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完善低保配套政策

郑州市完善低保配套政策

一、郑州市完善低保配套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訾柳清[1](2021)在《郑州市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蔺亚娟[2](2020)在《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城乡关系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要解决好的核心问题。城镇和乡村本质上是互为唇齿、相互促进的关系,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繁荣和支撑,乡村的振兴也离不开城镇的辐射和带动。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河南作为传统的农业和人口大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任重道远,当下我们必须要研究和解决如何科学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存在密切的耦合机制,研究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提高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有利于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城乡融合的重大战略,也是破解“三农”困境,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因此,以河南省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城乡耦合机制;其次构建了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由于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乡村振兴水平、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状况各有差异。基于此,本文展开以下两方面研究:一是对2010—2018年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度和协调度作出全面评价;二是选取2010年和2018年为研究节点,进行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区域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从时序耦合视角来看,2010-2018年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增长态势,其中乡村振兴水平持续增长,新型城镇化的增长趋势较为缓慢。2010-2018年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关系都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波动幅度较小,耦合协调水平比较高,协调等级经历了“勉强协调-良好协调”的变化,且省内多数城市处于良好协调阶段。从空间耦合视角来分析,2018年各市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数相较于2010年均有所提升,且各市的乡村振兴指数则差异较小。省内各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度都较高,全都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关系以初级协调为主。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空间格局存在区域差异性,具有空间异质性。经济发达的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能够相互促进,形成协调发展的局面;经济处于劣势的地区,乡村振兴严重滞后于新型城镇化的步伐,二者未能协调共进。接着本文采用Moran指数法分析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的空间聚集现象,分析得出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呈现显着的正向空间关联收敛效应,并形成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两极化现象。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左宇[3](2019)在《郑州市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为社会发展创造稳定局面、保障国民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医保制度经过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已建成了由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等医保制度共同构成的基本实现全民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但由于我国社会结构呈现城乡二元的特征,三项医疗保险制度也分立运行,此外受制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医保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多元化”、“碎片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城镇与乡村、职工与居民分属不同医保范畴,且归属不同部门管理。这种分割既不利于社会成员公平地享有医保服务,也不利于不同地区之间劳动力资源的流动,进一步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最终影响了我国医保制度发展的可持续性。随着当前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镇与农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城乡居民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更加频繁、就业身份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16年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对全国范围内整合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制度做出了明确的部署。郑州市根据国家及河南省相关政策出台规定自2017年起实施由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管理的城乡统筹、公平可及、管理规范、便民高效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作为河南省省会的郑州市是省内人口流动规模最大的城市,随着近年来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许多郊县农民由于失地而面临收入、身份以及就医方式的转变。研究郑州市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对于实现郑州市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维护城乡居民健康平等,进而推动郑州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了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与调研访谈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首先将整合城乡医保制度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其次梳理了我国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并以郑州市为例从多个方面对三项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比较;再次对国内四种典型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提供经验借鉴与启示;最后从政策背景、政策基本规定以及其他补充政策等方面对郑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进行研究,包括郑州市城乡医保制度整合效果,整合后居民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郑州市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过程中存在医保经办管理体系需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需提高、缺乏与职工医疗保险之间的衔接机制以及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医保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增设居民医保与职工医保转化机制、建立城乡医保动态筹资机制和积极组建郑州市医疗保障局等五个方面。

王娟[4](2019)在《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空间现象,近年来在各地城中村拆除重建的同时,安置村民的居住环境、身份特征、收入来源和就业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从目前的城中村改造实践来看,改造过程更多体现的是政府和企业的意志,忽视了村民作为改造主体之一的各项权益,有失社会的公平正义,并导致城中村改造面临很大的阻力,矛盾冲突不断。随着各地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全面展开,从村民视角对已经实施改造的城中村进行系统评价,从而为后续改造工作和谐有效地开展及为政策制定提供经验支持,就显得越发迫切而重要。本文基于村民视角,以村民的利益关怀为出发点,结合24个典型实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郑州不同阶段的城中村改造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和后评价,并剖析各阶段影响改造效果的主要问题,进而对城中村改造策略和政策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郑州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的系统梳理,揭示出郑州城中村改造进程的发展轨迹,分别是市场运作初步探索阶段、三方参与快速推进阶段、规划引领的调整阶段和棚户区改造全面实施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村集体与投资商联合改造或投资商独立改造的形式,通过市场运作吸引企业投资开发;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负责决策引导,开发商负责对村民安置补偿以及安置区和开发区建设,村集体负责沟通协调,三方共同参与快速推进改造实施;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市政府收回规划编制权,改造突出了规划引领作用;第四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城中村改造纳入到郑州大棚户区改造范围之中,政府在改造过程中发挥主导和全程监管的作用。(2)借鉴相关领域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重点在物质空间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和环境效果等四个维度上展开评价;基于村民满意度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维度指标的权重;结合郑州城中村改造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评价的等级标准。运用该体系对郑州城中村改造效果进行评价后认为,四个阶段的经济效果和环境效果的后评价结果较好,物质空间效果的后评价结果次之,社会效果的后评价结果相对较差。其中,物质空间效果的景观设计、活动场地与设施、场所文脉、户型、墙面、地面、供暖、楼电梯等指标以及社会效果的居委会配备、村民社会保障、村民就业安置、公众参与度等指标的较低得分,影响了村民对物质空间效果、社会效果以及综合效果的后评价结果。(3)从村民视角研究揭示了各阶段影响改造效果的主要问题。第一阶段主要存在产业形态单一,商业和办公物业配比较高;缺少公益用房、原村庄文化及风俗功能用房;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未有效实施;村民经济收入单一等问题。第二阶段主要存在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不足;房屋质量问题普遍;村民城市化转型不彻底;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问题。第三阶段主要存在建筑形态单一,户型配比不够灵活;景观绿化效果差,村庄场所文脉缺失;村民参与度较低;村民补偿金没有合理规划等问题。第四阶段主要存在社会性问题突出;过渡安置政策有待完善;村民社会保障力度降低;村民租金收益有所下降等问题。进一步总结了以上各个阶段影响改造效果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安置区物质空间改造效果一般;自上而下的改造,村民参与度较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失地村民后续发展乏力,缺乏制度保障等。(4)基于以上研究,结合城市发展现状,提出基于村民视角的科学有效的城中村改造策略和制度保障。首先,城中村改造应以多元目标体系为指导,策略包括建立城中村改造多元竞争机制、规划和建设满足安置村民需求的物质空间环境、保护和传承城中村地域文化、提高村民的后续发展潜力、促进公众参与。其次,相应的制度保障包括建立科学多元的征地补偿机制、完善失地村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体制改革配套机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毛玮玮[5](2017)在《郑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在持续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背景下,公平地保障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成为目前最基本的任务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已经实现了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近些年,郑州市经济水平得到了显着提升,进入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队列,从财政收入到人力资源等各方面都走在全省首位,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在郑州市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能对该趋势在全国的大力推广做出很好的榜样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全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与实践,陈述了我国推动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取得的现实成果,并重点分析了对郑州市参考价值较大的长沙市实现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的经验,为郑州市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作参考目标。之后通过历年数据与资料的分析对比,对郑州市现行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保障、保障标准、管理模式以及财政投入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阐述了消除现有差异,实现郑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是很有必要的。随后分析了郑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实施的可行性。分述了目前实现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具备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提升、基层低保管理能力增强等有利条件与市级低保建设理念落后、资金筹措机制不够健全、低保动态管理能力较弱等制约因素,以及通过转变城乡低保建设理念、加大农村低保资金投入、完善城乡低保监督机制、健全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等有效途径打破制约。希望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能提出一些推进郑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尽快实现的方法。

雷斌[6](2017)在《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权利均等化的过程。如何使农业转移人口平等地享有与城镇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权利,在考虑公平和效率的基础上如何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减少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差异,在考虑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如何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文献,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定量研究的不多,对其配置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很少。大多数的研究都停留在定性描述农业转移劳动力公共服务的内涵、区域现状、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等方面。对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均建立在无空间效应的假设基础上,并使用忽视空间效应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模型估计,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模型的设定偏差问题,致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和推论不够完整、科学,缺乏应有的解释力。本文首先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转移劳动力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情况,并将几种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空间计量模型建立及检验和溢出效应模型建立及应用方面分别予以述评。其次,对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现状进行分析,从经济基础、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以及社会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AHP和熵值法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对每个指标赋予权重,测算出湖北省12个地级市2007—2014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并运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以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其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发现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差异系数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变异系数处于较高的水平,均等化程度显着降低。从基尼系数来看,湖北省地级市整体的基尼系数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程度逐渐加剧。通过核密度估计可以看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偏态的双峰分布的总体态势基本不变,湖北省12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处于两极分化的形势。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总体上普遍进步,但各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增长幅度显着不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总体上呈现出的两极分化趋势逐渐缓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再次,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别定性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再借助于湖北省各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的面板数据,建立基于空间权重矩阵,探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利用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测算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测算结果发现:(1)2007到2014年湖北省各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全局自相关指数均为负值,相关系数在-0.26到-0.22之间逐年递增通过显着性检验;2014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与2007年保持大致相同的态势。(2)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角度,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可归因于如下几个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分权状况、政府支持力度、供给成本和城乡二元结构。由于SLM模型比SEM模型更适合解释自变量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影响,运用SLM模型进行回归,结果显示:政府财政分权状况、政府支持力度、城乡二元结构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供给成本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现不显着的正向影响。最后,从制度、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三个方面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机制进行创新,并且从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需求表达路径、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加快农业转移人口与公共服务配置实践探索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魏后凯,盛广耀[7](2015)在《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障碍与推进思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国各地对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的最终目标和人民的期待还有很大的距离。本文在梳理总结近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展的基础上,分析考察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和问题,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1)明确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2)科学确定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时间表;(3)建立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4)加快推进各项相关配套改革;(5)建立多元化的改革成本分担机制。

高乐[8](2014)在《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研究》文中提出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各地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逐渐加大。为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我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将住房保障覆盖率提高到20%。截止2013年末,我国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新增就业人口、外出农民工数量分别达到24500万、1310万和16610万。在住房需求量持续增长的形势下,如何实现公共租赁住房公平分配,达到“应保尽保”?公共租赁住房与廉租住房并轨运行,所面临的保障对象混合轮租问题如何解决?我国住房保障法律支撑体系薄弱,所引发的审核与监督效率低下、保障对象退出难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将影响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本文主要针对这几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实现一定的社会指导意义。本文以完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体系为核心,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研究。首先,对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总结2010年以来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的政策发展。第二,通过对国内外公共住房管理模式的剖析,分别从建设计划、管理机构设置、准入管理、审核与监督过程、分配管理、退出管理等几方面分析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三,基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衡量的基本原理,以国内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模式较为典型的两个地区为例,对其申请准入线及租金补贴标准线的合理性进行验证,为完善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政策提出改进措施。第四,以具有代表性地区为例,构建住房分配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公共租赁住房分配的指标权重,依据“综合评分法”提出合理的轮候配租方案。第五,基于“惩罚+引导+激励”的多元化退出制度,提出构建公共租赁住房退出机制的思路。最后,借鉴国外公共住房管理经验,分别从公租房管理模式、房源筹集、资金支持以及管理政策等几方面,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陈政[9](2014)在《制度堕距视角下新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研究 ——基于郑州市的调查分析》文中指出论文始于对郑州市“新贫困”群体长时间的接触和调查。经过对于毕业大学生不能在城市立足,为什么得不到保障?单亲母亲沦为“新贫困”群体,谁又能够理解等思考之后,提出制度堕距是“新贫困”群体被低保、公租房、医疗救助排斥的原因。因此对“新贫困”群体的概念做了新的发展,对制度堕距的概念做了新的总结。论文探讨在“新贫困”群体被救助制度排斥的情况下继续追问其是否需要低保、公租房、医疗救助,其需求结构又是什么。论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资料分析阶段主要运用频率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对救助需求上笔者主要通过单选题的交叉表、多选题的交叉表,外加相应的卡方检验来对数据进行分析。论文的理论视角是制度堕距,制度堕距运用在社会救助研究上,首次是由周利敏学者在“新贫困“群体的形成与社会救助政策改革研究课题中提出,具体概念在辛秋水学者制度堕距概念上做的总结和改变。论文的撰写从低保、公租房、医疗救助三个方面展开。每个方面从制度堕距对“新贫困”排斥、“新贫困”群体对救助的需要和政策建议进行分析。低保方面,低保制度在低保线的设置、定位对象、申请条件方面对“新贫困”群体造成的排斥,而“新贫困”群体对低保的需求达到39%。主要需求集中在无工作“新贫困”群体。公租房方面,公租房政策在政策的发布、社保的缴纳、年龄的限制等方面对“新贫困”群体造成了排斥,而“新贫困”群体对公租房的需求达到90%以上,主要需求集中在工作状态不稳定或无工作、月收入低和外地户籍的“新贫困”群体。医疗救助方面,医疗救助制度在定位对象、政策宣传、救助水平方面对“新贫困”群体造成了排斥,而“新贫困”群体对医疗救助的需求达到90%以上,主要需求集中在无工作、农民工二代的“新贫困”群体。论文是从整体上对“新贫困”群体进行研究,第一次把各个“新贫困”群体整合到一个需要社会救助的层面。也是首次针对郑州市“新贫困”群体的研究,郑州市公租房的改革也是全国首例“三房合一”的改革。但政府该不该给“新贫困”群体低保、公租房、医疗方面的救助?给了“新贫困”救助后又会有什么的结果?这些都是需要后续研究的。

徐红芬[10](2013)在《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实现从农民工到市民的转变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通过对河南省郑州、洛阳、鹤壁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测算结果显示,三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总成本为每人每年5.7万元,中央及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大致各承担总成本的1/3。目前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供求缺口很大,亟须金融支持,这需要从金融政策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生态和法律法规等相关配套体系方面进行科学设计。

二、郑州市完善低保配套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州市完善低保配套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2)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乡村振兴研究现状
        (二)新型城镇化研究现状
        (三)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研究
        (四)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内容
    四、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
    一、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一)新型城镇化
        (二)乡村振兴
        (三)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容差异
    二、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的城乡发展理论
        (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三)田园城市理论
        (四)耦合协调理论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机制及典型耦合模式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的理论依据和内在逻辑
        (一)乡村振兴促进新型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引导与推动乡村振兴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城镇化耦合机制
        (一)政治共享机制
        (二)经济共荣机制
        (三)文化共融机制
        (四)社会共建机制
        (五)生态共治机制
    三、国外典型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耦合模式
        (一)要素自由流动、城乡互动的美国模式
        (二)城市偏向的拉美和亚洲模式
        (三)Desakota模式--韩国
        (四)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空间融合的欧洲模式
    四、小结
第四章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现状
    一、河南省乡村振兴的成效与不足
    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现状与困境
        (一)城镇化水平低已成为制约实现现代化的突出短板
        (二)城镇化质量不高
        (三)中原城市群集合效应仍需放大
        (四)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第五章 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评价分析
    一、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成
        (一)指标选取原则
        (二)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的设置和依据
        (三)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设置和依据
    二、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的赋权
        (一)建立评估模型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指标权重确定
    三、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评价分析
        (一)河南省乡村振兴水平评价
        (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
        (三)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分析
    四、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良好协调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初级协调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勉强协调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耦合协调路径
        (二)建立有效的协调发展机制,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差距
        (三)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
        (四)重点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充分推进城乡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致谢

(3)郑州市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理论研究
    第一节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二元经济结构在医疗保险制度中的表现
    第二节 社会公平理论
        一、罗尔斯的公平理论
        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三、公平与效率在医疗保险制度中的体现
    第三节 公共产品理论
        一、公共产品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二、医疗保险的准公共产品性
第二章 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三项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第二节 三项医疗保险制度比较
        一、基本参保规定
        二、目标群体参保的强制性程度
        三、筹资机制
        四、补偿机制
        五、经办管理
第三章 国内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模式比较
    第一节 四种整合模式与实现路径
        一、“一元制”模式——东莞
        二、“全民免费医疗”模式——神木
        三、“多档次二元制”模式——成都
        四、“三元制”模式——太仓
    第二节 四种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一、共同特征
        二、经验借鉴与启示
第四章 郑州市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践
    第一节 郑州市的基本情况
        一、整体社会经济情况
        二、卫生资源基本情况
    第二节 郑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现状
        一、政策背景
        二、基本规定
        三、其他政策
        四、整合效果
    第三节 郑州市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后的居民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居民意愿影响因素
        三、研究结论
第五章 郑州市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问题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郑州市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问题
        一、医保经办管理体系建设需完善
        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需提升
        三、与职工医疗保险之间缺乏衔接机制
        四、医保政策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居民参保意愿仍需提高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加强医保管理队伍建设
        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三、增设居民医保与职工医保转化机制
        四、建立城乡医保动态筹资机制
        五、积极组建郑州市医疗保障局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郑州市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调查问卷
    第一部分 个人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 家庭基本信息
    第三部分 郑州市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后的满意度与参保意愿
致谢

(4)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中村改造的现实困境
        1.1.2 城中村改造是郑州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中村(Urban Village)
        1.3.2 安置区(Resettlement Area)
        1.3.3 后评价(Post-Evaluation)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相关研究与实践
    2.1 城中村相关研究
        2.1.1 国外城中村研究
        2.1.2 国内城中村研究
    2.2 后评价相关研究
        2.2.1 国外后评价理论与实践
        2.2.2 国内后评价理论与实践
    2.3 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相关研究
        2.3.1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研究
        2.3.2 城中村改造评价研究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
    3.1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构建
        3.1.1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的必要性
        3.1.2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的涵义
        3.1.3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的内容
        3.1.4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3.2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指标的选取
        3.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3.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关键点
        3.2.3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3.2.4 评价指标确定
    3.3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后评价指标的释义和评分标准
        3.3.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
        3.3.2 社会效果后评价
        3.3.3 经济效果后评价
        3.3.4 环境效果后评价
    3.4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后评价体系权重
        3.4.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和步骤
        3.4.2 后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3.4.3 指标体系权重计算结果
    3.5 模糊综合评价的构建
        3.5.1 评价方法选取
        3.5.2 模糊综合后评价法步骤
        3.5.3 评分结果百分制得分
        3.5.4 模糊判断矩阵及综合得分的确定
        3.5.5 聚类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市场运作初步探索阶段(2003-2006 年)
    4.1 改造背景
        4.1.1 城中村人居环境形态问题制约郑州城市发展
        4.1.2 先进地区的示范带动效应
    4.2 改造政策和特点
        4.2.1 相关政策
        4.2.2 政策特点分析
        4.2.3 改造计划安排
    4.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4.3.1 数据采集
        4.3.2 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4.3.3 指标结果统计
        4.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4.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4.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4.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4.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4.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4.4.5 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4.5 改造效果反思
        4.5.1 产业形态单一,商业和办公物业配比较高
        4.5.2 缺少公益用房和原村庄文化及风俗功能用房
        4.5.3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未有效实施
        4.5.4 村民经济收入趋于单一,房租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方参与快速推进阶段(2007-2008 年)
    5.1 改造背景
        5.1.1 郑州发展战略调整
        5.1.2 城市建设需要提高存量土地利用效率
        5.1.3 第一阶段改造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5.2 改造政策和特点
        5.2.1 相关政策
        5.2.2 政策特点分析
        5.2.3 改造计划安排
    5.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5.3.1 数据采集
        5.3.2 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5.3.3 指标结果统计
        5.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5.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5.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5.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5.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5.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5.4.5 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5.5 改造效果反思
        5.5.1 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不足
        5.5.2 房屋质量问题普遍,村民满意度低
        5.5.3 村民城市化转型不彻底
        5.5.4 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依然滞后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规划引领的调整阶段(2009-2011 年)
    6.1 改造背景
        6.1.1 郑州城市发展向外延与内涵相结合转变
        6.1.2 房地产市场发展刺激存量用地开发
        6.1.3 城中村改造现实困境需要进行调整
    6.2 改造政策和特点
        6.2.1 相关政策
        6.2.2 政策特点分析
        6.2.3 改造计划安排
    6.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6.3.1 数据采集
        6.3.2 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6.3.3 指标结果统计
        6.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6.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6.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6.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6.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6.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6.4.5 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6.5 改造效果反思
        6.5.1 建筑形态单一,户型配置不够灵活
        6.5.2 景观绿化效果较差,村庄场所文脉缺失
        6.5.3 改造过程公众参与度较低
        6.5.4 拆迁安置标准存在区域差异,补偿金使用没有合理规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棚户区改造全面实施阶段(2012-2017 年)
    7.1 改造背景
        7.1.1 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度环境
        7.1.2 城中村纳入郑州棚户区改造范围
    7.2 改造政策和特点
        7.2.1 相关政策
        7.2.2 政策特点分析
        7.2.3 改造计划安排
    7.3 后评价案例及模糊综合后评价结果
        7.3.1 数据采集
        7.3.2 评价案例及具体改造方案
        7.3.3 指标结果统计
        7.3.4 后评价模糊综合分值
    7.4 改造效果后评价分析
        7.4.1 物质空间效果后评价分析
        7.4.2 社会效果后评价分析
        7.4.3 经济效果后评价分析
        7.4.4 环境效果后评价分析
        7.4.5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7.5 改造效果反思
        7.5.1 社会性问题突出
        7.5.2 村民社会保障力度降低
        7.5.3 过渡安置政策有待完善
        7.5.4 村民租金收益有所下降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策略研究
    8.1 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不同阶段的共性问题
        8.1.1 安置区物质空间改造效果一般
        8.1.2 自上而下改造,公众参与度较低
        8.1.3 社会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8.1.4 村民后续发展乏力,缺少制度保障
    8.2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重新定位
        8.2.1 对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认识
        8.2.2 改造目标应向多元体系转变
        8.2.3 郑州城中村改造的方向
    8.3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策略
        8.3.1 建立多元竞争的城中村改造市场
        8.3.2 规划和建设满足村民需求的物质空间环境
        8.3.3 保护和传承城中村的地域文化
        8.3.4 提升村民的后续发展潜力
        8.3.5 提高村民素质,促进公众参与
    8.4 基于村民视角的城中村改造制度保障
        8.4.1 建立科学多元的征地补偿机制
        8.4.2 完善失地村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8.4.3 完善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机制
        8.4.4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8.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郑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相关概念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
    (四)理论工具
        1.罗尔斯正义论
        2.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
    (六)创新与不足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二、我国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一)我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现状
        1.保障情况
        2.资金投入
        3.附加保障
    (二)我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三、郑州市城乡低保制度的运行状况与一体化的必要性
    (一)郑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运行状况
    (二)郑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
        1.制度保障方面
        2.保障标准方面
        3.管理模式方面
        4.财政投入方面
    (三)郑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的必要性
四、郑州市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实现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1.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
        2.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提升
        3.基层低保管理能力增强
    (二)实现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1.市级低保建设理念落后
        2.资金筹措机制不够健全
        3.低保动态管理能力较弱
    (三)打破制约因素的有效途径
        1.转变城乡低保建设理念
        2.加大农村低保资金投入
        3.完善城乡低保监督机制
        4.健全经济状况核查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基本公共服务与劳动力转移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理论基础
    第一节 劳动力转移理论
        一、宏观模型
        二、微观模型
    第二节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一、社会契约理论
        二、公共产品理论
        三、公平正义理论
        四、福利经济学理论
        五、公共选择理论
        六、财政分权理论
    第三节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理论
        一、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区位理论
        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状况测度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绩效
        一、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历程
        二、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的主要成绩
        三、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有效性
        一、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
        三、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支出成本核算——以襄阳市为例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宏观制约因素
        一、财政税收制度
        二、土地制度
        三、经济结构
        四、政府定位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微观制约因素
        一、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需求的异质性
        二、社会阶层的差异性
    第三节 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空间关联格局
        一、研究方法
        二、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时空分异
    第四节 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一、空间计量模型
        二、影响因素假设
        三、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
    第一节 制度创新
        一、户籍制度创新
        二、供给制度创新
        三、投入保障制度
        四、决策制度
        五、监督机制
    第二节 市场机制创新
        一、完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市场机制
        二、规范公共服务资源市场行为
    第三节 社会机制创新
        一、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公众参与
        二、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维权机制
        三、丰富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生活
第六章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政策建议
    第一节 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制度层面的问题
        二、非制度层面的问题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需求表达路径
        一、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存在的基本问题
        二、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基本路径
    第三节 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充分稳定就业
        二、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充分享受教育的权利
        三、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住有所居
        四、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
        五、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后顾之忧
        六、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节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与公共服务配置实践探索
        一、加强以人为核心的顶层设计
        二、深化户籍制度综合配套改革
        三、形成多层次的城市发展格局
        四、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
        五、建立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障碍与推进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年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
    ( 一) 国家层面的户籍制度改革。
    ( 二) 地方层面的户籍政策调整。
    ( 三) 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和特点。
二、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的障碍和问题
    ( 一) 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 二) 户籍制度改革缺乏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
    ( 三) 户籍制度改革与其他相关制度改革不配套。
    ( 四) 人口流向集中加大了户籍制度改革的难度。
    ( 五) 户籍制度改革存在服务于城市发展的误区。
三、新时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路
    ( 一) 明确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 二) 科学确定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时间表。
    ( 三) 建立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
    ( 四) 加快推进各项相关配套改革。
    ( 五) 建立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机制。

(8)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相关理论
        1.4.1 社会保障理论
        1.4.2 福利经济学理论
        1.4.3 政府干预理论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3 主要数据来源
        1.5.4 论文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模式
    2.1 公共租赁住房的概念
        2.1.1 公共租赁住房的内涵
        2.1.2 公共租赁住房的特点
    2.2 我国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的发展
        2.2.1 政策的梳理
        2.2.2 政策的改革
    2.3 国内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模式
        2.3.1 管理机构设置
        2.3.2 管理政策
    2.4 发达地区公共住房管理模式
        2.4.1 美国模式
        2.4.2 香港模式
        2.4.3 新加坡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公共租赁住房管理问题分析
    3.1 建设计划
        3.1.1 保障覆盖率不足
        3.1.2 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3.2 机构设置
    3.3 准入管理
        3.3.1 准入条件制定不合理
        3.3.2 准入线划分标准缺乏合理性
        3.3.3 租金制定标准缺乏合理性
    3.4 审核与监督过程
    3.5 分配管理
        3.5.1 分配方式存在的问题
        3.5.2 公开摇号法存在的问题
        3.5.3 计分排序法存在的问题
    3.6 退出管理
        3.6.1 房源有限退出机制难以有效运行
        3.6.2 政策单一缺乏强制性和激励性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研究
    4.1 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衡量
        4.1.1 住房支付能力的概念
        4.1.2 衡量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方法
        4.1.3 住房支付能力衡量方法的比较
        4.1.4 相关数据的选取
    4.2 申请准入线合理性验证
        4.2.1 验证的基本原理
        4.2.2 实例分析
        4.2.3 结论分析
    4.3 租金补贴标准线合理性验证
        4.3.1 验证的基本原理
        4.3.2 实例分析
        4.3.3 结论分析
    4.4 公共租赁住房轮候配租
        4.4.1 公共租赁住房轮候配租方案设计
        4.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3 住房分配模型的建立
        4.4.4 实例分析
    4.5 构建公共租赁住房退出机制
        4.5.1 差别化退出制度
        4.5.2 激励型退出制度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体系的建议
    5.1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模式
        5.1.1 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
        5.1.2 加快推进公租房并轨管理
    5.2 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筹集
        5.2.1 鼓励私人开发商投资建设
        5.2.2 从政策上缓解房源短缺问题
        5.2.3 “代租”存量房,扩大住房供应量
    5.3 公共租赁住房资金支持
        5.3.1 扩大建设资金来源
        5.3.2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5.4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政策
        5.4.1 合理制定准入与退出标准
        5.4.2 完善审核与监督机制
        5.4.3 建立严厉的惩罚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制度堕距视角下新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研究 ——基于郑州市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二) 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四) 研究意义
    (五) 概念的界定
    (六) 研究概况
二、低保制度对“新贫困”群体的排斥
    (一) 制度堕距下低保对“新贫困”群体的排斥
        1. 低保标准设置过低
        2. 户籍制度的排斥
        3. 对象定位的滞后
        4. 申请条件的限制
        5. “新贫困”群体对低保政策公平性评价
    (二) 对于“新贫困”群体低保需要的分析
    (三) 对于低保制度创新的建议
        1. 低保线的适当调整
        2. 户籍制度的改革
        3. 覆盖面的扩大
        4. 申请条件的与时俱进
三、公租房制度对“新贫困”群体的排斥
    (一) 制度堕距下公租房对“新贫困”群体的排斥
        1. “新贫困”的居住现状
        2. 申请程序的排斥
        3. 公租房租金贵、位置偏
        4. 公租房投入资金少建设迟缓
        5. 政府机构的不作为
        6. “新贫困”群体对公租房政策公平性评价
    (二) 对“新贫困”群体是否需要公租房的分析
    (三) 对公租房改革的建议
        1. 申请程序的调整
        2. 租金、位置的理想定位
        3. 加大对公租房建设的投入
        4. 政府机构监督方式的转变
四、医疗救助制度对“新贫困”群体的排斥
    (一) 制度堕距下医疗救助对“新贫困”群体的排斥
        1. 对象定位的滞后
        2. 宣传的不到位
        3. 救助水平有待提高
        4. “新贫困”群体对医疗救助的满意度评价
    (二) 对“新贫困”群体是否需要医疗救助的分析
    (三) 对医疗救助政策创新的建议
        1. 救助对象的扩大
        2. 宣传的创新
        3. 救助水平的提高
五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郑州市完善低保配套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郑州市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调查研究[D]. 訾柳清.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 蔺亚娟. 河南大学, 2020(02)
  • [3]郑州市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研究[D]. 左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4]基于村民视角的郑州城中村改造后评价研究[D]. 王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郑州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可行性研究[D]. 毛玮玮. 郑州大学, 2017(06)
  • [6]湖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研究[D]. 雷斌. 武汉大学, 2017(06)
  • [7]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障碍与推进思路[J]. 魏后凯,盛广耀. 经济研究参考, 2015(03)
  • [8]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研究[D]. 高乐. 长安大学, 2014(02)
  • [9]制度堕距视角下新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研究 ——基于郑州市的调查分析[D]. 陈政.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1)
  • [10]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金融支持研究[J]. 徐红芬.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3(11)

标签:;  ;  ;  ;  ;  

郑州市完善低保配套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