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即可检测出炭疽杆菌

30分钟即可检测出炭疽杆菌

一、检测炭疽杆菌30分钟即可检出(论文文献综述)

梁宇[1](2021)在《基于铕(Ⅲ)配位聚合物的天线效应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稀土配位聚合物通常是以含氮氧的配体和稀土离子通过配位键聚合而成,其发光通常是基于天线效应,即配体吸收外界能量然后通过Dexter能量转移到稀土离子,敏化稀土离子使其发出特征荧光。铕配位聚合物的发光通常具有发射波长较长、能级结构简单、颜色纯度高、荧光寿命较长等诸多优点,因此在荧光探针传感器的构建、时间门控荧光成像及发光器件的构建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基于铕配位聚合物颗粒(Europium coordination polymer particles,Eu-CPs)的天线效应在溶液相和固相方面的分析传感应用,并探究了以天线效应为能量中间态的光活化发光增强(Photo-activated luminescence enhancement,PALE)机制及其分析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以柠檬酸和六水合硝酸铕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锅水热法合成了微米级的表面富含羧基和羟基的Eu-CPs,因其表面的Eu3+易与周围的水分子发生配位作用,导致背景荧光很微弱。当存在2,6-吡啶二羧酸(2,6-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DPA)时,通过和水分子竞争性地与Eu3+相结合,在280 nm的紫外光激发下,DPA会吸收能量,并通过天线效应将其传递给Eu-CPs,最终使得Eu3+位于618 nm处的特征红色荧光发射出来。随着DPA浓度的增加,红色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并与0.5-80μmol/L浓度范围的DPA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5.23 nmol/L(3σ/k)。更重要的是,因为DPA是炭疽芽孢杆菌孢子的生物标志物,我们将该方法用于炭疽芽孢杆菌孢子的定量评估,以及炭疽芽孢杆菌孢子萌发的实时监测。该方法通过简单地利用天线效应敏化稀土离子发光,为有关微生物的发育周期提供了有用信息。2.通过将Eu-CPs和DPA共同掺杂到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静电纺丝前驱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得了Eu-CPs/DPA/PVA电纺纳米纤维膜(Eu-CPs/DPA/PVA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films,Eu-CPs/DPA/PVA ENFFs)。基于DPA与Eu3+之间的天线效应,该纤维膜在280 nm激发下,在618 nm处发射红色荧光,且量子产率为22.2%。当铜离子(Cu2+)存在时,能竞争性地与DPA结合,破坏Eu-CPs与DPA之间的天线效应,导致纤维膜红色荧光强度降低,由此建立了一种基于天线效应阻断的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传感器,利用固相膜荧光“on-off”过程实现Cu2+的分析检测,线性范围为2-45μmol/L,检测限为1.3μmol/L。该方法选择性良好,血样中的各种其它离子和氨基酸不干扰Cu2+的含量测定。该POCT传感器用于检测加标血清样品中的游离铜,回收率达到101.1%-105.2%,表明该方法有望用于临床上Cu2+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初步诊断。3.研究发现Eu-CPs与DPA的强酸性溶液在280 nm连续激发下发光持续增强,通过系统实验研究该PALE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Eu-CPs表面的Eu3+与DPA之间的天线效应作为一种能量中间态,敏化Eu3+发光的同时会敏化O2产生单线态氧(1O2),1O2会进一步氧化DPA生成新的发光物质,并在390 nm处有新的荧光峰发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PALE特性的新型、通用的自恢复光化学反应,以此构建一个三输入单输出的AND逻辑门,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检测方法,用于炭疽芽孢杆菌孢子萌发的实时监测,可以为后续新的光化学反应的扩展及应用提供新思路。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Eu-CPs探针引发的天线效应实现了其在溶液相和固相介质的分析传感应用;并探究其引发的天线效应为能量中间态的PALE机制及其分析应用。该探针在溶液相的检测具有背景信号低,灵敏度高等优势;在固相的检测具有较好便携性,更适合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初步诊断;此外,该探针涉及的光活化发光增强现象为新的光化学反应的扩展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邢凯[2](2020)在《取代苯甲酸锌镉有机框架的构筑及荧光检测性能》文中提出锌镉有机框架化合物由于具有结构多样、可调性强和模块化的优点,且主体框架可与客体分子产生丰富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是一类可应用于目标分子识别和检测的荧光材料。为提升该荧光检测材料的化学稳定性,揭示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荧光及检测性能间的关系,实现对目标检测物分子快速、敏感检测,本论文依据超分子自组装策略和配位化学原理,选择了单环二羧基、双环二羧基、三环二羧基、吡啶单羧基及吡唑吡嗪基取代的苯甲酸为主配体,合成了两例超分子有机框架和十九例锌镉金属有机框架,达到了改变多端羧基配体不同取代单元调节和功能化框架结构的目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荧光检测性能测试,研究了弱相互作用力对有机配体构象和堆积形式的影响以及框架结构与荧光检测性能之间的关系。基于氢键相互作用,得到了两例超分子有机框架[(H2bpdc)0.5(4,4′-bipy)0.5](1)和[(H3dpob)(4,4′-bipy)·3H2O](2),提高金属盐比例和体系p H值,以单环二羧基取代苯甲酸与不同长度和配位点的含氮辅助配体反应,得到了五例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d(Hdpob)(H2O)3]·H2O}n(3),[Cd(Hdpob)(bib)]n(4),[Zn(Hdpob)(bib)0.5]n(5),{[Cd1.5(dpob)(2,2′-bipy)]·0.5H2O}2n(6)和{[Cd3(dpob)2(4,4′-bipy)2]·3H2O}n(7)。4,4′-bipy分子构象的不同使得化合物1和2展现出了活性不同的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化合物3-7在DMSO中均展现出了双发射性质。尽管化合物4和5具有相同的配体、相似的结构,但由于中心金属的差异,变换激发波长后展现出了趋势相反的蓝绿光调节性质。在单环二羧基取代苯甲酸框架的基础上,以苯甲酸为主体,扩大取代单元共轭体系的同时提高对称性,选择了双环二羧基取代苯甲酸配体,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Zn(Htpo)]·6H2O}n(8)和{H[Zn3(OH)(tpo)2]·3DMF·2H2O}n(9)。从活性位点的可及性和框架稳定性的角度出发,在拓扑分析的指导下,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d1.5(tpo)(4,4′-bipy)1.5]·3H2O}2n(10)。化合物10在水中对苦味酸分子展现出了高敏感检测及良好的循环性。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10在有机溶剂和不同p H的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并从结构和动力学角度进行了分析。继续扩大取代单元共轭体系、增加空间取向灵活性,选择了三环二羧基取代苯甲酸为配体,合成了两例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H[Zn3(OH)(tcpb)2(H2O)3]·3H2O(11)和H[Zn3(OH)(tcpb)2(DMA)]·DMA·4H2O(12)。具有“六叶风车”状结构的化合物11在DMA溶剂中展现出了最大程度的荧光增强和最明显的红移现象,由于μ2-H2O分子的离去和DMA分子的配位作用,中心金属的配位环境和配体的构象发生了巨大改变,发生了单晶-单晶结构转换得到了化合物12。在动态淬灭和静态淬灭机理共同作用下,化合物12对Co2+离子展现出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裸眼识别,检出限为0.22μmol/L。将取代单元中一个羧基替换为吡啶单元,选择了刚性不同的吡啶单羧基取代苯甲酸为配体合成了六例锌镉金属有机框架[Cd(Hcpn)·Cl·CH3OH]n(13),[Cd(cpn)·H2O]n(14),{[Cd2(cpon)2·2H2O]·H2O}n(15),[Cd(cpon)·2H2O]n(16),[Zn(cpon)·H2O]n(17)和[Zn(cpon)]n(18)。基于框架和拓扑网络的动态性,将客体染料分子4-(4-二乙基氨基苯乙烯基)-1-甲基吡啶翁(DEASM)封装在了化合物16中。该复合物最终展现出了双发射荧光性质,发光颜色可从绿色线性调节至红色,并对p H展现出了敏感度可控的比率式荧光响应。利用此特点,该复合物对呋喃西林(NZF)展现出了高敏感检测性质,并可整合为分子逻辑操作。继续将取代单元中配位官能团替换为吡啶(多氮唑)类基团,选择吡唑吡嗪基取代苯甲酸配体作为主配体,调节单环羧酸辅助配体的连接角合成了三例镉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d(cpp)(ac)·H2O](19),{[Cd(cpp)(Hdcb)·H2O]·H2O}(20)和{[Cd(cpp)(tdc)0.5·H2O]·3H2O}n(21)。利用类沸石型金属有机框架21孔道内表面丰富的路易斯活性位点锚定、敏化稀土铕离子,成功制备了双发射荧光复合材料Eu3+@21。在共敏化机理和优先配位原则的综合作用下,该复合物作为比率式荧光检测材料在水溶液中对炭疽杆菌生物标记物2,6-吡啶二甲酸(DPA)分子展现出了高灵敏地选择性响应,检出限低至6.74 nmol/L。

吴岱[3](2020)在《金属有机骨架基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认为金属有机骨架(MOFs)作为一类新兴的多孔材料,由金属离子/簇合物和有机配体自组装构成,具有结晶度高、结构明确、孔径可调和易于官能化等优点,在吸附和分离、催化、生物医学、质子传导性、磁性、发光以及其他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荧光MOFs(LMOFs)作为荧光传感器的应用是近些年蓬勃发展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离子传感、痕量水传感、挥发性有机物传感、爆炸物传感、生物分子传感和温度传感等。本论文以开发新型LMOFs为目标,通过合成选取氨基功能化的三羧酸配体2-氨基-1,3,5-苯三甲酸(H3(NH2BTC))和含吡啶基二羧酸配体4’-(3,5-二羧基苯基)-4,2’:6’,4”-三吡啶(H2DCTP),分别与过渡金属离子Zn2+和稀土离子Ln3+合成新结构LMOFs,进一步通过金属离子交换以及Eu3+/Tb3+共掺杂构筑LMOFs材料。我们对所合成LMOFs材料荧光传感性质进行了探索。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我们设计选择带氨基功能化的均苯三甲酸H3(NH2BTC)作为有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与d10组态的过渡金属Zn2+离子合成荧光金属有机骨架Zn(NH2BTC3-)(Me2NH2+)·(DMF)1.5(ZnMOF)。该ZnMOF的三维骨架中包含不规则笼状结构,笼内分布着氨基官能团、羧基氧空位点。其发光特性表明,ZnMOF作为一种双功能发光传感器,基于荧光增强实现了苯甲醇分子的选择性检测,并基于“天线效应”有效地敏化了Tb3+阳离子的可见光发射。更重要的是,Tb3+功能化的ZnMOF(Tb3+@ZnMOF),也可以用于检测苯甲醇,相对于ZnMOF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这是首例基于比例荧光机制检测苯甲醇的MOF基荧光传感器。2.我们选择有机配体H3(NH2BTC)和稀土离子Ln3+在混合溶剂下自组装构筑一系列同构包含一维孔道的三维稀土MOFs:Ln(NH2BTC)(H2O)·(H2O)(DMF)2(Ln=La,Sm,Eu,Tb,Gd和Yb等)。其中H3(NH2BTC)配体和Eu3+配位得到一例不发光的Eu(NH2BTC)(MOF 1)。MOF 1可用于光恢复荧光传感器,即使各种干扰氨基酸和芳香族分子存在条件下,高选择性检测炭疽生物标志物(吡啶-2,6-二甲酸,DPA)。另一个吸引人的特点是,MOF1在DPA的乙醇溶液中发生单晶到单晶(SC-SC)的转变,得到了一种新的具有明显孔道变化的铕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 2。从MOF 1到MOF 2的SC-SC相变,表明DPA与Eu3+离子的螯合作用。“天线”DPA受紫外光激发将能量转移到Eu3+离子,产生特征红色荧光。这是第一例通过SC-SC转变基于光恢复机制检测生物标志物DPA的MOF基荧光传感器。3.我们在溶剂热条件下,选择含吡啶基羧酸配体H2DCTP与稀土离子Ln3+构筑了一系列同构的稀土金属有机骨架Ln(DCTP):Ln(DCTP)(NO3)(DMF)(Ln=La,Sm,Eu,Tb和Gd等)。化合物Tb(DCTP)和Eu(DCTP)分别显示出相应的Ln3+离子的绿色和红色特征荧光。通过调整Eu3+和Tb3+的共掺杂比例,得到了一系列二元混合稀土化合物EuxTb1-x(DCTP)(化合物1-8),表现出可调荧光发射(红光、橙红光、黄光和绿光发射)。此外,系统地研究了Eu0.022Tb0.978(DCTP)(化合物3)和Eu0.0199Tb0.9801(DCTP)(化合物6)的变温荧光性质,表明它们都有可能在77-318 K的较宽范围内作为比例荧光温度计进行温度的定量检测。本文从荧光MOFs的可控合成到性质研究,特别是在荧光传感器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为MOFs的进一步设计合成和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阿丽[4](2020)在《辣椒炭疽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及其协同增效药剂筛选》文中指出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中主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鉴定了贵州省辣椒炭疽病菌的种类,建立了基于LAMP技术快速检测方法,研制出基于显色反应的快速选药试剂盒,筛选出高效新型的协同增效组合,旨在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科学用药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离鉴定了贵州省辣椒炭疽病菌的种类,并建立了基于LAMP快速检测试剂盒。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鉴定了从贵阳和遵义采集的病样,并通过柯赫氏法则、菌落形态及r DNA-ITS序列分析确定其为辣椒炭疽病菌,分别为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鸡冠花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和疑似新种的(Colletotrichum sp.)。基于LAMP技术,以辣椒炭疽病菌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为靶基因,设计4条LAMP引物,通过对引物比例,反应时间,反应体系等条件的优化。辣椒炭疽病菌检测试剂盒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LAMP体系在最佳反应温度65℃条件下扩增60 min,辣椒炭疽病菌在指示剂钙黄绿素和羟基萘酚蓝的作用下,分别呈现绿色和蓝色,反应结果为阳性;而其它8株供试菌株和空白对照分别呈现橙黄色和紫色,均为阴性反应,无扩增条带出现,表明该LAMP检测引物特异性强,为辣椒炭疽病菌的检测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特异性好、可视化的检测方法。2.研制出辣椒炭疽病菌的快速选药试剂盒。根据辣椒病原菌对药剂敏感性呈正态分布的原理,建立贵州省辣椒炭疽病菌对咪鲜胺和甲基硫菌灵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0710±0.0133)mg/L和(0.7641±0.1508)mg/L。以敏感基线为基准,应用溴甲酚紫作为指示剂,研制出辣椒炭疽病菌的快速选药试剂盒,分别由2%的溴甲酚紫溶液0.088 mg/L或0.175 mg/L或0.35 mg/L咪鲜胺及PDA培养基组成的试剂盒和由2%的溴甲酚紫溶液0.45 mg/L或0.9 mg/L或1.8 mg/L甲基硫菌灵及PDA培养基组成的试剂盒。结果显示:田间病原菌在0.35 mg/L咪鲜胺的试剂盒上显示黄色表明已经产生抗性,在0.088 mg/L咪鲜胺的试剂盒上显示橙红色则表明比较敏感;在1.8 mg/L甲基硫菌灵的试剂盒上显示黄色表明已经产生抗性,在0.45 mg/L甲基硫菌灵的试剂盒上显示橙红色则表明比较敏感。3.筛选出防控辣椒炭疽病菌的协同增效组合。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7种常用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敏感性及其协同作用。结果表明:17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咪鲜胺、双苯菌胺、唑胺菌酯和戊唑醇的敏感性相对较高,其EC50值分别为0.06 mg/L、0.49 mg/L、0.51 mg/L和0.68 mg/L;其次为丁香菌酯与吡唑醚菌酯,其EC50值分别为1.34 mg/L与1.38mg/L;而肟菌酯、唑菌酯、啶氧菌酯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其EC50值分别12.01mg/L、13.42 mg/L和14.24 mg/L。协同作用显示:戊唑醇与吡唑醚菌酯以有效成分比1:1时,增效作用明显,其SR值为2.0611,EC50值为0.37 mg/L;而啶氧菌酯与咪鲜胺以有效成分比1:3时协同增效显着,其SR值为1.7234,EC50值为0.05mg/L。

马瑞雪[5](2020)在《基于功能化无限配位聚合物的环境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活与健康,因此加强对环境污染物的监管十分重要。目前,环境分析领域存在的目标物含量低、组分复杂、具有高时空分布问题,使得环境分析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同时也对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由于易于合成且可通过合理设计调控其形态、组成、性能,在环境分析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因此,通过对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进行功能化以改进其发光性能,发展快速、便捷、原位的新型环境污染物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筛选了石墨烯量子点、苯基乙烯基荧光分子作为客体,对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进行功能化,制备了具有良好光学响应性能的复合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通过合理设计中心金属离子、配体与客体之间的金属竞争配位作用,利用上述复合纳米材料作为探针,成功实现了对环境中污染物(有机磷农药)及污染特征标记物(乙酰胆碱酯酶、2,6-吡啶二羧酸)的快速分析。本论文构建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为快速高效检测方法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环境污染物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支撑,在环境安全评估和人类健康保障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总结了目前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常规的环境污染物分析检测手段,在此基础上,结合环境分析的新需求,对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功能化及其在环境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二章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功能化无限配位聚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开关型荧光分析方法研究本章基于石墨烯量子点(GQDs)功能化镧系金属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Ln-ICP)建立了一种开关型荧光分析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脑功能障碍生物标记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检测。ICP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配体GMP与中心金属离子Tb3+配位形成的超分子Ln-ICP网络;另一部分是具有丰富表面官能团的客体GQDs,其作为天线配体可敏化Tb/GMP ICP的荧光。在330 nm紫外光激发下,与Tb/GMP ICP相比,GQDs@Tb/GMP ICP的绿色荧光大大增强。当Cu2+存在时,Cu2+在GQDs和Tb3+之间的竞争配位使得天线效应减弱,ICP的绿色荧光发生猝灭(turn-off)。在乙酰胆碱脂酶(AChE)的催化下,底物硫代乙酰胆碱(ATCh)可水解产生硫代胆碱(TCh,含巯基),由于巯基优先与Cu2+结合,GQDs对Tb/GMP ICP的天线效应恢复,Tb3+的绿色荧光再次增强(turn-on),以此可实现对AChE的定量检测。利用本方法,我们对有机磷农药(OPs)急性中毒的大鼠和患有慢性阿尔茨海默病(AD)的大鼠脑脊液中AChE的含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通过获取脑脊液中AChE水平的波动信息,可为脑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高效检测AChE活性的新方法,还为基于可逆竞争配位作用设计新型荧光传感机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第三章基于GQDs敏化Tb/GMP ICP纳米材料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比例型荧光分析方法研究本章通过合理设计调控石墨烯量子点(GQDs)敏化Tb/GMP ICP纳米材料的刺激响应,建立了一种比例型荧光比色法,实现了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其抑制剂有机磷农药(OPs)的高灵敏检测。在AChE水解底物产生的酶促产物存在下,GMP和酶产物竞争与Tb3+配位,破坏了ICP的网络结构,Tb/GMP的荧光关闭,GQDs的荧光打开;当OPs存在时,AChE活性被抑制,破坏作用减弱。此时,所筛选的客体(GQDs)不仅作为天线配体敏化Tb/GMP的荧光,而且还成为读出信号之一。与开关型荧光方法相比,来自ICP主体和客体的同时读数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双信号输出模式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此外,明显的颜色变化使其可与智能手机结合,实现现场可视化分析。利用本方法对OPs神经毒性的标志物AChE的监测,为研究OPs神经毒性及治疗提供了手段,也为医疗资源贫乏地区对相关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不仅建立了一种对AChE及抑制剂OPs的比例型荧光分析法,还为基于功能化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刺激响应设计现场可视化传感机制提供了依据。第四章基于AIE客体功能化Eu/GMP ICP纳米材料对炭疽杆菌生物标志物DPA的双比例荧光分析方法研究本章以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发射(AIE)效应的四苯基乙烯基荧光材料(WSSu-TPE)为客体,以不发光的Eu/GMP为主体,构建了一种AIE客体功能化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WSSu-TPE@Eu/GMP)用于对炭疽杆菌生物标志物2,6-吡啶二羧酸(DPA)的检测。利用客体的特殊光学性质以及单体发射和聚集诱导发射效应,建立了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双比例荧光分析方法,该方法的三重信号输出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降低了环境中假阳性信号干扰,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成像对孢子萌发时DPA的释放实现了实时监测。此外,不同于其他具有聚集诱导荧光猝灭(ACQ)效应的功能化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WSSu-TPE@Eu/GMP在试纸基底上光稳定性好,可与智能手机联用,实现对DPA的快速现场可视化分析。本研究不仅建立了一种便携式DPA检测方法,还为通过设计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客体功能化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使其制备为检测试纸更便捷应用于环境样品分析成为可能,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王冰[6](2020)在《DPA稀土纳米片荧光探针的制备和表征》文中认为镧系元素也就是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发光性能。稀土材料在磁学、催化、陶瓷材料、储氢材料、尤其光学发光和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新兴的二维纳米材料一般具有片状结构横向尺寸较大高达几微米甚至更大,超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应用前景广泛。自从2001年9月18日,美国爆发炭疽事件以来,炭疽芽孢杆菌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炭疽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式、菌体庞大的最大的致病菌细菌。炭疽孢子通过呼吸就能够进入人体呼吸道引发疾病且致死率极高。若孢子摄入量超过104B/mL,就能够致死。吡啶-2,6-二羧酸也就是DPA占据细菌孢子干重的5%-15%,是炭疽芽孢杆菌特有的生物标记物,因此开发能够灵敏快速检验DPA的探针对于炭疽孢子的检测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以上内容,本论文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通过一步法水热合成掺杂3%Eu(Ⅲ)层状材料Y1.94Eu0.06(OH)5(C5H6COO)·2H2O,并经粉末-x射线衍射证明其层状结构。然后经过机械超声剥片得到单层纳米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其片状结构以及形貌。从TEM图中可以看到横向尺寸大约几百纳米,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其厚度,同样在AFM图片中得知片状形貌,经测定可知纳米片厚度为1nm左右。将此掺杂Eu(Ⅲ)的纳米片探针应用于炭疽芽孢杆菌生物标记物DPA的检测。发现Eu在614nm处的荧光强度随DP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检测范围为0.1μmol/L-30μmol/L。经计算检出限为78nmol/L。并进行选择性测试以及详细地探讨传感机理。(2)为降低检测DPA的检出限,采用高温焙烧的方法制备出掺杂1%Tb(Ⅲ)氧化物层状材料Y0.99Tb0.01OC6H5COO,经机械球磨法制备得到单层纳米片荧光强度/荧光寿命双模式探针。通过XRD、TEM、AFM对材料二维纳米结构进行表征。将该掺杂1%Tb的氧化物纳米片用于DPA的检测,发现Tb在544nm处的荧光强度以及荧光寿命均随DPA浓度的升高呈线性相关,检测范围为50nmol/L-30μmol/L,经过计算检出限为44nmol/L。并对其传感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3)采用一步水热合成的方法合成出Eu(Ⅲ)-Tb(Ⅲ)共掺杂层状材料Y1.96Eu0.02Tb0.02(OH)5(C6H5COO)·2H2O,经机械超声剥离出单层纳米片,并用XRD、TEM、AFM等对该纳米片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同样将该纳米片探针制备成比例型荧光探针,取得初步结果,并对其传感原理与结构的关系进行探索。

朱灿灿[7](2019)在《病原体核酸一体化并行检测微流控芯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物种多样性、抗生素大规模使用等因素,导致各类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不断爆发,如非洲猪瘟病毒、埃博拉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在临床医学方面,病原体感染是引发肝炎、结核、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因。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目标单一、实验操作复杂、对环境及人员要求高等不足,难以满足病原体快速检测的需求。本论文针对多种病原体一体化快速并行检测难题,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多重巢式固相PCR扩增新方法,通过构建固相PCR-Array芯片和引入巢式PCR扩增方法,提高了检测通量和多重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结合微流控芯片技术,根据检测对象不同,研究芯片上病原体核酸快速富集与纯化方法,在一块芯片上完成细菌和病毒核酸提取,多重巢式固相PCR扩增和产物检测等过程,实现了多种病原体一体化、快速、并行检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微流控固相PCR芯片研究及反应体系建立将微流控芯片与固相PCR技术相结合,通过探究不同固相引物浓度和紫外交联时间对固相PCR扩增效率的影响,制备了固相PCR-Array芯片,提高了检测通量。引入巢式PCR扩增方法,提出并建立了微流控芯片上多重巢式固相PCR扩增新方法,研究了不同游离上下游引物比值对巢式固相PCR扩增效率的影响。以4种病原体的质粒为测试样品,对多重巢式固相PCR-Array芯片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基因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多重巢式固相PCR-Array芯片最低检测限达10 copies/μL量级。该方法的建立为多种病原体快速并行检测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2)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设计及实验研究本部分在已建立的多重巢式固相PCR-Array芯片检测新方法基础之上,利用微流控芯片易于集成的优势,提出并设计了基于磁珠法核酸提取原理的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该芯片将细菌和病毒核酸提取、多重巢式固相PCR扩增及产物检测集成到一张芯片上。为实现检测过程的自动化,芯片内部采用U型管结构设计,使得腔体自然隔离,有利于试剂的时序性驱动。选择埃博拉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炭疽杆菌、布鲁氏菌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烈性病原体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4种病原体的阳性质控品,并对其进行了精确定量,为一体化微流控芯片上烈性病原体检测实验开展提供了样品来源。以此为实验样品,对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提取细菌和病毒核酸的质量、灵敏度和重复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提取细菌DNA的灵敏度为102 CFU/mL,提取病毒RNA的灵敏度为104copies/mL,重复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结果表明,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可实现4种烈性病原体的快速并行检测,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优势。(3)集成化微流控HPV基因分型芯片设计及实验研究设计了基于热裂解法核酸提取原理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将HPV病毒DNA快速提取、巢式固相PCR扩增及产物检测集成到一张芯片上。改进芯片上气动微阀设计,使其兼具试剂混合和存储功能,大大降低了芯片的复杂程度,缩小了芯片体积。以HPV16/HPV18/HPV31/HPV33/HPV58 5种高危型HPV基因分型阳性质控品为实验样品,对集成化芯片提取HPV DNA的性能以及检测各基因分型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芯片最低可提取约为103 copies/mL HPV病毒;提取DNA浓度与初始HPV 阳性质控品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值为0.983,表明该芯片提取HPV病毒DNA重复性较好。开展了 20例临床女性宫颈拭子样品中HPV基因分型鉴定实验,同期采用传统检测方法在国际先进仪器设备上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集成化微流控HPV基因分型芯片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准确性达100%,可在1h内可完成5种基因分型的鉴定两者相比较而言,大大降低了试剂成本和检测时间。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不同病原体检测需求,设计了不同类型的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芯片集成了核酸提取、扩增与检测等实验环节,可实现多种病原体的高灵敏、高特异、快速和并行检测,为病原体感染性疾病传播、诊断和控制提供了一种通量高、功能集成、成本低廉和操作简便的核酸分析平台。

高楠[8](2019)在《基于核苷酸—镧系配位聚合物的能量转移比率荧光检测生物分子》文中指出镧系配位聚合物(LnCPs)因其独特的光学、磁学、电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在传感、抗菌、生物成像、逻辑门构建等领域。尤其是其优异的发光性质,色度高,窄的发光谱带,大的斯托克斯位移,长达毫秒的荧光寿命,使其在生物传感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本文设计合成了几种LnCPs,通过改变其内部能量传递过程实现了生物分子的比率荧光检测。目前,以镧系配位化合物和含有镧系离子(Ln3+)的纳米复合物为代表的镧系元素发光传感器被广泛的用于炭疽杆菌生物标志物2,6-吡啶二甲酸(DPA)的检测。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数基于DPA对Ln3+的敏化,由于合成过程繁琐,选择性差以及受环境的强烈影响,它们中的大多数难以实现细菌孢子中DPA的稳健检测。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策略,由两种Ln3+(Tb3+和Eu3+)以及作为配体的鸟苷-5’-单磷酸(GMP)自组装合成双核LnCPs纳米粒子GMP-Tb/Eu,通过阻断GMP-Tb/Eu中的多级能量转移实现DPA的检测。线性检测范围2-16μM,检测限为96 nM。这种智能发光探针在DPA存在时表现出视觉发光颜色变化,可以精确检测复杂生物体系(如细菌孢子)中的DPA。通过激光共聚焦成像也成功地实时监测了细菌孢子萌发时DPA的释放。因此,该探针有望成为有效检测细菌孢子并应对炭疽威胁的有力工具。基于上述设计理念,又利用单磷酸腺苷(AMP)和Ce3+、Tb3+自组装合成了另一种双核LnCPs(AMP-Tb/Ce),基于纳米粒子内部两次能量传递过程(AMP→Ce3+→Tb3+)最终显示出非常好的发光性能。LnCPs具有非常良好的自组装性能,可以封装各种客体分子,因此利用其封装性能将两种客体分子罗丹明B(RhB)和葡萄糖氧化酶(GOx)封装入AMP-Tb/Ce中,成功构筑复合纳米材料RhB&GOx@AMP-Tb/Ce。RhB与Tb3+之间存在一定的能量传递过程,上述复合纳米材料中多级能量传递过程为设计比率型传感平台提供了基础。客体分子GOx具有催化能力,将设计的该复合纳米材料用于葡萄糖的传感。葡萄糖在GOx存在下可以被氧化产生葡萄糖酸和双氧水,AMP-Tb/Ce结构中的Ce3+可以被双氧水氧化为Ce4+,导致其内部多级能量传递过程打断,进而实现RhB&GOx@AMP-Tb/Ce对葡萄糖的比率型荧光响应。线性范围0.4-80μM,检测限为74.3 nM。具有很好的灵敏度,较高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具有非常好的优势。GMP和Gd3+可以通过配位自组装形成配位聚合物GMP-Gd,在自组装过程中引入客体分子可以实现对客体分子的封装。利用LnCPs的封装性能将两种贵金属纳米簇封装入GMP-Gd中,制备了核苷酸-镧系配位聚合物复合材料AgNCs&AuNCs@GMP-Gd。当GSH-AgNCs和Met-AuNCs被GMP-Gd封装之后,两者发生能量转移,表现出Met-AuNCs的发光。碱性磷酸酶(ALP)的引入水解GMP上的磷酸基团,使得GMP与Gd3+的配位能力减弱。GMP-Gd结构被破坏,释放GSH-AgNCs和Met-AuNCs。由于两种纳米簇均为负电,两者相互排斥,无法发生有效地能量传递。Met-AuNCs的发光减弱,与此同时GSH-AgNCs的发光增强。基于此构建了ALP的比率荧光传感平台,线性检测范围为0.18-0.48U·mL-1,检测限为0.051 U·mL-1。该传感平台还可用于ALP抑制剂性能的评估,为ALP活性测定提供了一种简单而灵敏的方法。

王立业[9](2016)在《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处置与残留消除研究》文中指出艾地普林为新型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类抗菌药,药效学与甲氧苄啶(TMP)相似,但在多种动物的药动学性质显着优于TMP,预示着该药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和处置不仅关系到药理活性或毒性的变化,同时也影响其残留部位与消除速率。为了全面揭示艾地普林在多种动物体内的变化过程与规律,科学评价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本研究首先合成了氚标记艾地普林,采用放射性示踪与LC-v.ARC/MS-IT-TOF联用对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代谢、排泄、分布和消除进行研究;制备艾地普林及主要代谢物的标准物质;研制艾地普林注射剂并对其在猪体内的排泄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鸡和鱼主要组织中的多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体内的残留消除进行研究,进一步确定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最后按照JFFCA等国际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性评估的指导原则,艾地普林开展食品安全性评价。本研究为艾地普林的临床使用和残留监控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1氚标记艾地普林的合成及其质量标准研究以3,5-二甲氧基-4-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经醛基还原、溴取代、斯文氧化、Knoevenagel反应及成环反应合成2-溴-艾地普林。2-溴-艾地普林在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和DMF的混合溶液中与250mmHg氚气在60℃下被10%Pd/C催化发生T-Br交换生成粗产物2-氚-艾地普林。对粗产物进行制备液相分离纯化得到2-氚-艾地普林。对2-氚-艾地普林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化学纯度≥99%,放化纯度≥99.2%,比活度为17.2Ci/g,-20℃存储6个月其化学纯度和放化纯度均保持在98%以上,稳定性良好。2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与代谢研究猪4头和鸡、鱼、大鼠各6只/尾按5mg/kg BW单次灌胃3H-ADP后不同时间点收集排泄物。样品一部分经消化后LSC测定总放射性,分析艾地普林在动物体内的排泄规律;另取一部分样品经提取净化后LC-v.ARC/MS-IT-TOF对放射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艾地普林在四个物种中排泄集于0-1d,之后缓慢排泄。停药后0-1d,猪、鱼和大鼠的累积排泄回收率达到72%以上,鸡的达到85%以上;停药后0-7d,四种动物的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在14d的回收期内,猪、鸡、鱼和大鼠的累积排泄回收率分别为95.6±1.2%、94.2±3.1%、94.2±2.7%和94.8±7.9%。在猪和大鼠,约78%剂量通过尿液排泄,剩余通过粪便排泄。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分别发现包括原型在内的12、11、3和6种放射性化合物,代途径包括N-脱甲基化、甲氧基脱甲基化、α-羟基化、N-氧化和NH2-葡萄糖醛酸结合。N-脱甲基化是主要的代谢方式,形成两个主要代谢物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和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艾地普林是所有样品中最主要的成分能被检测到最后时间点,其它代谢物消除较快。停药后6h,艾地普林、N-脱一甲基-ADP和N-脱二甲基-ADP在猪尿液和粪便中分别占样品放射性的42.3、11.4、11.8%和89.1、9.7、1.1%,在鸡排泄物占样品放射性的63.2、12.8、6.5%,在鱼排泄物占样品放射性的87.5、9.9、2.5%,在大鼠粪便和尿液中占样品放射性的71.2、14.7、2.6%和79.6、20.5、0.0%。3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分布与消除研究猪24头、鸡36只、鱼42尾和大鼠36只分别随机分为6组(鱼7组)按5mg/kg BW连续7天灌胃3H-ADP,末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宰杀一组动物并收集所有组织。样品一部消化后LSC测定其总放射性,得到组织中总残留量的分布特征;另取一部分主要组织样品经提取净化后HPLC-v.ARC/MS-IT-TOF对药物及其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四个物种中分布广泛,停药后6h,浓度最高的组织为胆汁,其次是肾脏、肝脏、脾脏、肺、肾上腺以及免疫和消化系统,在心脏、肌肉、脂肪、血液、鱼鳔、皮肤和被毛中的浓度相对较低。停药后1d药物浓度下降较快,约为6h浓度的1/2。停药后第7d(鱼第14d)所有组织均能检测到放射性。停药后第14d(鱼21d),肝脏中的药物浓度最高,在猪、鸡、鱼和大鼠中分别达到372±25、160±23、103±21和185±25μg/kg,其次为肾脏;其他组织只能检测到少量放射性。总残留在肝脏的消除半衰期最长,分别达到4.38、3.40、6.63和4.17d,肝脏被推荐作为艾地普林残留监控的靶组织。在猪、鸡、鱼和大鼠的主要组织中,12(A0-A11)、8(A0、A1、A2、A3、A9、A10、A11、A12)、3(A0、A1、A2)和6(A0、A1、A2、A6、A9、A10)放射性化合物被检测到,大部分的放射性化合物在肝脏和肾脏中被发现,肌肉和脂肪中只检测到A0、A1和A2。A0、A1和A2作为主要的组分能被检测到停药后第3d,其他次要代谢物仅能被检测到6h或1d。停药后7d或14d,只能检测到少量A0。在所有四个物种主要组织中,A0的含量最高,占样品放射性的比例均大于42%。A1作为主要代谢物,分别在猪、鸡、鱼和大鼠样品中占样品放射性的18.2~34.1%、21.3~26.8%、12.4~16.8%、19.2~38.5%和 4.0~14.1%、1.6~7.9%、1.6~2.9%、3.1~5.3%。在肝脏中,A0的消除半衰期最长且其消除趋势与总残留趋于一致,建议作为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体内的残留标示物。4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标准物质的制备及质量研究通过优化的艾地普林合成路线合成艾地普林。以3,5-二甲氧基-4-甲氨基苯腈为原料,经过腈基还原、Knoevenagel反应和环合反应合成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以对氨基苯腈为起始原料,经过苯环溴取代、甲氧基化、腈基还原、Knoevenagel反应及环合反应合成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以艾地普林为原料、无水三氯化铝为脱甲基试剂,对艾地普林脱甲基反应得到3-羟基艾地普林。将合成的各化合物经分离纯化、干燥后得标准品候选物。对标准品候选物的结构进行紫外、红外、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的确证并通过对其质量标准研究,得出艾地普林、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3-羟基-艾地普林的含量定值分别为98.76%、98.48%、98.41%和98.32%,相关质量标准符合含量测定标准物质的要求。5艾地普林注射制剂的研制及其在猪体内的排泄研究以ADP为原料药,注射用水为溶媒,乳酸作为助溶剂筛选得到最佳处方组成为:200mg艾地普林加入20.0μL乳酸助溶后定容至2mL注射用水中,溶液经过过滤、封装、灭菌得到艾地普林注射剂。对研制注射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版)注射制剂质量标准要求进行质量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ADP注射液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其在6个月的加速试验和12个月的长期试验研究中,含量下降均<5%,外观色泽等指标无明显变化,艾地普林注射剂的稳定性良好。建立了艾地普林(AO)、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A1)、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A2)和3-羟基艾地普林(A3)在猪粪便和尿液中的多残留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猪4头按5 mg/kg BW单次肌注艾地普林注射剂,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收集粪便和尿液,样品经提取净化后分别HPLC-UV和LC/MS-IT-TOF测定。结果表明,排泄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0-6h和6h-1d,分别占给药量的25.5±2.9%和26.4±4.7%,之后只有很少的药物被回收。14d内累积回收到66.7士3.5%的给药剂量,其余给药剂量可能为随尿液排泄的未被定量的次要代谢物。尿液中药物的回收量显着大于粪便,分别占给药量的61.4±4.7%和5.3±1.7%。质谱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的化合物种类与放射性研究中口服给药的基本的一致,并未有新的化合物被发现。6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体内的残留消除研究建立了 A0、A1、A2和A3在猪和鸡的肝脏、肾脏、肌肉、脂肪、心、肺、胃、大肠和小肠9种组织和鲤鱼的肝脏、肾脏、肌肉、皮肤、胃肠和鳔6种组织中的多残留检测方法。猪30头、鸡36只和鲤鱼60尾分别平均随机分成6组,猪按5mg/kg BW连续7d肌肉注射、鸡和鲤鱼分别5mg/kg b.w连续7d灌胃艾地普林后不同时间点宰杀一组动物,收集组织。按建立的方法对样品处理并测定。结果表明,肝脏、肾脏和肺脏中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最高,A0是三个物种中不同时间点各组织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其次是A1,A2的含量最低,未检测出A3。在猪、鸡和鱼体内,肝脏是药物滞留时间最长的组织,其中艾地普林原型在肝脏中的半衰期最长,分别为3.04、2.54和4.53d,推荐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鲤鱼体内的残留靶器官为肝脏,残留标示物为艾地普林原型。7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可食组织中休药期和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按照JECFA等国际组织推荐的兽药残留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对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鲤鱼可食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制定艾地普林的最高残留限量(MRLs)和休药期(WDT)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建议采用相对保守的EMEA评价程序所制定的休药期和残留限量标准:艾地普林在猪和鸡肝、肾、肌肉和脂肪及鱼的肌肉中的MRLs为50μg/kg;在猪、鸡和鲤鱼的WDT分别为20d、17d和12d。本研究改进了艾地普林的合成路线并合成得到质量合格的氚标记艾地普林,科学阐释了其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代谢和处置特点,制备得到艾地普林及主要代谢物的标准物质,成功研制艾地普林单方注射制剂并揭示了其在猪体内的排泄规律,确定了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鲤鱼体内的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结合毒理学数据最终制定了艾地普林三种动物体内最大残留限量和休药期等食品安全性标准。这些成果进一步完善了艾地普林安全性评估的内容,为艾地普林的科学合理使用和成功上市提供了必要科学依据。

樊爱萍[10](2009)在《基于金纳米微粒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特定序列DNA分析》文中提出免疫分析和特定序列DNA分析在近几年一直吸引着各国学者的关注,检测方法包括有电化学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同位素法和化学发光法(CL)等。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同位素法是最为成熟的方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同位素标记技术较为繁琐,且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也可能对人的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为了替代同位素法,其他的非放射性技术,包括有电化学法,酶法,荧光法,CL法在近几年发展迅速。CL分析是根据化学反应产生的光辐射(化学发光)确定物质含量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CL分析法不需光源,避免了杂散光的干扰,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的特点,且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已成为近年来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已成功地应用在药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和环境学等诸多领域。金纳米微粒作为生物标记物与现有的标记物相比,具有制备过程简单,价格便宜,制备的纳米微粒标记物性质稳定,生物活性损失小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标记分子。因此,本论文以金纳米微粒为标记物,采用CL分析法,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基于金纳米微粒的CL免疫分析和特定序列DNA分析法,整个论文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基于金纳米微粒的化学发光金属免疫分析1、基于96孔板的化学发光金属免疫分析大量的研究表明,第二抗体上标记分子数目的增加能够导致免疫反应灵敏度的大幅增加,但过多的标记分子存在又会降低抗体的生物活性。鉴于单个金纳米微粒中包含了成千上万个金原子的特性(如1个20 nm的胶体金微粒,在理论上包含了2.3×105个金原子),用金纳米微粒标记第二抗体,在免疫反应结束后将金纳米微粒溶解形成Au3+离子进行检测,可大幅提高免疫反应的检测灵敏度。本节将金纳米微粒作为生物标记物的优势与CL测定Au3+离子的高灵敏度相结合,将金纳米微粒引入生物素化抗体和人IgG的CL金属免疫分析,以96孔板为载体发展了三种基于金纳米微粒溶解的CL免疫分析法。探讨了金纳米微粒溶解及CL测定的最佳条件。在(一抗-IgG-金纳米微粒修饰二抗)检测系统中,基于10nm和30nm金纳米微粒测定IgG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75 ng和0.5-25 ng,检出限分别为0.5 ng和0.1 ng。在(一抗-IgG-生物素化抗体-金纳米微粒修饰链霉亲和素)检测系统中,5 nm和10 nm金纳米微粒测定IgG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250ng和1-250ng,检出限分别为5 ng和1 ng。2、基于磁性分离的化学发光金属免疫分析免疫磁性微球是将磁性分离技术和免疫学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材料。其表面包被有单克隆抗体,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然后在磁场作用下与溶液相分离,方便地将待测物以结合体的方式分离出来,从而实现了均相反应,异相分离。免疫磁性微球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分离简便易行、靶物质的生物活性能够得到高效保留,且高效、快速、低毒,可广泛应用于细胞分离和提纯、免疫检测、核酸分析基因工程、靶向释药载体等领域。本节建立了基于磁性分离和金纳米微粒标记的高灵敏度CL免疫分析方法。人IgG抗原分别与固定于磁性微球表面的羊抗人IgG和金纳米微粒标记的二抗结合,形成夹心结构的免疫复合物,在免疫反应结束后,采用HCl-NaCl-Br2溶液将金纳米微粒溶解,释放出的Au3+离子催化鲁米诺(luminol)产生CL,间接定量人IgG。该方法检测人IgG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3×10-12 mol/L,优于传统的酶联免疫法以及基于金纳米微粒的电化学分析法。同时,该方法也易于拓宽至其他的生物检测如DNA杂交分析等领域。第二章基于金纳米微粒的炭疽杆菌DNA化学发光分析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生化武器,炭疽杆菌引起了公众以及军事部门的热切关注,建立实时有效的识别、检测技术,对控制其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磁性微球作为载体,金纳米微粒作为标记,构建了检测炭疽杆菌毒力相关质粒pX01的pag基因片段的DNA CL检测新技术。首先,将氨基修饰的炭疽杆菌捕获DNA探针固定在羧基化磁性微球上;然后与炭疽杆菌目标DNA和生物素修饰的报告探针杂交;再与链霉亲和素修饰的金纳米微粒反应;金纳米微粒溶解,释放出Au3+离子,形成AuCl2离子,催化luminol体系产生CL,实现了炭疽杆菌目标DNA的监控。炭疽杆菌目标DNA在0.02-2.0 pmol范围内,CL信号随含量线性增加(R2=0.990),最低检测限为0.01 pmol。本章所报导新技术的检测灵敏度,较文献所见的基于金纳米微粒溶解的电化学测定法灵敏度提高了150倍,比ICP-MS法的灵敏度增加了20倍。第三章基于聚苯乙烯微球放大的特定序列DNA化学发光分析一个0.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大约可以沉积80个5nm的金纳米微粒,本章在第二章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链霉亲和素修饰的聚苯乙烯微球代替链霉亲和素修饰的金纳米微粒,构建了以聚苯乙烯微球为载体的高灵敏度的炭疽杆菌DNA放大检测技术。整个分析过程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1)将氨基修饰的捕获探针固定于经过EDC活化的羧基修饰的磁性微球表面;(2)通过第一步杂交将目标DNA序列结合于磁性微球表面;(3)目标DNA序列与生物素修饰报告序列二次杂交;(4)用链霉亲和素修饰的聚苯乙烯微球代替链霉亲和素修饰的金纳米微粒,与报告序列上修饰的生物素反应;(5)将生物素金纳米微粒组装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6)溶解金纳米微粒,测定其CL强度,间接定量炭疽杆菌目标DNA的量。炭疽杆菌DNA在0.5-200 fmol范围内,CL信号随含量线性增加(R2=0.989),最低可检测浓度为1×10-12 mol/L(反应体积为100μL,绝对量为0.1 fmol),较第二章不放大方法提高了100倍。错配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区别目标序列和各种错配序列。综上所述,本章所构建的CL新技术非常适合于高灵敏度检测炭疽杆菌特定序列。第四章羟胺放大化学发光及目视比色法测定特定序列DNA1、基于96孔板的羟胺放大特定序列DNA分析金纳米微粒能催化HAuCl4-NH2OH氧化还原反应,使Au原子沉积到金纳米微粒表面,导致金纳米微粒的直径由小变大。基于此,本章发展了羟胺还原放大技术,分别采用目视和CL分析法测定了炭疽杆菌目标DNA。反应包括四步:(1)氨基修饰的捕获探针共价结合到DNA结合板上,并与目标DNA或错配DNA部分序列杂交;(2)金纳米微粒探针与目标DNA的剩余碱基部分杂交,形成三明治式的夹心结构;(3)羟胺还原放大,Au原子沉积到金纳米微粒表面;(4) CL法或目视比色法间接测定目标DNA的量。采用目视比色法,实验结果直接通过肉眼就能观测得到,简单方便,能在不具备CL设备的实验室广泛应用。相对而言,采用CL法可大幅提高检测灵敏度,目标序列DNA的最低检测限可达10amol。更重要的是,该方法能在既不升高洗涤温度也不降低洗涤液盐浓度的常规杂交条件下,很好地识别8种单碱基错配DNA序列,表明该方法有望应用在单碱基多态性分析领域。综合而言,本节采用的目视分析法和CL分析法,简化了仪器设备,缩短了分析时间,为临床、环境和生物防护等领域的特定序列DNA分析提供了有价值的手段。2、均相目视比色法测定特定序列DNA本节以磁性微球为载体,发展了羟胺还原放大均相目视比色法测定炭疽杆菌目标DNA。该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将氨基修饰的捕获探针固定于经EDC活化的羧基磁珠表面;(2)通过第一步杂交反应将目标序列结合于磁性微球表面;(3)链霉亲和素修饰的金纳米微粒表面结合生物素修饰的报告序列制备成金纳米微粒探针,通过第二步杂交反应将金纳米微粒探针结合于磁性微球表面;(4)在80℃水浴中,使结合的金纳米微粒从磁性微球表面解离;(5)收集从磁性微球表面解离的金纳米微粒,金染色后采用酶标仪测定其在630nm处的吸收值,间接定量炭疽杆菌目标DNA的量。采用该方法测定炭疽杆菌目标DNA的线性范围为0.25-25 fmol,最低检出限为0.1 fmol,较上一节中基于96孔板的目视比色法测定炭疽杆菌目标DNA的检测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第五章基于金纳米微粒形成的目视比色汞离子分析人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如果超标,容易造成慢性中毒。因此,重金属检查是药物杂质检查项下的重要检查项目。汞是重金属中的一种,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建立快速、灵敏的Hg2+离子测定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基于羟胺还原反应构建了基于金纳米微粒形成的目视比色法汞离子(Hg2+)测定方法。基本原理:Hg2+离子能催化HAuCl4-NH2OH氧化还原形成金纳米微粒,金纳米微粒的形成速度随着溶液中含Hg2+离子的浓度增加而加快。基于此原理,建立了基于金纳米微粒形成的目视比色Hg2+离子测定方法。整个测定过程仅需16 min,测定Hg2+离子的线性范围为10-1000 nmol/L,最低检出限为10 nmol/L(2ppb)。除此之外,该方法也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12种干扰金属离子在浓度在高于Hg2+离子浓度100倍的情况下仍不干扰测定。综上所述,本章发展了简便、灵敏、专一性强的目视比色Hg2+离子测定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第六章综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DNA分析免疫分析和DNA分析在近几年一直吸引着各国学者的关注,各种检测方法已被用于了免疫分析和DNA分析。本章综述了2000年至2008年所发展的CL免疫分析法及DNA分析法的特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不同的标记物分类,主要介绍了单组分CL免疫分析和特定序列DNA CL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分别介绍了基于空间位置识别模式和基于标记物识别模式的多组分CL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二、检测炭疽杆菌30分钟即可检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检测炭疽杆菌30分钟即可检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铕(Ⅲ)配位聚合物的天线效应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对照表
第1章 论文选题依据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稀土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1.2.2 光活化发光增强的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铕配位聚合物的天线效应实时监测炭疽芽孢杆菌孢子生物标志物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Eu-CPs的合成
        2.2.4 Eu-CPs检测DPA
        2.2.5 实际样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Eu-CPs的结构表征
        2.3.2 Eu-CPs与 DPA相互作用研究
        2.3.3 Eu-CPs检测DPA
        2.3.4 Eu-CPs用于细菌孢子数检测及细菌孢子萌发过程监测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铕配位聚合物的天线效应用于铜(II)离子即时检测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Eu-CPs的制备
        3.2.4 Eu-CPs/DPA/PVA ENFFs的制备
        3.2.5 循环伏安曲线测定
        3.2.6 Eu-CPs/DPA/PVA ENFFs检测Cu~(2+)
        3.2.7 实际样品中Cu~(2+)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Eu-CPs的表征
        3.3.2 Eu-CPs/DPA/PVA ENFF的表征以及对Cu~(2+)的荧光响应
        3.3.3 荧光猝灭机理研究
        3.3.4 Eu-CPs/DPA/PVA ENFFs用于Cu~(2+)检测的条件优化
        3.3.5 Eu-CPs/DPA/PVA ENFFs用于Cu~(2+)的定量检测
        3.3.6 Eu-CPs/DPA/PVA ENFFs用于Cu~(2+)检测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
        3.3.7 实际人血清样品中的Cu~(2+)检测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铕配位聚合物天线效应引发的光活化发光增强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2.3 Eu-CPs及其对照样品的制备
        4.2.4 基于光活化发光增强性质检测DPA
        4.2.5 细菌孢子萌发过程监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于铕配位聚合物天线效应引发的光活化发光增强现象探究
        4.3.2 基于光活化发光增强构建三输入AND逻辑门
        4.3.3 光活化发光增强的机理探究
        4.3.4 光活化发光增强在监测炭疽芽孢杆菌孢子释放DPA过程中的应用
    4.4 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取代苯甲酸锌镉有机框架的构筑及荧光检测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配位化学发展概况
    1.3 金属有机框架的发展和结构设计
    1.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光学应用
        1.4.1 固态荧光材料
        1.4.2 双发射荧光材料
        1.4.3 荧光检测材料
    1.5 锌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发展概况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测试仪器和方法
        2.2.1 测试仪器
        2.2.2 测试方法
    2.3 主要研究方法
        2.3.1 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方法
        2.3.2 金属有机框架荧光检测的实验方法
        2.3.3 金属有机框架负载染料的实验方法
        2.3.4 金属有机框架负载稀土离子的实验
第3章 单环二羧基苯甲酸锌镉有机框架及荧光双发射
    3.1 引言
    3.2 化合物1–7的合成
    3.3 化合物1–7的结构表征
        3.3.1 化合物1–7的红外光谱和PXRD分析
        3.3.2 化合物1–7的晶体结构分析
    3.4 超分子有机框架1和2的荧光性能研究
        3.4.1 化合物1和2的AIE荧光性质研究
        3.4.2 化合物1和2的AIE活性差异的机理
    3.5 金属有机框架3–7的双发射荧光性能研究
        3.5.1 化合物3–7的液态荧光性质研究
        3.5.2 化合物4和5的双发射荧光性质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环二羧基苯甲酸锌镉有机框架及爆炸物检测
    4.1 引言
    4.2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8–10的合成
    4.3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8–10的结构表征
        4.3.1 化合物8–10的红外光谱和PXRD分析
        4.3.2 化合物8–10的晶体结构分析
    4.4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10对爆炸物分子的检测性质
        4.4.1 化合物10对芳香有机分子的荧光响应
        4.4.2 化合物10对TNP分子的检测机理
        4.4.3 化合物10用于检测TNP的循环使用性
    4.5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10的化学稳定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环二羧基苯甲酸锌有机框架及钴离子检测
    5.1 引言
    5.2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11和12的合成
    5.3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11和12的结构表征
        5.3.1 化合物11和12的红外光谱和PXRD分析
        5.3.2 化合物11和12的晶体结构分析
    5.4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11对DMA分子的检测性质
        5.4.1 化合物11的荧光性质研究
        5.4.2 化合物11与12晶型转换过程的结构分析
    5.5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12对钴离子的检测性质
        5.5.1 化合物12对钴离子的荧光检测
        5.5.2 化合物12对钴离子的检测机理
        5.5.3 化合物12的可视荧光试纸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吡啶单羧基苯甲酸锌镉有机框架及抗生素检测
    6.1 引言
    6.2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13-18的合成
    6.3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13–18的结构表征
        6.3.1 化合物13–18的红外光谱和PXRD分析
        6.3.2 化合物13–18的晶体结构分析
    6.4 金属有机框架16(?)DEASM的抗生素检测研究
        6.4.1 16(?)DEASM的合成及表征
        6.4.2 16(?)DEASM的双发射性质和颜色调节
        6.4.3 16(?)DEASM的pH检测性质
        6.4.4 16(?)DEASM的抗生素检测性质
        6.4.5 16(?)DEASM的布尔逻辑分子操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吡唑吡嗪基苯甲酸镉有机框架及细菌检测
    7.1 引言
    7.2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19-21的合成
    7.3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19-21的结构表征
        7.3.1 化合物19-21的红外光谱和PXRD分析
        7.3.2 化合物19-21的晶体结构分析
    7.4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19–21的荧光性能研究
    7.5 Eu~(3+)@金属有机框架21复合物的细菌检测性能研究
        7.5.1 Eu~(3+)@21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7.5.2 Eu~(3+)@21复合物的炭疽杆菌标记物检测
        7.5.3 Eu~(3+)@21复合物的炭疽杆菌标记物检测机理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本论文中合成化合物的晶体学和精修数据表
附录 B 本论文中合成化合物的键长键角和相互作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金属有机骨架基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荧光传感器
    1.2 荧光金属有机骨架
    1.3 LMOFs作为荧光传感器的优点
    1.4 MOF基荧光传感器的检测机理
        1.4.1 冷发光与荧光
        1.4.2 LMOFs的荧光来源
        1.4.3 MOF基荧光传感器检测机理
    1.5 MOF基荧光传感器的应用
        1.5.1 离子传感
        1.5.2 痕量水传感
        1.5.3 挥发性有机物及气体传感
        1.5.4 硝基芳香爆炸物传感
        1.5.5 生物标志物传感
        1.5.6 温度传感
        1.5.7 光学防伪与显示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7 本文所使用的试剂及仪器表征方法
        1.7.1 实验试剂
        1.7.2 仪器表征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 Tb~(3+)功能化的Zn-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比例荧光检测苯甲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配体H_3(NH_2BTC)的合成
        2.2.2 ZnMOF晶体合成
        2.2.3 后合成修饰制备Tb~(3+)@ZnMOF
        2.2.4 单晶解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结构描述
        2.3.2 基础表征
        2.3.3 荧光性质
        2.3.4 ZnMOF荧光检测苯甲醇
        2.3.5 ZnMOF敏化稀土离子Tb~(3+)
        2.3.6 Tb~(3+)@ZnMOF比例荧光检测苯甲醇
        2.3.7 Tb~(3+)@ZnMOF比例荧光响应机理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不发光的Eu-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检测炭疽杆菌生物标志物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Ln(NH_2BTC)晶体合成
        3.2.2 Ln(NH_2BTC)单晶转换
        3.2.3 LnMOF单晶解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描述
        3.3.2 基础表征
        3.3.3 EuMOF气体吸附
        3.3.4 EuMOF检测炭疽杆菌生物标志物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共掺杂的EuTb-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用于比例荧光温度传感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配体H_2DCTP的合成
        4.2.2 Ln(DCTP)晶体合成
        4.2.3 Eu_x Tb_(1-x)(DCTP)晶体合成
        4.2.4 Ln(DCTP)单晶解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构描述
        4.3.2 基本性质测试
        4.3.3 Eu_x Tb_(1-x)(DCTP)荧光调控
        4.3.4 Eu_x Tb_(1-x)(DCTP)温度传感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结论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辣椒炭疽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及其协同增效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辣椒炭疽病菌的发生与危害
    1.2 辣椒炭疽病菌的种类
    1.3 辣椒炭疽病的防治现状
        1.3.1 农业防治
        1.3.2 化学防治
        1.3.3 生物防治
    1.4 LAMP检测技术在农业病虫害中的应用
    1.5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设计思路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辣椒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快速检测技术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辣椒炭疽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2.1.3 辣椒炭疽病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分析
        2.2.2 病原菌的的致病性分析
        2.2.3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
        2.2.4 LAMP技术针对辣椒炭疽病菌检测结果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辣椒炭疽病菌快速选药技术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辣椒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的敏感性测定
        3.1.3 建立辣椒炭疽病菌的快速选药技术
        3.1.4 应用溴甲酚紫检测辣椒炭疽病菌的敏感性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辣椒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分析
        3.2.2 辣椒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表现
        3.2.3 辣椒炭疽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快速选药技术分析
        3.2.4 辣椒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灵敏感性分析
        3.2.5 辣椒炭疽病菌对咪鲜胺敏感表现
        3.2.6 辣椒炭疽病菌对咪鲜胺快速选药技术分析
        3.2.7 试剂盒的组成
        3.2.8 试剂盒对辣椒炭疽病菌防治效果的显色反应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辣椒炭疽病菌协同增效药剂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辣椒炭疽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4.1.2 辣椒炭疽病菌协同增效组合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辣椒炭疽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分析
        4.2.2 辣椒炭疽病菌协同增效作用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论文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5)基于功能化无限配位聚合物的环境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2 环境分析的新需求
    3 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概述
        3.1 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合成
        3.2 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功能化
        3.3 无限配位聚合物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5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功能化无限配位聚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开关型荧光分析方法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和试剂
        2.2 GQDs的合成
        2.3 Tb/GMP ICP和 GQDs@Tb/GMP ICP的合成
        2.4 铜离子诱导的GQDs@Tb/GMP ICP荧光淬灭
        2.5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2.6 大鼠脑脊液的提取
    3 结果与讨论
        3.1 机理研究
        3.2 灵敏度与选择性
        3.3 乙酰胆碱酯酶作为生物标记物监测有机磷中毒及治疗的应用研究
        3.4 乙酰胆碱酯酶作为阿尔茨海默症早期预警的应用研究
    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GQDs敏化Tb/GMP ICP纳米材料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比例型荧光分析方法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和试剂
        2.2 GQDs的合成
        2.3 GQDs@Tb/GMP的合成
        2.4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检测
        2.5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2.6 大鼠脑脊液的提取
        2.7 基于智能手机的比色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机理研究
        3.2 灵敏度和选择性
        3.3 有机磷农药对AChE活性抑制作用研究
        3.4 脑脊液ACh E活性作为OPs中毒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AIE客体功能化Eu/GMP ICP纳米材料对炭疽杆菌生物标志物DPA的双比例型荧光分析方法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2.2 四苯基乙烯基客体(WSSu-TPE)的合成
        2.3 Eu/GMP ICP和WSSu-TPE@Eu/GMP ICP的合成
        2.4 DPA的双比例荧光传感
        2.5 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
        2.6 试纸的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机理研究
        3.2 灵敏度和选择性
        3.3 枯草芽孢杆菌释放DPA的实时监测
        3.4 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式试纸研究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DPA稀土纳米片荧光探针的制备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发光材料
    1.2 稀土二维纳米片
    1.3 荧光探针在生物方面的应用
    1.4 炭疽芽孢杆菌以及DPA的介绍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掺杂Eu(Ⅲ)氢氧化物纳米片检测DPA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2 Y_(1.94)Eu_(0.06)(OH)_5[C_6H_5COO]·2H_2O荧光纳米片的合成
        2.1.3 Y_(1.94)Eu_(0.06)(OH)_5[C_6H_5COO]·2H_2O纳米片探针对DPA的检测
    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2.2.1 Y_(1.94)Eu_(0.06)(OH)_5[C_6H_5COO]·2H_2O纳米片的表征
        2.2.2 纳米片荧光探针最佳激发的选择
        2.2.3 纳米片荧光探针对DPA的响应以及选择性测试
        2.2.4 纳米片荧光探针对DPA检测机理探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掺杂Tb(Ⅲ)氧化物纳米片检测DPA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1.2 掺杂Tb(Ⅲ)Y_(0.99)Tb_(0.01)OC_6H_5COO荧光纳米片的合成
        3.1.3 Tb(Ⅲ)Y_(0.99)Tb_(0.01)OC_6H_5COO纳米片探针对DPA的检测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2.1 Y_(0.99)Tb_(0.01)OC_6H_5COO纳米片的表征
        3.2.2 纳米片荧光探针最佳激发的选择
        3.2.3 纳米片荧光探针对DPA的响应以及选择性测试
        3.2.4 纳米片荧光探针对DPA检测机理探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u(Ⅲ)-Tb(Ⅲ)共掺杂比率型纳米片检测DPA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1.2 Eu(Ⅲ)-Tb(Ⅲ)共掺杂氢氧化物纳米片的合成
        4.1.3 Eu(Ⅲ)-Tb(Ⅲ)共掺杂比率型纳米片对DPA的检测
    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4.2.1 Eu(Ⅲ)-Tb(Ⅲ)共掺杂氢氧化物纳米片的表征
        4.2.2 纳米片荧光探针最佳激发的选择
        4.2.3 纳米片比率型探针对DPA的测试
        4.2.4 比率型探针传感机理初步探究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病原体核酸一体化并行检测微流控芯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病原体检测技术
        1.2.1 传统病原体检测方法
        1.2.2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2.3 病原体检测方法发展趋势
    1.3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病原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3.1 微流控芯片的概念及特点
        1.3.2 微流控芯片用于病原体基因检测
    1.4 本论文拟开展的工作
第2章 微流控固相PCR芯片研究及反应体系的建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2 微流控固相PCR-Array芯片设计与制备
        2.2.3 探针固定条件
        2.2.4 多重巢式固相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固相PCR-Array芯片制备
        2.3.2 多重巢式固相PCR扩增方法的建立
        2.3.3 多重巢式固相PCR扩增体系优化
        2.3.4 多重巢式固相PCR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设计及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2.2 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设计与制作
        3.2.3 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核酸提取性能评价
        3.2.4 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检测四种烈性病原体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设计
        3.3.2 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核酸提取效率评价
        3.3.3 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检测四种烈性病原体阳性质控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流控HPV基因分型芯片设计及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4.2.2 微流控HPV基因分型芯片设计与制作
        4.2.3 微流控HPV基因分型芯片检测HPV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流控HPV基因分型芯片设计及核酸提取性能评价
        4.3.2 微流控HPV基因分型芯片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
        4.3.3 临床样品HPV基因分型检测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8)基于核苷酸—镧系配位聚合物的能量转移比率荧光检测生物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稀土发光
    1.2 核苷酸
    1.3 核苷酸-镧系配位聚合物
    1.4 镧系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1.4.1 封装
        1.4.2 传感
    1.5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阻断双核镧系配位聚合物中能量传递用于实时监测芽孢释放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制备单核和双核镧系配位聚合物
        2.2.4 溶液中DPA发光检测
        2.2.5 细菌孢子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GMP-Tb/Eu的自组装合成及其表征
        2.3.2 GMP-Tb/Eu的可调发光性质研究
        2.3.3 阻断GMP-Tb/Eu能量传递过程实现比率荧光检测DPA
        2.3.4 实时监测枯草芽孢杆菌中DPA的释放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核镧系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比率荧光检测血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试剂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制备单/双核镧系配位聚合物
        3.2.4 基于AMP-Tb/Ce的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3.2.5 RhB@AMP-Tb/Ce检测过氧化氢
        3.2.6 葡萄糖的检测
        3.2.7 人血清中葡萄糖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于AMP-Tb/Ce的复合纳米材料的表征
        3.3.2 RhB@AMP-Tb/Ce的光学性质
        3.3.3 RhB@AMP-Tb/Ce对H_2O_2传感器机制
        3.3.4 反应条件优化
        3.3.5 分析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镧系配位聚合物坍塌阻断客体间共振能量转移检测碱性磷酸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与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Met-AuNCs的制备
        4.2.4 GSH-AgNCs的制备
        4.2.5 AgNCs&AuNCs@GMP-Gd的制备
        4.2.6 AgNCs&AuNCs@GMP-Gd检测碱性磷酸酶
        4.2.7 AgNCs&AuNCs@GMP-Gd检测碱性磷酸酶抑制剂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gNCs&AuNCs@GMP-Gd的表征
        4.3.2 传感机制
        4.3.3 条件优化
        4.3.4 AgNCs&AuNCs@GMP-Gd对ALP比率传感
        4.3.5 AgNCs&AuNCs@GMP-Gd对ALP比率传感的选择性探究
        4.3.6 AgNCs&AuNCs@GMP-Gd对ALP抑制剂的抑制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处置与残留消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药效学研究
        1.2.2 毒理学研究
        1.2.3 代谢研究
        1.2.4 药动学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2 氚标记艾地普林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药物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3 氚标记艾地普林的合成工艺
        2.1.4 氚标记艾地普林的质量标准研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氚标记艾地普林及其中间产物结构鉴定
        2.2.2 氚标记艾地普林的质量标准
    2.3 讨论
3 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物料平衡与代谢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药物与试剂
        3.1.2 溶液的配制
        3.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3.1.4 实验动物
        3.1.5 给药与采样
        3.1.6 样品处理
        3.1.7 样品的测定
        3.1.8 方法学考核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方法学考核
        3.2.2 样品提取方法的确定
        3.2.3 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
        3.2.4 艾地普林代谢物的鉴定
        3.2.5 艾地普林在四种动物体内代谢谱和代谢路径
    3.3 讨论
        3.3.1 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3.2 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物料平衡规律
        3.3.3 艾地普林在各个动物体内代谢特点
4 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分布和消除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药物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3 实验动物
        4.1.4 动物给药与采样
        4.1.5 样品处理
        4.1.6 样品测定
        4.1.7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提取方法的确定
        4.2.2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分布
        4.2.3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鸡、鱼和大鼠组织中的消除
    4.3 讨论
        4.3.1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特征
        4.3.2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规律
5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标准品的制备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仪器和设备
        5.1.2 原料和试剂
        5.1.3 艾地普林的合成与纯化
        5.1.4 N-脱一甲基艾地普林的合成与纯化
        5.1.5 N-脱二甲基艾地普林的合成与纯化
        5.1.6 3-羟基艾地普林的合成与纯化
        5.1.7 质量标准研究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结构表征
        5.2.2 纯度测定
        5.2.3 理化性质及一般杂质检查
        5.2.4 含量定值
        5.2.5 均匀性检验
        5.2.6 稳定性检验
    5.3 讨论
6 艾地普林注射制剂的研制
    6.1 药品与试剂
    6.2 仪器与设备
    6.3 处方研究
        6.3.1 辅料的选择
        6.3.2 处方筛选
        6.3.3 制备工艺
        6.3.4 工艺流程
    6.4 质量标准研究
        6.4.1 外观性状
        6.4.2 鉴别
        6.4.3 检查
        6.4.4 稳定性研究
    6.5 结果与分析
        6.5.1 处方筛选
        6.5.2 质量标准
    6.6 讨论
7 艾地普林注射制剂在猪体内的排泄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药物与试剂
        7.1.2 溶液的配制
        7.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7.1.4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尿液和粪便中多残留检测方法
        7.1.5 动物给药、样品的收集与测定
        7.1.6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在猪尿液和粪便中的定量方法学
        7.2.2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猪尿液和粪便中的排泄规律
    7.3 讨论
        7.3.1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在粪便和尿液中的定量方法学
        7.3.2 艾地普林在粪便和尿液中的排泄规律
8 艾地普林在猪、鸡和鱼可食性组织中的残留消除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药物与试剂
        8.1.2 溶液的配制
        8.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8.1.4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多残留检测方法
        8.1.5 动物给药、样品的收集与测定
    8.2 结果与分析
        8.2.1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定量方法学
        8.2.2 艾地普林及其代谢物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
    8.3 讨论
        8.3.1 艾地普林及其主要代谢物的定量方法学
        8.3.2 艾地普林在三种食品动物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9 艾地普林在食品动物的安全性评价
    9.1 JECFA
        9.1.1 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9.1.2 残留靶组织和残留标示物
        9.1.3 推荐最高残留限量(MRL)
        9.1.4 休药期
        9.1.5 膳食暴露评估
    9.2 FDA
        9.2.1 日许量(ADI)
        9.2.2 安全浓度(Safety Concentration,SC)
        9.2.3 残留靶组织与残留标示物
        9.2.4 最高残留限量(MRLs)
        9.2.5 休药期
    9.3 EMEA
        9.3.1 日许量
        9.3.2 安全浓度
        9.3.3 残留靶组织与残留标示物
        9.3.4 最高残留限量(MRLs)
        9.3.5 计算TMDI
        9.3.6 休药期
    9.4 推荐我国的残留限量标准草案
10 全文创新性总结
11 文献综述:抗菌增效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作用机制
    11.2 构效关系
    11.3 耐药机制
    11.4 应用于临床的抗菌增效剂
        11.4.1 甲氧苄啶
        11.4.2 巴喹普林
        11.4.3 奥美普林
        11.4.4 溴莫普林
    11.5 新型抗菌增效剂的研发
        11.5.1 依匹普林
        11.5.2 克拉普林
        11.5.3 AR-709
        11.5.4 RAB1
        11.5.5 K-130
    11.6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Ⅰ—作者简介
    附录Ⅱ—氚标记艾地普林制备的标准操作规程
    附录Ⅲ—动物可食性组织中艾地普林及主要代谢物定量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
    附录Ⅳ—答辩主要问题的回答与论文修改

(10)基于金纳米微粒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特定序列DN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基于金纳米微粒的化学发光金属免疫分析
    第一节 基于96孔板的化学发光金属免疫分析
    第二节 基于磁性分离的化学发光金属免疫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微粒的炭疽杆菌DNA化学发光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聚苯乙烯微球放大的特定序列DNA化学发光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羟胺放大化学发光及目视比色法测定特定序列DNA
    第一节 基于96孔板的羟胺放大特定序列DNA分析
    第二节 均相目视比色法测定特定序列目标DNA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金纳米微粒形成的目视比色汞离子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综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DNA分析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
已完稿预备投寄的论文
致谢

四、检测炭疽杆菌30分钟即可检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铕(Ⅲ)配位聚合物的天线效应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梁宇. 西南大学, 2021
  • [2]取代苯甲酸锌镉有机框架的构筑及荧光检测性能[D]. 邢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金属有机骨架基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D]. 吴岱. 吉林大学, 2020(08)
  • [4]辣椒炭疽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及其协同增效药剂筛选[D]. 刘阿丽. 贵州大学, 2020(02)
  • [5]基于功能化无限配位聚合物的环境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 马瑞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DPA稀土纳米片荧光探针的制备和表征[D]. 王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7]病原体核酸一体化并行检测微流控芯片研究[D]. 朱灿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8]基于核苷酸—镧系配位聚合物的能量转移比率荧光检测生物分子[D]. 高楠. 南昌大学, 2019(02)
  • [9]艾地普林在猪、鸡、鱼和大鼠体内的处置与残留消除研究[D]. 王立业.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5)
  • [10]基于金纳米微粒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特定序列DNA分析[D]. 樊爱萍. 复旦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30分钟即可检测出炭疽杆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