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庄小流域管理与开发模式初探

李家庄小流域管理与开发模式初探

一、理家庄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杨柳[1](2014)在《宝鸡市金陵河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文中研究表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一种新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它集水土保持治理和社会宣传、科学研究与普及、示范推广与休闲观光于一体,是水土保持工作发展的一种新体现。本论文以宝鸡市金陵河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为对象,在系统分析了金陵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和地形、地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建设现状,基于景观规划和园林绿化的理念,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本设计不仅为金陵河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提供了依据,同时为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积累新的经验,为同类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在系统分析了金陵河流域地形地貌、气候气象以及经济和土地利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划内容,并进行规划分区,主要包括核心区、示范园、一般治理区;(2)核心区主要是围绕上塬景观大道建设生态长廊,使其形成整个示范园的核心中轴,通过建设景观节点,节点周围及道路边上搭配种植花灌木,营造不同形式的景观效果;(3)示范区围绕核心区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科技示范园区、生态旅游观光区、生态景观林示范区、经济林展示区4个功能分区,并对不同分区进行措施设计和制图;(4)一般治理区主要是在示范区外围建设生态修复与植被保护区和固塬及面源污染控制区,为示范园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张利[2](2012)在《苇子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配置》文中指出牡丹江市苇子沟小流域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总面积451.27 hm2,占流域面积的41.93%,水土流失治理采取坡面治理和沟壑治理相结合的办法,坡面采取修筑坡式梯田,保土耕作(改垄)措施,封禁治理,果树台田等措施,沟壑治理采取修筑沟头埂,跌水,谷坊,削坡造林等措施,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到各项治理措施全部生效,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

李子君,李秀彬,朱会义[3](2009)在《北方土石山区不同模式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文中研究指明以北方土石山区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内的30条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资料为基础,根据小流域内梯田坝地、水保林、经济林这三类具有不同功能的水土保持措施面积所占比例的大小,将其治理模式分为生态型、农业型、生态—农业—经济型和生态—经济型四大类,并分析了不同治理模式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陈彦文[4](2006)在《刍议影响吕梁市贫困村庄发展的资源流失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吕梁市作为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摆脱贫困,消除长期以来的困扰,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十一五”规划中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出台了优惠政策,如何抓住机遇,利用这一机遇,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就贫困村庄解困中存在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流失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应对举措:一为创新观念,科学发展;二为注重实践,力求实效;三为用好土地,提升功能;四为招贤引资,大有作为。

宗浩[5](2005)在《川藏两地生态建设若干实例及生态建设管理体系的探讨》文中指出生态建设是生态学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也是生态工作者长期实践所确立的生态研究的主战场。生态建设使经典的生态学理论面向社会需求,解决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开创了现代生态学欣欣向荣的局面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态建设的基本理论很不完善,因此关于它的研究倍受学术界的关注,许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生态建设的管理体系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生态建设的核心。它是联系生态学理论与生态建设实践的纽带。西部开发是党中央和我国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保护西部生态环境,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因此,本论文选题和项目地点选在川藏两地。 本论文建立了生态建设管理体系,围绕生态建设的类型选取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者主持并所作的3个类型的生态建设项目模式,组成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证的完整结构。论文的中心是生态建设管理体系,作者取国内外各类管理体系的优点,以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为特色。每个系统要素的内容、系统网络关系都由作者全新构造。3个模式围绕体系展开,是当前生态建设前沿性的工作。 1、生态建设管理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生态建设已成为生态学的主体,但实践中也存在着管理方面的问题。如缺乏一套系统的生态指导方法;基本概念不清;对于生态项目无从下手,套用传统的环境学方法,时常表现为文不对题;抓不住重点;管理仅限于行政手段,缺乏完整的科学方法,漏洞较多等。针对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者采用系统要素流程法(Systematic FllowMethod Of Essential Factor,SFMEF),吸取多种环境管理体系有益成分。尝试组建了生态建设管理体系,该体系是一个生态管理的系统平台。体系分为目的、系统规划、支持系统、实现系统、控制系统、系统更新6个层次。立项、依据、资源承载、制约因子、目标与指标、工程组成、预测与实现度、环评、能力建设、原理和模型、生态设计、生态工程、施工营运、风险与效益、生态安全、突发处理、监测、纠错归档、民众反应、后评估与更新、专家评审21个要素。要素之间呈有机联系,形成系统网络,通过三级反馈调节维持系统的稳定性。突出生态原理、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三大特征,构造全新

张红兵[6](2005)在《云南省山地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害》文中认为在充分收集、研究前人资料和有效利用多渠道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近期遥感资料的解译、分析、综合研究,采用半定量的方法,将云南省山地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5个易发区、3个较易发区、3个偶发区。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德钦~泸水~永胜~宁蒗、水富~大关~巧家~东川、梁河~盈江、南涧~云县、禄春~元阳~金平~河口~麻栗坡易发区:较易发区:贡山独龙江、中甸、大理~临沧~会泽~镇雄;偶发区:瑞丽、西盟~思茅~景洪、宣威~文山~富宁。 1949年至2000年,山地地质灾害已造成9300人死亡。2100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近72亿元。九十年代以来,山地灾害平均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2亿元,平均每年210人死亡。山地地质灾害是导致我省农民丧失生存环境最严重的灾种,以城镇、村寨、交通、矿山、水利水电工程及农田为主要危害对象。 建立了包括1778个地质灾害点和36座县城、64个乡镇驻地、56座矿山,以及153个防治工程相关数据成果、档案在内的云南省地质灾害数据库。为云南省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制订自然灾害成灾规划和国土整治规划、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王敬瑞[7](2003)在《发展民营大户 建设生态阳泉》文中认为阳泉市地处太行山区 ,山大沟深 ,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恶劣。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042km2,占总土地面积68 % ,开发治理任务艰巨。为了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生态阳泉” ,近几年来把发展民营生态大户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通过出台政策、典型示范、强化服务和加强领导等措施 ,调动全社会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极性 ,现已发展33 3hm2 以上的民营生态大户171家。实践证明 ,民营生态大户是水土流失治理的一支生力军

翟金瑞[8](2001)在《理家庄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理家庄小流域经过十多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治理度达到 83 %,植被覆盖率达到6 4 %,年粮食总产达到 1 0 0万 kg,年干鲜果品产量达到 1 2 0万 kg,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 70 0元 ,生态、经济效益显着。其治理开发模式主要是建立坡面防护、沟道防护和综合配套三大体系。治理特点 :一是林果主导产业突出 ,二是措施科技含量高

杨晓勇[9](1997)在《海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文中研究说明海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杨晓勇(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300170)1海河流域水土流失概况海河流域西起太行山,东临渤海,南界黄河,北倚蒙古高原,总面积31.78万km2,其中山区面积占59.6%。涉及京、津、冀、晋、鲁、豫、蒙、辽等8个省、市、自治区...

二、理家庄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家庄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宝鸡市金陵河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建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目的和意义
    1.2 我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发展历程及现状
    1.3 当前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规划区概况
    2.1 流域概况
    2.2 自然条件
        2.2.1 地质地貌
        2.2.2 水文气象
        2.2.3 土壤植被
    2.3 社会经济状况
        2.3.1 行政区划
        2.3.2 经济情况
    2.4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
        2.4.1 水土流失现状
        2.4.2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2.4.3 水土保持工作基础
第三章 示范园总体规划
    3.1 规划指导思想
        3.1.1 规划依据
        3.1.2 规划原则
        3.1.3 总体规划内容
    3.2 功能分区
        3.2.1 功能分区原则
        3.2.2 功能分区结构
        3.2.3 示范园功能分区
第四章 核心区规划设计
    4.1 景观大道
    4.2 景观牌楼
    4.3 休闲广场
第五章 示范区规划设计
    5.1 科技示范区规划设计
        5.1.1 陡坡治理展示
        5.1.2 坡面排水工程
        5.1.3 水土保持科普园
        5.1.4 水土保持发展至
        5.1.5 宣传与导视牌
        5.1.6 水土保持植物科普园
    5.2 生态旅游观光区规划设计
        5.2.1 游步道
        5.2.2 假山
        5.2.3 景观长廊
        5.2.4 重檐六角亭
    5.3 生态景观林规划设计
    5.4 经济林规划设计
第六章 一般治理区规划设计
    6.1 固塬及面源污染控制区措施设计
    6.2 生态修复与植被保护区措施设计
        6.2.1 补植补造
        6.2.2 封禁治理措施设计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苇子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经济概况
    1.2 水土流失情况
2 综合治理措施配置
    2.1 总体布置原则
        2.1.1 坡面工程防护体系
        2.1.2 沟道工程防护体系
        2.1.3 其他治理措施
    2.2 水土保持措施布置
        2.2.1 坡式梯田
        2.2.2 保土耕作 (改垄) 措施
        2.2.3 果树台田
        2.2.4 封禁治理
        2.2.5 沟壑治理
        2.2.6 整修作业路
3 结语

(3)北方土石山区不同模式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 北方土石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1.1 生态型小流域
    1.2 农业型小流域
    1.3 生态—农业—经济型小流域
    1.4 生态—经济型小流域
2 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
    2.1 生态型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效益
    2.2 农业型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效益
    2.3 生态—农业—经济型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效益
    2.4 生态—经济型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效益

(4)刍议影响吕梁市贫困村庄发展的资源流失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资源流失的背景调查
二、影响村庄发展的资源流失成因
    1、土地资源的流失。
    2、劳动力转移情况。
    3、资金流失。
三、应对策略及办法
    1、创新观念, 科学发展
    2、注重实践, 力求实效
    3、用好土地, 提升功能
    4、招贤引资, 大有作为

(5)川藏两地生态建设若干实例及生态建设管理体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论文摘要
Abstract
国内外生态建设研究概述
    1、生态建设的形成、历史及发展背景
    2、国内生态建设进展
    3、国外主要进展
        3.1 农业生态建设
        3.2 工业生态
        3.3 城市生态
        3.4 恢复生态
        3.5 区域生态
        3.6 生态环境保护
        3.7 自然保护区建设
        3.8 生态安全
    4、目前国内生态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5、建议及对策
第一篇 生态建设实证
    第一章 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与重建-西藏拉萨市拉鲁湿地的生态学研究
        1 自然概况
        1.1 地理位置、范围及面积
        1.2 地貌与地质构造
        1.3 气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拉鲁湿地的形成及水文动力
        3.2 湿地的历史和环境背景
        3.3 拉鲁湿地的环境胁迫
        3.4 湿地退化的主导因子分析
        3.5 植物群落组成与动物多样性
        3.5.1 植被特征
        3.5.2 动物多样性
        3.6 生态服务功能与评价
        3.6.1 湿地的主要服务功能
        3.6.2 湿地评价
        3.7 湿地的分类鉴定与保护对象
        3.8 恢复重建途径与生态工程方案
        3.8.1 治水与环境改造工程系列
        3.8.1.1 北干渠引水工程
        3.8.1.2 中干渠排水与改造工程
        3.8.1.3 修建贮水池蓄水工程
        3.8.1.4 排沙工程
        3.8.1.5 娘热、夺底两条山沟的生态治理工程
        3.8.1.6 湿地土壤保护工程
        3.8.2 保护工程系列
        3.8.2.1 防护林、周边植树造林绿化工程
        3.8.2.2 围栏工程
        3.8.2.3 植被恢复改造工程
        3.8.2.4 野生动物恢复工程
        3.8.2.5 修建珍稀和观赏鸟类饲养繁殖场
        3.8.2.6 恢复过程和环境的监测
        3.8.2.7 湿地喷灌系统工程
        4 科学研究项目
    第二章 区域生态建设-彭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
        1 自然与经济概况:
        2 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自然因素
        2.1.1 水资源分布不均
        2.1.2 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2.1.3 森林植被总量不足,生态功能不强
        2.1.4 中低产田比例大,生产力低下
        2.2 社会经济因素
        2.2.1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整体水平较低
        2.2.2 城镇化水平不高,小城镇发展不够
        2.2.3 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优势产业不够突出
        2.2.4 环境因素
        2.2.5 西北部交通区位相对劣势
        2.2.6 基础设施落后,不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3 技术因素
        3 生态经济分区及分区规划目标
        3.1 生态经济分区的原则
        3.2 景观适宜性分析
        3.2.1 评分标准
        3.2.2 适宜性分析
        4 生态经济区的划分与分区概况
        4.1 各生态经济区的规划目标
        5 生态示范区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任务
        5.1 重点建设项目
        6 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社会事业
        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
        城乡建设
        资源利用
        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
        生物多样性保护
        6.1 指标体系(杨朝飞 2000)
        6.2 灰色关联度分析(邓聚龙 1985)
        6.3 灰色系统模型:即GM(1,1)模型(刘思峰 1999)
        6.4 系统动力学分析(裴铁璠 2001)
        6.5 实现度生态评价
    第三章 环境生态治理-成都市青白江小流域水污染治理研究
        依据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治理目标
        技术路线
        控制断面
        1 基本概况
        1.1 自然地理状况
        1.2 社会经济条件
        1.3 生态环境现状
        2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1 水资源现状
        2.2 工业和生活供水现状
        2.3 水环境现状的总体评价
        3 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3.1 工业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2 生活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3 面源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4 畜禽养殖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5 污水处理厂
        4 水环境容量核算
        4.1 水环境容量计算
        4.1.1 容量计算的主要思路和模型
        4.1.2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5 污染防治措施
        5.1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达标排放
        5.2 控制排污企业数量
        5.3 采取有力措施节水、降耗,减少排污量
        5.4 优选水污染治理技术,强化水污染治理
        5.5 水污染综合防治措施汇总分析
        5.6 加强节水农业灌溉工程建设,减少面源污染
        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水资源
        通过调水解决环境用水,提高工业区水环境容量
        6 小流域综合整治
        6.1 城镇区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6.2 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
        6.3 养殖场污染源与屠宰污染源综合整治
        6.4 农业污染源综合整治
        6.5 青白江区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
        7 项目目标可达性分析
        7.1 城镇区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可行性分析
        7.2 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可行性分析
        7.3 养殖场污染源综合整治可行性分析
        8 实施的方案
        8.1 项目实施计划
        8.2 保障措施
        8.2.1 法规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支持与保证
        8.2.2 加强组织领导
        8.2.3 加强环保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8.2.4 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
        8.2.5 加强科技支持力度
        8.2.6 提高市民和企业环保意识
    结论
第二篇 生态建设管理体系(ECMS)的构建
    1.命题的由来
    2、生态建设的内涵
    3、生态建设体系组成
    4.生态建设管理体系(ECMS)的结构、调控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
    5.要素分析
        5.1 目的
        5.2 立项
        5.3 依据
        5.4 背景资源与承载力
        5.5 制约因子
        5.6 目标和指标
        5.7 工程组成
        5.8 预测与实现度
        5.9 环境影响评价
        5.10 能力建设
        5.11 原理与模型
        5.12 生态设计
        5.13 生态工程
        5.14 施工与营运
        5.15 风险与效益
        5.16 生态安全
        5.17 突发处理
        5.18 生态监测
        5.19 纠正和预防
        5.20 民众反应
        5.21 后评估与更新
        5.22 专家评审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6)云南省山地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3 工作概况
第二章 遥感调查的程序及方法
    2.1 工作程序
    2.2 解译方法
第三章 山地地质灾害的生成环境
    3.1 自然地理环境
    3.2 地质环境
    3.3 社会环境
第四章 遥感综合调查成果
    4.1 山地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分布规律
    4.2 山地地质灾害危害
    4.3 山地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4.4 山地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第五章 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5.1 山地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5.2 防治对策
第六章 数据库建设
致谢和结语
参考文献

(7)发展民营大户 建设生态阳泉(论文提纲范文)

1 创新机制, 培植大户, 迈出生态阳泉建设的新步伐
2 典型带动, 效益优先, 开创生态阳泉建设的新局面
3 加强领导, 创优环境, 实现生态阳泉建设的新跨越

(8)理家庄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及社会概况
    1.2 治理开发情况
2 治理开发模式
    2.1 治理开发方略
    2.2 综合防护体系配置
        2.2.1 坡面防护体系
        2.2.2 沟道防护体系
        2.2.3 综合配套体系
    2.3 治理开发特点
3 综合评价及建议
    3.1 综合评价
    3.2 改进建议

四、理家庄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宝鸡市金陵河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划[D]. 杨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2]苇子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配置[J]. 张利.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2(01)
  • [3]北方土石山区不同模式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J]. 李子君,李秀彬,朱会义. 中国水土保持, 2009(01)
  • [4]刍议影响吕梁市贫困村庄发展的资源流失问题[J]. 陈彦文.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 [5]川藏两地生态建设若干实例及生态建设管理体系的探讨[D]. 宗浩. 成都理工大学, 2005(12)
  • [6]云南省山地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害[D]. 张红兵. 昆明理工大学, 2005(08)
  • [7]发展民营大户 建设生态阳泉[J]. 王敬瑞.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3(04)
  • [8]理家庄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初探[J]. 翟金瑞.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1(04)
  • [9]海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J]. 杨晓勇. 海河水利, 1997(06)

标签:;  ;  ;  ;  ;  

李家庄小流域管理与开发模式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