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金融体制向合资转型

推动金融体制向合资转型

一、推进金融体制向合业经营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滕飞[1](2021)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积累不少结构性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审时度势,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为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指明了新方向。实体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无疑将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方面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需要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增加有效金融供给与提高金融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去杠杆与严监管的趋势下,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提出更严峻挑战。实体经济调整与金融深化改革都在呼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因此,探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传导机制进而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创新的总体方向与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按照“需求分析-现状与问题梳理-相关性与作用机制分析-路径政策建议”的逻辑框架开展研究。首先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进而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商业银行有效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理,并结合2006-2018年13年省域横向面板数据和2009年3季度至2019年2季度共40期全国纵向时序数据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及其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验证。最后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与教训,从“紧扣供给侧主旋律、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以及因地制宜展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基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总体方向,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前沿底层技术围绕实体重点产业链发展与补充薄弱环节从“业务创新、金融科技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等三方面提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创新的行动路径。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和理论分析,包括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总结了本文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创新处等;第二章对相关重要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包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供给侧改革理论、金融发展理论以及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运行机制理论等进行系统梳理和评析,进而提炼出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第二部分:现状与需求分析,即第三章,系统分析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进而深入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充分揭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深层次需求以及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适度性要求。具体包括:(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分析。首先,运用拓展费雪方程式(Fisher Extension)论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而这需要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更好向实体经济发挥正向反馈作用;其次,运用银行博弈均衡模型(Bank gambling equilibrium model)进行参数模拟,揭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须通过有效创新(如降低监督成本)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并确保自身业务可持续性,以更好地融入到供给侧改革之中。(2)分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事实与数据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通过扩大供给和丰富产品等方式支持经济发展与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无法有效满足实体金融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支持重点领域存在创新不足等问题。(3)分析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特别应吸取国外商业银行金融过度创新导致非理性扩张以及与实体经济需求脱节方面的教训。第三部分:运用规范性分析方法分析系统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即本文第四章。包括:(1)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和过度创新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说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两面性。(2)系统归纳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本文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通过影响消费需求、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推动产业升级,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称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要素与结构路径);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供给、优化金融配置、增强金融功能,进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称之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金融发展路径)。(3)运用数理推导的方法论证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通过搭建六部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数理推导剖析商业银行存贷和金融创新部门与实体经济下资源要素作用的内生机制,求解最优增长路径。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的拉动作用,且金融创新效率弹性对经济稳态增速拉动作用比较显着,产品弹性(即业务规模)对经济稳态增速同样具有非线性效应。第四部分:实证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相关性及作用机制,主要从省域横向面板和全国纵向时序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分析,包括本文第五章、第六章。具体包括:第五章,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基于2006-2018年31个省市相关数据,从面板横向角度实证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及所呈现的区域差异与阶段差异,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总体是积极的,但存在区域不均衡性。实证表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与效率指标处于低体制时,其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效应较弱甚至是负面的;当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与效率指标处于高体制时,其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呈现正向效应且逐步增强,基准模型在体制转换过程中整体呈现渐进正向的非线性转换趋势,上述结果说明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总体效应是适度的。但是,通过对PSTR模型的非线性转换体制分析,发现不同省市转换函数值(g值)分布范围广且体制转换速度较慢,结合各省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标样本期间所处体制情况,说明不同省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2)中国商业银行应保持适度创新规模的同时注重开展内涵式效率创新。通过比较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指标与金融创新效率指标的非线性效应,金融创新规模指标的非线性效应更强体制转换速度更快。本文发现: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金融创新规模效应”拉动实体经济增长,但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效率指标对实体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要优于金融创新规模指标,说明商业银行应保持适度金融创新规模的同时更应着眼于提高金融创新效率。(3)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效应存在阶段性差异。供给侧改革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发挥的促进作用较供给侧改革前更显着,说明供给侧改革后商业银行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采取的金融创新措施是有效的。(4)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区域差异性。本文通过分区域实证分析可得: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局部过度创新(东部、中部)和创新不足(西部)并存的现象,东部和中部区域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规模经济边际递减现象。(5)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核心产业(制造业)发展同样具有渐进正向的非线性影响。通过替换自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得到基准模型相似结果,其中对制造业增长指标的正向影响较为显着但对制造业结构优化指标的正向影响效应较弱。(6)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入交互项的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基准模型结果的稳定性,并可得: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协同效应差异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资本积累指标对实体经济增长发挥协同效应趋于正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科技研发指标发挥协同效应则趋于负向。第六章,主要基于2009年3季度至2019年2季度共40期的全国经济变量数据和十六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从时间序列角度纵向验证商业银行微观主体的金融创新对宏观实体经济增长“微观-宏观”的作用机制。具体包括:(1)本文选取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规模)维度、金融业务创新效能维度、金融创新风控维度、金融科技创新维度以及创新支持实体经济需求维度等五大维度下16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2009Q3-2019Q2的15项相关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量化微观视角下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结果表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以及交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占据前四位主要得益于上述银行业务创新规模较大,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中信银行等创新效能高的中型银行紧随其后。(2)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构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BII)并观察该指数趋势,分析其阶段特征。结果表明:该指数在样本期间内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分阶段来看,BII经历持续增长期(2009Q2-2012Q4),波动调整期(2013Q1-2017Q4)以及转型回升期(2018Q1-2019Q2)等三个阶段。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在经历一段时期的波动后,商业银行经过业务转型与调整金融创新指数稳步回升。(3)构建供给侧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间接作用机制(包含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升级等宏观指标)和直接作用机制(包含实体经济融资规模与融资成本、储蓄投资转换等金融指标)的SVAR实证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在间接作用机制还是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都具有拉动作用并呈现短期快速拉动,中期波动,长期相对平稳的态势且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高;第二,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直接作用机制更明显相关系数更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应更注重精准支持实体经济要素积累与结构优化;第三,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资本积累影响存在反复,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积极影响但持续时间较短;第四,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融资规模具有微弱正向作用且存在时滞性,但有利于融资成本降低,有利于优化储蓄投资转换职能。第五部分,基于第三章需求分析、第四章机理分析与数理推导、第五章和第六章实证分析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总体方向和行动路径建议,即本文第七章。具体包括:(1)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总体方向。即:紧扣供给侧改革主旋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因地制宜开展差异化金融创新;有效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以及建立适应外部经济转型特征的组织架构和制度等。(2)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业务创新行动路径,包括:开发符合动能转换需求的的金融产品支持产业优化升级、整合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支持“三去一补”、完善融资产品利率定价机制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线上与线下业务融合发展以及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等。(3)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科技创新行动路径,包括: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和评价客户、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业务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关键领域智能化改造、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高效产品和服务体系以及综合应用技术实现融合创新等。(4)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组织与制度创新行动路径,包括:搭建以业务为导向的矩阵式组织架构、完善金融创新制度、构建金融创新协同保障机制等。总之,本文通过相关研究丰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开展金融创新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提供可行建议。

李其成[2](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薛涵予[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牛广轩[4](2016)在《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权架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监管是金融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长期以来,我国行政化调配金融资源的大一统金融监管体制,虽有效助推中国经济多年的快速发展,但也暴露出高度集中、高度统一、高度垄断的缺陷。传统集权型金融监管,强调中央统一集中行使监管权,制度设计上地方没有金融监管权,亦无金融自主发展权;金融法规也主要集中在中央层面,地方金融立法空白,市场监管多依靠政策指引,金融法治化步伐缓慢;监管多为政府行政的强行干预,监管对象的内控制度功能弱化,社会多元化监督积极作用没有显现。我国分业的集中监管体制,已造成金融在中央的高度垄断和地方的高度压抑,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制约和阻碍金融创新,已成为深化金融改革的障碍和桎梏。论文选题“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权架构研究”,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为研究对象,将金融创新、金融民生化发展和金融风险化解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动因逻辑和起点,并站在金融监管权收控伸展的视角,遵循和坚持金融监管的分权主线,展开监管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分权、上层和下层金融立法分权以及横向的政府由内向外的政社分权等三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并提出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权架构的思路和设计。论文运用时空观分析法,以金融监管体制纵向历史之线追溯为研究发端,理性剖析汲取历史实践之鉴,并吸纳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之经验和成果,同时探寻金融监管理论以此指导监管体制创新。论文以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动因为统领,秉持金融监管必须围绕服务经济、适应市场的主旨理念,探索我国金融监管新体制的改革重塑。主要围绕金融监管权的收缩和扩张,创新提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分权架框:一是政府管理系统内部的行政分权顶层设计,探索中央层面的控权向地方的扩权;二是法治金融治理需求下立法体制革新的对称,探索国家立法权的压缩和向地方立法授权的拓展;三是多元化金融监管的公私合力聚力叠加,探索约束公权拓展私权的政社分权。主要的路径选择:坚持中央和地方的金融监管行政分权重构,重新配置权力,中央土动简政放权,收缩金融监管权,推动权力向地方的下放、下沉、下移,强化地方监管;坚持多层金融立法体制构建,完善国家立法,扩大地方立法,拓展地方金融自主发展权,推动中央与地方依法行政、依法监管治理框架;坚持多元化社会合力监管,有效约束政府有形之手的过度行政干预,推动政社分权,科学适度放权社会,加强监管受体内控制度建设,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多元监督作用,有效构建政、社、企多主体参与的金融监管体制,形成全社会多元化金融监管合力。

王姝[5](2010)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生成演变、风险控制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业全球范围内的自由竞争,引发新的金融机构、金融业兼并以及金融组织制度和交易工具不断出现,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开始逐步向混业经营过渡,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发展轨迹呈现趋同,混业经营的趋势明显。混业经营的典型组织模式是以德国为蓝本的全能银行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实践发展中,以德国为蓝本的全能银行模式也逐步呈现出控股公司的部分特征。这表明,在混业经营大潮中,美国的金融控股模式逐渐成为混业经营的主要组织模式。世界各国金融业经营制度和金融企业组织模式在演进上的这种部分趋同性表明,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混业经营的金融企业组织模式,其产生和发展有内在的必然性。作为一种金融业经营制度模式,金融控股公司代表着随着金融业社会分工的演进所产生的对金融业务多元化的需求、对银行经营制度变革的需求,它比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综合化经营的需求,并且与现代金融业的经营特点相适应。作为一种金融企业组织模式,金融控股公司以股权连接为纽带的控股关系和法人分离的组织形式是力求处理金融企业“提高效率”、“增加利润”和“控制风险”三者冲突的一种探索,它决定了控股公司模式在金融业务整合、风险控制方式和效率上较其他组织模式的优势。但是,从实践发展来看,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轨迹在这种趋同背景下,又显示出了相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不仅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在金融业经营制度的选择上并没有整齐划一,并且都选择金融控殷公司作为混业经营模式的不同国家在具体制度安排上也体现了相当的差异。这说明,一方面,金融业经营模式从原始的混业经营、到严格的分业经营、再到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混业经营三个阶段的演进路径,符合哲学“否定之否定”的事物螺旋发展轨迹,也解释了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轨迹在普遍的、一般意义上的趋同。可以说,混业经营制度和金融控股公司是经济金融化、金融产业化、金融市场化背景下长期演进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阶段、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和经济金融基础条件的不同,各国在金融业经营模式和路径选择上体现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也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对一国而言,依据本国的制度结构与制度环境对金融业经营制度和经营模式进行设计、移植和选择,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金融业经营制度和经营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混业经营和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的选择是在一国具体经济发展阶段、客观经济条件下做出的,它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以及经济金融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之上。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监管水平,都是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非常重要、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对市场发育水平较低、监管能力和金融机构自控能力较弱的国家,特别是转型国家,在短期内急速照搬混业经营制度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并不是好的选择,‘必须依据本国原有的制度结构与环境,采用渐进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数次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俄罗斯、巴西、土耳其、阿根廷等国的一系列危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从管理学角度来看,金融控股公司这种组织形式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是现代金融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构成要素,它在理论上也确实存在很多潜在的经营优势,因而许多金融企业已经选择或有意选择发展成为控股公司。但是,金融控股公司理论潜在优势的实现程度紧密受制于现实中一国金融监管水平的高低,以及独立金融机构的自我风险控制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从实践效果来看,金融控股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与金融企业亏损和倒闭并无一定的相关性,但它确实也没有成为解决和避免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在某种程度上,金融控股公司确实给金融监管带来挑战,确实为全球金融体系带来新的风险源和新的不稳定性,一定意义上增加了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自混业经营和控股公司发展以来,金融业的违规现象频频发生,即使是一些全球着名的金融控股集团,也存在伴随业务高度综合化和多元化而生的违规操作问题。这些跨国经营的综合性大型金融控股集团一旦发生危机,其会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的破坏性影响难以估量。因此,金融控股公司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对一国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企业的发展而言,最关键的仍然是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金融业经营制度和经营模式。对我国而言,一方面,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内金融业面临来自外部的强大竞争,迫切要求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确保我国金融产业的安全;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金融经济结构的变化,金融机构自身对利润的追求、消费者对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也都对金融业的综合化经营提出了需求。现实中,虽然我国金融业实行的仍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基本制度框架,但是,已经出现了一批具备金融控股公司雏形的金融机构,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内金融机构积极尝试综合化经营,有意选择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形式。我国“十一五”金融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了发展控股公司的战略。但是,这些金融控股公司在参与综合经营、实现制度创新的同时,其潜在风险也不可小视。在我国经济金融基础性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如何稳妥地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当前金融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2007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起点爆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危机不仅重挫了世界金融和经济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动摇了人们对长久以来以新自由主义自由放任思想为指导的经济金融发展模式的信心,也给我们进一步考察经济发展的基础制度、金融业发展的大方向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提供了深刻的反思空间。花旗、美林、AIG等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深陷危机的现实表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当局同样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治理问题,金融机构的综合化经营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危机中,为争取得到美国政府的救助和美联储的流动性注入,一些大型金融控股公司纷纷放弃金融控股公司身份,进行战略收缩,接受严格的监管,转而成为银行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这种为了谋利而不顾行业风险的表现自然引发了相当的质疑和思考。对我国而言,国家层面上倡导的金融综合化经营战略刚刚起步,本次金融危机及发达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表现又提供了教训和启示,这更加有利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成熟发展。为了说明以上问题,本论文从金融业经营制度演进与企业组织模式创新两方面入手,从历史的(动态的)、理论的(静态的)角度推导了金融控股公司这一金融混业经营组织模式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总结和分析了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模式和路径差异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风险控制是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绝对必要前提,并且立足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现状,从国家金融安全、金融产业结构、金融机构自身三方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全方位视角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战略,此外,论文还深入研究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系的重构和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问题。因此,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论文从结构及逻辑关系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二、三、四章构成,是金融控股公司生成演变的基础理论研究。从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和组织模式优势两个层面分析论证了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必然性;通过国际比较,对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第二部分由第五、六章构成,重点研究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及其控制。强调了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外部监管三方面对于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的意义。第三部分由第七、八、九章构成,以论文第一、二部分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战略及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的具体框架,并反思了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启示。,第一章导论。本章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对金融控股公司相关基础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的理论研究框架、主要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安排。第二章金融控股公司一般理论分析。本章在明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潜在经营优势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了控股公司这一创新金融企业组织模式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和风险递减四个方面存在的优势,并对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全能银行与金融控股公司各自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从静态的、理论的角度阐释了金融控股公司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第三章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与金融控股公司产生。本章在梳理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历史轨迹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需求、风险与效率博弈、现代金融业的行业特点三个方面总结了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的一般规律,从内在动力与外部条件两方面阐述了金融控股公司在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进程中产生的必然性,从而从动态的、历史的角度解释了金融控股公司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本章还结合现代金融业经营方式的新特点,从效率与稳定、风险分散、资本市场运作三方面的需求出发,进一步论证了金融控股公司作为现代金融业创新金融机构组织模式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第四章金融控股公司的国际比较。本章概括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和现状,在此基础之上,从金融结构、政府在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确立中的作用和影响金融控股公司制度选择的基础性条件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论证和总结了主要国家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的异同。此外,本章还结合混业经营大潮以来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一些趋势,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前景做出了趋势性判断。第五章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与控制。本章在一般金融风险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了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特殊性,阐述了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对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的实质性意义及其具体作用机制。第六章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监管。本章在对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体制进行一般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目标监管三种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理论模式和以美国伞形监管、英国的牵头监管、澳大利亚双峰监管和目前逐渐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改革方向的综合监管模式为代表的四种主要国家的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组织架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外,还研究了法律体系、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公共媒体等其他监管力量对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的现实意义。第七章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首先梳理了我国金融业经营的发展轨迹及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这一进程中的产生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了目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并从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外部监管三方面入手,揭示了目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还以中信和德隆一正一反两个例子为例证,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第八章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及制度构建。本章首先对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基础分析,得出了在金融综合经营大趋势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混业经营模式选择的基本结论。在此基础上,从国家金融安全、金融业市场结构、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指导原则,即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在宏观上,必须依据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我国的发展模式,必须以国家金融运行的稳定为前提,以金融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为最高目标;在中观上,在发展金融控股公司、鼓励金融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要倡导中小金融机构进行专业化经营,鼓励其培育核心竞争力,以保持金融市场结构的多样性,保持金融业的良性竞争和适度活力,从而有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在微观上,提出了相比较利润目标,有效控制并降低风险和稳健经营才应是金融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观点,提出了金融企业控股公司战略的选择要以有利于突出自身经营优势、有利于形成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基本原则。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以成熟金融机构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积极作用、循序渐进的具体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最后,从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外部监管及其他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的全方位构建。第九章金融危机背景下对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新思考。本章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从金融控股公司在危机过程中的表现、监管者的角色定位以及金融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了政治经济分析。以美国的新金融监管改革蓝图出发,考察了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对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和重构设想,并对其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启示进行了思考。论文在观点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之处可能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论文将金融控股公司这种以产权为纽带形成的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联合体,从组织形态上定义为一种具有“二重性”的中间组织,具有创新性。显然,金融控股公司与单个企业不同,其内部既存在着母公司与子公司(企业)之间按类似于“层级(科层)制”原则来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成本,又存在相互之间,特别是关联企业之间按类似于市场关系来进行交易的交易成本。换句话说,整个控股公司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既存在一定程度的科层属性,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属性。控股公司既不同于单个企业,又不同于纯粹的市场,它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兼有科层属性与市场属性,具有“二重性”。二、论文将金融控股公司的最显着特征总结为“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和企业组织结构的特殊化”具有创新性。“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多元化”特征衍生出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服务功能的新特点,而“企业组织结构的特殊化”衍生出金融控股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功能的新特点。由此引申出金融控股公司制度与现代金融业的总体适应性的论述,即从业务范围上看,金融控股公司代表着随着金融业社会分工的演进所产生的对金融业务多元化的需求、对银行经营制度变革的需求;从企业组织形式上看,金融控股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制度是力求处理金融企业“提高效率”、“增加利润”和“控制风险”三者冲突的一种探索。三、论文提出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可能导致经济虚拟化和对资本的过度追求”、“应慎重对待类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观点具有创新性。论文认为,经济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金融业只有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整个经济健康发展,才能最终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金融“倒金字塔”现象,即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金融资本过度虚拟化和膨胀的倾向,非常值得深思。在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如果过度依赖金融力量支撑经济增长,则一旦经济前景发生不利变化,经济崩溃的可能性和速度都会增大。因此,进一步提出,经济的虚拟化以及资本对资本的过度追求以至于脱离了实体经济,可能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产生的最大问题。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如果是以对更多资本的追逐为目的,‘必将导致投机和经济的过度虚拟化,从而走向经济和金融危机。因此,应慎重对待“类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四、论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指导原则具有创新性。即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在宏观上,必须依据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我国的发展模式,必须以国家金融运行的稳定为前提,以金融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为最高目标;在中观上,在发展金融控股公司、鼓励金融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要倡导中小金融机构进行专业化经营,鼓励其培育核心竞争力,以保持金融市场结构的多样性,保持金融业的良性竞争和适度活力,从而有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在微观上,提出了相比较利润目标,有效控制并降低风险和稳健经营才应是金融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观点,提出了金融企业控股公司战略的选择要以有利于突出自身经营优势、有利于形成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基本原则。五、论文对后危机时代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具有创新性。论文认为,混业经营制度和金融控股公司是经济金融化、金融产业化、金融市场化背景下长期演进的必然结果。虽然在次贷危机中,金融控股公司在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混业经营制度和金融控股公司本身并不是次贷危机的根本和直接原因。导致次贷危机的是新自由主义自由放任思想下的过于宽松的金融监管、过度的资产证券化和资本的贪婪。六、论文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矛盾分析的方法应用于金融控股公司研究也具有创新性。1.论文提出,近百年来西方国家金融发展史、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利润和风险的矛盾。一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进其核心内容就是处理风险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国金融业经营模式选择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具体经济、金融条件下风险与效率博弈的结果。在鼓励金融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确保金融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线贯穿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过程的始终。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的、决定性的动力。对金融企业而言,与生俱来的强烈的追逐利润的动机与生存和经营环境日益窘迫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金融企业经营方式与组织模式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并最终促使金融控股公司产生。2.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提出需求,为事物的发展变化创造条件。论文提出,如果说资本的增值压力与竞争加剧导致的利润空间缩小的矛盾是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内在动力,那么促使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最主要外部条件就是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迁,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资本国际流动的趋势提出了金融业经营制度变革的需求,技术进步和金融管制的放松。3.论文在分析推动金融业管制放松的主要力量时指出,金融利益集团,包括各类金融机构,持有金融资产较多、或者需要大规模融资的产业集团是推动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创新的主要力量。在对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中,分析了多方利益主体博弈对金融控股公司生产的最终作用。论文还从金融控股公司在危机过程中的表现、监管者的角色定位以及金融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对次贷危机中的金融控股公司进行了政治经济分析。4.论文运用趋势融合的分析方法,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深化的发展使得西方国家的金融结构呈现出趋同融合的趋势。金融结构上的这种变化趋势使不同的混业经营模式的特征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混业经营模式之间出现了不断的融合。一方面,全能银行与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不断出现了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中的银行机构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中介功能,呈现出全能银行的部分特征。西方一些主要国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也出现了趋同化的潮流,出现了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和目标监管过渡的趋势,出现了金融监管模式的综合化趋势。此外,论文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的国际比较,分析不够全面深入;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不够透彻,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提出的对策建议不够全面和具体。等等。这些不足之处,我将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继续改进不断完善。

赵喆[6](2008)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科学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金融已成为经济的核心,维护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施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业和金融经济持续、稳定、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制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密切,金融创新不断推出,金融竞争十分激烈,金融风险不断显现,客观上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对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抵御金融风险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深入了解金融全球化趋势给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和金融监管体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明确国际监管的新变化,把握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发展,研究探讨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体制,是维护金融的安全稳定和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也是更好的使我国金融业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竞争,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共分六章,详细论述了金融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科学构建。第一章金融监管理论的基本概述。主要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行政管制理论以及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历程,通过对监管理论的梳理,打造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的科学监管新理念。第二章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及影响。主要分析了金融全球化趋势的表现和特征,从金融全球化对金融业务、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风险和货币体系等方面的影响论述了金融全球化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从金融业的竞争、金融风险、金融监管的难度等论述了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第三章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通过对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历史回顾,找出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金融监管理念。第四章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沿革和发展。主要论述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加强金融监管为维护金融稳健运行发挥重要作用。第五章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中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不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第六章构建适应新趋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监管体制。核心内容包括建立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模式、完善金融监管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黎爱华[7](2007)在《混业经营渐进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战略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一国的金融经营机制和金融监管体制越来越受到它国金融经营机制和金融监管体制的影响。我国金融业在2006年底已实现全部对外开放,因此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国外混业经营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及国内的竞争压力,国内金融机构纷纷进行金融创新,不断突破原有的业务界限,逐渐走上了金融混业经营之路。特别是金融控股公司的不断出现,及国外混业经营机构的进入,这些都给我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又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本文以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为出发点,阐述了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论述了不同时期的金融监管理论,及金融监管的发展变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兴起,原来的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以适应不断推进的金融混业经营,并最终确立了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在这方面,英国、美国、日本的金融体制变革最具有代表性,因此,文章以英国、美国、日本三国为例,论述了它们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金融监管政策的调整和变革。分析了英、美、日三国在金融混业经营渐进过程中金融监管理念的调整、金融监管手段的变化、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等,并对比分析了他们的金融监管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金融混业经营走向了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我国的金融混业经营也在逐步向前推进,我国金融业的全部对外丌放,更是加速了这种趋势。随着金融创新、金融交叉业务的不断出现及金融控股公司的不断增多,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分业监管无法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有效监管,特别是对产业资本控股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分业监管会抑制金融创新及交叉业务的监管重叠与监管缺位,各监管主体争夺有利监管对象而推诿交叉责任;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监管重点不同,导致监管冲突的存在,特别是对上市金融机构的监管;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不完善,金融监管缺有效的法律支持;中央银行“角色冲突”问题。文章还论述了我国混业经营的推进及我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形成。借鉴英、美、日三国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金融监管改革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文章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战略调整,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在当前情况下主要是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完善对金融创新业务、金融交叉业务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协调。面对混业经营的不断推进,中国应在金融监管方面及时做出战略选择:调整金融监管理念,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监管方式,改革和完善目前的金融监管模式,以适应不断推进的混业经营的需要。从而不断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及国际竞争力,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有效运行。

肖亚红[8](2006)在《内地与香港银行规制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规制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凯恩斯之前的古典经济学基本上不同意政府对经济采取规制。凯恩斯主义则主张政府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但是,政府对经济的规制究竟在什么范围内,则仍然存在巨大争论。在金融界中,这种争论也存在,尤其在全球金融创新日益活跃并不断创新的当今社会里,银行创新一方面促使银行业获得巨大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严重的金融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对银行系统在合理限度内进行有效规制,便备受关注。银行规制理论经历了规制——放松规制——再规制(或是激励性规制)的发展历程。其目的不外乎于创造一个稳健、安全、有效的银行运行体系。文章具体分析了这一历程。中国现正进行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目的在于提高银行业效率以及国际竞争力。对于一般自然垄断产业,产权改革和引入竞争是克服公有垄断低效率的两种常用的手段;然而对于银行这种特殊产业,特别是在中国,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行政性垄断的存在,因而并不能简单地通过产权和竞争来达到这一目的。对于中国银行规制改革实践来说,一方面,国有垄断会带来低效率;另一方面,对股份制银行或民营银行规制的效果也因分析对象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从而使规制改革选择表现出某种矛盾性。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我国的银行规制从一开始便以防范风险作为主要目标,这一点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西方国家对银行的规制是从追求高效转变到防范风险为目标,而我国银行规制从一开始便是克服低效率和防范风险的目标联在一起。香港作为一个自由港,政府对经济采取不“干预”主义政策,香港政府对银行的规制完全是根据市场的内在要求提出的,并不象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是政府为了防范风险,对经济采取提前性规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对银行的规制有很多合理因素,因此,本文试图通过香港政府对银行业的规制与内地政府对银行业的规制的比较分析,来剖析内地银行业政府规制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借鉴香港银行规制的经验。本文首先阐述了经济性规制理论以及银行规制理论的演变历程,由此知道经济性规制理论主要是围绕着规制的松紧程度和规制的范围这个主题而不断成熟与完善的。在银行规制方面的发展历程和经济规制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同一线路,所不同的是,经济性规制更为注意的是克服垄断带来的低效问题。而银行规制则较多

蔡则祥[9](2005)在《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总量迅猛增加,地位作用显着提升,金融真正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然而,在中国金融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金融结构却没有得到同步优化,积累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制约了金融功能的发挥和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金融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金融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同时,必须对金融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使其适应和促进经济发展。 要调整金融结构,就要对金融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之路。而要从根本上改善中国金融结构,实现金融结构优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现实分析和对策研究的层面上,而要从理论上构建金融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深入研究金融结构的决定机制、调节机制和优化机制,提出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指标,探索优化金融结构的根本措施和途径,从而为主动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加强对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企图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框架,对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做出较为系统的经济学分析和理论探讨。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通过对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提出和分析,促进我国金融理论界对金融结构问题的系统研究,推动金融理论发展;二是把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理论框架应用于中国金融发展的实践,通过对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的考察,分析金融结构存在的缺陷,为促进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出理论依据和操作思路。 本文以金融结构优化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主要是指中国大陆,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为现实依据,以“经济结构→金融结构→金融结构优化→金融发展→经济发展”为分析主线,以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结构层次,提高金融效率和金融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构建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的分析框架,探索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概述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寻求研究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切入点;其次,从金融与经济关系分析入手,探讨金融结构决定机制、调节机制和优化机制,构建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模型;第三,建立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和分析指标,为考察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通过对中国金融结构的现实考察,以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为依据,对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状况进行深

纪琼骁[10](2005)在《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危机四起,动荡不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国际金融事件,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在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如何对金融业实施有效的监管。现代经济学中“市场失灵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金融监管奠定了理论基础。 金融监管制度变迁是金融监管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这一过程受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的影响和制约。金融监管制度供给取决于一国政治秩序所提供的新制度安排的能力,也取决于一个社会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的结构或力量的对比,还取决于制度的设计成本和现有知识的积累以及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水平;金融监管制度需求除了受制于宪法秩序等既有的正式制度安排外,还受制于文化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安排。 本文以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变迁过程及改革趋势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史考察的角度回顾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历程,通过对金融监管制度变迁方式的路径依赖的论证,提出我国金融监管方式将遵循渐进性和政府主导的变迁路径,并着重阐明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面临的产权不明、风险严重、内部人控制、金融二元特征、保障制度缺乏等初始条件。论文在对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有效金融监管的目标、标准、理念、组织、内容、协作、保障、环境等方面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进行总体设计,提出我国理想的金融监管制度是:成立金融监管局,合并银行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职能。在监管的实施上,确立将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作为监管目标;确立监管法人、监管内控、监管风险、监管信息透明度的理念,将市场约束、资本约束和外部监管合并考虑;确立机构内控、外部监管、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立体监管网络;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障机制。

二、推进金融体制向合业经营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金融体制向合业经营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实体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1.2.2. 有关金融发展的文献综述
        1.2.3.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文献综述
        1.2.4.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文献综述
        1.2.5. 文献简评与本文努力方向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之处
        1.4.1. 技术路线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分类
        2.1.2 有关实体经济的界定
    2.2 相关理论
        2.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2.2.2. 供给侧改革理论
        2.2.3. 金融发展理论
        2.2.4. 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运行机制理论
    2.3 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分析
        3.1.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3.1.2. 供给侧改革是实体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3.1.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本质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3.1.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要求商业银行持续开展金融创新
    3.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
        3.2.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历程
        3.2.3.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与成效
        3.2.4.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问题
    3.3.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与教训
        3.3.1.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
        3.3.2.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教训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4.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4.1.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
        4.1.2. 商业银行金融过度创新的消极作用
    4.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分析
        4.2.1. 加强资本积累
        4.2.2. 推动技术进步
        4.2.3. 升级供给端
        4.2.4. 优化需求端
    4.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分析
        4.3.1. 增强金融功能
        4.3.2. 推动金融发展
        4.3.3. 优化金融结构
        4.3.4. 影响货币深化
    4.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的数理分析
        4.4.1 假设
        4.4.2 最优路径推导
        4.4.3 平衡增长路径
        4.4.4 数值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
    5.1. 关系特征及实证假设
    5.2.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5.2.1. 计量模型的建立与说明
        5.2.2. 变量选取
        5.2.3. 数据描述性统计
    5.3. 相关检验
        5.3.1. 线性检验与剩余非线性检验
        5.3.2. 位置参数的确定
    5.4. 实证结果
        5.4.1. 线性模型的结果分析
        5.4.2. 非线性模型的结果分析
        5.4.3. 非线性转换体制的分析
    5.5.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
        5.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差异分析
        5.5.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5.6. 稳健性检验
        5.6.1. 替换自变量-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核心实体产业(制造业)发展的非线性关系
        5.6.2. 加入交互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协同效应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
    6.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的创建与衡量
        6.1.1. 金融创新指数构建思路
        6.1.2. 金融创新指数维度与指标选取的说明
        6.1.3. 金融创新指数测度过程
        6.1.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测度结果
    6.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6.2.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和实证模型构建
        6.2.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6.2.3. 模型稳定性与格兰杰检验
        6.2.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
        6.2.5.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创新总体方向及行动路径
    7.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创新总体方向
        7.1.1 紧扣供给侧主旋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7.1.2 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
        7.1.3 因地制宜,实行区域差异化金融创新
        7.1.4 推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提升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效能
        7.1.5 建立适应外部经济转型特征的组织架构和制度
    7.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业务创新行动路径
        7.2.1. 开发符合动能转换需求的金融产品支持产业优化升级
        7.2.2. 整合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支持三去一补
        7.2.3. 完善融资产品利率定价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7.2.4. 线上与线下业务融合发展,丰富民生类金融产品
        7.2.5. 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提升银行经营稳健性
    7.3 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科技创新行动路径
        7.3.1. 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和评价客户
        7.3.2. 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集约化业务平台
        7.3.3.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关键领域的智能化改造
        7.3.4. 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高效产品和服务体系
        7.3.5. 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实现融合创新
    7.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组织与制度创新行动路径
        7.4.1. 商业银行主业经营组织架构创新的框架设计
        7.4.2.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组织架构创新的框架设计
        7.4.3. 建立与完善适应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制度
        7.4.4. 构建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与制度协同运行保障机制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研究不足
    8.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2)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路径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一、金融立法现状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三)定性分析法
        (四)比较分析法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一、货币基础理论
        二、信用理论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四、货币均衡论
        五、货币政策理论
        六、开放金融理论
        七、金融危机理论
        八、金融创新理论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权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分权学说探寻
        (二) 金融监管相关理论
        (三) 研究评价与努力方向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
        (二) 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局限性分析
    一、中国金融监管发展历程
        (一) 1979年前计划经济金融强行管制时期
        (二) 1979年至1992年央行统一集中监管时期
        (三) 1992年至2003年分业监管体系形成时期
        (四) 2003年至今监管体系不断调整发展时期
    二、国家金融监管的垄断弊端
        (一) 分业监管模式易造成协调机制的运行无力
        (二) 监管覆盖范围狭窄易形成交叉监管真空
        (三) 传统金融监管体制限制金融创新
        (四) 简单模糊的监管目标形成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
        (五) 监管机构的统一集中反衬出地方金融监管权的缺失
    三、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一) 监管授权无据且地位不明晰
        (二) 监管权力没有下移造成地方监管乏力
        (三) 监管主体多元化职能职责界定不清
        (四) 地方金融立法滞后且监管法律依据缺失
        (五) 监管目标模糊且有效性不足
    四、云南金融监管的问题显现
        (一) 监管主体多元化,行政管理层面横向监管职能分离
        (二) 监管主体缺乏监管权,体制运行权力基础缺失
        (三) 监管机构不健全,管理团队职业素养不适应
        (四) 金融立法缺失,监管基础的法制保障性明显不足
        (五) 监管理念和目标单一,侧重市场创新忽视风险防范
第二章 西方金融监管发展经验借鉴
    一、金融监管历史演进
        (一) 20世纪30年代前自由市场中的松散型金融监管
        (二)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的全面管制型金融监管
        (三)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效率追求型金融监管
        (四) 20世纪90年代至今兼顾安全与效率的金融监管
    二、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模式选择
        (一) 美国模式
        (二) 英国模式
        (三) 日本模式
    三、国际金融监管发展趋势研判
        (一) 分业监管逐步走向统一监管
        (二) 功能监管逐渐成为发展势趋
        (三) 监管目标转向安全与高效
        (四) 制度设计注重与经营的相互匹配
        (五) 监管方式更加重视内控和自律
    四、他山之石益于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一) 推进分业监管转向功能性监管
        (二) 构建统一集中的的分权型监管架构
        (三) 构建立体分层的监管法律制度体系
        (四) 建全金融监管自律社会化机制
        (五) 积极参与国际间金融监管合作
第三章 金融监管体制重塑发展动因分析
    一、金融监管改革发展动力:金融创新
        (一) 金融创新与监管博弈贯穿金融发展进程
        (二) 金融监管发展动力源于金融创新
        (三) 金融创新积极推动金融监管体制变革
    二、金融监管体制变革方向确认:民生需求
        (一) 金融民生化实践探索的云南样本
        (二) 金融民生化功能承载的现实意义
        (三) 金融民生化引领金融监管体制革新
    三、金融监管体制重构现实压力:金融风险
        (一) 金融风险现实倒逼金融监管体制重塑适应调整
        (二) 金融风险政策引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趋势走向
        (三) 地方金融风险实例折射金融监管体制变革必然
第四章 分权架构一:政府管理系统内的行政分权——基于权力顶层设计分析
    一、金融监管权来源与监管资源配置
        (一) 政府行政监管之逻辑
        (二) 行政权强制性之基础
        (三) 监管权力配置之缺陷
    二、横向优化:构建权威监管主体
        (一) 分业监管运作体制分析
        (二) 完善国家金融监管体制
    三、纵向放权:下沉金融监管权力
        (一) 地方金融监管必然分析
        (二) 分权强化地方金融监管
第五章 分权架构二:法治监管环境下的立法分权——基于金融法治需求分析
    一、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现状
        (一) 金融监管立法追溯
        (二) 金融监管立法弊端
    二、适应需求:完善国家层面金融立法
        (一) 融入金融全球化
        (二) 开放性法律移植与创新
        (三) 根植适度监管立法理念
        (四) 前瞻性需求立法
    三、依法行政:强化地方层面金融立法
        (一) 地方金融发展倒逼立法的逻辑分析
        (二) 地方金融立法实践的创新性探索
第六章 分权架构三:公私合力共治中的政社分权——基于监管效率提升分析
    一、监管效率制约因素分析
        (一) 监管目标及价值取向的深层次诱因
        (二) 公权干预市场的政府职能越界因素
        (三) 市场监管主体的自身能力不足原因
    二、限制公权:提升金融监管效能
        (一) 弱化行政管制,收缩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二) 注重公权约束,构建监管绩效评估激励机制
        (三) 运用信息技术,适应监管方式和手段的现代化
    三、拓展私权:推动多元化社会治理
        (一) 倡导政社分权,主动创新金融监管方式
        (二) 完善内控制度,有效发挥企业自主权
        (三) 发展社会组织,合理注重社会化多元监管
结语
    一、研究结论:重塑金融监管分权体制架构
    二、研究前景:金融监管体制分权趋势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 中文着作类
        (二) 译着
        (三) 中文论文
    二、外文文献
致谢

(5)金融控股公司的生成演变、风险控制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金融控股公司理论研究综述
        1.2.1 国外学者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
        1.2.2 国内学者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结构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 金融控股公司一般理论分析
    2.1 金融控股公司概述
        2.1.1 控股公司概述
        2.1.2 金融控股公司概述
    2.2 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优势
        2.2.1 规模经济
        2.2.2 范围经济
        2.2.3 协同效应
        2.2.4 风险递减
    2.3 混业经营与金融控股公司
        2.3.1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2.3.2 全能银行与金融控股公司
3. 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与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
    3.1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进
        3.1.1 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的历史轨迹
        3.1.2 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的经济分析
    3.2 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
        3.2.1 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内在动力与理论逻辑
        3.2.2 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外部条件
    3.3 金融控股公司与现代金融业经营方式的适应性
        3.3.1 金融控股公司兼顾了金融业效率与稳定的双重需求
        3.3.2 金融控股公司满足了现代金融业分散风险的需求
        3.3.3 金融控股公司满足了企业资本市场运作的需求
4. 金融控股公司的国际比较
    4.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控股公司
        4.1.1 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
        4.1.2 英国的金融控股公司
        4.1.3 日本的金融控股公司
        4.1.4 韩国的金融控股公司
        4.1.5 我国台湾地区的金融控股公司
    4.2 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体制比较
        4.2.1 金融结构与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4.2.2 政府在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确立和发展中的作用
        4.2.3 影响金融控股公司制度选择的基础性条件
    4.3 世界各国(地区)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4.3.1 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4.3.2 原因剖析
        4.3.3 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前景的趋势判断
    4.4 小结
5.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与控制
    5.1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及其传递机制
        5.1.1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
        5.1.2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传递与危机传染
    5.2 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
        5.2.1 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一般理论
        5.2.2 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的风险控制作用机制
        5.2.3 世界各国(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
    5.3 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
        5.3.1 组织架构
        5.3.2 内控机制
        5.3.3 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预警机制
6. 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监管
    6.1 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监管体制
        6.1.1 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的意义
        6.1.2 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的目标
        6.1.3 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的具体内容
    6.2 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理论模式的比较分析
        6.2.1 机构监管模式
        6.2.2 功能监管模式
        6.2.3 目标监管模式
    6.3 世界各国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组织架构模式的比较分析
        6.3.1 世界各国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组织架构模式的主要类型
        6.3.2 不同监管组织架构模式的比较分析
        6.3.3 启示
    6.4 金融控股公司的其他监督力量
        6.4.1 法律体系
        6.4.2 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
        6.4.3 公共媒体
7.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7.1 我国金融业经营轨迹与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
        7.1.1 1979-1984年,国有专业银行体系初步建立时期
        7.1.2 1985-1993年,混业经营时期
        7.1.3 1993-2005年,严格的分业经营时期
        7.1.4 2005年至今,混业经营探索期
    7.2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类型及特征
        7.2.1 银行类金融机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
        7.2.2 非银行金融机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
        7.2.3 产业资本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
        7.2.4 外资金融控股公司
        7.2.5 国家(政府性)金融控股公司
    7.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7.3.1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7.3.2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7.3.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方面的主要问题
        7.3.4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立法滞后
    7.4 中信与德隆:两个例证
        7.4.1 中信——一个正面例证
        7.4.2 德隆——一个反面例证
8.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及制度构建
    8.1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基础分析
        8.1.1 综合化经营大势所趋
        8.1.2 金融控股公司较全能银行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
    8.2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指导原则
        8.2.1 宏观方面——国家金融安全和金融发展
        8.2.2 中观方面——金融产业政策、金融业市场结构
        8.2.3 微观方面——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8.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选择及路径
        8.3.1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应以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为主体
        8.3.2 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8.3.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应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8.4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制度构建
        8.4.1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解决
        8.4.2 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8.4.3 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建立适应金融综合化经营的监管体系
        8.4.4 加快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充分发挥其他外部监督力量的作用
        8.4.5 加大培养、引进金融业经营需要的复合型、管理型人才
9. 金融危机背景下对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新思考
    9.1 美国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9.2 金融控股公司的政治经济学
    9.3 后危机时代金融控股公司走向何处
    9.4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新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金融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科学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和关键概念
    二、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框架和主要内容
    五、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金融监管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含义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利益理论
        二、管制俘获论
        三、管制供求论
        四、管制寻租论
        五、管制成本论
        六、金融风险生成理论
    第三节 金融监管理论的新发展
        一、金融监管理论的孕育阶段(20世纪30年代之前)
        二、金融监管理论的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三、金融监管理论的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四、金融监管理论的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二章 金融全球化的基本趋势及影响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及特征
        一、金融全球化的基本概念
        二、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三、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对世界金融的影响
        一、金融机构的跨国发展
        二、金融业务的跨国发展
        三、资本流动的国际化
        四、货币区域一体化
        五、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一、金融业竞争加剧
        二、金融业风险增加
        三、金融业市场化进程加快
第三章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
    第一节 国际金融监管历程回顾
        一、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金融监管
        二、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金融监管
    第二节 国际金融监管理念、机制的新变化
        一、强调安全与竞争、效率与成本相权衡的监管新理念
        二、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行业自律机制
        三、金融监管的市场导向化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强化
        四、强调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合作的新监管理念
    第三节 金融监管实践、体制的新变化
        一、国际金融监管方式的新变化
        二、金融监管手段现代化、内容标准化
        三、金融监管范围不断扩大
        四、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
    第四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国际趋同与合作
        一、金融监管体制的国际趋同化趋势
        二、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趋势
        三、对科学构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经验借鉴
第四章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沿革和发展
    第一节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形成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起步阶段(1948—1984)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探索阶段(1984—1994)
        三、我国金融监管的立法阶段(1994—1995)
        四、金融监管的改革深化阶段(1995年—2003年)
        五、金融监管的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第二节 金融监管促进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发展
        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二、建立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制度
        三、适应金融全球化提高银行业竞争水平
    第三节 金融监管法制的完善与建立
        一、金融法治在我国的新发展
        二、银行业监管法规体系建设
    第四节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对外开放
        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历程
        二、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
        三、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意义
        四、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监管
    第五节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作用
        一、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国家货币政策的实现
        三、促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现
        四、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冲击
第五章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第一节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中面临的挑战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挑战
        二、科技进步金融网络化对金融监管的挑战
        三、混业经营对传统金融监管体制的挑战
        四、金融业并购对金融监管的挑战
    第二节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金融监管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不适应金融全球化趋势
        三、金融监管法制建设不够完善
        四、市场约束机制和金融机构内控机制不健全
    第三节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金融监管处于体制转轨特殊时期
        二、金融改革滞后于其他经济改革
        三、社会信用的普遍缺乏
第六章 构建适应新趋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监管体制
    第一节 建立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制度
        一、建立和强化资本约束机制
        二、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三、改革和创新内部控制机制
        四、建立现代银行管理系统
    第二节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监管模式
        一、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监管的必然趋势
        二、统一监管相对于分业监管的优势
        三、建立严格、有效的金融监管方式
        四、加强与完善金融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五、构建新形势下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制建设
        一、积极改善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法律环境
        二、强化法律赋予金融监管机构的权利
        三、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制
        四、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国际化程度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科学协调机制
        一、中央银行与银监会协调的必要性
        二、银行业特殊性决定央行需要与银监会增强协调
        三、金融全球化趋势要求央行与银监会密切协调
        四、建立和完善央行与银监会的协调机制
        五、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多层面的协调机制
    第五节 发挥金融监管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深刻认识银行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混业经营渐进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战略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金融监管综述
    一、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一) 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
        (二) 金融体系的公共产品特性
        (三) 金融机构自由竞争的悖论
        (四) 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
    二、金融监管理论的历史演进
        (一) 20世纪30年代以前:金融监管理论的自然发展阶段
        (二) 20世纪30年代~70年代:严格监管、安全优先
        (三)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末:金融自由化,效率优先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全与效率并重的金融监管理论
    三、混业经营渐进过程中金融分业监管体制面临的问题
        (一) 金融创新导致监管重叠与监管缺位并存
        (二) 相互独立的监管机构之间存在着协调障碍
        (三) 同一产品监管标准不同,造成监管套利的存在
第二部分 发达国家由金融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的金融监管变革
    一、英国金融监管的变革
        (一) 英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
        (二) 混业经营渐进下英国金融监管的变革
        (三)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成效
    二、美国金融监管的变革
        (一) 美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
        (二) 混业经营渐进下美国金融监管的变革
        (三)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成效
    三、日本金融监管的变革
        (一) 日本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
        (二) 日本金融监管的变革
        (三) 日本金融监管改革的成效
    四、英、美、日三国在金融混业经营渐进过程中的金融监管变革对比分析
        (一) 不断调整、完善金融监管立法,逐步引导和推进金融混业经营
        (二) 改革金融监管模式,调整金融监管组织
        (三) 调整金融监管手段,注重外部监管与市场约束相结合
        (四) 加强了金融监管的协调工作
第三部分 中国金融混经营的推进及中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混业经营的推进
        (一) 分业经营条件下以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实现金融混业经营
        (二) 金融创新和金融交叉业务逐步突破原来的业务界限
        (三) 修改或出台新的法律、法规或政策,适度推进金融混业经营
    二、中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一) 金融分业监管的政策起点
        (二) 金融分业监管的初步形成
        (三) 金融分业监管的形成
        (四) 金融分业监管的完善
    三、中国金融分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分业监管无法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有效监管,特别是对产业资本控股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二) 分业监管会抑制金融创新及对交叉业务的监管重叠与监管缺位,各监管主体争夺有利监管对象而推楼交叉责任
        (三) 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监管重点不同,导致监管冲突的存在,特别是对上市金融机构的监管
        (四) 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不完善,金融监管缺有效的法律支持
        (五) 中央银行“角色冲突”问题
第四部分 混业经营渐进下中国金融监管的战略选择
    一、金融监管的协调
        (一) 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
        (二) 金融监管内容的协调
        (三) 加强与国际监管组织的合作及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
    二、中国金融监管的战略选择
        (一) 金融监管理念的调整
        (二)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三) 完善金融监管方式
        (四) 改革和完善目前的金融监管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内地与香港银行规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序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方法
    四、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银行规制理论综述
    第一节 国外银行规制理论综述
    第二节 国内银行规制理论综述
第二章 香港和内地银行业规制的总体比较
    第一节 香港和内地银行规制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当今世界上已出现的金融业规制制度模式
    第三节 风险性规制逐步成为香港和内地银行规制的重要模式
    第四节 香港和内地银行业规制特点的比较
第三章 香港和内地银行业规制机构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香港银行业规制机构分析
    第二节 内地银行业规制机构分析
    第三节 香港和内地银行业规制机构的比较
第四章 香港和内地银行业进入规制的比较
    第一节 银行业进入规制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内地和香港银行机构进入规制的比较
    第三节 内地银行集中度和市场结构分析
    第四节 香港银行业集中度和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第五章 香港和内地银行经营范围规制的比较
    第一节 银行经营范围规制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内地银行经营范围规制的特点
    第三节 香港银行经营范围规制的特点
    第四节 两种不同经营范围规制模式的风险、效率及约束条件
    第五节 内地银行业经营范围规制的选择
第六章 香港和内地银行业风险防范规制的比较
    第一节 风险性规制模式
    第二节 国际准则的银行业风险性规制
    第三节 香港银行业的风险防范规制
    第四节 内地对银行业的风险防范规制
    第五节 内地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问题
第七章 完善内地银行规制的主要对策
    第一节 完善银行业规制体制
    第二节 完善商业银行的进入规制
    第三节 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规制
    第四节 完善银行业的市场退出规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使用授权说明

(9)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论与主要观点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文献回顾与相关研究
2.1 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的历史演进
    2.1.1 古典学派关于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
    2.1.2 魏克塞尔的货币经济理论
    2.1.3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2.1.4 托宾的货币增长模型
    2.1.5 麦金农-肖的金融发展理论
    2.1.6 内生金融经济增长理论
2.2 国外金融结构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
    2.2.1 格利和肖的金融结构观点
    2.2.2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
    2.2.3 麦金农-肖关于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的观点
    2.2.4 “两分法”金融结构理论
2.3 国内金融结构研究的进展情况
    2.3.1 金融结构的构成分析
    2.3.2 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
    2.3.3 金融结构优化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模型
3.1 金融结构概念的诠释
    3.1.1 金融结构的定义
    3.l.2 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
3.2 金融结构决定模型
    3.2.1 金融结构的构成
    3.2.2 金融结构的决定因素
    3.2.3 金融结构的决定模型
3.3 金融结构调节模型
    3.3.1 金融供求结构及其均衡
    3.3.2 金融供求结构失衡及其调节
    3.3.3 金融结构调节模型
3.4 金融结构优化模型
    3.4.l 金融结构优化的含义
    3.4.2 金融结构高度化与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关系
    3.4.3 金融结构优化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金融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与机理
4.1 金融结构变动的总趋势
    4.1.1 金融结构变动的“层次论”
    4.1.2 金融结构变动的“主导论”
    4.1.3 金融结构变动总趋势的基本描述
4.2 金融结构变动的作用机理
    4.2.1 降低交易成本与金融工具结构的变动
    4.2.2 降低交易成本与金融机构结构的变动
    4.2.3 降低交易成本与金融市场结构的变动
4.3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变动
    4.3.1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主要动因
    4.3.2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运动状态
4.4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变动
    4.4.1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变动状态
    4.4.2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内在机理
    4.4.3 金融结构合理化协调的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金融结构优化的评价标准与分析指标
5.1 金融结构分析指标体系评介
    5.1.1 国外学者的观点
    5.1.2 国内学者的观点
5.2 金融结构优化的评价标准
    5.2.1 金融结构优化的一般性描述
    5.2.2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评价标准
    5.2.3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
5.3 金融结构优化的分析指标
    5.3.1 设置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的原则
    5.3.2 构建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的思路
    5.3.3 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的构成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金融结构的总体考察
6.1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演进过程
    6.1.1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的金融结构
    6.1.2 1927-1948年中国的金融结构
    6.1.3 1949-1978年中国的金融结构
    6.1.4 1979年以来中国的金融结构
    6.1.5 对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几点认识
6.2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与特征
    6.2.1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
    6.2.2 中国金融结构的主要特征
6.3 中国金融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6.3.1 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6.3.2 中国金融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战略思考
7.1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意义
    7.1.1 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7.1.2 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7.1.3 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中国经济金融的对外开放
    7.1.4 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的提高
7.2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本原则
    7.2.1 适应性原则
    7.2.2 市场性原则
    7.2.3 开放性原则
7.3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基本思路
    7.3.1 明确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目标
    7.3.2 把握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主线
    7.3.3 抓住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点
    7.3.4 做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选择
7.4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实施方略
    7.4.1 建立金融创新机制,推动金融结构高度化发展
    7.4.2 建立金融协调机制,促进金融结构合理化发展
    7.4.3 建立金融保障机制,保证金融结构优化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分析
8.1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总体水平分析
    8.1.1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变化
    8.1.2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国际比较
    8.1.3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总体评价
8.2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结构分析
    8.2.1 中国金融机构结构的高度化分析
    8.2.2 中国金融市场结构的高度化分析
    8.2.3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高度化分析
8.3 推进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对策
    8.3.1 开展金融制度创新,推进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
    8.3.2 开展金融业务创新,推进金融结构高度化
    8.3.3 开展金融技术创新,推进金融结构高度化
8.4 本章小结 9.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分析
9.1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总体分析
    9.1.1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分析的主要依据
    9.1.2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基本判断
    9.1.3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2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重点问题分析
    9.2.1 中国金融机构结构合理化分析
    9.2.2 中国金融市场结构合理化分析
    9.2.3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合理化分析
    9.2.4 中国金融效率分析
9.3 促进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对策
    9.3.1 建立金融产业协调机制,促进金融产业协调发展
    9.3.2 建设金融市场协调机制,促进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9.3.3 建立区域金融协调机制,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9.3.4 建立涉外金融协调机制,促进国内外金融协调发展
    9.3.5 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促进宏观金融协调发展
9.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金融监管制度和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功能
    一、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二、交易、交易费用与制度功能
第二节 金融制度与金融监管制度
    一、金融制度的内涵和作用
    二、金融制度健全的衡量标准
    三、金融制度的特征与功能
    四、金融监管制度的内涵和作用
第三节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制度变迁
第四节 金融制度变迁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一、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必要条件
    二、金融制度变迁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第二章 金融监管制度和制度变迁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金融监管制度目标的比较
    一、金融监管的制度目标
    二、金融监管制度目标的变迁与比较
第二节 金融监管制度结构的比较
    一、金融监管制度结构的争论
    二、不同监管制度结构的比较
第三节 金融监管制度功能的比较
第四节 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比较
    一、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
    二、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
    三、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对中国的启示
第五节 金融监管制度和制度变迁的一般特征与趋势
    一、金融监管制度要与金融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金融监管制度与政治经济管理制度相一致
    三、跨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建立在地区经济合作基础上的组成架构 第三章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和制度变迁的评述
第一节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一、计划经济时期(1948—1978年)
    二、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时期(1978—1992年)
    三、分业监管时期(1992至今)
第二节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一、渐进型
    二、政府主导型
第三节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
    一、金融主体产权不清晰
    二、金融风险较为严重
    三、国有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缺陷
    四、显性存款保障制度的缺失 第四章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非均衡
第一节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需求
    一、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内在动力
    二、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外在压力
    三、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一体化的趋势
    四、提高金融监管制度绩效的需求
第二节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供给
    一、世界各国银行监管主体的设置模式
    二、中国金融监管组织结构的构想
    三、制度实施步骤 第五章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制度约束: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
第一节 正式约束
    一、社会主义国家:为国有银行提供信誉担保与“监管宽容”
    二、中央集权国家:监管框架
    三、金融产权制度约束:政府对银行的过度干预
    四、法律框架约束:现存监管法律框架的制度缺陷
第二节 非正式约束
    一、制度变迁中的非正式约束
    二、儒家思想对银行制度和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在约束
    三、官本位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取向对金融监管体制的制约 第六章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理想构建模式
第一节 有效监管制度的目标
    一、各国金融监管目标的比较
    二、中国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
第二节 有效监管的准则
    一、监管主体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监管组织结构科学合理
    三、监管制度运行高效率
    四、监管公共设施健全
    五、对监管者的有效监督
第三节 有效监督制约的理念
    一、金融监管的成本
    二、金融监管的层次
    三、金融监管的内容
    四、金融监管的核心
第四节 金融监管的体制
    一、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新的发展特征
    二、“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未来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设计
第五节 构建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三、建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想
第六节 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协调制度安排
    一、建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制度的必要性
    二、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沟通协调的制度安排
第七节 构建监管制度的环境
    一、微观环境:重构银行内控制度
    二、信息环境:充分的信息披露与透明度
    三、信用环境:建设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
第八节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一、金融业监管与国际协调的趋势
    二、国内监管机构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推进金融体制向合业经营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D]. 滕飞. 广西大学, 2021(07)
  • [2]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4]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权架构研究[D]. 牛广轩. 云南大学, 2016(01)
  • [5]金融控股公司的生成演变、风险控制与发展研究[D]. 王姝.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6]金融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科学构建[D]. 赵喆. 中国政法大学, 2008(09)
  • [7]混业经营渐进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战略选择研究[D]. 黎爱华. 郑州大学, 2007(05)
  • [8]内地与香港银行规制的比较研究[D]. 肖亚红. 辽宁大学, 2006(11)
  • [9]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 蔡则祥.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 [10]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D]. 纪琼骁. 武汉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推动金融体制向合资转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