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山铁铜矿床形成机制——海底火山成矿模式

大红山铁铜矿床形成机制——海底火山成矿模式

一、大红山式铁、铜矿床的形成机理—海底火山成矿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金廷福,李佑国,罗伟,向贤礼,兰叶芳,孟中能[1](2021)在《扬子西南缘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床交代蚀变岩岩石学及其成矿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扬子西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铁铜金矿产资源产区,分布许多小—大型铁铜多金属矿床,而本次研究的大红山矿床属扬子西南缘内最大的铁铜多金属矿床之一.基于铁、铜矿体的主要赋矿岩石岩石学研究,并结合成矿背景和同位素资料研究,认为其岩性并非火山岩,实际上是由伴随基性岩浆上升的不混溶富硅碱和碳酸盐流体交代混染辉长岩岩体或原地层岩石在大红山岩群某些部位形成的交代蚀变岩(包括蚀变辉长岩).同时,根据矿区观察到的磁铁矿石与钠长石碳酸岩相互穿插、包裹所表现出的不混溶特点,暗示交代蚀变岩形成和铁成矿是同时的,可为下一步在周边寻找铁矿提供新的思路.

叶紫枫,杨光树,覃龙江,陈爱兵,王凯,周艳,毛致博,戴智慧[2](2021)在《云南省大红山铁铜矿床含矿变质岩系原岩恢复及其形成环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红山铁铜矿床产于下元古界大红山群变质火山-沉积岩建造中,目前对于含矿变质岩系的成因和原岩构造环境还存在较大争议,制约了对区内成矿过程和规律的认识。为查明赋矿围岩的原岩类型及其成岩环境,本文系统研究了主要含矿变质岩系(变钠质火山岩、云母片岩及大理岩等)和辉长辉绿岩体(脉)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成岩构造环境。分析结果显示,含矿岩系具有贫钾、低钛、富钠的特征;变钠质火山岩明显亏损Ba、Sr、Ti,轻微亏损Zr、Hf、Nb,相对富集Th、Nd、Sm、La等,稀土元素含量总体较低,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1.84~9.43),具较显着的Eu正异常(8Eu=0.91~3.59,平均值为1.62)和不明显的Ce异常,与现代洋中脊、陆内裂谷等构造背景下的喷流沉积或高温海底火山作用产物的特征相似。综合研究认为,云母片岩原岩为钙质泥岩,变钠质熔岩和变钠质凝灰岩原岩为半深海环境喷发的富钠火山岩,且受到了后期热液叠加作用的影响。变钠质火山岩、辉长辉绿岩等具有非造山的大陆裂谷玄武岩特征,可与区域上同期岩浆岩对比,表明它们均为同一大陆裂谷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可能代表了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过程在扬子板块西缘的响应,大陆裂解为幔源岩浆的运移提供了通道,进而为康滇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宋钊刚,韩繁国[3](2020)在《大红山铁铜矿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探采工程揭露控制情况和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系统分析了大红山铁铜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大红山铁、铜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海底火山活动,此后矿床又经后期变质作用、构造及与岩体侵入有关的热液活化等多期地质作用改造;在诸多成矿控制因素中,地层、构造控制着矿体的产出和分布;岩性岩相控制着矿体及矿石类型;火山喷发—沉积旋回、火山活动中心控制了矿床类型及规模;岩体侵入相关的热液活动对矿床起到进一步的改造和富集作用。

毛致博,杨光树[4](2020)在《大红山铁铜矿床研究现状》文中认为通过简述大红山铁铜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以往查勘工作程度和研究工作情况,总结了大红山铁铜矿床的成因研究现状和成因观点,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黄冶[5](2020)在《云南大红山铁矿Ⅰ号铜矿带深部采区不良地质条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系统查明影响大红山铁矿Ⅰ号铜矿带深部采区岩体稳定性的关键地质因素,通过开展现场地质调查、坑道地质编录、综合资料整理、统计分析等工作,对采区矿岩类型、岩体结构,地质构造、开采施工现状等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以往地质勘查、采切工程地质编录及回采设计方案等基础资料,对I号铜深部采区不良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该区域采场岩体失稳相关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取得了阶段性认识,为今后该采区开采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及顶板分级管理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毛致博[6](2020)在《大红山铁铜矿床热液脉型矿体形成机制》文中提出大红山铁铜矿床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大地构造上处于扬子板块西缘康滇地轴南段。该矿床由一个大型富铁矿和一个大型富铜矿组成,产于前震旦系海相变质火山沉积岩中。前人从不同角度对大红山铁铜矿床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认识,但目前对矿床的成因机制还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近年来大红山矿区深部不断揭露的热液型矿体,它们多受构造控制,与围岩呈截然接触,矿石具有典型的热液充填交代结构、构造特征,多叠加于层状火山沉积型矿体上,也有独立矿体,但其形成机制相关的系统研究工作仍未开展,制约了深部的勘探方向与找矿突破。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重点围绕热液型矿体及含矿岩系开展了热液方解石碳、氧同位素,不同产状磁铁矿、赋矿围岩及辉长辉绿岩体等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通过上述工作,本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1)大红山铁铜矿床中发育火山-沉积型和热液型两种矿体,前者多具有细粒结构,与变质火山岩呈过渡关系,无明显界线,围岩蚀变范围有限;后者多具有中-粗粒结构,常受断层控制,与周围地层界线清楚,围岩具有较大范围的钠化褪色蚀变,边部常产出辉长辉绿岩体。矿体特征表明,该矿床主要经历了火山-沉积作用和后期的热液充填交代作用过程。(2)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含矿变质火山岩具有高Fe2O3+Fe O、Ca O、Na2O,低K2O、Mg O的特征,为岛弧型海相喷发的细碧角斑岩;矿区内广泛分布的辉长辉绿岩与变质火山岩相比Ca O含量相差不大,Mg O,K2O含量大于变钠质熔岩,Na2O含量低于变质火山岩,属于与地幔柱活动相关的碱性玄武岩类。(3)矿体中方解石的δ13CPDB值范围为-5.78‰~-0.53‰,δ18OSMOW值范围为4.55‰~9.77‰,低于曼岗河组大理岩值(分别为-0.8‰~0.6‰,18.1‰~19.3‰),在δ13CPDB-δ18OSMOW图解中投点接近基性岩浆岩范围,表明热液型矿体的成矿流体可能为与辉长辉绿岩同源的岩浆热液。火山喷流沉积期的黄铁矿样品δ34S值范围为-0.2‰~2.7‰,δ34S变化范围较小,与地幔硫δ34S=0±3‰值特征一致,说明大红山矿床在火山喷流沉积期的硫源为地幔硫。成矿热液期的黄铁矿和斑铜矿样品,δ34S值范围为-0.2‰~8.6‰,平均5.43‰,变化范围较大,具有混合成因的特征。(4)微量和稀土元素研究表明,II1矿体中磁铁矿与围岩和辉长辉绿岩体中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较相似,都相对亏损Sr,相对富集LREE,具有不同程度的Eu正异常和微弱的Ce负异常等特征,表明它们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粗粒热液型磁铁矿具有Ti、V、Cr含量低,Co、Ni含量较高,Ni/Cr值远大于1等特征,表明其具有热液成因,形成温度大于300℃。(5)综合研究认为,大红山矿床主要由两期作用形成,其中与围岩(变质火山岩建造)呈过渡关系的细粒磁铁矿和浸染状硫化物由海底火山喷发-沉积作用形成,而与围岩呈截然接触关系、受构造控制的粗粒磁铁矿可能是与辉长辉绿岩同源的岩浆热液与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

苏治坤[7](2019)在《康滇地区大红山IOCG矿床成矿作用 ——矿物微区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成因启示》文中认为扬子西缘康滇地区是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元古宙铁铜多金属成矿带。根据早期的勘探资料可推算出至少有10亿吨铁和6百万吨铜金属。该区自上世纪60年代几个典型铁铜矿床被发现以来,就引起大量学者和地质单位的关注。虽然迄今经过半个世纪的开采和研究,但目前对这些铁铜矿床的描述性地质模型(包括原岩组成,热液蚀变规律,控矿要素等)、成矿时代及大地构造背景、成矿及改造过程等关键科学问题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而制约了对矿床成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本论文选取区域最典型的、规模最大的大红山铁-铜-(金)矿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分析前人资料和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系统总结了该矿床热液蚀变特征和蚀变相组成。在精细的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借助多种同位素年代学(Sm-Nd;Re-Os;U-Pb)测试方法,结合矿物原位同位素(S-B-Nd)分析,尝试厘清大红山铁铜矿床形成时代及改造历史,查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或改造)流体性质,深入探讨并总结了该矿床的成因模式,力求为康滇地区及我国同类型矿床的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研究提供有益借鉴。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如下:大红山铁铜矿床的赋矿围岩大红山群是一套下元古界变火山-沉积地层,时代为1711-1665 Ma。通过原岩特征恢复,沉积地层沉积相自下而上由河流-三角洲相过渡到滨浅海潮坪碳酸盐相,主要岩性包括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或泥质岩–互层状含碳泥质粉砂岩和白云岩(IASD)–砂质白云岩–白云岩序列。沉积地层中夹杂有少量的火山岩,火山岩具有双峰式特征,出露以基性火山岩为主,有少量酸性岩已完全蚀变成石英钠长岩。这套地层在成矿过程在发生了强烈的热液蚀变作用,导致岩石矿物组成和面貌有很大差异,结合详细的野外观察、光学显微镜、显微镜冷阴极发光、以及X-射线元素扫面等技术论文系统恢复了赋矿地层的原岩特征,证实前人拟定的“红山组”800米厚的“细碧角斑岩系”为强烈蚀变并部分角砾岩化的沉积地层,仅含少量火山岩。条带状铁铜矿的关键层位石榴石云母片岩的原岩岩性主要为互层状含碳泥质粉砂岩和白云岩(IASD)。大红山矿床的主要矿体根据产状和矿石矿物组合差异可分为两类:产于石榴石云母片岩中的条带状-浸染状铁铜矿体和产于“红山组”地层中的块状铁矿体。铁铜矿石中的主要矿物组合为磁铁矿+黑云母+黄铁矿+黄铜矿+菱铁矿+绿泥石组合;铁矿石的主要矿物组合为钠长石+磁铁矿+赤铁矿+石英组合。详细的野外填图和岩相学研究表明大红山矿床中不同岩性中发育类似的热液蚀变相演化。热液蚀变从高温到低温的演化趋势为:Na–(Na)-Ca-Fe–HT K-Fe–LT K-Fe–LT Ca-Mg。与磁铁矿成矿有关的主要蚀变相为HT Ca-Fe和HT K-Fe两类蚀变;而与铜硫化物沉淀有关的蚀变主要为LT K-Fe蚀变。系统采集矿床中硫化物和电气石示踪物质来源及流体演化。根据产状硫化物可大致分为三个世代:PyI为HT Ca-Fe阶段包裹于磁铁矿内部的少量的黄铁矿包体;PyII+CcpII为LT K-Fe阶段大规模沉淀的硫化物,根据围岩进一步划分为II-1(砂岩或砂质白云岩)和II-2(IASD);Py III+CcpIII则产于后期活化切穿片理的粗脉状石英-方解石脉中。PyI具有低δ34S值范围(-2.2‰到5.3‰)、低Se/S比值和低Co/Ni比值,表明该阶段成矿流体以岩浆流体为主。流体系统的Se/S比值随后升高,同时伴随有PyII+CcpII大规模沉淀。岩浆流体在砂岩以及砂质白云岩中占主导地位;而在主要赋矿围岩的IASD中,双峰式分布的硫化物δ34S值(1.0‰到5.1‰和13.5‰到15.8‰)暗示了盆地卤水和岩浆流体的混合可能对大红山硫化物大规模的沉淀起到了重要作用。大红山硫化物中特征的高Co-Ni含量和Co/Ni比值暗示了成矿流体具有基性岩浆岩的亲缘性。晚期活化脉中的黄铁矿的化学成分和S同位素组成总体与原生矿化类似,表明活化流体S及物质来源具有原生矿石继承性。电气石形成于大红山铁铜矿床中从早期钠化到最晚期LT Ca-Mg蚀变的5个主要蚀变和成矿阶段。电气石主要成分为铁电气石-镁电气石序列,属于碱族电气石。电气石的成分受流体和围岩的综合影响,受水/岩比控制。钠化阶段的电气石δ11B值为-14.7‰到-7‰,与随后的HT Ca-Fe阶段的δ11B值范围一致(-12.3‰到-5.7‰)。高温K-Fe阶段(-10.7‰到-0.5‰)和LT K-Fe阶段(-10.7‰到-2.2‰)的电气石具有显着升高的δ11B值范围。最晚期的的电气石-石英-方解石脉则给出了最高的+2.9‰到+5.9‰的范围。大红山中电气石硼同位素的显着分馏不可能仅仅依靠瑞利分馏形成,而是指示了岩浆流体和盆地卤水不同流体间的混合作用。对应阶段的O-S同位素也支持流体混合的存在。在钠化和磁铁矿形成阶段成矿流体以岩浆流体为主,而在随后的高温K-Fe阶段和硫化物大规模沉淀时有大量的盆地流体加入。电气石的系统硼同位素研究表明大红山铁铜矿床中的成矿流体最开始起源于岩浆源区,但非岩浆流体的加入可能对触发具有经济价值的硫化物矿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大红山矿床产出的各类副矿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测试,建立了大红山矿床的年代学框架。与铜成矿紧密共生的热液锆石给出U-Pb年龄为1653±18 Ma,这一年龄与利用稀土矿物获得的Sm-Nd误差等时线年龄1654±55 Ma的年龄一致,也与通过脉岩穿插关系所限定的年龄一致,这些年龄一致表明大红山矿床的主成矿期在1.65 Ga。然而,多种同位素定年手段,包括硫化物Re-Os,副矿物U-Pb,以及全岩和稀土矿物Sm-Nd同位素分析则发现大红山矿床形成后经历至少了5期流体的改造作用,分别为(1)1441±58 Ma与区域岩浆流体活动,(2)1026±15Ma与区域岩浆流体活动,(3)910±23 Ma940±12Ma的大红山局部构造-岩浆(?)事件,(4)872±12 Ma876±2 Ma的区域岩浆流体活动,和(5)799±13Ma830±5 Ma与区域大规模岩浆-变质作用有关的流体活动。与主期成矿事件同时代的双峰式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赋矿裂谷盆地火山-沉积地层的演化过程,表明矿床形成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有关,大地构造背景为克拉通边缘的大陆裂谷沉积盆地,而成矿后的改造事件可与区域多期次的岩浆-构造-热事件相对应。为了进一步查明成矿期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后多期热液叠加事件有无新物质加入的可能,本文系统分析矿石全岩和主要稀土矿物(磷灰石、独居石及褐帘石)的Sm-Nd同位素组成。结合相对应的U-Pb年代学体系,从REE的角度,鉴别出仅在1.45 Ga有少量新生成矿物质的加入,而大量的晚中-早新元古代稀土矿物均为1.65 Ga的矿石再活化,并没有新的成矿物质加入。因此从REE的角度,这些稀土矿物如独居石、褐帘石等的年龄(1.04–0.80 Ga)并不能代表独立成矿事件,而是记录了流体叠加/改造活动,指示了稀土元素在矿床内部的重新分布的过程,表明前寒武纪矿床中的稀土元素及其他成矿元素在后期地质事件中可能发生活化和改造作用。

张达兵,查寿才,张武鹏,蒙六清,张永彬[8](2019)在《云南大红山铜矿Ⅰ号矿带金赋存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红山铜矿自发现至今,前人对本区开展了大量研究,地质成果丰硕,但对于金的赋存特征、分布规律等总体研究程度较低。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测试研究,表明大红山铜矿Ⅰ号矿带中既有以独立金矿物形式赋存的金,也有呈亚显微状态或胶体状态的金。微量元素及统计分析表明金的富集与铜、铁及亲铁元素间关系密切,表现为铜、铁品位高的地段,金品位也相对较高;同时,亲铁元素相对富集的矿段,金的浓度克拉克值相对较高。

刘利宝,吕新彪,王巍巍,曹新志[9](2018)在《云南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床成因分析及成矿方式厘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人对云南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趋向认为属海底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型),但对其成矿方式研究还不够精细。对云南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床进一步研究表明,虽然该铁铜多金属矿床可归为火山-沉积型矿床,但其成矿方式并非为火山喷出物质在火山机构附近发生"原位沉积"而成矿,其矿床结构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容矿岩性等方面均与原位沉积形成的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存在显着差异;基于岩相古地理恢复研究,在早元古代曼岗河组沉积时期的大红山地区的特殊古地理环境,使得携载大量矿质的火山物质沿海底隆洼相间的斜坡水道运移而发生"异位沉积",从而控制了该矿床的形成。

张永彬,肖术安,陆博,余璨[10](2018)在《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西矿段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文中认为为进一步指导大红山矿区深、边部找矿工作,在对该矿西矿段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段及矿体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Ⅰ#、Ⅳ#矿带的矿化特征、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Ⅰ#铜铁矿带主要赋存于曼岗河组石榴黑云片岩夹变钠质凝灰岩中,呈层状、似层状,Ⅳ#铁矿带赋存于红山组角闪变钠质熔岩底部,呈似层状、透镜状;(2)Ⅰ#、Ⅳ#矿带具有显着的成矿专属性,Ⅰ#矿带受控于曼岗河组地层火山喷发—沉积相岩性,Ⅳ#矿带受控于红山组熔岩与侵入岩的接触带;(3)Ⅰ#、Ⅳ#矿带严格受控于火山喷溢中心及火山-沉积旋回,Ⅰ#矿带属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型矿床,Ⅳ#矿带属火山气液+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铁矿床;(4)通过分别构建不同矿化类型的成矿模式,提出二道河、坡头—秀水及曼蚌一带为矿区下一步的关键找矿靶区。

二、大红山式铁、铜矿床的形成机理—海底火山成矿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红山式铁、铜矿床的形成机理—海底火山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扬子西南缘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床交代蚀变岩岩石学及其成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交代蚀变岩的产出特征
2 主要赋矿岩石特征
    2.1 蚀变辉长岩
    2.2 钠长石岩
    2.3 铁铝榴石矽卡岩
    2.4 钠长石碳酸岩
3 讨 论
    3.1 主要赋矿岩石成因
        3.1.1 富硅碱和碳酸盐流体的提出
        3.1.2 岩石类型厘定
    3.2 成矿意义
4 结 论

(3)大红山铁铜矿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地质特征
    1.1 地 层
        (1)老厂河组(Pt1dl)。
        (2)曼岗河组(Pt1dm)。
        (3)红山组(Pt1dh)。
        (4)肥味河组(Pt1df)。
        (5)坡头组(Pt1dp)。
    1.2 构 造
    1.3 古代海相火山活动地质特征
        1.3.1 沉积旋回、韵律及其含矿特征
        1.3.2 古火山活动中心地质特征
        (1)曼岗河组火山喷发—沉积中心。
        (2)红山组火山喷发中心。
    1.4 矿区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
    1.5 围岩蚀变
2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2.1 矿带(体)产出及赋存特征
    2.2 矿床成因
3 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作用
    3.1 地层控矿
    3.2 古海相火山喷发—沉积旋回控矿
    3.3 岩体侵入改造富集作用
4 结 语

(4)大红山铁铜矿床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矿区地质概况
二、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
    2.矿床勘查工作程度
三、矿床成因研究及主要认识
    1. VHMS观点
    2.IOCG成矿观点
四、展望

(5)云南大红山铁矿Ⅰ号铜矿带深部采区不良地质条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采区岩体工程地质条件
    1.1 岩层地质特征
    1.2 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体
        1.2.1 断层
        1.2.2 节理裂隙
        1.2.3 炭硅质板岩软弱层带
    1.3 工程地质岩组及岩体结构类型
        1.3.1 工程地质岩组
        1.3.2 岩体结构
2 采区岩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2.1 地层岩性组合及岩层结构
    2.2 地质构造
        2.2.1 断层
        2.2.2 节理裂隙及炭硅质板岩软弱层带
    2.3 水文及工程地质
        2.3.1 地下水活动
        2.3.2 井巷工程设计
        2.3.3 采矿工程活动
3 结论

(6)大红山铁铜矿床热液脉型矿体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火山热液型矿床的研究现状
        1.2.2 大红山铁铜矿床的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与和研究方法
        1.3.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3.3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矿区自然地理条件
    2.2 大地构造位置
    2.3 区域地层概况
        2.3.1 新生界(Kz)
        2.3.2 中生界(Mz)
        2.3.3 中生界昆阳群(Pt_2Ky)
        2.3.4 下元古界大红山群(Pt_1d)
        2.3.5 太古界哀牢山群(Aral)
    2.4 区域构造
    2.5 区域岩浆活动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2 矿段划分
    3.3 岩浆岩特征
        3.3.1 变质火山~沉积岩
        3.3.2 侵入岩
    3.4 矿体与矿石特征
    3.5 矿床成矿期次与矿物生成顺序
第四章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
    4.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4.2.1 主量元素特征
        4.2.2 成岩环境判别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4.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4.4.1 红山组变钠质熔岩
        4.4.2 磁铁矿体
        4.4.3 大理岩
        4.4.4 辉长辉绿岩
    4.5 物源区构造环境判别
第五章 成矿流体特征和演化模式
    5.1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
    5.2 成矿流体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5.2.1 C、O同位素地球化学
        5.2.2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5.3 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5.3.1 微量元素组成对成矿流体性质的指示
        5.3.2 磁铁矿石中V/(V+Ni)、V/Cr、Ni/Co值对成矿流体性质的指示
        5.3.3 磁铁矿中Ni/Co、Ti/V值对矿床成因的指示意义
        5.3.4 Y/Ho、Zr/Hf和 Nb/Ta对流体的指示意义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目录)

(7)康滇地区大红山IOCG矿床成矿作用 ——矿物微区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成因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及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2.3 康滇地区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
    2.1 地层和岩浆岩
        2.1.1 古-中元古代火山-沉积地层和侵入岩
        2.1.2 中-新元古代火山-沉积地层和侵入岩
    2.2 构造
        2.2.1 褶皱
        2.2.2 断裂
    2.3 区域矿产
第三章 测试分析方法
    3.1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3.2 物相及主量元素分析
        3.2.1 冷阴极发光
        3.2.2 扫描电镜
        3.2.3 电子探针
    3.3 激光剥蚀ICP-MS微量元素分析
    3.4 B-O-S-Nd同位素分析
    3.5 年代学分析
        3.5.1 LA-ICP-MS U-Pb副矿物年代学
        3.5.2 SHRIMP副矿物U-Pb年代学
        3.5.3 硫化物Re-Os年代学测试
        3.5.4 全岩ID-TIMS年代学测试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
    4.1 矿区地质
        4.1.1 地层
        4.1.2 构造
        4.1.3 岩浆岩
    4.2 矿体特征
        4.2.1 I号铁铜矿带
        4.2.2 II号铁矿带
    4.3 蚀变特征及蚀变相
        4.3.1 蚀变相的基本概念
        4.3.2 大红山矿区蚀变相分析
        4.3.3 原岩恢复
    4.4 角砾岩与后期叠加蚀变
        4.4.1 大红山角砾岩
        4.4.2 后期蚀变与矿化的叠加
    4.5 矿物生成顺序与成矿期次
第五章 成矿流体来源和演化
    5.1 硫化物矿物学特征及其原位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分析
        5.1.1 典型样品产状及硫化物显微结构特征
        5.1.2 硫化物微量元素特征
        5.1.3 硫化物硫同位素特征
        5.1.4 讨论
    5.2 电气石主量元素及硼同位素组成示踪成矿流体演化
        5.2.1 电气石产状和实验样品
        5.2.2 分析结果
        5.2.3 讨论
第六章 成矿时代及改造历史
    6.1 热液锆石U-Pb年代学
    6.2 硫化物Re-Os年代学
    6.3 其他含U-Th矿物年代学
        6.3.1 褐帘石
        6.3.2 石榴石
        6.3.3 金红石
        6.3.4 独居石
    6.4 全岩Sm-Nd年代学
    6.5 讨论
        6.5.1 大红山铁铜矿床成矿时代
        6.5.2 成矿后多期热液叠加改造
        6.5.3 多期年龄对同位素年龄解释的启示
第七章 成矿物质来源
    7.1 矿石全岩及主要含稀土矿物微量元素特征
        7.1.1 矿石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7.1.2 主要稀土矿物元素特征及流体交代的影响
    7.2 全岩及主要稀土矿物Sm/Nd同位素特征
        7.2.1 全岩ID-TIMS Sm-Nd同位素特征
        7.2.2 主要稀土矿物Sm-Nd同位素组成特征
    7.3 讨论
        7.3.1 初始成矿期物质的来源
        7.3.2 后期活化过程中成矿物质的来源
        7.3.3 利用U-Pb和 Sm-Nd系统来探究复杂的热液系统
第八章 矿床成因讨论
    8.1 成矿作用过程与矿床成因模型
    8.2 对康滇地区IOCG成矿作用的指示
        8.2.1 区域IOCG成矿年代学框架
        8.2.2 区域IOCG成矿流体的来源及演化
第九章 结束语
    9.1 主要认识和结论
    9.2 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8)云南大红山铜矿Ⅰ号矿带金赋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矿区地质背景
    1.1 矿区地层
    1.2 矿区构造
    1.3 矿区岩浆活动
2 矿体特征
3 金的赋存规律
    3.1 金的赋存状态
    3.2 Ⅰ号矿带不同矿段中Au与Cu及亲铁元素间的关系
        3.2.1 Ⅰ1号矿段Au与Cu及亲铁元素间的关系
        3.2.2 Ⅰ2号矿段Au与Cu及亲铁元素间的关系
        3.2.3 Ⅰ3号矿段Au与Cu及亲铁元素间的关系
        3.2.4 Ⅰc号矿段Au与Cu及亲铁元素间的关系
    3.3 I号矿带不同矿段中金含量分布统计
4 结论

(9)云南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床成因分析及成矿方式厘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成矿地质背景概况
    (1) 矿区地层
    (2) 矿区构造
    (3) 矿区岩浆活动
2 矿床地质特征
    (1) 矿体特征
    (2) 矿石特征
3 矿床成因分析
    3.1 成矿方式判定
        (1) 矿床结构
        (2) 围岩蚀变特征
        (3) 容矿岩性
    3.2 曼岗河组期岩相古地理、火山喷发特征
        (1) 曼岗河组火山-沉积变质岩系岩石学特征
        (2) 曼岗河组期火山喷发-沉积岩相特征
        (3) 岩相古地理恢复
4 大红山铜矿床成矿过程
5 结语

(10)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西矿段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 西矿段地质特征
    2.1 地层
    2.2 构造
    2.3 变质火山-沉积岩及侵入岩
    2.4 围岩蚀变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3.2 矿石特征
4 控矿因素
    4.1 地层
    4.2 岩性岩相
    4.3 火山喷溢中心
    4.4 火山-沉积旋回韵律
5 矿床成因
6 结语

四、大红山式铁、铜矿床的形成机理—海底火山成矿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子西南缘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床交代蚀变岩岩石学及其成矿意义[J]. 金廷福,李佑国,罗伟,向贤礼,兰叶芳,孟中能.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2]云南省大红山铁铜矿床含矿变质岩系原岩恢复及其形成环境[J]. 叶紫枫,杨光树,覃龙江,陈爱兵,王凯,周艳,毛致博,戴智慧.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21(02)
  • [3]大红山铁铜矿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作用[J]. 宋钊刚,韩繁国. 现代矿业, 2020(08)
  • [4]大红山铁铜矿床研究现状[J]. 毛致博,杨光树.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0(04)
  • [5]云南大红山铁矿Ⅰ号铜矿带深部采区不良地质条件调查研究[J]. 黄冶.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4)
  • [6]大红山铁铜矿床热液脉型矿体形成机制[D]. 毛致博.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7]康滇地区大红山IOCG矿床成矿作用 ——矿物微区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成因启示[D]. 苏治坤.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8]云南大红山铜矿Ⅰ号矿带金赋存规律研究[J]. 张达兵,查寿才,张武鹏,蒙六清,张永彬. 矿产与地质, 2019(05)
  • [9]云南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床成因分析及成矿方式厘定[J]. 刘利宝,吕新彪,王巍巍,曹新志. 地质找矿论丛, 2018(03)
  • [10]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西矿段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J]. 张永彬,肖术安,陆博,余璨. 现代矿业, 2018(01)

标签:;  ;  ;  ;  

大红山铁铜矿床形成机制——海底火山成矿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