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腮腺淋巴瘤一例

双侧腮腺淋巴瘤一例

一、双侧腮腺腺淋巴瘤1例(论文文献综述)

邹虎威[1](2020)在《亚甲蓝示踪技术在预防腮腺术后涎瘘中应用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腮腺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头颈肿瘤的3%。手术是治疗腮腺肿瘤的主要方法,随着人们对腮腺肿瘤病理特点了解的深入以及经验的积累,腮腺肿瘤切除的术式经历了由剜除术到腺叶切除术再到部分腮腺切除术的发展过程。部分腮腺切除术是功能性外科发展的产物,其保留了部分腮腺腺体,但是这在保留了部分腮腺功能的同时,也带来了涎瘘率增高的问题。腮腺术后涎瘘的病因在于术中切除部分腮腺组织时,同时切断了腮腺的导管系统,并造成其断端在术区的直接暴露,残存腺体分泌的唾液可从破裂的导管漏入术区,唾液潴留到一定程度就形成涎瘘。为预防涎瘘,在分离腮腺组织时,需对腮腺分支导管仔细甄别并结扎,在完成肿瘤切除之后,还需要对腮腺残端严密缝扎,术后通常配合绷带加压包扎、负压引流等辅助手段。但因为腮腺各级分支导管过于细小、众多,且没有显着颜色,术中难以完全识别;缝扎腮腺残端时又出于对面神经的保护而投鼠忌器,难免遗漏部分腮腺分支导管,导致涎瘘发生。如何有效识别并结扎破裂的腮腺分支导管,是降低涎瘘率的关键,而对破裂的腮腺分支导管缺乏有效的识别手段,是临床预防涎瘘的关键痛点。亚甲蓝是临床常用的染色剂,其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最早开始于1950年代,当时使用的亚甲蓝染色技术通过术前自导管口注入亚甲蓝,使腮腺腺体蓝染,因肿瘤和面神经不蓝染,从而起到便于识别肿瘤和面神经的作用,但该技术造成整个腮腺术区蓝染,反而不利于发现腮腺导管瘘。将亚甲蓝作为示踪剂来实现术中精准识别并结扎腮腺导管瘘口是具有创新性的新技术,此前未见报道,此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是对传统分支导管结扎技术和腮腺残端缝扎技术的有效补充。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亚甲蓝示踪技术在预防腮腺术后涎瘘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资料和方法1.亚甲蓝示踪技术在腮腺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病例分析: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东院区口腔颌面外科行保留腮腺主导管的单侧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的101例病例资料。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法、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以及术后涎瘘、暂时性面瘫等并发症情况。2.应用亚甲蓝示踪技术预防腮腺术后涎瘘的随机对照试验:将临床诊断为单侧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且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入亚甲蓝组和传统组。两组患者均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部分腮腺浅叶切除术。亚甲蓝组于肿瘤切除完成后,于腮腺导管口注入稀释的亚甲蓝,根据亚甲蓝在腮腺术区流出的位置识别并结扎腮腺导管瘘口后,再行腮腺残端缝扎;传统组于肿瘤切除完成后,直接行腮腺残端缝扎。两组患者都行组织补片植入,并留置负压引流管。术后24h引流量低于20mL时拔除负压引流管,并行绷带加压包扎,术后一周拆线,并再次加压包扎一周。术后随访时间为术后一周、两周、三周,每次随访均检查患者涎瘘、面瘫等并发症情况。结果1.亚甲蓝示踪技术在腮腺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病例分析:101例病例中,应用亚甲蓝示踪技术结扎腮腺导管瘘者38例(亚甲蓝组),仅应用传统技术结扎腮腺导管瘘口者63例(传统组)。亚甲蓝组术后涎瘘率7.89%,低于传统组(20.63%,P=0.156)。亚甲蓝组术后面瘫率10.53%,高于传统组(9.52%,P=1.000)。亚甲蓝组手术时间中位数为135分钟,四分位距33,显着高于传统组(中位数为105分钟,四分位距50,P<0.001)。年龄、性别、术式、病理类型、患侧、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在腮腺术后是否涎瘘或面瘫的患者间对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应用亚甲蓝示踪技术预防腮腺术后涎瘘的随机对照试验:自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共纳入患者245例,其中亚甲蓝组122例,传统组123例。亚甲蓝组术后涎瘘率4.92%,显着低于传统组(12.20%,P=0.042)。亚甲蓝组术后暂时性面瘫率13.93%,高于传统组(11.38%,P=0.548)。亚甲蓝组手术时间中位数113分钟,四分位距44,显着高于传统组(中位数为100分钟,四分位距40,P=0.002)。涎瘘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8岁,四分位距26,显着低于无涎瘘患者(中位数53,四分位距19,P=0.037)。术后暂时性面瘫患者肿瘤大小中位数为3.0cm,四分位距2.0,显着大于无暂时性面瘫患者(中位数2.5,四分位距1.3,P=0.015)。结论1.使用亚甲蓝示踪技术术中精准识别并结扎腮腺导管瘘口能显着降低腮腺术后涎瘘发生率,在腮腺手术中有推广价值。2.亚甲蓝示踪技术延长了手术时间,但不会明显增加术后暂时性面瘫的发生率。3.年龄是腮腺术后涎瘘的相关风险因素,低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涎瘘。4.肿瘤大小是腮腺术后暂时性面瘫的相关风险因素,肿瘤越大越容易发生术后面瘫。

陈瑾,李辉,李维,徐冰[2](2020)在《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表现,评价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01~2020-01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54例,均行CT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其CT征象及病理表现。结果 54例患者共发现76个病灶:其中单侧单发36例,单侧双发12例,双侧单发5例(10个病灶),双侧多发1例(6个病灶);边缘清晰63个,边缘模糊13个; 74个病灶伴囊变区;病灶位于浅叶52个,深叶14个,跨叶10个;病灶上下径大于前后径及左右径60个; 76个病灶均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减退; 50个病灶增强后出现"贴边血管征",血管主要来自耳后动脉及颞浅动脉分支。结论腮腺腺淋巴瘤患者CT检查病变多呈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常伴有囊变,包膜完整,增强扫描呈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减退,病灶主要沿纵轴方向生长,结合"贴边血管征",可考虑腮腺腺淋巴瘤可能。

吕良靓,王建波[3](2019)在《腺淋巴瘤与其他腮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鉴别及其效能评估》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腺淋巴瘤与其他腮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鉴别要点,总结规律并评估MRI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腺淋巴瘤患者和28例其他腮腺肿瘤患者,均行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MRI增强检查,分析发病年龄、性别、吸烟史及发病部位等临床资料及MRI表现差异,总结两者鉴别要点并评估MRI诊断效能。结果:腺淋巴瘤组男性多于女性(17/18,94.4%);患者年龄均>50岁;有明确吸烟史14例;多发者7例(38.9%);多位于腮腺后下极(25/31,80.6%),大多数DWI上信号增高(23/31,74.2%);囊性成分在T1WI上呈高信号9个(29.0%);实性成分强化明显(23/31,74.2%),多呈快进快出(27/31,87.1%)。非腺淋巴瘤组女性居多(19/28,67.9%);年龄多≤50岁(18/28,64.3%);无明确吸烟史17例;多发者3例(10.7%);位于腮腺后下极8个(24.2%);少见DWI信号增高(10/33,30.3%);囊性成分在T1WI上呈高信号者少见(2/33,6.1%);实性成分大多强化明显(21/33,63.6%),部分呈快进快出(12/33,36.4%)。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发病数目、发病部位、DWI高信号、囊性成分T1WI高信号及快进快出样强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强化模式及DWI高信号对腺淋巴瘤诊断具有较大价值,OR值分别为101.57(95%CI:6.39~161.47)和63.89(95%CI:5.46~747.47)。结论:腮腺腺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吸烟男性的浅叶后下极,DWI高信号、囊性成分T1WI高信号及增强模式对腺淋巴瘤具有鉴别价值,其中DWI高信号和增强模式具有较大诊断效能。建议对于影像学诊断确切的腺淋巴瘤患者,应尽量避免手术,从而降低损伤面神经的风险。

张丹[4](2019)在《腮腺疾病的影像学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CT纹理分析在腮腺常见上皮源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基于CT图像的3D纹理分析技术在鉴别腮腺常见良恶性上皮源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经病理证实患有腮腺常见良恶性上皮源性肿瘤患者的CT增强动脉期图像资料。选取动脉期图像导入开源软件ITK-SNAP逐层勾画出肿瘤的边界,得到三维可切割图像,再使用MATLAB2017b软件进行纹理特征提取,获取整个瘤体的纹理参数特征。两两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腮腺肿瘤相关纹理参数值:平均值(mean)、均匀度(uniformity)、能量(energy)、熵(entropy)、偏度(skewness)、峰度(kurtosis)、对比度(contrast)、相关性(correlation)、熵和(sum entropy)、熵差(difference entropy)之间的差异,P<0.05的纹理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频率变量绘制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作为肿瘤的特异性、准确性及敏感性的评价标准。结果(1)腺淋巴瘤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组间熵和、熵、平均值、对比度、熵差、能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腺淋巴瘤组熵和、熵、平均值、对比度、熵差、能量均高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组(P<0.05);(2)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组间平均值、均匀度、能量、熵、相关性、对比度、熵和、熵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腺淋巴瘤组平均值、能量、熵、相关性、对比度、熵和、熵差高于多形性腺瘤组,而多形性腺瘤组均匀度高于腺淋巴瘤组(P<0.05);(3)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与多形性腺瘤组间平均值、均匀度、能量、熵、相关性、熵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组平均值、能量、熵、相关性、熵和高于多形性腺瘤组,而多形性腺瘤组均匀度高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组(P<0.05)。(4)腮腺腺淋巴瘤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组平均值的诊断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781,特异度为71.1%,灵敏度为73.8%,最佳阈值为80.88;(5)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组能量的诊断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910,特异度为96.1%,灵敏度为73.8%,最佳阈值为42558500;(6)腮腺多形性腺瘤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组能量的诊断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742,特异度为86.3%,灵敏度为55.6%,最佳阈值为31563064。结论(1)基于CT图像的3D纹理分析定量参数熵和、熵、平均值、对比度、熵差、能量能够有效鉴别腮腺腺淋巴瘤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2)平均值、均匀度、能量、熵、相关性、对比度、熵和、熵差能够有效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3)平均值、均匀度、能量、熵、相关性、熵和能够有效鉴别腮腺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与多形性腺瘤。(4)根据联合AUC、敏感度、特异度综合分析得出,平均值是鉴别腮腺腺淋巴瘤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较为理想的纹理参数;(5)能量是鉴别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较为理想的纹理参数;(6)同时,能量也是鉴别腮腺腺淋巴瘤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相对较为理想的纹理参数。第二部分腮腺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研究目的探讨腮腺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表现、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腮腺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如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结核接触史、临床误诊率、相关辅助检查超声、胸片、PPD(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及CT和/或MR图像,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强化方式、邻近腮腺筋膜及皮肤的变化情况、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分布情况等影像学表现,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结果该组腮腺淋巴结结核患者中年轻人(年龄<50岁)占72%。80%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亦无确切结核病暴露史。临床误诊率高达64%,影像学误诊率达60%,其中CT和MRI误诊率分别为71.4%和42.9%。本组病例共发现43个病灶,38(88.4%)个病灶累及浅叶,14例(56%)为多发病灶。结核病灶同侧腮腺筋膜改变有4种类型:局部增厚(40%,n=10);局部破溃伴邻近皮肤增厚(28%,n=7);局部隆起(20%,n=5);没有改变(12%,n=3)。25例病例中有14例(56%)出现颈部淋巴结病,6例(24%)为双侧淋巴结病,淋巴结最常受累的区域为Ⅱb区(n=11),Ⅱa区(n=9)和Ⅲ区(n=7)。在CT图像上病灶有4种强化方式:均匀强化(37.1%,n=13)、不规则囊性强化(37.1%,n=13)、厚壁环形强化(14.2%,n=5)和花环状强化(11.4%,n=4)。MRI上病灶信号: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呈等信号,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呈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呈明显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呈低信号。结论腮腺淋巴结结核在临床上和影像上易误诊为腮腺肿瘤。腮腺淋巴结结核好发的位置为腮腺浅叶,好发的人群为PPD皮肤试验阳性及伴有颈部淋巴结病的年轻人,CT及MRI图像上病灶同侧腮腺筋膜及病灶周围腮腺实质的水肿有助于腮腺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张平[5](2019)在《磁共振成像在腮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腮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63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扫描、DWI扫描和动态增强扫描。1.分析良恶性腮腺肿瘤的一般资料和常规MRI征象。2.对不同病理类型腮腺肿瘤的ADCmean值、周围腺体ADC值、肿瘤ADCmean值/周围腺体ADC值比值(简称ADC比值)、ADCmin值进行分析,并对各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采用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分析ADCmean值、周围腺体ADC值、ADC比值、ADCmin值在腮腺肿瘤中的鉴别诊断效能,根据最大约登指数确定最佳诊断阈值,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3.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达峰时间(Tpeak)和廓清率(WR)等参数进行分析,观察总结腮腺肿瘤的TIC曲线特征。本研究将腮腺肿瘤的TIC曲线定义为四个类型,即A型(持续型),B型(廓清型),C型(平台型)和D型(平坦型)。结果:1.63例腮腺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52例,恶性肿瘤11例,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患者的平均年龄及性别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女性多见,腺淋巴瘤男性多见,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c2=16.097,P<0.001)。恶性肿瘤中,肿瘤多跨腮腺深浅叶生长、形态不规则、无包膜、边界不清楚。腮腺良恶性肿瘤均可见囊变,两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248)。恶性肿瘤与腺淋巴瘤在T2WI上均可表现为等或低信号,两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61)。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均可见分叶,两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690)。2.总体上,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ADCmean值和ADCmin值无统计学差异,而良性肿瘤的ADC比值高于恶性肿瘤(P=0.001),良性肿瘤周围腺体ADC值低于恶性肿瘤(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周围腺体ADC值0.967×10-33 mm2/s为诊断阈值时,其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0.760、81.82%、94.23%、75.00%、96.08%、92.06%。3.恶性肿瘤的ADCmean值、ADC比值、ADCmin值低于多形性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5、P2<0.001、P3=0.010),而周围腺体ADC值高于多形性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恶性肿瘤的ADCmean值、周围腺体ADC值、ADCmin值高于腺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3、P2=0.000、P3=0.007),而两者的ADC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5.多形性腺瘤的ADCmean值、ADC比值、ADCmin值高于腺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而两者的周围腺体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6.多形性腺瘤TIC曲线A型21例、C型4例;腺淋巴瘤TIC曲线B型19例、C型2例;基底细胞腺瘤TIC曲线B型2例、C型4例;恶性肿瘤TIC曲线A、B、C型分别为1、2、8例。根据腮腺肿瘤TIC曲线特征,以A、B、D型曲线的作为良性肿瘤,C型曲线的作为恶性肿瘤,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72.73%、80.77%、44.44%、93.33%、79.37%。7.TIC曲线C型的患者,联合采用周围腺体ADC值进行诊断,诊断良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100%、90.00%、88.89%、100%、94.44%。结论:1.不同类型腮腺肿瘤的常规MRI征象多有重叠,仅通过常规MRI检查进行鉴别诊断价值有限。2.ADCmean值、周围腺体ADC值、ADC比值、ADCmin值为临床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参考;周围腺体ADC值在鉴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尤其是在鉴别诊断腺淋巴瘤与恶性肿瘤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3.不同病理类型腮腺肿瘤的TIC曲线存在一定重叠,通过联合ADC值进行诊断,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冯浩,邝菲,杨林根[6](2018)在《ADC值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2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资料,取扩散敏感因子b=0、1 000 s/mm2,重复测量3次肿瘤实性部分获得ADC均值,分析比较2组肿瘤间ADC值的差异。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腮腺多形性腺瘤ADC均值为(1.55±0.45)×10-3 mm2/s,腮腺腺淋巴瘤ADC均值为(1.01±0.35)×10-3 mm2/s,2组肿瘤ADC均值有显着差异(P=0.001)。结论:ADC值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童娟[7](2017)在《功能MRI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8例涎腺肿瘤患者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脂肪抑制T2WI、增强扫描脂肪抑制T1WI。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界、MR信号、强化类型、均匀性、邻近组织的浸润及颈部淋巴结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不同类型涎腺肿瘤间MR征象的差异。结果(1)涎腺肿瘤共108例(116个瘤灶),大涎腺来源107例(腮腺101例、颌下腺6例)、小涎腺来源1例。良性肿瘤98个,包括多形性腺瘤52个,腺淋巴瘤32个,基底细胞腺瘤6个,肌上皮瘤5个,血管瘤2个,脂肪瘤1个;恶性肿瘤18个,包括粘液表皮样癌5个、腺泡细胞癌4个、腺样囊性癌3个、淋巴上皮癌2个、鳞癌1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个、淋巴瘤1个、转移瘤1个。(2)涎腺常见良性肿瘤的MRI表现:良性肿瘤多形态规则(71/98)、边界清楚(66/98)。所有52个多形性腺瘤T2WI表现为高信号并呈延迟强化,40个瘤灶信号不均,6个表现为单侧腮腺内多灶性结节;32个腺淋巴瘤增强后均呈中度强化,其中18个瘤灶T2WI表现为等信号,24个瘤灶内见囊变;6个基底细胞腺瘤中,3个肿瘤内见点状、裂隙状囊变;5个肌上皮瘤中,3个呈分叶状,4个见广泛囊变;2个血管瘤形态不规则,T2WI呈高信号并显着强化。(3)涎腺常见恶性肿瘤的MRI表现:5个粘液表皮样癌中,3个中、低度恶性者呈囊实性,边界较清晰,2个中、高度恶性者呈实性,边界不清;3个腺样囊性癌中,2个以侵犯范围广泛为特征;4个腺泡细胞癌中,1个低度恶性者与良性肿瘤较难区分,1个肿瘤直径>3cm,表现出明显浸润性生长特点;恶性多形性腺瘤(1个)表现为T2WI高信号并大片囊变,且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结论MRI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常见涎腺良、恶性肿瘤MRI表现各有特点,对大多数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是可行的。第二部分: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涎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及这两项技术在涎腺肿瘤亚型区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临床怀疑涎腺肿瘤的患者106例,男61例,女45例,平均年龄47.86±16.1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T MR扫描,DWI采用单次激发多平面自旋回波(SS-SE-EPI)序列,扩散敏感系数b值采用0,500,1000s/mm2,测量并分析病变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DCE-MRI采用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GRE T1WI(VIBE)序列,对数据进行后处理后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峰值时间(Tpeak)、廓清率(WR)进行分析,总结涎腺肿瘤的TIC特征。本研究将涎腺肿瘤的TIC定义为四种类型:A型,Tpeak>120s,即渐进性强化;B型,Tpeak≤120s,WR≥30%,快速强化,快速廓清;C型,Tpeak≤120s,WR<30%,快速强化,缓慢廓清;D型,平坦型,提示病变无强化或囊性病变。绘制ROC曲线,比较ADC值、TIC及两者联合对涎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1)90例腮腺肿瘤共94个病灶纳入统计学分析,其中良性75个(多形性腺瘤39个、腺淋巴瘤24个、肌上皮瘤5个、基底细胞腺瘤4个、血管瘤2个、脂肪瘤1个),恶性肿瘤19个(黏液表皮样癌6个、腺泡细胞癌4个、腺样囊性癌3个、淋巴上皮癌2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个、淋巴瘤2个、转移瘤1个)。(2)DWI:良、恶性腮腺肿瘤间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1.02±0.25)×10-3 mm2/s]显着低于多形性腺瘤[(1.70±0.26)×10-3 mm2/s);P<0.001]、高于腺淋巴瘤[(0.88±0.16)×10-3 mm2/s;P<0.05];多形性腺瘤的ADC值高于除肌上皮瘤外的其他良性上皮性肿瘤(P=0.001),腺淋巴瘤的ADC值则低于其他良性肿瘤(P<0.001)。(3)DCE-MRI:39个多形性腺瘤TIC表现为A型34个、C型5个;24个腺淋巴瘤TIC表现为B型19个、C型5个;4个基底细胞腺瘤和2个血管瘤TIC均表现为C型;5个肌上皮瘤TIC表现为A型2个、C型3个;1个脂肪TIC表现为D型。恶性肿瘤中除1个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和1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表现为A型外,余均表现为C型。(4)将表现为A型(流入型)、B型(廓清型)和D型(平坦型)曲线判为良性肿瘤、C型(平坦型)曲线判为恶性肿瘤时,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0.62,特异度为0.92;C型曲线患者中,以ADC<1.36×10-3 mm2/s诊断恶性肿瘤时,敏感度为0.92,特异度为0.95。结论(1)良恶性腮腺肿瘤间ADC值存在重叠,鉴别诊断时不应单纯依靠DWI;TIC表现为A、B、D型多提示良性肿瘤,C型曲线常提示恶性肿瘤;TIC为C型时,联合ADC值可明显提高对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效能。(2)ADC值在腮腺良性上皮性肿瘤的亚型间存在差异,具有区分肿瘤病理亚型的潜力。第三部分: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在涎腺肿瘤中的初步应用目的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IVIM DWI)参数在不同病理类型涎腺肿瘤间的差异性。方法选择临床怀疑涎腺肿瘤的患者101例,男58例,女43例,中位年龄47岁。患者均行3.0T MR扫描,IVIM采用11个b值(0、10、20、30、50、80、100、200、300、400、800 s/mm2)。对涎腺肿瘤基于IVIM理论基础的灌注和扩散成像进行评估。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法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涎腺肿瘤间IVIM参数值D值、D*值及?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比较IVIM参数鉴别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1)101例患者中完成IVIM DWI检查并纳入统计学分析者共87例(91个病灶),包括良性肿瘤76个(多形性腺瘤42个,腺淋巴瘤23个,肌上皮瘤5个,基底细胞腺瘤4个,血管瘤2个)和15个恶性肿瘤(粘液表皮样癌4个、腺泡细胞癌4个、腺样囊性癌2个、淋巴上皮癌2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个、淋巴瘤1个、转移瘤1个),85个发生于腮腺,6个发生于颌下腺。(2)恶性肿瘤的D值[(0.98±0.30)×10-3 mm2/s]显着低于多形性腺瘤[(1.61±0.24)×10-3 mm2/s;P<0.01]、高于腺淋巴瘤[(0.72±0.17)×10-3 mm2/s;P<0.01];恶性肿瘤的D*(26.63×10-3 mm2/s)值高于多形性腺瘤(14.27×10-3 mm2/s)[P<0.01]、低于腺淋巴瘤(44.90×10-3 mm2/s)[P<0.01]。除肌上皮瘤外[(1.40±0.19)×10-3 mm2/s],多形性腺瘤的D值显着高于本组其他良性上皮性肿瘤(P<0.05),D*值在上述4种良性上皮型肿瘤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D值和D*值鉴别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7、0.997,灵敏度分别为0.98、0.95、特异度分别为0.95、0.98;鉴别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85,灵敏度分别为0.95、0.80、特异度分别为0.80、0.81;鉴别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80,灵敏度分别为0.73、0.95、特异度分别为0.95、0.77。结论IVIM参数D值和D*值能有效的鉴别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并且在涎腺良性上皮性肿瘤的亚型间具有差异;IVIM DWI对区分涎腺肿瘤的良恶性和病理亚型具有较大的潜力。

李玉民,黎艳,刘向华,黄志明[8](2017)在《37例腮腺腺淋巴瘤的MSCT表现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MS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37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主要观察病灶位置、大小、数量、形态、密度及强化方式等。结果 37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9.4岁,共发现103个病灶,其中单侧单发者17例,多发者20例,所有病灶均发生于腮腺浅叶、下极。病灶呈类圆形、椭圆形、分叶状软组织肿块,96个病灶于平扫呈略高密度,5个病灶呈低密度,2个病灶呈等密度,可见不同程度的坏死、囊变,其中82个病灶囊变区呈裂隙样。增强扫描101个病灶呈"快进快出"表现,25例病灶周围出现贴边强化血管影,其中6例病灶内见小血管穿行。9例患者同时合并上颈部淋巴结增大。结论腮腺腺淋巴瘤好发于老年男性,常多发,位于腮腺浅叶下极,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分析其影像征象并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梁理娟,赖华强,李凤谊,李振兴[9](2017)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特点,探讨超声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腮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8例腮腺肿瘤中超声诊断腮腺腺淋巴瘤18例,而病理确诊腮腺腺淋巴瘤1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8%,另外4例病理诊断为腮腺混合瘤3例,腺样囊性表皮样癌1例。结论:腮腺腺淋巴瘤超声表现为腮腺后下象限的无痛性肿块,单发或多发,界限清,血流信号丰富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吸烟史可提高腮腺腺淋巴瘤诊断符合率,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

欧阳芬,赵洪利,朱新进,廖秋玲[10](2017)在《腮腺腺淋巴瘤的CT影像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疾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8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分析病灶的数目、部位、形态、边界、密度、邻近结构关系及强化方式。结果18例患者共24个病灶,单发14例,多发4例;23个病灶位于腮腺浅叶,1个病灶呈跨叶生长;22个病灶位于腮腺后下极,2个病灶位于其他部位;23个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1个病灶呈浅分叶状;22个病灶边界清楚,2个病灶边界模糊,邻近腮腺组织密度增高;17个病灶平扫密度均匀,7个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2个病灶轻度强化,9个病灶中度强化,13个病灶重度强化,病变内囊变区无强化;21个病灶见贴边血管征;所有患者颈部均无肿大淋巴结。结论腮腺腺淋巴瘤的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术前对本疾病作出定性诊断。

二、双侧腮腺腺淋巴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侧腮腺腺淋巴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亚甲蓝示踪技术在预防腮腺术后涎瘘中应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
前言
第一部分 亚甲蓝示踪技术在腮腺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病例分析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应用亚甲蓝示踪技术预防腮腺术后涎瘘的随机对照试验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录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病例1
        患者信息
        病史
        检查
        诊断和治疗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病例2
        患者信息
        病史
        检查
        诊断和治疗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病例3
        患者信息
        病史
        检查
        诊断和治疗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病例4
        患者信息
        病史
        检查
        诊断和治疗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病例5
        患者信息
        病史
        检查
        诊断和治疗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病例6
        患者信息
        病史
        检查
        诊断和治疗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病例7
        患者信息
        病史
        检查
        诊断和治疗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病例8
        患者信息
        病史
        检查
        诊断和治疗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腮腺术后涎瘘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一
英文论文二

(2)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检查方法
    1.3 病理特征分析与CT图像评价
    1.4评价标准
2 结果
    2.1 腮腺腺淋巴瘤标本大体和镜下所见
    2.2 CT表现
3 讨论
    3.1 腮腺腺淋巴瘤又称Warthin瘤。
    3.2腮腺腺淋巴瘤有其自身的临床病理特点及CT特征表现:
    3.3 腮腺腺淋巴瘤的主要鉴别诊断有:

(3)腺淋巴瘤与其他腮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鉴别及其效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MRI扫描参数及方法
    1.3 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临床资料
    2.2 病灶数目、部位及基本形态
    2.3 MRI表现
    2.4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腺淋巴瘤的一般临床特点
    3.2 病灶数目、部位及基本形态
    3.3 MRI表现
    3.4 MRI诊断效能
    3.5 MRI与其他常规影像学方法的比较
    3.6 腺淋巴瘤的治疗管理

(4)腮腺疾病的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CT纹理分析在腮腺常见上皮源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腮腺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 影像学新技术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研项目及会议交流情况

(5)磁共振成像在腮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中英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病例原始图片资料
附录C:个人简历
附录D.综述
    参考文献

(6)ADC值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影像设备及参数
    1.3 DWI图像后处理和ADC值测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肿瘤数量、大小及位置
    2.2 肿瘤形态、边界及MRI表现
    2.3 肿瘤ADC值
3 讨论
    3.1 临床概述及病理特点
    3.2 MRI影像特点

(7)功能MRI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涎腺肿瘤的一般情况
        2.2 涎腺良性肿瘤MRI表现
        2.3 涎腺恶性肿瘤MRI表现
    3 讨论
        3.1 涎腺肿瘤MRI表现概述
        3.2 涎腺良性肿瘤的MRI诊断
        3.3 涎腺恶性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涎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处理及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肿瘤ADC值
        2.2 肿瘤TIC类型
        2.3 DWI联合DCE-MRI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3 讨论
        3.1 DWI、TIC在涎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3.2 DWI、TIC在诊断涎腺肿瘤亚型中的应用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在涎腺肿瘤中的初步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MRI扫描技术
        1.3 数据采集与分析
    2 结果
        2.1 涎腺肿瘤的一般情况
        2.2 涎腺肿瘤各组间参数值定量分析结果
        2.3 涎腺肿瘤IVIM灌注相关参数与TIC类型相关性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致谢

(8)37例腮腺腺淋巴瘤的MSCT表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评价
2 结果
    2.1 病灶数目及发病部位
    2.2 影像表现
        2.2.1 病灶边界及形态
        2.2.2 病灶大小及密度
        2.2.3 增强扫描
        2.2.4 并发表现
    2.3 病理结果
3 讨论
    3.1 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
    3.2 CT表现
    3.3 鉴别诊断

(9)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
    2.2手术病理结果
3 讨论
    3.1 腮腺腺淋巴瘤
    3.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涎腺的检查
    3.3 鉴别诊断

(10)腮腺腺淋巴瘤的CT影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MSCT检查方法
    1.3 图像评价
    1.4 病理诊断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3.2 CT表现
    3.3 鉴别诊断

四、双侧腮腺腺淋巴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亚甲蓝示踪技术在预防腮腺术后涎瘘中应用的临床研究[D]. 邹虎威. 山东大学, 2020(04)
  • [2]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 陈瑾,李辉,李维,徐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05)
  • [3]腺淋巴瘤与其他腮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鉴别及其效能评估[J]. 吕良靓,王建波. 肿瘤影像学, 2019(03)
  • [4]腮腺疾病的影像学研究[D]. 张丹.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5]磁共振成像在腮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张平.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6]ADC值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冯浩,邝菲,杨林根. 医疗卫生装备, 2018(03)
  • [7]功能MRI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D]. 童娟. 苏州大学, 2017(04)
  • [8]37例腮腺腺淋巴瘤的MSCT表现分析[J]. 李玉民,黎艳,刘向华,黄志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06)
  • [9]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J]. 梁理娟,赖华强,李凤谊,李振兴.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7(02)
  • [10]腮腺腺淋巴瘤的CT影像学分析[J]. 欧阳芬,赵洪利,朱新进,廖秋玲.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03)

标签:;  ;  ;  ;  ;  

双侧腮腺淋巴瘤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