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吉山及其周边磁化率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拉吉山及其周边磁化率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一、Characteristic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isotropy in and around Laji Sha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论文文献综述)

陈维[1](2020)在《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认为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发育的漳州盆地、福州盆地以及邻近的潮汕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滨海盆地,还有同时伴生的北西向断层,它们构成了十分瞩目的地质现象,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向南东凸出的锯齿状弧形,属于中国大陆边缘陆域地块的最前缘。这些滨海盆地在毗邻中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的同时又与地球上最活跃的造山带之一,台湾造山带隔海相望,它们最有可能记录了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影响。漳州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构造位置而具有了最典型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两侧近似等距的方式位于福州盆地和潮汕盆地之间,同时又正对台湾造山带。因此,以福建漳州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例,探究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带陆壳上的北西向断层以及锯齿状分布的滨海盆地的成因机制,进一步分析现代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构造影响,可以为更深入地认识大陆边缘动力学机制以及洋陆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实例。基于大量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漳州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与动力学特征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以下几点认识。(1)漳州盆地是一个在北东和北西走向的两组断裂共同约束下形成的扇形伸展盆地,其中北东向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通过综合考虑盆地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地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特征,重新厘定盆地的范围为北起岩溪镇北部弧形山脊,南达大帽山,西以天宝大山一线为界,东侧大致以岩溪镇-陈巷镇-郭坑镇-白云山等地断续为界共同围限的北窄南宽的扇形平坦地形区域。(2)漳州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的伸展盆地,以第四系沉积物直接盖于中生代花岗岩上为主要特征,其几何形态与构造格局主要受到了北西向断层两期构造变形的控制。早期阶段以北西向正断层作用为主,导致盆地周缘的构造组合型式由沿海往陆内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变化:东侧的河口区表现为一系列强烈断陷形成的河口海湾,西部高山区则为强烈隆升的线性山脊。晚期以走滑断层作用为主,在盆地北侧和东侧形成了三个由北西向走滑断层控制的转换伸展带。这些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叠加改造了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北东向断层,三个转换伸展带内的转换拉伸作用由北往南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是近平行的北西向断裂之间差异性滑动的结果,它们造成了扇形盆地的被动伸展和东侧断续边界。(3)漳州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从晚中生代北东向伸展构造体系向北西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变。以海门岛早新生代基性岩脉的侵入为标志,强烈的北东东(北东)-南西西(南西)向伸展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大量北西向正断层和高角度节理。这些正断层在盆地东、西部分别构成了地堑式和地垒式的差异性构造格局,在力学性质则分别代表了盆地东侧沿海一带水平伸展和西侧陆内地区的水平挤压,反映了陆缘带构造应力场在由海往陆方向上存在着着空间上的变化。(4)漳州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变化是不均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以沙建、漳州以及龙海以东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块,断层滑移矢量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区块内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最大主应力状态。比如,沙建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呈北西-南东向;漳州地区则以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主;龙海以东的地区表现为垂向最大主应力和北东-南西向最大主应力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大量节理优势方位统计获得了最大主应力方位,结果显示盆地及其以东的最大主应力方位受北西向走滑断裂的影响,相对于西部发生了近20°的逆时针旋转。(5)漳州盆地的主要断裂在晚新生代时期兼具正断层作用和走滑断层作用。现代地震活动和地震机制解分析表明,福建沿海和台湾造山带西侧处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下,前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为主,后者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这些形成于晚新生代时期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可能现今仍在持续活动,并继续控制着滨海陆缘带的构造演化。最新的正断层作用则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转换拉伸作用下形成一组北东东向次级构造,以厦门-海沧一带的雁行山脊最为典型。(6)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洋陆相互作用下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侧向挤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陆缘带在俯冲汇聚背景下可以发生弧形弯曲变形,以陆缘带洋壳及其内部的岩浆岛弧在挤压作用下被侧向挤出为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导致陆缘地壳和俯冲带发生了弧顶相对凸出的协同弯曲变形。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可以形成弧形应变带和放射状应变带,其中,弧形应变带会向俯冲板片的后缘跃迁,说明板片后撤过程中俯冲带向洋跃迁并不是原俯冲带随板片迁移的结果,而是新生的薄弱带;放射状应变带具有等距分布的特征,可以造成陆缘形态的扰动,最终在陆壳内部形成等距分布的断层构造。综上,本文以漳州盆地的构造演化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了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在盆地演化中的继承性作用,并对新生代时期盆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的侧向挤出进行了实验验证。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晚中生代以来洋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远缘效应在陆缘地壳上的响应。

霍斐斐[2](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隆起过程、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距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边界(主缝合带)超过1500km的高原东北部地区,是青藏高原向东北扩展的前缘地带,是构造隆升相对年轻和活跃的地区,具有特有的“盆—山”地貌格局,盆地的形成演化与其周边造山带紧密相关,盆地中巨厚的陆相沉积物来自于周边山地,周边造山带的构造隆升以及盆地整体的旋转运动完整地记录着中-新生代以来其南部诸块体陆续向北运动碰撞挤压造成的远程效应相关信息。本文通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北部路乐河剖面与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为研究对象,在精细磁性地层年代控制的基础上,利用古地磁学在研究块体运动旋转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研究这些块体是否旋转,旋转的方式及幅度如何,为理解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构造演化、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变形和隆升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在研究区所引起的远程效应提供基础数据。本次研究在三个剖面共布置采点165个,采集古地磁样品1548块,通过对研究区古地磁样品开展详细的岩石磁学分析、磁组构特征分析、退磁分量分析和数据的可靠性检验,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对路乐河剖面、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的代表性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包括IRM获得及其反向场退磁曲线及等温剩磁曲线累积高斯模型分析(6个)、磁滞回线(17个)、k-T曲线(12个)和三轴等温系统热退磁(12个)实验,得出大多数样品主要载磁矿物以同时含有磁铁矿和赤铁矿为特征,少数样品主要以磁铁矿(Fe3O4)或赤铁矿(αFe2O3)为主;部分样品中含有少量针铁矿或磁赤铁矿等。2.柴达木盆地路乐河剖面连续分布的中—新生代地层均保留了初始沉积磁组构特征,其磁化率椭球体最大轴方向指示了古水流方向。系统磁组构研究表明,自中侏罗统大煤沟组(J2d)至中新统下油砂山组(N21y)沉积期间,古水流方向共经历了4次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中—晚侏罗世(大煤沟组(J2d)至红水沟组(J3h)阶段)古水流方向顺时针变化了约22°;至早白垩世(犬牙沟组(K1q)阶段),古水流方向逆时针变化了近65°;到31.76Ma,古水流方向顺时针变化了约63°;到23.02Ma,古水流方向逆时针变化了约56°;其古水流方向持续至20.40 Ma。3.通过按岩石磁学分析结果设计的特征剩磁分离方案,对古地磁样品进行系统热退磁,分离出了低温剩磁组分和稳定的高温特征剩磁,在地层校正之前,低温剩磁组分与研究区近现代地磁场方向接近,应该是近现代地磁场叠加的粘滞剩磁;大部分样品的高温特征剩磁方向能通过倒转检验、褶皱检验或砾石检验,可能代表了原生剩磁方向。4.柴达木盆地北缘路乐河剖面的古地磁结果显示:自早白垩世犬牙沟组到路乐河组沉积期,该区发生了显着的逆时针旋转达51.4°(-28.9°到22.5°);自路乐河组到下干柴沟组沉积期(44.41-31.76Ma),该地区继续发生明显的逆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高达66.1°(22.5°到88.6°);自下干柴沟组自到上干柴沟组(31.76到23.02Ma),该地区发生了明显的顺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高达96.4°(88.6°到-7.8°);自上干柴沟组到下油砂山组沉积期(23.02-20.40Ma),该地区几乎没有发生明显或者发生幅度很小(2.5°)的顺时针旋转变形。在31.76Ma旋转方式由逆时针转变为顺时针旋转,可能是由于受印度板块持续挤压的影响,阿尔金断裂在早渐新世开始发生大规模左行走滑导致的。古水流方向的变化是由块体旋转与周边构造隆升共同导致的。5.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的古地磁结果显示:自马哈拉沟组的(36.4-34Ma)到谢家组(34.0-24.0Ma),西宁盆地发生了较明显的逆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为14.5°(22.8°到37.3°);自谢家组(34.0-24.0Ma)到车头沟组(24-21.70 Ma),西宁盆地发生了顺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10.2°(37.3°到27.1°);自车头沟组(24-21.70 Ma)到其上部的贵德群(<21.70 Ma),西宁盆地顺时针旋转变形幅度高达43.6°(27.1°到-16.8°)。西宁盆地由逆时针转变为顺时针的时间在渐新世早期-末期(34-24 Ma),可能是由于西宁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东部地区,距离阿尔金断裂较远,所以阿尔金断裂在早渐新世的大规模快速走滑活动在西宁盆地引起的响应直到28Ma才发生。6.以上古地磁结果表明,高原东北部块体的旋转可能有复杂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深部因素。盆地旋转的发生、旋转方式或幅度的改变,与研究区域周边的逆冲或者走滑断裂系统活动的发生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可能是其南的羌塘块体、拉萨块体和印度板块等阶段性北向碰撞挤压所导致的远程效应的综合体现。

张怡晨[3](2019)在《青藏高原昌都地块早石炭世-晚三叠世古地磁学研究》文中提出一般认为,青藏高原是由冈瓦纳大陆北缘先后裂离的多个微地块向北漂移和欧亚大陆不断向南增生形成的,表现为由多个地块拼合而成的复杂构造单元,古生代以来先后发育有20多条规模不等的碰撞结合带。昌都地块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偏中东部,夹持于西金乌兰-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乌兰乌拉湖-澜沧江结合带和班公湖-怒江-昌宁结合带中南段之间,东北方向邻区为巴颜喀拉地块,西部邻接南羌塘和北羌塘地块。地块内发育有较完整的晚古生界,以全区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广布为特色,东西两侧分别对称发育一个陆缘火山-岩浆弧(P1-T3)。在以往的古地磁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昌都地块、北羌塘和南羌塘等地块可能共同源于冈瓦那大陆边缘某一位置、古生代一起裂离并开始北向漂移、早中生代拼合至欧亚大陆南缘,但最新地质证据表明这些块体至少在晚古生代可能并未形成统一整体。为了更精细的描绘南、北羌塘和昌都等地块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运动轨迹,厘定出昌都地块与其周缘微地块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对位置变化,研究它们在特提斯演化过程中运动轨迹的异同,本文尝试在昌都地块腹地的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地层开展古地磁研究工作,并和从青藏沿线及北羌塘腹地保护站一带获得的同时代古地磁数据进行比较,综合确定青藏高原腹地微块体之间的相对古位置关系及其运动轨迹,为研究青藏高原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特提斯演化提供参考。古地磁样品采自昌都地块妥坝乡,在早石炭世-晚三叠世灰岩地层中共设置24个采点,采集了220多块古地磁样品。饱和等温剩磁、三轴等温剩磁的热退磁、磁滞回线和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等岩石磁学实验结果显示:早石炭世乌青纳组(C1w)、晚石炭世骜曲组(C2a)以及晚三叠世公也弄组(T3g)的灰岩样品所含磁性矿物主要是磁铁矿;晚二叠世妥坝组(P3t)灰岩样品所含磁性矿物为磁铁矿,并伴有少许赤铁矿。逐步热退磁/交变退磁结果显示,多数灰岩样品呈现双分量特征,低温分量为现代地磁场粘滞剩磁分量。高温/高场特征剩磁分量统计结果:早石炭世乌青纳组(C1w)倾斜校正后平均方向为Ds=297.9°,Is=39.6°,α95s=4.8°,K=47.5,古地磁极为λ=-34.6°N,Φ=194.8°E,A95=4.9°;晚石炭世骜曲组(C2a)校正后平均方向为Ds=330.1°,Is=44.4°,α95s=7.1°,K=90.4,古地磁极为λ=-63.5°N,Φ=181°E,A95=1.26°;晚二叠世妥坝组(P3t)倾斜校正后平均方向为Ds=61.7°,Is=9.8°,α95s=6.1°,K=43.7,古地磁极为λ=26.6°N,Φ=198.5°E,A95=4.3°;晚三叠世公也弄组(T3g)倾斜校正后平均方向为Ds=184.8°,Is=42.1°,α95s=7.4°,K=21.5,古地磁极为λ=92.7°N,Φ=-33.6°E,A95=7.1°。通过与收集到的前人古地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昌都地块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期间基本稳定于-25.5°±4.8°N的位置,未曾发生过大规模的纬向运动,漂移量限制在2.3°(253km)以内,并伴随有逆时针的旋转量32.9°±6.7°;在晚二叠世昌都地块位于-4.8°±2.5°N;在整个二叠纪期间漂移量达到7000公里;在晚三叠世昌都地块位于25.8°±6.9°N。(2)早石炭世至晚石炭世期间,昌都地块与北羌塘地块一直保持相互独立,存在11.2°±2.9°的古纬度差;到晚二叠世,昌都地块到达赤道赤道附近,而此时的北羌塘地块处在南半球中纬度地区,两地块并未拼合并保持12°的纬度差,纬向上差距与石炭纪时期相比呈现缩小的趋势;晚三叠世之后,昌都地块持续北移,并于晚三叠世到达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此时与北羌塘地块在纬度上已经没有较大的差异,故本文认为在早三叠时期到两地块开始拼合。(3)本文利用所获得的古地磁结果尝试在前人重建的东亚大陆古地理复原图中对昌都地块和北羌塘地块石炭纪-三叠纪的古位置进行修正。

赵永红,田罡,王航,张琼[4](2019)在《求解滑坡位移场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文中指出精确求解滑坡位移场对于滑坡灾害的监控与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应用于滑坡位移场计算,可以快速准确得到滑坡在一段时间的位移场信息.本文以梅坪滑坡位移场求解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求解滑坡位移场的具体过程.对不同时间采集得到的梅坪滑坡图像,首先进行灰度化处理,以消除色彩、光照等因素造成的干扰;其次利用所选的标志点对两幅图像进行平移、旋转等校正,消除因人为拍照所引起的误差;最后对两幅图进行匹配求解得到对应时间的滑坡位移场.采用实验室标定方法对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小形变范围内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为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滑坡位移场计算的应用上提供支持.

曹勇[5](2018)在《青藏高原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汇聚—碰撞过程的古地磁制约》文中提出青藏高原是由高原上诸地块在不同时期碰撞-拼合至欧亚大陆南缘而形成的,各地块间的碰撞-拼合过程及其持续效应是研究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的重要科学问题。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碰撞造成了大量的陆内构造缩短,导致青藏高原中部在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前就已有一定的海拔高度,形成白垩纪时期的初始高原。所以,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汇聚-碰撞拼合过程的研究对认识青藏高原中部早期隆升历史和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重建羌塘地块中生代运动过程对理解上述问题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羌塘地块中生代古地磁学研究,并综合分析前人结果和地质资料取得如下结论和认识:(1)获得羌塘地块中侏罗世可靠的古地磁结果为Ds=245.2°,Is=54.1°,ks=113.9,α95=3.9°(构造校正后);早白垩世可靠的古地磁结果为Ds=61.7°,Is=45.4°,κs=76.0,α95=4.3°(构造校正后)。古地磁结果显示羌塘地块中侏罗世的古纬度为34.6±4.6°N(参考点:32.7°N/89.4°E),早白垩世的古纬度为26.9±4.4°N(参考点:32.9°N/83.5°E)。(2)羌塘地块在早三叠世至晚三叠世期间以7 cm/yr的速度向北运动,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期间其处于相对稳定的古纬度位置(30°N),并未发生明显的南北向运动。早白垩世期间羌塘地块位于25°N左右的古纬度位置。(3)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中生代运动过程的对比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显示两地块的碰撞发生在早白垩世时期。两地块在碰撞后西部地区的构造缩短500km,中东部地区的构造缩短有近千公里。早白垩世以来现今羌塘地块南缘与稳定亚洲大陆之间发生了1020±280 km的南北向构造缩短。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在两地块碰撞后产生的南北向构造缩短很可能为青藏高原早期的生长和隆升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4)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规模自早三叠世至晚三叠世期间逐渐扩大,至晚三叠世达到其最大宽度。晚三叠世后因拉萨地块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向北运动,导致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规模逐渐缩小,直至早白垩世时期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碰撞,伴随着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闭合。

张锦[6](2017)在《青藏高原羌北—昌都地块晚二叠世那益雄组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古地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羌北-昌都地块是青藏高原腹地面积较大、具有古老基底且古生代以来的沉积盖层发育相对齐全的稳定块体之一。确定出其晚古生代的古地理位置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冈瓦纳与欧亚大陆界线、古特提斯洋演化以及古大陆重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阿布日阿加措地区晚二叠世那益雄组火山岩地层开展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工作,并与沉积地层中获得古地磁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获得了羌北-昌都地块一个有精确年龄控制的可靠古地磁数据,重建这一关键块体晚二叠世的古地理位置并探索了羌北-昌都地块及其周边地块的古位置关系。通过对研究区那益雄组地层剖面手标本观察、薄片鉴定及主微量元素测试分析,可以将研究剖面分为三段:上段为深灰色流纹岩,中段为灰绿色、灰色凝灰岩,下段为紫红色、红褐色玄武岩,安山岩。对那益雄组地层上段流纹岩,下段安山岩分别采取一件样品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得出流纹岩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49.6±1.3Ma,安山岩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51.1±4.8Ma,测年结果显示,那益雄组这套地层形成于250Ma左右,即晚二叠世。对晚二叠世那益雄组地层设置39个采点采集309块定向样品。8个代表性样品的岩石磁学研究显示,流纹岩样品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赤铁矿;凝灰岩样品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玄武岩、安山岩样品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309块样品磁化率各向异性实验也表明那益雄组地层没有经受过强烈的变形和压实作用。对晚二叠世那益雄组39个采点309块样品经过系统的热退磁实验及详细的数据分析比较,最终对36个采点(采点合并后30个)253块样品的高温分量进行统计,得出高温特征剩磁方向经过倾斜校正后Ds=274.8°,Is=23.2°,Ks=27.9,α95=5.1°,所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为-10.6°N,189.4°E,A95=4.0°,相对于参考点(33.87°N,91.92°E),古纬度为-12.1°N。本文引用程鑫等人发表九十道班组数据与研究区那益雄组数据做广义的褶皱检验,两组数据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通过褶皱检验。高温分量方向均表现为反极性(正倾角),与Kiaman负极性段(KRS)相吻合,以上结果表明高温特征剩磁分量代表了岩石的原生剩磁。VGP离散度检验表明,火山岩数据平均掉了地磁场长期变化的影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相对于参考点(33.87°N,91.92°E),我们判定出羌北-昌都地块250Ma左右时位于南纬12.1°左右。结合古生物资料,岩石学证据及前人对羌北-昌都周边板块所做古地磁研究,绘制出了羌北-昌都地块及周边块体晚二叠世古地理重建图。

王森[7](2016)在《闽西南马坑铁矿成矿要素及找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坑铁矿位于华夏古陆东南缘,武夷山成矿带的南段,闽西南晚古生代拗陷盆地内,是中国东部重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为了揭示马坑式铁矿的成矿要素特征及矿床成因,本文在对马坑铁矿矿床研究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控制马坑铁矿的赋矿层位、岩浆岩建造成矿构造要素,建立了成矿模式,并开展马坑式铁矿的成矿预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闽西南马坑式铁矿成矿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下石炭统林地组(C1l)、上石炭统经畲组-上二叠统栖霞组(C2j-P2q)等主要赋矿层位,探讨了马坑式铁矿成矿结构面(硅钙面)控矿作用特征及主要的成矿结构面类型,认为成矿作用主要受岩石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性界面控制。2、大洋和莒舟花岗岩岩体的侵位时代分别为125145 Ma和125136 Ma,为复式岩体。地球化学成分上具有高分异I型花岗岩成因特征。两个岩体的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结合矿化蚀变分布特征推断马坑铁矿与莒舟岩体关系更加密切,为主要的成矿地质体。3、马坑矿区辉绿岩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区及外围主要的两期辉绿岩分别形成于315 Ma和135146 Ma,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揭示本区中基性岩墙群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马坑矿区辉绿岩具有一定的矿化蚀变分带性,成矿专属性上与铁矿关系密切,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反映的伸展构造背景有利于矿床的形成,为成矿提供了部分铁质来源。4、开展马坑式铁矿成矿构造背景研究工作,认为控制马坑式铁矿的构造要素主要为推覆构造、滑脱构造和褶皱构造。变形岩石磁组构及构造变形研究结果表明,闽西南地区晚中生代存在多期交替进行的挤压、伸展构造。在这种构造转换的过程中,为成岩、成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有利于成矿物质富集成矿。5、在对马坑式铁矿的成矿要素认识基础上,建立了成矿模型,提出了硅钙面、辉绿岩等马坑式铁矿的找矿标志。对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成矿预测研究,认为柳树坝-郭罗坪、瓜路-山坪头、马坑-中甲、火德坑-玉宝和石桥-陆家地等地具有马坑式铁矿的找矿潜力。

周锡明[8](2015)在《伊通盆地深部结构地球物理特征提取与综合研究》文中认为伊通盆地的勘探实践证明,在盆地内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据中石油第三次资源评价,在该盆地石油资源可达7.3亿吨油气当量,是吉林油田重要的油气勘探及储量接替领域。近年来,油气勘探在伊通盆地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齐家古潜山的C37井获得瞬间流量高达25600m3/h的气流,在西北缘C51井获得85000m3/d气流,所取得的勘探成果充分展示了伊通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伊通盆地位于吉林省东部,属于郯庐断裂带北延部分,呈北东45°~55°方向,狭长带状分布,为第三系沉积断陷盆地。多年来,为了深化该盆地的地质认识,加快盆地油气勘探的步伐,人们一直致力于对断裂构造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远远满足不了油气勘探的需求,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思路及研究方法,搞清制约盆地油气勘探的断裂系统及其盆地的深部地质结构,以便深化盆地的地质认识及油气成藏规律,发现油气规模储量,尽快使伊通盆地成为后续增产上储的接替领域。目前,对盆地断裂构造的研究还仅限于地震资料,由于盆地内断裂构造复杂、地层挤压破碎严重导致地震难以成像,无法利用地震资料深化盆地断裂系统的研究。更难以应用地震资料研究伊通盆地深部的地质结构,尤其是盆地的基底内幕、潜山及古生界的分布进行认识。本论文的研究就是利用盆地所取得的重磁电、地震、钻井和地质等资料,以刘光鼎教授的“一、二、三、多”解释原则为指导,应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技术,进行伊通盆地深部结构研究。针对所研究的内容开展了多种综合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的探索,进行了深部结构地球物理特征提取,结合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建立了盆地的断裂模式,深化了盆地断裂特征及基底内幕结构的认识,为深部油气勘探提供依据,并形成了一套应用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盆地复杂断裂系统、深部地质结构的新思路及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处理解释的流程,为开展同类研究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料处理及解释的经验。在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处理解释方面,本文应用多种现代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提出了利用三维密度畸变界面和三维重力视深度总梯度识别断裂信息方法。创造性的应用重力视深度滤波处理方法建立三维重力场,进行三维总梯度处理,有效地突出了断裂构造引起的重力梯度异常在三维空间的变化特征;将三维密度反演新理论应用于断裂系统的研究中,通过三维密度畸变面来研究断裂结构。在盆地火山岩分布的研究中,应用三维磁化率反演方法所获得的三维磁化率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钻遇火山岩井资料,成功地预测了火山岩的三维空间分布。利用三维密度与三维电阻率反演成果,结合砂砾岩与沉积岩之间的密度、电阻率差异,预测砂砾岩分布;通过研究基底岩性物性特征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综合钻井资料和前人的地质研究成果,研究基底岩性分布;依据大地电磁测深电阻率垂向变化特征进行地质体属性识别,用钻井资料和高品质的地震资料对剖面作分层标定,并沿电性层横向起伏变化进行追索分层,结合研究区的实测物性资料,建立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进行重电约束反演,研究深部构造及基底内幕结构特征。本论文通过以上综合地球物理处理解释方法在伊通盆地的应用,获取了更多的深部地质结构的地球物理信息,对盆地的断裂特征、火山岩分布、砂砾岩分布、基底起伏特征、基底内幕结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取得了深化盆地研究的一系列成果。(1)深入研究重、磁、电处理方法,提出三维重力视深度总梯度和三维密度畸变界面识别断层信息方法,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以往重磁常规处理着重于二维地球物理场的分离,研究地质体在平面上重磁响应,为了提取线性构造的三维重力场信息,提出三维重力视深度总梯度处理、三维密度反演识别断裂构造地球物理信息的方法,建立断层三维密度模型,进行三维密度反演和三维重力视深度总梯度试算,结果与模型吻合。通过对伊通盆地奢岭地区三维密度反演、三维重力视深度总梯度处理,获取三维密度和三维重力总梯度模异常,重力梯度极值连线和高强度密度畸变界面均清晰地反映了控盆边界断裂三维结构特征,并且梯度极值连线对次级断裂信息也有较好的显示。(2)针对研究的内容,建立伊通盆地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应用体系,有效地提取了伊通深部结构地球物理特征信息,为开展同类盆地研究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料处理及解释思路。1)采用变阶滑动趋势分析提取重力陡峭梯度带上的局部重力异常;2)三维重力视深度总梯度处理和三维密度反演识别断裂三维结构信息;3)重磁电二、三维反演,确定岩石密度、磁化率和电阻率二、三维空间结构变化特征;4)对大地电磁测深电阻率反演成果数据进行波场变换偏移成像、残差法和梯度法处理,提取盖层之间的电阻率差异信息;5)重电震约束反演,研究深部地质结构。(3)从重、磁、电地球物理场特征出发,进行目标场提取,研究了盆地深部结构特征,揭示了伊通盆地古生界构造格局,为下步古生界新层系油气勘探提供依据。1)断裂结构特征及与油气关系西北缘断裂较连续和平直,活动时间较长、规模较大,走向呈北东向,为高角度断裂,断面倾角沿走向变化较大,断层面局部呈舒缓波状S型产出,总体向盆地内倾,表现为正断层,在靠山屯附近倾向发生倒转而向盆地外倾;西北缘发育有平行于主断裂的次级断裂,多为逆冲断层,其断裂组合有两种形式:“犁式”与“y”冲断组合、反“y”冲断组合。新近纪因盆地反转挤压作用,在靠近盆地西北缘的地层发生强烈破碎变形,形成一条平行于盆地西北缘断裂展布的逆冲反转带,宽2-4km,基本贯通全盆地;逆冲挤压反转带下盘圈闭条件及封闭性良好,近岸水下扇体发育,物性较好、储层厚度较大,靠近生烃中心,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是目前油气勘探的重要有利区带。盆地东南缘边界断裂呈扭曲展布,倾向盆地内,为早期形成、断入岩石圈基底的深大断裂,对伊通盆地形成和演化起着协调拉分作用。断裂分段性明显,特别是在马鞍山镇与大孤山镇之间断裂走向、倾向变化较大。2号断裂主要经历了早期较强的张性活动和晚期挤压活动,调节岔路河断陷与鹿乡断陷的构造活动,具有对梁家构造带和五星构造带控制作用。2号断层上盘为梁家构造带,下盘为五星构造带,两盘存在巨大的垂向断距;2号断层早期表现为张性,对盆地的沉积控制具有重大作用;后期发生压扭作用,具有逆冲性质,为油气运移主要通道。2)砂砾岩的分布规律及其油气远景通过研究C49、C51井钻遇的砂砾岩物性特征,发现砂砾岩与周围的泥岩密度电阻率有较大的差异常,密度、电阻率分别大0.14g/cm3、15Ω.m以上。利用三维密度、电阻率反演,了解西北缘密度、电阻率在三维空间的变化,结合砂砾岩沉积环境,预测砂砾岩的分布,同时综合区内的构造特征,提出了万昌组砂砾岩2个油气勘探有利目标区。3)基底内幕结构及油气潜力盆地基底岩性以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分布为主,前第三系次之。基底顶面岩性以花岗岩为主,前第三系基底沉积地层主要分布在西北缘与东南缘断裂带内侧,呈条带状分布。变质岩主要分布在马鞍山镇-大孤山镇之间,围绕火山口分布。伊通盆地深部存在古生界证据:在控盆断裂的外侧有石炭-二叠系分布,其岩性为泥岩、灰岩、板岩、砂岩;大地电磁电阻率断面深部一般均有低电阻率体存在;基底内地震有层状反射;伊通盆地C37井天然气成因为煤型气;C27井侧钻井在伊通盆地基岩段钻遇碳酸盐岩,有力地证明了伊通盆地深部存在石炭-二叠系地层。基底内幕为两层结构:上层为花岗岩,下层为石炭-二叠系地层。从整体来看,石炭-二叠系地层埋深均大于2000m,一般在3000-4500m之间。石炭-二叠系地层主要发育在盆地的西北缘和东南缘,中部马鞍山镇-鹿乡镇之间由于花岗岩大规模侵入,石炭-二叠系地层残留不多,东南缘石炭-二叠系地层比西北缘埋深浅。石炭-二叠系构造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石炭-二叠系在基底顶面构造带、断阶带、斜坡带之下均存在局部隆起。通过重、磁、电、震及钻井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基底内存在4座潜山:小孤山-尖山高潜山带、五星高潜山带、万昌-齐家低潜山带和搜登站高潜山带,总面积达到565km2,其中万昌-齐家低潜山带已获得工业气流。C27侧钻井碳酸盐岩Ro分布在0.7-1.6%之间,进入成熟-高成熟度阶段,是较好的烃源岩,因此伊通盆地具有古生界新层系油气勘探潜力。

吕良冀[9](2014)在《闽西南及邻区中生代推覆构造特征及其与岩浆活动关系探讨》文中认为闽西南及其邻区地处华南大陆东南缘,元古代以来经历了前泥盆纪基底、晚古生代坳陷盆地形成与发育以及中生代以来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等几个重要的演化阶段。中侏罗世以来,东亚岩石圈大规模的板块运动,研究区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产生大规模NE-NNE向褶皱及逆冲推覆构造。为了了解研究区推覆构造的时空演化规律,本文在全面了解推覆构造基本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推覆构造变形的基本类型、结构特征,并讨论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推覆距离、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建立了推覆构造模式。并通过对研究区分布于主要推覆构造带及周边的晚中生代侵入岩浆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形成背景研究,探讨了推覆构造变形与岩浆岩时空关系。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闽西南及其邻区推覆构造主要分布于武夷山隆起内部、武夷山隆起与闽西南坳陷边缘过渡带、闽西南坳陷盆地内部及闽西南坳陷盆地东缘四个主要部位,其推覆构造结构、组成、方向、位移等存在较大差别。2.闽西南及其邻区滑脱构造主要形成于印支期,推覆构造则形成于早中生代印支期末(T3—J1)、燕山早期中侏罗世—早白垩世(J2—K1)、燕山晚期晚白垩世末(K2末),其中燕山早期推覆构造历经时间长,强度大,以阶段性推覆变形为特征。3.通过平衡剖面分析、区域应力场研究、推覆距离的计算以及相应岩浆岩的年代学的研究,认为闽西南坳陷盆地内广平推覆构造具有以下特征:①缩短率达38%;②推覆方向是自北西向南东;③推覆距离小于105km。④结束于142Ma±,与该区大地构造挤压向伸展背景转换时间相吻合。4.闽西南东部大田广平—汤泉推覆体、漳平龙宫山—龙岩九峰崎推覆体及周缘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体形成于150Ma±及130Ma±两个大的阶段;表现为晚中生代从挤压—伸展转换的构造环境。

张燕[10](2013)在《上扬子地区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论文选择上扬子地区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关系为研究内容,综合分析利用数字高程模型、重磁资料以及浅部水系、地貌、构造特征,对上扬子地区米仓-汉南隆起、龙门山陆内造山带、大巴山构造带、鄂渝湘和雪峰隆起的结构构造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取得如下进展和认识:1.水系分析结果表明,上扬子及邻区发育树枝状、格状、平行状水系形态,树枝状和格状水系为主要水系形态,平行状水系分布范围有限。四川盆地内部、安康断裂以北地区、米仓山北部地区均发育树枝状水系,大巴山、龙门山、川东及鄂渝湘地区则发育规模和主流方向不同的格状水系,不同区块水系发育特点显着不同,并受深大断裂控制。特别是龙门山和大巴山地区,水系出现直角弯转现象,由北西转为北东方向及北东转为北西方向,即由先前垂直山势的径流水系转为顺山势的纬向水系,反映曾有不同方向的构造应力作用,也说明新生代特别是第三纪以后仍有显着构造活动发生。2.上扬子及其邻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活动,构造地貌也呈现多元化和显着差异性特点。整个上扬子地区地势大致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楔形斜坡,不同区块的海拔高程差异较大。地形等高线表明龙门山坡度大、海拔高、地势陡峻,呈现由于多次推覆而造成的沟谷纵横型地貌;米仓山和大巴山属中低海拔山体,也形成由于多次逆冲推覆作用而造成的沟谷纵横,但这些沟谷却基本平行,呈现山岭平行排列的带状地貌;四川盆地属低海拔地势,高差变化小且地势平坦;川东与渝鄂湘地区呈现平行山岭排列地貌,是隔槽式、隔档式褶皱构造带在地貌学中的反映。不同地貌单元之间以深大断裂为界,研究区的基本地貌格局被深大断裂控制。3.布格重力异常的变化主要是深部构造特征的反映,深部构造以隆起和凹陷相间为主要特征。上扬子北部地区为东西走向的隆起和凹陷格局,龙门山、四川盆地及其以东地区为北东走向的基底隆起和沉积凹陷相间格局,显然是受到秦岭造山带、青藏高原和太平洋板块综合影响及多期次构造活动的结果。4.研究区上地幔顶部(莫霍面)呈东部和东北部高、中部平缓、而西部低的台阶形状,与大地构造区划基本一致。可分为西部幔坡区、北部秦岭幔坡区、东部武陵山幔坡区和中部幔坪区。通过剖面计算,发现莫霍面起伏及其深度变化是造成布格重力异常特征的主要原因。5.通过对航磁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航磁异常主要反映出岩浆岩类和变质结晶基底的构造特征,异常具有多方向性和性质差异大的特点,说明研究区基底由不同性质的地质体组成,由多个块体拼合而成。结合研究区岩石磁性条件,分为川中和川北式、火地垭式、川西南式和湘鄂式四种类型的磁性基底。并推断若干条北西或者近东西走向的隐伏断裂,它们与地表出露断裂呈斜交关系,反映出扬子基底形成过程中的构造活动方向与后期沉积史中的构造活动方向及应力作用存在显着差别。6.通过对研究区构造变形的分析认为,上部沉积层的构造变形自龙门山陆内造山带向东至四川盆地由厚皮构造向薄皮构造变化,川东北及大巴地区的构造变形则以远距离推覆构造和基底厚皮构造为特点,湘鄂地区以厚皮构造为主,表层构造变形与深部结构构造之间关系复杂。纵向上深部和浅部构造之间存在改造关系、叠加关系和继承性关系;横向上则表现为突变和渐变的关系,这种多元化的关系显然是扬子地块与秦岭造山带和松潘陆块等相邻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Characteristic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isotropy in and around Laji Sha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aracteristic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isotropy in and around Laji Sha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论文提纲范文)

(1)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地质演化的意义
        1.1.2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1.1.3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意义
        1.1.4 漳州盆地对于地热开发的资源效应及意义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1.2.1 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1.2.2 中国东部新生代北西向构造研究现状
        1.2.3 西太平洋边缘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
        1.2.4 漳州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基底岩系的形成演化
    2.3 盖层岩系的组成与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漳州盆地构造特征
    3.1 盆地范围与构造格局
        3.1.1 盆地范围与边界的厘定
        3.1.2 盆地周缘构造的空间组合型式
    3.2 断裂构造
        3.2.1 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
        3.2.2 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3.3 节理构造
    3.4 褶皱构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漳州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4.1 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变形作用
    4.2 早新生代基性岩脉代表的伸展作用
        4.2.1 基性岩脉的分布和几何特征
        4.2.2 伸展作用形成的各种正断层
    4.3 晚新生代走滑构造变形作用
        4.3.1 基性岩脉叠加后期走滑变形
        4.3.2 走滑断层作用及其伴生构造
    4.4 新生代构造的年代学约束及变形序列
        4.4.1 基性岩脉的年代学特征
        4.4.2 构造变形序列与典型断层的活动时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漳州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5.1 古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
    5.2 现代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1 成盆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6.1.1 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的继承作用
        6.1.2 早新生代北东向构造体系向北西向转变
    6.2 成盆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2.1 早新生代陆缘带的弧形伸展作用
        6.2.2 晚新生代北西向断裂的左行走滑伸展作用
    6.3 盆地成因机制的地质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漳州盆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7.1 有限元数值模拟概述
    7.2 漳州盆地动力学机制的简化模型
        7.2.1 陆缘带的弧型构造与弯曲变形机制
        7.2.2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洋壳侧向挤出
    7.3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设置
        7.3.1 数值模拟算法与控制方程
        7.3.2 模型设置与物质参数和边界条件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7.4.1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带弯曲
        7.4.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片回撤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研究现状
        1.2.2 高原东北部旋转变形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方法
    1.4 论文工作概况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背景及古地磁样品采集
    2.1 柴达木盆地及周边构造地质体
        2.1.1 柴达木盆地
        2.1.2 柴北缘逆冲断裂
        2.1.3 阿尔金断裂
        2.1.4 东昆仑山脉
        2.1.5 鄂拉山断裂
    2.2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剖面及年代
        2.2.1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概述
        2.2.2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
    2.3 西宁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3.1 西宁盆地概述
        2.3.2 西宁盆地周边主要断裂
    2.4 西宁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剖面及年代
        2.4.1 西宁盆地地层研究
        2.4.2 西宁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
    2.5 古地磁样品采集
        2.5.1 路乐河剖面
        2.5.2 车头沟剖面
        2.5.3 日月山剖面
第三章 岩石磁学
    3.1 常见的磁性矿物及其磁学性质
    3.2 岩石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磁组构)
    3.3 岩石磁学研究方法
    3.4 岩石磁学实验及结果
        3.4.1 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及反向场退磁曲线(IRM)
        3.4.2 磁滞回线
        3.4.3 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3.4.4 三轴等温系统热退磁
    3.5 岩石磁学小结
第四章 路乐河剖面磁组构特征分析
    4.1 路乐河剖面磁组构特征
    4.2 古水流方向系统变化特征
    4.3 古水流方向变化讨论
第五章 古地磁退磁实验
    5.1 退磁基本原理和方法
    5.2 样品加工和制备
    5.3 古地磁数据稳定性检验
    5.4 退磁分析
    5.5 低温组分
第六章 古地磁结果及构造意义
    6.1 路乐河剖面
        6.1.1 下油砂山组
        6.1.2 上干柴沟组
        6.1.3 下干柴沟组
        6.1.4 路乐河组
        6.1.5 犬牙沟组
    6.2 车头沟剖面
    6.3 日月山剖面
    6.4 古地磁研究的构造意义
        6.4.1 路乐河剖面
        6.4.2 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
结论
数据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青藏高原昌都地块早石炭世-晚三叠世古地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区域古地磁研究进展
        1.2.1 北羌塘地块石炭纪-三叠纪古地磁研究进展
        1.2.2 南羌塘地块石炭纪-三叠纪古地磁研究进展
        1.2.3 昌都地块石炭纪-三叠纪古地磁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样品采集
    2.1 采样区地理位置
    2.2 采样区地层划分
    2.3 采样过程与采点统计
    2.4 样品制备
第三章 岩石磁学研究
    3.1 岩石磁学方法概述
    3.2 早石炭世乌青纳组(C_1w)和晚石炭世骜曲组(C_2a)岩石磁学结果
    3.3 晚二叠世妥坝组(P_3t)岩石磁学结果
    3.4 晚三叠世公也弄组(T_3g)的岩石磁学结果
    3.5 岩石磁学实验结果
第四章 古地磁研究
    4.1 古地磁学方法概述
    4.2 早石炭世乌青纳组(C_1w)样品退磁
        4.2.1 退磁曲线特征
        4.2.2 低温剩磁分量统计
        4.2.3 高温剩磁分量统计
    4.3 晚石炭世骜曲组(C_2a)样品退磁
        4.3.1 退磁曲线特征
        4.3.2 低温分量剩磁统计
        4.3.3 高温分量剩磁统计
        4.3.4 石炭纪样品退磁结果与讨论
    4.4 晚二叠世妥坝组(P_3t)样品退磁
        4.4.1 退磁曲线特征
        4.4.2 低温剩磁分量统计
        4.4.3 高温剩磁分量统计
    4.5 晚三叠世公也弄组(T_3g)样品退磁
        4.5.1 退磁曲线特征
        4.5.2 低温分量剩磁统计
        4.5.3 高温分量剩磁统计
第五章 古地磁结果讨论
    5.1 古地磁数据筛选与整理
    5.2 昌都地块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古地磁数据
        5.2.1 石炭纪
        5.2.2 二叠纪
        5.2.3 三叠纪
    5.3 北羌塘地块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古地磁数据及运动轨迹讨论
        5.3.1 石炭纪
        5.3.2 二叠纪
        5.3.3 三叠纪
    5.4 昌都和北羌塘地块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时空配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求解滑坡位移场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求解滑坡位移场
    1.1 彩色图像的灰度处理
    1.2 方位校正
    1.3 灰度归一化处理
    1.4 对前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相关计算
    1.5 室内标定实验
2 结论与讨论

(5)青藏高原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汇聚—碰撞过程的古地磁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班公湖-怒江洋是否存在过
        1.2.2 班公湖-怒江洋演化过程
        1.2.3 羌塘地块中生代古地磁学研究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5.1 古地磁取样
        1.5.2 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处理方案
        1.5.3 综合分析
    1.6 实际工作量
2 地质背景
    2.1 青藏高原地质概况
    2.2 羌塘地块地质背景
        2.2.1 羌塘地块地质概况
        2.2.2 羌塘地块基底特征
        2.2.3 羌塘地块地层出露特征
3 羌塘地块晚三叠世古地磁结果
    3.1 区域地质背景
    3.2 样品采集及其加工
    3.3 岩石磁学测试及结果
    3.4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3.5 系统热退磁测试及数据结果
    3.6 剩磁原生性讨论
4 羌塘地块中侏罗世古地磁新结果
    4.1 区域地质背景
    4.2 样品采集
    4.3 岩石磁学结果
        4.3.1 三轴等温剩磁热退磁结果
        4.3.2 磁滞回线结果
        4.3.3 一阶反转曲线结果
    4.4 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结果
    4.5 系统热退磁测试及数据结果
    4.6 剩磁原生性分析
5 羌塘地块早白垩世古地磁新结果
    5.1 区域地质背景
    5.2 样品采集及其加工
    5.3 U-Pb年代学结果
    5.4 岩石磁学结果
        5.4.1 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
        5.4.2 磁化率-温度(K-T)曲线
        5.4.3 三轴等温剩磁热退磁
        5.4.4 饱和等温剩磁获得和反向场退磁
        5.4.5 磁滞回线结果
        5.4.6 一阶反转曲线(FORC)测量
    5.5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5.6 系统热退磁测试及数据结果
    5.7 剩磁原生性分析
6 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中生代运动过程
    6.1 羌塘地块中生代古地磁数据综合分析
        6.1.1 三叠纪
        6.1.2 侏罗纪
        6.1.3 白垩纪
    6.2 羌塘地块中生代古纬度演化
    6.3 拉萨地块中生代古地磁数据综合分析
        6.3.1 三叠纪
        6.3.2 侏罗纪
        6.3.3 白垩纪
    6.4 拉萨地块中生代古纬度演化
7 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汇聚-碰撞过程
    7.1 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碰撞时限
    7.2 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碰撞后构造缩短
    7.3 班公湖-怒江洋中生代演化过程
8 主要结论
9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青藏高原羌北—昌都地块晚二叠世那益雄组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古地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羌北地块及昌都地块二叠纪-三叠纪古地磁学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2 羌南地块二叠纪-三叠纪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本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采集
    2.1 羌塘地块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地层发育情况
    2.3 样品采集
第三章 那益雄组地层岩石学特征
    3.1 样品薄片鉴定特征
    3.2 主量元素特征
第四章 那益雄组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4.1 锆石U-Pb定年方法概述
    4.2 锆石挑选、制靶及实验测试
    4.3 那益雄组火山岩年代学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羌北-昌都地块那益雄组岩石磁学研究
    5.1 岩石磁学方法概述
        5.1.1 等温剩磁获得实验
        5.1.2 三轴等温热退磁实验
    5.2 岩石磁学结果
    5.3 小结
第六章 磁化率各向异性方法及结果
    6.1 磁化率各向异性方法简介
    6.2 磁化率各向异性实验结果
    6.3 小结
第七章 羌北-昌都地块那益雄组古地磁学研究
    7.1 古地磁学方法概述
    7.2 古地磁学实验测试
    7.3 那益雄组火山岩古地磁学结果
        7.3.1 样品退磁特征
        7.3.2 剩磁分量统计及稳定性检验
        7.3.3 火山岩平均地磁场长期变
    7.4 小结
第八章 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
    8.1 羌北、昌都块体晚二叠世位置关系
    8.2 羌北-昌都地块及其周边地块晚二叠世构造关系探讨
第九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闽西南马坑铁矿成矿要素及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案
        1.4.3 工作量统计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前泥盆纪地层(基底岩系)
        2.1.2 泥盆世—中三叠世地层(盖层岩系)
        2.1.3 中-新生代地层
    2.2 区域构造
        2.2.1 构造格局
        2.2.2 推覆构造与伸展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3.1 时空分布特征
        2.3.2 岩石类型
        2.3.3 岩浆活动与成矿
    2.4 区域成矿特征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背景
        3.1.1 矿区地层与成矿作用
        3.1.2 矿区构造
        3.1.3 矿区岩浆岩
    3.2 矿床特征
        3.2.1 矿体的分布、形态、产状及规模
        3.2.2 矿石特征
        3.2.3 矿化蚀变及矿化阶段特征
        3.2.4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特征
        3.2.5 成矿时代
第4章 晚古生代赋矿建造及其控矿作用
    4.1 赋矿地层特征
    4.2 马坑式铁矿沉积建造界面控矿特征
    4.3 沉积建造界面控矿机制讨论
        4.3.1 物理机制
        4.3.2 化学机制
第5章 岩浆岩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5.1 花岗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5.1.1 岩石学特征
        5.1.2 地球化学特征
        5.1.3 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5.2 莒舟-大洋花岗岩侵位时代及成因探讨
        5.2.1 花岗岩侵位时代
        5.2.2 成因及源区探讨
        5.2.3 构造意义
    5.3 花岗岩与成矿关系探讨
    5.4 矿区辉绿岩特征
        5.4.1 辉绿岩的分布特征
        5.4.2 岩石学特征
        5.4.3 地球化学特征
        5.4.4 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5.5 辉绿岩侵位时代及构造指示
        5.5.1 侵位时代
        5.5.2 构造指示
    5.6 辉绿岩与成矿的关系探讨
第6章 控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
    6.1 推覆(滑脱)构造控矿作用
        6.1.1 推覆(滑脱)构造特征
        6.1.2 推覆构造对铁多金属矿的控矿作用特征
        6.1.3 推覆构造带对铁多金属矿床赋矿层位分布的控制
        6.1.4 推覆构造对铁多金属矿床保存的控制作用
        6.1.5 滑脱构造控矿作用
    6.2 褶皱构造控矿作用
    6.3 裂隙充填控矿特征
    6.4 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6.4.1 磁组构研究
        6.4.2 晚中生代构造演化讨论
    6.5 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关系探讨
    6.6 成矿结构面控矿特征研究
        6.6.1 成矿结构面类型
        6.6.2 结构面控矿作用
    6.7 成矿过程中的汇流扩容构造
第7章 成矿作用特征及找矿预测
    7.1 马坑铁矿矿床成因模式
        7.1.1 矿床成因
        7.1.2 晚中生代构造控岩控矿作用探讨
        7.1.3 成矿模式
    7.2 马坑式铁矿找矿预测模型
        7.2.1 找矿标志
        7.2.2 找矿模型
    7.3 找矿预测研究
        7.3.1 深部预测
        7.3.2 外围预测
第8章 结语
    8.1 结论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伊通盆地深部结构地球物理特征提取与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郯庐断裂形成、演化及其研究现状
        1.2.2 伊通断裂构造演化、性质研究现状
        1.2.3 综合地球物理应用现状及进展
    §1.3 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论文取得成果及创新之处
        1.5.1 论文取得成果
        1.5.2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地貌
    §2.2 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质
        2.2.2 地层
        2.2.3 构造
        2.2.4 火山活动
        2.2.5 油气地质条件
    §2.3 小结
第三章 区域地球物理背景
    §3.1 地层岩石物性特征
        3.1.1 地层岩石物性资料来源
        3.1.2 地层岩石密度特征
        3.1.3 地层岩石磁化率特征
        3.1.4 地层岩石电阻率特征
        3.1.5 综合物性特征
    §3.2 重磁场特征
        3.2.1 区域重磁异常特征
        3.2.2 伊通盆地重磁异常特征
    §3.3 大地电磁场特征
        3.3.1 大地电磁纵向电导特征
        3.3.2 电阻率异常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反演
    §4.1 伊通盆地重磁数据处理与反演
        4.1.1 向上延拓提取剩余场
        4.1.2 变阶滑动趋势分析提取剩余场
        4.1.3 小波多尺度分解提取剩余场
        4.1.4 插值切割法提取剩余场
        4.1.5 正则化滤波方法提取剩余场
        4.1.6 重磁三维反演
        4.1.7 重力约束反演方法
    §4.2 重力异常提取断裂信息技术
        4.2.1 重力水平总梯度处理
        4.2.2 重力梯度带增强技术
        4.2.3 三维断裂模型密度正反演
        4.2.4 三维重力视深度总梯度处理方法
    §4.3 伊通盆地电性特征提取
        4.3.1 数据预处理
        4.3.2 定性分析
        4.3.3 二维大地电磁反演
        4.3.4 三维大地电磁反演
        4.3.5 波场变换偏移成像技术
        4.3.6 电阻率梯度法
        4.3.7 电阻率残差法
    §4.4 小结
第五章 深部结构特征及综合解释
    §5.1 深部断裂结构特征
        5.1.1 重磁异常断裂结构识别
        5.1.2 电阻率异常断裂结构识别
        5.1.3 三维密度异常断裂结构识别
        5.1.4 三维重力视深度总梯度断裂结构识别
        5.1.5 断裂结构特征及与油气关系
    §5.2 火山岩分布特征
        5.2.1 岩浆岩活动规律
        5.2.2 火山岩的地球物理特征
        5.2.3 火山岩分布特征
    §5.3 万昌组砂砾岩及油气预测
        5.3.1 万昌组砂砾岩地球物理特征
        5.3.2 万昌组砂砾岩分布预测
        5.3.3 万昌组砂砾岩油气远景
    §5.4 构造层埋深与构造单元
        5.4.1 综合地质解释思路
        5.4.2 典型剖面综合地质解释
        5.4.3 主要构造层特征与构造单元划分
    §5.5 基底内幕结构及油气潜力
        5.5.1 基底岩性的特征分析
        5.5.2 基底内幕结构特征
        5.5.3 潜山油气潜力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9)闽西南及邻区中生代推覆构造特征及其与岩浆活动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推覆构造与滑覆构造
        1.2.2 闽西南及邻区研究现状
        1.2.3 闽西南及邻区推覆构造与岩浆活动
        1.2.4 存在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4.1 主要成果
        1.4.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特征
        2.1.1 前泥盆纪地层
        2.1.2 中泥盆世—中三叠世地层
        2.1.3 中、新生代地层
    2.2 构造特征
        2.2.1 区域构造格局
        2.2.2 推覆构造与滑覆构造
    2.3 岩浆岩特征
        2.3.1 时空分布
        2.3.2 岩石类型
3 闽西南及邻区推覆构造空间分布及基本特征
    3.1 主要推(滑)覆构造界面
        3.1.1 前泥盆纪基底地层岩性差异面
        3.1.2 晚泥盆世-中三叠世盖层岩性差异性界面
        3.1.3 晚三叠世至白垩纪地层岩性差异界面
    3.2 推(滑)覆构造分布特征
        3.2.1 推(滑)覆构造带的分布
        3.2.2 主要推(滑)覆构造带特征
    3.3 主要伸展滑脱构造基本特征
    3.4 主要推覆构造基本特征
        3.4.1 武夷山隆起内部主要推覆构造特征
        3.4.2 武夷山隆起与闽西南坳陷边缘过渡区推覆构造特征
        3.4.3 闽西南坳陷盆地内部推覆构造特征
        3.4.4 闽西南坳陷盆地东缘推覆构造特征
    3.5 闽西南及邻区推覆构造带变形特征对比
4 闽西南及邻区推覆构造结构类型及演化过程
    4.1 推覆构造的结构类型及分带特征
        4.1.1 推(滑)覆构造结构类型
        4.1.2 推(滑)覆构造变形分带特征
        4.1.3 推(滑)覆构造变形特征
    4.2 推覆构造形成时代
        4.2.1 推(滑)覆构造形成的主要阶段
        4.2.2 推覆构造形成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4.3 推覆构造运动方向及平衡剖面研究
        4.3.1 推覆构造运动方向
        4.3.2 平衡剖面分析及推覆距离研究
    4.4 推覆构造演化
5 推覆构造变形与岩浆演化时空关系
    5.1 闽西南及邻区晩中生代侵入岩时空分布特征
        5.1.1 汤泉花岗闪长岩同位素年代学
        5.1.2 漳平员当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
        5.1.3 漳平高星一带岩体同位素年代学
        5.1.4 龙岩马坑一带岩体同位素年代学
        5.1.5 漳平洛阳一带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
    5.2 晚中生代主要火成岩类型
        5.2.1 晚侏罗世火成岩
        5.2.2 早白垩世火成岩
    5.3 晚中生代火成岩岩石化学特征
    5.4 晚中生代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
    5.5 晚中生代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5.6 推覆构造变形与岩浆演化时空关系讨论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上扬子地区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
    1.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5.2 野外地质调查
    1.5.3 数据处理及成果图件编制 第二章 上扬子地区的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地层分布概况
    2.2.1 秦岭地层区
    2.2.2 扬子地层区
    2.2.3 龙门山造山带
    2.2.4 碧口地块 第三章 地形和地貌特征分析
3.1 数字高程模型
    3.1.1 数字地形分析
    3.1.2 水系分析
3.2 构造地貌特征分析
    3.2.1 米仓-汉南隆起构造-地貌特征
    3.2.2 大巴山构造-地貌特征
    3.2.3 龙门山构造-地貌特征
    3.2.4 渝鄂湘地区构造-地貌特征
    3.2.5 小结 第四章 上扬子地区地球物理场特征研究
4.1 重磁场特征
    4.1.1 密度和磁性特征
    4.1.2 重磁资料来源及数据处理
    4.1.3 重力场特征
    4.1.4 磁场特征
4.2 波速特征
4.3 大地电磁特征 第五章 断裂系统及构造变形
5.1 断裂特征
    5.1.1 大巴山断裂系
    5.1.2 米仓山断裂系
    5.1.3 龙门山断裂系
    5.1.4 四川盆地内部断裂
    5.1.5 鄂渝湘黔断裂系
    5.1.6 神农架-黄陵背斜断裂系
5.2 构造分区特征
    5.2.1 构造体系划分
    5.2.2 构造分区的变形样式 第六章 上扬子的深部构造格架
6.1 深部构造特征
6.2 上扬子磁性基底及基底断裂
    6.2.1 上扬子地区磁性基底
    6.2.2 基底断裂
6.3 莫霍面深度及特征
6.4 构造转换关系分析
    6.4.1 剖面解释分析
    6.4.2 纵向构造交接关系
    6.4.3 横向构造交接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Characteristic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isotropy in and around Laji Sha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论文参考文献)

  • [1]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 陈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2]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D]. 霍斐斐. 西北大学, 2019(04)
  • [3]青藏高原昌都地块早石炭世-晚三叠世古地磁学研究[D]. 张怡晨. 西北大学, 2019(12)
  • [4]求解滑坡位移场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J]. 赵永红,田罡,王航,张琼.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6)
  • [5]青藏高原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汇聚—碰撞过程的古地磁制约[D]. 曹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6]青藏高原羌北—昌都地块晚二叠世那益雄组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古地磁学研究[D]. 张锦. 西北大学, 2017(02)
  • [7]闽西南马坑铁矿成矿要素及找矿预测研究[D]. 王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8]伊通盆地深部结构地球物理特征提取与综合研究[D]. 周锡明. 中国地质大学, 2015(12)
  • [9]闽西南及邻区中生代推覆构造特征及其与岩浆活动关系探讨[D]. 吕良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10]上扬子地区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关系研究[D]. 张燕. 西北大学, 2013(11)

标签:;  ;  ;  ;  

拉吉山及其周边磁化率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