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与健康教育背景下学校课外群众体育活动的作用

论体育与健康教育背景下学校课外群众体育活动的作用

一、体育与健康教育背景下学校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作用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繁星[1](2021)在《淮安市城区初中生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研究》文中指出近十年来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表明:中学生体质呈明显下降趋势。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加强对他们的体育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国家在2016年施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有关青少年体育健康干预的计划方案,学校体育是实现总目标的关键途径。现有的研究成果显示在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中,学校对体育教育的关注度不够。体育课程虽已设置,但其主要功能的实际效果并未真正发挥出来。而国外在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中,具有“由制定健康公共政策转向从国家层面推动青少年行动计划实践实施”的特点。使青少年养成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习惯。根据淮安市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研究,找到验证淮安市校园体育活动理论的方法与途径,为以后课程教学及体育活动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借助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淮安市城区8所学校的校园体育活动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1、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多数学生对体育活动内容较为满意。2、校园组织管理制度有待提高;大课间活动组织内容设置单一,缺乏创新。3、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对比国家的标准有待提高。4、对校园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体育竞赛参赛人数有限,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校园体育活动的氛围不浓厚,缺少体育运动的激情。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思想上,淮安市各学校可通过组织“健康中国”战略宣传工作,营造更加浓厚的体育运动的氛围,提高学校对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视。2、设施设备上,应加大投资力度,为学生有效地参与校园体育活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3、师资建设上,扩大体育教师队伍;安排更多专业的培训及设置更全面的考核和监督制度。4、内容设置上,设置更科学地教学内容,建立更完善地体育评价体系,创建更有效地教学理念。5、宣传上,充分利用校园多媒体等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打开校园体育活动在学生中的热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渠道了解校园体育活动。

杨胡灵[2](2021)在《建国七十年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材编写特征与展望 ——以“人教版”为线索》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文本,是实现体育教学中“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对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汲取体育健康知识的重要工具,其中基础教育的体育教材对中小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但随着当前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同网络信息对中小学体育课学习内容有着不同形式的解读,具有极强的便利性,从而对当前传统的中小学体育教材的使用情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编写体育教材将教材适用于学生学习,成为体育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建国七十年以来人教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体育教材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选编原则、框架结构、教学内容及学习评价进行梳理,找出教材编写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访谈了解现今体育教材使用情况,探明原因,为我国今后体育教材的编写研究及教材的指向性提供理论上的借鉴与建议。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编写中并未很好的落实,且在落实的过程中教师以自身的理解和场域去判断学生的需要,却与学生真实的需要出现了偏差,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编写思想并未得到师生的认可。2.教材内容编写所制定的选编原则在实际编写中却没有很好的落实,现今的选编原则与师生之间的需要存在着偏差,没得到师生的认同。3.教材所编写的教学内容和所制定的框架结构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很好的落实,与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且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4.教材所编写学习评价中的评价方法、内容、主体和标准与实际教学中的考核评价没有很好的契合,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并未得到教师认同。整个研究发现新时代体育教材编写的展望:1.体育教材编写思想应更深层次地融入以学生为主体;2.体育教材内容的编写应与现阶段实际情况相契合;3.体育教材理论知识内容与德育、技术技能相结合;4.体育教材应注重内容及框架结构的多样化;5.体育教材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提高体育教材实用性;6.小学体育教材学生用书的编写,实现纸质动画与视频动画学习相结合。

彭雪梅[3](2021)在《建国七十年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及发展趋向 ——以“人教版”为线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科书乃课堂教学之依据,然现阶段高中体育教科书使用率不高甚至很低,这需要我们反思其编写范式是否存在问题。遂本文以库恩“范式”的3个维度(科学共同体、理念、方法)贯穿全文,探究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转换特征、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向,为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与启示。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对4套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进行历史考察发现: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经历了“3次转换”,其编写范式在科学共同体上呈现出人教社专业编辑、专家教授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三结合”队伍特点;编写理念上呈现出“知识本位”向“育人本位”逐步推进的特点;方法上呈现出“单一”到“多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专家、教师及学生得出: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面临“两大现状”和“六大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教”与“学”的需求,编写范式出现危机。“两大现状”为师生使用率低和师生满意度低;“六大问题”为:作用与价值尚未显现;内容对学生吸引力低;内容较难且讲解浅泛,多数学生难以掌握;时代适应性差,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实际操作性不强;编写人员结构不合理。最后依据现存问题并结合以往的编写范式提出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发展趋向为:(1)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应规范编写人员领域,编写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科学共同体应为从事高中体育教育研究、教学的人员及管理人员等;同时应优化科学共同体的人员结构,缩小专家教授的比例,加大一线教师的比例,同一教学内容的编写应专家教授与一线优秀教师合作完成;此外还需优化科学共同体的地区分布,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应服务于全国各地的学校,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情况,各地专家教授、教研人员和优秀教师共同组成共同体,有利于更好地把控各地教育教学实际情况。(2)理念上,凸显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作用与价值;增强教科书内容的趣味性和创新性;体现时代性,注重学生学习需求的实现;准确掌握学生实际水平,处理好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不相符的情况;关注基层教育的实际情况,增强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实用性;落实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实行制度,注重体育教科书作用与价值的具体实现。(3)在内容编排上应注重知识结构的“螺旋式”上升,且应详细具体,便于理解;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不仅要文字与图表相结合,还应以便捷的方式加入视频教程;在考核评定方法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考评标准;学习评价方法上应具有多元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自评、他评和互评相结合等;学练方法上更具指导性和科学性,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李相如[4](2021)在《新课标背景下扬州市普通高中乒羽网三小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扬州市普通高中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以下简称三小球)开展现状,从中找出影响三小球教学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寻找对策,以期通过三小球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理念的顺利落实,进一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运用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调查了 14所普通高中,从场地、师资、学生认知、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和影响因素六个维度对扬州市普通高中三小球开展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1)扬州市高中三小球场地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场地开放率较高但使用率较低。(2)扬州市高中体育教师总体师资水平较高,但三小球专项教师占比较小。(3)扬州市高中学生对三小球运动的喜爱程度较高,特别是羽毛球运动,但缺少必要的引导和保障机制。(4)扬州市高中三小球课堂教学人数较多,课程教学模式僵化,缺乏创新。(5)课外体育活动中羽毛球的开展效果最好,乒乓球次之,网球较差。三小球项目比赛组织较少,除网球项目外,大部分学校拥有羽毛球和乒乓球的社团和训练队。(6)场地设施匮乏是影响扬州市高中三小球运动开展的首要因素,校领导重视程度、文化课压力、经费开支、学生基础水平等都是影响三小球运动开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建议:(1)加大三小球场地建设力度,提升体育课和大课间的三小球场地使用率。(2)保持现有师资队伍优势基础上,适当引入年轻血液和三小球专业教师增加师资队伍活力。同时加大教师在职培训力度和建立健全科研激励体系。(3)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学生对三小球运动的兴趣和关注度。同时为学生参与三小球运动提供一定的器物和制度保障。(4)结合新课标思想理念和现实基础条件,改革三小球课程教学模式。灵活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水平。(5)优化课外活动中三小球运动开展质量,学校应积极建立三小球运动社团和训练队,搭建校际校内三小球竞赛平台。(6)针对影响三小球运动开展的复杂因素,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体育局、学校等各级主体应加强合作交流打通行政壁垒,从根源解决问题。

韩文娜[5](2021)在《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成于历史传统之中、植根于民间生活沃土、彰显儿童天性趣味的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蕴含着宝贵的可供现代体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本论文旨在集中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所潜藏的教育意蕴,通过现代课程手段,转化为以立德树人、培育素养为导向的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资源,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和课程质量的提升。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立足当代中国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堂育人质量提升为具体目标,以儿童认知、课程组织和多元文化课程转化等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原理为理论前提,采用历史史料梳理、学术文献分析、课程田野调查、专家对话访谈、教学案例设计等质性研究和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历史与当下相统一的问题导向,按照“有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解题思路,尝试论证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资源有效表达转译为现代体育课程语言的学理依据与实践进路。本文共分6章,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如下:绪论从缓解当下课程危机的现实情境和推进体育课程现代化研究的学术意义出发,描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并介绍论文的解题设想和基本架构。第一章首先以历史学的方法,在史料梳理基础上再现1949年以前中华传统民间儿童体育游戏所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第二章转向现实关切,力争回答以民间传统形态遗存至今的儿童体育游戏在发挥课程育人和课程改造方面,能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与正向价值。课程表达的价值目标与当下现状间存在实际落差。准确测量这一落差、找到课程表达困阻症结之所在,正是第三章的主题。在揭示民间体育游戏实现当下体育课程表达的困境及其成因之后,第四章集中对课程表达的原理与程序进行设计,即在规范层面提出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的什么元素,在现代体育课程中的哪些环节,以何种载体和形式实现表达。其中所涉及的课程化理论问题构成本文研究的难点。紧随理论设计,论文第五章聚焦实践案例,以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上位指南,为体育游戏育人作用的发挥设计了文化价值、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三大课程表达功能区,为了更好的确认本研究提出的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体系构建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后期初步检验了课程表达的效果。通过对专家访谈,对授课教师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践检验结果分别为:有质量的体育课,有内涵的体育课和有意思的体育课。证明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实践意义。由于事关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故此本章构成研究的重点。论文第六章研究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实现合理课程表达的外部环境,力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促进游戏资源向课程资源转化的保障体系,由此形成实现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内外合力。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将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表达为现代课程语言,能够强化当下中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探索体教融合的实践新路。2、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是基于儿童娱乐天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儿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游戏为手段,可以构建儿童社会交往的实践路径,从而避免生硬灌输。3、当前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存在使用频率较低且类型单一等问题,不能释放其应有的功能来激活校园活力。但大部分教师对其文化价值等教育价值存在一定认可。4、课程表达不是用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取代现代体育课程,而是旨在汲取其优长,强化现代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5、将传统游戏转译为现代课程语言遵循着现代课程表达的规则与程序,包括课程目标的厘定、游戏资源的遴选及其在现代课程体系中的嵌置等步骤。6、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现代体育课程返本开新的重要遵循。7、加强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强化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巩固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培育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刘旭明[6](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提出“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李春光[7](2018)在《跨界融合视域下我国快乐体操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少年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延缓了体育强国建设的步伐,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推出“快乐体操”运动,旨在从儿童时期培养体育参与兴趣,使儿童掌握运动技能,体验运动快乐促进动作发展并强健体魄。“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跨界融合促生了各行业新的发展模式,快乐体操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必将为运动项目的发展提供强劲的资本动力,运用跨界融合的思维模式研究快乐体操的发展问题,能够更好的推动运动项目的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快乐体操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快乐体操融合发展路径,得出以下结论:1.快乐体操是针对3-12岁儿童推出的运动项目,在校园推广、赛事活动、师资培训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为快乐体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存在着顶层设计不够、发展动力不足、赛事内容单一等问题,应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相关产业等进行跨界与融合发展。2.幼儿教育不断优化师资培训和课程设置,动作发展成为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快乐体操的动作设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的需求,与幼儿健康教育适切性很高,幼儿教师职前教育中体育类课程学习的欠缺制约了快乐体操在幼儿园的推广,应跨行业跨学科培训幼儿师资力量,建设动作发展类、幼儿运动游戏类课程。3.小学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场地设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快乐体操符合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与任务,参与快乐体操运动能够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积极传播快乐体操文化,通过开展赛事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与竞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快乐体操运动。4.快乐体操竞赛表演、健身培训、器械装备等是其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品牌的定位与设计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在打造品牌过程中扩大社会影响力,通过延伸式融合、渗透式融合、重组式融合等扩大产业发展的内容,提出了“快乐体操+”的发展模式,分析了其与制造装备、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产业融合的模式和融合路径。5.快乐体操应加强顶层设计并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搭建快乐体操产学研平台,提高运动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吸纳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快乐体操运动中,使校园推广、赛事活动、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一体化发展的模式。

王秀强[8](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汪全先[9](2017)在《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文中研究指明学校体育是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存在,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深刻的伦理蕴意。伦理作为规范、导引、调节事物发展的重要一维,它能够规范人之行为趋向正义,引导事物合规律发展,协调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事物运行的理性杠杆与标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实践表明,仅仅依靠法律、政策与行政推动尚难以完全解决学校体育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关涉人之价值取向及行为逾越的问题。而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作用与意义恰恰在于其能够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相关主体之行为,引导学校体育合规律发展。尽管国内学者对我国学校体育问题做了许多伦理维度的有益探索,但仔细扫描已有相关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从伦理维度思考学校体育的相关研究,一方面较少阐述研究者的伦理立场,也较少涉及学校体育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即使使用了某种伦理原则往往也是“拿来主义”,借用伦理或教育伦理的相关原则,而未说明运用该伦理原则的理论依据,从而失去可靠的理论凭借;另一方面,在对学校体育现实伦理问题的相关研究中,由于应然的伦理价值取向论证的缺乏,往往对问题的梳理缺乏主线,泛泛而谈,也因未提供规范的价值判断依据,而常常未能针对问题提供对应的、合理的价值判断取向。当我们从伦理的眼光省思学校体育之时,并不是肤浅地、表面地来看它,而是要深入地、系统地达到伦理的高度,进行省察与思考。只有通过省思,澄明了学校体育基本伦理理论问题,我们才能抓住学校体育伦理的精髓,进而我们才能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中的现实伦理问题进行合理的评判与反思。为此,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省思学校体育伦理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即通过澄明学校体育伦理的相关概念、阐明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确立学校体育的伦理立场、论证学校体育的应然伦理追求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探究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并厘清学校体育伦理各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为从伦理维度考量学校体育提供必要的理论凭借;二是省思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现实伦理问题,并探寻这些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为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照。本研究除绪论外,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二、三、四章属于基本伦理理论问题的省思,第五、六章属于现实伦理问题的省思,第七章是结论与建议。第一章:学校体育伦理相关概念澄明。本章在对伦理、道德、教育伦理、体育伦理等相关概念进行厘清的基础上,依据概念推演的思维逻辑,对学校体育伦理的概念进行界定:所谓学校体育伦理,主要是指学校体育中人之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它既反映在学校体育中人之行为遵循育体、育人的规范之中;也反映在学校体育中人们追求人道、公正、理性、诚信、幸福等过程中“人之所以为人”应该具备的品性、德性、气凛之中。同时对学校体育伦理的内涵进行了诠释:(1)道德责任是学校体育伦理的基石与保障;(2)缔造幸福是学校体育伦理的归宿:(3)和谐与平衡是学校体育伦理的理想。第二章: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的探讨实质上是要揭示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可能”与“何以必要”的问题,只有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对学校体育伦理进一步研究才具有学理逻辑上的可能。探问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可能,即是要探问学校体育是否具有伦理属性;而探问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必要,则是要探问伦理之于学校体育有何价值与功能。本章从人性逻辑确认了学校体育具有伦理属性,并对伦理属性在学校体育认识形态中有何体现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价值与功能进行了探讨。第三章:学校体育伦理的立论基础。本章提出了学校体育伦理立场选择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确认了学校体育的伦理立场:道义与功利的和谐统一;阐明了学校体育的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归合发展;论证了学校体育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秉持人道、崇尚公正、依循理性、恪守诚信、追求幸福。第四章: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分析。本章遵循整体性、层次性、全面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勾勒了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模型,研究认为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包含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层次维度三个维度构成的三个子系统。在时间维度上:学校体育伦理的形成、演化、重构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在时间序列上的结构要素演进;在空间维度上:学校体育的内部伦理关系与外部伦理环境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各结构要素之间的伦理联系;在层次维度上:底线伦理、均衡伦理、圣德伦理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结构的层次。第五章: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及其根源。本章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既存问题及其背后的伦理蕴意进行分析,把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中的伦理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问题:事实偏离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割裂发展;第二、人道问题:人道本位放逐,权利侵蚀凸现;第三、公正问题:发展公正缺失,资源获取不公;第四、理性问题: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位;第五、诚信问题:诚信道德遗失,信用规制缺失;第六、幸福问题:生命价值失落,幸福获得阙如;第七、性别问题:性别平等欠缺,女性处身弱势;第八、道德责任问题:教学道德失范,责任应诺消隐。这些问题都是学校体育中不应当的伦理存在,需要我们去寻找根源。要探寻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仅要从教育本身、教育主体等教育本体中去探寻,也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关联的现象中来寻找。归纳起来,本研究认为,引致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之因:经济功利主义主导,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第二、社会之源:社会对体育存在偏见,国民对体育认知不足;第三、文化之失:文化导向偏失,价值取向偏斜;第四、教育之殇:教育物化过度,主体走向失落;第五、实践之弊:政策执行与监管脱节,学校落实流于形式;第六、主体之困:体育教师处身窘境,学生主体理解局限。第六章: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本章立足于解决问题的考量,遵循问题解决的逻辑,着眼于伦理的思考,提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皈归应然伦理追求,弥合身心发展的割裂;回归教育的人道本真,摆脱教育爱的过度投射;强化发展公正与教育正义,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与均衡: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以合理理性指引决策理性;促进诚信自觉与道德觉醒,规约道德选择的自由与尺度;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的实现;构建先进学校体育性别文化,强力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落实主体责任与制度安排,阶段性消解偏失与失衡。第七章:结论与建议。本章在对全文所做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学校体育伦理理论研究导向的建议:加强研究范式的介入研究,进一步促进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加强各伦理学说的介入研究,丰富学校体育伦理的理论基础;加强学校体育政策伦理的理论研究,促进合伦理性地制定学校体育政策;加强学校体育性别伦理的研究,扩大女性参与决策的声音;加强学校体育伦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促进学校体育伦理理论的可实践性。(2)学校体育伦理实践导向的建议: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促进教育主体向完整人转化;以核心素养形成为抓手,形塑体育学科品格与能力;推动以法律、政策规范为主的学校体育治理,转向道德、法律、政策耦合规范的学校体育治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伦理价值导向,谋篇布局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把“健康中国”理念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伦理价值驱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促进健康的价值与功能。

高晓峰[10](2017)在《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文中研究表明学校体育政策规定了学校体育的性质、任务、管理实施模式和运行机制。而学术上,对于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对一个多世纪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梳理,呈现了不同历史条件下,学校体育发展的历程和特征,为研究学校体育变迁的规律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管理提供借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政策文本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通过多源流理论对百余年来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历程、内容、特征及动因进行研究,结论如下:一、百余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组织管理机构设置逐步健全、管理逐渐规范。从近代清末的学部开始,发展到现代教育、体育和卫生等国家行政部门为主导,以相关学校体育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咨询与指导组织和学校体育社团等为辅的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体系逐渐形成,构成了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出台的坚实基础。二、清末随着各级学校和教育管理体系迅速建立的同时,学校体育课程和教学也仿照日本逐渐建立起来,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初具雏形并强调建章立制,政策内容鲜明而单一,但没有相应的考核要求。战争溃败、“西学东渐”、近代国外政策成效的示范效应、陈腐教育等是促使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三、民国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学校体育发展道路,政策颁布机构开始协同工作,政策规范化程度日益提高,对有关机构、制度、人员和设施、标准等都有了相关的法规文件,呈现出了体系比较完备、内容层次比较清晰严谨、制定技术相对规范的特征,但政策中国化程度较弱,实际可行性存疑。对国民身体教育改革诉求、民主革命以及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的积极尝试成为政策变迁重要动因。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学校体育政策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学习苏联模式,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学校体育制度的基础。构建了较完备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常态化,政策形式多样,但法制化较弱,计划色彩浓厚,强调阶级路线和阶级斗争,出现学校体育发展数质难以兼顾等问题。苏联学校体育政策模式的引进、政策至上理念、对民国学校体育政策改造、计划体制与经验缺乏等成为此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六、“文革”中后期中断五年的学校体育政策开始恢复,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确认,学校体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学校体育的法制体系逐步形成与完善。我国的学校体育法制体系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专门法中有关学校体育的法律规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相关文件中有关学校体育具有法规性质的要求;政府相关行政部门有关学校体育的专门法规。形成了三个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大幅增加,涉及范围广泛拓展,政策质量日益提高,政策制定机制逐渐健全等鲜明特征。但政策强制性较弱,政策重叠过多,政策内容尚需优化。而学校体育自身发展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深入、思想解放、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成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七、借用多源流理论解释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发现其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各个时期政治源流、政策源流和问题源流互动明显,政治流占主导地位;问题源流受客观因素影响显着;精英化决策模式主导政策源流;政治源流表现在政治力量构成不均衡。国家意志的执政理念,使政治源流贯穿于三条源流的始终,并影响着问题源流和政策源流的走向,体现了政治流为主导的,三源流高互动性。八、针对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特征和动因分析,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健全颁布机制”、“调控政治源流,完善监督制度”、“丰富政策源流,优化政策条款”的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启示。

二、体育与健康教育背景下学校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作用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与健康教育背景下学校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作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淮安市城区初中生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淮安市城区初中基本情况分析
    3.2 体育中考新方案
    3.3 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现状
    3.4 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
    3.5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3.6 校园体育竞赛开展现状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淮安市城区初中生校园体育活动调查问卷表(学生问卷)
附件B:淮安市城区初中生校园体育活动调查问卷表(领导及教师问卷)

(2)建国七十年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材编写特征与展望 ——以“人教版”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基础教育
        2.1.2 教材
        2.1.3 教科书
        2.1.4 体育教材
    2.2 体育教材的相关研究
        2.2.1 体育教材在体育史专着、专题中的研究
        2.2.2 体育教材编写研究
        2.2.3 体育教材演变历史分期研究
        2.2.4 体育教材教学内容的研究
        2.2.5 体育教材的使用情况研究
    2.3 相关研究的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德尔菲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小学体育教材的编写特征分析
        4.1.1 不同时期体育教材指导思想的特征
        4.1.2 不同时期体育教材选编原则的特征
        4.1.3 不同时期体育教材内容的特征
        4.1.4 不同时期体育教材编写的框架结构特征
        4.1.5 不同时期体育教材中学习评价的编写特征
    4.2 现阶段体育教材使用情况以及满意度调查
        4.2.1 教师使用体育教材的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4.2.2 学生使用体育教材的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4.3 教材编写与师生实际使用之间的矛盾冲突
        4.3.1 以“学生为主体”的编写思想并未得到师生的认可
        4.3.2 教材内容的选编并未得到师生的认同
        4.3.3 教材编写框架及其内容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
        4.3.4 教材中的评价方式教师并未采纳
5 教材编写的展望
    5.1 体育教材编写思想应更深层次地融入以学生为主体
    5.2 体育教材内容的编写应与现阶段实际情况相契合
    5.3 体育教材理论知识内容应与德育、技术技能相结合
    5.4 体育教材应注重内容及框架结构的多样化
    5.5 体育教材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提高体育教材实用性
    5.6 小学体育教材学生用书的编写,实现纸质动画与视频动画学习相结合
6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教师问卷
附录2:学生问卷
附录3:专家访谈
附录4:教师访谈
附录5:学生访谈
附件6:编写趋势专家调查表(第一轮)
附件7:编写趋势专家调查表(第二轮)
附录8:开放式编码
附录9:相关支撑材料
致谢

(3)建国七十年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及发展趋向 ——以“人教版”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对教科书建设与改革的高度重视
        1.1.2 教科书的作用与价值
        1.1.3 现阶段高中体育教科书的使用情况
        1.1.4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研究尚未涉及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教科书与教材
        2.1.2 教科书与教师教学用书
        2.1.3 编写范式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2.2.1 体育教科书演变研究
        2.2.2 体育教科书内容研究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研究
        2.2.4 体育教科书使用情况研究
        2.2.5 研究评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文本分析法
        3.2.5 德尔菲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范式理论概述
        4.1.1 范式理论产生的背景
        4.1.2 范式理论内容梳理
        4.1.3 “范式”维度的确立
    4.2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历史考察
        4.2.1 “统编教材”阶段(1949年-1985年)
        4.2.2 “一纲多本”阶段(1986年-1999年)
        4.2.3 “体育与健康”阶段(2000年至今)
    4.3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特征
        4.3.1 第一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总结(1997年)
        4.3.2 第二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2001年)
        4.3.3 第三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2004年)
        4.3.4 第四套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2019年)
        4.3.5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特征
    4.4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危机
        4.4.1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师生使用率低
        4.4.2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师生满意度低
        4.4.3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作用与价值尚未显现
        4.4.4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内容对学生吸引力低
        4.4.5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内容较难且讲解浅泛,多数学生难以掌握
        4.4.6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时代适应差,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4.4.7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实际操作性不强
        4.4.8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人员结构不合理
    4.5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的发展趋向
        4.5.1 科学共同体
        4.5.2 理念
        4.5.3 方法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转换特征
        5.1.2 师生从不使用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的原因
        5.1.3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危机
    5.2 建议
        5.2.1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建议
        5.2.2 其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使用情况与满意度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二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使用情况与满意度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三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四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五 现行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六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发展趋向专家评判表(第一轮)
附录七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编写范式发展趋向专家评判表(第二轮)
附录八 问卷效度调查表
附录九 人教版高中体育教科书
致谢

(4)新课标背景下扬州市普通高中乒羽网三小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究
    2.2 三小球运动项目的相关研究
        2.2.1 三小球运动价值的研究
        2.2.2 三小球教学及训练的研究
        2.2.3 关于中学三小球开展现状的研究
    2.3 三小球的整体研究
第3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场地器材现状
        4.1.1 场地数量
        4.1.2 场地器材满意度
        4.1.3 场地开放现状
    4.2 教师基本现状
        4.2.1 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构成现状
        4.2.2 教师的学历、职称构成现状
        4.2.3 教师的培训、科研现状
        4.2.4 教师运动专项现状
    4.3 学生对三小球的认知及学习现状
        4.3.1 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
        4.3.2 学生对三小球运动的了解接触现状
        4.3.3 学生的学习现状
    4.4 三小球运动课程教学现状
        4.4.1 教学班级人数现状
        4.4.2 教学内容
        4.4.3 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
        4.4.4 教学评价与理论课开设
    4.5 三小球课外活动开展现状
        4.5.1 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现状
        4.5.2 组织比赛
        4.5.3 三小球社团与组织训练队现状
    4.6 影响三小球运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4.6.1 场地器材
        4.6.2 校领导重视程度
        4.6.3 文化课压力
        4.6.4 经费开支
        4.6.5 学生基础水平
        4.6.6 其他因素
第5章 三小球运动发展对策
    5.1 加强扬州市三小球资源配备
    5.2 深入贯彻落实体教融合机制
    5.3 促进中小学课程体系有机衔接
    5.4 改革传统课程教学模式
    5.5 加强校企联动建设
    5.6 搭建三小球竞赛平台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二)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规律探寻
        (三)体育课程西化危机的文化化解
        (四)民间游戏丰富内涵的价值回归
        (五)文化记忆课程开发的自觉选择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民间体育游戏
        (二)儿童
        (三)课程表达
    四、理论基础
        (一)认知发展理论
        (二)课程组织理论
        (三)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转化理论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意义
    六、研究方法和框架
        (一)文献资料法
        (二)访谈法
        (三)实地考察法
        (四)问卷调查法
第一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历史演进轨迹
    一、体育游戏的起源假说
        (一)宗教仪式起源说
        (二)军事战争起源说
        (三)生存劳动起源说
        (四)角色模仿起源说
    二、古代儿童体育游戏的社会教化功能
        (一)伦理秩序的规范
        (二)社会行为的体验
        (三)劳动经验的传授
        (四)集体意识的培养
    三、近代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与维新
        (一)晚清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
        (二)民国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发展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儿童游戏观
第二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价值
    一、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改造的示范
        (一)平衡日益西化的课程价值取向
        (二)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底色
        (三)释放学校体育课程的潜在活力
    二、体育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的凸显
        (一)在身心体验中享受运动乐趣
        (二)在自主锻炼中增强身体素质
        (三)在群体交往中完善健全人格
        (四)在积极求胜中培养道德意志
第三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现状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调研的设计
        (一)调研对象
        (二)调研工具
        (三)分析工具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问题诊断
        (一)课程表达的总体概况
        (二)课程表达的成效与经验
        (三)课程表达的瓶颈与局限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困境表现
        (一)课程表达的目标失联
        (二)课程表达的内容失语
        (三)课程表达的方法失策
        (四)课程表达的评价失措
第四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设计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程序规则
        (一)层级与过程:课程表达的靶向调整
        (二)嵌入与整合:课程表达的进路选择
        (三)展示与竞技:课程表达的要素呈现
        (四)目标与结果:课程表达的评价再构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功能定位
        (一)儿童价值观念的正向引领
        (二)儿童运动能力的自主提升
        (三)儿童身心习惯的正确养成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载体
        (一)教材教具:内容载体
        (二)课堂教学:形式载体
        (三)校运动会:拓展载体
第五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案例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类型划分
        (一)身体素质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二)运动能力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三)文化素养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案例呈现
        (一)翻山头与送军粮:灵敏素质的发展
        (二)蹦房子与跳大绳:运动能力的强化
        (三)赛龙舟与蝶穿花:文化素养的涵育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效果反馈
        (一)有质量的体育课:专家评价与建议
        (二)有内涵的体育课:教师自评与反思
        (三)有意思的体育课:学生评价与期待
第六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环境
    一、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
        (一)顺应时代的课程建设导向
        (二)因地制宜的特色政策保障
    二、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
        (一)学科统整视域下的教学软环境营造
        (二)体育教师“游戏认知与素养”的提升
    三、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
        (一)游戏育人职责在家庭中的落实
        (二)体育游戏、师徒模式与亲子关系的加固
    四、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一)“全民健身”对社区儿童体育游戏的接纳
        (二)社区空间与儿童体育游戏的课外拓展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7 研究结论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7)跨界融合视域下我国快乐体操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体育强国建设中体操运动发展模式改革的需要
        1.2.2 校园推广快乐体操更注重运动项目的教育功能
        1.2.3 社会化普及程度不高影响了快乐体操的发展
        1.2.4 市场化运作增强了体操运动可持续发展能力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创新
    1.4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体操发展方面的研究综述
        2.1.1 幼儿体操方面的研究
        2.1.2 学校体操方面的研究
        2.1.3 竞技体操方面的研究
        2.1.4 体操市场化方面的研究
        2.1.5 快乐体操方面的研究
    2.2 国外体操发展方面的研究综述
    2.3 跨界融合理论方面的研究综述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
        2.4.1 快乐体操
        2.4.2 跨界融合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问法
        3.2.4 实地考察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快乐体操发展的现状分析
        4.1.1 快乐体操的推广活动
        4.1.2 快乐体操的发展环境
        4.1.3 快乐体操的发展问题
        4.1.4 快乐体操的发展思路
    4.2 快乐体操与幼儿教育的融合发展
        4.2.1 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
        4.2.2 快乐体操与幼儿教育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4.2.3 快乐体操与幼儿教育融合的适切性
        4.2.4 快乐体操与幼儿教育的融合路径
    4.3 快乐体操与小学教育的融合发展
        4.3.1 我国小学教育发展状况
        4.3.2 体操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历史沿革
        4.3.3 快乐体操与小学教育融合的适切性研究
        4.3.4 快乐体操与小学教育的融合途径
        4.3.5 快乐体操与小学体育师资的融合培养
    4.4 快乐体操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4.4.1 快乐体操的品牌塑造与营销
        4.4.2 快乐体操产业发展融合模式
        4.4.3 快乐体操+制造的融合发展
        4.4.4 快乐体操+旅游的融合发展
        4.4.5 快乐体操+教育的融合发展
        4.4.6 快乐体操+文化的融合发展
5 研究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理论基础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分期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说明
        1.6.1 时间范围
        1.6.2 空间范围
        1.6.3 研究指标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2.1.1 “武”的演变历程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3.6.1 “健康第一”思想
        3.6.2 “终身体育”思想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4.2.4 校际体育组织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5.1.6 小结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5.2.6 小结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6.3.2 存在的问题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7.2.1 指导思想
        7.2.2 发展现状
        7.2.3 战略目标
        7.2.4 战略重点
        7.2.5 战略路径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9)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现实诉求
        (二) 理论诉求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 国内研究述评
        (二) 国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逻辑构架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进路构架
        (三) 主要研究内容
    七、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学校体育伦理相关概念澄明
    一、伦理
    二、教育伦理
    三、体育伦理
    四、学校体育伦理
    小结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
    一、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可能性
        (一) 人性假设: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前提
        (二) 探问:人性内在是否具有伦理属性
        (三) 探问之追问:伦理属性在学校体育认识形态中有何体现
    二、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必要性
        (一) 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价值
        (二) 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功能
    小结
第三章 学校体育伦理的立论基础
    一、伦理的两大流派解读
        (一) 道义论
        (二) 功利论
        (三) 道义论与功利论的分歧与联系
    二、学校体育伦理立场的选择
        (一) 学校体育伦理立场选择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观
        (二) 学校体育伦理立场的确立——道义与功利的和谐统一
    三、学校体育应然伦理追求的确认——学生身心归合发展
    四、学校体育伦理原则的确立
        (一) 秉持人道
        (二) 崇尚公正
        (三) 依循理性
        (四) 恪守诚信
        (五) 追求幸福
    小结
第四章 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分析
    一、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模型勾勒
    二、学校体育伦理的时间维度
        (一) 学校体育伦理的形成
        (二) 学校体育伦理的演化
        (三) 学校体育伦理的重构
    三、学校体育伦理的空间维度
        (一) 学校体育内部伦理关系
        (二) 学校体育外部伦理环境
    四、学校体育伦理的层次维度
        (一) 底线伦理
        (二) 均衡伦理
        (三) 圣德伦理
    小结
第五章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及其根源
    一、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
        (一) 基本问题:事实偏离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割裂发展
        (二) 人道问题:人道本位放逐,权利侵蚀凸现
        (三) 公正问题:发展公正缺失,资源获取不公
        (四) 理性问题: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位
        (五) 诚信问题:诚信道德遗失,信用规制阙如
        (六) 幸福问题:生命价值失落,幸福获得缺失
        (七) 性别问题:性别平等欠缺,女性处身弱势
        (八) 道德责任问题:教育道德失范,责任应诺消隐
    二、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 经济之因:经济功利主义主导,资源配置失衡
        (二) 社会之源:社会对体育存在偏见,国民对体育认知不足
        (三) 文化之失:文化导向偏失,价值取向偏斜
        (四) 教育之殇:教育物化倾向过度,主体走向失落
        (五) 实践之弊:政策执行与监管脱节,学校落实流于形式
        (六) 主体之困:体育教师主体处身窘境,学生主体理解局限
    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
    一、基本问题之消解:皈归应然伦理追求,弥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割裂
    二、人道问题之消解:回归教育的人道本真,摆脱教育爱的过度投射
    三、公正问题之消解:强化发展公正与教育正义,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与均衡
    四、理性问题之消解: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以合理理性指引决策理性
    五、诚信问题之消解:促进诚信自觉与道德觉醒,规约道德选择的自由与尺度
    六、幸福问题之消解: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的实现
    七、性别问题之消解:构建先进学校体育性别文化,强力推进性别平等教育
    八、道德责任问题之消解:落实主体责任与制度安排,阶段性消解偏失与失衡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缘起
        1.1.1 学校体育政策研究的史学缺失
        1.1.2 学校体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教育政策研究
        1.4.2 相关体育政策研究
        1.4.3 国外对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的研究
        1.4.4 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学校体育政策相关研究
        1.4.5 对建国后学校体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1.4.6 有关教育政策分类研究对学校体育政策的分类的借鉴
        1.4.7 小结及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论域及时空跨度
        1.5.2 概念界定和术语选择
        1.5.3 方法及思路
        1.5.4 关于本研究的历史分期
        1.5.5 本研究所依据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
2 末世初兴: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的初露头角(1904-1911)
    2.1 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环境
        2.1.1 政策环境概述
        2.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2.2 政策文件
    2.3 政策内容:新式教育中学校体育政策的初步提及
        2.3.1 《钦定学堂章程》的出台与旋即废止
        2.3.2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实施
    2.4 主要特征及问题
        2.4.1 学校体育政策体系略有雏形
        2.4.2 学校体育政策主题强调建章立制
        2.4.3 清政府学校体育政策颁布机构的单一
        2.4.4 政策内容鲜明而单一
        2.4.5 问题一: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变化无序
        2.4.6 问题二:学校体育政策并未有效实施
3 共和风云: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政策的相对进展(1912-1949)
    3.1 国民政府时期学校体育政策环境
        3.1.1 政策环境概述
        3.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3.2 政策文件
    3.3 政策内容
        3.3.1 民国前期:临时政府及北洋政府阶段(1912-1927)
        3.3.2 民国后期:南京国民政府阶段(1928-1949)
    3.4 主要特征及问题
        3.4.1 立法视角下政策制定初现民主化倾向
        3.4.2 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的初现
        3.4.3 学校体育政策制定技术较为规范
        3.4.4 民国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初步完备
        3.4.5 学校体育政策内容层次较为清晰
        3.4.6 问题一:学校体育政策中国化程度较弱
        3.4.7 问题二:学校体育政策实际可行性存疑
4 计划深痕: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期学校体育政策的进退反复(1949-1978)
    4.1 政策基础:建国前共产党治理下的苏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学校体育政策
        4.1.1 政策环境概述
        4.1.2 政策内容及特点
    4.2 建国初期政策环境
        4.2.1 政策环境概述
        4.2.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4.3 政策文件
    4.4 政策内容
        4.4.1 建国初期学校体育政策的初步构建和探索(1949-1965)
        4.4.2 “文革”至改革开放前期学校体育政策的中断与复苏(1966-1978)
    4.5 主要特征及问题
        4.5.1 形成了苏联模式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
        4.5.2 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常态化,政策形式多样
        4.5.3 法制化较弱,仅部分政策具备法规属性
        4.5.4 计划色彩浓厚
        4.5.5 问题一:强调阶级路线和阶级斗争
        4.5.6 问题二:“大跃进”的政策使学校体育发展数质难以兼顾
5 法治宏篇:改革开放至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逐步振兴到历史辉煌(1979-2014)
    5.1 政策环境
        5.1.1 政策环境概述
        5.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5.2 政策文件
    5.3 政策内容
        5.3.1 改革开放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期政策的恢复与转变(1979-1992)
        5.3.2 市场经济确立背景下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辉煌(1993-2014)
    5.4 主要特征及问题
        5.4.1 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大幅增加,法制化程度大幅提升
        5.4.2 学校体育政策涉及范围广泛拓展
        5.4.3 政策质量日益提高
        5.4.4 学校体育政策制定机制逐渐健全
        5.4.5 问题一:政策强制性较弱,部分政策尚需完善
        5.4.6 问题二:部分政策重叠与过多,执行出现偏差
6 动因演变:基于多源流理论对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
    6.1 多源流理论对政策变迁的解释逻辑
    6.2 各阶段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的演变
        6.2.1 清末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02-1911)
        6.2.2 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12-1949)
        6.2.3 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49-1978)
        6.2.4 改革开放至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79-2014)
    6.3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的认识
        6.3.1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问题源流:客观因素影响显着
        6.3.2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政策源流:精英化决策模式占主导地位
        6.3.3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政治源流:政治力量构成不均衡
        6.3.4 三条源流的关系:互动明显,政治流主导
7 余论:历史变迁对当今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启示
    7.1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颁布机制
    7.2 调控政治源流,完善监督制度
    7.3 丰富政策源流,优化政策条款
8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8.1 结论
    8.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民国期间全国性教育、体育会议决议案(1912-1949)
附录 B:建国后学校体育政策文件(1949-2014)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体育与健康教育背景下学校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作用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安市城区初中生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研究[D]. 孙繁星. 南京体育学院, 2021
  • [2]建国七十年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材编写特征与展望 ——以“人教版”为线索[D]. 杨胡灵.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建国七十年高中体育教科书的编写范式及发展趋向 ——以“人教版”为线索[D]. 彭雪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新课标背景下扬州市普通高中乒羽网三小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D]. 李相如. 扬州大学, 2021(09)
  • [5]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D]. 韩文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跨界融合视域下我国快乐体操的发展研究[D]. 李春光.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2)
  • [8]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D]. 汪全先.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D]. 高晓峰.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标签:;  ;  ;  ;  

论体育与健康教育背景下学校课外群众体育活动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