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中的先天材料(第 2 部分)

伦理中的先天材料(第 2 部分)

一、伦理学中的先天质料(下)(论文文献综述)

杨蓁[1](2007)在《舍勒人格思想研究及其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 1874——1928)是20世纪初德国伟大的哲学家、价值伦理学家、现象学的第二泰斗、哲学人类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宏富而且深刻,敏锐富有洞察力。在舍勒的全部思想中,他的人格和人格教育思想是最核心的部分,成为他庞大的哲学体系的拱顶石。本文主要论述了舍勒的人格及其人格教育思想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着去探索他的人格思想对于中国当前的道德教育可能有的启示和帮助。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舍勒对于人格的现象学本质的思考。首先介绍了舍勒的现象学的方法,然后介绍了舍勒的行为、精神等概念,最后,详细地论述了舍勒对于人的精神行为本质的理解。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舍勒关于人格的价值情感本质的思想。主要介绍了舍勒的实质的价值伦理学的内容,人格的价值本质和人格的道德价值。论文的第三部分,系统地概括了舍勒的人格教育思想,主要从人格教育的本质规定性、人格教育的内容和人格教育的手段三方面来探讨。论文的第四部分,从中国当前的道德教育实践出发,尝试着探索了舍勒的人格思想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哲学研究和和实践的发展所给予的启示意义。

李立宏[2](2004)在《舍勒价值伦理学探析》文中提出马克斯·舍勒(1874—1928)是20世纪初期德国着名的哲学家和现象学家、现象学价值伦理学的创立者。他的价值伦理学以西方价值伦理学的缘起及影响为理论背景,以批判康德形式主义伦理学为出发点,以胡塞尔现象学方法为认识论基础,形成了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价值伦理学的基石是对价值特性及层次的理解,价值是一种独立于载体之外的先天的质,具有感性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和宗教价值之分。道德价值是一种实在的善,其主体就是道德人格。同时,它指出价值与情感不可分离,并给定了价值理解在道德生活中的特殊作用,由此成为构建道德生活秩序的前提。 舍勒的价值伦理学在伦理学界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一方面,他的价值、情感及人格理论为哈特曼建立系统的价值现象学提供了大致的框架,乃至准备了丰厚的材料;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他的价值伦理学也有它独特的创新之处。 舍勒的价值伦理学对当代中国价值伦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人们普遍注重理论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研究的当代中国,价值伦理学应当批判地研究人类生活领域的各种价值现象和价值问题,人的本性及需要,以及现代社会的现状及走向,以实现人的幸福为目的,为现代社会提供一般的价值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并构建系统的理论价值体系。

马克斯·舍勒,倪梁康[3](2001)在《伦理学中的先天质料(下)》文中研究说明

二、伦理学中的先天质料(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伦理学中的先天质料(下)(论文提纲范文)

(1)舍勒人格思想研究及其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人格的现象学本质
    一、舍勒的现象学方法
        (一) 舍勒对于现象学的理解
        (二) 舍勒现象学的重要概念
    二、人格的现象学本质
        (一) 对于其他人格学说的批判
        (二) 人格是精神性行为的统一体
第二章 人格的价值情感本质
    一、舍勒实质的价值伦理学
        (一) 价值是一种功能性存在
        (二) 价值的客观秩序
        (三) 价值的情感先天性
    二、人格与爱的秩序
        (一) 爱的现象学本质
        (二) 先验的爱的秩序
        (三) 实际的爱的秩序与个体的命运
        (四) 爱的迷乱
    三、人格的道德价值
        (一) 人格是道德价值的载体
        (二) 人格的德性与道德价值
第三章 人格的生成与教育
    一、人格教育的本质
        (一) 人格的生成是人格自我神化的过程
        (二) 人格教育是人的自我神化的尝试
    二、人格教育的知识内容
        (一) 知识的本质
        (二) 知识的人格教育作用
    三、人格教育的途径
        (一) 榜样的本质
        (二) 榜样的人格教育意义
第四章 舍勒的人格思想对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舍勒人格思想对于道德教育哲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一) 道德教育必须以完整的人学理念为基础
        (二) 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德性人格的生成
    二、舍勒人格思想对于当前道德教育实践的启示
        (一) 道德教育实践要重视人格榜样的作用
        (二) 道德教育实践要重视情感因素在德性生成中的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舍勒价值伦理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舍勒价值伦理学的理论来源
    1.1 西方价值伦理学的缘起及影响
    1.2 对康德形式主义伦理学的批判
    1.3 对胡塞尔现象学伦理学的继承
第二章 舍勒价值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2.1 价值的特性及其基本分层
    2.2 道德价值是一种实在的善
    2.3 道德价值主体与道德人格
    2.4 情感的意向性与价值理解
    2.5 爱的秩序与道德生活秩序
第三章 舍勒价值伦理学的历史地位
    3.1 舍勒与现象学价值伦理学
    3.2 舍勒价值伦理学的得与失
    3.3 价值伦理学与当代伦理学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伦理学中的先天质料(下)(论文参考文献)

  • [1]舍勒人格思想研究及其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D]. 杨蓁.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3)
  • [2]舍勒价值伦理学探析[D]. 李立宏. 中南大学, 2004(04)
  • [3]伦理学中的先天质料(下)[J]. 马克斯·舍勒,倪梁康. 学海, 2001(06)

标签:;  ;  ;  ;  ;  

伦理中的先天材料(第 2 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