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哲学的定义

质疑哲学的定义

一、对哲学定义的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张学智[1](2021)在《哲学与中国哲学》文中提出哲学可大别为纵、横两个系统。纵的系统以精神的创发为内涵,以概念的逻辑演进为特征,表达对人类文化成果的历史性反思。横的系统以对认知活动的分析为主,探求主客体的性质,知识之所以发生的要素及其确定性的根据。中国哲学家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牟宗三、张世英对哲学定义的探寻,是不同时期中国哲学世界化的表现。本文认为,哲学是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觉解和对自己的行动及其结果的系统性反思。中国哲学是世界多种哲学的一种,它浓缩了中国文化精神,代表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是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思想系统。

任天阳[2](2021)在《反抗必然性-舍斯托夫人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舍斯托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着名哲学家,其哲学思想既深深根植于俄罗斯东正教思想传统,又积极地面向现代西方哲学主流,从而激荡出独具原创性的、个性的理论成果。而舍斯托夫哲学的独特个性就在于对人的问题,特别是人的必然性命题的深度探索。本文聚焦于舍斯托夫人的必然性命题,归纳总结出人的必然性困境、人对必然性的反抗、以及人对必然性的超越为体系的人学内容,并藉此反思现代西方哲学中人的存在、人的自由等命题。首先,立足舍斯托夫文本原着,围绕他关于人的必然性命题,归纳出作为存在方式的人的必然性困境。在这种困境中,人的生存找不到确切根基,因此被置于苦难之中。然而人的苦难不会是永恒的,越是苦难的非理性生命体验,越是被必然性所忽略的地方。接着,人在“临界状态”中开始了觉醒,人意识到必然性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否定,是对人的支配和奴役,随之而来的便是人对必然性的反抗。在舍斯托夫那里,人的反抗是非常重要的,人只有坚定地信仰上帝,从上帝那里获得力量,才能将必然性打碎,从必然性支配的苦难中解放出来。最终,人在信仰上帝的道路上超越了必然性对人的奴役,获得精神自由,这种自由不同于理性主义的自由观,也不存在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弊端,它只在信仰之域,使人超越一切理性原则,重新回到先祖堕落之前的自由状态。

刘湘可[3](2021)在《精神失落的现代隐喻 ——论《燃烧的天使》中莱娜塔之死》文中指出俄国“象征派旗手”勃留索夫的长篇小说《燃烧的天使》发表于1905年,这部小说的中译者之一周启超先生将它视为“俄国象征派诗人向长篇历史题材的叙事文学领域进行扩张的第一次成功的标志。”1故事以16世纪的德国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神学信仰与神秘世界的思考。以西方哲学的唯意志论和俄罗斯宗教哲学的理论视角切入,探究《燃烧的天使》中主人公莱娜塔在个人意志的驱使下做出的种种选择,进而剖析她的生存困惑以及死亡,旨在探究小说的象征意蕴,挖掘勃留索夫传达出的对信仰以及世界整体性的认知,以及小说所折射的现代隐喻。论文的研究框架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勃留索夫小说《燃烧的天使》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归纳并评述国内外学界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创新之处、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剖析莱娜塔的生存现状。第一节介绍了作者的创作年代(俄罗斯白银时代)和小说的故事背景(16世纪宗教改革)以及叔本华唯意志论的提出。第二节用原型批评理论追溯莱娜塔与夏娃、玛甘泪的联结。第三节集中分析莱娜塔与圣愚、圣母形象的相似,同时指出这些联结都只是表面的“像”,莱娜塔并没有避免悲剧结局。第二章分析莱娜塔死亡的原因。欧洲猎巫运动作为外因直接导致了莱娜塔的死亡,但在此之前,莱娜塔就已经经历了内在灵魂的死亡,这主要表现在她受到了“绝对理性”与“生命本能”的双重诱惑,从而因无法抽离而陷入神秘主义。第三章分析莱娜塔之死的象征意义。一方面,上帝在莱娜塔心里自始至终都是缺席的,这意味着信仰的缺失;另一方面,莱娜塔之死意味着“幻象”的诱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为避免陷入莱娜塔的境地,我们需要用“整体性”的眼光认识世界,同时厘清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因此最后一节运用俄罗斯宗教哲学家索洛维约夫对理性与信仰的认识以及舍斯托夫的自由观,探索出一条迷雾中的出路:劳作与生活才是本真的信仰。结语部分对以上三章进行了总结,同时反思了索洛维约夫思想的局限性与唯意志论的片面性。象征主义小说《燃烧的天使》通过莱娜塔的故事向人类灵魂深处发出质询,反思了何为真正的信仰,探讨了人的内在精神问题。从俄罗斯宗教哲学的角度出发,发现勃留索夫的信仰价值观是聚焦在男主人公鲁卜列希特身上的,这一形象的寓意便是勃留索夫对人类精神困境做出的回应。

周贵华[4](2020)在《从哲学的定义、特征和围绕哲学的争论看哲学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文中研究说明哲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定义尽管千差万别,但按其发展的历史阶段来说,有三重基本含义:古希腊早期的初始含义"爱智慧",古希腊成熟时期的"形而上学"和近代以来的"批判"。一般说来,哲学产生有三个前提:闲暇、惊异和自由。哲学有其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定性:"爱智之学、致极之学、超越之学和问题之学"是一般规定性;而"高度抽象性、反思性、批判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则是基本规定性。围绕哲学的争论大致有三个:"有定论还是无定论?""万能论还是无用论?"以及"永恒论还是终结论?"。文章认为哲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理论修养、提升思维能力;第二,提供批判和反思的视角;第三,有利于说清问题;第四,提高精神境界、为人生提供安身立命之本;第五,事前预言和事后总结。学哲学、用哲学是如今这个时代的当务之急。

胡海龙[5](2020)在《反思性的理论思维——浅谈西方哲学的独特性》文中研究表明"哲学"的原义是爱智慧,其本身不是一组固定的结论而是追求智慧的过程。西方哲学更多是寻求对世界的理论解释而非简单的实用性考虑,是将世间万物放在同一个体系中从整体上解释世界。同时,它注重反思而非不加思考地接受已有结论,传统、常识经验、时代的流俗之见以及先辈哲学家的思想都可以成为其反思的对象。

秦洁[6](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江午奇[7](2020)在《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之路 ——一种基于发生诠释学视角的考察》文中指出海德格尔通过《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为其此在形而上学辩护时,紧紧抓住“人的有限性问题”,一再强调康德是在为人的此在的形而上学做奠基工作,而“实现”这种形而上学之任务的关键是要揭示人的问题与存在问题之间的关联。那么,海德格尔是如何在“人的问题”与“存在问题”的关联上进行思考的?“人的有限性问题”是如何发展为此在形而上学或此在现象学的?海德格尔是如何走向《存在与时间》的?要弄清楚这些海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必须对海德格尔哲思道路进行一番勘察。珀格勒、克兹尔等许多海学研究者都曾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专题的讨论。在充分吸收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项研究从发生诠释学视角,结合辩证法的一些因素,对海德格尔从1907年获得存在问题的激发开始直至1926年《存在与时间》完成的此在现象学探索道路进行了深入考察,把此“路”揭示为自身发展自身、自身赢获自身、自身诠释自身的活生生的动态进程。首先,1907-1911年间,海氏哲思在宗教中获得触发,亦活动在宗教领域内。在虔诚天主教信仰的滋养和促动下,作为此在的海德格尔经孔拉德·格勒贝尔,从布伦塔诺那里获得存在问题之激发。就海德格尔之能在来说,此“激发”作为其哲思之真正开端,展开了种种可能性,即其哲学活动要向之去存在的可能性。这种“激发”着的可能性之展开,从其作为一种解释活动来看,在根本上乃是源初“理解”所展开的可能性。于是,这种“激发”作为“开端”,就有了“理解的萌发”之意义(第一篇)。其次,1911-1918年间,海氏哲思展现出从“实在性”“有效性”引向“实际性”之势。在“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上做短暂停留之后,海氏将其哲思聚焦于逻辑领域,经历了“逻辑研究Ⅰ”(《关于逻辑学的新研究》)、“逻辑研究Ⅱ”(《心理学主义的判断理论》)、“逻辑研究Ⅲ”(《邓·司各脱的范畴学说和意谓理论》)三大进程,并力图通过对历史和时间问题的思考将其对逻辑问题的研究统一起来。总的来说,这是在逻辑领域内思考存在问题,并展现出从“存在”走向“时间”之趋势。在研究过程中,海德格尔尝试着将现象学运用到逻辑领域之中。这种“尝试”,作为现象学与逻辑性东西的某种融合,当其运用到中世纪人的精神生活的分析之上时,在海德格尔哲思活动中激起某种共振。历史性的精神生活映入眼帘,逻辑东西的有效性与现象学、历史性精神生活和时间问题等纠缠在一起,为将海德格尔的研究引向实际生活奠定了基础。由于所有这一切哲学思考,作为解释活动,都是海德格尔自身之源初“理解”的展开状态,故而这个阶段的研究活动具有“理解的展开”之意义(第二篇)。再次,1919-1922年间,海氏哲思从“作为前理论的源始科学的现象学”推进到“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在此过程中,战时补救学期讲座率先提出“作为前理论的源始科学的现象学”,并初次触及影响整个此在现象学之建构的两大问题,即现象(前理解领域)的可通达性与可描述性。在《直观与表达的现象学》之后,从“第一路标”开始,海氏之哲思活动于“人的此在的存在论”之筹划中。此筹划在现实化的过程中,又被具体化为“存在论的现象学”,并进一步发展为“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由于这个阶段的主题乃是“前理解”领域的赢获(同时意味着诠释学处境的赢获),而海氏哲思作为解释活动,乃在源初“理解”的推动下实施的对“前理解”的占有,故而前述“赢获”和“描述”就表现为作为解释者的此在对其自身的拥有。因此,海氏本阶段的探索被诠释为“理解的自身拥有”(第三篇)。最后,1923-1926年间,海氏此在现象学,经“存在论:实际性的诠释学”和“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等形态,最终在《存在与时间》中达到成熟。通过《那托普报告》彻底赢得诠释学的源初处境之后,海氏将“存在论的现象学”与“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统一于《存在论:实际性的诠释学》之中,并初步专题地展开了对此在的现象学解释。在此基础上,《时间概念》从此在生存论分析和时间性分析两个方面奠定了此在现象学的整个格局。《时间概念史导论》在对现象学的发展历史做了告别性的梳理和回顾后,正式确立了其自身的现象学方向,即明确其研究论题乃是“起源于此在的无规定的前理解”的存在问题,研究目标是“对研究领域的准备性描述,借此显露时间现象”。在这里,海氏深化和拓展了对此在的解释,但并未完成“显露时间现象”之任务。这一任务最终在《存在与时间》中被充实,此在现象学在这里达到成熟。由于这个阶段的主题乃是此在之解释,而解释者本身亦为“理解”着的此在,故而有“理解的自身诠释”之义(第四篇)。海德格尔此在现象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其对此在的解释以及将此在存在之意义揭示为时间性,更重要的是,对“存在之理解”的现象学把握和诠释。这种把握和诠释,作为人的问题与存在问题之关联的一种揭示,蕴含着海德格尔解决支配西方哲学上千年的哲学难题的意图。从根本上讲,前述把握和诠释走过的道路构成此在现象学的发展之路。总之,从发生诠释学视角,对海德格尔此在现象学的发展之路进行全面、深入考察,揭示其哲思在不同阶段的“内在”关联和发展脉络,对于推进海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冯显婷[8](2020)在《商品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的机理及其意蕴研究 ——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将《资本论》称为“艺术的整体”,而商品则是这一整体的起点。看似平凡而普通的逻辑起点,却蕴含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秘密。商品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既是认识对象,又是特殊社会历史之下的现实对象。作为认识对象,从商品到资本的理论逻辑内含着独特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在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下,马克思运用从抽象上升至具体的叙述方法创作了《资本论》。在本质上,“纯有”作为黑格尔概念体系的起点是一种思辨的抽象,商品作为理论体系的起点具有一般的抽象规定性,但它是以现代社会为基础的科学抽象。作为现实对象,商品之所能够成为《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在于其自身的独特规定性和特殊的社会历史基础。商品作为现代社会的最普遍和最矛盾的现实,是理解价值、劳动、货币以及资本的前提和中介,其所具有的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矛盾中孕育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并蕴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批判。通过分析《资本论》的体系,探讨商品之所以能够成为逻辑起点的机理,有助于我们理清《资本论》各范畴之间的关系,掌握《资本论》的整体性特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为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道路。

孙艺[9](2019)在《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其目标设计 ——化知识为智慧的分析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正式颁布,“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被再次大力强调,全面深化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纵观当前中小学学校中种类繁多的活动类型与主题,真正关注、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发展思维品质的活动课程可谓是屈指可数、少之又少。因此,面对教育领域这种“供不应求”的现状,培养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以儿童哲学、儿童哲学课程为关键词,通过美国威利线上图书馆Wiley Online Library数据库对国外学者、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了解前人在该领域已经做出的贡献与涉及的研究内容。并且,通过问卷调查一线小学教师对儿童哲学课程的认识现状,在此基础上,设计两份问卷分别对已经开设与还未开设儿童哲学课程的学校教师进行访谈,并基于这些信息设计适合我国的儿童哲学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本研究基于自然主义儿童教育观、杜威的探究学习教学思想、认知主义结构教学理论三方面论述儿童哲学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从而构建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实践智慧的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基本特征。本研究基于“化知识为智慧”的研究视角分析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特征,并提出适合我国儿童哲学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设计以智慧为导向的儿童哲学课程,以期促进小学儿童哲学课程在理论与实践中得以发展、完善。

李明达[10](2019)在《通向“他者”的途中:“他者”视域下的教师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哲学作为教育的基础,其研究主题的变化必然会在教育领域中产生反响。当哲学出现“形而上学向伦理学”的转换的时候,对于教师伦理内涵的重新检视便成为必要。伦理学的转向即在于将教师从形而上学的总体之中解放出来,而在总体之外呈现出新的意义。列维纳斯认为,“他者”具有先在性、复多性和不可还原性。在“他者”面前,教师伦理呈现出两条进路:一条是对教师伦理中教师自我的检视,由此拓出总体性对教师自我的宰制;另一条则是将教师置于“他者”学生的面容之下,为教师指出一条“为他者”的伦理之路。在“他者”的视域下,教师伦理具有的价值包含两点。一是对教师伦理赖以奠基之基础性的检视,也即,教师本身并非伦理的出发点,教师只有在与学生的面见中,在学生面容的吁请下才具有伦理的基质。二是对教师伦理在师生关系中有效性的辩护,也即,教师伦理的价值不在于帮助教师为学生灌输具体的知识,而在于教师对学生独立性的保全,使学生能够自主言说其在生活中经验的真理。在“总体性”的视域下,教师拥有的是自由的权能,而非对学生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教育制度的授权、教育知识的威权、规训惩罚的技术对学生加以控制,其结果是学生自主性的丧失。而在“他者”的视域下,教师通过将自身置于学生之下的“宾格”,无条件地向学生敞开,关注学生的需求,聆听学生的声音,使学生自主地言说,来实现学生整全的发展。

二、对哲学定义的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哲学定义的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哲学与中国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学的不同形态
二、中国哲学的独特形态
三、对哲学定义的探索
四、本文关于哲学的定义

(2)反抗必然性-舍斯托夫人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与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2.选题意义
        3.文献综述
        4.难点与创新
    (二)舍斯托夫人学的文化渊源
        1.希伯来文化中的人学思想
        2.俄罗斯东正教的人学思想
        3.近现代思想家的人学思想
    (三)舍斯托夫人学的思想主旨
        1.对必然性的反抗
        2.对自由的追求
一、人的双重变奏:必然性与偶然性
    (一)必然性及人的选择
        1.理性就是必然性
        2.必然性逼迫人服从
        3.人面对必然性的选择
    (二)偶然性及其对人的意义
        1.西方对偶然性地忽视
        2.偶然性肯定人的价值
二、人的苦难:必然性的困境
    (一)必然性引起人的苦难
        1.人生存的无根基性
        2.人是悲剧性的存在物
    (二)人在苦难中的觉醒
        1.死亡:人的精神训练
        2.绝望:人的觉醒之始
    (三)苦难在俄罗斯文化中的体现
        1.苦难意识的起源
        2.苦难意识在俄罗斯东正教中的体现
        3.苦难意识在俄罗斯哲学中的体现
三、人的反抗:必然性的打碎
    (一)“双重视力”的反抗尝试
        1.“天然视力”与“非天然视力”
        2.“双重视力”的对峙
        3.“非天然视力”反抗必然性
    (二)信仰拒斥必然性
        1.人因荒谬而信仰
        2.荒谬中蕴含反抗
        3.信仰使人无畏
    (三)上帝打碎必然性
        1.恢复上帝的全能
        2.“雷鸣与电闪”
四、人的自由:必然性的超越
    (一)理性自由观自身的困境
        1.人的自由是幻象
        2.“对必然的认识”是不自由
    (二)对理性自由观的超越与批判
        1.理性主义哲学是教训
        2.人被损害的意志自由
        3.超越善恶的意志自由
    (三)超越必然性后的自由
        1.人的自由在信仰之域
        2.自由是撤销过去的恶与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精神失落的现代隐喻 ——论《燃烧的天使》中莱娜塔之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关于勃留索夫的研究
        2.关于西方唯意志论的研究
        3.关于俄罗斯宗教哲学的研究
        4.关于弗莱原型批评理论的研究
        5.国内外研究的成就与不足之处
        6.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莱娜塔之生存现状
    (一)时代背景
        1.俄国世纪末的变革与德国宗教改革之呼应
        2.叔本华唯意志论的提出
        3.俄国象征派的兴起
    (二)莱娜塔的人物原型
        1.莱娜塔与夏娃的同源关系
        2.魔鬼的诱惑
    (三)“神圣”的表象
        1.和圣愚的相似
        2.与“圣母”的联结
二、莱娜塔之死的内因与外因
    (一)莱娜塔之死的外因:欧洲猎巫运动
        1.猎巫运动爆发的原因
        2.莱娜塔受到的宗教迫害
    (二)莱娜塔之死的内因:生存困惑
        1.周旋于“红与黑”之间
        2.摇摆于生命欲望与绝对理性之中
        3.对生命意志的摧残
三、莱娜塔之死折射的现代问题
    (一)莱娜塔之死的象征意义
        1.上帝的“缺席”
        2.“幻象”世界的诱惑
    (二)真正的出路:理性与信仰
        1.索洛维约夫对理性与信仰的思考
        2.真正的自由
        3.信仰的本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从哲学的定义、特征和围绕哲学的争论看哲学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学是什么?——哲学的定义
二、哲学产生的前提和一般规定性
三、当今时代围绕哲学产生的争论和哲学何为

(5)反思性的理论思维——浅谈西方哲学的独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哲学是追求智慧的过程
二、西方哲学是解释世界的理论
三、西方哲学是关于真理的反思

(6)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一、虞氏易例概述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一、生平与易着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二、六艺与易教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余论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之路 ——一种基于发生诠释学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实施方案及其可行性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篇 理解的萌发: 存在问题的激发与宗教因素作为哲思的源泉
    第一章 问题的起始: 此在现象学的问题缘起
        第一节 开端问题
        第二节 布伦塔诺的亚里士多德解释与存在问题的激发处境
    第二章 宗教因素作为哲思的源泉
        第一节 文化斗争的传统与海德格尔哲思的起源
        第二节 虔诚的宗教信仰与海氏从事现象学研究的关联
    本篇小结
第二篇 理解的展开: 从“实在性”、“有效性”向“实际性”的挺进
    第一章 外部世界的实在性问题
        第一节 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的“何所从来”
        第二节 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作为“可能性”所蕴含的何所向
    第二章 逻辑研究Ⅰ: 逻辑东西之现实性-有效性的初步研究
        第一节 逻辑的本质
        第二节 迈农和阿梅瑟德的对象理论
        第三节 判断与意义
    第三章 逻辑研究Ⅱ: 博士论文中的“有效性”与Dasein
        第一节 博士论文的结构所凸显的主导问题,及里普斯的有效性思想
        第二节 “前意识”的生活体验作为通达纯粹逻辑领域的入口,以及有效性与Dasein
        第三节 判断的意义、结构及其作为形式显示方法的可能性基础
    第四章 逻辑研究Ⅲ: “理解”将其自身引向“实际性”领域
        第一节 哲学的、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现象学的诠释学之先兆
        第二节 “存在问题”视域下的现实性领域之区分
        第三节 对意谓理论的现象学解读作为建构此在现象学之方法的准备
    第五章 早期思想的“合题”——时间
        第一节 “历史科学中的时间概念”在形式上的“合题”特征
        第二节 “历史科学中的时间概念”在内容上的“合题”特征
    本篇小结
第三篇 理解的自身拥有: 从“作为前理论的源始科学的现象学”走向“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第一章 源始科学的哲学观念作为此在现象学研究之指南
        第一节 源始科学的哲学观念: 海德格尔“看”之方式上的自身否定
        第二节 “前理解”处境之初步进入: 体验结构分析与世界现象的初步揭示
        第三节 此在现象学的预备: 从认识论循环到诠释学循环
    第二章 源始科学的初步建构: 现象学作为实际自在生活的源始科学
        第一节 对“本源”(Ursprung)之寻求的草描: 把“生活”确定为现象学的问题领域及把自身带入生活之方法
        第二节 “自在生活”的描述作为对世界现象的进一步揭示: 把自身世界确定为探入“本源”的基本方向
        第三节 “前理解”处境之赢获的尝试: 自身世界作为本源领域以及本源之探寻
    第三章 从“前理解”处境到“人”之此在: 将“源始科学的现象学”推进到“人的此在的存在论”
        第一节 “第一路标”与“人的此在的存在论”之筹划
        第二节 现象学解构方法之筹划
        第三节 “人是什么?”: 雅思贝尔斯对海德格尔的引导性问题
        第四节 生命哲学的核心任务: 实存现象之把握
        第五节 “第一路标”之意义
    第四章 理解处境的初步赢获: 从“人的此在的存在论”到“存在论的现象学”
        第一节 哲学的定义: 将“人的此在的存在论”具体化为“存在论的现象学”
        第二节 形式显示方法与理解处境的自身拥有
        第三节 对实际生活的现象学解释
    第五章 诠释学处境的显示与此在的正式出场: 从“存在论的现象学”到“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第一节 诠释学处境的六重构境与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第二节 此在的正式出场与“实际性的诠释学”的前奏
    本篇小结
第四篇 理解的自身诠释: 此在现象学之建构
    第一章 从“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推进到“存在论: 实际性的诠释学”
        第一节 再论哲学的规定: 诠释学作为此在的自身解释
        第二节 对此在的首次生存论分析: 此在现象学建构之预备
    第二章 此在现象学的建构Ⅰ: 此在的存在与时间概念
        第一节 此在之存在论结构的揭示: 对此在生存论分析的推进
        第二节 自身诠释的彻底化——基于此在的分析探寻时间性问题
    第三章 此在现象学的建构Ⅱ: 从“存在论: 实际性的诠释学”到“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
        第一节 现象学的自身批判与人的规定性之解构
        第二节 “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的建构理路及其基本结构环节
    第四章 此在现象学的建构Ⅲ: 此在现象学的完成
        第一节 此在现象学在结构环节上的完善
        第二节 此在之存在意义问题的解决与诠释学循环的完成
    本篇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商品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的机理及其意蕴研究 ——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 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的商品概念
    一 《资本论》逻辑起点的演变历程:从“价值”到“商品”
        (一)《资本论》逻辑起点的演变历程
        (二)从“价值”到“商品”:理论视角的转变
    二 起点与体系:作为《资本论》体系之逻辑起点的商品概念
        (一)《资本论》逻辑起点的性质:商品性质的争论
        (二)《资本论》的逻辑起点与体系
    三 现实对象与认识对象:商品与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
        (一)作为认识对象的商品
        (二)作为现实对象的商品
第三章 商品与“纯有”:商品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的思想史渊源
    一 纯有: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出发点
    二 作为起点之商品与作为起点之纯有的区别
        (一)思辨的抽象与现实的抽象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三)概念体系之起点与现代社会之基础
    三 作为起点之商品对作为起点之纯有的超越
第四章 商品之于《资本论》的体系:从萌芽到全面展开的矛盾进程
    一 《资本论》之“艺术的整体”
    二 从起点到“艺术的整体”
        (一)商品作为价值与劳动的中介
        (二)商品是货币与资本的秘密
        (三)商品与资本积累
        (四)现代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
    三 “科学上正确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一)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差异
        (二)抽象商品如何导致资本具体
第五章 商品与现代性社会:商品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的现实基础
    一 商品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体现
        (一)商品与资本:《资本论》视域中的资产阶级社会之本质
        (二)现代性社会:资产阶级社会的新发展
    二 商品:现代性社会最普遍、最矛盾的现实
        (一)商品的普遍属性:现代性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
        (二)商品的矛盾特征:可感觉而又超感觉
    三 商品:现代性社会颠倒之缘起
        (一)商品与异化劳动
        (二)商品与拜物教
        (三)商品与现代社会的颠倒
第六章 商品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的当代意蕴
    一 作为逻辑起点之商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艺术整体性
    二 作为逻辑起点之商品与现代社会“普照的光”、“特殊的以太”
    三 作为逻辑起点之商品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四 作为逻辑起点之商品与虚拟商品、信息及服务性商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其目标设计 ——化知识为智慧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全面深化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2.弘扬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时代之需
        3.培养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当务之急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儿童
        2.哲学
        3.儿童教育哲学
        4.儿童哲学课程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1.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2.创新点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的思路
        2.研究的方法
二、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
    (一)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理论基础
        1.自然主义儿童教育观
        2.杜威的探究学习教学思想
        3.认知主义结构教学理论
    (二)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1.理性智慧
        2.价值智慧
        3.实践智慧
    (三)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主要特征
        1.逻辑性
        2.故事性
        3.情境性
        4.对话性
        5.自识性
        6.启智性
三、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教师对儿童哲学课程的基本认识
        2.儿童哲学课程的目标
        3.儿童哲学课程的内容
        4.儿童哲学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5.儿童哲学课程的评价
        6.总结
四、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设计
    (一)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三维目标
        1.儿童理性智慧的课程目标
        2.儿童价值智慧的课程目标
        3.儿童实践智慧的课程目标
    (二)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三大领域
        1.儿童与自然
        2.儿童与自我
        3.儿童与社会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儿童哲学”课程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致谢

(10)通向“他者”的途中:“他者”视域下的教师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体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主体框架
    第四节 论题界定与主要创新
        一、论题界定
        二、主要创新
第一章 本己向他者:教师伦理的“他者”敞开
    第一节 “他者”概念的词源考究
        一、本己对“他者”的型塑:哲学的“他者”命运
        二、本己向“他者”的敞开:“他者”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他者”地位的哲学反思
        一、存在论批判:绝对他者对存在的打破
        二、伦理学转向:存在之上的伦理之擘画
    第三节 “他者”责任与教师伦理
        一、“他者”是教师伦理的践行对象
        二、“他者”是教师伦理的反思依据
        三、“他者”是教师伦理的生长土壤
第二章 自律向他律:教师伦理的“他者”性格
    第一节 自律与他律:教师伦理的视域分野
        一、明智:教师伦理的良心奠基在于明礼尚义
        二、践行:教师伦理的躬身垂范在于因材施教
        三、关爱:教师伦理的动力源泉在于爱人以德
        四、为他:教师伦理的责任旨向在于成人成己
    第二节 自律向他律:教师伦理的历史演进
        一、溯源:传统文化中“他者”在教师伦理中的掩映
        二、异化:近代以来的“他者”在教师伦理中的遮蔽
        三、澄明:现实境遇下“他者”在教师伦理中的超越
第三章 总体向无限:教师伦理的“他者”价值
    第一节 总体与无限:教师伦理的“他者”意涵
        一、善:教师伦理的自我规定
        二、真:教师伦理的存在奠基
        三、美:教师伦理的主体指向
    第二节 无限的可能:教师伦理的“他者”价值
        一、向善:教师伦理的自我辩护
        二、求真:教师伦理的铺展线索
        三、崇美:教师伦理的无限趋向
第四章 孤独向沉沦:教师伦理的“他者”遮蔽
    第一节 总体的制约:教师伦理的视野遮蔽
        一、超越的缺失:现代教育的总体弊病
        二、视野的遮蔽:教师伦理的有理无人
    第二节 语言的型塑:教师伦理的环境约束
        一、制度的偏好:教师伦理的语言困境
        二、消费的异化:教师伦理的意涵消逝
    第三节 威权的彰显:教师伦理的方向迷失
        一、权威的误读:教师伦理的任意型塑
        二、主体的迷茫:教师伦理的进退失据
    第四节 规训的惩罚:教师伦理的技能偏狭
        一、规训的本义:教师伦理的俯瞰视域
        二、基础的易位:教师伦理的缺乏自识
第五章 面见向责任:教师伦理的“他者”实现
    第一节 总体向他者:教师伦理实现的视域转向
        一、形上向主格
        二、大写向小写
        三、主格向宾格
    第二节 观照向关爱:教师伦理实现的环境重塑
        一、爱欲与宽恕
        二、友爱与真诚
    第三节 听见向聆听:教师伦理实现的方向指引
        一、听觉的局限
        二、向学生聆听
    第四节 话语向言说:教师伦理实现的实践路径
        一、教育之正义
        二、正义与语言
结语 他者:一段未竟的旅途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四、对哲学定义的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哲学与中国哲学[J]. 张学智. 哲学研究, 2021(11)
  • [2]反抗必然性-舍斯托夫人学思想研究[D]. 任天阳.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精神失落的现代隐喻 ——论《燃烧的天使》中莱娜塔之死[D]. 刘湘可.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从哲学的定义、特征和围绕哲学的争论看哲学的现实意义和价值[J]. 周贵华.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10)
  • [5]反思性的理论思维——浅谈西方哲学的独特性[J]. 胡海龙. 党政干部学刊, 2020(09)
  • [6]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7]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之路 ——一种基于发生诠释学视角的考察[D]. 江午奇. 山东大学, 2020(08)
  • [8]商品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的机理及其意蕴研究 ——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中心[D]. 冯显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20(10)
  • [9]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其目标设计 ——化知识为智慧的分析视角[D]. 孙艺. 湖北大学, 2019(05)
  • [10]通向“他者”的途中:“他者”视域下的教师伦理研究[D]. 李明达. 宁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质疑哲学的定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