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后路截断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临床分析

选择性后路截断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临床分析

一、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荣卫江,贾琦,马大亮,赵斌,赵博熙[1](2021)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联合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混合型脑瘫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研究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后联合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治疗混合性脑瘫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先后接受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隔期(6个月)又接受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且术后随访6个月的64例混合型脑瘫病例,分别对其两次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配合度,肌张力、运动功能及伴随症状进行评价,再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其改善的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在联合手术治疗后6个月,其患儿在配合度、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方面均较第一次术后进一步改善,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伴随症状亦较第一次术后明显减轻:本组病例中流涎病例51例,有44例较第一次术后进一步减轻;语言功能障碍34例中21例发音改善;扭转痉挛10例有7例改善,以痉挛为主伴有手足徐动的39例患儿痉挛进一步减轻,35例手足徐动症状较第一次术后明显改善,4例无明显变化;9例吞咽困难患者中6例不同程度减轻。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联合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混合性脑瘫患儿缓解肢体痉挛和改善运动功能方面疗效确切,能最大限度的改善混合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其他伴随症状,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脑瘫的外科治疗方法。

陈业涛,吴月奎,苗素华,张玉琪[2](2021)在《椎板间入路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性瘫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椎板间入路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下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行椎板间入路SPR治疗的20例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年,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评估量表(GMFCS)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者全部完成椎板间入路操作,术后MAS分级及GMFC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椎板间入路对骨性结构无破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更小,同时不增加手术风险,是暴露神经根更合理的术式。

葛立可[3](2020)在《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治疗下肢肌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SDR)治疗下肢肌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青岛大学上海临床医学院行SDR治疗的下肢肌痉挛状态患者101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并连续随访至少6个月的患者55例,其中男性40例(72.7%),女性15例(27.3%);术时年龄范围为5~62岁,中位数为21岁(四分位距为25岁);术时病程分布为4~51年,中位数为16年(四分位距为11年);大多数表现为运动姿势异常(剪刀步、蹲伏步态等)、下肢肌张力增高、膝腱反射亢进、肢体畸形(屈髋、屈膝、内翻或外翻、尖足)等。包括痉挛型脑瘫31例(56.4%),其中包括痉挛性双下瘫26例(47.3%),痉挛性四肢瘫4例(7.3%),痉挛性偏瘫1例(1.8%),脑瘫患者中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Ⅰ级1例(3.2%),Ⅱ级14例(45.2%),Ⅲ级10例(32.3%)及Ⅳ级6例(19.4%);及单纯性下肢肌痉挛状态(即单纯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24例(43.6%)。在多学科团队(MDT)术前综合评估及制定整体方案指导下,应用术中肌电监测及神经显微外科技术下单椎板入路的多模式技术行SDR结合物理康复治疗治疗下肢肌痉挛状态并连续随访至少6个月,观察研究患者的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徒手肌力检查(MMT)分级、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改良Tardieu量表的痉挛角(R2-R1,即在特定体位下以慢速被动活动目标关节的所得最大角度减去快速活动该关节至“卡住”或阵挛的角度)、Berg平衡量表的变化。结果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对各指标进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校正水准P<0.05/6=0.0083拒绝零假设。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靶向肌群MMT分级、MAS分级和改良Tardieu量表的痉挛角(R2-R1)、Berg平衡量表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成对比较分析提示,术前的MMT分级、MAS分级、改良Tardieu量表的痉挛角(R2-R1)、Berg平衡量表分别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配对组间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MMT分级、MAS分级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配对组间分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果表明,该手术方法不但不会导致肌力下降的不良影响,而且坚持术后物理治疗可使肌力及肌张力较术前持续改善,同时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仍有所提高。同时术后关节的改良Tardieu量表痉挛角(R2-R1)较术前明显改善,使患者关节活动改善,活动平衡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多数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感觉麻木,其与部分离断脊神经背根(即感觉根)有关,术后1~2个月左右明显缓解;多数术后下肢出现一过性肌无力期,术后结合物理治疗3~4周左右逐渐恢复接近术前肌力水平;术后未出现中枢系统感染、脑脊液漏、大小便失禁、脊柱滑脱、脊柱畸形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MDT指导下,SDR是治疗下肢肌痉挛状态患者的有效外科干预处理方案,结合术中肌电监测、单椎板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等多模式技术具有精准、微创等特点,同时结合“加速术后康复(ERAS)”治疗,兼备节省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优势,为患者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为长期康复治疗创造机会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任松涛[4](2020)在《肌电图在选择性闭孔神经缩窄术治疗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卫生.和经济负担。目前我国对脑瘫的防治工作尚不完善,特别是在手术治疗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随着个体化和精准医疗等临床理念的深入,手术精确度的提高及客观的术后效果评价成为手术治疗脑瘫的关键。为了探讨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在选择性闭孔神经缩窄术(selective obturator neurotomy,SON)治疗痉孪型脑瘫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收集和总结我院将肌电图应用于于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和随访病例资料,分析术中肌电图监测在选择性闭孔神经缩窄术治疗痉挛型脑瘫中的作用;分析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在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收集以大腿内收肌痉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痉挛型脑瘫患者,病例入选标准:(1)符合2006年国际脑瘫会议通过的关于痉挛型脑瘫的诊断标准;(2)瘫痪情况:均为单纯下肢内收肌痉挛型脑瘫,患侧内收肌肌张力明显增高,有明显的髋内收畸形,髋关节外展角度小于30°,能够独立行走;(3)智力情况: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能配合完成所有检查项目;(4)术前X线检查无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及发育异常,无骨骼畸形及骨折;(5)患者父母均了解病情,并能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因脑炎、脑膜炎或其他疾病导致的肌张力异常者;(2)有其他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行选择性闭孔神经缩窄术,术中对患侧内收肌进行肌电图监测,根据内收肌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振幅变化和内收肌收缩强度的改变对神经进行缩窄。术后2周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给予康复治疗6个月,并进行严格随访。分别使用改良的 Ashworth 评级(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Holden步行能力分级,髋关节外展角度和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对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6个月康复治疗后的情况进行评估。对3次评估时间点的MAS,Holden步行能力分级分别进行一致性评价后进行统计描述,并以计数资料的方式观察其变化趋势;表面肌电图分别记录随意运动和被动运动情况下的肌电积分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和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对髋关节外展角度及iEMG和RMS分别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手术对内收肌表面肌电图监测指标变化的影响。使用GraphPad Prism 7.0和IBM 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中肌电图的应用:术中电刺激下记录内收肌CMAP,闭孔神经缩窄后监测到内收肌CMAP振幅降低,当振幅降幅在50%-75%之间时停止缩窄,术中电刺激提示内收肌收缩强度明显降低,通过肌电图监测合理控制神经的缩窄范围,提高了手术决策的客观性。2.评级系统对手术效果的评价:分别对术前,术后2周及康复治疗6个月后的MAS和Holden步态评级进行比较,发现术后2周患者内收肌肌张力均明显降低,步态均显着改善,行走时躯干左右摇摆情况基本消失;康复治疗6个月后,患者内收肌肌张力维持稳定,痉挛无复发,步态平稳协调。髋关节外展角度经转换直方图判断,各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经Mauchly’s球形假设检验,因变量的方差协方差阵矩不相等(p<0.01),通过Greenhouse&Geisser方法校正ε为:0.963。术前,术后2周和康复治疗6个月后的髋关节外展角度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术后2周髋关节外展角度比术前显着增大,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治疗6个月后髋关节外展角度较术后2周显着增大,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3.表面肌电图对手术效果的评价:记录患者内收肌肌电图,将数据转换后经直方图判断,各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经Mauchly’s球形假设检验,因变量的方差协方差阵矩不相等(p<0.01),通过Greenhouse&Geisser方法校正ε分别为:0.804,0.805,0.376,0.778。三个时间点的肌电图改变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患者术后2周被动运动的iEMG和RMS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随意运动的iEMG和RMS值较术前下降,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训练6个月后,被动运动和随意运动的iEMG和RMS值较术后2周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选择性闭孔神经缩窄术中,可使用肌电图对内收肌收缩功能状态进行监测,根据其监测到内收肌CMAP的振幅变化对目标神经进行缩窄,可达到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并为术者提供客观和精准的手术引导,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2.选择性闭孔神经缩窄术对以大腿内收肌痉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痉挛型脑瘫患者效果显着,术后患侧肌张力明显降低,痉挛基本消失,步态明显改善。术后及时和系统的康复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肢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对维持手术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表面肌电图能够将患者肌肉功能状态进行量化,通过具体iEMG和RMS值变化来客观反应患者肌张力的改变情况,优于量表的主观性评估,在评价痉挛型脑瘫患者神经外科治疗前后肌张力变化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脑瘫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

徐杰[5](2020)在《腰骶段SPR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一种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及国家经济发展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一直是医疗界的重点和难点。痉挛型脑性瘫痪或伴有痉挛的混合型脑性瘫痪在脑性瘫痪的分型中占比最大。目前,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是改善脑性瘫痪患者痉挛最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SPR治疗脑性瘫痪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其疗效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一直是影响脑性瘫痪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国外学者已做了大量临床研究,证实SPR能够显着改善脑性瘫痪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然而近几年国内对脑性瘫痪患者SPR术后下肢运动功能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腰骶段SPR对脑性瘫痪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进行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36例脑性瘫痪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平均年龄(7.69±2.47)岁,其中男26例;女10例。分别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3~6个月改良的Ashworth分级评估,同时对髋膝踝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度进行测量。在术前,术后3~6个月运用GMFM-88对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运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将上述数据进行术前术后对比。结果 36名脑性瘫痪患者中4名患者失访,余32名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2周及术后3~6个月32例脑瘫患者双下肢肌张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2周及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患者髋关节肌张力改善不明显,膝关节和踝关节肌张力明显降低。32名患者D区、E区及总分得分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关节活动度:32名脑瘫患者髋关节前屈角、髋关节后伸角、髋关节内收角、膝关节前伸角及踝关节跖屈角术后2周及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患者髋关节外展角、膝关节后屈角及踝关节背伸角术后2周及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关节活动度:32名脑瘫患者髋关节前屈角、髋关节后伸角、髋关节内收角、膝关节前伸角及踝关节跖屈角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患者髋关节外展角、膝关节后屈角及踝关节背伸角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名脑瘫患者髋关节前屈角、髋关节后伸角、髋关节内收角及膝关节前伸角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患者髋关节外展角、膝关节后屈角、踝关节跖屈角及踝关节背伸角术后3~6个月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够有效改善脑性瘫痪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短期疗效显着,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冯维琪[6](2020)在《“热补针法”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热补针法”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临床疗效,探寻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有效手段,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针刺取穴:患侧肩髑、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得气后在上述诸穴行“热补针法”,留针30min,再次施行“热补针法”后起针。对照组针刺取穴同观察组,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间相同。两组治疗均隔日1次,一周3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第一次治疗开始当天)、治疗后(最后一次治疗结束当天)观察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 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患侧肘关节活动度、简式 Fugl-meyer运动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及改良 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93.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肘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施以杜氏“热补针法”和“平补平泻手法”均可有效改善患肢痉挛程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2.“热补针法”(观察组)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平补平泻手法”(对照组),但在改善肘关节活动度上两组疗效相仿。

穆晓红,李筱叶[7](2020)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外科治疗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脑瘫的发病人数每年不少于600万,其治疗也是当今医学的难点之一。痉挛型脑瘫作为脑瘫中最主要的类型,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脑瘫的外科治疗已经过30余年的发展,鉴于国内脑瘫外科的治疗现状,并征求部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目前亟需一个规范脑瘫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用于指导临床。受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分会的委托,我们组织骨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小儿骨科、显微外科、康复医学科以及麻醉科、护理等各领域的相关专家起草了《痉挛型脑瘫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邓博文,徐林,李筱叶,徐杰,任敬佩,胡传宇,穆晓红[8](2019)在《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腰椎稳定性影响的长期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腰椎稳定性中长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0年12月行腰骶段SPR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22例患儿,依据年龄分为学龄前组和学龄组。比较两组资料,包括影像测量冠状位Cobb角、侧位腰椎Cobb角、骶骨倾斜角、弓顶距、腰椎前凸指数、Posner指数和椎板缺损面积。[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713年,平均(9.91±2.35)年。学龄前组患儿术前有2例L5S1脊柱裂,10例轻度脊柱侧弯,至末次随访时Cobb角度数无显着增加。学龄组患儿术前有8例轻度脊柱侧弯,至末次随访10例轻度脊椎侧弯。末次随访时两组未见腰椎滑脱与腰椎峡部裂。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学龄前组除骶骨倾斜角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影像学指标均无显着变化(P>0.05);学龄组除冠状位Cobb角、骶骨倾斜角有显着增加(P<0.05),而其余指标无显着改善(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Posner腰椎不稳评价指标无显着变化(P>0.05)。两组患者均随术后时间的延长L4/5和L5S1椎板缺损率显着减少(P<0.05)。术后半年学龄前组椎板缺损率显着大于学龄组(P<0.05),而末次随访时学龄前组椎板缺损率显着小于学龄组(P<0.05)。[结论]腰骶段SPR术对腰椎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且行SPR手术的年龄越小,椎板再生更为显着。

邓博文[9](2019)在《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中长期观察》文中研究表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由徐林等人在90年代首先在亚太地区开展,用于治疗脑瘫(cerebral palsy,CP)痉挛。并在早期提出SPR解痉机理的两种理论:大环路理论和大、小环路结合理论。在二十余年的发展中,由于手术疗效确切,得到医学界的广范认可。本术式将椎板部分切除,所以不可避免的影响脊柱后柱结构的完整性,故多椎板切除是否引起术后脊柱失稳便成为主流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国内易斌等人进行短期的追踪随访,结果表明限制性椎板切除的手术方式对脊柱稳定性近期无明显影响,但缺乏中远期随访报道,故本研究以此目的进行探讨。目的观察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腰椎稳定性中长期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标准的22例患儿,依据年龄分为A组(37岁(包含7岁))11例,B组(7岁以上)11例。分别在术前,术后半年和术后末次随访时拍摄站立位的腰椎正侧位、45°双斜位以及动力位X线片,测量手术前、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冠状位Cobb角、侧位腰椎Cobb角、骶骨倾斜角、弓顶距、腰椎前凸指数、AO/W与RO/W(Posner指数)等指标,采用面积统计方法测量术后椎板再生情况以及生活问卷调查。运用SPSS25.0统计分析软件将上述测量值进行组内、组间对比。结果(1)A、B两组患儿均获得术后随访;A组一期入院时间至末次随访时间间隔平均9.27年;B组一期入院时间至末次随访时间间隔平均9.54年。(2)术后末次随访发现22例患儿中有7例(31.8%)出现腰部疼痛;3例(13.6%)出现髋部疼痛;2例(9.0%)出现膝关节疼痛;1例(4.5%)1年1次以上出现膝关节疼痛。(3)A组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对比,各项指标差异无显着意义;B组除冠状位Cobb角与骶骨倾斜角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指标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无显着差异。(4)A、B两组Posner腰椎不稳评价指标术前、术后末次随访对比无显着差异。(5)A、B两组组间对比椎板缺损率有显着差异,B组平均椎板缺损率大于A组,其余组间对比指标差异无显着意义。(6)A组患儿术前有2例L5、S1脊柱裂,10例轻度脊柱侧弯(Cobb角1°9°),术后Cobb角度数无显着增加;B组患儿术前有6例轻度脊柱侧弯(Cobb角1°5°),术后末次随访10例轻度脊椎侧弯(Cobb角1°8°)。(7)两组均无腰椎滑脱与腰椎峡部裂。结论通过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中远期随访,发现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腰椎稳定性无明显影响。手术可以降低肌张力、解除痉挛。且行SPR手术的年龄越小,椎板再生更为显着。

李筱叶[10](2019)在《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影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前,我国脑瘫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该病致残率较高,因此脑瘫的治疗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是由徐林在20世纪90年代在亚洲地区率先开展,在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同时也可改善肢体功能,增加关节活动度,使众多脑瘫患儿实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学者发现腰骶段SPR术不仅能够解除下肢痉挛、改善下肢功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上肢痉挛进而改善上肢功能。此外,还有学者发现腰骶段SPR术能够改善患儿流涎、癫痫、认知等伴随症状,但其有效性及机制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目的:通过对比痉挛型脑瘫患儿术前术后上肢精细运动能力评分、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以及手功能分级,探究腰骶段SPR术是否能够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功能。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间诊断为痉挛型脑瘫并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手术切除神经根节段(L4、L5、S1及L5、S1)分成A、B两组,A组患儿11例,年龄在4~5岁之间,男性7例,女性4例;B组患儿17例,年龄在4~5岁之间,男性9例,女性8例。手术采用徐林所报道的方法,术中采用神经阈值测定仪,运用“肢动法”测出阈值,根据阈值大小,选择性切断部分神经束,切除比例在25%~50%之间。分别对患儿行术前、术后2周以及术后6月肌张力以及手功能分级测试,另行术前及术后6月Carroll手功能测试以及FMFM精细运动量表测试。A、B两组所获得的数据中肌力、肌张力、生理病理反射及手功能分级采用自身前后对比;Carroll手功能测试评分以及FMFM精细运动量表评分均采用SPSS软件进行组内的自身前后对比以及A、B两组组间对比。结果:本研究所纳入的28例患儿中2例失访,其中A组1例,B组1例。余患儿均获得随访。(1)A、B两组患儿术后下肢肌张力均明显降低,术后肩、肘、腕关节肌张力较术前有所下降;(2)手功能分级结果示:A组患儿10例,术前手功能分级Ⅱ级患儿5例、Ⅲ级患儿4例、Ⅳ级患儿1例,术后2周Ⅱ级患儿4例、Ⅲ级患儿5例、Ⅳ级患儿1例,术后6月Ⅱ级患儿6例、Ⅲ级患儿4例,综上所述,A组患儿术后2周手功能较术前改善不明显,术后6月较术前改善明显。B组患儿16例,术前手功能分级Ⅰ级患儿1例、Ⅱ级患儿8例、Ⅲ级患儿6例、Ⅳ级患儿1例,术后2周Ⅱ级患儿9例、Ⅲ级患儿6例、Ⅳ级患儿1例,术后6月Ⅰ级1例、Ⅱ级患儿12例、Ⅲ级患儿3例,综上,B组患儿手功能术后2周较术前改善不明显,术后6月较术前改善明显;(3)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A组患儿左侧评分平均值64.60±9.50,组内前后对比P值0.028<0.05,右侧评分平均值为56.00±16.72,P值0.021<0.05,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儿左侧平均值为64.19±13.79,组内前后对比P值为0.006<0.05,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右侧平均值69.70±8.56,P值0.070>0.05,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组间对比P值为0.454>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改善情况无差别。(4)FMFM上肢精细运动评分:A组术前精细运动能力分值平均值46.15±2.81,术后平均值47.22±2.22,组内对比P值0.008<0.05;B组术前精细运动能力平均值49.89±5.89,术后平均值56.26±6.37,组内对比P值0.001<0.05,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MFM上肢精细运动评分A、B两组组间对比,P值0.054>0.05,无显着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够改善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

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联合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混合型脑瘫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1.3 研究对象评价指标
    1.4 研究对象
2. 内容与方法
    2.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手术过程
    2.2 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手术方法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 结果
    4.1 配合度改善情况(表1、表2)
    4.2 痉挛改善情况(表3、表4)
    4.3 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表5、表6)
    4.4 伴随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表7)
5. 讨论
6. 思考

(2)椎板间入路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性瘫痪(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手术方法
    三、评估标准及随访
结果
讨论

(3)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治疗下肢肌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资料及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研究对象
    2 方法
结果
    1 评估指标的正态分布检验
    2 各指标的统计学描述
    3 统计学分析
    4 并发症
讨论
    1 SDR的机制
    2 SDR手术要点
    3 SDR的适应症探究
    4 MDT指导
    5 SDR手术入路
    6 SDR术中电生理监测
    7 SDR的麻醉
    8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9 并发症
    10 矫形手术对SDR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4)肌电图在选择性闭孔神经缩窄术治疗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背景及前言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5)腰骶段SPR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1. 历史溯源
        2. 中药治疗脑性瘫痪
        3. 针刺治疗脑性瘫痪
        4. 推拿治疗脑性瘫痪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1. 腰骶段SPR治疗脑性瘫痪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 腰骶段SPR对脑性瘫痪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3. 腰骶段SPR对脑性瘫痪患者伴随症状的影响
        4. 腰骶段SPR术后常见并发症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基本资料
        2.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1. 痉挛产生及改善的机制
        2. 腰骶段SPR改善脑性瘫痪患者粗大运动功能的机制
        3. 腰骶段SPR改善脑性瘫痪患者下肢关节活动度的机制
        4. 总结
        5.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热补针法”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 流行病学研究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3 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方法
    2. 中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1 中风及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病名沿革
        2.2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2.3 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3. 杜氏“热补针法”源流探析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病例来源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项目
        2.5 统计方法
        2.6 研究结果
        2.7 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
    2. 本次研究关于针刺补泻手法的启发
    3. 方案中针刺选穴依据
    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4.1 创新之处
        4.2 不足之处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痉挛型脑性瘫痪外科治疗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外科治疗
    1.1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SPN)
    1.2 矫形手术
    1.3 矫形器具的使用
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2.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名称的确定
    2.2 国外发展进程
    2.3 国内发展历程
    2.4 疗效
    2.5 外科治疗的原则

(8)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腰椎稳定性影响的长期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测量与评估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结果
    2.2 影像学评估
3 讨论

(9)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中长期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传统医学对脑性瘫痪的认识
        1.历史溯源
        2.病因病机
        3.辩证分型
        4.中医治疗
        5.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脑瘫现代治疗与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1.脑瘫的概念
        2.脑瘫的现代治疗
        3.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研究基本资料
        2.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影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传统医学对脑性瘫痪的认识与治疗
        1. 定义
        2. 中医分型
        3. 中医治疗
        4.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脑瘫诊疗的历史与进展的认识
        1. 定义
        2. 病因
        3. 分型
        4. 诊断
        5. 治疗
        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联合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混合型脑瘫疗效分析[J]. 荣卫江,贾琦,马大亮,赵斌,赵博熙. 新疆医学, 2021(06)
  • [2]椎板间入路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性瘫痪[J]. 陈业涛,吴月奎,苗素华,张玉琪.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1(01)
  • [3]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治疗下肢肌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D]. 葛立可. 青岛大学, 2020(01)
  • [4]肌电图在选择性闭孔神经缩窄术治疗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D]. 任松涛. 山东大学, 2020(09)
  • [5]腰骶段SPR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D]. 徐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热补针法”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临床研究[D]. 冯维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痉挛型脑性瘫痪外科治疗专家共识[J]. 穆晓红,李筱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0(01)
  • [8]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腰椎稳定性影响的长期观察[J]. 邓博文,徐林,李筱叶,徐杰,任敬佩,胡传宇,穆晓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21)
  • [9]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中长期观察[D]. 邓博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影响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筱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选择性后路截断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