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德国政坛风风雨雨谁来掌管

未来德国政坛风风雨雨谁来掌管

一、未来德国政坛谁主沉浮(论文文献综述)

傅光明[1](2021)在《《亨利八世》:英国宫廷的“纸牌屋”》文中研究说明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八世》何尝不是一部演绎亨利八世国王当朝时朝臣们(政治家)的权力游戏,并揭示宫廷(政坛)黑幕的"纸牌屋"!而且,那么鲜活!确如正剧开始之前,站在台口的剧情说明人在"开场诗"中所言:"您设想一下这高贵故事里的人物,/一个个鲜活如生。设想眼前所见,/他们位高权重,追随者蜂拥而至,/朋友成千,甘愿流汗。可一眨眼,/但见这威权如何那么快遭灾遇难。"

杨解朴[2](2019)在《德国碎片化政党格局的表现、成因及影响》文中指出德国政党格局经历了从两党占优势到多元化再到碎片化的转型。在碎片化政党格局下,两大主流政党的实力进一步减弱。绿党强势崛起,其支持率超过了社民党,还有成为人民党的趋势。德国选择党在东部联邦州获得重要地位,并在德国政党体制内站稳了脚跟。本文借用尼德迈尔的理论,从政党的"供求因素"和选民的"需求因素"的角度探讨了德国碎片化政党格局的形成原因,并从民主参与、德国政治的稳定性以及未来德国外交政策的侧重点等角度分析了碎片化政党格局带来的影响。

莫为[3](2019)在《“自我启蒙”与徐家汇宗教文化艺术事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处上海西南地区的“徐家汇”,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巨大而无法忽视的文化存在。徐家汇既是近代上海城市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目击者,同时又是这段历史与文化的共同书写者。徐家汇的地名与中国最早的天主教徒、科学家、东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徐光启永远联系在一起。不必讳言,历史上的徐家汇是天主教新耶稣会的堂区和教务中心。无论是明末清初来华的第一代耶稣会,还是鸦片战争以后来华的第二代耶稣会(也即“新耶稣会”,大部分活动在徐家汇),其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传教,希望通过传播上帝的“福音”,使更多的中国本土人士建立起“信仰”。然而,任何一种文化活动都具有复杂性和多面向性。耶稣会自创立以来就是一支具有强烈革新意识的传教修会,并且善于在历史的进程中(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把握机遇,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耶稣会注重科学文化、注重人文教育的传统,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系列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耶稣会在历史大潮中所进行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良,可以称为“自我启蒙”。对于以利玛窦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来华耶稣会的研究成果,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十分丰富,但是对于活跃在上海徐家汇的第二代新耶稣会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比较零散的资料整合方面,且并未上升到将其精神渊源层面和事业活动层面联系起来研究的高度。本文试图主要从“纵”的(耶稣会精神渊源的历史走向,以对其“自我启蒙”的分析为核心)与“横”的(新耶稣会在徐家汇传教同时展开的启蒙性文化艺术事业)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在具体论述时,则时时注意历史回顾、融合与比较,以此见出传统和差异性之间的张力。新耶稣会在徐家汇的传教活动与文化艺术事业看似是一对矛盾,但在历史上和实践中,此二者往往凝聚为一个整体。着名学者王元化先生曾倡导从“比较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文艺现象。认为,在方法论上要注重“三结合”,即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文史哲相结合。在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种基于世界性宗教传统的“传教”活动的同时,本研究尽可能客观公允地揭示出这些文化艺术活动的多重属性。俄国美学家卡冈指出:“宗教把一切宗教艺术变成复功用艺术。”本文充分注意到这种“复功用艺术”的复杂性和现实性,将宗教艺术的审美(精神)功用和功利(物质)功用结合起来进行讨论,从而解读新耶稣会在徐家汇的文化艺术事业对上海的海派精神、现代性起源及其发展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这项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新耶稣会在徐家汇的文化艺术事业,而且有专门的篇章论述了历史上徐家汇地区的宗教艺术形态及其意义。然而,由于徐家汇自身的历史规定性和局限性,研究难以做到完全从艺术的角度展开,这是需要说明的。本论文由八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对象,对主要概念术语进行了界定,对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就论文框架方法与创新意识做出说明。“第一章”就耶稣会的“自我启蒙”、历史发展与中国的联系等,作出说明和论述,这是全文的前提。“第二章”首先分析与描绘了新耶稣会徐家汇堂区特定的历史空间形态,在说明其“性别”特征的同时,阐释了这种空间区划的人文意义。“第三章”具体论述了新耶稣会在传教活动的同时,在启蒙观念的影响下,是如何通过《江南科学计划》来实施科学和自然的启蒙,并对上海地区现代性发生影响的。“第四章”围绕耶稣会重要的女性和慈善事业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细致分辨和揭示其中的人文因素。“第五章”从徐家汇堂区耶稣会建筑艺术的开放气象这个较新的角度,分析其艺术价值,以及其中隐含的启蒙性和人文因素。“第六章”以徐家汇“土山湾孤儿工艺院”为对象,揭示、分析、阐发其对海派艺术形成、职业教育与现代性萌芽的重大影响。“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别有新意地提出了建立“徐家汇学”的大胆构想。文艺学是一个视界开阔的专业,天然具有跨学科、开放性的特点。作为“比较文学与文化”方向的论文,本研究的多维度性和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将耶稣会与启蒙运动及修会“自我启蒙”特性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对徐家汇宗教文化艺术事业进行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对于这种研究自身充满的问题意识,本文尝试努力做出探索和回答。

郭瑞[4](2018)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是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开放文明的现代社会,从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专制主义社会转变为现代民主法治的社会,从一个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伦理型社会转变为一个公平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受到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专制主义以及官僚买办势力的阻碍,步履艰难。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争取民族独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首要的历史任务。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在封建社会中占据主导位置,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一是儒学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儒学所依附的封建政治制度逐步解体,意识形态上的儒学走向终结;二是社会结构、社会价值的变化带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精神面貌以及行为方式的变化,儒学的地位及影响日渐萎缩,处在不断破解和碎片化之中,逐渐失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独尊位置。儒学面临着现代转化的压力,儒学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儒学自身的生存问题,还涉及到近代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儒学经历了一个失去权力庇护被逐渐边缘化的过程,直至从社会独尊位置跌落;儒学也经历了一个被质疑、被否定、被批判但又迎来发展机遇并重新焕发生机的过程。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对儒学发展以及儒学现代化的思考从未停止过。康有为托古改制、现代新儒家的理论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吸收与借鉴都是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儒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儒学分别与西方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实现融合,在现代转化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儒学现代化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沿着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考察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儒学现代化的时代背景、根本任务、基本途径,准确把握儒学现代化的内在规律,也就能更好地推进儒学现代化,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儒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与现实的启示。全文共分为七个组成部分。引言部分论述了选题缘起和主要探讨的问题、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主要的创新点以及面临的困难与不足等。第一章以社会转型的概念入手,对社会转型的涵义以及原因进行概括性的介绍,然后由社会转型引入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对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点、历史任务以及中国革命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关系分析,目的是为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的关系展开论证。社会转型必将带来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的变化,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学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之中必然要适应转型进行现代转化。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决定了儒学现代化的方向,而儒学现代化曲折历程反映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艰难转型。第二章是封建社会瓦解与儒学意识形态的终结。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封建社会不断走向瓦解,传统儒学遭遇近代危机。洋务运动在儒学经世致用的逻辑中展开。甲午战败宣告传统儒学嬗变的失败,国家只有制度变革才有希望。康有为托古改制推行变法,以政治改良为目的对传统儒学的改造客观上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化,成为近代推动儒学现代化的第一人。但是,无论是改良还是改革,都挽救不了中国封建社会灭亡的命运,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宣告封建社会终结,依附于封建政体的儒学解体。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现代化的展开。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封建专制的历史任务,封建文化残余仍然有社会基础,这是民国初年出现尊孔复辟逆流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20世纪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为代表的封建专制文化开展了彻底的批判,终结了儒学在意识形态上的独尊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使儒学脱离封建专制的束缚,结束意识形态独尊的地位,儒学以它所具有的民族性、包容性的特点,成为建构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思想资源。20年代开始出现的现代新儒学是儒学现代化思想重镇,诞生了一批汇通中西的现代新儒家,他们构造的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为推动传统儒学现代转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四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批判与吸收。“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中国传播,并与中国工人阶级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不断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而且与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与儒家相结合而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将儒家文化中积极因素融入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从而使得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时代获得新的活力,促进了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化。马克思主义从儒家传统文化之中吸收到了儒家思想的精华,更加契合中国的现实,顺利实现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第一次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对儒学借鉴与吸收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结合的典范,是儒学现代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五章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与儒学现代化的新开展。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开辟广阔的道路,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正常进行的儒学研究在60年代受到“左”的思想干扰,打乱了儒学研究的正常进程,直至完全中断了大陆作为学术流派的儒学现代化。流亡海外的一批现代新儒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继续推动儒学现代化,取得积极的学术成果,为扩大儒学的海外影响做出了贡献。80年代,海外现代新儒学的成果介绍到大陆,助推了大陆儒学热。在内地,大陆现代化建设取得显着的成效,“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以及新世纪的“儒学复兴”,儒学现代化重启。儒学现代化不仅成为学术研究热点,而且出现不同立场、观点与路向的现代化。结语部分通过对一百多年儒学现代化的考察,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当代实践,展望未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儒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儒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一种新形式与新形态,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主导形态,但它并不排除其他新儒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在价值上是多元的,在信仰上坚持自由原则,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要谨防儒学消极因素的渗入。

范迎波[5](2017)在《无愧于时代的立体书写和感召之作——评张新科长篇小说《苍茫大地》》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会议上,习近平向文学艺术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嘱托: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张新科的长篇小说《苍茫大地》以雨花台烈士许包野为原型,塑造了一个具有崇高信仰和民族大义、身怀过人胆识和博识睿智的共产党人许子鹤的光辉形象。这既是我国第一部弘扬雨花英烈精神、描写雨花英烈英雄事迹的长篇小说,也是当代作家践行总书记"四点嘱托"的

齐钢[6](2016)在《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文中研究指明台湾电影从1980年代开始衰退,青释成长电影却在低迷的台湾电影市场一技独秀,长期受到观众欢迎,这与台湾电影年轻的创作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不够健全的电影工业和文化怀旧的社会心理相关。在分析青春成长电影流行台湾社会原因的基础上,论文从1982年新电影的青春成长片切入,以台湾电影三十年历史发展为纵轴,把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按时间顺序依次归类为80年代新电影、90年代新新电影和新世纪后新电影,研究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与社会的关系,以文化视角挖掘青春成长电影隐含的文化现象,分析台湾地区在不同世代社会政治体制、意识形态语境下影片的文化意蕴以及电影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下新电影借用青少年个体的自我成长以及伴随自我意识觉醒而崛起的女性主义暗示了80年代台湾社会正在形成的反对国民党威权统治、追求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体性。这种不断生成的社会主体性让台湾民众开始刘国民党宣传的大中华身份认同表示怀疑,本土意识和反对美日新殖民的民族主义有所显现。由于独立的主体意识的追求和反感西方新殖民主义,新电影有意与现代文化保持距离,这使它在审美旨趣上偏向于传统的东方主义美学,然而难以回避的现代文明又让新电影徘徊于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之间。1980年代末期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方而现代负而文化颠覆了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观念,社会变得唯利是图、世风日下;另一方面台湾解严后政治体制的转变使台湾社会的秩序遭到破坏,社会陷入政经混乱。新新电影着重表现乱象纷呈下的台湾都市青少年的犯罪、暴力等越轨行为,关注他们在威权崩溃、家国解体的语境中青少年个体颓废、迷茫的精神世界以及无处逃遁的囚徒困境。新新电影的这种“反成长”叙事虽然终结了经典成长电影给人的正面引导,但并不意味教育意义的消亡。影片中时间的压缩停滞、空间的变形以及青少年被社会机器撕裂的命运昭示了影片在哲学层而叩问了人的存在本质和生命的本真,赋予影片另一层面的成长意义。然而新新电影缺少对青少年越轨等偏差行为背后人性方面的深入剖析,留下艺术缺陷,而且它过度的自我重复和强烈的作者论风格把自己带入了死胡同。新世纪后本土主义势力不断强大,台湾社会表现出“去中国化”迹象。本土主义抬头与台湾民众盲目热爱本土岛屿影响了后新电影的创作。后新电影通过影片画面木土符号(地理、人文景观)视觉元素的呈现、切割与中国大陆的联系和塑造标志台湾在地人身份的“台客’人物,寄寓意欲政治独立的意识形态。此外后新电影通过叙述青年人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的自强不息、奋发拼搏,再次把青年人的成长与在地意识的台湾精神联系起来,这种排斥大陆强调本土的台湾意识与台独主张不无耦合。同时以多元文化为借口,后新电影描写台湾社会的亲日媚日以及原住民、同性恋等亚文化现象,其实质前者恰好反映了台湾的后殖民心结和企图在政治上拉拢日本对抗中国的目的,后者因为回避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使亚文化只成了多元文化的补充;或者把亚文化转化成消费元素,让亚文化难以充分传达出颠覆与解构的力量,青少年的成长意味有所淡化。总之,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一方面和现实社会、意识形态保持了联结,另一方而却回避一些社会敏感问题,不敢直面现实矛盾,而且越往后越丧失残酷青春物语,导致电影由轻浅滑向浪漫唯美。台湾电影应放下形塑“国家”形象的政治文化包袱,放宽视野制作更多类型、更多题材面向大陆、东南亚国家的影片,而不是充满本上主义倾向的在地化电影,这才是台湾电影的未来之路。

王宏波[7](2016)在《传记出版与社会变迁—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传记则是人的历史;传记在展现人的历史的同时,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各种具体文化现象。传记古老而又时新。在西方,传记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文体品种是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新传记。我国传记上承古代《史记》的史传传统,到了20世纪初,由梁启超、胡适等倡导,从理论与创作实践方面开创了我国新的传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记逐渐走出了与史学的分野,真正独立于文学之林。这一非虚构文体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特别是90年代之后,出现了繁荣与勃兴。传记已经成为一个自成格局、具有特殊性的文学乃至文化与出版现象。传记作品从着者创作到以图书形态呈现出来并在受众中广布,出版这一环节承载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可以说,离开出版就没有传记;而在当代出版实践中,传记蓬勃发展,传记作品已成为图书出版物中一个重要的集群与类别,在图书市场中展现出坚挺的身影。传记的蓬勃发展呼唤着出版理论研究。传记出版也因应着时代与社会。本研究从出版传播学、出版与社会关系等角度,试图解决这么几个主要问题:一、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究竟是怎样一个状况;二、传记出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三、传记出版与社会、时代的关系,等等。本研究利用了相关书目数据,借鉴了出版双效理论、书史理论、媒介空间理论以及社会变迁理论等,运用了跨学科研究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还进行了相关访谈与观察等。本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1949年以来六十多年传记出版的数量变化、发展阶段等概况,分析了几十年间媒介空间的流变、传记出版的时代背景与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政策规定等,以传记这一类出版物作为一个侧面,来展现当代中国出版发展的流变。同时,重点探讨并展现了传记出版与社会、时代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即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传记,一个时期的传记出版也能深刻地反映出时代氛围与现象。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传记出版体现出了社会与时代的变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十七年时期,传记题材与传主是从普通工人、农民、士兵等群体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与英雄这样“完全新型的人物”,突显的是时代新人登上历史舞台,是政治形势主导下的“红色”出版、“红色”阅读潮流下的英雄叙事。十年特殊时期,前期的“去英雄化”,即所写的人物为当代时下的普通群体中涌现出的体现努力工作、积极奉献、不怕牺牲为价值导向的先进典型、积极分子,主要表现出人物的奉献、牺牲等精神是在毛主席的思想精神影响教育下形成的,即表达一种忠心,其指向的是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后期的“去当代化”,即历史人物传记唱主调,传记作品主要写的是秦始皇以及李斯、曹操、王安石等具有改革家、法家气质的人物以及农民起义的首领等,虽话说历史,但意指当下。新时期以来传记出版开始复苏与振兴,不断突破了政治人物题材的禁区,将帅、文学艺术家、人文知识分子、科技工作者、改革风云人物、财经人物、明星主持人乃至普通人等各类人物你方歌罢我登场,多音齐奏、多元共生,反映出时代的开放与进步,社会从非正常到逐步走向正常,从封闭、保守、僵化到逐步走向开放、包容、自信与进步;社会由政治偶像、生产偶像向消费偶像转变,表现出我国社会由政治主导、阶级斗争为主到以生产者为中心再转向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社会变迁;明星图书的消费,反映出社会全面迈入自我意识觉醒高涨、强调自我价值的时代,社会大众逐渐摆脱了传统的保守心理,人性得以解放与张扬;平民传记及个人史的书写,由名人而凡人、由精英而大众,反映出“以人为本,关注心灵”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这充分展现了各个阶段传记发展的特征以及传记出版与时代、社会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本研究拓展了出版学研究、传记研究的空间领域,丰富了有关研究成果,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

刘洪洁[8](2015)在《以色列沙斯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斯党是一个成立于1984年的塞法迪正统派的宗教政党。影响沙斯党崛起的因素诸多。第一,《现状协议》为沙斯党的成立与发展提供了法理依据。《现状协议》是以色列政教关系的基础性文件,根据该协议,宗教势力享有诸多特权并得以活跃在以色列政坛。第二,庞大的东方犹太社群为沙斯党的发展提供了群众基础。沙斯党的成立缘于以色列正教党内部塞法迪派的反阿什肯纳兹派霸权的斗争,它的壮大是贫弱化的东方犹太社群支持的结果。第三,以色列的多党议会民主制度为沙斯党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保障。沙斯党在议会大选与内阁政治中的成功不仅是它崛起的具体表现,同时也为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权力杠杆。第四,以色列犹太教回归运动的趋向是沙斯党壮大势力的机遇良缘。新时期以色列犹太社会遭遇的精神困顿是沙斯党普及犹太教价值观,推动宗教复兴运动的因由与机遇。作为塞法迪正统派的宗教政党,沙斯党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一,塞法迪正统派的温和性律法诠释风格预示了沙斯党的政治主张与活动策略带有务实的灵活性。第二,精神领袖与行政领袖构成了沙斯党高效率的二元制领导结构。其中,精神领袖奥维迪亚·忧素福拉比为沙斯党的活动提供大政方针的指引,行政领袖则负责政策的具体实施。第三,塞法迪正统派的文化传统是沙斯党重点关切的领域。它旨在通过犹太教回归运动在以色列社会重塑破碎的塞法迪派的宗教文化与价值观。为提升东方犹太社群的社会经济地位,重塑破碎的塞法迪宗教文化,沙斯党积极地参与以色列的民主政治,并且广泛地开展犹太教回归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东方犹太社群的处境,但却延续了宗教势力与世俗势力的矛盾斗争。与此同时,沙斯党对塞法迪正统派的文化重塑增添了以色列多元文化格局的姿色。

王延敏[9](2012)在《以色列政党政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初,致力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犹太精英建立了犹太复国主义政党,这是以色列政党政治的缘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是犹太民族传统的“回乡观”与包含自由、民主、平等、民族、国家等现代理念和革命斗争精神的欧洲民族主义在现代反犹主义肆虐的环境下发酵的结果,是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重建民族家园的现代世俗民族主义运动。各犹太复国主义政党担负着犹太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打拼,在巴勒斯坦恶劣的社会生态环境下建立起一个准国家的犹太社会,以色列政党政治的格局和传统基本形成。1948年以色列国家的建立为政党政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党政治则在以色列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以色列政党政治经历了从工党主导到工党和利库德两大政党集团竞争对峙再到大党不大、小党不小及“极化多元主义”格局的发展历程,与之相伴随的是以色列民主政治的发展。移民社会的多元性、周边关系的紧张性、犹太民族的宗教属性和以色列国家的犹太属性使以色列政党政治具有了许多不同与一般正常社会和国家的特征。以色列政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多党制,党派林立、分化组合频繁且碎裂化格局越来越明显。移民社会的多元性是形成多党政治格局的长期起作用的社会因素,单一比例代表制的选举制度则是长期起作用的结构性因素。1996年以来以色列政党格局更加碎裂化并呈现出大党不大、小党不小及“极化多元主义”的格局,其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变迁的结果,是近20年的社会转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总理直选制度的实施是短暂起作用的结构性因素,只是起到了一个加速的作用。伴随以色列政党政治的演变,宗教政党政治经历了由弱变强,由虚变实,由最初的防御到最后的攻势地位的复杂的变化过程。宗教政党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和干预超出了通常人们对现代民主国家的理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历史文化的厚重影响,又是现实政治发展的逻辑结果和必需。宗教政党对公民自由权有着某种程度的制约,对政府执政效能的发挥也具有一定的阻滞影响,然而,作为议会民主政治生活中一以贯之发展下来的力量,作为绝大多数联合政府的重要组成部份,宗教政党对大党专权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对以民众政治参与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沙斯党在三大宗教党派中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它代表社会弱势群体——东方犹太人提出了要求政治、经济、社会平等的权利诉求,调动了该群体广泛、主动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本质上讲促进了以色列民主的深入发展。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民主的国家,但在宗教与民主的关系上,以色列与周边的伊斯兰国家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之处。阿以关系对以色列政党政治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成为以色列政党分野、分化和兴衰的重要因素。同时,以色列政党政治也影响并左右着阿以关系的发展方向和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各政党对中东和平进程态度的分歧,是导致其不稳定性、曲折性和长期性的重要因素。社会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以色列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阿拉伯公民与犹太人之间、东方犹太人与西方犹太人之间、宗教与世俗之间和新移民与老移民之间的四组矛盾是对以色列政党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以色列政党政治反映了诸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运动,同时,也成为社会矛盾疏通缓解的重要通道。

郭晓东[10](2012)在《俄罗斯政治转型进程评析:2000-2012》文中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全面倒向西方,与此同时,叶利钦开始了激进的政治转型进程,尽管未能带领俄罗斯人民重塑苏联时期的辉煌,却为以后俄罗斯的政治转型奠定了基础。继任者普京在出任总理期间,继续政治转型的步伐,并在就任总统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政治上整肃寡头,颁布政党法,规范政党政治,修改俄罗斯宪法,实现了法制俄罗斯,提出普京计划,亚权威主义成型,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普京时代。继任者梅德韦杰夫延续了普京政治转型步伐,逐步凸显梅式风格,尤其摒弃了西式民主,逐步完善普京的“主权民主”思想,并提出“全民民主”概念,俄罗斯政治转型开始进入梅德韦杰夫时期。本文运用政治转型理论评析普京时代和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转型进程,全文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政治转型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了现有研究成果的全面和不足,并对不足部分作了相应的补充。第二部分概述了普梅执政时期俄罗斯政治转型的依据,具体阐释了两人执政时期政治转型的背景,实践依据和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作为文章的主要部分,对普梅执政时期政治转型进程进行了评述,罗列了普梅执政时期政治转型成果,并着重概述两人执政时期转型的影响,最后点出转型进程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阐释了普梅执政时期政治转型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尽管俄罗斯政治转型一直在持续,但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顺利,尤其是转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期待有新的更好的政策或措施出台。第五部分指出俄罗斯政治转型进程所带来的启示,不论任何国家的政治转型都必须要遵循本国的国情,尊重本国的传统文化,兼顾民主,公平,效率的和谐统一,不仅在俄罗斯适用,对处于政治改革进程中的中国也是一种思考和借鉴。

二、未来德国政坛谁主沉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德国政坛谁主沉浮(论文提纲范文)

(1)《亨利八世》:英国宫廷的“纸牌屋”(论文提纲范文)

“白金汉的纸牌屋”
“沃尔西的纸牌屋”
国王:“纸牌屋”的主人
两位王后:“纸牌屋”的玩偶

(3)“自我启蒙”与徐家汇宗教文化艺术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自我启蒙”与文化“桥梁”
    第一节 耶稣会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第二节 耶稣会与西方文化运动
    第三节 将中国文化带入启蒙运动
第二章 独特的历史文化空间
    第一节 反思与进入
    第二节 肇嘉浜划分出的性别空间
    第三节 上海的“拉丁区”
第三章 科学文化观念与自然启蒙
    第一节 “双重真理论”
    第二节 新耶稣会的“江南科学计划”
    第三节 徐家汇天文台与气象科学
    第四节 徐家汇博物馆与自然历史
    第五节 中国文化与新汉学启蒙
第四章 女性与慈善事业中的人文性
    第一节 “隐性”的人文主义
    第二节 全人与实用:神学教育的人文内涵
    第三节 慈爱与独立:妇幼教育与慈善事业
    第四节 拯救与和平:善牧院的作用
第五章 建筑艺术的开放气象
    第一节 庄严的耸立:徐家汇宗教建筑群
    第二节 观看与审美:哥特式大教堂
    第三节 璧合的艺术:徐家汇建筑的美学
第六章 土山湾的艺术生产
    第一节 工艺美术的善功
    第二节 “圣路加”的美术启蒙事业
    第三节 艺术生产的理想范式
结语
徐家汇宗教文化艺术大事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成果

(4)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的研究现状
        (二)儒学现代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及儒学现化
    第一节 社会转型的界定
        一、社会转型的涵义
        二、社会转型的原因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阻力
        二、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
        三、中国革命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第三节 儒学、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
        一、儒学及发展阶段
        二、儒学与中国封建社会
        三、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与传统儒学的终结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封建社会
        一、清朝中叶以后封建社会危机与衰败
        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三、儒学古今之争与经世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洋务运动
        一、西学经世与洋务运动的逻辑展开
        二、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体用观
        三、传统儒学嬗变的失败与体制变革的呼声
    第二节 维新变法思想的兴起与传统儒学危机
        一、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对传统儒学的冲击
        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派对传统儒学的抨击
    第四节 康有为托古改制启动儒学的现代转化
        一、康有为“托古改制”变革儒学思想的形成
        二、康有为给资产阶级学说穿上传统儒学外衣
        四、康有为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与儒家大同思想进行糅合
        五、康有为援西入儒推动儒学现代化评析
    第五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与传统儒学的终结
        一、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对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的攻击
        二、新式教育与废除科举对儒学的冲击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与制度儒学的终结
        四、反封建的文化革命与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呼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现代化的展开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新变化
        二、民国初年尊孔复辟的逆流
        三、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
        一、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学的实质
        二、新文化运动“批孔”的认识与评价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化
        一、现代新儒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二、现代新儒家重启儒学现代化
    第四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对儒学现代化的贡献
        一、冯友兰的新理学是程朱理学的“接着讲”
        二、冯友兰新理学形而上学
        三、冯友兰新理学的历史观
        四、冯友兰新理学的文化观
        五、冯友兰新理学的境界说
        六、冯友兰构建新理学思想体系的特点
    第五节 现代新儒家在儒学现代化上的特点
        一、现代新儒家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二、现代新儒家引西援儒促进儒学现代转化
        三、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拒绝与排斥
        四、现代新儒学的唯心主义立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批判吸收
    第一节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五四”爱国主义运动酝酿与爆发
        二、“五四”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与民族出路的思考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背景分析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与内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一、批判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现实斗争的需要
        二、批判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化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吸收
        一、对儒家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学风的继承和弘扬
        二、对儒家知行学说的改进与发展
        三、对儒家辩证思想的借鉴与吸收
        四、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五、对儒家自强不息思想的继承与弘扬
        六、对儒家修身观与道德观的借鉴与应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儒学现代化新开展
    第一节 建国后的文化建设与儒学研究的开展
        一、建国之初的文化建设方针
        二、儒学在学术上的研究与探讨
        三、儒学现代化进程的暂时中断
    第二节 海外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和儒学现代化的再认识
        一、海外现代新儒学的发展
        二、海外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儒学现代化的重启
        一、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儒学研究的恢复
        二、改革开放初期关于儒学与现代化的认识与争论
        三、改革开放进程中大陆传统文化复苏及儒学热
        四、现代化背景下的“儒学复兴”与儒学现代化路径
    第四节 儒学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儒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缺失的资源
        二、儒学蕴含可继承的积极因素和现代价值
        三、儒学可以为现代化的社会提供精神滋养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一、儒学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儒学为中国现代化服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坚持批判继承的文化方针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外来文化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基本途径
        一、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改造儒学促进儒学的现代转化
        二、系统研习传统儒学经典重新阐释儒学
        三、儒学吸收包括世界人类文明成果实现创新性的发展
        四、儒学通过自我革命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警惕消极因素渗入
        一、 传统儒家伦理对经济行为与经济利益的排斥
        二、 传统儒家伦理对独立个性及自由压抑与漠视
        三、 传统儒家伦理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背离
        四、 传统儒家伦理造就盲从与奴化意识等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与学术活动

(5)无愧于时代的立体书写和感召之作——评张新科长篇小说《苍茫大地》(论文提纲范文)

一、锻造坚定如铁的信仰
二、坚守炽热如火的忠诚
三、执着温润如水的奉献

(6)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台湾电影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和青春片流行探析
第一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与社会时代特征
    一、80 年代新电影与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生成
    二、90 年代新新电影和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破碎
    三、新世纪后新电影与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
第二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流行探析
    一、年轻的创作群体
    二、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与台湾电影观众
    三、不够健全的台湾电影工业
    四、文化怀旧与青春追忆 第二章 青少年成长与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觉醒和青少年的成长
    一、身体的呈现
    二、规训与反叛
    三、出走与闯入
第二节 浮出历史地表:女性主义的崛起
    一、传统女性:赞美抑或批判?
    二、男女银幕形象的翻转
    三、新女性:女性的自我独立和性别意识的凸显
    四、性欲政治和女性欲望
第三节 台湾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一、台语VS国语
    二、乡土/本土意识的呈现与台湾身份的认同
    三、去殖民的民族主义
    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三章 威权崩溃下都市青少年的反成长
第一节 威权的崩溃和父亲、家国的解构
    一、父亲的缺席/式微
    二、家国的崩解
    三、父亲/家国解构的文化再审视
第二节 都市青少年的另一种成长:台湾青春电影的反成长叙事
    一、都市青少年的犯罪
    二、性放纵:怎一个“性”字了得
    三、越轨: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和社会失范
第三节 成长并未终结:台湾青春电影的存在论
    一、叙事时间:破碎、倒转和停滞
    二、都市空间:人类的生存困境
    三、人物死亡:一种存在方式 第四章 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青少年亚文化
第一节 视觉元素中的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去中国化
    一、从台北都市到地方乡村
    二、在地人文景观的商业、政治选择
    三、消失的眷村和活跃的台客
第二节 后殖民图景里的台湾意识
    一、后殖民世代台湾的日本想象
    二、作为修辞的殖民历史言说
    三、过客心态与台湾意识
第三节 缺少抵抗的青年亚文化:原住民和同性恋
    一、原住民:从他者到自我
    二、浪漫、喜剧与被消费的同性恋 结语 有待成长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电影不完全目录(1982~2012)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项目 致谢

(7)传记出版与社会变迁—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记的蓬勃发展对出版理论研究的需求
        1.1.2 传记出版因应时代与社会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传记与传记文学
        1.3.2 传记出版及传记出版价值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结构安排
        1.5.3 研究方法
        1.5.4 研究创新点
    1.6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1.6.1 出版双效理论
        1.6.2 书史理论
        1.6.3 媒介空间理论
        1.6.4 社会变迁理论
第二章 我国1949年以来出版与传记出版的数据统计与阶段划分
    2.1 传记书目数据源
        2.1.1 传记书目与《全国总书目》、版本图书馆书目
        2.1.2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传记类目划分
    2.2 我国1949年以来出版与传记出版的数据统计
        2.2.1 出版的数据
        2.2.2 传记出版的数据
    2.3 我国1949年以来出版与传记出版的阶段划分
        2.3.1 出版的阶段
        2.3.2 传记出版的阶段
第三章 时代新人与英雄叙事(1949—1965)
    3.1 时代背景与政策环境
        3.1.1 高度组织化、一体化文化体制的建立
        3.1.2 当代出版生产传播制度的建立
        3.1.3 出版政策与传记出版政策
    3.2 传记出版概观
        3.2.1 数据分析
        3.2.2 总体表现
    3.3 “要表现完全新型的人物”
        3.3.1 新型的人物——“群众所向往的理想人物”
        3.3.2 榜样英雄的畅销
        3.3.3 《高玉宝》、《雷锋的故事》的出版
第四章 “树典型,表忠心”与“历史人物唱主调”(1966—1976)
    4.1 时代背景与政策环境
        4.1.1 “彻底批判”下的出版乱象
        4.1.2 出版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4.2 传记出版概观
        4.2.1 数据分析
        4.2.2 总体表现
    4.3 个人崇拜下的工农兵表“忠心”
        4.3.1 个人崇拜与领袖传记出版
        4.3.2 表“忠心”式传记出版
    4.4 “尊法反儒”下的历史人物传记
        4.4.1 “尊法反儒”与“尊儒反法”
        4.4.2 历史人物传记唱主调
第五章 复苏与振兴——各类人物传记题材的开拓与发展(1977—1991)
    5.1 时代背景与政策环境
        5.1.1 “思想解放的春天”
        5.1.2 “书刊是思想文化科学的主要传播手段”
        5.1.3 传记出版政策新调整
    5.2 传记出版概观
        5.2.1 数据分析
        5.2.2 总体表现
    5.3 不断突破的政治人物传记出版
        5.3.1 毛泽东传记出版的变化
        5.3.2 蒋介石传记出版的变化
第六章 多元共生的复调(1992年以来)
    6.1 时代背景与政策环境
        6.1.1 “南巡讲话”后的深刻转型
        6.1.2 出版要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统
        6.1.3 传记出版政策再调整
    6.2 传记出版概观
        6.2.1 数据分析
        6.2.2 总体表现
    6.3 “消费偶像”:明星传记“火爆”
        6.3.1 明星写书出传热
        6.3.2 “生产偶像”到“消费偶像”
    6.4 经济主导时代的强音:商业经济人物传记出版
        6.4.1 都市流行起“富人书”
        6.4.2 各类财经大佬引领新世纪风潮
    6.5 “以人为本”:平民传记出版
        6.5.1 “草根文化”与“个人史”书写
        6.5.2 平民传记进入历史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7.2.1 研究局限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8)以色列沙斯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以色列的政教关系与沙斯党的建立
    第一节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近现代欧洲犹太人的彷徨
        二、犹太复国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以色列政教关系的确立
        一、犹太正统派与犹太复国主义
        二、《现状协议》规范下的政教关系
    第三节 沙斯党的建立
第二章 沙斯党的群众基础:以色列东方犹太社群
    第一节 以色列东方犹太社群的构成
        一、塞法迪人
        二、米兹拉希人
    第二节 沙斯党与塞法迪正统派
    第三节 沙斯党与贫弱化的东方犹太社群
第三章 沙斯党与以色列民主政治
    第一节 沙斯党的二元领导体制
        一、精神领袖
        二、行政领袖
    第二节 沙斯党的政治主张
        一、内政
        二、外交
    第三节 沙斯党的政治参与
        一、议会选举
        二、内阁政治
    第四节 沙斯党的政治影响
第四章 沙斯党与犹太教回归运动
    第一节 犹太教回归运动的兴起及原因
    第二节 沙斯党犹太教回归运动的特点
    第三节 沙斯党犹太教回归运动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以色列政党政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价值
    二、 研究概况综述
    三、 基本概念:多党制与比例代表制
    四、 研究理论、方法与内容概要
    五、 论文的创新点
    六、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以色列政党政治的缘起
    第一节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 犹太民族坎坷历史的回溯
        二、 哈斯卡拉运动——犹太启蒙运动
        三、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第二节 巴勒斯坦犹太人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一、 移民潮与伊休夫的建设和发展
        二、 族群矛盾和教俗矛盾的缘起
    第三节 巴勒斯坦工人党主导的多党政治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 政党的建立及活动
        二、 巴勒斯坦工人党主导地位的确立
第二章 工党主导的以色列政党政治时期
    第一节 以色列国家的建立与政治构建
        一、 联合国分治决议与以色列国宣告独立
        二、 第一次中东战争
        三、 政治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 以色列经济、社会环境
        一、 移民潮
        二、 经济发展状况
        三、 国家框架下的族群矛盾和教俗矛盾
        四、 持续的敌对与战争环境
    第三节 以色列政党政治状况
        一、 主要政党政治状况
        二、 工党主导的政党政治格局的发展
        三、 宗教政党的角色地位
第三章 两大集团政党竞争时期的政党政治
    第一节 “政治地震”——利库德集团执政
        一、 利库德政府的构建
        二、 贝京政府的经济政策及所面对的经济形势
        三、 对外政策的突破和困境
    第二节 势均力敌——两大集团政党联合执政
        一、 第十一届议会选举及全国联合政府的构建
        二、 第十二届议会选举及第二届全国联合政府
        三、 被占领土阿拉伯人起义——“因提法达”
        四、 内外政策及经济社会环境
    第三节 再度出山——工党执政
        一、 第十三届议会选举及工党再度执政
        二、 以色列的内外政策及经济社会环境
        三、 族群矛盾和教俗矛盾强有力地影响国家政治生活
    第四节 政党政治状况
        一、 竞争对峙格局下的两大集团政党政治状况
        二、 频繁的离合分野及小党、新党的不断涌现
        三、 宗教政党实力地位的加强
第四章 大党势衰、小党势增时期的政党政治
    第一节 以色列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实践
        一、 总理直选法案的出台及主要内容
        二、 总理直选法案的实施及影响
    第二节 扑朔迷离的中东和平进程
        一、 内塔尼亚胡政府对和平进程的阻滞
        二、 巴拉克政府积极推进和平进程
        三、 中东和平“路线图”
        四、 沙龙政府的单边“脱离”计划
        五、 前进党政府的和平道路
        六、 内塔尼亚胡再度执政及巴以和平现状
    第三节 以色列经济社会环境
        一、 以色列经济发展状况
        二、 族群矛盾和教俗矛盾的新发展
    第四节 以色列政党政治状况
        一、 大党势衰、小党势增的政治格局的形成
        二、 宗教政党的实力地位
        三、 沙斯党的独特社会地位
结语:以色列政党政治的特殊性
    一、 以色列政党政治的基本特征
    二、 宗教政党在以色列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三、 阿以关系对以色列政党政治的影响
    四、 政党政治框架下的族群矛盾和教俗矛盾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10)俄罗斯政治转型进程评析:2000-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0.1.1 选题的背景
        0.1.2 选题的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难点和创新点
1 政治转型相关理论
    1.1 政治转型的涵义
    1.2 政治转型理论
2 普梅执政时期政治转型依据
    2.1 转型的背景
        2.1.1 普京时代转型的背景
        2.1.2 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转型的背景
    2.2 转型的实践依据
        2.2.1 普京时代转型的实践依据
        2.2.2 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转型的实践依据
    2.3 转型的理论依据
        2.3.1 普京时代转型的理论依据
        2.3.2 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转型的理论依据
3 普梅执政时期政治转型绩效评析
    3.1 转型成果
        3.1.1 普京时代转型成果
        3.1.2 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转型成果
    3.2 转型的影响
        3.2.1 普京时代转型的影响
        3.2.2 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转型的影响
    3.3 转型的缺陷
        3.3.1 政府治理能力薄弱
        3.3.2 腐败问题难以根除
        3.3.3 利益集团间关系难以平衡
        3.3.4 集权主义渐显
        3.3.5 普京情节与权力制衡间矛盾隐现
4 普梅执政时期政治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4.1 普京时代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4.1.1 中央集权与地方积极性矛盾时现
        4.1.2 权威主义政治有待改善
    4.2 梅德韦杰夫执政时期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4.2.1 强总统与强总理双重权力中心冲突
        4.2.2 制度建构方面有待重新调整
        4.2.3 转型的持续性顺延
5 俄罗斯政治转型的启示
    5.1 政治转型对俄罗斯的启示
        5.1.1 政治转型须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
        5.1.2 坚持民主、效率、公平和谐统一
        5.1.3 遵循本国历史文化传统
    5.2 政治转型对中国的借鉴
        5.2.1 走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5.2.2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5.2.3 正确处理国家、民主、市场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未来德国政坛谁主沉浮(论文参考文献)

  • [1]《亨利八世》:英国宫廷的“纸牌屋”[J]. 傅光明. 名作欣赏, 2021(13)
  • [2]德国碎片化政党格局的表现、成因及影响[J]. 杨解朴. 德国研究, 2019(03)
  • [3]“自我启蒙”与徐家汇宗教文化艺术事业[D]. 莫为.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4]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D]. 郭瑞.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无愧于时代的立体书写和感召之作——评张新科长篇小说《苍茫大地》[J]. 范迎波. 雨花, 2017(08)
  • [6]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D]. 齐钢. 上海大学, 2016(04)
  • [7]传记出版与社会变迁—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研究[D]. 王宏波. 南京大学, 2016(08)
  • [8]以色列沙斯党研究[D]. 刘洪洁. 西北大学, 2015(10)
  • [9]以色列政党政治研究[D]. 王延敏. 南开大学, 2012(06)
  • [10]俄罗斯政治转型进程评析:2000-2012[D]. 郭晓东. 辽宁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未来德国政坛风风雨雨谁来掌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