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技术在船舶检验检疫业务中的应用

信息网络技术在船舶检验检疫业务中的应用

一、信息网络技术在船舶检验检疫业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翔[1](2020)在《天津海关安全监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目前国家安全形势复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风险挑战。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安全在海关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天津海关根据当前监管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扩展监管职能,积极参与和推进国家安全总体治理。论文旨在分析当前天津海关在安全监管工作中突出的问题,并寻求有效的对策,从而提高该关安全监管工作的成效。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阐释了海关监管的内涵及相关的内容,结合天津海关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分析了该部门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着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同时深层次的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安全监管能力因素、监督及激励机制缺失、缺少配套的监管模式,利用比较研究法结合国内外海关在安全监管方面的经验和启示,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天津海关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及对策,进而从海关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口岸海关主体责任,海关安全监管新格局方面全面落实好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好社会公共安全,实现各领域、各要素、各层面的统筹治理。安全监管部门应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本系统安全监管的具体情况,更深层次地认识到安全监管在维护公共安全、地区安全中的重要性,更加有效地为地区和国家的安全贡献力量。本研究探索贸易领域安全监管新机制、提高海关监管效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圣怡[2](2020)在《天津W船舶代理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以来,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形势不断转变,导致国内外航运市场和港口发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航运市场服务的提供者,船舶代理公司陷入了发展困境:顾客议价能力挤压市场利润、市场潜在进入者与可替代竞争者各方形成激烈竞争以及船舶代理市场完全放开的政策变化、新增供应链服务业务等。一方面,船代公司自身发展存在局限性,如多种业务项目缺乏创新、服务水平满足不了顾客日益提升的标准化、信息化要求;另一方面,在宏观环境的影响下,船代公司的行业结构、管理模式、发展方向等在传统物流领域受到多方冲击。本文首先对船代与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的概念进行阐述,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基于天津W船代公司的历史沿革、组织架构、主营业务范围、行业竞争等经营现状,对其进行SWOT分析,总结论述公司船代业务在新的行业发展环境下的优势、劣势以及未来面临的机会与威胁;然后基于企业发展的历史数据,使用多种预测方法对天津港吞吐量、天津W船代公司多种业务代理量进行组合预测,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式对所求预测值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分析电子商务对其的机遇与挑战,分析行业趋势、把握市场动向,对外从主要客户及政府相关方维护入手,对内研究整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有效策略模型,在借鉴其他公司经验的同时,结合WD公司特点,从若干候选策略中找出天津W公司船代业务拓展最佳候选策略。本文以多角度对天津W船代公司进行分析,并基于实际数据以及预测结果分析公司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根据公司定位、目标进行业务发展战略选择,制定战略保障措施,从而为公司占据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提供参考依据。

冯晓鹏[3](2019)在《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跨境电子商务(简称“跨境电商”)是不同于传统商业贸易,也不同于国内电子商务的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业务具有前沿性、新颖性、科技性的特征,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法律与政策问题的理论研究,深化对跨境电商领域的规律性、本质性、系统性认识,不断总结实务中出现的新业态、新动向,无论对于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具有前沿的指导意义。本文对跨境电商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进行了界定,并对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发展概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按照跨境电商运营与合规两条主线分别对跨境电商所涉物流、税收、资金与信息安全保护、知识产权合规、走私风险应对相关法律和政策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然后分析了《电子商务法》实施后的跨境电商经营者监管法律制度。最后,综合全文的理论梳理和实务分析,结合笔者参与跨境电商立法及司法实务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未来政策走向和实务发展趋势的基本结论,并对跨境电商政策和立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判。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有不同版本的定义,但各种概念的核心涵摄并无争议,可以概括为分属不同国家的交易主体,借助互联网等电子化通信手段促成交易(交易询价、谈判磋商、缔结合同、履行合同等),并以跨境物流或异地仓储的方式送达商品、提供服务、实现交易的跨境商务活动。广义上的跨境电商可以泛指在跨境交易的任一环节运用到电子商务技术的商业模式。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分类,根据可以分为平台企业、平台内企业和自建平台经营的企业,根据商品流向分为跨境进口和跨境出口,根据交易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贸易与跨境电商零售。跨境电子商务具有电子化、个性化、碎片化、高频次和低货值的特征。近年来,跨境电商在电子商务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乘着一系列国家重要政策支持和一系列重要事件推动的东风,呈现在迅猛蓬勃的发展态势,并且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新兴贸易业态驱动了科技创新、创造了就业机会、引领了消费潮流,将伴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世界跨境电商大会、《世界海关组织跨境电商标准框架》审议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的通关一体化建设等政策红利取得进一步长足发展。我国海关法将通关监管对象分为进出境运输工具、进出境货物和进出境物品,而与跨境电商密切相关的是进出境货物与进出境物品。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从用途来看,进出境货物具有贸易性质,货物进出境是为了销售;从数量来看,进出境货物数量较大;进出境物品以合理自用数量为限,超出数量限制则会被海关认定为进出境货物;从外汇来看,进出境货物是购进或售出的商品,因此有对应的外汇收入或外汇支出;而进出境物品不属于贸易货物,因此没有对应的外汇收入或外汇支出;从税收来看,进出境货物征税内容包括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而进出境物品仅在进境环节征收进口税;从许可来看,国家对部分限制进出境货物进行许可证管理;除了出境携带的文物外,一般进出境的物品不涉及行政许可问题。对于跨境电商涉及的物流通关主要法律问题包括:进出口货物和进出境物品的区分界定;直购进口和网购保税进口的基本通关监管模式;1039市场采购模式;跨境电商的常用进出口模式以及对跨境电商通关政策的探讨解读。税收征管法律关系是货物和物品在进出关境时所涉及的重要法律关系,对于跨境电商而言也不例外。与一般的进出口货物和物品相比较,跨境电商商品的进出口税收征管以一般的进出口环节税款征收的法律和政策规定为基础依据,但同时因为涉及到电子商务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对跨境电商的特殊管理规定而又有重要区别。与国内电商不同,出口跨境电商需面对各地域法律、经济制度等规则差异以及电商平台、消费者、银行以及境内外支付机构等多个主体间的关系,常面临汇率波动、外汇管制、资金安全等难题。收款结算是否安全合规、流程是否简单顺畅直接关系到出口跨境电商的核心利益。出口跨境电商的收退款方式、不同报关模式的影响、收结汇及人民币支付、第三方支付机构及平台的合规风险等不同纬度的问题,均会跨境出口资金流的合规运作。电子商务法通过具体条文规定与《网络安全法》紧密衔接,不仅强调了全体电子商务经营者在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时应注意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更特别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提出了“保障网络安全”的义务与责任。网络安全的防护,一方面是对技术的高要求,如建立信息防火墙等;另一方面是对法律合规风险认识要求的提高,这需要电子商务经营者对相关法规有充分的理解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于跨境电商经营者而言,不仅要了解境内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规定,也同时要注意境外国家或地区对于信息安全保护的特殊要求。对于跨境电商领域知识产权合规问题而言,为了克服电商领域假冒、侵权的顽疾,新颁布的《电子商务法》已经明确规定了电商经营者,尤其是平台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中国海关近年来也连续开展了“清风”、“龙腾”等知识产权专项执法活动。此外,知识产权问题也是西方国家和企业“拿捏”中国外贸企业的手段之一。因此,如何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避免被他人侵犯知识产权,成为了跨境电商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走私犯罪作为典型的法定犯并不像杀人放火的自然犯一样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但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没有忽视由跨境电商和代购引发的新兴走私方式。“奢侈品平台走私案”、“跨境电商伪报贸易方式案”、“‘代购’被判10年案”等案例的出现说明走私风险离跨境电商并不遥远,跨境电商同样可能逃避海关监管,危害国家的税收监管和外贸秩序。跨境电子商务是新型的经济形式和新兴业态,从实质上来讲,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自然应当适用电子商务相关的监管规则;同时因为又涉及到商品的进出口环节,因此也应当遵守国家关于进出口管制方面相关监管要求。跨境电商除了应当遵守电子商务的普遍规定之外,还应当符合进出口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海关、税收、进出境检验检疫、支付结算等管理制度。

王东茂[4](2017)在《出入境船舶检疫执法工作的改进研究 ——以上海口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出入境船舶检疫执法工作是检验检疫机构为防止公共卫生风险通过海上交通工具从国外传入或从国内传出而履行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政府部门应向法治型和服务型转变,全方位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等关于政府职能转型的相关要求。本文以上海口岸船舶检疫执法工作为例,对上海口岸船舶检疫概况做了系统梳理,在国际航运贸易量和交通便利化程度增加,输入性公共卫生风险可能性加大的客观环境下,运用新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对船舶检疫执法工作中法律法规修订、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信息化运用、检疫方式选择、外委托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些导致当前船舶检疫执法工作质量和效率不高,对船舶、码头、代理企业等负担较重,不符合检验检疫机构政府职能转型,服务社会,防范检疫风险的要求,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通和贸易的便利化。因此,本文将相关公共管理理论与船舶检疫执法实践结合,对船舶检疫工作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修订更新不及时、责任落实不到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不高,绩效考核脱离实际,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检疫方式选择合理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外委托管理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为今后船舶检疫执法工作的改革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当前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在船舶检疫工作中的应用。第三部分以上海口岸为例,分析当前船舶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将公共管理相关理论与船舶检疫工作实践相结合,探讨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黄友超[5](2016)在《提高海事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海事工作实践,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案例分析、对比分析论证、理论结合实际等方法,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深入分析研究我国海事信息化服务的现状,并对比分析和借鉴国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发现我国海事信息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提高海事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对策。通过对我国海事信息化服务的深入研究,发现我国海事信息化服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现有的海事信息化服务缺乏法律保障,得不到认可;各海事内部信息业务系统繁多杂乱且各自相对独立,不能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共享海事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开发利用海事信息资源,形成了严重的“信息孤岛”和“部门壁垒”;软件业务信息系统重复开发、硬件设备重复配置等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资源浪费严重;未对海事信息化进行明确的分类建设;信息化服务的意识不强,信息化功能不全和覆盖面较窄,不能满足外部(社会、企业、公众)和海事内部人员的需求;全国各地的信息化服务建设层次不齐等。另外,本文从海事信息资源共享的利益冲突、海事服务理念、法律体系、绩效评估、有关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电子信息化服务水平较高的国家(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对提高我国海事信息化服务水平提出了六个对策建议:一是要增强海事信息化服务意识;二是要完善我过海事信息化服务的法律体系;三是要整合我国海事信息资源;四是要完善海事信息化服务“标准化”顶层设计;五是要健全海事信息化服务建设的保障机制;六是要健全海事信息化服务建设的保障力度。这一研究对我国海事信息化服务建设、提高海事信息化服务水平起到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满足外部和海事内部对信息化服务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增强海事内部和外部的海事管理机构的满意度。

方虹,赵淑华,陈向东,张军峰,张芳,彭博,杜萌,马博飞,陈星[6](2015)在《外贸综合服务业的发展及对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意义(研究报告)》文中指出承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6.81.外贸综合服务业的形成现实基础与时代背景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已经正式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到中高速的"常态增长"阶段。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深化改革、鼓励创新、释放活力的"新常态"模式。另一方面,据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95.6亿美元,同比增长1.7%(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

詹凤林[7](2015)在《泸州港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研究》文中认为港口一直是物流活动的重要枢纽,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发展港口物流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和重要举措。泸州港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港口,配合区域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港口物流,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而港口的物流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港口物流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顺应对物流信息需求日益增长的现实及解决物流信息传递效率低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网络化、现代化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将港口物流运作中相对独立的、分散的物流信息关联起来,为泸州港港口的码头、海关、船舶公司、船代、货代、铁路等用户提供物流信息的共享和数据交换,提高泸州港的物流服务水平及港口物流运作效率。本文首先对泸州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泸州港实际业务流程出发,进行物流信息平台用户划分,并提出平台用户的信息需求及对平台的功能需求;随后,系统的分析了泸州港物流信息平台的设计原则、思路、总体框架、功能、物流信息分类组织及应用模式,其中,平台的功能设计包括港口物流动态、船舶动态、网上订舱、物流交易支持、通关查验、海铁联运、EDI服务、物流增值服务八个子系统;最后,提出物流信息平台的实施保障措施。

陈宾[8](2014)在《宁波港口服务供应链评价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几年来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物流以及供应链理论在国内越来越被重视,从而也对现代港口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要求。现代港口的竞争其实质上已经发展为以港口为核心的供应链竞争,在此形势下,宁波港如何构建一个健全的港口供应链网络体系,通过港口供应链的发展模式来不断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扬长避短、维持自身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宁波港口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港口供应链,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理论,通过各项指标对对宁波港的港口供应链进行评价,有针对性的提出在未来发展中的对策以及建议,能从港口供应链系统的角度有效的协调有限资源,减少内耗与浪费,提高港口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从而增强港口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港口服务供应链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内涵、特征、发展过程、结构以及功能;随后提出了建设港口供应链的目标,从全局出发以最低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从而达到客户的满意程度。其次针对于宁波港介绍了其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发展现状,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宁波港目前的发展状况,简述了宁波港港口服务供应链的节点上的企业以及宁波港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并且指出了宁波港港口服务供应链具有的优势与不足。宁波港口服务供应链节点具有国际化、多样化的特点,供应链结构呈网络状,具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供应链服务的平衡性存在一些问题,高端服务能力偏弱、缺乏供应链思想、增值服务发展不足、协调机制不健全、信息系统不完善,亟需优化解决。随后,本文建立港口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在同时考虑了主客观因素的情况下,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港口供应链发展情况评分,采用建立的模型对各港口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根据模型评价结果,对宁波港口服务供应链提出了相应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及建议并给出结论。

宋杨[9](2013)在《面向智能化机关的检验检疫政务公开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是以智能化机关为背景,针对检验检疫政务工作现状和需求,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射频技术,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政务公开信息化体系和支撑平台,创新性的建设政务公开一卡通系统和信息网站,并以创建的电子政务公开大厅为载体,以实现工作状态公开、工作流程公开、工作协调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公开等诸多功能。为企业提供简单实用、功能强大、高效透明的政务办公、信息查询、业务咨询和协调的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政务公开电子化水平。电子政务中心、政务公开一卡通系统和信息网站一系列政务公开的信息化体系的建立,一是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政务公开效能有显着提高,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管理水平。所有通过系统运作的工作都会存入中心数据库,使检验检疫工作全面纳入监督范围内,加强了对全局人员执法行为的监督和制约,从而有效保障了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政务公开系统的基础上,本文提供了针对大连市开发区检验检疫局的智能化机关设计方案。方案在检验检疫系统现有的各电子化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完善、发展和创新,以质检数据库群为基础,建立行政业务监督管理系统、信息发布服务系统和申报审批系统。实现了以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为依托,在国家金质工程建设总体规划的框架内,从业务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建设资源,对开发区局现有的各行政及业务电子化系统进一步的统一和发展。对于更好更快的发挥检验检疫电子政务平台的作用,提高监管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改进行政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将起到明显作用。

万红[10](2013)在《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研究》文中指出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涉及长江航运物品和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两个方面的问题。长江航运物品是指由长江上的全部航运物品所构成的系统,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在宏观层面是指由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航运管理部门、航运企业、第三方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构成的系统,在微观层面是指由长江航运系统内部的航务(港航)部门、航道部门、海事部门、船检部门、航运企业(国有、私营)等构成的系统。追求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充分合理地利用长江航运资源,是长江航运发展的目标。但长江航运物品和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构成复杂,内部结构成分特性各异,而且长江航运物品管理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现实内涵,导致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论文从长江航运物品和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两个方面研究了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问题。在长江航运物品方面,论文以新的视野和角度,运用公共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在对长江航运物品基本内涵研究基础上,从长江航运物品总体、个体和个体内核等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的理论和方法。在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方面,论文结合长江航运物品管理的现状和欧美国家航运物品管理的先进经验,运用系统理论和组织理论的思想和方法,研究了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效率改进的方法,并从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的角度,提出了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的行动对策。长江航运物品及其效率改进基本内涵的界定是论文对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展开研究的基础。论文从现代公共经济学意义上的物品角度研究了航运物品的基本内涵,运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这两项物品分类指标,首次对长江航运物品进行了详细分类,即将长江航运物品分为公共航运物品、准公共航运物品和私人航运物品三大部分,其中公共航运物品又细分为全国性公共航运物品和地方性公共航运物品,准公共航运物品又细分为共同资源和俱乐部物品,而共同资源再细分为具有拥挤效应的物品和具有外部效益的物品,私人航运物品中又含部分混合物品。论文还对长江航运物品的个体特性和整体特性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出了长江航运物品属于复合物品、复杂物品和可变性物品的结论。这种采用现代经济学公共物品理论研究长江航运的方法,为我国内河航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并建立了理论基础。论文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局部分析方法,有机运用鲍温模型、庇古模型和林达尔均衡模型等公共经济学模型,研究了长江私人航运物品、公共航运物品、准公共航运物品有效供给的条件、效率损失和弥补方法,提出了长江航运物品的有效供给方式,从而实现了长江航运物品在总体层面上的效率改进。论文通过界定长江航运物品外部性基本内涵,分析了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提出了长江航运物品外部性的校正方式,并以长江三峡枢纽为例对长江航运物品外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使构成长江航运物品整体的个体物品的供给效率缺陷得以修补和完善,从而实现了长江航运物品在个体层面上的效率改进。论文通过对长江航运物品产权基本内涵的界定,分析了长江航运物品的产权结构和特性,通过对交易费用基本内涵的界定,分析了有关产权选择的交易费用的若干问题,并以交易费用为衡量标准,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适宜长江航运物品特性的产权制度设置方式,从而实现了长江航运物品在个体内核层面上的效率改进。论文最后通过对长江航运物品管理的基本构架和特征的分析,运用系统理论和组织理论的思想和最新成果,研究了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的系统性质、效率现状和效率改进方法。通过借鉴欧美内河航运物品管理的先进经验,在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的行动框架与工作流程、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的景愿、战略与规划,以及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的支撑平台建设等方面,从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的角度,提出了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的行动对策,从而实现了长江航运物品效率全面改进的目标。

二、信息网络技术在船舶检验检疫业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网络技术在船舶检验检疫业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海关安全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海关监管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2.1 海关监管的内涵和意义
        2.1.1 海关监管的内涵
        2.1.2 海关监管的意义
    2.2 海关安全监管内容和特点
        2.2.1 海关安全监管的内容
        2.2.2 海关安全监管的特点
    2.3 理论基础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2 政府监管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天津海关安全监管的现状
    3.1 天津海关安全监管基本情况
        3.1.1 天津海关基本情况
        3.1.2 天津海关安全监管职能的新要求
        3.1.3 天津海关监管的主要方式
    3.2 天津海关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3.2.1 职能转变不及时,无法适应新要求
        3.2.2 人员配置不合理,不能满足监管需求
        3.2.3 口岸权责不明晰,出现监管空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津海关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海关自身安全监管能力因素
        4.1.1 监管工作调整不完全
        4.1.2 监管工作科技含量低
    4.2 海关监管主体责任因素
        4.2.1 监督及激励机制缺失
        4.2.2 关员的主观能动性差
    4.3 口岸管理模式因素
        4.3.1 缺少配套的监管模式
        4.3.2 法治保障不健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优化天津海关安全监管的对策
    5.1 加强海关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5.1.1 优化安全监管工作模式
        5.1.2 打造智能化安全监管系统
    5.2 强化口岸海关主体责任
        5.2.1 建立专业化执法队伍
        5.2.2 完善检查机制与激励机制
        5.2.3 筑牢安全监管防线
    5.3 建设海关安全监管新格局
        5.3.1 建设情报分析中心
        5.3.2 建设应急指挥中心
        5.3.3 建设协调联络中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天津W船舶代理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船舶代理业务相关理论
        2.1.1 船代业务概述
        2.1.2 船代业务范围
        2.1.3 电子商务对船代发展的影响
    2.2 业务发展战略概述
        2.2.1 业务发展战略制定思路
        2.2.2 业务发展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
        2.2.3 主要业务发展战略及研究方法
3 天津W船舶代理公司发展现状与SWOT分析
    3.1 天津W船代公司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3.1.1 天津W船代公司概况
        3.1.2 天津W船代公司历史沿革
        3.1.3 天津W船代公司组织架构
        3.1.4 天津W船代公司业务经营现状
    3.2 天津W船代公司发展优势及劣势分析
        3.2.1 天津W船代公司优势
        3.2.2 天津W船代公司劣势
    3.3 天津W船代公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3.3.1 天津W船代公司外部机会
        3.3.2 天津W船代公司外部威胁
    3.4 天津W船代公司SWOT结果分析
4 天津W船代公司代理业务量预测
    4.1 定量预测方法介绍
        4.1.1 三次指数平滑法
        4.1.2 灰色预测法
        4.1.3 组合预测
    4.2 天津W船代公司船舶代理量预测
    4.3 天津W船代公司货运代理量预测
        4.3.1 天津港货物吞吐量预测
        4.3.2 集装箱代理量预测
        4.3.3 非集装箱代理量预测
    4.4 预测结果分析
5 天津W船代公司业务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5.1 业务发展战略定位
    5.2 业务发展战略目标
    5.3 业务发展战略选择分析
    5.4 业务发展战略重点
        5.4.1 重点提升船代业务
        5.4.2 拓展相关服务领域
        5.4.3 全力打造第四方物流平台
    5.5 业务发展战略细分规划
6 推进业务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6.1 品牌维护与改进
    6.2 坚持以顾客与市场的需求为导向
    6.3 完善信息对接系统
    6.4 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团队
    6.5 滚动调整战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现状综述及反思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
    五、研究方法
        (一)规范分析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六、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
        (二)本文的不足
第一章 跨境电子商务的内涵揭示与实践进路
    第一节 跨境电子商务语义分析
    第二节 跨境电子商务类型涵摄
        一、三类企业形态
        二、双向货物流向
        三、两种交易性质
    第三节 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与演进趋势
    第四节 中国跨境电商近年来的实践机遇
        一、“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的发展环境
        二、首届世界海关跨境电商大会释放的发展红利
        三、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带来的发展机遇
第二章 跨境电商物流通关法律与政策体系解构
    第一节 进出口货物与进出境物品通关法律制度诠释
        一、“货物”与“物品”的海关法释义
        二、“货物”与“物品”的通关流程比对
        三、“关检一体化”的规范解析
        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新业态解读
    第二节 跨境电商商品物流通关政策体系述评
        一、跨境电商商品含义简述
        二、跨境电商进口海关监管政策述评
        三、跨境电商出口海关监管政策述评
        四、市场采购模式的优势与风险述评
    第三节 跨境电商进出口物流方式基本样态检视
        一、跨境电商进出口物流选择比较研究
        二、邮政小包通关政策实践原理提炼
        三、三类快件通关监管政策扒梳
        四、困境与出路:美国退出“万国邮联”的影响与对策
    第四节 跨境电商特殊商品与特殊区域的通关政策解析
        一、特殊进出口商品监管政策的价值定位
        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通关便利化改革
第三章 跨境电商进出口税收征管法律与政策谱系
    第一节 跨境电商商品关税征收法律制度规范分析
        一、进出口货物关税法律制度概述
        二、影响货物关税影响的三重因素
        三、海关预裁定制度—从《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文本展开
    第二节 跨境电商商品进口消费税征收法律与政策探析
        一、进口消费税计征解析
        二、进口消费税税率核算
    第三节 跨境电商商品进出口增值税征收法律与政策简析
    第四节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演进与评析
        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监管的政策演进
        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综合税率的形成与展现
        三、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计税方法
        四、“汇总征税”的制度建构与实践优势
        五、“代收代缴义务人”的身份与责任
    第五节 跨境电商出口退税政策定位与机制设置
第四章 跨境出口资金流运作政策规制与风险防范剖析
    第一节 跨境电商出口收退款方式政策规制分析
        一、出口跨境电商收款主要方式评介
        二、不同出口报关模式下跨境收款的政策推演
        三、出口跨境电商退款资金风险及防范路径
    第二节 现行政策框架下跨境收款风险研析与规避路径探寻
        一、出口跨境电商收款结汇风险分析
        二、跨境收款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政策梳理与研判
        三、跨境电商平台收款的资金沉淀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五章 跨境电商信息安全保护法律比较研究与规范指引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法》与《刑法》的规制比较
        一、《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范分析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面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第二节 域外制度镜鉴——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
        一、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文本分析
        二、《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法律渊源定位
        三、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与GDPR的异同比较
        四、跨境电商领域信息安全典型案例评析
    第三节 跨境电商合法收集用户信息规范指引
        一、征得用户明示同意
        二、保障用户信息权利
        三、建构应急机制
        四、加强数据安全能力建设
    第四节 海关行政监管过程中获取个人信息合法性的法理基础
第六章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研究
    第一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概论
        一、国内外法律与政策概述
        二、跨境电商海关执法案例与执法特征
        三、跨境电商商品侵权特征归纳
    第二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认定的理论蕴含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法律适用认定阐析
        二、海关执法对象认定的法律逻辑推演
        三、行邮渠道海关监管实践的理论提炼
    第三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规避进路
        一、跨境电商避免侵权策略——基于《电子商务法》的要求
        二、跨境电商避免被侵权策略——基于《商标法》的要求
    第四节 跨境电商知识产权特殊法律问题研究——定牌加工(OEM)与平行进口的理论纷争
        一、对定牌加工(OEM)司法实践的法理回应
        二、平行进口问题的法律证成
第七章 跨境电商走私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第一节 跨境电商走私的司法实践背景
        一、跨境电商走私类型与特征
        二、跨境电商企业与平台走私动机审视
    第二节 刑法走私构成理论之于跨境电商领域的适用
        一、跨境电商走私犯罪构成要件的规范评析与理论重构
        二、“化整为零”与“低报价格”的走私手段
        三、偷逃应缴税额计核的理论争议与解构
        四、跨境电商走私刑事责任考
    第三节 跨境电商走私风险检视——从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为切入
        一、电商平台“化整为零”包税进口走私案
        二、电商企业伪报贸易方式走私案
        三、超出“自用、合理数量”的代购走私案
    第四节 实践视域下的跨境电商走私风险防范指引
        一、电商经营者风险规避方案
        二、电商平台经营者风险规避方案
        三、代购转型建议
第八章 跨境电商“母体性”普适规则与跨境零售的特殊规制
    第一节 跨境电商监管法律制度体系
        一、跨境电商国内监管法律制度框架体系
        二、跨境电商监管法律制度的域外借鉴
    第二节 跨境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一般监管规定梳理
        一、市场主体登记要求
        二、对外贸易和海关登记要求
        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四、商品和服务质量安全保障要求
        五、亮照经营及终止公示义务
        六、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七、遵守进出口监管规定
        八、其他义务
    第三节 《电子商务法》中平台经营者的普适义务与责任
        一、信息记录与留存义务
        二、平台竞争的禁止性规定
        三、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
        四、平台审核和安保义务
        五、平台先行赔付义务
        六、其他义务
    第四节 跨境零售进出口经营者的特殊监管要求
        一、跨境零售进口平台监管制度
        二、跨境零售进口平台内经营者监管制度
        三、跨境零售进出口服务商监管制度
        四、跨境零售进出口商品报关规定
        五、跨境零售进出口作业场所监管要求
结论
    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研判
    二、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政策研判
    三、跨境电商法律与政策完善方向研判
    四、走向全球:跨境电商国际标准中的中国经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4)出入境船舶检疫执法工作的改进研究 ——以上海口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2、公共管理理论在船舶检疫执法中的应用现状
    2.1 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
        2.1.1 新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发展现状
        2.1.2 新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在船舶检疫执法中的运用现状
    2.2 公共部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2.1 公共部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2.2.2 信息化技术在船舶检疫执法工作中的应用
    2.3 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的应用
        2.3.1 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的发展现状
        2.3.2 政府职能转变理论在船舶检疫执法工作中的应用
    2.4 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
        2.4.1 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现状
        2.4.2 风险管理理论在船舶检疫执法工作中的应用
    2.5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的应用
        2.5.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的应用现状
        2.5.2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在船舶检疫工作中的应用
    2.6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应用
        2.6.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应用现状
        2.6.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船舶检疫工作中的应用
3、上海口岸船舶检疫工作简介及存在问题
    3.1 上海口岸船舶检疫工作介绍
        3.1.1 上海口岸介绍
        3.1.2 上海口岸船舶检疫工作概况
    3.2 上海口岸船舶检疫执法工作存在问题及分析
        3.2.1 法律法规方面
        3.2.2 检疫方式的采用
        3.2.3 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3.2.4 信息化使用水平
        3.2.5 绩效管理合理性
        3.2.6 外委托管理
4、上海口岸船舶检疫执法的改进方法探讨
    4.1 法律法规的修订
    4.2 检疫方式选择的科学化
    4.3 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
    4.4 船舶检疫执法信息化推进
    4.5 绩效考核合理化
    4.6 外委托工作改进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提高海事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海事信息化分析及海事服务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海事信息化与服务
        2.1.2 海事信息资源与共享
        2.1.3 电子政务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2.2.3 信息化理论
    2.3 海事信息的分类
        2.3.1 根据海事信息化服务对象而分类
        2.3.2 根据海事管理机构活动状态而分类
        2.3.3 根据海事管理机构工作职能而分类
        2.3.4 根据海事信息资源涉密情况而分类
        2.3.5 根据海事信息资源涉外情况而分类
第3章 我国海事信息化服务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海事信息化服务所取得的成绩
        3.1.1 提高了内部工作效率又降低了公共管理成本
        3.1.2 促进了政务信息公开又增强了行政透明度
        3.1.3 为公众提供了便利又提升了公众满意度
        3.1.4 强化了信息技术应用又提高了海事监管服务能力
    3.2 我国海事信息化服务存在的不足
        3.2.1 “孤岛”现象严重
        3.2.2 建设成本较高
        3.2.3 服务功能有限
        3.2.4 未发挥现有功能
        3.2.5 服务能力悬殊
        3.2.6 重复建设频发
    3.3 我国海事信息化服务存在不足的原因
        3.3.1 海事信息化服务理念不强
        3.3.2 海事信息化服务法律不完善
        3.3.3 信息资源共享存在利益冲突
        3.3.4 “部门壁垒”现象严重
        3.3.5 缺乏高规格的顶层设计规划
        3.3.6 缺乏信息化的用户参与保障机制
        3.3.7 缺乏海事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机制
第4章 我国香港和发达国家海事信息化服务的经验借鉴
    4.1 我国香港和发达国家海事信息化服务的概况
        4.1.1 我国香港海事处的信息化服务
        4.1.2 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信息化服务
        4.1.3 韩国海洋警察厅的信息化服务
        4.1.4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的信息化服务
    4.2 我国香港和发达国家海事信息化服务的经验启示
        4.2.1 高度重视信息化立法
        4.2.2 软件立法与硬件立法并重
        4.2.3 信息技术深度运用
        4.2.4 业务系统高度整合
        4.2.5 强化跨部门协作
        4.2.6 高度重视信息化服务
        4.2.7 强化标准化建设
第5章 提高我国海事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5.1 增强海事信息化服务意识
        5.1.1 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5.1.2 增强法制意识强化执行力
    5.2 完善我国海事信息化服务的法律法规
        5.2.1 完善我国海事信息化服务的基础性法规
        5.2.2 完善我国海事信息化服务的专门性法规
    5.3 整合共享海事信息资源
        5.3.1 完善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
        5.3.2 编制海事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
        5.3.3 横向和纵向整合共享海事信息资源
        5.3.4 建立全国唯一的海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5.4 完善信息化服务标准化项层设计
        5.4.1 建立并完善立章建制的顶层规划
        5.4.2 完善硬件配备基础保障的标准化顶层设计
        5.4.3 完善软件开发利用的标准化顶层设计
        5.4.4 加快海事业务流程再造
        5.4.5 加强海事信息化服务的分类建设
    5.5 健全海事信息化服务建设的保障机制
        5.5.1 建立完善用户的参与保障机制
        5.5.2 建立健全海事信息资源的安全与保密机制
        5.5.3 建立健全海事信息化服务的绩效评估机制
    5.6 加大海事信息化服务建设的投入力度
        5.6.1 加大海事信息化服务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5.6.2 加强先进信息技术更新应用的保障力度
        5.6.3 加大海事信息化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泸州港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1.5 与已有研究的区别
第2章 相关概念
    2.1 港口及港口物流概念
    2.2 港口物流信息化概念
        2.2.1 物流信息化的概念
        2.2.2 港口物流信息化的概念
    2.3 物流信息平台概述
        2.3.1 物流信息平台概念
        2.3.2 物流信息平台分类
    2.4 物流信息平台相关技术
第3章 泸州港物流信息化建设概况
    3.1 泸州港介绍
    3.2 泸州港发展规划
    3.3 泸州港功能概述
    3.4 泸州港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4.1 泸州港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
        3.4.2 泸州港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第4章 泸州港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4.1 泸州港主要业务分析
        4.1.1 泸州港主要业务
        4.1.2 泸州港主要业务流程图
    4.2 物流信息平台用户需求分析
        4.2.1 物流信息平台用户划分
        4.2.2 物流信息平台用户需求信息分析
    4.3 物流信息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4.4 物流信息化的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
第5章 泸州港物流信息平台设计
    5.1 设计思路及原则
        5.1.1 设计思路
        5.1.2 设计原则
    5.2 物流信息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5.3 物流信息平台功能设计
        5.3.1 港口物流动态模块
        5.3.2 船舶动态模块
        5.3.3 网上订舱模块
        5.3.4 物流交易支持模块
        5.3.5 通关查验模块
        5.3.6 海铁联运模块
        5.3.7 EDI服务模块
        5.3.8 物流增值服务模块
    5.4 物流信息的分类组织
    5.5 物流信息平台应用模式设计
第6章 泸州港物流信息平台的实施建议
    6.1 泸州港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步骤
    6.2 泸州港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模式
    6.3 泸州港物流信息平台的实施保障措施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宁波港口服务供应链评价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第2章 港口服务供应链相关理论基础
    2.1 服务供应链概述
        2.1.1 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内涵
        2.1.2 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特征
    2.2 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发展过程
        2.2.1 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形成
        2.2.2 港口服务供应链的演化
    2.3 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结构与功能
        2.3.1 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结构
        2.3.2 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功能
    2.4 港口服务供应链的建设目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宁波港港口服务供应链发展现状
    3.1 宁波港发展现状
    3.2 宁波港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3.2.1 高端港口服务业
        3.2.2 中端港口服务业
        3.2.3 低端港口服务业
    3.3 宁波港港口服务供应链简述
        3.3.1 宁波港港口服务供应链节点上的企业
        3.3.2 宁波港港口服务供应链结构
    3.4 宁波港港口服务供应链的优势与不足
        3.4.1 宁波港口服务供应链的优势
        3.4.2 宁波港口服务供应链的不足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宁波港口服务供应链评价
    4.1 评价模型介绍
        4.1.1 层次分析法介绍
        4.1.2 熵权法介绍
        4.1.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综合评价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宁波港口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宁波港口供应链服务水平评价
        4.3.1 指标权重确定
        4.3.2 宁波港口供应链评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宁波港口服务供应链发展对策及建议
    5.1 优化宁波港口服务供应链的结构
    5.2 建设现代化港口体系
    5.3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5.4 提高宁波港口供应链竞争力对策建议
        5.4.1 提升供应链节点实力
        5.4.2 开拓现代物流增值服务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面向智能化机关的检验检疫政务公开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概念
        1.1.1 智能化机关
        1.1.2 政务公开
    1.2 国内外应用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政务公开系统分析与设计
    2.1 系统建设背景和条件
    2.2 系统建设原则和目标
    2.3 系统设计主要内容
        2.3.1 编制政务公开体系文件
        2.3.2 创建便捷、快速、高效的电子政务中心
        2.3.3 开发研制《政务公开一卡通系统》
        2.3.4 开发检验检疫信息网站
    2.4 系统技术要点及解决对策
        2.4.1 软件技术路线
        2.4.2 安全保护措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务公开一卡通系统实现
    3.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2 系统实现方法
        3.2.1 工作状态的跟踪
        3.2.2 工作岗位的跟踪
        3.2.3 工作任务的跟踪
        3.2.4 企业协调跟踪
        3.2.5 权限分配原则
        3.2.6 远距离读卡门禁系统的实现
    3.3 系统运行环境
        3.3.1 数据交换平台
        3.3.2 计算机网络系统
        3.3.3 硬件环境
        3.3.4 软件平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化机关设计方案
    4.1 设计目标
    4.2 功能设计
        4.2.1 开发区局质检数据库群
        4.2.2 行政业务监督管理系统
        4.2.3 信息发布服务系统
        4.2.4 申报审批系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公共物品研究综述
        1.2.2 外部性研究综述
        1.2.3 产权与交易费用研究综述
        1.2.4 内河航运物品管理研究综述
        1.2.5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长江航运物品及其效率改进的基本内涵
    2.1 一般社会物品的特性
        2.1.1 一般社会物品的基本特性
        2.1.2 一般社会物品的其他特性
    2.2 一般社会物品的基本内涵
        2.2.1 一般社会物品的分类
        2.2.2 一般社会物品的内涵
    2.3 长江航运物品的基本内涵
        2.3.1 长江航运物品系统的构成
        2.3.2 长江航运物品的个体特性
        2.3.3 长江航运物品的归类
        2.3.4 长江航运物品的整体特性
    2.4 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的基本内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江航运物品的有效供给
    3.1 航运物品供给和生产的基本内涵
        3.1.1 公共供给和市场供给的内涵
        3.1.2 公共生产与私人生产的内涵
        3.1.3 供给和生产的区别和联系
    3.2 长江私人航运物品有效供给
        3.2.1 私人航运物品的有效供给条件
        3.2.2 公共供给私人航运物品的效率损失
        3.2.3 私人航运物品的供给和生产方式
    3.3 长江公共航运物品的有效供给
        3.3.1 公共航运物品的有效供给条件
        3.3.2 公共航运物品有效供给的障碍及改善途径
        3.3.3 公共航运物品公共供给的扭曲效应
        3.3.4 公共航运物品的供给和生产方式
    3.4 长江准公共航运物品的有效供给
        3.4.1 准公共航运物品的有效供给条件和损失
        3.4.2 准公共航运物品的供给和生产方式
    3.5 长江航运物品总体的有效供给
        3.5.1 长江航运物品总体有效供给方式
        3.5.2 长江公共航运物品和准公共航运物品有效供给的进一步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江航运物品外部性及其校正
    4.1 长江航运物品外部性的基本内涵
        4.1.1 外部性的本质
        4.1.2 外部性的经济特征
        4.1.3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的共性
        4.1.4 外部性的分类
        4.1.5 长江航运物品的外部性
    4.2 长江航运物品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4.2.1 对外部性承受者的资源配置影响
        4.2.2 对外部性发出者的资源配置影响
    4.3 长江航运物品外部性的校正方式
        4.3.1 私人方式校正外部性
        4.3.2 政府干预校正外部性
        4.3.3 长江航运物品外部性校正方案
        4.3.4 典型长江航运物品外部性校正实证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江航运物品的产权及其设置
    5.1 长江航运物品产权的基本内涵
        5.1.1 产权定义的界定
        5.1.2 产权设置对外部性内部化的影响
        5.1.3 产权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5.1.4 长江航运物品的产权结构和特性
    5.2 长江航运物品交易费用的基本内涵
        5.2.1 交易的含义
        5.2.2 交易费用的内涵
        5.2.3 交易费用的若干问题
    5.3 长江航运物品的产权设置
        5.3.1 长江航运物品产权设置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5.3.2 长江航运物品的产权设置方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效率改进及行动对策
    6.1 长江航运物品管理的基本构架和特征
        6.1.1 长江航运物品管理的基本构架
        6.1.2 长江航运物品管理的基本特征
    6.2 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的系统性质和效率现状
        6.2.1 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的结构
        6.2.2 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的系统特征
        6.2.3 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的效率现状
    6.3 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效率改进方法
        6.3.1 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间关系调整研究
        6.3.2 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的运行机制
        6.3.3 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的工具
    6.4 长江航运物品管理主体的行动对策研究
        6.4.1 欧美内河航运物品管理的启示
        6.4.2 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的行动框架与工作流程
        6.4.3 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的景愿、战略与规划
        6.4.4 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的支撑平台建设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论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信息网络技术在船舶检验检疫业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海关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 王佳翔. 燕山大学, 2020(01)
  • [2]天津W船舶代理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朱圣怡.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3]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与政策研究[D]. 冯晓鹏. 吉林大学, 2019(02)
  • [4]出入境船舶检疫执法工作的改进研究 ——以上海口岸为例[D]. 王东茂. 东华大学, 2017(11)
  • [5]提高海事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对策研究[D]. 黄友超. 大连海事大学, 2016(10)
  • [6]外贸综合服务业的发展及对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意义(研究报告)[A]. 方虹,赵淑华,陈向东,张军峰,张芳,彭博,杜萌,马博飞,陈星.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2014年研究课题汇编, 2015
  • [7]泸州港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研究[D]. 詹凤林.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9)
  • [8]宁波港口服务供应链评价及发展对策[D]. 陈宾.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3)
  • [9]面向智能化机关的检验检疫政务公开系统研究[D]. 宋杨.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5)
  • [10]长江航运物品效率改进研究[D]. 万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信息网络技术在船舶检验检疫业务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