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华尔兹组合

肖邦华尔兹组合

一、一首肖邦圆舞曲的联想(论文文献综述)

关苏月[1](2021)在《浅析肖邦圆舞曲《降D大调圆舞曲第六首》《b小调圆舞曲第十首》》文中研究表明圆舞曲是一种家喻户晓的乐曲体裁,历史悠久,具有经典的三拍子节奏及悠扬动听的旋律。此体裁的代表作曲家及作品数不胜数,但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作曲家肖邦却在此题材上进行了创新,他所创作的圆舞曲独具个人特色,为圆舞曲体裁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听觉盛宴,一直延传至今。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大致回顾了圆舞曲这一体裁的历史发展,第二部分介绍了作曲家肖邦的创作时期以及创作特色与创作背景。第三部分以肖邦两首风格不同的圆舞曲作品为例,分析作品结构及其中的情感表达,阐述肖邦圆舞曲的演奏特点,使读者清晰感受到两种类型圆舞曲的不同。第四部分为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要求表明肖邦圆舞曲经久不衰的原因,陈述肖邦圆舞曲对于人类审美的现实意义。

王晗[2](2020)在《肖邦钢琴协奏曲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肖邦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为研究对象,涉及创作背景、音乐结构、体裁特征、音乐气质、风格特征、精神内涵、个人天性、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及体现其艺术特征所依托的作曲手段等侧面因素,并在结语中进一步对两部作品的历史地位作了评述。笔者认为,肖邦的两部钢琴协奏曲尽管沿袭了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所奠定的套曲范式,但却在不自觉中流露出某种程度的游离;在曲式思维方面,尽管也沿袭其时业已程式化的结构模式,但却在阶段性的微观结构上,流露出复杂化的、扩张性的主观意向;在奏鸣曲式的调布局方面,有意违背常规。此外,作为肖邦早期创作的阶段性总结,两部作品已兼具了雄强与灵秀两种截然相悖的审美气质,而这些气质都与其个人天性、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有着内在的关联。

赵蕴[3](2020)在《柴可夫斯基音乐之民族特征与国际化倾向 ——从两部室内乐作品谈起》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探讨了柴可夫斯基音乐的民族特征与国际化倾向,对此一直存在不尽相同的观点。分析《D大调弦乐四重奏》与《a小调钢琴三重奏》两部室内乐作品是切入点,亦涉及作曲家其他一些名作;又从历史发展中析出俄罗斯民族粗犷而又细腻、阳刚却不乏阴柔的性格特征及其来源;进而通过从创作观念、意图、手法等方面与强力集团和鲁宾斯坦兄弟的比较,凸显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创作个性:他主观上着重于个人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的表现,客观上却成为了19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及其所属民族精神世界、所处社会生活风貌的一种典型写照,这是他音乐民族特征最根本的一点。虽然他采用的民间音乐素材不少来自城市,家庭和专业背景亦使他更尊崇西欧古典作曲原则并娴熟运用其技法,在人民性和手法革新上不如强力集团;但他的国际化也不等于学院派的西欧化,而是在多个国家地区的风格交融中始终以俄罗斯风格为主体。因此,柴可夫斯基音乐的民族特征鲜明而独特,国际化倾向则与之兼容并存。

张凯声[4](2020)在《萨蒂钢琴作品旋律研究》文中认为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1866-1925)19/20世纪之交的法国作曲家,其音乐创作涉及钢琴独奏、钢琴四手联弹、钢琴伴唱、戏剧音乐、芭蕾音乐等。以上种类中钢琴作品数量最多,通过分析这些作品可以总结出他的创作风格及技法。身为世纪之交的作曲家,选择哪种风格的创作或者作出何种创新能使自己脱颖而出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萨蒂一生都在尝试着打破陈规作出改变,探求新路。他的风格是多变的,其创作对同期及其后的作曲家具有重大的影响。以萨蒂钢琴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旋律为切入点,研究其旋律调式材料,旋律形态特点,旋律发展手法等,可以系统整理和探索萨蒂的创作特色。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述萨蒂钢琴创作的五个分期,对其生活经历、时期内风格偏好以及技术使用等做出简要梳理。第二章着力研究萨蒂旋律调式材料的使用,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归纳该作曲家对于传统调式、中古调式、人工调式、二重调性等的灵活使用。得出结论:萨蒂善于运用中古调式,在原有调式之上灵活创新,形成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艺术风格。第三章研究旋律线的形态特点及内容表现,分析常见的直线形、曲线型旋律形态,以及作曲家赋予该线型形态的特有内涵表达。提出“面状旋律”概念:萨蒂某些早期、玫瑰十字时期的钢琴作品中,位于柱式和弦高音位置的并与和弦同步奏出的,且非和声功能为主导进行的加厚层次旋律。第四章探讨萨蒂钢琴作品中五种主要且常用的旋律发展手法:反复式、变奏式、模进式、派生式和拼贴式,其中拼贴式作品最具萨蒂特色。拼贴式的发展手法分为两种,其一是早期萨蒂的搭积木手法的创作,此时的作品中还未出现大量文字提示,只是将大量短小片段堆叠来达到萨蒂对极简音乐的追求。另一种是根据文字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发展,对应情节的旋律相继拼贴出现,文字与旋律配合得当,使作品体现多维艺术性质。第五章论旋律节拍节奏特点,以有无拍号和小节线为标准,以五个创作分期为顺序,进行节奏的分析,总结了萨蒂各时期运用节奏的规律。

林城[5](2020)在《舒曼《狂欢节》Op.9的音乐与演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伯特·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着名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是同时期最具个性的音乐家之一。他创作的音乐作品体裁广泛,几乎涉猎当时所有的音乐形式。但最成功和最具影响力的主要是他的钢琴作品和艺术歌曲。其中钢琴套曲《狂欢节》Op.9是他早期最成功的钢琴作品。全曲共由二十一首标题钢琴小品组成。根据每一首标题的文学含义,可以将它们大致分为:开场、喜剧人物、“大卫同盟盟员”、节日曼舞、恋人、情景描绘、旗开得胜等七个场景。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舒曼早年的经历和兴趣爱好,以及他的主要成就;其次论述了其钢琴音乐的主要特点和《狂欢节》Op.9的产生背景。第二章首先分析了《狂欢节》Op.9的音乐主题,A、bE、C、B和bA、C、B两种主题动机在各小品中的分布;其次分析了每一首作品的调性布局和曲式结构。第三章以七个场景为视角,对这二十一首标题钢琴小品的演奏问题进行了逐一论述。

程天磊[6](2020)在《“乐海遗珠,蚌映相辉”—从三首歌曲谈肖邦艺术歌曲及钢琴伴奏》文中研究指明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édéric Fran?ois Chopin,1810-1839)是波兰、欧洲乃至世界音乐史上一位特殊的名留青史的音乐家。其一生创作的作品数量包括未完成作品在内超过200部,大多数以钢琴为主角。这些钢琴作品亦是钢琴历史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肖邦亦被誉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同时,生于欧洲思想革命与民族革命并举的时代,肖邦也广泛采用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然而纵观其所有作品,《波兰歌曲》(Op.74)便是一个例外——这是肖邦以波兰民族的民谣和诗歌为蓝本编写,并被后人收集编纂为的一部由17首艺术歌曲组成的曲集,并且此外肖邦还作有未收入Op.74中的三首作品,共计20首。在本论文中,笔者将以这17首歌曲中的《旋律》(No.9)《战士》(No.10)《我可爱的人》(No.12)三首艺术歌曲为例,分析研究肖邦作为“钢琴诗人”写作的艺术歌曲及其钢琴伴奏。

杨旭婷[7](2020)在《释意理论指导下的俄译汉口译实践报告 ——以钢琴课堂教学口译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贯彻,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两国关系也更加紧密。俄罗斯许多优秀音乐教师也来到中国,与中国学生共同感受跨国的音乐魅力。而俄籍教师与中国学生因为语言不通,翻译这个角色就显得极其重要,因此作为沟通桥梁,要求译员必须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以准确表达双方思想。笔者有幸于2019年5月—2019年12月在钢琴音乐学校进行实习工作。通过对翻译过程中所遇问题和困难的总结,并在释意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撰写了本论文,总结出口译的策略和方法。本报告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口译任务简介,包括任务背景、任务特点及具体工作任务;第二章是实践前所做的译前准备,包括背景知识准备、专业词汇准备、心理生理准备等等;第三章以释意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句子、篇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对于此次任务的质量评估以及总结。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认识到口译要求准确快速,译员不要拘泥于原语,这些宝贵经验也为今后的翻译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罗依菲[8](2019)在《莱茵赫德即兴曲作品28号的音乐风格与演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即兴曲作为一种器乐特性曲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时代产物,它是实现浪漫主义作曲家们内心情感与音乐灵感的载体之一。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众多优秀的钢琴家、作曲家参于了即兴曲的创作,为世人留下了众多优秀的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至今深受听众的喜爱而得以广泛流传,即兴曲也成为了钢琴音乐中重要的音乐体裁之一。本文以莱茵赫德即兴曲作品28号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以梳理即兴曲的发展和莱茵赫德生平及音乐创作的历程为切入点,以此作为研究乐曲的背景资料与研究乐曲创作、风格和演奏的辅助资料,以此对即兴曲28号与莱茵赫德所处的历史时期建立时代概念,并且为后文音乐风格与演奏的研究提供参考;第三章对即兴曲作品28号进行分析,归纳和论述该套作品中浪漫主义的核心音乐创作思维,论证其音乐创作中,在结构、创作手法和织体的选择上体现的整体统一性;第四章分三个部分,从音乐片段实例出发进行演奏解析。前两节对乐曲中“歌唱性”与“非歌唱性”旋律和多层性音响的特性进行音乐文本研究和演奏解析,第三节分别研究三首即兴曲的炫技性演奏要点,从音色控制、节拍处理和踏板运用三个方面来进行演奏技术要点的解析;第五章对前面的内容作出梳理和总结。

方坤[9](2019)在《肖邦夜曲的美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十九世纪是钢琴音乐发展的黄金时代。肖邦的钢琴作品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实乃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典范。本文即是从肖邦众多的钢琴作品中选取了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夜曲作为研究对象,对21首作品进行了窥探与解析。绪论中将前人对夜曲的研究资料进行汇总,清晰而详实地划分了夜曲资料的研究“诸元”。并指出了其中的优势与不足。首先,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肖邦及夜曲。在肖邦生平方面,笔者对其人、作品及地位与影响进行了归纳,为夜曲在肖邦的生命轨迹运动上提供有效地审视。夜曲的概述中,笔者对其概念及创作背景进行了脉络的厘清,并进一步论述了肖邦与菲尔德在夜曲风格上的联系与区别。最终明晰夜曲与夜曲创作者的源头,为探究肖邦夜曲的美学特征打下基础。其次,本文剖析了浪漫主义和音乐情感论。关于浪漫主义,笔者从时间界定、形成背景及风格特征三个方面入手。关于音乐情感论,笔者将其提炼为源远流长与历久弥新两大阶段。两者均如影随形般伴随着肖邦的成长,其夜曲的创作生涯也四处弥漫着它们的气息。通过对两者全面而立体地梳理与整合,洞悉其与肖邦的关联,通晓其对肖邦其人与创作的影响,并由此探明肖邦在其中所处的境地,从而进一步为探究肖邦夜曲的美学特征埋下伏笔。最后,本文以作品分析(根据作品其特色分别选取了宏观、中观、微观结构分析中的个别方式进行研究)为基础,将夜曲置于浪漫主义和音乐情感论的语境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展开。从哲学的立场与思维解读夜曲,在于对夜曲进行较为理性的剖释,用辩证的思维去捕捉和印证夜曲美学的不同特质,并由此获得思辨下的认识论。从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解读夜曲,通过精神分析音乐美学理论的要点采撷,结合肖邦自身,得以领略肖邦微妙的内心世界,并由此延伸出在夜曲上的些许反馈。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夜曲,并非竭力证明夜曲的社会功能,而是从社会学的层面揭示肖邦的特殊身份,继而从其教学观念进行拓展,审视其独到的美学观念。从艺术鉴赏的三个审美环节入手,不仅仅是美学层面上的回归,也是对于赋予夜曲灵魂的最为崇高意义上地加冕。通过几个环节的不断推进,折射出夜曲伟大的艺术魅力。最终对夜曲的美学特征做出试探性地概括与总结,得出夜曲诸多美学特性,由此揭开夜曲神秘的面纱。

葛姝亚[10](2018)在《肖邦钢琴夜曲和舞曲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欧洲乐坛诞生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他短暂的一生一共创作了247首作品,几乎全为钢琴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不仅将传统艺术的表现力全面体现,而且还产生了具有肖邦个人性格特色的艺术样式。鉴于此,本文重点对肖邦创作的钢琴夜曲和舞曲进行了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地认识。

二、一首肖邦圆舞曲的联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首肖邦圆舞曲的联想(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肖邦圆舞曲《降D大调圆舞曲第六首》《b小调圆舞曲第十首》(论文提纲范文)

一、圆舞曲的发展历史
二、肖邦圆舞曲
三、两首肖邦圆舞曲分析
    (一)No.6 in D-Flat,Op64,No1.“Minute”降D大调圆舞曲第六首小狗圆舞曲
        1、背景简述
        2、曲式分析
        3、演奏特点
    (二)No.10 in B-Minor,Op.69,No2.b小调圆舞曲第十首
        1、背景简述
        2、曲式分析
        3、演奏特点
四、肖邦圆舞曲的现实意义

(2)肖邦钢琴协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时代氛围与创作过程
    第一节 肖邦离开华沙前波兰的文化环境
        一、波兰被瓜分及民族意识还未觉醒的原因
        二、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在位期间波兰的文化艺术环境
        三、同一期间俄国西部边境地区的波兰化
        四、肖邦诞生时波兰(华沙公国)的社会环境与城市文化
        五、华沙公国文学艺术领域的总体状况
        六、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家庭氛围与求学经历
        一、家庭氛围
        二、肖邦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
    第三节 创作过程
    第四节 肖邦对两部协奏曲的有关言谈
第二章 两部协奏曲的结构:以曲式为主导的综合描述
    第一节 《f小调钢琴协奏曲》的曲式结构
        一、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
        二、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
        三、第三乐章的曲式结构
    第二节 《e小调钢琴协奏曲》的曲式结构
        一、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
        二、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
        三、第三乐章的曲式结构
    第三节 小结:两首协奏曲的差异
        一、第一乐章的差异
        二、第二乐章的差异
        三、第三乐章的差异
第三章 二重性抒情特质的整合与工艺特征
    第一节 沉雄气质的表现
        一、协奏曲中体现鲜明雄强气质的部分
        二、划归于雄强气质部分的中性气质
    第二节 灵秀气质的体现
        一、体现阴郁、伤感气质的部分
        二、体现柔和、温婉气质的部分
        三、划归于灵秀气质部分的中性气质
    第三节 二重气质在作曲工艺上的体现
        一、体现沉雄气质的工艺手段
        二、体现灵秀气质的工艺手段
第四章 个体天性、情感与审美趣味的自然流露
    第一节 肖邦的个体天性
        一、个体天性
        二、乡土情怀
    第二节 对爱情的渴望与沉湎
    第三节 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的早期构建
        一、音乐审美趣味
        二、音乐审美理想的早期构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音乐学类
    二、书信传记类
    三、人文社科类
    四、学位与期刊论文
    五、外文文献
附录一 :肖邦出华沙之前的早期作品
附录二 :关于肖邦钢琴协奏曲研究的论文
附录三 :关于肖邦音乐研究的英文文献

(3)柴可夫斯基音乐之民族特征与国际化倾向 ——从两部室内乐作品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
    三、研究取向
第一章 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与《a小调钢琴三重奏》
    第一节 《D大调弦乐四重奏》(Op.11 No.1)
        一、创作背景
        二、音乐形态简述
        (一)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二)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复三部曲式
        (三)第三乐章:谐谑曲
        (四)第四乐章:奏鸣曲式
    第二节 《a小调钢琴三重奏》(Op.50)
        一、创作背景
        二、音乐形态简述
        (一)第一乐章
        (二)第二乐章:变奏曲
    第三节 两部作品的创作特征
        一、主题旋律
        (一)旋律的类型及特点
        (二)主题旋律的展开
        (三)主题的贯穿
        二、曲式结构
        (一)对古典奏鸣曲式的继承与发展
        (二)对变奏曲结构的特殊处理
        三、调式调性与和声
        (一)大小调式与中古调式的交融
        (二)半音化和声语汇的渗入
        (三)功能与色彩兼顾的调性布局
    小结
第二章 在与强力集团比较中看柴可夫斯基音乐的民族特征
    第一节 从俄罗斯的历史和19世纪社会文化环境看其民族特征
        一、俄罗斯历史略述
        (一)18世纪之前的俄罗斯
        (二)18、19 世纪的俄罗斯
        二、19世纪俄罗斯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19世纪俄罗斯的社会状况
        (二)19世纪俄罗斯的文化氛围
    第二节 从题材与素材的选用看民族特征的体现
        一、作品题材内容的选择
        (一)柴可夫斯基:偏重反映19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思想心理的题材内容
        (二)强力集团:偏重反映俄罗斯民族历史、民间传说及社会现实的题材内容
        二、对民间音乐素材的采用
        (一)柴可夫斯基:较多采用城市民间音乐素材
        (二)强力集团:主要采用农村民间音乐素材
    第三节 从创作手法上看民族特征的体现
        一、旋律
        二、节拍节奏
        三、调式与和声
        (一)调式
        (二)和声
    小结
第三章 在与学院派的关系中看柴可夫斯基音乐的国际化倾向
    第一节 鲁宾斯坦兄弟与俄罗斯学院派
        一、鲁宾斯坦兄弟的音乐经历及其创作风格
        (一)音乐学习经历
        (二)音乐创作风格
        二、学院派的形成
        (一)音乐家协会的组成及两所音乐学院的建立
        (二)社会音乐活动的推动
    第二节 柴可夫斯基音乐国际化倾向的形成
        一、耳濡目染的音乐熏陶和业余的音乐学习
        二、在音乐学院的学习与工作经历
    第三节 从两部作品看国际化倾向的体现
        一、从音乐要素特征看
        二、对古典室内乐体裁的选用
        (一)弦乐四重奏
        (二)钢琴三重奏
        三、对舞曲体裁及其节奏型的运用
    第四节 鲁宾斯坦兄弟与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观念、趣味、风格差异
        一、鲁宾斯坦兄弟对柴可夫斯基音乐的批评
        二、对形式与内容关系和雅俗取向的差异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D大调弦乐四重奏》曲式结构
附录二 :《a小调钢琴三重奏》曲式结构

(4)萨蒂钢琴作品旋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章节安排及说明
第一章 萨蒂钢琴作品分期简述
    一、早期(1890年之前)
    二、1891-1895 玫瑰十字时期
    三、1896-1910 寻觅徘徊时期
    四、1911-1915 幽默创作时期
    五、1916-1920 末期
第二章 旋律调式材料特点
    第一节 传统调式
    第二节 中古调式
    第三节 人工调式
    第四节 旋律调性
    第五节 同名调群
    第六节 二重调性
第三章 旋律形态特点及表现
    第一节 直线形旋律
    第二节 曲线型旋律
    第三节 面状旋律
第四章 旋律发展手法
    第一节 反复式
    第二节 变奏式
    第三节 模进式
    第四节 派生式
    第五节 拼贴式
第五章 论旋律节拍节奏特点
    第一节 含拍号及小节线的音乐
    第二节 无拍号及小节线的音乐
结语
附录 萨蒂钢琴作品名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舒曼《狂欢节》Op.9的音乐与演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舒曼及其钢琴音乐
    第一节 舒曼的生平及成就
    第二节 舒曼钢琴音乐的特点
    第三节 《狂欢节》Op.9产生的背景
第二章 舒曼《狂欢节》Op.9的音乐分析
    第一节 主题动机
    第二节 调性与调式
    第三节 曲式结构
第三章 舒曼《狂欢节》Op.9的演奏技巧分析
    第一节 开场:前奏曲
    第二节 喜剧人物
        一、皮埃罗
        二、阿尔列金
        三、卖弄风情的女人
        四、潘塔隆和柯隆宝娜
    第三节 “大卫同盟盟员”
        一、约瑟比乌斯
        二、弗洛雷斯坦
        三、肖邦
        四、帕格尼尼
    第四节 节日曼舞
        一、高贵的圆舞曲
        二、蝴蝶
        三、跳舞的字母
        四、德国圆舞曲
    第五节 恋人
        一、基阿林娜
        二、爱斯特列拉
    第六节 情景描绘
        一、表白
        二、互认
        三、倾诉
        四、散步
    第七节 旗开得胜
        一、休止
        二、大卫同盟盟员进攻凡夫俗子的进行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乐海遗珠,蚌映相辉”—从三首歌曲谈肖邦艺术歌曲及钢琴伴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作曲家肖邦简介
    1.生平与历史背景
    2.肖邦作品中的波兰民族情怀
二、鲜为人知的“乐海遗珠”——肖邦艺术歌曲
    1.概述
    2.肖邦艺术歌曲简介
    3.三首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3.1 写作背景与歌曲歌词
        3.1.1 《战士》
        3.1.2 《我可爱的人》
        3.1.3 《旋律》
        3.2 创作分析与主观感受
        3.2.1 《战士》
        3.2.2 《我可爱的人》
        3.2.3 《旋律》
三、“蚌映相辉”——三首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
    1.《战士》
    2.《我可爱的人》
    3.《旋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肖邦《波兰歌曲》(Op.74)电子版曲谱
附录2:肖邦艺术歌曲演绎版本不完全统计
致谢

(7)释意理论指导下的俄译汉口译实践报告 ——以钢琴课堂教学口译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ЗЮМЕ
1.口译任务简介
    1.1 任务背景简介
    1.2 口译任务描述
    1.3 口译任务特点
2.译前准备
    2.1 背景知识准备
    2.2 专业术语准备
    2.3 生理和心理准备
    2.4 其他准备
3.释意理论视角下的俄语口译分析
    3.1 释意理论简介
        3.1.1 释意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3.1.2 释意理论下的翻译过程与三角模型
    3.2 释意理论指导下的俄语口译案例分析
        3.2.1 词汇翻译
        3.2.2 句子翻译
        3.2.3 篇章翻译
4.口译质量评估和实践总结
    4.1 口译质量评估
    4.2 实践总结
        4.2.1 口译笔记的重要性
        4.2.2 收获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莱茵赫德即兴曲作品28号的音乐风格与演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钢琴即兴曲与莱茵赫德
    2.1 浪漫主义时代下即兴曲的孕育而生与持续发展
        2.1.1 十九世纪初即兴曲的萌芽与诞生
        2.1.2 十九世纪上半叶即兴曲的初步发展
        2.1.3 十九世纪下半叶即兴曲的全盛发展
        2.1.4 二十世纪即兴曲多方面探索与发展
    2.2 莱茵赫德的生平与作品
        2.2.1 莱茵赫德
        2.2.2 音乐创作领域与作品
        2.2.3 莱茵赫德作品的音响化现状
        2.2.4 即兴曲作品28 号的乐谱版本比较
3 莱茵赫德即兴曲的音乐风格与创作分析
    3.1 结构
        3.1.1 整体结构
        3.1.2 内部结构
    3.2 创作手法
        3.2.1 动机
        3.2.2 持续音
    3.3 织体
        3.3.1 和弦式织体
        3.3.2 分解和弦织体
        3.3.3 线性织体
4 即兴曲作品28号中的演奏探析与技术实现
    4.1 并置的歌唱性与非歌唱性旋律
        4.1.1 “非歌唱性”片段的演奏
        4.1.2 “歌唱性”线条的演奏
    4.2 多层性的音响
        4.2.1 多层性音响的音乐文本研究
        4.2.2 多层性音响的演奏技术实现
    4.3 即兴曲作品28号中炫技性段落的演奏
        4.3.1 第一首即兴曲的跑动炫技段落
        4.3.2 第二首即兴曲的动机化节拍处理
        4.3.3 第三首即兴曲中和弦演奏技术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肖邦夜曲的美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肖邦生平及夜曲概述
    (一)肖邦生平
    (二)夜曲概述
二、浪漫主义和音乐情感论的浸染
    (一)浪漫主义
    (二)音乐情感论
    (三)肖邦夜曲创作理念之呈现
三、美学特征之哲学思辨——伟大与渺小的对立统一
    (一)高贵而感伤——忧郁性
    (二)孱弱而深沉——悲情性
    (三)隐秘而真挚——独白性
    (四)澄澈而激荡——民族性
四、美学特征之心理学与社会学拓展——彼岸世界与特殊身份的捕捉
    (一)寂静而飘然——梦幻性
    (二)缱绻而激昂——戏剧性
    (三)灵动而善变——即兴性
    (四)绚烂而泬寥——歌唱性
五、美学特征之艺术鉴赏审美过程——鉴赏主客体的协同进阶
    (一)精致而深远——诗意性
    (二)孤立而琉璃——唯一性
    (三)灿烂而无限——永恒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肖邦钢琴夜曲和舞曲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夜曲创作分析
二、舞曲创作分析
    (一) 舞蹈性、风俗性的玛祖卡
    (二) 歌唱性的玛祖卡
    (三) 大型的、适合音乐会演奏的玛祖卡

四、一首肖邦圆舞曲的联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肖邦圆舞曲《降D大调圆舞曲第六首》《b小调圆舞曲第十首》[J]. 关苏月. 黄河之声, 2021(20)
  • [2]肖邦钢琴协奏曲研究[D]. 王晗. 星海音乐学院, 2020(08)
  • [3]柴可夫斯基音乐之民族特征与国际化倾向 ——从两部室内乐作品谈起[D]. 赵蕴. 星海音乐学院, 2020(08)
  • [4]萨蒂钢琴作品旋律研究[D]. 张凯声.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5]舒曼《狂欢节》Op.9的音乐与演奏分析[D]. 林城.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6]“乐海遗珠,蚌映相辉”—从三首歌曲谈肖邦艺术歌曲及钢琴伴奏[D]. 程天磊. 天津音乐学院, 2020(08)
  • [7]释意理论指导下的俄译汉口译实践报告 ——以钢琴课堂教学口译实践为例[D]. 杨旭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8]莱茵赫德即兴曲作品28号的音乐风格与演奏研究[D]. 罗依菲.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肖邦夜曲的美学特征[D]. 方坤.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肖邦钢琴夜曲和舞曲创作研究[J]. 葛姝亚. 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 2018(05)

标签:;  ;  ;  ;  ;  

肖邦华尔兹组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