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照射治疗烧伤后顽固性溃疡

紫外线照射治疗烧伤后顽固性溃疡

一、紫外线照射治疗烧伤后顽固性溃疡(论文文献综述)

兰宏伟,周忠志,邹梅林,奉水华[1](2020)在《大叶桉煎剂浸浴联合短波紫外线照射对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愈合及血清IL-1β、TNF-α、IL-6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大叶桉煎剂浸浴联合短波紫外线照射对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愈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烧伤残余创面患者147例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n=49)、对照A组(n=49)、对照B组(n=49)。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A组予以短波紫外线照射,对照B组予以大叶桉煎剂浸浴,联合组予以大叶桉煎剂浸浴联合短波紫外线照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三组疗效、残余创面修复情况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创面细菌阳性检出率、创面疼痛程度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焦虑状况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血清生长因子指标[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IL-1β、TNF-α、IL-6表达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联合组创面回缩率、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率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短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治疗2周后创面细菌阳性检出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治疗2周后VAS、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治疗2周后血清EGF、TGF-α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治疗2周后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叶桉煎剂浸浴联合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能通过消除细菌,缓解炎症反应,提高血清生长因子水平,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疼痛程度,效果显着。

马瑞[2](2020)在《瘢痕溃疡发生癌变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统计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瘢痕溃疡及其癌变的发病诱因、发病年龄、皮损特点、病理类型等特点,分析瘢痕溃疡到瘢痕癌相关影响因素,为皮肤瘢痕癌的早发现、合理治疗及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瘢痕溃疡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性瘢痕溃疡及癌变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瘢痕发生的年龄,瘢痕溃疡至瘢痕发生癌变的潜伏期,发病的诱因,发生的部位,瘢痕溃疡的面积,有无淋巴结的转移等,分析瘢痕溃疡至瘢痕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瘢痕溃疡及瘢痕癌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总结疾病的特点,为减少瘢痕癌的发生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瘢痕溃疡收住入院的84例,其中经病理活检确诊为瘢痕溃疡的48例,瘢痕癌的36例。84例瘢痕溃疡均以瘢痕表面破溃为主,基底暗红,溃疡表面有肉芽组织,局部慢性炎症。表现为大小、形态不一的侵蚀性溃疡。溃疡面最小1cm×1cm,最大20cm×30cm。部分溃疡继发感染,溃疡面有脓性或污秽分泌物,部分有恶臭味。36例皮肤瘢痕癌中,皮肤瘢痕组织长期反复瘙痒或摩擦后破溃、渗液、出血,或皮肤在碰伤、摩擦后破溃,最终形成癌性溃疡,部分溃疡表面长出菜花样或火山口样肿物。2、一般情况统计发现:在84例皮肤瘢痕溃疡中,男女比例约为2.2:1,职业构成中农民和工人两种职业占71%,都有长期日光照射史。瘢痕形成的最常见原因为烧伤,其次为外伤,分别占55%和40%。癌变潜伏期254.28±211.06月(21.19±17.59年)。病灶部位最常见于四肢,占47.9%。四肢中又以下肢占比最大,占全部部位的76%。溃疡平均面积为6.15±2.34cm2。瘢痕溃疡中有肿瘤家族史8例,吸烟史28例,饮酒史5例;3、瘢痕癌的组织学病理类型有:鳞状细胞癌占46.4%,基底细胞癌占4.7%,纤维肉瘤占2.4%。鳞状细胞癌的组织病理分级:高分化占21.43%,中分化占5.95%,低分化占8.33%。4、瘢痕溃疡和瘢痕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手术扩大切除病灶后,行游离皮片移植的66例(78.6%),局部皮瓣转移的16例(19.1%),截肢2例。结论:日光照射是瘢痕溃疡发生癌变的危险因素,所以瘢痕溃疡患者要注意防晒。溃疡大小可以作为评估瘢痕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大于40岁以上的瘢痕溃疡患者,要警惕癌变的发生。定期随访瘢痕溃疡、多处活检可以提高瘢痕癌的确诊率。尽早切除瘢痕溃疡可以有效防止瘢痕癌的发生。有肿瘤遗传史、吸烟史的瘢痕患者需要密切随访防止瘢痕溃疡发生恶变。

李仲越[3](2020)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烧伤患者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老年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2010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年龄≥60岁、烧伤深度主要为Ⅱ度的126例老年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定为治疗组,有65例,未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定为对照组,有6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静脉补液、抗感染、创面清创包扎换药等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深、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瘢痕情况、住院总费用及二期手术率进行统计学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1、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两组按严重程度比较,轻度(Z=-2.21,P=0.027)、中度(Z=-2.88,P=0.004)、重度(Z=-2.05,P=0.04),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两组按严重程度比较,轻度(Z=-2.11,P=0.035)、中度(Z=-2.35,P=0.019)、重度(Z=-2.16,P=0.031),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创面感染情况:两组轻度烧伤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568);两组中度烧伤患者比较,(χ2=4.15,P=0.042),两组的重度患者比较(P=0.008),创面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39,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休克、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瘢痕增生情况:治疗组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评分为(0.85±1.14)分,低于对照组(1.49±1.32)分(χ2=-2.98,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再住院手术率:治疗组四肢瘢痕增生患者再住院手术率为4.8%,低于对照组17.2%(χ2=4.77,P=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面部瘢痕增生患者再住院手术率为0,低于对照组8.3%(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躯干瘢痕增生患者再住院手术率均为0,无明显差异。7、治疗总费用情况:治疗组轻度患者住院总费用为(8529.9±1781)元,低于对照组(11993.95±5044.5)元(Z=-3.11,P=0.002);治疗组中度患者为(14576.61±6400.63)元,低于对照组(18707.7±8108.78)元(Z=-2.31,P=0.021);治疗组重度患者为(34053.37±11748.99)元,低于对照组(48490.44±10412.13)元(Z=-2.5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烧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够缩短深Ⅱ度、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创面感染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瘢痕增生程度,降低再住院手术率,治疗总费用也会相对减少,治疗效果确切,在老年烧伤患者的治疗中值得应用。

刘媛媛,李养群[4](2013)在《物理治疗促进伤口愈合及预防瘢痕形成在整形外科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伤口的愈合不良及瘢痕的形成一直是整形外科中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现阶段,在整形外科的治疗进展中,促进伤口愈合及预防瘢痕形成方面,除了手术治疗外,同时联合各种物理治疗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物理治疗主要是通过升高温度影响胶原酶的活性,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不同的物理治疗又具有各自发挥作用的独特原理。临床应用的对照试验表明,手术早期联合物理治疗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进而建议整形外科医师应早期利用联合治疗的方法。

张春敏[5](2010)在《Survivin, Caspa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雄黄的体外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患者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Survivin和Caspase-3在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二)以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体外实验,初步观察雄黄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及机制,为应用雄黄治疗SCC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一)对2007-2009年期间收集的46例皮肤鳞癌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经组织病理确定并组织分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组织中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和病理的关系。(二)以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在37℃、100%湿度、5%CO2孵箱单层传代培养,培养基为含10%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U/mlml链霉素的DMEM培养液,MTT法检测雄黄对体外培养的皮肤鳞癌A431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雄黄对体外培养的皮肤鳞癌A431细胞株诱导凋亡的作用;RT-PCR法检测雄黄对体外培养的皮肤鳞癌A431细胞株Survivin及Caspase-3 mRNA表达量的改变。结果:(一)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本组46例患者组织病理均有不规则肿瘤细胞团块构成的癌巢,侵入真皮网状层或更深;根据Broder分级标准,Ⅰ级鳞癌15例,占32.6%;Ⅱ级鳞癌17例,占37.0%,即高分化鳞癌32例,占69.6%;Ⅲ-Ⅳ级鳞癌即低分化鳞癌14例,占30.4%。所有病例手术切缘彻底。对照组标本20例,均取材于手术切除的正常面部、腹部及外阴部皮肤。(二)免疫组化结果1.Survivin蛋白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Survivin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浆,癌组织中多呈弥漫性分布,在鳞癌组织内及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7%(32/46)、0.0%(0/10),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高分化鳞癌及低分化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9.38%(19/32)、92.86%(13/14),二者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aspase-3蛋白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主要在细胞浆。在皮肤鳞癌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Caspase-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96%(17/46)和90.00%(18/20);在高分化鳞癌及低分化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3.75%(14/32)、21.43%(3/14),二者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鳞癌组织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关系32例Survivin表达阳性组织中有8例Caspase-3表达阳性(8/32,25.00%),而14例Survivin表达阴性组织中有9例Caspase-3阳性表达(9/14,64.29%),二者表达均为阴性者5例,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呈显着负相关(r=-0.375,P<0.05)。(三)雄黄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的体外干预实验结果1.不同浓度雄黄对A431细胞增殖的影响当雄黄浓度在30-400μg/ml时,A431细胞的增殖被抑制,其抑制率随雄黄浓度(30,60,100,200及400μg/ml)的增高而增大,抑制率分别为4%,14%,26%,39%及66%。高浓度雄黄处理细胞后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导致细胞死亡。不同浓度雄黄处理A431细胞24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浓度大于60μg/ml时A4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光镜下观察雄黄作用于A431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正常A431细胞呈菱形、多角形,生长旺盛;不同浓度雄黄作用于A431细胞24h后肿瘤细胞生长不佳,细胞体积稍微缩小,形态不规则,胞膜皱缩,部分细胞漂浮,有部分细胞死亡,并出现小片状无细胞生长区,飘浮细胞增多等现象。随着雄黄浓度的增加,上述现象更加明显。而对照组细胞分布均匀,大小基本一致,核固缩现象偶见。3.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A431细胞经浓度分别为60、100、200μg/ml雄黄作用24 h后,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早期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5.24%、26.07%和11.97%。4.雄黄对Survivin及Caspase-3 mRN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浓度组雄黄(60-200μg/ml)作用A431细胞24h后,与对照组比较Caspase-3产物浓度随雄黄浓度升高而增大,但至200μg/ml时,其浓度又明显降低;Survivin产物浓度则随雄黄浓度升高而减小;内参β-actin见不到肉眼可见的浓度变化。结论:(一)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在皮肤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Survivin蛋白在皮肤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低其表达率越高,因此Survivin可能抑制了鳞癌组织的凋亡;(二)Survivin与Caspase-3蛋白在皮肤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着负相关,说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负反馈调节作用;(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雄黄具有抑制皮肤鳞癌A431细胞株的增殖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雄黄能诱导皮肤鳞癌A431细胞株的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四)雄黄对皮肤鳞癌A431细胞株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基因的表达、提高凋亡蛋白Caspase-3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的。

周景海[6](2006)在《可取出式食管支架预防烧伤后瘢痕狭窄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因吞服强酸、强碱引起食管烧伤并非少见。瘢痕狭窄是食管烧伤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食管烧伤后一旦发生狭窄,多需外科手术治疗,甚至须施行创伤大、并发症多的食管重建手术,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和经济负担,如何预防严重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形成,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现有预防烧伤后瘢痕狭窄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食管扩张及食管腔内置管。尽管进行了大量研究,尚未见单用药物能有效预防烧伤后瘢痕狭窄的临床报道。食管扩张治疗周期长,不少病人难以承受。食管腔内置管能有效预防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形成,食管腔内置入硅胶管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但导管易阻塞,病人仅能进流食或半流食。镍钛记忆合金食管支架现已广泛用于姑息性治疗晚期食管癌及贲门癌,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但因支架置入后不易取出,临床上能成功取出的金属支架在食管内留置最长时间是2月,因而限制了其在食管良性疾病的应用。我们根据金属支架置入后食管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在原有抗反流支架基础上,设计了可取出式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简称可取出式食管支架,Retrievable esophageal stent RES)。为研究RES置入食管后2~4月能否顺利取出,观察其对烧伤后瘢痕狭窄的预防作用,我们以家犬为实验动物,分三部分进行实验。第一部分用5%、10%及20%等3种不同浓度NaOH溶液,根据我们设计的方法建立胸段食管烧伤的动物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致伤食管后引起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观测烧伤后食管狭窄指数、光镜结构及食管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以寻求建立家犬烧伤后瘢痕狭窄的最适合浓度致伤模型。第二部分将RES置入家犬烧伤食管内,观察RES在食管内留置2月、3月、4月能否顺利取出,为观察置管效果,置管4月取出后一组继续观察2月,其他家犬均于RES取出后立即处死,以研究食管的狭窄指数、光镜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及ELISA法检测食管组织内Ⅰ型、Ⅲ胶原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测定食管组织内羟脯氨酸的含量,研究RES对食管顺应性及生物力学的影响。将RES置入正常食管及硅胶管置入烧伤食管作为对照研究。第三部分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了食管组织内TGF-β1、Smad3及Smad7的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以探讨RES预防烧伤后瘢痕狭窄的分子机制。

梁炳友,潘爱星,赵东旭,邵强[7](2000)在《紫外线照射治疗烧伤后顽固性溃疡》文中研究表明

徐荣祥[8](1994)在《烧伤创疡医学 第六章 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赵景春,咸春静,于家傲,吴巍巍[9](2013)在《己酮可可碱在烧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烧伤仍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顽疾之一,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烧伤治疗水平得到了长足进步。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己酮可可碱对烧伤治疗的各个方面,包括烧伤后瘢痕、菌群移位、各主要脏器功能障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与回顾,以期为临床治疗烧伤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曾志刚[10](2013)在《替普瑞酮诱导HSP60、70高水平表达后对严重烧伤患者急性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预防性应用HSPs诱导剂替普瑞酮及胃镜动态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胃黏膜损伤情况,同时检测热休克70基因及热休克蛋白60、70的表达变化,探讨HSPs诱导剂替普瑞酮对严重烧伤患者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HSP60、70保护胃黏膜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严重烧伤患者分为替普瑞酮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其中替普瑞酮及常规治疗组每组15人,正常对照组为10人。于入院第1周及第4周通过行胃镜检查及进行胃黏膜标本采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黏膜HSP60、HSP70的表达;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内HSP72mRNA的表达。结果:1.胃镜检查及HE染色结果显示替普瑞酮治疗组胃黏膜损伤程度比常规治疗组胃黏膜损伤程度明显减轻。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替普瑞酮治疗组中患者伤后第1周内的HSP60表达水平(0.1427±0.0149)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伤后第1周内的表达水平(0.1122±0.0118)及正常对照组的表达水平(0.0406±0.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普瑞酮治疗组患者伤后第4周的HSP60表达水平(0.0468±0.0051)略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伤后第4周的表达水平(0.0433±0.0045)及正常对照组的表达水平(0.0406±0.0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普瑞酮治疗组中患者伤后第1周内的HSP70表达水平(0.1587±0.0162)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在伤后第1周内表达水平(0.1281±0.0131)及正常对照组的表达水平(0.0402±0.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普瑞酮治疗组中患者伤后第4周的HSP70表达水平(0.047±0.0048)略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伤后第4周的表达水平(0.0439±0.0044)及正常对照组的表达水平(0.0402±0.0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替普瑞酮治疗组中患者在伤后第1周的HSP72mRNA表达水平(1.002±0.061)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在伤后第1周的表达水平(0.797±0.049)及正常对照组的表达水平(0.312±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普瑞酮治疗组中患者在伤后第4周的HSP72mRNA表达水平(0.355±0.028)略高于常规治疗组中患者在伤后第4周的表达水平(0.338±0.024)及正常对照组的表达水平(0.312±0.0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普瑞酮治疗组的重度烧伤患者通过预防性的应用HSPs诱导剂替普瑞酮后胃黏膜内HSP60、HSP70的表达均比常规治疗组增加,而其胃黏膜应激性溃疡的严重程度比常规治疗组要明显减轻,这说明HSPs诱导剂替普瑞酮在诱导HSP60、70高表达后确实能对大面积烧伤后应激性溃疡产生防护作用,这为替普瑞酮在临床上作为胃黏膜保护剂防治应激性溃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紫外线照射治疗烧伤后顽固性溃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外线照射治疗烧伤后顽固性溃疡(论文提纲范文)

(1)大叶桉煎剂浸浴联合短波紫外线照射对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愈合及血清IL-1β、TNF-α、IL-6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三组疗效比较:
    2.2 三组残余创面修复情况比较:
    2.3 三组细菌阳性检出率:
    2.4 三组VAS、SAS评分比较:
    2.5 三组血清生长因子指标水平比较:
    2.6 三组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比较:
3 讨论

(2)瘢痕溃疡发生癌变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观察指标
    3.研究方法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84 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2.职业因素对瘢痕溃疡发生癌变的影响
    3.发病部位对瘢痕溃疡发生癌变的影响
    4.发病原因对瘢痕溃疡发生癌变的影响
    5.溃疡面积对瘢痕溃疡发生癌变的影响
    6.瘢痕溃疡病程对瘢痕溃疡及瘢痕癌的影响
    7.肿瘤家族史对瘢痕溃疡及瘢痕癌的影响
    8.吸烟史对瘢痕溃疡及瘢痕癌的影响
    9.瘢痕溃疡发生癌变的病理分型及分化程度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3)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烧伤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烧伤特点及其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Survivin, Caspa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雄黄的体外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及文献研究
    一、中医对皮肤鳞癌的认识
        (一) 概述
        (二) 病因病机
    二、皮肤鳞癌病因及机制研究
        (一) 紫外线
        (二) 人类乳头瘤病毒
        (三) 放射线照射
        (四) 化学物质刺激
        (五) 继发于慢性皮肤病变
        (六) 遗传因素
    三、皮肤鳞癌与凋亡相关因子的研究
        (一) Caspase家族
        (二) Livin与Survivin
        (三) p53
        (四) bcl-2、bcl-xl与bax
        (五) Fas与FasL
        (六)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
    四、皮肤鳞癌的治疗进展
        (一) 传统手术治疗
        (二) Mohs显微切除法
        (三) 光动力疗法
        (四) 咪喹莫特乳膏
        (五) 基因治疗
        (六) 中医药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urvivin和Caspa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实验试剂
        (三) 实验仪器
        (四) 实验方法
    二、结果
        (一) 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
        (二) 免疫组化结果
    三、讨论
        (一) 中医学对皮肤癌的病因病机认识
        (二) 现代医学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病因及机制研究
        (三) Survivin和Caspase-3与肿瘤的关系研究
        (四) Survivin和Caspase-3与皮肤鳞癌关系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雄黄对皮肤鳞癌A431细胞株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的研究
    前言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 主要实验仪器
        (二) 主要药品及实验试剂
        二、实验方法
        (一) 细胞培养
        (二) 细胞传代
        (三) 细胞冻存和复苏
        (四) 细胞增殖抑制率测定—MTT法
        (五) 光镜观察细胞形态
        (六) 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分析
        (七) RT-PCR法检测Survivin及Caspase-3的mRNA表达
        (八) 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
        (一) 不同浓度雄黄对A431细胞增殖的影响
        (二) 光镜下观察雄黄作用于A431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三)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四) 雄黄对Survivin及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
        四、讨论
        (一) 雄黄的抗肿瘤作用临床应用
        (二) 雄黄抗肿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三) 雄黄对皮肤鳞癌A431细胞株的增值抑制作用
        (四) 雄黄对皮肤鳞癌A431细胞株Survivin及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
        五、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综述1
        参考文献
    综述2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的论文科研情况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科研课题

(6)可取出式食管支架预防烧伤后瘢痕狭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可取出式食管支架预防烧伤后瘢痕狭窄的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家犬碱性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可取出式食管支架对碱性烧伤后瘢痕狭窄的预防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可取出式食管支架预防烧伤瘢痕狭窄的分子机制探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致谢
    图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的预测、预防及治疗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己酮可可碱在烧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PTX与烧伤及溃疡创面的关系
二、PTX对烧伤后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影响
三、PTX与烧伤后肠道菌群易位的关系
四、PTX对烧伤后瘢痕的抑制应用
五、PTX与吸入性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急性肺损伤 (ALI) 的关系
六、PTX对烧伤后心、脑功能的保护作用
七、PTX对烧伤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八、总结与展望

(10)替普瑞酮诱导HSP60、70高水平表达后对严重烧伤患者急性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标本采集
        2.2.2 实验溶液及实验器具的准备
        2.2.3 实验流程
    2.3 结果分析
    2.4 统计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胃黏膜病理形态学观察
    3.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黏膜 HSP60、HSP70 的结果
    3.3 Real-time PCR 检测胃黏膜 HSP72mRNA 的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四、紫外线照射治疗烧伤后顽固性溃疡(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叶桉煎剂浸浴联合短波紫外线照射对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愈合及血清IL-1β、TNF-α、IL-6表达的影响[J]. 兰宏伟,周忠志,邹梅林,奉水华. 中国美容医学, 2020(08)
  • [2]瘢痕溃疡发生癌变的相关因素分析[D]. 马瑞.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3]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烧伤患者的疗效分析[D]. 李仲越.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4]物理治疗促进伤口愈合及预防瘢痕形成在整形外科的应用[J]. 刘媛媛,李养群. 医学综述, 2013(05)
  • [5]Survivin, Caspa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雄黄的体外干预研究[D]. 张春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7)
  • [6]可取出式食管支架预防烧伤后瘢痕狭窄的实验研究[D]. 周景海. 第三军医大学, 2006(11)
  • [7]紫外线照射治疗烧伤后顽固性溃疡[J]. 梁炳友,潘爱星,赵东旭,邵强. 现代康复, 2000(01)
  • [8]烧伤创疡医学 第六章 临床应用[J]. 徐荣祥.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4(04)
  • [9]己酮可可碱在烧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赵景春,咸春静,于家傲,吴巍巍.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3(04)
  • [10]替普瑞酮诱导HSP60、70高水平表达后对严重烧伤患者急性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 曾志刚. 南昌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紫外线照射治疗烧伤后顽固性溃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