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世纪大道10年解决环境问题近2万个

中国环保世纪大道10年解决环境问题近2万个

一、中华环保世纪行10年解决环境问题近2万个(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王敬照[2](2018)在《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大众媒介一直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媒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白洋淀生态保护中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40多年来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发展变化,从微观角度探究中国媒体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及作用,并力图揭示媒体生态报道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以期为白洋淀生态保护乃至中国的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72年至2018年的有关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报纸)新闻报道,同时结合保定市、安新县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环境年鉴河北部分、河北经济年鉴环境保护部分的内容以及有关白洋淀四次综合治理的文件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媒体构建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和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三个阶段进行系统阐述。本文认为,媒体在生态报道中受政府、公众以及媒介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并切实担负起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风险的监督者、生态对话的参与者和生态教育的推动者的角色和职责。

邵玮[3](2017)在《环境规制约束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态承载力下降成为人类将长期面临的挑战,自十八世纪中叶,人类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世界进入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跨越式大发展以及化石能源的大规模运用,社会生产力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持续提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水平也快速增强。在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同时,作为人类文明进步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此消彼长,在以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为基础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下,人类社会的繁荣程度几乎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成正比。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种类不断增多、人类需求日益提升,最终导致在人类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和废弃物总量达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上限,从而引发了全世界范围的各类污染事件和灾害事件,自然生态系统即将面临系统性不可逆转的威胁。进入到20世纪以后,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公害事件使人类的生存面临巨大威胁。各国政府、学界专家以及一些有先见之明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人类经济增长、社会繁荣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认为人类社会系统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依靠,过量的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将使自然生态系统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自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渐形成并在国际上推开,以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和个人接受并采用。产业结构优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将伴随始终的重点问题。一直以来,我国环境问题的持续存在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产业结构是链接经济、社会与自然三者之间的枢纽: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要素流动促使经济发展更有效率的推进;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社会财富分配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关系到社会持续稳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转为集约,降低消耗与污染水平,逐步减轻自然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实现长足进步,建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然而,目前我国的产业发展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在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步入绿色发展道路,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难点在产业结构调整,出路也在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业结构一直以自身各个产业、行业的特征和规律演进着,或是技术进步的冲动,或是效率的冲动。在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环境硬约束日益刚性。以环境规制政策为表现形式的环境约束手段存在的大前提下,环境规制工具的使用改变企业的运营成本,调整行业比重,进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动,最终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环境负外部性的问题单纯通过市场机制难以解决,必须依靠环境规制工具和市场机制的相互配合才能使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关系达到最优。环境规制不仅可以促使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不仅可以倒逼产业结构调整,而且环境、生态要素本身就应成为产业优化的标准和要素。中国早在“十一五”末期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至今为止,中国产业发展大而不强的问题依旧未能解决。长期以来以透支自然资源与能源的低效率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导致生态系统日益脆弱,环境污染已经开始困扰到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国在30年内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也在短时期内经历了生态破坏带来的苦果。2015年,我国SO2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1859.1万吨和1851.8万吨,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2223.5万吨和229.9万吨。虽然近年来各类污染物排放量有下降趋势,但环境风险始终较高。过去为了追求经济高增长而付出的环境代价已经开始对国民生活造成显着的负面影响。根据《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报告(2004-2010)》显示2004年-2010年空气污染导致的早死人数达到25万人-50万人,造成的健康经济损失占总GDP的0.8%-1%,环境破坏引发的危害已经开始严重制约和危害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环境规制的倒逼不仅来自于国际压力,同时更是中国为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的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处的全球产业链地位导致了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而决定了中国产业发展对生态资源环境势必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而,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需尽早实现。本文依照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首先阐释环境约束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原理,然后根据环境约束下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分析,设定量化模型,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区间,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核心理论。最后,根据分行业和分区域的量化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并针对各项路径指出具体政策建议。具体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探讨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对我国产业在未来走向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的指导作用,对促进我国实现产业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美丽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阐释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核心概念,分析了环境约束、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是理论基础。本章对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环境观、习近平的生态环境观、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分税制改革下的地方政府博弈、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等方面分析了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是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类与产业发展有关的要素都会对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资本量、技术水平、社会需求、生态要素、环境规制政策以及环保产业发展水平等。第四章是中国环境规制的演进历程。通过梳理国家环境规制政策、环境规制机构、环境规制信息披露、环境规制执法、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等演进过程,探讨中国环境规制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第五章是环境规制手段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分析。通过分析中国大气污染行业和水污染行业的特征以及产业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构建实证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于环境治理投资逐年加大、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合格率逐年提升以及单位产值能耗逐年下降等原因,小型工业企业由于无法适应环境规制的要求而逐步被淘汰出市场。同时,环境因素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要素,在严格环境执法手段的保障下得到了更好的执行。第六章是探索环境规制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主要针对中国未来环境规制的发展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为目标,运用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并根据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提出相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研究的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在基础理论和实证分析方面,还有很多的研究工作尚未完成。综上所述,本文在两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第一,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了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机理。同时,从传统产业经济学注重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的思路中转变出来,将生态要素补充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要素之一。第二,在实践研究方面,根据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行业的实证分析得出的产业结构特征和行业特性,构建在日益严格环境规制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并相应提出多种政策实施建议,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胡凌艳[4](2016)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研究》文中指出生态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主要是环境和资源)关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是人类文明的有机构成部分。生态文明重在建设,并且历来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一个国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不仅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水平,也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从生态运动在世界兴起以来的历程看,随着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保护地球等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波澜壮阔、方兴未艾的趋势,并且如马克思所说,这“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固然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但是更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公众参与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公众通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通过实质性地介入生态治理过程并影响其决策,能有效地反映和实现自己在生态利益方面的诉求,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愿落到实处。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到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讨论、保护、利用中来。中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抽象口号到具体行动、从群众式运动到治理常态化、从响应政策号召到自觉主动参与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进步与挑战并存,令人欣慰的是公众的参与能力日益增强,甚至倒逼政府的生态治理改革。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庄严的行动,正汇入当代中国进步的潮流之中。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具有正当性。学理层面的正当性强调科学理论的指导并善于吸收、借鉴“他山之石”,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这方面,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及蕴含于其中的人的活动理论,必须扬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论,必须借鉴生态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理论,必须参考西方的环境公共信托理论。实践层面的正当性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无论是解构旧理论还是创立新理论,目的都是如此。在这方面,公众必须并且也只能通过一系列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参与内容和参与形式,并且经历一定的过程才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美丽中国,建构崭新的、和谐的人地关系。经验层面的正当性强调公众个体、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这方面,公众个体应从社会责任感、消费理念、科学知识等方面来培育和锻炼自身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国家应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实现生态善治,国际社会也应加强全面合作,维护全人类在生态文明上的共同利益。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具有可行性,这种可行性表现在:听证会、座谈会、问卷调查、信访、公益诉讼等平台被公众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立法、决策、执行、救济等环节;作为公众参与重要载体的环保NGO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较之公众个体而言,它们能够在与政府、企业等多方主体的对话和协商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的共同发力不断创新着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使公众能够借助媒体形成强大的公共舆论压力,进而影响政府的生态政策议程及行动框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正在成为中国政府和公众的共识。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良好的可行性条件并不意味着当代中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帆风顺的,事实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仍存在着参与的复杂性、参与行为带有盲目性、参与无序化、参与深度不足等现实问题。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受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科学文化素质的制约、制度体系不配套的制约、政府部门及官员政绩观的制约等,因而需要我们以深刻的问题意识,直面而不回避问题,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倡导的“共享”理念的题中之义,又由于它涉及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和各层面,因而需要将其当做一项系统工程,采用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来解决:提升公众的生态科技意识、生态权利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生态法制意识;明晰政府职责,为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需求提供充分保障;整合和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机制、表达机制、介入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整体功效;充分挖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效能,实现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扩大公众体制内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建构合理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从公众能力指数、政府支持指数、绩效指数三方面对公众参与进行科学评价;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汲取世界公众生态参与的有益成果和成功经验,为中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面向未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应遵循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顶层设计与基层摸索相统一的原则、从中国国情出发与借鉴国外经验相统一的原则,继续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自我,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为世界进步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徐忠麟[5](2015)在《我国环境法治的社会资本理论考察》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环境法律规范体系、环境法治实施体系、环境法治监督体系和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已初步形成与生态文明基本相适应的环境法治体系。但环境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不减反增,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表明我国现阶段环境法治部分甚至大部分失灵。从环境法治自身来看,环境法治失灵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环境法治观念冲突、环境法律制度权威不足和环境法治运行不畅等方面,而我国环境法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法学内部,注重制度构建但对制度落实或对制度的实施条件研究不够,注重环境法律体系的构建但对环境执法、司法特别是对影响环境执法和司法的相关因素研究不够。因而,有必要跳出现有法学理论的束缚,寻求其他学科前沿理论的支持来解释和校正当前环境法治失灵的现象。社会资本理论是社会学与经济学交叉演化而成并对其他社会科学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是当前解释经济、政治、社会等现象的一种颇具说服力的理论范式,也可以引入环境法治领域解释和校正环境法治的失灵问题。社会资本是根植于定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嵌入于一定网络、规范和信任等因素及其蕴含文化中的,可以促进或阻碍经济社会或其某方面发展的重要资源。社会资本核心构成的网络、规范和信任是考察环境法治的基本视角,对环境法治的观念、制度和运行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既可以解析我国环境法治的失灵问题,也可以为我国环境法治失灵的校正提供新向度。基于网络考察环境法治形成的环境立法网络、环境执法网络、环境司法网络和环境法治监督网络,可以较好地解析环境法治失灵的原因。环境立法网络中,纵向网络的突出而横向网络特别是公民参与网络的不足、权威关系异化即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在网络中的错位、强关系突出而弱关系不足对环境立法理性商谈的影响等问题的存在,是环境法治失灵的重要原因;环境执法和司法构成的环境法治实施网络中,网络的封闭性不足和“结构洞”过多难以保障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权威关系不足和权威关系过渡并存影响了环境执法与司法的公信力,纵横向网络与强弱关系的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环境执法与司法的效果;环境法治监督网络中,纵向网络的强关系突出容易排斥圈外人而失去监督作用,横向网络的弱关系不足容易导致监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结构洞”的普遍存在致使信息难以在网络内传递而减弱监督作用。校正环境法治失灵,优化环境法治网络,需要通过优化不同环境法治网络的成员,改善环境法治网络的结构,健全环境法治网络的运行机制来增加社会资本的积累。基于规范考察环境法治形成的环境文化规范、环境习俗规范和环境软法规范,也可以较好地解释我国环境法治失灵的问题。环境法治观念的冲突,主要源于环境文化规范内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经济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冲突;环境法律制度权威的不足,可归因于环境法律制度与环境文化规范、环境习俗规范和环境软法规范的冲突;环境法治运行的不畅,也可以在环境文化规范、环境习俗规范和环境软法规范中找到原因。校正环境法治的失灵,需要通过生态人文精神的塑造推动环境法治观念的规范整合,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环境法律制度的规范整合,通过生态实践理性的一以贯之推动环境法治运行的规范整合。基于不同学科视野的信任考察环境法治形成的环境法治观念信任、制度信任和运行信任,也是解释我国环境法治失灵的重要视角。基于心理学对我国环境法治的人际信任分析、基于社会学对我国环境法治的社会信任分析以及基于政治学对我国环境法治的政治信任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环境法治的观念信任缺失与环境法治观念冲突之间、制度信任缺失与环境法律制度权威不足之间、运行信任缺失与环境法治运行不畅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解释我国环境法治失灵的原因。校正环境法治的失灵,需要通过建构环境法治的观念信任、制度信任和运行信任来提升信任这一社会资本对环境法治的支撑作用。总之,环境法治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网络、规范和信任等社会资本的缺失,校正环境法治失灵的重要路径是优化网络、整合规范和建构信任来增加社会资本的存量。简言之,环境法治的绩效提高离不开社会资本的投入和支撑。

贾广惠,房继茹[6](2014)在《“中华环保世纪行”报道背后的权力机制——以《人民日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传媒揭示环境危害,特别是多家媒体联合参与的"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报道影响巨大,媒体与权力的互动关系值得研究。本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人民日报》作为研究文本,剖析它报道背后的权力运作,并基于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相关环境报道的参考对策。

崔海伟[7](2013)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高速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的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科学发展已变成中央、地方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共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彼此博弈,给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追求发展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不满。近年来,因为此等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中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不断动摇着中共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地领导国家发展是一个关系中共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重要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确立一个重大决策,体现了一个中共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到初步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面反应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视本国国情,运用战略思维制定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把握中共制定战略的决策历程和采取地措施;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前十年的成就和问题;再就是,通过对这一战略的梳理和分析,试图为长期执政的中共如何科学地领导发展,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历史借鉴。从中共党史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1992-2002年)全面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而言,这十年是战略长期推进中的一个初始阶段。2002年,朱镕基在南非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十年的大体状况。这两个方面都强烈地体现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尽可能全面地而又详尽地获取这十年间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历史资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档案、文献、报纸等各种资料,理清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得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中共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出国内外各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共对发展问题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各种史料的支撑。因此,查阅历史资料并进行史料的分析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初发端于西方对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反思,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共和中国政府注意借鉴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就是一个中外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战略实施注意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先进技术以及成功经验。要正确地分析这些问题,“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作为一篇党史论文,本文还试图运用战略学的分析框架,注意从战略预判、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几个维度进行剖析。本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学和战略学研究方法交叉运用的一次尝试。总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二是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作出较为客观地评估。三是提出中共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应考虑的几个维度。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已有六十余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一段旅途。这段旅途因为其特有的内涵、长远地战略立意以及现实的影响力必将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切。它曾经也将会继续全方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梦想虽然遥远,但我们已在路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这并非是一次普通的回顾,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秦岭[8](2013)在《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文中指出前言:一次宿命的行走我穿行在荒山枯岭之中,却恰似一叶小舟,独行水上。水在哪里?抬望眼,到处都是旱地。安全的行走,却在考察中国农村饮水的安全与不安全。水,生命之源,它是在呼唤我吗?我宁可相信,给我安排这样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运。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水既然能成为生命之源,必然与命运有关。我的行走,由北国到江南,由内地到边陲,因水而来,为水而去。中国农民与安全的饮用水之间,撼动我的,是缺一口水而遭遇的死亡、流血以及满脸泥石流一样的眼泪;是得到一口水

覃哲[9](2012)在《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运动中的媒体角色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之后环境运动中的变化与新闻改革的发展为考察对象,研究重点放在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政治、经济对环境运动以及大众媒介的作用。探求在这个转型背景下,媒介在环保运动过程中充当什么角色,是如何与政府、公众、企业等因素展开互动的。论文以环境运动的组织者为标准,将中国的环境运动划分为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运动、无明确组织的环境群体抗争运动与NGO组织的环境运动三种形式。在山上自下的环境治理运动中,大众媒介最主要的角色是充当了国家管理的一个主体或说是国家管理的工具。它在“绿色大跃进”中承载着进行环境警示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协助国家从一元化社会中的单纯政治运动朝着多元的环境管理转变的任务。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与各种行政力量一道,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配合做好国家的议程设置,利用“舆论监督”的方式确保中央政策的落实。在“环评风暴”之中,中央政府通过媒体围观、塑造环保行政部门权威等方式,在未直接出面的情况下调整国家各部门的权力关系,巧妙地帮助环保部门“柔性扩权”,以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民间的环境抗争中,媒体主要承担着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的一个角色,由于制度内的协商和表达渠道还未完善,媒体搭建了一个政府与公众协商讨论的平台。它既担负起为社会发布环境风险的预警者角色,又尽可能地保证多元利益主体意见的碰撞和平衡。媒介的透明讨论能够保持着社会稳定,又为培育公民的协商参与素质、推进了国家的制度建设的向前迈进。在当前环保民间力量相对弱小的环境中,大众媒介与环保NGO共同分享各种社会资源,共同谋求自己的利益和发展。大众媒介能够为环保NGO争取到各种能见度,构建它们的合法性,吸收外部资源,提供精神动力,为环保民间组织以及它们所主导的环境运动扩展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这三种形式的环境运动中,大众媒介所扮演的角色虽然不同,但环境运动与大众媒介都共同承担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边缘突破”的任务,通过两者的实践去突破旧有的框架,推动制度完善和创新,为政治改革寻求契机。为了保证环保运动与大众媒介更有效的发展,我们需要减少运动式宣传,提高公民参与意愿,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增加公众有序参与的制度管道,媒介与NGO需在各自独立的状态中相互监督与发展。

颜敏[10](2010)在《红与绿——当代中国环保运动考察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从政府与社会关系理论出发,分政府环保和社会环保两个互动的方面,以赶超现代化过程为经,以控制-依赖结构为纬,对当代中国环境保护运动进行了全程、整体的叙述和分析。基本结论是:当代中国环境保护运动是控制-依赖合法性结构的建构、扩展和巩固的历史过程。本文的基本理路是:赶超现代化是中国政府和社会共同奉行的战略原则,并铸就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控制-依赖结构;由于控制-依赖结构的生态遮蔽,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并反过来对控制-依赖合法性形成新的挑战;在为克服这些挑战而发起、推行的环境保护运动中,控制-依赖结构得以推广和巩固;因此,环境保护运动是控制-依赖结构实现合法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或方式。当代中国环境保护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红色起源、大转折、绿色突围、绿色政治。政府环保的基本特征,是行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的紧密结合,这是政府构建系统内外控制-依赖结构的方式,也是环保“政府失灵”的根本原因。本文更为详细地分析了环境信访与环境纠纷,精英、媒体和环保NGO,企业的环保态度、行为,大型水利工程等社会环保的多个维度,描述了政府与民众、精英、知识分子、媒体、NGO、企业的互动过程,归纳社会环保依赖性的种种表现,以说明环保“社会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结构性原因。本文特别提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既有传统理论所指出的“控制-服从”的一面,更有“控制-依赖”的一面。在论述过程中,本文还提出了“生态遮蔽”、“污染三角”、“污染标签”、“主动依赖”与“被动依赖”、媒体的“依赖性指标”和“环保宣传力度指标”等新概念。为广泛运用各种文献资料,本文运用统计方法,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如“中央政府历年环境法律法规政策件数和分类”、“历年全国环境治理投入及其所占GDP百分比”、“中央和地方财政相关环境保护的主要支出项目及金额”、“历年环境信访”、“历年关停并转迁污染企业的情况”等。此外,本文还运用社会网的理论和方法,绘制了“行政系统环保社会网”、“政府系统环保社会网”。最后,本文为探索中国环保事业的出路,提出“社会产权”这一新概念,构想以政府、社会和市场三方相互促进、制约平衡的环保制度框架。只有推进政府-社会关系从控制-依赖向控制-自治的转型,中国环保事业才有崭新的明天。

二、中华环保世纪行10年解决环境问题近2万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环保世纪行10年解决环境问题近2万个(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2)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2.3 创新点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白洋淀
        1.3.2 环境新闻与生态新闻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内容与框架
第2章 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72-1998)
    2.1 白洋淀第一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72-1983)
        2.1.1 白洋淀污染问题的产生与第一次集中治理简介
        2.1.2 沉默与回避:1972-1976年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2.1.3 启蒙与科普:1977-1983年的白洋淀环境报道
    2.2 白洋淀第二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84-1991)
        2.2.1 数量分析
        2.2.2 内容分析
        2.2.3 效果分析
    2.3 白洋淀第三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92-1998)
        2.3.1 整体分析
        2.3.2 案例分析:以“燕赵环保世纪行”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为例
第3章 媒体建构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99-2016)
    3.1 本阶段白洋淀生态报道综述
        3.1.1 报道主体分析
        3.1.2 报道理念分析
        3.1.3 报道手段分析
    3.2 党报与都市类报纸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干淀与补水报道为例
        3.2.1 案例与研究设计
        3.2.2 新闻来源
        3.2.3 新闻体裁与报道主题
        3.2.4 报道基调
        3.2.5 报道细节
        3.2.6 结论与讨论
    3.3 本地与异地媒体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死鱼事件报道为例
        3.3.1 四次死鱼事件报道的整体分析
        3.3.2 第二次死鱼事件报道的个案分析
第4章 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2017-2018)
    4.1 传统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4.1.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专家角色
        4.1.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4.1.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公众诉求
        4.1.4 讨论与结论:反思与监督性报道不足
    4.2 新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4.2.1 数量分析
        4.2.2 效果分析
        4.2.3 案例分析:以白洋淀芦苇问题的全媒体报道为例
第5章 白洋淀生态报道制约因素分析:政府、公众与媒介
    5.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地方政府
        5.1.1 地方政府与生态报道的正向互动
        5.1.2 地方政府对白洋淀生态报道的负面制约
    5.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
        5.2.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意识
        5.2.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行动
    5.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媒介
        5.3.1 媒介的双重属性让白洋淀生态报道在夹缝中生存
        5.3.2 媒介的报道观念让白洋淀生态报道片面发展
        5.3.3 媒介的记者素养让白洋淀生态报道质量参差不齐
第6章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和未来之路
    6.1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
        6.1.1 生态政策的宣传者
        6.1.2 生态风险的监督者
        6.1.3 生态对话的参与者
        6.1.4 生态教育的推动者
    6.2 白洋淀生态报道的未来之路
        6.2.1 创新机制,优化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外部环境
        6.2.2 转变观念,重构白洋淀生态报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3)环境规制约束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4 研究方法
    1.5 核心概念的阐释
        1.5.1 环境约束
        1.5.2 产业结构调整
        1.5.3 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1.6 文献综述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6.3 研究评述
    1.7 论文创新点
    1.8 本章小结
2 环境规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
    2.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环境观
    2.2 习近平的生态环境观
    2.3 外部性理论
    2.4 产权理论
    2.5 信息不对称
    2.6 分税制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竞争
    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2.8 循环经济理论
    2.9 比较优势理论
    2.10 污染天堂假说
    2.11 波特假说
    2.12 本章小结
3 环境规制倒逼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
    3.1 环境规制下资本数量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3.2 环境规制下政策导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3.3 环境规制下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3.4 环境规制下社会需求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3.5 环境规制下生态要素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3.6 环境规制下环保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
    3.7 本章小结
4 中国环境规制演进的历程
    4.1 环境规制机构的演进
    4.2 环境规制政策的演进
        4.2.1 环境规制法律的演进
        4.2.2 环境规制标准的演进
    4.3 环境规制信息披露的演进
        4.3.1 空气质量信息披露的演进
        4.3.2 淡水资源信息披露的演进
    4.4 环境规制执法的演进
        4.4.1 沿淮流域环境执法(1994年至1997年)
        4.4.2 “两控区”环境执法(1999年至2000年)
        4.4.3 土地开发环境执法(2002年至2003年)
        4.4.4 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2001年至2013年)
        4.4.5 跨区域环保执法(2005年至2009年)
        4.4.6 中共十八大后的环保执法(2012年至2015年)
    4.5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演进
    4.6 本章小结
5 环境规制倒逼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分析
    5.1 中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行业特征分析
        5.1.1 大气污染行业特征分析
        5.1.2 水污染行业特征分析
    5.2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5.3 数据来源与数据调整
    5.4 核心指标测算与回归方程设定
        5.4.1 核心指标测算
        5.4.2 实证模型的设定
    5.5 实证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环境规制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
    6.1 中国环境规制政策的发展方向
    6.2 环境规制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6.2.1 改善能源结构推动产业结构清洁化
        6.2.2 推进集约化生产方式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6.2.3 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推广高新技术应用
    6.3 政策建议
        6.3.1 完善环境规制体系
        6.3.2 构建资源价格体系
        6.3.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6.3.4 完善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新核算评价体系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评价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结构安排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公众参与:一个庄严的行动
    2.1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2.1.1 文明与生态文明
        2.1.2 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
        2.1.3 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
    2.2 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2.2.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深化
        2.2.2 当代中国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2.2.3 苏联模式的落后性和西方模式的不可复制性
        2.2.4 顺应全球生态文明意识觉醒的时代潮流
    2.3 公众参与及其在民主政治中的价值
        2.3.1 公众参与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2.3.2 公众参与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2.3.3 公众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
    2.4 公众参与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
        2.4.1 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主体及参与动机
        2.4.2 公众参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第3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历程回顾
    3.1 开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3.1.1 开局成就
        3.1.2 评价
    3.2 初步发展阶段: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3.2.1 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及其对中国的触动
        3.2.2 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气象
        3.2.3 评价
    3.3 逐步深化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3.3.1 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3.2 环保NGO得到快速发展
        3.3.3 评价
    3.4 持续推进阶段:二十一世纪以来
        3.4.1 政府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3.4.2 配套立法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3.4.3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常态
        3.4.4 环保NGO以实际行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4.5 评价
第4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正当性解读
    4.1 学理层面的正当性
        4.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及蕴含于其中的人的活动理论
        4.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论
        4.1.3 生态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理论
        4.1.4 环境公共信托理论
    4.2 实践层面的正当性
        4.2.1“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4.2.2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具有直接现实性
        4.2.3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是一个过程
    4.3 经验层面的正当性.
        4.3.1 个体层面:培育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
        4.3.2 国家层面:推进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
        4.3.3 国际层面:维护全人类在生态文明上的共同利益
第5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可行性解读
    5.1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平台渐趋多样和综合
        5.1.1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平台不断扩展
        5.1.2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平台得到综合运用
    5.2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组织不断健全
        5.2.1 环保NGO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
        5.2.2 环保NGO的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
        5.2.3 环保NGO的参与规范化程度逐渐增强
    5.3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媒体日益增多
        5.3.1 传统媒介继续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
        5.3.2 网络媒介极大地创新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
    5.4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5.4.1 知识分子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呼吁者
        5.4.2 党政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落实者
        5.4.3 普通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践行者
第6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6.1 存在问题
        6.1.1 公众参与的复杂性
        6.1.2 公众参与的盲目性
        6.1.3 公众参与的无序化
        6.1.4 公众参与的深度不足
        6.1.5 公众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6.2 制约因素
        6.2.1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了公众参与的广泛性
        6.2.2 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制约了公众参与的主体性
        6.2.3 制度体系不配套制约了公众参与的有序性
        6.2.4 政府部门及官员的政绩观制约了公众参与的实效性
第7章 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中国梦的诉求
    7.1 提升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7.1.1 提升公众的生态科技意识
        7.1.2 提升公众的生态权利意识
        7.1.3 提升公众的生态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7.2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7.2.1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需求
        7.2.2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需求
        7.2.3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需求
        7.2.4 满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媒体需求
    7.3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
        7.3.1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机制
        7.3.2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表达机制
        7.3.3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介入机制
        7.3.4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机制
        7.3.5 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机制
    7.4 挖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效能
        7.4.1 调整人大代表的结构
        7.4.2 改革政协界别
        7.4.3 打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特色的参政党
        7.4.4 发挥协商民主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7.5 科学评价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
        7.5.1 正确处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上中下”关系
        7.5.2 善于整合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元利益
        7.5.3 构建合理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体系
    7.6 顺应世界潮流,推进国际合作
        7.6.1 汲取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的有益成果
        7.6.2 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地区)环保NGO在公众参与方面的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我国环境法治的社会资本理论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我国的环境法治建设与环境法治失灵
    第一节 我国的环境法治建设与生态环境恶化
        一、我国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与生态环境恶化
        二、我国环境法治实施体系建设与生态环境恶化
        三、我国环境法治监督体系建设与生态环境恶化
        四、我国环境法治保障体系建设与生态环境恶化
    第二节 我国环境法治失灵的自身原因分析
        一、观念层面:生态主义价值理念尚未统领环境法治
        二、制度层面:环境法律制度的认同度和权威性不高
        三、运行层面:环境法治运行的体制机制不畅
    第三节 我国环境法治研究的不足与社会资本理论考察的必要性
        一、我国现行环境法治研究及其解析和校正环境法治失灵的不足
        二、我国环境法治引入社会资本理论考察的必要性
第二章 社会资本理论:考察我国环境法治的新视角
    第一节 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资本的定义
        二、社会资本的属性
        三、社会资本的构成
        四、社会资本的类型划分
    第二节 社会资本理论的历史沿革
        一、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
        二、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
        三、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与繁荣
    第三节 社会资本理论向相关学科的扩张
        一、社会资本理论向经济学、政治学的初步扩张
        二、社会资本理论向相关学科的全面扩张
        三、社会资本理论向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的扩张
        四、社会资本理论向法学领域的扩张
    第四节 社会资本理论考察环境法治的视角选择
        一、本文对考察环境法治的社会资本界定
        二、社会资本理论考察的视角选择:网络、规范、信任
        三、环境法治接受考察的视角选择:观念、制度、运行
第三章 基于网络的环境法治考察
    第一节 考察环境法治的网络
        一、环境法治的网络分析
        二、考察环境法治的网络基本类型
        三、基于网络考察环境法治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环境法治失灵的网络解析
        一、环境法治失灵的立法网络解析
        二、环境法治失灵的实施网络解析
        三、环境法治失灵的监督网络解析
    第三节 环境法治的网络优化
        一、环境法治网络优化的模式选择
        二、环境法治网络优化的战略部署
        三、环境法治网络优化的实践路径
第四章 基于规范的环境法治考察
    第一节 考察环境法治的规范
        一、考察环境法治的规范界定
        二、考察环境法治的规范基本类型
        三、基于规范考察环境法治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环境法治失灵的规范解析
        一、环境法治观念冲突的规范解析
        二、环境法律制度权威不足的规范解析
        三、环境法治运行不畅的规范解析
    第三节 环境法治的规范整合
        一、环境法治规范整合的模式选择
        二、环境法治规范整合的战略部署
        三、环境法治规范整合的基本路径
第五章 基于信任的环境法治考察
    第一节 考察环境法治的信任
        一、考察环境法治的信任界定
        二、考察环境法治的信任基本类型
        三、基于信任考察环境法治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环境法治失灵的信任解析
        一、环境法治失灵的观念信任缺失
        二、环境法治失灵的制度信任缺失
        三、环境法治失灵的运行信任缺失
    第三节 环境法治的信任建构
        一、环境法治信任建构的目标定位
        二、环境法治信任建构的战略部署
        三、环境法治信任建构的基本策略
结语
    一、环境法治失灵:我国环境法治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形成鲜明反差
    二、社会资本缺失:我国环境法治失灵原因的新诠释
    三、社会资本积累:我国环境法治失灵校正的新路径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业绩
后记

(6)“中华环保世纪行”报道背后的权力机制——以《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媒体报道:权力的支持与延伸
    (一)采访方式
    (二)信源使用
    (三)身份标识
二、媒体与权力的互动
    (一)媒体影响的“硬”权力
    (二)媒体代表的“软”权力
三、媒体自我赋权的可能与路径
    (一)能否自我赋权值得思考
    (二)可能的解决问题即自我赋权的路径,值得关注的有这么几个:
        1.主动设置议程,独立完成采访
        2. 坚持问题揭示,强化警示功能
        3.壮大记者队伍,稳定岗位人才
结语

(7)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的缘起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学术价值
    二、 本选题研究的学术状况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总体概况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学术观点回顾
        (三)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实施研究状况的点评
    三、 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一)时间界定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 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 创新点、难点及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一)创新点
        (二)难点
        (三)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的依据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渊源
        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二、 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思想
        三、 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二节 中共执政中对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环境危机:中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 中共中央对国家发展方式的思考
        三、 理论界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探讨
第二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第一节 世界舞台展现中国主张
        一、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二、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主张
    第二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主张的结晶
        一、 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初步启动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文本的制定
        三、 《中国 21 世纪议程》出台:新国家战略的确立
    第三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一、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实施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启
        一、 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第二节 提高思想自觉,推动战略实施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深化
        二、 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
    第三节 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行动
        一、 坚持计划生育,推动扶贫开发
        二、 实施绿色工程
        三、 创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一、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实施
        二、 实施两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总结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的成效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 人口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
        三、 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四、 可持续发展法制体系日益健全
        五、 科技教育支持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节 中国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一、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
        二、 人口、资源及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巨大
        三、 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有待完善和执法检查工作薄弱
        四、 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比较薄弱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的历史启示
    一、 深刻认识与把握国情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二、 拥有世界视野,妥善处理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全球性事务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四、 重视科学咨询,增强决策科学化
    五、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扩大公众参与
    六、 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提升战略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运动中的媒体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概念框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环境运动研究路径
        二、对于中国的环境运动研究
        三、传媒与环境运动关系的研究
    第四节 理论框架与章节安排
        一、理论框架
        二、章节安排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
        二、访谈、参与式观察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环境运动的三种类型及特点
    第一节 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运动
        一、运动国家中的“治理运动”
        二、自上而下的环境治理运动特点
    第二节 环境群体抗争运动
        一、环境集体抗争的发展趋势
        二、邻避与补偿——当前环境民间抗争的特点
    第三节 环境NGO运动
        一、我国环境NGO的诞生与发展
        二、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分类
        三、我国NGO运动的特点——温良恭顺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环境治理运动中的媒介角色——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动员
    第一节 由“红”转“绿”——“绿色大跃进”中的媒介转变
        一、“绿色大跃进”简述
        二、“文革”后的环境状况与治理思路的转变
        三、警示与科普——“解禁”后的媒介角色
    第二节 中华环保世纪行——以媒体监督促治理
        一、中华环保世纪行简述
        二、政府环境管理与媒介监督
        三、国绕政府工作设置议题
        四、配合相关法律宣传
        五、为决策高层提供信息
        六、正反典型,促进整改
    第三节 环评风暴——媒体围观中的环保部门扩权
        一、环评风暴简述
        二、打造环保部门的政治明星
        二、塑造权威挑战者
        四、聚拢民间力量,获取道义支持
        五、强调执法,树立环保权威
        六、媒体归因、推进环保法制建设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环境群体抗争——媒体搭建的协商平台
    第一节 转型间多元声音的表达与平衡
        一、媒体的分化与多元声音的出现
        二、不同媒介在抗争运动中的表现
    第二节 地方政府规制与媒介“临场发挥”的冲突与统一
        一、地方政府对媒体的控制
        二、媒体的各种“临场发挥”
    第三节 抗争过程中的稳定剂
        一、释放民意气球,避免众议激烈反弹
        二、信息横向流动避免信息火真
        三、培育公民协商素质、寻求理性共识
        四、充当社会减压阀,安抚公众情绪
    第四节 媒介何以能够成为协商的平台
        一、中央对群体事件的态度转变
        二、信息公开——公众环境信息的权利与需求
        三、公民参与和表达渠道的欠缺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环境NGO运动的媒介角色——扩展空间
    第一节 媒介——NGO的生存空间
        一、当代NGO与媒介的共生现象
        二、媒介的NGO平台
        三、NGO的媒体家园
    第二节 NGO获取身份认可的平台
        一、我国环保NGO的身份困境
        二、媒体资源的进入——获取社会和官方认可的途径
    第三节 NGO环境运动的推进剂
        一、放大倡议声音
        二、吸引外部资金、感召志愿者
        三、昭示自己的存在价值
        四、压力增值器
        五、搭建非正规的诉求渠道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二、建议
    本章参考文献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红与绿——当代中国环保运动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社会运动研究
        二.西方环境主义研究
        (一) 深绿
        (二) 浅绿
        (三) 美国环境主义发展阶段
        (四) 欧洲和日本的环境主义
        三.当代中国环保运动研究
        (一) 原因
        (二) 动力
        (三) 阶段与结构
        (四) 基本特征
        四. 简要评论
    第三节 理论框架、基本概念和章节安排
        一.理论框架
        (一) 控制-服从与控制-依赖
        (二) 控制-依赖的套结
        二. 基本概念
        三.章节安排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方法论探讨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和研究过程
        三.引用的主要文献资料之说明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红色政治的绿色轨迹
    第一节 赶超战略与环境问题
        一.改革以前
        二.改革以来
        三.控制-依赖的“生态遮蔽”
    第二节 环境保护运动的四个时期
        一.红色起源
        (一) 爱国卫生运动
        (二) 治理“三废”
        二.大转折
        (一) 从斯德哥尔摩出发
        (二) 从动员到管制
        三.绿色突围
        (一) 环境外交
        (二) 世纪承诺
        四.绿色政治
        (一) 背景
        (二) 内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行政分权与政治集权
    第一节 行政分权
        一.地方保护
        二.部门利益
        三.执行走样
        四.环保腐败
    第二节 政治集权
        一.环保法规
        (一) 内容
        (二) 制定过程
        二.环保财政
        三.环保产业
        四.公众参与
        (一) 信息
        (二) 《环境影响评价法》
        (三) 环境诉讼
    第三节 政府环保社会网分析
        一.行政系统
        二.政府系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信访与环境纠纷
    第一节 环境信访
        一.环境信访的历史阶段
        二.环境信访量相关分析
        三.越级信访的逻辑
    第二节 环境纠纷
        一.改革之前
        二.改革以来
        三.污染三角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精英、媒体与 NGO
    第一节 精英
        一.马寅初与毛泽东的争论
        (一) 契合的时机
        (二) 契合的目的
        (三) 契合的方式
        二.从“砍树劳模”到“栽树英雄”
    第二节 媒体
        一.依赖性排名
        二.宣传力度排名
    第三节 环保NGO
        一.发展概况
        二. 官办环保NGO
        三. 民间环保NGO
        四. 自治与腐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各类企业与污染标签
    第一节 国有企业
    第二节 乡镇企业
        一.从“希望所在”到“异军突起”
        二.“关、停、并、转、迁”
        三.罪魁祸首?
        (一) 污染的原因
        (二) 污染的程度
        四.污染标签
    第三节 跨国企业
        一.污染天堂?
        二.调查与比较
        三.入乡随俗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峡,三门峡
    第一节 政府与知识分子
        一.政府
        二.知识分子
    第二节 政府与民众
        一.软控制与硬控制
        二.主动依赖与被动依赖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电子部分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四、中华环保世纪行10年解决环境问题近2万个(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D]. 王敬照. 河北大学, 2018(05)
  • [3]环境规制约束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D]. 邵玮. 武汉大学, 2017(06)
  • [4]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 胡凌艳. 华侨大学, 2016(02)
  • [5]我国环境法治的社会资本理论考察[D]. 徐忠麟. 武汉大学, 2015(02)
  • [6]“中华环保世纪行”报道背后的权力机制——以《人民日报》为例[J]. 贾广惠,房继茹. 新闻界, 2014(06)
  • [7]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D]. 崔海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8]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J]. 秦岭. 中国作家, 2013(06)
  • [9]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运动中的媒体角色研究[D]. 覃哲. 复旦大学, 2012(02)
  • [10]红与绿——当代中国环保运动考察报告[D]. 颜敏. 上海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中国环保世纪大道10年解决环境问题近2万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