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认知功能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

隐喻认知功能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

一、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鸽[1](2020)在《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文中认为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创新思维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视角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人们理解、探索和研究创新思维扩大了科学的维度和视野。对人的心-脑问题的研究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站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前沿对创新思维展开研究是创新时代的重要问题。基于客观的立场在脑科学、心理学两个领域对创新思维发生机制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和运行规律,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科学的认识。创新思维是人的脑生理和心理最佳状态的反映,它是由脑的自然本性所驱动,也需要心理的自觉性来表现。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在分子层面、突触层面、细胞层面和网络层面进行的局部运动和各层面之间紧密合作的系统运动体现了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逻辑规律。而创新思维的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协调作用下所体现的,其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逻辑规律。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创新思维潜力的个体,只有通过反思、调整自身的脑生理、心理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特征,实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才能。结合脑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机制是为了深化人们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解。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并不是自我封闭隔离的系统,也不是处在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它更多的指向于嵌入现实世界的行动。创新思维在发生之中蕴含着对世界可能性的思索,当创新思维自然、自觉的发生时,这种对未来可能性世界图景的构建早已镶嵌在创新思维的发生过程之中。若不站在人类自我生存的意义角度在创新思维的发生阶段去反思创新思维对未来世界的重构的意义,无异于自毁人类的未来与前途。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反思决定了创新思维的方向。可以说创新思维对改造世界的反思实际是人类对自我与客观相统一的真、善、美的价值理念的反思,因而有利于创新思维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新思维以脑生理和心理的系统为基础,通过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重构,最终通向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思维世界的重构之路。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机制让人的创新思维从自发走向了自觉,是自然秩序与心灵秩序的统一。创新思维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意志,让人的创新思维从潜能走向现实,不仅完善了思维活动,创造了人类的自然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也完善了人的自我世界。本文结合国内外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索,重点研究创新思维脑生理和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以及其系统机制对可能性世界的重构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追踪创新思维研究的历史发展走向和主要观点。从创新思维的历史发展视角梳理国内外研究前史和当代界定,深入考察了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领域对创新思维研究的新成就,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路径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探索。从不同的历史阶段详细的研究了创新思维的脑机制和心理机制问题,并对创新思维研究的心理学主要流派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当前需要对脑生理和心理的研究来推动创新思维研究的发展。此外还论述了开展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创新思维的概念、特征和本质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从对创新思维相关和相混淆的概念的辨析中深刻论述了创新思维的开拓性、阶段性、综合性和可塑性的特征,提出了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和出新与超越的统一的实践智慧的核心本质。第三部分:论述了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借鉴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按照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在分子层次、突触层次、细胞层次和网络层次四个水平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呈现出一个关于创新思维的脑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图景。对不同层面的解释描绘了脑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复杂联系,体现了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活动是一个既存在局部精细加工,又存在各个组织之间紧密合作的复杂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维在脑生理的研究上面临的困境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探讨了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基于普通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个方面系统的对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提出了:创新思维作为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是处在不稳定—稳定的连续统一体之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情绪情感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感性动力,意志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持续动力作用。心理过程是一个富于变化、不断建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中最不稳定的状态,但它也为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创新思维的心理状态中的注意力、灵感、心境和激情相对于心理过程较为稳定,但相对于心理特征具有灵活、动态的特点,因此心理状态是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创新思维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等,是心理活动最稳固的部分。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中表现出来的,反之也对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提供了动力,并赋予其独特的个体特征。第五部分:从心灵哲学视域中探索创新思维发生机制中的心-脑关系,进而从协同学的角度阐释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并论述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的内涵。第六部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主要对脑生理和心理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的重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的努力方向。以上几个部分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有机整体。

邹嘉欣[2](2020)在《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教育研究的空间转向,学习空间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不同于学校教育中的其他课程,科学课程因其与科学探究的天然联系,使得科学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对学习空间有较高的依赖度和特殊需求。虽然当前在学术研究领域产生了诸多学习空间变革模型,在具体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也有一些变革案例,但我国科学教育教学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应然与实然之间亦存在差距。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探讨从历史角度,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当前我国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现实境况是什么?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建设和使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未来又应该如何重塑、开发并使用科学课程学习空间?本研究遵循质性研究范式,选取处于学习空间变革转型期的J中学为研究个案,借助文献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视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手段,在梳理分析我国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变迁及其教育意蕴的基础上,系统把握分析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现状,深入分析影响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建设与使用的相关因素,进而提出未来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变革的相关建议。研究发现,我国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变迁受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科学教育价值取向以及科学技术变革的影响,经历了服务生产劳动、追求教育效率、强调学为中心的变迁历程。当前我国科学课程在建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空间、通过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式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上仍存在学习空间压缩、形态结构区隔、资源配置偏差等问题。这既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导向、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教育价值取向,也潜在地表征着教师权威的等级与权力关系,以及对师生作为空间主体的生本立场缺失。科学课程学习空间是我国科学教育变革进程的时代、社会空间系统以及学校价值选择的产物,影响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建设与使用的因素较多。科学教育价值取向转变决定了学习空间的变革方向与目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不仅推动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内容和实验配置的更新,更拓宽了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内涵和变革路径。社会空间资源规划调整社会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从而实现教育公平与正义;社会空间结构的联通性、社会空间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都影响并制约着学校学习空间的建设和使用。在学校内部,学校所秉持的教育价值取向决定了科学课程学习空间以何种具体形态结构呈现;师生的学习空间素养则影响着科学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行为。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变革需要坚持生本立场的学习空间价值取向;淡化学习空间边界;建构开放联通的学习空间生态系统;在学习空间资源配置上实现学习空间资源配置的智能化,实现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有机结合,实现学习空间资源与科学课程需求的有机配套,从而推动并服务于科学课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李庆丽[3](2020)在《乔治·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喻最初作为一种语言修辞手法被理解。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哲学家、认知科学家、语言学家意识到在人们的认知中普遍存在着隐喻,甚至可以说它是人类认知层面的重要思维方式。莱考夫的隐喻思想比较系统地代表了人们对隐喻的这样一种新的认识。因此,对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主要从概念隐喻的理据溯源、概念隐喻的基本性质、概念隐喻的范畴重构、概念隐喻的真理审思、概念隐喻的亲身哲学蕴涵等几方面对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进行深入探究。第一章主要论述概念隐喻的思想来源与理论基础,探讨概念隐喻对传统西方隐喻研究的继承、批判与创造。莱考夫概念隐喻的提出及理论思想的形成,汲取了西方传统隐喻理论的精华,在对其有益成果进行吸收的同时,重新审视了各理论核心观点的不足和各流派的质疑盲点。传统西方隐喻研究的主要理论经历了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创新论和传导隐喻理论等,隐喻的本质或作用被先后认为是语言修辞、互动关联、意义传送,逐渐发展到或与人类思维相关。到上世纪80年代,莱考夫和约翰逊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概念系统得以形成的基础,隐喻直接参与人类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这将人们对隐喻的认识提升到全新的高度,使隐喻正式纳入了认知科学的新领域。第二章论证了概念隐喻的基本性质,包括概念隐喻的内涵、特点、工作机制和分类演进。概念隐喻是隐喻性概念系统形成与运演的一种知识活动,也是人们认知思维层面的活动。概念隐喻表现出系统性、连贯性和亲身性的特点。概念隐喻的特殊工作机制包括隐喻映射、意象图式和亲身心智的神经机理等。概念隐喻最初被划分为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这种分类方式来自莱考夫对人与自然环境、外部世界的互动作用的认识,反映出概念隐喻思想对“人的经验”的特殊重视。概念隐喻的早期分类虽然影响颇深,但在不同的类别范畴上存在片面、非系统性的问题,如内容相互重合、类别等级模糊等。在后期分类中莱考夫对此做出了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将概念隐喻重新划分为基本隐喻和复杂隐喻,更加成熟地解释和说明了概念隐喻的习得过程和推理机制。第三章介绍了莱考夫概念隐喻相关研究成果中最为丰富、成熟,也最具影响力的范畴与范畴化研究。范畴研究在概念隐喻思想的理论延伸及哲学探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论文的重点。经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客观的、固定的、僵化的、与人无关的。莱考夫则认为范畴与范畴化过程与人有关,具有亲身性,是动态的,这使得传统范畴的客观性和固定性被消解,使范畴研究变得边界模糊化。范畴建构理论是概念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描述了辐射状范畴的结构样态,剖析了人们范畴化过程的操作原则、语言组构机制、认知模式等,凸显了挑战客观主义基础哲学预设和开辟经验实在主义进路的概念隐喻范畴重构的哲学意义。第四章是对发端于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的真理问题的探究。论文认为莱考夫认知观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究,尤其是对真理的审思是基于概念隐喻基本理论形成和范畴重构之上的一个思辨过程。莱考夫批判了纯粹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真理观,形成了独立于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另一思想建构,即新的经验主义真理观。可见于他对宏观层面“真理之真”和微观层面“真实之真”的本质探讨。这种真理观是基于概念隐喻的一种建构真理观,充分展现了其思想精髓和理论本质,即真理与真实均取决于人类理解。同时,论文认为这种真理观也存在着理论上的不足,表现为概念隐喻真理观的语境性局限。第五章探讨了莱考夫亲身哲学的提出和概念隐喻的亲身哲学蕴涵。论文深入分析了莱考夫亲身哲学的认知科学基础,概括了亲身哲学的意蕴内涵,亲身哲学是以经验为主的哲学,意在区别于离身的先验哲学。亲身哲学思想主要回应了关于人的本质、什么是进化和心智亲身性的三个关键问题。相较于西方传统哲学,亲身哲学是一种实证可靠的哲学,可以促进哲学和认知科学的有效对话和彼此丰富,为人类心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论文通过对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兴起、发展过程、产生影响的系统性梳理、阐释和分析,试图以概念隐喻为枢纽,在理解概念隐喻基本性质以及发端于概念隐喻的范畴重构研究、真理观建构和亲身哲学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前提下,使这些原创而开放的思想观点呈现出一种整体脉络和整体性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的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解。不可否认,概念隐喻理论确立了隐喻研究进程中崭新的历史方向标。概念隐喻以独特的亲身性视角直指人类感知、思维、语言和行动之间的本质联系,直视心智与理性而来的认知科学观与基本哲学问题,冲破西方传统隐喻思想和哲学理论的桎梏,开辟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场域。基于概念隐喻思想而形成的认知无意识、心智亲身性、隐喻性思维等重大发现,建构了独特的亲身哲学思想,赋予隐喻不同以往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给予概念隐喻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源泉。

原军超[4](2020)在《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 ——面向感官经验的神经人类学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现代认知科学促进了神经生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跨学科沟通与整合,形成了神经人类学(Neuroanthropology)研究范式,以研究生理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以及文化的生物学基础。脑与神经系统不仅是生物器官亦是文化器官,其发育过程持续经历着文化的塑造,文化深深影响着基因表达和细胞水平的发育过程。大脑与文化的相互作用是神经人类学的核心研究领域,该领域探索先天与后天、生物学机制和文化符号的交互影响,将社会文化神经科学与心理人类学、文化心理学相结合,批判性的分析心理、行为和自我。通过对特定的神经文化现象进行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每一种现象都可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动态机制。神经人类学的研究改写了我们对人类能力的理解,比如研究冥想与禅修这样的练习是如何形成和依赖神经功能的,并检查成瘾和自闭症等病理学的交互本质。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禅修实践和经验的神经生理过程日益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定义禅修,使其适用于不同文化。为了更专注于禅修的普遍属性,需要我们将定义局限于精神行为,尤其是那些产生被认为具有禅修品质的意识状态的行为。有效的禅修定义可以用现象学和神经生理学的术语来表述,即转换为神经现象学的语言。禅修文化通过仪式化过程使现实的文化理论与个体主体性相协调,以便具体化和确认社会的世界观,并通过动态变化重建和谐和意义的循环。不同社会发展或借用了包含禅修的程序,通过训练持续关注一系列精神符号的技巧以唤起文化规定的经验。不同禅修系统通过培养特定的经验和意识状态,从而以社会要求和认可的、符合社会世界观的方式影响个人发展。因此,无论禅修是由个人进行还是由群体共同练习,传统的禅修系统表达的是社会过程,其实践的目标、设计、仪式、地点和时间,以及对由此产生的经验和见解的解释,都是由社会各自的集体目的而决定的。佛教与科学之间经历了一百多年时间的交流,佛教为科学提供了新的资料和启迪,科学为佛教的现代转型提出了挑战并提供了切实的语言和工具。在与科学的交流过程中,佛教的观念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二十世纪末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使得佛教的诸多理论与修持方式获得了某种证明,并且佛教又实际上影响了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引发了认知科学革命,尤其是影响了意识经验与现象学转向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因为对还原论取向的不满,所以将关注点主要集中于解决意识的“难”问题,以弥合早期研究中所忽视的解释的鸿沟,即寻找意识过程伴随的经验何以可能的依据。其中有代表性的即是瓦雷拉所提出的神经现象学进路,其将第一人称现象学与第三人称神经科学进行整合,通过现象学研究来丰富对意识经验的理解,通过神经科学实验来揭示其神经动力学机制,目的在于在神经科学背景下缩小主观经验和大脑过程之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距离,通过建立主观经验和神经生物学之间动态的相互制约来弥补还原论的缺陷,弥合意识问题的解释鸿沟。神经现象学的建立过程中,佛教的理论和禅修经验一直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不仅为其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支持,而且又是证明其有效性的重要研究领域。本研究在佛教与认知科学交流的背景下,以藏传佛教禅修经验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和总结禅修与神经现象学的互惠整合。本研究主体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内核为参照点,论述佛教何以可称为某种科学,以及论述现代佛教转型中,科学化建构是其主要问题,并且揭示佛教与科学形成合作关系过程中,相互之间抱持的观点和态度,在这一历程中上座部佛教完成了现代转型,之后藏传佛教的异军突起,承担了与科学对话的重任,并且推动了以认知科学为核心的意识研究领域的发展。第二章的关注点在于瓦雷拉及其创建的神经现象学研究取向。在梳理瓦雷拉的人生经历的同时,重点关注于其所受到的现象学与佛学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体现在其思考与研究过程中。在论述意识经验的神经现象学研究时,我们关注到文化取向的神经现象学,但是把研究视角集中于认知科学的内在解释困境,即查尔默斯所提出的意识的“难”问题,以及瓦雷拉对此问题所进行的神经现象学解答。第三章主要论述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与佛教理论的内在关系,包括通过免疫研究提出的自创生理论与认知的关系、认知科学研究中的自我的无根基性和具身生成所对应的佛教无我与缘起性空,并且在神经现象学视角下论述现代认知科学中所蕴含的佛法。第四章以高曼和戴维森两位学者为切入点,通过他们学习佛教禅修的历程,论述禅修如何进入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视野,以及所进行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和取得的研究结果。第五章主要阐释第一人称现象学研究视角下的藏传佛教禅修,重点在于讨论禅修的模式和经验研究的切入点以及对其进行的认知现象学分析。第六章阐述神经现象学将第一人称现象学与第三人称神经科学方法论整合过程中,以藏传佛教禅修为研究对象所拓展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包括禅修经验的神经科学基本框架、专注力禅修的认知与神经动力学、禅定的神经机制、禅修自发视觉表象的神经基础、拙火瑜伽的神经生理研究、藏传佛教与上师加持的大脑间神经同步性机制、禅修诱发濒死体验的心理测量研究等内容。最后,我们以他者的视角凝视佛教与科学对话的交汇与错位,并认为在现象学悬置的态度下,二者在开放性的空间中能够在未来更为深入地进行互惠整合。

刘成科[5](2019)在《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文中认为面对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我国科技界仍然任重而道远。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还需要不断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还有待进一步激发新动力,科学家精神还需要持续进行新阐释。然而,受到社会上浮躁风气和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我国科技领域也表现出了一些急功近利和学术不端等不良倾向,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也破坏了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虽然不少学者已经从制度和管理等不同的视角探讨了科技评价和科研奖励等方面的改进策略,探讨从物质和荣誉上激励科技工作者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但是,鉴于科技创新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单纯地从外部动机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行为,往往效果不尽理想。尤其是在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等需要长期艰苦坚守的领域内,更是收效甚微,我国在前沿科技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便是明证之一。如何释放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和激发他们的创新动机,已经成为各国应对激烈的科技竞争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使命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近年来,使命感的概念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用于探讨意义感和利他贡献等在个体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中的重要价值。可见,这种将某种职业视为天职的使命动机对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学术界已经对此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是还未上升至破解我国科技创新困境的高度,置于弘扬我国科学家精神的视域下,系统地开展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以期为释放我国科技创新活力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尝试构建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发展模型。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使命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文章立足新时代语境下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创新文化和创新动力问题,提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问题。在简要回顾了使命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文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简要介绍了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第二,全面梳理了使命感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文章论述了使命感的概念演变,探讨了使命感的内涵差异,讨论了使命感的发现路径,也简要评述了已有使命感相关模型的价值和启示。第三,尝试回顾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相关历史思潮。鉴于以往研究对使命感理论基础和历史思潮关注的不足,文章在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视域之外,探寻与学者身份或学术工作等密切相关的青年科技人才群体使命感的历史思潮问题,较为详细地阐释了费希特和韦伯的使命观,并结合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在一定程度上为使命感研究提供了哲学上的反思和启迪。第四,系统阐释了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概念的认知特征。使命感具有跨文化差异性,且在概念界定上也存在较大难度。文章从人类认知方式的视角,借助隐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认知特征,进一步深化对使命感内涵特征的认识。第五,初步构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发展模型。由于使命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对情感情绪等因素的揭示和探讨也明显不够,所以,文章选择了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5名被试的深度访谈,基于认知、动机、情感和选择等过程,分别从使命感知、使命驱动、使命情怀和使命唤醒等四个维度,分析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形成、发展和作用等,最终初步构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发展模型。最后,继续开展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哲学再阐释。根据模型建构的主要发现,文章选定从科技创新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伦理规范等视角,分别对使命的自觉本质、使命的创新内核和使命的伦理属性等方面进行了哲学再反思。文章也提出了未来使命感研究的可能方向,尤其强调了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深入研究和基于使命感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李敏[6](2019)在《唐娜·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论探析》文中提出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科学的研究与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与此同时,对科学如何客观地反映世界这一问题也成为许多科学哲学家研究的焦点,他们从社会学、科学史等领域对科学展开全面的研究。美国着名的科学哲学家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以下简称哈拉维)密切关注当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以极其敏锐的眼光提出了情境化知识论,对科学认知进程的客观性做出新的诠释,试图构建一种负责任的科学。本文分三部分对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论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是对哈拉维情境化知识论的理论背景及其思想渊源进行分析,首先对以二元模式为基础的传统科学认识论进行了批判,瓦解了科学的绝对客观性与价值中立性;接着对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思想进行了继承,肯定了科学的社会性,强调了社会情境对科学主体与科学研究进程的影响;然后对米歇尔·福柯的思想进行批判性地发展,深入探究社会背景与知识的关系;最后超越了女性主义经验论和女性主义立场论的思想,对女性主义认识论进行了补充。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哈拉维在其赛博格理论的背景下所提出的情境化知识论。本部分首先对其赛博格理论进行分析,强调其反对二元对立、包容差异性的内涵;接着对科学认知进程中认知主体的部分性、认知客体的能动性、认识过程的具身性等特点进行了探究;为构建一种负责任的科学,哈拉维主张认知主体的自我分裂,强调多元主体通过多元视角的结合来对世界做出更好的说明。从本质上来看,她的思想是反对本质主义、整体主义、理性主义的,同时也具有物质本体性的特征。第三部分是从意义和局限性两方面整体上评价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论,肯定其对科学客观性问题、主体性思考、身体与科学关系研究以及女性主义理论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对一些未解决的问题提出疑问,包括其视角结盟的难操作性、认知过程的不可控以及其思想的相对主义倾向。

楚小庆[7](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杨烨阳[8](2018)在《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与理想化方法》文中认为近年来,隐喻与模型作为科学表征的重要方法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也逐渐成为科学哲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话题。基于隐喻思维建构科学模型,是科学家表征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在科学解释和科学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科学表征必然牵涉语境,在根本上是语境相关的,而语境是一种本体性的实在,因此,在语境实在论的范式指导下对隐喻建模进行研究,对我们进行科学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隐喻建模是对现实世界的近似化或理想化表征,它充分地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力,是对传统表征方式的必要补充。本质上,这种理想化过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学表征的方法论特征,同时,理想化的理论在逻辑上具有一种特殊的反设事实条件句形式,理解反设事实条件句的逻辑特征,有助于我们对理想化的本质特征进行把握,并进一步对理想化假设的可确证性进行考察。首先,隐喻概念化既具有经验上的普遍性,又具有随语境而变化的多样性。隐喻概念化的过程体现了隐喻意义产生的机制,即:抽象化与概要化,由这种认知过程所产生的概念系统具有层级性,基于此,不论隐喻还是模型,其表征实践都体现了一定的层级性;同时,由于语境在科学表征中的作用,隐喻表征与模型表征还具有语境关联特征,这种语境关联性在表征系统的层级上就表现为层级动态性。其次,隐喻建模分析意味着,在科学表征的整体语境框架内将隐喻与模型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本质上,隐喻建模是基于隐喻推理而进行的科学建模的表征实践,这些表征实践具有一些语境相关特征:语境关联性、动态层级性和理论建构性。鉴于语境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实在性,因此,基于语境实在论的隐喻建模的科学表征过程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三个方面:隐喻建模主体的意向性问题;隐喻建模本身的精确性问题;隐喻建模对象的实在性问题。再次,隐喻建模实践中常常引入理想化方法,实际上,科学的逻辑本质上包含着理想化的逻辑。一方面,理想化的方法论特征体现在:理想化是对系统的一种意向性的简化表征,同时,科学隐喻的理想化模型是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对目标系统的简化表征,在理想化关系中,模型是可被描述为意向性的关系结构的部分世界。另一方面,在逻辑学意义上,基于理想化的隐喻陈述具有一种特殊的反设事实条件句的逻辑形式,同时,理想化的逻辑具有非经典性,而这种非经典性将会体现在具有理想化逻辑的条件句的非单调性中。最后,理想化的反设事实条件句具有合理的可确证性,根据最佳解释推理的方法,对于理想化的反设事实的确证是通过为已观察到的现象寻求最佳解释而实现的,同时,理想化假设与科学中的各种解释性实践和各种附加的方法论规范都是一致的,因此,基于理想化的隐喻建模与实在论之间也具有一致性。总之,立足于语境论的视角对隐喻建模进行考察,是科学表征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也是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一种独特视角;将科学隐喻与科学模型综合在理想化的方法论框架中进行考察,在方法论意义上和逻辑学意义上充分体现了科学合理性,同时,以最佳解释推理作为理想化假设的确证理论,为我们把握隐喻建模中的理想化假设的可确证性及其确证条件奠定了基础。

唐雪梅[9](2016)在《科学隐喻认知加工的ERP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概念的形成和转变是科学教育最基本和最关键的环节。科学概念的学习所利用的发散、汇聚、联想、迁移等一系列思维形式都涉及对科学隐喻的认知加工。利用科学隐喻进行认知操作是科学概念形成和转变的一个基本机制,是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本质性的微观过程。在长期的科学教育实践中,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高超、灵活地运用科学隐喻和日常隐喻,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的教育教学范例。在科学教育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借助现代科技成果向应用广、技术新、基础深等维度快速发展的背景中,借鉴心理学、认知神经学、语言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具和手段,对科学隐喻的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的深入探讨,已经成为国际科学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学科交叉的前沿,其成果对于科学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的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以及多维度的成分分析使其成为隐喻认知加工这个内隐的、连续的、复杂心理过程的理想研究工具。本研究借鉴以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为语料的隐喻ERP研究范式,设计了三个ERP实验,逐步深入地对比分析了科学隐喻与日常隐喻、科学隐喻与文学隐喻、科学语言(隐喻和直义)与日常直义认知加工大脑激活程度和区域的异同,从而从隐喻的视角探讨了科学概念的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科学隐喻是在自然科学语境使用的隐喻,这使得它同日常隐喻和文学隐喻在语境和功能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隐喻往往跨越科学和日常两种语境,因此具有更加复杂的语境结构,ERP的N400成分对此非常敏感;其次,科学隐喻认知加工晚期必然涉及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科学推理过程,从而达到其特有的知识顿悟的功能,ERP的晚期成分对此非常敏感。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本研究设计了三个ERP实验,以便逐步深入地考察科学隐喻的认知神经加工机制。实验一是科学隐喻与日常隐喻的对比研究,其主要目的是验证由于科学隐喻特有的隐喻度、熟悉度和抽象度,其认知神经加工机制是否表现出与日常隐喻与直义表达不同的特性,从而为随后的实验奠定重要的基础。该实验采用尾词范式,选取叠加宾语呈现前200 ms到呈现后1000 ms的脑电。实验刺激分为三种类型:科学隐喻句、日常隐喻句和日常直义句。通过前测问卷,研究者对实验语料的意义度、隐喻度和熟悉度进行了评定。研究结果表明,隐喻句比直义句诱发了更负的N400;科学隐喻句的波幅最高,而且存在右半球优势效应。继N400之后,科学隐喻句和日常隐喻句都诱发了另外一个晚负成分,且科学隐喻句的波幅显着高于日常隐喻句的波幅;左右脑都参与了科学隐喻认知较晚期阶段的加工。由于LPC时间窗重叠了一个晚负成分,这导致隐喻句诱发的LPC波幅明显降低,尤其科学隐喻句的波幅。实验一结果说明,隐喻句的语义加工难度大于日常直义句的加工难度;相比较而言,科学隐喻句的加工难度更大。此外,由于科学隐喻特有的知识顿悟功能,加工晚期涉及从具体到抽象的推理过程,因此语义再次融合难度依然很大。在实验一的研究基础以上,实验二进一步将科学隐喻和文学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从熟悉度的角度来看,科学隐喻和文学隐喻都属于新奇隐喻。但是与文学隐喻相比,科学隐喻具有其独特语境复杂性和知识顿悟功能。因此,实验二的研究结果能够更加清楚地表明科学性在隐喻认知神经加工中的独特作用。实验二实验范式和数据分析方法同实验一。实验刺激分为四种类型:科学隐喻句、文学隐喻句、日常隐喻句和日常直义句,也就是说,实验刺激在实验一语料的基础上加入了文学隐喻句。前测问卷除了实验一的三个环节以外,增加了对实验刺激尾词具体度的评估。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都是新奇隐喻,科学隐喻句和文学隐喻句诱发的N400无明显差异。继N400之后,隐喻句都诱发了晚负成分,科学隐喻句的波幅最高,且左右脑的激活程度无明显差异。更加重要的是,为了清楚地观察在后期加工过程中两种新奇隐喻句之间的差异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本研究将LPC时间窗进一步分成了三个子时间窗。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隐喻和文学隐喻的波幅差异越来越大;与文学隐喻相比,科学隐喻激活的脑区范围也越来越大。可见,与更加抽象的科学隐喻相比,在较晚期加工过程中,文学隐喻变得越来越常规化了,其加工难度逐渐降低,从而去接近日常隐喻的加工难度。最后,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基础上,实验三是关于科学语言(隐喻和直义)与日常直义的对比研究。实验范式和数据分析方法同实验一和实验二。实验刺激分为三种类型:科学隐喻句、科学直义句和日常直义句。前测过程与实验一类似。实验三的目的是从以下两个层面更加细致地探讨科学隐喻的认知神经加工机制:首先,从科学隐喻和科学直义的共性层面,研究者更加本源地考察了科学语言的加工机制。其次,从科学隐喻和科学直义不同之处,研究者进一步考察了科学概念的抽象度对其脑加工机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科学语言句(隐喻和直义)比日常直义句诱发了更负的N400,且科学隐喻比直义句(科学和日常)诱发了更负的N400。左右半球都参与了科学语言的认知加工,右脑顶叶区的激活程度尤其明显。继N400之后,科学语言句(隐喻和直义)都诱发了晚负成分,科学隐喻句的波幅最高,且左右脑的激活程度无明显差异。科学语言特有的复杂性和抽象性降低了其语义显性度,这造成了语义加工难度的提高。本研究选取概念隐喻的理论视角,结合认知神经科学和语言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科学隐喻与文学隐喻和日常隐喻以及科学语言(隐喻和直义)与日常直义神经机制的异同,探讨了科学隐喻特有的认知神经加工机制,研究发现:1.跨越科学和日常的更加复杂的语境结构导致科学隐喻源域和目标域间距离更长,建立语义映射所需的认知负载也随之增大;2.从具体源域到抽象目标域的更加细致的推理过程导致科学隐喻不同语域之间再度融合难度进一步增大,其加工过程涉及难度更大且更加费时的比较过程;3.左右半球都参与了科学隐喻的认知加工,相比较而言,右脑,尤其是右脑顶叶区,在科学思维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些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科学概念形成和转变过程中学习者进行科学认知的脑加工过程。更加有意义的是,基于科学隐喻脑加工机制的科学发现,本研究尝试对科学概念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如从日常隐喻到科学隐喻的顺序教学、分阶段的科学思维培养和科学课堂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期能够对深化和优化科学概念学习予以重要的启示,对于设计和运用更为现实有效的科学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脑加工机制的理论依据。

管云波[10](2016)在《知识表征的研究:从个体认知到社会呈现》文中认为知识表征是认知科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自古希腊时期伊始,就没有停止过对知识如何表征的探讨,并且一直以来都侧重于从个体角度研究信息在大脑中形成、再现的认知过程,最终陷入了个体认知困境。当代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背景,使身体、情境、利益等社会性因素逐渐渗透到知识的本质与知识产生过程,直接影响了知识表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促使知识表征发生着由个体性向社会性的转向。文章旨在系统分析知识表征思想的基础上,论证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社会性转向的合理性,重点探讨科学知识在这一变化趋势中遭受的质疑及关于科学知识表征合法性的核心洞见。基于此,文章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梳理知识表征思想在以往不同学科中的体现,得出知识的产生必然是一种认知过程,为之后从认知角度对知识表征思想的剖析奠定基础。具体主要对认知科学产生之前的古希腊哲学、现代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中的相关思想进行论述,历史地把握知识表征思想的演变脉络。尽管以往的研究没有从认知的角度探讨知识在大脑中的形成,但这些不同视角的研究和分析也体现了知识表征的思想和观点,为我们全面把握知识表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第二部分,从知识表征的概念、内涵、特征、类别等方面探讨知识表征的基本问题。仅从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或者对科学知识等相关问题进行争论与辩护中提出知识表征的特征或研究视角没有涉及知识表征的内在产生过程及机制,对知识表征的概念、特征以及分类等本质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直至认知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表征”一词才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并成为认知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从认知视角对知识表征的基本问题进行剖析是必要的,这是研究知识表征相关问题的基础性工作。第三部分,对长期占有主导地位的个体知识表征的相关特征、认知机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无论是传统哲学中关于知识表征的研究,还是新兴认知科学前期对知识如何表征的研究,都主要关注知识如何在个体哲学家或科学家的大脑中的呈现,即个体知识表征的形成。这种个体知识的表征过程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认知机制过程,并且由于其个体性、抽象性的特征,个体知识的表征主要借助理性思维、隐喻、模型、思想实验等方法实现。个体知识表征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其主要特征通过主体的个体性,过程的客观性以及其完全表征的结果形式得以体现。但是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大生产的背景,个体知识表征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并遭到批判。第四部分,个体知识表征局限性的逐渐暴露使其主导性地位遭受质疑,并于20世纪初被迪尔凯姆提出的“集体表征”打破,知识表征逐渐转向了社会性的研究。这种转向必然会导致知识表征在本质特征、认识论及方法论等方面的变化。因此,这一部分致力于对知识表征由个体性向社会性转变的过程及相关理论进行介绍。首先,知识表征在研究主体、研究过程以及知识表征的体现形式上都体现了社会性的特征;另一方面,认识论上,以往在知识表征的过程处于次要地位的环境因素上升为主要因素,构成知识表征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如此,构成知识表征的意向性因素也发生着社会意向性的转变;这一系列的转变也使社会知识表征的研究方法在以往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语境化方法及现象学等方法的作用。第五部分,在知识表征发生社会性转向的过程中,作为知识系统的特殊知识,科学知识的表征也发生了相应转变,这种转变冲击了传统的科学知识观,使传统“科学”及“科学知识”的界定面临质疑。针对这一问题,本部分对科学知识表征的社会性转向及其合法性进行探讨。一方面,分析了何为科学知识的几种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为以科学表征为基础的科学知识观与以社会表征为基础的科学知识观。另一方面,进一步分析我们通常所认为的以客观性为本质特征,并以追求自然事物的真实性、绝对性为己任的“标准的科学知识观”与科学表征之间的关联;第三,科学表征的困境及SSK等学派对科学知识的社会学分析,实现了科学社会学的认知转向,科学知识有了新的界定与解释,成为社会表征的产物,而社会表征理论的论证使科学知识表征的社会性具有合法性。

二、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小结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概述
    2.1 创新思维的概念辨析
        2.1.1 创新与创造
        2.1.2 思维、精神、意识
        2.1.3 创造力与创新思维
        2.1.4 思维与创新思维
    2.2 创新思维的特征
        2.2.1 开拓性
        2.2.2 阶段性
        2.2.3 综合性
        2.2.4 可塑性
    2.3 创新思维的本质
        2.3.1 创新思维是一种实践智慧
        2.3.2 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
        2.3.3 创新思维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3.4 创新思维是出新与超越的统一
第三章 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
    3.1 分子层面:创新思维的驱动机制
        3.1.1 神经递质—创新思维的信息传递分子使者
        3.1.2 基因—创新思维的信息遗传载体
    3.2 突触层面:创新思维的信息决策中心
        3.2.1 电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3.2.2 化学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3.3 细胞层面:创新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
        3.3.1 神经元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核心细胞
        3.3.2 胶质细胞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支持细胞
    3.4 网络层面:创新思维的全脑整合区
        3.4.1 皮层的形态学特征与创新思维
        3.4.2 神经回路与创新思维
        3.4.3 皮层的表征区域与创新思维
        3.4.4 皮层区域联合系统与创新思维
        3.4.5 大脑左右半球与创新思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
    4.1 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形成层次
        4.1.1 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
        4.1.2 情绪情感是创新思维的感性驱动力
        4.1.3 意志是创新思维的持续驱动力
    4.2 心理状态: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
        4.2.1 注意是调控创新思维的关键
        4.2.2 灵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4.2.3 积极的心境和激情是诱发创新思维发生的源泉
    4.3 心理特征:创新思维的动力层次
        4.3.1 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动能之源
        4.3.2 人格是创新思维的助燃之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理论来源与内涵
    5.1 从心灵哲学探索创新思维的心-脑复杂关系
        5.1.1 心理属性不存在论的激进观点
        5.1.2 心理属性的还原论观点
        5.1.3 心理属性的突现论观点
        5.1.4 解释主义的观点
    5.2 从协同学揭示创新思维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
        5.2.1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原理
        5.2.2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创新机制
    5.3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内涵
        5.3.1 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然发生基础
        5.3.2 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觉发生基础
        5.3.3 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共同的解释对象
        5.3.4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遵循自组织的演化规律
        5.3.5 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评价与展望
    6.1 通向重构之路的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
        6.1.1 对自然世界的重构
        6.1.2 对人文世界的重构
        6.1.3 对自我思维世界的重构
    6.2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未来展望
        6.2.1 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6.2.2 实施创新思维的本土化的研究
        6.2.3 深化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的生命历程研究
        6.2.4 建构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6.2.5 强化哲学解释学维度的创新思维研究
        6.2.6 开展营养健康学与创新思维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学习空间重塑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
        二、科学课程改革要求学习空间重塑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学习空间相关的理论研究
        二、学习空间设计的相关研究
        三、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科学课程
        二、学习空间
        三、科学课程学习空间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 我国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变迁及其教育意蕴
    第一节 服务生产劳动的科学课程学习空间(1950s-1970s)
        一、知识至上:“三件套”式的学习空间
        二、实践至上:劳动生产场域中的学习空间
    第二节 追求教育效率的科学课程学习空间(1980s-2010)
        一、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结构的标准化
        二、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功能的信息化
        三、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密度变大
    第三节 强调学为中心的科学课程学习空间(2010 至今)
        一、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结构的多样化
        二、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功能的多元化
        三、科学课程学习空间边界的模糊化
第三章 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现实境况
    第一节 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形态结构的区隔
        一、教育的孤岛:学习空间的区隔造成科学课程脱离实践
        二、独立与静默:学习空间的区隔僵化科学课堂
        三、等级与权力:学习空间的区隔削弱学习自主性
    第二节 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资源配置的偏差
        一、一场一能:科学课程学习空间资源的功能设置偏差
        二、浅层互动:科学课程学习空间资源的技术取向偏差
    第三节 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密度过大造成的空间压缩
        一、个体可用空间的压缩
        二、个性化指导空间的压缩
        三、私密性学习空间的压缩
第四章 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建设和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科学教育的发展进程对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影响
        一、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
        二、科学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发展与应用
    第二节 社会空间系统对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影响
        一、社会空间资源规划对学校空间选址的影响
        二、社会空间结构对学校空间结构的影响
        三、社会空间文化对学校空间样式的影响
    第三节 学校的价值选择对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影响
        一、学习空间的教育目标:知识至上与综合素养
        二、学习空间的建设方式:迎合潮流与自主创新
        三、学习空间的制度隐喻:规范秩序与空间自由
    第四节 师生的空间素养对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的影响
        一、教师的空间素养
        二、学生的空间素养
第五章 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变革的未来展望
    第一节 学习空间价值取向的生本立场
        一、学习空间中的学习者立场
        二、学习空间中的教育者立场
    第二节 学习空间形态结构的边界淡化
        一、灵活流动的学习空间形态结构
        二、开放联通的学习空间生态系统
    第三节 学习空间资源配置的智能有效
        一、与时俱进:学习空间资源配置的智慧化
        二、虚实结合: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有机结合
        三、立足学科:学习空间资源与科学课程需求配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后记

(3)乔治·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
第1章 概念隐喻的理据溯源
    1.1 替代论和比较论:隐喻即修辞
        1.1.1 替代论
        1.1.2 比较论
    1.2 互动论:隐喻即关联
    1.3 创新论:隐喻即思维
    1.4 传导隐喻:隐喻即传送
    1.5 莱考夫的概念隐喻:隐喻即认知
第2章 概念隐喻的基本性质
    2.1 概念隐喻的内涵
        2.1.1 隐喻的内涵本质
        2.1.2 隐喻定义与理解
        2.1.3 隐喻蕴涵新意义
    2.2 概念隐喻的特点
        2.2.1 系统性
        2.2.2 连贯性
        2.2.3 亲身性
    2.3 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
        2.3.1 隐喻映射与意象图式
        2.3.2 亲身心智的神经机理
    2.4 概念隐喻的分类演进
        2.4.1 早期分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
        2.4.2 后期分类:基本隐喻和复杂隐喻
第3章 概念隐喻的范畴重构
    3.1 隐喻范畴重构的理论基础
        3.1.1 经典范畴理论及其谬误
        3.1.2 冲破桎梏的多领域范畴建构
        3.1.3 核型理论的建立
    3.2 经验主义下的范畴重构
        3.2.1 范畴重构的经验主义基础
        3.2.2 范畴化的亲身性与想象机制
        3.2.3 莱考夫的隐喻范畴重构
        3.2.4 隐喻范畴重构例证
    3.3 概念隐喻范畴重构的哲学意义
        3.3.1 挑战客观主义基础哲学预设
        3.3.2 开辟经验实在主义进路
第4章 概念隐喻的真理审思
    4.1 莱考夫认知主义的真理观
        4.1.1 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外的第三种选择
        4.1.2 概念隐喻思想在真理中的作用
        4.1.3 概念隐喻思想的真理本质
    4.2 概念隐喻真理中的真实研判
        4.2.1 隐喻与真实
        4.2.2 实在主义与真实
        4.2.3 真实的亲身性理解
    4.3 概念隐喻真理观评析
        4.3.1 隐喻建构真理观的形成
        4.3.2 亲身哲学的真理性基础
        4.3.3 概念隐喻真理观的语境性局限
第5章 概念隐喻的亲身哲学蕴涵
    5.1 哲学的认知科学发展
        5.1.1 亲身认知科学的哲学功能
        5.1.2 西方哲学中的认知科学
    5.2 亲身哲学的认知科学基础
        5.2.1 认知科学的基本哲学概念
        5.2.2 哲学依靠共享的概念隐喻
    5.3 亲身哲学的理论建构
        5.3.1 亲身哲学的意蕴内涵
        5.3.2 亲身哲学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 ——面向感官经验的神经人类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人类学的经验转向的现象学影响
    2、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
    3、国外禅修的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
        3.1 禅修与神经现象学
        3.2 禅修的神经科学研究
        3.3 禅修的心理治疗研究
    4、国内神经现象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5、问题提出
    6、研究内容
    7、研究方法
    8、研究的不足
第1章 西方佛教的科学化建构及其认知阐释
第2章 主体具身化的感官经验探索与神经现象学
    2.1 弗朗西斯科·瓦雷拉:现象世界的探索者
    2.2 神经现象学与意识经验研究
        2.2.1 文化神经现象学
        2.2.2 瓦雷拉的神经现象学
第3章 自我与无我: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基础
    3.1 神经现象学的生物理论:自我的自创生与认知
    3.2 神经现象学的认识论基础:具身认知与缘起性空
    3.3 神经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未来
第4章 身体体验的文化转译:藏传佛教禅修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相遇
    4.1 沉思神经科学的产生
    4.2 沉思神经科学的经典实验研究
第5章 藏传佛教禅修经验与身体感的现象学意义
    5.1 禅修经验地方性知识的跨文化不变性探索
    5.2 禅修主体内感官经验的认知现象学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跨文化主体的感官经验: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领域
    6.1 禅修经验的神经科学框架
        6.1.1 专注力禅修
        6.1.2 开放式监控禅修
        6.1.3 FA和OM的神经动力学
    6.2 专注力禅修的认知与神经动力学
    6.3 禅定(Jhana):自我奖赏系统与默认感觉意识
    6.4 禅修自发视觉意象的神经基础
        6.4.1 禅修光体验
        6.4.2 禅修自发表象
    6.5 拙火瑜伽的神经生理研究
    6.6 大脑间神经同步性:从藏传佛教辩经到上师加持
        6.6.1 藏传佛教辩经
        6.6.2 上师加持
    6.7 禅修诱发濒死体验的心理测量研究
总结:跨文化的身体与意识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5)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再思考
        1.1.2 新时代的初心召唤与使命感召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1 科技人才的界定
        1.2.2 使命感与职业使命感
        1.2.3 使命感与自我实现
        1.2.4 使命感与自我效能感
    1.3 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使命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2.1 使命感的概念演变
        2.1.1 使命感的语义考证
        2.1.2 使命感的现代转向
    2.2 使命感的多重来源
        2.2.1 外部召唤
        2.2.2 命中注定
        2.2.3 完美匹配
    2.3 使命感的理论探索
        2.3.1 理论建构的必要:感知与践行的鸿沟
        2.3.2 理论建构的尝试:工作使命感理论
第3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历史思潮
    3.1 费希特:从自在的人到学者
        3.1.1 论证逻辑:存在与规定
        3.1.2 自在的人:自相统一
        3.1.3 社会的人:共同完善
        3.1.4 阶层:社会意向
        3.1.5 学者:知识与道德
    3.2 韦伯:“为世界祛魅”与“头脑的清明”
        3.2.1 业与使命
        3.2.2 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
        3.2.3 为科学而科学
        3.2.4 价值的分裂
        3.2.5 意义的重建
    3.3 默顿:科学的精神气质
        3.3.1 “化于无形”的规范
        3.3.2 纯粹和超然的特质
第4章 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认知特征——基于隐喻分析的研究
    4.1 使命感内涵阐释的认知路径
    4.2 隐喻分析方法的引入
        4.2.1 隐喻分析:潜在概念的揭示手段
        4.2.2 诱发隐喻与意象解析
        4.2.3 隐喻逻辑的判定与分类
        4.2.4 协作式的分析策略
    4.3 基于隐喻的使命感分析
        4.3.1 使命感的导向性
        4.3.2 使命感的利他性
        4.3.3 使命感的驱动性
        4.3.4 使命感的精神性
        4.3.5 使命感的伦理性
        4.3.6 使命感的必备性
    4.4 使命感:认知维度及其核心内涵
    4.5 使命感:一个多维度的构念
第5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研究设计
    5.1 研究范式的考量与研究方法的确定
        5.1.1 质性研究范式:过程分析与情感研究
        5.1.2 扎根理论简述:历史缘起与操作实践
    5.2 研究样本及数据收集
        5.2.1 青年科技人才的选定
        5.2.2 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
    5.3 数据整理与分析
        5.3.1 开放式编码
        5.3.2 主轴式编码
        5.3.3 选择性编码
    5.4 研究质量与研究伦理
        5.4.1 研究质量
        5.4.2 研究伦理
第6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从感知到唤醒
    6.1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知
        6.1.1 感知内涵:立足本职与利他贡献
        6.1.2 感知条件:自我认同与自我效能
        6.1.3 感知体验:痛并快乐着
    6.2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驱动
        6.2.1 内生驱动:超然心态
        6.2.2 外生驱动:勇于创新
    6.3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情怀
        6.3.1 情感注入:认知与认同
        6.3.2 伦理规制:求真与求善
        6.3.3 境界提升:责任与使命
    6.4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唤醒
        6.4.1 个体层面:寻找榜样与提升能力
        6.4.2 人际层面:导师指导与同行交流
        6.4.3 组织层面:物质激励与精神回馈
第7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发展模型与哲学再阐释
    7.1 使命感的发展模型: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7.1.1 使命感的认知过程
        7.1.2 使命感的动机过程
        7.1.3 使命感的情感过程
        7.1.4 使命感的选择过程
    7.2 哲学再阐释:创新文化、创新能力与伦理规范的视角
        7.2.1 使命的自觉本质:创新进路的文化思考
        7.2.2 使命的创新内核:能力提升的内生路径
        7.2.3 使命的伦理属性:神经技术为例的探讨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图表目录
    附录二 隐喻分析调查表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访谈文本示例(1)
    附录五 访谈文本示例(2)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唐娜·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对以往科学认识论的批判与继承
    第一节 对传统科学认识论的批判
        一、瓦解二元模式
        二、打破价值中立性
    第二节 对库恩范式理论的继承
        一、社会情境影响科学活动
        二、科学主体影响科学活动
    第三节 对福柯哲学思想的批判发展
        一、知识、真理与权力
        二、身体从被动改造转向主动重构
    第四节 对女性主义认识论的补充
        一、坚持知识的情境性
        二、从单—视角到综合视角
第二章 赛博格背景下的情境化知识论
    第一节 赛博格的内涵
        一、赛博格的理论内涵
        二、赛博格的哲学内涵
    第二节 哈拉维情境化知识的特征
        一、认知主体的部分性
        二、认知客体的能动性
        三、认知过程的具身性
    第三节 构建一种负责任的科学
        一、认知主体自我分裂
        二、多元主体与多重视角
        三、在差异中把握科学
    第四节 哈拉维情境化知识论的本质
        一、物质本体性
        二、反对本质主义
        三、辩驳整体主义
        四、反驳理性主义
第三章 哈拉维情境化知识论的评价
    第一节 哈拉维情境化知识论的意义
        一、丰富了科学客观性问题的研究
        二、走向对主体性的重新思考
        三、传承身体与科学关系研究
        四、促进女性主义发展
    第二节 哈拉维情境化知识论的局限性
        一、视角结盟的难操作性
        二、认识过程的不可控性
        三、具有相对主义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8)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与理想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背景与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4.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隐喻的意义建构与表征系统
    1.1 隐喻的概念化
        1.1.1 具身化与语境
        1.1.2 隐喻的意义建构
        1.1.3 概念系统的特征
        1.1.4 概念系统的层级
    1.2 隐喻表征的层级性与动态性
        1.2.1 隐喻的“互动论”
        1.2.2 隐喻表征的层级性
        1.2.3 隐喻表征的动态性
    1.3 模型的隐喻方法
        1.3.1 模型与科学表征
        1.3.2 科学模型与类比
        1.3.3 基于隐喻思维
    1.4 小结
第二章 模型表征的方法论特征
    2.1 模型表征的层级性
        2.1.1 语义学观点
        2.1.2 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现象的模型
        2.1.3 现象与模型表征
        2.1.4 模型的层级
    2.2 模型表征与理论的理想化
    2.3 虚构与模型
        2.3.1 一个简单的虚构解释
        2.3.2 对虚构解释的发展
        2.3.3 虚构主义的困境
    2.4 表征的稳健性与理想化
        2.4.1 寻求稳健性的定律
        2.4.2 三种稳健性
        2.4.3 稳健性与证实
    2.5 小结
第三章 隐喻建模的语境分析
    3.1 基于隐喻思维的科学建模
        3.1.1 作为隐喻的科学模型
        3.1.2 科学隐喻与科学模型的关系
        3.1.3 隐喻建模的方法论特征
    3.2 隐喻建模的语境相关特征
        3.2.1 隐喻建模的语境关联性
        3.2.2 隐喻建模的动态层级性
        3.2.3 隐喻建模的理论建构性
    3.3 基于语境实在的隐喻建模
        3.3.1 隐喻建模主体的意向性
        3.3.2 隐喻建模表征的精确性
        3.3.3 隐喻建模对象的实在性
    3.4 小结
第四章 隐喻建模的理想化表征及其逻辑特征
    4.1 科学隐喻中的理想化
        4.1.1 理想化的表征理想
        4.1.2 靶向建模语境中的理想化
        4.1.3 无特定目标的隐喻建模
    4.2 理想化的方法论特征
        4.2.1 简单化与近似真理
        4.2.2 意向性的关系系统
        4.2.3 理想化的普遍性与不可消除性
    4.3 理想化的逻辑特征:反设事实条件句
        4.3.1 理想化与反设事实
        4.3.2 反设事实条件句的确证
        4.3.3 理想化的逻辑
        4.3.4 理想化逻辑的非经典性
        4.3.5 可能世界的完备性
    4.4 小结
第五章 理想化假设的可确证性分析
    5.1 理想化与认知进路问题
        5.1.1 认知进路问题
        5.1.2 各种确证观点
    5.2 贝叶斯的确证理论
        5.2.1 贝叶斯确证理论的基础
        5.2.2 贝叶斯确证理论的问题
        5.2.3 贝叶斯理想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5.2.4 贝叶斯主义者的辩护
    5.3 理想化与最佳解释推理
        5.3.1 解释的问题逻辑模型
        5.3.2 理想化假设的语境依赖性与确证准则
        5.3.3 最佳解释推理与理想化的确证
        5.3.4 解释与回归论证问题
    5.4 小结
第六章 科学实在论的维度与辩护
    6.1 实在论的维度
    6.2 实在论的辩护
        6.2.1 对卡特莱特反实在论的回应
        6.2.2 理想化模型的本体论地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科学隐喻认知加工的ER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t
第1章 引言
    1.1 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变
        1.1.1 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变的本质联系
        1.1.2 隐喻在我国科学课堂中的应用
    1.2 科学隐喻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隐喻认知机制理论模型
        1.3.1 标准语用模型
        1.3.2 平行加工模型
        1.3.3 语义显性度假说
        1.3.4 结构映射理论
    1.4 隐喻加工大脑半球效应
        1.4.1 左半球优势假说
        1.4.2 右半球优势假说
        1.4.3 两半球协同加工假说
    1.5 隐喻ERP研究现状
        1.5.1 N400
        1.5.2 P600(LPC)
        1.5.3 晚负成分
        1.5.4 早期成分
    1.6 问题提出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设计及框架
第2章 科学隐喻
    2.1 概念隐喻
    2.2 科学隐喻的内涵
        2.2.1 科学隐喻的界定
        2.2.2 科学隐喻的运作机制
        2.2.3 科学隐喻的种类
    2.3 科学隐喻的功能
        2.3.1 认识论功能
        2.3.2 方法论功能
第3章 隐喻ERP研究方法
    3.1 知识加工的脑功能结构
    3.2 ERP技术原理
    3.3 ERP实验范式
        3.3.1 尾词范式
        3.3.2 双词范式
        3.3.3 S1-S2范式
第4章 ERP实验1: 科学隐喻与日常隐喻神经机制对比研究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语料
        4.2.3 实验程序
        4.2.4 ERP数据采集和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行为数据
        4.3.2 电生理数据
    4.4 讨论
        4.4.1 350-450 ms
        4.4.2 600-900 ms
        4.4.3 左右半球
    4.5 小结
第5章 ERP实验2: 科学隐喻与文学隐喻神经机制对比研究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
        5.2.2 实验语料
        5.2.3 实验程序
        5.2.4 ERP数据采集和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行为数据
        5.3.2 电生理数据
    5.4 讨论
        5.4.1 350-450 ms
        5.4.2 550-850 ms
        5.4.3 左右半球
    5.5 小结
第6章 实验三: 科学隐喻与科学直义神经机制对比研究
    6.1 研究目的与假设
    6.2 研究方法
        6.2.1 被试
        6.2.2 实验语料
        6.2.3 实验程序
        6.2.4 ERP数据采集和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行为数据
        6.3.2 电生理数据
    6.4 讨论
        6.4.1 300-500 ms
        6.4.2 600-900 ms
        6.4.3 左右半球
    6.5 小结
第7章 总讨论
    7.1 语境对科学隐喻加工的影响
    7.2 知识顿悟推理对科学隐喻加工的影响
    7.3 半球效应与科学隐喻加工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对科学概念教学的启示
        8.2.1 从日常隐喻到科学隐喻的顺序教学
        8.2.2 分阶段的科学思维培养
        8.2.3 科学课堂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知识表征的研究:从个体认知到社会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问题的缘起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框架
        0.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0.3.2 主要研究内容
        0.3.3 研究框架
        0.3.4 研究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知识表征的思想溯源
    1.1 哲学中的知识表征思想
        1.1.1 古典哲学本体论的知识表征观
        1.1.2 近代哲学认识论的知识表征观
        1.1.3 现代西方哲学多元化的知识表征观
    1.2 社会学中的知识表征思想
        1.2.1 知识社会学关于知识表征的思想
        1.2.2 科学社会学关于知识表征的思想
        1.2.3 科学知识社会学关于知识表征的思想
    1.3 心理学中的知识表征思想
        1.3.1 行为主义的知识表征观
        1.3.2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表征观
第二章 知识表征的内涵、分类及方式
    2.1 知识表征的概念起源和内涵
        2.1.1 表征的概念起源
        2.1.2 认知表征的研究
        2.1.3 知识表征的内涵
    2.2 知识表征的分类
        2.2.1 陈述性知识表征与程序性知识表征
        2.2.2 显性知识表征与意会知识表征
        2.2.3 个体知识表征与社会知识表征
    2.3 知识表征的方式
        2.3.1 知识的外部表征
        2.3.2 知识的内部表征
第三章 个体知识及其表征
    3.1 个体知识表征的本质与特征
        3.1.1 知识表征个体性的社会背景与原因
        3.1.2 知识表征个体性的体现
        3.1.3 个体知识表征的特征
    3.2 个体知识的表征机制
        3.2.1 个体知识的表征过程
        3.2.2 记忆是个体知识表征的前提和基础
    3.3 个体知识表征的研究方法
        3.3.1 理性思维方法
        3.3.2 隐喻方法
        3.3.3 模型方法
        3.3.4 思想实验方法
    3.4 个体知识表征的沦陷
        3.4.1 知识表征个体性的缺陷
        3.4.2 对知识表征个体性的辩护
第四章 (集体)社会知识及其表征
    4.1 个体知识表征向社会知识表征的过渡—集体知识及其表征
        4.1.1 “集体表征”的概念与内涵
        4.1.2 知识是集体表征的体现
        4.1.3 集体表征不等于社会表征
    4.2 社会知识表征的本质
        4.2.1 知识表征社会性质的体现
        4.2.2 社会知识表征的特征
    4.3 环境在知识表征中的作用机制
        4.3.1 内在论与外在论的认知观之争
        4.3.2 环境对知识表征的渗透:由零相关到延展
        4.3.3 关于环境能否成为心智载体的争论
        4.3.4 认知的本质
    4.4 知识表征中的意向性
        4.4.1 意义是知识表征的基础
        4.4.2 知识表征是主体意向性的表达
        4.4.3 意向性在个体知识表征中的运作机制
        4.4.4 意向性的社会化与及社会知识表征
    4.5 社会知识表征的方法
        4.5.1 语境化方法
        4.5.2 现象学方法
第五章 科学知识的表征:个体知识与社会知识的彰显
    5.1 科学知识到底是什么
        5.1.1 符合论的科学知识观
        5.1.2 中立论的科学知识观
        5.1.3 历史主义的科学知识观
        5.1.4 社会建构论的科学知识观
    5.2 科学知识的表征
        5.2.1 科学知识与科学表征关联的依据
        5.2.2 科学表征是科学知识的重要尺度与结果
        5.2.3 科学表征的争论:科学知识是“表征”的还是“建构的”
    5.3 科学知识的社会表征
        5.3.1 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
        5.3.2 建构论科学知识观的合法性
    5.4 科学知识的表征危机
        5.4.1 社会建构论科学知识观的表征危机
        5.4.2 以实践科学代替表征的科学行不通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D]. 李鸽. 吉林大学, 2020(01)
  • [2]初中科学课程学习空间研究[D]. 邹嘉欣.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3]乔治·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研究[D]. 李庆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4]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 ——面向感官经验的神经人类学视角[D]. 原军超.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5]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D]. 刘成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6]唐娜·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论探析[D]. 李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7]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8]科学表征中的隐喻建模与理想化方法[D]. 杨烨阳. 山西大学, 2018(04)
  • [9]科学隐喻认知加工的ERP研究[D]. 唐雪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2)
  • [10]知识表征的研究:从个体认知到社会呈现[D]. 管云波. 山西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隐喻认知功能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