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宋考平教授简介

博士生导师宋考平教授简介

一、博士生导师宋考平教授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李乾[1](2019)在《2015年年会暨合适保证人制度的探索与研究研讨会综述》文中指出近年来,进城务工潮的高涨使得涉罪未成年人的审前羁押问题备受关注。据统计,外来未成年人犯罪在未成年人犯罪整体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并且仍有增加势头。与此相对照,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未成年人尽量减少适用监禁措施,但面对外来涉罪未成年人尤其是"三无"未成年人(无固定住所、无收入来源、无监护条件)既缺少监护条件又无力缴纳保证金的状况,司法机关

陈红伟[2](2019)在《水驱油田井网加密矢量化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矢量加密是与储层非均质性、渗透率各向异性及开发特征相匹配的开发调整方案的核心之一,能够使油藏实现均衡和高效的驱替。现有的矢量加密方案制定中,驱替程度表征指标不统一,且缺少有效表征注采方向驱替程度的矢量参数,矢量化开发概念尚未充分体现。同时,高含水期油田的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较强,针对多井型开发的多层水驱油藏矢量加密方案的设计方法仍有待深入研究。此外,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难以实现井网加密矢量开发方案的自动、高效寻优,制约了矢量开发理论在实际油藏的应用。因此,基于矢量开发理念,以实现最大化均衡水驱为目标,开展水驱油田井网加密矢量化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对于指导水驱油田井网加密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油藏工程原理与渗流力学理论,推导了适用于水驱油藏整个开发阶段的驱替程度表征指标,综合考虑了储层非均质性、渗透率各向异性及开发参数的影响,构建了计算简单、具有矢量性、用于油田井网加密设计的驱替矢量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泰尔指数理论,从平面、纵向、整体多角度建立了水驱油藏均衡驱替程度评价方法,并探究了均衡驱替程度评价结果与油藏开发效果的关系。考虑到水驱油藏井网加密矢量化优化问题中优化变量数目未知、求解难以实现的问题,提出了分级优化的策略,先后开展水驱油藏井网加密初始方案矢量化优化及加密井位精确方案矢量化优化。针对水驱油藏井网加密初始方案矢量化优化问题,建立了适用于多井组开发的多层水驱油藏开发指标预测方法。基于均衡驱替程度评价结果和开发指标预测结果,以均衡驱替程度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优化为目标,建立了水驱油藏井网加密初始方案矢量化优化数学模型,实现了加密井的数目、初级井位、注采井别及已有井的注采井别转换措施的优化。综合考虑井网加密初始方案矢量化优化问题的多目标、高维度、非线性、0-1规划等特点,构建了多目标二进制元胞猫群算法,提高了 Pareto解集的多样性,且算例测试结果表明了新算法在收敛性、解分布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均匀性方面均具有优势。进而形成了一套水驱油藏井网加密初始方案矢量化优化方法,并通过开展五点井网和反九点井网加密算例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了进一步精确优化加密井的井位参数,以均衡驱替程度最大化为目标,考虑了可行加密范围、最小井距、井身长度、方位角和井斜角等约束,建立了适用于直井、斜井、水平井开发的多层水驱油藏加密井位精确方案矢量化优化数学模型。综合考虑加密井位精确方案矢量化优化问题的高维度、多峰值、非线性等特点,构建了基于元优化的混合猫群-网格自适应全局寻优算法,兼顾了全局寻优和局部寻优,自动确定了最佳的算法控制参数,且算例测试结果表明了新算法具有较好的优化精度、收敛速度和稳定性。对比分析了直接拒绝法、修复法、静态惩罚函数法、动态惩罚函数法和自适应惩罚函数法对非线性约束条件处理的能力,筛选出自适应惩罚函数法来处理优化问题中的非线性约束条件。进而形成了一套水驱油藏加密井位精确方案矢量化优化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建立的加密井位优化方法和传统井位优化方法的优化结果和求解效率,发现在满足求解精度的基础上,加密井位精确方案矢量化优化方法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加密井的井位参数的求解效率。应用前述建立的水驱油藏井网加密矢量化优化方法,优化了矿场实例的加密井位,并通过对比实际方案和优化方案的开发效果,检验了建立的井网加密矢量化优化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优化了2个矿场实例的矢量加密方案,并分别评价分析了优化前后的开发效果,为2个矿场实例的矢量加密开发调整提供指导。

李倩[3](2017)在《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薪酬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薪酬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主要职能,高等教育是提升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在高校职能实现的过程中,高校教师是核心力量,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薪酬直接影响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制度从2010年已经开始全面实施,但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薪酬制度仍在试用中不断完善。在确定薪酬水平与薪酬结构的过程中各方存在的矛盾直接导致了目前高校绩效薪酬制度改革进展缓慢。研究将高校教师绩效薪酬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回顾了建国后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发展过程,结合部分高校绩效薪酬方案实例分析了高校绩效薪酬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困难,选择了部分高校的绩效薪酬方案作为实例,从工资形成机制、绩效评价标准、评价主体以及奖励性绩效构成等方面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了绩效薪酬改革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困难。突出问题有: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实施过程缺乏相关理论指导、绩效薪酬目标不明确、绩效薪酬结构不合理等;聘用制度不够完善、高校去行政化进展缓慢、收入分配中仍存在平均主义思想、绩效考核制度不尽科学等问题是绩效薪酬改革中需要面对的主要困难;如何体现高等学校内部的岗位特点、如何设计薪酬的正常调整机制、如何确定评价标准与评价主体也是薪酬方案改革中无法回避的难题。通过与部分国家高校教师的评价制度以及绩效薪酬水平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教师薪酬水平总体偏低,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校教师薪酬水平均存在较大差距,薪酬水平仍落后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德国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对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制度改革具有借鉴价值。借鉴教师薪酬指数指标测算,比较了各省之间高校教师实际薪酬水平与合理水平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别,并结合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校教师职业特点测算了合理的高校教师薪酬水平。在高校推进教师绩效薪酬改革的过程中,缺少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指导,各学校实行的绩效薪酬方案也大都建立在原有的薪酬制度基础之上。为了弥补绩效薪酬改革中的理论缺失,有必要构建一个高校教师薪酬的理论框架。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薪酬体系为目标,从薪酬目标、薪酬制度、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几个方面具体限定绩效薪酬理论的研究范围。在该理论体系中,将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理论体系界定为,立足高校教师绩效薪酬问题,关注高校教师现有的绩效薪酬水平、探究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形成机制及其绩效激励方法,旨在从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目标、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形成机制、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水平和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理论四个方面构建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理论框架。四者既互相关联,又互相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重点强调薪酬结构理论具体包括三个子理论——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构成与高校发展战略相契合的理论、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比重理论、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差距理论。整个理论体系将目标作为导向,也是绩效薪酬改革出发点和价值取向的体现。通过合理的薪酬方案设计应该确保高校能够吸引和保留所需的人才,确保日常工作正常进行,激励每个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为学校创造更多价值。薪酬制度与机制是保障,在绩效薪酬的制度设计方面重点需要关注绩效标准的制定过程以及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保证绩效评价过程的公平和公正。薪酬水平是激励的尺度,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在薪酬水平方面主要依据教师的人力资本积累来确定薪酬水平,既要满足教师的个人需要,也应该考虑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薪酬结构是对目标和水平的体现与彰显,依据薪酬理论和激励理论,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构成应该与高校发展战略相契合,货币激励应该与非货币激励相互配合,合理安排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类型和不同级别之间的薪酬差距,用有效的薪酬结构最大程度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薪酬改革中还需要了解其他行业薪酬水平,并进行国际比较,通过薪酬改革让教师真正可以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与研究,从根本上提升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孙丽艳[4](2014)在《海上稠油油田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石油资源不断开采,原油可采储量不断减少,稠油资源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烃类能源,如何快速、高效开采稠油资源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海上稠油油田开发由于平台及设施寿命有限,开发过程具有时效性,因而对其实施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突出一个“早”字,尤其对稠油资源丰富的油区必须采用高效、高速开采方式。目前,渤海绥中36-1油田聚合物驱即将结束,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本文针对海上油田剩余油监测资料少,剩余油精细描述难度大的问题,根据油田典型井组地质特征,设计并制作了模拟实际井组的三维非均质电极模型,并以开采历史为依据,制定模型驱油方案,监测水驱、聚驱后剩余油场的变化,结合实际井组数值模拟剩余油预测结果,综合分析海上稠油聚合物驱波及规律。研究表明:在平面上,聚合物从主流线流向两侧非主流线的剩余油区驱替,提高了平面上的宏观波及范围;在纵向上,聚合物从高渗透层流向中渗透层,提高了纵向波及范围。数值模拟技术与三维非均质电极模拟相结合,丰富了海上稠油宏观剩余油分布描述方法,为海上油田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提供了依据。利用光刻玻璃模型,进行了稠油及稀油聚驱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稠油还是稀油,聚合物驱都有效地扩大了波及体积,但稠油聚合物驱替效果较稀油差;稠油聚驱后,油膜较厚,孔隙、吼道内剩余油较多,洗油效果较差,未波及区域面积较大。考虑海上油田生产实际,本文研究的聚驱后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是聚驱后高浓聚驱、二元复合驱及天然气与聚合物交替注入。对绥中36-1油田聚驱后二元复合驱数值模拟研究时,二元复合体系工作粘度、界面张力、吸附量及相渗曲线的模拟,是在静态实验基础上,由专家经验或借鉴其他区块经验的方法来确定。本文通过室内物模驱油实验,测定二元复合体系物化参数变化规律,利用粘度处理新方法,确定海上稠油二元复合体系相渗曲线,并将所测结果应用于二元复合驱数值模拟研究。针对海上稠油二元复合驱,通过测定不同长度岩心及长岩心不同位置处界面张力、粘度随体系注入PV数的变化规律,模拟二元体系经过注入地层剪切吸附后工作粘度、界面张力的变化情况,结论表明:稳定流入时界面张力为注入前的5-10倍,粘度参数保留率为57%。二元复合体系通过90cm岩心后,注入达到出口端粘度稳定后,得到粘度在岩石中分布规律,进而建立不同位置处体系粘度拟合曲线,以此计算驱替过程中有效粘度。提出了二元复合体系相渗曲线处理新方法,并在海上稠油不同毛管数条件下二元复合体系相渗曲线测定时得到了应用。针对绥中36-1油田Ⅰ期目标区块,根据室内实验结果,在聚驱后二元复合驱、天然气与聚合物交替注入、高浓聚驱三种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数值模拟方案优选基础上,进行提高采收率潜力对比研究,进而与三维非均质电极模型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聚驱后高浓聚驱及二元复合驱在相同注入量条件下,均能扩大波及体积,高浓聚驱、二元复合驱波及体积系数分别为82.58%、80.65%。由于,聚驱后高浓聚合物粘度较大,能更有效的扩大纵向上及平面波及程度。但二元复合体系提高驱油效率效果更显着,较高浓聚驱提高8.22%。由此认为,针对海上稠油油田,在聚驱后二元复合体系选择时,在实际情况允许条件下,应尽可能增大体系粘度。根据井组提高采收率潜力对比,海上稠油聚驱后高浓聚驱、二元复合驱及气聚交替注入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采收率,提高井组采收率幅度分别为4.33%、7.17%、5.83%,二元复合驱更有利于目标区块高速高效开发。

宋兆杰[5](2014)在《高含水油田CO2驱油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主力油田已经普遍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但其产量仍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如何挖掘高含水油田开发潜力已成为亟需深入研究的课题。油藏中注入CO2能够提高微观驱油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对CO2驱油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对高含水油田注CO2驱油的技术经济适应性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形成一套适合我国老油田的CO2驱油适应性评价理论与方法,为高含水油田CO2驱油项目实施与提高采收率技术推广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以CO2驱油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油藏数值模拟与数学评价方法,开展高含水油田CO2驱油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建立高含水油田CO2驱油技术经济评价指标;通过拟合适合高含水阶段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比kro/krw与含水饱和度Sw的新型表达式,推导高含水期油田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并通过实例验证,完善和发展了高含水期油田水驱评价方法;(2)在优化CO2注气方式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考虑注气段塞大小、气水比、注气速度和注采比等注采参数,通过数值模拟运算,确定高含水油田CO2气水交替驱最优注采方案,并利用SAS 9.3数据分析软件,建立提高采收率程度和换油率两个评价指标与注采参数之间的最优评价模型,分析不同注采参数的影响权重;(3)利用高含水油田CO2气水交替驱最优注采方案,考虑水平渗透率k、渗透率变异系数vk、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之比kv/kh、砂体韵律性和有效厚度h等5个油藏参数,以及井网类型和水驱可采储量采出程度Rwf等2个开发参数,分析不同油藏类型和不同开发参数对CO2驱油效果的影响,完成高含水油田CO2驱油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研究;(4)利用D-最优化设计方法,考虑水平渗透率、渗透率变异系数、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之比、有效厚度和水驱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等5个量化参数,建立并验证了高含水油田C02驱油快速评价模型,为CO2驱油项目的实施与推广提供决策指导;(5)确定不同单因素变量及其一阶交互效应对高含水油田CO2驱油提高采收率程度和净现值的影响权重次序;利用高含水油田CO2驱油快速评价模型,建立并分析高含水油田CO2驱油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标准化图版。

金浩[6](2013)在《基于改进蚁群算法梯式轨道及橡胶混凝土隔振基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振动产生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地铁列车引起的振动不仅影响线路两侧精密仪器的正常使用,更导致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梯式轨道作为一种新型轨道减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梯式轨道的减振性能以及协调减振效果和列车运行安全性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现况,对梯式轨道枕下减振垫铺设型式、单块梯式轨道长度、扣件竖向刚度和枕下减振垫竖向等效刚度进行了优化分析。其中,重点研究了梯式轨道在环境振动要求的减振量和行车安全要求的动态钢轨位移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另外,本文还探索研究了适用于梯式轨道的橡胶混凝土隔振基础,扩大了梯式轨道在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能力。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研究不同类型蚁群优化算法,提出了单目标“觅食-返巢”机制连续域蚁群算法(SO-FHACO)。并通过函数测试,认为SO-FHACO在全局搜索、早熟收敛和收敛过慢等方面都很优秀。在SO-FHACO基础上,推导了基于Pareto原理的多目标“觅食-返巢”机制连续域蚁群算法(MO-FHACO)。(2)对单块梯式轨道进行了实验室测试,研究了枕下减振垫不同铺设形式对梯式轨道动力特性的影响。认为在现有梯式轨道枕下减振垫铺设型式基础上,再增设梯梁端部减振垫,可提高梯式轨道减振效果。(3)对3.65/6.15/8.65m长梯式轨道进行了数值模态分析,得到了不同长度梯式轨道的各阶振型和对应的自振频率。在此基础上,通过时程分析、频谱分析、传递率分析以及传递损失分析,认为现行6.15m长梯式轨道单元相比另两种长度梯式轨道具有更好的减振性能。(4)将“觅食-返巢”机制连续域蚁群算法(FHACO)嫁接到Ls-Dyna动力有限元软件,利用Matlab实现了自编程序FHACO和商业软件Ls-Dyna之间的数据传递。由此,开发出了具有物理参数优化功能的FHACO&Ls-Dyna软件。利用该软件,针对减振性能和列车运行安全性的平衡关系,对梯式轨枕道扣件竖向刚度和枕下减振垫等效竖向刚度进行了优化分析。进一步,优化分析了能为梯式轨道提供最优减振效果的橡胶混凝土隔振基础参数。

周宾[7](2013)在《南二区西储层研究及过渡带未开发区布井方案优选》文中研究指明大庆长垣经过多年开发,油田渐渐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由于储层非均质等因素造成剩余油高度零散分布,预测难度越来越大,剩余可采储量有效开发越来越难,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可持续开发。本次研究是为进一步开采过渡带未开发区块可动剩余油,深入认识研究区域的构造和储层特征,通过定性与定量地描述构造、储层、流体,为油藏数值模拟以及开发部署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直观的认识油藏动态规律,为解决高含水后期储层剩余油开发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本论文以萨南油田南二区西过渡带未开发区块为研究区域背景,以井震联合思想为基础,开展以下研究:①井震联合精细地震解释:在全区进行钻井—测井—地震联合统层,实现点-线-面-空间五次实践、认识,以使得地震解释层位更加可靠。断层解释主要以井上断点为依据,同时联合相干体、方位角属性和倾角属性等多种技术手段逐级识别,保证所识别的断层具有较大的可靠性。②储层重构反演预测:针对研究区域的沉积背景以及砂岩的分布特点,采用基于频率补偿的重构反演,以预测井间砂体的展布规律、接触关系和连通性。③井震联合沉积微相研究:主要以沉积学原理为基础,通过分析岩性及其电响应特征,并对比曲线韵律和旋回性,定量地描述井点沉积微相的特征,同时结合地震反演与地震相成果,完成沉积相研究。④三维地质建模:主要根据地质建模的基本原理,综合地质、地震、测井和动态数据,建立反映地质特征三维变化与分布的数字化模型。⑤水驱数值模拟研究:根据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地质储量、含水率、产液量、剩余油分布的历史拟合,设计布井方案,并根据各自预测的开发指标及经济原则,选取最优布井方案。研究表明:在储层研究上,层位标定精细到单期河道沉积单元,实现了井震结合沉积微相的研究;针对过渡带地区测井资料少,应用三维地震数据对构造、厚度进行约束,并与测井资料、沉积相带图相结合,建立了南二区西部过渡带地质模型;并通过历史拟合得到各项开发参数,通过上述研究确定最优布井方案,从而为解决高含水后期储层剩余油开发工作提供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

王标[8](2011)在《理论与实践沟通: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2010教育部(数学学科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讨会会议纪要》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教育部(数学学科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讨会于11月25—28日在海口海南师范大学举行.全国高校数学学科教育骨干教师、小学一线教师、教研员、专家共计六百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次研修班暨研讨会由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主

田建设[9](2010)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法学学术信息资源概览》文中研究表明一.前言近日有访问学者到图书馆咨询中外诉讼法学的资料。在馆内综合目录查询之后的结果非常不理想,后来在网上经检索"诉讼法"得知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

高明[10](2009)在《低渗透油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低渗透油层与高渗透油层孔隙结构的差异,从微观上找出低渗透油层驱油效率低的原因,本文以天然岩心压汞实验、扫描电镜实验、润湿性实验、驱油实验和岩心微观解剖实验为基础,结合统计分析和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渗透率和润湿性的天然岩心中孔隙结构的分布规律、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剩余油饱和度与孔隙结构微观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合水湿低渗透岩心的孔隙网络模型,研究了相渗曲线和剩余油饱和度与孔隙结构微观参数之间的关系,取得结果如下:统计分析了大庆油田外围低渗透油层的取芯井压汞资料,得出了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关系。通过作图可以看出,随着渗透率的增加,储层平均半径、中值半径和半径均值增大,且规律性较强;随着分选系数的增大,最大汞饱和度逐渐增大;随着渗透率的增加,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储渗参数逐步增加,在低渗透范围内( 0.01×10-3μm250×10-3μm2),储渗参数增加较快。取大庆油田不同渗透率级别天然岩心,首先进行室内实验,确定岩心的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水驱采收率等参数,而后对进行了驱油实验的岩心进行处理,进行电镜扫描,得到不同放大倍数下能够清楚观察孔喉特征的图片,通过统计分析颗粒、孔隙、喉道等参数,分析其分布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平均岩石颗粒半径随着渗透率增加较快,平均颗粒面积与周长比随着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大;孔隙面积、孔隙周长和两者之间的比值随着渗透率增加呈现不规则变化,但孔隙半径随着渗透率的增加而缓慢增大;喉道面积、喉道周长和二者之间的比值与渗透率无直接关系,喉道半径随着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大;低渗透岩心的平均配位数较小,随着渗透率的增加,平均配位数逐渐增大;随着渗透率的降低,平均孔喉比迅速增大,平均形状因子变小;随着孔隙半径、颗粒半径、喉道半径的增大,水驱采收率都有增大的趋势,喉道半径的增加对水驱采收率影响比较明显;水驱采收率随着平均配位数、平均形状因子、平均颗粒和平均孔隙面积周长比的增大而增加,而与平均喉道面积周长比无明显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孔喉比形状因子对采收率的影响最大,是低渗透油田水驱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利用景深扩展软件、测量软件,结合荧光分析技术,可实现对低渗透天然岩心自然断面上的孔隙半径、孔喉比、配位数、迂曲度、形状因子等微观参数和剩余油饱和度的测量。选取4块大庆外围和两块长庆油田低渗透岩心依次进行了润湿性实验、驱油实验和岩心微观解剖实验。结果表明:低渗透岩心以亲水为主;低渗透岩心的喉道半径分布范围比较集中,峰值高,喉道半径较小,是大庆油田低渗透油层区别于高渗透油层的显着特征,不同渗透率岩心的孔隙半径差别不大,而喉道半径相差较大,因此随着渗透率的降低,孔喉比急剧增加;随着渗透率的降低,各岩心配位数越小的分布频率越大、形状因子越小的分布频率越大、迂曲度越大的分布频率越大;大庆油田的不同渗透率岩心的配位数在2~3之间较集中,且曲线形态比较接近,而长庆油田的两块岩心配位数较大,孔隙连通好;大庆油田与长庆油田的相同渗透率级别岩心比较,迂曲度较大,形状因子较小,孔隙形状复杂。通过金相模式和荧光模式两种照片的对比,研究了岩心中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水湿岩心中含剩余油的孔隙比例随孔隙半径减小而减小,而中性润湿岩心中含剩余油孔隙比例随孔隙半径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孔喉比的增大,含剩余油孔隙比例增加;随着配位数的减小,含剩余油孔隙比例增加;随着迂曲度的增大,含剩余油孔隙比例均增大;随着形状因子的减小,含剩余油孔隙比例增加。长庆油田的两块岩心与同等渗透率的大庆油田的岩心相比较,相同孔喉比、迂曲度或形状因子条件下,含剩余油孔隙比例较小,说明驱替效果较好。为了研究相渗曲线和剩余油饱和度与孔隙结构微观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合水湿低渗透岩心的孔隙网络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水湿条件下,毛管力作用在驱油过程中是一种水驱油的动力,随着半径的减小,残余油饱和度减小,两相区变大,水驱采收率增加;随着孔喉比增大,残余油饱和度增大,两相共渗区变小,水驱采收率变小;随着配位数的增大,两相共流区变大,残余油饱和度减小,端点处饱和度下的相对渗透率增大,相对来说,对非润湿相油的相对渗透率影响更大,油滴流动通道增加,提高了油相渗透率,流体被捕集的机会减少,使形成剩余油的概率下降,水驱采收率提高;随着形状因子的减小,残余油饱和度增加,两相共流区变小,水驱采收率变小。

二、博士生导师宋考平教授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博士生导师宋考平教授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2)水驱油田井网加密矢量化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井网加密方式设计研究现状
        1.2.2 加密井位设计研究现状
        1.2.3 水驱油藏矢量开发研究现状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难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水驱油藏均衡驱替程度评价方法研究
    2.1 水驱油藏驱替矢量参数的构建
        2.1.1 驱替程度表征指标的推导
        2.1.2 注采劈分单元确定方法
        2.1.3 驱替矢量参数的构建
        2.1.4 驱替矢量参数的可靠性论证
    2.2 基于泰尔指数理论的均衡驱替程度评价方法
        2.2.1 泰尔指数基本原理
        2.2.2 水驱油藏均衡驱替程度评价方法
    2.3 水驱油藏均衡驱替程度评价方法的可靠性检验
        2.3.1 单井组单层非均质水驱油藏
        2.3.2 多井组多层非均质水驱油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驱油藏井网加密初始方案矢量化优化方法研究
    3.1 水驱油藏开发指标预测方法
        3.1.1 假设条件及基本步骤
        3.1.2 注采单元劈分
        3.1.3 开发指标预测
        3.1.4 方法验证
    3.2 水驱油藏井网加密初始方案矢量化优化数学模型
        3.2.1 性能指标及目标函数
        3.2.2 优化变量
        3.2.3 约束条件
        3.2.4 数学模型
    3.3 模型求解算法研究
        3.3.1 优化问题特征分析及求解算法初选
        3.3.2 二进制猫群算法
        3.3.3 元胞自动机
        3.3.4 多目标二进制元胞猫群算法
        3.3.5 典型多目标0/1背包问题中算法性能测试
    3.4 算例应用
        3.4.1 五点井网加密初始方案的优化
        3.4.2 反九点井网加密初始方案的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驱油藏加密井位精确方案矢量化优化方法研究
    4.1 水驱油藏加密井位精确方案矢量化优化数学模型
        4.1.1 性能指标及目标函数
        4.1.2 优化变量
        4.1.3 约束条件
        4.1.4 数学模型
    4.2 模型求解算法研究
        4.2.1 优化问题特征分析及求解算法初选
        4.2.2 猫群算法
        4.2.3 网格自适应直接搜索算法
        4.2.4 算法控制参数的元优化方法
        4.2.5 基于元优化的混合猫群-网格自适应全局寻优算法
        4.2.6 标准算例中算法性能测试
    4.3 约束条件处理方法
        4.3.1 线性约束条件处理方法
        4.3.2 非线性约束条件处理方法
    4.4 算例应用
        4.4.1 加密井位精确方案矢量化优化方法的可靠性检验
        4.4.2 非线性约束条件处理方法优选
        4.4.3 加密井位优化问题中O-CSMADS算法性能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方法的可靠性检验及矿场应用
    5.1 井网加密矢量化优化方法应用于矿场的可靠性检验
        5.1.1 区块概况
        5.1.2 加密井位优化
        5.1.3 方法的可靠性检验
    5.2 矿场应用1——H油藏
        5.2.1 H油藏的区块概况
        5.2.2 H油藏的加密井位优化
        5.2.3 H油藏的开发效果改善情况分析
    5.3 矿场应用2——S油藏
        5.3.1 S油藏的二次井网加密初始方案优化
        5.3.2 S油藏的二次加密井位优化
        5.3.3 S油藏的开发效果改善情况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历

(3)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薪酬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综合评价
    1.4 主要内容框架
        1.4.1 主要内容
        1.4.2 基本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1.6.1 揭示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现存问题,阐明重新设计绩效薪酬结基本思路
        1.6.2 借鉴发达国家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水平经验,探究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形成机制
        1.6.3 提出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构成与高校发展战略相契合的理论
        1.6.4 提出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比重理论以及绩效薪酬差距理论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绩效与教师绩效
        2.1.2 薪酬与绩效薪酬
        2.1.3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
        2.1.4 理论与理论体系
        2.1.5 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薪酬理论体系
    2.2 相关理论基础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1 薪酬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2 激励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3 人力资本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4 绩效管理理论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3章 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
    3.1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前的工资制度(1949年-2006年)
        3.1.1 高校教师供给制和等级货币工资制
        3.1.2 高校教师结构工资制改革
        3.1.3 高校教师职级工资制改革
    3.2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推进(2006年-现在)
        3.2.1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提出
        3.2.2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推进
第4章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实例分析以及绩效薪酬制度改革的壁垒
    4.1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方案的实例分析
        4.1.1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的形成机制的实例分析
        4.1.2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标准与主体的实例分析
        4.1.3 高校教师基本工资的构成与差距的实例分析
        4.1.4 高校教师奖励绩效工资的构成的实例分析
    4.2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4.2.1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关理论指导
        4.2.2 高校实施绩效薪酬目标不明晰,没有与学校发展战略相匹配
        4.2.3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制度缺乏合理设计,绩效薪酬结构存在问题
    4.3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困难
        4.3.1 高校聘用制度不够完善
        4.3.2 高校对教师绩效评价行政化显着
        4.3.3 高校收入分配中仍存在平均主义思想
        4.3.4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不尽科学
        4.3.5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未能体现高等学校岗位特点
        4.3.6 高校教师工资调整机制不健全
        4.3.7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不明确
第5章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水平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5.1 发达国家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水平
        5.1.1 德国大学教师绩效薪酬制度及绩效薪酬水平
        5.1.2 美国高校教师的绩效薪酬水平
        5.1.3 日本高校教师的绩效薪酬水平
    5.2 高校教师薪酬水平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5.2.1 各国高校教师平均薪酬水平
        5.2.2 高校教师薪酬水平的的经验借鉴
第6章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理论体系构建
    6.1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目标及其价值取向
        6.1.1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的目标
        6.1.2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目标的价值取向
    6.2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形成机制
        6.2.1 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与任务确立
        6.2.2 基于产出质量的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机制
        6.2.3 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的选择
    6.3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水平
        6.3.1 合理的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水平构建
        6.3.2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水平的地区差异
        6.3.3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水平的行业差异
    6.4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结构理论
        6.4.1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构成与高校发展战略相契合的理论
        6.4.2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比重理论
        6.4.3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差距理论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1.1 高校实施绩效薪酬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理论指导,亟待构建理论
        7.1.2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制度改革面临重重壁垒
        7.1.3 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薪酬水平总体偏低
        7.1.4 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机制存在突出问题,亟待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体系
        7.1.5 急需设计我国高校教师合理的绩效薪酬比重以及绩效薪酬差距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4)海上稠油油田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详细摘要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1.3 稠油化学驱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绥中36-1油田概况及早期注聚效果评价
    2.1 地质概况
    2.2 油水系统
    2.3 开发历程
    2.4 早期注聚影响因素分析
    2.5 注聚矿场试验效果评价
    2.6 开发面临的难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上油田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3.1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3.2 宏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3.3 三维非均质模型模拟剩余油分布
    3.4 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上稠油二元复合驱渗流规律研究
    4.1 海上稠油二元复合驱物化参数测定
    4.2 二元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物化参数变化规律
    4.3 二元复合体系相渗曲线
    4.4 毛管数与驱油效率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上稠油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
    5.1 聚驱后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5.2 聚驱后高浓聚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5.3 聚驱后气聚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5.4 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潜力对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5)高含水油田CO2驱油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CO_2驱油技术应用现状
        1.2.2 CO_2驱油机理研究
        1.2.3 CO_2驱油技术评价方法
        1.2.4 CO_2驱油经济评价方法
        1.2.5 数学方法在CO_2驱油评价中的应用
        1.2.6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高含水油田CO_2驱油技术经济指标筛选
    2.1 技术效果评价指标建立
        2.1.1 提高采收率程度
        2.1.2 换油率
    2.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建立
        2.2.1 净现值
        2.2.2 投入产出比
    2.3 高含水油田水驱评价方法完善
        2.3.1 传统水驱特征曲线方法评价
        2.3.2 高含水阶段油水相对渗透率比与含水饱和度新型表达式
        2.3.3 高含水期油田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理论推导
        2.3.4 实例验证
    2.4 小结
3 高含水油田CO_2驱油注采参数优化研究
    3.1 典型高含水区块主要参数变化范围确定
    3.2 高含水油田注CO_2驱油参数优化与效果评价
        3.2.1 基础油藏模型的建立
        3.2.2 CO_2驱油注气方式优化
        3.2.3 CO_2气水交替驱注采参数确定
        3.2.4 CO_2气水交替驱注采参数评价模型建立
        3.2.5 不同注采比对CO_2驱油效果的影响分析
    3.3 小结
4 高含水油田CO_2驱油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4.1 高含水油田CO_2驱油技术效果影响分析
        4.1.1 油藏参数对CO_2驱油技术效果敏感性分析
        4.1.2 开发参数对CO_2驱油技术效果敏感性分析
    4.2 高含水油田CO_2驱油经济效果影响分析
        4.2.1 油藏参数对CO_2驱油经济效果敏感性分析
        4.2.2 开发参数对CO_2驱油经济效果敏感性分析
        4.2.3 经济参数对CO_2驱油经济效果敏感性分析
    4.3 小结
5 高含水油田CO_2驱油快速评价模型建立
    5.1 D-最优化设计方法介绍
        5.1.1 最优化准则
        5.1.2 最优化设计方案搜索算法
        5.1.3 初始设计
    5.2 D-最优化设计方案优化与确定
    5.3 提高采收率程度快速评价模型研究
        5.3.1 提高采收率程度评价公式建立与验证
        5.3.2 提高采收率程度影响因素权重与评价图版建立
    5.4 净现值快速评价模型研究
        5.4.1 净现值评价公式建立与验证
        5.4.2 净现值影响因素权重与评价图版建立
    5.5 小结
6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改进蚁群算法梯式轨道及橡胶混凝土隔振基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地铁运营引起的振动问题
        1.1.1 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1.1.2 影响精密仪器正常工作
        1.1.3 影响古建筑安全
    1.2 地铁(振源处)减隔振措施
        1.2.1 车辆减振措施
        1.2.2 轨道减振措施
        1.2.3 隧道隔振措施
    1.3 梯式轨道历史、应用及研究现状
        1.3.1 梯式轨道历史
        1.3.2 梯式轨道应用
        1.3.3 梯式轨道研究现状
    1.4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减振与控制实验室”研究进展
    1.5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6 本博士论文研究目标、内容、路线和主要创新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路线
        1.6.4 主要创新点
2 “觅食-返巢”机制连续域蚁群算法
    2.1 蚁群算法及其研究现状
        2.1.1 生物学背景
        2.1.2 基本蚁群算法(AS)
        2.1.3 蚁群算法研究进展
    2.2 “觅食-反巢”机制的提出
    2.3 单目标“觅食-返巢”机制连续域蚁群算法
        2.3.1 “觅食”数学模型
        2.3.2 “返巢”数学模型
        2.3.3 单目标“觅食-反巢”机制连续域蚁群算法部分程序代码
        2.3.4 函数测试
    2.4 多目标“觅食-返巢”机制连续域蚁群算法
        2.4.1 多目标优化问题基本理论
        2.4.2 多目标“觅食-反巢”机制连续域蚁群算法
        2.4.3 多目标“觅食-反巢”机制连续域蚁群算法部分程序代码
        2.4.4 函数测试
    2.5 本章小结
3 梯式轨道枕下减振垫铺设型式试验优化研究
    3.1 测试平台
    3.2 测试设备
        3.2.1 INV3020D型数据采集仪
        3.2.2 自动落锤激励装置
        3.2.3 LC13型小力锤
        3.2.4 内装IC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3.3 测试
        3.3.1 枕下减振垫铺设型式
        3.3.2 测点布置
        3.3.3 测试仪器参数设置
        3.3.4 测试结果评价理论及数据处理方法
        3.3.5 测试过程
    3.4 测试结果分析
        3.4.1 模态分析
        3.4.2 频响函数分析
        3.4.3 振动加速度级分析
        3.4.4 传递损失分析
        3.4.5 插入损失分析
        3.4.6 Z振级插入损失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梯式轨道纵向轨枕长度数值优化分析
    4.1 不同纵向轨枕长度梯式轨道
    4.2 不同纵向轨枕长度梯式轨道模态分析
        4.2.1 Abaqus建模
        4.2.2 Abaqus模型验证
        4.2.3 振型分析
        4.2.4 自振频率分析
    4.3 不同纵向轨枕长度梯式轨道减振效果优化分析
        4.3.1 Ls-Dyna建模
        4.3.2 时程分析
        4.3.3 频谱分析
        4.3.4 传递率分析
        4.3.5 传递损失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梯式轨道物理参数优化分析
    5.1 设计变量和优化目标
        5.1.1 设计变量
        5.1.2 优化目标
    5.2 SO-FHACO耦合Ls-Dyna梯式轨道动力特性参数优化
        5.2.1 SO-FHACO耦合Ls-Dyna程序
        5.2.2 SO-FHACO&Ls-Dyna参数设置
        5.2.3 提高减振效果
        5.2.4 减少钢轨位移
    5.3 MO-FHACO耦合Ls-Dyna梯式轨道动力特性参数优化
        5.3.1 MO-FHACO耦合Ls-Dyna程序
        5.3.2 MO-FHACO&Ls-Dyna参数设置
        5.3.3 兼顾减振效果和钢轨位移优化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橡胶混凝土隔振基础动力特性优化研究
    6.1 橡胶混凝土隔振基础
        6.1.1 橡胶混凝土
        6.1.2 橡胶混凝土隔振基础
    6.2 利用Periodic Fourier方法计算车轮作用力
        6.2.1 扣件、支承块及混凝土基础复合刚度计算
        6.2.2 单点移动简谐荷载
        6.2.3 单点移动转向架
    6.3 橡胶混凝土隔振基础Ls-Dyna模型
        6.3.1 几何参数
        6.3.2 物理参数
    6.4 橡胶混凝土隔振基础动力特性优化
        6.4.1 优化目标和设计变量
        6.4.2 参数设置
        6.4.3 提高减振效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7.2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
    7.3 本文主要创新
    7.4 展望
附录Ⅰ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轨道系统减振优化软件V1.0
    Ⅰ.1 运行环境
    Ⅰ.2 使用方法
    Ⅰ.3 函数优化演示
附录Ⅱ 改进蚁群算法耦合四端参数法梯式轨道优化研究
    Ⅱ.1 四端参数法参数化分析
    Ⅱ.2 SO-FHACO单目标参数优化
    Ⅱ.3 MO-FHACO多目标参数优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南二区西储层研究及过渡带未开发区布井方案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工区概况
    2.1 构造情况
    2.2 沉积背景
    2.3 油层发育状况
    2.4 储层岩性物性特征
    2.5 油藏性质及特征
    2.6 开发情况
第三章 井震结合精细地震解释
    3.1 精细地震解释
    3.2 微幅度构造落实方法
    3.3 构造图成取
    小结
第四章 精细储层预测
    4.1 研究意义
    4.2 研究思路
    4.3 资料预处理与合成记录
    4.4 储层测井敏感性分析
    4.5 反演效果评价
    小结
第五章 地震属性与沉积相
    5.1 地震属性的概述
    5.2 提取流程
    5.3 井震联合沉积相技术研究
    小结
第六章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6.1 储层地质模型的分类和建模方法
    6.2 三维地质模型建立流程
    6.3 构造模型
    6.4 砂体模型
    6.5 属性模型
    小结
第七章 水驱数值模拟研究
    7.1 油藏数值模拟概述
    7.2 油藏数值模拟流程
    7.3 数值模拟模型的选择
    7.4 数据整理
    7.5 历史拟合结果
    7.6 布井方案及开发指标预测
    7.7 经济评价及方案优选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详细摘要

(10)低渗透油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低渗透油藏概述
        1.2.1 低渗透油田开发历史及现状
        1.2.2 低渗透油层界限
        1.2.3 采收率与渗透率的关系
    1.3 低渗透油层孔隙结构特征
        1.3.1 孔隙结构特征描述方法
        1.3.2 孔隙类型
        1.3.3 孔隙大小的划分
        1.3.4 喉道粗细的划分
        1.3.5 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的关系
        1.3.6 影响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
    1.4 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第二章 用压汞技术研究低渗透油层孔隙结构特征
    2.1 压汞原理
    2.2 孔隙结构参数计算方法
    2.3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层孔隙结构特征分布规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低渗透油层的孔隙结构特征
    3.1 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3.2 实验设备及实验材料
    3.3 实验步骤
    3.4 室内驱油实验结果
    3.5 扫描电镜分析实验步骤
    3.6 结果分析
        3.6.1 不同渗透率岩心颗粒分布特点
        3.6.2 不同渗透率岩心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3.6.3 不同渗透率岩心各参数与岩心水驱采收率之间的关系
    3.7 利用回归分析研究采收率的影响因素
        3.7.1 回归分析的原理
        3.7.2 岩心采收率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渗透油层微观孔隙内流体分布规律研究
    4.1 岩心微观解剖实验方法
    4.2 剩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
        4.2.1 不同剩余油饱和度下的荧光特征
    4.3 岩心驱油实验及润湿性实验
        4.3.1 实验材料
        4.3.2 实验设备
        4.3.3 润湿角的测量
        4.3.4 驱油实验步骤
        4.3.5 驱油实验结果
    4.4 岩心微观解剖实验
        4.4.1 实验设备
        4.4.2 实验步骤
        4.4.3 实验结果
    4.5 孔隙结构与剩余油的关系
        4.5.1 孔隙半径与剩余油的关系
        4.5.2 孔喉比与剩余油的关系
        4.5.3 配位数与剩余油的关系
        4.5.4 迂曲度与剩余油的关系
        4.5.5 形状因子与剩余油的关系
    4.6 孔喉比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
    4.7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应用孔隙网络模型研究低渗透油层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
    5.1 孔隙网络模型的建立
    5.2 渗流过程描述及相对渗透率计算
        5.2.1 渗流过程的描述
        5.2.2 计算传输特性
    5.3 模拟结果与讨论
        5.3.1 喉道半径的影响
        5.3.2 孔喉比的影响
        5.3.3 配位数的影响
        5.3.4 形状因子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获奖情况
致谢
详细摘要

四、博士生导师宋考平教授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2015年年会暨合适保证人制度的探索与研究研讨会综述[A]. 李乾.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18卷 总第18卷)——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文集, 2019
  • [2]水驱油田井网加密矢量化优化方法研究[D]. 陈红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3]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薪酬的理论体系研究[D]. 李倩. 东北大学, 2017(01)
  • [4]海上稠油油田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D]. 孙丽艳.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5)
  • [5]高含水油田CO2驱油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D]. 宋兆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 [6]基于改进蚁群算法梯式轨道及橡胶混凝土隔振基础优化研究[D]. 金浩.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7)
  • [7]南二区西储层研究及过渡带未开发区布井方案优选[D]. 周宾.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0)
  • [8]理论与实践沟通: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2010教育部(数学学科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讨会会议纪要[J]. 王标. 数学教育学报, 2011(01)
  • [9]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法学学术信息资源概览[A]. 田建设. 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10]低渗透油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高明.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5)

标签:;  ;  ;  ;  ;  

博士生导师宋考平教授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