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文化寓言

商场文化寓言

一、购物中心的文化寓言(论文文献综述)

宋康[1](2021)在《身份博弈与形象重塑 ——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史研究(1989-2019)》文中指出

徐宁[2](2019)在《形象宣传片媒介功能的影像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形象宣传片近年来被各类机构及单位用于实现自身形象的宣传。现代宣传者通过媒体的跨平台复合传播,让公众在影像阅读中认知客观形象的特征,感知形象的灵魂。这是一种针对自身公共舆论环境的优化策略,也是一种旨在从意识形态层面改变公众认知的手段。形象宣传片对于形象实体的再现并不需要完全依从现实。形象宣传片借助技术符码对真实环境进行编码,以符号的形式传播形象,并在其中注入传播者的意识形态和宣传意图。形象宣传片拥有着巨大的象征性权力,利用影像语言传递态度和表达意义。它把想要表达的意见隐藏于符号之下,以实现某种隐形的观点传播和灌输。形象本身所蕴含的被改造的潜能使得形象宣传片成功成为意识形态建构的有力参与者。经由对形象的建构,形象宣传片达成对现实的定义,成为意识形态的建构工具。正文首先论述形象宣传片是意识形态的建构工具。文章先介绍了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形象宣传片,论述形象宣传片的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活动。随后,文章论述了文化研究视野媒介功能观下的形象宣传片,以英国伯明翰学派斯图亚特·霍尔有关“意识形态的斗争场”理论为理论源头,从文化研究视野论述形象宣传片参与意识形态建构的媒介功能,论证形象宣传片参与建构现实,营造共识的努力。接着,文章依托形象宣传片实际案例,阐述形象宣传片长期参与意识形态建构的事实,从两个方面进一步阐明形象宣传片的意识形态建构工具属性。接着,论文分别阐述形象宣传片在不同场合下参与意识形态建构的四种媒介功能,即贩卖、游说、归化和凝聚。它们是形象宣传片参与社会意识形态建构的具体体现。随后,论文援引大量形象宣传片的真实案例,论述形象宣传片参与意识形态建构的媒介功能的具体表现,分析形象宣传片在四种具体功能下,如何利用成熟技法来完成对观众的意识形态建构与意见灌输。结语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概括,对四种媒介功能的逻辑关系做了澄清。作者还认为,形象宣传片保障媒介功能发挥的方式是通过避免观众的对抗立场来实现的,它减少潜在的负面宣传效果,使受众更易接受。形象宣传片制作者用娴熟的技艺制作出越来越多高质量的作品,表面的宣传痕迹大大弱化,形象宣传片的媒介功能得以更充分地发挥出来。但是,不论技艺多么超群,手法多么新颖,形象宣传片参与意识形态建构,参与现实的解释权争夺的功利性本质不会改变。

华丽[3](2017)在《当代中国中小规模画廊发展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画廊是经营艺术品的主要商业形式之一,对艺术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艺术市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近年来,中国艺术市场的表现颇为惹眼,2016年纯艺术拍卖更是凭借占据全球市场38%的份额跃居世界第一。我国现代画廊业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体量较大,全国目前有4000多家画廊。然而,与中国全球第一大艺术市场地位不相匹配的是,我国画廊业整体依然处于初级水平,数量虽多,但绝大部分画廊个体规模较小、画廊功能也不完善,发展不足。本文主要运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和比较归纳的研究方法,以国内中小规模画廊为研究对象。梳理中国画廊业和艺术市场的发展历史,将中国画廊业整体分为大规模画廊和中小规模画廊进行分层研究。在现状分析和与大规模画廊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中小规模画廊生存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应对策略。本文认为,民间资本薄弱、西方掌控中国艺术市场导向和发展过程中的粗放问题是导致当代中国画廊业呈现出以中小规模画廊为主体的面貌的主要原因。中小规模画廊的经营内容与其地理位置有相关性,目前发展出业态多样化的趋势,在艺术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画廊运营的各方面、画廊与艺术家和艺术消费者的关系上,中小规模画廊和大规模画廊都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进一步突出了中小规模画廊的特点,但也暴露了中小画廊的问题。在发展中,中小规模画廊不仅遭遇经济、市场构成和法律法规政策等外部问题,自身还存在资金、从业人员和运营模式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从自身的市场定位出发,回归本土,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模式,同时回归画廊的本质,重视画廊发挥职能的基本工作,这样中小规模画廊才能长久、良性地发展下去。

白龙跃[4](2017)在《现代购物中心的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跟随着欧美发达国家浪潮的余波日渐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混合了后现代主义的“消费文化”夹杂着本土传承与舶来品意味在现下时代尤其在年轻群体中大放异彩,而日臻完善的中国购物中心作为消费者进入消费世界的物质形式,直观映射出现代消费社会的景观印象,勾勒出消费城市的美好图景,逐渐代替了改革开放时期的时代印记——百货商店成为了现代消费者的朝圣之地。学界已不乏对购物中心的显性研究,诸如业态集聚、经营管理、规划设计等层面;但对于现时代中国各大城市卯足干劲儿、热火朝天地兴建购物中心,以及消费者购物成瘾、视购物中心为现代生活的朝圣之地纠因探讨,除了表层上经济发展的阳性力量之外,潜藏着的“文化与传播要素”的阴性力量更值得深究。本文意欲通过对中国现代购物中心的文化解读和传播解读揭示购物中心的流行成因,对购物中心的其中之物:商品、消费者、空间、广告进行深入分析,并创意性提出由商品(物)、消费者(人)、空间和广告搭建起来的购物中心形成的交互传播、四维互动的内循环系统,成为了宣扬消费文化的媒介,辐散渐进地塑造着现代人的日常。并从另一个侧面揭开由景观堆砌和空间设置制造的迷魅面纱,辩证性警示现代人享受消费快乐的同时又不能盲目迷失成为物的傀儡,最后希冀在日渐浮躁,需要借助金钱与消费解构现代性烦闷的今日,能够重新唤起不以物为媒介而是人与人天然交往的美好憧憬。

倪敏[5](2013)在《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义转向及其批判》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的到来,社会生产的消费品日益丰富,人类社会的经济重心由生产转移到消费,消耗这些丰富的物质财富成为社会再发展的必要条件。于是在政府刺激消费的鼓励下,在商家狂打消费牌下,我们不得不说,中国进入到了一个消费主义时代。正是结合这一背景,本文试图以消费主义为着力点对大众文化的转向进行研究,分析其各自转向中所包含的原因、多元表征及价值观审视,从而对大众文化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本文紧扣“转向”一词,分别从四个方面加以阐释,即从神性文化到世俗文化、从批判性文化到商业化文化、从灵韵文化到物化文化、从有根文化到时尚消费文化。需要注意的是,“转向”既是表现形式也是产生的重要条件。以世俗化为例,大众文化的世俗化是消费文化和社会经济演变发展的产物,亦是大众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所以切不可把“神性”、“批判”、“灵韵”、“有根”、“世俗”、“商业化”、“物化”、“时尚”这些词汇孤立化和绝对化,要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综述行文。第二章,从神性文化到世俗文化,着重从“世俗文化”对“神圣文化”的反叛为角度作出分析,进一步指出这一变化背后隐藏的技术媒介、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等原因,得出世俗化使人们的精神价值被消解的结论。第三章,从批判性文化到商业化文化,以生活中商业化平台集中点——娱乐节目、网络恶搞和电视电影为突破口,指出创作者、娱乐驱动者背后的嬗变,以防人们娱乐至死。第四章,从灵韵文化到物化文化,笔者借助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物化理论”、“单向度的人”等理论的支撑,提出在技术的掩盖下,机械复制、不断拼贴等技术使人们对现实与虚拟、艺术与实在的界限模糊,艺术的神秘面纱消失。第五章,从有根文化到时尚消费文化,在明确流行时尚与炫耀性消费的联系之后,指出时尚消费作为现代性的产物对城市空间、对文化传承所带来的影响,以追求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为特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使人们进入到一个日益消费化和物质化的阶段,导致了文化虚无主义。第六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建构,作为措施型的解释,关键是要在结合自身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通过市场及法律的监管不断推动文化创新,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从而缩小认知差距,提升大众的人文含量。

赵津津[6](2013)在《论文化工业理论对中国大众文化适用性的辨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文化工业时代的到来,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已然成为分析与解读中国正在兴起的大众文化热潮的重要理论资源。毋庸置疑,阿多诺对于大众文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以及在其影响之下艺术创作个性的泯灭和文化大众被动受控状态的批判依然让人警醒,启人深思。然而,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时代进步的必然,只要善于挖掘大众文化标准化生产的正面价值,培育大众文化在中国发展的艺术气息,积极发挥文化大众的能动作用,相信中国大众文化一定会沿着更加健康、规范、高质的良性发展道路前进。

李静[7](2013)在《“空间转向”中的当代中国小说研究》文中认为“空间转向”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仅突破线性时间——历史的束缚,引起当代文化思维范式的转型,同时也为文学空间书写和空间批评开启了广阔的道路。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运用空间理论和空间批评的方法,以1990年代以来中国具有明显空间意识的小说为文本分析对象,以文学和社会形态在地理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等契合为切入点,回到历史具体语境中探寻文学如何运用独特的空间书写方式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参与中国特色的文化自觉的实践,进而探究文学空间与社会各层结构的互动(审判、革命、激活)关系,最终在1990年代以来文学律动的轨迹中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空间理论,并且洞见21世纪文学空间书写的发展态势。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如何认识空间理论视域下的1990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语境。空间理论来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实践,全球化本质上是晚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力量在空间的分化和重组,随之而来消费主义的逻辑也是社会运用空间生产和消费的逻辑,并深入到日常生活,逐渐形成一种“全球消费文化”,要警惕其背后“文化霸权”和线性历史的逻辑本质。我们注意到1990年代以来中国也迅速卷入到全球化浪潮中,西方消费社会的空间理论可以有所借鉴,但不尽适用于当代中国复杂的多元文化语境,因此需要批判吸收、转化创新。相比较于西方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后工业的发展阶段自然孕育出的景观化、冲突性的消费文化空间,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仍是长期以来的中心任务,仍要在“和合文化”理念指引下朝着多元共生而非“斗争性”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的空间生产正在由发达的都市、向中等城市、城镇、广大的农村扩散和蔓延,在城市和村镇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呈现出中国特色的以消费文化为主体的多元运行机制和空间权力。我们要逐步改变西方帝国为轴心的文化结构,在历史间距(而不是线性)的坐标中,构建面向全球的多元主体、和平交往、文化自觉的实践之路。第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对文学空间生产的整体渗透,文学空间成为消费文化的一个“符码”,开始逐渐商品化,它参与着消费文化的生产和消费。首先,消费社会的商品符号和消费文化的生产体系的建立,都需要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扮演的特殊角色得以实现,媒介作为符号具有空间性、权力性和认同性。基于中国消费文化“后发速生”的特点,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众传媒分布表征出自身的特质:在改造吸收西方消费文化的同时,又努力为中国文化传统争取更多话语权,为中国现代化复兴之路提供机遇。其次,文化市场本身为文学空间构建一个平台,而且它对文学空间乃至文化空间的功能实现具有决定的作用。再次,199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对出版领域逐步进行市场化改革,出版媒体成为文学空间生产方式的主导者。第三、如何认识1990年代以来小说文本空间所呈现出的符码。1990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提供了新的社会空间,空间的转换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生存方式。与之相应,文学及时捕捉到了这些更新或者创新的空间,以审美的方式表征着消费文化的种种印迹。但需要强调的是消费文化对文学空间的生产不仅仅是一种导向和挤压,文学空间也正在逐步调节自身的存在形态,以各种方式参与并影响着消费文化空间的建构。由此论文第三章到第五章选取了消费语境下当代小说在地理层面上的城市/乡村(怀旧空间、景观空间、隔离空间)、文化层面上的国家/异国/边地(仪式、异国、边地)、社会层面上的公共/私人空间(生存空间、私密空间、日常生活空间)等小说文本几种具有明显空间意识的意象或者景观来进行的解读,试图从中分析文学文本是如何审美地对空间读码/解码的、以及消费文化与各个空间想象之间的复杂纠葛。最后论述空间批评——通往文学空间的旅途。文学空间的生产和消费意味着给人类智能化调整和适应后现代空间秩序提供一个诗意的力量和方式。空间批评是在“第三空间”思维观念与文学研究、文化转向的互动下催生出来的。全球化时空转换背景下的中国空间批评与传统文学理论相比,已经出现一系列的研究范式的转换。文学具有以文化表征的方式建构异质空间的内在动力和审美诉求,借助空间批评,文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力量在多重阐释中最终得以实现。

王睿[8](2013)在《反品牌的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品牌可视为现代企业的核心意义,广告传播则是用来将该意义推广至全世界的一种利器。在品牌已经成为无上真理的同时,一个平行发展的现象也颇引人注意:环保、劳工和人权运动组织等,开始揭露品牌光鲜外表下的毒害。从广告拦截工具到各种类型的平民媒体,“反品牌”已经成为一股文化热潮。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对此种现象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作为社会运动的反品牌。主要描述“反品牌运动”的兴起,以耐克等品牌为例,说明品牌在真实和意义方面的强力宣言,与产品能够传达的东西以及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之间的巨大矛盾,直接导致了反对大品牌的积极性不断高涨。以此揭示“商标光芒”背后的真相,指出超级品牌之所以能吸收巨大利润的秘密,即将“制造者”和“消费者”这两个世界尽可能划分清楚。这也促使反品牌运动者使用“文化反堵”的技巧来反品牌,即讽刺性地模仿广告,劫持广告牌,从而彻底改变其原先承载的信息。第二部分:作为广告策略的反品牌。大多数超级品牌都了解,为自己赚进丰厚销售额的广告意象,可能会创造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文化浪潮。文化反堵的功效,是“收纳”人们因品牌而生的反动情绪,使之重新聚焦。但是,很难说广告主有多担心“被反堵”,他们自有应对和破解的方法,比如“预先反堵”和“融合处理具有冲突性的因素”。营销者总能从反抗运动中吸取可资使用的象征和符号,广告人开始追逐并重新贩卖边缘文化。他们已经学会以解构广告的方式来营造广告、以嘲讽商品的论调来叫卖商品。在文化上,这种“反话语”并没有建立起任何真实的距离,而是“内在于”消费社会的。第三部分:作为定位方法的反品牌。从营销的层面来说,“反品牌”也可被视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定位方法。人类思维有一个显着的特征,这就是“二元性”。无论商家在广告中如何去渲染产品和服务的好处,消费者都会自然的想到它的反面。这也启发商家从反主流的角度为品牌定位,作为“否定的法则”,反品牌体现了创意思维的辨证,也就是在肯定和否定、好和坏、男性和女性、美和丑等二元对立的属性中寻找转变的可能性,以此挖掘定位的空间。作为“反叛的法则”,广告像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只有当它以某种方式成功的闯入公共领域时,才能有效的被消费,这就决定了广告需要引起注意,必须抵制习以为常的事物。第四部分:反品牌的文化本质。主要从品牌文化的形成过程分析品牌形象的同质化和差异化,揭示在品牌重要性得到彰显的同时,生产过程的被贬抑。反品牌和反广告的形式,向人们引进了一种新的“消费美学”。其目的不再是建构一种理想化的完美消费视野,相反,它是把自己作为丰裕社会明显荒谬性的一种“解毒剂”而提供出来。因此,这是品牌策略和创意革命的伟大发明,它的原则便是伯恩巴克曾经热情所言的“差别”:这是一种魔法般的公式,据此消费主义的生命能够无限地得以延伸,永远持续着它自己产生的不满,并把这种不满转化为创意元素和消费的动力。通过以上四部分的论述,本文在结语部分指出,消费社会吸收先锋派反抗情绪或反品牌运动的能力,反映了“泛广告时代”的文化寓言,对消费意识形态的解构和反叛既是反品牌文化的美学强音也是它最好的情感基调。

葛静静[9](2012)在《本雅明空间美学研究》文中提出本雅明是“欧洲最后一个自由知识分子”(苏珊·桑塔格),他的思想成果影响到文学、神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在空间美学方面,他较早的关注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与城市空间景观之间的关系,他孜孜不倦追求在时间的碎片中“追忆流逝的空间”。本雅明的空间美学思想具有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尤其是闲逛者的意象启迪了我们探讨其在后现代社会的消费空间可能具有的新的美学意蕴和文化价值。本文从空间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其空间理论的生成和影响。论文主体有四章,除引言外第一章探讨20世纪中叶之后空间理论的转向,主要阐述了空间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文学理论研究的空间转向问题。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本雅明空间美学的呈现,先从资本主义艺术由膜拜价值转向展示价值说起,展示了多维度的城市空间,并且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资本主义的空间寓言。第三章从生存的角度阐述了在现代性空间中独特的生存体验,并由此指向在废墟中展开救赎的空间建构。最后一章深入论述了本雅明空间美学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后现代消费性空间的影响方面。

张书端[10](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主要指中国大陆电影,同时包括中外合拍电影)中的上海想象问题。上海这座在中国电影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产生过至关重要作用的城市,在电影文本中已经不知被反复书写过多少次。仔细分析便可发现,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里,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方式存在着诸多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对上海的呈现方式同“十七年”和“文革”时期就有明显不同。并且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时间里,由于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以及中国电影业的改革等复杂历史因素的作用,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方式还在发生着或显着或微妙的变化。因此,本论文将分三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其中的一些突出文化症候或问题作出思考。论文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主要研究1978至1986年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认为这一阶段中以上海为背景的中国电影与“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同类创作之间并非是简单的断裂关系,而是同时存在着延续和突破。此类电影还没有完全摆脱“十七年”和“文革”电影以宣传和弘扬国家意识形态为主旨的创作理念。但与此同时,一些电影也开始较多地展现上海的都市文化特性,并对都市人的日常生活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展现。第二章主要研究1987至2002年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认为在此一阶段以上海为背景的电影创作中,现代都市文化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彰显。主要表现为上海都市空间在电影叙事中作用的凸显。“街道”成为此类电影的主要场景,都市“漫游者”的视角则成为重要的电影叙述视角,并且一些典型的都市叙事模式也在许多电影中得到较为充分的运用。另外,上海的地域文化特征在电影中得到更大程度的显现,跨国想象也成为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第三章主要研究2003年至今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着重指出这一时期以上海为背景的中国电影中时尚性元素的主导和对上海全球化都市景观的迷恋,致使电影中的上海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座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的“景观城市”。同时也注意到,在一些独立电影和作者电影中,创作者们对全球化的上海作出了另一番描绘,从而形成了对中国电影中上海想象的有效补充。第四章主要从作者论的视角研究彭小莲、娄烨、李欣等以上海生活为主要创作素材的导演在各自的电影中对上海的呈现方式。彭小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对上海的密切关注,试图在电影创作中展现上海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都市文化特征。娄烨在电影创作中经常运用一些探索性的叙事手法,把上海再现为一个现代性的“废墟”之地。而李欣则惯于运用后现代主义影像和叙事拼贴的方式来呈现上海青年们的复杂心理状态。第五章主要研究当下盛行的上海怀旧电影。指出了上海怀旧电影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与文化表征方式,并对其中存在的“恋物癖”症候和全球化想象等问题进行了反思。第六章对上海题材电影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思考。指出应以上海电影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来带动上海题材电影创作的发展,对上海题材电影的类型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并指出上海题材电影创作应突破对海派文化的模式化理解,充分体现其当下文化意义。结语部分则主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方式虽然经历了一系列转变,但“现代化意识形态”的影响其实一直存在,不过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表现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

二、购物中心的文化寓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购物中心的文化寓言(论文提纲范文)

(2)形象宣传片媒介功能的影像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术语界定
    第四节 论文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意识形态建构工具:形象宣传片的媒介功能观
    第一节 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形象宣传片
    第二节 文化研究理论媒介功能观的形象宣传片
    第三节 意识形态影像建构的表象
第二章 影像表达的优先意义:形象宣传片媒介功能呈现模式
    第一节 贩卖:经济逐利的可视化表达
    第二节 游说:政治公关的影像化呈现
    第三节 归化:错位情感的乌托邦召唤
    第四节 凝聚:群体归属感的影像强化
第三章 功能化的影像呈现:形象宣传片媒介功能的影像实践
    第一节 系统性的资源展销:贩卖功能的影像实践
    第二节 主动性的公关诠释:游说功能的影像实践
    第三节 隐蔽式的精神吸纳:归化功能的影像实践
    第四节 群体内的信仰建构:凝聚功能的影像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3)当代中国中小规模画廊发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对象的界定和文章结构
第一章 中国的画廊业与艺术市场
    第一节 画廊的涵义
        一、画廊的释义
        二、画廊的职能
    第二节 中国画廊发展的历史
    第三节 中国的艺术市场
        一、中国古代艺术市场
        二、中国艺术市场现状
第二章 中国中小规模画廊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画廊业的规模和结构
    第二节 小大之辩
        一、中小规模画廊的界定
        二、中小规模画廊的成因
    第三节 中国中小规模画廊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地理分布和经营内容
        二、画廊与艺术家
        三、业态多样化
    第四节 中小规模画廊存在的意义
        一、经济意义
        二、文化意义
第三章 中小规模画廊与大规模画廊的比较
    第一节、运营比较
        一、画廊形象
        二、市场定位
        三、运营队伍
    第二节 画廊与艺术家
    第三节 画廊与消费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中小规模画廊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 中国中小规模画廊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问题
        二、内部问题
    第二节 中国中小规模画廊的发展策略
        一、区隔分层,丰富经营模式
        二、加强画廊间的合作
        三、加强艺术教育
        四、建立鉴定评价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现代购物中心的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
第2章 购物中心:现代人的朝圣地
    2.1 本文对购物中心的界定
    2.2 购物中心的历史发展
    2.3 中国式购物中心的特异性表征
        2.3.1 购物中心的百货店印记
        2.3.2 内向聚集与外向拓展的同步演进
        2.3.3“时空压缩”下的“变脸戏法”
        2.3.4 购物中心的遍地开花与“阴阳失衡”
第3章 现代购物中心的文化解读
    3.1 商品:丰盛、序列与迷魅性
        3.1.1 物的丰裕与景观堆砌
        3.1.2 商品序列与欲望序列
        3.1.3 商品美学与品牌迷魅
    3.2 消费者:阅读、闲逛与心灵历险
        3.2.1 作为文本的购物中心与消费者的“阅读”活动
        3.2.2“逛”的文化寓言
        3.2.3 欲望的燃放与心灵历险
    3.3 空间:隔离、建造与商品化
        3.3.1 隔离自然与建造自然
        3.3.2 是娱乐地也是收容所——交往的延伸
        3.3.3 空间的受控性与共时性
    3.4 广告:宗教、春药与美好生活新图景
        3.4.1“现代教堂”与“现代新宗教”
        3.4.2 商品新陈代谢的强力春药
        3.4.3 憧憬之境:比真实更美好
第4章 现代购物中心的传播解读
    4.1 符号互动构建商品“物的意义”的生成与传导
    4.2 消费者购物体验的被标签化
    4.3 编码解码语系下的空间意义的生产与传达
    4.4 广告信息霸权构建生活方式
第5章 消费的日常——有关购物中心的启迪与新思考
    5.1 商品、消费者、空间、广告——四维互动的内循环传播系统
    5.2 购物中心场境下“日常的消费”与“消费的日常”
    5.3 主导与被主导——消费者的攻防战
参考文献
致谢

(5)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义转向及其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4 本文研究方法
2 从神性文化到世俗文化
    2.1 世俗化对神圣文化的反叛
    2.2 大众文化世俗化的多元透视
    2.3 大众文化世俗化对精神价值的消解
3 从批判性文化到商业化文化
    3.1 批判性文化的现代遭遇
    3.2 大众文化商业化的多元表征
    3.3 大众文化商业化的“娱乐至死”效应
4 从灵韵文化到物化文化
    4.1 物化理论及其文化表征
    4.2 物化文化的袪魅效应
    4.3 物化文化的价值观审视
5 从有根文化到时尚消费文化
    5.1 流行时尚与炫耀性消费
    5.2 文化断裂:时尚消费的文化后果
    5.3 时尚消费中的文化虚无主义
6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的构建
    6.1 深化理论研究,缩小文化滞差
    6.2 完善文化价值系统,建立共同精神家园
    6.3 坚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文化品牌战略
    6.4 提升人文含量,重塑大众的审美情趣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论文化工业理论对中国大众文化适用性的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众文化的标准化生产
二、大众文化的艺术道路
三、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体
四、结语

(7)“空间转向”中的当代中国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空间转向”及空间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空间
    第一节 全球化: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特殊阶段
    第二节 空间化: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
    第三节 空间生产和消费: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语境
第二章 消费文化与文学空间的生产和消费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媒介空间
    第二节 文化市场:文学空间生产的平台
    第三节 出版媒体:文学空间生产方式的主导者
第三章 都市/乡村:空间的想象与断裂
    第一节 全球城市与都市想象
    第二节 怀旧空间:城市的记忆
    第三节 景观空间:全球性的想象
    第四节 隔离空间:乡村的解构与重组
第四章 国家/异国/边地:空间建构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天下观”到“国家民族观”
    第二节 仪式空间与国家的“在场”
    第三节 “跨界”书写与“他者”镜像
    第四节 边地想象与认同焦虑
第五章 私人/公共空间:空间的发现和焦虑
    第一节 公共空间的个人言说
    第二节 生存空间的主体焦虑
    第三节 私密空间的转移与敞开
    第四节 日常生活空间的平庸和神奇
结语 空间批评——通往文学空间的旅途
参考文献
李静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反品牌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作为社会运动的反品牌
    2.1 反品牌运动的兴起
    2.2 商标光芒的背后
    2.3 “文化反堵”的潮流
第3章 作为广告策略的反品牌
    3.1 被反堵后的破解
    3.2 “反广告”的广告技巧
    3.3 颠覆型的创作机制
第4章 作为定位方法的反品牌
    4.1 定位理论的应用
    4.2 否定的法则
    4.3 反叛的法则
第5章 反品牌的文化本质
    5.1 对品牌价值的反思
    5.2 标准化的反叛
    5.3 被贬抑的生产
    5.4 消费文化的动力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注释
致谢

(9)本雅明空间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20世纪中叶之后空间理论转向
    1.1 空间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2 文学理论研究的空间转向
第二章 本雅明空间美学的呈现
    2.1 资本主义艺术空间——从膜拜到展示
    2.2 多维度的城市空间
        2.2.1 人群——现代城市的“最新迷宫”
        2.2.2 闲逛者——大众话语权力的确立者
        2.2.3 收藏者——传统的碎片
        2.2.4 拱廊街——通向审美的梦幻世界
    2.3 资本主义的空间寓言
        2.3.1 《拱廊街计划》
        2.3.2 寓言的碎片化呈现
    2.4 传统的断裂与现代性的修复
第三章 现代性空间体验
    3.1 废墟·荒原·城堡
        3.1.1 废墟
        3.1.2 荒原
        3.1.3 城堡
    3.2 穿越废墟的救赎之路
    3.3 独特空间中的生存——从经验到体验
    3.4 空间建构
        3.4.1 审美现代性
        3.4.2 美学乌托邦
第四章 本雅明空间美学的影响
    4.1 本雅明空间理论对都市文化研究的影响
    4.2 本雅明空间理论对后现代消费性空间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缘起
    二、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三、 文献综述
        (一) 早期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研究
        (二) 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研究
第一章 由政治话语的主导向现代都市影像的转型(1978——1986 年)
    第一节 上海想象中政治话语的延续
        一、 “伤痕电影”中极端政治化表述的延续
        二、 “工业主义”主题的延续与“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
        三、 家庭空间中政治性的残余
    第二节 上海想象中的文化突破
        一、 现代都市特性的显现
        二、 个人主体性的彰显
        三、 “日常性”的复归
    第三节 对改革开放之初上海想象中“现代化意识形态”的反思
    小结
第二章 现代都市文化的彰显(1987——2002 年)
    第一节 都市空间作用的凸显
        一、 “街道”成为主场景
        二、 都市“漫游者”视角的引入
        三、 对都市空间中潜藏的权力关系的揭示
    第二节 都市叙事的兴起
        一、 欲望书写的勃发
        二、 身体意象的凸显
        三、 城乡对比叙事模式的运用
        四、 底层叙事的浮现
        五、 对黑色电影模式的借鉴
    第三节 “上海性”的显影和跨国想象的强化
        一、 上海题材电影中“上海性”的显影
        二、 跨国想象的强化
    小结
第三章 全球城市愿景中的上海想象(2003 年——)
    第一节 由“火车效应”到“地铁效应”——中国都市电影的文化转型
    第二节 中国电影中时尚化的上海想象
        一、 上海都市空间的时尚化表征
        二、 时尚化的上海影像的形成原因
    第三节 上海影像中全球性都市景观的主导
        一、 上海影像中的全球性书写
        二、 对上海影像中全球性书写的反思
    第四节 景观化的上海影像与认同之难
    第五节 独立电影和作者电影中的另类上海想象
    小结
第四章 作者论视野中的上海影像书写
    第一节 彭小莲: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发展的守望者
    第二节 娄烨:都市废墟中的“拾荒者”
    第三节 李欣:后现代都市中的“历险者”
    小结
第五章 对上海怀旧电影的文化反思
    第一节 上海怀旧电影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上海怀旧电影的空间化审美与文化表征方式
    第三节 上海怀旧电影中的“恋物”情结
    第四节 “后革命”文化氛围与上海怀旧电影中的全球化想象
    第五节 对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怀旧风潮的反思
    小结
第六章 对上海题材电影进一步发展的文化思考
    第一节 以上海电影业实力的提升带动上海题材电影的发展
        一、 中国电影中心北移对于上海题材电影创作的影响
        二、 同一时期北京题材电影创作的繁荣景象
        三、 对提升上海题材电影创作力量的思考
    第二节 关于上海题材电影类型化发展的思考
        一、 类型电影在都市形象建构和传播中的意义
        二、 类型电影与都市特质间的关系
        三、 上海题材电影类型化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上海题材电影应突破对海派文化的模式化理解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参考论文
    参考影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购物中心的文化寓言(论文参考文献)

  • [1]身份博弈与形象重塑 ——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史研究(1989-2019)[D]. 宋康. 上海大学, 2021
  • [2]形象宣传片媒介功能的影像实践研究[D]. 徐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当代中国中小规模画廊发展现状研究[D]. 华丽. 东南大学, 2017(04)
  • [4]现代购物中心的文化传播研究[D]. 白龙跃. 吉林大学, 2017(09)
  • [5]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义转向及其批判[D]. 倪敏.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2)
  • [6]论文化工业理论对中国大众文化适用性的辨析[J]. 赵津津. 企业导报, 2013(20)
  • [7]“空间转向”中的当代中国小说研究[D]. 李静. 苏州大学, 2013(09)
  • [8]反品牌的文化研究[D]. 王睿. 吉林大学, 2013(09)
  • [9]本雅明空间美学研究[D]. 葛静静. 西北民族大学, 2012(06)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上海想象[D]. 张书端. 上海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商场文化寓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