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图市场现状的思考

对地图市场现状的思考

一、对地图市场现状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颖[1](2021)在《国家版图意识融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白又达[2](2021)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地图图片识别技术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剧增,网络上产生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内容复杂的图像数据,这其中包括了很多体现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地图图片,因此,从海量互联网图片中高效识别出地图图片对加强地图市场监督管理至关重要,提升人工判别不符合地图管理有关规定的地图效率迫在眉睫。目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遥感影像快速识别技术已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启发了基于CNN的地图图片识别课题研究。然而,在基于CNN的地图图片识别研究中还存在地图图片识别模型训练样本数量较少、样本标记空间维度较低、未考虑及时响应服务需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构建了一套互联网图片分类体系。在分析地图图片的样式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123个类别的互联网图片分类体系,依据该分类体系对自动采集的92543张互联网图片经人工标注后形成样本库,其中地图类为24 652张。(2)系统阐述了CNN的基本理论,开展了基于CNN的地图图片识别研究。为了满足从互联网图片中识别出地图图片的及时响应服务需求,选择了轻量级代表网络Squeeze Net,其参数量和网络层数分别为已应用至地图图片识别研究中Res Net50网络的1/20和1/5。对两种网络进行训练、测试及评价,得出结论:Squeeze Net网络在地图图片识别应用中更具优越性。(3)研发了一套地图图片识别软件,其中集成了地图图片识别研究中已训练好的Squeeze Net网络模型,识别效率达到9000张/小时,可满足从互联网图片中识别出地图图片的及时响应服务需求。(4)引入目标检测方法对地图图片中的典型地理目标识别进行研究,阐述了两阶段学习代表网络Faster R-CNN(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和单阶段学习代表网络YOLO_v1(You Only Look Once)的基本结构。对两种网络进行训练、测试及评价,得出结论:Faster R-CNN网络对地图图片中的典型地理目标识别中效果更佳。(5)提出了融合SqueezeNet和Faster R-CNN的典型地理目标判别算法,在制作的3个测试集中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算法对地图图片中缺失典型地理目标判别的平均精确率为93.01%、平均召回率为89.26%。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为地图图片的高级语义信息挖掘提供了参考,同时,为基于稀缺样本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也可有效提升人工判别不符合地图管理有关规定的地图效率。

王孛[3](2021)在《插画在嵊泗手绘旅游地图中的探索与应用》文中认为对当下的人们而言,旅游已是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而承载景点信息的旅游地图承担着传播地域文化的责任,一款好的旅游地图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旅游景点的环境信息,还能提供人文信息并带去视觉和心灵上的美感体验。而插画以其直观性、多样性、叙事性等多重特性来融入旅游地图之中,能够给予游客更丰富的感受。本次选题根据嵊泗海岛地区的风貌、海岛的神话故事和民俗风貌进行完整的旅游地图创作。通过插画的表现手法对旅游地图进行塑造,加强其在文化方面的信息承载量,增加一定的叙事线索和时间表现。这有别于目前市场上单纯的地理测绘地图以及由简单景点信息拼凑而成的卡通地图,是一次积极的探索。本次创作通过三个部分来证明本次选题的可行性。第一部分为创作需求报告。通过对旅游地图在国内的市场现状分析、插画在旅游地图中的优秀案例分析、目标地点的实地考察和人群对旅游地图内容表现需求的分析,得出旅游地图需要插画对其进行完善并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见本次创作选题具有可行性。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报告。首先对地图概念进行深入了解,探索插画在地图中可发展的方向和需要注意遵循的地图特性以及原则,并进一步提炼出旅游地图所需要注意的关键性内容。再研究插画与旅游地图之间的关系,明确插画自身在旅游地图中的独特性,考量插画对于旅游地图的各方面作用,明确地图的制作需要保留旅游地图的基础特性,在地图美学的基础上应用插画。这为本次创作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创作过程实践报告,主要阐述了本次选题的创作理念和思路,在创作中根据前期研究和对优秀插画师的借鉴,找到适合自身绘画表现手法,并如何将插画的叙事性表现在旅游地图之中,在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探索,发掘旅游地图可提升的价值空间。

刘欣馨[4](2020)在《中国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国家版图是一个国家主权意志的重要象征和其政治外交地位的重要体现,而最为常见的表现一个国家版图的方式就是地图。研究中国国家版图意识教育要从地图这一载体出发,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关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来说,不仅是开拓研究视野和实现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与激发民族自强意识的有力支撑。国家版图意识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且具有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当对于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的内涵及其外延进行长期的研究。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领土主权意识教育、睦邻友好意识教育、社会稳定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历史变迁意识教育五个部分,将这五个部分如何贯穿于学生接受教育的每个阶段,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思维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现实生活中,国家版图意识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研究滞后、公民国家版图意识不够强烈、出版发行的地图频繁出错等。因此当前研究应当关注我国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从政府、媒体、学校、公众四个角度提出解决办法。

王瑶[5](2020)在《民国时期地图出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图的本质是表达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既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也是文化的传承方式,然而惯性思维总是将地图默认为认知空间环境的科学工具而忽视地图的文化功能。民国时期风云巨变,一方面政治制度上经历封建专制向共和制的转变,另一方面各方思想论战交锋,出版物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走向历史舞台。本文选取民国作为时间节点,研究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地图出版群体,从社会文化价值的角度研究地图编绘的意义探索民国时期地图出版业的发展动态及编辑特色,以此丰富民国出版史的内容。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研究民国地图出版的缘由和意义,并对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简单说明。第二部分是地图出版发展历史的回顾,以民国为时间节点划分然后分别概括,古代地图部分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归纳出各时期的地图特征、编绘特色等;民国地图部分则围绕时间分布、空间分布、机构分布进行宏观描述,力求给读者以全面而整体的印象。第三部分是对民国时期地图出版兴起的动因分析,地图与其他出版一样兼具文化性和商品性,因此除了考虑到时代背景还需要考虑读者的知识需求与出版社的商业驱动。第四部分对地图进行个案分析结合上文的宏观分析,进一步阐释民国地图的编绘特征和出版特色,与现代地图进行对比分析,第五部分是对民国地图出版的总体评价,亦是对前文的总结。总的来说,民国地图出版是民国出版史的重要组成,在传统舆图与现代地图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地理知识极度匮乏的年代地图的出现不仅填补了市场的空白还是读者自然科学知识的“启蒙书”,对开拓视野、启迪民智、推广地理科学等方面启到了重要作用。

银波[6](2020)在《出版物中“问题地图”探究》文中认为地图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出版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进程与文明。地图的基本要素和特性是相对固定的,构成要素有地图的地理要素、地图的数学要素以及地图的辅助要素,严肃的政治性、严谨的科学性、严饰的艺术性和严格的保密性是地图四特性。地图的作用和效能合称地图的功能,有地图模拟与模型功能、信息载负与存储功能、信息传递与交流功能和地图认识与感受功能四个基本功能。地图编制是一项严谨的工作,精度高、内容广、工作量大和专业性强。根据编辑工作的阶段性,编辑工作可分为编辑准备工作、编绘过程中的编辑工作、出版准备阶段的编辑工作、地图出版阶段和地图出版后的编辑工作。常见的地图编制方法分摄影测量制图和实测成图、地图资料制图、野外实地调查和测绘、数据资料制图、遥感数据测绘和计算机制图几种。地图出版是一个特殊的出版行业,地图出版行业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主要为政治倾向明显、保密要求特殊、编制科学严谨和知识产权明确。地图编辑工作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意识、独特的专业知识要求、独特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独特的编辑设计流程四个独特性。“问题地图”是指一切错误传递空间信息的载体,它既指错误地运用地图三要素进行地图编制,也指包含使用错误信息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状况的图形。出版物中“问题地图”主要表现存在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况,或表现存在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情况,以及表现其他不符合地图管理相关规定的情况。集中表现在漏绘和错绘、名称注记错误和变形压盖。常见错误分为中国地图常见错误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图常见错误。“问题地图”主要危害包括政治性危害、安全性危害、民族性危害、误导性危害和迟滞性危害五种。“问题地图”产生的原因有作者和编辑国家版图意识淡薄、引用未经合法编制和审核的地图,随意从互联网下载直接使用、未加处理直接引用境外版地图和重印再版时未更新地图资料。“问题地图”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加强地图监管、出版机构合法选编地图和编辑主体提升地图素养三个主要措施来解决。政府部门加强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强化问题地图监管治理、无偿提供地图公共服务。出版机构合规编制报审地图、合法获取使用地图、合情选择合作地图。地图出版者熟悉地图编校知识、掌握地名编校知识和理解地图政策法规,才能更好强化自身的国家版图意识,才能在地图出版工作中遵法守法,才能避免出版物中“问题地图”的产生。

易鹏[7](2020)在《我国电子地图着作权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截至2019年6月底,今年国内第二季度手机地图整体的活跃用户规模为6.42亿人,这一数字足见电子地图产业的火热,而“十三五”规划提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电子地图作为这两者发展所必须的产业,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但目前电子地图的着作权保护却相对的有待完善。本文首先明确电子地图的有关概念。电子地图是应用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视屏显示地图。电子地图的制作分为四个步骤:(一)电子地图的设计(二)电子地图的信息采集和编辑(三)电子地图的要素分层(四)电子地图的符号标注。简要介绍了电子地图的行业发展现状和价值,并将着作权法的保护模式与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模式进行对比,明确采用着作权法保护电子地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电子地图受着作权法保护的前提是满足着作权法对保护客体要求的条件,即属文学、艺术以及科学领域的智力成果,且具有可复制性和独创性,而这些条件之中的独创性要件是进行可版权性判断的焦点。本文分别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独创性要件进行了研究分析,联系我国着作权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对独创性要件明确定义的现状,提出了在电子地图的独创性判断上应采取美国的独创性判断标准,即受保护的作品应出于作者独立完成,同时包含有少量的创造性。随后从电子地图的制作步骤来分析其独创性,从电子地图的设计、要素分层以及符号标注步骤来看,电子地图能够表现作者的创意和风格,其本身包含一定的创造性,故电子地图具备独创性要件,可以纳入着作权法的保护范围。电子地图作为作品,具有职务作品、汇编作品、演绎作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援引着作权法的相关法条明确电子地图的着作权在不同作品类别下的归属。对于国内的电子地图保护现状,本文首先从立法保护的角度来分析,在相关法律法规都有涉及电子地图着作权保护有关内容,但都不够具体,且无可操作性。然后对“道道通”诉凯立德案和四维图新诉奇虎案进行了案例分析,发现目前电子地图侵权诉讼的赔偿数额偏低,且司法实践中的确并未将电子地图中的地理数据纳入着作权保护范畴。对于电子地图着作权侵权判定,本文通过对国外的有关案例研究,明确应适用“思想表达二分法”判断电子地图中的地理数据为思想,并排除于着作权法保护范畴以外,而其中包含的对地理数据的独创性取舍、编排以及其他表达方式,属于着作权法的保护范畴之内。然后在“接触实质性相似”的原则下,判断电子地图是否存在相似侵权。最后本文从保护原则、法律保护和其他保护三个方面对电子地图着作权保护提出了完善建议。应明确着作权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平衡原则、鼓励技术创新与着作权保护平衡原则和促进产业发展原则;应加快着作权法惩罚性赔偿立法给予被侵权人足够的补偿、确立电子地图地理数据保护制度以及改进电子地图着作权侵权判断方式;应提供电子地图技术层面的着作权保护、建立行业协会抵制侵权厂商以及积极迅速的将电子地图提交审核。

闫光慧[8](2019)在《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的着作权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地图中的地图数据,也可以称为基础地图。该地图数据是具有测绘资质的公司将实际采集测绘到的地理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送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审图部门进行审核批准后,获得审图号的地图。这种地图产品通常按照图层结构来存储,各图层叠加组成的电子地图可通过专业的地图编辑软件打开,其打开成图后所展示的地图中所涉及的道路、背景、边界、水系形状等主要是以点、线、特殊符号的形式来表示,基本无颜色。并且,其所展示出来的地图与人们日常在终端上使用的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差距较大。人们日常在终端上接触或使用的地图产品是在该地图数据的基础上,再经过选择、加载、渲染等工作后所形成的电子地图。然而,即便存在较大差距,地图数据最终打开成图后所展示的依然是地图,其是否可构成着作权法中的地图作品而享有着作权的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除引言外共分为四部分,主要讨论的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述了现代技术发展下,电子地图的种类和释义,解释并说明了电子地图与地图数据的关系,以及本文研究的地图数据的范围和含义,提出在当今技术发展和法律环境下研究该地图数据的着作权保护的作用和意义。第二章主要结合我国现代化地图数据的生产制作过程和地图数据的结构组成等,分析讨论了地图数据的可作品性三要件:着作权法规定的作品范围、地图数据的独创性以及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构成表达的法律分析等,进而得出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可作品的结论。第三章为实证统计分析章节,着重结合近十年来地图数据相关司法方面的统计和分析数据,总结了我国针对地图数据的着作权保护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为完善我国地图数据着作权保护提供方向。第四章主要针对我国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保护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建议应该在立法上完善着作权客体类型和地图数据的可作品性,给予地图数据在着作权上的法律保护依据;在司法审判中在以地图数据是否具有独创性为裁判标准的同时,也应该考虑通过判决去平衡地图数据作品的着作权人利益、科技发展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最后,针对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行业提出了完善行业监管职能的建议,希望能够健全测绘制图行业的管理职能,为制图企业的创新赋予高能。本文主要以传统导航电子地图的地图数据所引发的着作权保护问题为契机,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对未来高精度地图数据的着作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宋章通[9](2019)在《基于眼动实验的移动导航地图地标符号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移动地图在交通管理、物流配送、导航以及作战指挥中都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空间环境信息。然而,符号作为地图传递信息的工具,目前移动导航地图的符号设计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对地图符号的可用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对移动地图符号开展认知研究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眼动被认为是视觉信息加工研究中最有效的手段,地图学眼动研究凭借其天然的优势正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符号学相关理论研究及地图符号分析的基础上,将地图符号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与象征符号,采用眼动实验法探究三种类型符号对于地图阅读的影响机制,并分析注记颜色差异及被试性别差异对该效应的影响。研究主要用视觉搜索实验范式,选取完成任务的正确率、效率作为实验因变量,并对首次进入时间、首次注视时间、注视持续时间以及注视点数量等几个眼动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移动导航地图符号搜索任务中,象征符号的有效性最差,显着低于指示类符号。(2)在移动导航地图符号搜索任务中,指示符号的搜索效率最高,显着高于图像符号和象征符号。(3)在移动导航地图符号搜索任务中,三种地图符号在感知阶段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早期识别过程中象征符号更能引起被试的注意,其认知需要更少的视觉注意资源分配,显着低于图像符号;上述符号搜索效率的差异只在相对后期的加工过程中存在,即在对符号决策判断阶段造成的,指示符号无论是在注意资源分配的广度还是深度上均小于另外两种符号。(4)在移动导航地图符号搜索任务中,男性被试对于象征符号的搜索效率显着高于女性被试;男性被试对指示符号搜索效率显着高于图像符号,女性被试对指示符号的搜素效率显着高于象征符号。地图符号作为地图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眼动实验法进对地图符号元素的语义特征的探究,对地图符号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眼动研究被认为是视觉信息加工研究中最有效的手段,本文对地图符号信息传输效能、地图符号设计效果的眼动评估丰富了地图学认知方面的研究,是对现有研究在理论深度上的有力补充。另外,在上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导航地图符号的设计策略:突出特征要素、适配情境要素与符号差异化,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移动地图的符号设计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地图符号及移动地图应用的设计实践。

吴亚婧[10](2015)在《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地图具有将形象与抽象统一起来的功能,是地理教学与学习的重要工具。学会阅读地图,培养地理读图能力,符合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初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也是其系统学习地图的起始阶段。以地图为突破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克服地理“畏难”心理,树立学习地理的信心。据此,论文在分析地图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及其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以镇江市外国语学校为例,从学生、家庭、学校三方面对初中生读图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初中生读图能力的因素不仅在学生自身素质方面,家庭地图知识学习环境、学校地图知识教学环境及教师素质和社会对地图学习的关注程度等因素对其读图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影响。据此,从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提出了学生应自觉培养地图学习的意识,家庭应积极创造地图学习的环境,学校应努力改善地图学习的条件,社会应加强对地图学习的关注等相关对策与建议。希望通过各方合力,为提高初中生的读图能力创造条件,最终有利于其终身发展。研究结果可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提供不同层面的培养读图能力的决策与参考。

二、对地图市场现状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地图市场现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地图图片识别技术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卷积神经网络研究现状
        1.2.2 地图图片识别研究现状
        1.2.3 目标检测研究现状
    1.3 论文工作概述
    1.4 论文章节安排
2 卷积神经网络基础理论
    2.1 神经元模型
    2.2 卷积层
    2.3 池化层
    2.4 全连接层
    2.5 激活函数
        2.5.1 Sigmoid函数
        2.5.2 Tanh函数
        2.5.3 ReLU函数
3 地图图片识别研究
    3.1 图像识别算法概述
        3.1.1 ResNet50 网络
        3.1.2 SqueezeNet网络
    3.2 样本构建及训练
        3.2.1 地图图片样式
        3.2.2 地图图片特征
        3.2.3 图片分类体系构建
        3.2.4 样本获取及预处理
        3.2.5 模型训练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评价指标
        3.3.2 结果与分析
        3.3.3 模型应用
    3.4 地图图片识别软件集成开发
    3.5 本章小结
4 典型地理目标识别实验研究
    4.1 目标检测算法概述
        4.1.1 Faster R-CNN网络
        4.1.2 YOLO_v1 网络
    4.2 样本构建及训练
        4.2.1 地理目标
        4.2.2 样本构建
        4.2.3 模型训练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评价指标
        4.3.2 结果与分析
    4.4 融合两种CNN的典型地理目标判别算法
        4.4.1 算法内容
        4.4.2 算法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插画在嵊泗手绘旅游地图中的探索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创作作品展示
    1.作品图片
    2.过程图片
        2.1 素材搜集
        2.2 创作草图
第二部分 :设计报告
    1.需求报告
        1.1 课题研究概述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1.3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1.2 旅游地图的市场表现
        1.2.1 地图的使用现状分析
        1.2.2 旅游地图的需求分析
        1.2.3 手绘旅游地图的价值分析
        1.3 地图插画案例的分析
        1.3.1
        1.3.2 小结
        1.4 市场调研问卷与当地调研的实况分析
        1.4.1 问卷情况
        1.4.2 问卷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1.4.3 当地调研的情况
        1.4.4 当地调研结果的分析
        1.5 需求报告小结
    2.理论研究报告
        2.1 插画在旅游地图中的应用理论研究概述
        2.1.1 理论研究的目的
        2.1.2 理论研究的现状
        2.2 手绘旅游地图的概念分析
        2.2.1 地图的普遍特性
        2.2.2 地图绘制的相关要素
        2.2.3 旅游地图的特点与应用面
        2.2.4 手绘旅游地图的特点
        2.3 地图美学
        2.3.1 地图美学要素
        2.3.2 地图美学中插画的应用
        2.4 插画在旅游地图功能设计中的价值
        2.4.1 插画在旅游地图信息表达上的作用
        2.4.2 插画在旅游地图与使用者交互上的作用
        2.4.3 插画对体现旅游地图的人文作用
        2.5 本章小结
    3.设计过程报告
        3.1 设计理念的阐述
        3.2 设计思路的阐述
        3.3 设计方案
        3.4 设计实施过程
        3.4.1 素材收集与草图构想
        3.4.2 创作的尝试与探索过程
        3.4.3 画面的整体调整
        3.4.4 衍生品的选择
        3.4.5 创作总结
    4.设计研究总结
    5.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学术期刊
        三、学位论文
    6.附录
    7.致谢

(4)中国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2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的概念
    2.1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的相关概念
        2.1.1 国家
        2.1.2 领土
        2.1.3 我国管辖海域和国际共管海域
        2.1.4 版图与地图
    2.2 国家领土取得和变更方式
        2.2.1 先占
        2.2.2 添附
        2.2.3 时效
        2.2.4 割让
        2.2.5 征服
        2.2.6 全民公决
    2.3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的概念及其特征
        2.3.1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的概念
        2.3.2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的特征
3 加强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的意义
    3.1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
        3.1.1 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
        3.1.2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加强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
        3.2.1 加强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是落实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有力举措
        3.2.2 加强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是实现我国内部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
        3.2.3 加强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是应对国际复杂局势的现实需要
        3.2.4 加强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是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有力保障
4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主要内容及其阶段
    4.1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主要内容
        4.1.1 国家版图的领土主权意识教育
        4.1.2 国家版图的睦邻友好意识教育
        4.1.3 国家版图的社会稳定意识教育
        4.1.4 国家版图的法治意识教育
        4.1.5 国家版图的历史变迁意识教育
    4.2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版图意识教育
        4.2.1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思维特点
        4.2.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育内容
        4.2.3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育方法
    4.3 高中教育阶段国家版图意识教育
        4.3.1 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思维特点
        4.3.2 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教育内容
        4.3.3 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教育方法
    4.4 高等教育阶段国家版图意识教育
        4.4.1 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思维特点
        4.4.2 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教育内容
        4.4.3 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教育方法
5 我国现有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现状分析
    5.1 我国现有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现状的不足之处
        5.1.1 我国公民的国家版图意识比较淡薄
        5.1.2 我国出版、发行的地图错误严重
    5.2 我国现有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现状成因分析
        5.2.1 对于国家版图表达方式的意识淡薄
        5.2.2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研究相对滞后
6 开展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的途径
    6.1 国家与政府: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发挥政府职能
        6.1.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形成完善法律体系
        6.1.2 部门之间互相加强配合分工协作
        6.1.3 下放地图审查权限建立远程审查系统
        6.1.4 完善行政监管形成规范市场
    6.2 大众传媒:配合开展宣传发布合规产品
        6.2.1 新闻媒体
        6.2.2 地图编辑出版单位
    6.3 学校和教师:加强内容提供完善课程体系
        6.3.1 学校
        6.3.2 教师
    6.4 公众:增强学习意识主动发现问题
7 结语
参考文献

(5)民国时期地图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
第二章 地图出版的时间脉络
    2.1 古代地图出版概况
        2.1.1 原始地图时期(西晋之前)
        2.1.2 传统地图时期(西晋至明初)
        2.1.3 实测地图时期(明清)
    2.2 民国时期地图出版概况
        2.2.1 地图出版时间分布
        2.2.2 地图出版空间分布
        2.2.3 地图出版机构分布
    2.3 民国时期地图对古代地图的继承与创新
第三章 民国时期地图出版的兴起动因
    3.1 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需求
        3.1.1 “睁眼看世界”的地理意识觉醒
        3.1.2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自身发展需求
        3.1.3 划分界限、收归主权的军事需求
    3.2 读者的知识需求
        3.2.1 地理教学用图
        3.2.2 实用性科普用图
        3.2.3 反映局势的时局图
    3.3 民营出版机构的商业驱动
        3.3.1 民国时期各地的舆图出版的机构统计
        3.3.2 民国时期地图出版的经营模式分析
第四章 民国时期地图编绘及出版特色
    4.1 地图的编辑群体
        4.1.1 学者型人才
        4.1.2 技术型人才
    4.2 地图的编稿与编绘——以《申报》地图为例
        4.2.1 信息采集
        4.2.2 地图编辑
        4.2.3 地图印制
    4.3 地图的出版特色
        4.3.1 实用主义影响下的教学地图
        4.3.2 爱国主义影响下的国耻图
第五章 民国时期地图出版的评价
    5.1 军事色彩鲜明
    5.2 政治性和商业性并存
    5.3 中西合璧的过渡产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出版物中“问题地图”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一、基本结构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地图与地图出版
    第一节 地图的要素、特性和功能
        一、地图三要素
        二、地图四特性
        三、地图四功能
    第二节 地图编辑和地图出版
        一、地图编制方法和过程
        二、地图出版特性
        三、地图编辑特性
第三章 “问题地图”集中表现和常见错误
    第一节 “问题地图”集中表现
        一、漏绘和错绘
        二、名称注记错误
        三、变形和压盖
    第二节 “问题地图”常见错误
        一、中国地图常见错误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图常见错误
第四章 “问题地图”主要危害和产生原因
    第一节 “问题地图”主要危害
        一、政治性危害
        二、安全性危害
        三、民族性危害
        四、误导性危害
        五、迟滞性危害
    第二节 “问题地图”产生原因
        一、政治层面原因
        二、经济层面原因
        三、技术层面原因
第五章 “问题地图”解决措施
    第一节 政府部门加强地图监管
        一、加强版图意识宣传教育
        二、强化问题地图监管治理
        三、无偿提供地图公共服务
    第二节 出版机构合规选编地图
        一、合规编制报审地图
        二、合法获取使用地图
        三、合情选择合作地图
    第三节 编辑主体提升地图素养
        一、熟悉地图编校知识
        二、掌握地名编校知识
        三、理解地图政策法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我国电子地图着作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创新点
第一章 电子地图概述
    第一节 电子地图的相关概念
        一、电子地图的定义
        二、电子地图的制作
        三、电子地图的特点
        四、电子地图的历史与价值
    第二节 电子地图的保护模式分析
        一、电子地图保护模式概述
        二、电子地图着作权法保护模式的优越性
第二章 我国电子地图的独创性及着作权归属
    第一节 电子地图的独创性分析
        一、电子地图独创性判断标准的域外比较分析
        二、电子地图的独创性判断
    第二节 电子地图着作权权属分析
        一、电子地图作品类型特征分析
        二、电子地图着作权的归属
第三章 我国电子地图着作权保护现状
    第一节 我国电子地图着作权保护的立法现状
        一、我国电子地图着作权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我国电子地图着作权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分析
    第二节 我国电子地图着作权保护的司法实践现状
        一、“道道通”诉凯立德案
        二、四维图新诉奇虎案
    第三节 我国电子地图着作权保护的不足
        一、电子地图着作权保护相关法条细则不足
        二、电子地图着作权侵权赔偿数额低
        三、电子地图数据保护缺位
第四章 电子地图着作权侵权判定域外比较研究
    第一节 电子地图着作权的边界界定
        一、思想表达二分法
        二、电子地图的思想表达二分法判断
    第二节 电子地图着作权侵权判定方法
        一、“接触实质性相似”原则
        二、电子地图着作权侵权的认定
第五章 我国电子地图着作权保护的完善建议
    第一节 确立电子地图着作权保护原则
        一、利益平衡原则
        二、促进产业发展原则
    第二节 电子地图着作权法律保护措施的完善建议
        一、电子地图着作权侵权惩罚性赔偿
        二、电子地图着作权侵权判断方法
        三、电子地图地理数据保护制度
    第三节 电子地图着作权其他保护措施的完善建议
        一、技术保护
        二、行业保护
        三、登记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8)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的着作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三、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的着作权保护概述
    一、电子地图
        (一)传统导航电子地图
        (二)ADAS地图
        (三)高精度地图
    二、电子地图中的地图数据
        (一)地图数据
        (二)地图数据与电子地图的关系
    三、研究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着作权保护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章 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可作品性分析
    一、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的产生
        (一)地图数据的产生
        (二)地图数据的组成
    二、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构成作品要件分析
        (一)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属于我国着作权法规定的作品范围
        (二)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构成着作权法上的表达
        (三)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具有独创性
第三章 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一、我国近十年有关地图数据法律纠纷基本概况
        (一)基本概况统计与分析
        (二)典型案例相关要点分析
    二、我国地图数据法律保护现存问题
        (一)地图数据与客观地理要素、事实的关系不清
        (二)地图数据的独创性判定标准不明
        (三)地图数据的表现形式对构成地图作品不利
        (四)数字数据作品保护客体的缺失
第四章 完善我国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着作权保护的建议
    一、完善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保护的相关立法
        (一)完善着作权保护客体的类型
        (二)明确地图数据的可作品性
    二、强化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的司法保护
        (一)完善独创性判断依据
        (二)平衡数据攸关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构建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的行业规则
        (一)支持政策同步协调
        (二)加快高精度地图数据的审核和批准流程
        (三)完善行业监管职能
结论
参考文献

(9)基于眼动实验的移动导航地图地标符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地图符号的眼动研究综述
        1.2.2 地图符号视觉变量理论研究综述
        1.2.3 移动导航地图发展与研究现状
        1.2.4 研究综述小结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图符号眼动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皮尔斯符号学理论
    2.2 地图符号的概念及性质
    2.3 地图符号视觉变量理论
    2.4 视觉搜索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移动导航地图地标符号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设计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选择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材料
        3.2.4 实验程序
    3.3 实验结果
        3.3.1 正确率分析
        3.3.2 首次进入时间分析
        3.3.3 首次注视持续时间分析
        3.3.4 注视持续时间分析
        3.3.5 注视点数量分析
        3.3.6 首次鼠标点击时间分析
第四章 城市移动导航地图地标符号设计策略分析
    4.1 城市移动导航地图地标符号设计分析与讨论
        4.1.1 有效性分析与讨论
        4.1.2 效率分析与讨论
    4.2 移动导航地图符号设计策略
        4.2.1 突出特征要素
        4.2.2 适配情境要素
        4.2.3 符号差异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移动导览系统设计实践与评估
    5.1 城市移动导览系统CMAP设计实践
        5.1.1 产品定位与功能设计
        5.1.2 原型设计
        5.1.3 地图符号设计及CMAP视觉设计
    5.2 城市移动导览系统CMAP设计可用性评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研究总结
    6.2 课题研究局限
    6.3 课题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
    4. 研究发展趋势
    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6.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主要基础理论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地图概念的界定及分类
        1.1.2 读图能力的涵义
    1.2 主要基础理论
        1.2.1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2.2 多元智力理论
        1.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1.2.4 当代建构主义理论
第二章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要求
    2.1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读图能力的要求
    2.2 初中地理教材中地图对能力培养的作用
    2.3 初中地理教材中地图的分类及其主要内容
第三章 初中生读图能力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方案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4 调查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学生读图能力分析
        3.2.2 自身因素对读图能力的影响分析
        3.2.3 家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影响分析
        3.2.4 学校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影响初中生读图能力的因素分析
    4.1 学生自身素质
        4.1.1 心智发展水平状况及地图基础
        4.1.2 对地图缺乏浓厚的兴趣
        4.1.3 对地图学习缺乏行动力
        4.1.4 未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4.2 家庭地图知识学习环境
        4.2.1 家长自身地图素养不高
        4.2.2 对地图学习的认知度不够
        4.2.3 对孩子地图学习的关心支持程度较低
        4.2.4 家庭地图学习氛围不足
    4.3 学校地图知识教学环境及教师素质
        4.3.1 学校教学设施利用不充分
        4.3.2 学校师资力量不足
        4.3.3 教师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4.3.4 教师对学生读图方法的指导不到位
    4.4 社会对地图学习的关注程度
第五章 初中生读图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5.1 学生应自觉培养地图学习的能力
        5.1.1 及时调整地图学习的态度
        5.1.2 养成用地图做笔记的习惯
        5.1.3 利用多种渠道拓宽读图视野
    5.2 家庭应积极创造地图学习的环境
        5.2.1 转变对地图学习的价值认识
        5.2.2 重视地图启蒙教育
        5.2.3 营造家庭地图学习氛围
        5.2.4 创造多接触地图的机会
    5.3 学校应努力改善地图学习的条件
        5.3.1 改善学校地图学习环境
        5.3.2 激发地图学习的兴趣
        5.3.3 结合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方式
        5.3.4 加强读图方法的指导
    5.4 社会应加强对地图学习的关注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与特色
    6.3 不足与展望
附录Ⅰ
附录Ⅱ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个人简历
致谢

四、对地图市场现状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版图意识融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策研究[D]. 刘春颖.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地图图片识别技术实验研究[D]. 白又达.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3]插画在嵊泗手绘旅游地图中的探索与应用[D]. 王孛. 浙江理工大学, 2021(06)
  • [4]中国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研究[D]. 刘欣馨. 浙江大学, 2020(08)
  • [5]民国时期地图出版研究[D]. 王瑶. 河北大学, 2020(08)
  • [6]出版物中“问题地图”探究[D]. 银波.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我国电子地图着作权保护研究[D]. 易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8]电子地图中地图数据的着作权保护研究[D]. 闫光慧.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7)
  • [9]基于眼动实验的移动导航地图地标符号设计研究[D]. 宋章通.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10]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D]. 吴亚婧.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对地图市场现状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