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例双向分化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分析

262例双向分化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分析

一、262例双向分化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庞晓冉[1](2021)在《宫颈胃型腺癌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type adenocarcinoma,GAS)相关病例进行研究,全面探讨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病理特征、治疗与预后,为临床工作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充分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及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以来到2020年11月,选取宫颈GAS相关的个案报告或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参照MINORS量表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个体病例数据(individual patient data,IPD)信息:年龄、病程、相关疾病史或家族史、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病理特征、FIGO临床分期、治疗方式、随访时间及患者结局。应用Stata 1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对无对照二分类计数资料进行比率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t Interval,CI)计算,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分析曲线,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对分类变量进行比较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95%CI。结果:依照文献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来自80篇个案报道和45篇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报告的333例患者。1.宫颈GAS发病年龄在20-86岁,平均年龄45.57岁,中位年龄为46岁。2.宫颈GAS病程介于0.25-252个月,平均发病时间21.9个月,中位时间为8个月。3.在报道临床特征的病例中,阴道黏液样或水样分泌物增多最常见,约占60.86%(199/327),其95%CI为[54.99,66.73];阴道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约占50.76%(166/327),其95%CI为[44.92,56.61];下腹胀痛约占16.82%(55/327),其95%CI为[11.25,22.39];“尿失禁”症状约占1.53%(5/327),其95%CI为[0.11,2.94];发热约占1.22%(4/327),其95%CI为[0.00,2.45]。4.在报道临床体征的病例中,宫颈肥大约占47.74%(137/287),其95%CI为[33.63,61.84];宫颈质硬约占33.80%(97/287),其95%CI为[21.20,46.39];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约占33.45%(96/287),其95%CI为[22.49,42.41];宫颈光滑约占24.39%(70/287),其95%CI为[17.42,31.36];宫颈可见赘生物或肿物者约占22.65%(65/287),其95%CI为[14.04,31.26];宫颈管增粗约占20.21%(58/287),其95%CI为[3.54,36.88];累及宫旁组织约占14.29%(41/287),其95%CI为[5.57,23.00];侵犯阴道壁或阴道穹隆约占11.15%(32/287),其95%CI为[3.77,18.53];专科查体可触及子宫增大者约占10.45%(30/287),其95%CI为[5.51,15.40]。5.报道盆腔超声、MRI、CT影像学特征的分别有107例、45例、24例。其中41例超声为宫颈和/或子宫下段异常回声、宫颈占位性病变,24例MRI征象提示宫颈肥厚增大形成肿物者,10例CT显示宫腔或宫颈管扩张、宫颈占位性病变。6.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SCCA、CEA、CA125、CA199水平在I期(早期)与II、III、IV期(晚期)患者间均无显着差异,P值分别为0.31、1.00、0.64、0.63。7.HPV检测阳性率为5.36%(3/56),且均合并宫颈CIN;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14.87%(29/195),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检查。8.通过术前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GAS者约占报道病例的50.38%(132/262),其95%CI为[37.98,62.78];单次宫颈活检检出率为19.85%,多次宫颈活检(2-5次)或宫颈锥切术检出率为29.00%。免疫组化结果:ER阳性率3.75%(3/80),其95%CI为[0.00,9.36];PR阳性率3.28%(2/61),其95%CI为[0.00,7.98];P16阳性率31.11%(14/45),其95%CI为[17.35,44.87];Ki-67阳性率98.20%(109/111),其95%CI为[95.57,100];CK7阳性率94.74%(36/38),其95%CI为[87.00,100];CK20阳性率45.83%(11/24),其95%CI为[7.16,84.51];CDX2阳性率41.67%(5/12),其95%CI为[8.95,74.38];CEA阳性率95.63%(153/160),其95%CI为[92.23,99.02];P53阳性率86.72%(111/128),其95%CI为[78.09,95.34];PCNA阳性率76.19%(16/21),其95%CI为[51.58,100];HIK1083阳性率83.33%(5/6),其95%CI为[40.49,100];Vimentin阳性率61.54%(8/13),其95%CI为[30.94,92.14];MUC6、SMA、EMA、AB/PAS阳性率均为100%(21/21、27/27、10/10、39/39)。9.在纳入的333例患者中,7.81%伴有PJS(26/333),9.30%伴有卵巢浆液性、黏液性肿瘤或伴环状小管的性索-间质肿瘤(31/333),仅1例合并LS。10.宫颈GAS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196/213)。FIGO分期为I期的患者约占报道病例42.25%(90/213),II期约占38.50%(82/213),III期约占15.49%(33/213),IV期约占3.76%(8/213);I期患者预后优于II、III、IV期患者(P<0.01);I期5年生存率73.95%,II期为24.38%,III期10.91%,IV期为0%。结论:1.宫颈GAS最常见的症状为阴道黏液样/水样分泌物增多,常见体征为宫颈桶状肥大、质硬,宫颈癌筛查检出率低,MRI影像学特征比超声和CT更详细,术前可通过MRI对已确诊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术后可联合CA125、CA199检测用于疗效评估及病情监测。2.宫颈GAS确诊依靠子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多点多次深部宫颈活检(>8mm)、宫颈锥切或宫颈搔刮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宫颈活检,多种免疫组化标记物(ER、PR、MUC6、AB/PAS、SMA、EMA、HIK1083、Ki-67、CK7、CK20、CDX2、CEA、Vimentin、P16、PCNA、P53)联合检测可有效协助明确诊断。3.宫颈GAS预后差,FIGO临床分期的期别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I期患者预后明显优于II、III、IV期患者。4.基因检测对宫颈GAS患者意义重大,既能及时发现基因突变患者可能存在的胃肠、生殖道其他部位黏液性病变,从而积极干预,延缓病情进展;又能确定相关的分子靶点,有利于靶向治疗,改善预后。

贾文玉[2](2021)在《基于巨噬细胞亚型分析探讨猪苓多糖对膀胱癌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临床样本中探讨膀胱癌肿瘤微环境中M2亚型巨噬细胞与肿瘤分期及恶性程度的关系,通过动物实验及细胞实验探究均一猪苓多糖(HPP)调节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从而发挥抗膀胱癌作用,在巨噬细胞亚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猪苓均一多糖活化巨噬细胞抗肿瘤的免疫分子机制。方法:第一节:膀胱癌组织中M2亚型巨噬细胞浸润与膀胱癌恶性程度的关系研究收集29例确诊为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病理分级)和膀胱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膀胱组织中M2亚型巨噬细胞膜表面分子CD163、CD206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的表达,分析M2亚型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与膀胱癌的分级、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的关系。第二节:均一猪苓多糖对BBN模型膀胱癌大鼠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的影响收集课题组前期采用BBN膀胱癌模型大鼠进行HPP药效研究的膀胱癌组织石蜡块,取空白组、模型组、HPP处理组及卡介苗处理组,将石蜡组织切片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膀胱癌大鼠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膜表面分子CD163、CD206、CD16、CD86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的表达情况,探讨HPP干预的膀胱癌大鼠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亚型的变化情况。第三节:均一猪苓多糖活化的巨噬细胞对膀胱癌细胞的直接作用研究将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用不同浓度(0,10,20,50,100,200 ng/mL)的佛波酯诱导为巨噬细胞,通过细胞形态、细胞黏附能力的变化及细胞膜表面分子CD14、CD68的表达情况判断出最佳的诱导浓度作为后续实验中的巨噬细胞模型。提取的均一猪苓多糖(HPP)对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进行干预,采用RT-PCR法研究HPP对巨噬细胞中IL-1β、IL-6、TNF-α以及INOS mRNA表达情况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膜表面分子CD86、CD16、CD40和CD23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HPP干预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72 H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24H,收集活化的巨噬细胞上清,按照巨噬细胞上清:新鲜培养基1:1的比例处理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及EJ,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24 H和48 H的细胞活力变化,EDU增殖实验检测膀胱癌细胞48 H的增殖情况变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癌细胞增殖能力和成球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48 H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以及通路分子JAK2-STAT5/NF-κB蛋白的表达。JAK2抑制剂AZD1480给予膀胱癌细胞系T24及EJ处理后,检测P-JAK2的表达情况及膀胱癌细胞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第四节:基于亚型分析对HPP活化的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探讨用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均一猪苓多糖10 μ g/mL、T24肿瘤细胞上清:新鲜培养基1:1进行处理,培养72 H后收集细胞检测细胞膜表面分子CD209、CD301、CD172 α、CD36、CD163、CD16、CD23 及 CD206 的表达情况。细胞因子的检测是在刺激剂活化巨噬细胞72 H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收集细胞上清,采用液相悬浮芯片技术检测 TNF-α、IL-6、IL-10、CCL2、IL-1 β、CCL18、CCL24、CCL22、CXCL9、CCL17、IL-23p40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TGF-β的表达情况。整理数据,根据上述细胞因子及细胞膜分子的表达情况,分析HPP活化巨噬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肿瘤进展的机制。结果:第一节:患者的基础资料(年龄、性别)与膀胱癌的浸润程度以及病理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M2亚型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163、CD206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均高于非浸润性膀胱癌(P<0.05),在高级别膀胱癌中的表达均高于低级别膀胱癌(P<0.05)。CD163、CD206在膀胱癌组织中的浸润程度均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s>0),与CD206相比较,CD163和Ki-67表现出了更强的相关性(P<0.001)。第二节:与空白组大鼠相比较,BBN膀胱癌模型大鼠肿瘤组织内CD163和CD206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CD16和CD86显示出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较,BCG组和HPP组的CD163和CD206的表达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只在CD163表现出显着性(P<0.05),CD86和CD16的表达量均表现出来升高的趋势,但未表现出来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BBN膀胱癌大鼠的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大鼠(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BCG和HPP干预后肿瘤组织中Ki-67明显减少(P<0.05)。第三节:HPP在0-100 μg/mL浓度范围内对人单核细胞系THP-1未表现出细胞毒性(P>0.05);50 ng/mL PMA是THP-1诱导为巨噬细胞的最佳浓度;HPP能诱导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IL-1 β、IL-6、INOS、TNF-α mRNA的表达升高(P<0.05)、上调细胞表面分子CD86、CD23、CD40、CD16(P<0.05)。HPP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够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及EJ的细胞活力,并伴有时间依赖性(P<0.05);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及EJ的克隆形成能力,阻断细胞周期进程,使得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减少肿瘤细胞向S期过度,从而抑制肿瘤增殖(P<0.05);促进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及EJ细胞凋亡,主要表现为促进晚期凋亡,细胞凋亡时伴有细胞体积的皱缩,并伴有凋亡抑制蛋白Bcl-2水平下降(P<0.05);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及EJ细胞迁移能力,抑制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上调E-cadherin的表达。HPP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够下调人膀胱癌细胞系EJ、T24细胞中通路分子 JAK2-STAT5/NF-κB 的表达(P<0.05);JAK2 抑制剂 AZD1480 能够抑制 JAK2磷酸化蛋白P-JAK2的表达(P<0.05)、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及EJ的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P<0.05)。第四节:HPP上调细胞因子TNF-α、IL-1 β、IL-23 P40、IL-10及细胞膜受体CD16、CD86、CD23、CD40、CD36 的表达,下调了 CCL2、CCL24 及 CD209、CD301、SIRPα 的表达,对于 TGF-β、IL-6、CCL22、CCL17、CCL18、CXCL9、CD163、CD206 无明显影响;肿瘤细胞上清能够上调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TGF-β、IL-6、IL-10、CCL2、IL-1 β、CCL18、CCL22、CCL24 及细胞膜表面受体 SIRP α、CD36、CD16、CD86、CD209、CD163、CD23 的表达,下调 TNF-α 表达,对于 IL-23、CXCL9、CCL17、CD40、CD206、CD30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1、膀胱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M2亚型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与肿瘤的肌层浸润程度、病理分级及恶性程度有关。2、HPP能够下调膀胱癌大鼠肿瘤微环境中M2亚型巨噬细胞的表达,上调M1亚型巨噬细胞的表达,促进肿瘤微环境中M2亚型巨噬细胞向M1亚型极化,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3、均一猪苓多糖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够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系T24、EJ的细胞活力及增殖能力,阻断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能力及上皮间质转化,HPP活化的巨噬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是通过JAK2-STAT5/NF-κB通路实现的。4、均一猪苓多糖活化的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炎症因子杀伤肿瘤细胞,并通过减轻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来发挥抗膀胱癌作用;肿瘤细胞通过诱导TAMs分泌炎症抑制因子及免疫抑制分子诱导免疫系统的失活,从而促进肿瘤的进展。

王冬海[3](2021)在《S100A14、LOXL2在高侵袭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但远处转移相对少见,通过手术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前期研究证实,高侵袭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甚至存在远处转移可能,预后较差。S100钙结合蛋白A14(S100A14)、赖氨酰氧化酶样2(LOXL2)在肠癌、胆管癌、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胃癌等器官肿瘤均有研究报道,已证实妇产科肿瘤和消化道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二者在甲状腺组织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有待进一步探讨。收集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病理科近6年7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与病理切片,根据2017版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内分泌器官肿瘤分类的标准,甲状腺乳头状癌共分为15个病理亚型,其中高侵袭性亚型包括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亚型、实体/梁状亚型、鞋钉样亚型、弥漫硬化型;对753例组织切片重新阅片、判读,并分析各亚型临床病理特征,同时随机筛选出具有高侵袭性病理亚型30例,经典型30例,再随机纳入同期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共90例甲状腺病变组织制成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S100A14与LOXL2蛋白在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G组)、30例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组)及30例高侵袭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高侵袭组)的表达情况,同时对其中51例中进行q RT-PCR S100A14与LOXL2 m RNA相对含量表达检测,探讨S100A14与LOXL2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75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49,年龄范围为17~75岁(平均年龄为44.26岁),性别在各年龄段分布有显着差异,包括562例经典型、89例滤泡亚型、23例高细胞亚型、22例实体/梁状亚型、20例柱状细胞亚型、10例包裹型、8例透明细胞亚型、7例鞋钉样亚型、5例嗜酸细胞亚型、4例Warthin瘤样亚型、3例弥漫硬化型。柱状细胞亚型、高细胞亚型、实体/梁状亚型、鞋钉样亚型甲状腺外侵犯发生率均高于经典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伴有鞋钉成分、高柱状细胞成分的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单纯经典型乳头状癌(P<0.05)。S100A14与LOXL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普遍高表达,且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经典型、高侵袭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逐步递增趋势,在经典型组与高侵袭组阳性表达率有显着差异(P<0.05);S100A14与LOXL2在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2)。LOXL2 m RNA在三组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量呈缓慢上升趋势,三组之间两两比较,高侵袭组的相对表达量大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100A14 m RNA在各组之间的上升趋势不明显,三组之间两两比较,高侵袭组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在高侵袭组有淋巴结转移的m 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经典型组(P<0.05)。柱状细胞亚型、鞋钉样亚型、弥漫硬化型、高细胞亚型、实体/梁状亚型是具有高侵袭行为的5种病理亚型,与经典型相比,具有较高的甲状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率;S100A14与LOXL2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不良生物学行为、侵袭性有关,同时S100A14可能促进了淋巴结转移。通过该项研究提示S100A14、LOXL2可能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转移性的标记物,并有望为高侵袭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靶向治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陈芳妮[4](2021)在《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MRI诊断及放射组学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诊断优化一、基于薄层容积CTE成像的MPR及CTA在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目的评价基于薄层容积CT增强(CT enhancement,CTE)图像的多平面重组(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结合半自动肿瘤容积重组(volume reconstruction,VR)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rimary sacrococcygeal chordoma,PSC)术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PSC患者术前的薄层CT和CTE图像、手术记录和病理资料。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采用CTA结合半自动VR图像显示肿瘤和供血动脉、骨盆。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在直接在工作站的MPR和CTA图像上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邻近结构。根据术后诊断证实的肿瘤与邻近肌肉的分界,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邻近肌肉完好为A组,肿瘤累及邻近肌肉为B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可靠性分析、诊断检验、受试者工作特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MPR对肿瘤部位和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6.4%和100%。MPR对邻近肌肉受累检出的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2%、93.8%和97.8%;对骶神经受累的检出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1%、91.6%和92.6%。MPR检测直肠后间隙受累的特异度为90.8%。B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A组(p<0.05)。前后径、左右径和上下径预测肌肉受累的诊断阈值分别为62.5 mm、92.0 mm和102.5mm。MPR结合CTA检出肿瘤供血动脉的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91.7%和94.9%。此外,半自动重组的CTA图像可直观而立体地显示肿瘤与其供血动脉以及骨盆的关系。结论基于薄层容积CTE图像的MPR对PSC具有较高的术前诊断价值,MPR结合CTA有助于检出肿瘤供血动脉,并能更清晰而直观地显示肿瘤的整体形态、病变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二、基于CT图像的放射组学预测S100在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中表达的初步研究目的S100表达与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rimary sacrococcygeal chordoma,PSC)的恶性程度有关。应用基于CT和CT增强(CT enhancement,CTE)图像的放射组学方法预测S100在PSC中的表达。方法纳入77例经病理证实的PSC患者。根据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cal,IHC)标志物S100表达的结果,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阳性59例(76.6%),阴性18例(23.4%)。采用独立样本检验、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Ki67指数的差异。在CT和CTE图像上手动勾画肿瘤,然后从勾画的三维感兴趣容积图像中提取丰富的放射组学特征。对提取的放射组学特征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评价其区分S100不同表达的有效性。随后采用Ada Boost评估放射组学的结果,以预测S100的不同表达。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Ki67指数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而在放射组学方面,从CT图像中提取的21个特征和从CTE图像中提取的11个特征有显着的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CT、CTE、CT结合CTE图像的放射组学特征预测S100在PSC中表达的AUC值分别为0.789、0.795和0.810。结论基于CT放射组学的研究表明S100表达与肿瘤密度有关,阴性组的密度更低,且不均匀。CT放射组学可以通过非侵袭性定量方法区分S100在PSC中的不同表达,从而提高PSC的诊断决策能力。CT结合CTE图像的放射组学特征可更好地预测S100在PSC中的表达。第二部分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CT、MRI征象一、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CT征象目的回顾性分析98例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rimary sacrococcygeal chordoma,PSC)的临床表现、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征象及病理特征,研究其相关性,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9年4月98例PSC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前CT图像及术后病理特征。根据资料类型和分析目的,统计分析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个样本间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ferroni t检验,结果以p<0.05/n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8例PSC中,患者就诊时年龄为29-78(58.38±11.46)岁,好发年龄为50-68岁,男女比例为2.2:1,就诊时男女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616)。骶尾部疼痛、肠道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及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分别为86(87.8%)例、66(67.4%)、47(48.0%)、41(41.8%)。病程为6天-360月,中位数为6个月,众数为6、12、24个月。经典型脊索瘤94例,软骨型脊索瘤1例,脊索瘤伴肉瘤变型1例,去分化型脊索瘤2例。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及S100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9.0%、96.9%、94.9%、80.6%。Ki67指数为0-46,中位数为3.0,众数为5.0。肿瘤呈分叶状,84(85.7%)例位于骶尾部中线区,49(50.0%)例病变累及骶骨中上部。89(90.8%)例病变椎骨的节段数达3个或3个以上。“夹心饼干征”、“鼠咬甘蔗征”、“骨质漂浮征”、“反引号征”及钙化分别见于81(82.7%)、79(80.6%)、69(70.4%)、48(49.0%)、52(53.0%)例PSC。5(5.1%)例骨质硬化。91(92.9%)例患者中有403(1-8,4.43±1.93)根S1-4神经受累。54(55.1%)例患者中有159(1-8,2.94±1.62)块邻近肌肉受累。直肠后间隙、骶髂关节及髂骨受累分别为36(36.7%)、14(14.3%)及6(6.1%)例。经Bonfferroni t检验,前后径明显小于左右径与上下径(p<0.0167);平扫最低密度、平扫最高密度及增强最高密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独立样本t检验,有钙化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无钙化的肿瘤(p<0.05);肌肉受累组的肿瘤明显大于肌肉未受累组(p<0.05);小便异常组的肿瘤前后径及上下径明显大于小便正常组(p<0.05)。经卡方检验,S 2神经受累对小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病理学结果与临床症状及CT征象无明显相关联(p>0.05)。结论PSC好发于50-68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及经典型PSC多见。骶尾部疼痛及肠道、膀胱功能障碍较常见。CT征象(大小、密度、形态及其对邻近结构的侵犯)具有肿瘤内及肿瘤间异质性。肿瘤前后生长受限。常见的CT征象包括:肿瘤多位于骶尾部中线区、呈分叶状、溶骨性骨质破坏、多个椎骨节段受累、“夹心饼干征”、“鼠咬甘蔗征”、“骨质漂浮征”、骶神经受侵犯。半数病例见钙化、“反引号征”、椎旁肌肉受侵犯。约1/3的肿瘤可见直肠后间隙受累。肿瘤很少累及骶髂关节间隙及髂骨,瘤内骨质硬化罕见。肌肉受侵犯与肿瘤大小有关。膀胱功能异常与S2神经受侵犯、肿瘤前后径及上下径有关。二、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MRI征象目的探讨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rimary sacrococcygeal chordoma,PSC)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PSC患者的临床、病理和MRI影像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三者之间有无关联。结果临床病程6天30年,患者骶尾部疼痛70例,肠道、膀胱、下肢功能障碍分别为56例、35例、35例。病理分型:经典型79例,去分化型1例。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及S100表达阳性的病例数分别为78例、75例、78例和65例,Ki67指数为0-30%。MRI表现:69例位置居中,68例骶髂关节未受累,46例累及S2或以上;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63例呈囊实性,17例呈囊性;肿瘤的左右径及上下径明显大于前后径(p<0.05)。膀胱功能障碍与S2神经受累有关(p<0.05)。结论PSC临床病程长短不一,常见症状为骶尾部疼痛、肠道功能障碍。病理上PSC多数为经典型。MRI图像上多数肿瘤位置居中,呈囊实性,前后生长受限;半数以上累及S2或以上;较少累及骶髂关节。膀胱功能障碍与S2神经受累有关。第三部分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分型及MRI分类研究一、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分型及征象目的对治疗前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rimary Sacrococcygeal Chordoma,PSC)的CT图像分型,并分析各分型的CT征象,为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PSC病人的治疗前CT图像,包括肿瘤的部位、范围、大小、密度、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按照肿瘤的部位由上及下分为Ⅰ-Ⅳ型,并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从小到大分为a-d亚型。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PSC各亚型的占比,并对各亚型之间进行两两比较。采用R×C列联表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分型和亚型肿瘤钙化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对各分型和亚型肿瘤的大小和密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1例PSC中,Ⅰ-Ⅳ型的发生率分别为17.8%、30.7%、36.6%、14.9%,a-d亚型的占比分别为9.9%、25.7%、58.4%、5.9%。各亚型的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c亚型明显高于a亚型(p=0.039),d亚型明显低于a亚型(p=0.036),其余各型之间无明显差异。各分型肿瘤内钙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各亚型肿瘤内钙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a-d亚型肿瘤钙化的比率逐渐增加。Ⅰ型肿瘤的左右径及上下径明显大于Ⅱ-Ⅳ型(p<0.05)。a亚型与b亚型肿瘤之间前后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b-d亚型之间前后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亚型肿瘤之间的左右径、上下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亚型最小,d亚型最大。结论101例PSC中,Ⅱ、Ⅲ型最多见,肿瘤较少累及第一骶骨;各亚型中,a型较少见,c亚型最多见,d亚型最少见。肿瘤的密度与分型无关,肿瘤内钙化与亚型有关。Ⅰ型肿瘤侵犯的范围较Ⅱ-Ⅳ型广泛,a-d亚型肿瘤的径线逐渐增大,CT分型有利于判断肿瘤的范围。PSC诊断延迟现象比较明显,但很少发生远处侵犯和转移。根据CT图像可对治疗前PSC分型,可为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二、MRI分类预测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术后复发的研究目的对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rimary sacrococcygeal chordoma,PSC)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征象进行分类分析,并评估MRI分类预测PSC术后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病理证实的PSC患者的资料。采用3.0 T MRI进行骶尾部多序列平扫及增强检查。观察MRI图像上肿瘤自身的特征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通过二阶段聚类(two step cluster)分析对MRI特征(信号、大小、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进行分类。并评估MRI分类预测PSC患者中RFS的诊断价值。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二阶段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多因素回归方程、Kaplan-Meier(K-M)法。结果通过二阶段聚类分析将七种MRI特征分为3类。经卡方检验(Monte Carlo模拟方法计算精确概率)分析,三种类型之间肿瘤的信号(T1WI、T2WI、瘤内是否有出血及强化)、骶髂关节及髂骨受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种类型之间邻近肌肉受累数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回归方程分析,MRI分类是预测肿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p<0.01)。Ⅰ、Ⅱ、Ⅲ类中PSC术后复发的占比分别为21.4%、39.3%、60.0%,局部无复发生存期(月)分别为39.86±17.27、32.43±16.55、17.70±9.76。采用K-M法分析,三种MRI类型患者之间的术后RFS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种MRI类型患者之间局部无复发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MRI分类之间的特征(信号、骶髂关节及髂骨是否受累、邻近肌肉受累的数量)有显着性差异。MRI分类可预测肿瘤术后复发。从Ⅰ类到Ⅲ类,RFS逐步降低,局部无复发生存周期逐渐缩短。

李新宇[5](2021)在《CD8/PD-L1和MSI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粘膜组织的CD8/PD-L1表达水平,探讨胃癌患者MSI状态和CD8/PD-L1表达水平间的关系,及它们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为临床PD-L1免疫治疗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本研究纳入来自两个中心的393例胃癌组织切片,通过PCR联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胃癌组织的MSI状态,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粘膜组织的PD-L1的表达水平和CD8+T细胞的阳性率。收集所有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一步随访。结果377例胃癌患者中,MSS型为364例(96.6%),MSI型为13例(3.4%),其中MSI-L为5例(1.3%),MSI-H为8例(2.1%)。女性MSI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6.7%&2.2%,p=0.031),59-69岁患者明显高于其他患者(6.1%&1.7%,p=0.023)。临床分期为I-II期患者的MSI发生率高于III-IV期患者(6.5%&2.2%,p=0.038)。可见CD8与PD-L1同时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PD-L1表达水平升高的12例胃癌患者均为MSS状态,而所有MSI状态的胃癌组织中均发现有CD8+T细胞表达。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发现MSI-H/MSI-L状态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明显长于MSS状态胃癌患者。结论胃癌MSI状态更易发生于女性患者、59-69岁患者以及临床分期较低的患者。MSI-H/MSI-L状态患者的总生存期较MSS状态患者更长。MSI状态与CD8高表达正相关,而与PD-L1高表达无显着相关性。

宋佳[6](2021)在《PRR11与突变型P5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在正常宫颈组织、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HSIL)及宫颈癌组织中富含脯氨酸蛋白11(PRR11)和突变型P53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在宫颈癌中不同的临床特征与PRR11、突变型P53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二者在宫颈癌中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探讨它们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开拓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宫颈组织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筛选出病理及临床资料完善的术后石蜡切片标本32例,选取同期行子宫锥形切除术病理确诊为HSIL组织标本20例及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14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宫颈组织中PRR11、突变型P53的表达情况,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年龄、FIGO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肌层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与二者表达水平的关系,同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二者在宫颈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在正常宫颈组织、HSIL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PRR1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2/14)、30%(6/20)及75%(24/32),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正常宫颈组织、HSIL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3/14)、40%(8/20)及68.8%(22/32)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临床病理特征中,PRR11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4.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对宫颈癌组织中PRR11和突变型P53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二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718,P=0.001<0.05)。结论1.PRR11、突变型P53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宫颈组织及HSIL组织显着增高,PRR11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紧密相关,而突变型P53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紧密相关。2.PRR11与突变型P53在宫颈癌中表达呈正相关,说明二者在宫颈癌中为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刘淞淞[7](2020)在《LncRNA RUNX1-IT1经RUNX1促进胰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据统计,患者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列第4位。由于胰腺癌起病隐匿,发展十分迅速,绝大多数患者在初诊时就已出现病灶的局部浸润和器官远处转移,这是胰腺癌高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胰腺癌进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对于理解胰腺癌致病机理以及提高胰腺癌诊治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nt的多聚腺苷酸RNA,具有组织和疾病特异性,序列保守性高。近年来发现,在胰腺癌中,存在着大量表达失衡的LncRNAs。由于LncRNAs广泛被转录,仍然有大量的LncRNAs功能未被注释,其在肿瘤中扮演的角色尚不清楚。因此,挖掘胰腺癌相关的LncRNAs并阐明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成为了当前胰腺癌研究的热点之一。鉴于此,我们首先采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检测了胰腺癌中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提示:与正常胰腺相比,胰腺癌组织中LncRNA RUNX1-IT1的表达明显上调。经数据库(NCBI)检索发现:RUNX1-IT1长度约为1502bp,定位于人类21号染色体。RUNX1-IT1于2017年在卵巢癌中报道,此研究发现RUNX1-IT1可以作为判别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之一,高表达的卵巢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更短,其肿瘤复发风险亦相对较高。近期有研究报道RUNX1-IT1在肝癌和结直肠癌的表达下调,细胞功能实验表明RUNX1-IT1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凋亡。总的来说,目前RUNX1-IT1在肿瘤中的研究并不多,更深层次的调控机制未见报道,其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我们拟通过临床检测及分析,体内外功能实验,下游靶点的高通量测序及转录调控等多层次对RUNX1-IT1进行解析,以明确RUNX1-IT1在胰腺癌的作用及机制。RUNX-IT1是从邻近基因RUNX1的内含子中转录出来的LncRNA,研究表明LncRNAs可通过调控邻近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生物学效应。RUNX1是血液系统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其异常表达与造血功能异常和髓系白血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RUNX1在实体瘤中异常表达,可通过抑癌或促癌作用,双向调节恶性肿瘤的进程。因此我们推测,LncRNA RUNX1-IT1在胰腺癌中会不会通过作用于邻近基因RUNX1从而发挥生物学效应呢?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集中在RUNX1-IT1是否能通过影响RUNX1的表达和功能从而促进胰腺癌的增殖和侵袭转移等过程。结合临床样本,分析RUNX1-IT1及邻近基因RUNX1在胰腺癌临床预后中的作用。另外,鉴于二者的表达相关性,通过高通量筛选并阐明二者的共同下游靶点也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最后,基于我们的临床分析和机制研究,有望阐明RUNX1-IT1促进胰腺癌进展的作用机制,为胰腺癌诊治提供新靶点。目的1.明确RUNX-IT1及RUNX1在胰腺癌的表达及意义,评价RUNX1-IT1及RUNX1是否可作为胰腺癌独立预后评价指标。2.在细胞水平明确RUNX1-IT1的细胞表型以及是否经RUNX1发挥生物学效应。同时构建裸鼠胰腺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在动物水平上验证RUNX1-IT1/RUNX1信号轴对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3.阐明RUNX1-IT1影响胰腺癌进展的下游调控网络和关键分子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RUNX1-IT1上调RUNX1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RUNX1-IT1/RUNX1共同调控下游靶点C-FOS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采用高通量基因芯片(Affymetrix HTA2.0 Array)筛选技术检测了胰腺癌中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联合GEO数据库集(GSE15471,GSE16515),共同筛选出胰腺癌差异表达的关键分子RUNX1-IT1。通过采用荧光定量PCR(q PCR)和组织免疫原位杂交(ISH)等技术验证RUNX1-IT1在胰腺癌临床多中心样本中的表达情况。2.根据原位杂交的评分结果把胰腺癌患者分为RUNX1-IT1高低表达两组,统计两组病例间在病理分化、临床分期及患者预后等临床资料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RUNX1-IT1是否可作为胰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3.在细胞水平探究RUNX1-IT1的生物学功能。首先,采用q PCR检测RUNX1-IT1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选择表达水平较高的细胞系进行基因沉默实验。在胰腺癌细胞中转染RUNX1-IT1 silencer下调其表达,并采用CCK8,Ed U,细胞划痕,Transwell等方法检测RUNX1-IT1在细胞增殖以及侵袭迁移等方面的作用,明确RUNX1-IT1的细胞表型。4.在体内水平检测RUNX1-IT1介导的原位肝转移能力。通过在裸鼠胰腺上接种RUNX1-IT1沉默的PANC-1稳转株细胞,构建胰腺原位移植瘤模型,并通过小动物核磁共振技术和HE染色明确胰腺癌最常见的腹腔肝转移情况和转移灶的病理特征。5.明确RUNX1-IT1经RUNX1发挥生物学功能。首先,通过免疫组化(IHC)检测RUNX1在胰腺癌临床多中心样本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RUNX1的表达在患者临床资料中的意义。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亚组生存分析明确RUNX1-IT1和RUNX1在胰腺癌临床样本中的表达关联和预后价值。其次,通过q PCR,western blot,双荧光报告基因(reporter gene),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 IP)等技术明确RUNX1-IT1上调RUNX1的分子机制。最后,通过构建RUNX1-IT1和RUNX1相关的慢病毒稳转细胞系,在体内外水平明确RUNX1-IT1是否经RUNX1发挥生物学效应。6.探究RUNX1-IT1与RUNX1的共同下游靶点。首先,通过RNA结合蛋白的免疫共沉淀实验(RIP)明确RUNX1-IT1和RUNX1在体内的表达结合情况;其次,通过RNA-seq以及GSEA分析筛选RUNX1-IT1和RUNX1共同下游靶点,进一步采取q PCR,western blot以及细胞功能实验明确二者是否能够通过共同靶点C-FOS影响胰腺癌增殖及侵袭迁移。最后,采取免疫组化实验明确RUNX1-IT1/RUNX1/C-FOS信号轴在胰腺癌临床样本中的表达情况。7.明确RUNX1-IT1介导的RUNX1调控下游靶点C-FOS的分子机制。通过构建报告基因和CHIP等实验,阐明RUNX1-IT1通过结合RUNX1从而促进其对C-FOS启动子转录激活的调控机制。结果1.RUNX1-IT1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通过分析多个中心的胰腺癌表达微阵列(GEO:GSE132956,GSE16515和GSE15471,前2000个差异基因),联合筛选出胰腺癌中40个上调和23个下调的差异分子。在本课题中,我们集中分析了40个上调分子,因为它们更具有用作早期诊断标记或干预靶点的潜力。通过基因注释,发现RUNX1-IT1是上调基因中唯一的LncRNA,其它均为蛋白编码基因。采用在线编码评估工具进一步核实RUNX1-IT1的编码潜力,结果显示RUNX1-IT1缺乏蛋白质编码能力(编码概率能力:0.17;结果小于0.364为非编码序列;http://lilab.research.bcm.edu/cpat/)。接下来,q PCR结果表明:相对于癌旁组织,RUNX1-IT1在胰腺癌的表达量显着上调;采用免疫原位杂交实验检测了RUNX1-IT1在3个临床中心的175个胰腺癌和13个胰腺样本中的表达情况,统计发现RUNX1-IT1在胰腺癌临床多中心组织样本中显着高表达,此结果与RUNX1-IT1在基因芯片中观察的结果一致。2.RUNX1-IT1在胰腺癌中高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RUNX1-IT1的组织原位杂交统计分析显示,RUNX1-IT1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的肿瘤分化程度(P=0.005)、淋巴结浸润程度(P=0.001)和临床分期(P=0.007)呈正相关。生存分析发现高表达RUNX1-IT1组与胰腺癌总体生存率下降密切相关(P<0.001)。此外,单因素分析表明,低分化(P=0.015),淋巴结转移(P=0.002),临床高分期(P=0.002)和RUNX1-IT1高表达(P<0.001)增加了癌症相关的死亡风险。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表明,RUNX1-IT1是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综上提示RUNX1-IT1可能在胰腺癌临床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3.下调RUNX1-IT1的表达可抑制胰腺癌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CCK8和Ed U等细胞增殖实验发现,相对正常组,敲低RUNX1-IT1组的胰腺癌细胞活性下降,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细胞划痕和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发现敲低RUNX1-IT1组的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减弱。裸鼠胰腺原位移植瘤模型表明,在敲低RUNX1-IT1的动物组中,裸鼠肝脏表面上的转移灶数目显着减少,胰腺癌细胞的原位肝转移能力下降。这些数据提示RUNX1-IT1在体内外影响胰腺癌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过程。4.RUNX1在胰腺癌中高表达并影响胰腺癌的进展。首先,免疫组化实验表明RUNX1在胰腺癌中高表达,并且与临床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转移等指标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RUNX1可作为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细胞功能实验表明,下调RUNX1的表达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显着下降。胰腺原位移植瘤模型实验表明,在RUNX1敲低组,裸鼠肝脏表面上的微转移灶数目减少,胰腺癌细胞的原位肝转移能力下降。这些数据提示RUNX1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下调其表达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过程。5.RUNX1-IT1通过正向调控RUNX1的表达发挥生物学功能。首先,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胰腺癌组织中RUNX1-IT1与RUNX1 m RNA表达具有正相关。基于RUNX1-IT1原位杂交和RUNX1免疫组化的数据,进行亚组分析发现,RUNX1-IT1与RUNX1均为高表达组别的患者预后最差(P<0.001)。其次,在细胞水平沉默RUNX1-IT1后发现RUNX1的m 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提示RUNX1-IT1对于RUNX1可能具有表达调控关系。通过构建RUNX1启动子报告基因,并共转染RUNX1-IT1的过表达或者干扰载体,发现RUNX1启动子的荧光强度发生相应的上调或下调,提示RUNX1-IT1可以在转录水平对RUNX1启动子进行正向调控。CHIP实验发现,RUNX1启动子区域存在H3K27Ac的修饰,并且改变RUNX1-IT1的表达可以影响RUNX1启动子区域的H3K27Ac修饰水平。最后,体外功能回复实验发现,过表达RUNX1-IT1可以促进胰腺癌的增殖和侵袭迁移,下调RUNX1的表达后,RUNX1-IT1介导的促癌效应减弱;胰腺原位移植瘤结果同样发现在过表达RUNX1-IT1的细胞中,下调RUNX1的表达可以削弱RUNX1-IT1诱导的原位肝转移,提示RUNX1-IT1可通过RUNX1发挥促癌的生物学效应。6.明确C-FOS是RUNX1-IT1与RUNX1的共同下游靶点。基于RUNX1-IT1和RUNX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和功能一致性,我们拟研究二者是否共同参与下游基因的调控。首先,RIP实验发现RUNX1-IT1与RUNX1在胰腺癌细胞中呈现相互结合的状态,由此提示二者可能发挥类似的分子调控功能,作用于相同靶点。在下调RUNX1-IT1或者RUNX1后,分别行测序筛选下游靶点。通路富集分析(KEGG and GSEA)提示,RUNX1-IT1与RUNX1在胰腺癌中都参与了TNF信号通路的调节,通过二者共同的差异基因筛选发现C-FOS基因富集于TNF信号通路,且与RUNX1-IT1和RUNX1表达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并且q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RUNX1-IT1和RUNX1可以影响C-FOS的表达。接下来,采取细胞功能回复实验,发现敲低C-FOS的表达可以削弱RUNX1-IT1和RUNX1介导的促细胞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为了进一步评估RUNX1-IT1和RUNX1表达与C-FOS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胰腺癌组织中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RUNX1-IT1、RUNX1、C-FOS及下游分子MMP9和CCND1在胰腺癌临床多中心的组织样本中具有显着的表达相关性。这些数据提示RUNX1-IT1和RUNX1可能互相作用并参与到下游靶标分子C-FOS的调控,从而进一步影响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过程。7.RUNX1-IT1通过结合并促进RUNX1对C-FOS基因的转录激活。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了转录因子RUNX1在C-FOS启动子中的结合位点,发现RUNX1与C-FOS启动子可能存在4个潜在结合位点。构建C-FOS启动子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进行报告基因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敲低RUNX1组中C-FOS野生型的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下降,而在RUNX1过表达组则呈现相反的模式。RUNX1-IT1沉默和过表达组也有类似的结果。同时,突变载体的报告基因和Ch IP-PCR实验发现RUNX1可以影响C-FOS启动子3个位点的转录活性。为了验证RUNX1与C-FOS启动子位点的结合是否需要RUNX1-IT1,我们再次进行了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发现在过表达RUNX1的组别中,下调RUNX1-IT1的表达,C-FOS启动子的活性明显减弱,表明敲低RUNX1-IT1的表达削弱了RUNX1介导的C-FOS启动子活性调控。并且Ch IP-PCR结果显示,敲低RUNX1-IT1降低了C-FOS启动子3个位点区域的RUNX1富集。这些结果表明RUNX1-IT1通过影响RUNX1与C-FOS启动子的富集调控C-FOS基因的转录。此外,基于上述结果促使我们想探究RUNX1-IT1是否可以作为独立的调控RNA,直接结合到C-FOS启动子位点上。采用Ch IRP实验,一种探测RNA与DNA相互作用的技术,我们分离出RUNX1-IT1结合的染色质DNA片段,并通过q PCR分析发现RUNX1-IT1与C-FOS启动子位点的直接结合率较低,表明RUNX1-IT1不能直接和C-FOS基因的启动子结合,需要通过与RUNX1作用从而发挥对C-FOS基因的转录调控。这一发现证实了RUNX1-IT1可能是RUNX1的转录协调因子。结论RUNX1-IT1在胰腺癌中可发挥促癌作用,参与调控胰腺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过程。RUNX1-IT1和RUNX1可作为评估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发现可能对胰腺癌的临床预后判别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分子机制方面,RUNX1-IT1通过上调RUNX1的表达以及促进RUNX1对C-FOS基因启动子的富集,影响胰腺癌下游基因的表达和促进胰腺癌的进展。最后,新发现的RUNX1-IT1/RUNX1/C-FOS信号轴可能为阐明胰腺癌的作用机理和临床诊治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韩艳艳[8](2020)在《PIK3CA基因在鼻咽癌发生发展及放疗抵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PIK3CA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及表观遗传学甲基化水平,阐述鼻咽癌组织中PIK3CA表达与鼻咽癌临床恶性表型、预后的关系;探讨PIK3CA表达模式对于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PIK3CA上游调控PVT1/mi R-515-5p-PIK3CA轴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和放疗抵抗的作用及其内在调控机制,为揭示鼻咽癌发生发展及放疗抵抗分子机制和个体化治疗靶点的筛选奠定科学基础。方法:第一部分:(1)组织水平,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鼻咽癌及鼻咽正常粘膜组织标本PIK3CA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鼻咽癌组织内PIK3C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PIK3CA表达水平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2)体外细胞水平通过特异性si RNA转染鼻咽癌细胞下调PIK3CA表达,检测PIK3CA表达水平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等细胞功能的影响;(3)利用焦磷酸盐测序法检测鼻咽癌及正常鼻咽粘膜组织中PIK3C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差异。第二部分:(1)利用star Base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PIK3CA和mi R-515-5p之间的潜在靶位点,构建载有mi R-515-5p结合位点PIK3CA 3’UTR的野生型序列插入p GL3载体,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 R-515-5p调控PIK3CA基因表达结合位点,并通过抗Ago2进行RIP检测并分析mi R-515-5p与PIK3CA的相互作用。(2)组织水平利用q RT-PCR法检测鼻咽癌和正常鼻咽粘膜组织中PIK3CA的m RNA表达水平,并在细胞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PIK3CA基因在鼻咽癌细胞系及正常鼻咽粘膜细胞系中蛋白表达差异;并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mi R-515-5p敲减后的NPC细胞中PIK3CA蛋白表达调控。(3)用CCK8法检测转染PIK3CA+mi R-515-5p的NPC细胞监测细胞增殖趋势。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辐照剂量(0、2、4、6、8 Gy)下转染PIK3CA+mi R-515-5p的NPC细胞相较PIK3CA的存活分数及凋亡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辐照剂量(0和8Gy)下以上两种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和Bax的蛋白水平,从而揭示mi R-515-5p调控PIK3CA对鼻咽癌细胞放疗抵抗水平影响。第三部分:(1)组织水平采用q RT-PCR检测NPC和正常组织中PVT1的表达及不同TNM分期的PVT1表达差异,并分析其表达与预后相关性;细胞水平采用q RT-PCR检测正常粘膜细胞系和NPC细胞系中的PVT1水平差异。(2)采用携带sh RNA的慢病毒转染敲减PVT1,通过q RT-PCR验证PVT1的敲减效率;使用CCK8法评估PVT1表达对细胞增殖水平影响。进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检测、细胞周期蛋白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及western blot法,分析鼻咽癌细胞在不同辐照剂量(0,2,4,6,8Gy)下的存活分数、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蛋白水平。(3)用star Base预测了PVT1与mi R-515-5p结合位点;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抗Ago2法进行混合靶点阳性候选基因的单靶点验证。构建慢病毒载体,采用q RT-PCR评估NPC组织和细胞中转染mi R-515-5p和PVT1表达调控关系。(4)采用CCK8法检测转染mi R-515-5p、mi R-515-5p+PVT1的鼻咽癌细胞增殖情况,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辐照剂量下(0、2、4、6、8 Gy)转染PVT1+mi R-515-5p的NPC细胞相较PIK3CA的存活分数及凋亡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辐照剂量下(0和8 Gy),以上两种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和Bax的蛋白水平,从而揭示PVI1调控mi R-515-5p对鼻咽癌细胞放疗抵抗水平影响。(5)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转染sh-PVT1、sh-PVT1+Anti-mi R-515-5p的鼻咽癌中PIK3CA、AKT和p-AKT的蛋白质水平,确定PVT1/mi R-515-5p-PIK3CA轴调节关系。(6)为了验证PVT1在体内的功能,通过转染sh-PVT1或sh-Control的C666-1细胞建立异种移植小鼠模型,动态监测瘤体在裸鼠皮下成瘤及生长情况,验证PVT1对鼻咽癌细胞在体内生长的影响。结果:第一部分:(1)PIK3CA蛋白在71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1.69%,高于正常鼻咽粘膜组织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IK3CA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Ki-67等均无统计学相关性,与肿瘤T分期(P=0.000)、N分期(P=0.008)及临床分期(P=0.002)有相关性,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发现PIK3CA蛋白强表达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低于低表达及中等表达的患者(Log Rank检验结果:?2=7.995,P<0.05);(2)敲减PIK3CA的si RNA转染鼻咽癌细胞后,MTT实验显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受抑制;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CNE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在敲减PIK3CA后受到了的抑制(P<0.05)。(3)焦磷酸盐测序检测PIK3C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在启动子区发现4个甲基化位点,其中3个位点鼻咽癌组甲基化水平高于正常鼻咽粘膜组织组(P<0.05)。第二部分:(1)利用star Base预测mi R-515-5p和PIK3CA之间的潜在靶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RIP检测证实了mi R-515-5p是通过该结合位点调控鼻咽癌细胞中PIK3CA基因的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其调控关系,结果显示转染mi R-515-5p的鼻咽癌细胞较正常鼻咽粘膜细胞中PIK3CA的蛋白水平下调(P<0.05),提示mi R-515-5p在体外负性调控PIK3CA的表达。(2)CCK8法检测结果提示,转染mi R-515-5p后鼻咽癌细胞较PIK3CA组增殖下降(P<0.05),提示mi R-515-5p逆转了PIK3CA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3)转染mi R-515-5p后,鼻咽癌细胞随辐射量的增加细胞存活分数降低,PIK3CA组较对照组存活分数下降幅度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K3CA促进鼻咽癌细胞的放疗抵抗,mi R-515-5p的上调逆转了PIK3CA诱导的对放疗抵抗的增强作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PIK3CA过表达可抑制放疗导致的NPC细胞凋亡(P<0.05),而转染mi R-515-5p后PIK3CA抑制放射线所致的凋亡作用被消除(P<0.05)。综上所述,PIK3CA促进NPC细胞的增殖和放疗抵抗,抑制NPC细胞的凋亡,而mi R-515-5p在调节NPC细胞增殖、凋亡和放疗抵抗中与PIK3CA起着相反的作用。第三部分:(1)组织水平,与配对正常对照组织相比,NPC组织中PVT1上调,晚期(III+IV)的PVT1表达水平高于早期(P<0.05);而细胞水平,鼻咽癌中PVT1较鼻咽上皮细胞中上调,PVT1水平越高,细胞存活率越低(P<0.05),以上结果提示PVT1可能是鼻咽癌的癌基因,其高表达导致了NPC的预后不良。(2)通过sh-PVT1瞬时转染鼻咽癌细胞,细胞增殖CCK8试验提示鼻咽癌细胞中PVT1下调抑制NPC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显示,细胞随辐照剂量(0,2,4,6,8Gy)的增高sh-PVT1组较sh-Control组存活分数下降(P<0.05),提示敲减PVT1后明显促进NPC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不同辐照剂量(0和8 Gy)下PVT1敲减后鼻咽癌细胞凋亡率升高,sh-Control组较sh-PVT1组细胞周期蛋白D1的增加、Bax水平的下降(P<0.05),PVT1沉默降低了细胞周期蛋白D1的水平,增加了放疗后Bax在NPC细胞中的表达。综上所述,敲减PVT1在体外抑制NPC细胞的增殖和放疗抵抗,并诱导细胞凋亡。(3)通过star Base发现mi R-515-5p载有PVT1的靶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RIP检测证实mi R-515-5p是PVT1的靶点。经q RT-PCR证实mi R-515-5p在体外受到NPC细胞中PVT1的负调控。(4)CCK8法检测结果提示,鼻咽癌细胞转染mi R-515-5p后增殖水平下降(P<0.05),但转染mi R-515-5p+PVT1后的鼻咽癌细胞较mi R-515-5p组增殖增加(P<0.05),PVT1的表达逆转mi R-515-5p对细胞增殖抑制。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同样提示,PVT1通过反向调控mi R-515-5p的作用,促进NPC细胞的增殖和放疗抵抗,抑制NPC细胞的凋亡。(5)经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在鼻咽癌细胞水平,sh-PVT1组较对照组PIK3CA和p-AKT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低(P<0.05),PVT1的下调降低了PIK3CA和p-AKT的水平;转染sh-PVT1+Anti-Control组较sh-PVT1+Anti-mi R-515-5p组逆转了这种作用(P<0.05)。结果表明,通过与NPC细胞中mi R-515-5p相互作用,PVT1在体外诱导了AKT通路。(6)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实验证实,敲减PVT1在体内通过与PIK3CA发生作用,抑制了肿瘤的生长。结论:(1)PIK3CA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鼻咽癌的不良预后相关,PIK3CA基因表达下调能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鼻咽癌中PIK3CA存在异常甲基化,且其甲基化水平高于鼻咽正常粘膜组织。(2)mi R-515-5p在体外靶向调控PIK3CA,并负性调节PIK3CA的表达。PIK3CA促进NPC细胞的增殖及放疗抵抗,抑制了NPC细胞的凋亡,而Mi R-515-5p逆转了PIK3CA的作用。(3)PVT1在NPC组织中高表达,并与NPC的不良预后相关。mi R-515-5p是PVT1的靶点,并且在体外受到NPC细胞中PVT1的负调控。PVT1通过与mi R-515-5p相互作用,促进NPC细胞的增殖和放疗抵抗,抑制NPC细胞的凋亡。在体外PVT1通过与NPC细胞中mi R-515-5p相互作用,诱导了AKT通路,促进鼻咽癌细胞增殖和放疗抵抗。敲减PVT1在体内通过与PIK3CA发生作用,抑制了肿瘤的生长。PVT1/mi R-515-5p-PIK3CA轴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并诱导鼻咽癌细胞放疗抵抗,导致鼻咽癌预后不良,本研究为鼻咽癌的发病机制和个体化靶向治疗关键分子筛查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

韩乐[9](2020)在《OPG、RANKL、RANK蛋白在颌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探讨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与其唯一配体即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在颌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OPG/RANKL/RANK信号轴在颌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其与颌骨骨肉瘤转移的关联性,以期为颌骨骨肉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 法](1)标本收集:选取术后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颌骨骨肉瘤石蜡包埋标本32例(其中发生转移11例,未发生转移21例)以及牙源性角化囊肿石蜡包埋标本10例(牙源性角化囊肿可造成颌骨骨质明显损坏,并呈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具有显着的复发性和癌变能力,因而其与一般的颌骨囊肿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故选取其作为对照组)。(2)实验分组:对纳入的实验组颌骨骨肉瘤和对照组牙源性角化囊肿进行常规病理切片,将病例标本分为:①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②颌骨骨肉瘤未发生转移组;③牙源性角化囊肿组。(3)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免疫组化法观察颌骨骨肉瘤组织切片中破骨细胞的形态及分布。(4)免疫组化法(IHC)分别检测OPG、RANKL、RANK在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颌骨骨肉瘤未发生转移组和牙源性角化囊肿组中的表达情况。(5)结果判读: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本实验免疫组化结果采用免疫反应积分法(Immunoreactive Score,IRS)进行判读,即染色强度(Staining Intensity,SI):无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阳性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Positive Cells,PP):阴性为 0 分,1%-25%为 1 分,26%-50%为 2 分,51%-75%为 3 分,>75%为 4 分;IRS=SI*PP,IRS 等于 0 分为阴性(-),IRS等于1-4分为弱阳性(+),IRS等于5-8分为阳性(++),IRS等于9-12分为强阳性(+++)。(6)数据处理:采用SPSS 23.0软件对所得数据(OPG、RANKL和RANK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中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等级相关性采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性分析,取假设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1)TRAP染色结果显示:颌骨骨肉瘤组织中存在较多破骨细胞,染色阳性区表现为酒红色或深紫红色,破骨细胞分布密集,形态呈多边形、大小不一,胞内有多个细胞核。(2)OP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OPG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外基质中。三组中OPG的表达强度存在差异(P<0.05):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中OPG表达强度和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中的OPG表达强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骨骨肉瘤未发生转移组中OPG表达强度高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骨骨肉瘤未发生转移组中OPG的表达强度高于发生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RANK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RANKL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中。三组中RANKL的表达强度存在差异(P<0.05):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中RANKL表达强度高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骨骨肉瘤未发生转移组中RANKL表达强度高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中RANKL的表达强度高于未发生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RAN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RANK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中。三组中RANK的表达强度存在差异(P<0.05):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中RANK表达强度高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骨骨肉瘤未发生转移组中RANK表达强度高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RANK中的表达强度高于未发生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组中OPG、RANKL、RANK的表达强度相关性分析:OPG与RANKL间不存在相关性关系(P=0.053>0.05);OPG与RANK之间也不存在相关性关系(P=0.079>0.05);而RANKL与RANK之间相关性显着且存在正相关性关系(rs=0.980,P<0.001)。(6)颌骨骨肉瘤未发生转移组中OPG、RANKL、RANK的表达强度相关性分析:OPG与RANKL之间相关性显着且存在负相关性关系(rs=-0.771,P<0.001);OPG与RANK之间相关性显着且存在负相关性关系(rs=-0.841,P<0.001);RANKL与RANK两者之间相关性显着且存在正相关性关系(rs=0.862,P<0.001)。(7)牙源性角化囊肿组中OPG、RANKL、RANK的表达强度相关性分析:OPG与RANKL之间相关性显着且存在负相关性关系(rs=-0.75,P=0.012<0.05);OPG与RANK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关系(P=0.052>0.05);RANKL与RANK两者之间相关性显着且存在正相关性关系(rs=0.882,P=0.001<0.05)。[结论](1)颌骨骨肉瘤组织中存在较多破骨细胞且分化活跃,与颌骨的吸收破坏有关。(2)在颌骨骨肉瘤组织中能检测出OPG、RANKL、RANK的表达,且RANKL、RANK在颌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组织。(3)在颌骨骨肉瘤发生转移时RANKL、RANK的表达水平显着增强。(4)颌骨骨肉瘤组织中RANKL与RANK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性关系。(5)OPG/RANKL/RANK信号轴参与了颌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

谷旭宇[10](2020)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207调控胃癌肝转移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根据2018年的最新癌症统计数据表明,胃癌(GC)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处于第二位。研究资料显示,肝转移是胃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出现肝转移后,患者的生存期很短,未治病例的生存仅为3月5月,从而给临床诊治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从分子水平早期发现癌细胞肝转移,并探讨其分子机制,将可能为胃癌肝转移预警预测、干预阻断提供新的分子标志或靶点,从而提高胃癌的综合诊疗水平。研究提示,自噬作为肿瘤发生发展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能够增强肿瘤的抗失巢凋亡能力,自噬受到相关分子的调控。研究发现,抗失巢凋亡是肿瘤细胞获得侵袭、转移能力的首要因素。课题组前期利用Human LncRNA Microarray建立胃癌肝转移相关LncRNAs表达谱,发现胃癌患者体内LncRNA LINC01207呈现高表达状态,但相关机制的研究并未获得突破性进展。方法:1.选择胃癌同时性和异时性肝转移胃癌患者各3例,采用高通量lncRNA芯片检测组织中癌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lncRNAs的表达情况。从中选择高表达的lncRNA LINC01207进行研究。2.候选分子LINC01207临床意义研究:对150对胃癌及其癌旁配对正常组织进行检测,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LINC01207、自噬相关分子LC3B、ATG7基因mRNA水平,分析LINC01207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Lauren分型、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数目、肝转移发生时间、TNM分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CEA水平及自噬相关分子LC3B、ATG7基因相关性。3.LINC01207细胞水平研究:(1)检测正常胃细胞株GFS-1及常见胃癌细胞株,运用定量PCR法,确定LINC01207表达情况,选择AGS及BGC7901用于后续研究。(2)构建LINC01207小干扰RNA及过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法处理AGS、BGC7901细胞株,观察下调、上调对增殖、克隆、迁移、侵袭影响,并利用裸鼠模型,观察了对肝转移的影响。4.LINC0120分子机制研究:从自噬及失巢凋亡抵抗角度,探讨了LINC01207过表达促进胃癌肝脏转移的分子机制。结果:1.LncRNA芯片检测发现,与正常组织比较,LINC01207在胃癌中高表达,为36.1108±0.0005(P=0.0128)。2.对150例胃癌及其配对正常组织的检测结果,按照LINC01207表达情况,将标本平均分为两组。结果发现,LINC01207与肿瘤浸润深度(P=0.009)、淋巴结转移(P=0.001)、TNM分期(P=0.000)、肝转移个数(P=0.022)、胃癌术后肝转移发生时间(P=0.003)明显相关。还发现,LINC01207高表达与自噬相关分子ATG7表达水平(P=0.000)及LC3表达水平(P=0.002)密切相关,但与性别(P=0.403)、年龄(P=0.239)、肿瘤部位(P=0.134)、肿瘤直径(P=0.102)、Lauren分型(P=0.934)、分化程度(P=0.106)、癌胚抗原(CEA)(P=0.361)无明显相关。3.胃癌细胞不同于GES-1,LINC01207虽有所增高,但在不同细胞系中程度不同。后续应用AGS和SGC7901为细胞研究模型。4.分子表型研究显示:胃癌AGS和SGC7901细胞经siRNA转染处理后,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对照组比较,siRNA组癌细胞增殖明显减弱,克降数量大幅度减少,细胞迁移受到抑制,侵袭能力显着下降。而分子过表达组呈现相反现象,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对照组比较,LINC01207组癌细胞增殖明显,克隆数量大幅度增加,细胞迁移有所增强,侵袭能力显着提升。动物实验存在同样现象,LINC01207 siRNA组裸鼠肝转移灶减少,而过表达组肝转移灶增多。还发现,与对照组比较,LINC01207过表达对胃癌失巢细胞凋亡抵抗具有促进作用;LINC01207过表达组细胞自噬体明显增加,自噬相关分子LC3B、ATG7明显增加。5.分子机制研究发现,单纯转染过表达LINC01207组细胞失巢凋亡数明显减少,而LINC01207、ATG7 siRNA共转染组细胞失巢凋亡数升高。WB检测发现,单纯转染过表达LINC01207组LC3B、survivin蛋白明显升高,而共转染组LC3B、survivin蛋白明显降低。结论:1.体内外研究结果提示,LINC01207可能是胃癌肝转移的重要分子标志物之一。2.LINC01207可能通过激活自噬,后者促进失巢凋亡抵抗,从而促进胃癌肝转移。

二、262例双向分化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62例双向分化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宫颈胃型腺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综述
        1.2.1 宫颈胃型腺性病变谱
        1.2.1.1 良性病变
        1.2.1.2 癌前病变
        1.2.1.3 恶性病变
        1.2.2 与宫颈胃型腺性病变相关的其他疾病
        1.2.2.1 Peutz-Jegher综合征
        1.2.2.2 Lynch综合征
        1.2.2.3 女性生殖道同期发生的黏液上皮化生及肿瘤
        1.2.3 宫颈胃型腺性病变的临床管理
        1.2.4 总结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
    2.4 资料数据提取
    2.5 资料分组及效应量选择
        2.5.1 资料分组
        2.5.2 效应量选择
    2.6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流程与结果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质量评价
    3.3 Meta分析结果
        3.3.1 临床表现
        3.3.2 诊断方法
        3.3.2.1 影像学检查
        3.3.2.2 血清学检查
        3.3.2.3 HPV与宫颈细胞学检查
        3.3.2.4 术前病理学检查
        3.3.2.5 病理特点
        3.3.3 其他相关疾病史
        3.3.4 治疗与预后
第4章 讨论
    4.1 宫颈胃型腺癌的临床表现
    4.2 宫颈胃型腺癌的诊断方法
    4.3 宫颈胃型腺癌的病理特点
    4.4 宫颈胃型腺癌的治疗及预后
    4.5 研究的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和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巨噬细胞亚型分析探讨猪苓多糖对膀胱癌肿瘤微环境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膀胱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卡介苗的研究进展
        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三、小结
    第二节 巨噬细胞作为膀胱癌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一、巨噬细胞的研究进展
        二、巨噬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三、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对膀胱癌的作用
        四、巨噬细胞作为治疗靶点的抗膀胱癌研究
        五、小结
    第三节 中药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一、中药多糖的开发与中医理论的渊源
        二、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三、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功能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四、小结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膀胱癌组织中M2亚型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与膀胱癌恶性程度的关系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统计学分析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节 均一猪苓多糖对BBN模型膀胱癌大鼠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统计学分析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节 均一猪苓多糖活化的巨噬细胞对膀胱癌细胞的直接作用研究
        一、THP-1来源巨噬细胞模型的建立及HPP对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
        二、HPP活化的巨噬细胞对于人膀胱癌细胞的直接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三、讨论
        四、小结
    第四节 基于亚型分析对HPP活化的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探讨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统计学分析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3)S100A14、LOXL2在高侵袭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一
结果二
结果三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S100A14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LOXL2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MRI诊断及放射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CT诊断优化
    第一节 基于薄层容积CTE成像的MPR及 CTA在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基于CT的放射组学预测S100 在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CT、MRI征象
    第一节 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CT征象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MRI征象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分型及MRI分类研究
    第一节 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分型及征象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MRI分类预测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术后复发的研究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5)CD8/PD-L1和MSI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对象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统计方法
实验结果
    1 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MSI状态
    2 不同MSI状态胃癌组织中PD-L1和CD8分子的表达水平
    3 胃癌患者微卫星状态与KAPLAN-MEIER生存曲线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MSI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PRR11与突变型P5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PRR11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7)LncRNA RUNX1-IT1经RUNX1促进胰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RUNX1-IT1 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相关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下调RUNX1-IT1 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RUNX1-IT1经RUNX1 发挥生物学效应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C-FOS为 RUNX1-IT1和RUNX1 的共同下游靶点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小节
第六章 RUNX1-IT1 通过RUNX1 影响C-FOS的转录激活
    6.1 材料和方法
    6.2 结果
    6.3 讨论
    6.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转录因子RUNX1与实体瘤相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PIK3CA基因在鼻咽癌发生发展及放疗抵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PIK3CA基因表达模式及其对鼻咽癌发生发展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
        1.5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miR-515-5p在 PIK3CA诱导的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和放疗抵抗中作用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使用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1.5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NPC细胞中PVT1/miR-515-5p-PIK3CA轴调控机制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剂与仪器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1.5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PIK3CA 基因与头颈部肿瘤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9)OPG、RANKL、RANK蛋白在颌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微管及翔把向制剂在骨肉瘤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207调控胃癌肝转移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1.1 胃癌的流行病学及诊疗现状
    1.2 胃癌肝转移
        1.2.1 胃癌肝转移的诊断和治疗
        1.2.2 胃癌肝转移的生物学过程
    1.3 LncRNA在胃癌肝转移中的研究
        1.3.1 LncRNA的生物学特性
        1.3.2 LncRNA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1.3.3 LncRNA通过EMT调节胃癌肝转移
    1.4 失巢凋亡抵抗:胃癌肝转移的必要前提
        1.4.1 整合素和失巢凋亡抵抗
        1.4.2 EMT和失巢凋亡抵抗
        1.4.3 生长因子受体和失巢凋亡抵抗
    1.5 自噬与胃癌肝转移
    1.6 本研究目的、思路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病例来源及临床病理资料
        2.1.2 组织样本
        2.1.3 胃癌细胞株
        2.1.4 主要试剂及缓冲液
        2.1.5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组织总RNA抽提
        2.2.2 RNA质量检测
        2.2.3 LncRNA芯片杂交
        2.2.4 芯片洗涤与扫描
        2.2.5 芯片数据的采集及分析
        2.2.6 组织lncRNA qRT-PCR检测
        2.2.7 LINC01207 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2.8 统计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胃组织总RNA的提取和质控
    3.2 LncRNA芯片初筛结果
    3.3 LncRNA芯片检测结果
    3.4 LINC01207 定量PCR体系的构建
    3.5 LINC01207 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3.6 LINC01207 在正常胃细胞株及不同胃癌细胞系中表达
    3.7 LINC01207 对胃癌增殖的影响
    3.8 LINC01207 对胃癌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
    3.9 LINC01207 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3.10 LINC01207 对胃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3.11 LINC01207 过表达胃癌细胞肝转移及自噬相关基因ATG7 的影响
    3.12 LINC01207 对胃癌细胞失巢凋亡的影响
    3.13 LINC01207 升高或降低对胃癌细胞自噬的影响
    3.14 LINC01207 通过自噬促进胃癌细胞失巢凋亡抵抗
第四章 讨论
    4.1 胃癌肝转移的预后
    4.2 LncRNA芯片筛选-LINC01207 临床意义
    4.3 LncRNA LINC01207 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4 LINC01207 对胃癌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
    4.5 分子机制方面的讨论
        4.5.1 LINC01207 与自噬
        4.5.2 LINC01207 与失巢凋亡抵抗
        4.5.3 LINC01207 促进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四、262例双向分化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宫颈胃型腺癌Meta分析[D]. 庞晓冉.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巨噬细胞亚型分析探讨猪苓多糖对膀胱癌肿瘤微环境的作用[D]. 贾文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S100A14、LOXL2在高侵袭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D]. 王冬海.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4]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的CT、MRI诊断及放射组学研究[D]. 陈芳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CD8/PD-L1和MSI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李新宇.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6]PRR11与突变型P5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宋佳. 沈阳医学院, 2021(10)
  • [7]LncRNA RUNX1-IT1经RUNX1促进胰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D]. 刘淞淞.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8]PIK3CA基因在鼻咽癌发生发展及放疗抵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韩艳艳.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
  • [9]OPG、RANKL、RANK蛋白在颌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 韩乐.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207调控胃癌肝转移作用及机制研究[D]. 谷旭宇. 江苏大学, 2020

标签:;  ;  ;  ;  ;  

262例双向分化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