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胫骨粗隆骨软骨炎的防治

运动员胫骨粗隆骨软骨炎的防治

一、运动员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蔡伟创,张勇,李金伟,贺卫东[1](2021)在《青年军人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术后疼痛肿胀加重原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青年军人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术后胫骨结节处疼痛肿胀加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01—2020-01行手术治疗的72例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胫骨结节处疼痛、肿胀加重分为加重组与未加重组,分别以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单纯骨碎片切除、骨碎片切除与钻孔减压、胫骨结节部分切除)、术中使用电刀、术后制动时间指标为自变量,将术后胫骨结节处出现疼痛肿胀加重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2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平均12.6(8~18)个月。随访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关检查结果明确15例术后胫骨结节处疼痛、肿胀加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加重组与未加重组在年龄、术中使用电刀、手术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前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制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小、术中使用电刀、骨碎片切除与钻孔减压、胫骨结节部分切除是术后出现胫骨结节处疼痛肿胀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军人、运动员等长时间高强度训练的特殊人群容易出现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当患者年龄≤20岁时应慎重选择手术治疗,年龄>20岁的患者建议采用对胫骨结节干预较少的单纯骨碎片切除术治疗。

李桥[2](2021)在《犬缺血性骨软骨病细胞凋亡与基质紊乱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骨软骨病(osteochondrosis,OC)是以软骨内骨化发生局灶性紊乱为特征的软骨疾病。通常引起人和动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OC患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导致其早期诊断困难。发展到中后期却治疗困难。关于OC的病因学的研究集中在缺血性生长软骨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胞大量坏死或凋亡,软骨基质胶原和蛋白聚糖降低。然而,这种基质的主要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还不明确,引起这种病变的潜在生物学机制也还不清楚。目前大多数关于OC的研究集中在手术切除的骨软骨碎片的组织学变化,以探讨其发病机制。然而,这些处于疾病后期的软骨碎片不能代表原发性OC疾病特征。犬和人OC的发生存在着高度相似性,包括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和影像学的改变以及晚期病变的组织学表现,表明他们可能有潜在共同的发病机制。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犬早期缺血性骨软骨病的基础上,探索其发生的潜在机制,有助于寻找动物和人OC发病早期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新的防治策略。1.缺血诱导犬骨软骨病人和动物的软骨管内血管供应存在于骺生长软骨发育的早期阶段的有限时间内。在生长过程中,位于软骨管中段和远端的软骨管血管随着骨化前沿的推进与软骨下骨的血管形成吻合。当血管吻合发生紊乱时,软骨内骨化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导致骨软骨病的发生。软骨管血管的供血障碍在OC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人员常通过阻断骺生长软骨的血液供应,诱导OC的发生。诱导性生长软骨缺血方法取决于软骨管血管的走向。基于本实验室前期的犬微血管灌注结果,我们发现幼犬股骨髁软骨管血管比滑车软骨管血管长、密度小;而股骨内侧髁软骨管血管比外侧髁软骨管血管长、密度小且分支较少。因此,与股骨滑车和外侧髁相比,犬股骨内侧髁是诱发缺血性软骨损伤的合适部位。本研究于犬股骨内侧髁的远轴侧行全层软骨切除,阻断软骨膜源血供以诱导OC,对侧肢内侧髁做健康对照;术前及术后6、10、20和30 d,分别进行X线影像学检查,评估骺生长软骨的钙化情况;术后6和30 d,分别随机选取6只犬,手术采集膝关节股骨髁软骨组织,采用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对其进行组织学评估;TUNEL染色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扫描电镜观察软骨胶原微观形态变化;拉曼光谱学检测软骨组成成分变化。结果显示:术后6、10、20与30 d,膝关节X影像学检查可见OC组犬的股骨远端内侧髁局部缺损随时间的增加而显着降低。术后6 d软骨的组织学观察,OC组出现了典型的缺血性软骨坏死病变,坏死软骨管内血管完整性缺失,软骨管周围部分软骨细胞核消失或胞核胞浆浓缩、胞浆呈嗜酸性等细胞变化;番红固绿及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软骨基质染色变浅,在坏死软骨管周围区域表现更为明显;软骨中间层与深层区软骨细胞出现大量凋亡。术后30 d,软骨细胞与软骨基质的病变更为显着;软骨细胞凋亡从深层区逐渐进展到浅层区;扫描电镜观察到软骨基质胶原出现大量紊乱;拉曼光谱主要组成成分分析结果显示,OC组软骨中蛋白聚糖与胶原相关峰的病变主要集中在中间层与深层。可见软骨细胞凋亡与基质紊乱诱导了OC的发生。2.基于Label free蛋白组学技术的犬骨软骨病差异表达蛋白分析在人与动物的正常生长板软骨和/或骺软骨中,软骨管随机体生长与发育会发生生理性退化。主要表现为软骨管血管退化、消失,小管间充质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最终小管被基质填充,但邻近的软骨细胞未出现异常。病理状态下,早期缺血性OC主要表现为软骨管周围细胞坏死(或凋亡)以及基质的紊乱,可发展为剥脱性骨软骨病(osteochondrosis dissecans,OCD),也可自愈。这说明生长板软骨中特定的生物学物质可能参与了缺血性OC的发生与发展的调节。本研究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差异表达蛋白,以探索骨软骨病潜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术后30 d,本研究对OC组和对照组的骺生长软骨相近部位进行全层软骨采样(约3 mm),采用Label free蛋白组学技术对软骨样本进行差异表达蛋白分析。使用ELISA方法对蛋白质组学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对照组与OC组共获取1369种蛋白,对鉴定到的蛋白进行差异表达筛选,OC组与对照组相比,共获得差异蛋白78种,其中显着上调差异蛋白31种,显着下调差异蛋白47种。ELISA验证结果与蛋白组学测序结果高度一致。部分差异蛋白(Htr A1、POSTN、S100A4、IGFBP5、PEDF、ALP和FⅩⅢ等)参与了细胞外基质紊乱的调节。Htr A1、S100A4和Fis等蛋白参与了细胞凋亡。其中,OC软骨中的Htr A1(一种分泌型丝氨酸蛋白酶)水平显着升高。据报道,Htr A1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同时调控细胞凋亡。因此,我们推测Htr A1可能通过诱导软骨细胞凋亡与基质紊乱在OC疾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3.Htr A1在骨软骨病发生中的作用本试验分离原代犬的生长板软骨细胞,并用免疫荧光进行鉴定。构建了Htr A1过表达质粒pc DNA3.1(+)-Htr A1。使用不同剂量Htr A1过表达质粒(1、3和6μg/m L)转染犬的原代软骨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Htr A1过表达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变化;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与凋亡相关的XIAP/caspase 9/caspase 3信号通路的变化;检测细胞外基质主要组成成分(collagen II和aggreca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ADAMTS4和ADAMTS5)基因的表达。培养骺生长板软骨外植体,不同剂量Htr A1重组蛋白组(0.1、1和5μg/m L)作用软骨外植体24 h,进行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组织学评估;扫描电镜观察软骨胶原微观形态变化;拉曼光谱学检测软骨组成成分变化;检测细胞凋亡和基质紊乱相关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变化。这些研究确定Htr A1在诱导骨软骨细胞凋亡和基质紊乱中的作用,阐明OC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原代软骨细胞培养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剂量过表达Htr A1(1、3和6μg/m L)均显着诱导了软骨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过表达Htr A1通过激活XIAP/caspase9/caspase 3信号通路诱导了软骨细胞凋亡;过表达Htr A1显着升高了ADAMTS4和ADAMTS5基因的表达,显着降低了细胞外基质主要组成成分(collagen II和aggreca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表明过表达Htr A1可以诱导软骨细胞凋亡与细胞外基质紊乱。软骨外植体研究表明,中剂量和高剂量的重组蛋白Htr A1(1和5μg/m L))可诱导软骨OC样病变,且呈剂量依赖性。外植体组织学分析显示,中剂量和高剂量Htr A1重组蛋白组中可观察到软骨管和周围软骨细胞大量坏死。同时,软骨外植体组织基质染色较浅,在坏死软骨管周围区域尤为明显。扫描电镜观察显示,Htr A1重组蛋白组的全层软骨(浅层、中间层和深层)胶原分布均出现一定程度紊乱,甚至有明显的断裂现象。这与前一部分中OC软骨中间层与深层的胶原微观形态学变化十分相似。拉曼光谱技术检测到Htr A1重组蛋白处理组软骨主要成分蛋白聚糖和胶原的降低。中剂量和高剂量的重组蛋白Htr A1显着降低了软骨外植体基质相关蛋白collagen II和aggrecan的表达。这些试验证实,异常升高的Htr A1可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和基质紊乱,进而促进OC的发生。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阻断犬股骨远端骺生长软骨的局部血液供应,成功地诱导早期缺血性骨软骨病的发生。应用Label 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到生长板软骨中特定的生物学物质Htr A1。通过原代软骨细胞与生长板软骨外植体培养,最终确定了Htr A1在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和基质(胶原和蛋白聚糖)发生紊乱中的作用,阐明OC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贾琼[3](2020)在《TNFTNF-α/TGF/TGF-β1信号轴调控半月板损伤后软骨下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半月板损伤导致的骨关节炎是常见外伤性疾病之一,国内外医学界对其防治是比较困难的。本课题通过动物模型研究半月板损伤后骨关节炎中软骨下骨的组织病理和影像学表现,以及与血清中的TNF-α和TGF-β1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一是探究半月板损伤后骨关节炎中软骨下骨的组织病理学表现TNF-α/TGF-β1信号轴的内在联系,试图用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来解释其发病机制,旨在从中西医结合理论的角度阐释半月板损伤后骨关节炎中软骨下骨的变化机制;二是论述这两种细胞因子组成TNF-α/TGF-β1信号轴在该疾病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反映该疾病组织结构病理学变化的可靠性,为将来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和借鉴工具。方法:临床部分:通过收集OA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遗弃的胫骨平台组织,大体观察后,区分硬化与非硬化区,通过Micro-CT检测并比较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隔(Tb.Sp),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实验部分:通过建立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大鼠模型(MMT),取8周龄健康SD大鼠90只,正常雄性,无关节病变。随机分为三组,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各30只。分别于MMT术后第2、4、8和12周进行检测相关指标。研究观察软骨下骨板的形态结构和组织骨密度(TMD),研究MMT术后不同时间与内侧平台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数目(Tb.N)关系。采用共聚焦拉曼光谱分析软骨下骨的胶原矿质比(Proline/PO43-),采用原位纳米压痕仪评估软骨下骨内在的弹性模量(Er)和硬度(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TGF-β 1表达水平。结果:临床部分:内外侧平台比较中,两组BV/TV 比较为(t=8.335,P=0.024<0.05);两组 Tb.Th 比较为(t=12.707,P=0.001<0.05),两组 Tb.Sp 比较为(t=21.026,P=0.029<0.05);两组Tb.N 比较为(t=5.293,P=0.02<0.05)均提示有差异。两组相比,TGF-β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8,P=0.032<0.05);两组相比,TNF-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0,P=0.017<0.05);提示观察组与健康组之间外周血TGF-β 1和TNF-α有差异。实验部分:检测软骨下骨的形态结构和组织骨密度(TMD),内侧平台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软骨下骨的矿质/胶原比(Proline/PO43-),软骨下骨内在的弹性模量(Er)和硬度(H)等,以及血清中TNF-α和TGF-β 1表达水平。结果显示:①其中与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相比:手术组(MMT组)的第 2 周(F=58.552,P=0.000<0.01)4 周(F=85.669,P=0.000<0.01)、8周(F=14.729,P=0.000<0.01)、12 周(F=95.961,P=0.000<0.01)的骨体积分数(BV/TV)均有显着差异(P<0.01);②手术组(MMT组)在第2周的组织骨密度(TMD)均有差异(F=15.795,P=0.000<0.01),4 周(F=23.626,P=0.000<0.01)、8 周(F=41.197,P=0.000<0.01)、12 周(F=263.033,P=0.000<0.01)的组织骨密度(TMD)均有显着的差异(P<0.01);③手术组(MMT组)的第2周(F=70.122,P=0.000<0.01)、4 周(F=60.799,P=0.000<0.01)、8 周(F=825.365,P=0.000<0.01)、12周(F=1813.386,P=0.000<0.01)的骨小梁间隙(Tb.Sp)均有显着的差异(P<0.01);④手术组(MMT 组)的第 2 周(F=31.299,P=0.000<0.01)、4周(F=46.216,P=0.000<0.01)、8 周(F=76.991,P=0.000<0.01)、12 周(F=2243.23,P=0.000<0.01)的骨小梁厚度(Tb.Th)均有显着差异(P<0.01);⑤手术组(MMT组)的第 2 周(F=29.937,P=0.000<0.01)、4 周(F=43.307,P=0.000<0.01)、8 周(F=70.283,P=0.000<0.01)、12 周(F=104.784,P=0.000<0.01)的骨小梁量(Tb.N)均有显着的差异(P<0.01);⑥手术组(MMT组)的第2周(F=69.158,P=0.000<0.01)、4 周(F=105.204,P=0.000<0.01)、8 周(F=216.123,P=0.000<0.01)、12 周(F=354.133,P=0.000<0.01)的胶原矿化比(Proline/PO43-)均有显着的差异(P<0.01);⑦手术组(MMT组)的第2周的软骨下骨弹性模量(Er)有差异(F=7.948,P=0.003<0.01),4 周(F=33.725,P=0.000<0.01)、8 周(F=5.034,P=0.018<0.05)、12 周(F=19.931,P=0.000<0.01),软骨下骨弹性模量(Er)均有差异(P<0.05);⑧手术组(MMT组)的第2周(F=15.998,P=0.000<0.01)、4 周(F=42.356,P=0.000<0.01)、8 周(F=48.658,P=0.000<0.01)、12 周(F=45.604,P=0.000<0.01)的骨小梁硬度(H)均有显着的差异(P<0.01);⑨手术组(MMT组)的第 2 周(F=22.156,P=0.000<0.01),4 周(F=44.051,P=0.000<0.01)、8周(F=133.707,P=0.000<0.01)、12 周(F=294.919,P=0.000<0.01)的 TNF-α 表达水平均有显着差异(P<0.01);⑩手术组(MMT组)的第2周(F=3.973,P=0.037<0.05),4 周(F=16.642,P=0.000<0.01)、8 周(F=60.168,P=0.000<0.01)、12 周(F=101.456,P=0.000<0.01)的 TGF-β 1 表达水平均有差异(P<0.05)。且测得各项参数中手术组间随时间变化有显着差异(P<0.01),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各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胫骨外侧平台主要处于OA早期,而内侧平台多处于OA中、晚期,因此,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对比分析膝关节OA胫骨内、外侧平台骨软骨结构参数的差异,有助于定量分析OA早期和晚期骨软骨结构改变的程度。建立了大鼠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模型(MMT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观察了TNF-α和TGF-β1在不同时间点软骨下骨组织中的表达,发现了 TNF-α/TGF-β1信号轴在半月板损伤后骨关节炎软骨下骨改变病变中的作用机制为双向调节,正负反馈的机制,与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不谋而合。研究分析MMT模型致骨关节炎(OA),于伤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软骨下骨微结构、矿化及力学性质的动态变化,定性、定量观测软骨下骨的组织形态学、分子生物、生物力学变化与TNF-α/TGF-β1信号轴变化的动态关系,总结TNF-α/TGF-β1信号轴可能为治疗半月板损伤后导致骨关节炎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指导工具。

李宇[4](2019)在《补肾壮筋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对大鼠膝软骨损伤修复价值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关节软骨损伤是骨性关节炎的病变基础,关节软骨修复是关节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将补肾壮筋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后,通过制备相应浓度的含药血清,作用于离体的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观察中西医药物的联合应用对软骨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再制备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再将补肾壮筋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于大鼠,观察大鼠膝软骨损伤修复过程中组织形态学变化、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探索中西医药物联合应用的方式对治疗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作用价值,为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思路。材料与方法:本实验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大鼠膝软骨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的研究将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生理盐水(单纯血清)、补肾壮筋汤(中药血清)、盐酸氨基葡萄糖(西药血清)、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中西结合血清组)对大鼠进行药物灌胃1周,制备相应浓度的含药血清,作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膝软骨细胞(传至4代),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6%、1.2%、2.4%)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中II型胶原(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情况。第二部分:补肾壮筋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对大鼠膝软骨缺损修复的初步研究将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B组为补肾壮筋汤(中药组)、C组为盐酸氨基葡萄糖(西药组)、D组为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中西药联合组)对大鼠进行药物灌胃,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扫描电镜分别观察4W、8W、12W大鼠膝软骨缺损修复情况;RT-PCR检测各组collagen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体外培养大鼠膝软骨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大体呈圆球形,贴壁后呈三角形、多角形。传代至第4代时,可以观察到细胞生长速度加快,细胞周边可见具有明显折光性的细胞外基质,细胞呈片状生长,可呈明显的“铺路石”状外观。按照阿尔新蓝染色试剂盒步骤进行染色后,可见软骨细胞多呈多角形,胞质呈均质状,较疏松,大部分可见到核仁,少数也可见分裂相,细胞浆和胞膜呈蓝色,维持表型的稳定。通过MTT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结果示:对大鼠膝软骨细胞的促进增殖作用中,中西医结合组优于中药血清组、西药血清组及单纯血清组(P<0.0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设置0.6%、1.2%、2.4%含药血清浓度,当中西医结合组含药血清浓度为1.2%时,对软骨细胞的增殖作用最为显着。2.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示:中西结合血清组能够明显降低软骨细胞凋亡率,与其他各组比较(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中collagenⅡ蛋白表达的结果示:中西医结合血清组促进软骨细胞中collagen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中药血清组、西药血清组及单纯血清组(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通过大体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4W、8W、12W的修复情况。第4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可见软骨缺损处明显变浅,呈浅凹状,填充物仍为白色纤维组织;中药组(B组)、西药组(C组)可见软骨缺损面积有减小,但没有明显区别,缺损处填充物为白色纤维组织;空白对照组(A组)软骨缺损清晰可见,修复迹象不明显,略有少许纤维组织填充,各组与周边正常关节软骨组织仍有明显区别。第8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软骨缺损基本填平,填充物为类似透明软骨组织,但仍可见缺损印记,股骨髁未见明显骨赘生长;中药组(B组)软骨缺损处凹陷变浅,有白色纤维组织填充,填充物与周边正常关节软骨组织仍有区别,股骨髁周边未见明显骨赘生长;西药组(C组)软骨缺损基本填平,填充物为透明纤维组织,质地较软,股骨髁略变宽,有少许骨赘生长;空白对照组(A组)股骨髁软骨缺损面积有减小,变浅,填充物为少量深色纤维组织,股骨髁内侧髁增宽,有少许骨赘生长。第12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软骨缺损处填平,损伤处关节软骨修复平整、光滑,与周边软骨组织融合为一体;接近正常关节软骨组织;中药组(B组)软骨缺损处基本填平,股骨髁周边有骨赘生长;西药组(C组)软骨缺损处仍可见少许凹陷,填充物为类似软骨组织,缺损表面欠光滑;空白对照组(A组)股骨髁明显呈退行性改变,缺损处较8W时无明显变化,关节软骨表面凹凸不平。大体观察结果初步证明了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关节软骨缺损处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补肾壮筋汤、盐酸氨基葡萄糖、生理盐水。5.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4W、8W、12W时组织学变化。第4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软骨缺损处已完全被纤维组织填充,细胞形态有异常,关节软骨表面略有凹陷欠光滑;中药组(B组)软骨缺损处凹陷变浅、软骨表面粗糙不平,纤维组织修复为主,软骨下骨有少许修复;西药组(C组)可见软骨缺损处纤维组织填充,软骨表面粗糙,软骨细胞形态异常,修复组织以纤维组织修复为主;空白对照组(A组)可见软骨缺损处凹陷明显,少许纤维组织修复,软骨表面粗糙不平,细胞形态异常。第8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可见软骨缺损处软骨细胞增殖明显,层次结构清晰,形态接近正常软骨细胞,软骨下骨修复明显,但软骨表面仍有少许缺损;中药组(B组)可见软骨缺损处有少许软骨细胞生长,软骨表面毛糙,软骨下骨有少许修复;西药组(C组)可见软骨缺损处少许软骨细胞生长,纤维组织填充,软骨表面毛糙,软骨下骨有少许修复;空白对照组(A组)可见软骨缺损处未见明显新生软骨细胞,缺损处以纤维组织填充,软骨表面粗糙不平,软骨下骨未见明显修复。第12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可见软骨缺损处软骨修复已接近正常软骨表面,软骨下骨结构修复正常,修复层次清晰可见,软骨细胞形态正常;中药组(B组)可见软骨缺损处凹陷明显变浅,软骨表面欠光滑,新生软骨细胞增殖明显,排列接近正常软骨潮线,软骨下骨修复优于C组;西药组(C组)可见软骨缺损处仍有少许凹陷,修复层次紊乱,可见软骨细胞生长;空白对照组(A组)可见软骨缺损处明显的凹凸不平,软骨表面损伤严重,软骨细胞形态异常,结构层次紊乱。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膝软骨组织学变化证明: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关节软骨缺损处的修复从组织形态学上观察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补肾壮筋汤、盐酸氨基葡萄糖、生理盐水。6.通过RT-PCR检测各组4W、8W、12W的collagenⅡ、Aggrecan基因的表达示:第4W、8W、12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collagenⅡ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中药组(B组)、西药组(C组)、空白对照组(A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B组)与西药组(C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4W、8W、12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Aggrecan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中药组(B组)、西药组(C组)、空白对照组(A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B组)与西药组(C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了补肾壮筋汤、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软骨细胞中collagenⅡ、Aggrecan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而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软骨细胞中collagenⅡ、Aggrecan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7.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4W、8W、12W 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情况示:第4W、8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中药组(B组)、西药组(C组)、空白对照组(A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B组)与西药组(C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12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中药组(B组)、西药组(C组)、空白对照组(A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B组)与西药组(C组)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能够明显促进软骨细胞中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其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补肾壮筋汤、盐酸氨基葡萄糖。8.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软骨缺损微观结构的修复情况,中西药联合组(D组)可见软骨缺损处虽然可见缺损边界,但再生软骨组织表面平坦,基本与周边正常软骨组织融合,结构形态已趋于正常软骨组织;中药组(B组)可见关节软骨缺损处软骨表面有凹陷,损伤的边界仍较清晰,有胶原纤维组织生长;西药组(C组)可见软骨缺损表面较平坦,但较正常软骨组织有明显凹陷,垄沟起伏,损伤表面清晰可见;空白对照组(A组)可见软骨缺损处软骨表面隆起,再生软骨组织呈不规则生长,凹凸不平。证明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优于其他各组。结论:1.中西医药物联合应用对大鼠膝软骨细胞具有显着的促进增殖作用,降低软骨细胞的凋亡率,显着促进软骨细胞中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2.中西医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更为有效的促进大鼠膝软骨缺损的修复,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探索中西医药物联合应用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治疗价值,为临床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薛梅鸿[5](2019)在《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文中认为本文是一篇基于《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的汉英翻译实践报告,在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的指导下,笔者完成了第二章节和第六章节部分内容的翻译工作,并选取了其中部分内容进行翻译案例分析。该文本系医学临床手册,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且该文本中既有大量西医知识,又包含中医传统医学理论,因此要求译者在用语规范、表达精准的同时,保留中医特色表达,以促进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本篇报告共包括翻译项目概述、译前准备工作、翻译案例分析以及翻译实践总结四个部分。本报告应用了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即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restitution)这四个步骤,对比中英语言差异,在翻译实践中最大程度地提升译文质量。根据斯坦纳的阐释理论,译者的通过理解与解释来进行翻译活动,中医文本艰涩,为了促进理解,译者势必对原文进行再解读和必要的阐释,因此笔者认为该理论在中医骨伤翻译中也具有适用性。基于此,在本报告中,笔者分析了中医文本的特点,并根据翻译实践中的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选取具体例证进行分析,归纳在医学翻译英译实践中该理论的应用,希望在今后为同类型文本的英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向先祥[6](2019)在《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步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近期临床疗效目的:评价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MOWHTO)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MOWHTO手术的84位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的患者,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评价。采用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股胫角(Femoral Tibial Angle,FTA)及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knee score,AKS)、Insall-Salvati 指数、平台后倾角(Tibial Posterior Slope),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评价术后效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84例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骨性愈合时间为13.5±2.9周;随访期间84例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螺钉断裂、骨不愈合等并发症。VAS术前5.34±1.24分,术后12个月为0.83±0.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KS术前68.9±5.8,术后12个月8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A术前为187.2±2.5°,术后12个月为171.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TA术前80.4±3.5°与术后12个月88.3±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Insall-Salvati指数、平台后倾角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WHTO并TomoFix板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保留了膝关节周围骨质,并且短期内能达到骨性愈合,通过改善下肢力线,同时利用关节镜治疗了关节内疾病,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通过临床观察及随访,其疗效满意,MOWHTO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的有效手段。第二部分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步态分析目的:分析膝关节内侧OA伴内翻畸形患者行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OWHTO)后步态运动学参数,评价MOWHTO术后膝关节运动学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MOWHTO手术的64位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10位健康成年人膝关节作为对照组,将试验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步态变化与健康对照组的步态运动学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屈曲角、内外翻角、内外旋角的的变化。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一个步态周期内,正常膝关节站立相中期屈曲2.5±1.3°、内外翻3.1±1.6°、内外旋6.3±2.4°,MOWHTO站立相屈曲1.5±2.1°(术前)及2.4±1.3°(术后12个月)、内外翻7.1±2.6°(术前)及3.1±1.7°(术后12个月)、内外旋13.1±1.2°(术前)及7.1±2.0°(术后12个月),正常膝关节摆动相屈曲61.3±3.2°,内外翻5.1±3.9°,内外旋3.2±2.0;MOWHTO摆动相屈曲49.1±2.2°(术前)及60.1±3.1°(术后12个月)、内外翻6.9±2.4°(术前)及5.1±1.6°(术后12个月)、内外旋8.1±0.3°(术前)及3.2±1.5°(术后12个月),与AKS评分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57、-0.905、-0.929。MOWHTO术后12个月的步态运动学参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态分析是评价MOWHTO手术效果的一种客观有效手段,能反映膝关节步态运动学的变化规律,步态分析与AKS评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能进一步了解MOWHTO术后的恢复情况,并指导功能锻炼,我们认为步态分析用于MOWHTO术后短期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吕文科,宋宇锋[7](2016)在《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调查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中国青年女排提供能最大程度减少运动损伤的思路和方案。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12年6月—2012年9月在福建漳州基地集训的中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损伤部位、性质及原因,并对其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做详细分析。结果: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发生率56.2%,髌尖末端病最为多见,其余依次为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股四头肌腱止点末端病和髌骨软骨病。结论:中国青年女排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发病率高,给予积极预防治疗,可以最大程度控制病情发展,保证训练及比赛正常进行。

周锡江,王海波,龚晓菊,王林,曾勇,李丰,黄攀[8](2013)在《招飞体检胫骨结节异常凸起的医学鉴定》文中研究表明飞行员是特殊职业群体,其体能锻炼强度高,患有胫骨结节异常凸起疾病者不能完成体能锻炼,严重者可危及飞行安全。为进一步把握招飞体检胫骨结节异常凸起疾病情况,为招飞体检时的医学鉴定和航卫保障提供依据,笔者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内蒙古、天津、北京)2005—2010年招飞体检外科检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李斌,张志强[9](2011)在《胫骨粗隆应力骨折29例临床和病理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胫骨粗隆应力骨折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形态。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切片,进行系统复习及分析。结果本组29例均为战士,27例为新兵(93.1%),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平均8个月,患病部位均在胫骨粗隆处,右侧21例,左侧8例。结论应力骨折是一种体力活动安排不当局部过劳引起的骨损伤。早期病理形态多为骨骺部出血、水肿、局部骨膜增厚及应力性骨膜炎,积累性损伤最终导致骨骺缺血性坏死,形成骨性结节或症状性小骨。

李江波[10](2010)在《膝关节镜下治疗髌骨轨迹异常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究实施分级手术方式治疗髌骨轨迹异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该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资料与方法自2005年1月~2008年7月泰安市泰山医学院附属骨外科收治了78例(90膝)原发性髌骨轨迹异常的患者,均采用膝关节镜技术进行诊疗。根据病人手术前髌骨轴位(Merchant)片和手术中髌骨轨迹检测(在关节镜动态监测下对不同程度的髌骨轨迹异常进行诊疗,以0°~110°屈膝过程中髌股关节适配良好为术中平衡满意的标准)对病人进行分级,一级为:单纯髌骨倾斜(标准为外侧髌股角<0°)。二级为:单纯髌骨半脱位或脱位(标准为髌骨适合角>16°)。三级为:髌骨倾斜合并半脱位(标准为外侧髌股角<0°并且髌骨适合角>16°)。手术后对78例患者(90)膝进行了随访,并将随访的三类患者分成两组,从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月1日之前手术的为第一组,即未分型手术组,关节镜下行术式1,第二组为2007年1月2日到2008年7月1日,并把第二组分为A、B、C组,A组行术式1,B组行术式2,C组行术式3,(术式1为单纯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式2为胫骨结节抬高内移术,术式3为外侧支持带松解联合胫骨结节抬高内移术)。第一组患者为27例(28膝)行术式1,第A组患者24例(25膝)行术式1,第B组患者18例(21膝)行术式2,第C组患者9例(13膝)行术式3。病人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随访时间2.2年,随访时利用Lysholm司卷随访调查,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病人的预后及疾病复发情况。所有患者都是首次进行膝关节手术。第一、二组病人治愈效果根据HSS标准分为优良中差,总分为100分。85分以上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中,小于59分为差。我们对第一、二组病人进行X2检验,第二组病人采用Q角,髌骨适合角,外侧髌股角及HSS评分的配对t检验进行手术前后比较。结果至最后随访时,HSS评分和膝关节Q角,髌骨适合角,外侧髌股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能站立行走,并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减轻。1例患者术后7天发生关节积液。加压包扎后痊愈。结论1、髌骨轴位片(Merchant位)和关节镜动态监视下对髌骨轨迹排列异常的诊断和分级具有实用价值,可以提供明确的分级标准。2、分级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胫骨结节抬高内移术,外侧支持带松解联合胫骨结节抬高内移术分级手术能够提高髌骨轨迹异常治愈率,总体随访效果比较好。髌骨倾斜和髌股关节半脱位在发病机理上存在明显的不同,髌骨倾斜的原因是髌骨外侧支持带紧张,而髌骨关节半脱位的原因是下肢力线(Q角)增大+外侧支持带松弛,所以单纯髌骨半脱位并不是外侧松解的指征。3、分级手术是治疗髌骨关节轨迹异常的有效方法,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二、运动员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员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青年军人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术后疼痛肿胀加重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数据采集与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2)犬缺血性骨软骨病细胞凋亡与基质紊乱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软骨
        1.1 软骨的分类与组成
        1.2 软骨的结构
        1.3 软骨管
        1.4 骨的形成
    2 骨软骨病
        2.1 骨软骨病的概况
        2.2 骨软骨病的表征
        2.3 骨软骨病的病因学
    3 蛋白质组学
        3.1 软骨相关疾病研究的蛋白质组学概况
        3.2 软骨相关疾病研究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
        3.3 软骨及相关样品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缺血诱导犬骨软骨病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主要药品试剂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2.4 试验动物及分组
        2.5 血管阻断诱导犬骨软骨病损伤手术
        2.6 术后护理
        2.7 X线影像学检查
        2.8 样本采集与处理
        2.9 骨软骨病损伤组织学评估
        2.10 TUNEL检测细胞凋亡
        2.11 拉曼光谱学分析
        2.12 数据分析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X线影像学观察
        3.2 组织学评估
        3.3 TUNEL检测细胞凋亡
        3.4 扫描电镜观察
        3.5 拉曼光谱学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 基于Label free蛋白组学技术的犬骨软骨病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2.4 试验动物样品采集与编号
        2.5 Label-free蛋白质组学分析
        2.6 差异蛋白验证
        2.7 数据分析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蛋白质浓度定量与SDS-PAGE电泳
        3.2 酶解肽段浓度测定
        3.3 蛋白质和肽段鉴定结果
        3.4 鉴定蛋白与肽段的数据质控相关的统计图
        3.5 蛋白生物信息功能注释分析
        3.6 GO分析
        3.7 KEGG分析
        3.8 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
        3.9 蛋白质组学验证
    4 讨论
第四章 HtrA1 在犬缺血性骨软骨病中的作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主要试剂
        2.3 骺生长软骨细胞与软骨外植体的分离与培养
        2.4 骺生长软骨细胞的形态观察
        2.5 骺生长软骨细胞鉴定
        2.6 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
        2.7 HtrA1 过表达载体构建与转染
        2.8 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
        2.9 荧光定量PCR
        2.10 Western-blot
        2.11 统计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骺生长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与细胞形态的观察
        3.2 骺生长软骨细胞鉴定结果
        3.3 软骨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
        3.4 软骨细胞转染条件摸索
        3.5 软骨细胞HtrA1 过表达验证
        3.6 HtrA1 过表达诱导软骨细胞凋亡
        3.7 HtrA1 过表达通过作用XIAP/caspase9/caspase3 通路诱导软骨细胞凋亡
        3.8 HtrA1 过表达诱导软骨细胞基质变化
        3.9 HtrA1 重组蛋白处理对软骨外植体的作用
        3.10 拉曼光谱学分析
        3.11 重组蛋白HtrA1 诱导软骨外植体凋亡与基质相关蛋白的变化
    4 讨论
全文总结
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TNFTNF-α/TGF/TGF-β1信号轴调控半月板损伤后软骨下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祖国医学对半月板损伤和骨关节炎的认识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半月板损伤的认识
        一、病名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证候分型
        四、中医治疗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一、病名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证候分型
        四、中医治疗
    第三节 祖国医学对半月板损伤与膝骨关节炎的理论基础
        一、筋骨并重理论
        二、中医“治未病”理念
第二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半月板损伤的研究概况
        一、半月板的研究历史
        二、半月板损伤的流行病学
        三、半月板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四、半月板损伤的机制
        五、半月板损伤的类型
        六、半月板损伤的诊断
        七、半月板损伤的治疗
    第二节 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一、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的现代医学研究介绍
        二、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介绍
    第三节 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软骨下骨改变的研究概况
        一、软骨下骨的介绍
        二、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软骨下骨改变的研究介绍
    第四节 TNF-α/TGF-β1 信号轴的研究概况
        一、TNF-α的研究进展
        二、TGF-β1 的研究进展
        三、TNF-α/TGF-β1 信号轴的研究介绍
第三章 临床部分
    第一节 人半月板损伤后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一、Micro-CT检测软骨下骨改变
    第二节 血清中TNF-α/TGF-β1 信号轴的改变
        一、临床资料
第四章 实验材料与动物分组
    第一节 实验内容
    第二节 实验材料
    第三节 实验方法
        一、分组和模型
        二、方法
        三、TNF-α和 TGF-β1 的检测
        四、统计分析
    第四节 实验结果
        一、各组甲苯胺蓝染色比较
        二、各组胫骨近端横断位的Micro-CT成像图比较
        三、软骨下骨微结构参数变化
        四、各组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比较
        五、各组血清中TGF-β1 表达水平比较
第五章 讨论
    第一节 MMT大鼠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第二节 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中软骨下骨改变的意义
    第三节 TNF-α/TGF-β1 信号轴在软骨下骨改变中的机制研究
    第四节 中医对TNF-α/TGF-β1 信号轴与半月板损伤后骨关节炎软骨下骨改变的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补肾壮筋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对大鼠膝软骨损伤修复价值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大鼠膝软骨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补肾壮筋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对大鼠膝软骨缺损修复的初步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项目概述
    1.1 项目来源
    1.2 项目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2.1 文本类型解读
    2.2 翻译原则制定
    2.3 平行文本参考
    2.4 翻译辅助工具使用
    2.5 翻译计划拟定
第三章 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骨伤英译案例分析
    3.1 中医术语的翻译
        3.1.1 音意结合法
        3.1.2 英意结合法
        3.1.3 增译法
    3.2 句子的翻译
        3.2.1 切换语态
        3.2.2 使用复合句
        3.2.3 变通句式结构
        3.2.4 转换词性
    3.3 小结
第四章 翻译项目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阐释学翻译理论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摘要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附录4 翻译原文
附录5 翻译译文

(6)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步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近期临床疗效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步态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步态获取及分析方法
    结果
        一、患者基本信息
        二、膝关节运动学
        三、步态分析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综述一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胫骨高位截骨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一 VAS疼痛评分标准
    附表二 AKS评分
    附表三 WOMAC骨性关节炎评分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国际国内会议及学习班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专着
附录: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10)膝关节镜下治疗髌骨轨迹异常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运动员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年军人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术后疼痛肿胀加重原因分析[J]. 蔡伟创,张勇,李金伟,贺卫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10)
  • [2]犬缺血性骨软骨病细胞凋亡与基质紊乱的机制研究[D]. 李桥.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TNFTNF-α/TGF/TGF-β1信号轴调控半月板损伤后软骨下骨的研究[D]. 贾琼.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补肾壮筋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对大鼠膝软骨损伤修复价值的初步研究[D]. 李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5]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D]. 薛梅鸿.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步态分析[D]. 向先祥. 苏州大学, 2019(04)
  • [7]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调查及防治对策[J]. 吕文科,宋宇锋. 临床医药实践, 2016(01)
  • [8]招飞体检胫骨结节异常凸起的医学鉴定[J]. 周锡江,王海波,龚晓菊,王林,曾勇,李丰,黄攀.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01)
  • [9]胫骨粗隆应力骨折29例临床和病理分析[J]. 李斌,张志强. 海军医学杂志, 2011(01)
  • [10]膝关节镜下治疗髌骨轨迹异常的临床研究[D]. 李江波. 泰山医学院, 2010(02)

标签:;  ;  ;  ;  ;  

运动员胫骨粗隆骨软骨炎的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