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和影响视听的语内因素

英语教学和影响视听的语内因素

一、英语教学与影响视听的语内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李姝[1](2021)在《留学生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词,即单音节形容词和双音节形容词必须含有一个相同的成词语素,如:“沉——沉重、黑——黑暗”。受其形式和语义特点的影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接触使用其中部分词语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通过学习这类特殊词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够更深入了解汉语词语的引申,对其扩充词汇量及提升语言输出的精准性有一定帮助。本文以易混淆的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为调查对象,结合词语的难度等级、使用频率、单双音节词的语义联系等因素在《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词汇等级划分大纲》中共筛选出二十组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词组。全文从本体和习得两个方面出发探究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方面产生的偏误。在本体研究方面,主要从句法功能与语义这两大方面对这一类词进行研究;在偏误方面,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偏误情况,制作调查问卷来考察第二语言学习者当下对这一类词的掌握情况。为了进一步探究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本文考察对外汉语词汇大纲和对外汉语教材中这些词的收录编排情况,发现教材中存在词语覆盖率低、词组出现不完整、部分词语解释不全面、单双音节词采用同一注释、部分词语在教材中的等级与《等级划分》大纲中的等级不对应等问题。最后,从教材编写和教学策略两个层面出发,针对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教学提出具体建议:合理收录及编排、完善教材词语释义方式、提升易混淆词复现和练习频率、培养语素与词语引申意识、归纳总结与多角度对比相结合,以期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CALETT Secretariat;[2](2020)在《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法律英语教学与改革——第十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国际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10月23—24日,第十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国际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圆满举办。本届研讨会以"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法律英语教学与改革"为主题,与会专家围绕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领域前沿热点问题致辞或作主旨发言,内容涉及"法律文件的模糊性及其翻译处理""法律翻译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尚书》法律语言英译得失比录""法律翻译学科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功能理论视阈下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翻译研究及评价""人工智能法学中的法律语言工程与技术""基于ESP的司法英语教学理念构建""法律英语阅读的挑战与问题解决途径""整体教育观视域下的法律英语课程设置""论后疫情时代的法律英语教育目的""涉外合同管理策略之防范恶意缔约"与"我国庭审话语中的多模态交际与跨文化交流"等。

蔡金亭,王敏[3](2020)在《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研究:理论、实证与展望》文中认为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研究已在国际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推动国内相关研究,本文全面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首先讨论基于使用取向二语习得的理论主张,然后从学习者的构式知识、输入对构式习得的影响、构式迁移三方面梳理实证研究,最后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迪雅[4](2020)在《土耳其母语者“把”与“被”字句的偏误分析》文中提出“把”字句和“被”字句在汉语语法中是十分重要的句法结构,然而,对母语为土耳其语的汉语学习者而言,其结构的复杂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使得这两种特殊句式成为他们学习汉语时的语法难点,产生了很多偏误现象。近年来,针对汉语非母语者在使用“把”字句和“被”字句结构的偏误问题的研究诸多,然而,学界很少有针对土耳其学生使用“把”字句和“被”字句结构的偏误问题的研究。本文在对土耳其学习者的作业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自建小型偏误语料库,运用中介语和偏误分析理论,对土耳其大学的汉语课程的学习者以及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土耳其母语者在习得“把”字句和“被”字句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现象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并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解释了本研究的意义、理论和方法;第一章为研究现状回溯;第二章是两种句式的语言对比研究;第三章是两种句式的书面语偏误分析;第四章为两种句式的偏误原因分析;第五章针对土耳其学生的汉语教学建议。本文对偏误的五种类型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和混用进行了分析,认为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负迁移、目的语干扰、使用者的年龄、社会、心理距离以及交际策略上的回避等。为了更好地帮助土耳其语母语者有效灵活地掌握汉语的这两种句式,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两种句式的具体的教学策略。

曹甘[5](2018)在《传播理论视角下体育新闻汉译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不仅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还关注竞技体育。随着全球体育文化交流的深入以及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各类大型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等的举办,我国体育事业也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体育愈发凸显其在社会生活乃至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人们主要通过各类新闻媒体来了解国内外体育赛事,新闻媒体在报道国外体育赛事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翻译活动,因而对体育新闻的需求也愈发提高了高水平翻译的要求。目前对于指导体育新闻翻译所涉及的理论面还不够广阔,研究更偏向于翻译实践本身。体育新闻不仅具有内在传播性强的文本特征,也有着自身独特的语言特征。翻译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交际行为,与传播理论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翻译可视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传播行为,以传播学研究翻译,不仅提供了更加开放和动态的研究视角,也为传播学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空间。笔者在传播理论相关理论启发下,尝试提出了翻译过程的信息传递模式图。以此模式图为模板,通过对原文作者写作意图和译者翻译意图的推测,能够简单地分析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的思维过程。同时,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之间的反差,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内反馈,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之间的外反馈等,都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分析了英语体育新闻汉译的影响因素及翻译原则,进而从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以及修辞层面进行研究,提出英语体育新闻最佳的翻译策略。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研究体育新闻翻译策略,希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同时为中国的体育事业以及国际跨文化交做出微薄的贡献。

朴庆珍[6](2018)在《汉韩语言接触研究》文中认为中韩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有数千年的语言文化交流历史。其中汉韩语言接触的影响极为深巨。1992年两国建交后,在各领域的合作更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发达,更对汉韩两语的接触产生了新的推动。本文结合汉语与韩语的特点,试图从语音、词汇、语法及文字等四方面对汉韩语言接触的过程和结果问题进行详细的考察与分析。包括绪论,本文总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简述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综述一般语言接触及汉韩语言接触研究的文献,并探讨语言接触研究的原因和类型及汉韩语言接触的特点。第一章对中韩两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密切关系进行分析,目的在于通过探讨中韩两国在文化上的交流过程展示汉韩语言接触的背景。第二章对汉韩两语类型学上的主要特点进行研究,进而揭示语言里面蕴涵着的两国文化源流和文字的起源构成的共性。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对汉韩语言接触必然会出现的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考察与分析,分别阐述中韩两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方面影响的结果。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与韩语中的语言接触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有自己独到的贡献,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主要贡献在于:1.双向研究的架构:除了汉语对韩语的影响外,也研究韩语对汉语产生的影响,避免了单纯从一个方向研究造成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前人研究关于汉语对韩语影响的成果比较多,本文以一定篇幅致力于韩语对汉语影响的发掘和分析,弥补了以往汉韩语言接触研究中存在的一项空白。2.通过对汉韩语言接触研究成果的考察,我们注意到学界关于汉韩语言接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对韩语语音方面的影响,相比之下,关于汉语对韩语语法、文字方面接触的文献较少,且不够全面不深入。本文从语法及文字等方面对汉韩语言接触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使研究内容更广泛,研究角度更多元,从而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任瑜,林文珺[7](2017)在《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初中英语教学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占据重要地位,不仅需要巩固小学语言学习基础,又面临高中阶段的语言能力提升。本研究发现目前初中英语教学存在教学模式陈旧、学习方式低效、文化意识缺失等问题,拟通过借助语境理论中的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探求初中英语听力中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费时低效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梁桃英[8](2014)在《二语搭配习得问题研究与教学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学习者在二语搭配的习得上,长期以来存在着搭配知识贫乏、搭配错误率高、搭配使用类型单一、搭配的接受与产出不平衡等突出问题。母语影响,二语搭配的语内因素以及学习者的搭配意识,则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国内大学英语的搭配教学出发,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对策与实施方式。

王影[9](2014)在《《翻译研究基础》(第10-12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源材料选自《翻译研究基础》的第十、十一、十二章。《翻译研究基础》一书探讨了翻译领域的主要问题,包括翻译的实质、翻译的思想和不同翻译策略等。第十到十二章分别对源文本类型、源文本和译文分析及翻译质量评估进行了研讨,提供了一些初学者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同时列举了各家翻译思想,分析其利弊不足,同时提出自己的评论和翻译观点。该文作者凯·道勒拉普是当今国际着名翻译学者,发表了大量翻译论作。笔者对源文本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文本功能分类”和“功能对等”的指导下,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术语、长难句和语义词义等问题,查阅了相关的平行文本,运用了顺句操作、句式重构及词义阐释、语义引申等翻译技巧,力求《翻译研究基础》第十到十二章的内容得以全面真实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并对翻译过程进行深刻的反思。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不仅锻炼了自身的翻译能力、加深了对翻译的理解,同时认识到翻译专业文本时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并掌握专业术语的重要性。因此,笔者仍然需要扩展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不断地积累词汇。

宋扬[10](2014)在《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习得考察》文中提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目前以传统的句法层面考察、对比处理为主,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量化的统计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学习者中介语中某个语法项目的使用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缺点是对考察项目的共性特征的揭示和解释还做得不够,中介语研究往往局限于本领域内的探索,对学者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关注过少,难以据此提出具体可行的教授法,在“理论—实践”的转化上动力不足。本文以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的习得考察为例探索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视角,其目的—是对学习者使用关联副词时带有规律性的习得特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在观照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同时,也对汉语本体研究有所助益;二是希冀通过研究对象的泛化和细化,对关联副词整体使用进行语表考察后,就其特点进行个案分析(如副词“还”和“也”个案考察),以探索由点及面,以微观个案反映宏观概貌的研究路径并实现研究方法上“量化—质化”的结合,研究领域上中介语语言特点与影响习得的外部因素(教学策略)、学习者内部因素(学习策略)相结合,在全面描写关联副词各语言层面表现特征的基础上,完成对考察项目共性特征的揭示和解释,完成汉语习得研究山“描写到解释”、“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山“中介语—学习者—教学者”三方面构成一个完整闭合的习得研究系统。文章在确定研究目的和方法并阐述所依据的理论背景上,对关联副词的性质和功能作出了定义和描述。从关联副词和他类副词、关联副词和连词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角度为关联副词确立了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地位。采用了目前学界相对宽松的关联副词分类标准,将关联副词分为典型性关联副词“也、又、再、才、却、就、便、倒、更、还”和非典型性关联副词“非、不、越、都、既”两类,并最终确定了十个待考察的常用关联副词“也、又、再、才、却、就、还、越、都、既”。文章还对现阶段关联副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基本的阐述思路是首先明确关联副词的基本意义用法,然后从本体研究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就有价值的学术结论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三章基于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的数据统计,使用语料库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考察了韩国留学生十个常用关联副词的使用情况。文中选取了北京大学语料库检索系统(CCL)作为韩国留学生对比性语料,中介语语料来自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约30万字),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约150万字)。分布对比显示,汉语母语者关联副词平均每十万字出现40.28次,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关联副词平均每十万字出现54.43次,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关联副词平均每十万字出现68.76次。韩国学习者更频繁的使用关联副词进行句法关联。其中,关联副词单独使用、与连词组成固定搭配句型、成对使用这三种使用方式的平均使用率,韩国留学生要高于汉语母语者;关联副词与副词、关联副词与连词的非固定搭配用法,韩国留学生要低于汉语母语者。我们进一步分析对比两个中介语语料库的关联副词使用率、不同水平等级学习者的使用数据以及学习者的偏误情况,发现关联副词在初级阶段正确率即可达到相当水平,但山初级到中级及以上等级相当长一段时问里,学习者的习得水平并没有得到显着提高,而是出现了一定的反复。高频副词“也、就”和中频副词“还、又、越”的使用率从初级到中高级阶段有着显着的增加,而低频副词“才、既、再、却、都”的使用率虽有所增长,但相对幅度较小。过度使用高频词是韩国留学生使用关联副词最主要的表现特点,涉及到过度使用的副词在句法形式上多表现为:单独在句中关联分句或句法成分、相同或不同关联副词搭配使用。偏误率方面,关联副词可划为四个等级,高偏误率:也、还、就;较高偏误率:既、又;较低偏误率:才、都、再却;低偏误率:越。偏误类型主要由误代、遗漏、错序、赘余、杂糅和其他六类构成,其中,主要的偏误类型为前四类,偏误量按降序可排列为:误代>遗漏>错序>赘余。文中还详细考察了八个常用关联副词的使用情况,考察的基本脉络为“副词各次类使用频率对比→韩国留学生和汉语母语者使用情况对比→关联副词的正确使用→关联副词的偏误情况→从句式角度考察偏误情况”,这—过程为我们揭示了各关联副词具体的习得过程以及偏误情况,有利于我们从微观个案角度理解关联副词总的习得特点,实现对关联副词“总—分—总”的描述、剖析、解释过程。第四章采用了量化研究中的测验调查法,通过“确立测验目的—测验设计—施测—结果统计分析”四个环节,考察非自主输出条件下韩国学习者关联副词的使用状况。结果显示,两种不同样本中的统计数据有同有异。相同之处表现为习得表现、习得规律、学习梯度、习得过程四方面,不同之处为二者拟建的习得难度顺序和统计的具体下位句式的正确率不完全一致。为了解释关联副词习得特点,我们根据测验目的将语料根据逻辑类型、句法特征、搭配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分别进行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基于逻辑类型分类的折线图在三个水平区间上的正确率差比小于基于句法特征和搭配方式的分类,后两者对习得过程有比较显着的影响。此外,关联副词的内部兼类量也影响习得效果,副词兼类数量和习得难度成正比。对关联副词习得顺序的考察采取了将两种语料(自然输出和非自然输出)数据相结合的办法并根据不同的语料收集方式采用不同的推导方法。中介语语料库数据采用正确率和正确相对频率进行考察;测验数据主要使用传统的正确率方法,并辅之蕴涵量表法,通过复用系数或量表系数对排列的顺序进行检验。十个关联副词的习得难度等级分为三等,低等难度习得副词为:都、才、越、却;中等难度习得副词为:既、再、就;高等难度习得副词为:也、又、还。第五章和第六章以个案的形式系统全面地考察了偏误率和使用率最高的两个关联副词“也”和“还”的使用情况。文中首先对两个副词的用法和分类进行了归并,确定了关联副词各句式的格式和用法,通过不同句式统计出的使用率、正确率,总结副词的基本习得特点和规律,描述不同阶段学习者副词的正确使用情况和偏误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偏误类型,解释偏误原因,通过正确使用相对频率的计算方法得出副词各句式的习得顺序。文中还从语际对比的角度分析了副词“也”与韩语“(?)”的区别与联系,从而阐明了学习者的习得障碍并据此提出了教学建议。第七章重点探讨了关联副词的学习策略。通过质化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集中的统计和分析,探讨影响习得效果的主要因素。统计发现,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分三个层次,最常用的是补偿策略和认知策略,其次是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最不常用的是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统计还反映出优生和差生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三个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差异。在情感策略的使用上优生和差生没有明显差距。另外,在元认知策略的复习及预习策略上二者的区别也不大。第八章就关联副词的教学策略展开论述,具体考察了现行对外汉语大纲和通用对外汉语教材中关联副词知识点的设置和编排。根据得出的研究结论,对教材和大纲中不符合学习者实际学习规律的部分提出建议。文中进一步对影响习得教学的主要因素展开调查,发现优生和差生对教学策略的选择趋势是一致的,学习者对关联副词的课堂教学情况感到满意,乐于接受的词汇学习方式是让教学者说明该词使用的具体语法规则和语用条件,并对能够提供较多语言参数的练习形式表现出了更多的喜好。据此,我们分别探讨了关联副词的教学原则,提出了“构式—语块”教学设计模式,并列举了部分关联副词的练习题型以供参考。

二、英语教学与影响视听的语内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教学与影响视听的语内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留学生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研究状况简介
        1.2.1 同素近义词研究
        1.2.2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词形容词本体相关研究
        1.2.3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词形容词习得研究
        1.2.4 小结
    1.3 本文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材料
        1.3.1 研究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材料
第二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本体研究
    2.1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2.2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句法功能比较
        2.2.1 作定语
        2.2.2 作谓语
        2.2.3 作状语
        2.2.4 作补语
    2.3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意义比较
        2.3.1 词义色彩
        2.3.2 语义透明度
    2.4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认知模式比较
        2.4.1 双音化现象
        2.4.2 隐喻转喻
    2.5 小结
第三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考察
    3.1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偏误分析
        3.1.1 偏误类型及成因
        3.1.2 偏误统计
    3.2 调查问卷设计
        3.2.1 调查目的
        3.2.2 调查对象
    3.3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调查
        3.3.1 调查文本说明
        3.3.2 对调查问卷的具体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词汇大纲与教材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情况调查与分析
    4.1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词汇分析
    4.2 《博雅汉语》词汇分析
        4.2.1 词语覆盖率
        4.2.2 词语新授
        4.2.3 大纲与教材词汇难度对比
    4.3 小结
第五章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教学建议
    5.1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建议
        5.1.1 合理收录及编排
        5.1.2 完善教材词语释义方式
        5.1.3 提升易混淆词复现和练习频率
    5.2 关于教学方法建议
        5.2.1 培养语素意识
        5.2.2 归纳总结与多角度对比相结合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词表
附录B 留学生使用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情况调查
致谢

(2)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法律英语教学与改革——第十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法律翻译前沿问题
二、法律语言前沿问题
三、法律英语教与学
四、法庭语言学
五、涉外法律实务
结语

(3)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研究:理论、实证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理论观点
3.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实证研究
    3.1 学习者的构式知识及其发展情况
    3.2 输入因素对构式习得的影响
    3.3 构式迁移
4.研究展望

(4)土耳其母语者“把”与“被”字句的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0.2 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
        0.2.1 研究理论
        0.2.2 研究方法
    0.3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研究现状回溯
    1.1 “把”字句的本体研究
    1.2 “被”字句的本体研究
    1.3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的“把”与“被”字句研究
    1.4 土耳其母语者的汉语习得偏误研究
二、两种句式的语言对比研究
    2.1 汉语和土耳其语的语言类型对比分析
    2.2 两种句式在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分布
    2.3 汉语“把”字句与“被”字句及其土耳其语中的对应描写
        2.3.1 汉语“把”字句及其土耳其语中的对应描写
        2.3.2 汉语“被”字句及其土耳其语语中的对应描写
    2.4 小结
三、两种句式的书面语偏误分析
    3.1 “把”字句的偏误类型分析
        3.1.1 “把”字句遗漏
        3.1.2 “把”字句成分误加
        3.1.3 “把”字句成分误代
        3.1.4 “把”字句错序
    3.2 “被”字句的偏误类型分析
        3.2.1 “被”字句成分遗漏
        3.2.2 “被”字句成分误代或误加
        3.2.3 “被”字句错序
        3.2.4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混用
    3.3 小结
四、两种句式的偏误原因分析
    4.1 语言结构的差异
    4.2 母语负迁移
    4.3 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
    4.4 学习者的相关因素
        4.4.1 学习者的社会距离
        4.4.2 学习者的心理距离
        4.4.3 学习者的年龄距离
        4.4.4 学习者的焦虑情绪
    4.5 小结
五、针对土耳其学生汉语教学建议
    5.1 教学方法
        5.1.1 在土耳其的教学方法
        5.1.2 在中国的教学方法
    5.2 相关策略
        5.2.1 语言策略
        5.2.2 应对策略
        5.2.3 教学策略
        5.2.4 学习策略
    5.3 基于建构主义的相关建议
        5.3.1 课堂特征
        5.3.2 教学方法
        5.3.3 学习材料
        5.3.4 教学评估
    5.4 “把/被”字句具体教学建议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加一 土耳其学生使用汉语“把”与“被”字句的调查问卷
致谢

(5)传播理论视角下体育新闻汉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2.1.1 Overseas Studies
        2.1.2 Domestic Studies
    2.2 Studies on E-C Translation of Sports News
        2.2.1 Definition of Sports News
        2.2.2 Previous Studies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Related Sub-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3.1.1 5W Formula
        3.1.2 System Theory
        3.1.3 Information Theory
        3.1.4 Cybernetics
    3.2 Feasibility of Research
    3.3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del of Translation Process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Data Collection
    4.3 Research Procedures
Chapter Five Analysis of Structure and Features of English Sports News
    5.1 Structure of English Sports News
    5.2 Features of English Sports News
        5.2.1 Lexical Level
        5.2.2 Syntactic Level
        5.2.3 Stylistic Level
Chapter Six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Translation of English SportsNews
    6.1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ranslation of English Sports News
        6.1.1 Intralinguistic Factors
        6.1.2 Interlinguistic Factors
    6.2 Principles for Translation of English Sports News
        6.2.1 Accuracy
        6.2.2 Readability
        6.2.3 Attractiveness
        6.2.4 Acceptability
    6.3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on of English Sports News from Various Levels
        6.3.1 Lexical Level
        6.3.2 Textual Level
        6.3.3 Rhetorical Level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7.1 Major Findings
    7.2 Implications
        7.2.1 Translator’s Role as a Gatekeeper
        7.2.2 Importance of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7.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6)汉韩语言接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一般语言接触的研究
        二、关于汉语与欧洲、亚洲语言接触的研究
        三、关于汉韩语言接触的研究
    第三节 理论问题
        一、语言接触的原因与类型
        二、汉韩语言接触的特点
    第四节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主要不足
    第六节 本论文结构
第一章 中韩两国交流简史
    第一节 中韩两国的关系简史
        一、古朝鲜时代
        二、三国时代
        三、朝鲜时代至韩国建立
        四、中韩两国外交关系建立
    第二节 中韩建交后的文化交流
        一、大众文化
        二、观光交流
        三、语言教育
        四、留学
        五、大学交流
第二章 汉语与韩语各自的特点
    第一节 汉韩文化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语言的文化背景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三、语言的文化内涵
    第二节 汉韩两语类型学上的主要特点
        一、汉韩两语音韵特点
        二、汉韩词语音节特点
        三、汉韩两语句法特点
        四、汉韩两语形态结构特点
    第三节 汉韩文字的主要特点
        一、文字简史
        二、汉韩两语文字的起源
        三、汉字和韩文的构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韩语言接触在语音方面的影响
    第一节 辅音系统
        一、《训民正音》和《东国正韵》概说
        二、《训民正音》和《东国正韵》创制背景
        三、《训民正音》和《东国正韵》辅音系统
    第二节 元音系统
        一、《训民正音》元音的创制背景
        二、中国文化对《训民正音》元音的影响
    第三节 声调系统
    第四节 词语的音读
        一、韩日音训的定义
        二、如今韩国音训的使用
        三、韩语词语的读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韩语言接触在词汇方面的影响
    第一节 汉字词
        一、韩语中的汉字词
        二、汉语中的外来语汉字词
    第二节 汉源词义
        一、从中国传入韩国的汉字词
        二、从中国传入韩国的汉字词的类型
        三、从韩国传入中国的韩语词汇
    第三节 固定用语
        一、从中国传入的成语
        二、从中国传入的成语类型
        三、韩国自制的韩源成语
        四、从中国传入的俗语
        五、从中国传入的俗语类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韩语言接触在语法方面的影响
    第一节 词法
        一、前缀
        二、后缀
    第二节 句法
        一、连贯复句
        二、递进复句
        三、选择复句
        四、因果复句
        五、条件复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韩语言接触在文字方面的影响
    第一节 借字标记法
        一、史读
        二、乡札
        三、口诀
    第二节 国音字和国义字
        一、国音字
        二、国义字
    第三节 繁体字和简体字
        一、韩文和繁体字的混用
    第四节 现行韩字
        一、汉字对韩字字形的影响
        二、汉字对韩字构成方式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语境理论与听力模式
    1. 语境理论。
    2. 语境类型。
三、现状与问题
    1. 数据结果与现状分析。
    2. 问题与原因。
四、语境理论与听力教学
五、结语

(8)二语搭配习得问题研究与教学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二语搭配习得问题的爬梳与归纳
二、二语搭配习得问题的生成缘由
三、教学对策与实施方式
四、总结

(9)《翻译研究基础》(第10-12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英文原文
汉语译文
翻译实践报告
    1 材料介绍
        1.1 材料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源文本分析及理论依据
        2.1 源文本分析
        2.2 理论依据
        2.2.1 文本功能分类
        2.2.2 功能对等
    3 翻译难点及解决办法
        3.1 术语
        3.2 长难句
        3.2.1 顺句操作
        3.2.2 句式重构
        3.3 语义和词义
        3.3.1 语义阐释
        3.3.2 词义引申
    4 翻译总结
        4.1 翻译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4.2 翻译总结
参考文献

(10)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习得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目的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题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理论背景
        1.4.1 对比分析理论
        1.4.2 中介语理论
        1.4.3 偏误分析理论
    1.5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5.1 国外二语研究的进展
        1.5.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1.5.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的不足
        1.5.4 CSL的习得研究成果
        1.5.5 汉语习得研究的展望
第二章 关联副词研究综述
    2.1 关联副词的性质与功能
        2.1.1 关联副词和他类副词
        2.1.2 关联副词和连词
    2.2 关联副词的范围与分类
        2.2.1 关联副词的范围
        2.2.2 关联副词的分类与兼类
    2.3 常用关联副词的研究
        2.3.1 关联副词“却”
        2.3.2 关联副词“又”
        2.3.3 关联副词“再”
        2.3.4 关联副词“就”
        2.3.5 关联副词“才”
        2.3.6 关联副词“越”、“都”、“既”
        2.3.7 常用关联副词的基本句型
第三章 语料库关联副词的使用情况考察
    3.1 关联副词的总体使用情况
        3.1.1 关联副词的分布情况
        3.1.2 汉语母语者的使用情况
        3.1.3 韩国学习者的使用情况
        3.1.4 韩国学习者的偏误情况
    3.2 常用关联副词的使用情况
        3.2.1 关联副词“就”使用情况
        3.2.2 关联副词“又”使用情况
        3.2.3 关联副词“越”使用情况
        3.2.4 关联副词“才”使用情况
        3.2.5 关联副词“都”使用情况
        3.2.6 关联副词“再”使用情况
        3.2.7 关联副词“却”使用情况
        3.2.8 关联副词“既”使用情况
第四章 基于测验调查的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的习得
    4.1 测验的目的与设计
        4.1.1 测验的目的
        4.1.2 测验的设计
    4.2 测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4.2.1 正误率分析
        4.2.2 试题分析
        4.2.3 数据对比
    4.3 基于逻辑类型、句法特征、搭配方式的数据分析
        4.3.1 试题分类
        4.3.2 测验结果
    4.4 基于两种语料的关联副词习得顺序的考察
        4.4.1 关联副词习得顺序考察的相关说明
        4.4.2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关联副词的习得顺序
        4.4.3 基于测验的关联副词的习得顺序
        4.4.4 关联副词习得顺序的总体情况
    4.5 关联副词习得情况的总结
        4.5.1 测验结果的归纳
        4.5.2 构式语法理论下关联副词的习得与教学
第五章 基于语料库的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也”的习得
    5.1 引言
    5.2 考察范围及“也”的用法、分类
    5.3 韩国留学生副词“也”的使用情况
        5.3.1 韩国留学生和汉语母语者使用情况对比
        5.3.2 各阶段韩国留学生副词“也”的正确使用情况
        5.3.3 韩国留学生使用副词“也”的偏误类型及原因
    5.4 韩国留学生使用“也”的偏误原因分析
    5.5 副词“也”的习得顺序
    5.6 教学建议
第六章 基于语料库的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还”的习得
    6.1 问题的提出
    6.2 方法及语料
        6.2.1 研究方法
        6.2.2 语料分类
    6.3 关联副词“还”的使用
        6.3.1 基于分类一的副词“还”的使用
        6.3.2 基于分类二的副词“还”的使用
    6.4 韩国留学生副词“还”的偏误情况
    6.5 副词“还”的习得顺序及教学建议
        6.5.1 副词“还”的习得顺序
        6.5.2 副词“还”的教学建议
第七章 关联副词的学习策略
    7.1 学习策略概述
    7.2 关联副词学习策略的调查方法
    7.3 关联副词学习策略的调查结果
        7.3.1 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
        7.3.2 具体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7.3.3 优生和差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
    7.4 关联副词学习策略的讨论
第八章 关联副词的教学策略
    8.1 大纲和教材中关联副词知识点的设置和编排
        8.1.1 大纲中关联副词知识点的设置
        8.1.2 教材中关联副词知识点的设置
        8.1.3 大纲和教材中关联副词知识点设置情况的总结
    8.2 影响习得的主要教学因素
    8.3 关联副词的教学方法
        8.3.1 关联副词的教学原则
        8.3.2 关联副词的教学设计
        8.3.3 关联副词的练习题型
第九章 结语
    9.1 本文的基本认识
    9.2 本文的不足
附录
    附录一:关联副词学习策略量表
    附录二:关联副词测验题
    附录三: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四、英语教学与影响视听的语内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留学生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研究[D]. 李姝.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法律英语教学与改革——第十届“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国际研讨会”综述[J]. CALETT Secretariat;. 语言与法律研究, 2020(02)
  • [3]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研究:理论、实证与展望[J]. 蔡金亭,王敏.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0(02)
  • [4]土耳其母语者“把”与“被”字句的偏误分析[D]. 迪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传播理论视角下体育新闻汉译策略研究[D]. 曹甘. 兰州理工大学, 2018(10)
  • [6]汉韩语言接触研究[D]. 朴庆珍.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7]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J]. 任瑜,林文珺. 校园英语, 2017(40)
  • [8]二语搭配习得问题研究与教学对策[J]. 梁桃英.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10)
  • [9]《翻译研究基础》(第10-12章)翻译实践报告[D]. 王影. 河南师范大学, 2014(06)
  • [10]韩国留学生关联副词习得考察[D]. 宋扬. 华中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英语教学和影响视听的语内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