪,从文本细析到语境关联,从语言表层到修辞界面,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从纵向掘进到横向影响,依次对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形象机制、隐喻机制、审美机制和文化传承机制进行分析。第一章从个性心理特征出发,结合地域情结、自卑情结和自主情结三个方面,分析作家独特的心理特征。门罗的童年经历以及成年后的婚姻生活与生命体验,形成了门罗隐秘的心理机制,影响了门罗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设定、各种意象的内涵以及她对探索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的兴趣。因此,论文的第二章论述门罗小说的形象定势,即门罗笔下各类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及成因。在门罗的小说中,复杂的男女形象和两性关系隐含着门罗对女性困境以及两性关系的深刻思考。门罗拒绝直白控诉男女两性间的各种冲突,但她开放包容的两性气质观更能抓住读者的心,这有别于传统女性主义的性别观。独特的生活体验、文化认知和审美感受使门罗得以利用简约的文学语言和各种修辞手段,赋予寻常事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门罗正是透过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普通意象来探讨人性的复杂,传达自身的感悟,从而给人以深刻启迪。这是论文第三章所着力探讨的内容。而第四章和第五章则从读者反应角度和文本之外的因素诠释门罗作品的美学风格。门罗作品真实细腻地记录了主人公顿悟的心智成长历程,又以“琐碎化”、“碎片化”为媒介,将作家内心活动和思想轨迹传递给读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五章重点考察作为作家的门罗与所处大环境的关系及其受到的外部文化的三维影响,考察门罗和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西方文学传统的密切关联,考察其所受到的熏染和浸润及其在作品中的能动反映。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正是其个性特征决定其面对相同的社会语境、文化传承和各种外部影响时才能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才能创造出具有独特美学表征和思想蕴含的文学作品。结语部分进一步分析门罗小说的艺术成就与其独特的心理动势间的关系。家庭背景、宗教背景、婚姻经历、性别身份和文化传承都会对作家的创作主题和艺术手法产生诸多影响,但这些影响作用于每个作家的结果却大异其趣。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理建构的产物,其创作过程是一个包括文学家自己的需求、欲望、感觉、直觉、情感、想象等心理功能在内的极其复杂的过程。门罗是一位了解人类心灵的作家,对自然、人物和世事有深刻的认知和敏锐的感知,正是这种独特的审美心理指引着门罗摒弃宏大叙事、倾力庸常描写,才使其作品看似寻常却奇崛,在小说美学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李升祥[5](2020)在《《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的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用户视觉体验的诉求,加之移动互联技术的赋权,作为新兴报道形式的数据新闻热度不减,其传播渠道也随之不断拓宽。移动社交媒体时代,数据新闻业将目光瞄准新媒体端口,尤其是微信、微博平台。其中,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数量逐年持续增长,用户年龄层分布广泛,且小程序轻量承载内容,平台可视化交互体验,以及高强度链式传播等优势,使其备受各界新闻媒体青睐。诸如,网易开通数据新闻微信公众号“网易数读”,《人民日报》在其微信公众号推送数据新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数据新闻优势集中显现,图表形象化解读相关信息,令民众及时准确了解疫情最新动态,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较早推出数据新闻的传统纸媒,《新京报》不甘示弱、蓄势待发,在原有平台基础上,实施差异化、多元化信息传播策略。除了传统发布渠道以外,将其数据新闻加工整理后,推送到微信公众号“新京报”,借助自身积累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以及微信平台的内容与渠道优势,力求实现其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引领潮流之先为同类媒体移动端数据新闻布局提供了典型范式。本文以新闻传播学知识为基础,辅以管理学、经济学、美学等学科理论,运用案例研究、内容分析法对其传播策略加以细致、深入分析。这既有助于自身改进,取得长足进步;也有利于传统纸媒学习借鉴,开启数据新闻报道全新篇章。研究发现,《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标题语言讲究叙事技巧,制图简约精美,关注时代议题;同时借助平台优势,实现用户参与互动,即时分享传播,在场体验有所增强。然而白璧微瑕,仍存在外部数据依赖、内容承载设限、动态预测匮乏等不足之处。为此,《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编辑团队还应继往开来,针对当前存在问题采取强而有力措施并创新发展空间,进而厚积薄发更上一层楼;在大数据浪潮下,传统都市报媒体应顺势而为,入局数据新闻业尤其是重视移动端口布局,力争形成自身特色。

杨柳[6](2019)在《网络幻想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仙侠小说为例》文中提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英语读者自主选择译介中国网络幻想小说无疑具有积极意义,粉丝翻译文本塑造的中国形象更易于被读者接受。本文以描写译学为出发点考察网络仙侠小说英译文本塑造的中国形象及影响,采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结合形象学的“异国形象”观点对数据发现进行阐释。英译小说以翻译文学的身份进入英语世界,构建出英语文学中的“异国形象”,其中既包含原作者的自塑,也包含译者的他塑。相应地,研究主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1)作者、译者合力塑造的中国形象;2)中国形象的他塑元素;3)译者/读者转变为作者之后塑造的中国形象。本研究选取了7部英译“经典”仙侠/玄幻作品和2部英语原创仙侠小说作为考察对象,参照语料包括2部英译古龙作品和4部经典英语奇幻小说,一共13部小说,7004473单词。文本塑造的形象分为语言形象、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具体而言,语言形象分为词汇丰富度和文本信息量。人物形象分为主要人物设置和主要人物动作。事物形象包括具体与抽象事物,通过名词词表和专有名词进行分析。文本处理工具包括:文本检索工具AntConc3.4(跨库检索部分使用WordSmith4.0),词性标注工具CLAWS7,中文分词软件Yacsi0.96和词图制作工具WORDSIFT。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关于语言形象。英译仙侠小说的语言具有翻译共性的简化倾向;同时,整体语言水平较高,忠于原文,表达较为准确、丰富。其传递的信息量低于汉语原文,而大于英语原创。相应地,阅读难度也高于英语原创奇幻小说。译者“厚译”是形成较高词汇密度的原因之一。第二,关于人物形象。英译网络仙侠小说主人公形象设置方面类型化特征明显:以青少年男性角色为主,开篇登场、全程在线。人物特质突出:开朗乐观、百折不饶、不断成长,追求成为强者。动词参数显示,主人公动作描述最多,话语、心理描述较少。女性角色频次偏低。一方面,这种类型化的单一人物设置模式在文学性方面有所欠缺,性别主义遭到诟病。另一方面,人物积极进取的形象充满感染力。此外,电子游戏式的功能向(function-oriented)特点对某些读者特别具有吸引力。第三,关于事物形象。词表揭示出“sword”(剑)是唯一在词频上显示出显着性的词,是仙侠小说的标志性物象。这与文学史上的剑仙小说一脉相承。道教以及佛教等相关术语的使用更多是发挥了某种道具的作用或帮助构建背景,作品并未真正触及道家及佛教思想。专有名称大致可分为地点、宗派、神仙魔怪的名字、器物法宝和一些宗教术语,文中归纳了频次最高的颜色和地点等具体名词。此外,对于中国形象的他塑元素及其所受影响有以下发现:第一,译者具有译者和“粉丝”的双重身份。翻译以“厚译”为主,包含大量文化注释。并且译者不满足于文本翻译,他们建立网站、发布视频、甚至转化为仙侠小说创作者,成为传播中国网络小说、构建中国文学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二,他塑元素既包括译者,也包括读者。网络媒介使译者与读者的交流更加便捷,影响彼此对文化形象的认知,深度参与到翻译复合形象的塑造。第三,从英语创作的仙侠小说看,一方面留有中国文化刻板印象的痕迹;同时也可看到作者积极融入中国元素、传递中国文化的努力。总的说来,中国网络文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英语译者和作品的相遇更像是一种必然。仙侠小说披着道家文化的外衣,蕴含着突破自我、成为强者的精神内核,对中外读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今天,译者们对中国形象既非“乌托邦”式的美化到底,也非“假想敌”式的一味抹黑,而是在娱乐中产生了共情。从源语到译入语、再到英语原创文本,网络仙侠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一场文化的旅行,成为了一幅富于中国情调的文化拼贴画。

于冬云[7](2019)在《海明威:作家、传媒、大众共同制造的经典作家与文化偶像》文中认为海明威是我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当代美国文学经典作家之一,也是一位广受大众欢迎的美国文化偶像。从其作品的文本生产、接受与传播过程来看,海明威实际上是一个由他本人的自我建构、作家与图书传媒的商业合谋经营、大众的文化消费和复制活动共同制造而产生的经典作家和美国文化偶像。审视和反思海明威从文学青年到经典作家和文化偶像的塑造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作家的身份和大众文化消费行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李婕雯[8](2019)在《从金钟奖看台湾电视综艺节目发展》文中认为如果把中国电视节目比作一条大河,台湾电视节目是这条大河的不可忽视的支流,台湾电视综艺节目在整个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谱系中,异彩纷呈。对中国电视节目做全方位研究,不能忽略台湾电视节目特殊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研究做全景式研究,不能遗漏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风景。台湾1965年创办金钟奖,1970年开始设置电视综艺节目奖项,台湾电视综艺金钟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主流发展方向。无论是从纵向上还原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还是横向深入研究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类型,台湾电视综艺节目金钟奖都是应该研究和值得研究的对象。遗憾的是,国内外对于台湾电视综艺节目进行专门论述的不多,对于台湾电视金钟奖的全面系统研究更是欠缺。本文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方法,以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台湾电视综艺节目金钟奖为研究对象,纵向梳理台湾电视金钟奖的发展脉络,聚焦金钟奖与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关联,透视台湾电视主流综艺节目的流变特点,讨论台湾电视金钟奖对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引导与争议,挖掘电视奖项设置与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互动关系,试图通过台湾金钟奖这一小切口,丰富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历史研究与类型研究。

朱彦[9](2018)在《帕特·巴克尔小说创伤记忆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帕特·巴克尔(1943—)是英国当代着名女作家。从1982年小说《联合街》获得成功并跻身英国“最优秀的年轻小说家”行列开始,巴克尔已经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了13部小说,其中最着名的作品“再生三部曲”的第三部《鬼魂之路》还获得了1995年的布克奖。然而,比较起巴克尔的成就和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国对这位作家的介绍、翻译与研究却寥寥无几。因此,对巴克尔进一步深入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将丰富我们对于当代英国文学的全面了解。在巴克尔的作品中,对创伤记忆的关照尤为突出,它构成了巴克尔写作的一大特色。巴克尔作品中对创伤记忆的探讨呈现出多维度的特征——创伤记忆与历史、创伤记忆的延迟与代际传递、创伤记忆与创伤疗愈、创伤记忆与艺术再现等主题都有深入地探讨,而且巴克尔在对这些主题的阐释中还渗透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和艺术观,表现出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的独到见解,这使得从创伤记忆的主题入手对巴克尔的作品进行整体研究变得十分必要。厘清巴克尔创作中创伤记忆主题的各个不同方面,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巴克尔的整体创作风格和创作特点,更好地理解作家对历史和当代的深刻剖析和犀利批判。本论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通过介绍巴克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将巴克尔主要作品的创伤记忆主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围绕一个统一的主题对巴克尔作品进行梳理和分析是巴克尔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籍此也可以揭示巴克尔创作过程中所具有的内在连续性和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方面侧重点的变化,进而进一步展现巴克尔基本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特色。此外,绪论部分还简要介绍了本选题的主要理论支撑,即创伤记忆理论,并提出本选题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论文主体部分包括四章,主要解读巴克尔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六部小说。第一章以“再生三部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创伤记忆被压抑的主题。与以往大多数的一战作品不同,“再生三部曲”选取了医院、监狱和英属殖民地等远离战争的场域,并采用以非士兵身份的精神病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里弗斯作为主要聚焦人物的叙事手法重建一战叙事。在此过程中,三部曲得以重新审视一战创伤并挑战英国业已形成的一战集体记忆,实现了当代对于一战文化创伤的一次重构,将一战文化创伤阐释为一战前后广大社会群体创伤记忆被压抑的过程。具体说来,三部曲将创伤受害者界定为广大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包括战场归来的士兵和军官、国内的和平主义者和反战人士、同性恋者,甚至还包括了远离英国本土的英属殖民地人民;将一战前后的帝国体制和帝国意识认定为创伤的责任归属;将创伤的性质建构为帝国体制和帝国意识之下的广大群体话语权的被剥夺和创伤记忆的被压抑。一战文化创伤的重构体现了巴克尔的历史责任感和正义感,发出了英国必须正视曾经的历史问题并承担道德责任的诉求。第二章研究小说《另一个世界》,揭示其中有关创伤记忆重返的主题。《另一个世界》围绕历史的“凝结”之处展开,小说中个体的人生和家族的生活都因为“凝结”之处的存在而为创伤所主宰,而无论是个人创伤还是家族创伤在巴克尔的笔下其实都是历史的表征:如果说小说主人公乔迪创伤记忆的重返表现了创伤的历史性,乔迪作为受创伤的主体携带着难以解决的历史,那么突现的壁画和纠缠的鬼魂则象征了历史的创伤性,是充满了暴力循环的历史的体现,它们共同构成了巴克尔阐释创伤历史的策略。与此同时,通过展现创伤历史的多重策略巴克尔也建构了独特的历史观,并且表达了对于人类未来的忧虑。同时,小说还表明,创伤记忆的重返和延续不仅可能表现为潜伏期之后的重返,它还会以代际传递即“后记忆”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不仅是灾难的亲历者本人,他们的后代也会受到其创伤记忆的影响。即使经历过历史大灾难的一代渐渐逝去,“活着的连接感”逐渐消失,生活在创伤幸存者家庭中的幸存者后代和那些与创伤幸存者有着紧密联系的人们仍然会以“家庭型的后记忆”和“联系型后记忆”的形式承载来自前代的创伤记忆。创伤记忆的重返和延续都将人们该如何对待创伤记忆并面对未来的问题推向争论的焦点。在小说的最后,巴克尔也给我们暗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和智慧。第三章聚焦于小说《越界》,并从心理和社会两个维度剖析小说主人公创伤记忆言说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内容。从心理的维度而言,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创伤记忆言说带领读者直抵其内心深处,洞察身兼创伤患者和犯罪者双重身份的人群的复杂心理和畸形道德观。在此过程中,小说还同时启发读者不断探索主人公通过言说创伤记忆获得创伤复原的可能。对于既是创伤患者又是犯罪实施者的人群来说,他们的特殊经历注定了其走向康复之路的复杂性,为了真正实现创伤疗愈并获得精神的救赎,他们既要认清造成自己创伤的真相,也需要认清犯罪的真相。小说中的主人公正是因为无法做到这一点而导致创伤疗愈的失败。《越界》不仅对人物心理刻画入木三分,还展现出广博的社会维度。通过小说主人公言说创伤记忆的过程小说还揭示了英国当代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譬如挽救失足青少年的社会体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忽视、心理救助者自身的情感越界和道德相对性、社会底层民众贫困的加剧带来的子女教育缺失、英国政府频繁卷入当代战争和无视底层民众的贫苦等。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既是造成小说主人公为代表的人群创伤和悲剧的原因,也是导致其创伤疗愈无法实现的诸多原因之一。第四章具体研究巴克尔的小说《双重视角》。在《双重视角》中,暴力和其导致的他者的创伤记忆在艺术作品中如何进行艺术再现和表征的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小说通过艺术家对艺术表征的思考和艺术创作过程的描写,间接地表达了巴克尔对于艺术表征的伦理思想和暴力美学。在巴克尔看来,艺术具有表征人类暴行和他者苦难的绝对责任,也具有为广大的受众揭示真相使其面对他者遭遇的责任。艺术必须忠实记录人类的创伤记忆,只有通过再现暴行的残酷和暴行下他者的受苦艺术才能唤醒大众的良心,迫使人类正视自己丑陋的一面。与之相应,艺术作品的广大受众也不能无视他者的苦难,他们也应当承担起对他者的责任。除了提出艺术再现和表征他者创伤的责任,《双重视角》还暗示艺术也肩负着引领人们哀悼创伤并且走出创伤的责任。展现暴力与创伤的艺术其目的当然不是带给人们绝望和悲观,而是唤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指引人类走向希望和未来。巴克尔在小说最后还同时暗示了人类走出创伤的最终途径,那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本论文在结论部分指出,巴克尔在作品中书写创伤记忆,揭露暴力的残酷和野蛮,关注他者的创伤和苦难,勇敢地为他者言说,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在表现他者的创伤与苦难的过程中,巴克尔采用了和戈雅相似的高度写实和不加美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即坚持去直面人类经历中的极端情况,对人类阴暗的一面进行毫不留情地真实再现。通过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巴克尔的作品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它使读者能够对他者的苦难身临其境,从而激起他们对他者的移情和向善的欲望。聚焦于他者的创伤与苦难也凸显了巴克尔的道德观,巴克尔将降低暴力和减少痛苦视为一种道德追求,在作品中发出了“排斥暴力”和“减少痛苦”的呼唤。因此,无论在创作风格、创作理念还是道德追求上,巴克尔都可以被当之无愧地称为英国当代文学界的“戈雅”。

陈智颖[10](2017)在《《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文中认为

二、1999年美国大众选择奖揭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年美国大众选择奖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1)大众电影百花奖六十年:评选、创变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众电影百花奖的设立及评选
二、大众电影百花奖六十年的创变
    (一)创作主题日益多元
    (二)表现形式日益多样
    (三)人物形象日益丰富
三、大众电影百花奖推动产业发展
    (一)推动电影市场不断扩大
    (二)推动电影作者不断增多
    (三)推动评价体系不断完善

(2)诺贝尔文学奖图书的观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诺贝尔文学奖图书热销原因探析
    1.读者对高质量文学的自觉追求
    2.电商营销提升图书热度
二、 诺贝尔文学奖图书的出版特征
    1.诺贝尔文学奖溢出效应显着,但热销周期有限
    2.出版资源分配不均,诗歌类作品遇冷
    3.图书版权竞争激烈,诺贝尔文学奖博彩增加不确定性
三、 诺贝尔文学奖图书的出版策略
    1.综合调研,抢占市场先机
    2.合理策划,延长获奖效应
    3.聚焦内容,提升翻译质量

(3)《赫芬顿邮报》商业模式的危机及对传统媒体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赫芬顿邮报》早期商业模式的实践
    第一节 市场定位:社会精英用户需求
        一、相比门户网站的特色定位
        二、相比优质报纸的独特定位
    第二节 价值创造:新闻生产众包模式
        一、新闻的网络化社会生产
        二、流量监测评估传播效果
    第三节 盈利模式:用户广告流量变现
        一、SEO优化战略聚集流量
        二、多重广告形式兑现流量
    第四节 竞争优势:众包新闻生产高效
        一、免费新闻参与用户竞争
        二、优质内容参与传播竞争
第二章 《赫芬顿邮报》商业模式的新近尝试
    第一节 市场定位:高度贴合互联网用户
        一、基于社交媒体进行新闻分发
        二、拓展视频业务吸引年轻用户
        三、品牌国际化拓展域外用户群
    第二节 价值创造:数据驱动下内容定制
        一、数据优化催生有机新闻报道
        二、数据推送实现个性定制服务
    第三节 盈利模式:致力盈利渠道的创新
        一、初尝付费模式拓展盈利渠道
        二、优化广告体验提升广告收入
    第四节 竞争优势:新闻内容生产智能化
        一、算法生产契合用户内容需求
        二、算法分发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第三章 《赫芬顿邮报》商业模式转型析因
    第一节 初始商业模式存有先天缺陷
        一、众包模式限制新闻付费方式
        二、内容生态限制流量兑现方式
    第二节 在线广告面临多元覆盖竞争
        一、源自门户网站的覆盖竞争
        二、源自搜索引擎的覆盖竞争
        三、源自社交媒体的覆盖竞争
        四、源自电商巨头的覆盖竞争
    第三节 应用迭代引致新闻消费革命
        一、社交媒体成新闻获取的主渠道
        二、众包新闻模式下用户黏性下降
第四章 《赫芬顿邮报》商业模式转型成效及启示
    第一节 《赫芬顿邮报》商业模式转型成效预估
        一、体验改善难增用户规模
        二、内容生产或难有竞争力
        三、单一盈利瓶颈难有突破
        四、覆盖竞争压力难以消解
    第二节 《赫芬顿邮报》商业模式转型的启示
        一、广告收入难再铸新闻业辉煌
        二、覆盖竞争严重阻碍新闻业发展
        三、新闻业商业模式探索任重道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门罗的生平及小说创作简述
    第二节 门罗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
    第一节 情感体验中的地域情结
    第二节 逃离想象中的自卑情结
    第三节 细节描摹中的自主情结
    小结
第二章 门罗创作的形象机制
    第一节 反叛与内省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沉默与怯懦的男性形象
    第三节 相生与相克的两性关系
    小结
第三章 门罗创作的隐喻机制
    第一节 门罗笔下的空间隐喻
    第二节 门罗笔下的动物隐喻
    第三节 门罗笔下的服饰隐喻
    小结
第四章 门罗创作的审美机制
    第一节 门罗小说的入俗之美
    第二节 门罗小说的顿悟之美
    第三节 门罗小说的碎片之美
    小结
第五章 门罗创作的文化传承机制
    第一节 南安大略哥特文学的滋养
    第二节 美国南方文学传统的影响
    第三节 英国苏格兰叙事元素的浸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呈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背景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论文研究思路
        2.主要研究方法
一、主要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一)国内外数据新闻发展概况
        1.数据新闻思想内涵与主要特征
        2.数据新闻社会功能与价值解读
    (二)《新京报》数据新闻生产实践
        1.《新京报》数据新闻制作流程
        2.《新京报》数据新闻实践历程
二、《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传播的内容策略
    (一)微信平台数据新闻标题
        1.标题类型:巧言善问,满足用户求知欲望
        2.标题内容:直接明了,适应碎片阅读需要
        3.标题语言:风趣幽默,构建创新扩散语境
    (二)微信平台数据新闻正文
        1.数据来源:统筹兼顾,多元渠道获取信息
        2.报道主题:包罗万象,根据热点设置议题
        3.报道范围:聚焦国内,兼顾区域形象建构
        4.认知分析:民生矩阵,问题责任意识凸显
    (三)微信平台数据新闻图表
        1.图表类型:多图呈现,力求简洁完整叙事
        2.可视交互:H5界面,打造“在场”阅读体验
    (四)报道功能与向性
        1.报道功能:全晰解读,彰显数据新闻内涵
        2.报道向性:不偏不倚,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三、《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传播的形式与时间策略
    (一)重视“眼球经济”法则
        1.审美视域下的动态视觉引导
        2.人际好奇间的好友在读标记
    (二)畅享信息“悦读”体验
        1.差异化布局的内容浏览模式
        2.媒介融合生态的跨平台对接
    (三)贯彻“分享即传播”理念
        1.移动社交平台的点对点分享
        2.基于朋友圈的链式互动传播
    (四)强化“时间管理”观念
        1.管理理念下的阅读时间提醒
        2.订阅号内容推送的时间法则
四、《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传播策略不足与建议
    (一)《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传播策略不足之处
        1.动态图表稀缺,游戏交互弱化
        2.外部数据约束,更新频率受限
        3.流量爆款不足,预测报道匮乏
        4.平台活力不足,内容承载设限
    (二)《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传播策略优化建议
        1.培养复合人才,强化互动仪式
        2.完善内部数据,优化采编模式
        3.依托爆点取胜,科学预测报道
        4.细化选题类别,小程序轻承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网络幻想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仙侠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源起
        1.1.1 网络仙侠小说
        1.1.2 网络仙侠小说与中国形象
    1.2 理论框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基本概念阐述
    2.1 网络仙侠小说
        2.1.1 网络仙侠小说与传统仙侠小说
        2.1.2 网络仙侠小说与经典武侠小说
        2.1.3 网络仙侠小说与网络玄幻小说
        2.1.4 网络仙侠小说与西方幻想小说
    2.2 粉丝翻译
    2.3 中国形象研究
        2.3.1 文学研究中的“中国形象”
        2.3.2 形象学中的“中国形象”
        2.3.3 翻译研究中的“中国形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献综述
    3.1 网络仙侠小说研究现状
        3.1.1 国内研究概况
        3.1.2 国外研究概况
    3.2 中国形象研究现状
        3.2.1 国内研究概况
        3.2.2 “中国形象”国外研究概况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塑与他塑的合力——英译本塑造的仙侠形象
    4.1 研究方案
        4.1.1 小说样本选择——七部英译仙侠小说
        4.1.2 研究方法——基于语料库的形象研究
        4.1.3 检索参数
        4.1.4 使用工具
    4.2 语言形象——基本信息比较
        4.2.1 词汇丰富度
        4.2.2 译文难度——词汇密度
    4.3 人物形象
        4.3.1 主要人物设置
        4.3.2 主要人物动作
        4.3.3 案例分析——Stellar Transformation的主要人物刻画
        4.3.4 英译仙侠小说人物形象小结
    4.4 事物形象
        4.4.1 名词词表分析
        4.4.2 专有名词词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力中的他塑元素——译者与读者
    5.1 文本内——形象的迁移
        5.1.1 语言形象
        5.1.2 文化形象——文化专有项
    5.2 文本外——译者的现身
        5.2.1 厚译——与读者的对话
        5.2.2 翻译之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塑影响之下的他塑——英文创作的仙侠形象
    6.1 Legends of Ogre Gate——从译者到作者的创作
        6.1.1 人物形象
        6.1.2 事物形象
        6.1.3 其他
    6.2 Blue Phoenix——从读者到作者的创作
        6.2.1 人物形象
        6.2.2 事物形象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7)海明威:作家、传媒、大众共同制造的经典作家与文化偶像(论文提纲范文)

一 、海明威的生活方式与写作策略
二、海明威与图书传媒
三、大众文化偶像海明威

(8)从金钟奖看台湾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梳理及界定
        1.2.1 台湾金钟奖
        1.2.1.1 台湾电视金钟奖
        1.2.2 综艺节目
        1.2.2.1 电视综艺节目
        1.2.2.2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
        1.2.2.3 台湾电视综艺节目
    1.3 文献回顾
        1.3.1 关于台湾电视金钟奖
        1.3.2 关于台湾电视综艺节目
        1.3.2.1 电视综艺节目
        1.3.2.2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
        1.3.2.3 台湾电视综艺节目
        1.3.3 关于主流电视综艺节目
    1.4 研究方法
        历史文献分析法
    1.5 研究思路及意义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从金钟奖看台湾电视综艺节目发展
    2.1 台湾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历史阶段
        2.1.1 70-80年代的起步期与改变期
        2.1.2 80-90年代的繁荣期
        2.1.3 90年代后期至今的自由竞争时期
    2.2 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类型的发展变化
        2.2.1 舞台表演类节目
        2.2.1.1 70-80年代的舞台表演类节目
        2.2.1.2 80-90年代的舞台表演类节目
        2.2.1.3 90年代至今的舞台表演类节目
        2.2.2 娱乐游艺类节目
        2.2.2.1 80年代的娱乐游艺类节目
        2.2.3 益智博彩类节目
        2.2.4 真人秀类节目
        2.2.5 谈话类节目
        2.2.5.1 90年代至今的谈话类节目
    2.3 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特点
        2.3.1 总发展特点
        2.3.1.1 欢乐时间频繁化
        2.3.1.2 舞台构架复杂化
        2.3.1.3 节目主角平民化
        2.3.1.4 娱乐游戏明显化
        2.3.2 各类型发展特点
        2.3.2.1 多形态的舞台表演
        2.3.2.2 娱乐游艺类节目集中化
    2.4 所属机构改变
第三章 台湾电视金钟奖对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引导与争议
    3.1 正面引导
        3.1.1 台湾官方记录报道
        3.1.2 获奖节目代表主流方向
    3.2 争议部分
        3.2.1 制度层面
        3.2.1.1 参奖方式争议
        3.2.1.2 获奖类型划分标准不明确
        3.2.2 评审层面
        3.2.2.1 评审专业性
        3.2.2.2 获奖评分标准模糊
        3.2.3 市场层面
        3.2.3.1 收视率影响
        3.2.3.2 节目所属机构经济实力影响
第四章 建议与小结
    4.1 建议
    4.2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9)帕特·巴克尔小说创伤记忆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帕特·巴克尔作品名称缩写
绪论
    第一节 帕特·巴克尔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二节 创伤记忆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再生三部曲”:创伤记忆的压抑
    第一节 历史的“再生”:《再生》中被压制的创伤记忆与文化创伤重建
        一、创伤记忆的幽闭:不能发出的声音
        二、创伤记忆的“医治”:发声与缄默
        三、父权文化:创伤记忆溯源
    第二节 偷窥的“眼睛”:《门上的眼睛》中规训下的创伤记忆与文化创伤重构
        一、监狱与门上的“眼睛”:被规训者的创伤与压抑
        二、监视的“眼睛”与分裂的自我:普莱尔的创伤与压抑
        三、来自军事医疗的“眼睛”:规训执行者的内心分裂
    第三节 永不终止的“鬼魂之路”:《鬼魂之路》中被缄默的创伤记忆与文化创伤重构
        一、爱迪斯通的亡魂祭仪:里弗斯的跨文化认同与帝国反思
        二、对土着的划界与审视:里弗斯的帝国哲学
        三、帝国记忆的他者:缄默的美拉尼西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另一个世界》:创伤记忆的重返
    第一节 历史的“凝结”之处:“另一个世界”的纠缠
        一、“唐克雷蒂”的悲剧:创伤记忆的重现
        二、突现的壁画:创伤历史的重返
        三、劳勃山庄的鬼魂:家族暴行的重演
    第二节 “后记忆”的一代:“另一个世界”的承载与未来
        一、镜子的映射:尼克的后记忆想象
        二、口头历史档案:海伦的记忆研究
        三、“后记忆”之后:记忆与未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界》:创伤记忆的言说
    第一节 心理之维:回返“黑暗中心”的创伤记忆言说
        一、坚持“自己的故事”:规避真相
        二、建构脱罪叙事:抵抗真相
        三、言说“黑暗的中心”:无法实现的创伤安度和救赎
    第二节 社会之维:指向“救赎者”的创伤记忆言说
        一、救赎体系对丹尼创伤记忆的忽视:冷漠之罪
        二、汤姆对丹尼创伤治疗的“越界”:共谋之罪
        三、当代战争与丹尼创伤的渊源:“合法的社会暴力”之罪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重视角》:创伤记忆的再现
    第一节 再现他者:暴力与创伤的艺术表征和他者伦理
        一、“这不能看”:艺术表征的困境与他者的召唤
        二、“我看见了”:艺术表征对他者的应答
        三、“这就是真相”:艺术表征对受众的责任
    第二节 走出创伤:暴力与创伤的艺术表征和创伤疗愈
        一、退隐田园:逃离暴力
        二、艺术再现:创伤的回顾与哀悼
        三、与他人的连结:重生与超越
    本章小结
结论 当代“戈雅”:为他者的痛苦勇敢言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奖和科研项目
后记

四、1999年美国大众选择奖揭晓(论文参考文献)

  • [1]大众电影百花奖六十年:评选、创变与影响[J]. 张春,袁昊. 文艺评论, 2021(03)
  • [2]诺贝尔文学奖图书的观察与分析[J]. 刘英杰. 出版广角, 2021(05)
  • [3]《赫芬顿邮报》商业模式的危机及对传统媒体的启示[D]. 王聪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D]. 高静. 山东大学, 2020(09)
  • [5]《新京报》微信平台数据新闻的传播策略研究[D]. 李升祥. 渤海大学, 2020(05)
  • [6]网络幻想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仙侠小说为例[D]. 杨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海明威:作家、传媒、大众共同制造的经典作家与文化偶像[J]. 于冬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 [8]从金钟奖看台湾电视综艺节目发展[D]. 李婕雯. 厦门大学, 2019(08)
  • [9]帕特·巴克尔小说创伤记忆主题研究[D]. 朱彦. 苏州大学, 2018(12)
  • [10]《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J]. 陈智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标签:;  ;  ;  ;  ;  

1999年人民选择奖公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