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核桃苗地上部分生长规律研究

美国黑核桃苗地上部分生长规律研究

一、美国黑核桃实生幼苗地上部分生长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高阳,袁新征,张龙[1](2021)在《小果黑核桃生长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研究黑核桃优良品种嫁接苗的生长规律可知,嫁接苗嫁接口基径和嫁接口以上高度生长相关性并不显着,多数品种生长规律类似,4~6月是快速生长期,7月高温高湿天气进入休眠,8月有抽秋稍现象。品种间生长量差异显着,6号生长量最大,且无7月休眠期;4号生长量最小,进入7月后休眠直到落叶。盆栽与大田栽植生长量差异显着,这与深根性植物特性一致。

陈雪[2](2021)在《薄壳山核桃耐淹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长江流域夏季暴雨频发,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因此培育耐涝性强的种植材料,对丰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林绿化树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的方式,对1a生薄壳山核桃进行对照、水渍、水浸、浅淹、半淹、深淹等6个处理。淹水120 d,测定植物生长、形态、以及光合作用指标的变化,淹水24 d、48 d、72 d、96 d、120d分别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价薄壳山核桃的耐淹能力,从而为长江流域薄壳山核桃的大面积种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1)形态特征分析不同淹水处理下的薄壳山核桃叶片都受水淹伤害,叶片受害指数分别为0.333、0.542、0.694、0.687、0.792,基本随水深递增而加剧。水淹期间,水浸组、浅淹组、半淹组、深淹组均出现茎基部变粗、皮孔膨大的现象,但始终没有气生根出现。不同处理下植物根系颜色有所差异,除对照组、水渍组有白色根系外,其他处理下的植物根系均呈黑色,但未发生腐烂现象。(2)生长指标分析淹水胁迫显着抑制薄壳山核桃地下部分的生长,随淹水深度的加深,植物根重、根长、根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分形维数、细根长度和细根表面积等指标均呈递减趋势。淹水处理下,0.5mm以下细根长度占比为73.51%-78.91%,表面积占比为10.85%-12.05%,均低于对照组;0.5-2mm细根长度占比为19.46%-24.52%,表面积占比为26.63%-37.81%,均高于对照组。与淹水前相比,水浸、浅淹、半淹、深淹处理下株高降低了0.15%-0.72%,地径增大了5.12%-45.48%,而对照组和水渍组保持正常生长。随着淹水时间增加,薄壳山核桃生长状况逐渐下降,但成活率维持在83.3%以上。(3)光合指标分析不同处理下,植物薄壳山核桃光合作用日变化趋势基本一直,均呈单峰型曲线:在大多数时段半淹组和深淹组净光合速率小于对照组,而水渍组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组,说明适当淹水有助于提高植物光合作用,而严重淹水会产生抑制作用。不同处理下,植物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均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水渍组光合能力较强,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浅淹、半淹、深淹组光补偿点显着降低,说明严重淹水增强植物对弱光的利用能力。(4)生理生态指标分析淹水120 d,水浸组、浅淹组、半淹组和深淹组的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增加幅度均在60%以上,且随水深加深而递增。浅淹组、半淹组和深淹组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增幅在74%以上;而叶绿素和根系活力低于对照组,且淹水深度越深,降低幅度越大。薄壳山核桃在水渍处理下生长良好,其形态、生长、光合、生理生化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植物对水渍状态适应良好;其它淹水处理下,薄壳山核桃形态上出现受害变化,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生理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较大,但成活率较高,推测植物通过抑制自身生长发育来维持其在水淹状态下的生存。

夏泽臻[3](2020)在《辽西地区新疆野杏引种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从新疆伊犁地区引种到辽宁省喀左县的新疆野杏为研究对象,对其苗期生长、光合生理及抗寒生理等指标进行观测,进而对引种适应性做出评价,以期为新疆野杏种质资源保存及优良类型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新疆野杏苗期生长在6月和7月分别达到生长高峰,8月趋于平缓。苗高、地径年生长量家系高于CK,无性系低于CK。新疆野杏叶芽萌动期比CK推迟15d,落叶期比CK推迟815d,家系生长期长于无性系210d,长于CK311d。苗高、地径月生长量与温度、光照分别呈显着、极显着正相关;叶芽萌动期、落叶盛期、落叶末期与温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苗期适应性家系强于无性系和CK,无性系低于CK,综合评价筛选出973号等14个家系和J941号等5个无性系苗期适应性较好。新疆野杏净光合速率在不同月份既有单峰曲线,也有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无性系7、8、9月净光合速率分别呈单峰、双峰、单峰型的日变化模式;家系分别呈双峰、双峰、单峰型变化;净光合速率峰值分别出现在8:0010:00和14:00。不同月份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模式整体与净光合速率趋于一致,气孔导度日变化模式以单峰曲线为主。8月各光合指标的均值最大,无性系J907号、家系930号各光合指标均值高于CK。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气孔导度呈显着正相关;地径生长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呈显着正相关。新疆野杏无性系一年生枝条木质部比率、木皮比、皮层比率可作为木质化程度和抗寒性鉴定的重要解剖结构指标。无性系木质化程度高于CK,家系木质化程度高于CK4低于CK3。低温胁迫的电导率变化呈“S”型上升曲线,在-30-35℃增幅较大。无性系和家系的LT50均高于引种地山杏。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为无性系高于CK,家系高于CK4低于CK3。综合筛选出抗寒性强的种质包括无性系J907号、J923号、J902号和家系953号、935号、949号。

刘琳奇,李扬,王谦,陈景玲,杨喜田,樊巍[4](2019)在《栓皮栎实生幼苗生长发育动态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栓皮栎幼苗各器官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动态,以便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幼苗生长受阻和死亡的原因,本研究详细跟踪0~3年生栓皮栎幼苗的生命进程,测定幼苗各器官生长量、干物质量以及糖分浓度。结果表明:1) 1年生幼苗夏季茎和叶片有明显的生长受阻现象; 2) 1~2年生幼苗根生长除12月至翌年3月的冬季停止伸长外,一直伸长生长,3年生幼苗根则伸长生长缓慢; 3)由种仁干物质消耗和糖分浓度分析可知,1年生幼苗夏季(6月上旬开始)的生长受阻,与种仁剩余量和糖分浓度最低相匹配; 4) 6月上旬种仁总糖浓度开始低于叶片总糖浓度,此时起种仁不再是植株主要的营养供体; 5) 2、3年生幼苗从3月中旬开始生长,至7月份生长变缓,没有生长停滞现象;因此,0~3年生栓皮栎幼苗生态策略为保证主根生长,1年生幼苗存在夏季生长受阻现象,这与幼苗抗性最弱(异养自养转换)的时期密切相关,2、3年生幼苗无生长停滞现象。

李莉[5](2017)在《核桃属种间杂交品种生长及繁育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实核桃品种因具有定植当年即可开花结实,56 a进入盛果期以及丰产性强和坚果品质好等特性,成为我国北方产区的主栽品种,深受种植者青睐。然而,由童期过短这一生物学特性所带来的核桃树体早衰,进而病虫害严重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屏障。众所周知,在不更换品种的条件下,除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强健树体之外,选用生长旺盛的砧木品种可以部分弥补由于过度结果导致树体衰弱的缺陷,同时还可以延长盛果期时间。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课题组采用核桃属种间杂交方法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选育出我国首批在生长势和抗性等方面具有明显杂种优势的核桃属种间杂交品种(简称种间杂交品种)。本研究即以新选育的4个种间杂交品种为试材,多年定点观测植物学特征,筛选出表型标记,为种间杂交品种的审(认)定提供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为其分类学地位的确定提供形态学依据;其次,对4个种间杂交品种的生长进程和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阐明其生长优势,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们作砧木对其上嫁接品种生长及光合性能的影响,为核桃砧木品种的选择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另外,本课题组已建立了核桃属嫩枝扦插繁殖体系,并对种间杂交品种嫩枝不定根发生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但关于不定根发生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还不清晰。因此,本研究还对种间杂交品种不定根发生的DNA甲基化调控机理进行探讨,为种间杂交品种的无性繁育及不定根发生机制提供表观遗传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核桃属DUS表型性状分析,筛选出19个表型性状作为4个种间杂交品种的关键标记性状,并进行了规范的形态描述和品种检索表编制,为新品种审(认)定和品种保护提供重要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经过连续3 a对23 a生‘中宁强’(J.hindsii×J.regia var.Zhongningqiang)、‘中宁盛’(J.hindsii×J.regia var.Zhongningsheng)、‘中宁奇’(J.hindsii×J.regia var.Zhongningqi)和‘中宁异’(J.major×J.regia var.Zhongningyi)4个种间杂交品种的39个主要表型性状特征进行系统观测和记载,又经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同时结合植物学特征的标准图片,对种间杂交品种进行了规范的形态描述。同时确定了叶片、芽以及发育枝的植物学特征可作为4个种间杂交品种的关键标记性状。(2)通过对树体生长特性和生长进程的分析,表明4个种间杂交品种的树体生长量超亲优势明显,论证了种间杂交品种生长较速生,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潜力较大,为城市绿化树种和速生优质硬阔用材树种的新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4个种间杂交品种树体生长性状和分枝性状的超亲优势为9.79%50.00%。对胸径生长最突出的‘中宁奇’与其母本北加州黑核桃及美国材用树种魁核桃进行了树干解析分析,表明‘中宁奇’的年轮宽度、早材密度和晚材密度的变异系数较小,整个径向均匀度较高;‘中宁奇’的胸径速生期为第28a;树高速生期为前8 a;生长到23 a生时,材积仍未达到数量成熟。23 a生‘中宁奇’胸径总生长量是北加州黑核桃和魁核桃的1.53和1.22倍;树高与北加州黑核桃、魁核桃无显着性差异;23 a生‘中宁奇’材积总生长量为0.485 m3,是北加州黑核桃和魁核桃的1.77和1.41倍。(3)采用将同一品种嫁接到不同砧木的方法,证实了4个种间杂交品种均可作为核桃砧木品种的应用潜力。首先,4个种间杂交品种砧木对同一核桃品种‘宁优’的嫁接亲和性与核桃本砧组合无显着差异;其次,种间杂交品种砧穗组合在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生长量等特征指标上显着或极显着高于本砧组合;第三,种间杂交品种砧穗组合的光合性能显着高于本砧组合,其中‘上宋-14’/‘中宁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最高,分别为21.93μmol·m-2s-1和0.062 mol·mol-1,比‘上宋-14’/‘宁优’提高了17.90%和16.98%。‘上宋-14’/‘中宁奇’的光补偿点则比‘上宋-14’/‘宁优’显着降低35.33%。‘上宋-14’/‘中宁盛’的光饱和点最大(1630μmol·m-2s-1),比‘上宋-14’/‘宁优’提高17.27%。(4)通过MethyRAD-seq技术分析,发现复幼处理促进了种间杂交品种插穗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影响了生长素代谢和不定根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引起其生根能力的差异,初步揭示了不定根发生的DNA甲基化调控机制。Methyl-RAD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复幼嫩枝和成龄态嫩枝的甲基化位点在全基因组上呈不均匀分布,以内含子和基因区的甲基化水平较高,转录起始位点和转录终止位点区域附近甲基化水平较低;与成龄态嫩枝相比,复幼嫩枝的全甲基化水平显着降低;进一步对甲基化水平差异基因分析,共得到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833个,差异基因主要参与氨基酸生物合成、碳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细胞周期、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其中,NAC、WRKY、ARF等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表达模式的改变,可能是复幼提高不定根能发生能力的重要原因。

谢地[6](2016)在《大别山山核桃良种性状及播种育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别山山核桃(Carya dabieshanensisis)天然群落果实表型变异大,本论文在通过对大别山山核桃实生天然群落优良单株物候期(萌芽、花期、果实膨大和成熟等)、果实生长量(果径、鲜果重、饱满籽粒重量)、结实性状(出籽率、出仁率、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抗逆性(抗寒、抗病)等指标定期观察、分析,找出产量高、结实稳定性好、抗逆性好的单株,并分析其品质与立地条件的关系。对大别山山核桃催芽措施进行种子增温催芽及蒲壳、无纺布、采种地系列对发芽的影响的对比试验,研究发现增温催芽处理、不带蒲壳、设置无纺布处理能显着提高大别山山核桃发芽率及芽苗生长量,不同采种地间苗生长量差异显着。增温催芽方法使得大别山山核桃种子发芽提前到二月中旬,比常规播种发芽提前25 d以上,因此生长期也增加25 d。截止3月1日,随采随播处理下,未出芽种子个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55.13%,初出芽种子个数占44.96%,带种芽苗和成熟芽苗均为0;沙藏后秋播处理下,未出芽种子比例为33.16%,初出芽种子62.19%,带种芽苗占3.75%;而增温催芽下,未出芽种子仅占12.44%,初出芽种子占比为31.31%,其成熟芽苗占比最高达到52.26%。带有蒲壳时明显不利于大别山山核桃的催芽,其未发芽的种子占到了81.5%,而出芽的种子所占百分比仅有11.8%,带种芽苗和成熟芽苗比例分为仅为6.7%和0;与此相反,去除蒲壳时,出芽情况则相对较好,其未出芽种子、初出芽种子、带种芽苗和成熟芽苗的比例分别为12.4%,30%,5.3%和52.2%。本论文试验通过采用大别山山核桃林与结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的乔灌复合栽培、大别山山核桃林与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等乔草栽培模式以及大别山山核桃林与结香、黄精等乔灌草三种大别山山核桃生态栽培模式。林下郁闭度达到0.60.7,林内小环境非常适宜黄精、白芨、重楼等中药材的生长繁殖;在坡度较缓地块栽植结香,可采用块状整地,定植穴规格为0.5 m×0.5 m×0.4 m,以便根系伸展。初植密度450600株/hm2,成林后最终保持在300450株/hm2。定植苗用二至三年生苗,春季定植在土壤解冻后至发芽前,秋季定植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由于结香可收益期长,采收花蕾加工后作为中药材销售,秋天采割枝条烘干后作为工业原料销售。采收原则为割取部分健壮的大枝利用,留下部分大枝和小枝继续培育,使得植株的生长可持续进行,促进生产的可持续性,300亩年可实现利润105万元。大别山山核桃林旺盛的根系系统能为林下结香和黄精等中药材蓄水固土,试验地属于以水力侵蚀为主类型区中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其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km2·a;根据预测,试验年减少水土流失量约为389 t/a;冬季大别山山核桃树叶会枯萎掉落,会增加林内光照和温湿度,可以为林下中药材提供充足光照和温度,促进中药材生长;树木枯枝落叶又是中药材天然的有机肥料,大别山山核桃复合经营模式森林总固碳量约为8.459kg/m2,较天然次生林系统森林总固碳量提高了10.58%,提高森林总固碳量及生物量,增加森林碳汇,森林生态系统区域稳定。

任德智,潘刚,同延玲,裴东[7](2013)在《西藏核桃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在综述西藏核桃的起源、分布、坚果特性、遗传多样性及引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西藏核桃发展需求,探讨西藏核桃的发展趋势,可为西藏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李敏[8](2013)在《突尼斯软籽石榴冻旱的发生与预防》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突尼斯软子石榴和本地适栽品种泰山红为试材,于20112013年在山东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并结合其它各地石榴栽培冻害情况的调查统计,探究和预防低温与生理干旱对石榴(以突尼斯为主,泰山红为辅)造成的冻害,详细分析了温度要素的变化与冻害形成的原因,并以冻旱调查的结果为依据,利用现代的物理控制、化学控制(研制新防冻剂和新型生长激素)技术,综合研究石榴的冻害机理和防冻技术,制定有效实用的防冻害配套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物理保护措施对突尼斯软籽石榴冻旱防治效果不同。设施温室保护栽培和将石榴的地上部分弯折全部埋土是本试验物理保护措施中效果最显着的两种保护措施,可保证100%突尼斯软子石榴不受冻害;嫁接抗寒砧木繁殖苗可以改善石榴自身抗冻性,起到保护效果,嫁接抗寒砧木繁殖苗4级以上冻害比率即地上部分未被全部冻死的比率占85%;其次保护效果较好的物理保护措施是绑玉米秸加盖棉被(不要过早掀开)、盖玉米秸和塑料布(培土)、盖玉米秸(培土)、挡风墙或防护林、树盘培土、盖草。其中,绑玉米秸加盖棉被、绑玉米秸和塑料布、绑玉米秸三者保护效果相近,0级冻害即完全没有受冻的比率约为30%,4级冻害即地上部分全部冻死比率约为10%;露地栽植的5级冻害即连根冻死的比率为69%,而采取防风墙保护种植的5级冻害为28%;采取培土保护的4级冻害即地上部分全部冻死而根系存活的比例占32%,而覆草保护的4级冻害比例达到55%。2.落叶前喷施PP333和KH2PO4(至少三次)对突尼斯软籽石榴冻旱防治效果显着。可增加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水含量,控制树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能,减少冻旱程度。喷施PP333三次后的枝条可溶性糖含量比空白对照增加0.91个百分点,含水量增加1.7个百分点。喷施KH2PO4三次后的枝条可溶性糖含量比空白对照增加1.49个百分点,含水量增加2.8个百分点。3.物理与化学保护措施相结合对突尼斯软籽石榴冻旱防治效果显着。如绑玉米秸、盖塑料布结合喷施防冻液和抗蒸腾剂可以起到双重保护效果,绑玉米秸、塑料布可以提高植株外界小环境温度,而喷施防冻液和抗蒸腾剂可以改善植株体内生理活动,提高自身抗冻能力,双重保护、综合防治突尼斯软籽石榴冻旱的发生。4.入冬前喷施防冻防抽乳质保护剂对突尼斯软籽石榴冻旱防治效果显着。其中,涂抹或喷施切片石蜡、工业石蜡、液体石蜡、甘油、抗蒸腾剂、100%干湿胶、0.2%Vac+70%干湿胶、新高脂膜和免套膜袋处理的突尼斯软籽石榴枝条失水率分别比对照减少15.1、11.4、9.4、7.8、6.7、4.3、3.6、2.0和1.4个百分点。其中切片石蜡和工业石蜡处理的突尼斯软籽石榴枝条失水率最低,分别比对照减少15.1和11.4个百分点,固体石蜡经喷施后在植株表面凝结成一层透明的抗冻旱保护膜,既透气又可以防止枝条内水分大量蒸腾挥发,保水性显着。

刘奕琳[9](2013)在《墨西哥柏幼苗生长规律及其耐盐抗旱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10种不同种源墨西哥柏D1(La presa)、D2(Pinal de amoles)、D3(La cienega),D4(Lacumbre del manzano)、D5(Dos aguas)、D6(Camino a la mesa)、D7(Ejido pio frio)、D8(Comunalsan francisco)、D9(Tequesquinahuac)、D10(Ejido sierra de agua)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观测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墨西哥柏幼苗生长规律及光合作用特性、各种施肥措施对墨西哥柏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旱盐逆境胁迫对墨西哥柏的生理生化影响,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各种源地墨西哥柏幼苗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的累计生长规律,回归效果显着,R2达到0.98以上。不同种源间地上地下特征差异显着。D2拥有较为发达的根系组织;D5地上部分高生长生长较为明显;D1各生长指标都较为均衡。在种子萌发期,低盐浓度胁迫下,D1、D10种源的墨西哥柏种子的发芽率有所略微提高,其余种源都下降,下降幅度较小,但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一年生苗木,盐分胁迫对各种源墨西哥柏苗木形态及生长均产生显着影响,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对苗高生长的影响大于对地径生长的影响,且各种源间苗高影响差异显着。轻度干旱对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重度干旱抑制苗木生长。干旱胁迫抑制了墨西哥柏苗高的生长,D4种源受抑制程度最大。重度干旱下对根系生长抑制作用显着,与对照相比根系总长度均大幅度下降,轻度干旱促进了根系的均匀生长;重度干旱只能促进0.0~1.0mm等级的根系生长。干旱胁迫促进了墨西哥柏幼苗地径的生长,除D6、D7、D9和D10种源,其他均出现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胁迫初期干旱对细胞膜系统造成了伤害,而后期则可能因为适应干旱环境从而恢复了膜系统,导致电导率含量下降。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梯度的增大,墨西哥柏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叶绿素总量(Chla+Chlb)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干旱胁迫导致墨西哥柏针叶丙二醛(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最大为D3种源,在干旱T4处理下MDA含量高达290.41nmol/g。D5-D10六个种源仅在干旱胁迫在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10%以下时伤害最大。墨西哥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持续干旱胁迫下随着胁迫梯度的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变化趋势不明显,在干旱胁迫下墨西哥柏能够通过POD活性的提高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细胞膜,使自由基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从而防止自由基对细胞膜更严重的伤害。在胁迫末期还出现了POD活性下降的现象,暗示了墨西哥柏抗氧化能力的衰退。干旱胁迫下,随干旱时间和干旱程度的增加,墨西哥柏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积累。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与可溶性糖浓度变化相似。10种墨西哥柏在干旱强度T1和T2处理下随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浓度呈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D6、D8、D9和D10种源只在干旱强度T4处理下可溶性糖浓度呈一直上升的趋势,说明在这种干旱强度下这四种植株受到了伤害,其它处理下可溶性糖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似,无显着差异,抗旱性较好;D1和D7种源在处理T3和T4两个梯度下可溶性糖浓度呈一直上升的趋势,抗旱性较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权重法等多种方法对实验中分析的16个指标(苗高、地径等)进行综合评价,10种墨西哥柏种源的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D9、D5、D3、D10、D8、D7、D6、D1、D4、D2。把苗高、地径、叶片含水量、叶绿素总含量、相对电导率含量、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7个参数因子值代入模型,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种源耐盐能力,筛选出了强耐盐抗旱种源为:D10(Ejido sierra de agua)、D3(La cienega)。

张颀[10](2013)在《平欧杂种榛抽条机理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Fisch.×Corylus avellana L.)是以我国的平榛(Cheterophylla Fisch.)为母本,以欧榛(C. avellana L.)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而培育出的种间杂种,是我国主要栽培种。平欧杂种榛能够抗低温,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抽条现象。本试验以山西农业大学榛种质资源圃中的12个杂种榛品种(系)为试材,对其进行了生长季la生枝条横切面、皮层皮孔和吸收根横切面的组织解剖构造观察,系统的研究了组织解剖构造与抗抽条特性的关系,评价了12个杂种榛品种(系)的抗抽条能力。并对其中的7个杂种榛品种(系)进行了休眠期生理指标动态研究,明确了杂种榛在山西省太谷县的生理敏感期。并对杂种榛实施了3种防抽条措施,为杂种榛的抽条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杂种榛抽条主要是早春根系吸收的水分无法满足地上部消耗的水分,从而枝条含水量过低引起的。2.山西省太谷县杂种榛越冬期间生理敏感期为2月中旬;且杂种榛品种(系)的枝条含水量低于30%时,极易导致抽条。2月中旬和3月中旬的枝条含水量与抽条程度呈显着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为-0.8623*和-0.9653**。3.杂种榛品系82-7、85-73,12个供试验材料中较抗抽条的品系,其抽条指数分别为4.35%和7.22%。4.1a生枝条髓部面积与木质部面积比率小、木质射线面积与木质部比率大的品种(系)不易抽条,反之易抽条;皮孔面积占枝条表面积比值小的品种(系)不易抽条,反之易抽条;吸收根中导管密度和材皮比大的品种(系)不易抽条,反之易抽条。5.去雄花序和早春灌水是防止杂种榛抽条的有效措施。

二、美国黑核桃实生幼苗地上部分生长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黑核桃实生幼苗地上部分生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果黑核桃生长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基本情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9个品种生长量
    2.2 9个品种生长规律分析
    2.3 盆栽与大田栽植年生长量比较
3讨论

(2)薄壳山核桃耐淹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水淹胁迫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1.3.2 水淹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3.3 水淹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3.4 水淹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研究内容
    2.3 试验设计
    2.4 研究方法
        2.4.1 形态指标观测
        2.4.2 生长指标测定
        2.4.3 光合指标测定
        2.4.4 生理生化测定
        2.4.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水淹对薄壳山核桃形态与生长的影响
    3.1 水淹胁迫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影响
        3.1.1 植物叶片形态变化
        3.1.2 植物茎基部及根系形态变化
    3.2 水淹胁迫对植物生长特征的影响
        3.2.1 植物根系生长变化
        3.2.2 植物地上部分生长变化
        3.2.3 植物生物量的变化
        3.2.4 植物成活率的变化
第四章 水淹对薄壳山核桃光合特性的影响
    4.1 环境因子日变化特征
    4.2 水淹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4.2.1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4.2.2 气孔导度日变化
        4.2.3 胞间CO_2浓度日变化
        4.2.4 蒸腾速率日变化
        4.2.5 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3 水淹胁迫对植物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4.3.1 光响应曲线拟合
        4.3.2 不同处理薄壳山核桃幼树光响应曲线比较
        4.3.3 水淹对光响应曲线生化参数的影响
第五章 水淹对薄壳山核桃生理生化的影响
    5.1 水淹胁迫对植物膜系统的影响
        5.1.1 水淹胁迫对质膜透性的影响
        5.1.2 水淹胁迫对丙二醛的影响
    5.2 水淹胁迫对植物抗氧化酶的影响
        5.2.1 水淹胁迫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5.2.2 水淹胁迫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5.2.3 水淹胁迫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3 水淹胁迫对植物渗透物质调节的影响
        5.3.1 水淹胁迫对可溶性糖的影响
        5.3.2 水淹胁迫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5.4 水淹胁迫对植物光合色素的影响
    5.5 水淹胁迫对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
    5.6 相关性分析
第六章 讨论
    6.1 水淹对薄壳山核桃形态的影响
    6.2 水淹对薄壳山核桃生长的影响
    6.3 水淹对薄壳山核桃光合特性的影响
    6.4 水淹对薄壳山核桃生理生化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3)辽西地区新疆野杏引种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野杏概述
        1.1.2 野杏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1.2 林木引种研究现状及适应性评价方法
        1.2.1 林木引种研究现状
        1.2.2 适应性评价方法
    1.3 杏属植物引种研究进展
        1.3.1 杏属植物引种现状
        1.3.2 杏属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1.3.3 杏属植物抗寒生理特性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引种新疆野杏苗期适应性评价
    2.1 种源地与引种地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引种地与种源地气候比较
        2.3.2 引种新疆野杏出苗率和嫁接成活率
        2.3.3 引种新疆野杏苗期生长量
        2.3.4 引种新疆野杏物候期特性
        2.3.5 引种新疆野杏抗虫害能力
        2.3.6 引种新疆野杏苗期适应性评价
    2.4 讨论与小结
        2.4.1 讨论
        2.4.2 小结
第三章 引种新疆野杏光合生理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研究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引种新疆野杏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月变化
        3.2.2 引种新疆野杏蒸腾速率日变化、月变化
        3.2.3 引种新疆野杏气孔导度日变化、月变化
        3.2.4 引种新疆野杏光合生理指标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3.2.5 引种新疆野杏光合指标平均值的差异性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引种新疆野杏抗寒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1.3 引种新疆野杏抗寒性综合评价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引种新疆野杏枝条解剖结构
        4.2.2 引种新疆野杏枝条含水量
        4.2.3 低温胁迫下引种新疆野杏电导率变化
        4.2.4 低温胁迫下引种新疆野杏无性系抗寒生理特性
        4.2.5 引种新疆野杏抗寒性综合评价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4)栓皮栎实生幼苗生长发育动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幼苗采样和生物量测定
    2.2 总糖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栓皮栎幼苗根、茎、叶生长动态
    3.2 栓皮栎幼苗各器官干物质量积累
    3.3 栓皮栎幼苗各器官总糖质量分数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5)核桃属种间杂交品种生长及繁育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杂交育种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1.2.2 核桃种间杂交新品种选育及性状特征描述
        1.2.3 核桃无性繁育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及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种间杂交品种表型标记性状筛选及应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间杂交品种的植物学性状观测和分析
        2.2.2 种间杂交品种主要植物学性状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分析
        2.2.3 种间杂交品种表型标记的筛选
        2.2.4 种间杂交品种表型标记的验证和应用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种间杂交品种生长进程和生长优势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间杂交品种生长性状分析
        3.2.2 种间杂交品种生长特性分析
    3.3 讨论
        3.3.1 种间杂交品种的杂种优势表现
        3.3.2 种间杂交品种年轮特征分析
        3.3.3 种间杂交品种生长进程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种间杂交品种砧木对接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4.1 试验地概况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种间杂交品种砧穗组合嫁接亲和性分析
        4.3.2 种间杂交品种砧穗组合生物量比较
        4.3.3 种间杂交品种砧穗组合生长量比较
        4.3.4 种间杂交品种砧穗组合光合特性分析
    4.4 讨论
        4.4.1 种间杂交品种做砧木对接穗生长发育的影响
        4.4.2 种间杂交品种做砧木对接穗光合特性的影响
        4.4.3 砧穗互作机理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种间杂交品种不定根发生的DNA甲基化研究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DNA提取及检测
        5.1.3 Methyl RAD-Seq文库构建及上机测序
        5.1.4 测序数据分析
        5.1.5 甲基化测序结果的qRT-PCR验证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5.2.2 甲基化位点在全基因组上的分布
        5.2.3 甲基化位点在不同功能元件上的分布
        5.2.4 DNA甲基化水平分析
        5.2.5 测序数据重复性评价
        5.2.6 差异甲基化位点筛选和分析
        5.2.7 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5.2.8 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的KEGG代谢通路分析
        5.2.9 甲基化测序结果的qRT-PCR分析
    5.3 讨论
        5.3.1 Methyl RAD-Seq技术稳定性评价
        5.3.2 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分布
        5.3.3 差异甲基化位点相关基因功能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种间杂交品种的鉴定及分类学地位
        6.2.2 种间杂交品种生长优势的形成机理
        6.2.3 种间杂交品种果材兼用模式的利用
        6.2.4 种间杂交品种不定根发生的DNA甲基化机制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大别山山核桃良种性状及播种育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大别山山核桃的种群分布
    1.2 大别山山核桃的营养保健价值
    1.3 大别山山核桃的开发利用
    1.4 大别山山核桃的生长习性、栽培特点
    1.5 大别山山核桃的生产现状
    1.6 大别山山核桃良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1.7 大别山山核桃苗木繁育
    1.8 山区经济林生态栽培
2 引言
    2.1 研究目的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良种性状分析
        2.2.2 苗木培育
        2.2.3 复合栽培
    2.3 课题来源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1.1 优树天然林概况概况
        3.1.2 育苗试验地概况
        3.1.3 复合栽培地概况
    3.2 供试材料
    3.3 试验设计
        3.3.1 大别山山核桃良种选育试验设计
        3.3.2 大别山山核桃苗木培育试验设计
        3.3.3 大别山山核桃生态栽培试验设计
    3.4 测定方法
        3.4.1 大别山山核桃优株果实性状分析
        3.4.2 大别山山核桃播种育苗
        3.4.3 大别山山核桃生态指标测定
    3.5 数据统计及计算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优株性状分析
    4.2 大别山山核桃播种育苗
        4.2.1 采种母树对种子质量和萌发的影响
        4.2.2 坚果处理对增温催芽的影响
        4.2.3 催芽环境温湿度对芽苗发育情况的影响
        4.2.4 增温催芽与常温播种对大别山山核桃出芽影响的比较
        4.2.5 播种育苗
    4.3 大别山山核桃林药复合栽培模式
        4.3.1 大别山山核桃+结香复合栽培
        4.3.2 大别山山核桃+结香+黄精/白芨/重楼复合模式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7)西藏核桃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西藏核桃的研究进展
    1.1 西藏核桃的起源
    1.2 西藏核挑的分布
        1.2.1 西藏核桃的地理分布
        1.2.2 西藏核桃的气候类型分布区
        1.2.3 西藏核桃种的分布
    1.3 西藏核桃的种质资源
        1.3.1 西藏核桃群落类型及特征
        1.3.2 西藏核桃的坚果特征
        1.3.3 西藏核桃的营养价值和核桃产品开发
        1.3.4 遗传多样性研究
    1.4 西藏核桃的栽培
        1.4.1 引种
        1.4.2 本土优良单株选育
2 西藏核桃研究的发展趋势
    2.1 培育西藏核桃优良品种
    2.2 加强高寒条件下核桃丰产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
        2.2.1 高寒条件下西藏种源地核桃优良品种的扩繁技术
        2.2.2 适合产业化的生产管理技术
    2.3 加强种质资源的调查和保护
    2.4 大力培养科研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
    2.5 加大核桃产品开发力度,拓展核桃产业链

(8)突尼斯软籽石榴冻旱的发生与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突尼斯软籽石榴概况
    1.2 泰山红石榴品种概况
    1.3 我国近几年石榴冻害现状
        1.3.1 石榴冻害的现状
        1.3.2 石榴抽条的现状
    1.4 石榴冻害与抽条的区别
    1.5 石榴冻旱的原因
    1.6 实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石榴种植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及地点选定
    2.3 实验试材种植地的温湿度变化测定记录
    2.4 试验处理与方法
        2.4.1 石榴不同冻害等级划分标准
        2.4.2 不同物理保护措施对石榴冻旱的影响
        2.4.3 喷施不同叶面肥和生长抑制剂对石榴冻害的影响
        2.4.4 不同物理保护与喷施化学试剂相结合对石榴冻旱影响
        2.4.5 不同防冻防抽乳质保护剂对石榴离体枝条的保水效果
        2.4.6 不同防冻防抽乳质保护剂对石榴活体枝条保水效果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期间的温度变化
    3.2 不同保护措施对石榴冻旱的影响
        3.2.1 不同物理保护措施对石榴冻旱的影响
        3.2.2 喷施不同叶面肥和生长抑制剂对石榴冻旱影响
        3.2.3 不同物理保护与喷施化学试剂相结合对石榴冻旱影响
    3.3 不同防冻防抽乳质保护剂对石榴离体枝条保水效果的影响
        3.3.1 新高脂膜、免套膜袋等七种试剂对石榴离体枝条保水效果的影响
        3.3.2 固体石蜡、液体石蜡、甘油对石榴离体枝条保水效果的影响
        3.3.3 不同浓度的干湿胶对石榴离体枝条保水效果的影响
        3.3.4 不同 VAc(醋酸乙烯酯)与干湿胶配比对石榴离体枝条保水效果的影响
        3.3.5 不同固体石蜡对石榴离体枝条保水效果的影响
    3.4 不同防冻防抽乳质保护剂对石榴活体枝条保水防冻效果的影响
4 讨论
    4.1 石榴冻害与温度之间关系
    4.2 不同物理保护措施对石榴冻旱的影响
    4.3 喷施不同叶面肥和生长抑制剂对石榴冻害的影响
    4.4 不同物理保护与喷施化学试剂相结合对石榴冻旱影响
    4.5 不同防冻防抽乳质保护剂对石榴离体与活体枝条保水效果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墨西哥柏幼苗生长规律及其耐盐抗旱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墨西哥柏引种简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墨西哥柏生物特性研究
        1.3.2 墨西哥柏良种选育
        1.3.3 墨西哥柏人工造林
        1.3.4 幼苗生长规律研究
        1.3.5 植物抗旱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1.3.6 植物抗盐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1.3.7 植物抗逆性的评价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墨西哥柏育苗技术及幼苗生长规律
    2.1 实验方案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地概况
        2.1.3 内容与方法
        2.1.4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子的生理特征
        2.2.2 物候与生长规律研究
        2.2.3 墨西哥柏播种苗越冬成活率
        2.2.4 苗高、地径、分支数年生长规律变化
        2.2.5 不同种源地墨西哥柏幼苗光合作用差异分析
        2.2.6 不同种源地墨西哥柏综合评价
    2.3 小结
3 干旱胁迫对墨西哥柏的影响
    3.1 实验方案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区概况
        3.1.3 实验处理
        3.1.4 内容及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干旱胁迫对墨西哥柏生长的影响
        3.2.2 干旱胁迫对墨西哥柏根系的影响
        3.2.3 干旱胁迫对墨西哥柏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2.4 耐旱性综合评价
    3.3 小结
4 盐胁迫对墨西哥柏的影响
    4.1 实验方案
        4.1.1 实验材料与实验地
        4.1.2 实验处理
        4.1.3 内容及方法
        4.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及初生幼苗耐盐的研究分析
        4.2.2 盐胁迫对墨西哥柏一年生幼苗的影响
        4.2.3 墨西哥柏耐盐性综合评价
    4.3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10)平欧杂种榛抽条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1 榛子概况
        1.1 形态特征及经济价值
        1.2 资源分布及栽培概况
        1.3 榛子研究进展
    2 果树抽条研究概况
        2.1 抽条与冻害的区别
        2.2 抽条时期及危害
        2.3 抽条致因
        2.4 抽条研究进展
        2.5 抽条的预防措施
    3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一章 平欧杂种榛越冬生理指标动态检测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验地概况
        1.1.3 试验设计
        1.1.4 测定方法
        1.1.5 数据分析
    1.2 平欧杂种榛抽条情况调查及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
        1.2.1 不同品种(系)间抽条指标的比较
        1.2.2 不同品种(系)杂种榛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及与抽条指数的相关分析
第二章 平欧杂种榛组织构造观察
    2.1 平欧杂种榛1a生枝横切的组织解剖构造观察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2 平欧杂种榛1a生枝皮层组织构造、皮孔密度观察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3 平欧杂种榛根系组织构造观察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3.3 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平欧杂种榛防抽条控制措施
    3.1 不同品种(系)杂种榛对防抽条措施的影响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2 不同防抽条措施的差异性比较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榛子生理指标动态变化与抽条敏感期
    4.2 不同品种(系)杂种榛抗抽条能力
    4.3 1a生枝组织解剖结构与抽条的关系
    4.4 皮层结构与抽条的关系
    4.5 吸收根组织解剖结构与抽条的关系
    4.6 防抽条措施的探讨
    4.7 杂种榛抽条原因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致谢

四、美国黑核桃实生幼苗地上部分生长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果黑核桃生长规律分析[J]. 李高阳,袁新征,张龙. 河南林业科技, 2021(03)
  • [2]薄壳山核桃耐淹特性研究[D]. 陈雪.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3]辽西地区新疆野杏引种适应性研究[D]. 夏泽臻.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栓皮栎实生幼苗生长发育动态特征[J]. 刘琳奇,李扬,王谦,陈景玲,杨喜田,樊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05)
  • [5]核桃属种间杂交品种生长及繁育特性研究[D]. 李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1)
  • [6]大别山山核桃良种性状及播种育苗研究[D]. 谢地.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5)
  • [7]西藏核桃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任德智,潘刚,同延玲,裴东. 福建林业科技, 2013(02)
  • [8]突尼斯软籽石榴冻旱的发生与预防[D]. 李敏.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9]墨西哥柏幼苗生长规律及其耐盐抗旱特性研究[D]. 刘奕琳.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4)
  • [10]平欧杂种榛抽条机理初步研究[D]. 张颀.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

标签:;  ;  ;  ;  

美国黑核桃苗地上部分生长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