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纤维增强MH复合树脂的研究

聚酯纤维增强MH复合树脂的研究

一、聚酯纤维增强MH复合树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姚栋威[1](2021)在《基于玄武岩纤维、氢氧化镁改性及其乙烯-醋酸乙烯酯复合材料性能评价》文中指出高分子材料的高速发展使其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作为一种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根据EVA中醋酸乙烯含量的不同广泛用于各个行业。但EVA树脂属于易燃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巨大的火灾隐患,因此需要添加阻燃剂来提高其阻燃性能,但是这通常会导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基体中添加补强材料或对阻燃剂进行表面改性,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本论文中,首先对玄武岩纤维(BF)进行表面改性,并研究了BF对阻燃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随后,通过没食子酸(GA)改性氢氧化镁(MH)来提高EV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并将改性后的玄武岩纤维和氢氧化镁复配加入EVA基体中,研究了阻燃EV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UL-94)和锥形量热(CCT)等测试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拉伸测试和无缺口冲击测试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本论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以BF作为功能性补强材料,通过水解后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与玄武岩纤维表面的羟基进行接枝改性,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玄武岩纤维的添加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未改性的EVA/MH复合材料相比,添加15 phr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复合材料可提高34.8%的拉伸强度和47.8%的冲击性能,而且其阻燃性能没有明显降低。2为了进一步提高EV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生物质没食子酸(GA)和Fe3+的络合物对氢氧化镁进行改性,通过GA上的多酚结构引入具有催化成炭作用的Fe3+,以形成高效阻燃剂。将GA改性氢氧化镁(MH@Fe-GA)与纯氢氧化镁(MH)和硬脂酸改性氢氧化镁(MH@SA)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A成功接枝在氢氧化镁表面,且中位径由5.4μm减小至2.9μm,主要分布在0.9μm~6.0μm;MH@SA的粒径介于MH@Fe-GA和MH之间,亲油效果优于GA改性的氢氧化镁。3将MH,MH@SA和MH@Fe-GA加入EVA基体中制备复合材料。研究发现经过GA改性的MH表现出了优异的阻燃和抑烟性能,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测试顺利通过了V-0等级;和EVA/MH复合材料相比,EVA/MH@Fe-GA的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了82.6%,总的烟释放量下降了55%。将改性后的玄武岩纤维加入EVA/MH,EVA/MH@SA和EVA/MH@Fe-GA复合材料中,和EVA/MH相比,EVA/MH@Fe-GA-MBF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40.9%和115.1%。本文采用简单低成本的方法对玄武岩纤维和氢氧化镁进行了表面改性,所制备的阻燃EV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明显提升,本文研究设计的方法对提高阻燃EVA复合材料性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韩瑞杰[2](2021)在《特种橡胶密封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橡胶是一类最为常用的弹性密封材料,其在复杂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橡胶密封构件服役的可靠性。密封的失效,尤其受高温、摩擦及材料结构损伤引起的密封失效,不仅会造成密封结构的破坏,还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探究橡胶密封材料在复杂环境下性能的变化机理及提升自身结构的优化水平已成为当前橡胶密封材料服役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论文围绕飞机舱门橡胶密封材料性能的评估及应用,以橡胶密封材料耐高温老化特性、老化机理的研究及飞机舱门织物/硅橡胶密封材料制备与表征为主题,在材料的耐高温配方、高温老化后力学性能、摩擦性能、织物/硅橡胶密封材料的摩擦及粘结复合工艺性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以丁腈橡胶密封材料为基础材料研究了热氧老化前后平均交联密度和局部交联密度对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丁腈橡胶拉伸强度随交联密度的增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基于扩散限制型氧化(DLO)效应,测定了基体局部交联密度的梯度分布,揭示了热氧环境下交联点的分布失衡是阻碍受力过程中应力分散,造成力学性能损失的重要原因;研究了高温压缩环境下分子链交联与断裂之间的竞争关系,阐明了压缩残余变形在老化环境下的增长机制;建立了间隔应变模型,并基于位移累积法对橡胶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证实了数字图像相关(DIC)在复杂环境下对橡胶大变形测量的可靠性。其次,在交联密度测试及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在热氧环境下力学性能变化的机理。基于CeO2和石墨烯良好的高温防护作用,设计并制备了高温耐受性优良的CeO2/石墨烯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揭示了热氧环境下CeO2对自由基的清除、石墨烯与苯基团的π-π共轭效应是提升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高温耐受性的重要因素;结合热分析动力学计算了硅橡胶复合材料热降解的平均活化能E,进一步验证了 CeO2和石墨烯在热氧老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力学测试表明,基于CeO2(2 phr)和石墨烯(0.8 phr)对基体良好的热防护作用,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在300℃/48 h老化后的拉伸强度及拉断伸长率分别保持在4.67 MPa和180%。然后,基于CeO2和石墨烯良好的热防护作用,探究了 CeO2/石墨烯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热氧老化前后摩擦系数及磨损形貌的变化规律。通过表层交联密度的测定及表面形貌的分析,研究了表面基体硬度、粗糙度及缺陷对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和磨耗比的影响。CeO2与石墨烯对基体良好的热防护作用及石墨烯的自润滑效应均可有助于降低材料的磨耗比,但过量(1.5 phr)石墨烯加入后会引起摩擦表面基体抵御循环剪切能力的下降,造成老化后基体磨耗比由0.8 phr石墨烯时的4.24×10-3 mm-3/N.m提升至4.44×10-3 mm-3/N·m。再次,通过摩擦系数及磨损形貌的对比,证实了表层聚酯织物对硅橡胶基体耐磨性能的显着提升作用。设计制备了含双层织物的硅橡胶复合材料,并基于服役环境,研究了织物/硅橡胶密封材料在干滑/浸水/高温/浸油环境下磨损形貌的差异及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观察了滑动速率、外部荷载及织物纱线方向对织物/硅橡胶密封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指出浸水环境下高荷载(25 N)对织物纤维的牵拉及破断作用是导致织物原始结构破坏及表面严重破损的重要原因。最后,通过硅橡胶基体的改性及胶粘剂调配工艺的改善,提升了织物与硅橡胶的粘结性能。基于拉伸、撕裂、剥离等测试,确定了以0.2 phr钛酸酯作为最优含量来增强硅橡胶与织物的粘结性能。接触角测试、红外表征及剥离测试表明,钛酸酯的加入有助于提升硅橡胶的可粘接性。随着钛酸酯含量从0 phr增加至0.2 phr,硅橡胶基体表面的接触角从123.33°下降至108.39°。改性后的硅橡胶基体表面润湿性显着增强,这是硅橡胶与聚酯织物粘结性能提升的重要原因。此外,基于织物纱线拉伸模量的差异,获得了外层织物的剥离状态及内层织物与橡胶的相互作用对织物/硅橡胶复合材料剥离强度及剥离伸长量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将对橡胶密封材料高温老化机理的探索及综合性能的评估提供有价值参考;同时,织物/硅橡胶密封材料多工况下摩擦行为的研究及织物与硅橡胶粘结复合工艺的改善都将为航空织物/橡胶密封材料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支持。

彭谷雨[3](2020)在《沉积环境中的微塑料 ——河口区、海岸带及深海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海洋塑料对海洋生物的缠绕、被海洋生物摄食等生态影响被学术界关注以来,随着世界塑料制品总产量的不断增长,排放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逐渐形成了北太平洋大垃圾带等海洋垃圾聚集区。入海的塑料垃圾会随着洋流迁移、经受阳光和波浪破碎成更小的微粒——微塑料。微塑料一般定义为尺寸小于5 mm的塑料制品,不仅在人类活动较多的河口、近岸海域的水体、沉积物、生物体中有广泛分布,在人迹罕至的极端环境下也有发现。本文基于生态风险评估框架,对微塑料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赋存特征和来源、迁移和归趋进行了研究,并创新了采样分析方法及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尝试建立微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估框架。本文总结了沉积物中微塑料野外采样和分析方法的操作规程,针对世界范围内数据的差异性大导致无法对比的情况,试制微塑料实验室分析标准品,并进行了实验室间对比试验,以得出数据误差的来源,为研究结果的可比性提供参考值。通过对上海市河道沉积物、长江口水下表层沉积物及柱状沉积物和深海深渊带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分布的研究,分析阐明微塑料在河口区、海岸带和深海深渊带沉积环境中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趋势,得出微塑料污染热点区域的污染状况和微塑料从源到汇的转移途径。基于以上数据,进行微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估,选择合理、有效的指标,得出微塑料的生态环境效应和生态风险评估体系。由于微塑料研究是近年来起步的研究方向,在方法学方面仍存在分析标准化及质量控制的问题。本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通过创新性地研发符合环境浓度的可定量的多聚合物、多形状、多颜色的两类微塑料标准品,并在34个微塑料实验室间开展实验室间对比实验,可量化全球范围内微塑料实验室间对于同一种微塑料分析方法的分离效率。在对同一批次标准品的聚合物种类及微塑料个数不知情的情况下,各参与实验室汇报同一批次每粒标准品中所含微塑料聚合物种类及微塑料个数。实验结果表明,各实验室均能较好地鉴定微塑料聚合物的种类,但微塑料个数的统计实验室间差异较大,相对标准偏差RSD达到29-78%。(2)对海岸带的超大城市河流及潮滩沉积物中微塑料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来自上海市六个河道采样点和一个潮滩采样点的所有沉积物样品中都含有微塑料污染。人口密集地区附近河道中的微塑料丰度比上海郊区的潮滩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高出一到两个数量级。六个河道沉积物站位中的微塑料平均丰度为802个/kg干重。河道沉积物中的微塑料的特征与潮滩中的微塑料特征明显不同。在所有河道沉积物中,白色球形占主导,而潮滩中的纤维和碎片数量多于球形微塑料。本研究证实了河流输入是河口微塑料的主要来源。(3)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沉积物中存在微塑料污染,微塑料丰度为20-340个/kg干重。其中,上海东南部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附近的站位微塑料含量最高。上海东南岸附近站位的微塑料丰度远高于长江口的其他区域。显微红外光谱仪鉴定出人造丝、聚酯纤维和丙烯酸以及其他三种塑料聚合物,均为衣物原料中常见的纤维,这表明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可能是衣物洗涤。(4)长江口柱状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研究中,仅在沉积物重力柱90 cm以上的深度检测到微塑料,微塑料的最大丰度出现在重力柱顶部16 cm处。沉积柱表层4-16 cm处的微塑料含量为180个/kg干重沉积物,由我国塑料开始生产时间判断,该重力柱84 cm的沉积物年龄在1950年代左右。对比其他测年方式,这项研究表明,多方法综合测年可以建立近百年来的高分辨率年代框架,并提出微塑料的检出深度可能具有年代学意义。(5)本研究在三个世界最深海沟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丰度较高的微塑料,平均丰度为71.1个/kg干重,表明微塑料已经在地球最深角落的底部积累,使得深渊海沟成为进入海洋的微塑料重要的储存库。本研究提供了关于深渊环境(深度达10890 m)的微塑料污染的基础数据,证实了微塑料污染已到达全海深。微塑料从海水表层输送到深渊海沟的一系列过程机制为微塑料从大洋海水表层到海底的垂直输运过程提供了答案。(6)本研究对上海市河流及潮滩沉积物中的微塑料生态风险利用聚合物单体毒性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同时,还利用了近年来新近提出的总体暴露途径(Aggregate Exposure Pathways,AEP)框架开展微塑料的风险评估,利用本研究取得的河口区、海岸带和深海带微塑料赋存特征,对现有数据进行整合,阐明AEP框架用于微塑料评估时仍需要填补的数据。

王海燕[4](2020)在《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粘合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纤维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现今汽车轻量化概念的逐渐普及和国家节能减排的严格要求,实现汽车减重尤其是簧下质量降低变得尤为重要。采用低密度高强度的碳纤维材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但是由于碳纤维材料表面的活性官能基团很少,所以与橡胶基体的界面粘合性能就比较差,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碳纤维/橡胶复合材料制品的使用寿命以及各方面综合性能。碳纤维和橡胶基体之间的界面与橡胶本身是决定两者之间粘合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体系是现阶段工业上比较常用的改善纤维表面粘合性能的方法,但是将这一体系应用于碳纤维材料表面处理的工艺条件目前尚未明确。因此,本文旨在从碳纤维与橡胶基体两者间的界面和橡胶基体配方两个方面出发,探究适用于碳纤维线绳的表面浸渍处理体系与橡胶粘合体系,从而可以使碳纤维线绳与橡胶基体的界面粘合强度达到要求,实现用碳纤维材料代替传统轮胎骨架材料的目标。(1)将RFL浸渍体系应用于碳纤维材料的表面处理,并在该体系粘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分别探究了 RF树脂的固含量、线绳浸渍表面的附胶率以及热固化处理工艺等条件对碳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界面粘合性能的影响。得出了 RFL浸渍体系处理碳纤维线绳时合适的工艺条件:浸渍时间为5-1Omin,表面附胶率为25%,RF树脂固含量为18%,固化温度为240℃,固化时间为4min,此时碳纤维线绳的表面微观形貌有明显变化,与橡胶复合材料的H型抽出力的值最高可以达到256N,与未处理的碳纤维线绳相比其H抽出值增加至310%左右,有效的提高了碳纤维与橡胶基体之间的界面粘合性能。(2)使用蒙脱土 MMT悬浮液、封闭的异氰酸酯TDI改性传统RFL体系浸渍处理碳纤维线绳,探究了 MMT与TDI的质量分数对碳纤维与橡胶基体界面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MT的质量分数为2%时碳纤维线绳从橡胶中的H型抽出值最大为286N,其浸渍处理效果最好;封闭异氰酸酯TDI的质量分数为4.5%时碳纤维线绳从橡胶中的H型抽出值最大为289N,粘合性能最佳。(3)使用间苯二酚-HMMM-白炭黑橡胶粘合体系改善碳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粘合性能,探究了该体系中各组分含量对粘合性能的影响,得出在HMMM 7phr、白炭黑10phr、硫磺4phr的组分含量条件下,碳纤维与橡胶的H抽出值最大为348N,界面粘合强度最高。

王明序[5](2020)在《浅色纤维状导电钛白的可控合成及其涂层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导电二氧化钛(TiO2)晶须是功能性钛白粉的一种,具有白度高、导电性优良、逾渗阀值低和稳定性强等优点。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浅色导电填料,它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涂料、化纤、油墨等各种有导电、抗静电需求的技术领域。但由于缺乏TiO2晶须宏量制备技术的报道,无法满足国内对相关产品的需求。本研究以Ti O2纳米粉为钛源,烧结法制备钛酸钾晶须(K2TinO2n+1,1≤n≤8),并通过K+/H+离子交换与高温热处理得到形貌、晶型可控的高纯度TiO2晶须。在此基础上,以液相共沉淀的方法在TiO2晶须表面包覆锑掺杂的氧化锡(ATO)前驱体,经过煅烧脱水后最终制备出浅色的ATO@TiO2导电晶须。通过涂层整理的方式,将ATO@TiO2导电晶须与水性聚氨酯(WPU)共混制备的导电浆料涂覆在聚酯纤维织物表面制备出抗静电性能良好的涂层织物。同时,将自制的ATO@TiO2导电晶须与目前同类型的商品级导电钛白粉产品进行性能的对比,证明了材料本身优异的性能与工业化的前景。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以锐钛型TiO2纳米粉(球状纳米颗粒,200±50 nm)为钛源,液相均匀共混K2CO3,经高温烧结过程生长出四钛酸钾(K2Ti4O9)晶须。对TiO2-K2CO3(Ti/K=3)共混物在50-1000℃的热失重(TG)行为进行分析,确定发生反应的温度区间,并对这些温度区间内的煅烧产物进行晶相探讨,以此推测共混物高温下的反应机制。同时结合反应过程,用VLS理论对晶体的生长过程与现象进行阐述。结果表明:K2Ti4O9晶须的整个反应与生长过程符合“熔体诱导生长模型”,其间伴随有富钾液(K2O)和多种钛酸盐中间产物的生成,这些取向的并不断熔出的共熔体诱导晶须沿着轴向不断生长,最终成型。(2)基于K2Ti4O9晶须特殊的层状结构,通过控制反应体系的水合比m(H2O)/m(K2Ti4O9)与pH值可以实现对原料完全的K+/H+离子交换,制备出高纯度的水合钛酸(TiO2·xH2O)晶须。实验结果证明:控制pH值为1.5-2,分别以20、20、10和10的水合比重复四次离子交换反应过程,可以实现>99%的K+置换率。对水合过程进行动力学模型拟合分析的结果显示,离子交换过程可以使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包含吸附、内外液膜扩散等多个步骤,其中速率的控制步骤是化学反应过程。(3)以高纯的TiO2·xH2O晶须为原料,以可控的晶型、形貌为实验目标,考察了煅烧工艺对晶须形貌和性能的影响。通过调控煅烧温度制备出不同晶型、形貌无缺陷的TiO2晶须,同时结合测试分析结果对晶须形貌的变化做出阐述。此外,从改善形貌的角度,在煅烧过程中加入纳米TiO2凝胶,促进晶型转化的同时调节形貌。高温热处理的过程使得多孔疏松态的TiO2·xH2O晶须发生单晶单元的重排甚至重组,导致晶须形貌不断发生变化甚至发生晶相的转变。且温度越高长度缩短、直径变大的现象越明显。分别在700℃、1100℃获得完全的锐钛型和金红石型TiO2晶须,但从具有完整形貌的晶须产率角度来分析,前者保持95%以上,而后者则大幅度损坏不能使用。尽管还通过纳米TiO2凝胶的掺杂煅烧一定程度改善了形貌,降低了晶型转化温度,但依旧存在50%以上的损坏率,因此金红石型TiO2晶须的煅烧工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4)对传统粗放的液相共沉淀包覆工艺进行优化。一方面使用六偏磷酸钠(SHMP)对载体TiO2晶须进行预处理,提高载体在悬浮液中的分散性并通过吸附PO3-基团增加晶须的表面活性点,为高效的包覆过程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采用正交实验,以晶须的表面电阻率和白度作为考察标准对包覆工艺的四个参数包覆比(mSnO2/mTiO2)、掺杂比(mSb2O5/mSnO2)、水浴比(mTiO2/mH2O)、煅烧温度)进行优化。实验数据显示:白度和表面电阻率是矛盾的优化指标,难以实现共同最优。从实用性与节省原料的角度,选取较为合适的优化工艺为包覆比25 wt%、掺杂比10 wt%、浴比1:10、煅烧温度为500℃。此工艺下ATO@TiO2导电晶须的电阻率为200±25Ω·cm,白度值为78±1。对晶须的形貌分析表明,优化后的包覆工艺使得晶须表面包覆层的颗粒感明显减弱,TiO2消光效应发挥明显提高了导电晶须的白度。对晶须的晶相与表面元素分析证明Sb5+成功掺杂进SnO2晶格中,起到了掺杂导电的功能。最后对ATO@TiO2导电晶须的吸油值进行测试,自制的导电钛白为56.3±5 g/100g,相较传统的炭黑导电粉优势明显,与目前市场的商品级导电TiO2粉体产品也较为接近。(5)将自制的ATO@TiO2导电晶须与水性聚氨酯(WPU)均匀共混,制备导电浆料,通过涂层整理方法,制备抗静电的ATO@TiO2/WPU涂层织物,同时与三款商品级的导电TiO2粉体作对比。相比粒子型导电填料(大于40%),一维的导电晶须通过“桥接”形成复杂的导电网络,因此有着更低的逾渗阀值(7-12 wt%)。经实验分析:自制的ATO@TiO2导电晶须的逾渗阀值为12 wt%,50μm涂层厚度的织物表面电阻小于106Ω,白度值为77。同时,经过长时间的水洗、光照和热处理等耐久性试验,涂层织物保持稳定的电荷逸散能力。

刘懿德[6](2020)在《连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阻燃改性研究》文中指出连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是由环氧树脂(EP)作为基体,连续纤维作为增强体制备的一种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抗拉压性能好、耐化学腐蚀性好、形变收缩率低等优点,这使得该复合材料在航空部件、道路交通和体育用品等方面应用较多。但是由于环氧树脂基体属于易燃材料,由其和连续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也极易燃烧,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一旦发生火灾,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会被严重威胁,因此设计开发高阻燃性能的连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是当下研究热点,其中绿色环保、对环境友好无卤阻燃剂的筛选是其关键技术。本文针对当前连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存在的阻燃性价比低的问题,选用通用的无卤阻燃剂聚磷酸铵(APP)和可膨胀石墨(EG)复配体系对不同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进行阻燃改性,通过模压成型工艺成功制备出了一系列阻燃性能良好的连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仪、垂直燃烧测试仪、FTT锥形量热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电子力学万能试验机、简支梁冲击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单独添加APP或单独添加EG以及二者复配添加,对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作用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环氧树脂为基体,选取碳纤维、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等三种有代表性的纤维为增强体,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分别制备了碳纤维(CF)、玻璃纤维(GF)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ETF)三种连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探讨了三种复合材料燃烧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成型方式均可成功制备出复合材料且力学性能较稳定,其力学性能主要由纤维增强体决定,但UL-94阻燃测试均不能达到V-0级别,其中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GFREP)和聚酯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PETFREP)的极限氧指数均较低,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FREP)的氧指数达到32%,这是由于CFREP中碳纤含量较高,具有难燃性。锥形量热仪数据表明:和纯环氧树脂相比,碳纤和玻纤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下降较为明显,说明二者有一定的物理阻燃作用。(2)对环氧树脂基体进行阻燃改性是目前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具有工艺路线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APP作为一种常见的绿色环保型无卤阻燃剂,在各类树脂、木材及木塑复合材料中有较广泛的应用,阻燃效率高,分解产物无污染。通过向EP添加APP能有效地提升EP的阻燃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PP含量的增加,EP的阻燃性能提升显着,当EP中的APP含量为15%时,样品可通过V-0级测试,且LOI值达到34%。锥量数据表明:APP能有效降低EP的热释放速率,同时从热重数据可知,APP的加入能提升EP的残炭量,说明APP凝聚相阻燃效果良好。但由于本文采用的APP为原生态粒子,表面未进行改性,导致APP与EP相容性差,因此添加APP后,EP的力学性能下降明显。(3)通过在连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添加APP实现其阻燃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刚性粒子APP能显着提升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当APP添加量为15%时,CFREP、GFREP和PETFREP均能达到V-0级,且LOI值高于27%。同时,APP能使三种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下降,提升残留物质量。实验证明,APP均能提升三种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4)单独添加15%APP虽然能有效提升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但添加量偏高,故选用具有优良膨胀性能的EG作为APP的协效剂,减少阻燃剂的总添加量,有效降低成本。实验显示:APP:EG=5:5,添加量为10%时,二者协效作用最好;按此配方制备的CFREP/A5E5、GFREP/A5E5和PETFREP/A5E5均能达到V-0级,LOI值均高于27%,达到难燃水平;锥量测试数据表明:APP和EG复配能更进一步的降低三类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使总烟气产生量和烟气产生速率同步降低,证明APP和EG由于凝聚相和气相阻燃作用表现出极佳的协同效应,且由于EG的加入能在样品表面形成更多的膨胀炭层,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刘俊威,童亮,王晨,陈兆曙[7](2020)在《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阻燃改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从高分子塑料、纤维及皮革、涂料及橡胶3个方面介绍了各种非金属材料在汽车内饰领域的应用,概述了不同非金属材料的阻燃性能及不同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利用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等级、锥形量热仪及相关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综述了非金属材料的阻燃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未来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的阻燃研究方向。

郝智[8](2019)在《双键官能化的尼龙66短纤维原位硫化增强天然橡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短纤维补强橡胶材料(SFRC)具有高模量、高硬度、耐切割、耐撕裂、耐刺穿、耐负荷疲劳、低生热、低压缩形变、抗溶胀和抗蠕变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轮胎、胶管、胶鞋、密封件等产品中,其加工、结构与性能研究是材料科学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有机短纤维的一种,尼龙66短纤维(PSF)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磨性好、回弹性好等优异性能,是橡胶理想的增强材料。PSF表面极性大,在非极性橡胶中难以分散且易形成应力集中点,因此,必须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才能与橡胶复合。对PSF的化学改性通常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等烯类单体通过打开双键发生自由基反应而实现,由于双键的消失,接枝产物很难与天然橡胶在硫化过程中形成共硫化体系。本文采用含双键的有机分子(甲基丙烯酸(MAA)、硅烷偶联剂(KH570)、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DPEPA))对PSF表面化学接枝改性,实现纤维接枝物与天然橡胶(NR)的共硫化,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界面相互作用及流变行为。研究结果对短纤维补强橡胶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调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首先,通过单双键有机分子MAA、KH570对PSF进行表面改性,利用FTIR、XPS、XRD、SEM、AFM、Raman、NMR等表征手段,研究有机分子的浓度对PSF表面官能团、化学键、结晶度、表面形貌、接枝率、单丝拉伸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纤维接枝物与天然橡胶产生共硫化的机理。将接枝改性的PSF添加到NR(含50phr炭黑(CB))中采用母炼胶法制备NR/CB/PSF复合材料,研究了PSF接枝改性对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动态机械性能、疲劳行为、耐切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双键有机分子MAA、KH570已被成功地接枝在纤维表面,形成含C=C的接枝平台,引入的C=C双键参与了共硫化反应转变成C-S。KH570使体系的硫化时间提前,而MAA则使硫化过程相对延后。接枝改性后,由于引入的C=C参与共硫化反应,增大了纤维与橡胶界面的粘合力,体系100%和300%定伸应力大幅度提高,动态力学损耗因子tanδ下降。共硫化反应使体系的交联密度增大,疲劳性能得到改善。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纤维与橡胶界面的粘结力,使PSF表面起到“钉扎”作用的交联点数目增多,采用含有多个C=C的有机分子PETA、DPEPA对PSF进行表面改性后制备复合材料,并研究纤维接枝改性效果及NR/CB/PSF复合材料性能。红外光谱及XPS测试结果证实:接枝到PSF表面的PETA、DPEPA分子上的C=C双键参与共硫化反应生成C-C。接枝改性会缩短硫化时间,共硫化反应使纤维与橡胶界面的粘合力增大,体系的100%和300%定伸应力分别提高80.35%和42.7%,动态力学损耗因子tanδ下降。体系的交联密度增大,耐切割性能和疲劳性能得到改善。最后,以NR、NR+CB为基体,分别添加MAA、KH570、PETA、DPEPA及经过它们接枝改性PSF制备的硫化胶为研究对象,采用旋转流变仪在动态剪切模式下探讨了体系的特征流变响应。考察了纤维界面共硫化反应、双相填料的相互作用对NR硫化胶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NR硫化胶,炭黑的加入使复合体系的Payne效应更显着;对于NR+CB的硫化胶,无论添加单双键或多双键有机分子改性的PSF,都能使复合体系的Payne效应随有机分子浓度增大而略增大。通过研究混炼胶的线性流变行为,进一步证实了共硫化反应在NR补强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添加含双键的有机分子接枝改性的PSF制备的混炼胶具有相似的流变粘弹响应。随着纤维含量φ增大,混炼胶的Payne效应更显着。对于不同φ的NR/PSF与NR/CB/PSF混炼胶体系,G′~γ曲线可平移成叠加曲线,实验结果符合Guth-Gold关系。接枝改性后混炼胶补强因子f1(φ)值减小,说明未经历共硫化过程的混炼胶中的纤维不能起到补强作用。

刘洪江[9](2019)在《高性能联组传动带的研发》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联组传动带的失效模式进行剖析,明确了联组传动带产生失效的基本原因,从联组传动带的在运转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联组传动带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对联组传动带的硫化模具的结构进行设计、配方的设计和优化、原材料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此来提高联组传动带的使用寿命,从而得以实现联组传动带的高性能化。结果表明,在以氯丁橡胶作为联组传动带的主体橡胶配方中,通过使用高导热率的碳纳米管和高性能的防护体系,有效提高了联组传动带的耐热性和抗热氧老化性能;采用高模量低收缩率聚酯纤维线绳或芳纶纤维线绳作为高性能联组传动带的骨架材料,有效提高了联组传动带的尺寸稳定性,在冲击应力的作用下,使得联组传动带性能更加稳定;联组传动带外包布选用含棉量为50%的广角涤棉布帆作为表面织物,不仅提高了联组传动带的耐曲挠性也提高了联组传动带外包布与缓冲层和压缩层的粘合性能,使得联组传动带有更优异的使用性能;联组传动带顶部联结层作为联结联组传动带中单条传动带的重要扭带,其干热收缩性能将直接影响联组传动带的安装和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提高联组传动带的尺寸稳定性,高性能联组传动带使用了高模量低收缩率的聚酯帘子布,有效降低了联组传动带的横向收缩,从而保证了联组传动带的尺寸稳定性,通过采用以上的一系列设计、研究和实验,我们研制出了一种高性能橡胶联组传动带。高性能联组传动带的使用寿命达到了进口产品同等水平;使用了尺寸更加稳定的高模低缩聚酯线绳和帘子布,使得联组传动带尺寸稳定性提高,减小了联组传动带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加入粘合材料提高了联组传动带缓冲层与骨架材料或与联结层的粘合强度;加入高导热率碳纳米管和高性能防老剂避免了联组传动带在使用过程中因传动带生热导致其过快老化,提高了传动带使用寿命。

杨雅茹[10](2019)在《双壳型微胶囊碳微球对PET及其纤维的阻燃改性和阻燃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当今世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高聚物材料,但PET制品,尤其是PET纤维的易燃性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火灾隐患。因此,对PET进行阻燃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PET常用的传统阻燃剂暴露出诸多缺陷,开发具有“无卤、环保、低添加、抑烟、能用于纺丝”特征的新型阻燃剂成为当前PET阻燃改性的研究热点。碳材料作为一种新兴阻燃剂,在高聚物的阻燃改性中表现出“无卤、环保、高效”的优势。前期研究表明碳微球(CMSs)对PET具有较高的阻燃效率,但目前用碳材料对PET进行阻燃改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CMS s/PET体系的阻燃机理尚不明确。此外,CMSs直接作为阻燃剂时无法达到“抑烟”的要求。氢氧化镁(MH)是一种具有抑烟功效的绿色阻燃剂,但它的缺点是阻燃效率低、且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差。因此,将CMSs和MH配合使用构建新型的复合阻燃剂,并将其用于PET及其纤维的阻燃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课题以“低添加+阻燃+抑烟+可纺”为目的,构建了一种具有双壳结构的微胶囊碳微球阻燃剂,将其用于PET的阻燃改性。首先依次研究了CMSs、氢氧化镁包覆碳微球核壳型阻燃剂(MH@CMSs)以及双壳型微胶囊阻燃剂(MMH@CMSs)在PET复合材料中的阻燃特性和阻燃作用机理。然后研究了MMH@CMSs/PET阻燃母粒的结晶性能和流变性能。最后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阻燃纤维,并用该纤维试织了织物,研究了阻燃纤维和织物的各项性能。全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1)制备了CMSs及CMS s/PET阻燃复合材料,表征了CMS s/PET的阻燃性能,并重点研究了CMSs对PET的阻燃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MS s/PET的阻燃机理为交联成炭机理。在CMSs/PET受热分解初期,CMSs大的表面能使其迁移到PET熔体表面。CMSs表面的自由基与PET降解产生的大分子自由基发生耦合,从而原位形成了交联网,抑制了分子链的断裂并隔离了热量,提高了 PET的热稳定性和难燃性。同时,CMSs能捕捉高活性的氢氧自由基(OH·)来抑制燃烧的自由基链式反应。此外,CMSs能促进PET成炭,炭质颗粒在交联网的作用下沉积在PET表面,提高了炭层的热稳定性和致密性。因此,CMSs使PET燃烧时生成了一个致密有效的三维空间炭层,该炭层牢牢地覆盖在PET表面,有效地隔绝了热与质的传递,从而起到了阻燃作用。(2)为了改善CMSs/PET体系的抑烟性,引入抑烟剂MH。结果表明:CMSs和MH对PET有协同阻燃作用。当将CMSs和MH直接复配使用时,二者的质量比为5:5时阻燃和抑烟效果最好,此时CMS s/MH/PET阻燃复合材料的总生烟量(TSR)比CMS s/PET降低了12.2%。但在此方法中阻燃剂团聚严重,导致CMS s/MH/PET的力学性能严重恶化。因此,研制了 MH包覆CMSs的核壳结构的阻燃剂MH@CMSs。当MH@CMSs的添加量为1.0 wt.%时,MH@CMSs/PET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了27.5%,UL 94垂直燃烧等级达到了V-0级,TSR 比CMSs/PET降低了31.9%。阻燃机理研究表明:经MH包覆后,CMSs对PET的凝聚相阻燃作用进一步增强。与CMS s/PET相比,MH@CMSs/PET燃烧生成的炭层的致密性、连续性以及热稳定性均被极大地提高。在燃烧过程中,核壳型阻燃剂MH@CMSs由表及里呈梯度分解。核心CMSs的主要作用是形成交联网并促进PET成炭,而作为壳层的MH则起到保护CMSs、吸收燃烧区热量、稀释可燃气体浓度以及强化炭层结构四方面的辅助作用。(3)为了改善阻燃剂与PET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和界面结合性,采用微胶囊技术,在核壳型阻燃剂MH@CMSs的表面再包裹一层PET囊壁,制成了具有双壳结构的微胶囊阻燃剂——MMH@CMSs。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阻燃剂的添加量为1.0 wt.%时,MMH@CMSs/PET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MH@CMSs/PET分别提高了57.3%和42.1%。此时,MMH@CMSs/PET的LOI为27.4%。与纯PET相比,MMH@CMSs/PET的点燃时间(TTI)延长了20 s,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总热释放量(THR)以及TSR分别降低了36.6%,22.0%和40.8%。胶囊化处理并未对MH@CMSs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MMH@CMSs的阻燃效率比MH@CMSs略有降低。(4)为了给纺丝提供理论依据,对MMH@CMSs/PET阻燃母粒的结晶性和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MH@CMSs阻燃剂的引入不会改变PET的球晶生长模式,但MMH@CMSs对PET有异相成核剂的作用,其引入显着加快了PET的结晶速率,并提高了PET的结晶活化能。纯PET和MMH@CMSs/PET熔体均属于假塑性流体。在相同温度下,MMH@CMSs/PET的非牛顿指数和结构粘度指数均与纯PET接近。在相同的剪切速率下,MMH@CMSs/PET的粘流活化能略高于纯PET,意味着MMH@CMSs/PET对温度的敏感性增加。(5)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阻燃纤维(FR-PET纤维)。结果表明:MMH@CMSs阻燃剂在PET纤维中的最佳添加量为0.6 wt.%,此时FR-PET纤维的LOI为25.8%。,pk-HRR、THR和TSR较纯PET纤维分别降低了27.3%、23.6%和13.6%。以纯涤纶为经纱、所制备的FR-PET纤维为纬纱织造了阻燃涤纶织物(FR-PET织物)。当经纱密度为180根/10 cm,纬纱密度为200根/10 cm时,该织物可达到纺织品阻燃等级的B1级。综上所述,通过对CMSs和MH@CMSs在PET复合材料中的阻燃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CMSs的交联成炭机理和MH@CMSs的协同阻燃机理。并针对阻燃剂与PET之间的界面结合问题,构建了双壳型微胶囊阻燃剂MMH@CMSs。MMH@CMSs对PET具有较好的阻燃和抑烟效果,并适用于涤纶的熔融纺丝,达到了“低添加+阻燃+抑烟+可纺”的研究目的。

二、聚酯纤维增强MH复合树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酯纤维增强MH复合树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玄武岩纤维、氢氧化镁改性及其乙烯-醋酸乙烯酯复合材料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阻燃剂概述
        1.2.1 阻燃剂简介
        1.2.2 阻燃剂的分类
    1.3 氢氧化镁阻燃剂
        1.3.1 氢氧化镁简介
        1.3.2 氢氧化镁的特性
        1.3.3 改性氢氧化镁的研究现状
    1.4 纤维增强材料
        1.4.1 碳纤维
        1.4.2 玻璃纤维
        1.4.3 玄武岩纤维
        1.4.4 其他
    1.5 乙烯和乙酸乙烯共聚物(EVA)
        1.5.1 EVA简介
        1.5.2 EVA应用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6.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6.2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改性玄武岩纤维及其对阻燃EVA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2.2.3 玄武岩纤维的预处理
        2.2.4 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
        2.2.5 表征和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玄武岩纤维的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
        2.3.2 玄武岩纤维的扫描电镜分析
        2.3.3 玄武岩纤维的元素分析
        2.3.4 复合材料的LOI和UL-94 测试
        2.3.5 复合材料的CCT测试
        2.3.6 复合材料残炭扫描分析
        2.3.7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2.3.8 复合材料的力学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没食子酸对氢氧化镁改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3.2.3 改性氢氧化镁的制备
        3.2.4 表征和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氢氧化镁粉体的沉降测试
        3.3.2 氢氧化镁粉体的吸油值
        3.3.3 氢氧化镁粉体的接触角测试
        3.3.4 氢氧化镁粉体的激光粒度分布测试
        3.3.5 氢氧化镁粉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3.3.6 氢氧化镁粉体的SEM分析和EDX分析
        3.3.7 氢氧化镁粉体的XRD分析
        3.3.8 氢氧化镁粉体的XPS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没食子酸改性氢氧化镁对EVA材料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主要实验仪器
        4.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4.2.4 表征和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复合材料的UL-94 测试
        4.3.2 复合材料的CCT测试
        4.3.3 复合材料的残炭分析
        4.3.4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4.3.5 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学术成果

(2)特种橡胶密封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绪论
    2.1 橡胶密封材料应用背景概述
    2.2 橡胶密封材料高温老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2.2.1 橡胶密封材料耐高温老化配方的研究
        2.2.2 橡胶密封材料高温老化机理的研究
    2.3 橡胶基密封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进展
        2.3.1 橡胶密封材料摩擦性能的研究
        2.3.2 织物/橡胶密封材料摩擦性能的研究
    2.4 织物与橡胶基体粘结复合工艺及性能的研究进展
    2.5 研究现状评述
    2.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3 橡胶密封材料高温老化前后交联密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丁腈橡胶基体为例
    3.1 丁腈橡胶复合材料试样的制备
        3.1.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3.1.2 试样的制备工艺
    3.2 丁腈橡胶复合材料试样的测试方法
        3.2.1 材料的热氧老化
        3.2.2 交联密度的测试
        3.2.3 力学性能测试
        3.2.4 SEM和EDS测试
        3.2.5 数字图像相关测试
    3.3 丁腈橡胶复合材料交联密度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3.3.1 丁腈橡胶复合材料配方的优化
        3.3.2 交联密度对丁腈橡胶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3.3.3 热氧老化对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
        3.3.4 试样厚度及外部工况对基体局部交联密度的影响
        3.3.5 DIC在高温环境下对丁腈橡胶大变形测量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CeO_2/石墨烯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热氧老化前后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试样制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试样的制备工艺
    4.2 CeO_2/石墨烯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的测试方法
        4.2.1 硫化曲线测试
        4.2.2 材料的热氧老化
        4.2.3 SEM形貌表征
        4.2.4 热重分析(TGA)测试
        4.2.5 溶胀平衡测试
        4.2.6 拉伸性能及硬度测试
    4.3 CeO_2和石墨烯对硅橡胶(苯基)基体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4.3.1 CeO_2和石墨烯在硅橡胶(苯基)基体中的分散
        4.3.2 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分析
        4.3.3 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机理分析
        4.3.4 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4.3.5 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的溶胀平衡测试分析
        4.3.6 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CeO_2/石墨烯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热氧老化前后摩擦性能实验研究
    5.1 实验材料及试样制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试样的制备工艺
    5.2 CeO_2/石墨烯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实验测试方法
        5.2.1 材料的热氧老化
        5.2.2 摩擦实验测试
        5.2.3 SEM及XRD测试
        5.2.4 表层交联密度的测试
        5.2.5 硬度的测试
    5.3 热氧老化对硅橡胶(苯基)基体摩擦性能的影响
        5.3.1 XRD和SEM对橡胶基体中CeO_2和石墨烯的观察
        5.3.2 热氧老化对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
        5.3.3 外部荷载对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
        5.3.4 热氧老化对硅橡胶(苯基)复合材料磨耗特性的影响
        5.3.5 硅橡胶复合材料特定工况下摩擦磨损性能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聚酯织物/硅橡胶复合材料多环境下的摩擦行为实验研究
    6.1 织物/硅橡胶复合材料试样的制备
        6.1.1 实验材料
        6.1.2 试样的制备工艺
    6.2 织物/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测试方法
        6.2.1 织物/硅橡胶复合材料试样摩擦条件的设定
        6.2.2 织物/硅橡胶复合材料试样摩擦工况设定
    6.3 织物/硅橡胶复合材料不同环境下的摩擦测试
        6.3.1 外层织物对硅橡胶基体摩擦性能的影响
        6.3.2 干滑环境下织物/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摩擦行为
        6.3.3 高温环境下织物/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摩擦行为
        6.3.4 浸水环境下织物/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摩擦行为
        6.3.5 浸油环境下织物/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摩擦行为
    6.4 本章小结
7 钛酸酯改性硅橡胶与聚酯织物粘结性能的实验研究
    7.1 硅橡胶与聚酯织物的处理与改性
        7.1.1 实验材料
        7.1.2 聚酯织物的处理
        7.1.3 胶粘剂的调配及固化工艺的改进
        7.1.4 钛酸酯对硅橡胶的改性
    7.2 织物/硅橡胶复合材料试样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7.2.1 试样的制备工艺
        7.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7.3 钛酸酯改性硅橡胶的粘结性能
        7.3.1 不同含量钛酸酯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7.3.2 外层织物在硅橡胶表面的剥离测试
        7.3.3 改性对硅橡胶和聚酯织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7.3.4 织物纱线方向对双层织物/硅橡胶复合材料剥离性能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全文总结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沉积环境中的微塑料 ——河口区、海岸带及深海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海洋垃圾问题的由来
        1.1.2 新型污染物——微塑料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微塑料在沉积环境中的研究综述
        1.2.1 微塑料在海洋沉积物中的来源、时空分布和迁移
        1.2.2 微塑料在淡水沉积物中的来源和时空分布
        1.2.3 我国微塑料立项项目及国际合作情况
    1.3 微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3.1 微塑料的毒理学效应及生态影响
        1.3.2 微塑料的风险评估框架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及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1.1 人类活动密集的上海市及长江口
        2.1.2 人类活动极少的深海及深渊海沟
    2.2 各类沉积环境介质中采样、分析方法指南
        2.2.1 已发表微塑料采样指南推荐方法总结
        2.2.2 各类沉积环境中微塑料采样方法
        2.2.3 实验室内微塑料分析方法
        2.2.4 数据统计方法
第3章 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及微塑料标准品制备方法
    3.1 应用于实验质量控制的微塑料标准品制备方法
        3.1.1 片剂微塑料标准品制备方法
        3.1.2 胶囊微塑料标准品制备方法
        3.1.3 试制1-20μm微塑料粉末
    3.2 实验室质量控制——微塑料实验室间对比实验(ILS)
        3.2.1 片剂微塑料标准品制备结果
        3.2.2 胶囊微塑料标准品制备结果
        3.2.3 片剂微塑料应用于实验室间对比实验(ILS)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上海市河道沉积物中微塑料分布特征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河道沉积物微塑料丰度
        4.3.2 河道沉积物聚合物特征
        4.3.3 河道沉积物微塑料的来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江口沉积物中的微塑料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长江口水下表层沉积物微塑料丰度
        5.3.2 粒度分布和微塑料丰度的关系
        5.3.3 沉积物中微塑料的聚合物种类
        5.3.4 重力柱中微塑料随时间变化特征
        5.3.5 微塑料在长江口的沉积及定年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塑料迁移至深渊海沟的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深渊海沟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
        6.3.2 深渊海沟沉积物中微塑料特征
        6.3.3 微塑料进入深渊海沟的途径及深海作为微塑料的汇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微塑料的生态风险评估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基于聚合物毒性进行的风险评估——以上海市为例
        7.3.2 总体暴露途径AEP框架进行的风险评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粘合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碳纤维概述
        1.2.1 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1.2.2 碳纤维的种类与制备方法
        1.2.3 国内外碳纤维发展历程
    1.3 碳纤维的应用现状
        1.3.1 碳纤维的应用范围
        1.3.2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1.3.3 碳纤维在橡胶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3.4 碳纤维在轮胎骨架材料中的应用
    1.4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方法
        1.4.1 氧化处理法
        1.4.2 涂层处理法
        1.4.3 等离子体处理法
        1.4.4 表面接枝处理法
        1.4.5 高能辐射处理法
    1.5 橡胶基体与纤维骨架材料的粘合
        1.5.1 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浸胶体系
        1.5.2 RFL浸胶体系的改性处理
        1.5.3 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在碳纤维与橡胶粘合中的应用
        1.5.4 间甲白橡胶粘合体系概述
    1.6 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7 课题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表征方法
    2.1 原材料
    2.2 实验配方
        2.2.1 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体系浸胶液配方
        2.2.2 预浸液配方
        2.2.3 碳纤维与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3 实验设备与测试表征仪器
    2.4 实验工艺过程
        2.4.1 浸胶液的制备
        2.4.2 浸胶液薄膜的制备
        2.4.3 碳纤维线绳的预处理
        2.4.4 碳纤维线绳的浸渍处理
        2.4.5 碳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5 性能表征及测试
        2.5.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2.5.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5.4 能谱分析(EDS)
        2.5.5 称重法测试碳纤维绳的附胶率
        2.5.6 碳纤维线绳单丝强度测试
        2.5.7 碳纤维绳H抽出力测试
        2.5.8 耐热粘合性能测试
        2.5.9 混炼胶硫化特性测试
        2.5.10 硫化胶力学性能测试
第三章 传统RFL浸渍体系处理碳纤维线绳
    3.1 别言
    3.2 碳纤维线绳的预处理
    3.3 传统RFL浸渍体系对碳纤维线绳粘合性能的影响
    3.4 RFL体系中RF树脂固含量对碳纤维线绳粘合性能的影响
    3.5 浸渍处理时间对碳纤维线绳附胶率的影响
    3.6 附胶率对碳纤维线绳粘合性能的影响
    3.7 干燥固化工艺过程对复合材料粘合性能的影响
    3.8 粘合机理探究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RFL浸胶液处理碳纤维及其粘合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蒙脱土改性RFL浸渍体系处理碳纤维线绳
    4.3 封闭异氰酸酯TDI改性RFL体系处理碳纤维线绳
    4.4 “二浴法”浸渍处理对碳纤维线绳粘合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间甲白体系在碳纤维/橡胶复合材料中的作用规律
    5.1 引言
    5.2 间苯二酚与HMMM摩尔比对橡胶性能的影响
    5.3 HMMM用量对碳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粘合性能的影响
    5.4 白炭黑用量对碳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粘合性能的影响
    5.5 间甲树脂对碳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粘合性能的影响
    5.6 硫磺用量对碳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粘合性能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5)浅色纤维状导电钛白的可控合成及其涂层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导电填料
        1.1.1 导电填料概述
        1.1.2 浅色导电填料的发展
    1.2 导电二氧化钛
        1.2.1 ATO概述
        1.2.2 二氧化钛晶须的制备
        1.2.3 二氧化钛材料的导电修饰
    1.3 抗静电涂层织物
        1.3.1 涂层织物概述
        1.3.2 水性聚氨酯的性能介绍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离子交换法制备高纯水合钛酸晶须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2.2 实验过程
        2.2.3 样品的性能表征
    2.3 结论与分析
        2.3.1 K_2Ti_4O_9晶须的生长
        2.3.2 K~+/H~+离子交换的水合过程
        2.3.3 离子交换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iO_2晶须的可控煅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2.2 实验过程
        3.2.3 样品的性能表征
    3.3 结论与分析
        3.3.1 TiO_2晶须的煅烧制备与晶型转化
        3.3.2 TiO_2晶须的形貌分析
        3.3.3 促进剂/抑制剂掺杂煅烧的探索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沉淀法制备ATO@TiO_2 导电晶须的工艺优化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2.2 实验过程
        4.2.3 样品的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aPO_3)_6 预处理对ATO@TiO_2 导电晶须性能的影响
        4.3.2 包覆参数的优化
        4.3.3 ATO@TiO_2 导电晶须的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静电涂层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5.2.2 实验过程
        5.2.3 样品的性能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涂层的电学性能与白度的研究
        5.3.2 涂层的微观形貌与红外分析
        5.3.3 涂层织物的热性能分析
        5.3.4 涂层织物的耐久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连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阻燃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前言
        0.1.1 环氧树脂概述
        0.1.2 CFREP概述
        0.1.3 GFREP概述
        0.1.4 PETFREP概述
    0.2 阻燃剂分类及阻燃机理
        0.2.1 阻燃剂分类
        0.2.2 阻燃机理
    0.3 FREP复合材料阻燃研究概述
        0.3.1 FREP复合材料阻燃改性方法
        0.3.2 FREP复合材料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0.4 FREP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0.4.1 手糊成型工艺
        0.4.2 模压成型工艺
        0.4.3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RTM)
        0.4.4 缠绕成型工艺
    0.5 本课题立论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0.5.1 立论依据
        0.5.2 研究内容
        0.5.3 创新点
第一章 连续FRE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前言
    1.2 实验部分
        1.2.1 主要材料
        1.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1.2.3 测试样品的制备
        1.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1.3 结果与讨论
        1.3.1 连续FREP的 UL-94和LOI测试
        1.3.2 连续FRER锥形量热仪测试分析
        1.3.3 连续FREP复合材料热稳定性测试分析
        1.3.4 连续FREP复合材料的残炭形貌分析
        1.3.5 连续FRE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1.4 结论
第二章 APP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材料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3 测试样品的制备
        2.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PP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UL-94和LOI测试
        2.3.2 APP阻燃环氧树脂的锥形量热仪测试
        2.3.3 APP阻燃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测试
        2.3.4 APP阻燃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测试
    2.4 结论
第三章 APP阻燃连续FRE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材料
        3.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3 测试样品的制备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PP阻燃连续FREP复合材料的UL-94和LOI测试
        3.3.2 APP阻燃连续FREP复合材料的锥形量热仪测试分析
        3.3.3 APP阻燃连续FRE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分析
        3.3.4 APP阻燃连续FREP复合材料的残炭形貌分析
        3.3.5 APP阻燃连续FRE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APP/EG阻燃连续FRE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材料
        4.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4.2.3 测试样品的制备
        4.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PP/EG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锥形量热仪测试
        4.3.2 APP/EG阻燃连续FREP复合材料的UL-94和LOI测试
        4.3.3 APP/EG阻燃连续FREP复合材料的锥形量热仪测试
        4.3.4 APP/EG阻燃连续FREP复合材料的残炭形貌分析
        4.3.5 APP/EG阻燃连续FRE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阻燃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内饰非金属材料常用阻燃剂及机理
2 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阻燃研究进展
    2.1 汽车内饰高分子塑料类材料阻燃研究进展
    2.2 汽车内饰纺织品及皮革材料阻燃研究进展
        2.2.1 纺织品材料阻燃研究进展
        2.2.2 皮革类材料阻燃研究进展
    2.3 汽车内饰涂料及橡胶材料阻燃研究
        2.3.1 汽车内饰涂料阻燃研究
        2.3.2 汽车内饰橡胶材料阻燃研究
3 结语

(8)双键官能化的尼龙66短纤维原位硫化增强天然橡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短纤维的预处理及与橡胶之间的界面粘合
        1.3.1 短纤维的预处理
        1.3.2 与橡胶之间的界面粘合
    1.4 橡胶基复合材料“共硫化”反应
        1.4.1 橡胶硫磺硫化机理
        1.4.2 天然橡胶硫磺硫化网络结构
        1.4.3 增强体表面的官能化及与橡胶的界面“共硫化”反应
    1.5 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粘弹性质与流变行为
        1.5.1 聚合物材料的粘弹性质与流变学基础
        1.5.2 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粘弹性及流变行为
    1.6 尼龙66纤维的概述
        1.6.1 尼龙66纤维的制备
        1.6.2 尼龙66纤维的结构、性能及应用
        1.6.3 尼龙66纤维表面改性
    1.7 尼龙66短纤维/天然橡胶复合材料
    1.8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 纤维接枝改性工艺及条件
        2.2.1 甲基丙烯酸接枝改性尼龙66短纤维
        2.2.2 硅烷偶联剂KH570接枝改性尼龙66短纤维
        2.2.3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接枝改性尼龙66短纤维
        2.2.4 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接枝改性尼龙66短纤维
    2.3 橡胶复合材料配方及制备
        2.3.1 复合材料配方
        2.3.2 复合材料制备
        2.3.3 流变性能测试试样制备
    2.4 分析表征方法
        2.4.1 纤维表征方法
        2.4.2 复合材料表征方法
第三章 单双键分子接枝改性尼龙66短纤维对NR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3.1 甲基丙烯酸接枝改性对尼龙66短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1.1 FTIR测试分析
        3.1.2 XPS测试分析
        3.1.3 XRD测试分析
        3.1.4 表面形貌表征
        3.1.5 表面接枝率
        3.1.6 单丝拉伸性能
    3.2 甲基丙烯酸接枝改性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2.1 硫化特性
        3.2.2 混炼胶RPA测试分析
        3.2.3 静态力学性能
        3.2.4 动态力学性能
        3.2.5 断面形貌
        3.2.6 溶胀性能
        3.2.7 疲劳行为
    3.3 甲基丙烯酸与硫化体系的化学反应
        3.3.1 XPS测试分析
        3.3.2 固态核磁表征
        3.3.3 拉曼光谱表征
        3.3.4 甲基丙烯酸与硫化体系发生共硫化反应的作用机理
        3.3.5 复合材料拉伸断裂机制
    3.4 硅烷偶联剂KH570接枝改性对尼龙66短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4.1 FTIR测试分析
        3.4.2 XPS测试分析
        3.4.3 XRD测试分析
        3.4.4 表面形貌表征
        3.4.5 表面接枝率
        3.4.6 单丝拉伸性能
    3.5 硅烷偶联剂KH570接枝改性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5.1 硫化特性
        3.5.2 混炼胶RPA测试分析
        3.5.3 静态力学性能
        3.5.4 动态力学性能
        3.5.5 断面形貌
        3.5.6 溶胀性能
        3.5.7 疲劳行为
    3.6 硅烷偶联剂KH570与硫化体系的化学反应
        3.6.1 激光拉曼光谱表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双键分子接枝改性尼龙66短纤维对NR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多双键分子接枝改性对尼龙66短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1.1 FTIR测试分析
        4.1.2 XPS测试分析
        4.1.3 XRD测试分析
        4.1.4 表面形貌表征
        4.1.5 表面接枝率
        4.1.6 单丝拉伸性能
    4.2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接枝改性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2.1 硫化特性
        4.2.2 混炼胶RPA测试分析
        4.2.3 静态力学性能
        4.2.4 动态力学性能
        4.2.5 断面形貌
        4.2.6 耐切割性能
        4.2.7 溶胀性能
        4.2.8 疲劳行为
    4.3 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接枝改性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3.1 硫化特性
        4.3.2 混炼胶RPA测试分析
        4.3.3 静态力学性能
        4.3.4 动态力学性能
        4.3.5 断面形貌
        4.3.6 耐切割性能
        4.3.7 溶胀性能
    4.4 多双键有机分子与硫化体系的化学反应
        4.4.1 XPS测试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R/尼龙66短纤维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研究
    5.1 共硫化反应对硫化胶流变行为的影响
        5.1.1 硫化胶应变扫描分析
        5.1.2 硫化胶频率扫描分析
    5.2 单双键有机分子接枝改性对硫化胶流变行为的影响
        5.2.1 硫化胶应变扫描分析
        5.2.2 硫化胶频率扫描分析
    5.3 多双键有机分子接枝改性对硫化胶流变行为的影响
        5.3.1 硫化胶应变扫描分析
        5.3.2 硫化胶频率扫描分析
    5.4 纤维含量对混炼胶流变行为的影响
        5.4.1 混炼胶应变扫描分析
        5.4.2 混炼胶频率扫描分析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高性能联组传动带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产品和模具结构设计对联组传动带性能的影响
        1.1.1 产品结构设计对联组传动带性能的影响
        1.1.2 模具设计对联组传动带性能的影响
    1.2 原材料的选择对联组传动带性能的影响
        1.2.1 主体橡胶
        1.2.2 骨架材料
        1.2.3 帆布
    1.3 橡胶配方设计对联组传动带性能的影响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原材料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试样制备
    2.4 测试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联组传动带各部位胶料的性能与优化
        3.1.1 压缩层(底胶)胶料硫化特性及老化前后力学性能
        3.1.2 缓冲层胶料硫化特性及老化前后力学性能
        3.1.3 包布层涂胶胶料硫化特性及老化前后力学性能
        3.1.4 联结层帘子布胶料硫化特性及老化前后力学性能
        3.1.5 混炼胶导热性和断面电镜扫描
    3.2 骨架材料的选择及其与胶料的粘合性能
        3.2.1 骨架材料的选择
        3.2.2 骨架材料与胶料的粘合性能
    3.3 联组传动带包布层帆布的选择及其与胶料的粘合性能
        3.3.1 联组传动带包布层帆布的选择及其性能
        3.3.2 联组传动带包布层帆布与胶料的粘合性能
    3.4 联组传动带联结层的选择及其与胶料的粘合
    3.5 联组传动带的生产工艺
        3.5.1 生产工艺流程
        3.5.2 联组传动带生产时的注意事项
    3.6 联组传动产品性能
        3.6.1 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
        3.6.2 耐高低温性能
        3.6.3 疲劳寿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已经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10)双壳型微胶囊碳微球对PET及其纤维的阻燃改性和阻燃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聚物的燃烧和阻燃理论
        1.2.1 高聚物的燃烧过程
        1.2.2 烟雾的产生及抑烟机理
        1.2.3 高聚物的阻燃机理
        1.2.4 阻燃剂及阻燃技术
    1.3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研究
        1.3.1 PET的阻燃方法
        1.3.2 PET常用的阻燃剂
        1.3.3 碳微球阻燃PET的研究进展
        1.3.4 涤纶(PET纤维)阻燃改性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碳微球阻燃PET的研究
    2.1 引言
    2.2 CMSs的制备及其形貌结构表征
        2.2.1 CMSs的制备
        2.2.2 CMSs的形貌结构表征
    2.3 CMSs/PET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燃烧性能表征
        2.3.1 CMSs/PET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
        2.3.2 CMSs/PET的极限氧指数
        2.3.3 CMSs/PET的UL 94垂直燃烧测试结果
        2.3.4 CMSs/PET的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
    2.4 CMSs/PET的炭层分析
        2.4.1 炭层的形貌分析
        2.4.2 炭层的热稳定性分析
        2.4.3 炭层的化学结构分析
    2.5 CMSs/PET的炭层形成机理研究
        2.5.1 研究方法
        2.5.2 CMSs对PET的热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2.5.3 CMSs对PET的热稳定性的影响
        2.5.4 CMSs对PET的热氧降解产物的影响
        2.5.5 CMSs对PET的成炭性的影响
        2.5.6 CMSs对PET的交联行为的影响
        2.5.7 CMSs对PET的热裂解行为及高温裂解产物的影响
    2.6 CMSs/PET的交联成炭机理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微球和氢氧化镁协同阻燃PET的研究
    3.1 引言
    3.2 碳微球和氢氧化镁直接复配阻燃PET的研究
        3.2.1 CMSs/MH/PET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3.2.2 CMSs/MH/PET的极限氧指数
        3.2.3 CMSs/MH/PET的UL 94垂直燃烧测试结果
        3.2.4 CMSs/MH/PET的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
        3.2.5 CMSs/MH/PET的力学性能
    3.3 氢氧化镁包覆碳微球核壳型阻燃剂(MH@CMSs)的制备和表征
        3.3.1 MH@CMSs阻燃剂的制备
        3.3.2 MH@CMSs阻燃剂的表征
    3.4 MH@CMSs/PET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3.5 MH@CMSs/PET的燃烧性能
        3.5.1 MH@CMSs/PET的极限氧指数
        3.5.2 MH@CMSs/PET的UL 94垂直燃烧测试结果
        3.5.3 MH@CMSs/PET的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
    3.6 MH@CMSs/PET的阻燃机理研究
        3.6.1 炭层分析
        3.6.2 热降解动力学分析
        3.6.3 热稳定性分析
        3.6.4 热氧降解产物分析
        3.6.5 成炭性分析
        3.6.6 交联行为分析
        3.6.7 高温裂解产物分析
        3.6.8 MH@CMSs/PET的阻燃机理
    3.7 MH@CMSs/PET的力学性能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壳型微胶囊碳微球(MMH@CMSs)阻燃PET的研究
    4.1 引言
    4.2 双壳型微胶囊碳微球阻燃剂(MMH@CMSs)的制备和表征
        4.2.1 MMH@CMSs阻燃剂的制备
        4.2.2 MMH@CMSs阻燃剂的表征
    4.3 MMH@CMSs/PET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4.4 MMH@CMSs/PET的力学性能
    4.5 MMH@CMSs/PET的拉伸断面形貌
    4.6 MMH@CMSs/PET的燃烧性能
        4.6.1 MMH@CMSs/PET的极限氧指数
        4.6.2 MMH@CMSs/PET的UL 94垂直燃烧测试结果
        4.6.3 MMH@CMSs/PET的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
    4.7 MMH@CMSs/PET的阻燃机理研究
        4.7.1 炭层分析
        4.7.2 热降解动力学分析
        4.7.3 热稳定性分析
        4.7.4 热氧降解产物分析
        4.7.5 成炭性分析
        4.7.6 交联行为分析
        4.7.7 高温裂解产物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MH@CMSs/PET阻燃母粒的结晶性和流变性研究
    5.1 引言
    5.2 MMH@CMSs/PET阻燃母粒的结晶性能
        5.2.1 等温结晶行为
        5.2.2 非等温结晶行为
        5.2.3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5.2.4 结晶活化能
    5.3 MMH@CMSs/PET阻燃母粒的流变性能
        5.3.1 流变曲线
        5.3.2 表观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
        5.3.3 表观粘度对温度的依赖性
        5.3.4 结构粘度指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阻燃涤纶纤维和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阻燃涤纶纤维(FR-PET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2.1 FR-PET纤维的制备和表征
        6.2.2 FR-PET纤维的微观形貌
        6.2.3 FR-PET纤维的阻燃性能
        6.2.4 FR-PET纤维的拉伸性能
        6.2.5 FR-PET纤维的结晶度
        6.2.6 FR-PET纤维的取向度
        6.2.7 FR-PET纤维的回潮率
    6.3 阻燃涤纶织物(FR-PET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3.1 FR-PET织物的制备和表征
        6.3.2 FR-PET织物的外观和规格参数
        6.3.3 FR-PET织物的阻燃性能
        6.3.4 FR-PET织物的拉伸性能
        6.3.5 FR-PET织物的透气性和透湿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聚酯纤维增强MH复合树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玄武岩纤维、氢氧化镁改性及其乙烯-醋酸乙烯酯复合材料性能评价[D]. 姚栋威.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2]特种橡胶密封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 韩瑞杰.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沉积环境中的微塑料 ——河口区、海岸带及深海的比较研究[D]. 彭谷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4]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粘合性能研究[D]. 王海燕.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浅色纤维状导电钛白的可控合成及其涂层应用[D]. 王明序. 江南大学, 2020(01)
  • [6]连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阻燃改性研究[D]. 刘懿德.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阻燃改性研究进展[J]. 刘俊威,童亮,王晨,陈兆曙. 中国塑料, 2020(04)
  • [8]双键官能化的尼龙66短纤维原位硫化增强天然橡胶的研究[D]. 郝智. 贵州大学, 2019(05)
  • [9]高性能联组传动带的研发[D]. 刘洪江. 青岛科技大学, 2019(01)
  • [10]双壳型微胶囊碳微球对PET及其纤维的阻燃改性和阻燃机理研究[D]. 杨雅茹.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聚酯纤维增强MH复合树脂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