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弱势群体的存在

关注弱势群体的存在

一、关注弱势群体的存在(论文文献综述)

李连梦[1](2020)在《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文中研究指明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活了地区经济活力,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利益分配日趋固化,社会结构日益分化,效率与公平问题日益凸显,民生发展滞后问题日益显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政府亟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经济增长福利惠及更多人群,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上日程。经济包容性增长寻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可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深入探究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从资源配置、机会均等、条件平等三个方面探究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首先,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基本属性、优势和劣势、发展模式、产生影响以及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核心要义、实现路径、普惠金融对其影响等现有文献,并对两者进行系统的总结和评述;第二,对弱势群体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探究经济包容性增长对弱势群体的重要意义;第三,探究互联网金融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理,主要从三个层面着手:第一个层面是互联网金融改善金融扭曲,促进要素市场发育,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第二个层面是互联网金融增加金融竞争,丰富金融产品层次,优化金融供给结构;第三个层面是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拓展金融服务边界,惠及更多弱势群体,提高金融资源的可得性;第四,深入探究互联网金融、金融市场化与要素配置,探究互联网金融能否改善金融扭曲,促进金融业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发育,从而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第五,深入探究互联网金融、消费分配与机会均等,从城乡消费差距的角度展开研究,探究互联网金融能否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实现机会均等,从而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第六,深入探究互联网金融、弱势群体与条件平等,弱势群体分为三类——城市低收入人群、农村家庭、农村贫困户。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缩小两个角度,探究互联网金融能否影响弱势群体的收入,从而将金融服务覆盖弱势群体,实现条件平等。最后,本文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研究建议。本研究主要研究结果:(1)互联网金融可以显着正向影响金融市场化,改善金融扭曲,促进金融市场化改革;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业市场化两者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互联网金融与要素市场发育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互联网金融可以促进金融市场化、促进要素市场发育,进而显着改善金融扭曲、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2)互联网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呈现显着的“倒U”型关系,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会显着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互联网金融会显着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而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互联网金融通过直接和间接路径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一是通过信贷、覆盖广度、支付、数字支持服务直接作用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二是通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间接作用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乡居民食品、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差距都与互联网金融呈“倒U”型,但城乡居民衣着、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消费差距与互联网金融呈“U”型,城乡居民交通通信消费差距与互联网金融呈线性相关关系。这可能与与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特点有关。(3)互联网金融确实可以促进城镇弱势群体——城镇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加,且互联网金融对城镇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加的作用是通过信贷、覆盖广度、支付、投资以及数字支持服务来实现的,但互联网金融并未缩小城镇低收入群体和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反而扩大了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4)互联网金融确实可以促进弱势群体——农民家庭收入增加,且互联网金融对农户收入增加的作用是通过互联网金融覆盖广度、支付、投资来实现;互联网金融对“三农群体”依旧存在“信贷排斥”现象,互联网信贷、数字支持服务并没有缓解农户的融资约束,即便是中高收入农户的信贷需求也被排斥在外。(5)互联网金融对“弱中之弱”——农民贫困户家庭的收入没有显着相关关系,互联网金融总指数、信贷、支付、覆盖广度、数字支持服务等均无法促进贫困户收入增加,互联网投资甚至会减少贫困户收入。农村贫困户作为“弱中之弱”,完全被排斥在互联网金融之外。本研究主要的贡献:(1)研究选题紧跟时代步伐,互联网金融自2013年“余额宝”诞生以来一直是学者与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各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多,但目前尚未有学者系统探究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之间的影响以及影响路径。本文将基于经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探究互联网金融对要素市场发育、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的包容性等方面的影响,选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性。(2)现有文献关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扭曲的研究多集中于微观领域,从宏观角度出发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基于PVAR模型实证探究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市场化、要素市场发育的关系。(3)现有研究多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角度探究经济发展不均等,以消费差距为视角的研究较少。消费差距可以直接反映居民生活质量,也可以间接反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平衡状况,本文创新性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角度探究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机会均等”的关系。(4)现有研究多以农村居民作为弱势群体的研究对象,探究互联网金融的包容性,对互联网金融与城镇低收入群体、农村贫困户收入的关系研究较少。本文实证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农村贫困户收入的影响,进而探究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最后,根据研究结论,针对互联网金融推动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加大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发生。(2)加快落后地区、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3)改善落后地区、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4)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金融素养。(5)加大“造血式”扶贫项目的力度,提升贫困户参与互联网金融的能力。

鲍俊威[2](2020)在《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子女学校教育的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也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然而,在这一飞发展的过程中,也导致了社会分层和分化速度加快,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认识社会转型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弱势群体,如何解决弱势群体的教育困难问题,如何让弱势群体享受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着眼并改善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及教育处境,是帮扶弱势群体的一条根本性的发展和提升途径。由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存在,那么作为社会领域的子系统的教育领域,必然会有教育参与中处境不利的家长。对这部分家长的关怀,不仅有助于推进教育公平的进程,而且对促进社会公平也有极大的作用。虽然近年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我国对于家长群体的异质性问题关注的不够,很少有研究者将目光聚集到弱势群体家长的研究上来。因此,本文力图从实证研究出发,以小学家长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索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状,找出其参与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为了对已有研究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从已有文献中获得更多的启发,笔者首先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对家长参与子女学校教育、社会分层相关研究以及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子女学校教育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其次,为了研究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状,编制了“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并主要以四川省、重庆市、河南省、福建省和海南省的小学阶段家长为主要调查对象,再通过对部分教师和家长的深度访谈,挖掘有关小学阶段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细节。通过调查数据,笔者发现: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整体程度良好,但在“管理决策”和“志愿参与”方面有明显不足;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在校外场域的教育参与状况好于学校场域的教育参与状况;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明显低于中上层家长;随着子女年级上升,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管理决策”与“亲职教育”的积极性有下降的波动趋势;小学弱势群体家长的“在家学习”参与情况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为了对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子女学校教育提出改进路径,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归因分析。针对弱势群体家长教育资本缺乏、弱势群体家长对教育参与的认识与局限、学校的集权化管理未能给弱势群体家长提供参与的平台、缺乏保障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服务制度以及农村弱势群体家长在参与子女学校教育上的缺位等问题,提出了如下改进原则和改进路径:遵循着尊重理解弱势群体家长的伦理关怀原则、扶持补偿弱势群体的公平正义原则以及平衡关系造就教育合力的和谐发展原则,促进弱势群体家长参与走向深层次发展;学校增权赋能,尊重并保障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子女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丰富文化资本,弱势群体家长需积极提升参与素养缩小参与差距;制定政策法规,推进并保障公平性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实现;创新载体与参与方式,改善农村弱势家长参与教育的缺位。

李凯[3](2020)在《弱势心态的形成及其社会影响:社会质量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我国持续深化社会改革,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尽管社会总体保持稳定,但一些调查发现,社会中出现弱势心态泛化的现象,不少原本不属于弱势群体的民众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民众心态弱势化现象的出现,反映出社会系统不够合理、社会治理方式亟待转变的重要问题。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弱势心态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前,对于弱势心态为何出现、如何进行干预的问题,已有许多理论性分析。这些文章指出,弱势心态是社会不公、社会制度不完善等社会因素,以及向上社会比较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同时,也有少量实证研究发现,政治资本失衡、民众利益表达渠道缺失等社会制度问题是导致弱势心态形成的因素。然而,目前研究存在一些不足:(1)对弱势心态的界定没有统一,实证研究采用的测量工具也没有统一;(2)缺乏对弱势心态形成原因的实证研究;(3)没有关注弱势心态对社会的影响。社会质量理论指出,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是社会质量的条件性因素。根据这一理论,制度不完善、利益表达渠道缺失以及社会不公等问题,都属于社会质量的范畴。由此,从社会质量的角度来分析弱势心态的形成,是解释弱势心态的重要视角,本文基于这一视角对弱势心态展开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综合运用大样本数据、问卷调查、实验室实验和情境实验等实证方法,来回答三个问题:(1)弱势心态是什么?(2)弱势心态如何产生?(3)民众弱势心态的产生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研究一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质量和弱势心态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采用相关法,共包含三个子研究。其中,子研究1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5)的大样本数据来检验社会质量与弱势心态的关系。为进一步确定社会质量和弱势心态的关系,子研究2结合访谈所得资料,编制了弱势心态的量表。然后,子研究3采用子研究2编制的弱势心态量表,同时使用包含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包容、社会凝聚和社会赋权四维度的社会质量量表,再次检验社会质量和弱势心态的关系。子研究1和子研究3的结果一致,均表明社会质量越低,弱势心态越凸显。子研究3的结果还表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包容、社会凝聚和社会赋权四维度都与弱势心态呈负相关关系。研究二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质量与弱势心态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共采用4个子研究来考察社会质量与弱势心态的因果关系,每一个子研究考察社会质量的一个方面。其中,子研究4考察社会经济保障对弱势心态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经济保障越差,民众的弱势心态得分就越高;子研究5考察社会包容对弱势心态的影响,结果未发现显着效应;子研究6考察社会凝聚对弱势心态的影响,结果也未发现显着效应;子研究7考察社会赋权对弱势心态的影响,结果发现了社会赋权较高时,民众的弱势心态得分就越低。通过这四个研究,我们发现,社会质量是造成弱势心态形成的因素之一。社会质量越低,民众弱势心态现象就越严重。在研究三中,为了检验弱势心态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我们关注弱势心态与系统合理信念的关系。假设弱势心态是系统合理信念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相关分析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共包含三个研究。其中,子研究8采用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检验弱势心态、系统合理信念以及社会质量三者的关系;子研究9选取全新的样本,然后采用社会质量量表、弱势心态量表以及系统合理信念量表,再次检验弱势心态在社会质量和系统合理信念之间的中介作用;子研究10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考察弱势心态与系统合理信念的关系。三个研究的数据表明:弱势心态是预测系统合理信念的因素之一,社会质量越低,民众的弱势心态越高,则系统合理信念也越低。通过以上研究,本研究发现:首先,弱势心态本质上是一种对自我的认知倾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我们可以编制量表对它进行测量。其次,社会质量低是导致弱势心态的因素之一,分析民众心态普遍弱势化问题,需要关注的因素之一就是社会质量。此外,弱势心态还会影响人们的系统合理信念,弱势心态越强烈,系统合理信念就越低。本文通过对弱势心态的客观来源和社会影响的研究,我们发现,弱势心态是连接客观社会质量到主观的系统合理信念之间的桥梁。综合而言,本论文的三个大研究(共10个子研究)从社会质量理论的视角出发,解决了弱势心态为什么会出现,以及出现后会造成什么社会影响的问题。为未来开展弱势心态的研究提供了可用工具,解释了弱势心态的来源和它产生的社会影响。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立足于阶层的社会等级理论,为发展该理论提供了实证数据的支撑;从心理学视角对社会质量理论进行了延伸,所得结果还为系统合理化理论的完善提供了数据支撑。除了理论意义外,本研究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想建设良好的社会心态,依靠科学的社会治理提高社会质量是前提,管理者们需要意识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李曼[4](2019)在《环境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研究 ——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公园绿地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其空间分布的公平性事关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对于公园绿地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市场化的改革加速了社会阶层分化,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已有文献证明,城市公园绿色的分配会依据收入水平、种族、年龄、教育水平等高度分层,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区域的居民不能拥有同等的获取城市公园绿地服务的机会,特别是对于社会弱势群体来说,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在获取城市公园绿地资源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当前,国内关于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的研究依然不多,尤其是针对老年人、低收入以及其他弱势群体获取公园绿地服务的公平性情况的认知更是缺乏。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从环境正义的角度开展我国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的研究,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供需矛盾、合理布局寻找实践切入点,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基于以上目的,本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案例区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的公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首先对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基于对环境正义、公平的内涵和城市公园绿地的认识,从不公平的判断、公平的实现过程、价值取向、研究路径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的理论基础;然后,从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两个层面出发,构建了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重庆市江北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评价的定量分析论证,实证公平性评价体系模型构建的方法和内容,并进一步提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不公平的形成机制四个方面内容,以及公平性构架应包括承认公平、技术公平、分配公平、程序公平的要求。最后形成结论,总结论文的研究创新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公园绿地公平包含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两个价值取向,并且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的实现必须关注三个维度:“层级维度”、“时序维度”、“地域维度”。(2)居民获取城市公园绿地的机会存在差异。居民获取城市公园绿地的机会在不同街道、不同空间层次上存在差异,并且居民获取不同等级的城市公园绿地的机会在同一街道、同一空间层次上也存在差异。(3)城市公园绿地分布与社会空间匹配性整体较好。设施滞后型公园绿地空间只有寸滩街道,仅占街道总数量的8.33%。(4)特定群体获取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城市公园绿地资源分布与老年人口、低收入人口的空间匹配度不高,老年群体和低收入群体获取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5)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不公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此,从环境正义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承认公平、技术公平、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四个方面的公平正义框架。

石立春[5](2019)在《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强化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现实社会状况、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前民粹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深思重大理论问题的题中之义。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工作的系统开展,从学术意义上来说,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网络民粹主义认知的系统性与全面性,进一步丰富发展民粹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乃至于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从实践层面上来说,有助于网络民粹主义疏导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助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为全球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经验借鉴。当前,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呈现出激流勇进的演绎态势,这与国内外大环境密切相关:民众政治参与觉醒中责任问题备受关注、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频现底层抗争、网络时代政治传播滋生社会焦虑,以及全球政治右倾发展加剧民主危机等。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爆发,以酿发舆情危机为主要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将1994—2009年视为以贴吧、博客等为主要载体的舆情爆发阶段,将2009—2012年视为以微博为主要载体的民众狂欢阶段,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视为新时代公民政治心态民粹化阶段;可以划分为贫富对抗(如“杭州飙车案”,2009)、官民对立(如“我爸是李刚案”,2010)、反智主义(如“复旦大学黄山门”,2010)、底层叙事(如“夏俊峰案”,2011)、裹挟爱国主义(如“反日保钓游行”,2012)以及环境保护(如“什邡钼铜事件”,2012)六种类型的网络民粹事件。不同阶段的网络民粹事件呈现出不同的演绎态势,不同类型的网络民粹事件具有着不同的演绎特征。从诱发要素上来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复杂矛盾的持续浇灌,是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发的前提与基础;部分民众在社会进步中迷失信仰、在物质丰裕中失去幸福、在追求理性中集聚戾气、在感恩时代中滋生怨恨,成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演绎的重要因素。从时代表征上来说,在诱发因素维度,坚守利益争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重点关注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下层问题,是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深度演绎的首要特征;在叙事方式维度,强调舆论审判为代表的抗争叙事、实现道德情感主义式的群体认同与大众狂欢,是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不断演绎的重要表现;在社会影响维度,衍生情绪发泄相伴随的网络暴力、诱发阶层鸿沟与社会撕裂,成为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持续演绎的又一特征。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在关注弱势群体、强化网络监督以及提升公民政治素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正面价值。但是,相对于其正面价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激流勇进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危害,更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以底层、哄客、对抗叙事为演绎手法,将矛头直指官员、富人、警察以及专家学者,与民主法治精神背道而驰,必然构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的严重干扰,消解社会精英权威,诱发政府公信力失范危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掌握社会资源精英群体的仇视,形塑出对官员、富人、警察、专家等群体的“仇+”心理,对普通人生活的浪漫化描述以及普罗大众崇拜,与民族主义相合流的极端演绎态势,势必进一步助长社会上的暴戾之气,极易诱使民众在形塑极化心理中走向零和博弈,背离社会理性平和的发展方向;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二元对立话语方式的推崇,将进一步深化社会阶层间的信任危机,激化民众间的阶层对立情绪,势必进一步拉大社会阶层间的隔阂,诱发社会分裂;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均贫富”观念的推崇,误导民众将共同富裕与平均富裕、同步富裕,共享发展与平均发展、齐步发展相等同,主张通过对内“清算原罪”、对外“清理外资”来实现共享发展,实则是对实现共享发展方式的错误选择,鼓动非理性、非法治式的共享发展,破坏社会秩序、损害法律权威,必将动摇当代中国共享发展之基、危及共享发展之路。鉴于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民粹主义全球性泛滥与区域本土化进程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尚需借鉴参考国外应对民粹主义的经验教训。在苏俄,列宁采取“以激进对激进”,实现社会民主党的社会革命党化,保持一种革命姿态走在民粹主义前列,迅速获取广大民众的支持,最终在十月革命中掌握了政权。但是,苏俄应对民粹主义的教训又是惨痛的,社会民主党依靠比社会革命党更激进的革命策略,赢得革命胜利,但胜利之后,未能及时清算激进革命策略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而继续推行更加激进的方针、策略,导致苏俄在“激进→更激进”的道路上积重难返,最终深受斯大林模式消极因素所害而沉疴难愈,这实质上是前苏式马克思主义对民粹主义斗争的失败。在拉美地区,以庇隆主义为代表的民粹派领袖,以民粹主义对抗民粹主义,采取迎合底层民众、短期效益良好的民粹式政治经济策略,往往能迅速赢得广大城市劳工的支持,但是,这种“寅吃卯粮”、“涸泽而渔”的政治经济政策,使得国家逐渐陷入政治、经济恶性循环之中,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难以自拔。在中东欧地区,匈牙利等国家在社会剧烈变迁进程中,承继本国政治文化传统,契合经济社会实际状况,形成了劣质但能抵御危机的民主体制,成功规避了类似于拉美民粹型威权独裁统治的生成,这也可视为应对民粹主义的成功经验,虽然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并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其应对民粹危机的方式,仍值得我们多加参照。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步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践行人民主体思想,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防御性与竞争力、权威性与吸引力,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持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导民众形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认同,从而在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利益诉求中彰显社会公正。当前,人们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正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的必然性与存续的长期性,基于世界民粹史纵向审视、基于全球视野横向对比,认识到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坚持理论研判与技术甄别相结合,强化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科学研究,实现对网络舆情中民粹元素的精准识别、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演绎态势的跟踪分析,从而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疏导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需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公民教育,培育负责而又积极的新时代公民,强化公民社会心态引导工作,助推公民理性参与政治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实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聚焦社会问题,坚持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发展战略,着力解决易于诱发网络民粹事件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重点清理易于引发公权力质疑的相关问题,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充实人民获得感、保障人民幸福感、增强人民安全感,进一步压缩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生成空间;明晰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干扰,从而在坚持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公正中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新时代网络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提升治理实效性,消解网络空间的暴戾之气、形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营设良好环境。

向鹏[6](2019)在《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研究》文中认为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改革开放的顺利实现,解决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落脚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犯罪的重要类型,我国学者对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问题的研究还只停留在个别问题的讨论上,本文以社会性弱势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研究,从犯罪学、刑法学及统计学等多视角开展研究工作,尝试开拓这一研究领域的“处女地”,对我国犯罪学理论无疑是一种丰富和提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本文一共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从犯罪学的角度来界定社会性弱势群体;第二章分析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现象;第三章剖析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原因;第四章探究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理念和治理政策;第五章探寻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治理模式及路径。社会性弱群体现在已成为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研究的重点。不同学科对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界定不尽相同,研究重点也不一样。从犯罪学视角界定社会性弱势群体,以“权利”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一个人若要正常生活或者正常发展,必须要享有一些最基本的权利,这些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平等权等。若一类人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未能享有上述权利,而这类人若要享有这些基本权利需靠国家保护,或者需社会保护才能得以实现(这类人没有明显的生理缺陷,具有基本的劳动能力,但这类人的素质普遍不高),则这类人就是社会性弱势群体。社会性弱势群体包括农民工、城市贫困群体、农村贫困群体等。从以往的研究来看,通常犯罪类型划分标准包括:犯罪性质、犯罪经历、年龄、性别、组织形式等。研究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主要依据犯罪人享有的权利不平等为标准对犯罪进行类型划分。社会性弱势群体包括农民工、城市贫困群体、农村贫困群体等,由于农民工、城市贫困群体、农村贫困群体等享有的基本权利不平等,对他们犯罪可以作为一种犯罪类型来进行研究,也即是本文研究的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本文研究思路为探究农民工、城市贫困群体、农村贫困群体的个性犯罪,总结这些个性犯罪现象、规律及犯罪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进一步研究社会性弱势群体类型化犯罪现象、规律及犯罪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从而达到遏制和减少犯罪的目的。目前我国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呈现出犯罪人年龄低龄化的趋势,且文化程度不高,在犯罪前没有工作或以临时工和散工为主,性格存在缺陷,犯罪后不知后悔所占的比例较高。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抢劫和盗窃为主,二是经济损失较大。就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特征而言,有的因为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对公权力部门不满,进而报复社会,有的因自己的工资被拖欠,而伤害或杀害企业老板,还有的因经济问题和情感问题引发犯罪。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人以判重刑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加剧,社会性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发泄途径不畅通,产生仇恨心理;经济发展不平衡,结构性失业,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贫富差距过大等因素造成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在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上,要体现公平、人本主义、禁止歧视,进行倾斜保护及增强权利保障理念;在治理政策上,摒弃“严打”的方式,注重社会支持政策,形成以“社会支持为主,以打击为辅”的治理政策。在治理模式上,现有的治理模式存在不足,应采用“公众参与”的新治理模式,从社会性弱势群体在犯罪前情景预防、犯罪后的刑事应对及其他社会治理路径等方面对其犯罪进行治理。在犯罪前情景预防的具体路径包括增加犯罪难度、提高犯罪风险和降低犯罪刺激、减少犯罪诱因;在犯罪后的刑事应对表现为加强对社会性弱势群体的刑事法律保护,包括在立法上、刑事司法上的对策,对被害人救助措施的完善;社会政策治理路径包括健全社会性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其排泄路径,保障其平等权;打破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影响,鼓励社会性弱势群体就业,保障其生存权、劳动权;调整社会结构,确保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机会公平,实现其受教育权、发展权;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等内容。通过对社会性弱势群体在犯罪前进行情景预防、犯罪后的刑事应对及其他社会治理路径对其犯罪进行治理,其目的是保护社会性弱势群体的权利,从根本上遏制和预防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发生。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路径如下图所示: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问题实质上是人权保障问题。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形势严峻,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他们的权利保障不够,是社会制度方面的缺陷与影响所造成的,对他们的关爱与支持不够。这促使我们反思,我们应当全力维护他们的权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友爱。

李美玲[7](2017)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与优化 ——基于G市H区人大的个案分析》文中提出从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始,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的60余年,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政治权力参与者。人大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公民最权威的利益表达渠道,是利益分配时解决分歧的主要政治场所。改革开放的同时,社会弱势群体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阶层分化、利益表达不均衡已成为我国政治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人大作为以公民为基础的利益表达场所,是社会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最合法、最正式、最根本的途径。为更深入地了解地方人大代表为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利益表达的情况,本文通过对G市H区人大466名区级人大代表2006年-2016年连续10年共12次区级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的12件议案和1397条建议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部分人大代表进行深度访谈分析其行动的动机,从H区人大的个案中,探索人大代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规律,提出问题与对策。从人大的角度研究优化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期待人大能为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更有效的利益表达,也期望丰富人大代表研究的同时,为社会弱势群体研究提供独特视角。论文共分绪论和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述评、研究目标及思路框架、理论资源与研究方法等;第一部分介绍H区人大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第二部分是分析研究H区十年间的代表议案、建议等相关履职资料,归纳出人大代表关注弱势群体的问题,主要包括农林水类问题、城建类问题、工交类问题、财经类问题、政法类问题和教科文卫类问题等;第三部分介绍人大代表关注弱势群体的方式,主要有提出议案及建议、审议发言、代表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和联系群众等;第四部分通过对部分关注弱势群体利益的人大代表的访谈,分析人大代表关注弱势群体的动力机制,包括直接选举制度萌芽的代表性、体制的鼓励与支持、出身背景、自我价值实现等动机;最后,结合H区实际,提出地方人大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问题与政策建议。首先,人大代表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中并不缺位,地方人大代表表现出了对弱势群体的持续关注,涉及领域众多,政府在办理人大事务中促成了一批关乎弱势群体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人大作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的作用。其次,在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组织下,代表关注弱势群体的方式较为丰富,地方政府更加重视人大事务,通过人大代表议案或建议的形式,把代表关于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与政府民生计划结合在一起,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第三,代表对自我角色的认知更加深刻,地方人大常委会和政府对于代表关注弱势群体利益的履职行为表现出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创造机会让代表参与到社会管理中,让代表更有动力为弱势群体发言,使得地方人大成为弱势群体一个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最后,针对弱势群体在人大的利益表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建议从畅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提高人大利益表达的质量、加强代表履职保障与监督、提高人大制度的普识性等方面努力,以期更好地发挥人大对于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作用。本文以地方人大为个案分析,从利益表达的角度来研究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与优化,希望能拓宽该领域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优化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对我们平衡各方利益表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略尽绵力。由于实证研究的局限性,我国其他地区及其余层级的人大代表关注弱势群体的行动规律、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为弱势群体利益服务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郭婧[8](2016)在《国际化大都市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与措施研究 ——基于伦敦和上海的比较》文中提出国际化大都市的弱势学生群体通常处于城市空间的边缘化位置。在讨论国际化大都市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问题时,不能仅在教育系统内部探寻答案,还需要考虑大都市社会结构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关键影响要素。特别是在应对弱势阶层出身的孩子们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问题上,大都市的教育服务有必要与城市的公共治理寻找契合,将对不同社会阶层出身子女的各类教育资源分配与补偿机制反映到大都市的教育战略和公共治理规划中。本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历史分析法和访谈法,以伦敦和上海两个国际化大都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布迪厄资本理论的框架下对英国和中国国家层面、伦敦和上海城市层面的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与措施进行梳理;对伦敦和上海中小学层面的弱势学生群体教育实践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本研究发现:1.伦敦和上海弱势学生群体的主要构成不同,伦敦聚集了大批的少数族裔国际移民,而上海吸引了大量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从事密集型劳务行业的国内移民。但是,弱势学生群体形成的原因都要归咎于其家庭在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占有量上的差异。因此,在对弱势学生群体进行补偿性教育支持时需要考虑其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缺失情况。2.伦敦和上海地方政府层面在支持弱势学生群体发展时,都呈现“扶弱又培优”的趋势。在经济资本的补偿上,上海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高于伦敦,且更倾向于均衡发展。在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补偿上,由于伦敦人口结构和社会阶层更为复杂性,大伦敦政府启动的教育行动更丰富且具有针对性。3.伦敦和上海中小学对弱势学生群体教育实践中,都特别关注家庭文化资本对学生的潜在影响,重视通过家校合作活动提升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在其他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教育补偿活动中,伦敦中小学在经费使用、项目设计、与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合作等方面比上海中小学的实践更灵活、更贴近弱势学生群体的需求。4.伦敦和上海对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的政策与实践表明,国际化大都市教育公共服务需要实现服务多样化,来满足弱势学生群体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基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补偿的国际化大都市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治理模式的设想,有助于通过提高弱势学生群体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量,促进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公平和弱势阶层的社会流动。

李婷[9](2014)在《论弱势群体的制度伦理关怀》文中研究表明弱势群体是一个需要倍加关怀并从制度上予以基本保障的特殊人群。如何从制度伦理的角度来对弱势群体予以关怀,建构与公平正义相适应的、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当代关怀伦理体系,是我国伦理学界和社会各界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深入探讨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弱势群体包括因为生理、后天灾难造成的天赋能力相对低下的弱者,以及因为在制度变迁作用下产生出的在社会分配、资源占有、政治话语权等不占优势的群体。这一类群体具有延续性,单凭自身原因很难改变这种弱势性,而且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群体的弱势还在不断的加剧,数量不断增加。解决弱势群体问题迫切需要实施制度伦理关怀。制度伦理关怀,是制度伦理与伦理关怀的辩证结合,亦即为解决道德问题提供一种制度安排的伦理环境和颇富人文意蕴的关怀制度,使道德问题的解决既得到制度力量的支撑、调整,又得到关怀价值的拱立与护卫。人的道德行为不仅需要一定的制度力量作为他律进行控制和调节,而且也需要一定的社会倡导作为目标和价值理念予以激励和强化。社会道德意识得到普遍养成和社会道德规范得到共同遵守,必须而且应当在道德教化的基础上强化制度的规约与范导,使社会公众的道德自觉获得有效的制度伦理关怀。对弱势群体予以制度伦理关怀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仁爱的原则和公正的原则,需要在政治领域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在经济领域实施必要的利益救助,在社会文化领域维护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制度伦理关怀要求政府制定更加健全、更加公正的制度,力求实现弱势群体权利平等、地位平等、摆脱其劣势地位;除了能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外,还应在满足精神需要方面,符合人道主义的内在要求。国家和社会要不断鼓励弱势群体自强不息、自立自强,从制度上纠正和扭转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和偏见,同时凭借弱势群体自身的努力彻底扭转其弱势地位,使得整个社会和谐融洽共处,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陈吉学[10](2013)在《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弱势群体问题是指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一定数量的弱势群体的存在,导致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从而影响了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弱势群体问题的发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每一个社会阶段都存在着这一问题。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弱势群体问题的成因、性质、规模、程度、影响等都各不相同,因而其解决的路径、方式和效果也不尽相同。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以及贫富差距的拉大,阶层分化的加剧而逐步出现的。社会转型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最重要的历史背景。弱势群体问题的出现,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关注。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理论观点,认真分析研究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现状、影响及产生的原因,并在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化解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研究和化解弱势群体问题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思想、国外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相关理论,为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提供了借鉴;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对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对弱势群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与思考,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效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具有自身特点。它既不同于阶级对立社会的弱势群体问题,也有别于我国传统社会的弱势群体问题。它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具有对抗性。只有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框架内,通过正确的政策和长期的努力,才能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根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市场经济的冲击等,构成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某些不容乐观的文化现象,信息分化导致现代“知沟”越来越宽,社会歧视和文化排斥以及贫困文化的影响等,构成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文化原因;社会分层的固化加剧,动态上社会结构的转型变迁、静态上不合理的“二元”社会结构,以及某些具体社会机制的不够合理、完善,构成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分析研究特别是化解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为解决当代中国包括弱势群体问题在内的一切民生问题提供坚实基础和根本保障。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首先,需要坚持以往鉴今,有选择地继承我国历史上特别是建国以来的相关制度、实践;坚持巧用他山之石,批判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其次,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弱势群体观,端正对弱势群体的态度,正确对待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和弱势群体问题。最后,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实情出发,秉承人权保护、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符合实际的工作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并积极付诸实施,为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最终化解,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关注弱势群体的存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弱势群体的存在(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文献综述
        2.1.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基本属性
        2.1.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2.1.3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2.1.4 互联网金融的劣势
        2.1.5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
    2.2 关于包容性增长的文献综述
        2.2.1 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2.2.2 包容性增长的测度指标
        2.2.3 包容性增长发展路径
    2.3 关于普惠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文献综述
        2.3.1 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
        2.3.2 普惠金融与机会均等
        2.3.3 普惠金融与条件平等
    2.4 关于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文献综述
    2.5 文献述评
第3章 经济包容性增长对弱势群体的意义
    3.1 弱势群体的范畴及构成
    3.2 弱势群体在经济增长中的劣势成因
        3.2.1 弱势群体产生的市场经济原因
        3.2.2 弱势群体产生的社会治理原因
        3.2.3 弱势群体产生的个体禀赋原因
    3.3 弱势群体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3.3.1 弱势群体影响社会公正和稳定
        3.3.2 弱势群体制约着社会有效需求
        3.3.3 弱势群体影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3.4 经济包容性增长对弱势群体的意义
        3.4.1 经济包容性增长可以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4.2 经济包容性增长提高弱势群体资源利用能力
        3.4.3 经济包容性增长提高弱势群体参与经济增长的机会
        3.4.4 经济包容性增长促进弱势群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4.5 经济包容性增长可以减轻弱势群体被剥夺感
第4章 互联网金融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制
    4.1 互联网金融提升金融体系效率
    4.2 互联网金融优化金融供给结构
    4.3 互联网金融提高金融资源可得性
第5章 互联网金融、金融市场化与要素配置
    5.1 问题的提出
    5.2 基础理论与研究假设
    5.3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5.3.1 模型设定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5.4 实证与结果
        5.4.1 模型校准
        5.4.2 PVAR估计结果
        5.4.3 脉冲响应函数估计
        5.4.4 方差分解
    5.5 研究结论
第6章 互联网金融、城乡消费差距与机会平等
    6.1 问题的提出
    6.2 基本理论
    6.3 模型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6.3.1 模型选择及变量设置
        6.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6.4 回归结果及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4.2 模型回归结果
    6.5 互联网金融影响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制
        6.5.1 直接作用
        6.5.2 间接作用
    6.6 稳健性检验
    6.7 研究结论
第7章 互联网金融、弱势群体与条件平等
    7.1 互联网金融、城镇弱势群体与条件平等
        7.1.1 问题的提出
        7.1.2 理论分析
        7.1.3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7.1.4 回归结果分析
        7.1.5 稳健性检验
        7.1.6 内生性问题
        7.1.7 研究结论
    7.2 互联网金融、农村群体与条件平等
        7.2.1 问题的提出
        7.2.2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7.2.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7.2.4 研究结果
        7.2.5 稳健性检验
        7.2.6 内生性检验
        7.2.7 研究结论
    7.3 研究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果
    8.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子女学校教育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已有研究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弥补学校教育的有限性,激发教育合力
    (二)有利于促进青少年更加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家长教育素养,促进家长自身的成长
二、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1.调查的目的和对象
        2.调查工具的开发
        3.调查的过程与方法
    (二)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调查分析
        1.被试样本的基本信息统计
        2.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数据的整体性分析
        3.弱势群体家长与中上阶层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状况的差异性分析
        4.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三)调查结论
三、影响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归因分析
    (一)资本缺乏: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有心无力
        1.弱势群体家长经济资本的缺乏
        2.弱势群体家长文化资本欠缺
        3.弱势群体家长社会资本匮乏
    (二)认知局限: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对参与学校教育的认识与自信不足
        1.弱势群体家长对于参与的认识不足
        2.弱势群体家长参与的自信不足
    (三)集权辖制:学校管理的集权化导致弱势群体家长参与的有限
        1.学校内部的民主共治系统不够完善
        2.学校教师的专业属性对弱势群体家长参与的排斥
    (四)制度障碍:缺乏保障弱势群体家长参与的法律法规与管理服务
        1.缺乏保障弱势群体家长参与的法律法规
        2.缺乏保障弱势群体家长参与的管理与服务
    (五)城乡差异:农村弱势家长参与的缺位使其子女处境更加不利
四、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改进原则与策略
    (一)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改进原则
        1.伦理关怀原则:尊重理解弱势群体家长
        2.公平正义原则:扶持补偿弱势群体家长
        3.和谐发展原则:平衡关系造就教育合力
    (二)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子女学校教育的改进策略
        1.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弱势群体家长参与走向深层次发展
        2.学校赋权增能,尊重并保障弱势家长参与的主体地位与权利
        3.丰富文化资本,弱势群体家长需积极提升参与素养缩小参与差距
        4.制定政策法规,保障弱势群体家长公平性参与的实现
        5.创新参与方式,有效改善农村弱势家长参与的缺位现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3)弱势心态的形成及其社会影响:社会质量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弱势心态的概念起源
        1.1 心态及其衍生概念
        1.2 弱势群体的研究
        1.3 弱势心态概念的提出
    2 弱势心态的研究现状
        2.1 弱势心态相近概念的研究
        2.2 弱势心态蔓延现象的调查
        2.3 弱势心态及其消除策略的理论论述
        2.4 弱势心态的实证研究
        2.5 弱势心态研究的心理学取向
    3 弱势心态的理论
        3.1 社会等级理论
        3.2 社会比较理论
        3.3 社会质量理论
        3.4 其他的相关理论
    4 弱势心态的产生:社会质量的视角
        4.1 社会质量理论研究弱势心态的可行性分析
        4.2 弱势心态来源研究
        4.3 社会质量对弱势心态的影响
    5 弱势心态的社会后果——对系统合理信念的影响
        5.1 系统合理信念
        5.2 弱势心态对系统合理信念的影响
        5.3 弱势心态的中介作用
第三部分 问题提出与总体研究构想
    1 文献综述小结
    2 问题提出
    3 问题分析与研究假设
    4 总体研究设计
第四部分 实证研究
    1 研究一 弱势心态与社会质量的相关关系研究
        1.1 子研究1社会质量与弱势心态关系的大样本检验
        1.2 子研究2弱势心态量表的编制
        1.3 子研究3社会质量和弱势心态的相关研究
        1.4 小结与讨论
    2 研究二 社会质量对弱势心态的影响
        2.1 子研究4社会经济保障对弱势心态的影响
        2.2 子研究5社会包容对弱势心态的影响
        2.3 子研究6社会凝聚对弱势心态的影响
        2.4 子研究7社会赋权对弱势心态的影响
        2.5 小结与讨论
    3 研究三 弱势心态对系统合理信念的影响
        3.1 子研究8弱势心态对系统合理信念的影响(采用World Values Survey)
        3.2 子研究9弱势心态对系统合理信念的影响
        3.3 子研究10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背景下社会质量对系统合理信念的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第五部分 总讨论
    1 结果总结
    2 创新性贡献与研究局限
        2.1 弱势心态概念上的贡献
        2.2 弱势心态前因的揭示
        2.3 弱势心态后果的揭示
        2.4 实践价值
    3 研究展望
第六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4)环境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研究 ——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切入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切入点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的概念界定
        2.1.1 城市公园绿地
        2.1.2 环境正义
        2.1.3 弱势群体
        2.1.4 公平的内涵
        2.1.5 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
    2.2 环境正义相关研究综述
        2.2.1 环境正义的起源
        2.2.2 环境正义的概念
        2.2.3 环境正义的研究内容
    2.3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评价指标
        2.2.2 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研究的主要阶段
        2.2.3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使用的研究方法
        2.2.4 城市公园绿地方面的环境正义问题
3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的理论基础及评价模型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城市公园绿地不公平配置的判断
        3.1.2 环境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的价值导向
        3.1.3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的形成过程
        3.1.4 研究路径
    3.2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机会公平的评价体系
        3.2.1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机会公平的评价要素
        3.2.2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机会公平的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
        3.2.3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机会公平评价技术路线
    3.3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结果公平评价体系
        3.3.1 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与社会空间的耦合肌理
        3.3.2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结果公平评价要素
        3.3.3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结果公平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3.3.4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结果公平评价技术路线
    3.4 本章小结
4 江北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评价分析
    4.1 研究区概述和数据源处理
        4.1.1 研究区概述
        4.1.2 江北区公园绿地现状问题梳理与核心判断
        4.1.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江北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机会公平评价
        4.2.0 江北区城市公园绿地服务水平的空间差异
        4.2.1 江北区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
        4.2.2 江北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机会公平分析
        4.2.3 空间类型划分
    4.3 江北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结果公平评价
        4.3.1 江北区城市公园绿地分布与社会空间匹配性研究
        4.3.2 江北区弱势群体城市公园绿地分布公平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不公平的形成机制及公平构建
    5.1 城市公园绿地不公平的形成机制
        5.1.1 历史惯性: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性作用
        5.1.2 市场机制:城市公园绿地的正外部性
        5.1.3 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模式的引导作用
        5.1.4 社会因素:城市公园绿地分布对弱势群体的合理性
    5.2 趋于正义的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构建
        5.2.1 承认公平:正视群体需求差异,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5.2.2 技术公平:构建数字城市平台,实现科学规划决策
        5.2.3 分配公平:强化科学规划调控,合理引导布局建设
    5.3 环境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布局优化发展的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1.1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包含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两个价值取向
        6.1.2 居民获取城市公园绿地的机会存在差异
        6.1.3 城市公园绿地分布与社会空间匹配性整体较好
        6.1.4 弱势群体获取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
        6.1.5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不公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6.2 可能的创新点
        6.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6.2.2 理论的创新
        6.2.3 研究方法的创新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6.3.1 对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公平性开展时空动态研究
        6.3.2 从需求层面研究城市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
        6.3.3 对于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研究方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选题的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脉络与文献综述
        1.2.1 研究脉络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预期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预期创新
第2章 民粹主义的理论解读
    2.1 民粹主义的概念测量与类型学划分
        2.1.1 民粹主义的概念与测量指标
        2.1.2 民粹主义的类型学划分
    2.2 民粹主义的滋生土壤
        2.2.1 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危机
        2.2.2 后发国家(地区)转型发展的产物
    2.3 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
        2.3.1 中国民粹主义的历史迹象
        2.3.2 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浇灌
    2.4 马克思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中民粹主义难题的回答
        2.4.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的考察
        2.4.2 恩格斯与特卡乔夫的论战
        2.4.3 普列汉诺夫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2.4.4 列宁对自由派民粹主义的批判
        2.4.5 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2.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中民粹主义难题的解答
第3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背景与演绎样态
    3.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生成背景
        3.1.1 政治参与觉醒中民众责任备受关注
        3.1.2 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频现底层抗争
        3.1.3 网络时代政治传播滋生社会焦虑
        3.1.4 全球政治右倾发展加剧民主危机
    3.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演绎历程
        3.2.1 基于演绎载体变迁的阶段划分
        3.2.2 网络民粹事件典型案例评析
第4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诱发要素与时代表征
    4.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诱发要素
        4.1.1 社会矛盾的深度浇灌
        4.1.2 社会焦虑的持续诱发
    4.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时代表征
        4.2.1 利益争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
        4.2.2 舆论审判为代表的抗争叙事
        4.2.3 情绪发泄相伴随的网络暴力
第5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影响
    5.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正面价值
        5.1.1 关注弱势群体
        5.1.2 强化网络监督
        5.1.3 提升公民政治素养
    5.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危害
        5.2.1 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解构社会精英权威
        5.2.2 助长暴戾之气,背离社会理性平和发展方向
        5.2.3 加剧阶层对立,诱发社会分裂
        5.2.4 混淆视听,干扰共享发展大局
第6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可鉴经验与疏导原则
    6.1 国外疏导与消解民粹主义思潮的经验教训
        6.1.1 苏俄:以革命姿态走在民粹主义前列
        6.1.2 拉美:以民粹主义对抗民粹主义
        6.1.3 中东欧:能抵御危机的低质民主体制
    6.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原则
        6.2.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6.2.2 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6.2.3 坚持理论研判与技术甄别相结合
第7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策略
    7.1 推进公民教育,提升民众政治参与能力
        7.1.1 塑造负责而又积极的公民
        7.1.2 公民理性平和心态的形塑
        7.1.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
    7.2 聚焦社会问题,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7.2.1 坚持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发展战略
        7.2.2 着力解决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下层问题
        7.2.3 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7.3 坚持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7.3.1 明晰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消解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发展理念的误导
        7.3.2 健全共享发展的实现机制,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发展方式的干扰
        7.3.3 夯实共享发展的秩序之基,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非理性倾向的侵蚀
    7.4 强化网络社会协同治理,形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7.4.1 推进网络治理的法治化
        7.4.2 实现网络治理的规范化
        7.4.3 提升网络治理的实效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案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性弱势群体概述
    第一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界定
        一、不同学科对弱势群体的界定
        二、弱势群体界定遵循的原则
        三、从犯罪学的角度界定弱势群体
        四、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犯罪学界定
    第二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状况
        一、数量大,占的比例非常高
        二、遭受各种歧视
        三、一些制度与法律对社会性弱势群体的保护存在漏洞
        四、社会性弱势群体权益受损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群体事件不断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现象考察
    第一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个性犯罪实证研究
        一、农民工犯罪现象及特点
        二、城市贫困群体犯罪现象及特点
        三、农村贫困群体犯罪现象及特点
    第二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共性特征和规律
        一、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人的共性特征和规律
        二、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行为特征
        三、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目的和动机特征
        四、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人以判重刑为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性弱势体犯罪原因剖析
    第一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个性原因
        一、农民工犯罪原因
        二、城市弱势群体犯罪原因
        三、农村贫困群体犯罪原因
    第二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共性原因
        一、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宏观原因
        二、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微观原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理念与治理政策
    第一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理念
        一、公平理念
        二、“人本主义”的理念
        三、禁止歧视,倾斜保护理念
        四、权利保障理念
    第二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现有的治理政策
        一、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以“严打”为主导的治理政策
        二、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严打政策的合理性
        三、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严打政策的弊端
    第三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政策的选择
        一、社会支持政策的内涵
        二、社会支持政策的功能
        三、社会支持政策选择的必要性
        四、社会支持政策为主、严打为辅的治理政策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治理模式及路径
    第一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治理模式
        一、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现有的治理模式
        二、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模式的选择
    第二节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治理路径
        一、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现有的治理路径
        二、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路径的选择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与优化 ——基于G市H区人大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标及思路框架
    1.4 理论资源与研究方法
第2章 G市H区人大:历史与现状
    2.1 历史沿革
    2.2 现状
第3章 关注弱势群体:人大代表关注的问题分析
    3.1 农林水类问题
    3.2 城建类问题
    3.3 工业类问题
    3.4 财政经济类问题
    3.5 政法类问题
    3.6 教科文卫类问题
第4章 人大代表关注弱势群体的方式
    4.1 代表议案
    4.2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4.3 审议发言
    4.4 代表视察
    4.5 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
    4.6 联系群众
第5章 人大代表关注弱势群体的动力机制
    5.1 直接选举萌芽的代表性
    5.2 体制的鼓励与保障
    5.3 出身背景
    5.4 自我价值实现
第6章 更好地关注弱势群体:问题与政策建议
    6.1 问题
    6.2 对策建议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国际化大都市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与措施研究 ——基于伦敦和上海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为什么关注国际化大都市问题?
        1.1.1.1 国际化大都市在全球经济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领袖角色
        1.1.1.2 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过程充满复杂的社会阶层区隔与矛盾
        1.1.1.3 国际化大都市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必须回应弱势阶层平等的利益诉求
        1.1.2 为什么关注国际化大都市中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问题?
        1.1.2.1 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资源分配对大都市教育服务与治理提出挑战
        1.1.2.2 国际化大都市需扩大教育服务与治理范畴以促进弱势学生群体教育公平
        1.1.2.3 伦敦和上海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探索促进大都市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假设
        1.2.1.1 研究假设
        1.2.1.2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方法
        1.2.2.1 比较历史分析法
        1.2.2.2 访谈法
        1.2.3 研究路线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价值
        1.3.2 应用价值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核心概念及文献述评
    2.1 弱势学生群体
        2.1.1 弱势与弱势群体
        2.1.1.1 社会分层的多种方式
        2.1.1.2 社会分层中的弱势群体
        2.1.2 弱势学生群体与教育公平
        2.1.2.1 谁是弱势学生群体
        2.1.2.2 弱势学生群体、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
    2.2 都市教育
        2.2.1 都市教育及其空间下弱势学生群体教育需求
        2.2.1.1 中外都市教育研究的不同倾向
        2.2.1.2 中外都市弱势群体教育研究的时空错位
        2.2.2 伦敦与上海两大都市教育相关研究
        2.2.2.1 关于伦敦教育的研究梳理
        2.2.2.2 关于上海教育的研究述评
第3章 布迪厄的资本理论溯源及应用
    3.1 布迪厄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
        3.1.1 布迪厄的经历及其理论发展
        3.1.2 布迪厄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
        3.1.2.1 场域(Field)
        3.1.2.2 惯习(Habitus)
        3.1.2.3 资本(Capital)
    3.2 布迪厄资本理论与弱势学生群体教育研究
        3.2.1 布迪厄资本理论在弱势学生群体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3.2.2 布迪厄资本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方式
        3.2.2.1 布迪厄资本理论用于教育政策分析的设计依据
        3.2.2.2 本研究对布迪厄资本理论技术化的原理和路径
第4章 伦敦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与措施
    4.1 英国国家层面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4.1.1 英国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
        4.1.1.1 新工党上台前对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关注
        4.1.1.2 新工党上台后对弱势学生群体范围的延展
        4.1.1.3 苏格兰对弱势学生群体的一些特殊教育支持政策
        4.1.2 英国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主要措施
        4.1.2.1 教育行动区
        4.1.2.2 城市卓越计划
        4.1.2.3 免费学校午餐
        4.1.2.4 教育津贴
        4.1.2.5 健康成长项目
        4.1.2.6 免费学校交通
    4.2 伦敦城市层面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4.2.1 伦敦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
        4.2.1.1 内伦敦教育局(ILEA)期间的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
        4.2.1.2 大伦敦政府(GLA)成立后的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
        4.2.2 伦敦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典型措施
        4.2.2.1 伦敦的“城市卓越计划”
        4.2.2.2 “伦敦挑战”行动
        4.2.2.3 免费学校午餐在伦敦的实施
        4.2.2.4 教育津贴在伦敦的实施
        4.2.2.5 “夺取金牌”行动
    4.3 伦敦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的资本补偿特征
        4.3.1 英国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的资本补偿特征
        4.3.2 伦敦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的资本补偿特征
第5章 上海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与措施
    5.1 中国国家层面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5.1.1 中国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
        5.1.1.1 2002年前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
        5.1.1.2 2002年对弱势学生群体范围的延展
        5.1.2 中国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主要措施
        5.1.2.1 财政上:减免学费,转移支付,提供助学奖学资助
        5.1.2.2 环境上:校舍改造、建设标准化
        5.1.2.3 区域间:加强教育对口支援
        5.1.2.4 城乡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2 上海城市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与行动
        5.2.1 上海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相关政策
        5.2.1.1 2000年以前上海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
        5.2.1.2 2000年以后上海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
        5.2.2 上海支持弱势学生群体的典型措施
        5.2.2.1 中小学标准建设工程
        5.2.2.2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行动
        5.2.2.3 “委托管理”项目
        5.2.2.4 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革试点
        5.2.2.5 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建设工程
    5.3 上海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的资本补偿特征
        5.3.1 中国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的资本补偿特征
        5.3.2 上海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的资本补偿特征
第6章 伦敦和上海中小学弱势学生群体资本补偿的教育实践
    6.1 伦敦中小学弱势学生群体资本补偿的教育实践
        6.1.1 伦敦校长们眼中的弱势学生群体
        6.1.2 伦敦校长们对弱势学生群体形成原因的探索
        6.1.3 伦敦中小学针对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实践
        6.1.3.1 依托中央政府的经济补偿
        6.1.3.2 应对多种族多阶层的文化补偿
        6.1.3.3 对接社区和外部机构的社会补偿
    6.2 上海中小学弱势学生群体资本补偿的教育实践
        6.2.1 上海校长们眼中的弱势学生群体
        6.2.2 上海校长们对弱势学生群体形成原因的探索
        6.2.3 上海中小学针对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实践
        6.2.3.1 依靠区县政府投入的经济补偿
        6.2.3.2 弥合家庭背景差异的文化补偿
        6.2.3.3 受限于户籍制度影响的社会补偿
    6.3 伦敦和上海中小学对弱势学生群体资本补偿实践的比较
        6.3.1 基于经济资本补偿实践的比较
        6.3.2 基于文化资本补偿实践的比较
        6.3.3 基于社会资本补偿实践的比较
第7章 比较与思考:国际化大都市弱势学生群体的教育补偿及治理
    7.1 教育棱镜:伦敦和上海弱势学生群体资本补偿诉求的表达
    7.2 三种资本:伦敦和上海弱势学生群体教育的补偿映射
    7.3 教育场域的资本补偿:国际化大都市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治理模式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 B 中小学校长访谈提纲
    附录 C 政府教育官员/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D 访谈对象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9)论弱势群体的制度伦理关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弱势群体与制度伦理关怀
    第一节 我国弱势群体的界定
        一、我国弱势群体综述
        二、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构成
        三、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影响
    第二节 伦理关怀与制度伦理关怀
    第三节 弱势群体产生的制度原因
        一、我国现有制度安排的不合理
        二、制度的不合理源于制度歧视
第二章 实施弱势群体制度伦理关怀的必要性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必然诉求
    第二节 共同富裕的深刻呼唤
    第三节 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
第三章 实施弱势群体制度伦理关怀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实施弱势群体制度伦理关怀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二、仁爱原则
        三、公正原则
    第二节 实施弱势群体制度伦理关怀的一般要求
        一、政治领域:注重人民当家作主
        二、文化领域:注重和谐文化建设
        三、司法领域:注重权利平等
第四章 实施弱势群体制度伦理关怀的具体实践路径
    第一节 制度伦理关怀的具体措施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二、调整户籍制度
        三、教育制度
        四、就业制度
        五、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节 实施制度伦理关怀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政府:把握实施尺度
        二、社会:伸出关爱之手
        三、个人:树立平等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弱势群体和弱势群体问题
        (一) 弱势群体概念的兴起
        (二) 弱势群体的内涵与外延
        (三) 弱势群体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西方对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综述
        (二) 国内对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框架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综述法
        (二) 跨学科研究法
        (三) 定性定量分析法
        (四) 比较研究法
    六、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外思想家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理论梳理
    第一节 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思想
        一、仁爱思想
        二、人道思想
        三、民本思想
        四、大同思想
        五、义利思想
    第二节 国外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相关理论
        一、哲学方面 西方人本主义思想
        二、政治学方面 社会正义论
        三、社会学方面 几个典型的理论
        四、福利经济学方面 福利国家和社会保障理论
        五、法学方面 人权理论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弱势群体问题的探索思考
        一、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
        二、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探索
        三、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探索
第二章 弱势群体问题的马克思主义透视
    第一节 弱势群体问题研究解决的哲学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之前人本主义学说对弱势群体问题的错误理解
        二、马克思对弱势群体问题的关注和哲学分析
        三、马克思人道思想为弱势群体问题解决奠定了哲学基础
    第二节 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一、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马克思之前古典经济学家在弱势群体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三、新古典经济学家对弱势群体问题的解释及其实质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经济学
    第三节 弱势群体问题解决的终极价值目标 共产主义
        一、弱势群体的积增 社会不和谐、社会冲突的直接原因
        二、从和谐社会到共同富裕到中国梦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解决的目标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关爱弱势群体
        四、弱势群体问题解决的终极价值关怀 共产主义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现状
        一、总体情况
        二、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具体弱势化表现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影响
        一、经济层面,弱势群体问题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二、政治层面,弱势群体问题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
        三、文化层面,弱势群体问题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四、社会层面,弱势群体问题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建设进程
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一、经济全球化是新时期我国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国际背景
        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期我国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市场经济本身对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文化根源
        一、不容乐观的文化现状
        二、信息分化导致现代“知沟”越来越宽
        三、社会歧视与文化排斥
        四、贫困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一、社会分层的结果
        二、社会结构的影响
        三、社会制度的缺失
第五章 国内外化解弱势群体问题的制度、实践及其启示
    第一节 以往鉴今 我国的制度和实践
        一、我国在化解弱势群体问题的理论和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二、我国弱势群体问题化解的政策分析
        三、我国弱势群体问题化解的制度和实践的反思
    第二节 他山之石 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模式
        一、国外发达国家对弱势群体支持的主要措施
        二、国外弱势群体支持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树立科学的社会弱势群体观
        一、科学发展观是化解弱势群体问题的正确理论
        二、批判、纠正国内外在弱势群体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认识
        三、化解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必须坚持科学的社会弱势群体观
    第二节 化解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
        一、化解弱势群体问题的总体思路
        二、化解弱势群体问题的指导原则
    第三节 化解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路径选择
        一、围绕“民有”,发展经济做大蛋糕
        二、围绕“民享”,注重公平分好蛋糕
        三、围绕“民治”,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各项民主权利
        四、努力构建弱势群体问题化解的全社会安全网
参考文献
结语

四、关注弱势群体的存在(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D]. 李连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小学弱势群体家长参与子女学校教育的改进研究[D]. 鲍俊威. 西南大学, 2020(01)
  • [3]弱势心态的形成及其社会影响:社会质量的视角[D]. 李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4]环境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研究 ——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D]. 李曼. 重庆大学, 2019(01)
  • [5]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D]. 石立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治理研究[D]. 向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与优化 ——基于G市H区人大的个案分析[D]. 李美玲. 吉林大学, 2017(04)
  • [8]国际化大都市弱势学生群体教育支持政策与措施研究 ——基于伦敦和上海的比较[D]. 郭婧.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9]论弱势群体的制度伦理关怀[D]. 李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10]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 陈吉学. 南京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关注弱势群体的存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