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太湖花园度假村给排水处理介绍

无锡太湖花园度假村给排水处理介绍

一、无锡太湖花园度假村给排水处理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刘科[1](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李娟[2](2020)在《滨海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研究 ——以即墨蓝谷核心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人类、环境、资源、制度的有机统一,是人类进行各种探索活动的提前,对加速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助力。但是,过度单一地追求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忽略城市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的产物,处于生态圈中的本质,很快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多种问题,人类的生存也面临着威胁。在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程中,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被认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最佳模式。按照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内部要求建立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对规范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对生态城市的发展进行定量评估指引,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作用,具有科学、合理与实用性。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理念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会议既提出了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也指明了行动路线,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低碳循环的发展体系、增加国土绿化面积等措施,构建合理的生态城市发展路径。明确了只有补齐生态文明短板,才能实现完成构建小康社会的目标。本论文研究范围为青岛即墨区温泉和鳌山卫两个街道,以下简称“即墨核蓝谷心区”。结合滨海的突出生态特点,以最新的总体规划为基础,通过对新加坡等国内外成功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深入研究,汲取成功经验,以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发挥地区生态特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等方面,探索适合滨海地区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本论文根据生态学、低碳生活理论、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多种研究方法,比如多指标指数综合、文献阅读与总结、一般逻辑思维和频度统计法等,结合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和深入的理论完善,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总体目标层、分要素层和指标层取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的是对小规模的滨海城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城市决策者提供建议、引导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和实际措施。

李天星[3](2020)在《基于生态村理论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苏州灵湖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乡村旅游的大力开展,旅游致富成为我国乡村复兴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盲目开发、缺乏统筹规划,部分乡村旅游依然存在规划生态资源利用不合理、景观性欠缺和缺乏特色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建设实践日益增多,相关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但针对于生态村理论与乡村旅游规划相关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如何利用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指导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是本文的出发点。围绕这一主题,本文首先对生态村、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提炼概括,梳理国内外生态村理论的研究成果。其次,基于对乡村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梳理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基本内涵、国内外实践与研究,解析其在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面应用价值,得到运用生态村整体设计框架“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再者,运用生态村整体设计框架,分析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的成功案例,作为理论分析研究的延伸,从中提炼适用于灵湖村生态旅游规划的设计手法和价值导向,包括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下产业生态化及特色乡土景观设计的方法。最后,以苏州灵湖村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为实证研究,验证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的理论框架,提出灵湖村虾稻立体循环农业、横泾烧酒特色文化、体验式生态旅游相互融合发展的整体设计策略,本文以例总结出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引导下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原则,以便于为今后我国生态村理论的实践研究与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陈勇[4](2019)在《无锡鲁能万豪酒店改扩建设计》文中提出太湖能园度假村地处江南水乡,依水揽湖,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传统文化范围浓郁。同时交通便利,高速铁路、机场、高速公路等便捷连接国内外大、中城市。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现有规模、功能和设施无法满足相关要求。在具备拓展条件下的整体规划和改扩建设计,可以更好地充分利用资源,完善功能,满足现代酒店经营需求。

丁亚萍[5](2019)在《田园综合体的农业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田园综合体依托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获得社会广泛关注。田园综合体的农业景观作为田园综合体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它能满足农业第一性生产,也能起到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作用,还能作为旅游观光资源提供观赏价值。目前,针对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方面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田园综合体的农业景观。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分析了田园综合体提出的原因,对田园综合体及其相关概念梳理,将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等与传统农业景观及其他农业景观辨析,分析其差异性;2、调研了国内五大田园综合体,分别为无锡田园东方、安吉田园鲁家、绍兴花香漓渚、成都多利田园综合体,都江堰田园综合体,并将其分为休闲度假型、产业带动型、综合发展型三大类型,对其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设计方法剖析,总结各类型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优劣并提出改进意见。3、构建了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AVC评价体系,探讨了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营造方法;得出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三力的重要程度排序为生命力>承载力>吸引力。4、宏观上,从生态、文化、产业、景观、旅游五方面提出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设计策略;微观上,按照农业景观要素分类,详细阐述了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中地形、农田、建筑、小品、水体、设施的景观营造方法。5、以临安清凉峰田园综合体为例,分析其基本概况、存在问题,提出项目的总体设计思路与具体设计策略,进一步将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的营造方法在实践案例中印证。本文以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设计方法,为乡村旅游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使人们进一步明白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对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作用。

汪妍泽[6](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沈费伟[7](2018)在《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实现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通过怎样的策略能够振兴资源型村庄,如何培育和保持资源型村庄内生发展的长久活力,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上述问题,本文从后农业税时代下中国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典型案例的实证检验,应用“任务型治理”的理论框架,探析了现阶段资源型村庄实现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设计和总结新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所谓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是一种围绕解决资源型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定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手段与途径。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中,能否有效地实现治理目标,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点和难点正是对于任务的界定,以及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而不同治理主体分工协作所达成的一种良好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根据国家对农村的政治战略安排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总任务是实现乡村振兴。围绕着乡村振兴这个总任务框架,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建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初始期,需要解决的是村庄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的经济基础任务、村庄的组织基础任务和村庄的环境基础任务,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过渡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村庄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环境服务供给、村庄文化服务供给和村庄制度服务供给,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塑造村庄的特色品牌,主要包括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和传统文化弘扬,应该形成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由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不同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因此各个治理主体在应对不同阶段任务中的力量发挥有差异,但是不管哪个治理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这只是体现了治理结构中各个治理主体的力量强弱差异,其本质依旧是稳态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通过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不仅能够取得重振村庄组织活力、复兴产业实力、重塑文化魅力、再造环境美化等村庄外在层面的振兴,而且更能够达到村民主体性的确立、社会资本的培育、多元参与的建立以及乡村精神的重塑等村庄内在层面的培育,真正实现资源型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本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从理论层面来解析“任务型治理”的内在逻辑,明确“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过程和绩效,不仅有利于推动治理理论的深化与拓展,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阐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其二,是从实践层面通过考察资源型村庄的典型代表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任务型治理”的具体过程和内容,提炼和总结荻港村成功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成功经验,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寻找和克服村庄衰败的根源,为中国其余类似荻港村的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提供具体的经验支持和参考意见,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论文以七个章节的篇章结构围绕村庄治理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阐述,以求对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模式得以深刻的理解。第一章,导言。这是本文的开篇之章,一是分析了村庄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进而明确当前研究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二是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进而明确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定位。三是根据本文的研究需求,界定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内涵。四是交代了调研村庄浙北荻港村的基本概况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五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本章主要从政治与行政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以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构建的分析框架。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一是提出“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以此表明当前。“任务型治理”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因素使然,而是基于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适时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二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合作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结构功能理论对“任务型治理”的主体、过程、关系和功能四方面进行理论解读。三是通过治理主体分析、总体任务界定、阶段任务划分、治理结构塑造、任务有效执行的行文思路来论证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机理,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交代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历史沿革、制度安排以及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三方面内容。第三章,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的任务是完善村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健全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和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三方面,而每个方面的任务又可以细化为更基础、具体的任务。在健全资源型村庄基础任务方面,可以划分为通过换届选举而重建村民自治组织、以基层维稳而重建六老组织、推动村庄治理而组建各类民间组织。在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兴办青鱼合作社、村办集体企业改制以及成立村经济合作社。在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整治油脂化工企业、开展清水河道工作和构建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之所以突出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我国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实施村民自治的主要形式,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凭借其在乡村社会独特的资源,在提供村庄基础服务与促进乡村善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四章,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供给村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供给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提升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和健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三方面。在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方面,分为村庄五水共治、农民新房建设和各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方面,包括修复村庄古建筑文物、开展各类文化项目、获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方面,涵盖了实施六百工作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制度化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之所以在该阶段要着重突出政府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内在职责,政府应该向村庄提供那些因市场失灵、村民自治组织无法有效提供的、但对村民群体有益的、必需的服务,从而提升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绩效。第五章,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本章主要剖析了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的任务是塑造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具体包括了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和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三方面。在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开展了创办荻港古村旅游公司、获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招商引资挖掘村庄资源等工作。在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方面,进行了修复桑基鱼塘、创建丝绸风情小镇和营造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等活动。在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方面,完成了创办荻港渔庄、举办鱼文化节和渔家乐的传承的任务。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构建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的治理结构。之所以要突出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缘于市场组织在资源型村庄的品牌塑造中有着先天的优势,能够整合优化资源型村庄的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型村庄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实现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目标。第六章,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本章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内在机理、优势解析和治理策略四方面来论证和反思资源型村庄治理方式的话题。在乡村振兴时期,由于社会转型的压力、政府政策的驱动、乡村精英的助推、村民利益的诉求等,有着强大的村庄治理动机,因而需要构建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基于对荻港村治理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认为“任务型治理”是其中一种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当前,在构建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问题上,首先,明确资源型村庄治理中各个治理主体的治理边界;其次,合理划分资源型村庄治理中的阶段性任务;再次,塑造“一主两辅”的良好治理结构;最后,提升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质绩效。第七章,总结。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四大富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李念[8](2018)在《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加大生态系统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抵御洪水,防止土地沙漠化,减少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碳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是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系统保护提出的新要求,湿地保护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当前湿地面临生物多样性减退,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湿地保护缺位,保护管理任务艰巨,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缺乏科技支撑,湿地保护意识薄弱等系列问题。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管理好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保护湿地和扩大湿地面积的有效措施,是实现湿地保护、生态恢复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载体。但由于我国湿地公园的发展仅有十余年历史,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其具体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急需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中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开发越快,破坏越严重”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湿地公园建设中规划科学性不够,以宏观的总体规划为主,实践上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方法欠缺,详细规划阶段的控制工作目前尚未形成体系和统一的规范;在控规指标的规范和要求方面,科学依据支撑不足,规划执行不到位,管理混乱,未能协调解决好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冲突问题,严重影响了湿地公园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立足建设美丽中国的宏观背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生态恢复学、环境承载力以及环境心理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案例比较分析、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生物反馈测量法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基于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科普宣传与教育示范,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设目标,对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在研究国内外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和体系,提出了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构成要素、控制内容和控制要求,并运用在实践的个案设计中,验证其理论研究假设,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导则。本文的主要探索性研究表现在:一是系统性地构建了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的控制性体系和分析框架。本研究综合运用生态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在详细梳理国家湿地公园发展历程和发展态势,总结和借鉴相关规划体系、设计规范条例,比较分析国内外湿地公园建设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国家湿地公园总规为指导,以用地控制、生态恢复规划控制、科普教育规划控制、行为活动控制、景观规划控制以及人工设施控制在内的六大控制要素为核心的规划控制体系。并结合调查数据对各大要素中的具体内容作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进一步形成了控制和引导湿地公园的规划控制整体框架,为国家湿地公园相关设计规范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二是运用多学科理论,从游客心理和生理视角对规划做了实证分析。一方面,基于网络文本的分析,从游人使用的角度,对已建成的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深入分析,明晰了游人对国家湿地公园的形象感知以及游人视角上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问题,为日后国家湿地公园的良好运营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建议。另一方面,对湿地景观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总结湿地景观类型及其外表特征和组合形态结构特征,利用人体生理参数客观定量分析了景观环境特征对人的生理影响,为未来的景观设计,以及景观的多用途发挥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系统性地从化解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的视角构建了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控制导则。基于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的控制性体系研究和个案实践的分析,在对指标的控制数值进行量化测定,对控制程度进行引导衡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规划控制具体目标、要求等为导向,瞄准于六大控制要素的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控制导则,从而为规划实践提供了具有方向性和可操作性的参考。由于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涉及的学科多、领域广,是一项系统性、多学科交叉的工程,而从规划到建设又是一个复杂和需要多方面协调和考虑的过程。加之,目前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控制研究还处于探索之中,不少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本研究下一步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方向。

陆懿[9](2015)在《基于环境修复视角的滨湖景观规划设计 ——以湖州南太湖旅游度假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拥有丰富的湖泊旅游资源,随着度假旅游时代来临,滨湖旅游度假区由于其自然优美的景观和丰富多样的生态不断吸引游客前往,成为度假旅游热门目的地类型之一。但与此同时,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超环境荷载的旅游活动对湖泊地区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滨湖城市经济发展的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湖泊水域的污染遗留也是目前影响湖泊旅游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滨湖旅游度假区如何实现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近年来城市规划和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景观生态学、环境修复理论和技术、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规划理论等多学科综合理论进行研究总结,以湖州南太湖旅游度假区为例,结合其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采用人工湿地、雨水收集、屋顶绿化、生态驳岸等技术和方法,将环境修复型生态景观融入环秀湿地生态公园、生态住宅区、生态绿地景观系统、商业及酒店功能区等的景观设计中,形成完整的度假区景观生态系统。并结合太湖流域综合生态体系构建,从景观建设和后期管理方面提出生态技术和材料运用、环境容量和生态运营机制建立、完善生态功能和体系建设等提升发展建议,以期为太湖流域乃至国内滨湖区的生态景观设计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

许建福[10](2015)在《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优化措施探讨》文中认为通过对给水系统选择及给水方式确定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不同给水系统的优缺点;并从通气管设置、排水管材选择两方面论述了建筑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优化措施与建议。

二、无锡太湖花园度假村给排水处理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锡太湖花园度假村给排水处理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2)滨海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研究 ——以即墨蓝谷核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重点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生态城市案例经验借鉴
    2.4 本章小结
3 即墨蓝谷核心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3.1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相关理论综述
    3.2 即墨蓝谷核心区现状和总体规划概况
    3.3 即墨蓝谷核心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3.4 即墨蓝谷核心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取值
    3.5 本章小结
4 即墨蓝谷核心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评估和优化建议
    4.1 代表性指标的可行性评估与实施建议
    4.2 花园新城(生态环境)总规评估与优化建议
    4.3 绿色交通总规评估与优化建议
    4.4 能源节约优化建议
    4.5 海岸带生态建设规划评估与优化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生态村理论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苏州灵湖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生态村运动
        1.1.2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旅游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项目实践研究法
        1.4.3 多学科交叉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村
        2.1.2 生态村整体设计
        2.1.3 乡村生态旅游
    2.2 国内外生态村建设理论研究进展
        2.2.1 国外生态村建设理论研究进展
        2.2.2 国内生态村建设理论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2.3.1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2.3.2 国内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2.4 国内外研究对比与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基础研究与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研究
    3.1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基础研究
        3.1.1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概述及类型
        3.1.2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基本框架
        3.2.1 整体设计的理论框架
        3.2.2 社区精神——整体设计的核心
        3.2.3 永续栽培——社区精神形成的物质基础
        3.2.4 地方经济活动——社区精神建设的市场化发展
    3.3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与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内在联系
        3.3.1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内在联系
        3.3.2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与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内在联系
    3.4 整体设计理论在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实践中的应用
        3.4.1 提供乡村旅游综合实践的整体框架
        3.4.2 引导地域文化建设
        3.4.3 引导产业生态化
        3.4.4 引导生态文化景观建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村整体设计理论引导下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4.1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程序
        4.1.1 乡村生态旅游内涵
        4.1.2 乡村生态旅游原则
        4.1.3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
    4.2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案例研究
        4.2.1 案例选取
        4.2.2 日本水上町乡村规划案例
        4.2.3 熏衣草的国度——普罗旺斯乡村旅游
        4.2.4 四川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
        4.2.5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
        4.2.6 中外乡村生态旅游实践辨析
        4.2.7 对灵湖村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启示
    4.3 乡村生态旅游整体设计的内容整合
        4.3.1 经济生态——产业结构生态化
        4.3.2 社会生态——公共空间与文化塑造
        4.3.3 环境生态——农业循环体系
    4.4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
        4.4.1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
        4.4.2 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
        4.4.3 乡村旅游空间结构规划
        4.4.4 项目开发及游览规划线路设计
        4.4.5 乡村景观格局设计
        4.4.6 乡村景观乡土性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灵湖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实践
    5.1 项目背景
    5.2 项目概况与现状分析
        5.2.1 区位分析
        5.2.2 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分析
        5.2.3 历史人文分析
        5.2.4 道路交通分析
        5.2.5 现状用地分析
        5.2.6 建筑分析
        5.2.7 蓝绿系统现状分析
        5.2.8 植被现状分析
        5.2.9 人口与务工状况分析
        5.2.10 农林产业现状分析
        5.2.11 手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5.2.12 灵湖村生态旅游现状分析
    5.3 项目SWOT分析
        5.3.1 S优势
        5.3.2 W劣势
        5.3.3 O机遇
        5.3.4 T威胁
    5.4 灵湖村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5.5 灵湖村整体设计框架与策略
    5.6 规划定位与规划理念
        5.6.1 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
        5.6.2 规划主题定位
        5.6.3 灵湖村产业规划
        5.6.4 经济生态——乡村生态旅游
        5.6.5 环境生态——立体循环农业
        5.6.6 文化生态——“专注、恒心、慢生活”文化空间
        5.6.7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评
    5.7 总体规划布局
        5.7.1 概念构思
        5.7.2 规划总平面图
        5.7.3 “一心一带两轴三片”空间布局
        5.7.4 核心区功能分区
        5.7.5 灵湖村交通设计
        5.7.6 公共空间规划
        5.7.7 水生态治理与规划
        5.7.8 蓝绿复合体系设计
        5.7.9 建筑规划设计
    5.8 灵湖村生态旅游规划
        5.8.1 旅游项目策划及运营
        5.8.2 游览线路规划
        5.8.3 景点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9 旅游景观分区设计
        5.9.1 主入口景观
        5.9.2 农田生态科普区
        5.9.3 虾稻立体农业示范园
        5.9.4 灵湖湿地观光园
        5.9.5 横泾烧酒文化园
        5.9.6 酒宴田园区
        5.9.7 森林养生漫步区
    5.10 烧酒文化景观乡土化设计
        5.10.1 烧酒历史文化景观设计
        5.10.2 横泾烧酒制作体验式景观设计
    5.11 专项设计
        5.11.1 植物配置设计
        5.11.2 文化雕塑小品展示设计
        5.11.3 铺装专项设计
        5.11.4 景观照明设计
    5.1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1.1 理论研究成果
        6.1.2 案例研究成果
        6.1.3 实证研究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无锡鲁能万豪酒店改扩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现状分析和现状总结
    1.1 现状分析
    1.2 现状
        1.2.1 可利用的优势资源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 改扩建思路
    2.1 功能整合
    2.2 交通规划
    2.3 改扩建重点
3 主楼设计
    3.1 造型设计
    3.2 平面设计
4 结语

(5)田园综合体的农业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一体化趋势
        1.1.2 中央相关政策出台
        1.1.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归纳法
        1.3.2 实地调研法
        1.3.3 实例论证法
    1.4 技术路线
2 田园综合体及其农业景观相关概述
    2.1 田园综合体相关概述
        2.1.1 田园综合体提出的原因
        2.1.2 田园综合体的概念
        2.1.3 田园综合体与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2.1.4 田园综合体的组成
        2.1.5 田园综合体的特征
    2.2 农业景观相关概念辨析
        2.2.1 农业景观概述
        2.2.2 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概述
        2.2.3 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与传统农业景观的区别
        2.2.4 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与其他农业景观的区别
    2.3 国内外研究概况
        2.3.1 国外研究概况
        2.3.2 国内研究概况
    2.4 本章小结
3 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案例调研
    3.1 调研方法与内容
    3.2 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分类及建设特征
        3.2.1 休闲度假型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
        3.2.2 产业带动型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
        3.2.3 综合发展型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
    3.3 类型与特征总结
        3.3.1 休闲度假型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特征
        3.3.2 产业带动型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特征
        3.3.3 综合发展型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特征
4 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设计理论与评价体系
    4.1 农业景观AVC评价步骤与方法
    4.2 农业景观AVC评价指标确定
    4.3 农业景观AVC评价权重确定
    4.4 农业景观AVC评价分析
    4.5 评价体系指向下的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建设要点
    4.6 本章小结
5 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设计策略
    5.1 理论基础
        5.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5.1.2 农业经济学理论
        5.1.3 农业景观美学理论
        5.1.4 旅游心理学理论
    5.2 设计策略
        5.2.1 农业生态体现
        5.2.2 农业文化体现
        5.2.3 农业产业发展
        5.2.4 农业景观塑造
        5.2.5 农业旅游发展
    5.3 设计内容
        5.3.1 农田景观设计
        5.3.2 交通体系设计
        5.3.3 水体景观设计
        5.3.4 景观建筑设计
        5.3.5 景观小品设计
        5.3.6 景观设施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实例验证—以综合发展型临安清凉峰田园综合体为例
    6.1 基本概况
        6.1.1 区位交通
        6.1.2 规划范围
        6.1.3 自然资源
        6.1.4 文化资源
        6.1.5 历史资源
    6.2 存在问题
        6.2.1 景观问题
        6.2.2 产业问题
    6.3 总体设计思路
        6.3.1 设计理念
        6.3.2 设计定位
        6.3.3 总体规划
        6.3.4 结构布局
    6.4 清凉峰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设计策略
        6.4.1 生态策略
        6.4.2 文化策略
        6.4.3 生产策略
        6.4.4 景观策略
        6.4.5 旅游策略
    6.5 清凉峰田园综合体农业景观设计内容
        6.5.1 田园农业
        6.5.2 田园交通
        6.5.3 田园小品
        6.5.4 田园建筑
        6.5.5 田园水体
        6.5.6 田园设施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7)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论证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三、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资源型村庄
        二、任务型治理
    第四节 个案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个案的影响力与代表性
        二、荻港村简介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提出
        一、“任务型治理”议题的研究回顾
        二、“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解析
        三、“任务型治理”的核心特征
        四、“任务型治理”的作用价值
    第二节 “任务型治理”的理论解读
        一、利益相关的主体解读
        二、互动合作的过程解读
        三、彼此依赖的关系解读
        四、功能多元的价值解读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一、资源型村庄的三元治理主体分析
        二、资源型村庄的任务界定与治理结构
        三、资源型村庄的阶段划分与任务执行
        四、资源型村庄的任务治理绩效与意义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历史沿革
        二、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制度安排
        三、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
第三章 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基础治理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
        一、村庄合并与换届选举
        二、六老组织与基层维稳
        三、社会组织与村庄治理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
        一、村庄集体经济薄弱
        二、青鱼合作社的创办
        三、村庄集体企业改制
        四、成立村经济合作社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
        一、油脂化工企业整治
        二、清水河道工程开展
        三、村庄长效管理构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公共服务供给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公共服务供给
        一、五水共治:以龙八港为例
        二、农民新房建设与村庄洁化
        三、服务设施完善与环境美化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文化公共服务供给
        一、古村落文化资源的消失
        二、政府政策支持古村修复
        三、文化项目提升村民素质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获选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制度公共服务供给
        一、实施六百工作制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
        三、完善制度化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品牌塑造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
        一、荻港古村旅游公司的创办
        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选
        三、招商引资与旅游资源开发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
        一、桑基鱼塘修复
        二、丝绸小镇创建
        三、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
        一、荻港渔庄的创建
        二、鱼文化节的举办
        三、“渔家乐”的传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
        一、资金缺乏与项目产业支持
        二、精神空虚与文化复兴
        三、纠纷频发与治安维稳
        四、环境污染与村庄整治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内在机理
        一、村民主体性的确立
        二、社会资本的培育
        三、多元参与的建立
        四、乡村精神的重塑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优势解析
        一、城市与乡村:和合共生
        二、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
        三、发展与文化:持续和谐
        四、五位一体:共同推进并实现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策略:任务型治理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动力机制考察
        二、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三、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8)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湿地
        1.2.2 国家湿地公园
        1.2.3 控制性规划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湿地公园研究
        1.3.2 湿地公园控制性划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理论意义
        1.4.3 现实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
第二章 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相关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意义
    2.2 环境承载力理论
        2.2.1 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内涵
        2.2.2 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指导意义
    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内涵
        2.3.2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2.4 恢复生态学理论
        2.4.1 恢复生态学理论的内涵
        2.4.2 恢复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2.5 环境心理学
        2.5.1 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内涵
        2.5.2 环境心理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现状分析
    3.1 国家湿地公园概况与发展演进
        3.1.1 概况
        3.1.2 发展演进
        3.1.3 发展趋势
    3.2 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要求
        3.2.1 基本目标
        3.2.2 构成要素
    3.3 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引入控制性规划的必要性
    3.5 小结
第四章 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构架分析
    4.1 经验借鉴与启示
        4.1.1 城市控制性规划
        4.1.2 美国国家公园规划
        4.1.3 相关控制体系借鉴
    4.2 总体思路及原则
        4.2.1 总体思路
        4.2.2 基本原则
    4.3 基于网络数据的国家湿地公园使用后评价分析
        4.3.1 研究方法
        4.3.2 结果分析
    4.4 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要素及内容
    4.5 小结
第五章 国家湿地公园用地控制
    5.1 用地控制基础分析
        5.1.1 开发利用现状
        5.1.2 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5.2 用地控制
        5.2.1 区划结构与内容控制
        5.2.2 用地开发控制
    5.3 小结
第六章 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恢复规划控制
    6.1 生态恢复的实践案例分析
        6.1.1 韩国光州川综合恢复项目
        6.1.2 消落带生态工程恢复
        6.1.3 案例分析与总结
    6.2 生态恢复的基本原则
    6.3 水体恢复规划控制
        6.3.1 水体恢复面临的问题与特点
        6.3.2 水体恢复措施引导
        6.3.3 水体恢复规划引导
    6.4 驳岸规划控制
        6.4.1 驳岸改造原则
        6.4.2 驳岸改造规划引导
    6.5 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规划控制
        6.5.1 规划控制原则
        6.5.2 恢复规划引导
    6.6 植物恢复控制
    6.7 小结
第七章 科普教育规划控制
    7.1 科普宣教规划现状
        7.1.1 规划主要内容
        7.1.2 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基于公众科普宣教偏好分析
        7.2.1 研究方法
        7.2.2 样本特征分析
        7.2.3 结果分析
        7.2.4 结论与启示
    7.3 科普教育规划控制
        7.3.1 强调原生环境的可视性
        7.3.2 将生态过程作为展示内容
        7.3.3 注重互动体验的形式
        7.3.4 多方位体现地域特色
    7.4 小结
第八章 行为活动控制
    8.1 行为活动的控制要素分析
        8.1.1 行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8.1.2 行为活动的控制要素
    8.2 交通活动控制
        8.2.1 交通活动分析
        8.2.2 交通活动控制
    8.3 游人容量控制
        8.3.1 基于拥挤度感知的游人容量调查
        8.3.2 游人容量控制
    8.4 环境保护控制
        8.4.1 生态保护的环境控制要求
        8.4.2 环境保护措施
    8.5 小结
第九章 景观规划控制
    9.1 国家湿地公园景观
        9.1.1 景观分类
        9.1.2 景观要素
    9.2 景观规划控制原则
        9.2.1 低环境影响
        9.2.2 公众的良好感受
    9.3 人工景观要素控制
        9.3.1 建筑建造控制
        9.3.2 铺装控制
    9.4 不同类型景观控制
        9.4.1 基于视觉感知的景观引导分析
        9.4.2 视觉角度下湿地景观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9.4.3 不同类型景观控制
    9.5 整体景观风貌控制
    9.6 小结
第十章 设施建设控制
    10.1 设施建设的内容
    10.2 设施建设控制原则
    10.3 设施建设控制
        10.3.1 非工程类设施建设控制
        10.3.2 基础工程类设施建设控制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实践
    11.1 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研究
        11.1.1 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11.1.2 现状调研与分析
        11.1.3 控制性规划研究
    11.2 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导则
        11.2.1 总体设计
        11.2.2 用地规划控制
        11.2.3 生态恢复控制
        11.2.4 科普教育规划控制
        11.2.5 行为活动控制
        11.2.6 景观规划控制
        11.2.7 设施建设控制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结论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9)基于环境修复视角的滨湖景观规划设计 ——以湖州南太湖旅游度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微观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生态滨湖旅游度假区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湖泊环境修复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多学科视角的环境修复型滨湖旅游区景观规划理论概述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1 基本概念
        2.1.2 景观生态学下的生态区位理论
        2.1.3 景观生态学下的人地关系理论
        2.1.4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滨湖旅游区规划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概念内涵
        2.2.2 滨湖旅游区可持续发展
    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3.1 概念内容
        2.3.2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规划
        2.3.3 滨湖旅游度假区生态经济发展
    2.4 区域规划理论
        2.4.1 概念内容
        2.4.2 区域规划下的生态规划理论
        2.4.3 滨湖区域生态规划
    2.5 滨湖生态环境修复理论
        2.5.1 生态修复理论
        2.5.2 滨湖旅游区景观规划与环境修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湖州南太湖旅游度假区开发条件分析
    3.1 项目背景
        3.1.1 区域概况
        3.1.2 地区概况
        3.1.3 规划基础
    3.2 基地概况
        3.2.1 基地概况
        3.2.2 场地开发条件分析
    3.3 基于区域环境的环境问题现状总结
        3.3.1 水环境
        3.3.2 其他环境因素
    3.4 环境修复技术理论在案例旅游区的研究应用意义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环境修复视角的南太湖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
    4.1 规划设计构思
        4.1.1 目标定位
        4.1.2 基于环境修复的设计任务
        4.1.3 多学科综合总结的设计原则
    4.2 度假区总体空间布局
        4.2.1 布局与分区
        4.2.2 交通流线设计
    4.3 生态设计项目
        4.3.1 环境修复型湿地生态公园
        4.3.2 环境修复型生态旅游地产
        4.3.3 生态绿地景观系统
    4.4 其他功能性景观设计
        4.4.1 度假区入口服务区
        4.4.2 文化商业休闲带
        4.4.3 庄园酒店度假休闲区
        4.4.4 主题娱乐休闲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度假区建设发展建议与措施
    5.1 度假区建设中的生态设计
        5.1.1 生态技术
        5.1.2 生态材料
    5.2 度假区运营管理中的生态理念
        5.2.1 环境容量
        5.2.2 生态运营
    5.3 其他意见和建议
    5.4 度假区生态提升措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创新点
        6.1.2 结论与启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10)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优化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给水系统的优化
    1.1 给水方案比较
    1.2 给水方式
2 排水系统的优化
    2.1 通气管的设置
    2.2 排水管材
3 结束语

四、无锡太湖花园度假村给排水处理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2]滨海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研究 ——以即墨蓝谷核心区为例[D]. 李娟.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基于生态村理论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苏州灵湖村为例[D]. 李天星. 苏州大学, 2020(02)
  • [4]无锡鲁能万豪酒店改扩建设计[J]. 陈勇. 江苏建筑, 2019(05)
  • [5]田园综合体的农业景观设计研究[D]. 丁亚萍.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7]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D]. 沈费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国家湿地公园控制性规划研究[D]. 李念.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9]基于环境修复视角的滨湖景观规划设计 ——以湖州南太湖旅游度假区为例[D]. 陆懿. 华东理工大学, 2015(05)
  • [10]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优化措施探讨[J]. 许建福. 工程与建设, 2015(01)

标签:;  ;  ;  ;  ;  

无锡太湖花园度假村给排水处理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