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空间信息资源重建方案设计

防震减灾空间信息资源重建方案设计

一、防震减灾空间信息资源改造方案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赵昆[1](2020)在《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财富越集中,人口越密集,地震灾害风险将更加凸显,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冲击与影响就越广泛。我国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一个个强致灾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和损失。青海省地震呈现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的特点,地震灾害风险极大,因此开展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以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为例,立足青海省情、震情,对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经验启示,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形式,总结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剖析了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管理能力不足、社会参与不够等问题,从机构改革不够彻底、保障措施仍需强化、重点工程亟需实施、公众素质有待提升等方面分析问题成因。结合公共管理理论,立足地震系统实际和本人工作实践,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过程管理、实施重点工程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十个方面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威涛[2](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刘倩[3](2020)在《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灾害的严重性、突发性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因此,防震减灾工作的必要性是不容忽略的。为了使防震减灾工作真正的做到“预防为主”的原则,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显示及空间分析的功能可以对城市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从而建立一个科学的、通用的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城市抗震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建筑物抗震能力、生命线抗震能力(供水、供电、供气、交通)、监测预警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应急避难场所能力五大类。首先对研究区域地质、地形、地震带等情况进行危险性分析,根据其计算分析结果找出研究区域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的地点及震级,在设定地震震级及地震动影响场的范围后,分别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城市抗震能力分析。建立SQL Server2008和Personal Geodatabase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连接,对城市抗震基础信息进行整理、储存。并绘制各类信息专题图,便于系统直接调用数据库内信息,并将系统计算结果进行储存。以Arc GIS10.2为开发平台,使用C#与AE技术建立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数据的管理分析、城市基础信息管理、危险性分析、建筑物、生命线等抗震能力分析、规划文件管理等功能。将各模块抗震能力分析方法进行整理、编写代码嵌入数据库,在系统进行计算时调用,得出抗震能力评价结果。并以实例进行系统演示,最后得出研究区综合抗震能力等级,系统根据计算结果找出城市抗震的薄弱地带,为防震减灾部门的防灾工作提供参考。图62幅;表30个;参59篇。

时忠超[4](2019)在《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灾害是八类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性最大的。历史上发生的大多数地震都会影响到城市,有些甚至会摧毁城市。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截至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一旦较大规模地震发生在城市或者城市附近,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甚至会在短时间内摧毁整个城市。我国幅员辽阔,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城市防震减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震害预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部分,当地震发生后以避免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大连位于郯庐构造边缘,瓦房店全市和普兰店区十九个街道位于郯庐地震带上,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传统的信息系统技术基础之上融合了地理空间的概念,是一种具有强大空间数据处理能力的信息技术,因此构建震害预测系统将采用GIS技术。本论文设计实现了大连市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震灾信息管理、震灾预测和损失评估等功能。本文采用软件工程设计开发过程,对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对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地图工具、地震动影响场模拟、震害分析、震害损失评估和防御辅助对策等模块。本系统采用B/S架构实现,使用ArcGIS构建地理信息系统,采用C#语言编程,Oracle数据库,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本论文的创新点包括(1)将震害预测的方法结合GIS技术,设计实现了震害预测管理系统。(2)系统实现了可视化的地图工具及影响场模拟。(3)系统实现了震害评估,以及防御辅助对策模块。综上,目前该系统已经实际应用,提高了防震减灾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黄雯[5](2019)在《山地小城镇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研究 ——以青川县城为例》文中认为小城镇作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构成,是链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纽带,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力量,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储备,都能够通过小城镇发展体现出来,其可持续性发展及安全性在整个国家和区域发展体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山地小城镇多位于我国地势条件较恶劣的地区,地质构造结构复杂且易发生自然灾害,特别是随着山地地区小城镇规模的扩大,防灾避险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以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小城镇的防灾避险功能建设较为滞后,防灾避险相关体制不健全,整体规划设计不到位,建设资金短缺以及民众意识不足等问题。因此,对山地小城镇绿地系统防灾避险问题展开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结合山地小城镇自身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成果,从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安全环境、功能格局、绿地布局、应急措施及应急能力出发,对青川县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能力进行分析。具体研究重点内容如下:首先,根据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和政策,构建山地小城镇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评价体系,运用Vague集理论筛选出可信性较高的最终评价指标模型。其次,利用COWA-G1进行赋权计算,并结合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评价指标模型的各层指标权重。最后,经过赋权和序关系计算,得出样本对象的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能力的评价结果,青川县在整体环境和绿地布局方面得分相对较高,应急能力方面得分最低。根据定性与定量分析,探讨青川县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为青川县以及更多山地小城镇提高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提供参考和帮助。

孙汝男[6](2019)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地震安全社区经济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近几年发生的多次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将地震损失降至最低,我国推进地震安全社区的建设,但目前尚属起步阶段,地震安全社区在我国的建设发展严重滞后,其主要原因在于社区的经济性因素。因此,本文基于工程经济基本原理,结合地震安全社区建设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地震安全社区的经济性评价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首先,对地震安全社区的建设理念和特点进行初步介绍,并阐述地震安全社区的建设内容和标准以及技术途径,简单分析建设地震安全社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以工程经济评价、全寿命周期和成本效益分析理论为基础,对地震安全社区的经济性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其次,在单个建筑经济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安全社区的建设内容和特点,遵循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和程序,构建地震安全社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包括一个目标层,四个一级评价指标和十七个二级评价指标。然后,根据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结合地震安全社区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将直觉模糊理论引入层次分析法,即采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计算指标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震安全社区的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价,构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的地震安全社区经济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客观评价地震安全社区的经济性水平,为地震安全社区经济性评价和项目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推动地震安全社区的发展建设。

苏王新[7](2018)在《基于承载力分析的青岛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基于青岛市主城区影像资料以及人口统计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绘制公园绿地数据、道路信息数据、水体数据、人口密度数据和城市边界等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建立道路网络和公园入口为核心的矢量数据库来对城市公园绿地的休闲游憩服务半径进行分析。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通过PSR模型的具体测算公式,分别估算了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承载力、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等四个方面的游憩环境承载力大小。最后,结合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和游憩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以及城市不同区域的现状地形地貌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公园绿地规划布局的建议,从而在优化公园绿地布局的同时实现城市公园绿地的精明增长。研究结果如下:(1)城市公园绿地的综合服务半径与公园绿地的生态环境服务价值、公园绿地周边的交通阻力、公园绿地的有效防灾面积等密切相关。在未来的“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过程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使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的分布范围覆盖城市。(2)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功能主要有生态服务功能、休闲游憩服务功能、防震减灾服务功能三种类型,不同性质的公园绿地其承载力的大小各不相同。青岛主要公园游憩环境承载力估算结果为:中山公园(5456人/天)>城阳世纪公园(4875人/天)>李沧文化公园(4357人/天)>北岭山森林公园(1145人/天)。(3)青岛市建成区的休闲游憩服务半径分布占地面积较大,主要围绕公园绿地,沿主要城市道路呈现锯齿状分布,基本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的要求。但是,部分区域由于公园绿地分布不均,公园之间的距离有大有小,出现服务区域重叠的现象;部分区域由于缺乏公园绿地而出现服务盲区。(4)青岛建成区公园绿地60 min内总的服务面积为345.82 hm2,占青岛市市区土地面积的23.51%。估算的青岛市公园绿地承载力为1968人/天/hm2,青岛市绿地日均服务人口约为422 549人,占2012年青岛市区总人口的15.11%。(5)未来青岛市“城市双修”可通过依托“青山、绿水、蓝湾”建立完整连续的城市绿地空间系统;通过均衡城市绿地空间的布局、建设口袋公园等措施构建“两环、三带、多园”的网络化绿地系统。

董娉怡[8](2015)在《哈尔滨高校校园防震避难空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中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自然地理以及人文背景错综复杂,位列全球灾害频率最高、灾害形式最多样、灾害破坏力最大的国家之一。而人类活动的迅速加剧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降低了我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众多自然灾害中,地震灾害因为其难以预知性以及巨大的破坏性,即使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防震减灾也仍然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存在。所以,防震减灾性设计在城市设计中业已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主题。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综合训练中心,是青年学子集中学习生活的场所,人口密度极大,所以一旦发生地震灾害,高校往往损失惨重,这一惨痛现实将高校推到了社会防震减灾工作的风口浪尖上。另一方面,高校虽然人口密集,但建筑物密度相对较小且基础设施较为较好,是可以作为地震发生时最佳避难场所的。所以,本文强调的“防灾校园”的表述,主旨即在于将防震避难的具体设计纳入高校整体设计之中。这样除了为校内师生提前做好地震灾害来临时的应急预案外,还可以为高校周边居民免费供应相对安全的临时避难安置点,积土成山,聚沙成塔,而这对于城市中防震减灾整体设计而言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本文根据我国目前具体实情,基于我国近年发生地震的灾害特点,针对我国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综合国外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从高校校园灾害特征、避难行为模式及防灾设施指标等方面出发,具体分析了建设“防灾校园”对于城市整体设计的重要意义以及将高校纳入城市整体防灾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对高校周边资源整合情况、高校防震避难空间设计思路、防震减灾整体应急预案等的研究以及相关领域资料的查阅学习,论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详细探究了“防灾校园”的空间设计策略,为今后高校校园作为城市防震避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使校园功能多元化、扩大化,使校园空间弹性发展、永续发展,真正融入城市防灾体系。

李阳[9](2013)在《太原市小店区和迎泽区灾难性地震避难所的规划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室内地震避难所的大规模规划建设成为世界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发展的趋势。地震灾害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的灾害日益严重,然而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开展的还不够到位,滞后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规划建设室内地震避难所,能在灾难地震发生后充当避难所的角色。它可以作为一个堡垒、载体,给地震后受伤的灾民提供一个坚固的疗伤基地,给政府指挥部门提供一个可靠的工作中心。本文根据国家现有抗震减灾的相关政策法规,调查了国内外对地震避难所的规划现状,指出以前规划方法的缺点进而提出了新型灾难性地震避难所的规划设想与设计方法,首先调查了太原市大跨建筑是否可作为地震避难所,并以“化整为零”的观点出发,将太原市地震避难所进行区域划分,以社区模式将灾民分散管理,建立地震避难小区,在以上基础上,对太原市一个既有大跨建筑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研究分析,并进行适当加固措施,使其满足“设防不坏、罕遇可修、灾难性不倒”的新型抗震标准。通过对太原市避震疏散场所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如下:①避震疏散场所的总面积满足市民的避震需要,但分布不均,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在震后可能缺乏避震疏散场所,而人口比较稀少的区域避震疏散场所的避难空间还将剩余;②一些大型公共建筑靠近次生灾害源而不能作为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避震疏散场所;③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可供避震疏散的场所主要以室外场所为主,且基本都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不具备长期避难的能力;④可作为城市室内地震避难所的公共建筑很少,远远不能满足震后市民的避难需求,而且这些公共建筑都没有设置完善的应急设施和足够的应急储备,也没有制定规范化的“平灾结合”的管理机制;⑤市民对该市规划建设的避震疏散场所知之甚少,缺乏避震疏散常识。本文结合城市室内地震避难所规划的初步研究,以及太原市的案例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规划建设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公共建筑时应该增加地震避难所功能,适度提高建筑抗震设防的等级,做到“平灾结合”。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需要长期避难的市民数量巨大,从而城市需要大规模规划新建或改建室内地震避难所。3、室内地震避难所的选址要远离危险源,且交通便利,易于到达。4、室内地震避难所的规划建设应该结合周围的空地、绿地、停车场等开放空间,进一步扩大场所的避难面积,有效节约资源。5、室内地震避难所应该具备完善的应急设施和足够的应急储备。6、室内地震避难所内部设施应该安全、环保、可靠。7、室内地震避难所应该确定系统的、具体的应急管理机制。8、针对国内城市的现状,在遭遇强烈地震后灾民按照自身的情况选择或被安排到就近的避震疏散场所,提出在室内地震避难所空间不足的情况下,特殊人群(即老人、婴儿、伤病员等)应该被优先安置,体现城市“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

余慧[10](2012)在《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震使大量历史文化名城遭受严重破坏,近千处文物保护单位、无数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街区遭受灭顶之灾。灾区重建任务已全面完成,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解决,灾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步入正轨。在此背景下审视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可对今后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地震灾害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考虑的思路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历史文化恢复理论和实践,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针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震后现状,分析其价值的变化,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明确了评价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法。进而实地考察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都江堰、汶川、什邡、绵竹、北川5个城市,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地震灾损,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防灾减灾系统,以及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应用设计的评价体系,进行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并对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建议。最后从名城价值、防灾系统的构建、景观风貌的塑造、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政策法规导向等方面,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供操作的一般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基于以上的综合研究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历史价值高、文化遗存丰富、地理区位独特、历史影响深远、地域特征明显等特征。震后,文物点本身的属性发生变化,传统风貌、现状肌理和整体格局的改变导致名城价值受到影响;同时,地震遗址和纪念物等物质载体及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精神等方面的成就也给名城价值增添了新的内容。二、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将整个评价体系划分为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地震影响评估、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4个一级指标,继续分解为1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再依据分级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等级评判。三、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五个城市进行考察分析并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议:1.修复紧邻世界遗产都江堰景区的历史街区建筑,划分有价值的区域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如幸福路、大观街、书院街、瑞莲街、井福街、蒲阳镇古廊桥地区;增加城市开放空间,分级设置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儿童公园、街头绿地等,作为休憩和疏散场地;拆除文物古迹周边的棚户区和工厂区,更新城区老化设施,开展水域综合环境治理,引导商业文化设施集聚中心。2.合理引导、强化汶川历史文化名城意识和保护名城的责任感;扩大现代建筑与文物古迹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协调地带,如姜维城遗址;挖掘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禹羌文化特色,并借助震后“汶川”的名气,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3.绵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中增加对文物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整治民主巷历史文化风貌,开展民主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加强新城区与旧城之间必要的过渡和引导,明确风貌控制区和建设协调区,新建筑应体现川西建筑特色。4.提升什邡历史文化特色和品质,整治周家大院街区和罗汉寺街区,进行城区风貌改造,有条件的街区进行保护,如马井正大街、师古回龙街、蓥华红旗街;改善文物古迹用地现状的局促,对慧剑寺和关帝庙周边进行改造,拆除现代化建筑,划定文物保护控制区和协调区;建立立体绿化游憩网络,保护和完善绿化建设,如留春苑公园内以及筏子河两岸,在重要节点建设相应街头绿地和小游园。5.北川是汶川地震灾区唯一异地重建的城市,灾后重建塑造了“北川模式”。通过研究,认为北川申报“灾难型”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定位为大禹故里,现代化的羌族文化城,灾后重建模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为曲山原县城遗址、县城南部的任家坪地区以及北部的唐家山堰塞湖堰塞体周边;永昌新城大禹文化轴线街区可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市民中心、北川大酒店、羌族博物馆与羌文化研究综合体、抗震纪念馆等可适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四、进一步提出了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和抗灾防灾能力的建议:对老城区进行功能疏解,调整用地性质和规模,降低老城区密度;防灾避灾和城市历史空间相结合,利用古城水系等要素形成城市公园兼具疏散作用,整治不合理的历史街巷,满足避难所和疏散通道要求;按照城市新抗震设防要求,增加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综合解决古城交通的现代化、用地功能的调整、风貌特色的形成等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原真性修复地震中受损的历史古迹和历史街区,保持地域传统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构成城市风貌特色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保护地震遗址,利用灾后恢复重建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扩大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范畴,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社会影响力。期望本文对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进一步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二、防震减灾空间信息资源改造方案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震减灾空间信息资源改造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综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特色创新和应用价值
        一、特色创新
        二、应用价值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地震
        二、地震灾害
        三、风险
        四、风险管理
        五、灾害风险管理
        六、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七、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理论
        三、公共治理理论
第二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
    第一节 地震灾害风险环境背景
        一、构造背景复杂
        二、地震活动频繁
        三、地震风险高
    第二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一、中央机构改革
        二、青海省管理体制
    第三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一、省级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二、市县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第四节 地震灾害风险工作现状
        一、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二、业务体系逐步健全
        三、工作保障得到强化
        四、人才结构不断完善
        五、风险防治突出特色
        六、响应管理逐步明晰
第三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第一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不顺畅
        二、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三、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四、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社会参与不够
    第二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机构改革还不彻底
        二、保障措施仍需强化
        三、重点工程亟需实施
        四、减灾合力还未形成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和启示
    第一节 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日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二、美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三、土耳其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北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二、山东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三、浙江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四、国内其他典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
    第三节 国内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一、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二、国内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第五章 提高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地震风险管理机制
        一、发挥专业主导作用
        二、强化综合协调作用
        三、加强协调配合作用
    第二节 强化过程管理,健全地震风险管理体系
        一、兼顾防、抗、救全过程管理
        二、健全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三、提升地震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四、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节 实施重点工程,提升地震风险管理能力
        一、通过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全面掌握隐患底数
        二、通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
        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减灾实效
    第四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多元参与形成减灾合力
        一、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能力建设
        二、及时搭建参与平台,完善参与机制
        三、推广地震巨灾保险,实现风险转移
        四、创新减灾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能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疏散避难空间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震灾害的严峻性
        1.1.2 抗震防灾的重要性
        1.1.3 GIS与城市抗震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
        1.2.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城市抗震能力分析模型
    2.1 建筑物抗震能力分析模型
        2.1.1 震害因子的确定
        2.1.2 震害指数计算
    2.2 地震危险性分析
        2.2.1 潜在震源区划分
        2.2.2 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
        2.2.3 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
    2.3 生命线系统抗震能力分析
        2.3.1 供水、供气系统抗震能力分析
        2.3.2 供电系统抗震能力
        2.3.3 交通系统抗震能力
第3章 预警及救援能力
    3.1 监测预警能力分析
    3.2 应急救援能力分析
    3.3 应急避难场所抗震能力分析
    3.4 综合评价
第4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
    4.1 基于Arc GIS Engine的二次开发
        4.1.1 Arc GIS软件
        4.1.2 Arc GIS Engine组件说明
        4.1.3 编程语言
    4.2 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功能
        4.2.2 系统结构框架
    4.3 系统数据库
        4.3.1 数据库的总体设计
        4.3.2 数据录入储存
    4.4 系统详细设计
        4.4.1 文件管理
        4.4.2 数据编辑
        4.4.3 地震信息管理
        4.4.4 城市基本信息
        4.4.5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
        4.4.6 地震管理条例
        4.4.7 系统管理
        4.4.8 帮助
第5章 系统演示
    5.1 概述
    5.2 数据库建立
    5.3 功能演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避难场所信息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震灾害预测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本文章节安排
2 相关理论及技术
    2.1 地震震害预测相关理论
        2.1.1 地震震害预测的概念
        2.1.2 地震震害分析的内容
        2.1.3 地震震害分析的方法
    2.2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2.2.1 Visual Studio 2012介绍
        2.2.2 ArcGIS技术介绍
        2.2.3 B/S构架
        2.2.4 C#技术介绍
        2.2.5 Oracle数据库技术介绍
    2.3 本章小结
3 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业务需求
    3.2 系统功能需求
        3.2.1 地图工具需求
        3.2.2 影响场模拟需求
        3.2.3 地震灾害评估需求
        3.2.4 防御辅助对策
        3.2.5 地震灾害预测报告
        3.2.6 系统管理
    3.3 本章小结
4 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2 系统总体框架
    4.3 系统流程
    4.4 系统详细设计
        4.4.1 地图工具模块设计
        4.4.2 地震影响场模拟模块设计
        4.4.3 地震震害损失评估模块
        4.4.4 地震灾害防御辅助对策模块设计
        4.4.5 地震灾害预测报告模块设计
        4.4.6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4.5 数据库设计
        4.5.1 数据库设计原则
        4.5.2 数据库实体属性设计
        4.5.3 数据库实体联系设计
        4.5.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5 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主体页面
    5.2 地图工具
        5.2.1 坐标获取
        5.2.2 坐标定位
        5.2.3 新增书签
        5.2.4 书签列表
        5.2.5 水平距离
        5.2.6 面积测量
    5.3 影响场模拟
    5.4 震害评估
        5.4.1 失去住所
        5.4.2 烈度与伤亡
    5.5 防御辅助对策
        5.5.1 项目启动
        5.5.2 项目列表
        5.5.3 动态标绘
    5.6 震害预测报告
    5.7 资料管理
    5.8 专业信息服务
    5.9 系统设置
        5.9.1 部门管理
        5.9.2 用户管理
        5.9.3 角色管理
        5.9.4 权限配置
6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
    6.2 测试流程及方法
    6.3 系统测试结果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山地小城镇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研究 ——以青川县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防灾避险问题受到多方广泛关注
        1.1.2 我国城市绿地防灾避险体系研究不断完善
        1.1.3 防灾避险问题严重影响山地小城镇稳定发展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利于补充绿地防灾避险理论体系的内容
        1.2.2 有利于丰富山地小城镇绿地防灾避险研究内容与方法
        1.2.3 有利于构建山地小城镇绿地防灾避险评估模型
        1.2.4 有利于青川县绿地防灾避险的实践工作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概念诠释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1.5.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2章 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概况
    2.1 基础理论
        2.1.1 城市灾害学
        2.1.2 环境行为学
        2.1.3 系统论
    2.2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2.2.1 欧洲
        2.2.2 美国
        2.2.3 日本
    2.3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2.3.1 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评价主要方法
        2.3.2 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评价关键指标
        2.3.3 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评价实践案例
        2.3.4 绿地系统防灾避险法规及规范标准
    2.4 小结
        2.4.1 可借鉴经验
        2.4.2 存在的问题
        2.4.3 对本文启示
第3章 山地小城镇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方法研究
    3.1 山地小城镇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影响因素确定
        3.1.1 功能评价影响因素的公众调研
        3.1.2 功能评价影响因素的主要特点
    3.2 山地小城镇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影响要素分析
        3.2.1 防灾避险安全环境
        3.2.2 防灾避险功能格局
        3.2.3 防灾避险绿地布局
        3.2.4 防灾避险应急措施
        3.2.5 防灾避险应急能力
    3.3 山地小城镇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方法适用性分析
        3.3.1 Vague集理论
        3.3.2 COWA-G1 赋权算法
        3.3.3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4 小结
第4章 山地小城镇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体系研究
    4.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综合协调原则
        4.1.2 以人为本原则
        4.1.3 系统性原则
        4.1.4 平灾结合原则
        4.1.5 其他原则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1 结合多方信息建立初步评价指标
        4.2.2 基于Vague集理论筛选核心指标
        4.2.3 确定最终评价指标模型体系
    4.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3.1 COWA-G1 组合赋权计算过程
        4.3.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实施步骤
    4.4 小结
第5章 青川县城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实证分析与改进措施
    5.1 青川县灾后绿地系统基本情况
        5.1.1 青川县域发展概况
        5.1.2 青川县城灾后重建规划及实施情况
    5.2 灾后青川县城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存在的问题
        5.2.1 相关规划缺失且预防考虑不足
        5.2.2 避难场所选址无序且安全系数低
        5.2.3 建筑布局不合理且施工质量差
    5.3 灾后青川县城绿地系统防灾避险综合评价
        5.3.1 基于COWA算子确定权重
        5.3.2 基于G1 法计算
        5.3.3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
    5.4 灾后青川县城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评价结果分析
        5.4.1 总体评价结果
        5.4.2 取得的成绩
        5.4.3 存在的问题
    5.5 青川县城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改进措施
        5.5.1 改进依据
        5.5.2 改进原则
        5.5.3 具体措施
    5.6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6)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地震安全社区经济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件
1 绪论
    1.1 前言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地震安全社区防灾减灾研究现状
        1.3.1 国外地震安全社区研究现状
        1.3.2 国内地震安全社区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方法
        1.4.3 论文技术路线
2 地震安全社区建设和经济评价理论
    2.1 地震安全社区建设理念及特点
        2.1.1 地震安全社区概念
        2.1.2 地震安全社区建设理念
        2.1.3 地震安全社区特点
    2.2 地震安全社区建设的技术途径
        2.2.1 基础隔震技术
        2.2.2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
        2.2.3 地震“安全岛”
    2.3 地震安全社区建设内容及标准
        2.3.1 地震安区社区建设内容
        2.3.2 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标准
    2.4 建设地震安全社区的费用与效益分析
        2.4.1 费用分析
        2.4.2 效益分析
    2.5 地震安全社区经济评价理论基础
        2.5.1 工程经济评价基础理论
        2.5.2 全寿命周期理论
        2.5.3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地震安全社区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地震安全社区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
    3.3 地震安全社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经济评价指标的选取
        3.3.2 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3.3 经济评价指标的内涵分析
    3.4 地震安全社区经济评价方法选取及基本理论
        3.4.1 选取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4.2 经济评价方法的选取
    3.5 构建地震安全社区经济评价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工程案例
    4.1 工程概况
    4.2 指标权重计算
    4.3 综合评价计算
    4.4 经济评价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判断矩阵专家打分表
附录2 定性指标等级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3 定性指标等级评价样本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基于承载力分析的青岛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研究现状
        1.2.2 城市公园绿地游憩环境承载力研究概况
    1.3 城市公园绿地相关理论
        1.3.1 城市公园绿地
        1.3.2 城市公园绿地结构布局的研究
        1.3.3 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功能的研究
        1.3.4 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的研究
        1.3.5 城市绿地结构布局、服务功能与服务半径的关系
    1.4 游憩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
        1.4.1 游憩环境承载力
        1.4.2 游憩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基础和特征
        1.4.3 游憩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内容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地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点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土地利用状况
        2.1.3 社会经济及人口状况
        2.1.4 城市绿地状况
    2.2 数据资料的采集
        2.2.1 基础数据的收集
        2.2.2 遥感影像的处理
        2.2.3 专题信息的提取
    2.3 基于GIS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计算方法
        2.3.1 生态环境服务半径计算
        2.3.2 休闲游憩服务半径计算
        2.3.3 防震减灾服务半径计算
    2.4 城市公园绿地游憩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2.4.1 生态承载力
        2.4.2 空间承载力
        2.4.3 设施承载力
        2.4.4 社会承载力
    2.5 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和游憩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
        2.5.1 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的综合计算
        2.5.2 城市公园绿地游憩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计算
    2.6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青岛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案例与分析
    3.1 生态环境服务半径实例分析
        3.1.1 北岭山森林公园简介
        3.1.2 北岭山森林公园绿地生态环境服务价值估算
        3.1.3 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半径
    3.2 休闲游憩服务半径实例分析
        3.2.1 中山公园简介
        3.2.2 中山公园绿地服务半径
        3.2.3 中山公园休闲游憩服务半径分析
    3.3 防震减灾服务半径实例分析
        3.3.1 李沧文化公园简介
        3.3.2 防灾有效面积分析
        3.3.3 减灾人口数分析
        3.3.4 李沧文化公园防震减灾服务半径分析
    3.4 同一公园绿地不同服务功能的服务半径对比分析
        3.4.1 世纪公园简介
        3.4.2 世纪公园生态环境服务半径分布
        3.4.3 世纪公园休闲游憩服务半径分布
        3.4.4 世纪公园防震减灾服务半径分析
        3.4.5 世纪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岛市公园绿地承载力案例估算与分析
    4.1 样地公园的游客使用状况
        4.1.1 北岭山森林公园
        4.1.2 城阳世纪公园
        4.1.3 中山公园
        4.1.4 李沧文化公园
        4.1.5 游客行为的总体分类
    4.2 绿地的生态承载力估算
        4.2.1 样地公园生态承载力的估算
        4.2.2 样地公园生态承载力的比较
    4.3 绿地的空间承载力估算
        4.3.1 样地公园空间承载力的估算
        4.3.2 样地公园空间承载力的比较
    4.4 绿地的设施承载力估算
        4.4.1 北岭山森林公园设施承载力
        4.4.2 世纪公园设施承载力
        4.4.3 中山公园设施承载力
        4.4.4 李沧文化公园设施承载力
        4.4.5 样地公园设施承载力比较
    4.5 绿地的社会承载力估算
        4.5.1 主要公园社会承载力的估算
        4.5.2 样地公园社会承载力的比较
    4.6 绿地游憩环境承载力问题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市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分析及优化布局建议
    5.1 青岛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分析
        5.1.1 青岛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的服务范围
        5.1.2 青岛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的服务范围分析
    5.2 青岛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服务人口估算
    5.3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布局建议
        5.3.1 建立完整连续的城市绿地空间系统
        5.3.2 均衡城市绿地空间的布局
        5.3.3 建设口袋公园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哈尔滨高校校园防震避难空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相关概念界定
    1.6 研究范围
        1.6.1 灾害类型选择
        1.6.2 区域范围选择
    1.7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校校园防震避难空间系统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寒地城市
        2.1.2 地震灾害
        2.1.3 震灾避难心理与行为
        2.1.4 防灾避难空间
        2.1.5 校园规划
    2.2 高校校园防震避难系统的影响因子
        2.2.1 校园灾害特征
        2.2.2 地域气候环境
        2.2.3 避难行为方式
        2.2.4 防灾设施指标
    2.3 高校校园防震避难系统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高校校园防震避难空间系统现状问题分析
    3.1 宏观层面现状问题分析
        3.1.1 校园选址缺乏统筹安排
        3.1.2 校园环境缺乏开放性
        3.1.3 校园作为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不明确
        3.1.4 校园作为避难场所避难容量不明确
    3.2 中观层面现状问题分析
        3.2.1 校园场地出入口与边界缺乏灵活性
        3.2.2 校园场地道路系统缺乏避难分级预案
        3.2.3 校园场地开敞空间缺乏避难分级预案
        3.2.4 校园场地防灾植被系统缺乏可变性
        3.2.5 应急预案中没有体现避难疏散流线
        3.2.6 避难空间缺乏平面模式布置
    3.3 微观层面现状问题分析
        3.3.1 校园建筑抗震功能缺乏完善
        3.3.2 应急设施缺乏应急预案
        3.3.3 标识设计缺乏系统完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高校校园防震避难空间系统设计策略研究
    4.1 宏观层面策略研究
        4.1.1 校园选址的统筹规划
        4.1.2 校园合理开放
        4.1.3 校园有效设置避难系统服务半径指标
        4.1.4 校园有效设置避难容量指标
    4.2 中观层面策略研究
        4.2.1 校园场地出入口与边界设计策略
        4.2.2 校园场地道路系统设计策略
        4.2.3 校园场地开敞空间设计策略
        4.2.4 校园场地防灾植被系统设计策略
        4.2.5 应急避难疏散流线设计策略
        4.2.6 防震避难功能平面模式设计策略
    4.3 微观层面策略研究
        4.3.1 校园建筑抗震功能设计策略
        4.3.2 应急设施设计策略
        4.3.3 应急标识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校校园防震避难空间系统规划设计实践
    5.1 宏观层面设计实践
        5.1.1 校园避难容量及服务半径分析
        5.1.2 校园作为避难场地周边资源利用
    5.2 中观层面设计实践
        5.2.1 校园出入口及边界设计
        5.2.2 校园疏散通道设计
        5.2.3 校园开敞空间设计
        5.2.4 校园植被系统设计
        5.2.5 校园防震避难疏散流线设计
    5.3 微观层面设计实践
        5.3.1 校园应急设施设计
        5.3.2 校园标识系统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太原市小店区和迎泽区灾难性地震避难所的规划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 地震灾害与震害损失
        1.1.1 地震灾害的特点
        1.1.2 地震直接灾害
        1.1.3 地震此生灾害
        1.1.4 全球大地震一览表
        1.1.5 震害损失
    1.2 我国抗震减灾策略与发展
        1.2.1 防震减灾对策
        1.2.2 抗震减灾政策现状
        1.2.3 国家十二五抗震减灾规划与任务
        1.2.4 十二五抗震减灾重大建设项目
        1.2.5 中共十八大抗震减灾规划与任务
    1.3 山西省抗震减灾策略与发展
        1.3.1 山西省防震减灾立法年
        1.3.2 山西省防震减灾执法年
        1.3.3 山西省防震减灾普法年
        1.3.4 山西省防震减灾成效
    1.4 关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
    1.5 抗震减灾策略关键研究问题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现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调查研究
    2.1 我国地震避难场所规划情况
        2.1.2 邯郸地震避难场所规划情况
    2.2 国外地震避难场所规划情况
    2.3 既有地震避难场所的规划原则
    2.4 既有地震避难场所规划方法的不足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难性地震避难所的规划与设计方法
    3.1 灾难性地震避难所的设计原则
        3.1.1 安全性
        3.1.2 交通的可达性和可识别性
        3.1.3 法制性
        3.1.4 综合性
    3.2 室内避难所的含义及功能
    3.3 室内避难所规划的原则与要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原市灾难地震避难体系的规划设计
    4.1 太原市概况
        4.1.1 太原市医疗机构
        4.1.2 太原市公安机关
        4.1.3 太原市高等学校
        4.1.4 太原市大跨结构
    4.2 太原市室内避难所规划
        4.2.1 太原市小店区避难小区规划
        4.2.2 太原市迎泽区避难小区规划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既有大跨钢结构建筑灾难地震避难所抗震性能评定
    5.1 工程概况
    5.2 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5.2.1 动力分析初始条件
        5.2.2 三向EL波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5.2.3 结构最大节点位移响应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城市恢复与保护
    2.1 灾难种类及危害
    2.2 国外防灾与保护的法律依据
        2.2.1 日本灾害立法和防御对策
        2.2.2 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及启示
        2.2.3 地震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文件
    2.3 国外灾区重建保护实践
        2.3.1 日本阪神震灾复兴规划中的历史保护
        2.3.2 美国地震灾后重建经验
        2.3.3 其他城市的灾后重建
    2.4 国内震后城市恢复与保护
        2.4.1 代表城市——唐山
        2.4.2 代表城市——丽江
        2.4.3 台湾九二一大地震灾后重建
        2.4.4 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
    2.5 地震纪念馆与遗址公园相关案例
        2.5.1 阪神大地震纪念馆经验
        2.5.2 台湾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历史文化名城理论及其实践
    3.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3.2 国外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论
        3.2.1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
        3.2.2 有关历史保护的立法
        3.2.3 国际保护公约和宪章
        3.2.4 国外立法的特点及启示
    3.3 国外历史文化保护的实践
        3.3.1 美国
        3.3.2 英国
        3.3.3 意大利
    3.4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理论
        3.4.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3.4.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设计
    3.5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践
        3.5.1 代表性历史文化名城
        3.5.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震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
    4.1 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
        4.1.1 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概述
        4.1.2 灾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4.1.3 灾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4.1.4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特征与价值
    4.2 汶川地震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和影响
        4.2.1 受灾范围及受灾概况
        4.2.2 历史文化灾损情况分析
    4.3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估
        4.3.1 现有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条件
        4.3.2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变化
    4.4 灾后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
        4.4.1 评价原则
        4.4.2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4.4.3 评价体系释义
        4.4.4 评价方法及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家级名城都江堰灾后价值分析和保护研究
    5.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5.1.1 历史久远度
        5.1.2 遗产价值
        5.1.3 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5.2 地震影响评估
        5.2.1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5.2.2 历史街区
        5.2.3 老城核心区
    5.3 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
        5.3.1 地震遗址和纪念景观
        5.3.2 社会影响
    5.4 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
        5.4.1 保护规划
        5.4.2 恢复重建措施
        5.4.3 抗震性能
        5.4.4 城市规划布局
        5.4.5 保障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省级名城灾后价值分析和保护研究
    6.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6.1.1 历史久远度
        6.1.2 遗产价值
        6.1.3 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6.2 地震影响评估
        6.2.1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6.2.2 历史街区
        6.2.3 老城核心区
    6.3 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
        6.3.1 地震遗址和纪念景观
        6.3.2 社会影响
    6.4 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
        6.4.1 保护规划
        6.4.2 恢复重建措施
        6.4.3 抗震性能
        6.4.4 城市规划布局
        6.4.5 保障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北川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评估
    7.1 北川地震灾损分析
    7.2 灾后恢复重建和实施
        7.2.1 北川新县城选址论证
        7.2.2 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7.2.3 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
        7.2.4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
    7.3 北川历史文化分析
        7.3.1 历史文化资源
        7.3.2 文化遗存及其保护策略
        7.3.3 历史文化保护类型
        7.3.4 防灾减灾系统
        7.3.5 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讨论和结论
    8.1 名城价值评估和分析
    8.2 讨论
        8.2.1 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
        8.2.2 防灾系统的构建
        8.2.3 景观风貌的重塑
        8.2.4 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
        8.2.5 政策法规导向
    8.3 结论
    8.4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防震减灾空间信息资源改造方案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赵昆.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2]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3]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信息系统研究[D]. 刘倩.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4]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时忠超.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5]山地小城镇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研究 ——以青川县城为例[D]. 黄雯.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地震安全社区经济评价体系研究[D]. 孙汝男.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2)
  • [7]基于承载力分析的青岛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研究[D]. 苏王新.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8]哈尔滨高校校园防震避难空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D]. 董娉怡.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9]太原市小店区和迎泽区灾难性地震避难所的规划与设计[D]. 李阳.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3)
  • [10]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D]. 余慧.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防震减灾空间信息资源重建方案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