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执行制度改革的思考

对执行制度改革的思考

一、行刑制度改革之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高贞[1](202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狱制建设的经验启示(上)》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对于监狱行刑制度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行刑目的、行刑机构的职能定位、惩罚与改造、劳动改造与思想改造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学界和实务界有不同的认识,通常一些学者更习惯于研究借鉴国外经验,对本土经验总结有所不足。本文基于"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原则,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狱制初创的历史和经验,以期推进对新时代监狱制度改革完善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

梁亚伦[2](2021)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规制的行刑衔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严重性、紧迫性、突发性、群体性和灾难性等特点,以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它极大刺激了网络谣言的甚嚣尘上并使之负面影响倍增,对网络谣言的规制也成为反思疫情防控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现行举措通过行政法和刑法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进行双轨规制,但却面临着诸如定义区分、法益保护、危害性界定和程序衔接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立法改进角度探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规制行刑衔接的现存问题及完善路径,是解决应急状态下网络谣言规制难题的可行思路。化解特殊情境下网络谣言规制的行刑衔接难题,根本方案是构建体系完善、运行流畅的网络谣言规制行刑衔接机制。

陈宝友[3](2021)在《提升监狱行刑功能的新思考》文中提出监狱正确执行刑罚需要有人力资源、财政和生产经营以及功能运行的多方面保障。有的地区的监狱系统受到多重保障不足的叠加影响,维护监狱安全和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面临多重困境。应针对监狱行刑的多方制约因素,完善一体化犯罪治理理念,解决制约监狱行刑的体系性、政策性、保障性问题,更好地发挥惩罚和改造罪犯功能,最大限度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目标。

彭文华[4](2021)在《刑罚的分配正义与刑罚制度体系化》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分配正义的核心在于合理分配社会制度与公民权利充分实现。应得惩罚的自由观通过社会制度来分配正义,树立权力与权利、权利与义务之间衡平的理念。刑罚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平衡原则和参与原则。刑罚配置、刑罚裁量与刑罚执行阶段各有不同的分配基础和要求。刑罚配置阶段应立足于刑罚一体化及刑罚权行使与当事人权利保护之衡平,对刑罚制度作出总体布局和具体安排。刑罚裁量制度要兼顾实体与程序,围绕公正量刑与保护参与主体权利进行分配和构建。刑罚执行的目标是刑罚效果最佳化,围绕刑罚效果与罪犯回归社会进行制度分配和构建。我国刑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主要包括:完善刑罚体系和结构、个罪之刑罚配置和当事人权利保护制度;设立专门的量刑改革机构、量刑区分责任刑与预防刑、实行定量与自由裁量并合以及完善量刑的程序规则;设立统一刑罚执行制度、确立社区刑罚执行制度、健全刑罚执行程序规则和建立行刑评估制度。

侯艳芳,陈望舒[5](2021)在《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权的配置对行刑衔接的影响及其应对》文中提出2016年以来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权进行了集中化和垂直化改革,有必要对其进行效果评价并审视改革对行刑衔接的影响。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权的集中化从行政执法的视角对明确环境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基本构成要素和加重要素的差异提出了要求;监测监察权垂直化改革改变了地方政府影响环境执法的方式,因此要重新审视环境保护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衔接,解决行刑衔接中对环境违法处以罚款、对环境犯罪处以罚金的财产负担问题。环境刑事犯罪与行政违法的行为类型具有一致性,但相关规定较为抽象,需要根据行政法的具体规定判断行为的违法性。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要对行政违法行为是否具有罪过作出初步判断,只要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确系不知情,即应当将案件移送刑事司法机关处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查处环境行政违法时,必须按照特殊情节型和较重的法益侵害后果型加重要素的类型判断是否进行刑事移送。为实现生态环境领域行刑责任方式的合理衔接,应明确对环境资源犯罪科处罚金的具体标准。

李金积,于晓云,程国明,王树明,王俊卿,李昂,王楷宬,徐太辉[6](2021)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问题的有关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以来,行政执法领域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的现象日渐受到公众关注。本文主要从行刑衔接的法律依据、程序、证据转化条件和原则切题,指出了行刑衔接不畅,存在法律制约,以及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实践活动中配套监督审查机制及激励考核机制不完善、执法队伍素质有待规范等问题。由此提出了完善行刑衔接法律规定,建设高素质行政执法队伍,完善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开展联合执法等建议,以期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

马臣文[7](2021)在《监狱形态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监狱是国家机关,也是社会实体,监狱形态的发展变化折射着时代和社会变迁的影像。监狱形态发展趋势旨在揭示监狱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诸种侧面,为中国监狱发展提供选择图式。监狱形态发展趋势与物质条件、制度条件和精神条件密切相关,各种要素的叠加和契合决定着未来监狱的形貌和气质。外来移植与本土资源等发展维度的探索和整合,是中国监狱未来形态发展的可选路径。从理论图式上看,政治上的"国家机器"、职能上的"监狱群岛"、文化上的"监狱村落"标识着监狱形态的未来走向。

张雍锭[8](2021)在《我国缓刑犯社区矫正性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学界对缓刑犯社区矫正(包括缓刑、缓刑适用)性质的认识存在独立刑种说、刑罚裁量制度说、刑罚执行制度说、量刑行刑制度说、刑事执行制度说、刑罚消灭制度说及刑事责任说等七种观点,但是通过分析和认证,各种观点下的缓刑犯社区矫正均应为刑罚执行。从缓刑犯社区矫正是刑罚改革的产物、缓刑犯社区矫正具备刑罚执行的特征、缓刑犯社区矫正与刑罚执行目的一致等方面考察,缓刑犯社区矫正也应属于刑罚执行,具体为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赵宏[9](2021)在《行刑交叉案件的实体法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刑交叉案件产生的问题不少,但既往研究和制度设计都主要集中于程序衔接。《行政处罚法》修改时对此问题的规定也着眼于此。但造成行刑交叉案件产生的背后原因却包含了法域冲突与刑法功能的扩张,行政处罚与刑罚作为二元惩戒体制的接续与区分困难,因违法、犯罪二元体制所产生的公权配置上的交叉与重叠等,因此对此问题的观察和应对并不应仅从程序出发,而需同时溯及背后的实体法问题。这些实体法问题又可大致被总结为如何认识和调配风险行政法与风险刑法、如何理解刑法的行政规定性以及如何看待行政行为对刑事审判的跨程序效力等。挖掘实体法问题和成因有助于从源头厘清行刑交叉问题产生的实质,也能更有效解释程序衔接不畅的阻点。

李沛然[10](2021)在《生态法治视域下环境保护“行刑衔接”移送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行刑制度改革之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行刑制度改革之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狱制建设的经验启示(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狱制建设的历史地位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狱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一)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和发展监所制度
        1. 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指导确立了监所的性质和职能。
        2. 无产阶级改造世界、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成为改造罪犯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
        3.“劳动创造世界也创造人本身”是劳动改造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以巩固政权、保卫人民为己任进行监所建设
        1. 监所的设立与根据地政权建设相伴随。
        2. 监所的建章立制与根据地政权法律制定相同步。
        3. 监所管理体制与刑事司法体系相统一。
        4. 监所工作与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和生产建设同推进。
    (三)科学界定监所行刑目的和功能
        1. 确立“把罪犯改造为新人”的行刑目的。
        2. 界定行刑目的下的惩罚功能。
        3. 突出行刑目的下的教育改造功能。
    (四)罪犯改造实践中贯穿“感化主义”
        1. 尊重犯人人格。
        2. 改善犯人生活待遇。
        3. 给犯人以人性化关怀。
        4. 在贯穿改造全过程的教育中突出政治教育。
        5. 实行犯人自治。
    (五)劳动改造的实践成就了“最有效的改造罪犯方法之一”
        1.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2. 激发劳动改造的主动性。
        3. 坚守劳动改造的基本原则。
    (六)献身罪犯改造事业的杰出实践者是实现监狱行刑目的的关键因素
        1. 教育监所干部从思想上理解、掌握党的改造罪犯思想和方针政策。
        2. 依法依规治监的要求在监所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
        3. 监所干部在丰富实践中创造性地落实改造罪犯的理论和制度要求。

(2)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规制的行刑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法律规制现状
    (一)行政法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的规制
    (二)刑法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的规制
三、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规制行刑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义区分———社会秩序与公共秩序的混用
    (二)法益保护———规范保护的对象不明确
    (三)危害性界定——关于危害程度的辨识难题
    (四)程序衔接———惩罚规制的程序过渡不畅
四、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规制行刑衔接的完善路径
    (一)有效回应行刑衔接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 合理区分现行立法中相关法律定义
        2. 通过修法明确规范法益对象
        3. 尝试细化解决危害性程度界定难题
        4. 推进惩罚规制过渡衔接程序流畅化
    (二)构建实体与程序追求交融的行刑衔接机制
        1. 平衡基本立法水平
        2. 重视法律规范体系内部的结构合理性
        3. 重视程序价值的巨大作用
        4. 以宪法的基本权利保障为前提
    (三)构建行刑衔接机制的具体框架与体系
        1. 有效升级情境适用下的裁判技术
        2. 提升公安机关对行刑衔接程序选择的专业水平
        3. 发挥检察机关在行刑衔接机制中的监督职能
        4. 发挥行政执法的正向功效,重视信息公开的预防作用
        5. 发挥刑罚兜底作用,通过典型案例达到警示和震慑效果
五、结语

(3)提升监狱行刑功能的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响监狱行刑功能发挥的现实困境
    (一)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的困境
        1.“警囚比”不达标,押犯多、罪重刑长与民警数量不足的矛盾突出。
        2. 民警学历与知识结构不平衡。
        3. 民警职业素养建设的不足。
        4. 民警职业保障制度的不足。
    (二)财政保障和生产经营的困境
        1. 财政经费保障不到位与资金海量需求的矛盾突出。
        2. 监狱改造与生产关系不明确,政治法律性与市场经济性的矛盾依然是行刑中的困境。
    (三)超负荷运行下的监狱风险管理困境
        1. 监狱执法主体高强度运行的可持续性和行刑的长期效果值得思考。
        2. 监狱执法主体高风险运行的困境值得关注。
        3. 民警家庭高负担运行,工作与生活冲突困境加剧。
二、监狱行刑困境分析与治理对策
    (一)监狱行刑困境的多维分析
        1. 宏观政策层面的供给不足。
        2. 中观制度层面的“不平衡”。
        3. 微观层面民警素质能力相对于更高执法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不适应”。
    (二)解决监狱行刑困境的治理对策
        1. 解决监狱行刑理念制度模式的困境。
        2. 让民警在职业荣誉和事业发展中履职尽责,实现个人价值和法律目标。
        3. 让罪犯在希望中改造,最大限度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

(4)刑罚的分配正义与刑罚制度体系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配正义、应得惩罚与刑罚制度改革
    (一)分配正义视野下的刑罚观
    (二)应得惩罚及其类型
    (三)刑罚制度改革的基本理路和方法
二、刑罚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原则
    (二)平衡原则
    (三)参与原则
三、刑罚制度的分配基础和要求
    (一)刑罚制度的分配基础
        1.刑罚配置的分配基础
        2.刑罚裁量的分配基础
        3.刑罚执行的分配基础
    (二)刑罚制度的分配要求
        1.刑罚配置的分配要求
        2.刑罚裁量的分配要求
        3.刑罚执行的分配要求
四、分配正义视野下的刑罚制度体系化
    (一)刑罚配置制度体系化
        1.完善刑罚体系与结构
        2.罪刑配置进一步协调化、合理化
        3.健全当事人权利救济制度
    (二)刑罚裁量制度体系化
        1.设置专门的量刑改革机构
        2.区分责任刑情节与预防刑情节
        3.健全定量依据和标准及相关规定
        4.完善量刑的程序规则
    (三)刑罚执行制度体系化
        1.统一刑罚执行制度
        2.完善社区刑罚执行制度
        3.健全刑罚执行程序规则
        4.设置行刑评估制度
五、结语

(5)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权的配置对行刑衔接的影响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权的集中化和垂直化
    (一)多头执法转向集中执法
    (二)监测监察权由属地化配置改为垂直化配置
二、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权变革性配置的效果评价及其对行刑衔接的影响
    (一)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权集中化的效果评价及其对行刑衔接的影响
        1.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权集中化的效果评价
        (1)明确的执法标准依然缺乏。
        (2)执法队伍的能力依然存在短板。
        (3)传统执法方式的弊端依然未能克服。
        2.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权集中化对行刑衔接的影响
    (二)生态环境领域监测监察权垂直化的效果评价及其对行刑衔接的影响
        1.生态环境领域监测监察权垂直化的效果评价
        2.生态环境领域监测监察权垂直化对行刑衔接的影响
三、生态环境领域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基本构成要素的差异化及补缺
    (一)客观要素判断的行政法前置性及其例外
    (二)主观要素的行政法解读
四、生态环境领域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加重要素的类型化及设置
    (一)加重要素的类型化分析
    (二)污染环境案件中加重要素的判断
五、生态环境领域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责任方式的对接
    (一)生态环境领域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承担顺序
    (二)生态环境领域行政罚款与刑事罚金的适用

(6)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问题的有关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行刑衔接概述
    1.1 行刑衔接的法律依据
    1.2 行刑衔接程序
2 行刑衔接证据转化
    2.1 行刑衔接实物证据转化使用条件
    2.2 行刑衔接言辞证据转化使用条件
    2.3 行刑衔接证据转化原则
3 行刑衔接的困境
    3.1 行政执法监督有待加强
    3.2 案件移送激励考核制度有待加强
    3.3 行刑衔接法律适用有待完善
4 完善行刑衔接的有关思考
    4.1 完善行刑衔接法律规定
    4.2 建设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
    4.3 完善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4.4 开展联合执法

(7)监狱形态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监狱形态发展的条件
    (一)监狱形态发展的制度条件
        1. 刑罚执行制度发展方面
        2. 矫正制度完善方面
    (二)监狱形态发展的精神条件
        1. 适度的惩罚因子
        2. 人道的权利保障
二、监狱形态发展的路径
    (一)外来移植路径
    (二)本土资源路径
三、监狱形态发展的走向
    (一)权力维度:政治上的“国家机器”
    (二)社会维度:职能上的“监狱群岛”
    (三)价值维度:文化上的“监狱村落”

(8)我国缓刑犯社区矫正性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缓刑犯社区矫正性质主要观点述评
    (一)独立刑种说述评
    (二)刑罚裁量制度说述评
    (三)刑罚执行制度说述评
    (四)量刑行刑制度说述评
    (五)刑事执行制度说述评
    (六)刑罚消灭制度说述评
    (七)刑事责任说述评
三、缓刑犯社区矫正性质:刑罚执行
    (一)缓刑犯社区矫正是刑罚改革的产物
    (二)缓刑犯社区矫正具备刑罚执行特征
    (三)缓刑犯社区矫正与刑罚执行目的一致
四、结语

(9)行刑交叉案件的实体法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引出
二、行刑案件交叉的规范构造与制度现状
三、行刑交叉案件的成因与问题
    (一)法域重合及刑法功能的扩张
    (二)行政处罚与刑罚作为二元惩戒体制的接续与区分困难
    (三)因违法、犯罪二元体制所产生的公权配置上的交叉与重叠
四、行刑交叉案件背后的实体法问题与应对
    (一)如何认识和调配风险刑法与风险行政法
    (二)如何理解和处理刑法的行政规定性
    (三)如何看待行政行为在刑事审判中的跨程序效力
结语

四、行刑制度改革之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狱制建设的经验启示(上)[J]. 高贞.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21(12)
  • [2]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规制的行刑衔接研究[J]. 梁亚伦. 秘书, 2021(06)
  • [3]提升监狱行刑功能的新思考[J]. 陈宝友.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21(10)
  • [4]刑罚的分配正义与刑罚制度体系化[J]. 彭文华. 中外法学, 2021(05)
  • [5]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权的配置对行刑衔接的影响及其应对[J]. 侯艳芳,陈望舒. 山东社会科学, 2021(09)
  • [6]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问题的有关思考[J]. 李金积,于晓云,程国明,王树明,王俊卿,李昂,王楷宬,徐太辉. 中国动物检疫, 2021(09)
  • [7]监狱形态发展趋势研究[J]. 马臣文. 中国监狱学刊, 2021(05)
  • [8]我国缓刑犯社区矫正性质探讨[J]. 张雍锭.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9]行刑交叉案件的实体法问题[J]. 赵宏.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21(04)
  • [10]生态法治视域下环境保护“行刑衔接”移送制度研究[D]. 李沛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标签:;  ;  ;  

对执行制度改革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