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索兰空压机轴承支撑方式分析比较

英格索兰空压机轴承支撑方式分析比较

一、英格索兰空压机轴承支撑方式的分析与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廖务义[1](2021)在《钕铁硼永磁体应用在潜孔冲击器上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晁瑞[2](2021)在《空心螺杆转子结构设计及加工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将低压气体转换为高压气体的回转式机械设备,双螺杆压缩机在各行业已被广泛应用;本论文以螺杆转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了新结构的可行性及成形加工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型线设计原则,利用MATLAB计算求得某型号双螺杆压缩机转子型线数据点,在UG中建立了阴、阳转子实体模型。根据螺杆转子的实际工况及工作位置,提出对螺杆转子进行等壁厚空心化结构设计,以原有型线为基础,通过建模命令得到等壁厚空心螺杆转子内、外型线并获得等壁厚空心螺杆转子三维模型。(2)鉴于螺杆转子实际工况复杂多变,首先对某型号双螺杆压缩机的各项数据进行实验检测;通过Ansys仿真分析研究了等壁厚空心螺杆转子的力学特性,振动特性并依据流场求解技术,分析在排气压力为0.4MPa~0.7MPa时对转子结构变形影响等;得到转子不同扭矩下的变形,不同阶数的振动频率及不同排气压力下的形变,并与实体结构螺杆转子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规律得出改进后的等壁厚空心螺杆转子结构满足工作需求。(3)针对等壁厚空心螺杆转子结构复杂的特点,提出采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可变轴曲面轮廓铣的原理,对等壁厚空心螺杆转子加工成形,主要研究等壁厚空心螺杆转子内螺旋面的成形。通过UG加工模块对内螺旋成形所需刀具、切削参数、加工步骤、刀具轨迹等进行规划,并经过后置处理得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所需NC代码。(4)通过VERICUT虚拟仿真加工软件,建立虚拟加工环境,选取适合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并配备fan 180m.ctl数控系统文件,建立虚拟加工所需刀具库并设置参数与刀具号;将生成的NC代码导入VERICUT中,对转子内螺旋面的成形过程进行虚拟仿真加工,并对刀具轨迹和NC代码进行检测,验证了上述刀具轨迹与NC代码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双螺杆压缩机关键部件螺杆转子的设计,在保证转子满足工作需求的前提下,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并通过UG实现转子模型的建立;利用UG和VERICUT虚拟仿真加工软件结合的方式,进行刀具轨迹设计、检验并实现等壁厚空心螺杆转子内螺旋面的成形加工,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对后续螺杆转子的结构设计与加工成形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倪利明[3](2020)在《空压机远程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空压机是产生压缩空气的重要机器,其所处工况复杂,导致故障几率较高,目前国内多数企业对空压机的监测和状态分析水平落后。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空压机远程监测系统,在提高监测水平的同时,研究并设计了空压机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用于分析空压机运行状态。本文以螺杆式空压机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从转子系统故障和其他常见故障两方面进行故障分析,分析比较常用故障诊断方法,选取了 BP神经网络作为本文研究分析的基本方法。其次,本文研究设计了空压机远程监测系统。分别从能量角度选取电能参数、热力学参数,从机器本身选取振动信号进行监测,研究分析三种数据的测量原理与方法、数据特点,进行系统方案设计,最终将整体系统分为本地数据采集、无线数据传输、远程数据处理三个部分,并且通过硬件软件设计实现功能。最后,本文研究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首先研究分析BP神经网络的原理;阐明其在故障诊断应用中的具体步骤,依次设计转子系统试验台获取样本数据,设计振动信号的BP神经网络,对振动信号的BP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另一方面,针对电能参数和热力学参数,设计了性能参数的BP神经网络,用以辅助空压机故障诊断与预测,提高研究方法的全面性和可靠性。本文文末通过系统测试分析,对本文设计的空压机远程监测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分析,并且对采用BP神经网络设计的空压机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进行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表现良好,验证了本文所研究设计内容的可行性。

周晓裕[4](2019)在《气缸随转滑片式压缩机内部流场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滑片式压缩机具有结构紧凑、转速低、运行平稳、可长时间连续工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真空泵、小型空气压缩装置和小型空调制冷设备中。然而,滑片式压缩机的压比不高,且滑片与气缸、转子间会产生较大的机械摩擦,造成能量损失,严重影响其效率和寿命。同步回转式压缩机方案采用随转子同步转动的动气缸来解决摩擦磨损问题,但该设计只有一块滑板,且其进出口的布置较为复杂,导致腔室内气流脉动大、工作效能较低。本文围绕以气缸同步转动来消除滑片端部与气缸间摩擦磨损的思路设计的一种气缸随转子转动的滑片式压缩机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和成果如下:建立气缸随转滑片式压缩机性能与几何参数关联理论。在完成压缩机几何理论设计的基础上对其建立了三维CFD模型,并运用动网格技术,通过编写UDF程序来实现网格运动以完成该动态过程的仿真。对动气缸结构进行摩擦损失估算并与传统滑片式压缩机进行比较,表明动气缸结构可大大降低气缸与滑片间的摩擦和磨损。对所设计的压缩机轴向水滴形/圆形出口给出了中心角θo和覆盖面角度Δθo分别为#1:-28°/45°;#2:-28°/30°;#3:-28°/15°;#4:-23°/30°;#5:-18°/30°的五个方案进行CFD仿真,通过内部流动状况分析研究其出口形态对压力、温度、质量流率等参数以及压缩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压比下,出口覆盖角Δθo和出口位置角θo对压缩及排气过程和状态有很大影响。适当的出口覆盖角Δθo可减缓出口处漩涡作用,使排气过程更流畅;将出口位置适当后移可提高靠近出口处腔室的压力,即提高潜在的压比值,但出口流量则会减小。研究了滑片数对压缩性能的影响,对采用2、4和8块滑片的三个方案进行了CFD动态仿真。分析对比各滑片数下压缩机内部流场及泄漏情况,并采用出口质量流量、特殊点压力及流量-压比特性曲线对其进行量化分析。表明减少滑片数可大幅提高压缩机理论设计压比,但也会加剧泄漏和脉动幅度;4滑片方案具有最佳的压缩性能,即具有较平缓的出口质量流量脉动幅度和较宽的压比以及内部泄漏量控制。

张雪亮[5](2019)在《新型高速电主轴轴承-轴芯热场分布规律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电主轴是机床系统中关键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台机床的加工精度,所以对电主轴及其组成元件都有很高的要求。因为高速电主轴结构紧凑使得内部空间封闭,电机和轴承的生热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导致角接触球轴承及轴芯产生热变形进而影响电主轴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目前高速电主轴在进一步推广过程中受热变形的影响较大,为了对电主轴热场分布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对高速电主轴轴承-轴芯热场和变形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对润滑冷却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及配套设施相应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高速电主轴的两大热源-电机生热和混合陶瓷球轴承的摩擦生热,得到了电机定转子、以及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滚动体的生热率,探讨了电主轴整体传热机理。运用Hertz接触理论计算了角接触球轴承最大接触应力与最大变形,并采用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非线性接触问题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证实本文有限元接触仿真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轴承稳态热分析得出轴承温度场,并进一步对轴承进行热-应力耦合分析,得到了耦合场作用下轴承变形量及轴承温度场分布规律。对高速电主轴内部传热系数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电主轴热场分布规律及轴芯热场分布规律和热变形量。提出了从热源、散热、补偿三个方面改善轴芯发热变形问题,得出电主轴配置油气润滑系统对轴芯发热的影响规律。本文最后搭建了高速电主轴温升及轴向变形实验平台,测量电主轴在空载、恒速情况下前端面温度及轴芯轴向变形。结果发现,实验数据与仿真分析偏差在允许误差内,从而证实本文的理论方法是可行的。本文提出高速电主轴轴承-轴芯热场研究方法,为电主轴更新换代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对研制更高精度电主轴具有重要意义。

张炳康,常静,许泓,李云玉,陈海生[6](2018)在《整体齿轮离心式压缩机及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齿轮-转子-轴承系统作为整体齿轮离心式压缩机机组的核心部件,其复杂的耦合动力学特性是限制其国产化的主要难点之一。从齿轮动力学建模和计算方法入手,着重阐述了国内外齿轮-转子-轴承系统耦合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包括齿轮-转子-轴承系统的建模和计算方法、临界转速、弯扭轴耦合振动、转子不平衡响应及动平衡技术、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及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对整体齿轮增速离心压缩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陈征[7](2017)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曲轴特性分析及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曲轴作为压缩机的关键零部件,其在工作期间承受着周期变化的复杂外载荷,易发生剧烈振动,进而使机体产生剧烈噪音。尤其是当曲轴自身刚度不足时,扭振破坏将成为曲轴的主要破坏形式。故曲轴设计的优劣性将直接影响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中,缺乏针对曲轴的扭振破坏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传统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已无法满足现代产品设计的需求。而试验设计法与多目标优化设计法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在对改善曲轴的动态特性,提高整机效率,降低振动噪声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多体动力学法和试验设计法对曲轴动态特性进行优化设计。以某型中小型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为研究对象,根据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应用CAD软件建立曲轴系统三维模型,运用ADAMS软件对曲轴轴系进行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到曲轴在最大轴功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以及扭振幅值变化情况,为后续的优化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利用试验优化设计法研究曲轴多个设计变量对曲轴扭转角位移、强度以及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的筛选对曲轴的扭转角位移,强度和质量的影响显着的三个设计变量(平衡重过渡圆角半径、平衡重小端圆心位置以及曲柄厚度)。以二阶响应面法构建筛选参数与扭转角位移、强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结合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对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曲轴在自身重量、自由端最大扭转角位移和曲轴所承受的峰值应力三个优化目标较优化前分别下降11.31%、22.88%、25.10%。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体动力学法,利用试验设计与多目标优化法对降低曲轴的扭振破坏问题具有一定成效并达到了预期效果。研究结果为曲轴的轻量化、刚度提升,抵御扭振破坏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王翔[8](2016)在《牙轮钻机加压回转机构优化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牙轮钻机是露天矿开采作业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工作效率直接决定了矿石开采的后续所有工序。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采矿企业对牙轮钻机要求的提高,国外都已经对牙轮钻机的传统加压回转机构进行了改进,取消了封闭链条式机构,而我国牙轮钻机的加压回转机构仍采用这种形式,已不能满足国内矿山开采的要求。本文结合课题要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牙轮钻机的发展过程及各生产厂的主要机型,对国内外众多牙轮钻机的加压回转机构进行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牙轮钻机的加压回转机构,采用新型无链齿轮齿条加压提升、对称减速器回转的机构,并对其提出了具体的参数要求。通过计算选取了合适的液压泵和马达,得到加压减速器和回转减速器的总传动比。2.使用常规算法对加压减速器和回转减速器进行了设计,为减少运算次数,提高计算效率,减小减速器体积,采用遗传算法分别对加压减速器和回转减速器进行优化,得到体积较小的模型参数,并把优化设计得到的加压提升、回转减速器分别与常规算法得到的模型进行对比,体积分别减轻了20.35%和8.64%。3.在三维建模软件UG中建立加压回转机构的三维模型,并将三维模型以parasolid格式导入ADAMS中,设置合适的约束,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对该机构的钻孔和提升工况进行动力学仿真,将仿真得到的各齿轮转速、各齿轮对啮合力与理论计算的数值进行对比,发现数值相差很小,说明虚拟样机模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4.加压回转机构是牙轮钻机的重要工作部件,为保证其强度和刚度,从虚拟样机仿真的后处理中提取不同工况下各轴承的受力,施加在对应的轴承座上对加压回转机构的箱体和支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其刚度和强度均满足要求。计算齿轮传动的啮合频率,并对加压、回转减速器的箱体和各齿轮进行模态分析,发现加压箱体固有频率与工况三加压部分第一级啮合频率相近,对加压箱体进行改善,避免了其频率相近而引起共振。

杨少华[9](2015)在《元坝须家河组氮气钻井可行性评价与配套方案推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外各油田积极推广应用氮气钻井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相对于常规钻井,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保护和发现储层、提高机械钻速、减少或避免井漏等方面。川东北元坝气田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其陆相深部的须家河组地层由于岩性致密、可钻性差,成为制约元坝钻井提速的瓶颈井段。因此,有必要探索须家河致密地层钻井提速新手段。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油田(尤其是普光气田、龙岗气田)氮气钻井应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元坝须家河组地层特征,从工程地质适应性、井身结构优化、注入参数优化及设备配套、风险分析与对策等方面开展氮气钻井可行性研究。首先从地层压力系数、地层出水、出气及井壁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工程地质适应性分析。然后针对氮气钻井技术对井身结构的特殊要求,优化形成了与氮气钻井配套的四开制井身结构方案,二开技术套管封隔自流井以上复杂地层,三开专打须家河及海相高压地层,四开储层专打。接着优选了氮气钻井注入参数计算模型,得出了适合元坝须家河组地层氮气钻井的最优化注入参数,并按照安全经济原则形成了氮气钻井设备配套方案:氮气输出总量不小于180m3/min,空气输出总量应不小于360m3/min,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在借鉴其相邻区块须家河组已有氮气钻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套适合元坝须家河组的氮气钻井配套方案。通过以上研究,论文最终得出元坝须家河组具备实施氮气钻井的可行性,并推荐了一套氮气钻井配套方案来为须家河组氮气钻井作业提供参考。研究对在元坝须家河组地层开展氮气钻井先导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为须家河组安全、快速钻进提供帮助。

陈文[10](2015)在《高边坡用全液压锚固钻机改型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高边坡的支护是岩土工程领域中较为复杂的技术。岩土锚固技术以其具有的能够合理利用岩土自身的强度和自稳能力,可简化结构体系、提高结构物的稳定性,节约材料,工期短,造价合理等优点,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高边坡支护方法。高边坡锚固施工时,锚索孔成孔施工难度较大,一方面对钻孔精度的要求高,地层条件通常较复杂,钻进难度大;另一方面工作面距地面高,需要搭设脚手架,工作面小,钻机的就位、移位困难,只能用轻型钻机施工,钻进能力有限。高边坡锚固要求钻机满足以下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适应性要强,工作可靠,轻便、分体性好,可在脚手架上安设;具有较高的钻进效率和钻孔质量;事故预防及处理能力强等。本文总结了高边坡锚固工程中,钻孔施工存在的难点,以及其对钻机性能的要求,简述了国内外锚固钻机的类型、性能特点及代表机型,重点对目前高边坡锚固支护工程中使用的轻型钻机进行了分析,对现有机型的实际应用情况、优缺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结合一型已在实际施工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的锚杆钻机,在分析其钻进能力、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改进设计,进一步完善钻机的模块化设计,利用铝合金材料作为零部件材料,大幅度降低钻机整装质量,并利用Solid Works Simulation软件对钻机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本文所设计钻机分为主机、动力站、操作台及钻机支撑架四大模块,除动力站外,其他模块的质量均控制在80kg内。其具备的优点主要是:整机质量小,模块式结构,各模块结构紧凑,拆装便捷,易于搬运;全液压驱动,可进行无极调速,动力头主轴通孔式结构,加杆、倒杆便捷,便于处理孔内异常情况;主机可直接与脚手架连接,便于高边坡锚固施工时钻机的安装及就位,配合支撑架模块,钻机可在地表进行施工,钻进倾角范围大,可用于锚固钻孔施工、浅层取样钻进及工程勘察施工。

二、英格索兰空压机轴承支撑方式的分析与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格索兰空压机轴承支撑方式的分析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空心螺杆转子结构设计及加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
        1.2.1 国内外转子型线研究
        1.2.2 国内外转子分析及试验研究
        1.2.3 国内外转子加工设备研究
        1.2.4 国内外转子加工技术研究
    1.3 增材制造技术
    1.4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
    1.5 发展趋势
    1.6 课题来源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螺杆转子模型建立
    2.1 双螺杆压缩机的结构
    2.2 双螺杆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2.2.1 工作原理
        2.2.2 工作流程
    2.3 模型建立
        2.3.1 数学方程
        2.3.2 转子型线参数
        2.3.3 转子数字化模型
        2.3.4 等壁厚空心螺杆转子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螺杆转子结构特性分析
    3.1 设备调试
        3.1.1 机组参数
        3.1.2 机头安装
        3.1.3 检测实验
    3.2 静力学分析
        3.2.1 扭矩计算
        3.2.2 转子材料及有限元模型
        3.2.3 载荷与边界条件
        3.2.4 转子形变分析
    3.3 预应力模态分析
    3.4 流场计算
        3.4.1 流固耦合流程设计
        3.4.2 流场三维计算模型
        3.4.3 转子受力方程
        3.4.4 流场求解技术
        3.4.5 流场有限元模型
    3.5 流固耦合下结构特性分析
        3.5.1 静力学分析
        3.5.2 转子变形分析
        3.5.3 转子结构特性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螺旋加工刀具轨迹设计
    4.1 UG加工模块
    4.2 UG五轴编程方法
        4.2.1 工艺路线拟定
        4.2.2 加工方式及刀具的选择
        4.2.3 刀具轨迹规划
    4.3 刀具轨迹设计
        4.3.1 加工工艺制定
        4.3.2 加工模块选择
        4.3.3 加工父节点组的创建
        4.3.4 生成刀具轨迹
        4.3.5 后置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VERICUT虚拟仿真加工
    5.1 VERICUT简介
    5.2 VERICUT虚拟加工
        5.2.1 虚拟加工流程
        5.2.2 数控系统及机床的选取
        5.2.3 创建刀具
        5.2.4 添加毛坯
        5.2.5 添加数控程序
        5.2.6 虚拟加工
    5.3 仿真结果分析
    5.4 成形方法分析
    5.5 本章小节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空压机远程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及全文内容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螺杆空压机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2.1 螺杆式空压机工作原理
    2.2 螺杆式空压机的常见故障特征分析
        2.2.1 转子系统故障
        2.2.2 其他常见故障
    2.3 故障诊断方法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压机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3.1 空压机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3.1.1 本地数据采集
        3.1.2 无线数据传输
        3.1.3 远程数据处理
        3.1.4 系统方案
    3.2 空压机远程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3.3 空压机远程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3.3.1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3.3.2 服务器软件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压机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研究
    4.1 BP神经网络分析
        4.1.1 人工神经元模型
        4.1.2 BP神经网络
        4.1.3 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原理
    4.2 基于振动信号的BP神经网络设计
        4.2.1 样本数据获取和处理
        4.2.2 BP神经网络设计与训练
    4.3 基于性能参数的BP神经网络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空压机监测系统测试
        5.1.1 RS485总线通讯测试
        5.1.2 SPI通讯测试
        5.1.3 ATT7022E数字校准测试
        5.1.4 远程在线升级测试
    5.2 空压机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气缸随转滑片式压缩机内部流场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缩机研究现状
        1.2.2 压缩机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基础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气缸随转子转动滑片式压缩机几何理论设计
    2.1 物理模型建立
    2.2 基元容积计算
    2.3 气缸与滑片运动分析
    2.4 摩擦损失估算
    2.5 泄漏通道与泄漏量计算
        2.5.1 转子与气缸接触处L_1 泄漏量
        2.5.2 滑片与气缸接触处L_2 泄漏量
        2.5.3 滑片端面与左侧端盖间隙L_3 泄漏量
        2.5.4 左侧端盖与动气缸左端面之间间隙L4 泄漏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
    3.1 计算流体力学与软件简介
    3.2 网格划分与动网格方法
    3.3 数学模型与边界条件
        3.3.1 基本控制方程
        3.3.2 湍流模型
        3.3.3 边界条件
    3.4 模拟计算方法与独立性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出口形态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4.1 方案介绍
    4.2 流场分析
        4.2.1 压力场分布
        4.2.2 速度场分布
        4.2.3 温度场分布
    4.3 压缩性能分析
        4.3.1 出口质量流率
        4.3.2 主要参数变化曲线
    4.4 泄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滑片数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5.1 方案介绍
    5.2 流场分析
        5.2.1 压力场分布
        5.2.2 速度场分布
        5.2.3 温度场分布
    5.3 压缩性能分析
        5.3.1 出口质量流率
        5.3.2 主要参数变化曲线
    5.4 泄漏分析
        5.4.1 转子气缸啮合处L_1 泄漏情况
        5.4.2 滑片处L_2和L_3 的泄漏情况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新型高速电主轴轴承-轴芯热场分布规律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高速电主轴技术现状
        1.2.2 高速电主轴滚珠轴承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高速电主轴热态性能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速电主轴的结构与热源分析
    2.1 高速电主轴的基本结构
        2.1.1 高速电主轴的结构图
        2.1.2 高速电主轴驱动电机
        2.1.3 高速电主轴支撑轴承
    2.2 高速电主轴润滑冷却系统
        2.2.1 轴承的润滑系统
        2.2.2 电机及轴承的冷却系统
    2.3 电主轴热源分析
        2.3.1 电主轴的传热机制
        2.3.2 电主轴定、转子生热
        2.3.3 混合陶瓷球轴承的发热分析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电主轴轴承接触应力和摩擦生热分析
    3.1 轴承滚珠Hertz接触力学
        3.1.1 Hertz接触理论介绍
        3.1.2 轴承内外圈接触应力计算
    3.2 角接触球轴承接触特性有限元分析
        3.2.1 角接触球轴承的模型
        3.2.2 有限元结果分析
    3.3 角接触球轴承生热分析
        3.3.1 角接触球轴承有限元分析
        3.3.2 角接触球轴承热-应力分析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高速电主轴轴芯热场分析
    4.1 高速电主轴内部传热系数
        4.1.1 轴承外圈与主轴壳体之间的热传导
        4.1.2 电机定子、角接触轴承与冷却系统换热
        4.1.3 电机的定子与转子的换热
    4.2 电主轴轴芯稳态温度场分布研究
        4.2.1 有限元模型处理
        4.2.2 轴芯热场分布研究
    4.3 高速电主轴轴芯热特性改善措施
        4.3.1 电主轴转速及材料
        4.3.2 电主轴冷却系统
        4.3.3 电主轴热补偿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高速电主轴热场试验及分析
    5.1 电主轴热场测试实验
        5.1.1 实验平台搭建
        5.1.2 具体实验步骤
        5.1.3 数据分析
    5.2 电主轴变形测量实验
        5.2.1 实验平台搭建
        5.2.2 具体实验步骤
        5.2.3 数据分析
    5.3 本章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致谢

(6)整体齿轮离心式压缩机及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离心式压缩机发展历史
2 整体齿轮离心式压缩机优势及发展历史
    2.1 结构特征及性能优势
    2.2 发展历史
    2.3 国产化关键技术及面临的问题[1, 5, 12, 16, 18]
3 整体齿轮离心式压缩机动力学特性
    3.1 齿轮动力学研究进展
    3.2 转子-轴承-齿轮动力学研究进展
    3.3 整体式压缩机转子系统相关动力学
4 整体齿轮离心式压缩机发展趋势
5 结语

(7)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曲轴特性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压缩机的研究现状
        1.2.1 压缩机的研究现状
        1.2.2 压缩机曲轴的研究现状
    1.3 试验设计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及力学分析
    2.1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
        2.1.1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基本结构
        2.1.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
    2.2 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
        2.2.1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关系
        2.2.2 曲柄连杆机构上的惯性力
        2.2.3 曲柄连杆机构上的气体力
        2.2.4 曲柄连杆机构上的摩擦力
        2.2.5 曲柄连杆机构上的作用力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曲轴系统优化方法
    3.1 曲轴系统结构组成
    3.2 多柔体动力学理论
        3.2.1 模态叠加法
        3.2.2 多柔体的运动方程
    3.3 基于NSGA—II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3.4 曲轴系统结构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冷压缩机曲轴多体动力学建模
    4.1 曲轴CAD模型建模
        4.1.1 CAD建模软件Soildworks
        4.1.2 曲轴动力学CAD模型建立
    4.2 曲轴多体动力学建模
        4.2.1 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
        4.2.2 曲轴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
    4.3 曲轴系统多柔体动力学分析
        4.3.1 曲轴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求解流程
        4.3.2 曲轴柔性体模态分析中性文件
        4.3.3 曲轴多柔体动力学建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冷压缩机曲轴结构优化设计
    5.1 压缩机曲轴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5.2 压缩机曲轴结构优化设计
        5.2.1 优化因子的结构参数确定
        5.2.2 优化因子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分析
        5.2.3 优化因子的显着效应分析
        5.2.4 优化因子响应面表达式的建立
        5.2.5 多目标优化设计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牙轮钻机加压回转机构优化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牙轮钻机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牙轮钻机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1.2.2 国内牙轮钻机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
        1.2.3 牙轮钻机的研究现状
        1.2.4 牙轮钻机的发展趋势
    1.3 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发展及现状
    1.4 本文整体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矿用牙轮钻机加压回转机构分析与设计
    2.1 牙轮钻机的工作原理、分类与总体组成
    2.2 牙轮钻机回转机构的分类
    2.3 牙轮钻机加压提升机构的分类
        2.3.1 传统链条传动的加压提升机构
        2.3.2 现代无链传动的加压提升机构
    2.4 新型加压回转机构的设计
        2.4.1 加压提升机构总体参数确定
        2.4.2 回转机构总体参数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减速器优化设计
    3.1 减速器的常规设计
        3.1.1 加压提升减速器的设计
        3.1.2 回转减速器的设计
    3.2 遗传算法
        3.2.1 遗传算法简介
        3.2.2 遗传算法实现步骤
    3.3 基于遗传算法的加压减速器优化设计
        3.3.1 确定目标函数
        3.3.2 确定设计变量
        3.3.3 确定约束条件
        3.3.4 编码
        3.3.5 解码
        3.3.6 适应度函数
        3.3.7 交叉、变异的具体操作方法
        3.3.8 确定遗传算法的基本参数
    3.4 回转减速器的遗传算法优化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加压回转机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及仿真分析
    4.1 三维模型的建立
        4.1.1 UG NX简介
        4.1.2 各个零部件的建模
        4.1.3 装配建模
    4.2 虚拟样机技术及ADAMS软件简介
    4.3 系统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建立
        4.3.1 动力学三维模型的建立
        4.3.2 施加合适的约束
        4.3.3 施加负载和驱动
    4.4 不同工况的仿真分析
        4.4.1 工况一(最大扭矩加压)
        4.4.2 工况二(最大转速加压)
        4.4.3 工况三(最大速度上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加压回转机构静力学分析与模态分析
    5.1 加压回转机构静力学分析
        5.1.1 加压回转机构各轴承受力的提取
        5.1.2 关于Workbench的简介及分析流程
        5.1.3 支架箱体有限元模型静力学分析
        5.1.4 支架有限元分析结果
        5.1.5 关键轴的有限元分析
    5.2 主要部件的模态分析
        5.2.1 各对齿轮传动啮合频率
        5.2.2 模态分析简介
        5.2.3 箱体的模态分析
        5.2.4 各齿轮的模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经历
致谢

(9)元坝须家河组氮气钻井可行性评价与配套方案推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氮气钻井发展现状
        1.2.2 氮气钻井可行性评价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2章 工区地质及开发概况
    2.1 元坝气田区域地质概况
    2.2 元坝须家河组地质特征
        2.2.1 岩性特征
        2.2.2 沉积特征
        2.2.3 储集空间类型
        2.2.4 储层物性特征
    2.3 钻井和开发概况
第3章 氮气钻井地质适应性研究
    3.1 氮气钻井地层适应性原则
        3.1.1 气体钻井地层适应性依据
        3.1.2 地层适应性分析指标
    3.2 须家河组氮气钻井适应性分析
        3.2.1 井壁稳定性分析
        3.2.2 地层孔隙压力分析
        3.2.3 地层出气分析
        3.2.4 地层出水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氮气钻井井身结构优化设计
    4.1 井身结构优化设计原则
    4.2 元坝气田井身结构现状
        4.2.1 海相井井身结构
        4.2.2 井身结构对氮气钻井的适应性分析
    4.3 井身结构优化设计
        4.3.1 必封点设置
        4.3.2 井身结构优化方案
        4.3.3 主要作业风险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氮气钻井注入参数优化及设备配套
    5.1 氮气钻井注入参数优化
        5.1.1 注入参数计算模型的选择
        5.1.2 最小注气量计算
        5.1.3 注气量设计
    5.2 氮气钻井设备配套研究
        5.2.1 国内外氮气钻井设备现状
        5.2.2 氮气钻井设备配套方案
    5.3 小结
第6章 氮气钻井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6.1 氮气钻井井下复杂情况分析与处理
        6.1.1 井壁稳定问题
        6.1.2 地层出水
        6.1.3 地层出气
        6.1.4 井斜问题
    6.2 连续循环钻井
第7章 元坝须家河组氮气钻井配套方案的建立
    7.1 相邻区块氮气钻井经验借鉴
        7.1.1 元坝气田与邻区地质特征对比
        7.1.2 普光和龙岗氮气钻井应用情况
    7.2 元坝须家河组氮气钻井配套方案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10)高边坡用全液压锚固钻机改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边坡稳定性控制概述
        1.2.2 高边坡锚固施工研究现状
        1.2.3 锚固钻机研究现状
        1.2.4 钻机轻型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整体设计方案
    2.1 整体设计要求
        2.1.1 技术要求
        2.1.2 钻机功能要求
        2.1.3 整体结构要求
    2.3 钻机技术性能设计
        2.3.1 钻进能力
        2.3.2 钻机所需功率
        2.3.3 钻机重量和尺寸
    2.4 基于KY-150 型钻机的整体设计
        2.4.1 主要技术参数
        2.4.2 主要性能特点
        2.4.3 总体结构及传动系统
        2.4.5 KY-150 钻机的性能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对KY-150 型钻机的改型设计
    3.1 主机模块改进设计
        3.1.1 液压马达设计
        3.1.2 给进油缸设计
        3.1.3 传动机构设计
        3.1.4 卡盘设计
        3.1.5 机架设计
        3.1.6 夹持器设计
        3.1.7 主机整体设计
    3.2 动力站改进设计
        3.2.1 动力机的选型设计
        3.2.2 油箱的设计
        3.2.3 动力站整体设计
    3.3 操作台改进设计
    3.4 钻机支撑模块改进设计
    3.5 钻机轻型化设计
    3.6 小结
第4章 钻机实体模型建立及有限元分析
    4.1 钻机三维模型建立
        4.1.1 主机模块
        4.1.2 动力站模块
        4.1.3 支撑模块
        4.1.4 钻机的几种安装方式
    4.2 主要零部件性能分析
        4.2.1 传动机构有限元分析
        4.2.3 主机机架的有限元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英格索兰空压机轴承支撑方式的分析与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钕铁硼永磁体应用在潜孔冲击器上的可行性研究[D]. 廖务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空心螺杆转子结构设计及加工方法研究[D]. 晁瑞.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空压机远程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D]. 倪利明.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4]气缸随转滑片式压缩机内部流场仿真研究[D]. 周晓裕. 东南大学, 2019(06)
  • [5]新型高速电主轴轴承-轴芯热场分布规律与实验研究[D]. 张雪亮.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8)
  • [6]整体齿轮离心式压缩机及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进展[J]. 张炳康,常静,许泓,李云玉,陈海生. 石油化工设备, 2018(04)
  • [7]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曲轴特性分析及优化[D]. 陈征. 大连交通大学, 2017(12)
  • [8]牙轮钻机加压回转机构优化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D]. 王翔. 吉林大学, 2016(09)
  • [9]元坝须家河组氮气钻井可行性评价与配套方案推荐[D]. 杨少华.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3)
  • [10]高边坡用全液压锚固钻机改型设计[D]. 陈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标签:;  ;  ;  ;  ;  

英格索兰空压机轴承支撑方式分析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