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咽部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及耐药性分析

医护人员咽部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及耐药性分析

一、医院工作人员咽部金葡菌定植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1](2021)在《MSSA不同途径临床感染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甲氧西林敏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 us aureus,MSSA)分布、感染危险因素和不同途径感染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应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耐药率分析。统计学分析MSSA及耐甲氧西林型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布情况并借助log-rank检验进行二者生存率比较。2以无菌体液标本中筛出的80例MSSA感染者为病例组,以同期感染的70例MRSA感染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危险因素分析。选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构建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3应用WHONET 5.5软件进行不同途径MSSA感染耐药性分析。结果1 MSSA检出率为70.2%(664/946)。MSSA菌株标本来源主要为分泌物307株(46.2%),感染科室来源主要为皮肤科113株(17.0%),感染患者主要年龄段为60~70岁(22.6%)。MSSA感染患者生存率(76.5%)高于MRSA生存率(69.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住院季节、多器官衰竭、烧伤、白细胞低下、糖尿病、皮肤组织损伤、术后切口、肾衰、低蛋白血症、恶性肿瘤、肝硬化、白血病及MDS、感染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留置静脉导管是MSSA感染的单因素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夏季住院(OR=14.040,P=0.002)、秋季住院(OR=8.673,P=0.003)、烧伤(OR=16.125,P=0.001)、糖尿病(OR=4.321,P=0.029)、术后切口(OR=5.602,P=0.010)、恶性肿瘤(OR=12.968,P=0.034)、感染前使用糖皮质激素(OR=4.422,P=0.031)、留置静脉导管(OR=0.243,P=0.049)和住院天数(OR=0.037,P=0.000)是MS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不同途径MSSA感染药敏结果显示未发现MSSA对万古霉素(0%)、替考拉宁(0%)、利奈唑胺(0%)、替加环素(0%)、奎奴普丁/达福普汀(0%)和利福平(0%)耐药株。血流途径感染MSSA对四环素(11.3%)、莫西沙星(14.3%)和庆大霉素(16.7%)耐药率最低。无菌体液途径感染MSSA对四环素(9.3%)和复方新诺明(34.6%)耐药率最高。呼吸道途径感染MSSA对莫西沙星(13.9%)和庆大霉素(25.5%)耐药率最高,MSSA对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及林可霉素类克林霉素耐药率均高于59%。结论1 MSSA为医院内金葡菌感染主要菌株。2 MSSA感染的单因素危险因素有住院天数、住院季节、多器官衰竭、烧伤、白细胞低下、糖尿病、皮肤组织损伤、术后切口、肾衰、低蛋白血症、恶性肿瘤、肝硬化、白血病及MDS、感染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留置静脉导管。MS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住院天数、夏秋季住院、烧伤、糖尿病、术后切口、恶性肿瘤、感染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留置静脉导管。3血流途径感染MSSA对抗生素敏感率最高。无菌体液途径感染MSSA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呼吸道标本感染MSSA对于莫西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图12幅;表10个;参123篇。

郭慧慧[2](2021)在《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不同科室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缓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科室来源分为ICU和普通病房组,分别记录两组分离菌的标本来源、细菌种类、药敏结果等,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2019年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26株,其中ICU病区共分离出病原菌15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0.5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1.04%,真菌占8.44%。排名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普通病房分离出致病菌672株,革兰阴性菌占74.25%,革兰阳性菌占12.95%,真菌占12.8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前5位。在标本来源上,ICU和普通病房标本来源均主要以痰液为主,其次为尿液和血液。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两组中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碳青霉烯类、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均小于10%;ICU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大于50%,其中ICU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和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普遍偏高,其中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100%大于ICU的7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在两组中除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余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左右,两组间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和普通病房病原菌分布及构成各有不同,ICU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大多高于普通病房,临床经验性用药前应结合各科室细菌分布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任强[3](2020)在《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奶牛乳房炎(Bovine mastitis)是奶牛养殖业中最为常见疾病的之一,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丧失,同时伴随着奶质的降低,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病原菌感染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采集新疆南疆地区部分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乳样,从中分离鉴定金葡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葡萄球菌A蛋白分型(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的方法对金葡菌进行分型。同时检测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评价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和毒素基因携带率,为南疆奶牛健康养殖提供实验依据。MLST分析结果表明,107株金葡菌分属于44个ST型(序列型,Sequence typing),其中41个ST型为本研究首次发现,占本研究确定总ST型的93.2%。41个新ST型中,来源于阿克苏地区的有24个,来源于巴州地区的有17个。在巴州地区占优势的分子分型为ST5406和ST5405。而阿克苏地区的金葡菌序列型较分散,没有发现较高比例的优势分子分型。通过对44种ST型进行聚类分析,归为5种克隆复合群(Clonal complex,CC),其中CC81、CC88两个克隆复合群来自阿克苏地区,CC5405、CC5406两个克隆复合群来自巴州地区,CC398为两个地区共有的克隆复合群。spa分型结果表明,107株金葡菌分属于9种spa型,其中t5100、t2970、t2592、t1764 4种spa型来源于阿克苏地区,t189、t519、t1451、t571 4种spa型来源于巴州地区,t034为两个地区共有的spa型。分子分型结果显示出新疆南疆地区乳源金葡菌分子分型的多样性。采用K-B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107株金葡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株对青霉素G、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表现为极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72.0%(77/107)、64.5%(69/107)和58.9%(63/107)。有19.6%(21/107)的金葡菌没有表现出对任何一种所检测药物的耐药性,9.3%(10/107)的菌株表现出对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13.3%(14/107)的菌株表现出对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57.9%(62/107)的菌株表现为对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现象(Multidrug-resistant,MDR)。同时,本研究还对107株菌做了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aureus)检测,结果表明有3株菌为MRSA菌株,均分离自同一地区。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法检测了107株分离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表明,有12株菌(11.2%,12/107)生物膜形成能力较强,38株菌(35.5%,38/107)表现出中等的生物膜形成能力,56株菌(52.3%,56/107)生物膜形成能力较弱。PCR技术检测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发现clfa、clfb、cna、sarA、sigB在所有分离株中均存在,而bap和agrC在所有菌株中均未检测到。其次检出率较高的基因分别为ccp(94.4%)、luxS(87.0%)、tcaR(86.0%)和icaA(58.9%)基因。对15种毒力基因,包括肠毒素基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E)、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基因(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TSST)、溶血素基因(Hemolysins,HL)、杀白细胞素基因(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PVL)和剥脱性毒素基因(Exfoliative toxin,ET)等进行检测。pvl基因检出率为54.2%(58/107),且88.6%的CC5406型菌株(31/38)均含有pvl基因。eta的基因检出率为26.2%(28/107),未检测到etb基因。20.6%的菌株(22/107)含有tsst基因,且只存在于CC81和CC5406克隆群中,其他克隆群未检测到该基因。溶血素基因hlb在所有菌株中均存在,hla基因的检出率为98.1%(105/107)。肠毒素基因see在所有菌株中均未检测到。其它肠毒素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sea(12.1%,13/107)、seb(4.7%,5/107)、sec(24.3%,26/107)、sed(41.1%,44/107)、seg(1.9%,2/107)、seh(25.2%,27/107)、sei(57.0%,61/107)、sej(5.6%,6/107)。其中seh基因在来源于阿克苏地区金葡菌的检测率为90%(27/30),sei基因以较高检出率存在于CC5405(66.7%,22/33)和CC5406(97.4%,37/38)两个克隆群中。本研究通过对分子分型和生物膜相关检测、毒素基因检测和药物敏感性整合分析发现,CC5405和CC5406作为本研究所发现的新的克隆复合群,其有着强生物膜形成能力和高生物膜形成基因检出率。同时,这两个克隆复合群有着很高的毒素检出率。如,CC5406-t519型的pvl基因和sei基因的检出率高于85%。而CC5405-t189型有着高的溶血素基因、sea和seb基因。CC5406-t519型对红霉素、青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80%。相较于这两个克隆复合群,CC81、CC88、CC398的耐药性和毒素基因检出率相对较低。

张杰[4](2020)在《皮肤软组织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收集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了解其临床特征和药物敏感性。2.分析江西地区MRSA临床分离株对夫西地酸的药物敏感性,明确耐夫西地酸MRSA菌株的基因分型。3.了解江西地区源自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出MRSA菌株的分子特征(基因分型,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和主要流行克隆型,探索基因分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的关联。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江西省9家三甲医院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例,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对60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并完善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所有分离到的175株MRSA菌株对夫西地酸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检测耐夫西地酸MRSA菌株的spa分型和MLST分型。对于60株来自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MRSA菌株,分析MRSA感染的临床特征,测定菌株的基因分型,毒力基因pvl、hla、hlb、hld、sea、seb、tst及耐药相关基因aac(6’)/aph(2’’)、aph(3’)-Ⅲ、ermA、ermB、ermC、tetM。结果:1.共收集到MRSA菌株175株,用PCR检测mecA基因全部阳性,检出10株对夫西地酸耐药,耐药率为5.7%。在耐夫西地酸MRSA中共检测到三种基因分型,有5株MRSA基因型为ST239-MRSA-t4549,MIC值集中在8-16μg/mL,对夫西地酸表现为低浓度耐药,另外3株ST5-MRSA-t2460型和2株ST5-MRSA-t7130型的MIC值偏高,均>64μg/mL,属于夫西地酸高浓度耐药的标准。2.从MRSA临床分离株中筛选出60株来自SSTIs患者的MRSA菌株,统计患者临床信息,结果显示61.7%的感染发生在社区,其中24.3%(9/37)的患者尚未成年。SSTIs来源的MRSA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100%耐药,对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的耐药率分布为93.3%和88.9%,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低于40%。从SSTIs患者中分离的MRSA对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显着高于导致其他类型感染的MRSA菌株(P<0.05),而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则明显低于导致其他类型感染的MRSA菌株(P<0.05)。3.测定自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中分离的MRSA菌株的基因分型,共检测到21种Spa分型,其中t437型最常见,共18株(29.5%),其次有6株t114型。对筛选出的MRSA菌株进行MLST分型,共测出12种ST型别,包含1株新的克隆型别,ST59(22/60,36.7%)是最常见的序列型,其次为ST239(11/60,18.3%),ST59-MRSA-t437为纳入研究菌株的优势克隆型(14/60,23.3%)。4.对筛选出的MRSA菌株扩增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结果显示pvl阳性率为20%,其中66.7%pvl阳性的MRSA菌株表现为Spa-t437型。hla、hlb、hld、sea、seb及tst的阳性率分别为70.0%、60.0%、71.7%、15.0%、10.0%、8.3%。氨基糖苷类相关耐药基因aac(6’)/aph(2’’),aph(3’)-Ⅲ阳性率为18.3%和41.7%,大环内酯类相关耐药基因ermA,ermB,ermC阳性率为8.3%、53.3%和28.3%,四环素类相关耐药基因tetM阳性率为8.3%,2株MRSA未检出上述任一种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结论:1.夫西地酸耐药的主要基因型为ST239-MRSA-t4549型和ST5-MRSA-t2460型,江西地区的MRSA临床分离株对夫西地酸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夫西地酸仍是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效药物。2.在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的MRSA以社区来源为主。来自SSTIs的MRSA菌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于其他感染来源的MRSA菌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MRSA菌株。3.ST59-MRSA-t437是引起SSTIs的优势克隆型,而且毒力强,t437型携带pvl基因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型别的MRSA,溶血素基因是MRSA中最常见的毒力因子,ST5-MRSA-t2460菌株毒力强,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王莹莹[5](2020)在《MSM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现况及表型分子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定植情况,探讨影响鼻腔定植的因素,分析菌株的耐药表型和分子特征,为预防控制MSM人群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横断面研究设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招募研究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和鼻腔分泌物采样。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标准方法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扩增技术检测菌株的特异性基因、耐药基因和毒素基因;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确定金葡菌的分子分型;采用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MRSA分子特征。金葡菌与MRSA的单因素分析采用c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10的变量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耐药特征及分子特征各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双侧)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BURST算法与树状图分析软件(PHYLOVIZ 2.0,MEGA-X)比较菌株等位基因的进化关系并进行亲缘性分析。结果基本情况:共纳入911名MSM,年龄范围16-58周岁,平均年龄(±标准差)为27.70±3.38岁,未婚为主(91.55%),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6.72%,大多数(86.50%)近半年有同性性行为。SA和MRSA的定植率及影响因素:SA、MRSA和MSSA的定植率分别为33.70%(307/911)、3.62%(33/911)和30.08%(274/9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互联网/软件寻找同性性伴是MSM定植SA的危险因素(OR=1.574,95%CI:1.095-2.263);戒烟(OR=7.166,95%CI:1.662-30.895)是MRSA定植的危险因素。药物敏感性分析:MSM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高,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耐药率较低,多重耐药率达49.51%。MRSA对青霉素、头孢西丁、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及高于MSSA,而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低于多重耐药MSSA(P<0.05)。MRSA的多重耐药模式为头孢西丁-红霉素-克林霉素,MSSA的多重耐药模式为红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分子分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共有82种MLST型别,主要为ST188(13.03%)、ST15(9.45%)、ST7(7.49%)和ST398(7.17%)。MRSA共22种ST型别,主要为ST59(24.24%)和ST5(9.09%);SCCmec型别主要为IV型(39.39%),其次为V型(27.27%)、NT(24.24%),I型、II型和III型各一株(3.03%);SPA分型共14种,主要为t437(21.21%)、t164(6.06%)、t311(6.06%)、t1451(6.06%)和t4549(6.06%);MRSA主要的分子分型模式为t437-ST59-SCCmec IV(7株)。系统进化树显示有18组SA具有不同程度的亲缘性,存在医院、社区和动物来源菌株聚集的现象。SA的基因携带情况:结合MSSA的PCR检测结果和MRSA全基因测序结果,对SA的6种耐药基因和6种毒素基因进行分析。耐药基因主要为blaZ(68.08%)、erm(C)(34.85%)、tet(K)(26.38%),毒素基因主要为sak(92.83%)、scn(74.27%)。12.05%SA携带tst基因;2.93%SA携带pvl基因,3.58%SA携带etb基因,0.65%SA携带eta基因,且均为MSSA。MRSA的blaZ、mecA基因携带率高于MSSA,sak基因携带率低于MSSA(P<0.05)。单株ST15 SA携带较多耐药和毒素基因,ST188和ST1281 SA携带较多毒素基因。MRSA的基因携带情况:33株MRSA共筛选到7类19种耐药基因和6类26种毒素基因。耐药基因主要为blaZ(96.97%)、mecA(78.79%)、erm(C)(39.39%)、tet(K)(24.24%)和aph(3’’)-III(24.24%),毒素基因主要为aur(72.73%)、hlg A(69.70%)、hlgB(69.70%)、hlgC(69.70%)、scn(63.64%)和sak(60.61%)。单株ST59、ST874和ST5697 MRSA可携带8种耐药基因,单株ST5和ST25 MRSA可携带18种毒素基因。结论广州市MSM鼻腔金葡菌定植率处于中等水平,但MRSA定植率较高。使用互联网/软件寻找同性性伴是MSM鼻腔定植金葡菌的危险因素,吸烟习惯是MSM鼻腔定植MRSA的影响因素,已戒烟者比从未吸烟者定植MRSA风险高。MSM人群金葡菌多重耐药情况较严重,今后需对抗菌药物耐药水平进行长期动态的监测。金葡菌的ST型别以ST188为主,MRSA分子分型以t437-ST59-SCCmec IV为主,存在社区、医院和动物来源菌株交叉传播的风险。

王玉[6](2020)在《2268例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分布及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医师规范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住院的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致病菌菌株及药敏试验结果,对致病菌的构成情况及常见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对发生血流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并对各个科室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期间共分离出引起血流感染的致病菌株2268例,其中革兰阴性菌1197例,占52.78%,位于前四位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06例(22.31%)、肺炎克雷伯菌263例(11.60%)、铜绿假单胞菌107例(4.72%)和鲍曼不动杆菌80例(3.53%)。分离到革兰阳性菌1071例(47.22%)。其中排名前三位的革兰阳性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18例(31.66%)、屎肠球菌129例(5.69%)、金黄色葡萄球菌108例(4.76%)。血流感染发生率排名前6位的科室依次为血液内科(442例,占19.49%)、重症医学科(409例,占18.03%)、普外科(271例,占11.95%)、小儿内科(180例,占7.93%)、老年科(115例,占5.07%)、急诊科(97例,占4.28%),其他科室共754例,占33.25%。对分离到的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64.23%和31.9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保持较高敏感性。两类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差异,分别为3.6%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3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耐药率均低于2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1.5%。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耐药率均在70%以上,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76.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76.7%,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占41.7%,所有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表现敏感。屎肠球菌中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4.7%,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的敏感率为100%。未分离出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肠球菌。结论:我院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中检出革兰阴性菌略多于革兰阳性菌中,其中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而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为常见。由于我院血流感染患者所在科室分布广泛,但不同科室血流感染分离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不同。全院耐药情况分析显示我院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与全国耐药监测网报道的平均水平高低还是相当。但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较高,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丁孟和[7](2019)在《某医院骨科临床分离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究2012-2017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临床分离病原菌临床分布与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材料和方法:全部菌株分离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2-2017年6年间送检的伤口分泌物、痰、尿液、血液等临床标本,即送检物检测出的病原菌,剔除同一患者分离出的重复菌株。细菌鉴定使用VITEK 2-Compact仪器,药敏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按2017年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使用WPS软件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数据处理,收集总数前五的菌株耐药率情况,SPSS 22.0统计分析数据,采用X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12-2017年共分离细菌1392株,革兰阴性菌中最多见的菌株依次有:大肠埃希菌(14.6%),阴沟肠杆菌(13.9%),铜绿假单胞菌(9.8%),鲍曼不动杆菌(9.6%),革兰阳性菌最多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1.3%)。2.分离出的细菌菌株来源主要为:伤口分泌物、呼吸道标本、尿液、血液,分别占65.6%、11.3%、16.0%和4.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43.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4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氯林可霉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4.大肠埃希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出率为80.9%,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检出率为26.5%.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和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2.9%(6/24)和6.7%(3/64).2012-2017年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2012-2016年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厄他培南耐药率呈下降趋势(P<0.05),2012-2017年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吡肟、氨曲南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5.2012-2017年共分离出55株肠球菌属细菌,其中粪肠球菌44株(80%)、屎肠球菌11株(20%)。粪肠球菌对奎努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为97.1%,明显高于屎肠球菌对奎努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在30%以下。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1.2012-2017年我院骨科共分离细菌1392株,主要以伤口分泌物为主,各菌株数量排名前五的革兰阴性菌有: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2.金葡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氯林可霉素耐药率上升,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上升,2012-2017年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上升,2012-2016年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厄他培南耐药率下降,2012-2017年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吡肟、氨曲南耐药率上升。粪肠球菌对奎努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屎肠球菌对奎努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3.每类分离菌株出现了一些耐多药的超级细菌,MRSA、MRCNS检出率分别为43.3%、40%,应给予重视,合理用药。4.我院骨科病菌药敏监测与全国监测报告稍有差异,完全依赖自己本身的经验用药,往往存在误差,临床医生需以细菌特性和药敏报告作参考,结合医院现有抗生素,更好的治疗患者。

刘程琳[8](2019)在《2015-2017年上海市某区综合ICU器械相关感染现状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了解上海市某地区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重点的确定、针对性防控办法的拟定提供根据。2阐明上海市某地区综合ICU器械相关感染发生状况、病原体分布情况、筛选器械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调查收集上海市某区五家医院2015-2017年综合ICU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描述综合ICU病人的医院感染情况和器械相关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 2015年-2017年共计4788名综合ICU患者纳入课题,住院总日数50418 d,发生医院感染434例、510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9.06%、日感染发病率为10.12‰;ICU住院天数>14 d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高于ICU住院天数≤14 d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χ2=547.68,P<0.000)。2下呼吸道、VAP、CAUTI是综合ICU最主要的医院感染部位,占比分别为41.37%、26.08%、13.73%;ICU医院感染检出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6.34%,最多见的病原体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3器械相关感染共221例次,占医院感染的43.33%,连续三年器械相关感染占比逐年降低(χ2=24.44,P<0.001);呼吸机、导尿管、中央导管连续三年的总使用率分别为43.91%、71.97%和52.78%,三年中呼吸机、中央导管的使用率逐年上升(χ2=81.94,χ2=16.50,P<0.001)。4 1567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 133例,发病率为8.49%,千日发病率为6.01‰,2015-2017年VAP发病率逐年降低(χ2=11.46,P<0.001);VAP组患者死亡率12.78%高于非VAP组7.25%(χ2=5.22,P<0.05);发生VAP的患者病原体检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5.37%,最多检出的菌种是铜绿假单胞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APACHEⅡ评分>15、ICU住院天数>14 d、机械通气天数>7 d是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5 3204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CAUTI 70例,发病率为2.18%,千日发病率为1.93‰;CAUTI组病人死亡率15.71%,非CAUTI组死亡率9.48%;发生CAUTI的患者病原体检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0.00%,最多检出的菌种是大肠埃希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15、ICU住院天数>14d、导尿管留置天数>7d是发生CAUTI的独立危险因素。6 2223例留置中央导管患者发生CLABSI 18例,发病率为0.81%,千日发病率为0.68‰;CLABSI组死亡率11.11%,非CLABSI组死亡率9.93%;发生CLABSI患者的病原体检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5.00%,最多检出的菌种是肺炎克雷伯菌;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ICU住院天数是产生CLABSI的影响因素(χ2=5.69,9.2,P<0.05)。结论:1该区综合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导管使用率处在较高水平,器械相关感染是综合ICU医院感染的重点。应尽量减短病人在ICU的住院时间,继续加强导管的使用管控,降低导管使用率,连续展开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增强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推进院感监测数据的规范化管理。2应将下呼吸道、VAP、CAUTI三类感染部位列为综合ICU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对以上高发感染部位的监测,尤其应加强下呼吸道管理和监测。3综合ICU中机械通气所引起的VAP是可防可控的,发生VAP的死亡风险更高。对机械通气病人需要积极医治原发病,减短ICU住院时间,增强气道管理,严格把握撤机指征,削减机械通气时长,从而减少VAP的发生。4该区综合ICU留置导尿管患者CAUTI发病水平较低,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来说,年龄越大、APACHEⅡ评分越高、ICU住院天数越长、导尿管留置天数越长,CAUTI发生的几率越大。5该区中央导管留置患者CLABSI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性别和ICU住院时间是该类患者发生CLABSI的影响因素,有效预防的关键是合理安置患者,缩短ICU入住时间。

曾凌[9](2019)在《江西地区MRSA的耐药及临床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了解江西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情况及各地区之间的耐药差异。2、明确江西各地区MRSA的分子特征(基因分型、毒力基因等)及主要流行克隆型别,并探讨MRSA的克隆型、耐药表型和毒力基因三者之间的相关性。3、分析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并探讨其临床特征与分子分型之间的联系,明确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方法:1、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西省11个地市的11家三甲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经常规鉴定、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Vitek-2 Compare鉴定,同时应用mec A-fem B双重PCR法鉴定为MRSA菌株,纳入本研究。2、釆用微量扩散法做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利福平、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替考拉宁等18种抗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3、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基因多态性分型(spa分型)方法,葡萄球菌基因盒分型(SCCmec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进行分子分型。并采用PCR方法检测PVL毒力基因。4、收集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与分子分型之间的联系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标本来源及药敏结果:237株MRSA的标本来源主要为分泌物,占比31.22%。总体耐药情况为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耐药率为100%,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3.24%,红霉素耐药率80.59%和克林霉素耐药率64.14%,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达托霉素和奎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药物耐药率为0。利福平、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和替考拉宁在不同地区的耐药率存在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利奈唑胺和呋喃妥因在不同年龄段的耐药率存在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庆大霉素、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在男性患者中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分子特征:2.1 spa分型主要为t437共74株,占31.22%,t030共32株,占13.50%,t114共20株,占8.44%;不同地区的spa型存在很大差异的,北部地区、南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以t437为主,中部地区以t030为主,西部地区t437和t030占比均衡。2.2 SCCmecⅣa为优势型别,占66.67%;SCCmecⅢ占15.19%;SCCmecⅡ,占13.50%;SCCmecⅴ占3.38%。除南昌地区SCCmecⅢ为主要型别外,占59.38%,其余各地区都是以SCCmecⅣa为主要优势型别。2.3经PFGE和MLST分型,共得到21种不同型别的克隆,优势克隆型别为ST239、ST59、ST1和ST338;分为9个克隆群,优势克隆群为CC239、CC59和CC1。2.4共检出32株PVL阳性菌,占13.19%,其中鹰潭地区PVL阳性率最高,占29.63%,其次为景德镇地区,占26.32%,吉安地区,占25%;PVL阳性菌株的主要型别为ST59-MRSA-Ⅳa-t437型。3、临床感染特征分析MRSA感染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30±24.68岁;主要为男性患者,占63.7%;科室分布情况:主要来源于外科,占52.70%,ICU,占8.8%。237名患者中,30天内死亡患者28人,占11.81%。死亡组CC59克隆型、SCCmecⅣa型别和t437型别的占比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L毒力基因在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住ICU、脑血管疾病、患者年龄>60岁是MRSA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未发现MRSA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达托霉素和奎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菌株,对其它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耐药严重。各地区之间耐药情况存在差异,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在男性患者中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2、ST59-MRSA-IVa-t437为江西地区的主要优势流行克隆型,且在各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克隆播散。ST239-MRSA-Ⅲ-t30为次要优势流行克隆型,主要在南昌地区多见,其他地区散发。江西地区PVL阳性菌株的主要型别为ST59-MRSA-t437-Ⅳa型。3、不同分子型别的MRSA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存在差异,MRSA感染重点防控对象为患有脑血管疾病、年龄>60岁和ICU患者。

李惠春[10](2019)在《儿童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治疗的体内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比较安徽省内儿童与>14岁患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流行病学特征与耐药性差异,并通过建立兔组织笼模型探索儿童感染杀白细胞素(panton-vanlentine leukocidin,pvl)阳性MRSA的治疗方法,为儿童感染临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738株,所有菌株均进行药敏试验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技术检测mec A、杀白细胞素(pvl)基因,然后按年龄分组对所有菌株的mecA基因、pvl基因、科室来源、标本来源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无菌条件下建立四组兔组织笼感染模型(A组感染pvl(+)MRSA,B组感染pvl(-)MRSA,C组感染ATCC43300,D组感染ATCC25923),并分别予利奈唑胺(实验组))万古霉素(对照组)治疗,抽取每次治疗前及治疗达稳态后前3天组织笼内组织液并换算成细菌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38株SA检测为MRSA菌株共126株,占17.07%,pvl阳性菌株36株,阳性率为28.57%。儿童患者与>14岁患者感染SA的mecA及pvl基因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分离自儿童患者MRSA菌株32株,占20.92%,pvl阳性MRSA菌株7株,阳性率为21.88%;分离自>14岁患者MRSA菌株94株,占16.07%,其中阳性菌株29株,占30.85%。儿童患者感染MRSA主要来源于烧伤科(31.25%)、外科(15.63%)、ICU(9.38%),其中pvl(+)MRSA主要来源于外科(57.14%)、新生儿病区(28.57%)、呼吸内科(14.29%),与>14岁患者感染MRSA主要来源科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儿童感染MRSA主要来源标本为脓液(31.25%)、痰(25.00%)、创面(15.63%),pvl(+)MRSA主要来源于脓液(71.43%)、血(28.57%),与>14岁患者感染MRSA标本来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患者感染pvl(+)MRSA主要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林克酰胺类耐药,pvl(-)MRSA主要对β-内酰胺类、林克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耐药,与>14岁患者感染MRSA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兔组织笼细菌浓度经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治疗后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A、B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组织笼内细菌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01,B组:P=0.011,C、D两组细菌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P=0.308,D组:P=0.349)。结论安徽省各地区儿童患者与>14岁患者感染MRSA的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感染pvl(+)MRSA推荐使用利奈唑胺治疗,临床儿科医师应注意以上高发科室及标本感染SA的mecA及pvl基因鉴定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

二、医院工作人员咽部金葡菌定植及耐药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院工作人员咽部金葡菌定植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MSSA不同途径临床感染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1.2 研究对象
        1.1.3 质量控制
        1.1.4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初步分离细菌菌落特征及形态特点
        1.2.2 细菌鉴定结果
        1.2.3 病原菌分布情况
    1.3 讨论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MSSA临床感染危险因素及不同途径感染耐药性分析
    2.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
        2.2.1 无菌体液标本感染MSSA患者病例信息情况
        2.2.2 MSSA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2.3 不同途径感染MSSA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比较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3章 综述
    3.1 MSSA的研究意义
    3.2 MSSA致病因子研究进展
        3.2.1 微生物表面成分
        3.2.2 毒素
        3.2.3 胞外酶
    3.3 MSSA的耐药机制
        3.3.1 SA的甲氧西林耐药
        3.3.2 MSSA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
        3.3.3 MSSA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3.3.4 MSSA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和MLSB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3.3.5 MSSA对 MLSB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3.4 MSSA主要分子分型方法
    3.5 MSSA医院感染的预防策略
    3.6 MSSA与 MRSA感染临床用药比较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2)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病原菌分布
    3.2 标本来源分布
    3.3 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4 主要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5 主要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简历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综述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奶牛乳房炎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
        1.2.1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1.2.2 金黄色葡萄球菌spa分型
    1.3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
        1.4.1中毒性休克毒素-1
        1.4.2 杀白细胞毒素
        1.4.3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1.4.4 生物膜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金黄色葡萄球菌MLST分型
        3.2.2 金黄色葡萄球菌spa分型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
        4.2.2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实验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及毒素基因检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检测
        5.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相关基因检测
        5.2.3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基因检测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分子分型和毒力基因引物序列
附录2 MLST分型和SPA分型PCR部分结果图及金葡菌生化鉴定
附录3 10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热图

(4)皮肤软组织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菌株来源
        2.1.3 质控菌株
        2.1.4 实验试剂及配制
    2.2 方法
        2.2.1 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
        2.2.2 MRSA的鉴定
        2.2.3 夫西地酸耐药MRSA的筛选及MIC测定
        2.2.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
        2.2.5 数据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PCR扩增mec A基因结果
    3.2 临床资料
    3.3 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结果
    3.4 MRSA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
    3.5 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的分型结果
        3.5.1 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的 Spa分型
        3.5.2 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的 MLST分型
    3.6 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的毒力基因扩增结果
    3.7 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的耐药基因扩增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临床资料分析
    4.2 SSTIs的 MRSA临床分离株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4.3 MRSA临床分离株对夫西地酸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4.4 SSTIs的 MRSA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特征分析
        4.4.1 分子分型的意义及流行克隆型别
        4.4.2 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分布和意义
第5章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5)MSM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现况及表型分子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研究对象
        2.2.1 人群来源
        2.2.2 样本量估计
    2.3 问卷调查
    2.4 样本采集
        2.4.1 材料
        2.4.2 采样步骤
    2.5 金葡菌分离和鉴定
        2.5.1 材料
        2.5.2 实验步骤
    2.6 分子生物学实验
        2.6.1 材料
        2.6.2 抽提细菌基因组DNA
        2.6.3 琼脂糖凝胶电泳
        2.6.4 金葡菌和MRSA鉴定
        2.6.5 金葡菌分子特征
        2.6.6 MRSA全基因组测序
    2.7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2.7.1 材料
        2.7.2 方法
        2.7.3 实验步骤
        2.7.4 多重耐药的定义
    2.8 统计分析
    2.9 质量控制
        2.9.1 调查表设计
        2.9.2 现场调查与采样
        2.9.3 实验室检测
第三章 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1.1 基本人口学特征
        3.1.2 生活习惯、疾病史及用药史
        3.1.3 性取向及性行为
    3.2 MSM鼻腔金葡菌定植情况
        3.2.1 MSM鼻腔金葡菌定植率
        3.2.2 MSM鼻腔定植金葡菌的影响因素分析
        3.2.3 MSM鼻腔定植MRSA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药物敏感性分析
        3.3.1 金葡菌及MRSA的耐药分析
        3.3.2 金葡菌及MRSA的多重耐药分析
    3.4 分子分型
        3.4.1 金葡菌的MLST分型
        3.4.2 MRSA的 SCCmec分型
        3.4.3 MRSA的 SPA分型
    3.5 金葡菌的基因携带情况
        3.5.1 金葡菌的耐药和毒素基因
        3.5.2 多耐药金葡菌的耐药和毒素基因
        3.5.3 金葡菌MLST与基因携带情况
    3.6 MRSA的基因携带情况
        3.6.1 MRSA的耐药基因
        3.6.2 MRSA的毒素基因
        3.6.3 MRSA分子分型与基因携带情况
第四章 讨论
    4.1 MSM鼻腔金葡菌和MRSA定植情况
    4.2 MSM鼻腔定植金葡菌和MRSA的影响因素
    4.3 金葡菌和MRSA的耐药特征
    4.4 金葡菌和MRSA的分子特征
    4.5 局限与不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2268例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仪器设备与试剂
    2.3 方法
    2.4 药敏试验判读标准
    2.5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病原菌分布特征
    3.2 肠杆菌科细菌药敏分析
    3.3 非发酵菌药敏分析
    3.4 革兰阳性菌药敏分析
4.讨论
    4.1 大肠埃希菌
    4.2 肺炎克雷伯菌
    4.3 铜绿假单胞菌
    4.4 鲍曼不动杆菌
    4.5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4.6 屎肠球菌
    4.7 金黄色葡萄球菌
5.结论
6.不足
7.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某医院骨科临床分离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选取
    2.2 资料收集
    2.3 细菌鉴定方法
    2.4 药敏实验
    2.5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菌株构成
    3.2 菌株来源
    3.3 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3.1 葡萄球菌属
        3.3.2 肠球菌属
    3.4 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5 非发酵革兰阴性菌
第4章 讨论
    4.1 菌株构成及来源
    4.2 葡萄球菌属
    4.3 肠球菌属
    4.4 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4.5 非发酵革兰阴性菌
    4.6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8)2015-2017年上海市某区综合ICU器械相关感染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2015-2017 年上海市某区综合ICU医院感染现状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来源
        2.5 调查步骤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分析
        2.8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住院患者基本情况
        3.2 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3.3 综合ICU住院患者死亡率
        3.4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3.5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3.6 导管使用率及器械相关感染内部构成比变化情况
    4 讨论
        4.1 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生及死亡情况
        4.2 综合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4.3 综合ICU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4.4 导管使用率及器械相关感染内部构成比变化情况
    5 结论
第二部分 2015-2017 年上海市某区综合ICU器械相关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来源
        2.5 调查步骤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分析
        2.8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VAP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2 CAUTI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3 CLABSI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VAP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2 CAUTI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3 CLABSI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9)江西地区MRSA的耐药及临床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前言
第一部分 MRSA的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收集方案
        1.3 主要试剂及配制
        1.4 MRSA基因组DNA提取
        1.5 MRSA的鉴定与复核鉴定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MRSA来源与鉴定
        2.2 标本类型分布
        2.3 耐药性分析
    3 讨论
第二部分 MRSA的分子特征分析
    1 材料
        1.1 MRSA菌株收集与鉴定
        1.2 试剂和仪器
        1.3 MRSA 基因组 DNA 提取:同第一部分
        1.4 引物设计
    2 方法
        2.1 spa分型
        2.2 SCCmec分型
        2.3 PFGE 实验方法
        2.4 MLST分型
        2.5 PVL毒力基因的检测
    3 结果
        3.1 spa分型结果
        3.2 SCCmec基因分型结果
        3.3 PFGE和 MLST分型结果
        3.4 PVL毒力因子检测结果
        3.5 237株MRSA分离株的分子特征
    4 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分子分型的MRSA感染临床特征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2.1 资料收集
        2.2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237株MRSA感染患者的人口学基本信息
        3.2 MRSA感染患者的主要克隆群临床特征分析
        3.3 MRSA感染患者的spa主要型别的临床特征分析
        3.4 MRSA感染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4 讨论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10)儿童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治疗的体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儿童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分析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建立兔组织笼模型探索儿童感染杀白细胞素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的研究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分型、耐药分析与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四、医院工作人员咽部金葡菌定植及耐药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MSSA不同途径临床感染特点分析[D]. 王静.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2]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郭慧慧.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特性研究[D]. 任强. 塔里木大学, 2020
  • [4]皮肤软组织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性研究[D]. 张杰. 南昌大学, 2020(08)
  • [5]MSM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现况及表型分子特征研究[D]. 王莹莹.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6]2268例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王玉.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某医院骨科临床分离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D]. 丁孟和. 南昌大学, 2019(01)
  • [8]2015-2017年上海市某区综合ICU器械相关感染现状分析[D]. 刘程琳. 南昌大学, 2019(01)
  • [9]江西地区MRSA的耐药及临床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曾凌. 南昌大学, 2019(01)
  • [10]儿童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治疗的体内研究[D]. 李惠春.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医护人员咽部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及耐药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