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发展之路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发展之路

一、入世后,我国农业发展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孙舒[1](2020)在《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是基于对法律主体在特定法律领域的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研究,研究方法是采取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得出该主体与其他国际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的现象。针对特定领域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转化称为该领域法律技术的调整依据。法律技术脱节作为国际法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重视,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017年8月以来,美国对华发起“301调查”1并根据调查结果威胁加征关税,中美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互相申诉的同时利用国内措施互相进行贸易制裁施压,中美贸易关系急转直下,贸易争端解决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议题。当前中美贸易对立关系已经形成,在大国权利政治的较量之下,法律技术是处理中美经贸关系的有力合法武器,中国应根据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发展演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鉴于实践和理论需要,论文以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为研究切入点,以中美在世界贸易组织的39起争端解决案件为观察样本,研究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进而提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概述了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创新点和现有研究述评。论文第二章重点解释了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和外延,法律技术脱节的概念是基于法律技术提出的。本文对传统法律技术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法律技术包括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论文的理论概念解析。第三章内容为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包括WTO概况、中国对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以及美国对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这一部分是后面的研究背景。第四章为法律技术脱节背景下中美世贸争端案件的统计分析。论文这一部分统计了中国诉美国的16起WTO争端案件和美国诉中国的23起WTO争端案件,并根据案件统计信息分析了案件的基本特点。第五章为WTO框架下中美实体法律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分析了中美互相提起的39起世贸案件涉及的WTO实体规则,以及通过案件分析中美在实体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即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实体领域的不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美在WTO实体规则体系下存在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第六章为WTO框架下中美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重点分析案件中涉及的程序性规则,重点集中在“双反”调查的程序和DSU程序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论文最后一部分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针对前文分析的中美在实体法和程序法领域存在的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及原因,提出中国应对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方案,主要是贸易法律价值合法化、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调整路径。综上所述,本论文统计分析了中美互相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的39起争端案件,并以法律技术脱节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了中美在实体和程序领域的具体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和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调整方案。论文要强调的是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存在必然性,在应对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做出具体法律技术调整的过程中必须不以国内法律技术脱节为代价,这样一国的法律技术才能在相关法律领域发挥最大的效力。

杨伟[2](2020)在《“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战略对接,产能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实现形式。随着我国近年农业发展资源要素约束趋紧,单位农产品产出效益下降,依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农业产能合作,成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的重要手段。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与我国农业资源要素互补性强,双边政治外交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农业合作发展早、群众基础好,中俄之间的农业产能合作具备了良好的政治互信基础和经济要素互补性。据此,本文在“一带一路”视域下,以“国际合作的市场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利益驱动背后的‘成本—效益’相互作用”为研究范式,通过对我国与俄罗斯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收集整理,运用相关实证和规范分析方法,对中俄农业产能合作进行了研究。其中,基于比较优势互补和竞争优势相互作用,为中俄农业产能合作背后的贸易和产业转移提供了动力,而基于生产要素流动不及时带来的调整成本和客观的贸易环境所引致的贸易成本,共同对中俄农业产能合作形成成本约束。研究发现,中俄农业贸易和产业转移潜力巨大,但受到明显的调整成本和贸易成本阻滞,并存在显着的农产品贸易转移效应。但整体看,通过对动力和成本两个方面的研究,结合中俄双边农业合作的客观需求,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应尽量降低双边农业合作的成本阻滞,充分释放双边农业合作潜力,达成双边农业合作的双赢局面。最后提出通过加紧对俄农业合作规划定位、促进对俄农业合作服务升级,在打造“中俄双边农业跨境产业链”的基础上,提高整合水平,获得成本节约和协同效应,达成中俄农业产能合作价值链升级、效益提升。

付正[3](2019)在《《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实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等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呈现出的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揭开一个又一个“中国之谜”,并用多元化视角讲述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其中,国外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就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予以了长达40年的持续关注,累计发表了880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参照。本文就以《中国季刊》为个案,对1978年以来该期刊中海外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析。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宏观考察与横向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对《中国季刊》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粗线条”梳理,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及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中国季刊》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地分析和评判,既介绍海外学者的观点,也深入挖掘这些观点背后的内涵与逻辑,并通过“述评结合”的方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季刊》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变迁,本研究就针对这些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正文首先对《中国季刊》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该期刊的创办历程及运营情况,1978年以来历任主编的研究侧重点、选题偏好及其指导下的“特刊”(Special Issue),以及《中国季刊》四十年研究概况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接着,围绕《中国季刊》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展开述评。就政治领域而言,主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季刊》关注最多的中国共产党的调适与变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政治变迁的前景预判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评价逐渐突破了20世纪80——9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消极悲观论”和“民主转型论”的束缚,愈发认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调适和主动变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也呈现出理解的态度。就经济领域而言,重点围绕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原因、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预判等问题对《中国季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主要被“消极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改革的局限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学者们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判断,不再将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看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也更加认可中国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就社会领域而言,《中国季刊》以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探讨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抗争,并对改革开放后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统筹一切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判断,在对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最开始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重怀疑逐渐转变为对一些治理举措和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本文通过对如上问题的研究发现,1978——2018年间《中国季刊》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注重点、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总的来看,《中国季刊》对中国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客观,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认可,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反思1978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实践,拓展国内学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因难以摆脱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及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寻找中国现实等原因做出了一些误读和误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也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回应。《中国季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出版60年,其发表的数千篇文章和书评累积起来就是一部反映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史料库。为此,我们应持续关注《中国季刊》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成果和动向,加强海内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为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学理化、国际化,构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田野[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的工程逻辑研究 ——基于权力运行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这一成就的根基在乡村,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开展四十年的乡村治理过程为我们国家整体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重要基础,并且乡村发展也成为我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乡村治理过程进行反思,可以使我们更加明晰这段历史进程的发展变迁,可以使我们更加客观、理性、科学的对待乡村治理问题,从而为我们未来的乡村建设提供思路。本研究通过扣住权力的运作过程来回顾与梳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乡村治理进程,通过构建“蓝图—施工—修缮”的工程框架来分析“中央—地方—农村”的权力运行过程,分阶段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治理进程。从1978年到1990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乡村治理工程的初兴时期。从蓝图看,我们建立起了“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这一格局奠定了改革开放40年乡村治理的基本蓝图。从施工看,这一时期的治理任务有征收税费、计划生育工作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等,施工者主要由乡镇政府、村干部和普通村民构成,施工过程就体现在这几大主体之间权力的相互作用。从问题反馈与修缮来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农业发展问题、两委矛盾问题、乡村矛盾问题、干群矛盾问题、宗族问题和乡村伦理危机问题。从1990年到2002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乡村治理工程的困境时期。从蓝图看,中央政府在1990年组织召开了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旨在通过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来解决乡村治理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这一会议规划了 90年代乡村治理工程的蓝图。从施工看,这一阶段的治理任务依然是征收税费、完成计划生育指标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此外,农村土地管理和农村维稳工作成为乡村治理新的也是突出的任务。这一阶段的施工者依然是乡镇政府、村干部与普通村民,在村干部群体中,“两委合一、交叉任职”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从问题反馈与修缮来看,尽管这一阶段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但是乡村治理却矛盾频出,“三农”问题逐渐引起中央和社会的关注,学者将之概括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从2002年到2012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乡村治理工程的调整时期。从蓝图看,中央政府在新世纪伊始就进行了农业税费改革并最终取消了农业税,同时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这一调整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蓝图。从施工看,土地管理、维稳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依然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此外,申请和实施项目、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这一阶段的施工者除了乡镇政府、村干部和普通村民外,县级政府和帮扶人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从问题反馈与修缮来看,在项目制下,存在资源不合理使用和资源俘获问题;在农业发展上,依然存在政策滞后问题,并且还面临严峻的耕地面积下降的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乡村伦理危机进一步演进。从2012年到2018年,这一阶段是我国乡村治理工程的加速时期。从蓝图看,十八大后,我们国家开始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在政策理论与实践经验积累过程中,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对乡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当前和今后的乡村建设规划了宏伟蓝图。从施工看,土地管理、精准扶贫、环境治理和管理农村公共事务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施工者除了县乡政府、村干部和普通村民外,帮扶人员数量在增加,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从问题反馈与修缮来看,这一时期农业发展存在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的双重矛盾,农业现代化水平依然较低,在我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大形势下,农民增收也开始放缓。基层干部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存在普遍的形式主义问题,驻村工作队也面临资源能力有限、乡村排斥等帮扶困境,村级组织建设面临了一系列的新问题,生态与社会问题依然困扰着乡村发展。四十年来,乡村地区不仅为国家整体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了巨大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同时乡村地区本身的现代化进程,包括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也成为我国整体的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这种成就,与我们在设计乡村治理蓝图上坚持中央政策与地方经验、工业与农业、区域与整体发展、城市与乡村几个方面的互相协调,在施工上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加强对乡村地区的财政支持,发动体制内外人力资源对乡村发展进行帮扶,在问题反馈与修缮上不断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审查与考核,为施工者畅通反馈渠道,坚持“小修小补”与“大刀阔斧”并行等等分不开。当然,在这些方面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未来的乡村治理过程中,我们需要继续从蓝图、施工、修缮几个方面不断进行完善。

王婉如[5](2019)在《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中后期,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促进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又一轮动力。贸易政策的变化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各国合作的加深,推进全球化的发展、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自由贸易,依旧是全球治理中的共识与长期趋势。贸易开放仍然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然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导致政府干预成为必要。税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贸易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扩大贸易开放的影响十分重要。在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疲软的现象日益加深,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增速放缓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继续扩大贸易开放,既源于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开放诉求,又源于全球开放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在国际贸易的博弈中,一国可以通过关税、出口补贴以及贸易壁垒这三个政策工具达到自己的目的。本文通过运用最新版GTAP数据库研究各种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发现其中关税的影响程度最小。然而,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也会给一国的经济及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扩大贸易开放会增加外来风险与经济及财政收入的不稳定性。同时,会给本国带来其他的潜在问题如给环境污染、导致不公平竞争等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有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选择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品进行生产,进而危害环境。对于幼稚产业,如果政府不给予它们短期保护或者支持性政策,这些新兴产业或者是发展中的幼稚产业自身国际竞争力并不强,便易因遭受国际上成熟产业的打击而受损等。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制约贸易开放度,因此,本文在研究税收政策影响贸易开放的基础上,探讨贸易开放度的变化对一国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以税收收入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完善在税收政策进行调整时所需考虑的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税收政策调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单一政策调整或实现单一政策目标往往显得势单力薄.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在研究我国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中考虑宏观调控经济措施协调搭配更加能够使得财税政策发挥更大的效用,享受贸易开放带来的正面影响,而尽量控制其所带来的负面效果。通过微观层面实现单一政策目标的研究以及宏观层面其他经济协调政策的合作,对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改革和融入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对世界经济稳定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故在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中,还将搭配财政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进行分析。本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方法,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等。并梳理了贸易与税收相关文献,分别从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研究进行归纳整理,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部分,从理论上回顾了不同贸易理论下的税收政策主张,包括古典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并分析税收政策通过价格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影响组成商品的要素价格进而影响商品的成本,导致各国商品之间比较优势的差异,通过影响贸易模式与贸易条件对该国贸易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进出口贸易与贸易开放度。反过来,贸易开放也会通过影响一国税收收入进而影响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第三章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税收与贸易政策的发展并分析其中的不足。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贸易政策逐步向开放型发展,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逐步前进。平均关税税率一降再降,尽管仍比多数发达国家高,但是我国一直是贸易自由化的坚定拥护者。我国扩大开放是顺应全球化大势的表现,而且这几十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开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税收政策作为市场调控的重要手段,在适应新环境推动贸易开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第四章与第五章为本文的主要实证分析部分,第四章实证分析我国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国税收政策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进而影响贸易开放程度,最终会影响贸易自由化进程。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通过价格。价格是税收政策影响贸易发展的中间传导变量。税收政策通过影响税金进而影响贸易水平。本章重点关注的税收政策或者工具主要包括三种,即对进口贸易中征收的关税、出口贸易实施的出口补贴及同国内经济活动一样对产品生产等征收的所得税。通过构建GTAP模型,使用第九版最新数据库研究分析一国税收政策对于进出口贸易、产业部门等的影响,分析不同税种(关税、出口退税与所得税)对贸易发展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税收政策的调整会影响我国经济与贸易各个方面,而不同税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第五章分析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调整的制约因素;税率的降低会刺激经济的发展,并促进贸易往来。但是税负并非越低越好,尤其会受到财政收入的约束。贸易税收政策的调整会促进贸易开放,然而贸易开放会对一国税收收入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依靠贸易税收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这反过来对一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随着开放度加大,会对该国劳动力市场及收入分配、本国产业等均产生影响。这些都会制约贸易自由化进程。根据本文研究对象,选取税收收入为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GMM模型等分析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包括贸易税收收入的影响。并通过国家分组讨论,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初期可以暂不考虑对税收收入的制约影响,但是随着贸易开放加深到后期,需要着重考虑这一因素,放缓税收政策调整步伐。第六章则研究国外贸易开放背景下税收政策的做法,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贸易开放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完善我国税收政策的借鉴思路。在国家的选取上,先选择了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很早就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税收政策的调整及对贸易与财政的影响。另外,文中主要是以发展模式、经济制度等与我国较为相似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为借鉴,故选择了泰国、加纳与印度等国进行研究。其中前两个国家贸易自由化初期财政盈余,而印度财政出现赤字状况影响贸易自由化进程进而反复调整贸易政策,印度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其贸易自由化与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通过总结这些国家的经验做法,为我国在继续扩大贸易开放过程中税收政策调整提供思路借鉴。第七章为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与支出政策、非关税壁垒等搭配;研究为了优化税收政策的作用效果,降低贸易开放给本国带来的负面影响,选择支出政策、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等宏观经济调节措施与税收政策进行搭配调整。故本章分三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搭配财政支出政策,一国贸易开放会对税收收入产生影响同时也会给政府支出带来影响,同样地,政府支出规模又会反过来影响贸易开放程度。一方面由于受到财政预算的约束,政府支出会受到税收收入的影响。另一方面,贸易开放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与冲击要求政府运用支出政策进行配套调整。第二部分是考虑贸易政策,在贸易开放过程中,各国所选择的贸易政策(如自由贸易、进口自由化、进口替代、受保护的出口导向型等)有所不同,税收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应该考虑不同的贸易政策背景;在贸易政策的选取上,由于各方利益不同,导致了政府采取贸易自由化政策后形成了支持与反对这两股政治力量,最终结果就取决于政府对于冲突双方的调停。第三部分是结合非关税壁垒,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不明朗,各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和保护本国产业需要出发,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因非关税壁垒天然的隐蔽性特点而逐渐被各国重用,贸易保护呈抬头趋势。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非关税壁垒对于贸易的限制作用甚至会高于关税壁垒,阻碍贸易开放的扩大。第八章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到相应的政策启示。包括贸易税收(关税、进口增值税与消费税、出口补贴)、国内税收(所得税)及搭配财政支出、非关税壁垒等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一、不同税种税率的调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不一降低进口关税税率会促进该国的进口与出口贸易,而降低出口补贴(退税率)效果恰恰相反。也就是说降低关税与增加出口补贴会促进进口与出口贸易。其中,出口补贴率对贸易的影响程度比关税税率大。另外,从影响程度的角度看,下降同等幅度的税率,出口补贴与国内所得税政策的影响效果要高于进口关税政策。可能是因为我国平均关税税率已经下降到较低水平,因而进一步调整空间对各行业部门的影响相对较小。二、贸易开放会影响税收收入进而限制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一方面,随着贸易开放度的加大,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国际贸易活动将愈发频繁,使其规模扩大。一国总税收收入将增加,但是贸易税收收入的变化方向不定。另一方面,根据发展中国家收入分组实证讨论结果,在低收入国家中贸易开放程度加大,对该国总税收收入的影响并不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在中低收入与中高收入国家中,贸易开放的深入将提高这些国家国内销售税以及所得税收入,进而弥补由于关税税率下降导致贸易税收收入的减少,最终导致总税收收入提升。然而在高收入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度的加大,会降低总税收收入水平。三、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搭配税收政策调整扩大贸易开放通过联立方程组的3SLS估计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度与政府支出呈现出倒U型关系。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初期,补偿假说占据主导作用,需要扩大政府支出规模,以减少开放对本国产业及经济带来的风险冲击及消极影响。随着贸易开放的深入,效率假说会超过补偿假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可以紧缩财政支出政策,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充分发挥市场的效率。另外,配合贸易政策,同时降低贸易壁垒措施。在贸易壁垒措施上,降低非关税壁垒对我国贸易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关税壁垒,为此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同时完善非关税壁垒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相关法律相接轨。四、国外在扩大贸易开放中税改以所得税为主间接税为辅贸易自由化过程中,需加强财政预算的管理,避免财政赤字问题的出现。对于一些国家而言,关税税率的下降会导致国际贸易税收收入的大幅减少,进而制约了贸易自由化进程。所以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一国会对国内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将对国际贸易税收的依赖性过渡到国内直接税与间接税收入中,以免贸易税收收入大幅降低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国、加纳与泰国国内税制改革的过程中,以所得税改革为主,间接税改革为辅。在扩大贸易开放的国家中其税收政策的调整经验包括:所得税的调整以降低边际税率或提高税前所得扣除额为主要改革内容;国内间接税的调整以扩大征税范围为主要改革内容。此外,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运用最新版GTAP数据库试图分析不同税制下税率的变化对贸易规模的影响。以往许多研究都集中于单个税种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关税、所得税、出口补贴等不同的税收政策角度进行权衡分析对经济与贸易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相比关税政策,降低同等幅度的所得税与增加同等幅度的出口补贴政策更加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二,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并非线性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不同。起初至中期,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呈现正相关;到后期,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弥补了前人在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关系研究的不足。第三,本文立足于新的视角即继续扩大贸易开放可能会对本国经济市场所带来的优劣影响对税收政策的调整进行分析,在继续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同时,对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配套政策完善,试图减少贸易开放的成本。且本文从政府收支角度考虑综合研究贸易开放对税收、财政支出等的影响,反过来运用这些政策进行调节等,丰富了税收政策与贸易开放的相关研究。第四,通过联立方程组的3SLS方法发现贸易开放与政府支出之间关系既不符合效率假说又不符合补偿假说,而是符合U型假说。为少量支持U型假说的研究提供了补充。

肖智[6](2018)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及其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理要素的格局、过程及机制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茶叶作为世界主要饮品原料之一,自二战结束70年来,世界茶叶生产、贸易与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同时,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茶叶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动态过程,分析产生变化的驱动因素,可对未来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规划决策提供科学指导。本论文通过综合运用集中度指数、基尼系数、产业重心转移模型等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对近70年来世界及中国茶叶生产、贸易和消费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理开展了较为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论文从茶叶产量、茶园面积、茶园单产、茶叶品类四个方面统计分析了近70年全球茶叶生产过程并总结其变化特征。过去70年,全球茶叶总产年均增速(3.67%)大于茶园年均增速(2.85%);世界茶叶总产增长主要是来自茶园规模的扩张,茶园单产提高对茶叶产量增产贡献不到三成;1990年以来,CTC碎茶(Crush、Tear、Curl)是世界主要茶类,占世界茶叶品类份额六成以上,传统茶所占份额不到四成。(2)论文对世界茶叶生产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演变特点。过去70年,茶叶种植在全球范围持续扩散,茶叶种植国从二战后的20个增加到36个;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是亚洲主要生产国,肯尼亚、乌干达是非洲主要茶叶生产国,阿根廷是南美洲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中国茶产量在2006年首次超过印度,成为世界茶叶最大的生产国,世界茶叶生产中心在百年后重新回归中国。世界茶叶生产格局由“双巨头(印度+斯里兰卡)”演变为“新双核(中国+印度)”结构;过去70年,全球茶叶生产高度集中(生产基尼系数>0.71),茶叶生产国产量差异显着,在全球茶叶总产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各茶叶生产国所占份额差距进一步扩大。(3)论文对世界茶叶出口贸易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演变特点。过去70年,世界茶叶出口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世界茶叶出口年际间波动幅度不大,平均波动值维持在2万t左右;亚洲茶叶种植国的出口份额显着下降(从战后九成五降到近年的五成九),非洲茶叶出口已占全球近四成;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过去70年间,世界茶叶出口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世界茶叶出口贸易已由70年前的印度、斯里兰卡两家独大的局面,业已形成多极化格局:在亚洲,中国(18.28%)、斯里兰卡(15.62%)、印度(12.15%)三强鼎立;在非洲,肯尼亚一家独大(26.72%);在南美洲,阿根廷(4.76%)一支独秀的局面;70年间,随着印度、斯里兰卡、日本的出口贸易份额持续下降,肯尼亚、中国、越南、阿根廷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增强,尤其是肯尼亚与中国在21世纪初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茶叶出口贸易格局。2009年,中国出口超过斯里兰卡,茶叶出口贸易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4)论文对世界茶叶消费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演变特点。过去70年,全球茶叶消费进口保持年均2.5%的增速持续上升,这说明全球对茶叶有相对长期稳定的需求;70年间,世界茶叶消费进口地由集中于欧洲(59%)、北美(18%)地区,逐渐演变成亚洲(40%)、欧洲(28%)、非洲(20%)三足鼎立的格局;从茶叶消费进口国看,世界茶叶消费进口格局由战后集中于英国(51.92%)、美国(13.68%)、澳大利亚(7.56%),到2016年形成亚洲巴基斯坦(10.12%)、阿联酋(3.65%)、阿富汗(3.24%)、非洲埃及(5.15%)、摩洛哥(3.92%)、欧洲英国(6.24%)、俄罗斯(9.32%)及北美的美国(7.63%)多极化格局。(5)论文定量分析了中国茶叶总产量增产的贡献因素,并选择世界主要茶叶生产贸易国作为参照对比,对中国茶叶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分析。茶园面积增加是中国茶叶总产量增加的主要贡献因素(>60%);近70年,中国茶园面积扩大277万hm2,茶叶产量增产230.89万t,年均增速分别为4.25%、6.23%;70年间中国茶叶单产呈增长趋势,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6年单产仅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4%);绿茶是我国最主要的茶类产品,其产量大、比重高;近70年中国茶叶出口增长了 43倍,年均增速5.76%,2009年以来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出口市场基本稳居第二;2015年以来中国茶叶出口贸易额连续两年居全球之首;中国茶叶出口单价整体位于世界前列,2016年中国茶叶出口单价超过斯里兰卡位居全球第一;入世初期,加入WTO对中国茶叶进口影响微弱,从2009年之后,入世对中国茶叶进口拉动非常明显,中国茶叶进口年均增速达14.16%;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面积最大的茶园资源大国、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大国、全球茶叶贸易量第二大国、全球茶叶贸易额第一大国。(6)论文揭示了中国茶叶生产时空演变特征。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空间格局变动较大、地域分异特征明显:从区域格局看,中国茶园集中度指数呈现“东部减小-西部增大”的变动趋势;中部的湖南、安徽与东部沿海的浙江、广东等传统茶叶产区的地位在逐渐下降,茶叶产业逐步向自然禀赋优势区集聚;西部茶区的贵州、云南、四川及中部茶区的湖北逐渐成为中国新兴茶园集中区及茶叶主产省。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布局(茶园面积重心与茶叶产量重心)明显向西转移;茶园面积的重心移动方向大致为“东-南”向“西-北”,茶叶产量的重心移动方向大致为“东-北”向“西-南”;从移动速度看,茶园重心的西移速度明显快于茶叶产量重心,中国省级茶区茶叶产量的区域波动大于茶园面积扩张的区域波动,茶园面积的西扩趋势更稳定。(7)论文应用主要驱动力及驱动机理分析方法,分析了近30年中国茶叶生产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揭示了中国茶叶生产空间演变的驱动力模型。1)考察期国内因素中除新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对各茶区扩大茶园规模和提高茶叶单产的解释能力相对较低外,其余四个因素均有显着驱动作用。其中,土地成本对中国东部茶区、中部茶区、西部茶区茶叶生产发展的驱动作用均有显着驱动作用;劳动力成本对促进东部茶区及西部茶区的茶叶生产发展具有显着驱动作用;产业扶持政策对扩大西部茶区的茶园规模与促进东部茶区的茶叶单产具有显着驱动作用;自然地理条件对中部茶区扩大茶园规模、提高茶叶单产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2)在2001年加入WTO后,茶叶出口贸易对中国茶叶生产有正面引导作用。中国茶叶出口量与茶叶产量、茶园面积之间存在者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5和0.69),随着国际贸易市场的稳定和扩大,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之间已形成良性正向循环机制。3)考察期间在驱动力作用下,中国茶叶生产重心自东向西移动,但不同时期驱动力作用的大小和方向不同,即驱动力对茶叶产量重心驱动的波动性大,对茶园西移的驱动更为稳健。研究表明,在全球化大格局背景下,受国内、国外因素的综合影响,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布局明显向西转移。西部茶区相对较低的土地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为中国茶叶生产西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家产业扶持政策也为西部茶区茶园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进程提供了有力保障。西部茶区适宜的自然地理条件的正面作用也在客观吸引着中国茶叶生产由东逐渐向西南转移。论文提出实施包括调产业结构、促三产融合、保质量安全、借力“一带一路”倡议促进茶叶贸易、以区域化生产为基础等相应政策,实现“中国茶”,“全球卖”。论文拓展了茶叶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将空间地理技术引入到茶叶生产格局演变特征中,实现了全球及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变迁的可视化,弥补了传统统计数据分析的不足。

曲伟强,韩经建,宋若臣,曾红燕,冯展宾,任福姣[7](2005)在《体制转型时期的中国保险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伦爱新[8](2005)在《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入世”两年的分析》文中认为作为农业大国,加入WTO会对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加入WTO之前,很多农业经济学家对于WTO即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入世后我国主要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情况作了一些估计。然而从入世后2002和2003这两年来看,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的实际情况与原来的估计不尽相同。2002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并没有像普遍估计的那样受到巨大冲击。而刚刚过去的2003年的农产品进出口情况又与2002年有很大不同,进口大量增加,出口减少,仿佛入世的冲击刚刚来临。如何看待这种差异,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过渡期后正面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也有重大的意义。 形成这种差异有入世前的预测性研究存在不足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入世后农产品贸易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本文首先对入世前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出普遍结论;然后以2002和2003年为研究对象,对于入世后的农产品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两者存在差异的结论;接下来从以前研究方法的不足和入世后出现的新情况两方面入手对这种差异进行分析,在考虑入世后出现的新情况时主要从机遇性事件和政府行为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入世过渡期后我国正式应对WTO的挑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入世前进行的普遍估计存在差异有以前研究方法不足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入世后出现的许多新情况。通过对这些新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入世之初我国农产品贸易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具有一定偶然性,中国农业要正式应对WTO的挑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辛秀琛[9](2004)在《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对WTO背景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对区域性的农业发展如何应对入世后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的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区域性农业因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农业生产特点,其应对措施也往往不尽相同。 山东是农业大省,胶东地区因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而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些有利条件。如何打破发展障碍、将这些潜质发挥出来,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模式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视角,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问卷法、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胶东地区实际情况的考查,比照入世背景下我国所存在的“三农”问题及入世后为我国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机遇,分析了制约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和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发挥当地地理、资源和人才优势,抓住机遇,利用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确立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三高”农业为重点,实施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对策。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体制创新,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绿色食品,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经济,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等政策性建议。

梁亚荣[10](2004)在《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土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社会财富;既是土地管理的对象,又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更是物权的重要客体。土地的归属和利用既关系到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问题,又涉及农业生产和农地利用效率的问题。因此,农地制度的优良与否,其制度绩效如何,对我国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和公民财产权利保护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以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创新为主题,对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作了历史描述,对其发展变化规律作了经济学和法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对现时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作了详细分析,进而为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创新设计了具体的制度安排,配备了周详的配套改革措施,使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创新具备了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一章绪论明确了本研究的主题,并对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方法、思路与结构、创新与不足等作了简要说明。着重指出,农地使用制度变迁符合制度变迁原理,现时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加入WTO等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和保护农地权益,需要在现代物权理论指导下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进行创新。 第二章对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再回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产生过程,并进一步论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详细描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种类、各种责任制的实施程序及其具体内容,分析了各种责任制的关系,指出各种责任制之间存在转化、替代的发展过程;论述了联产承包法律关系,指出联产承包中农户对外还没有取得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联产承包的客体是包括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复合客体,土地承包还依附于联产承包之中,联产承包的内容包括土地、其他生产资料的使用等权利和完成一定的产量、派统购任务等义务,土地使用权还没独立出来;分析了联产承包下均包土地的原因,指出在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均包土地符合公平原则;进而详细论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绩效,指出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发展农业生产、改造集体经济等产生了巨大作用,也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章对从联产承包到土地承包经营的演变及土地承包经营的演变、完善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与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不同之处,指出两者在主体、客体和内容三方面都有了很大不同,随着承包客体变为单一的土地、承包的内容逐步简化和农户成为独立的法律主体,联产承包法律关系转变为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联产承包制度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演变;接着分析了早期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指出发包权的上提造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虚化,均分土地进一步加剧了耕地的零碎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债权性质也造成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演变,一方面突出表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进程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化、长期化、流转度的扩展等使其逐渐向物权转变,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土地承包经营走向市场化、规模化的各种尝试,“两田制”、规模经营、“四荒”使用权拍卖、股份合作制等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作了有益的探索;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走向完善,表现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使土地承包经营走上法制化轨道,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进程得以完成,为土地承包经营规定了详细的发包方式、发包程序、明确了双方的权矛lj和义务等方面。 第四章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进行了经济学和法学分析,总结了农地制度变迁的规律。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农地所有制度,包括国有制、农地私有制和族田等公有土地的产生、发展过程,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类型所有制之间的变化情况;接着回顾了我国历史上农地使用制度,包括奴耕、佣耕、自耕、佃耕等土地使用方式,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使用方式的变化情况;接着分析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原因,指出农地制度变迁符合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传统农地所有制变迁主要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变迁的原因在于由于技术、人地关系、生产要素、价格等方面的变化,产生了在原制度下无法内化的矛!」润,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将这些利润内化,而农地使用方式的变迁也是由于各种农地使用方式之间的成本不一样,高成本的农地使用方式逐渐被低成本的农地使用方式取代;解放后的农地所有制的变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实现了制度供给者的目标,而联产承包为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得到了上下的一致同意,因而取得了巨大的制度绩效;同时从法学角度分析了农地制度变迁,指出农地制度变迁与身份和特权逐步脱钩、’与土地逐步财产化和商品化、与土地权利体系的逐步发达是一致的;最后总结了农地制度变迁的启示,指出当前农地制度改革要和农业生产、土地利用与土地权利保护相一致。 第五章分析了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指出目前影响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

二、入世后,我国农业发展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我国农业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中美贸易争端解决对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性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中美争端解决的重要意义
        三、中美法律技术脱节和中美贸易争端的关系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
        二、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
        三、关于中美贸易争端的研究
        四、关于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五、关于美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六、关于中美贸易发展和战略的研究
        七、关于中国发展战略和实力的研究
        八、研究现状评述及启示
    第四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范畴
        二、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法律技术的概念发展及特征
        一、法律技术的概念渊源
        二、法律技术的概念拓展
        三、法律技术的特性
    第二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基本内容
        一、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
        二、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和特征
    第三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影响
        一、法律技术脱节在国内领域的影响
        二、法律技术脱节在国际领域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WTO框架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WTO的发展与现状
        一、WTO制度发展
        二、WTO规则体系的困境
    第二节 中国对美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一、入世后中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二、中国对美贸易战略演变
        三、中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第三节 美国对中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一、2001 年至今美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二、美国对华贸易战略演变
        三、美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贸易争端的法律技术脱节案例表现
    第一节 中国诉美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二、美国应诉方式法律性强
        三、从案件结果看
    第二节 美国诉中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二、案件涉及传统贸易和美国优势领域
        三、中国应诉方式政治性强
        四、从案件结果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在WTO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第一节 中美贸易争端涉及的实体法领域概况
    第二节 中美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内容和特点
        一、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内容
        二、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特点
    第三节 中美实体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一、实体性立法领域的原因
        二、实体法适用领域的原因
第五章 中美在WTO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第一节 中美“双反”案件中程序性的法律技术脱节
        一、AD和 SCM中的程序性规定
        二、中美涉反倾销或反补贴程序案的概况
        三、中美在双反领域中的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
    第二节 中美在DSU程序中的法律技术脱节
        一、DSU程序性规定
        二、中美WTO争端案件涉DSU程序概况
        三、中美在DSU程序下的法律技术脱节
    第三节 中美WTO争端中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一、程序价值理念不一致
        二、程序性立法差异
        三、程序法适用差异
第六章 WTO体系下中国的贸易法律技术调整方案
    第一节 贸易法价值合法化
        一、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
        二、坚持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原则
        三、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原则
    第二节 中国对美贸易立法技术调整方案
        一、平衡内外的立法方针
        二、调整立法机制和机构
        三、确立科学的立法规范
    第三节 中国对美贸易法律适用技术调整方案
        一、法律适用部门分工专业化机制化
        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
        三、建立与立法机构的反馈机制
        四、转变“第三方”思维,实践中提高对实体法的解释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中文译着
        (三)中文论文
        (四)中文学位论文
    二、英文参考文献
        (一)英文着作
        (二)英文论文
    三、相关网站数据库
附件:中美提交WTO争端案件统计(2001-2019)
致谢

(2)“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1.1 国际贸易理论和内生动力溯源
        1.4.1.2 国际合作与贸易受到成本约束:调整成本和贸易成本
        1.4.1.3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和动因
        1.4.1.4 关于中俄农业合作互补性的研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2.1 中俄农业合作互补性研究
        1.4.2.2 中俄农业贸易和产业内水平研究
        1.4.2.3 调整成本和贸易成本的相关研究
        1.4.2.4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
        1.4.2.5 对俄农业投资与合作的风险防范研究
        1.4.2.6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业对外发展战略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技术路线
2 中俄农业贸易现状及增长潜力
    2.1 俄罗斯农业发展概况
        2.1.1 俄罗斯的农业资源条件
        2.1.2 俄罗斯的农业生产情况
        2.1.3 俄罗斯的农业政策转变
    2.2 农业在中俄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2.3 中俄农业贸易特征分析
        2.3.1 中俄农业贸易竞争力分析
        2.3.2 中俄农业贸易互补性分析
    2.4 中俄农业贸易增长潜力评析
    2.5 本章小结
3 中俄农业产业转移测度分析
    3.1 引言和文献回顾
    3.2 模型介绍和数据来源
        3.2.1 模型方法介绍
        3.2.2 数据来源和说明
    3.3 实证结果和分析
        3.3.1 中俄农业产业转移的定量测度及对比分析
        3.3.2 中俄两国主要的农业转入来源国和转出承接国
    3.4 中俄农业产业转移状况和评析
        3.4.1 中国对俄农业投资状况分析
        3.4.2 中俄农业产业转移评析
    3.5 本章小结
4 中俄农业生产要素调整成本测度分析
    4.1 引言和文献回顾
    4.2 方法介绍和数据来源
        4.2.1 方法介绍
        4.2.1.1 A、B、S指数
        4.2.1.2 贸易调整空间模型
        4.2.2 数据来源和说明
    4.3 实证测算结果和分析
        4.3.1 A、B、S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4.3.2 俄罗斯入世前后调整成本结果对比分析
    4.4 中俄农业调整成本变化解释和评析
        4.4.1 来自双边农业贸易自由化的解释
        4.4.2 中俄农业调整成本影响评析
    4.5 本章小结
5 中俄农业贸易成本测度分析
    5.1 引言和文献回顾
    5.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贸易状况分析
        5.2.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贸易具有较高集中度
        5.2.2 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贸易主要集中在经济距离较近国家
    5.3 方法模型介绍及数据说明
        5.3.1 方法模型介绍
        5.3.1.1 贸易成本测度模型
        5.3.1.2 贸易增长分解模型
        5.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中国与俄罗斯及其他13国的农业贸易成本对比分析
        5.4.2 中国与俄罗斯及其他13国农业贸易增长因素分解对比分析
    5.5 中俄农业贸易成本总结评析
        5.5.1 结果分析
        5.5.2 贸易成本视角的评析
    5.6 本章小结
6 中俄农业产能合作外部环境状态分析
    6.1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俄农业产能合作优势分析
        6.1.1 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
        6.1.2 “一带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有效对接
        6.1.3 国际大环境对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的促进作用
        6.1.4 中俄农业合作开发早、互补性强、已取得一定成果
        6.1.5 中俄双边相关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助力农业合作
        6.1.6 中俄双边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取得良好进展
    6.2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俄农业产能合作困境分析
        6.2.1 俄罗斯从地缘经济战略上对中国还有防备
        6.2.2 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使得中俄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
        6.2.3 俄罗斯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且农业产业政策保护性强
        6.2.4 中国企业对俄农业投资缺少集体行动和合理规划部署
        6.2.5 中国对俄农业投资面临从进入、运营到退出的多重风险
        6.2.6 中国对俄农业投资融资渠道单一、缺乏资金支持
    6.3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俄农业产能合作潜力行业分析
        6.3.1 农业种养殖业
        6.3.2 农业机械等农业生产资料
        6.3.3 农业技术合作
        6.3.4 农产品加工
        6.3.5 农业跨境合作服务业:跨境电商、金融、物流
    6.4 本章小结
7 “一带一路”视域下深化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的建议
    7.1 加紧对俄农业合作的定位谋划和双边政策对接
        7.1.1 明确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的定位
        7.1.2 树立正确的对俄农业合作理念
        7.1.3 加强对俄农业合作整体规划和双边政策对接
    7.2 黑龙江省要抓住机遇助推对俄农业产能合作
        7.2.1 培育和支持龙头企业集团,推进对俄全产业链农业合作
        7.2.2 加强哈尔滨新区和黑龙江自贸区建设
    7.3 推进中俄农业产能合作跨境产业链建设
        7.3.1 加强境外农业合作园区建设
        7.3.2 完善双边农业生产要素过境和粮食回运通道建设
        7.3.3 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
        7.3.4 推动农产品销售与合作项目的品牌化建设
    7.4 加强对俄农业投资服务体系建设
        7.4.1 加强对俄农业投资智库咨询服务建设
        7.4.2 促进企业熟悉对俄农业投资实务和加强人才培养
        7.4.3 多渠道融资深化对俄农业合作资金支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界定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季刊》概论
    第一节 《中国季刊》的创办及运营
    第二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历任主编及其指导下的特刊
    第三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作者队伍
    第四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研究概况及主题梳理
第二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流变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从“橡皮图章”到“钢铁图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二、从指定到民选: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三、从人治到法治: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预判
        一、“消极悲观论”
        二、“民主转型论”
        三、“柔韧有余论”
第三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析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业改革与农村巨变
    第二节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情况
        三、对中国“入世”的观察和评价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一、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究
        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及评价
第四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一、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
        二、宏观结构论争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三、微观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抗争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二、社会抗争的动力源泉和政治机遇
        三、社会抗争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策略
        四、社会抗争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之策
    第三节 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结语
    一、《中国季刊》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四十年的研究变迁
        (一)《中国季刊》不同时期关注重点的变化
        (二)《中国季刊》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及启示
        (一)《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4)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的工程逻辑研究 ——基于权力运行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分析框架:乡村治理的工程逻辑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工程初兴:村民自治与乡村治理体系的变革1978-1990
    第一节 蓝图:乡政村治格局的初步建立
        ―、自下而上的生成逻辑:村民自治的发生及其案例
        二、自上而下的推动逻辑:国家的视角与髙层政治精英的推动
    第二节 施工:乡政村治格局与乡村权力结构变迁
        一、乡政村治格局下的治理任务与施工者
        二、乡政村治格局下的乡村治理工程的施工过程
    第三节 问题反馈与修缮
        一、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二、两委矛盾问题
        三、乡村矛盾问题
        四、干群矛盾问题
        五、宗族的复兴
        六、伦理危机初显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工程困境:“三农”问题与乡村治理的徘徊1990-2002
    第一节 蓝图:莱西会议与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目标确立
        一、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二、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推动村民自治深化发展
    第二节 施工:乡村权利结构的进一步变迁
        一、治理任务及其施工者
        二、施工过程:乡村权利主体的互动
    第三节 问题反馈与修缮
        一、“农业真危险”:农业经济发展困境
        二、“农民真苦”:税费增长与农民抗争
        三、“农村真穷”:城市化进程、农地征用与乡村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四、乡村治理内卷化
        五、宗族问题的消长
        六、乡村伦理危机加剧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工程调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的逻辑转换2002-2012
    第一节 蓝图:由税费改革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税费改革与农业税的废除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起
        三、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政策
    第二节 施工: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权力结构与乡村治理
        一、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任务及其施工者
        二、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工程的施工过程
    第三节 问题反馈与修缮
        一、项目制下的治理困境
        二、农业发展若干问题
        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四、乡村伦理危机的演进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工程加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2012-2018
    第一节 蓝图:由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到乡村振兴战略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施工:新时代的乡村权力结构与乡村治理
        一、新时代的乡村治理任务及其施工者
        二、新时代乡村治理工程的施工过程
    第三节 问题反馈与修缮
        一、精准扶贫下的治理困境
        二、村级组织建设困境
        三、农业发展若干问题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一、40年乡村治理取得的成就、经验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工程分析框架对于农村研究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三、乡村治理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抬头趋势
        二、国际贸易壁垒发展逐渐偏向以非关税壁垒为主关税为辅
        三、中国进出口贸易呈下降趋势然居民境外消费热度不减
        四、经济全球化及竞争的加剧急需具有竞争力的税收政策
    第二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主要概念及问题的厘定
        一、贸易开放及其度量
        二、贸易开放与贸易封闭的税收政策
        三、贸易开放可能带来的问题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际贸易与税收关系的研究
        二、贸易政策、财政收支与收入分配等研究
        三、简要评述
    第五节 研究内容
        一、贸易开放的衡量指标及其评价
        二、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三、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制约因素
        四、国外在扩大贸易开放中税收政策做法
        五、税收政策如何搭配其他宏观政策实现扩大贸易开放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价格因素
        二、非价格因素
    第二节 不同贸易发展理论下税收政策选择
        一、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二、保护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三、新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第三节 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机制分析
        一、价格是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的直接传导枢纽
        二、税负转嫁或补贴等间接方式影响国际贸易发展
        三、国际贸易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
    第四节 贸易开放受到税收收入制约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三章 开放背景下中国贸易与税收政策回顾与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政策回顾
        一、逐渐开放的贸易保护政策(1978-2000 年)
        二、WTO规则下公平贸易与保护贸易并存发展(2001-2018 年)
        三、我国扩大贸易开放的必要性
    第二节 贸易政策变化下我国贸易开放状况
        一、贸易规模及开放度变化
        二、货物与服务贸易开放状况
        三、我国贸易开放程度与其他经济体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税收政策回顾
        一、开始降关税并提供出口补贴以促进对外贸易(1978-1991 年)
        二、继续降关税并进行分税制改革刺激对外贸易(1992-2000 年)
        三、大幅降关税并调整出口退税以扩张贸易规模(2001-2018 年)
    第四节 中国扩大贸易开放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关税政策
        二、出口退税政策
        三、所得税政策
        四、非关税壁垒政策
第四章 我国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一节 研究内容
    第二节 GTAP模型及假设
        一、模型假设
        二、基本框架
    第三节 数据处理及模拟方案
        一、模型数据特点
        二、分组处理
        三、政策冲击方案设计
    第四节 关税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一、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促进本国进出口贸易发展
        二、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提高本国GDP增速并改善社会福利
        三、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刺激我国畜牧业的对外贸易与轻工业的出口
    第五节 所得税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一、降低国内所得税税率将促进本国出口贸易而阻碍进口贸易
        二、降低所得税税率将恶化本国贸易条件但改善全球社会福利
        三、降低所得税税率将刺激我国工业与纺织业的产出及出口
    第六节 出口补贴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一、降低进口补贴率将抑制本国进出口贸易发展
        二、降低出口补贴率将改善本国贸易条件但恶化社会福利
        三、降低出口补贴率将较大抑制我国采掘业的出口及纺织业的进口
    第七节 本章研究小结
第五章 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调整主要约束因素
        一、税收收入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三、国内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
        四、本章研究假设
    第二节 实证设计及数据选取——以税收收入为例
        一、基本模型
        二、解释变量的选取
        三、数据来源及其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实证研究方法
        一、静态研究方法
        二、动态研究方法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果
        一、贸易开放对贸易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
        二、贸易开放对总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低、中、高收入发展中国家分组讨论
        一、贸易开放对低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二、贸易开放对中低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三、贸易开放对中高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四、贸易开放对高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第六节 本章研究小结
第六章 国外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经验
    第一节 公平贸易论下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政策调整:以美国为例
        一、1933 年以前美国贸易与税收相关政策
        二、1934 年-《1974 年贸易法》出台期间美国贸易与税收相关政策
        三、1974至2018 年美国为推动公平贸易的税收政策
        四、贸易开放对美国关税收入及贸易的影响(1790-1934 年)
        五、贸易自由化对美国财政及贸易的影响(1934-2016 年)
        六、经验小结
    第二节 贸易自由化失败后适度保护贸易下税收政策做法:以印度为例
        一、印度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
        二、1991-1998 年印度贸易与税收政策改革
        三、1998-2017 年印度贸易与税收政策改革
        四、贸易开放对印度税收收入的影响
        五、经验小结
    第三节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引入增值税调整所得税:以泰国为例
        一、二战后泰国贸易政策相关背景
        二、泰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贸易税收政策
        三、泰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国内税制改革
        四、泰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贸易规模的变化
        五、泰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政府税收的变化
        六、经验小结
    第四节 成功推动贸易自由化下简化税制降低有效税率:以加纳为例
        一、加纳独立后相关背景
        二、加纳1983 年经济改革计划中贸易与税收相关部分
        三、加纳1995 年入世后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四、贸易自由化对加纳税收及贸易的影响
        五、经验小结
    第五节 国外经验的启示
第七章 扩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与支出、非关税壁垒等搭配
    第一节 搭配支出政策调节收入分配
        一、效率假说与补偿假说
        二、贸易开放与政府支出之间U型关系的检验方法
        三、贸易开放初期搭配支出政策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四、随着贸易开放加深可逐步紧缩支出发挥市场效率
    第二节 税收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配合
        一、贸易政策的选择及实施效果
        二、发展中贸易大国的贸易政策改革措施
        三、我国税收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
    第三节 税收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政策的组合
        一、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
        二、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果比较
        三、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政策的搭配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不同税种税率的调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不一
        二、贸易开放会影响税收收入进而限制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
        三、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搭配税收政策调整扩大贸易开放
        四、国外在扩贸易开放中税改以所得税为主间接税为辅
    第二节 扩大我国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进口贸易税收政策
        二、出口补贴政策
        三、所得税政策
        四、财政支出政策
        五、非关税壁垒措施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及其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厘清
        1.2.1 茶树
        1.2.2 茶叶
        1.2.3 茶类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茶叶生产研究
        1.3.2 茶叶需求研究
        1.3.3 茶叶贸易研究
        1.3.4 空间格局研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数据来源
第2章 近70年世界茶叶生产、贸易及消费格局演变
    2.1 全球茶叶生产时间序列的演变
        2.1.1 全球茶园资源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2.1.2 全球茶叶总产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2.1.3 全球茶园单产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2.1.4 全球茶叶生产品类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2.1.5 全球茶叶总产增长贡献分析
    2.2 世界茶叶生产空间格局分析及区域差异
        2.2.1 世界茶叶生产空间格局演变过程
        2.2.2 世界茶叶生产空间格局演变特点
        2.2.3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的演变趋势
    2.3 世界茶叶贸易空间格局分析及区域差异
        2.3.1 世界茶叶生产国出口贸易量变化
        2.3.2 世界茶叶生产国出口贸易格局演变过程
        2.3.3 世界茶叶生产国出口贸易格局演变特点
    2.4 世界茶叶消费空间格局分析及区域差异
        2.4.1 世界茶叶消费进口空间格局演变过程
        2.4.2 世界茶叶消费进口空间格局演变特点
        2.4.3 世界人均茶叶消费的地域差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70年中国茶叶生产、贸易的时序演变
    3.1 中国茶叶生产时间序列的演变
        3.1.1 中国茶园资源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3.1.2 中国茶叶产量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3.1.3 中国茶园单产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3.1.4 中国茶叶总产增长贡献分析
        3.1.5 中国茶类生产结构变化分析
    3.2 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时间序列的演变
        3.2.1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量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3.2.2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额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3.2.3 中国茶叶出口单价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3.2.4 中国茶叶进口贸易的时序演变及特征
    3.3 不同时期茶叶生产的影响因素评价
        3.3.1 变量选择
        3.3.2 不同时期茶叶生产的影响因素评价
    3.4 中国茶叶生产与贸易在世界的地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30年中国茶叶生产格局演变过程及特征
    4.1 中国茶叶生产区
    4.2 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空间格局演变过程
        4.2.1 中国省级茶区茶园空间格局过程及特征
        4.2.2 中国省级茶区产量空间格局过程及特征
    4.3 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的产业重心演变
    4.4 中国茶叶生产面临的挑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30年来中国茶叶生产格局演变驱动机制
    5.1 中国茶叶生产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5.1.1 回归分析
        5.1.2 国内因素对中国茶叶生产驱动强度分析
        5.1.3 出口贸易对中国茶叶生产影响机理分析
        5.1.4 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变动的驱动因素讨论
    5.2 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变动的驱动机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可能的贡献
    6.4 论文的创新点
    6.5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体制转型时期的中国保险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当今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我国保险业的历史性进展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概况
        1. 保费迅速增长、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提高
        2. 保险市场的供需主体及中介机构不断增加
        3. 保险业资产增长,投资回报率提高
        4. 法律法规走向健全,监管体系逐步形成
        (二)中国的寿险业
        1. 中国寿险业的发展状况
        2. 中国寿险业的企业组织形式
        3. 中国寿险业的产品模式
        (三)中国的财产险业
        (四)中国的再保险业
    二、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政策方面的问题
        1. 市场竞争模式不确定
        2. 保险法制度不健全
        3. 保险机构、保险业务发展与保险管理滞后的矛盾
        4. 市场竞争条件不平等
        (二)供给方面的问题
        1. 业务总体水平低,结构发展不平衡,险种单一,适应性不强,新险种开发缓慢
        2. 市场主体偏少,缺乏适度竞争,市场主体企业化程度差异大
        3. 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狭窄,保险基金几乎无法保值增值,保险赔付水平过低,保险赔付作用有待提高
        4. 保险经营性风险日益积聚,保险业面临风险的考验
        5. 保险业务迅速发展与人才匮乏形成关尖予盾
        6. 竞争加剧,违规经营现象相当严重
        7. 内部管理混乱,会计核耳及账户管理有漏洞,内部控制薄弱
        8. 社会保险机构及有关部门人事混乱
        (三)保险需求方面的问题
        (四)保险中介存在的问题
        1. 各类保险代理人发展欠平衡,行为不规范,保险经纪人尚未起步
        2. 违规、违法经营现象严重
        3. 管理松懈、手续费标准执行混乱
        4. 存在欺诈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5. 机构设置有待规范
    三、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一)从中国的保险密度与深度看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二)从中国的人口看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三)从中国的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看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四)从中国人的保险意识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五)从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六)从加入WTO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第二部分加入WTO后中国保险市场开放度研究
    一、中国政府对开放国内保险市场的明确表态
    二、开放中国国内保险市场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开放所带来的机遇
        (二)开放所带来的挑战
        1.营销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2.人才挑战。
        3.技术挑战。
        4. 盈利水平挑战。
        5. 管理挑战。
        6. 对参与国际竞争的挑战。
        7. 对我国保险业经营管理制度的挑战。
        三、入世后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度
        (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保险业对外开放的经验借鉴
        1.韩国
        2.新加坡
        3.中国香港
        4.泰国
        5.菲律宾
        6.印度
        7.印度尼西亚
        (二)我国对保险市场开放尺度的把握
        1.确定开放度首先要掌握国内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承受能力
        2.要坚持“三有”原则
        (1)关于“有限制”
        (2)关于“有选择”
        (3)关于“有步骤”
        3.保险市场开放所涉及的产品或技术、对象或机构、空间或区域
        (1)引进保险产品或技术的选择
        (2)引进对象或机构的选择
        (3)引进空间或区域的选择
        4.在我国保险市场开放初期政策应做的具体工作
        5.在开放国内保险市场的同时我国的保险企业要主动出击海外
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市场模式研究
    一、中国保险市场模式的观状与特点
        (一)历史与现状
        1.计划经济中的封闭型垄断模式
        2.计划商品经济中的封闭型垄断竞争模式
        3.市场经济中的开放型垄断竞争模式
        (二)特点
        1.保险市场模式形成的不确定性
        2.保险市场模式内容的不具体性
        3.保险市场模式监管行为的随意性
    二、中国保险市场目标模式的确定
        (一)发达国家保险市场模式参考
        1.发达国家保险市场充分开放的垄断竞争模式
        2.发达国家保险市场有限开放的寡头垄断模式
        3.发达国家保险市场有限开放的垄断竞争模式
        (二)中国保险市场目标模式的确定
        1.确立中国保险市场目标模式的因素分析
        (1)国情与经济发展目标
        (2)WTO规则
        (3)垄断竞争程度
        (4)风险控制
        2.中国保险市场目标模式的确定
        (1)阶段性目标模式
        (2)总体性目标模式
    三、完善保险市场目标模式的政策驭向与措施
        (一)在组织结构模式上,积极推进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
        1.扩大市场规模
        (1)政府规划
        (2)政府鼓励
        (3)政府扶持
        2.完善保险市场组织结构
        (1)继续逐步增加产险和寿险公司
        (2)尽快增加再保险主体,形成再保险市场
        (3)培育和发展保险市场中介机构
        (二)在市场机制模式上,倡导、推动市场化的垄断竞争
        1.创造环境,倡导公平竞争
        2.培育中资保险公司成为垄断的主导力量
        (1)深化保险体制改革
        (2)加强保险业同银行业的合作
        (3)保险资本重组,“一夜暴富”
        (三)在经营模式上,大力推进专业化、集约化
        1.注重创新
        (1)险种必须创新
        (2)营销手段要创新
        (3)服务内容要创新
        (4)保险理念创新
        2.注重风险控制
        (1)在思想上要引起重视
        (2)提高经营质量
        (3)规范保险资金的运用
        (4)利用再保险的功能
        (5)防止保险欺诈
        3.注重人才专业化
        (1)培养和引进人才的途径
        (2)目前急需的专业人才
        (四)在市场开放模式上,采取全方位适度开放政策
        1.全方位的开放
        2.有限制的开放
        3.有选择的开放
        4.有步骤的开放
        (五)在监管模式上,完善保险监管机制,提高保险监管水平
第四部分中国保险市场供给与需求条件分析
    一、中国保险需求条件分析
        (一)保险需求的涵义
        (二)经济发展与保险需求
        1.生产能力的扩大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产业结构的变化增加了保险需求。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分工极为有限,人们从事的主要是渔猎、种植业、养殖业和手工业等,此时出现的是从游牧业向农业的飞跃。到了近代,产业革命导致出现了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沟,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出观了以重工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这样就完成了从农业向工业的过渡。二战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以信息、电子、软件、手航、生物工程、原子能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到现在我们正处于由工业化经济向服务化、知识化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原有产业部门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他们的出现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更多的风险的出观,于是对保险提出了新的要求,保险需求绝对量增加了,保险的内容也扩大了。同时要求保险业设计新险种,开发新业务。
        (二)人口状况与保险需求
        (三)家庭状况与保险需求
        (四)政府政策与保险需求
    二、中国保险供给条件分析
        (一)保险供给的涵义
        (二)经济发展与保险供给
        (三)保费水平与保险供给
        (四)从事保险经营的专门人才的数量、质量与保险供给
第五部分中国农村保险市场研究
    一、发展农业保险市场
        (一)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
        1.体制与制度的瓶颈制约
        2.财政补贴的制约
        3.技术水平的制约
        4.中介机构缺位的制约
        5.险种开发滞后的制约
        6.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制约
        (二)我国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
        (三)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对策
        1.加强农业保险的立法
        2.开发设计适销对路的农村险种
        3.加强农业保险技术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
        4.培育农业保险的中介市场
        5.研究建立再保险体系
        6.尝试在农村实行资金运用
        7.加强金融监管,规范农村保险市场
    二、拓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
        (一)发展我国农村人身保险的难点
        1.分业经营的法律限制
        2.保障意识淡薄
        3.费率制定不合理
        4.经济制约因素
        5.经营体制的不适应性
        (二)发展我国农村人身保险的设想
        1.重视人身保险的储蓄和投资双重功能
        2.允许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进行混业经营的尝试
        3.积极进行保险营销的创新
        4.强化保险服务意识
        5.延伸机构,建立合理完善的保险体系
        6.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第六部分中国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问题研究
    一、保险监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一)保险监管的时代意义
        (二)中国保险监管的根本原因
        1.保险市场的失灵与保险监管
        2.保险的特殊性和保险监管
        (三)保险监管的法律依据
    二、我国保险监督管理的现状
        (一)我国保险监督管理的立法历史
        (二)保险业的自省和自我监督的探索
        (三)监督管理的内容
        (四)监管方式
        (五)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保险监督管理体系,保险监督管理乏力。
    三、保险监督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和我国的模式选择
        (一)我国保险监督管理目标模式的选择
        1.保险监督管理目标的国际比较
        2.我国保险监督管理目标的选择
        (二)我国保险监督管理方式的选择
        1.保险监督管理方式的国际比较
        (1)公示方式
        (2)规范方式
        (3)实体方式
        2.我国保险监督管理方式的选择
        (三)我国保险监督管理手段的选择
        1.保险监督管理手段的国际比较
        2.我国保险监督管理手段的选择
        (1)解释法律
        (2)制定规则
        (3)信息批露
        (4)窗口指导
        (5)行政处罚和法律制裁
    四、保险监管的内容选择与程度分析
        (一)通过国际比较,了解我国的保险监管内容
        1. 关于事先批准原则
        2. 保险公司有关股本、法定准备金等金融方面的要求
        3. 技术储备及包括技术储备在内的基本投资的金融要求
        4. 保险险种和保险费率的规定
        5. 再保险的让与管理
        (二)保险监管的程度分析
    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监管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保险监管的基础性制度
        1. 建立健全的保险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2. 提高中国保监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
        3. 实现财务信息的标准化,为偿付能力监管创造基础条件
        4. 提高保监会信息化水平,实现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并提高监管透明度
        5. 完善保险税收制度,制订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6. 完善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7. 建立独立精算师制度
        8. 组建专业协会,建立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
        9.
        1 0.
        (二)建立良好的保险市场进入机制
        1. 将设立保险公司的资本金要求与公司准备从事的业务挂钩,对不同的险种提出不同的资本金要求。
        2. 对内资开放保险市场,加快中资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审批速度。
        3. 增加市场主体的组织形式。
        (三)完善保险保障基金,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
        (四)调整监管重点,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8)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入世”两年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第二章 入世前关于入世对我国农产品影响的研究综述
    2.1 关于中国农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2.2 关于我国农产品供需平衡问题的研究综述
    2.3 入世对农业产生影响的主要方面
        2.3.1 关税减让
        2.3.2 进口关税配额
        2.3.3 逐步削减对农产品的国内支持
        2.3.4 削减出口补贴
        2.3.5 应对国外的非贸易壁垒
    2.4 小结
第三章 入世两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实际情况分析
    3.1 农产品进出口状况总体性分析
    3.2 大宗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出口变动分析
    3.3 主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变动分析
第四章 入世两年来农产品贸易变化的原因分析
    4.1 以前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
        4.1.1 研究品种的细化度
        4.1.2 研究的动态性
        4.1.3 入世前压力的提前释放问题
    4.2 入世后国内外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
        4.2.1 产量与价格的变化
        4.2.2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4.2.3 卫生检疫等绿色壁垒的作用
        4.2.4 突发事件的影响——“非典与禽流感
        4.2.5 我国转基因政策的调整
        4.2.6 运输政策的调整——取消铁路建设基金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入世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趋向
    2.1 入世背景下“三农”问题
    2.2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带来的影响
    2.3 入世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方略
第三章 胶东农业现状与入世后的应对方略探讨
    3.1 胶东地区农业生产现状
    3.2 胶东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3.3 入世背景下胶东农业发展的应对方略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
    三、 本研究拟回答的几个问题
    四、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五、 论文的思路和结构
    六、 本文的创新
第二章 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实行
    第一节 集体土地的概况
    第二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过程
    第三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第四节 联产承包法律关系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第三章 联产承包向土地承包经营的演变
    第一节 联产承包向土地承包经营演变的体现
    第二节 早期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演变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完善
第四章 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
    第一节 历代农地制度变迁的简要回顾
    第二节 农地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农地制度变迁的法学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影响当前土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因素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第三节 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影响
    第四节 市场经济对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的影响
    第五节 加入WTO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第六节 修宪与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第六章 农地使用制度创新
    第一节 农地使用制度创新概述
    第二节 我国农地使用权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农地租赁权制度
    第四节 完善农地使用制度的相关措施
第七章 集体农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我国集体农地所有权现状
    第二节 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入世后,我国农业发展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D]. 孙舒. 外交学院, 2020(08)
  • [2]“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俄农业产能合作研究[D]. 杨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3]《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D]. 付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4]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的工程逻辑研究 ——基于权力运行的视角[D]. 田野.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D]. 王婉如. 中央财经大学, 2019(10)
  • [6]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茶叶生产格局及其演变研究[D]. 肖智. 南京大学, 2018(05)
  • [7]体制转型时期的中国保险业研究[J]. 曲伟强,韩经建,宋若臣,曾红燕,冯展宾,任福姣.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S1)
  • [8]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入世”两年的分析[D]. 伦爱新.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9]加入WTO后胶东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 辛秀琛.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10]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D]. 梁亚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发展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