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中国化工报》等55家报刊进行循环批评的通知

关于对《中国化工报》等55家报刊进行循环批评的通知

一、关于给予中国化工报社等55家报社通报批评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吴宗晏(Wu Chung Yen)[1](2020)在《“党公营报业”的衰落与“侍从报业”的崛起 ——台湾报禁时期《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台湾,拥有充沛党政资源的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为何不到十年便丢失了其报界龙头的地位?民营报纸的翘楚《中国时报》为何能逐步成为寡占市场的报业巨头?台湾的报禁时期是国民党威权体制全盛之时,对于新闻的管制极为严苛。民营报业是如何在备受压制的报业环境中异军突起,取代秉承上意又握有丰富资源的“党公营报业”成为报业的领头羊?这些都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党公营报业”及民营报业的代表,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为理论视角,采用历史文献法爬梳台湾报禁时期报业发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台湾岛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报社发展的历程,结合内容分析法检视两份报纸的头版内容,看其如何反映这一较长的历史跨度中时空环境的变化,从而探讨报禁时期两份报纸的不同发展轨迹。本研究发现国民党的新闻政策对两种报业的命运差异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国民党新闻政策又受到其政权正当性危机的影响。国民党政权的威权体制与其承诺的“宪政”目标背离,有着法理基础上的结构性缺陷。这一缺陷更会因国民党政权长期在经济军事上受惠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而曝露在西方世界的民主检视下。在内生结构的困境与外部权力的束缚中,国民党的新闻政策无法实践全能主义的新闻理念,而必须为民营报业留有空间,从而保持“自由报业”承载“自由中国”的国际形象。在如此政治现实中,国民党转而试图控制报业的进入门槛,以政策及经济资源的扶持来笼络民营报纸,以满足其在岛内及国际间所需的宣传能量。在国民党的新闻管制下,民营报业反而成为了恩庇侍从主义视角下的“侍从报业”,因而得已幸存于报业市场中,与“党公营报业”共同成为“党国”的新闻战士。这时两种报业在媒介所有权上的根本差异却又引领他们走向了不同结局。承载过重政治宣传任务的“党公营报纸”,其内容在日新月异的台湾经济社会环境中愈显僵化,而更具市场属性的“侍从报业”在经营中会在谨守政治红线的同时尽力回应市场的需求。在民主声浪迭起的80年代,两份报纸的发展歧路反映的更是国民党威权体制下的人心向背。最终,《中央日报》在80年代基本没落,而《中国时报》成为了报业的巨无霸,台湾报业也在1988年的报禁解除中走向了自由化,走向了下一个时代。

黄秋硕[2](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说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张学霞[3](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胡琪萍[4](2017)在《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导致“新人”不断加入媒体大军中,也有“旧人”陆续离开,这种新旧更替不仅仅是媒体职业的兴衰更替,更是新媒体技术裹挟下整个社会的缩影。在此新旧更替之间,部分媒体人于离职之际选择发表离职告白以示了断。通过对在网络上记者离职话语文本的搜集,然后对收集到的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与数据解读,希望了解离职媒体人的身份特征、离职原因、离职方式、离职心理等状态,尝试探索其离职给国家舆论工作、媒体行业、媒体从业者、广大受众带来哪些冲击。离职话语的具体文本长短不一,内容各异,渠道不同,但基本呈现出回顾过去--反思当下--设想未来的三段式结构,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也渐渐呈现出直白--煽情--平和的转变趋势。通过历时考察,发现媒体人在离职告白公布前后所处的社会角色和思想动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早期媒体人离职情绪多集中于对制度不公的怨恨,中期则转变为理想破灭的痛楚,后期随着媒体经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从业者多透露出对“黄金时代”的怀旧与感恩,间或有人开始思考未来媒体的发展。从直白的怨恨、隐晦表达到煽情表达再到平和表达,媒体人情绪表达的变迁实际表明在我国新闻专业主义根本就未形成,媒体人仅以“虚拟的制度”作为自己怨怼的对象,从而树立所谓的专业主义,其本质依然不出于传统的“文人论政”。媒体人“热点时刻”的表达实质上是媒体人对自身身份的再阐述与认知,也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想的新解读,还是对自身在新环境下合法化的一种思考。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本文得出以下几个观点:(一)意义判断:离职告白的出现不仅仅是媒体人离职信息的简单传递和职业情感的表达,更是媒体人自身角色的再认知和再分配。通过这样的公开仪式,媒体人实现了自身认知、情感、行为的过渡,开始新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二)价值判断:本文研究目的不限于离职告白文本中提及的离职原因和涉及的职业情感,更侧重于离职告白这一文本公开之后对媒体人自身、媒体行业、普通大众带来怎样的社会冲击和认知颠覆,更多地关注于社会关系的消解和重新建构。(三)事实判断:媒体行业正处于剧烈的变动和转型之中,在这个激烈的变化过程中,媒体从业者面临三大问题:新闻理想vs现实制度环境、职业道德vs个人生存、新闻怀旧vs媒体转型;(四)本质判断:离职告白是新闻从业者面对新媒体环境冲击而做出的行为反馈,隐约折射出的是我国媒体行业新闻专业主义的虚无,反映的是我国新闻行业在回顾过往与拼搏未来两者之间的艰难跋涉。

孙士庆[5](2017)在《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文中提出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面对中国向何处去,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作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重庆谈判、军事调处和中间势力的斡旋未能改变各自的政治立场,最终导致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在国共政争的过程中,两党在军事战场的较量之外还进行着激烈的宣传战较量,并对战后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舆论宣传是国共两党对外宣示本党理念、方针和政策,打击对手和争取民心的重要手段。善用舆论宣传能争取民心,增加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配合和推动军事斗争的进程。否则,便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在战后国共舆论斗争中,中共主动调整宣传体制,始终坚持党对舆论宣传的领导,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根据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宣传内容和策略。中共正是通过灵活的宣传战术和对国民党舆论的反击,一方面赢得了民心,获得广大民众的一致支持,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斗争的开展,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也分化了国民党的军心和民心,使其最终不敌中共的政治和军事攻势,输掉了战争和大陆政权。反观国民党,面对中共凌厉的宣传攻势,国民党党营新闻体系无法做出有力的反击。“以党治报”的新闻统制政策和国民党高层的过多干预,使舆论宣传呆板保守,严重影响到宣传的效果;对中共的诋毁和军事上的虚假宣传,使国民党丧失公信力;未能有效地动员和发动群众,又失去民众的支持。国民党就在政治、军事和舆论宣传都难以与中共抗衡的情况下,颓势无力挽回,最终丢掉大陆政权。而以“中立”自居,幻想走“中间道路”的中间势力,战后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但随着国民党执意发动全面内战,在国统区实施恐怖统治,特别是变本加厉地对其实施政治迫害后,中间势力审时度势,最终集体转向共产党,成为历史的必然。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舆论宣传对战后国共政争的影响只是间接被动的,中共最后取代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主要还是“枪杆子”起的作用。同样,国民党的舆论宣传在其大陆败亡的过程中也并不起决定作用,军事上的失败才是最主要原因,舆论宣传的失利只是反映、并加速了这个败亡的进程而已。

左雪娇[6](2016)在《报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报业是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兼备的产业。改革开放前,报纸只是单纯作为意识形态和政府的宣传工具存在,报业的双重属性没有完全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中国报界普遍推广,报业的产业属性得以重新回归。那么,报业作为一个企业组织,盈利自然是它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是对报业多元化经营过程中的战略选择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梳理,以求在描述过程中发现报业经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了便于描述,将报业多元化经营发展的过程分为:1978—1995年报业商业属性的回归及多种经营的起步;1996—2011报业集团的组建及报业的多元化经营的繁荣;2012年至今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多元化经营难挽报业颓势三个阶段。阶段的时间节点是根据政策的出台、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等为主要参照。阶段划分也许并不十分标准,只是作为一个描述角度。报业起初主要依靠广告、发行收入支撑其生存,而后受到市场、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不能再单纯依靠传统的商业模式来盈利,开始走上了多元化经营发展之路。其实,报业在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存有一个从主动经营向较为被动自救的转变。此前,报纸在传媒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广告、发行等主营收入能自给自足之时,报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是想紧跟经济大潮,赚的更多的利润。而后报业受到新媒体的冲击,生存岌岌可危,此时报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是找寻一条有效的自救之路。如果将报业多元化经营从经营内容角度进行阶段划分的话,可以将报业多元化经营分为实体经营、资本运营与扩张、与新媒体融合经营三个阶段,当然这三个阶段是交织在一起的。起初,报业从经营相关多种实体经营业务开始,大踏步地迈向贸易、房地产、制造业、服务业等多元化的经营领域。报业碰触资本,从与资本进行简单合作,到上市,再到利用原有的资本积累进行资本扩张。在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起初只是打造人有我亦有的新媒体运营平台,到现在报业已经意识到,只有将新媒体作为一种介质,寻求新的赢利模式才是重中之重。对报业多元化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之后,可以看出报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转变。除了上段所说的多元化战略在不断升级以外,还可以得出报业经营理念由以广告商为主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经营方式由单纯依靠售卖版面到全方位经营转变等一系列的发展。现在报业经营的触角可谓是遍及商业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即便如此,传统报业还是遭遇到寒冬,纸媒衰亡论甚嚣尘上。如果说报业第一次多种经营失败主要是管理的原因,那现在对报业来说,最大的威胁则来源于技术。报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固然能为报业带来生的希望,可以使副业反哺主业。但在此过程中报业不要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忘了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朱进[7](2016)在《《人民日报》广告与社会变迁(1949-1959)》文中指出《人民日报》以其新闻的权威性、影响力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其早期广告却鲜有研究。建国后前十年间是《人民日报》广告业务获得长足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收入大幅增加的重要时期。而更重要的是,将这一时期的《人民日报》广告种类、数量、版面等变化同现当代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大背景结合起来,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研究《人民日报》广告的发展,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以《人民日报》广告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949年至1959年作为研究时段。试通过《人民日报》广告的发展脉络及特色,运用抽样统计、分类比较、个案分析等方法,从而梳理出《人民日报》广告的发展轨迹以及所折射出来的时代特征。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人民日报》广告的演变,通过抽样统计和分类比较,分析了1949年至1959年间《人民日报》广告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主要对《人民日报》商业广告作了分类研究,认为造成建国后前十年间《人民日报》商业广告出现两个明显的刊载波峰段在广告数量、类型、广告主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体制的变革,由市场与计划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在对待广告的认识方面存在“姓资”“姓社”的二元对立认识。而这二者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建国初期在对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方面存在根本性认识误区。第三章主要对建国后前十年间《人民日报》文化广告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概括,重点介绍了书刊广告、电影广告、招生广告,归纳了它们具有阶段性强、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文化广告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构统一意识形态体系中的作用。第四章探讨的是《人民日报》社会类广告与共和国社会生活变迁之间的关系,重点对婚姻广告、鸣谢道歉声明作了分类研究,并分析了1951年以后一些社会类广告缘何在《人民日报》中逐渐消失。本章希望通过对《人民日报》社会广告的考察,尽可能的从细微处捕捉建国初期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状态,以此厘清被“革命神圣化”和“意识形态化”所遮蔽的真实的社会变迁历程。

焦敬超[8](2015)在《民国时期政府对成都报业的管理(1935-1945)》文中研究说明四川僻处西南内陆,交通迟滞,风化不开,经济相对其它沿海地区较为落后,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成都的报业直到辛亥革命时期,才迎来第一个“高潮”,相较东部沿海地区,报业发展较晚,五四运动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潮”,内容也以最初的消闲娱乐等逐步向时政和思想文化方面转变,在抗战期间更为明显,不少报纸内迁成都,全国文化名人荟萃,报纸和文艺活动空前繁荣。在抗日战争中,四川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都报业对民众的宣传与鼓舞功不可没。本文概括地叙述了1898—1945年成都报业的生存环境、办报条件、办报经费、办报时间、内容变化以及报纸的政治背景等,并列举了各时期较为重要的报纸。同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抗战前政府对成都报业的管理,其主要包括报纸内容的审查、颁布相关法律等。着重介绍了抗战时期政府对成都民营报业、官办报业和中共领导下的报纸的管理。政府对民营报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管理舆论和管理办报人员两项,其中加强舆论管理是各时期管理者强调的重点,后来把对办报人员的管理也纳入舆论管理中;管理办法主要有定行法令、登记发证和审查稿件三项。此外,四川省政府专门成立了四川政闻编审委员会和四川省秘书处政闻编译室来管理官办报业,定期发行《四川省政府公报》,向民众展示政府的工作、资金预算等,便于民众及时了解政府动态。管理中共领导下的报纸,除了制定法令、登记发证和审查稿件三项,对于言论激进的报社,还会查封报社或处罚、逮捕报社人员。最后,笔者运用现代新闻传播理论,从新闻管理的对象、原则、方法和意义四个方面,对抗战时期政府通过对媒体的管理,引导社会舆论、实施社会控制和维护政府形象的历史事实进行了分析。纵观政府对报社管理,有许多经验值得汲取,最重要的是正确引导舆论,把握舆论导向,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民生问题的报道。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年代,政府引导下的新闻媒体的社会守望功能较弱,媒体更多的是被作为宣传工具,而政府没有和媒体建立起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未能利用报社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民众建立良好的关系,赢得民众的支持与信任,同时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还严重打压了进步势力的舆论宣传工作。

杜卫东,周新京[9](2014)在《江河水(上)》文中认为引子:神秘赌石人夜幕初降,西南边陲小城瑞丽宛如一位曼妙仙女。街灯渔火,是她衣裙上闪光的饰物;风动鸟鸣,是她即兴吟唱的美妙歌声。穿城而过的瑞丽江和陇川江,便是她身上银光闪烁的披锦,在水雾氤氲中显得飘逸而灵动。这里自清代,便是着名的宝石集散地。白天,云遮雾罩,翠绿醉人;到了晚上,在人来客往中又透出几分张扬和神秘。突然,一个中年汉子捂着眼从一家宝石店窜出,嘴里喊着,他娘的,太平世界,朗朗乾坤,怎么说打人就打人呀!话音未落,青衫平头、膀阔腰圆的两个伙计追出来,一左一右挟持住他。那汉子使劲挣脱,无

燕志华[10](2014)在《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文中提出党报是中国当代一个巨大的政治文化现象,它在新闻议程设置、热点话题参与、主流价值观塑造、重大事件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华日报》作为经济社会事业异常发达的江苏省的省委机关报,新闻报道主要是围绕江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展开的,是国内着名的省级党报。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新华日报》为例,对其头版的历史、现状以及各个新闻要素的变迁进行研究,提出党报反映的社会变迁具有“时AI写作意”的特征,同时对党报及其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价。论文属于个案研究,通过对《新华日报》头版进行资料统计和分析,在论证党报的“写意”特征之外,也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党报头版的政治性是否掩盖了新闻性?头版会议和领导人报道占据多大的比例?从党报的头版能否研究社会变迁?党报是否关注民生?是否有足够的舆论监督,以及是否有效?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个体人物的报道有什么样的特点?党报的话语风格有什么变迁?等等。论文选择了《新华日报》从1978年起16年、总共1300多个头版为研究范畴,分别以农业、民生、舆论监督、头版头条、话语风格、个体人物报道频率、重大事件报道策略等为重点进行了内容和变迁分析。此外,对科技、文化、交通、环境、社会、教育、外交、卫生等要素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论文综合运用了社会变迁、社会传播、议程设置、“把关人”、文化堕距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以抽样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此前对党报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纯粹的新闻视角、党报议题设置以及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进行的,而本文是以变迁的视角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多项主题要素进行考察,获得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结论认为:党报是以“写意”方式概括性地反映社会变迁。论文还认为,《新华日报》头版在政治性和新闻性的博弈中,后者占据了上风;通过对头版新闻要素的统计,可以看出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头版的民生报道渐渐增多,并成为报道的重点;舆论监督不足,但开始强化;个体报道数量增多的背后,是党报“意识形态焦虑”;话语模式从政治话语走向平民话语,等等。此外,论文指出党报影响力下降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化不足,提出党报必须警惕“传播失灵”的危机。认为党报未来要发展,必须进行转型。

二、关于给予中国化工报社等55家报社通报批评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给予中国化工报社等55家报社通报批评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党公营报业”的衰落与“侍从报业”的崛起 ——台湾报禁时期《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媒介所有权与新闻生产
        二、《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现有研究
    第二节 理论框架: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断限
        二、研究问题与假设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历史文献法
        二、内容分析法
第二章 “党公营报业”的辉煌与“侍从报业”的崛起(1949-1961)
    第一节 风雨飘摇的台湾与“自由中国”的神话
        一、《中央日报》的草创与重启
        二、“自由中国”运动酝酿中
    第二节 “自由报业”的虚实
        一、“自由报业”之虚
        二、“自由报业”之实
    第三节 《征信新闻》的肇建
    第四节 《中央日报》和《中国时报》的内容比较
第三章 “侍从报业”的寡占与“党公营报业”的没落(1962-1976)
    第一节 政经环境的忧与喜
        一、国际政治风云变色
        二、台湾的经济转型之路
    第二节 报业中的悲与欢
        一、报业荣景与官报陨落
        二、言论的再紧缩与“党国”的新闻战士
        三、党外的星星之火
    第三节 《中央日报》和《中国时报》的内容比较
第四章 “侍从报业”的松动与“党公营报业”的残喘(1977-1988)
    第一节 国民党的危机
        一、蒋经国的挑战
        二、美丽岛事件的回声
    第二节 报业最后的十字路口
        一、“党公营报纸”的垂死挣扎
        二、向中间靠拢的“侍从报业”
    第三节 《中央日报》和《中国时报》的内容比较
第五章 讨论与总结
    第一节 《中央日报》为何衰败?《中国时报》为何崛起?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新闻政策之源
        一、内生因素
        二、外部因素
    第三节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报纸头版内容编码类目表
致谢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3)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当代启示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清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关键概念
        1.3.1 社会认同
        1.3.2 仪式
        1.3.3 新闻专业主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样本的选择及界定
        1.4.2 方法选择
    1.5 主要思路
2 媒体人职业认同的表现与再现
    2.1 媒体人自我认知研究
    2.2 传统职业认同研究
    2.3 媒体人职业地位研究
    2.4 媒体人离职研究
    2.5 研究述评:缺失对记者离职话语的行动研究
3 离职告白文本描述
    3.1 文本特征描述
        3.1.1 身份特征:文本发布者中知名记者更多
        3.1.2 时间特征:文本出现时间从分散到集中
        3.1.3 去向特征:新媒体、创业呈统治地位
        3.1.4 渠道特征:文本获得来源与主流社交媒介同步
    3.2 文本内容描述
        3.2.1 文本处理原则及方法
        3.2.2 离职告白文本内容分类
        3.2.2.1 新闻理想vs现实环境:制度不公 理想不存
        3.2.2.2 职业道德vs个人生存:自由受限 收入微薄
        3.2.3.3 新闻怀旧vs媒体转型:大势所趋 创业转型
    3.3 文本情绪表达描述
        3.3.1 直白式:事实逼“我”离开
        3.3.2 煽情式:“我”舍不得离开
        3.3.3 隐晦式:“我”不得不离开
        3.3.4 平和式:到了“我”离开的时候
    3.4 研究述评:理性看待媒体人离职
4 离职文本的个体功能
    4.1 仪式与个体身份过渡
    4.2 认知过渡:从追求新闻理想到追求个人生活
    4.3 情感过渡:从认同到疏远
    4.4 行为过渡:从新闻语语到商业话语
    4.5 研究述评:关注文本引起的个体关系重构
5 离职文本的社会冲击与应对
    5.1 离职文本社会功能影响的来源
    5.2 文本公共化的社会冲击
        5.2.1 媒体:印证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沦丧的偏见
        5.2.2 行业:挑战媒体行业的传统经营
        5.2.3 大众:颠覆媒体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5.3 应对冲击:传媒自控与它控
        5.3.1 从业者:增加文化自信,构建职业共同体
        5.3.2 平台:提高职业社会地位,完善媒体转型融合
        5.3.3 服务对象:理智看待媒体人职业规划,端正媒体期待
        5.3.4 管理者:以服务为主体,合理规划权利管理
    5.4 研究述评:离职表达的危机与转机同在
6 离职表达实质的探讨
    6.1 早产的新闻专业主义:朦胧的新闻理想
    6.2 自我挽救:社会认同下身份合法化
    6.3 无奈的选择:媒体人的反向社会化
    6.4 记者合法性的探讨:重建边界
参考文献
附录 1:前期成果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回顾 三、史料概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架构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后中国的政治与舆论环境 一、抗战胜利与国共受降之争 二、新闻接收与传媒复员 三、中共与民营传媒的发展 四、拒检运动与政治松动 五、民众心理与舆论导向 第二章
    国共“和谈”期间的舆论 一、“重庆谈判”与国共宣传战 二、“政协会议”召开问题上的国共宣传 三、国共关于“内战责任”问题的论争 四、中间势力的活跃与反战呼吁 第三章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舆论 一、全面内战爆发前的反战呼声 二、李闻惨案与各方舆论 三、内战中学潮与社会舆论 四、中间势力的反战宣传 第四章
    内战转折时期的舆论 一、“戡乱动员”与舆论反响 二、特刑庭与舆论钳制 三、中间势力的舆论转向 第五章
    国共舆论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一、国共宣传决策与管理 二、国共宣传的特点与成效 结语 一、国民党宣传失利对政权转变的影响 二、中共成功的宣传对革命胜利的影响 三、从舆论宣传角度观察国民党大陆失败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6)报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多元化经营理论综述
        1.2.2 报业多元化经营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报业产业属性的回归及报业多种经营的起步(1978年—1995年)
    2.1 报纸产业属性的沉浮
        2.1.1 改革开放前报业企业化曾提出
        2.1.2 改革开放后报纸疾呼“企业化管理”
    2.2 报业产业属性回归
        2.2.1 报纸重新刊登广告
        2.2.2 报纸自办发行
        2.2.3 报业多种经营获许可
    2.3 报业早已尝试多种经营
        2.3.1 众多报社早已开展多种经营
        2.3.2 报业多种经营的特点
        2.3.3 报业多种经营多以失败告终
第3章 报业集团的组建及报业多元化经营的繁荣(1996-2011年)
    3.1 报业集团组建及多元化经营
        3.1.1 报业集团组建的背景
        3.1.2 报业集团的建立
        3.1.3 报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
    3.2 作为独立报社的多元化经营
        3.2.1 北京青年报多元化经营的情况
        3.2.2 中国证券报多元化经营的情况
        3.2.3 独立报社多元化经营的特点
    3.3 报业的资本运营
        3.3.1 报业资本运营的背景
        3.3.2 报业资本运营的实施
    3.4 报业全力进行数字化转型
        3.4.1 数字报业战略的制定
        3.4.2 数字报业战略的实施
        3.4.3 数字报业战略的效果
第4章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多元化经营难挽报业颓势(2012年至今)
    4.1 报纸衰落的原因
        4.1.1 新媒体挤占媒体市场份额
        4.1.2 新媒体破坏报业商业模式
        4.1.3 企业可借自媒体自我营销
    4.2 报业颓势的表现
        4.2.1 广告、发行收入下滑
        4.2.2 传统媒体停刊或破产
        4.2.3 媒体人纷纷跨界转场
    4.3 报业奋力转型自救
        4.3.1 践行“媒介融合”
        4.3.2 疯狂跨界
        4.3.3 扩张资本
        4.3.4 抱团取暖
第5章 对报业多元化经营的思索
    5.1 影响报业多元化经营的因素
        5.1.1 政策是报业多元化经营的主导因素
        5.1.2 技术是报业多元化经营的主要因素
    5.2 报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转变
        5.2.1 经营战略:围绕三大战略,从单一走向多样
        5.2.2 经营理念:从“企业化管理”到“产业化运作”
        5.2.3 经营模式:从依赖广告商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
        5.2.4 经营方式:从单纯售卖版面到全方位转型经营
    5.3 报业多元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5.3.1 固有缺陷阻碍多元化经营
        5.3.2 盲目进入经营领域
        5.3.3 媒介融合理解偏颇
    5.4 报业多元化经营利弊相生
        5.4.1 报业多元化经营支撑主业发展
        5.4.2 报业多元化经营影响新闻客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人民日报》广告与社会变迁(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关于早期党报广告史的研究
        (二) 关于《人民日报》的研究
        (三) 关于《人民日报》广告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思路、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创新点、不足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广告的定义(狭义、广义)
        (二)广告的分类(商业、文化、社会、政治广告)
第一章 《人民日报》广告概况
    第一节 《人民日报》广告的变化
        一、广告的数量与版面
        二、广告形式与体例
        三、广告类型及其特征
    第二节 《人民日报》广告主和广告受众
        一、《人民日报》的广告主
        二、《人民日报》的广告受众
第二章 《人民日报》商业广告与经济变迁
    第一节 《人民日报》商业广告的变化
    第二节 《人民日报》商业广告变化的经济因素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三、市场调节作用逐渐衰微
        四、经济生活的政治化
    第三节 《人民日报》商业广告变化的认识性因素
        一、肯定阶段(1949——1950年)
        二、排斥阶段(1951—1956年)
        三、再肯定阶段(1956—1959年)
第三章 《人民日报》文化广告与马列主义的传播
    第一节 《人民日报》文化广告总概
    第二节 《人民日报》文化广告的分类
        一、书刊广告
        二、电影广告
        三、招生广告
第四章 《人民日报》社会广告与社会生活变迁
    第一节 《人民日报》社会广告的分类(1949—1950年)
        一、婚姻广告
        二、鸣谢悔过启事
    第二节 《人民日报》社会广告的消失
        一、《人民日报》向大党报转变
        二、社会生活的泛政治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8)民国时期政府对成都报业的管理(1935-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四川报业界的名人
        1.2.2 民国时期四川报业发展的概况
        1.2.3 报业史
    1.3 课题研究目标
    1.4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课题的创新性
2 抗战前成都报界的状况及政府的管理
    2.1 抗战前成都报界的状况
        2.1.1 清末成都报界的状况
        2.1.2 辛亥革命至民国成立时之成都报界情形
        2.1.3 1912-1919 年在官僚势力控制下的成都报界状况
        2.1.4 五四运动至抗战前的成都报界情形
    2.2 抗战前四川省政府对成都报业的管理
        2.2.1 管理机构
        2.2.2 监管的法规
        2.2.3 稿件的审查
3 抗战时期政府对成都报业的管理
    3.1 政府对成都民营报业的管理
        3.1.1 机构的建立
        3.1.2 管理的方式
    3.2 政府对四川政闻的发布与管理
        3.2.1 机构的设置
        3.2.2 编译与发行
    3.3 政府对成都中共报纸的管理
        3.3.1 成都市中共主要报业的简要情况:
        3.3.2 政府对中共报业的查封
        3.3.3 中共报业与四川新闻检查处的斗争
4 抗战时期政府对成都报业管理的经验、教训
    4.1 新闻管理的对象
        4.1.1 新闻报道的内容
        4.1.2 新闻从业人员
        4.1.3 新闻报道与社会效果
    4.2 新闻管理的原则
        4.2.1 政府主导原则
        4.2.2 依法管理原则
        4.2.3 和谐发展原则
        4.2.4 服务民众原则
    4.3 新闻管理方法
        4.3.1 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监管
        4.3.2 对媒体从业人员管理的监管
        4.3.3 根据新闻报道内容实行分类管理,实现差异发展
    4.4 新闻舆论管理的意义
        4.4.1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4.4.2 满足普通民众对媒体的需求
        4.4.3 通过舆论监督,加强民众与政府的联系,以提高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
    1 原始档案
    2 资料汇编
    3 报纸
    4 文史资料
    5 论文
    6 着作
附录
    《各重要县市新闻检查室组织规程》规定
    《各县市新闻检查室服务细则》
    《修正出版法》
    《修正出版法施行细则》
    《战时报社通讯社申请登记及变更登记暂行办法》
    《战时新闻检查办法》
    《对外新闻发布办法》
    《战时新闻违检惩罚办法》
    《修正战时新闻禁载标准》
    《非常时期报社通讯社杂志社登记管制暂行办法》
    《新闻记者法》
    《随军记者及摄影人员暂行规则》
    《成都市出版品审查取缔规则》
    《四川省政府秘书处公报室编辑发行规则》
    《四川省政闻编审及统一发布办法》
    《四川省政府所属各机关订阅公报办法》
    《四川省政府公报缴费办法》
致谢

(10)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纸媒与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记录器”
        1、西方报纸与社会现实
        2、新闻史学视角下的中国报纸
        3、报纸叙事与社会转型
    二、中国特色的党报事业
        1、党报产生及社会属性
        2、党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党报效应”
        4、读者群的社会分层
    三、时代“写意”:党报头版反映社会变迁的主要方式
        1、党报反映变迁的逻辑
        2、党报新闻:时代“写意”
        3、头版的“历史人格化”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
    一、媒体与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变迁理论
        2、传播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
        3、政治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二、国内党报研究成果梳理
        1、研究的热点
        2、党报头版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3、党报研究典例:人民日报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抽样法
        2、文献法
第三章 新华日报历史变迁与社会特质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1、新华日报的历史和发展
        2、新华日报的特质
        3、历史地位及现实成就
    二、头版及议程设置
        1、舆论引导的主阵地
        2、“头版难题”
        3、议程设置与现实挑战
    三、头版的导向与社会
        1、意识形态导向
        2、改版与变化
        3、版面与社会的折射
第四章 头版新闻要素分类与分析
    一、党报头版头条
        1、地位及重要性
        2、头条与政治领导人报道
        3、头条新闻的内容与分类
    二、头版历年的新闻要素统计分析
        1、1978—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
        2、1989—1993年:从“六四”到“南巡”
        3、2000—2003年:进入WTO时代
    三、头版会议新闻的统计及变迁
        1、头版央地会议的“新闻拼图”
        2、头版会议新闻的变与不变
        3、党报会议新闻的“传播失灵”
第五章 新华日报头版与农业
    一、农业:党报头版报道中的“重中之重”
        1、农业在头版中的位置
        2、关于农业和土地关系的新探讨
    二、从农村到城市
        1、“农民话语”与“城市社会话语”
        2、城市社会的来临
        3、“农民的终结”及中国本土化争议
第六章 新华日报头版“个体”人物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西方社会学视野下的个人与社会
        2、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之下的个体与集体
        3、“个人”的现代性蕴含
    二、头版个体出现的频率
        1、“公”与“私”的宣传
        2、个体新闻出现的频率和变化
        3、“典型人物”的政绩化倾向
第七章 新华日报头版的“新闻维稳观"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内在特征
        1、头版政治性与新闻性的隐性冲突
        2、头版领导人的形象诉求
        3、重大新闻的隐晦传播特征
    二、“新闻维稳观”的操作模式
        1、“六四事件”的新闻策略
        2、“基辛格角”的形成与传承
    三、“新闻维稳观”的未来发展
        1、“喉舌论”的极端化发展
        2、“维稳观”的三阶段
        3、新闻维稳的关键在于正确“发声”
第八章 新华日报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传统
        1、舆论监督的历史形成
        2、舆论监督的必要性
        3、舆论监督的方式与成效
    二、舆论监督的流变
        1、从强力到困境
        2、“打死老虎”现象
        3、“内参”的现状与未来
    三、前景与路径选择
        1、舆论监督与宣传部门的“和谐”
        2、党委政府“撑腰”与舆论监督的困境
        3、评论成为党报舆论监督的新武器
第九章 新华日报头版新闻话语形式
    一、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话语”辨析
        2、话语模式
        3、话语折射
    二、党报话语的表达模式与风格
        1、《人民日报》国家话语的表达策略
        2、《中国青年报》的新闻叙述模式
    三、新华日报的新闻话语的变迁
        1、头版通讯标题的话语模式
        2、头版通讯内容的话语模式
        3、权威话语主体:从官员到专家
第十章 思考与前瞻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关于给予中国化工报社等55家报社通报批评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党公营报业”的衰落与“侍从报业”的崛起 ——台湾报禁时期《中央日报》与《中国时报》的比较研究[D]. 吴宗晏(Wu Chung Yen).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媒体人离职话语表达研究 ——基于2003-2016年离职告白文本的分析[D]. 胡琪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5]战后舆论与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研究(1945-1949)[D]. 孙士庆. 上海大学, 2017(02)
  • [6]报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历程研究[D]. 左雪娇. 湖南大学, 2016(03)
  • [7]《人民日报》广告与社会变迁(1949-1959)[D]. 朱进. 安徽大学, 2016(10)
  • [8]民国时期政府对成都报业的管理(1935-1945)[D]. 焦敬超. 四川师范大学, 2015(01)
  • [9]江河水(上)[J]. 杜卫东,周新京. 中国作家, 2014(13)
  • [10]党报头版要素研究 ——以新华日报(1978-2003年)为例[D]. 燕志华. 南京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关于对《中国化工报》等55家报刊进行循环批评的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