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豆连作施肥技术

黑龙江省大豆连作施肥技术

一、黑龙江省大豆连作施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1](2021)在《黑土区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线虫在土壤中广泛存在,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常作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敏感性指示生物,用来表征土壤的健康程度。随着大豆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表现为抑制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及线虫群落特征变化有关。本研究以东北黑土区长期定位试验田为基础,采集大豆连作5年(C5)、10年(C10)、16年(C16)、20年(C20)、25年(C25)和轮作(R)0~50 cm不同土层(每10 cm划为一个土层)及耕作层(0~20 cm)土壤,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线虫群落特征,从不同年限和不同土层:(1)揭示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规律;(2)探明土壤细菌、真菌群落与土壤线虫群落的相关性;(3)明确影响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因素。本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随土层深度的增加,pH值呈升高趋势,土壤养分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10~20 cm土层养分含量最高,20 cm以下土层养分含量变化不显着。不同连作年限间土壤pH值呈波动性变化,均低于轮作;土壤有机质(SOM)和速效氮磷钾随连作年限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全量养分随连作年限规律性不明显。不同年限大豆连作耕作层土壤pH值、养分含量均低于轮作,SOM、全钾和速效养分含量随连作年限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连作5年养分含量下降明显,连作10年呈上升趋势,连作20年达到最高,全氮和全磷含量呈降低趋势。pH值、SOM、碱解氮(AN)和速效钾(AK)含量在不同连作年限间差异显着。2、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轮作和不同大豆连作年限0~50 cm土层的线虫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土壤样品共获得83个OTU,隶属于2纲、9目、24科、38属。土壤线虫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随土层加深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0~10 cm与10~20 cm土层的差异显着,而20~50 cm土层的群落丰富度差异显着。土壤线虫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随着大豆连作年限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属水平优势类群差异极显着,营养类群分布平衡,相同的线虫属为真滑刃属(Aphelenchus)、Oscheius、根腐属(Pratylenchus)和针属(Paratylenchus),相对丰度占属总数的近30%。穿咽属(Nygolaimus)随着大豆连作年限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轮作和连作10年以上相对丰度值较高。土壤线虫群落(属水平)与土壤pH值、SOM、全氮(TN)、AN含量具有显着相关性。3、形态学分析不同大豆连作年限耕作层土壤线虫数量、群落结构、生态指数和食物网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连作年限100 g干土中线虫总数量,连作5年耕作层(C5-c)中最多,为597条,轮作耕作层(R-c)中最少,为251条。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共得到线虫26属,包括植物寄生线虫5属,食真菌线虫4属,食细菌线虫11属(优势属),杂食/捕食线虫6属。不同连作年限间土壤线虫群落共有优势属为食细菌线虫小杆属(Rhabditis)。土壤线虫群落与pH值、SOM和AN相关性显着。随大豆连作年限延长,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食细菌线虫和植物寄生线虫是引起线虫群落特征变化的原因。群落结构受外界干扰程度降低,功能性食物网受干扰程度降低,食物网逐渐趋于成熟。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大豆连作年限耕作层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共获得58个OTU,隶属于2纲、6目、21科、30属。土壤线虫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连作5年多样性指数最低,连作10年有所恢复,连作20年达到最高,连作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均低于R-c。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线虫优势科为小垫刃科(Tylenchulidae)、纽带科(Hoplolaimidae)、小杆科(Rhabditidae)等,优势属为针属、纽带属(Hoplolaimus)、Oscheius等,同一优势科、属在不同连作年限间相对丰度差异显着。OTU水平相似性分析可知随连作年限延长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相似性呈递增趋势。耕作层土壤线虫群落与pH值、SOM、TN、AN相关性显着。植物寄生线虫和杂食/捕食线虫丰度变化是抑制性土壤出现的原因。4、不同连作年限间耕作层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连作5年多样性指数最低,连作10年有所恢复,连作16年达到最高。不同连作年限间相同优势细菌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等,优势细菌属为Gaiell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红色杆菌属(Rubrobacter)。土壤细菌群落(属水平)与pH值、SOM、速效氮磷钾相关性显着。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呈波动性变化,多样性指数呈降低趋势。不同连作年限耕作层土壤相同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菌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同优势真菌属为被孢霉属(Mortierella)、产油菌属(Solicoccozyma)、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土壤真菌群落(属水平)与pH值、TN、AN、速效磷(AP)、SOM具有显着相关性。大豆长期连作耕作层土壤真菌优势类群间差异显着,群落多样性指数降低,均高于轮作。土壤线虫与细菌、真菌进行相关性分析(属水平),结果得出:线虫群落受真菌的影响大于细菌。其中针属、纽带属、穿咽属与细菌优势属呈显着负相关,根腐属、滑刃属(Aphelenchoides)、真滑刃属与细菌优势属呈显着正相关。穿咽属、Oscheius、根腐属、滑刃属与真菌优势属呈显着负相关,针属、真滑刃属与真菌优势属呈显着正相关。除微生物优势属外,细菌的大豆根瘤菌属、硝化螺旋菌属和真菌的镰刀菌属都对连作障碍的发生有促进或抑制作用。5、对不同大豆连作年限耕作层土壤中不同形态碳、氮含量进行测定,水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颗粒有机碳、微生物量碳(MBC)、硝态氮(NO3--N)、微生物量氮(MBN)随大豆连作年限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R-c中含量最高。铵态氮(NH4+-N)变化趋势与之相反,C5-c中含量最高。土壤线虫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与DOC、EOC、MBC、NO3--N、MBN呈显着正相关,与NH4+-N呈显着负相关。通过冗余分析得出,土壤线虫优势科、属与DOC、EOC呈正相关,与NH4+-N呈负相关。大豆连作年限越长,土壤线虫群落受碳、氮含量变化的影响越大。综上所述,黑土区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随土层深度变化具有表聚性,随年限延长具有恢复性,土层深度比连作年限对土壤线虫群落影响更大。植物寄生线虫和杂食/捕食线虫丰度变化是抑制性土壤出现的原因。真菌群落比细菌群落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更大,微生物优势属、细菌功能菌和真菌病原菌对线虫病害的防御有重要作用。土壤pH值、SOM、TN、AN及不同形态碳、氮含量对线虫群落影响显着。本研究结果阐明了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黑土区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可为揭示土壤线虫在地下食物网中的地位和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为阐明大豆连作抑制性土壤发生机理、大豆连作土壤病虫害防御、种植方式合理规划等生产实践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黑土区大豆种植与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吕继龙[2](2021)在《大豆养分专家系统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大豆生产和消费国之一,而我国大豆单产和总产量均较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人口的需求。平衡施肥是实现大豆高产的重要措施,而在我国大豆生产中存在养分施用不平衡、缺乏轻简的推荐施肥方法、以及对新技术应用不够重视等问题。为此,我们以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及其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简称NE系统)为基础,研究了NE系统田间应用效果,并结合促生菌、控释尿素和根瘤菌等的应用,形成大豆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养分专家系统(NE)推荐施肥更有利于提高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与农民施肥(FP)相比,测土施肥(ST)和NE推荐施肥优化了肥料用量配比。在春大豆产区,ST较FP增产135-478kg/hm2,增加效益699-856元/hm2;NE较ST增产167-1225 kg/hm2,增加效益1096-4610元/hm2。在夏大豆产区,NE较FP增产694-1021 kg/hm2,增加效益2069-3955元/hm2。NE推荐施肥更有利于养分平衡优化、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不需土壤测试,是一种轻简的推荐施肥方法。(2)NE结合促生菌、控释尿素和根瘤菌应用可进一步减施氮肥。在NE推荐施肥基础上减氮30%显着影响大豆生长和产量。氮肥减施后添加根瘤菌和控释氮肥均提高了周口大豆的产量和养分吸收,且与根瘤菌、促生菌和控释尿素结合施用的效果最佳。在哈尔滨点,减施氮肥30%后添加根瘤菌、促生菌和控释尿素获得与NE处理相似的产量。(3)在NE基础上减氮30%后添加菌剂提高了土壤微生物丰度。在NE基础上减氮30%后,周口点土壤细菌和细菌丰度无显着变化,单独添加促生菌、根瘤菌及其结合施用后其丰度均呈增加趋势,不同处理影响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在NE基础上减氮30%后,哈尔滨点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呈降低趋势,添加根瘤菌和促生菌及其结合施用对其无显着影响。周口试验点减氮没有影响大豆根内生根瘤菌丰度,添加根瘤菌和促生菌提高了其丰度;哈尔滨点减氮显着降低了根内生根瘤菌丰度,添加菌剂对其无显着影响。综上所述,相对于测土施肥和农民常规施肥,基于大豆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优化了养分配比、提高了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大豆养分专家系统结合促生菌、控释尿素和根瘤菌在保证大豆高产的同时可进一步减施化肥。养分专家系统结合微生物菌剂是轻简高效的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曹华[3](2020)在《圆形喷灌机水肥一体化对土壤水肥分布及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东北地区使用较多的圆形喷灌机,开展了玉米、大豆水肥一体化试验研究。首先分析了大豆冠层截留对喷灌水量分布的影响,并利用Hoyningen-Braden模型对大豆冠层截留量进行模拟分析;采用微喷系统施肥(MSS),圆形喷灌机施肥(CPSM),边施肥边淋洗(MSS-CPSM)共三种施肥模式,对玉米与大豆不同生育期的冠层截肥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灌溉量、施肥量、施肥方式、不同耕作方式(连作与轮作)对玉米、大豆生长性状与产量的影响,为解决东北地区玉米、大豆灌水与施肥效率低下,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设置圆形喷灌机行走速度百分数为10%、20%、30%……100%,共10个水平时,大豆对喷灌水的冠层截留率为6.81%~16%,冠层最大截留量为1.31 mm;圆形喷灌机的冠下周向平均均匀系数为87.1%,冠下径向平均均匀系数为75.26%;当机组行走速度百分数为30%、60%、90%时,冠下喷灌均匀系数与冠上相比,均匀系数提高了 5.62%;利用Hoyningen-Braden模型对大豆的冠层截留的模拟,ME、R2、RMSE、GMER、GSDER 值分别为 0.041、0.958、0.082、1.024、1.103,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可以利用该模型对大豆冠层截留量进行预测。2)本试验针对三种不同的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进行了三种不同运行速度的施肥均匀度与三种施肥模式条件下作物冠层截肥量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圆形喷灌机水肥一体化施肥均匀度为91.50%,微喷系统水肥一体化施肥均匀度为63.75%,边施肥边淋洗的组合施肥模式的施肥均匀度为80.20%,说明圆形喷灌机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的施肥均匀度最高,其次为边施肥边淋洗的组合施肥模式,而微喷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的均匀度较低。对于冠层截肥量,边施肥边淋洗的组合施肥模式条件下作物的冠层截肥量最低。3)针对东北地区种植比较广泛的玉米、大豆,设置三种灌水量、三种施肥量、三种施肥方式进行两年连作种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生育早期,灌水量对玉米的生长性状各项指标影响显着,玉米株高、叶面积、根长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对玉米生长后期影响不显着,当灌溉量为115.63mm,追肥量为114.75kg/hm2,追肥方式为边施肥边淋洗的组合施肥模式时,玉米产量与肥料的偏生产率均为最大,产量最大值为12807.22kg/hm2。对于大豆,当灌溉量为68.41mm,追肥量为9.75kg/hm2,追肥方式为圆形喷灌机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模式时,产量最大,其值为 2811.88kg/hm2。4)2018年与2019年采取玉米-大豆两年轮作制,对玉米与大豆分别设置二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对于玉米,当施肥方式为边施肥边淋洗的组合施肥模式,并在拔节期前后分两次追肥,每次追肥尿素225kg/hm2,磷酸二氢钾3kg/hm2,产量最大,其值为16129.62 kg/hm2;而对于大豆,当施肥方式为圆形喷灌机水肥一体化,并分别在大豆分枝期、始花期追肥尿素150kg/hm2、90kg/hm2,磷酸二氢钾均施入6kg/hm2时,产量最大,其值为3855.89 kg/hm2。5)当施氮量较小时,可以避免硝态氮的淋洗。边施肥边淋洗的组合施肥模式只要将施肥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可以避免氮素淋失的风险。较大的持续降雨量与较高的施肥量是造成土壤硝态氮淋溶到深层土壤的主要因素,喷灌条件下的不同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对土壤硝态氮的淋溶影响的差异不明显。

张阳[4](2020)在《氮磷调控对大豆-玉米轮作下作物生长、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探究适宜于黑龙江垦区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下最优的施肥模式,为中国化肥零增长目标提供理论依据。于黑龙江省九三管局鹤山农场科技园区进行田间定位试验,以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保证一个轮作周期施肥总量不变,大豆种植季实施减氮增磷方案,玉米种植季实施增氮减磷方案,研究不同氮磷调控处理对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作物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及累积、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产量、轮作周年肥料吸收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与常规施肥相比,大豆季S2处理有利于提高大豆叶面积和SPAD值,且该调控模式下可提高鼓粒期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降低叶片胞间CO2浓度(Ci);玉米茬口M2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叶面积和SPAD值,且该调控模式下可提高灌浆期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降低叶片胞间CO2浓度(Ci)。2.不同氮磷调控处理可显着影响大豆和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时期内,大豆和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呈增加的趋势。总体来看,大豆季S2和玉米季M2处理的调控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表现效果最优,且该模式下有利于促进营养器官的氮、磷和钾素向籽粒中转移,为作物的高产打下物质基础。3.与常规施肥相比,大豆季S2处理有利于提高大豆生育期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且提高大豆季收获后土壤养分残留量和土壤脲酶活性、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蔗糖酶活性,但土壤过氧化氢酶无显着差异;玉米季M2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生育期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速效磷、速效钾和硝态氮),且提高玉米季收获后土壤养分残留量和土壤脲酶活性、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蔗糖酶活性,但土壤铵态氮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无显着差异。4.不同氮磷调控处理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大豆季S2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大豆株高和单株粒数,从而获得较高产量,增产幅度达6.84%;玉米季M2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穗长和行粒数,从而提高产量,增产幅度达11.23%,且该轮作模式下轮作周年产量增产幅度达11.90%,说明该调控模式可作为黑龙江垦区周年肥料运筹模式的优选模式。5.不同氮磷调控处理的氮(磷、钾)素积累总量、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氮(磷、钾)肥吸收效率和氮(磷、钾)肥收获指数均以轮作条件下S2-M2处理最高。与常规施肥相比,大豆-玉米轮作周年氮素积累总量、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增加19.98%、11.90%、19.81%和6.76%;周年地上部磷素总积累量、磷肥偏生产力、磷素吸收效率和磷素收获指数分别增加10.57%、7.89%、10.53%和11.29%;周年地上部钾素总积累量、钾肥偏生产力、钾素吸收效率和钾素收获指数分别增加22.91%、7.89%、22.87%和10.81%。6.与常规施肥相比,轮作条件下S2-M2的调控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高达26061元·hm-2。

刘株秀[5](2020)在《东北黑土区大豆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分子解析》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40%左右,随着国家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大豆产业振兴计划的实施,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逐步增加。长期定位试验和多点田间调查证实,大豆连作产量下降10-30%,东北区大豆连作障碍的发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开展大豆连作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分布及群落演替规律的研究,对阐明大豆连作障碍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研究基于东北黑土区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采用qPCR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大豆短期连作3年和5年(CC3和CC5)、长期连作13年(CC13)及大豆-玉米轮作(CR5)处理下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古菌丰度、多样性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与CC3和CC5处理相比,CC13和CR5处理显着增加了非根际土壤pH和养分含量。CC13和CR5处理显着增加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丰度和alpha多样性。PCoA和RDA分析结果显示,大豆连作显着改变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这种分异主要受到土壤pH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其中土壤pH变化是连作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子。CC13和CR5处理显着增加了有益细菌Bradyrhizobium sp.和Gemmatimonas sp.的相对丰度,但降低了潜在致病菌Burkholderia thailandensis和Burkholderia mallei的相对丰度,这可能对改善土壤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网络分析结果显示,与CC3和CC5处理相比,CC13和CR5处理增强了细菌网络结构的稳定性。(2)与CC3和CC5处理相比,CC13和CR5处理显着增加了非根际土壤的真菌丰度,但显着降低了根际土壤的真菌丰度。大豆连作年限对真菌alpha多样性无显着影响,但CR5处理下的真菌alpha多样性显着增加。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连作年限和种植制度均显着影响真菌群落结构,RDA分析表明土壤C/N是驱动土壤真菌群落发生分异的最主要因素。CC13和CR5处理显着降低了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相对丰度,而显着增加了其拮抗菌Epicoccum nigrum以及有益真菌Trichosporon sp.和Mortierella sp.的相对丰度。此外,与CC3和CC5处理相比,CC13和CR5处理增加了真菌间的相互作用,其网络结构更加复杂。(3)与大豆连作(CC)处理相比,CR5处理显着降低了根际土壤古菌群落alpha多样性。PCoA和RDA分析结果表明轮作和连作年限均对古菌群落结构产生显着影响,而土壤古菌群落发生分异的主要驱动因子是土壤C/N。此外,与细菌和真菌群落相比,黑土古菌群落结构组成相对简单,仅检测到5个古菌门,分别为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纳古菌门(Nanoarchaeota)和Unclassified。奇古菌门和Nitrososphaeria是土壤中的优势古菌门和纲,在CC13和CR5处理中具有氨氧化作用的Nitrososphaeria相对丰度的增加,可能促进土壤氮的氨氧化过程。本研究证明了大豆种植制度和连作年限显着改变了土壤微生物丰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其中细菌群落的分异主要受到土壤pH的影响,而真菌和古菌群落主要受到C/N的制约。CC13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网络特征与CR5处理相似,而与CC3和CC5处理差异显着。同时,CC13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益生菌并降低了致病菌的相对丰度,说明大豆长期连作有产生“抑病土”的可能,而大豆长期连作下土壤生物因子的“恢复”是大豆连作障碍消减的主要原因。上述研究对阐明大豆连作障碍发生机制及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马子竣,孙继英,汝甲荣,王怀鹏,刘玲玲[6](2020)在《不同茬口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探索大豆合理轮作,找到适宜的前茬作物,经过2017、2018、2019年3年,设置大豆、小麦、马铃薯、玉米4种作物进行相应轮作,以大豆连作作为对照。在结荚期测定大豆的叶片含水率、根冠比和叶片重量,在收获期测量大豆的株高、百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并对大豆连作田年际间成苗率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为最优前茬,玉米次之,然后是马铃薯,即禾谷类前茬优于阔叶类前茬。连作会导致大豆成苗率降低。连作玉米茬对大豆亦存在抑制作用。部分性状差异会随着轮作和连作年限增加而增大。大豆产量受气候影响波动较大。

王洪预[7](2019)在《东北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现有耕地面积条件下,增加密度是挖掘玉米单产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实现我国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最经济有效,农民易于掌握、易于推广应用的措施。现代集约化农业生产条件下,玉米密植栽培后,群体内通风透光和田间小气候均发生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动亦随之改变。玉米高密度栽培易出现病虫害加重、倒伏、空秆、早衰等问题。为保持高产,肥料和农药的用量加大,环境风险增加。因此,密植条件下,种植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基于这一点,本研究于2012年至2018年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吉林大学农业实验基地(43°54′N,125°16′E)进行了多年田间试验。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重点研究了缩垄种植、玉米宽窄行种植、玉米与大豆间作和玉米与大豆轮作四种种植模式,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春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变化,并总结了四种种植模式下的高产高效氮肥施用技术,以期为我国东北黑土地区春玉米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行距可以显着的影响玉米穗位叶的叶倾角、叶面积以及群体LAI(叶面积指数),在开花期和灌浆期差异显着,表现为40cm>50cm>60cm处理,XY335在开花期最大LAI为5.91,ZD958最大LAI为6.12。随行距的增加LAD(光合势)有降低的趋势,小行距(40cm)处理下群体光能利用率显着或极显着的高于其它处理。整个生育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S型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行距下玉米籽粒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玉米籽粒产量GY和生育期光合势LAD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达显着水平。(2)宽窄行种植模式,增产与否与玉米耐密性及株型密切相关。株型收敛、耐密性强的玉米品种,宽窄行种植更易获得高产。宽窄行与等行距种植方式均表现随种植密度增加,百粒重下降,穗粒数减少,此时产量提高,依靠有效穗数的增加。宽窄行种植模式下,N肥深施(种下15cm)较N肥浅施(种下10cm)有更好产量表现。底肥结合追肥的氮肥施入方式,显着优于底肥一次性的施入方式。相同密度条件下,缓释尿素较常规尿素有更大叶面积,更高收获指数,更低根冠比,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宽窄行种植方式与均匀垄种植方式相比,显着降低穗腐病的发生。(3)玉米与大豆间作种植,要获得间作优势,需加大间作主作物玉米的种植密度。主作物玉米的种植密度在在9.2万株/公顷之间时,产量最高,可达14044kg/hm2,额外增收大豆947 kg/hm2。间作体系最佳氮肥施用量为255公斤/公顷。以生物学产量计算的土地当量比(LER)为1.02-1.17,以籽粒产量计算的LER为1.06-1.16,均大于1,说明该间作系统具备间作优势。(4)玉米短期连作种植,与轮作玉米相比,籽粒产量变化不显着,但衔接大豆茬口的轮作玉米,与衔接玉米茬口的连作玉米相比,籽粒产量均有增加趋势,且随轮作年限延长,增产趋势更加明显,轮作5年以后,轮作玉米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连作玉米(F=5.70,P=0.0245),增产幅度在20%以上。玉米多年连作(连作7年)后,土壤有机质和pH值均有下降趋势;玉米和大豆轮作7年后,土壤有机质变化不显着。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无明显规律。玉米连作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连作玉米特有细菌属为产黄杆菌属(Rhodanobacter)和(RB41)属,而轮作玉米特有细菌属为慢生根瘤属(Bradyrhizobium)和(CandidatusSolibacter)属。玉米连作后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轮作玉米相比,玉米多年连作后,子囊菌门(Ascomycetes)和被胞菌门(Toectomyces)相对丰度分别降低了10.23%和0.63%;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s)相对丰度升高了12.03%。在真菌属分类水平上,轮作土壤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赵悦[8](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佟玉欣[9](2018)在《松嫩平原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SOC、土壤pH和侵蚀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进程中,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受到农产品价格、产量和政策等因素影响,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化日趋频繁。种植结构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诸多影响。本研究通过网格化样点采集松嫩平原黑土区土壤样本,并进行跟踪调研,建立了松嫩平原黑土区作物系统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酸化评价方法;利用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ULSE)建立黑土区作物系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探讨了黑土区不同作物系统的SOC、土壤酸化和土壤侵蚀变化,提出了黑土区土壤作物系统优化管理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2005到2014年,松嫩平原黑土区种植结构转变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净效益,大豆玉米效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量和成本上。随着玉米种植密度增加和优良品种选育,玉米的产量从5.05 Mg ha-1显着增加到6.14 Mgha-1,而同期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明显增长。大豆净效益的下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进而转向稳定创收的玉米生产。(2)从2005到2014年松嫩平原黑土区SOC下降了 11.9%。不同作物系统的SOC变化有显着差异,大豆连作系统的SOC含量下降了 37.7%,大豆玉米交替种植系统下降了 13.6%,玉米连作系统增加了 12.3%。初始SOC决定作物系统SOC变化的方向,但SOC变化幅度取决于作物碳投入。种植结构从低生物量作物(大豆)转变为高生物量作物(玉米)可以维持甚至提高SOC。(3)从2005到2014年,松嫩平原黑土区的土壤pH值平均降低了 0.27个单位,土壤呈逐渐酸化的趋势。其中大豆连作系统pH下降0.16个单位,玉米连作系统下降0.30个单位,大豆玉米交替种植系统下降0.25个单位。通过对作物系统净氢离子通量进行分析,发现玉米比大豆具有更强的酸化效应,因为玉米系统十年间氮循环产生的H+为91.3 kmol ha-1,高于大豆连作系统的25.5 kmol ha-1。(4)2016年克山县侵蚀总量为158万Mg,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 12万Mg(7.3%)。转换区域是土壤侵蚀变化的主要区域。转换区域土壤侵蚀下降主要原因是覆盖与管理因子的变化。在7月份,大豆转换为玉米对全县土壤侵蚀下降的贡献度为45.8%。同时,1-2°坡上大豆转换为玉米对全县土壤侵蚀下降的贡献率为35.3%。在精确量化SOC、土壤酸化和侵蚀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作物系统对土壤质量的其它影响因素。黑土区作物系统中大豆玉米交替种植系统的土壤质量综合效益最优。因此,在交替种植系统采取提高密度、培育高密品种、提高秸秆还田率、接种根瘤菌、优化施肥量等技术措施,结合施用石灰、保护性耕作和施用外源生物炭等优化技术措施,可以达到优化土壤质量综合效益的目的,实现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宋秋来,冯延江,王麒,孙羽,曾宪楠,卞景阳,来永才,赵恩龙[10](2015)在《原垄卡种对春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田条件下系统地比较了大豆全生育期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与大豆连作两种耕作方式下,叶面积、株高、干物质积累及产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玉米秸秆的存在,原垄卡种处理在大豆苗期生长缓慢,其叶面积、株高、干物质积累量较大豆连作处理低6.76%、27.78%、16%。随着后期原垄卡种处理大豆生长迅速,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鼓粒期原垄卡种处理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超过大豆连作处理、二者株高相同。至成熟期原垄卡种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大豆连作处理高7.6%,前者较后者增产9%。

二、黑龙江省大豆连作施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大豆连作施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区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豆连作障碍研究现状
        1.2.2 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研究概况
        1.2.3 土壤线虫群落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课题来源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基本概况及样品采集
        2.1.1 试验区基本概况
        2.1.2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2.2 实验方法
        2.2.1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测定
        2.2.2 土壤样品线虫提取与形态学鉴定
        2.2.3 土壤样品线虫和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
    2.3 数据分析
        2.3.1 土壤线虫形态学生态指数数据分析
        2.3.2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2.3.3 理化指标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豆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土壤有机质
        3.1.2 土壤pH值
        3.1.3 土壤含水量
        3.1.4 土壤速效养分
        3.1.5 土壤全量养分
    3.2 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特征
        3.2.1 土壤线虫群落OTU数量分析
        3.2.2 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
        3.2.3 土壤线虫群落结构
        3.2.4 土壤线虫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3 大豆连作耕作层土壤线虫群落特征
        3.3.1 耕作层土壤理化性质
        3.3.2 基于形态学分析土壤线虫群落特征
        3.3.3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线虫群落特征
    3.4 大豆连作耕作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3.4.1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3.4.2 土壤真菌群落特征
        3.4.3 土壤微生物对线虫群落的影响
    3.5 大豆连作耕作层土壤不同形态碳氮含量对线虫群落的影响
        3.5.1 土壤不同形态的碳含量变化
        3.5.2 土壤不同形态的氮含量变化
        3.5.3 土壤不同形态碳氮含量与线虫群落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时空分布特征
        4.1.1 土层深度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4.1.2 连作年限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4.1.3 时空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4.2 大豆连作耕作层土壤线虫群落分布特征
        4.2.1 基于形态学分析连作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4.2.2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连作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4.2.3 不同研究方法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分析比较
    4.3 大豆连作耕作层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4.3.1 连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4.3.2 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4.3.3 土壤微生物对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4.4 大豆连作耕作层土壤不同形态碳氮含量对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4.4.1 连作对土壤不同形态碳氮含量的影响
        4.4.2 连作土壤不同形态碳氮含量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5 结论
6 创新点与展望
    6.1 创新点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大豆养分专家系统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施肥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1.2.2 养分专家系统原理与应用
        1.2.3 根瘤菌和大豆的关系
        1.2.4 根瘤菌、促生菌和控释尿素施用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5 化肥结合根瘤菌、促生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 研究契机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契机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豆养分专家系统在我国大豆主产区的应用效果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4 数据处理
        2.1.5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施肥量调查
        2.2.2 不同处理大豆产量、收获指数和肥料偏生产力
        2.2.3 大豆不同处理地上部养分吸收量差异
        2.2.4 不同处理间经济效益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化肥减施技术对大豆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4 数据处理
        3.1.5 统计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处理大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产量
        3.2.2 不同处理大豆根瘤重量和数量
        3.2.3 不同处理大豆养分吸收量
        3.2.4 土壤养分变化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化肥减施技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样品处理
        4.1.3 数据处理
    4.2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2.1 不同处理土壤细菌α多样性分析
        4.2.2 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变化
        4.2.3 不同处理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4.2.4 不同处理大豆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差异
    4.3 不同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3.1 不同处理土壤真菌α多样性分析
        4.3.2 不同处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变化
        4.3.3 不同处理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4.4 讨论
        4.4.1 不同处理对细菌和真菌丰度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4.2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真菌以及大豆根内省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圆形喷灌机水肥一体化对土壤水肥分布及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圆形喷灌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2 喷灌冠层截留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3 水肥一体化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4 水肥对作物产量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喷灌条件下大豆植株对水量再分配过程影响的研究
    2.1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大豆结荚期冠层上下方灌溉水深的测定
        2.1.3 茎秆流量的测定
        2.1.4 冠层截留量的测定
        2.1.5 大豆不同生长阶段冠层截留量的测定
        2.1.6 均匀系数的计算方法
        2.1.7 利用Hoyningen-Braden模型对大豆冠层截留的模拟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豆的冠层截留量与茎流量的分析
        2.2.2 机组不同行走速度百分数条件下大豆冠层下方的径向水量分布
        2.2.3 大豆冠层上下方径向水量分布的对比分析
        2.2.4 大豆冠层上下方的喷灌均匀系数、空气温度、湿度的对比分析
        2.2.5 圆形喷灌机冠层下方的径向均匀系数与周向均匀系数
        2.2.6 利用Hoynngen-Braden模型对大豆不同生长阶段冠层截留的模拟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不同水肥一体化模式的施肥均匀性与对作物冠层截肥量影响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组成
        3.1.2 施肥均匀性的试验
        3.1.3 田间试验布置
        3.1.4 植株冠层截肥量的测量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三种施肥方式的施肥均匀度分析
        3.2.2 玉米拔节前期的冠层截肥量
        3.2.3 玉米拔节后期的冠层截肥量
        3.2.4 大豆分枝期的冠层截肥量
        3.2.5 大豆开花期的冠层截肥量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不同水肥一体化模式对连作玉米产量与土壤水肥分布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田间试验布置
        4.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4.1.3 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长性状的影响
        4.2.2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
        4.2.3 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
        4.2.4 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规律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不同水肥一体化模式对连作大豆产量与土壤水肥分布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处理对大豆生长性状的影响
        5.2.2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指标的影响
        5.2.3 不同处理条件下大豆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
        5.2.4 不同处理条件下大豆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规律
    5.3 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不同水肥一体化模式对玉米-大豆轮作产量与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试验观测指标与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长性状的影响
        6.2.2 不同处理对大豆生长性状的影响
        6.2.3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
        6.2.4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指标的影响
        6.2.5 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
        6.2.6 不同处理条件下大豆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
        6.2.7 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土壤硝态氮的时空变化规律
        6.2.8 不同处理下条件大豆土壤硝态氮的时空变化规律
    6.3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氮磷调控对大豆-玉米轮作下作物生长、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豆科作物轮作的研究进展
        1.2.1.1 豆科作物轮作的研究现状
        1.2.1.2 豆科作物轮作的生产效益
        1.2.2 氮磷调控养分综合管理的研究进展
        1.2.2.1 氮磷调控施肥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1.2.2.2 氮磷调控施肥对作物养分吸收及肥料效率的影响
        1.2.2.3 氮磷调控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及土壤酶的影响
        1.2.2.4 氮磷调控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2.5 氮磷调控施肥对轮作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处理及设计
    2.4 样品采集
        2.4.1 植株样品的采集
        2.4.2 土壤样品的采集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1 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2.5.2 植株养分的测定
        2.5.3 土壤养分及土壤酶的测定
        2.5.4 产量的测定
    2.6 指标的计算方法
        2.6.1 养分利用率计算
        2.6.2 经济效益计算
    2.7 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轮作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3.1.1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1.1 对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1.2 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2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SPAD值的影响
        3.1.2.1 对大豆SPAD值的影响
        3.1.2.2 对玉米SPAD值的影响
        3.1.3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光合参数的影响
        3.1.3.1 对大豆鼓粒期光合参数的影响
        3.1.3.2 对玉米灌浆期光合参数的影响
    3.2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3.2.1 对大豆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3.2.2 对玉米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
    3.3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养分吸收及累积的影响
        3.3.1 对大豆氮、磷、钾累积量的影响
        3.3.2 对玉米氮、磷、钾素累积量的影响
    3.4 氮磷调控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及残留量的影响
        3.4.1 对大豆土壤速效养分及残留量的影响
        3.4.1.1 氮磷调控处理对大豆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3.4.1.2 氮磷调控处理对大豆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3.4.1.3 氮磷调控处理对大豆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3.4.1.4 氮磷调控处理对大豆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3.4.2 对玉米土壤速效养分及残留量的影响
        3.4.2.1 氮磷调控处理对玉米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3.4.2.2 氮磷调控处理对玉米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3.4.2.3 氮磷调控处理对玉米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3.4.2.4 氮磷调控处理对玉米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3.5 氮磷调控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5.1 对成熟期大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5.2 对玉米成熟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6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6.1 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3.6.2 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3.6.3 对大豆-玉米轮作周年产量的影响
    3.7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轮作周年肥料效率的影响
        3.7.1 对大豆-玉米轮组周年氮素肥料效率的影响
        3.7.2 对大豆-玉米轮组周年磷素肥料效率的影响
        3.7.3 对大豆-玉米轮组周年钾素肥料效率的影响
    3.8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轮作周年经济效益的影响
4 讨论
    4.1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轮作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4.2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
    4.3 氮磷调控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及残留量的影响
    4.4 氮磷调控模式对土壤酶的影响
    4.5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6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轮作周年肥料效率的影响
    4.7 氮磷调控模式对大豆-玉米轮作周年经济效益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东北黑土区大豆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分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豆连作对作物的影响
        1.2.2 大豆连作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的影响
        1.2.3 大豆连作自毒作用
        1.2.4 大豆连作土壤微生物
    1.3 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大豆连作黑土细菌群落变化的分子解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2.1.2 土壤理化因子的测定
        2.1.3 土壤DNA提取
        2.1.4 细菌16S rRNA基因的qPCR
        2.1.5 细菌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
        2.1.6 测序数据分析
        2.1.7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豆连作年限对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
        2.2.2 土壤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
        2.2.3 土壤细菌的相对丰度
        2.2.4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2.2.5 土壤细菌网络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大豆连作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的分子解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3.1.2 土壤DNA提取
        3.1.3 真菌ITS基因的qPCR
        3.1.4 真菌ITS基因的高通量测序
        3.1.5 测序数据分析
        3.1.6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真菌的丰度和多样性
        3.2.2 土壤真菌的相对丰度
        3.2.3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3.2.4 土壤真菌网络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大豆连作土壤古菌群落变化的分子解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4.1.2 土壤DNA提取
        4.1.3 古菌16S rRNA基因的qPCR
        4.1.4 古菌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
        4.1.5 测序数据分析
        4.1.6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古菌的丰度和多样性
        4.2.2 土壤古菌的相对丰度
        4.2.3 土壤理化因子与古菌类群的相关分析
        4.2.4 土壤古菌群落结构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不同茬口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材料
    1.3 方法
        1.3.1 试验设计
        1.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荚期植株性状差异
    2.2 收获期产量性状差异
    2.3 连作地块3年间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3.1 讨论
    3.2 结论

(7)东北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玉米宽窄行种植方式
        1.2.2 高光效种植方式
        1.2.3 行距对玉米株型结构及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1.2.4 行距对玉米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1.2.5 行距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1.2.6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
        1.2.7 玉米和大豆轮作种植模式
        1.2.8 玉米产量形成的相关理论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缩垄种植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群体形态指标
        2.3.2 群体光合生理指标测定
        2.3.3 群体透光率的测定
        2.3.4 群体物质积累量和转移速率
        2.3.5 群体产量和穗部性状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缩小行距对玉米株型结构的影响
        2.4.2 不同行距对玉米光合生理的影响
        2.4.3 缩小行距对玉米群体透光率及光能利用的影响
        2.4.4 缩小行距种植对玉米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2.4.5 缩小行距种植对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2.4.6 不同行距处理玉米籽粒产量与相关性状的分析
    2.5 讨论
        2.5.1 缩垄种植与群体产量的关系
        2.5.2 不同行距配置与光能利用的关系
        2.5.3 缩垄种植与群体结构的关系
    2.6 小结
第3章 宽窄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及N肥利用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设计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密度对宽窄行与等行距种植玉米产量影响分析
        3.3.2 玉米宽窄行种植氮肥施入方法研究
        3.3.3 宽窄行种植对穗腐病发病率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玉米大豆间作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4.1 引言
    4.2 试验设计与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试验方法
        4.2.3 测定指标
        4.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间作玉米最佳种植密度
        4.3.2 间作玉米最佳氮肥施用量
        4.3.3 间作玉米根系形态变化
        4.3.4 间作边行优势效应
        4.3.5 间作系统土地当量比(LER:Land equivalent ratio)
        4.3.6 间作体系和单作体系氮肥利用效率差异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连作和轮作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5.1 引言
    5.2 试验设计与方法
        5.2.1 试验设计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连作和轮作玉米产量
        5.3.2 连作和轮作玉米农艺性状
        5.3.3 连作和轮作玉米穗部性状
        5.3.4 连作和轮作玉米功能叶片光合生理特性
        5.3.5 连作和轮作玉米土壤肥力和生物学特性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9)松嫩平原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SOC、土壤pH和侵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1.1.2 土壤酸化研究进展
        1.1.3 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松嫩平原种植结构和生产方式转变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地点描述
        2.2.2 数据来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现状
        2.3.2 黑土区大豆玉米产量效益变化
        2.3.3 黑土区大豆玉米生产方式变化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地点描述
        3.2.2 样本采集
        3.2.3 土壤有机碳储存评价方法
        3.2.4 各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变化贡献的量化方法
        3.2.5 统计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黑土区土壤有机碳变化
        3.3.2 黑土区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3.3 影响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贡献评价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土壤酸化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点
        4.2.2 数据来源
        4.2.3 酸化潜力计算方法
        4.2.4 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
        4.3.1 黑土区土壤pH变化
        4.3.2 pH变化原因分析
        4.3.3 净土壤H+通量与土壤pH之间的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克山县为例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概况
        5.2.2 土壤侵蚀模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研究区域土壤侵蚀模数及等级划分
        5.3.2 研究区域侵蚀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3.3 种植结构对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分析
        5.3.4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系统土壤侵蚀影响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主要结论
    6.1 综合讨论
        6.1.1 松嫩平原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的土壤质量综合效益
        6.1.2 松嫩平原黑土区作物系统优化技术措施
        6.1.3 松嫩平原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策和建议
    6.2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3 研究特色与创新
    6.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原垄卡种对春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1.2取样方法
    1.3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原垄卡种对大豆叶面积的影响
    2.2原垄卡种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2.3原垄卡种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4原垄卡种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四、黑龙江省大豆连作施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区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李艳.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大豆养分专家系统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D]. 吕继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圆形喷灌机水肥一体化对土壤水肥分布及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D]. 曹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4]氮磷调控对大豆-玉米轮作下作物生长、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D]. 张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5]东北黑土区大豆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分子解析[D]. 刘株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
  • [6]不同茬口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马子竣,孙继英,汝甲荣,王怀鹏,刘玲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04)
  • [7]东北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比较研究[D]. 王洪预. 吉林大学, 2019(02)
  • [8]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松嫩平原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SOC、土壤pH和侵蚀的影响[D]. 佟玉欣.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10]原垄卡种对春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宋秋来,冯延江,王麒,孙羽,曾宪楠,卞景阳,来永才,赵恩龙. 大豆科学, 2015(02)

标签:;  ;  ;  ;  ;  

黑龙江省大豆连作施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