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腹泻的海洋弧菌和气单胞菌的监测与分析

引起腹泻的海洋弧菌和气单胞菌的监测与分析

一、引起腹泻的海洋性弧菌和气单胞菌的监测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沈萍[1](2015)在《北太平洋鱿鱼腐败菌生长动力学和货架期预测》文中提出本文以感官、理化和微生物为指标,对北太平洋鱿鱼在0、5、10℃和15℃贮藏过程中的感官评价、色泽、质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s,TVC)、嗜冷菌(Psychrobacter)数量、假单胞菌(Pseudomonas)数量等进行定量研究,以探讨和分析不同贮藏温度下北太平洋鱿鱼品质变化与货架期及各指标的一致性;采用简便表现型并经Sensititre细菌鉴定系统,对鱿鱼初始点、高品质期终点和货架期终点的细菌种类组成及其数量比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分析北太平洋鱿鱼的优势腐败菌;根据北太平洋鱿鱼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特定腐败菌的增长规律,建立015℃范围内假单胞菌的生长动力学模型以及货架期预测模型,并在015℃范围内选取两个温度对该生长动力学模型的生长参数以及货架期进行验证。所得结果如下:(1)北太平洋鱿鱼在0、5、10、15℃贮藏过程中的高品质期终点分别为360、239、96、47 h,货架期终点分别为525、286、147、86 h;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a*值无显着差异,L*值、b*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剪切力与咀嚼性均先增加后降低。各温度高品质期终点和货架期终点时TVBN均值分别为(17.15±0.31)、(30.06±0.92)mg/100g,菌落总数分别为(5.89±0.40)和(8.33±0.30)lg(CFU/g),嗜冷菌数分别为(5.61±0.50)和(8.36±0.23)lg(CFU/g),假单胞菌数分别为(5.23±1.0)和(7.58±0.57)lg(CFU/g);相关性分析表明,作为北太平洋鱿鱼低温贮藏中的品质变化指标如TVC、TVBN、嗜冷菌数和假单胞菌数能较好得符合感官评价(r>0.9)。(2)鱿鱼低温贮藏初期其细菌组成比较复杂,其中91.48%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仅占4.26%,优势菌为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浅黄金色单胞菌(Chryseomonas luteola)和假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p.),比例分别为27.66%、23.40%和17.02%。此外,还检测出一定量的洛菲氏不动杆菌(Pantoea agglomerans)、成团泛菌(Acinetobacter lwoffii)。0、5、10、15℃贮藏过程中,其细菌的种类组成逐渐变得单一,假单胞菌数量逐渐占据上升优势,达到高品质期终点分别为360、239、96、47 h,货架期终点分别为525、286、147、86 h。0、5、10、15℃贮藏较好品质期时,TVBN均值为(17.15±0.29)mg/100g,菌落总数为(5.89±0.40)Lg CFU/g,假单胞菌比例分别为84.09%、72.09%、65.52%和76.36%,平均比例为75.92%;货架期终点时TVBN均值为(30.05±0.92)mg/100g,菌落总数为(8.33±0.30)Lg CFU/g,假单胞菌比例达到93.24%、90.53%、88.57%和81.95%,平均比例为87.63%。由此可以确定假单胞菌是北太平洋鱿鱼在015℃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3)由假单胞菌生长数据形成的温度与最大比生长率以及与延滞期的方程可以得到015℃低温贮藏下北太平洋鱿鱼SSO假单胞菌的生长动力学模型为:????????????????002209.14lg lg lg0.0158 6.95 2.718 1exp exp 1lg 9.14 0.0081 12.44N t N N Tt N T????????????????????????????????依据上式假单胞菌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并以假单胞菌从N0增殖到Ns的时间,建立如下015℃低温贮藏下北太平洋鱿鱼的剩余货架期的预报模型。????????????20 02010.0081 12.447.4 lg 8.0 lgln ln 12.718 0.0158 6.957.4 lg SL T N N TN???????????????????????????采用鱿鱼4℃和8℃贮藏温度下的假单胞菌增长数据,以验证所建立的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及鱿鱼剩余货架期预报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显示4℃时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延滞期λ和货架期SL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6.33%、-1.31%、-2.67%,8℃时其相对误差分别为8.88%、7.04%、-15.68%。即预测的结果较符合实际测得的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鱿鱼015℃温度范围内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和货架期预报模型均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可以应用于预测015℃有氧贮藏鱿鱼的品质及其剩余货架期。

王先平[2](2012)在《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SR1热修饰性外膜蛋白30 kDa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牙鲆的免疫保护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海水养殖动物如鱼、虾、贝类等的致病菌可引起多种海水养殖动物及人类发病,研制相关疫苗,开展免疫防治是预防该类疾病的重要手段。目前研究表明,热修饰性蛋白(Heat‐modifiable protein)是一类保守性较高,免疫原性良好的细菌外膜蛋白,是一种潜在的细菌病疫苗候选材料,所以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对溶藻弧菌热修饰性蛋白进行筛选鉴定。根据热修饰性蛋白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电泳迁移性的特性,本论文对提纯的一株大菱鲆致病性溶藻弧菌SR1的外膜蛋白进行热处理,并结合电泳及免疫学手段,筛选、鉴定出了溶藻弧菌外膜蛋白中的一个分子量为30kDa的具热修饰特征的蛋白,比较分析其抗原保守性及在各溶藻弧菌内的分布情况,进而以双向电泳结合质谱鉴定技术对30kDa的蛋白种类进行了鉴定,并对牙鲆进行免疫与攻毒,验证了热修饰性外膜蛋白30kDa的免疫保护力。具体方法结果如下:⑴用十二烷基肌氨酸钠(Sarkosyl)抽提并结合超速离心的方法提取了一株大菱鲆致病性溶藻弧菌SR1的主要外膜蛋白。将外膜蛋白样品与等体积电泳上样缓冲液混合,分别经28℃、37℃、50℃、60℃、70℃、100℃处理5min后行SDS‐PAGE,发现样品经28℃处理,30kDa蛋白为外膜蛋白的主要高丰度蛋白,当样品经100℃处理,30kDa蛋白丰度显着降低,同时出现36kDa和37.5kDa两条明显的蛋白条带。28℃处理样品经电泳切胶洗脱得到30kDa纯化蛋白,分别经28℃、100℃处理后行SDS‐PAGE发现只有极少量蛋白呈现为30kDa,大部分呈现为36kDa和37.5kDa。将该蛋白样品作为抗原免疫大鼠制备抗血清,Western blotting分析上述梯度温度处理的SR1外膜蛋白。结果显示,抗血清与经各梯度温度处理的样品中的30kDa蛋白均发生免疫印迹反应,还与50℃处理样品中的37.5kDa蛋白及60℃、70℃、100℃处理样品中的36kDa和37.5kDa蛋白发生免疫印迹反应,表明了30kDa外膜蛋白具有经加热处理后转化为36kDa和37.5kDa蛋白的热修饰特性,是一种热修饰性蛋白。⑵对SR1等5株溶藻弧菌及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等其他6种弧菌外膜蛋白分别经28℃、100℃处理5min后的SDS‐PAGE分析发现,溶藻弧菌各菌株的30kDa外膜蛋白和副溶血弧菌的29.5kDa外膜蛋白具有热修饰性。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抗血清可与28℃处理的溶藻弧菌各菌株的30kDa外膜蛋白和副溶血弧菌菌株的29.5kDa外膜蛋白发生免疫印迹反应,还与100℃处理的溶藻弧菌各菌株的30kDa、36kDa(以及其中SR1的37.5kDa)和副溶血弧菌菌株的29.5kDa、35kDa外膜蛋白发生免疫印迹反应,与其他5种弧菌的外膜蛋白不发生印迹反应。间接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鼠抗血清与溶藻弧菌SR1、283、284、RB、RH2及副溶血弧菌458的外膜蛋白反应均为阳性,与其他5种弧菌的外膜蛋白反应均为阴性。结果初步证实了溶藻弧菌SR1的30kDa外膜蛋白在溶藻弧菌种内具有较高的抗原保守性。⑶将溶藻弧菌283、284、RB、RH2的外膜蛋白分别经28℃、50℃、70℃、100℃温度处理5min后行SDS‐PAGE,发现4株菌株的外膜蛋白均呈现出了与SR1外膜蛋白相似的热迁移性,经28℃、50℃处理后有一条高丰度蛋白存在于30kDa分子量处,而经70℃、100℃处理此蛋白丰度降低为一条低丰度蛋白,同时在更高分子量位置有几条新蛋白条带出现。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鼠抗血清可与28℃处理的溶藻弧菌各菌株的30kDa外膜蛋白,还与100℃处理的各菌株的30kDa、36kDa外膜蛋白发生免疫印迹反应。胰蛋白酶消化试验结果显示各菌株的36kDa外膜蛋白被消化掉,消化产物分子量分别为19.5kDa、18kDa、18kDa、18.5kDa、19.5kDa。最后,为了对各菌株的热修饰性蛋白30kDa进行细胞表面定位,以各菌株的活菌菌体作为吸附剂对菌株SR1的热修饰性蛋白30kDa抗血清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证实了各菌株的30kDa均暴露于细菌表面。该结果为接下来的免疫保护力分析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⑷免疫保护力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后第4周末以3株溶藻弧菌SR1、284、RH2对牙鲆攻毒感染后,免疫组呈现出显着高于未免疫组的成活率。以间接ELISA法测定了免疫后6周的抗血清效价变化,发现抗体效价缓慢升高并在第4周达到最高值,随后几周逐渐下降。⑸最后,以双向电泳技术对纯化的SR1的热修饰性蛋白的30kDa的蛋白质点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0kDa蛋白含有3个蛋白质点,等电点(pI)相同,均偏酸性(pH≈4.66),其中一质点保持于30kDa位置处,另外两个质点迁移至37.5kDa、36kDa处,经质谱鉴定均显示为OmpA。肽聚糖结合试验证实3个蛋白质点均不与肽聚糖结合或结合不紧密,胰蛋白酶消化结果显示,36kDa蛋白被消化成一分子量为19.5kDa的小分子多肽,而30kDa和37.5kDa蛋白可抵御消化,保持于原来的分子量处。热敏性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30kDa和36k Da蛋白的丰度和位置始终保持不变,而37.5kDa蛋白在100℃温度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蛋白丰度逐渐降低,同时有2条分子量分别为22kDa、15kDa的低分子量蛋白条带出现。以上结果表明溶藻弧菌SR1的热修饰性外膜蛋白30kDa是OmpA,且存在有3种特性不同的构象异构体。

宋靖芳[3](2004)在《中草药对鱼类病原气单胞菌、弧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文中指出从中草药中寻找抑菌活性物质是目前防治细菌性鱼病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取材方便。本文以嗜水气单胞菌ST-3-3(Aeromonas hydrophila ST-3-3)、豚鼠气单胞菌CSS-4-2(Aeromonas caviae CSS-4-2)、鳗弧菌E3-1-1(Vibrio anguillarum E3-1-1)、沙鱼弧菌PHK,PHS(Vibrio carchariae PHK,PHS)等鱼类病原菌为供试菌种,选取了101种中草药,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定,并对其中抑菌活性较高的五倍子和诃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对101种中草药的抑菌活性的测定,发现有68种中草药对至少一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有强抑制活性的有48种。以五倍子、诃子和大蒜的抑菌谱较广,对所有供试菌株的抑菌活性最强。五倍子的抑菌环直径最大可达32.84mm,MIC值0.0488mg/ml;诃子的抑菌环直径最大为28.72mm,MIC值为1.18725mg/ml;大蒜的抑菌环最大达28.80mm,MIC值0.78125mg/ml。 单味药五倍子、诃子和各种配比的药物均对鱼类病原菌有强抑制作用。五倍子单用时,MIC值从0.048828mg/ml~0.78125mg/ml,MBC值在0.097656mg/ml~0.78125mg/ml;诃子单用时,抑菌活性较五倍子弱,MIC值从0.097656mg/ml~6.25mg/ml,MBC值从0.195313mg/ml~25mg/ml;五倍子和诃子对5株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强弱分别是:PHK>PHS>CSS-4-2>ST-3-3>E3-1-1。 五倍子和诃子分别以1∶1、1∶2、1∶3、1∶4、1∶5和2∶1、3∶1、4∶1、5∶1的配比混合,测定其对鱼类病原菌联合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联合用药中,五倍子比例越高,抑菌活性越好;当五倍子比例高于诃子时,联合效应均表现为协同或累加作用。对气单胞菌进行联合用药时,五倍子和诃子以2∶1的配比的抑菌活性最好;对于弧菌,以3∶1和4∶1的配比的抑菌活性最好。 用五倍子和诃子进行了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提取溶剂的提取,测定了其提取率及提取物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率均以超声波法和95%乙醇提取最高。超声波法提取率是溶剂回流法的1.1倍~2.4倍;用95%乙醇提取五倍子,提取率可达73.39%以上;诃子可达13%以上.从提取物抑菌活性来看,对于气单胞菌,各种溶剂提取五倍子,其抑菌活性差异不大,回流法和超声波法提取也差异不大。提取诃子时则以95%乙醇提取和超声波法较好。对于弧菌,不论是提取五倍子还是诃子,均以乙酸乙酯的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同时以超声波法最好。

韩善桥,马骢,陆晓白,郝秀红[4](2003)在《我国沿海地区海水中致病性弧菌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海水中的弧菌与人类感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人们对海洋弧菌越来越重视。现将国内 一些学者对我国沿海地区海水中弧菌种类、分布和致病特点的凋查研究情况进行总结。

李春远,郑纪勇,渠桂荣,赵晓燕,李秀萍,蒋国俊,傅玉斌[5](2003)在《五倍子对致泻性海洋弧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体外试验五倍子两种提取物对致泻性弧菌的抑制活性。方法 :平皿孔穴法。结果 :五倍子对所试验的弧菌属的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拟态弧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结论 :首次证明五倍子对常见引起腹泻的海洋弧菌的抑制活性 ,为使用五倍子等中药治疗弧菌性腹泻提供了依据。同时弧菌属于常见海洋污损微生物 ,该发现也为舰船等防污研究提供了参考。

谢忆虹,龚金莲,邓静嫔,杨小青,赵俊,李志红[6](2001)在《引起腹泻的海洋性弧菌和气单胞菌的监测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何浙生,潘幸福,吕贤善,黄普元,王满琴,毛文祥[7](2000)在《浙江毛蚶携带肠道致病菌的种类及其检出频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报道了对浙江普陀海域,象山港、三门湾海域,黄岩海域等主要毛蚶养殖点的100份毛蚶检样的肠道致病菌携带率。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80%)、溶藻性弧菌(68%)、非01群霍乱弧菌(41%)、河弧菌(27%)、拟态弧菌(21%)、海鱼弧菌(10%)、霍和斯弧菌(5%)、致伤弧菌(4%)、费尼斯弧菌(3%)、梅氏弧菌(2%)、此外尚有嗜水气单胞菌(7%)、温和气单胞菌(6%)、类志贺邻单胞菌(9%)、副伤寒沙门氏菌(1%)、并对其卫生学意义作了分析,提出了安全利用浙江毛蚶的建议。

二、引起腹泻的海洋性弧菌和气单胞菌的监测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引起腹泻的海洋性弧菌和气单胞菌的监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北太平洋鱿鱼腐败菌生长动力学和货架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鱼类的腐败与特定腐败菌
        1.2.2 低温贮藏鱼类微生物学品质变化特性
        1.2.3 海水鱼的主要腐败菌
        1.2.4 海水鱼的品质评价指标
        1.2.5 预测微生物的发展概况
        1.2.6 微生物生长的数学模型及其在产品货架期的应用
        1.2.7 水产品剩余货架期的预测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思路
第二章 北太平洋鱿鱼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与货架期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贮藏实验
        2.1.5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鱿鱼低温贮藏中感官评价的变化
        2.2.2 鱿鱼低温贮藏中色泽的变化
        2.2.3 鱿鱼低温贮藏中的质构特性
        2.2.4 鱿鱼低温贮藏中的TVBN的变化
        2.2.5 鱿鱼低温贮藏中的TVC的变化
        2.2.6 鱿鱼低温贮藏中嗜冷菌数的变化
        2.2.7 鱿鱼低温贮藏中假单胞菌数的变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温贮藏鱿鱼细菌组成的变化和优势腐败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1.4 贮藏试验
        3.1.5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鱿鱼高品质期和货架期终点的确定
        3.2.2 鱿鱼初始点细菌组成
        3.2.3 鱿鱼较好品质期终点细菌组成
        3.2.4 鱿鱼货架期终点细菌组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鱿鱼腐败菌生长动力学研究和货架期预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
        4.1.4 贮藏实验
        4.1.5 实验方法
        4.1.6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
        4.1.7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影响模型
        4.1.8 剩余货架期预测模型
        4.1.9 模型验证与可靠性评价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特定腐败菌确定
        4.2.2 假单胞菌生长曲线
        4.2.3 假单胞菌最小腐败量的确定及生长动力学参数
        4.2.4 温度对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4.2.5 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与验证
        4.2.6 北太平洋鱿鱼剩余货架期模型评价与验证
    4.3 讨论
        4.3.1 特定腐败菌生长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4.3.2 模型的可靠性探讨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SR1热修饰性外膜蛋白30 kDa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牙鲆的免疫保护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溶藻弧菌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
    1.2 外膜蛋白的研究进展
    1.3 热修饰性蛋白(OmpA)的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2. 溶藻弧菌 SR1 热修饰性外膜蛋白的筛选及抗原保守性分析
    2.1 SR1 外膜蛋白的提取及其热修饰性分析
    2.2 外膜蛋白 30 kDa 的分离纯化及其鼠抗血清的制备
    2.3 免疫印迹分析 30 kDa 外膜蛋白的热修饰性
    2.4 热修饰性蛋白 30 kDa 的抗原保守性分析
3 溶藻弧菌 SR1 热修饰性蛋白 3 0 kDa 对牙鲆的交叉保护性试验
    3.1 5 株溶藻弧菌热修饰性外膜蛋白的筛选及抗原相关性分析
    3.2 SR1 的 30 kDa 热修饰性蛋白对牙鲆的交叉保护性试验
4 溶藻弧菌 SR1 热修饰性蛋白 30 kDa 的鉴定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学术论文

(3)中草药对鱼类病原气单胞菌、弧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主要的鱼类致病菌
        1.1.1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1.1.2 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
        1.1.3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1.1.4 沙鱼弧菌(Vibrio carchariae)
    1.2 鱼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防治
    1.3 中草药的抑菌作用
        1.3.1 抑制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的中草药
        1.3.2 抑制弧菌(Vibrio spp.)的中草药
    1.4 五倍子的抑菌研究概况
    1.5 诃子的抑菌研究概况
第二章 对鱼类病原菌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的初步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初筛结果
        2.2.2 中草药对试验菌株的抑菌作用
        2.2.3 各种中草药的MIC和MBC结果
    2.3 讨论
        2.3.1 关于抑菌中草药的筛选
        2.3.2 关于中草药抑菌活性筛选方法
第三章 五倍子、诃子联合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五倍子和诃子单味药的抑菌效果
        3.2.2 五倍子和诃子联合抑菌效果
    3.3 讨论
        3.3.1 五倍子的抑菌活性
        3.3.2 诃子的抑菌活性
        3.3.3 五倍子和诃子的联合作用
第四章 提取工艺对五倍子和诃子抑菌效果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溶剂及提取方法对五倍子和诃子的提取率影响
        4.2.2 不同提取方法和溶剂的五倍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4.2.3 不同方法和溶剂的诃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4.3 讨论
        4.3.1 有关溶剂的选择
        4.3.2 有关提取方法的选择
小结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5)五倍子对致泻性海洋弧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药 物
    菌 种
    菌 液
    培养基
    仪 器
2 方法与结果
    抑菌试验
    MIC及MBC及测定试验
3 讨 论

四、引起腹泻的海洋性弧菌和气单胞菌的监测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太平洋鱿鱼腐败菌生长动力学和货架期预测[D]. 沈萍. 上海海洋大学, 2015(02)
  • [2]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SR1热修饰性外膜蛋白30 kDa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牙鲆的免疫保护力研究[D]. 王先平.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3]中草药对鱼类病原气单胞菌、弧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D]. 宋靖芳. 华南师范大学, 2004(03)
  • [4]我国沿海地区海水中致病性弧菌的调查[J]. 韩善桥,马骢,陆晓白,郝秀红.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3(04)
  • [5]五倍子对致泻性海洋弧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J]. 李春远,郑纪勇,渠桂荣,赵晓燕,李秀萍,蒋国俊,傅玉斌. 中医药学刊, 2003(08)
  • [6]引起腹泻的海洋性弧菌和气单胞菌的监测及分析[J]. 谢忆虹,龚金莲,邓静嫔,杨小青,赵俊,李志红.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1(S1)
  • [7]浙江毛蚶携带肠道致病菌的种类及其检出频度研究[J]. 何浙生,潘幸福,吕贤善,黄普元,王满琴,毛文祥. 旅行医学科学, 2000(03)

标签:;  ;  ;  ;  ;  

引起腹泻的海洋弧菌和气单胞菌的监测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