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5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50例临床观察

一、中西药结合治疗IgA肾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权,凌春燕,朱逸云,张先闻,王琳[1](2021)在《基于真实世界的中医药对IgA肾病肾功能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中医药延缓IgA肾病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0年6月陈以平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门诊资料库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数据库中连续服用中药≥6个月的IgA肾病患者175例,均处于慢性肾脏病(CKD)2~5期。按实际用药情况分为中医组(纯中药组+首诊前已停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和中西结合组(携激素免疫抑制剂方案来诊+随访时增加)。定义终点事件(进入肾脏替代疗法或死亡),记录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首诊前后患者每月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减退速率、开始中医治疗后不同疗程临床疗效。分析CKD4~5期患者肾病存活率,并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其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1)首诊前后e GFR减退速率比较:增加中药治疗后患者每月e GFR减退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短期疗效比较:与基线水平(0月)比较,CKD 2~3期患者在首诊后3、6、12个月血肌酐水平降低、e GFR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血清白蛋白升高(P<0.05,P<0.01),CKD 4期患者在首诊后3、6个月血肌酐水平降低、e GFR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血清白蛋白升高(P<0.05,P<0.01)。(3)长期预后分析:CKD 4期患者12例达到终点事件,CKD5期患者4例达到终点事件。CKD4~5期患者1、2、4年生存率分别为75.0%、53.4%、36.1%。中重度病理类型(RR=11.07)、治疗方式(RR=0.199)、血清肌酐水平(RR=1.011)是IgA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单纯中药或中西药联用均可改善肾功能减退Ig A肾病患者肾功能,扭转e GFR减退速率。对于中重度病理类型患者,中西药联用较单纯中药治疗更有优势。

林云鑫,黄英杰,黄慈辉,刘家玥,霍晨星,庄泽钦,李丹,杨曙东[2](2021)在《中成药注射液治疗IgA肾病临床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中成药注射液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搜索有关采用中成药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比单用西医常规治疗IgA肾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逐步筛选纳入文献后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23篇,包括1 709例患者,主要涉及疏血通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杏丁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7种中成药注射液。与西医常规治疗比较,灯盏花素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杏丁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分别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均能显着提高总有效率(P<0.05);参芪扶正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分别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均能显着降低血肌肝(SCr)水平(P<0.05);川芎嗪注射液、杏丁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分别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均能显着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P<0.05);灯盏花素注射液、杏丁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分别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均能显着降低血尿素氮(BUN)水平(P<0.05);灯盏花素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分别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均能显着降低尿白蛋白水平(P<0.05)。优选概率排名曲线(the 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分析结果表明,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提升总有效率方面,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降低SCr水平方面,以及杏丁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降低BUN水平方面的疗效最优可能性最大,黄芪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降低24 h尿蛋白及尿白蛋白方面的疗效最优可能性最大。【结论】中成药注射液在治疗IgA肾病方面有显着的临床疗效,该研究结论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了一定的循证参考,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应用研究加以验证。

丁晓欢,吕静,张天舒,栾佳,张君[3](2020)在《中药治疗IgA肾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RCT试验综合分析中药治疗IgA肾病(IgAN)的临床疗效及结局指标,为中药治疗IgAN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维普数据库,筛选中药治疗IgAN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范围从2010年1月~2020年1月,用RevMan 5.3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及尿红细胞计数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研究16篇,共纳入1 160例IgAN患者,其中试验组610例,对照组550例。结论中药治疗IgAN临床疗效显着,有助于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水平,降低尿红细胞计数,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水平。

顾悦,王思瑜,张圆圆,郭登洲[4](2020)在《从湿热论治IgA肾病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湿热是IgA肾病最常见的病因,湿热常伴随疾病全过程,IgA肾病的大多数患者由黏膜感染诱发,湿热是通过肺脾肾三脏由表入里,日久化生而成。因此,清除体内的湿热需要以肺脾肾三脏为切入点,即从上焦肺论治,重视祛除外邪;从中州脾胃论治,重视和解之法;从下焦肾脏论治,强调治病求本。目前,中医对IgA肾病湿热证的认知和治疗有其独特体系,但是对湿热形成的病理过程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治疗方案,各个医家遣方用药各成一派,导致中医药治疗效果并不明确。因此,加强对IgA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研究和疗效机制研究,提高中医辨证治疗IgA肾病的精准性,提高IgA肾病湿热证治疗的客观化与规范化,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常美莹[5](2020)在《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IgA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临床研究 加味黄芪赤风汤对IgA肾病患者蛋白尿及尿足细胞相关蛋白的影响目的:通过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IgA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尿足细胞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表现为轻到中度蛋白尿、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兼风邪热毒证的IgA肾病(CKD1-2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加基础治疗,试验组除替米沙坦和基础治疗外,加用加味黄芪赤风汤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周期16周,分别于第0周、4周、8周、12周、16周记录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our urine total protein,24hU-TP)。分别于第0周、8周、16周检测患者血常规及肝肾功能,于第0周及第16周用Western-Blot法对患者的尿液中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alyxin(PODXL)进行检测。结果:①试验组与对照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服药8周后分别与治疗前相比,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下降(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服药16周后分别与各组治疗前相比,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P<0.01)。服药8周和16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行组间比较,试验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更明显(P<0.01)。②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服药8周、16周后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服药8周及16周后分别与同期对照组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③试验组与对照组HGB、Scr、ALT、AST的比较:两组HGB治疗8周、16周后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cr在服药8周、16周后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T、AST治疗8周、16周后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6周后分别进行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用药16周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达93.1%,对照组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试验组与对照组尿足细胞相关蛋白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ephrin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ODXL表达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Nephrin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ODXL表达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加味黄芪赤风汤可以降低IgAN患者蛋白尿,并可以改善其中医症状,减少尿Nephrin、PODXL的排泄。治疗期间未出现肝肾功异常等不良事件,说明其治疗IgAN蛋白尿是有效而且安全的,并且可以减少尿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XL的排泄,对足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第二部分:实验研究 加味黄芪赤风汤对IgA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加味黄芪赤风汤对IgA肾病大鼠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alyx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方法制造 IgA 肾病大鼠模型,于实验第10周进行造模鉴定。造模成功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替米沙坦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大鼠。每组大鼠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给药周期8周,实验共计18周。每2周检测大鼠24hU-TP。实验结束时采用腹主动脉采血并摘除大鼠肾脏,将血液标本离心后取血清,并检测其Scr、BUN、ALB、ALT和AST水平。腹主动脉采血后迅速摘取肾脏组织。大鼠肾脏组织取材后,光学显微镜下特殊染色(HE、PAS和Masson)观察各组肾小球病理变化,并对肾脏病理损伤进行评分。免疫荧光下观察各组肾小球系膜区IgA荧光沉积,采用半定量标准评价IgA沉积的强度。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XL的表达情况。结果:①造模阶段大鼠24hU-TP情况:实验第6周开始,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造模组的24hU-T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后,与同时期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24hU-TP均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时期替米沙坦组比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24hU-TP减少,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中、低剂量组的24hU-TP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②各组大鼠血生化相关指标:各组Scr、BUN、ALB、ALT、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组大鼠光镜下肾脏结构:空白组:肾小球结构正常,血管球清晰,充盈良好,系膜基质与系膜细胞分布正常,未见增生,球囊腔未见扩张或萎缩;肾小管内衬立方上皮,未见变性及坏死,管腔排列规整,未见扩张,间质无纤维组织增生;模型组:肾小球呈现代偿性扩张,表现为血管球肿胀,呈分叶或结节状病变,球囊腔变窄,局部肾小球呈萎缩病变,表现为血管球变小,管腔闭塞,系膜基质与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局部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肾小管排列紊乱,局部小管代偿性扩张,间质充血水肿,纤维组织增生。替米沙坦组:肾小球轻度代偿性扩张,血管球肿胀程度减轻,球囊腔轻度变窄,少量肾小球呈萎缩病变,系膜基质与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轻度增厚;灶性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肾小管排列较为有序,个别小管代偿性扩张,间质充血水肿,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中药高剂量组:肾小球轻度扩张,血管球肿胀程度明显减轻,球囊腔轻度变窄,个别肾小球呈萎缩病变,系膜基质与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轻度增厚;少量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肾小管排列较整齐,小管代偿性扩张不明显,间质轻度充血水肿,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中药中、低剂量组:肾小球代偿性扩张,血管球肿胀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球囊腔变窄,少量肾小球呈萎缩病变,系膜基质与系膜细胞轻度增生,基底膜增厚;灶性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肾小管排列轻度不规则,个别肾小管代偿性扩张,间质充血水肿,少量纤维组织增生。④各组大鼠荧光显微镜下IgA沉积情况:空白组荧光强度为—~+;模型组荧光强度为++~+++;替米沙坦组的荧光强度为+~+++;中药高、中剂量组荧光强度为+~++;中药低剂量组的荧光强度为+~+++。IgA荧光沉积强度采用多组等级资料的非参数检验,各组IgA荧光沉积强度均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gA荧光沉积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组和中药高、中剂量组IgA荧光沉积强度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中药低剂量组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与替米沙坦组比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IgA荧光沉积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中、低剂量组IgA沉积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IgA沉积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足细胞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Nephrin、PODXL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的表达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组、中药低、中剂量组表达上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中药低剂量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表达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药中剂量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替米沙坦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PODXL表达上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Nephrin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赤风汤可以降低IgA肾病模型大鼠蛋白尿,减轻肾脏病理损伤,上调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XL的表达,对肾小球足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颜玲[6](2020)在《基于关联规则探讨中药治疗血尿为主的IgA肾病的用药特点》文中认为目的:运用关联规则对中药治疗血尿为主的IgA肾病(IgAN)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医证候及用药特点,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VIP、Pubmed数据库,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合格的文献,对文献中的药名和证型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建立数据库,对证候、药物的特征进行频数分析。最后,运用关联规则对中药组成与常见证候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一共纳入了51篇文献,涉及33种证候,其中,以血瘀、湿热、气阴两虚证多见。2.纳入的文献共使用139张处方,涉及177味中药,共出现869频次。其中,频数≥20次的药物有黄芪、小蓟、白茅根、生地黄、墨旱莲、山药、茜草、茯苓、丹参9味中药。3.所有纳入文献涉及的中药包含16个类别,以补虚、止血、清热、利水渗湿、化瘀药为主。性味归经方面,以寒、平、温为主要药性,以甘、苦、辛为主要药味,主要归肝、肺、肾、心、脾经。4.采用Apriori算法,将最小支持度设为5.0%,最小置信度设为50.0%,得到与血瘀证关联性较强的8味中药,即白茅根、熟地黄、黄芪、小蓟、墨旱莲、山药、丹参、茯苓;将最小支持度设为10.0%,最小置信度设为50.0%,得到与湿热证关联性较强的7味中药,即白茅根、黄芪、小蓟、生地黄、墨旱莲、蒲黄、茜草;将最小支持度设为20.0%,最小置信度设为50.0%,得到与气阴两虚证关联性较强的9味中药,即黄芪、白茅根、山药、小蓟、茜草、生地黄、甘草、墨旱莲、茯苓。结论:1.黄芪、小蓟、白茅根等9味中药是治疗血尿为主的IgAN的主要药物,另外,治疗该病的药物组合以黄芪与山药(白茅根或小蓟)组合,茯苓与白术、茜草、黄芪组合最为常见,说明临床治疗血尿为主的IgAN以补虚、止血、清热、利水渗湿、化瘀药为主。2.血尿为主的IgAN的证候以血瘀证、湿热证、气阴两虚证多见。此外,血瘀证常用的中药有8味;湿热证常用的中药有7味;气阴两虚证常用的中药有9味。

姚兰,王伟,黄仁发[7](2019)在《来氟米特联合激素配合自拟肾病1号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临床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激素配合自拟肾病1号方治疗IgA肾病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肾病内科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21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各7例患者,中药组予自拟肾病1号方治疗,西药组给予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基础上配合肾病1号方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3组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中药组71.4%,西药组57.1%,中西医结合组85.7%。各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均显着改善(P<0.01或0.05),中西医结合组则疗效更明显(P<0.05)。且治疗中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激素配合自拟肾病1号方治疗Ig A肾病疗效显着,短期内可有效降低尿蛋白,具有较好的临床耐受性及安全性。

彭亚军,胡淑娟,李旭华,何泽云,廖春来,何雅琴[8](2015)在《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Pub Med和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维普数据库(database for chinese technical periodicals,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国内9个随机对照研究,纳入642例患者,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比较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结果显示中西药组与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3,95%CI(1.53,3.24),P<0.000 1]。中西药组与西药组的完全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09,95%CI(1.40,3.13),P=0.000 3]。中西药组与西药组的部分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6,95%CI(0.91,1.72),P=0.16]。结论:尽管本Meta分析结果肯定了中西结合在治疗IgA肾病中的肾保护作用及用药安全性方面优势,由于目前尚缺乏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大样本RCT,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和患者人数较少,进行评价所纳入的9篇RCT质量不高。因此尚需大样本、多中心完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证明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尹德海[9](2014)在《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文中指出慢性肾脏疾病(CKD)是各种原因导致慢性肾脏损伤的一大类疾病的统称。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达10.8%,据此,我国现有CKD患者达1.2亿人[1-4]。中西药合用是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CKD治疗方案。但是对中西药合用治疗CK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非常薄弱。本文拟对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CKD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评述,为中西药合用治疗CKD提供参考。

李焦枝[10](2014)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150例IGA肾病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150例IGA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各75例,参考组采取中医治疗,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基线方面,两组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前后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差异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病理方面,两组患者24h尿蛋白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IGA肾病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方案有着较高的尿蛋白基线水平,在治疗重度IGA肾病患者时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而中药可治疗轻症期IGA肾病患者,中西药辨证结合对治疗IGA肾病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二、中西药结合治疗IgA肾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药结合治疗IgA肾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真实世界的中医药对IgA肾病肾功能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数据管理方法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首诊前后每月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减退速率比较
    2.3 短期疗效相关指标分析
    2.4 长期预后分析
3 讨论

(2)中成药注射液治疗IgA肾病临床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资料数据提取与研究质量评价
    1.5 纳入研究的偏倚评估
    1.6 数据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与基本信息
    2.2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结果
    2.3 网状Meta分析结果
        2.3.1 总有效率
        2.3.2 SCr水平
        2.3.3 24 h尿蛋白定量
        2.3.4 BUN水平
        2.3.5 尿白蛋白水平
    2.4 发表偏倚分析
3 讨论

(3)中药治疗IgA肾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方法学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基本信息及文献质量评价
        2.2.1 基本信息
        2.2.2 文献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临床总有效率
        2.3.2 24 h尿蛋白定量
        2.3.3 血清肌酐
        2.3.4 肾小球滤过率
        2.3.5 尿红细胞计数(个/HP)
    2.4 偏倚检验
    2.5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4)从湿热论治IgA肾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湿热为IgA肾病的常见证候
2 IgA肾病湿热证成因
    2.1 素体气阴两虚或正虚外感所致湿热
    2.2 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
3 从湿论治IgA肾病
    3.1 从肺论治
    3.2 从脾胃论治
    3.3 从肾与膀胱论治
4 结语

(5)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IgA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治疗IgA肾病的研究进展
        1 IgA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
        1.1 发病机制
        1.2 西医治疗现状
        2 IgA肾病的病因病机
        3 IgA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3.1 辨证论治
        3.1.1 辨证分型治疗
        3.1.2 一方为主,随证加减
        3.2 中药复方治疗
        3.3 中药单药及有效成分治疗
        4 IgA肾病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IgA肾病足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1 足细胞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2 足细胞受损与蛋白尿
        3 足细胞相关蛋白
        3.1 Nephrin蛋白(NPHS1)
        3.2 Podocin蛋白(NPHS2)
        3.3 Podocalyxin蛋白(PCX/PODXL)
        4 IgA肾病足细胞损伤机制
        4.1 补体激活
        4.2 血清IgA1的影响
        4.3 细胞因子
        4.4 血流动力学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加味黄芪赤风汤对IgA肾病患者蛋白尿及尿足细胞相关蛋白的影响
    前言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CKD临床分期标准
        1.2.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受试者终止标准
        1.3.4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方案设计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3.1 一般信息
        2.3.2 症状体征
        2.3.3 实验室检查
        2.3.3.1 主要实验试剂、仪器与耗材
        2.3.3.2 Western-Blot检测方法
        2.3.3.3 观察指标
        2.4 观察疗程
        2.5 中西医疗效判定标准
        2.5.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2.5.2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试验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试验组与对照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比较
        3.3 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3.4 试验组与对照组HGB、Scr、ALT、AST比较
        3.5 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6 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3.7 试验组与对照组尿足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比较
        3.7.1 试验组与对照组Podocalyxin(PODXL)表达的比较
        3.7.2 试验组与对照组Nephrin(NPHS1)表达的比较
        3.8 两组病例脱落及排除出组情况
        3.9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4 讨论
        4.1 ACEI/ARB在IgA肾病中的应用
        4.1.1 ACEI/ARB在治疗IgA肾病中的应用
        4.1.2 ACEI/ARB肾脏保护作用机制
        4.2 加味黄芪赤风汤方药分析
        4.3 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IgA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及对尿足细胞相关蛋白的影响分析
        4.3.1 IgA肾病与足细胞的关系
        4.3.2 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和Podocalyxin蛋白的结构与作用
        4.3.3 中西药保护IgA肾病足细胞现况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加味黄芪赤风汤对IgA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主要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IgA肾病大鼠造模方法
        2.2 实验分组与给药方法
        2.3 标本的采集与检测
        2.3.1 大鼠一般情况
        2.3.2 24小时尿收集
        2.3.3 腹主动脉取血及肾组织取材
        2.4 主要实验方法
        2.4.1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
        2.4.2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小球病理变化
        2.4.2.1 石蜡蜡块制作以及切片
        2.4.2.2 HE、PAS及Masson染色方法
        2.4.3 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IgA沉积
        2.4.3.1 检测步骤
        2.4.3.2 IgA沉积半定量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大鼠的一般情况
        3.2 IgA肾病大鼠模型建立
        3.3 大鼠24小时尿蛋白测定
        3.4 血生化指标
        3.5 肾组织病理学改变
        3.5.1 光镜下肾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3.5.2 免疫荧光下观察IgA沉积强度
        3.5.3 肾脏病理损伤评分
        3.6 Western-Blot法检测IgA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XL表达
        3.6.1 各组大鼠肾脏组织Podocalyxin(PODXL)表达的比较
        3.6.2 各组大鼠肾脏组织Nephrin(NPHS1)表达的比较
    4 讨论
        4.1 IgA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4.2 加味黄芪赤风汤对IgA肾病大鼠蛋白尿、肝肾功能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4.3 加味黄芪赤风汤对IgA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NPHS1)、Podocalyxin(PODXL)表达的影响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基于关联规则探讨中药治疗血尿为主的IgA肾病的用药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现代医学与血尿为主的IgAN
        1 IgAN的概况
        2 现代医学对IgAN发病机制的认识
        3 运用现代医学治疗IgAN的概况
    (二)中医药与血尿为主的IgAN
        1 概述
        2 中药治疗尿血的辨证论治
    (三)关联规则的运用
        1 概述
        2 关联规则的应用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文献搜集及筛选
    2 资料处理与统计分析
        2.1 资料处理
        2.2 数据库的建立
        2.3 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结果
    1 文献检索结果
        1.1 文献发表年份分布
        1.2 血尿为主的IgAN患者的基本特征
        1.3 血尿为主的IgAN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分布特点
        1.4 疗效标准的统计
        1.5 不良反应的统计
        1.6 期刊来源分布特征
    2 血尿为主IgAN的证候、证素及药物的分布特征
        2.1 证候分布特征
        2.2 证素分布特征
        2.3 药物的分布特征
    3 关联规则
        3.1 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
        3.2 常见证候与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
第四部分 讨论
    1 纳入文献的特征
        1.1 发表年份
        1.2 期刊来源
        1.3 参考标准
    2 血尿为主IgAN患者的一般特征
        2.1 性别特征
        2.2 疗程分布
        2.3 不良反应
    3 血尿为主IgAN的证候、证素、药物的分布特征
        3.1 治疗血尿为主的IgAN的证候、证素分布特征
        3.2 治疗血尿为主IgAN的药物的分布特征
    4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4.1 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
        4.2 常见证型与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六部分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来氟米特联合激素配合自拟肾病1号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治疗方法
    1.3 肾病1号方加减方子组成
    1.4 观测指标
    1.5 疗效评价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经治疗后对3组的疗效相比
    2.2 临床主要实验指标变化的比较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8)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9)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中成药与西药合用治疗CKD的临床研究现状
    1.1 肾炎康复片
    1.2 黄葵胶囊
2 应该重视中成药与西药治疗CK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进一步研究

(10)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150例IGA肾病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判定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对比
    2.3 不同病理治疗前后尿蛋白分析
3 讨论

四、中西药结合治疗IgA肾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真实世界的中医药对IgA肾病肾功能保护作用研究[J]. 张权,凌春燕,朱逸云,张先闻,王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1
  • [2]中成药注射液治疗IgA肾病临床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J]. 林云鑫,黄英杰,黄慈辉,刘家玥,霍晨星,庄泽钦,李丹,杨曙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 [3]中药治疗IgA肾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 丁晓欢,吕静,张天舒,栾佳,张君. 中国处方药, 2020(09)
  • [4]从湿热论治IgA肾病研究进展[J]. 顾悦,王思瑜,张圆圆,郭登洲. 中医学报, 2020(08)
  • [5]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IgA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D]. 常美莹.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基于关联规则探讨中药治疗血尿为主的IgA肾病的用药特点[D]. 颜玲. 暨南大学, 2020(07)
  • [7]来氟米特联合激素配合自拟肾病1号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J]. 姚兰,王伟,黄仁发. 大众科技, 2019(12)
  • [8]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meta分析[J]. 彭亚军,胡淑娟,李旭华,何泽云,廖春来,何雅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02)
  • [9]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J]. 尹德海. 中国临床医生, 2014(06)
  • [10]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150例IGA肾病疗效分析[J]. 李焦枝. 中医临床研究, 2014(14)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50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