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稀释方法和储存时间对生物测定稳定性的影响

杀菌剂稀释方法和储存时间对生物测定稳定性的影响

一、杀菌剂药剂稀释方法、保存时间对生物测定稳定性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周扬[1](2021)在《中国桃疮痂病菌遗传多样性、侵染过程、抗药性及早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桃产业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然而,桃疮痂病在我国各桃产区普遍发生,造成桃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对我国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通过对我国14省、不同品种、不同发病部位的桃疮痂病样进行症状观察,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生物学研究,对病原菌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对桃疮痂病菌侵染桃叶片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同时,建立了一套桃疮痂病菌对杀菌剂敏感性的检测体系,并基于此系统调查了我国桃疮痂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最后,成功开发了一种利用LAMP技术快速检测田间桃疮痂病样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桃疮痂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系统研究桃疮痂病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为桃疮痂病抗病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桃疮痂病原种类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2017年至2019年从全国14省采集桃疮痂病样,从新疆、安徽采集苹果疮痂病样,从河北采集梨疮痂病样,从黑龙江采集海棠果疮痂病样,从华中农业大学果园采集梅和杏疮痂病样,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单孢菌株950余株。选取其中的126株作为代表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ITS+LSU)。结果表明,供试的代表菌株被鉴定为Venturia属的4个不同的种,分别为Venturia carpophila、Venturia inaequalis、Venturia nashicola和Venturia asperata。其中,桃疮痂病(V.carpophila)、梅疮痂病(V.carpophila)、杏疮痂病(V.carpophila)和海棠果疮痂病(V.asperata)的病原鉴定为国内首次报道。对桃疮痂病样的田间症状进行系统观察,发现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地区的桃疮痂病样的发病症状有所不同。同时,桃疮痂病的发病症状与桃细菌性穿孔、桃黑斑病十分相似,特别是侵染早期极易混淆。将国内首次报道的4个新记录种进行科赫氏法则验证,结果均观察到了与田间一致的症状。分离自桃、杏和梅的V.carpophila菌株之间在生长速度、菌落形态、产孢量等方面表现出显着差异。进一步选取186株分离自不同寄主的V.carpophil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V.carpophila种群根据特定的寄主进行聚类,显示出种水平的寄主专化性。同时,来源于相同寄主的不同地理种群,不同品种或不同组织的种群间无明显差异,表明V.carpophila种群没有地理环境、品种或组织的专化性。2、V.carpophila侵染桃叶片过程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系统地描述了V.carpophila分生孢子在桃叶片上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V.carpophila主要侵染桃叶片的背面。整个侵染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附着孢、侵入钉形成的侵入阶段,皮下菌丝、皮下子座形成的扩展阶段和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产生的繁殖体形成阶段。具体侵染过程为:2 dpi,V.carpophila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芽管顶端膨大分化为附着孢,并被粘液物质覆盖吸附在桃叶片表面。3 dpi,附着孢向下分化出杯状结构的感染囊,并进一步发育为侵入钉。5 dpi,侵入钉穿透角质层后,分化成皮下菌丝,并在果胶层扩展。10 dpi,皮下菌丝在果胶层延伸,分化成皮下次生菌丝,并逐渐形成网状结构。15 dpi,皮下次生菌丝在果胶层不断扩展,并发生剧烈的形态变化,形成葡萄串状的皮下子座。30 dpi,皮下子座分化出分生孢子梗,并开始穿透角质层。40 dpi,大量分生孢子梗穿透角质层,并在顶端产生分生孢子。3、中国桃疮痂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基于微孔板法经过优化,建立了V.carpophila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检测体系。使用MEB培养液、初始孢子悬浮液浓度106个/m L、培养时间96 h。使用该检测体系,测定了135株V.carpophila对5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异菌脲、丙环唑、嘧菌酯和啶酰菌胺的平均EC50分别为16.287μg/m L,0.165μg/m L,0.570μg/m L和0.136μg/m L。V.carpophila对上述4种杀菌剂的EC50值符合单峰分布,且未发现抗性菌株。然而,V.carpophila对多菌灵的EC50值为双峰分布,表明V.carpophila对多菌灵产生了抗药性,且抗性发生十分普遍,所有省份均发现抗性菌株。经分子检测发现高抗菌株的TUB2基因发生了E198K突变,中抗菌株的TUB2基因发生了E198G突变。中抗和高抗菌株抗性均稳定,抗性菌株未出现明显的适合度下降现象。相反,某些抗性菌株在一定选择压力下表现出了更强的竞争力,流行风险较高。4、快速检测桃疮痂病菌LAMP方法的建立。基于ITS序列设计了一套LAMP引物,以检测V.carpophila。与常规PCR方法相比,LAMP检测方法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LAMP检测的极限DNA浓度为56.6 fg/μL,其灵敏度是PCR的100倍。同时,LAMP检测无需复杂设备,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准确结果。使用23株分离自14省的V.carpophila和其它8种真菌及1种细菌验证LAMP的特异性和通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出V.carpophila。此外,将田间桃果实样品的粗DNA用于LAMP检测,发现该方法也能准确地检测出患疮痂病的果实,而健康果实和阴性对照均为阴性。

李聪聪[2](2020)在《咯菌腈与戊唑醇复配对小麦茎基腐病及病原菌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由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黄淮海麦区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近几年在河北省呈不断加重的趋势。2020年全省发病面积达685万亩,该病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偏好性定殖小麦茎基部。随着小麦生长期的推移发病逐渐加重,小麦灌浆期病原菌快速侵染维管束引致茎基部褐色坏死,严重的导致枯白穗、损失严重。该病目前缺乏抗性品种及高效的防治技术措施,常见种衣剂苗期防效高,但是到了小麦灌浆期防效下降,一般为30%~50%。为了有效控制假禾谷镰刀菌所致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扩展和流行。本研究以咯菌腈与戊唑醇2种杀菌剂为基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出咯菌腈与戊唑醇复配的最佳增效配比,并测定该配比复配药剂对假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和产孢量的抑制作用。通过温室生物测定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明确了该复配药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验证了复配药剂对小麦根际土壤病原菌数量及小麦植株中定殖的作用效果,为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出咯菌腈与戊唑醇抑制假禾谷镰刀菌增效作用显着的药剂复配比例。结果显示,咯菌腈与戊唑醇质量比以1:7复配对假禾谷镰刀菌Fp1359菌丝生长毒力最强,增效作用最高,增效系数为5.66。同时在其它5株假禾谷镰刀菌的联合毒力测定中,最佳增效配比咯菌腈·戊唑醇1:7同样对菌丝生长具有良好的毒力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3.20~11.47。2.采用孢子萌发法评价最佳增效配比咯菌腈·戊唑醇1:7,对假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Fp1359分生孢子萌发和产孢量的抑制作用最强,优于两个单剂,增效系数分别为2.81和4.57。3.温室生测结果表明,在测定的石新828、国麦301、石麦15等3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上,4.5%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FS处理防治效果最高,防治效果分别为73.35%、62.59%和82.07%,与对照药剂4.8%苯醚甲环唑·咯菌腈FS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同浓度的两个单剂。并且在抗性稍好的石麦15上的防治效果高于两个感病品种石新828和国麦301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出苗率、株高均没有影响,石麦15上根长、单株鲜重显着性增加。4.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前进行4.5%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FS处理,于小麦越冬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对小麦茎基腐病均表现出较高的防治效果。在测定的石新828、国麦301、石麦15等3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上,防治效果分别为 51.75%~79.48%、45.66%~72.81%和 56.68%~82.62%,显着高于单剂 4.5%咯菌腈FS和4.5%戊唑醇FS的防治效果,虽与对照药剂4.8%苯醚甲环唑·咯菌腈FS差异不显着,但有效成分用量与之相比降低了 6.25%。测产结果表明,4.5%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FS处理后产量最高,增产率分别为14.82%、11.69%、16.85%。综合4.5%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FS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的防治效果和产量测定,可见抗性稍好的品种石麦15 比感病品种石新828和国麦301的防治效果及增产率均较高。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在测定的石新828、国麦301、石麦15等3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上,供试的4种药剂均能降低小麦根际土壤和茎基部组织中假禾谷镰刀菌的数量,其中4.5%咯菌腈·戊唑醇1:7 FS处理小麦根际土壤和茎基部组织中假禾谷镰刀菌量最低,下降幅度最大,说明该复配种衣剂能够有效地减少病原菌侵染并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的发展。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对假禾谷镰刀菌有增效作用的咯菌腈、戊唑醇复配比例,明确4.5%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FS对小麦茎基腐病的控制效果较好,防效明显高于两个单剂,有增效作用,田间应用较好,对小麦有增产作用。

孙倩[3](2020)在《25%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的研制及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文中提出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中,活性最高的,其来源于β-甲氧基丙烯酸天然产物,是一种仿生农药。其本身具有独特的杀菌活性,且是第一个以植物健康保健作用登记的杀菌剂。基于目前绿色农药的主流方向,因此研制吡唑醚菌酯的环保剂型更具有研究价值。吡唑醚菌酯杀菌谱广,可将其用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本试验选择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的制剂含量为25%,以国内六个生产吡唑醚菌酯原药公司提供的原药为原材料,通过图像颗粒分析仪、恒温箱60℃热贮24 h筛选出熔点高的原药以用于水悬浮剂的配制;通过流点法筛选润湿分散剂;正交试验确定最优配方;筛选合适砂磨温度,用于水悬浮剂的配制;经检测合格确定的样品,通过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确定其对水稻纹枯病致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对照样品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用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记录其病情指数、计算防效,并于收获期取样,测产量、残留量。本试验发现六个厂家生产的原药恒温箱60℃热贮24 h后,山东康桥原药无熔解,熔点较高,可用于25%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的配制;通过流点值、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为润湿分散剂THB1(2%)、THB2(4%)、防冻剂乙二醇(5%)、增粘剂黄原胶(0.15%);砂磨温度控制在10℃以下;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结果为药剂浓度为20 mg/L时,其抑菌率为80%,EC50为8.425 mg/L,抑菌效果显着;大田药效试验结果为其防治效果稍差于对照样品,但增产效果明显高于对照样品,增产率较高,且残留量较低。本研究结果的获得为其工业化生产及其应用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李如男[4](2020)在《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差异及立体行为研究》文中指出氟恶唑酰胺及抑霉唑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应用,其生产和施用未区分对映体的差异,可能导致农药过量施用、不可预测的生态风险及风险评估不准确。本研究从对映体水平系统开展氟恶唑酰胺及抑霉唑对映体的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差异及立体行为研究,为手性农药应用风险准确评价及开发高效低风险手性农药单体产品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完成氟恶唑酰胺、抑霉唑及其主要代谢物R14821(抑霉唑-M)对映体的基线分离。成功制备了高纯度的单个对映体,明确了其旋光性及绝对构型,揭示了在不同溶剂和土壤中的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的稳定性。2.发现了氟恶唑酰胺对映体对4种典型靶标害虫(小菜蛾、甜菜夜蛾、蚜虫和朱砂叶螨)、抑霉唑对映体对7种病原菌(番茄叶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晚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葡萄/苹果炭疽病菌、苹果树腐烂病菌和柑桔绿霉菌)存在明显的对映体选择性活性差异。S-(+)-氟恶唑酰胺生物活性分别为R-(-)-氟恶唑酰胺和rac-氟恶唑酰胺的52.1-304.4和2.5-3.7倍。S-(+)-抑霉唑生物活性分别为R-(-)-抑霉唑和rac-抑霉唑的3.0-6.6和1.4-2.2倍。3.明确了氟恶唑酰胺对映体对意大利成年工蜂、抑霉唑及抑霉唑-M对映体对水生生物的立体选择性毒性差异。发现S-(+)-氟恶唑酰胺对意大利成年工蜂的急性毒性是R-(-)-氟恶唑酰胺的30倍以上,rac-氟恶唑酰胺是S-(+)-氟恶唑酰胺急性毒性的4.3倍。S-(+)-抑霉唑对羊角月牙藻和大型溞的毒性是R-(-)-抑霉唑的1.2和2.2倍;而R-(-)-抑霉唑对斑马鱼的毒性是S-(+)-抑霉唑的1.2倍,S-(+)-抑霉唑-M对羊角月牙藻和大型溞的毒性是R-(-)-抑霉唑-M的2.2和1.7倍。4.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结合蛋白的序列比对解析了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生物活性差异机理。发现S-(+)-氟恶唑酰胺与γ-氨基丁酸受体的疏水和静电力作用比R-体强,S-体的Grid Score打分(-60.12 kcal/mol)绝对值比R-体(-56.59 kcal/mol)高。S-(+)-抑霉唑和甾醇14α-脱甲基酶P450结合位点的结合使构象能量比R体低而疏水作用比R体更强,S-体的Grid Score打分(-41.17kcal/mol)绝对值比R-体(-39.93 kcal/mol)高。5.揭示了氟恶唑酰胺在露地甘蓝、大白菜和湖南田间土壤中无选择性降解行为。抑霉唑对映体在河南藤木一号苹果、葡萄和田间土壤(河北、辽宁、河南和山东)中无选择性降解行为。S-(+)-抑霉唑在山东嘎啦苹果中优先降解,在辽宁黄元帅苹果、番茄和黄瓜的果实和叶片中优先富集。在辽宁黄元帅苹果、河南藤木一号苹果、葡萄、黄瓜、番茄叶和黄瓜叶中约有1.0%-27.3%的抑霉唑代谢转化为抑霉唑-M;在辽宁、河南和山东土壤中约有2.8%-7.3%转化为抑霉唑-M。综上所述,建议开发S-(+)-氟恶唑酰胺既能提高药效并且可以降低对蜜蜂的风险,开发S-(+)-抑霉唑可减少农药使用同时降低对斑马鱼的风险。

吴红渠[5](2020)在《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抑菌生化机制、分离鉴定及剂型制备》文中研究指明化学农药长期、过量使用,不但导致生态环境污染,而且引起病虫害产生严重的抗药性。利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既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又能延缓病虫害的抗药性。但是,目前生物农药品种少、杀菌(虫)谱窄、防效慢、效果差、成本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生物农药的推广和应用。随着国民对生态环境、生活质量以及人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农林病虫害防治中对于生物农药的需求将会逐年增加。粉红粘帚菌(Clonostachys rosea)具有产孢能力强、作用机制多样、寄生普广、环境友好等特性,是一株极具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生防真菌。在国外粉红粘帚菌已应用于多种作物病害的防治,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国内主要围绕粘帚菌分类、对植物病原真菌的重寄生和拮抗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关粉红粘帚菌的代谢产物鉴定、抑菌机制和农药剂型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以粉红粘帚菌为目标菌株,研究其发酵产物的稳定性和对植物病原菌酶及非酶类的影响,同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对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进行了分析,利用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粉红粘帚菌的生防机制。我们在筛选出适合粉红粘帚菌杀菌剂的助剂基础上,开发了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和干悬浮剂两种剂型。因此,本研究不仅为粉红粘帚菌的工业化生产和商品化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为植物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新的生物防治药剂。以培养11d的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为材料,对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对3种病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0.68%、40.48%和37.74%。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活性对温度和酸碱度比较敏感。超声波对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的稳定性影响甚微,紫外线对发酵产物活性有一定影响,而氧化剂双氧水对发酵产物活性影响较大,金属离子Mg2+、Fe3+、K+、Na+对发酵产物生物活性影响不显着。以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为材料,测定了对苹果轮纹病原菌5种生化酶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规律。在测定时段(6~30 h)内,发酵产物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苹果轮纹病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处理组始终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苹果轮纹病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酸性磷酸酶(ACP)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力(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OD)和碱性磷酸酶(AKP)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同时,经发酵产物处理苹果轮纹病菌体电导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总之,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抑制了苹果轮纹病菌多数酶的活力,加快了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了解毒酶活性,从而抑制该菌的生长发育。经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处理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其POD及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因此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以上2种酶的活性总体呈抑制趋势,但抑制程度存在差异;而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核盘菌CAT活性具有激活作用。经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处理核盘菌,菌体的GSH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而对照组则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经发酵产物处理后,核盘菌菌体的MDA的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并且显着高于对照组。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在各处理时间点均对番茄早疫病菌体内的CAT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30 h对番茄早疫病菌体内CAT活性抑制最为显着。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番茄早疫病菌体内SOD活性的影响表现为初期抑制,后期略有激活作用。除6h外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处理组番茄早疫病菌菌体POD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且呈逐渐上升趋势,对番茄早疫病菌POD活性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测试时段内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处理组番茄早疫病菌体内GSH和MDA的含量均高于的对照组。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4个靶标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核盘菌和苹果轮纹病菌具有较高的杀菌活性。非靶标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显示,粉红粘帚菌代谢产物在pos模式下共鉴定出粉红粘帚菌代谢产物42128种,在neg模式下共鉴定出粉红粘帚菌代谢产物27917种。通过10L发酵罐对粉红粘帚菌进行放大发酵,并对发酵产物进行提取分离,共得到7个纯度较高的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鉴定了这7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结构化合物和另外5个已知化合物;它们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化合物 1),咖啡酸(化合物 2),Bisorbicillinolide(化合物 5),Bisvertinoquinol(化合物6)和Sorbicillin(化合物7)。通过对助剂的筛选和优化,研制了以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粉为主要成分的可湿性粉剂和以粉红粘帚菌孢子粉和发酵产物为主要成分的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其中,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加工工艺开发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通过系列药效实验对研制出的两个粉红粘帚菌制剂进行药效评估,结果表明,两个制剂均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3个不同剂量的平均防效在60.52%~85.74%之间;而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率大于80%,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粉和发酵产物具有明显的协同防治作用。

郑樊[6](2019)在《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部分真菌病毒的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为姜科(Zingiberaceae)姜黄属(Curcuma L.)草本植物,其药用价值很高,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上。海南省于1997年开始引进并种植,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上连作和栽培管理不完善等因素,造成温郁金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对该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已成为严重制约温郁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是造成温郁金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首次对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包括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室内药剂筛选和病原菌粗毒素产生条件优化)及其部分真菌病毒的鉴定等,研究结果如下: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下层叶片产生黄白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小斑点,病斑周围有明显黄色晕圈,随后病斑沿着叶脉延伸,联合成大的不规则形浅褐色病斑,并向上部叶片扩展,后期病斑会扩展至全叶,引起叶片干枯,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病部产生小黑点。病原菌经分离培养、单孢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多基因(ITS,TUB2和LSU)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的病原菌为Phoma matteccuciiola。对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PDA培养基为病原菌WYJ01和WYJ03的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最适宜的温度分别为28℃和30~32℃,菌丝生长的最适pH均为5.0;持续光照更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碳源均为乳糖;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钠。选用12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病原菌WYJ01菌丝的毒力最大,EC50为0.0323 μg·mL-1氟硅唑对病原菌WYJ03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242 μg·mL-1。对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粗毒素的产生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产毒条件下病原菌WYJ01和WYJ03的粗毒素产生能力存在明显差异,Richards培养液为粗毒素产生的最优培养基,静止培养6 d最利于粗毒素在体外的产生,粗毒素产生的最佳温度分别为28℃和30℃。与其他5个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株相比,病原菌WYJ01的菌落形态较异常,边缘有扇形角变区,生长缓慢且易产生大量厚垣孢子,菌落黑色。提取菌株WYJ0l的总RNA,构建cDNA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发现WYJ01中含有7种不同病毒信息。将其中的一个 dsRNA Phoma matteucciicola partitivirus 1 命名为 PmPVl,并对该病毒(PmPVl)进行cDNA克隆,获得基因组全长。其基因组含有两个dsRNA片段,并且各自具有一个开放性阅读框(ORF),其中,较大的片段dsRNA-1(1664 bp)编码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p)结构域。较小的片段dsRNA-2(1383 bp)编码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病毒粒体呈球形,直径大小约为30 nm。基于病毒的RdRp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 PmPVl 与 Colletotrichum acutatum RNA virus 1 和Ustilaginoidea virens partitivirus 2 聚为一支,是双分体病毒科(Partitiviridae)的一个新成员。以上研究成果为温郁金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对海南省温郁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林连男[7](2019)在《中华散尾鬼笔活性物质的提取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仍然侧重于使用化学农药,随着单一农药品种使用时间的增长,林木害虫和病原菌都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这致使杀虫剂、杀菌剂的用量在近年来逐渐增大,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已给人类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环境污染与经济损失。在国家的倡导下,生物农药的使用比例逐年增加,寻求高效、安全、无污染的绿色新型生物农药显得尤为迫切。真菌中含有大量抗虫、抗菌、抗病毒等活性物质。本论文在前期试验中证明,中华散尾鬼笔具有抑菌活性,显示出中华散尾鬼笔在生物防治领域具有应用开发的潜力,作为生物源农药资源具有重要开发前景。本研究通过野外采集中华散尾鬼笔,采用不同提取方式提取杀虫抑菌活性物质,并进行提取条件优化,分离纯化中华散尾鬼笔粗取物,并对森林害虫和病原菌进行生物测定,研究了粗提取对害虫和病原菌酶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获得如下研究成果:(1)用乙醇对中华散尾鬼笔的子实体进行活性物质提取,利用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中华散尾鬼笔乙醇提取物的5个因素进行筛选,对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结果确定中华散尾鬼笔乙醇提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80(g/mL)、超声时间80min,在此条件下中华散尾鬼笔杀虫物质的提取率为31.21%,与提取率的理论值31.36%相近。(2)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声辅助提取与浸提法,对中华散尾鬼笔物料表面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对中华散尾鬼笔粉末进行超声辅助提取,提取率为31.23%,使用温水浸提的方法为24.10%;并且由温水浸提提取的表面组织是波浪状和光滑的,与其相比,超声处理的中华散尾鬼笔样品的表面形态松散、粗糙。(3)利用GC-MC分析中华散尾鬼笔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得出样品中存在戊酸(Pentanoic acid)、十六烷酸,乙基酯(Pentanoic acid Hexadecanoic acid,ethyl ester)等7种化合物。(4)测定中华散尾鬼笔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之后对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进行萃取及萃取条件优化。结果显示,中华散尾鬼笔的活性物质存在于发酵液中,发酵液中活性物质最佳的提取溶剂为正丁醇,最佳料液比为1:3,最佳提取次数为3次。(5)应用硅胶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并用薄层层析跟踪检测,对中华散尾鬼笔正丁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中华散尾鬼笔抑菌提取物L134。(6)通过研究中华散尾鬼笔抑菌物质L134对拟盘多毛孢孢子萌发、菌丝的生长过程、膜透性、细胞壁完整性和关键酶系的影响,初步阐明了提取物L134对拟盘多毛孢的生物防治机理。提取物L134能够抑制拟盘多毛孢孢子萌发,并且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EC50为0.305 mg/mL;影响拟盘多毛孢菌丝体SOD、POD、PPO、CAT、CL的活性,导致致病力下降,氧自由基清除系统出现障碍,MDA含量升高,膜质过氧化加重;L134能对拟盘多毛孢菌丝的细胞壁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对其菌丝生长的外部形态也产生了负面作用。(7)对中华散尾鬼笔提取物L134的稳定性测定的结果表明:提取物L134在不同pH值处理下比较稳定;处理温度在65℃以下比较稳定;应用不同金属离子处理中华散尾鬼笔提取物L134,其抑菌活性无显着差异;在氧化剂和还原剂处理的中华散尾鬼笔提取物L134的试验中,氧化剂会影响中华散尾鬼笔的抑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但在紫外线照射下稳定性良好。(8)最后为了验证试验结果,分别测试不同提取物对舞毒蛾和多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中华散尾鬼笔乙醇提取物对舞毒蛾幼虫有良好的杀虫活性,死亡率达到59.77%;中华散尾鬼笔正丁醇提取物对樟子松枯梢病(Sphaeropsis visci)、樟子松黑点针枯病(Pestalotiopsis sp.)、杨树烂皮病(Cytospora chrysosperm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等真菌均具有抑制活性。

潘浪[8](2018)在《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对精恶唑禾草灵抗药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危害小麦和油菜的恶性禾本科杂草。精恶唑禾草灵(fenoxaprop-P-ethyl)属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自20世纪90年代起,该药剂就被我国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随着该药剂的长期使用,杂草对其的抗药性问题也逐渐凸显,菵草对该药剂的敏感性也逐渐下降。因此,明确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田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抗药性的发生情况及其抗性机理,这对科学防除抗性菵草、保障小麦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研究了稻麦轮作区小麦田不同菵草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水平及抗性种群的交互抗性和多抗性;明确了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抗药性的靶标酶机理;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非靶标抗性机理;针对发现的靶标酶抗性突变建立了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最后还研究了抗性生物型和敏感生物型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萌发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菌草对精恶唑禾草灵及其它药剂的敏感性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检定了 2012年采集的30个种群、2013年采集的40个菵草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012年采集的30个菵草种群中有8个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了抗性,2013年采集的40个菵草种群中有19个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了抗性。总计70个种群中有27个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了抗药性,这表明所研究地区麦田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已经发生十分普遍,且抗药性发生越来越严重。2012年中,采自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小麦田的JCWL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性水平最高,整株生物测定其ED50值相对于敏感菵草群AFCJ其抗性倍数为50.1。其次是江苏常州金坛市小麦田的JCJT种群和江苏扬州市江都小麦田JYJD种群,其抗性倍数分别为49.3和29.3。2013年中抗性水平最高的是采自江苏扬州高邮市界首村的JYJS种群,整株生物测定其ED50值相对于敏感菵草群AFCJ其抗性倍数为58.2。这些种群整株测定的ED50值已经远远高于精恶唑禾草灵的田间推荐剂量上限62 g a.i.ha-1,表明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性水平已经很高。挑选了 2012年抗性倍数最高的三个菵草种群JCWL、JCJT、JYJD,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这三个种群的交互抗性和多抗性。结果表明:这三个种群对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APP)除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精喹禾灵、炔草酯、恶唑酰草胺,苯基吡唑啉类(PPZ)除草剂唑啉草酯,环己烯酮类(CHD)除草剂烯禾啶产生了交互抗性,未对环己烯酮类(CHD)除草剂烯草酮产生交互抗性;未对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磺酰磺隆、咬磺草胺、乙草胺、扑草净、绿麦隆、草甘膦异丙胺盐产生多抗性。这为合理选择除草剂对抗性菵草进行化学防除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2.菌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靶标酶抗性机理靶标酶被认为是杂草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抗性的重要机理,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抗性及敏感菵草种群的靶标酶ACCase氨基酸序列及其ACCase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同位素标记检测法研究抗性及敏感菵草种群ACCase对精恶唑禾草灵酸的敏感性。靶标酶基因序列分析表明:通过RT-PCR(逆转录PCR)和RACE(cDNA末端的快速扩增)等技术克隆得到ACCase基因全长12716 bp,对应的cDNA长度7097bp,其中包含长度为约为696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320个氨基酸残基。对27个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种群靶标酶序列进行分析,发现所有抗性种群均存在靶标位点ACCase的突变,且突变类型为以下五种:1781位由异亮氨酸突变为亮氨酸(I1781L),2027位由色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W2027C),2041位由异亮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I2041N),2078位由天冬氨酸突变为甘氨酸(D2078G),2096位由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G2096A)位。这其中I2041N、D2078G、G2096A突变在菵草中为首次发现。这些位点突变是导致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靶标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挑选了 5个分别带有I1781L、W2027C、I2041N、D2078G、G2096A突变的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种群进行酶活研究。在精恶唑禾草灵不同浓度下,抗性和敏感种群的活性变化不同。尽管抗性种群的ACCase活性在精恶唑禾草灵加入后也逐步下降,但敏感种群活性下降的更剧烈,其活性被精恶唑禾草灵明显抑制。精恶唑禾草灵抑制菵草种群酶活性50%的药剂浓度,即IC50值,在抗性种群JCWL、JCMF、JCJT、JCQH、JYJD 中分别为 1.63、1.27、1.37、0.76、1.06 μM,而敏感种群的IC50值仅为0.11 μM,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14.8、11.5、12.5、6.9、9.6倍。这表明靶标酶活性的改变是这些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抗药性的重要生化机理之一。靶标酶基因表达量的研究结果显示:挑选了 5个分别带有I1781L、W2027C、I2041N、D2078G、G2096A突变的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种群进行靶标酶基因ACCase表达量研究。通过qPCR技术分析了敏感和抗性菵草ACCase基因的表达量的变化,发现在精恶唑禾草灵处理前后,五个抗性菵草种群中ACCase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敏感种群。由此推测,靶标酶ACCase基因在抗性菵草中的高表达也是抗性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抗性的原因之一。3.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非靶标酶抗性机理采用整株生测法测定了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抑制剂对抗性菵草的作用,所用抑制剂为胡椒基丁醚(PBO)和1-氨基苯并三唑(ABT)。结果表明: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抑制剂PBO和ABT可提高精恶唑禾草灵对抗性种群JCWL、JCJT、JYJD的抑制效果,这表明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在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性中可能发挥作用。此外,PBO和ABT虽然使这三个抗性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敏感性升高,但其ED50值仍远远高于田间推荐剂量,这也与该抗性菵草种群本身就存在靶标抗性相符。代谢酶活性研究表明:JYJD、JCJT和JCWL种群的NADPH-P450还原酶活性在精恶唑禾草灵处理后分别为0.0901、0.0891、0.0757 nmol·min-1mg-1pro,显着高于敏感种群AFCJ 0.0145 nmol·min-1mg-1pro;采用模式底物分光光度法测定药剂处理前后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发现精恶唑禾草灵处理后,JYJD、JCJT 和 JCWL 种群 GST 活性分别为 4.872、5.034 和 4.747 nmol·min-1.mg-1 pro,远远高于敏感种群AFCJ的GST活性(仅为0.536 nmol·min-1·mg-1 pro)。该结果从生理生化层面确定了这三个抗性菵草种群(JYJD、JCJT和JCWL)中存在着代谢抗性。虽然从生理生化层面对抗性菵草的代谢酶机理进行了研究,然而其分子机理仍不清楚。为研究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代谢抗性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使用转录组测序、RT-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分离出参与杂草代谢精恶唑禾草灵的8大代谢酶家族的333个基因。这8大代谢酶分别为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酯酶,水解酶,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糖基转移酶和ABC转运蛋白。而后,在抗性菵草种群(JYJD、JCJT和JCWL)和敏感菵草种群AFCJ之间,对所有菵草代谢酶基因的基因表达水平和基因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有15个代谢酶基因在抗性种群中的表达显着高于敏感种群,包括2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2个酯酶基因、1个水解酶基因、2个氧化酶基因、2个过氧化物酶基因、3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2个糖基转移酶基因和1个ABC转运蛋白基因:有5个代谢酶基因在抗性种群中的表达显着低于敏感种群,包括2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1个水解酶基因(漆酶)和2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这其中还有5个代谢酶基因在抗敏种群之间存在结构差异,分别为 CYP87A3、Peroxidase 1、Esterase PIR7B、GST-U6、UDP-glycosyltransferase 85A2。本研究首次在杂草中建立代谢酶家族基因库,且全面系统的将菵草中的所有代谢酶家族基因进行了分析。为研究这三个抗性菵草种群中的调控机理,本研究中还构建了菵草的小RNA库,并在其中鉴定出菵草的41个已知miRNA和36个新miRNA。进一步对这些miRNA进行分析,发现有8个miRNA(5个已知miRNA和3个新miRNA)及其靶基因同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非靶标抗性相关,这其中4个miRNA(bsy-miR160a-5p、bsy-miR397、novel-bsy-miR-15、novel-bsy-miR-29)在抗性菵草种群中较敏感菵草中表达上调,另 4 个 miRNA(bsy-miR164a、bsy-miR408-3p、novel-bsy-miR-12、novel-bsy-miR-19)则在抗性菵草种群中表达下调。这8个差异表达的miRNA主要在植物应激反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也与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反应紧密相关。本研究首次在杂草中建立小RNA库,并首次在抗性杂草中研究其调控机制。这两个库的建立有助于更好的了解非靶标抗性机理,同时也可应用于其它抗性杂草的非靶标抗性研究。从调控机制中发现了菵草的bsy-miR397在抗性种群中表达较敏感种群要高,而其疑似靶基因bsy-Laccase漆酶基因则在转录组研究中发现在抗性种群中表达较低,这预示着其在抗性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烟草的瞬时表达实验中,本研究发现bsy-miR397在转录水平上对bsy-Laccase有负调控作用,这进一步证实菵草中,漆酶正是miRNA397的靶基因。OsmiR397过表达后的转基因水稻,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性增强;相反,使用CuSO4处理诱导bsy-Laccase基因上调表达后,抗性菵草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性则显着降低。这些证据均表明菵草中的miRNA397/漆酶与其对精恶唑禾草灵抗性相关。为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发现在OsmiR397过表达后的转基因水稻和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中,有三个转录因子(ARF5、MYB2、MYB39)和三个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基因(L-ascorbate oxidase、ubiquinol oxidase 1、peroxidase 1)的表达模式是一致的。miR397/漆酶正是和这些基因组成调控网络,共同导致抗性菵草及OsmiR397过表达后的转基因水稻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抗性。本研究中首次对抗除草剂杂草中的具体miRNA(miR397)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并揭示了其可能的调控网络;同时还首次发现代谢酶基因(漆酶)的下调同样可以增强代谢抗性。这不仅丰富了杂草对除草剂的非靶标抗性理论,还为有效防治田间的抗性杂草提供了理论基础。4.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种群ACCase基因突变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本研究针对前期发现的抗性突变,建立了衍生酶切扩增多态性(derived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dCAPS)分子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对 I1781L、W2027C、I2041N、D2078G、G2096A突变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本研究还首次在杂草中使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method,LAMP)方法设计了五组引物,用来检测菵草中的这5个突变,该检测方法相较dCAPS方法更为快速、简便和省时。考虑到LAMP和dCAPS方法各有优缺点,本研究将这两个方法组合后,对2013年采集的19个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种群的抗性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对精恶唑禾草灵抗性水平较低的JCQH、JCSD、JYQL、SHSX、JYLRQ和JCJL等种群中,突变频率均低于70%,且突变多为杂合;而在抗性水平较高的种群中,突变频率接近100%,且几乎所有的突变均为纯合。同时本研究还发现,JYZD种群由7个I2041A纯合子抗性单株和23个D2078G纯合子抗性单株组成,JYGC种群由30个G2096A纯合子抗性单株组成,JYSC群体由30个I2041A纯合子抗性单株组成,JYYT群体由30个I2041A纯合子抗性单株组成,JYJS群体由12个W2027C纯合子抗性单株和18个I2041A纯合子抗性单株组成,这5个种群中检测的30个单株均为纯合突变,但其抗性水平则明显不同。这些结果表明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水平与该抗性种群的突变类型、突变频率和突变纯杂合性均相关。5.抗性与敏感菵草种群生态适应性的研究本研究中获得的三对菵草材料(JYDX-1781SS和JYDX-1781RR,SHQP-2041SS和SHQP-2041RR,JYSC-2096SS和JYSC-2096RR),每一对材料均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这为研究生态适应性提供了理想材料。对抗性和敏感生物型菵草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种子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温度、光照、酸碱度、盐胁迫等不同环境条件下,7个菵草生物型的最终萌发率均相似。这表明在这些环境条件下抗性生物型与敏感生物型的萌发并无显着性差异。而水势胁迫对抗性与敏感菵草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影响较大。当水势在-0.2MPa和-0.3MPa时,JYDX-1781SS生物型的最终萌发率高于JYDX-1781RR生物型。当水势在-0.4MPa时,JYDX-1781SS生物型的最终萌发率显着高于JYDX-1781RR生物型,而SHQP-2041SS生物型的最终萌发率则显着低于SHQP-2041RR生物型的最终萌发率。当水势在-0.5MPa时,JYSC-2096SS生物型的最终萌发率显着高于JYSC-2096RR生物型,而JYDX-1781RR生物型则没有萌发。此外在所有检测的条件下,JYDX-1781RR和JYSC-2096RR生物型的tG50值分别高于JYDX-1781SS和JYSC-2096SS生物型,表明这两个生物型萌发较慢。与之相反的是,SHQP-2041RR生物型的tG50值则低于SHQP-2041SS生物型,表明SHQP-2041RR生物型萌发较快。通过对菵草中EXPB7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发现EXPB7基因可能与带有不同ACCase靶标酶基因突变的抗性菵草的萌发速率及对水势胁迫的响应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我国稻麦轮作区小麦田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性概况。并明确了氨基酸序列的改变、靶标酶活性及靶标酶基因表达量的升高是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抗药性的重要靶标酶抗性机理,还系统深入研究了复杂的非靶标抗性机理。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抗性治理,本研究还建立了针对菵草ACCase靶标突变的快速检测方法。最后还研究了不同抗性菵草生物型的生态适应性,并针对其萌发特性提出了适宜的治理策略。

王慧[9](2017)在《苜蓿黄斑病的初步研究及杀菌剂对苜蓿种带真菌的处理效果测定》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害问题日渐成为影响苜蓿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苜蓿黄斑病是新疆伊犁地区苜蓿上发现的新病害,本课题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该病害的病原,同时开展了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种子携带真菌常影响种子出苗和传播种传病害,作者针对苜蓿种子携带的抑制种子出苗的几种真菌开展了抑菌药剂筛选及种子处理效果测定。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病菌形态学描述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苜蓿黄斑病的病原鉴定为苜蓿枝梗边裂壳Sporonema phacidioides Desmaz.(无性阶段),苜蓿小光壳Leptotrochila medicaginis(Fckl.)H.Schiiepp(有性阶段)。生物学特性测定显示:苜蓿枝梗边裂壳Sporonema phacidioides Desmaz.在连续光照时生长最快;菌丝在温度为5℃25℃均能生长,30℃以上不能生长;在pH 311时均可生长,当pH为67时生长较快;致死温度为55℃;较适的培养基为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而最适碳、氮源为淀粉与草酸铵。2.利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苜蓿黄斑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12种杀菌剂对病原菌都显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然而各药剂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10%苯醚菌酯和10%苯醚甲环唑抑制效果最佳。3.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枝孢霉(Cladosporium sp.)、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这4种种子携带致病菌抑菌效果,结果显示10%苯醚甲环唑与80%多菌灵对苜蓿种子携带的4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4.将10%苯醚甲环唑与80%多菌灵这两种杀菌剂配成8:2、6:4、5:5、4:6与2:8,测定不同复配比例对4种致病菌的联合毒力作用。分析显示:苯醚甲环唑和多菌灵比例为2:8时,对致病菌的总体抑制效果最佳,EC50值各为5.59 mg/L、2.718 mg/L、1.856 mg/L、42.429 mg/L。5.采用拌种法测定了7种广谱型杀菌剂(75%百菌清,15%三唑酮,50%福美双,80%代森锰锌,80%多菌灵,70%恶霉灵,10%苯醚甲环唑)对接种枝孢霉(Cladosporium sp.)、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苜蓿种子抑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80%多菌灵、75%百菌清和50%福美双对接菌苜蓿种子均有显着抑菌作用,且不影响种子萌发。因此,可推荐这三种药剂用于大田生产苜蓿种子处理。

王娜[10](2016)在《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稻瘟病是由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危害最重的水稻病害,对世界粮食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目前,防治稻瘟病主要依靠化学合成农药,但是由于化学合成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稻瘟病的防治急需高效生物农药及其他有效的措施。大黄素甲醚属于蒽醌衍生物,可以从大黄、虎杖等多种植物体中提取得到,对白粉病具有较高的活性,已被开发为防治白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大面积用于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但以前关于大黄素甲醚的研究大多是针对专性寄生菌白粉菌,对于兼性寄生菌研究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大黄素甲醚对兼性寄生菌稻瘟菌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理,为该生物农药安全、有效的应用提供依据。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的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EC50为6.72 mg L-1;用大黄素甲醚浓度为20 mg L-1处理离体叶片或60 mg L-1处理整株时,对稻瘟菌的防效均在90%以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大黄素甲醚对水稻叶瘟和穗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水稻分蘖期,每公顷喷施大黄素甲醚11.25 g a.i.—次或间隔一周喷施7.5 g a.i.两次,对叶瘟的防效达80%左右,和对照药剂三环唑或稻瘟灵的防效(76%)相当;在水稻穗期,每公顷喷施大黄素甲醚11.25 g a.i.,对穗瘟的防效达77%,显着高于三环唑的防效(71%)。离体条件下模拟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的再侵染试验结果表明,大黄素甲醚处理浓度为40 mg L-1时,对稻瘟菌的产孢有明显抑制作用,新生孢了不能萌发,丧失致病力,防止稻瘟菌再次侵染。当其浓度低于40 mg L-1时,对产孢量反而有促进作用,且不影响新生孢子的致病力,不能防止稻瘟菌再次侵染。大黄素甲醚在离体条件下,能直接抑制稻瘟菌孢子的萌发、芽管伸长和附着胞的形成,导致孢子附着胞畸形和直径减小。在活体条件下,大黄素甲醚显着降低稻瘟菌孢子在叶片上的粘附率、抑制孢子萌发及附着胞的产生,使得稻瘟菌孢子不能成功侵入叶片角质层。大黄素甲醚处理稻瘟菌菌丝,引起菌丝各项生理指标的改变,菌丝的细胞膜通透性和几丁质酶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上升,引起细胞膜和细胞壁破坏,导致细胞内的可溶性蛋白、还原性糖和丙酮酸等含量降低,影响菌体生物合成和能量代谢。此外,大黄素甲醚通过显着提高水稻的主要防御酶活性,提高水稻的主动抗病性。大黄素甲醚与三唑类杀菌剂混用,对稻瘟病有增效作用。大黄素甲醚与三环唑混用比例为9:1-7:3时,表现为增效作用,在5:5-1:9的比率时表现为加成作用。大黄素甲醚与苯醚甲环唑混用,在9:1-5:5的比例时,对稻瘟菌表现为增效作用,在3:7-1:9的比例时,表现为加成作用。添加助剂甲基化植物油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倍创,能显着提高大黄素甲醚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二、杀菌剂药剂稀释方法、保存时间对生物测定稳定性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杀菌剂药剂稀释方法、保存时间对生物测定稳定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桃疮痂病菌遗传多样性、侵染过程、抗药性及早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前言
    1.1 桃疮痂病
        1.1.1 桃疮痂病的分布、症状及病原
        1.1.2 桃疮痂病的病害循环及发病条件
        1.1.3 桃疮痂病的综合防治
    1.2 黑星菌属真菌的研究概况
        1.2.1 黑星菌属真菌的分类研究
        1.2.2 常见作物疮痂病病原菌种类
    1.3 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1.3.1 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法
        1.3.2 黑星菌属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1.4 桃疮痂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1.4.1 真菌对杀菌剂敏感基线的测定方法
        1.4.2 微孔板法测定敏感基线
        1.4.3 黑星菌属真菌的抗性研究现状
        1.4.4 MBC类杀菌剂抗性产生的机理
    1.5 黑星菌属侵染过程研究进展
        1.5.1 侵染过程研究方法
        1.5.2 黑星菌属侵染寄主的过程
    1.6 LAMP检测的应用
        1.6.1 LAMP检测的原理及优点
    1.7 论文研究目的与思路
第二章 中国桃疮痂病的病原种类鉴定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与病原菌分离
        2.2.2 供试培养基
        2.2.3 形态学观察
        2.2.4 基因组DNA提取
        2.2.5 PCR扩增
        2.2.6 系统发育分析
        2.2.7 致病性测定
        2.2.8 遗传多样性分析供试菌株
        2.2.9 遗传多样性检测方法
        2.2.10 遗传多样性与种群结构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苹果、梨、海棠果、梅、杏和桃疮痂病的田间发病症状
        2.3.2 苹果、梨、海棠果、梅、杏和桃疮痂病菌菌株的收集
        2.3.3 苹果、梨、海棠果、梅、杏和桃疮痂病菌系统发育学分析
        2.3.4 苹果、梨、海棠果、梅、杏和桃疮痂病菌培养和形态特征
        2.3.4.1 苹果疮痂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的描述
        2.3.4.2 梨疮痂病菌Venturia nashicola的描述
        2.3.4.3 海棠果疮痂病菌Venturia asperata的描述
        2.3.4.4 梅疮痂病菌Venturia carpophila的描述
        2.3.4.5 杏疮痂病菌Venturia carpophila的描述
        2.3.4.6 桃疮痂病菌Venturia carpophila的描述
        2.3.5 分离自梅、杏和桃的Venturia carpophila比较
        2.3.6 致病性回接
        2.3.7 遗传多样性分析
        2.3.7.1 SS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2.3.7.2 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2.3.7.3 群体间的分子变异和遗传分化
        2.3.7.4 种群结构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Venturia carpophila侵染桃叶片过程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植物
        3.2.2 供试菌株
        3.2.3 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3.2.4 接种与取样
        3.2.5 光学显微镜明场观察
        3.2.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3.2.7 扫描电镜观察
        3.2.8 透射电镜观察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发病叶片纵截面显微观察
        3.3.2 光学显微镜观察V.carpophila侵染桃叶片的过程
        3.3.3 扫描电镜观察V.carpophila侵染桃叶片的过程
        3.3.4 透射电镜观察V.carpophila侵染桃叶片的过程
        3.3.5 V.carpophila侵染桃叶片过程示意图
    3.4 讨论
第四章 中国桃疮痂病菌对五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菌株
        4.2.2 供试药剂
        4.2.3 供试仪器
        4.2.4 供试培养液
        4.2.5 微孔板法体系优化
        4.2.6 供试菌株对5 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4.2.7 V.carpophila抗药性菌株抗性稳定性检测
        4.2.8 V.carpophila抗性菌株适合度测定
        4.2.9 V.carpophila田间致病力测定
        4.2.10 DNA提取和抗性基因检测
        4.2.11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微孔板法检测体系优化
        4.3.2 V.carpophila菌株对5 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4.3.3 多菌灵抗性菌株的抗性稳定性
        4.3.4 多菌灵抗性菌株的适合度
        4.3.5 V.carpophila田间致病力测定
        4.3.6 V.carpophila抗性菌株的抗性机理
    4.4 讨论
第五章 快速检测桃疮痂病菌LAMP方法的建立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培养基
        5.2.2 供试菌株
        5.2.3 主要实验仪器
        5.2.4 DNA模板的提取
        5.2.5 实验试剂
        5.2.6 引物设计
        5.2.7 LAMP最初反应体系
        5.2.8 LAMP反应的优化
        5.2.9 LAMP的特异性检测
        5.2.10 LAMP和常规PCR的灵敏度比较
        5.2.11 LAMP反应的通用性测定
        5.2.12 LAMP检测田间样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5.3.2 LAMP反应体系优化
        5.3.3 LAMP引物的特异性
        5.3.4 LAMP反应和普通PCR的灵敏度比较
        5.3.5 LAMP反应的通用性
        5.3.6 LAMP检测田间样本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明确了我国桃疮痂病的病原菌及其遗传多样性
        6.1.2 描述了Venturia carpophila侵染桃叶片的过程
        6.1.3 检测了中国桃疮痂病菌对五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6.1.4 建立了快速检测桃疮痂病菌的LAMP方法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致谢

(2)咯菌腈与戊唑醇复配对小麦茎基腐病及病原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小麦茎基腐病研究概述
        1.1.1 小麦茎基腐病分布及危害
        1.1.2 小麦茎基腐病发生规律
        1.1.3 小麦茎基腐病防治
    1.2 咯菌腈与戊唑醇研究概况
        1.2.1 咯菌腈与戊唑醇的作用机制
        1.2.2 咯菌腈与戊唑醇的应用
    1.3 杀菌剂复配研究现状
        1.3.1 杀菌剂复配研究发展史
        1.3.2 杀菌剂复配原则
        1.3.3 杀菌剂复配目的和优点
        1.3.4 杀菌剂增效机理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小麦品种
        2.1.4 供试药剂
        2.1.5 主要试剂
        2.1.6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咯菌腈与戊唑醇抑制假禾谷镰刀菌增效配比筛选
        2.2.2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2.3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产孢量的影响
        2.2.4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茎基腐病温室生物测定
        2.2.5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茎基腐病田间防控效果
        2.2.6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的影响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咯菌腈与戊唑醇抑制假禾谷镰刀菌增效配比筛选
        3.1.1 咯菌腈与戊唑醇复配对假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的联合毒力
        3.1.2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不同假禾谷镰刀菌的联合毒力
    3.2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3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产孢量的影响
    3.4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茎基腐病温室生物测定
        3.4.1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3.4.2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苗期防治效果
    3.5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控效果
        3.5.1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成株期的防治效果
        3.5.2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的增产效果
    3.6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的影响
        3.6.1 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3.6.2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根际土壤病原菌数量的影响
        3.6.3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茎组织中病原菌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假禾谷镰刀菌的增效作用
    4.2 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控效果
    4.3 qPCR检测咯菌腈·戊唑醇1:7配比对小麦根际土壤及植株病原菌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3)25%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的研制及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吡唑醚菌酯简介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的应用前景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材料
        2.1.2 药品和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原药的筛选
        2.2.2 水悬浮剂的加工工艺
        2.2.3 润湿分散剂的筛选
        2.2.4 防冻剂的筛选
        2.2.5 配方正交优化试验
        2.2.6 加工温度的筛选
        2.2.7 室内生物测定试验
        2.2.8 大田药效试验
    2.3 检测方法
        2.3.1 25%吡唑醚菌酯 SC 的指标检测
        2.3.2 抑菌率检测
        2.3.3 病情指数检测
        2.3.4 产量计算
        2.3.5 残留量检测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原药的筛选
    3.2 流点法筛选润湿分散剂
    3.3 防冻剂的筛选
        3.3.1 三种不同防冻剂常温样品试验结果
        3.3.2 三种不同防冻剂热贮样品试验结果
        3.3.3 三种不同防冻剂冻融样品试验结果
        3.3.4 三种不同防冻剂冷贮样品试验结果
        3.3.5 三种不同防冻剂试验结果总结
    3.4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
        3.4.1 正交试验常温试验结果
        3.4.2 正交试验热贮试验结果
        3.4.3 正交试验冻融试验结果
        3.4.4 正交试验冷贮试验结果
    3.5 加工温度筛选结果
        3.5.1 加工温度的常温试验结果
        3.5.2 加工温度的热贮样品试验结果
        3.5.3 加工温度的冻融样品试验结果
        3.5.4 加工温度的冷贮试验结果
    3.6 制剂的检测指标
    3.7 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结果
    3.8 大田药效试验结果
        3.8.1 水稻长势变化
        3.8.2 病情指数及防效
        3.8.3 产量
        3.8.4 残留量试验结果
4 讨论
    4.1 吡唑醚菌酯原药的筛选
    4.2 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的筛选
    4.3 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讨论
    4.4 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讨论
    4.5 残留结果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差异及立体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手性农药立体异构体分离及制备研究进展
        1.1.1 晶体法
        1.1.2 色谱法
        1.1.3 化学拆分
        1.1.4 酶和微生物转化法
        1.1.5 催化不对称合成法
        1.1.6 其他方法
    1.2 手性农药立体异构体对靶标生物选择性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1 杀虫剂立体异构体对靶标生物选择性生物活性
        1.2.2 杀菌剂立体异构体对靶标生物选择性生物活性
        1.2.3 除草剂立体异构体对靶标生物选择性生物活性
    1.3 手性农药立体异构体对非靶标生物选择性毒性研究进展
        1.3.1 手性农药对映体对活体生物毒性效应研究
        1.3.2 手性农药对映体对体外细胞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1.4 手性农药在动植物中的选择性富集及降解研究进展
        1.4.1 手性农药在动物中的选择性富集及降解
        1.4.2 手性农药在植物中的选择性富集及降解
    1.5 手性农药在土壤和水中的选择性降解研究进展
        1.5.1 手性农药在土壤中的选择性降解
        1.5.2 手性农药在水中的选择性降解
    1.6 手性农药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研究进展
        1.6.1 手性农药氟恶唑酰胺研究进展
        1.6.2 手性农药抑霉唑研究进展
    1.7 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计划
第二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分离、制备及检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仪器
        2.2.2 化学品及试剂
        2.2.3 标准溶液配制
        2.2.4 手性分离及制备条件
        2.2.5 对映体旋光及绝对构型鉴定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氟恶唑酰胺对映体分离
        2.3.2 抑霉唑及抑霉唑-M对映体分离
        2.3.3 对映体制备
        2.3.4 对映体旋光及绝对构型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稳定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仪器
        3.2.2 化学品及试剂
        3.2.3 光解稳定性实验
        3.2.4 水解稳定性实验
        3.2.5 土壤中稳定性实验
        3.2.6 样品前处理
        3.2.7 残留分析方法评价
        3.2.8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残留分析方法评价
        3.3.2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光解稳定性
        3.3.3 抑霉唑对映体水解稳定性
        3.3.4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在土壤中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立体选择性活性差异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仪器
        4.2.2 化学品和试剂
        4.2.3 生物测定方法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氟恶唑酰胺对映体活性差异
        4.3.2 抑霉唑对映体活性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立体选择性毒性差异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仪器
        5.2.2 化学品及试剂
        5.2.3 供试生物
        5.2.4 毒性测定方法
        5.2.5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氟恶唑酰胺对映体对蜜蜂的选择性急性毒性
        5.3.2 抑霉唑及抑霉唑-M对映体选择性急性毒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活性及毒性差异机理
    6.1 引言
    6.2 计算方法
        6.2.1 同源模建方法
        6.2.2 分子对接计算方法
        6.2.3 蛋白序列的保守性分析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6.3.1 氟恶唑酰胺对映体选择性生物活性及毒性机理
        6.3.2 抑霉唑对映体选择性生物活性机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在作物和土壤中的选择性环境行为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仪器
        7.2.2 化学品和试剂
        7.2.3 田间实验设计
        7.2.4 样品分析方法
        7.2.5 残留分析方法评价
        7.2.6 数据分析
    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7.3.1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分析方法优化及评价
        7.3.2 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在作物和土壤中的选择性降解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抑菌生化机制、分离鉴定及剂型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粉红粘帚菌的研究现状
        1.1.1 粉红粘帚菌对植物病原菌的作用机制
        1.1.2 粉红粘帚菌的制剂及应用
    1.2 真菌代谢产物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1.2.1 色谱-质谱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1.2.2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生物活性及抑菌生化机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粉红粘帚菌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影响
        2.2.2 粉红粘帚菌对核盘菌的影响
        2.2.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的稳定性
        2.2.4 对苹果轮纹病菌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2.2.5 对苹果轮纹病菌GSH、MDA含量、PAL活性及菌体电导率的影响
        2.2.6 对苹果轮纹病菌解毒酶ACP和AKP活性的影响
        2.2.7 对核盘菌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2.2.8 对核盘菌GSH含量的影响
        2.2.9 对核盘菌MDA含量及菌体电导率的影响
        2.2.10 对番茄早疫病菌部分酶及非酶类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2.3.1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的稳定性
        2.3.2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植物病原菌酶和非酶物质的影响
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代谢组学分析及分离纯化
    3.1 试剂与仪器
        3.1.1 试剂
        3.1.2 仪器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种与昆虫
        3.2.2 粉红粘帚菌发酵液的制备
        3.2.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提取
        3.2.4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杀虫活性测试
        3.2.5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抗菌活性测试
        3.2.6 粉红粘帚菌发酵提取物的分离纯化
        3.2.7 粉红粘帚菌发酵提取物中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2.8 代谢物提取
        3.2.9 代谢组学实验流程
        3.2.10 液相参数描述
        3.2.11 质谱参数描述
        3.2.12 信息分析流程
        3.2.13 峰提取及鉴定
        3.2.14 QC-RLSC
        3.2.15 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3.2.16 色谱条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代谢组学
        3.3.2 粉红粘帚菌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3.4 本章小结
4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应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与昆虫
        4.1.2 供试材料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载体的筛选
        4.2.2 紫外线保护剂的筛选
        4.2.3 润湿剂及分散剂的筛选
        4.2.4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配制及质量检测
        4.2.5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试验
    4.3 本章小结
5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制剂的研制及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株与昆虫
        5.1.2 供试材料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干悬浮制剂助剂的筛选与优化
        5.2.2 喷雾干燥参数的优化
        5.2.3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的物理性质
        5.2.4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防治试验
    5.3 本章小结
6 结果与讨论
    6.1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的稳定性
    6.2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影响
        6.2.1 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影响
        6.2.2 对核盘菌的影响
        6.2.3 对番茄早疫病菌的影响
    6.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代谢组学分析及分离纯化
    6.4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应用
    6.5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研制及应用
    6.6 讨论
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6)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部分真菌病毒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温郁金概述
    1.2 温郁金病害的研究情况
        1.2.1 温郁金日灼病
        1.2.2 温郁金叶枯病
        1.2.3 温郁金白绢病
        1.2.4 温郁金根腐病
        1.2.5 温郁金枯萎病
        1.2.6 温郁金炭疽病
    1.3 茎点霉的研究进展
        1.3.1 茎点霉的危害及应用
        1.3.2 茎点霉的鉴定
        1.3.3 茎点霉生物学
    1.4 毒素的研究进展
        1.4.1 植物病原的致病性效应因子
        1.4.2 真菌毒素类别
        1.4.3 真菌毒素的化学性质
        1.4.4 茎点霉毒素概况
        1.4.5 真菌毒素的提取及纯化
        1.4.6 真菌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
    1.5 真菌病毒的研究概况
        1.5.1 真菌病毒的分类
        1.5.2 真菌病毒的传播及应用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6.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材料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主要试验试剂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病害调查及症状描述
        2.2.2 菌株的分离及纯化
        2.2.3 致病性测定
        2.2.4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2.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2.2.6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2.2.7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中部分真菌病毒的初步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的鉴定
        3.1.1 田间病害调查及症状描述
        3.1.2 病原菌的分离及纯化
        3.1.3 致病性测定
        3.1.4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3.1.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3.2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生物学特性
        3.2.1 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2.2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3.2.3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粗毒素产生条件优化
    3.3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中部分真菌病毒的初步研究
        3.3.1 dsRNA片段的全基因组序列
        3.3.2 蛋白质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
        3.3.3 病毒粒体的电镜观察及核酸检测
        3.3.4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菌株的脱毒
4 讨论
    4.1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的鉴定
    4.2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生物学特性
        4.2.1 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4.2.2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4.2.3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粗毒素产生条件优化
    4.3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中部分真菌病毒的初步研究
    4.4 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5 结论
6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菌株序列登录号
    附录B 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
    附录C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WYJ01和WYJ03的室内药剂毒力测定结果
    附录D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粗毒素产生条件优化的试验结果
    附录E 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中部分真菌病毒初步研究的试验结果
    附录F 个人简介
致谢

(7)中华散尾鬼笔活性物质的提取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中华散尾鬼笔的研究现状
        1.2.1 中华散尾鬼笔的分类
        1.2.2 中华散尾鬼笔的分布
        1.2.3 中华散尾鬼笔的形态特征
        1.2.4 中华散尾鬼笔的应用
    1.3 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现状
        1.3.1 农林业领域
        1.3.2 医药领域
        1.3.3 其他领域
    1.4 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研究现状
    1.5 微生物体内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方法
        1.5.1 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
        1.5.2 活性物质的纯化方法
        1.5.3 其他方法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2 中华散尾鬼笔杀虫物质提取优化及成分分析
    2.1 引言
    2.2 仪器设备及试验材料
        2.2.1 仪器设备
        2.2.2 供试菌株
        2.2.3 主要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提取流程
        2.3.2 单因素试验设计
        2.3.3 响应面实验设计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5 提取物的成分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单因素试验
        2.4.2 响应面试验结果
        2.4.3 响应面分析
        2.4.4 响应面实验模型验证
        2.4.5 不同提取方法的微观结构比较
        2.4.6 气质联用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中华散尾鬼笔抑菌成分的萃取及工艺优化
    3.1 引言
    3.2 仪器设备及试验材料
        3.2.1 仪器设备
        3.2.2 主要试剂
        3.2.3 供试菌株
    3.3 试验方法
        3.3.1 培养基的配制
        3.3.2 中华散尾鬼笔的组织分离
        3.3.3 中华散尾鬼笔的发酵培养
        3.3.4 中华散尾鬼笔抑菌活性物质位置的确定
        3.3.5 萃取溶剂的筛选
        3.3.6 萃取液比例优化
        3.3.7 萃取次数优化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中华散尾鬼笔抑菌活性物质位置的确定
        3.4.2 萃取溶剂的筛选
        3.4.3 萃取溶剂比例优化
        3.4.4 萃取次数优化
    3.5 本章小结
4 中华散尾鬼笔抑菌成分的分离纯化
    4.1 引言
    4.2 仪器设备及试验材料
        4.2.1 仪器设备
        4.2.2 主要试剂
    4.3 试验方法
        4.3.1 活性物质的萃取
        4.3.2 硅胶板的制作
        4.3.3 薄层层析展层剂的选择与优化
        4.3.4 硅胶柱层析
        4.3.5 对组分L1的纯化
        4.3.6 对组分L13的纯化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活性物质的萃取
        4.4.2 展开剂的优化
        4.4.3 硅胶柱层析
        4.4.4 组分L1的纯化
        4.4.5 组分L13的纯化
    4.5 本章小结
5 中华散尾鬼笔抑菌活性物质对拟盘多毛孢的抑制作用
    5.1 引言
    5.2 仪器设备及试验材料
        5.2.1 仪器设备
        5.2.2 主要试剂
    5.3 试验方法
        5.3.1 提取物L134抑制孢子萌发试验
        5.3.2 提取物L134抑制菌丝生长试验
        5.3.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5.3.4 提取物L134对拟盘多毛孢酶活测定
        5.3.5 提取物L134对拟盘多毛孢细胞壁完整性的测定
        5.3.6 提取物L134对拟盘多毛孢膜透性的影响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提取物L134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5.4.2 提取物L134对拟盘多毛孢菌丝生长的影响
        5.4.3 提取物L134对拟盘多毛孢菌丝蛋白含量的影响
        5.4.4 提取物L134对拟盘多毛孢酶活的影响
        5.4.5 提取物L134对拟盘多毛孢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
        5.4.6 提取物L134对拟盘多毛孢膜透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中华散尾鬼笔提取物L134的理化稳定性
    6.1 引言
    6.2 仪器设备及试验材料
        6.2.1 仪器设备
        6.2.2 主要试剂
    6.3 试验方法
        6.3.1 pH对L134活性稳定性的测定
        6.3.2 温度对L134活性稳定性的测定
        6.3.3 金属离子对L134活性稳定性的测定
        6.3.4 氧化还原剂对L134活性稳定性的测定
        6.3.5 紫外线对L134活性稳定性的测定
    6.4 结果与分析
        6.4.1 pH对L134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6.4.2 温度对L134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6.4.3 金属离子对L134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6.4.4 氧化还原剂对L134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6.4.5 紫外线对L134活性稳定性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中华散尾鬼笔提取物的生物测定
    7.1 引言
    7.2 仪器设备及试验材料
        7.2.1 仪器设备
        7.2.2 试验材料
        7.2.3 主要试剂
    7.3 试验方法
        7.3.1 活性物质的提取
        7.3.2 昆虫的饲养和病原菌的培养
        7.3.3 中华散尾鬼笔对舞毒蛾的杀虫活性测定
        7.3.4 中华散尾鬼笔的抑菌活性测定
    7.4 结果与分析
        7.4.1 中华散尾鬼笔对舞毒蛾的杀虫效果
        7.4.2 中华散尾鬼笔的抑菌效果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8)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对精恶唑禾草灵抗药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杂草抗药性的研究现状
        1 全球杂草抗药性发生概况
        2 我国农田杂草抗药性发生现状
        3 菵草的发生及其抗药性研究现状
    第二节 杂草对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1 靶标抗性机理
        2 非靶标抗性机理
        3 菵草抗药性机理研究现状
    第三节 抗精恶唑禾草灵杂草的交互抗性研究进展
        1 靶标抗性机理导致的交互抗性情况
        2 非靶标抗性机理导致的交互抗性情况
        3 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的交互抗性研究现状
    第四节 抗ACCase抑制剂除草剂杂草抗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第五节 抗精恶唑禾草灵杂草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1 抗精恶唑禾草灵杂草的生态适应性研究现状
        2 菵草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第六节 问题和展望
第二章 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敏感性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菵草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敏感性
        2.2 抗性菵草对与精恶唑禾草灵作用机理相同除草剂的敏感性
        2.3 抗性菵草对与精恶唑禾草灵作用机理不同除草剂的敏感性
    3 结论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靶标酶抗性机理研究
    第一节 菵草ACCase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菵草ACCase DNA全序列分析
        2.2 菵草ACCase cDNA序列分析
        2.3 不同抗性菵草种群ACCase的基因克隆及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菵草ACCase的活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节 菵草ACCase的基因表达量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本研究所用qPCR引物的特异性及其扩增效率
        2.2 菵草ACCase基因的表达量
        3 结论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菵草抗精恶唑禾草灵的非靶标酶机理研究
    第一节 菵草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抑制剂与抗药性关系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菵草抗精恶唑禾草灵的代谢酶生理生化机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活性研究
        2.2 GST活性研究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节 菵草抗精恶唑禾草灵的代谢酶分子机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转录组原始数据的整理及组装
        2.2 转录组数据的注释与分析
        2.3 菵草代谢酶家族基因库的建立
        2.4 菵草代谢酶家族基因的基因表达模式
        2.5 菵草代谢酶家族基因的结构变化
        2.6 菵草代谢抗性相关基因的初步验证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节 菵草抗精恶唑禾草灵的调控机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使用高通量测序建立菵草小RNA库
        2.2 已知miRNA和新miRNA的鉴定
        2.3 miRNA可能靶基因的预测及注释
        2.4 可能与非靶标抗性相关的miRNA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2.5 非靶标抗性相关的miRNA的进一步验证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节 miR397及漆酶在菵草抗精恶唑禾草灵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菵草中bsy-miR397和bsy-Laccase基因的表达模式
        2.2 菵草中漆酶的活性检测
        2.3 烟草瞬时表达实验证明菵草中bsy-Laccase基因是bsy-miR397的靶基因
        2.4 过表达OsmiR397的转基因水稻提升了其对精恶唑禾草灵的耐性
        2.5 漆酶激活后对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抗性的影响
        2.6 菵草中miR397/漆酶参与的非靶标抗性机理解析
        3 结论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菵草抗精恶唑禾草灵种群ACCase基因突变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第一节 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靶标酶突变的dCAPS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dCAPS检测突变方法的可靠性确认
        2.2 dCAPS方法检测菵草的5个不同位点的突变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靶标酶突变的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LAMP检测菵草不同突变的引物组的筛选
        2.2 LAMP反应条件的优化
        2.3 LAMP检测菵草突变的灵敏度
        2.4 LAMP检测菵草抗性突变的可视化
        2.5 LAMP检测菵草种子中的突变
        2.6 LAMP检测菵草不同突变方法的建立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节 LAMP和dCAPS相结合检测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种群靶标酶抗性突变的方法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生物型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第一节 抗性和敏感菵草生物型的选育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种子
        1.1.2 供试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抗性和敏感菵草生物型的选育
        1.2.2 抗性和敏感生物型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敏感性测定及抗性突变确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性和敏感生物型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敏感性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抗性和敏感菵草生物型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1.4 菵草中EXP基因表达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2 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3 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4 酸碱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5 水势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6 EXPB7基因可能同菵草对水势胁迫与萌发速率相关
        3 结论与讨论
    本章小结
全文讨论
    1 杂草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
    2 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
    3 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靶标抗性机理
    4 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非靶标抗性机理
    5 菵草靶标酶抗性突变的分子检测方法
    6 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生物型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全文结论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9)苜蓿黄斑病的初步研究及杀菌剂对苜蓿种带真菌的处理效果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苜蓿作为栽培牧草的重要性和优势
    1.2 苜蓿病害研究进展
    1.3 真菌鉴定方法
    1.4 杀菌剂室内药效测定方法
    1.5 种子处理对防治种子病害的重要性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新疆苜蓿黄斑病初步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结论与讨论
第3章 不同杀菌剂对苜蓿种带致病真菌的抑制效果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7种杀菌剂对苜蓿种子带菌的处理效果及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结论
    5.1 苜蓿黄斑病初步研究
    5.2 不同杀菌剂对苜蓿种子携带致病菌的抑制效果
    5.3 7种杀菌剂对苜蓿种子带菌的处理效果及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历

(10)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稻瘟病发生与防治研究现状
        1.1.1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情况及发病机制
        1.1.2 防治水稻稻瘟病药剂及作用机理
        1.1.3 稻瘟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2 生物农药概述
    1.3 植物源农药
        1.3.1 植物源农药的优势
        1.3.2 植物源杀菌剂的生物活性研究
        1.3.3 植物源杀菌剂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分离方法
    1.4 蒽醌衍生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蒽醌衍生物的来源及主要活性成分
        1.4.2 蒽醌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1.4.3 大黄素甲醚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
    1.5 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方法概述
        1.5.1 生物活性测定
        1.5.2 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法
        1.5.3 同位素标记法
        1.5.4 色谱分析法
        1.5.5 基于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1.5.6 基于诱导抗性的研究方法
    1.6 助剂对农药生物活性的影响
    1.7 几种常用喷雾助剂的研究概况
    1.8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 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的生物活性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两种大黄素甲醚剂型对稻瘟菌的离体活性比较
        2.1.2 大黄素甲醚AS对稻瘟菌的室内活性
        2.1.3 大黄素甲醚AS对稻瘟菌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2.1.4 数据结果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菌丝的抑制率
        2.2.2 大黄素甲醚AS对大麦稻瘟病在温室内的生物活性
        2.2.3 大黄素甲醚在田间对水稻叶瘟的防治效果
        2.2.4 大黄素甲醚对水稻穗瘟的防治效果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再侵染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产孢的影响
        3.1.4 大黄素甲醚对再侵染源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影响
        3.1.5 大黄素甲醚对再侵染源孢子侵染能力的影响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产孢的影响
        3.2.2 大黄素甲醚对再侵染源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
        3.2.3 大黄素甲醚对再侵染源孢子侵染能力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孢子的直接作用
        4.1.3 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孢子粘附性的影响
        4.1.4 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侵染过程的影响
        4.1.5 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菌丝生理方面的影响
        4.1.6 大黄素甲醚对水稻防御酶的影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孢子的直接作用
        4.2.2 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孢子粘附性的影响
        4.2.3 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在大麦叶片上侵染过程的影响
        4.2.4 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菌丝生理机能的影响
        4.2.5 大黄素甲醚对水稻防御酶的影响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大黄素甲醚与三唑类杀菌剂及助剂的互作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大黄素甲醚与三唑类杀菌剂的混用效果
        5.1.2 助剂对大黄素甲醚水剂生物活性的影响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大黄素甲醚与三唑类杀菌剂的混用效果
        5.2.2 助剂对大黄素甲醚生物活性的影响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绪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杀菌剂药剂稀释方法、保存时间对生物测定稳定性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桃疮痂病菌遗传多样性、侵染过程、抗药性及早期检测技术研究[D]. 周扬.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咯菌腈与戊唑醇复配对小麦茎基腐病及病原菌的影响[D]. 李聪聪.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6)
  • [3]25%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的研制及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D]. 孙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4]氟恶唑酰胺和抑霉唑对映体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差异及立体行为研究[D]. 李如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抑菌生化机制、分离鉴定及剂型制备[D]. 吴红渠.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6]温郁金茎点霉叶枯病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部分真菌病毒的鉴定[D]. 郑樊. 海南大学, 2019(05)
  • [7]中华散尾鬼笔活性物质的提取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D]. 林连男.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8]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对精恶唑禾草灵抗药性及其机理研究[D]. 潘浪.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9]苜蓿黄斑病的初步研究及杀菌剂对苜蓿种带真菌的处理效果测定[D]. 王慧.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10]大黄素甲醚对稻瘟菌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D]. 王娜.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5)

标签:;  ;  ;  

杀菌剂稀释方法和储存时间对生物测定稳定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