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癌变过程中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大肠息肉癌变过程中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一、大肠息肉癌变过程中血管形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淑辉,刘丽波,孔学哲[1](2022)在《河北省承德地区大肠息肉发生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研究河北省承德地区大肠息肉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向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3 008例人员发放大肠息肉调查问卷,严格按照质控标准回收问卷,统计问卷回收率、大肠息肉检出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并根据肠镜检查结果,将伴有大肠息肉病人作为息肉组(n=532)、将无异常的病人作为对照组(n=2 464),进而再根据癌变情况进行分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进行大肠息肉及癌变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统计不同息肉病理类型癌变率。结果共回收2 996份有效问卷,其中532例发生大肠息肉,发生率为17.76%,男女比例为1.4∶1;高发年龄范围为>40~60岁,占比48.12%,34.77%病人伴有临床症状,直肠为高发部位(31.11%),腺瘤性息肉最为常见,占57.96%,息肉长径多介于5~10 mm,占比28.75%。大腰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喜食高脂饮食、尿酸>420μmol/L、饮酒史、脂肪肝、胆结石、高脂血症、糖尿病是大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影响因素(P<0.05,OR>1),喜食高纤维食物是大肠息肉发生的保护影响因素(P<0.05,OR<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喜食高脂饮食是大肠息肉病人发生癌变的危险影响因素(P<0.05,OR>1);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结论河北省承德地区大肠息肉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高发年龄范围为>40~60岁,高发部位为直肠、乙状结肠,常见病理类型为腺瘤性息肉,且大肠息肉发生的相关因素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喜食高脂饮食与大肠癌发病呈正相关。

邢容[2](2021)在《16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大肠息肉(Colorectal Polyps)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为降低本病的复发及癌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在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纳入门诊的160例大肠息肉患者,并纳入同期的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1)对于大肠息肉患者相关因素的筛查,利用卡方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并将两组间存在显着差异的因素参与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大肠息肉危险因素。(2)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研究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3)对大肠息肉患者发病位置和性质用频数进行比较。[结果](1)正常组临床资料分布:正常对照组纳入健康受试者160例,性别:男性74例(46.25%),女性86例(53.75%),年龄中位数48(36-57.75)岁,(下四分位数是36,上四分位数是57.75,中位数48)。(2)大肠息肉患病情况与相关因素:对160例大肠息肉患者统计,性别:男性109例(68.13%),女性51例(31.88%),年龄中位数59(50-65)岁,(下四分位数50,上四分位数65,中位数59)。男性患病年龄61-70岁的35例(32.11%),51-60岁的33例(30.28%)。女性患病年龄61-70岁的19例(37.25%),51-60岁的17例(33.33%)。研究纳入大肠息肉患者160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肠息肉患者发病共有9个危险因素,年龄(P=0.003)、大肠息肉家族史(P=0.009)、HP(阳性)(P=0.029)、吸烟(P<0.001)、高脂肪饮食偏好(P=0.037)、高盐与腌制食品饮食偏好(P=0.014)、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P<0.001)、口服抗生素(P<0.001)、情绪(P<0.001)、高血压(P=0.02),以上为大肠息肉病的相关危险因素。(3)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探讨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对160例大肠息肉患者,应用频数分析,常见的中医症状为烦躁易怒(63.10%),小便短黄(61.30%),口味异常(56.90%),口干(52.50%),胸胁胀满(50.60%),便溏不爽(50.00%),里急后重(41.90%),倦怠乏力(41.30%,),喜太息(40.00%),肠鸣矢气(39.40%),腹胀(37.50%),腹部刺痛(36.30%),畏寒肢冷(22.50%)等。舌象方面:齿痕(79.40%),舌红(52.50%),舌淡红(48.10%),苔白(39.40%),苔黄(33.80%),苔薄(45.00%),苔腻(39.40%),苔厚(38.80%),舌胖大(25.00%)。脉象方面:脉滑(49.40%),脉弦(37.50%),脉沉(31.30%)。应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大肠息肉患者临床常见为8个证候类型:大肠湿热证(31.25%)最为多见,血瘀内停证(11.25%),脾气亏虚、湿蕴大肠证(10.63%),肝胃不和证(10.63%),脾胃虚弱证(10.63%),肝郁脾虚证(10.00%),肝郁化火证(8.13%),寒邪内阻证(7.50%)。病性证素为:湿(26.17%)、热(火)(24.60%)、气虚(19.53%)、气滞(17.97%)、血瘀(7.03%)、寒(4.69%)。病位证素为:大肠(42.70%)、脾(22.00%)、肝(20.30%)、胃(15.00%)。(4)大肠息肉位置分析:乙状结肠(27.70%)、直肠(20.40%)、横结肠(13.10%)、升结肠(11.80%)、降结肠(10.00%)、结肠肝区(9.70%)、回盲部(4.80%)、结肠脾区(2.40%)。(5)息肉性质分析:患者病理报告管状腺瘤息肉(78.13%)、绒毛管状腺瘤(18.75%)、慢性炎性息肉(3.13%)。[结论](1)大肠息肉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有9个,分别是年龄、大肠息肉家族史、HP感染情况、吸烟、饮食偏嗜、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生素、情绪、高血压。(2)中医四诊多表现为湿、热(火)、气虚、气滞、血瘀、寒。主要证候类型为8个。大肠湿热、血瘀内停、脾气亏虚湿蕴大肠、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肝郁脾虚、肝郁化火、寒邪内阻。病性证素为湿、热(火)、气虚、气滞、血瘀、寒。病位为:大肠、脾、胃、肝。(3)大肠息肉发病位置及息肉性质:乙状结肠多发,直肠次之。患者病理报告以管状腺瘤最多见。

龙思丹[3](2021)在《基于风险分层肠腺瘤患者舌象特征与LTB4/BLT1轴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风险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s,CRA)患者的舌象特征、LTB4/BLT1表达差异及联系,为中医舌诊在肠道癌前病变中的运用提供客观依据,并探讨LTB4/BLT1轴参与肠腺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某三甲医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来连续招募CRA患者,并参照《息肉切除术后结肠镜检查的指导原则:美国结直肠癌多社会工作组和美国癌症学会的共识》将肠腺瘤患者分为低风险腺瘤(Low-risk adenoma,LRA)和高风险腺瘤(High-risk adenoma,HRA)两组,同时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通过问卷调查和检查报告,收集志愿者的一般情况、结肠内镜及病理报告以筛选入组对象。通过智能健康镜采集舌象照片,同时收集入组者的血清标本和肠粘膜组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完成炎症因子及其受体(LTB4/BLT1)的检测。运用SPSS 26.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比较不同风险组别之间的舌象特征及LTB4/BLT1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临床资料①年龄和性别舌象研究纳入150例,健康对照、低风险、高风险各50例。LTB4/BLT1研究纳入75例,均来自于舌象研究参与者,健康对照、低风险、高风险各25例。三组间性别、年龄无显着差异(P>0.05)。②肥胖相关指标 体重指数及腰臀比在三组间分布均无显着差异(P>0.05)。③肠腺瘤检出史 初发者占比90%,复发者10%,其中高风险组复发4例,低风险组复发1例。2.内镜下特征①息肉数量50例腺瘤患者共检出165枚息肉,低风险组25例检出40枚、高风险组25例检出125枚。其中单发息肉占26%,2-3枚息肉占44%,3枚以上息肉占30%。②息肉大小统计单次检查直径最大的息肉,小息肉(48%)>中等息肉(32%)>大息肉(12%)>微小息肉(8%)。低风险组微小息肉3例(12%),小息肉22例(88%);高风险组微小息肉1例(4%),小息肉2例(8%),中等大小息肉16例(64%),大息肉6例(24%)。③息肉形态统计单次检查直径最大的息肉,山田Ⅰ型14例(28%),山田Ⅱ型17例(34%),山田Ⅲ型8例(16%),山田Ⅳ型11例(22%)。其中,低风险组Ⅰ型8例(32%),Ⅱ型9例(36%),Ⅲ型4例(16%),Ⅳ型4例(16%);高风险组Ⅰ型6例(24%),Ⅱ型8例(32%),Ⅲ型4例(16%),Ⅳ型7例(28%)。组间山田分型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④息肉位置统计单次检查直径最大的息肉,不同风险组息肉的位置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92>0.05),但乙状结肠部位检出高风险肠腺瘤的概率更高(60%VS 48%)。3.病理结果统计单次检查直径最大的息肉,Shinya分级方面,管状腺瘤39例占78%,绒毛管状10例占比20%,绒毛状1例占2%;Morson分级方面,轻度不典型增生17例占34%,中度不典型增生30例占60%,重度不典型增生3例占6%。4.中医舌象相关结果①舌色比较:腺瘤组红舌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40%VS 22%,P<0.05);②舌形比较:腺瘤组瘦薄舌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5%VS 20%,P<0.05);③特殊舌象:腺瘤组点刺舌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21%VS 8%,P<0.05);④苔色比较:腺瘤组黄苔的检出率显着高于对照组(66%VS 26%,P<0.01),且高风险组黄苔的检出率显着高于低风险组(80%VS52%,P<0.01)。但三组间黄苔深浅程度的比较无显着差异。⑤厚薄苔比较:腺瘤组厚苔的检出率显着高于对照组(58%VS 18%,P<0.01),且高风险组厚苔的检出率显着高于低风险组(72%VS 44%,P<0.01)。5.LTB4/BLT1的表达水平①血清LTB4浓度:高风险组患者血清LTB4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②肠粘膜BLT1表达水平:随着腺瘤风险的增加,肠粘膜组织中BLT1阳性表达率(平均光密度)随之升高,高风险组>低风险组>对照组,三组间两两比较P均≤0.01。受体主要表达在肠黏膜上皮、腺体及间质组织。③血清LTB4与肠粘膜BLT1表达的相关性:LTB4与BLT1之间正相关,但相关性较弱(ρ=0.28,P<0.05)。6.差异性舌象特征与LTB4/BLT1表达厚苔人群的血清LTB4及肠黏膜BLT1表达水平均高于薄苔人群,其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红舌、胖大舌、点刺舌、黄厚苔与CRA相关,其中黄厚苔与HRA关系密切。2.LTB4/BLT1轴可能参与了 CRA的发病,血清LTB4可能具有预测意义。3.厚苔与CRA患者体内炎症水平相关,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单永改[4](2021)在《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大肠息肉术后脾虚湿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EGF、VIP及SP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脾虚湿毒证的临床疗效及息肉复发率,初步探讨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大肠息肉潜在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大肠息肉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将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脾虚湿毒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中药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对照组仅随访观察,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大肠息肉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以及大肠息肉复发情况。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EGF、VIP、SP水平的变化。半年、一年后随访内镜下息肉复发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试验组在大便不成形或粘液便、腹胀腹痛、肠鸣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2.息肉复发率方面,治疗后复查肠镜,两组的息肉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半年及一年后复查肠镜,试验组的息肉复发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一年后的腺瘤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3.血清指标方面,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清EGF、VIP、S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大肠息肉术后脾虚湿毒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患者大便不成形或粘液便、腹胀腹痛、肠鸣方面疗效显着,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大肠息肉的复发率,尤其对防治腺瘤性息肉的复发有一定疗效。健脾利湿解毒方可以降低大肠息肉患者血清EGF、VIP、SP的水平,调节胃肠激素紊乱可能是其治疗大肠息肉的潜在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价方面,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大肠息肉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张硕秋[5](2021)在《固正消癌方对结肠癌的干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对结肠癌细胞的影响,以及固正消癌方对结肠癌细胞荷瘤裸鼠的抗肿瘤作用。从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两方面,探索固正消癌方具体抑癌机制,为固正消癌方的临床实践提供详实的治疗依据。方法:1.固正消癌方细胞实验:将固正消癌方含药无菌血清,作用于人结肠癌LOVO细胞、HT-29细胞、HCT-116细胞后,观察细胞形态、运用CCK-8法观测该方含药血清分别对此三种细胞系的抑制作用,选取最敏感细胞系。此后,对最敏感细胞进行分组,包括:低剂量组含10%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中剂量组含20%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高剂量组含30%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对不同分组情况下的最敏感细胞进行划痕实验且运用Western blot法观测NF-κB通路相关蛋白和凋亡蛋白的表达。2.固正消癌方动物实验:对6周龄裸鼠建立最敏感细胞荷瘤模型。本次研究分组为:模型组,荷瘤裸鼠8只,予以生理盐水0.2ml/日灌胃;低剂量固正消癌方组荷瘤裸鼠8只,以5g/kg为标准的固正消癌方煎液换算为裸鼠剂1日灌胃量,每日灌胃2次;中剂量固正消癌方组荷瘤裸鼠8只,以10g/kg为标准,每日灌胃2次;高剂量固正消癌方组荷瘤裸鼠8只,以20g/kg为标准,每日灌胃2次。干预14天后,处死荷瘤裸鼠,摘取瘤体,采用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对摘取下来的瘤体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分组中Bcl-2、Bax蛋白的差异;并且对瘤体组织用Western blot法测相应分组中的p65、p-p65、IκBα、p-IκBα的蛋白水平。结果:细胞实验中,相比于空白对照组,固正消癌方可以对人结肠LOVO细胞、HT-29细胞、HCT-116细胞均起到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的使细胞形态发生不规则改变且明显影响了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在细胞形态方面,通过光学倒置显微镜显示,空白对照组中LOVO细胞、HT-29细胞、HCT-116细胞外观轮廓清楚,生长形态正常。而固正消癌方组,3种细胞形态出现不规则改变,细胞数目及生长情况随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衰减之势。利用CCK-8法检测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培养24h、48h、72h后的LOVO细胞、HT-29细胞、HCT-116细胞的OD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HT-29细胞对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浓度梯度变化最为敏感。后续以HT-29细胞为研究对象,随着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HT-29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也不断下降。Western blot法检测HT-29细胞中p65、p-p65、IκBα、p-IκBα的蛋白水平。在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的干预下,对比空白对照组,p-IκBα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不同剂量浓度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种剂量依赖关系也体现在p-p65蛋白的表达上,低、中、高剂量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作用于HT-29细胞后,相比空白对照组,p-p65蛋白表达降低,且各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荷瘤裸鼠实验中,以HT-29细胞构建荷瘤裸鼠模型,固正消癌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裸鼠的生存质量;瘤体的病理HE染色显示,固正消癌方给药组相比于模型组更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坏死;瘤体的免疫组化结果认为,固正消癌方能降低Bcl-2蛋白,上调Bax蛋白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的瘤体组织中p65、p-p65、IκBα、p-IκBα的蛋白含量水平与细胞实验结果一致,都抑制了 NF-κB信号通路传导。说明固正消癌方在体内也能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凋亡,限制癌组织的扩大增殖。结论:固正消癌方能够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起到抗肿瘤作用。

付肖岩,林巧云[6](2017)在《大肠湿热证管状腺瘤与P53、bF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大肠湿热证管状腺瘤与P53、bF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就诊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门诊/病房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并行息内摘除术,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大肠管状腺瘤伴IN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按中医辨证分为研究组(大肠湿热证组)、对照组(脾胃虚弱证组)各30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20例(来源于本院体检中心)。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研究组、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肠黏膜组织中P53及bFGF的表达水平,统计上述3组P53、bFGF表达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对大肠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年龄、性别进行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的性别、年龄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瘤变程度进行比较,P>0.05,两中医证型间腺瘤瘤变程度具有可比性。2、统计大肠管状腺瘤P53、bFGF的表达与性别、年龄、上皮内瘤变程度的关系,发现P53、bFGF的表达在性别、年龄上无差异(P>0.05);在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程度中的表达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成正相关。3、P53、bFGF在大肠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湿热证组中P53、bFGF表达与脾胃虚弱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大肠管状腺瘤同一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湿热证P53表达高于脾胃虚弱证,具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瘤变程度大肠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中bFGF表达均无差异(P<0.05)。5、大肠湿热证组和脾胃虚弱证组中P53、bFGF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大肠管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P53表达与大肠湿热证可能存在相关。2、P53、bFGF在大肠管状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且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表达明显升高,提示P53及bFGF在腺瘤恶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林巧云[7](2017)在《大肠湿热证管状腺瘤与P53、bF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大肠湿热证管状腺瘤与P53、bF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就诊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门诊/病房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并行息肉摘除术,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大肠管状腺瘤伴IN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按中医辨证分为研究组(大肠湿热证组)、对照组(脾胃虚弱证组)各30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20例(来源于本院体检中心)。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研究组、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肠黏膜组织中P53及bFGF的表达水平,统计上述3组P53、bFGF表达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对大肠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年龄、性别进行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的性别、年龄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瘤变程度进行比较,P>0.05,两中医证型间腺瘤瘤变程度具有可比性。2、统计大肠管状腺瘤P53、bFGF的表达与性别、年龄、上皮内瘤变程度的关系,发现P53、bFGF的表达在性别、年龄上无差异(P>0.05);在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程度中的表达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成正相关。3、P53、bFGF在大肠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湿热证组中P53、bFGF表达与脾胃虚弱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大肠管状腺瘤同一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湿热证P53表达高于脾胃虚弱证,具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瘤变程度大肠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中bFGF表达均无差异(P<0.05)。5、大肠湿热证组和脾胃虚弱证组中P53、bFGF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大肠管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P53表达与大肠湿热证可能存在相关。2、P53、bFGF在大肠管状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且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表达明显升高,提示P53及bFGF在腺瘤恶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杨姣[8](2014)在《胃、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及大肠息肉癌变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491例不同组织学类型的消化道息肉病人的息肉大小、位置以及病人的年龄、性别、临床用药等特点,了解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特征。并通过对不同病理类型大肠息肉血清的SOD、MDA的活力及组织中的5-LOX、VEGF、PLGF及NF-kB的表达,探讨血管生成在腺瘤癌变中的机制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9月2012年10月经内镜中心检查确诊为息肉的患者共491例。在246例胃息肉患者中,分析不同的胃息肉病理组织学类型在息肉的发病部位、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及其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析245例大肠息肉患者的内镜下特征,比较大肠息肉的大小、数目及病理类型特点和随访情况。并选取105例大肠组织蜡块,其中1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5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理蜡块,另选取大肠癌30例病理蜡块、30例增生性大肠息肉以及15例正常组织病理蜡块标本,利用S-P法染色,检测5-LOX、VEGF、PLGF及NF-kB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取15例正常体检者、1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5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30例增生性大肠息肉及30例大肠癌患者的血清,分别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其SOD及MDA的表达。结果胃息肉中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中HP的感染率分别为31.11%、45.31%和58.33%;95名胃息肉患者使用PPI,炎性息肉使用率最高。大肠息肉中腺瘤性息肉为主;20例大肠息肉切除后随访发现,2年内均有复发,70%为腺瘤性息肉。SOD在正常人、大肠增生性息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大肠癌患者的血清中的表达呈递减趋势,MDA在正常人、大肠增生性息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大肠癌患者的血清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与正常大肠组织相比,增生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大肠癌患者的组织中5-LOX的表达明显升高;与增生性息肉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相比,大肠癌组织中5-LOX的表达明显升高。VEGF在正常人、大肠增生性息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大肠癌患者的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相比,增生性息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较高;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相比,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组织中VEGF的表达较高。PLGF在正常人、大肠增生性息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大肠癌患者的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相比,增生性息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大肠癌患者的组织中PLGF的表达明显较高;与增生性息肉相比,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组织中PLGF的表达更高。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相比,NF-kB在增生性息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大肠癌患者的外周组织中表达更高;NF-kB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性息肉。结论HP感染可能与胃腺瘤性息肉形成有关;PPI的使用与胃息肉的病理类型相关性不明显。大肠息肉中较大的广基腺瘤性息肉应加强随访。长期的慢性炎症能刺激肿瘤的生成,在大肠腺瘤癌变中起重要作用。MDA、5-LOX、VEGF、PLGF及NF-kB的表达在正常人、大肠增生性息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大肠癌患者的组织中的表达趋势存在一致性,可能共同介导腺瘤癌变。VEGF、PLGF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高表达可能与炎症刺激下的血管生成有关,其关键因素考虑与5-LOX的代谢通路密切相关。

朱萍[9](2013)在《胃肠道息肉中医病证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胃肠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随着电子胃肠镜检查的普及,其检出率日益提高。目前胃肠道息肉均已被公认为是癌前病变,但对胃肠道息肉的发生、发展及癌变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国内外对胃肠道息肉的研究多停留在对胃肠道息肉的内镜观察、治疗及病理特征等方面,缺乏系统全面的观察,同时关于胃肠道息肉的病因及中医病证方面的研究报道涉及较少。目的:探讨胃肠道息肉中医病证与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激酶插入嵌合受体/胎肝激酶-1(KDR/FLK-1)、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148例肠息肉和150例胃息肉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及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及KDR在胃肠道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计数微血管密度(MVD),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数据,检验标准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肠息肉以脾胃虚弱型最多见,占41.21%,其次依次为大肠湿热证40例(27.03%),肝郁气滞证23例(15.54%),寒邪内阻证17例(11.49%),血瘀内停证7例(4.73%)。息肉表现为直径<1.0cm、亚蒂、表面光滑,多见于左半结肠伴直肠,好发于50岁以上患者;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最常见。2.胃息肉病机以脾虚最多见,占49.33%,其中脾胃虚寒证55例(36.67%),肝郁脾虚证19例(12.67%),其次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痰阻证60例(40%),痰热郁结证14例(9.33%),血瘀内停证2例(1.33%);息肉直径多在1.0cm以内,约88%,且多见于胃体和胃窦,形态呈广基、表面光滑,以炎性息肉最常见,占71.33%。3.胃肠道息肉形成原因可能与烟酒嗜好、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社会因素、长期用药情况及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等有关,肠息肉的发病因素以长期用药情况为主,而胃息肉的发病因素主要为社会因素和饮食因素;就中医方面而言,胃息肉主要与气虚、痰湿有关,而肠息肉主要与气虚、湿热相关。4.肠息肉患者临床症状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泻、腹胀、便秘,而大便习惯改变中以大便次数及性状均改变为主;胃息肉患者临床症状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胃痛、嗳气、胃胀、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其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者约占61.3%。5.肠息肉多发生于男性,而胃息肉多发生于女性,就平均发病年龄而言,肠息肉明显高于胃息肉,两者均好发于50岁以上患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医证型均呈现由虚向实转化的趋势。KDR及MVD在正常粘膜、胃肠道息肉和癌组织中从弱表达或不表达逐渐增加为强表达,以癌组织中最明显。7.肠息肉中VEGF、KDR在绒毛状腺瘤、息肉>2.0cm、息肉表面呈分叶状及年龄50岁以上者中表达量高,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8.胃息肉中VEGF、KDR在炎性息肉、息肉>2.0cm中表达量高,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带蒂息肉、年龄50岁以上者中表达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肠息肉中VEGF、KDR, MVD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胃息肉,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息肉中VEGF、KDR的表达是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管生成在肿瘤形成之前已有发生,胃肠道息肉直径>2.0cm及发病年龄50以上者,癌变率高;肠息肉癌变率高于胃息肉,且绒毛状息肉、表面呈分叶状息肉癌变率更高:VEGF、KDR、MVD及其相互作用对促进胃肠道息肉血管生成及癌变的过程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此类息肉要注意活检、切除与随访。对于胃肠道息肉的预防,西医认为,胃息肉患者特别要主要饮食及情志的调整,长期用药的患者要注意定期查肠镜;中医认为,胃肠道息肉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虚为主,故息肉预防治疗当以健脾为主,胃息肉侧重于疏肝解郁化痰,而肠息肉侧重于清热祛湿。

刘刚[10](2013)在《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大肠肿瘤的防治及其与VEGF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以电子结肠镜下诊断为结、直肠息肉,病理诊断或染放大内镜诊断为腺瘤的大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大肠腺瘤样息肉(colorectal adenomatous polyp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中医体质学调治依据和中医干预治疗方案,也即是在大肠癌的未病、欲病状态加以干预,降低结、直肠腺瘤息肉的复发率及癌变率,并探索大肠腺瘤样息肉的复发及癌变与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的关系,为以后的临床随访提供相关的检验依据。研究方法:根据中西医诊断标准,选择电子结肠镜下检查发现结肠和/或直肠息肉,病理诊断为腺瘤样病变,中医诊断为“肠瘤”或“肠覃”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病例137例,根据2009年4月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辨识患者体质,并在辨识后归纳出患大肠腺瘤样息肉较多的某几种体质类型。将纳入病例中符合临床路径中医证型者分为脾虚湿瘀证组、湿热瘀阻证组、气滞血瘀证组,并纳入中药干预研究行列。每种中医证型病例分为常规西医处理加服中药组和单纯西医常规处理组,嘱患者1年后复查肠镜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收集所得数据,将记录的数据资料输入SPSS17.0数据库,组间差异用t检验,确切概率用x2检验,相关性采用SPSS17.0软件包中相关性分析计算,统计分析在中医药干预和非干预情况下,大肠腺瘤样息肉患者复发及癌变情况,并探究其复发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一、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痰湿质46例(33.6%)>血瘀质32例(23.4%)>湿热质26例(19%)>气虚质16例(11.7%)>阳虚质9例(6.6%)>气郁质共6例(4.4%),阴虚质2例(1.5%),本次纳入病例中未见平和质及特禀质。二、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脾虚湿瘀证63例>湿热瘀阻证25例>气滞血瘀证18例。(除了脱落的12例,其他证型,例数较少,不再参与讨论)。每种证型按照是否行中药干预分为实验组(中药干预)和对照组(无中药干预),经统计学分析,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影响因素其中吸烟在三种证型中的比例为:气滞血瘀证(22.2%)>湿热瘀阻证(16.0%)>脾虚湿瘀证(15.9%),经卡方检验,吸烟与各中医证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嗜食肥甘厚腻在三种中医证型中的比例为:湿热瘀阻证(36.0%)>气滞血瘀证(33.3%)>脾虚湿瘀证(22.2%)。经卡方检验,嗜食肥甘厚腻与各中医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基线分析经统计学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前症状评分、息肉个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前息肉最大径、息肉平均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比较时应采用校正方法处理,具有可比性。五、VEGF值与息肉个数及大小相关性在所纳入病例(包括脱落、及不符合临床路径)中,第一次所测的VEGF值VEGF1与息肉个数、最大直径及平均直径经过相关性分析,有一定相关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VEGF值与息肉病理类型相关性第一次所测的VEGF值VEGF值1与病理类型关系使用秩和检验分析,提示各病理类型之间VEGF值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七、症状评分(一)总体情况:治疗后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各组内、组间比较:各组组内经治疗前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其中脾虚湿瘀证实验组、脾虚湿瘀证对照组、湿热瘀阻证实验组、湿热瘀阻证对照组、气滞血瘀证实验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0.00、0.00、0.00、0.01、0.00),气滞血瘀证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P>0.05)。各组间症状评分差比较:气滞血瘀证实验组治疗前后评分差明显高于气滞血瘀对照组(P=0.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热瘀阻实验组治疗前后评分差明显高于湿热瘀阻证对照组(P=0.09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虚湿瘀证实验组治疗前后评分差稍低于脾虚湿瘀证对照组(P=0.95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八、复发及癌变(一)复发与腺瘤个数及大小关系:大肠腺瘤的复发与大肠腺瘤个数、最大直径呈正相关,腺瘤个数越多、最大直径越大,复发的比例越高,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腺瘤复发与平均直径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复发率:复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气滞血瘀对照组(88.9%)>湿热瘀阻对照组(50.0%)>脾虚湿瘀对照组(43.8%)>湿热瘀阻实验组(38.5%)>脾虚湿瘀实验组(12.9%)>气滞血瘀实验组(11.1%)。而且脾虚湿瘀对照组>脾虚湿瘀实验组,湿热瘀阻对照组>湿热瘀阻实验组,气滞血瘀对照组>气滞血瘀实验组。经卡方检验,P<0.0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使用中药治疗的组复发率均较仅使用内镜下摘除组低。其中气滞血瘀对照组的复发率最高,不排除因例数过少,误差引起。(三)复发与VEGF的关系:复发组与不复发组治疗前测得的VEGF值VEGF1的比较,发现复发组的VEGF1较不复发组VEGF1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组与不复发组治疗后测得的VEGF值VEGF2的比较,发现复发组的VEGF2较不复发组VEGF2稍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复发组的VEGF值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组的VEGF值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稍降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复发组的治疗前后VEFG差值明显大于复发组前后VEFG差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所纳入观察大肠腺瘤性息肉样本体质类型以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居多,约占总人数的72.46%,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为进行未发现病变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从未病先防的角度防止大肠腺瘤的发生。根据临床证型的不同,辨证施治,中医药在改善息肉患者症状及降低腺瘤复发率方面疗效显着。其中,中药在改善气滞血瘀证腺瘤症状方面尤为突出,三种证型加用中药组的复发率均低于仅行内镜下治疗组。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复方面考虑,中药可有效降低腺瘤1年内的复发率。通过比较发现不复发组治疗前后的VEGF差值明显高于复发组治疗前后VEGF差值,从生化检查方面为腺瘤性息肉的复发监测提供新的判断依据。

二、大肠息肉癌变过程中血管形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肠息肉癌变过程中血管形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省承德地区大肠息肉发生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1.2.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
        1.2.3 质量控制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统计大肠息肉检出率
    2.2 大肠息肉的流行病学特征
    2.3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4 大肠息肉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2.5 各相关因素与大肠癌的关联比较
    2.6 大肠息肉病人癌变影响因素分析
    2.7 不同息肉病理类型癌变率比较
3 讨论

(2)16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大肠息肉中医证候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1 大肠息肉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2 大肠息肉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生化及病理指标关系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3 中医药治疗大肠息肉的研究进展
        4 导师学术思想
        5 小结
    大肠息肉西医学研究进展
        1 大肠息肉现代流行病学综述
        2 大肠息肉诊断、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
        3 大肠息肉发病与结直肠癌病变机制研究现状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病例选择标准
        4 数据管理及统计方法
    结果
        1 大肠息肉正常对照组研究
        2 大肠息肉组患病情况与相关因素
        3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4 大肠息肉位置分析
        5 息肉性质分析
    讨论
        1 大肠息肉患者患病情况与相关因素探讨
        2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3 大肠息肉位置与性质分布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风险分层肠腺瘤患者舌象特征与LTB4/BLT1轴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大肠息肉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名溯源
        2. 中医对大肠息肉的认识
        3. 舌诊与大肠息肉的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腺瘤性肠息肉与LTB4/BLT1轴
        1. 炎症微环境与腺瘤性肠息肉
        2. LTB4/BLT1轴与腺瘤性肠息肉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研究一 不同恶变风险的肠腺瘤患者舌象特征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研究二 不同恶变风险的肠腺瘤LTB4/BLT1表达水平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研究三 差异性舌象特征与LTB4/BLT1表达水平研究
        1. 差异性舌象特征与血清LTB4表达水平
        2. 差异性舌象特征与肠黏膜BLT1阳性表达
讨论
    研究结果分析
        1、患者的性别
        2、患者的年龄
        3、患者的体脂特点
        4、镜下及病理组织特点
        5、研究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肠镜一肠道准备
    附录三 技术路线图
    附录四 实验图片(IHC)
致谢
个人简历

(4)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大肠息肉术后脾虚湿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EGF、VIP及SP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大肠息肉的研究
        1.1 定义及临床表现
        1.2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1.3 发病机制
        1.4 诊断及治疗
        1.5 随访
    2 祖国医学对大肠息肉的认识
        2.1 病名的认识
        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中医辨证分型
        2.4 中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2 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资料
        3.2 疗效指标
        3.3 血清学指标
        3.4 安全性指标
    4 疗效评价标准
        4.1 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4.2 次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4.3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4.4 复发率
        4.5 安全性评价
    5 统计方法
    6 试验结果
        6.1 可比性分析
        6.2 疗效评价
        6.3 血清学指标
        6.4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脾虚失运,湿毒内结是大肠息肉的基本病机
    2 健脾助运,解毒除湿是大肠息肉的主要治法
    3 健脾利湿解毒方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3.1 组方分析
        3.2 现代药理学研究
    4 健脾利湿解毒方的临床疗效分析
    5 健脾利湿解毒方对息肉复发率的影响
    6 基于胃肠激素的作用机制初探
第四部分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2 样本量估算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固正消癌方对结肠癌的干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结肠癌的认识
        1. 结肠癌的中医历史沿革
        2. 结肠癌的病因病机
        3. 结肠癌的辨证分型
        4. 结肠癌的治法治则
    第二节 癌毒理论
        1. 癌毒的产生
        2. 癌毒的属性
        3. 癌毒的病位
        4. 癌毒的发病机制
        5. 癌毒理论指导下的遣方用药之法
    第三节 现代医学对结肠癌的认识
        1. 结肠癌病因及发病机制
        1.1 肠息肉与炎症
        1.2 代谢综合征
        1.3 高血压
        1.4 吸烟
        1.5 饮酒
        1.6 饮食习惯
        1.7 肠道癌症相关基因及假说
        2. NF-κB信号通路
        2.1 NF-κB的组成、功能及分布
        2.2 NF-κB信号通路与结肠癌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1. 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的制备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固正消癌方对人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第二节 固正消癌方通过NF-κB通路干预人结肠癌细胞的机制研究
        1. 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的制备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固正消癌方通过NF-κB通路干预人结肠癌细胞的机制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对HT-29细胞划痕实验的影响
        4.2 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对HT-29细胞NF-κB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4.3 固正消癌方含药血清对HT-29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5. 讨论
        6. 结论
    第三节 固正消癌方对结肠癌荷瘤裸鼠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与细胞
        1.2 实验辅助用具与材料
        1.3 中药饮片
        1.4 主要试剂
        1.5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裸鼠瘤体种植
        2.2 裸鼠分组与给药
        2.3 瘤体HE染色
        2.4 瘤体免疫组化染色
        2.5 Western blot实验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裸鼠的一般情况
        4.2 固正消癌方对荷瘤裸鼠瘤体组织病理的影响
        4.3 固正消癌方对荷瘤裸鼠Bax、Bcl-2凋亡蛋白的影响
        4.4 固正消癌方对NF-κB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5. 讨论
        6. 结论
第三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大肠湿热证管状腺瘤与P53、bF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3 纳入、排除标准
        3.1 研究组、对照组纳入标准
        3.2 正常对照组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肠镜检查
        4.2 组织标本的取材
        4.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4.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
        4.5 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果判断标准
    5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1 各组性别、年龄、瘤变程度构成情况
    2 P53、bFGF表达与临床参数的关系
    3 P53、bFGF在不同中医证型及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
    4 P53、bFGF在不同瘤变程度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情况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1 中医对大肠腺瘤的认识
        1.1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1.2 中医证型研究
    2 现代医学对大肠管状腺瘤的认识
        2.1 大肠腺瘤与大肠癌
        2.2 P53、bFGF与大肠腺瘤
    3 大肠湿热证管状腺瘤与P53、bFGF表达关系
        3.1 不同证型中P53、bFGF表达水平
        3.2 同一证型不同瘤变程度中P53、bFGF表达水平
        3.3 同一瘤变程度不同证型中P53、bFGF表达水平
    4 不足与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胃、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及大肠息肉癌变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9)胃肠道息肉中医病证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胃肠道息肉的中医病证研究)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2 肠息肉临床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3 胃息肉临床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4 胃肠道息肉临床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胃肠道息肉中VEGF、KDR、MVD的表达与中医病证的相关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肠息肉免疫组化结果
    3 胃息肉免疫组化结果
    4 胃肠道息肉中VEGF、KDR、MVD的表达水平的比较分析
    5 讨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

(10)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大肠肿瘤的防治及其与VEGF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大肠息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二、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第二节 大肠息肉的国内外治疗情况
        一、西医治疗概况
        二、中医治疗概况
    第三节 评价与小结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内容
    第一节 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病例收集方法
        二、病例资料总结
        三、观察指标
        四、统计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一般临床资料
    第二节 具体分析结果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一、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二、中医药的介入疗效
    三、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
    四、大肠息肉与VEGF的关系分析
    五、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大肠息肉癌变过程中血管形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承德地区大肠息肉发生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 王淑辉,刘丽波,孔学哲. 安徽医药, 2022(01)
  • [2]16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D]. 邢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基于风险分层肠腺瘤患者舌象特征与LTB4/BLT1轴的相关研究[D]. 龙思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大肠息肉术后脾虚湿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EGF、VIP及SP的影响[D]. 单永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固正消癌方对结肠癌的干预机制研究[D]. 张硕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大肠湿热证管状腺瘤与P53、bF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A]. 付肖岩,林巧云. 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7
  • [7]大肠湿热证管状腺瘤与P53、bF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 林巧云.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7(01)
  • [8]胃、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及大肠息肉癌变机制探讨[D]. 杨姣. 安徽医科大学, 2014(11)
  • [9]胃肠道息肉中医病证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 朱萍. 扬州大学, 2013(04)
  • [10]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大肠肿瘤的防治及其与VEGF的关系[D]. 刘刚.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标签:;  ;  ;  ;  ;  

大肠息肉癌变过程中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