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道岔钩式外锁装置

铁路道岔钩式外锁装置

一、铁路道岔钩式外锁闭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谭波[1](2021)在《S700K型转辙机故障分析及维修策略探究》文中认为以S700K型转辙机为例,根据实际运营维护经验,对常见的电气故障、机械故障及外界环境影响等进行提炼总结,提供并实施相应有效的维修策略。采取措施后,广州地铁转辙机故障明显下降,建议今后积极与智慧运维接轨,以进一步提高道岔设备的稳定性。

刘新发[2](2020)在《基于EEMD多尺度模糊熵的S700K转辙机故障诊断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转辙机作为铁路信号设备室外三大件之一,是用来转换道岔,当道岔转换到位后对道岔进行锁闭并给出相应表示的设备,对铁路运输的安全与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铁路信号系统通过对转辙机进行定期检修和设天窗点维修的手段来保证转辙机安全可靠的运行,这种维护方式不仅效率低、工人的工作量大,且仅依靠工人的经验进行故障识别,容易发生错判、漏判的现象而危及行车安全。随着我国铁路朝高速、重载运行的方向发展,S700K交流电动转辙机广泛应用于当前的铁路线路,为了提高其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应用智能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实现对S700K交流电动转辙机工作状态的智能感知和安全预警十分必要。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S700K交流电动转辙机输出功率的变化可以反映道岔尖轨推拉力的变化,而作用于道岔尖轨的推拉力可以反映转辙机内部的运行状态,本文以应用于提速道岔区段的S700K交流电动转辙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多尺度模糊熵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该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运用到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模糊熵和参数归一化等知识理论,将S700K转辙机功率曲线自适应的分解为频率由高到低的本征模态函数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提取每一个IMF分量上的模糊熵作为故障诊断特征参数,建立S700K转辙机常见故障的诊断特征集。第二,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算法和模糊聚类方法,根据故障特征分别对S700K电动转辙机的故障类型进行识别。灰色关联度算法通过计算待检样本特征量与故障特征集中各故障特征量之间的关联度值,基于分辨率取值原则及不同分辨系数下故障识别的准确度存在差别,合理选择分辨系数对诊断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基于模糊聚类方法的故障识别,首先通过平移标准差变换与平移极差变换对原始特征模式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引入描述样本之间相似度的指标,建立原始特征模式矩阵的模糊相似矩阵,采用传递闭包法构建模糊等价矩阵并形成动态聚类图进行故障识别。通过将某电务段S700K电动转辙机某故障功率曲线作为测试样本进行诊断系统功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这两种故障诊断方法应用于S700K电动转辙机故障诊断的可行性。

孙孟雷[3](2020)在《基于神经网络的道岔转辙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国内轨道交通得到快速的发展,近五年在轨道交通的投资完成额每年都在8000亿以上,截止2019年,国内铁路等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里程数为5737公里,未来预计在70个城市规划超过2.8万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道岔转辙机作为轨道交通的“方向盘”,对转辙机等轨道设备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面对如此巨大的铁路系统,为了保证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和效率,这时就更加需要相对完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监测诊断系统。以往对道岔转辙机的维护,维修以及监管都是靠工程技术人员对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但是依靠人工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不仅诊断评估周期长,而且非常容易出现漏判或者误判等情况。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转辙机故障诊断方法以及其他信号识别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针对目前转辙机故障诊断方法的非智能化手段的情况下,结合功率信号特征提取和神经网络等技术,进行了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首先通过分析转辙机的工作过程,提出了基于道岔信号形状特征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通过研究工作状态,工作过程以及功率曲线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关于转辙机工作物理过程和功率信号形状特征映射理论。通过特征提取,建立功率曲线形状特征集并计算特征向量,通过神经网络对特征向量进行建模,最终完成对待检信号进行识别和诊断。在对某实验平台中采集的数据样本进行了训练和测试,再对现场的样本数据进行实景测试,测试结果正确率在98%和93%以上,均达到了工程应用的效果,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具有一定有效性和实用性。其次针对“手动”特征提取诊断方法的不稳定性等问题,利用卷积神经网相关的特性,从“自动”特征提取和诊断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基于道岔特征图的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多尺度分析,将一维功率信号变换为二维特征图,通过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的信息特征建模和分类识别的能力,构建不同时间尺度下特征图的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通过实验和证明,将故障诊断测试集正确率提高到了99.50%和97.50%,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手动”特征诊断方法的不稳定性等问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相对于“手动”特征故障诊断提升了诊断性能。

孙晓勇,方嘉晟[4](2019)在《高速道岔钩型外锁闭装置对尖轨转换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为探究外锁闭装置运动对尖轨转换力的影响机理,以与18号高速道岔配套的2种尖轨钩型外锁闭装置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模型,对轨腰处作用力与锁闭杆处作用力之间的传递函数关系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研究了夹异物对尖轨转换力的影响规律。

许剑财[5](2019)在《SC350复式交分道岔心轨外锁闭的改进优化》文中研究说明SC350复式交分道岔心轨外锁闭设备自上道使用以来,一直采用联动外锁闭装置。为保证道岔的无误转换,本文研究采用分动方式优化外锁闭装置,有效降低了道岔故障率;并在比较既有联动外锁闭与分动外锁闭装置的基础上,对分动外锁闭装置的优化措施进行分析,为道岔转换设备持续改进积累经验。

曾瑞东[6](2019)在《客专线18号道岔转换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道岔是高速铁路线路病害出现的集中区域,对高速道岔进行研究,分析道岔病害成因及道岔结构优化是目前铁路领域的研究热点,对道岔转换的研究是道岔病害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方向。牵引转换作为高速道岔设计与使用阶段的关键技术,道岔转换不到位会导致岔区出现较多病害,严重影响线路行车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基于上述的研究需求,本文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及转辙器转换试验等方式,对客专线18号道岔的转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道岔转换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收集高速道岔转换的相关文献。收集的文献资料有:国内外高速道岔技术特点与结构特征、道岔锁闭装置概述、道岔牵引方式概述、道岔转换研究现状等。(2)建立仿真模型,研究道岔转换的影响因素并确定道岔转换设计方案。本文使用ANSYS和midas Civil等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客专线18号道岔尖轨、心轨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研究可动段长度、滑床板摩擦系数、预弯、跟端轨底刨切、夹异物、牵引点动程偏差与转换时间差等因素对尖轨、心轨转换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确定客专线18号道岔尖轨与心轨的转换设计方案。(3)进行转辙器转换试验,确定其影响因素。在道岔厂内铺设一组客专线18号道岔转辙器进行转辙器转换试验,通过改变试验工况对尖轨可动段长度、尖轨预弯、滑床板摩擦系数、尖轨跟端扣件处支距、锁闭钩歪斜、夹异物等影响转辙器转换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优化措施。

方嘉晟[7](2019)在《考虑外锁闭装置影响的18号高速道岔转换仿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现代铁路列车的运行速度正在不断提高,道岔牵引转换产生的不足位移已经成为制约高铁列车提速的主要因素之一。道岔扳动不到位,不足位移过大势必会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性与平稳性。为了顺利完成道岔转换动作,并将不足位移控制在限值范围内,需保证转换力大小不超过转辙机额定功率,并且转辙机最大功率需要留有一定富余,因此转换力的计算在道岔转换的控制与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客运专线18号高速道岔为研究对象,根据道岔结构与实际转换动作将道岔扳动过程与外锁闭装置的运动相结合以提出一种更精确的道岔转换力求解方法,建立了道岔转换计算模型,重点研究了道岔转换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道岔转换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与分析。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分别建立道岔扳动模型及外锁闭装置运动与受力分析模型,其中道岔扳动模型根据道岔结构以弹性体二维悬臂梁来模拟,采用变分形式的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平衡方程,除道岔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反弹力、密贴力、顶铁反力、滑床板摩擦力等诸多因素之外,还考虑了转换速度、各牵引点错峰启动时间、外锁解锁时间等道岔转换控制因素,求解后得到道岔扳动力关于时间的变化曲线;外锁闭装置运动与受力模型根据尖轨或心轨与锁闭杆之间的传力过程,考虑各关键部件的运动与受力状态,建立相应有限元二维模型,求解得到了道岔轨腰处作用力与锁闭杆处作用力的函数关系,结合道岔扳动模型中所得计算结果可得到锁闭杆处转换力,即最终道岔转换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所建模型探究了各牵引点存在动作时间差、以及尖轨与心轨各牵引点间(逐枕)存在夹异物对道岔转换力的影响规律。计算分析表明,道岔动作的同步性对转换力影响显着,各牵引点同步动作时完成锁闭所需要的转换力最小,动作时差越大,则转换力也随之增大;夹异物会引起其附近的牵引点转换力明显增大,且与夹异物尺寸成正比关系,若要使道岔能够完成转换且锁闭到位,则夹异物不能距离牵引点过近,且尺寸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郑辉[8](2018)在《基于故障树的高速铁路道岔故障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铁路电务系统的新设备、新技术也越来越多的投入使用,以ZYJ7电液道岔为代表的电务转换设备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道岔及其转换设备工作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不但经受风吹雨打、雨雪冰雹的考验,还要经受高速列车轮对的撞击,道岔转换设备的故障呈现上升的趋势。涉及道岔转换设备的故障点相对较多,判断故障点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容易对高速铁路的正常行车造成较大的干扰,因此对故障的处理和防范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务转换设备的发展历程,阐述了道岔转换设备的机械、电气、油路的结构和原理,然后介绍了故障树分析法的知识,重点学习了构建故障树方法、注意事项、求解最小割集,并对故障树的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段管内京广高速铁路自2012年11月至2016年6月为周期的故障统计,利用下行法,构建“高速铁路道岔无表示”故障树,得出顶事件、底事件发生概率及最小割集,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求出最小割集的重要度,针对各最小割集包含底事件的性质,分别制定应对策略,消除或降低最小割集对顶事件的影响,应对措施中重点介绍了利用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曲线的查看,处理道岔故障减少设备延时、发现设备隐患克服,提高高速铁路信号设备运用质量。

刘肖[9](2017)在《高速铁路道岔施工监理控制要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高速铁路道岔施工存在问题,一是施工方案不科学、可操作性差,关键部位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施工操作人员未进行高速道岔专业培训,无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二是监理人员大多专业知识比较单一,涉及高速道岔的各专业知识是碎片化的,不够系统和全面,不适应高速道岔施工监理的需要,对高速道岔施工的监控要点重视不足,检查内容不清晰,调试和验收内容不明确,无切实有效的高速道岔专业监理实施细则及标准化的监理控制要点,监理人员按不同专业进行配置,接口管理不到位。为确保高速道岔及其转换系统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迫切需要监理人员掌握高速道岔的理论知识,了解高速道岔铺设的工序及工艺要求,审核施工方案确保切实有效,进而把握施工过程的监控要点,提高高速铁路道岔施工质量。论文就是基于上述目的而作。论文在分析总结高速铁路道岔铺设和道岔转换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验收的施工特点和要求,并结合高速铁路道岔及转辙机的基础知识,明确了施工方案审核监理控制程序和施工方案审核要点,对进场人员、机械、材料以及道岔铺设和转辙机安装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重点等进行审核,并形成了施工方案审核标准,便于监理人员对施工方案的审核,确保施工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编制完成了监理岗前培训材料,并从高速道岔的定义、结构组成、分类、结构特点、道岔的设计、生产、运输、铺设、调试、验收等方面就道岔施工监控要点进行了梳理,采用旁站、巡视、见证实验和平行实验的监理工作方法、对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和分部工程验收等监理工作检查内容、检查要点进行了总结和创新,填补了高速道岔监理培训资料的欠缺。结合高速铁路道岔施工特点、施工质量通病,在梳理高速铁路道岔的理论知识和现场施工组织方案的基础上,从监理工作制度和监理程序入手,采用监理工作方式,以轨道专业和信号专业接口部位为重点,系统探讨了高速铁路道岔铺设前、高速铁路道岔铺设、道岔转换系统安装、调试、验收的监理控制要点。在上述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高速铁路道岔监控要点手册》,创造性的将高速铁路道岔施工涉及的轨道专业、信号专业知识和接口施工监控要点相联系,并按照道岔转换系统安装评估要求进行道岔铺设施工监控,既明确了道岔铺设监控要点,又为道岔转换系统的安装提供了有利条件,打破了监理工程师专业界限,对监理工作内容进行了拓展。监理人员按照监控要点履职到位,使高速铁路道岔验收指标超过了设计要求,通过高速道岔施工监控效果的对比,验证了高速道岔施工监控要点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上述成果不仅告诉了监理人员高速铁路道岔铺设施工及道岔转换系统安装、调试、验收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盯控内容,同时也明确了相应的检测验收标准及质量控制方法,可以全面、具体地指导道岔专业的监理工作。

张星[10](2016)在《基于相似度的道岔故障电流曲线识别方法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屡创新高,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岔作为铁路信号的主要设备之一,对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各铁路局主要依靠维护工人的工作经验采取周期维护的方式对其进行维护。但是,并非所有的维护人员都有足够的工作经验来准确判断故障并进行维护;同时,周期修的维护方式并不能保证及时发现道岔故障和隐患。这些都会影响到铁路的运输效率甚至是安全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实时掌握道岔的运行状态和各种数据的基础上,研究能够识别和诊断道岔故障的方法,为维护人员提供具体的帮助,以保证道岔故障报警实时性,同时促进道岔周期修的岔维修模式向状态修模式转变。本文在对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道岔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模式,特别是对转辙机动作电流的规律性变化进行研究与总结,通过对比正常道岔动作电流和道岔故障时的动作电流之间的差异,以相似性为判断依据,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分别实现道岔的故障诊断,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对道岔故障进行智能识别,而且识别率都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相比而言,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道岔故障识别方法性能更好,对故障的识别率更高。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首先,根据道岔设备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将道岔动作过程划分为解锁、转换、锁闭、构通表示四个工作过程,并根据道岔的四个工作过程将道岔转辙机动作电流曲线划分为四个时间区段,然后在各个时间区段内分别选择典型道岔故障分析它们各自的故障电流曲线和可能的故障原因。其次,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道岔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道岔转辙机动作电流数据进行预处理,构成道岔故障诊断模型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然后构建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用训练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后,将测试样本输入测试模型诊断的正确率,从仿真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此种方法能够对道岔实现故障诊断,而且诊断正确率较高。第三,将机器学习用于道岔故障诊断进行研究,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道岔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并分析各种核函数和参数对支持向量机分类结果的影响,决定选择高斯核函数构成故障诊断模型;采取不同的特征提取方式,对转辙机动作电流曲线进行处理,得到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将训练样本用于模型训练得到故障诊断模型,并用测试样本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道岔故障诊断方法在小样本的情况仍然能对道岔实现故障诊断。最后,对两种故障诊断模型的性能进行比较,总结它们的优势和缺陷,得出结论。并对实际应用进行展望。

二、铁路道岔钩式外锁闭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道岔钩式外锁闭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S700K型转辙机故障分析及维修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故障类型及维修策略
    1.1 电气故障
        1.1.1 速动开关、遮断开关
        1.1.2 道岔绝缘
    1.2 机械故障
        1.2.1 卡缺口
        1.2.2 锁舌回缩
        1.2.3 叉型接头松脱
        1.2.4 双机不同步
        1.2.5 表示杆别卡
        1.2.6 其他维修策略
2 外界影响及维修策略
    2.1 锁钩卡异物
    2.2 外锁闭装置缺油
    2.3 减缓振动
3 结论及建议

(2)基于EEMD多尺度模糊熵的S700K转辙机故障诊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
        1.2.2 转辙机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故障特征提取的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道岔转换装置与故障模式分析
    2.1 道岔转换装置的概述
        2.1.1 道岔的基本结构
        2.1.2 道岔外锁闭装置
        2.1.3 转辙机的结构及动作原理
    2.2 道岔转辙机功率曲线分析
        2.2.1 正常动作功率曲线分析
        2.2.2 常见故障及其功率曲线分析
    2.3 小结
3 基于EEMD多尺度模糊熵的特征提取
    3.1 故障特征提取算法简介
    3.2 EEMD算法的基本原理
        3.2.1 经验模态分解(EMD)
        3.2.2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
        3.2.3 初始化参数的确定
    3.3 模糊熵算法的基本原理
        3.3.1 熵的定义
        3.3.2 模糊熵算法
        3.3.3 初始化参数的确定
    3.4 仿真分析
    3.5 小结
4 基于灰色关联度与模糊聚类的故障识别方法的研究
    4.1 灰色关联度算法的基本原理
        4.1.1 灰色关联度故障识别策略
        4.1.2 灰色关联度算法
    4.2 模糊聚类方法的基本原理
        4.2.1 模糊聚类故障识别策略
        4.2.2 模糊聚类方法
    4.3 小结
5 S700K转辙机故障诊断方法的验证
    5.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故障识别
        5.1.1 灰色关联度算法中分辨系数的确定
        5.1.2 基于灰色关联度故障诊断的功能测试
    5.2 基于模糊聚类方法的故障识别
        5.2.1 特征模式矩阵的建立
        5.2.2 基于模糊聚类故障诊断的功能测试
    5.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基于神经网络的道岔转辙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铁路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
        1.2.2 道岔转辙机故障诊断方法国外研究现状
        1.2.3 道岔转辙机故障诊断方法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道岔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1 道岔基本组成结构
    2.2 道岔转辙机的基本结构
    2.3 道岔转辙机的控制过程及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道岔转辙机故障模式及功率曲线分析
    3.1 道岔设备状态检测管理实验子平台
    3.2 A型转辙机状态参数分析
        3.2.1 转辙机转换力分析
        3.2.2 力与电机功率关系分析
        3.2.3 电功率与工作状态分析
    3.3 道岔转辙机故障模式分析
        3.3.1 道岔常见故障模式
        3.3.2 道岔转辙机故障功率曲线分析
        3.3.3 转辙机故障诊断类型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道岔信号形状特征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
    4.1 基于信号形状特征理论分析
    4.2 道岔转辙机功率信号形状特征提取方法
        4.2.1 特征点序列提取
        4.2.2 形状特征规则设计与提取
    4.3 形状特征特征向量计算
    4.4 基于形状特征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
        4.4.1 BP-神经网络概述与结构
        4.4.2 道岔转辙机诊断方法验证与实验
        4.4.3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道岔特征图的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
    5.1 基于特征图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概述
        5.1.1 卷积神经网络简介
        5.1.2 基于特征图的诊断方法研究
    5.2 多尺度(粒度)特征图
        5.2.1 基于多尺度信号处理的研究
        5.2.2 特征图的定义和分析
    5.3 基于特征图的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
        5.3.1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5.3.2 道岔转辙机诊断方法验证与实验
        5.3.3 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高速道岔钩型外锁闭装置对尖轨转换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钩型外锁闭装置动作原理
2 钩型外锁闭装置传力特性
    2.1 模型建立
    2.2 计算结果
3 两种钩型外锁闭装置性能对比分析
    3.1 正常锁闭时外锁闭装置的传力特性
    3.2 存在夹异物时外锁闭装置的传力特性
4 结论

(5)SC350复式交分道岔心轨外锁闭的改进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轨外锁闭装置结构对比
    1.1 心轨联动外锁闭
    1.2 心轨分动外锁闭
2 心轨分动外锁闭装置优化措施分析
    2.1 心轨锁闭杆优化
    2.2 心轨锁钩组优化
    2.3 连接铁组优化
    2.4 锁闭框组优化
3 总结

(6)客专线18号道岔转换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高速道岔技术特点与结构特征
        1.2.1 国外高速道岔技术特点与结构特征
        1.2.2 中国高速道岔技术特点与结构特征
    1.3 道岔锁闭装置概述
        1.3.1 内锁闭装置
        1.3.2 外锁闭装置
    1.4 道岔牵引方式概述
        1.4.1 一机多点牵引
        1.4.2 多机多点牵引
    1.5 道岔转换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客专线18号道岔转换仿真模型
    2.1 截面特性参数计算
        2.1.1 尖轨截面特性参数
        2.1.2 心轨截面特性参数
    2.2 计算参数选取
        2.2.1 钢轨参数
        2.2.2 摩擦系数
        2.2.3 扣件系统刚度
        2.2.4 密贴及顶铁刚度
    2.3 尖轨转换模型
        2.3.1 模型介绍
        2.3.2 模型优化
        2.3.3 模型验证
    2.4 心轨转换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客专线18号道岔尖轨转换仿真分析
    3.1 尖轨可动段长度
    3.2 牵引点布置
    3.3 滑床板摩擦系数
    3.4 设置辊轮滑床板
    3.5 设置预弯
    3.6 跟端轨底刨切
        3.6.1 刨切宽度
        3.6.2 刨切长度
        3.6.3 跟端轨底刨切影响分析
    3.7 夹异物
    3.8 牵引点动程偏差
    3.9 牵引点转换时间差
    3.10 本章小结
4 客专线18号道岔心轨转换仿真分析
    4.1 牵引点布置
    4.2 滑床板摩擦系数
    4.3 心轨减摩装置
        4.3.1 可动心轨辊轮装置
        4.3.2 心轨减摩滑床板
        4.3.3 减摩效果分析
    4.4 夹异物
    4.5 牵引点动程偏差
    4.6 牵引点转换时间差
    4.7 本章小结
5 客专线18号道岔转辙器转换试验研究
    5.1 试验设备
        5.1.1 转辙器
        5.1.2 转辙器扳动设备
        5.1.3 扳动力测量设备
    5.2 试验概况
        5.2.1 试验流程
        5.2.2 测量数据
        5.2.3 注意事项
    5.3 试验内容
        5.3.1 尖轨预弯
        5.3.2 尖轨可动段长度
        5.3.3 辊轮
        5.3.4 两点牵引
        5.3.5 跟端扣件支距
        5.3.6 锁闭钩歪斜
        5.3.7 夹异物
        5.3.8 润滑剂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考虑外锁闭装置影响的18号高速道岔转换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2 本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18号高速道岔转换力计算模型
    2.1 道岔转换力计算原理
        2.1.1 道岔转换计算力学方程
        2.1.2 非线性方程求解
    2.2 尖轨转换计算模型
        2.2.1 尖轨扳动模型
        2.2.2 尖轨外锁闭装置运动与受力分析模型
    2.3 心轨转换计算模型
        2.3.1 心轨扳动模型
        2.3.2 心轨外锁闭装置运动与受力分析模型
    2.4 模型验证
        2.4.1 尖轨模型验证
        2.4.2 心轨模型验证
    2.5 小结
第3章 18号高速道岔尖轨转换力影响因素分析
    3.1 直、曲尖轨动作时间差对转换力影响规律
    3.2 错峰启动时间对尖轨转换力影响规律
    3.3 夹异物对尖轨转换力影响规律
    3.4 小结
第4章 18号高速道岔心轨转换力影响因素分析
    4.1 错峰启动时间对心轨转换力影响规律
    4.2 夹异物对心轨转换力影响规律
    4.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基于故障树的高速铁路道岔故障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外道岔转换设备的发展
    1.3 国内道岔转换设备的发展
    1.4 道岔故障研究的方法
    1.5 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完成的主要工作
2 高速铁路道岔转换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1 高速铁路道岔转换设备组成
    2.2 高速铁路道岔转换系统的工作原理
    2.3 ZYJ7电液道岔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2.4 ZYJ7电液道岔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采集原理
    2.5 本章小结
3 故障树分析法
    3.1 故障树特点
    3.2 故障树分析(FTA)基本知识
    3.3 故障树的构建
    3.4 故障树的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高速铁路道岔故障树的建立及分析
    4.1 高速铁路道岔故障的分类
    4.2 高速铁路故障树的建立
    4.3 高速铁路ZYJ7道岔无表示故障树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高速ZYJ7道岔无表示故障的对策分析
    5.1 对前期施工工艺水平不高进行的整治补强
    5.2 不易处理小概率底事件的防范
    5.3 通过重点技术措施和设备整治消除故障隐患
    5.4 利用监测手段的处理和防止道岔故障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清单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9)高速铁路道岔施工监理控制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背景
        1.1.1 论文提出的背景
        1.1.2 国内外高速铁路道岔发展使用情况
    1.2 国内高速道岔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2.1 监理人员欠缺高速道岔专业知识
        1.2.2 无针对高速道岔的培训教材
        1.2.3 无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和监理控制要点手册
    1.3 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及工作目标
        1.3.1 探讨高速道岔监理控制要点的必要性
        1.3.2 论文的工作目标
    1.4 论文主要内容
2 高速道岔的施工特点和施工质量通病
    2.1 高速道岔的施工特点
        2.1.1 高速道岔的基本概念
        2.1.2 高速道岔的结构特点
        2.1.3 高速道岔铺设的施工特点
        2.1.4 高速道岔转换系统施工特点
    2.2 高速道岔施工的质量通病
        2.2.1 高速道岔铺设质量通病
        2.2.2 高速道岔转换系统施工质量通病
    2.3 铁路施工监理的工作程序及内容
3 高速道岔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3.1 施工方案审核要点
        3.1.1 施工方案编审程序
        3.1.2 审核高速道岔施工组织方案注意事项
        3.1.3 审核高速道岔施工组织方案的要点
    3.2 高速道岔施工前监控要点
        3.2.1 高速道岔铺设前监理控制程序
        3.2.2 高速道岔铺设前监控措施
        3.2.3 高速道岔的铺设前监控要点
    3.3 高速道岔铺设监控要点
        3.3.1 高速道岔铺设监控程序
        3.3.2 高速道岔铺设监控措施
        3.3.3 高速道岔铺设监控要点
    3.4 高速道岔接口-转换系统监控重点
        3.4.1 高速道岔转换系统监控流程
        3.4.2 高速道岔转换系统安装监控措施
        3.4.3 高速道岔转换系统安装监控要点
4 高速道岔调试及验收阶段监理控制要点
    4.1 高速道岔调试阶段监理控制要点
        4.1.1 道岔转换设备静态检查要点
        4.1.2 国产高速道岔转换设备调试监理控制要点
    4.2 高速道岔验收阶段监控要点
        4.2.1 高速道岔施工质量验收程序
        4.2.2 高速道岔施工质量验收注意事项
        4.2.3 高速道岔施工质量验收监控重点
5 应用案例
    5.1 XX站改工程高速道岔施工监理
        5.1.1 XX站改工程工程背景
        5.1.2 XX站改工程高速道岔施工监理情况
    5.2 XX实训演练工程高速道岔施工监理
        5.2.1 XX实训演练工程工程背景
        5.2.2 XX实训演练工程高速道岔施工监理情况
    5.3 监理效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相似度的道岔故障电流曲线识别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
        1.2.2 铁路道岔设备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结构
2 道岔工作原理及转辙机动作电流分析
    2.1 道岔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1.1 道岔的基本组成
        2.1.2 道岔的工作原理
    2.2 转辙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2.2.1 转辙机结构
        2.2.2 转辙机动作流程
        2.2.3 锁闭方式和锁闭装置
    2.3 转辙机动作电流曲线分析
        2.3.1 电流监测原理
        2.3.2 电流曲线分析
    2.4 典型道岔故障类型
        2.4.1 转辙机空转故障
        2.4.2 异常状态回操故障
        2.4.3 缓放区故障
        2.4.4 异常阻力故障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道岔故障诊断方法
    3.1 模糊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3.1.1 模糊理论
        3.1.2 人工神经网络
        3.1.3 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的结合
    3.2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道岔故障诊断方法
        3.2.1 诊断过程总体设计
        3.2.2 样本获取
        3.2.3 模型结构设计和参数设置
        3.2.4 道岔故障诊断结果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道岔故障诊断方法
    4.1 支持向量机理论基础
        4.1.1 线性可分情行
        4.1.2 线性不可分情形
    4.2 核函数及其参数
        4.2.1 核函数的选择
        4.2.2 核函数的参数
    4.3 支持向量机的道岔故障诊断
        4.3.1 诊断过程总体设计
        4.3.2 数据预处理
        4.3.3 模型参数选择与优化
        4.3.4 道岔故障诊断流程
    4.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铁路道岔钩式外锁闭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S700K型转辙机故障分析及维修策略探究[J]. 谭波. 铁道通信信号, 2021(12)
  • [2]基于EEMD多尺度模糊熵的S700K转辙机故障诊断的研究[D]. 刘新发.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基于神经网络的道岔转辙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孙孟雷.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高速道岔钩型外锁闭装置对尖轨转换力的影响研究[J]. 孙晓勇,方嘉晟. 铁道通信信号, 2019(12)
  • [5]SC350复式交分道岔心轨外锁闭的改进优化[J]. 许剑财. 铁道通信信号, 2019(06)
  • [6]客专线18号道岔转换理论与试验研究[D]. 曾瑞东.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9(08)
  • [7]考虑外锁闭装置影响的18号高速道岔转换仿真分析[D]. 方嘉晟.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基于故障树的高速铁路道岔故障分析与研究[D]. 郑辉.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8(12)
  • [9]高速铁路道岔施工监理控制要点[D]. 刘肖.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1)
  • [10]基于相似度的道岔故障电流曲线识别方法研究与实现[D]. 张星.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标签:;  ;  ;  ;  

铁路道岔钩式外锁装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