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玉米丝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一、玉米须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诗[1](2020)在《新会陈皮化学成分分析及提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不同产地(新会产和非新会产)、不同年份广陈皮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和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陈皮化学成分与产地和陈化时间之间的关系。为不同产地、年份陈皮药材的鉴定及制定地方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依据。优化陈皮的提取工艺,提高其食品加工适性。为陈皮的深加工及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陈皮中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然后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相互验证对比,完善新会陈皮的化学成分数据库,采用标准品测出陈皮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研究陈皮的提取工艺,使用不同浓度乙醇回流提取,旋转蒸发,浓缩后得到提取物。再以橙皮苷为测定指标,用HPLC检测提取物中功效成分的保留情况,在优化提取溶剂、料液比、时间和温度水平的基础上确定陈皮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建立了一套利用GC-MS和UPLC-Q-TOF-MS对陈皮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从收集到的20个广陈皮样品中鉴定出了74个挥发性化学成分,50个非挥发性成分,共计124个化学成分。研究了乙醇提取,真空浓缩工艺,优化了陈皮提取物的提取工艺。为新会陈皮的地方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GC-MS陈皮中共鉴定出74个化学成分,而新会产陈皮(70个)比非新会产陈皮(59个)有更丰富的化学成分。其中D-柠檬烯(66.19%)等4个成分为广陈皮(非新会产和新会产)的共有成分。新会陈皮的化学成分种类会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3-甲基-4-异丙基苯酚等16个成分是新会陈皮所特有的成分,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是含量最多的成分,能据此与其他地区的陈皮作区别鉴定。即在制定新会陈皮的地方标准时,不应以橙皮苷为唯一参考标准,而应考虑这16种共有成分的含量情况,及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的相对含量。2.用UPLC-Q-TOF-MS/MS联合技术在广陈皮(新会产和非新会产)中共鉴定出50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甲氧基黄酮及其同分异构体物质。而新会产陈皮(49个)比非新会产陈皮(42个)有更丰富化学成分。对其中的辛弗林、阿魏酸、橙皮素、柠檬苦素、柚皮苷、川陈皮素和橙皮苷共7种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验证其相对含量情况。新会陈皮中黄酮类成分的平均相对含量高达95.7%,明显区别于非新会产的70.06%,证明道地药材的药用优势有其物质基础。五甲氧基黄酮的数量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而呈“下降→平稳→上升”的趋势。3.以橙皮苷为跟踪目标,用HPLC检测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保留情况,最优组合A1(1:5)B3(75%乙醇)C3(2.0h)D3(90℃)能较好地保留总黄酮(保留率达93.14%),而且六甲氧基黄酮的保留率也最高(相对含量达到40.04%)。可见,提取温度比提取时间对感官评定的影响更大,与提取物的苦涩味直接相关,会影响提取物的后续应用。在提取的过程中既有部分化学成分丢失(如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也有新的化合物生成(如5,7,4’-三甲氧基黄酮等)。说明提取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陈皮化学成分构成,中药材的炮制改性有一定道理。结论:GC-MS和UPLC-Q-TOF-MS联用技术可作为陈皮提取物中化学成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和五甲氧基黄酮是新会陈皮独有的丰富成分,可将其定为新会陈皮的食品加工的控制指标,并建立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新会产陈皮(49个)比非新会产陈皮(42个)有更丰富化学成分,且新会陈皮的主要化学成分种类和数量会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初步验证了民间说法“陈皮产广东新会为最好”和“陈久者良”。最佳组合料液比1:5、75%乙醇、2.0h、90℃能较好地保留其功效成分,而且六甲氧基黄酮的保留率也最高,提取温度与提取物的苦涩味直接相关,会影响提取物的后续应用。在提取的过程中既有部分化学成分会丢失,也有新的化合物生成,说明提取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陈皮化学成分构成,中药材的炮制改性有一定道理。

宋有洪,吴菲,吴玉银,邓安,冯金枝,吴仁良,王志伟,陈翔,张梁[2](2020)在《玉米花丝药用价值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为高效利用玉米花丝(须)资源,探索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开发途径和利用手段,本研究主要分析2001—2018年有关玉米花丝化学成分、药理及保健和美容等功能的研究文献。结果表明,玉米花丝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多酚类、植物甾醇类、矿质元素和有机酸等。花丝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等重要的药理价值,应用前景广泛。但目前其药理机制尚不清晰,产品开发利用缺乏深度。因此,现阶段的任务在于利用现代作物学与药理学研究手段,探明玉米花丝新型药用价值机理,加大玉米花丝的高附加值研发力度。

樊俊超[3](2020)在《玉米须颗粒的制备及其对二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玉米须(stigma maydis)是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Zea mays L.)的花柱和柱头,具有降血糖、降脂、利胆等功效,我国玉米须产量丰富,但是利用率却不高。本论文首先对玉米须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做了简要概述,之后对玉米须颗粒的制备工艺以及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最后用制备成的颗粒剂进行了治疗二型糖尿病研究,希望借此提高我国玉米须的利用率。研究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苯酚-硫酸显色法和NaNO2-Al(NO3)3-NaOH显色法建立了玉米须中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之后对玉米须提取工艺、浓缩工艺、干燥工艺及制粒工艺进行优选,并参考药典的相关规定,对制备成的颗粒剂有关指标进行检测,初步制定其质量标准,最后用制备成的颗粒对二型糖尿病大鼠进行灌胃,灌胃5w后测定大鼠血液中相关成分的含量,以此来研究玉米须颗粒对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结果:1.建立了玉米须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确定了玉米须最佳提取工艺:加3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3h。2.确定了玉米须提取液最佳浓缩工艺:0.095MPa下,60℃浓缩;浓缩液最佳干燥工艺:在0.06MPa,70℃下进行真空干燥。3.确定了玉米须颗粒最佳成型工艺:将浸膏粉和甘露醇按质量比1:2混匀,加入85%乙醇制成软材,过20目筛,湿颗粒在60℃干燥1h,再过16目筛整粒后,所得颗粒用一号筛和五号筛双筛分选,得到玉米须颗粒。4.初步制定了玉米须颗粒的质量标准,颗粒中多糖平均含量为5.48mg/g,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6.50mg/g,制备成的颗粒剂符合中国药典有关规定。5.中、高剂量的玉米须颗粒能明显延缓二型糖尿病大鼠的体重减轻,降低摄食量和饮水量,降低大鼠空腹血糖,降低大鼠血浆中的TC、TG和LDL-C含量,增加HDL-C含量,高剂量的玉米须颗粒还能增加大鼠的糖耐量。结论:本研究确定了玉米须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并通过实验证明制备成的颗粒对二型糖尿病具有治疗作用,这为玉米须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易浩君[4](2019)在《西红花近红外快速检测及不同干燥方式对其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红花是鸢尾科番红花属球根类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为藏红花或番红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记录,西红花具备通血祛瘀、清热解毒、养阴凉血、缓郁安神的功效;主治产后血瘀闭经、温毒斑、忧郁胀,心悸。普遍应用于医药、食物以及化妆品等各个领域。西红花价格昂贵,供应短缺,因此,一些不法商人常用莲须、红花、菊花蕊舌、玉米须及纸浆造假西红花。根据性状和显微观察等传统的西红花药材真伪鉴别的方法,过于依赖鉴定者经验的积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而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过程繁琐,耗时长,难以在购买西红花时达到现场检测的要求。因此,本研究采用了能够针对西红花样本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近红外(NIR)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了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模型,比较使用五种不同干燥方法得到的干西红花柱头的形态特征,以HPLC分析西红花柱头的组成,并使用GC分析干西红花香气的变化。得到结果如下:(1)在基于NIR的西红花快速定性检测技术研究中,采集样品的NIR漫反射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PLS回归的方法,比较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光谱区间选取得到的模型。结果表明,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和光谱区间的选取能够提高模型的性能,在西红花的定性分析中,二阶导数为最佳预处理方法。在不同掺假程度的西红花定量分析中,西红花中掺假莲须,标准正态转换(SNV)预处理方法表现出较好的性能;而西红花中掺假玉米须,多元散射矫正(MSC)预处理方法则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分别对西红花中掺假莲须、玉米须光谱进行了SNV、MSC光谱预处理,将光谱区分为10个、20个、30个区间,并选取了表中所示区间,分别对各光谱进行PLS建模,对比各个模型的EMSECV值和RMSEP值,及Rc2与Rv2,得到结果:选取9、23、24、29这4个区间时,西红花掺假莲须的PLS模型表现出最好的性能,预测精度最高;选取22、24、27这3个区间时,西红花掺假玉米须的PLS模型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用五种不同的方法真空干燥,红外干燥、冷冻干燥,烘箱干燥和微波干燥对西红花柱头的形态特征、组成、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燥方法显着影响西红花柱头的干燥效率,形态特征,组成以及香气成分。冷冻干燥所需时间最长为47小时,微波干燥所需时间最短为0.7小时。冷冻干燥得到的干西红花的色值最高。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冷冻干燥的样品的花粉粒初始细胞结构保存完整。同时冷冻干燥所保留的总西红花苷和西红花苷II含量最高,分别为31.80%和6.76%。烘箱干燥保留了最多的西红花苷I(25.41%),红外干燥保留的西红花醛含量最多。尽管烘箱干燥是最常用的药用植物干燥方法,但是实验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西红花能够保持其完整性和光泽度以及最高的西红花苷含量,尽管冷冻干燥所需干燥时间最长,能量消耗多。此外,红外干燥保存西红花香味成分的效果较好,同时所需的干燥时间短。

盛丽[5](2019)在《异叶败酱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和玉米须对Ⅱ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异叶败酱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异叶败酱(Patrinia heterophylla Bunge)属于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又称墓头回,多年生草本,以其根及根茎入药。败酱属植物全球约有2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我国有10种,3亚种,2变种,主要分布于甘肃、河南、河北等地。该属植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镇静催眠、保肝等作用。异叶败酱作为一种传统的抗肿瘤药物,目前,除了挥发油成分外,仅从该植物中分离出7个三萜类化合物、4个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3个木脂素类化合物、2个甾体类化合物、3个黄酮类化合物、4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和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有关其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和抗肿瘤的物质基础研究是十分必须的。目的:异叶败酱作为一种传统抗肿瘤药物,本文对异叶败酱的化学成分其及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为以后异叶败酱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各种柱分离技术从异叶败酱中分离鉴定得到了15种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分析技术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采用了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异叶败酱总提物和14个单体化合物对6株人源肿瘤细胞株:人黑色素瘤细胞(A 375)、人肝细胞癌(SMMC-7721)、人胃癌(SGC-7901)、人宫颈癌(He La)、人结肠癌(HCT-116)和人乳腺癌(MDA-MB-231)的细胞毒性作用。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测定化合物1,5,12和15对肿瘤细胞A 375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15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5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咖啡酸乙酯(1),松柏醛(5),4-羟基苯乙醛(6),咖啡酸甲酯(12),3,4-二羟基肉桂酸(15);4种苯乙酮类化合物:2,4-二羟基苯基乙酮(2),2’,5’-二羟基苯乙酮(3),cynanchone A(8),cynandione A(10);2种苯酚类:香草醛(4),邻苯二酚(9);2种环烯醚萜酯类化合物:瓶子草素(7),patriscabrol(11);1种香豆素类:东莨菪素(13);1种烷烃类:正二十四烷(14)。其中化合物1-10,12和14-15首次从异叶败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15首次被报道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MTT法显示异叶败酱总提物对A375,SMMC-7721,He La,HCT-116和MDA-MB-231这5种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增值作用,其中对He La细胞作用最明显。化合物1,5-9,12-13和15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化合物1,5,12和15在低浓度下可诱导A 375细胞凋亡。结论:本课题丰富了异叶败酱化学成分的研究,并表明了苯丙素类、环烯醚萜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可能是异叶败酱的活性成分。第二部分玉米须对Ⅱ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玉米须(Stigma maydis)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花柱和柱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生产。玉米须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在许多中药典籍中都有关于其的记载,如《河北药材》、《岭南采药录》、《滇南本草》等。具有利水消肿、平肝利胆的作用。研究发现玉米须的主要成分有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甾醇类、酚类等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米须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肿瘤、调节免疫力等作用。地方植物志《四川中药志》中记载其无毒,现代毒理学实验和临床用药观察均发现其无毒,使用安全。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玉米须资源,本课题对玉米须的降血糖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60%乙醇在60℃提取制备玉米须提取物,浓缩、冷冻、干燥得玉米须粉末;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小鼠Ⅱ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小鼠随机分为玉米须高、中、低、剂量组(1200,600,300 mg/kg.d),阳性药组(150 mg/kg.d)和模型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0.1 m L/10g),灌胃四周;每周测定小鼠血糖、体重,且观察小鼠毛色、精神、行为等;四周后进行糖耐量实验,灌胃给予葡萄糖水溶液(浓度20%),给药体积10 m L/kg,分别在0,15,30,60,120分钟时测定血糖值;眼球取血,离心得血清,用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最后解剖收集肝脏、肾脏,滤纸吸干后称重,放置于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后进行光镜检查实验。结果:玉米须高、中剂量组和阳性组能明显降低Ⅱ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P<0.05),且改善小鼠糖耐量情况。与模型组相比,玉米须高、中剂量组以及阳性组可以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TC,TG,MDA水平,并显着升高SOD活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玉米须高剂量组和阳性组能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肝损伤。结论:玉米须能明显降低Ⅱ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可能与其抗氧化和调节脂代谢作用有关。

潘王芸,邓家刚,侯小涛,秦健峰,郝二伟,杜正彩,谢金玲,韦玮,陈玫伶[6](2019)在《四种禾本科农作物的废弃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禾本科农作物占据了世界粮食作物的主要比重,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世界粮食作物的80%以上。由此产生的农作物废弃物不仅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非有效的开发手段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现阶段对农作物废弃物研究主要集中在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材料化这四方面,但仍然有大量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笔者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发现,近年来对禾本科农作物废弃物的药用研究主要集中于水稻、玉米、小麦和甘蔗四个品种,对它们的废弃物米糠、稻壳、稻秆、玉米须、玉米苞叶、麦麸、甘蔗叶、甘蔗皮等开展了药用研究,从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有苯丙素类、黄酮类、甾体及其苷类、有机酸及其酯类、挥发性化合物、糖类等。药理研究表明禾本科农作物废弃物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肝肾损伤等药效活性。现对这四种主要的禾本科农作物废弃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物质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杨叶昆[7](2016)在《天然香料内源性风险物质识别研究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烟草制品的质量要求和吸烟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对烟用添加剂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强。本论文针对我国烟草行业添加剂使用的实际状况,基于烟用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结合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和生物毒理学评价方法,建立了天然香料内源性风险物质识别评估方法。对灵香草、款冬花、滇刺枣三种植物的化学成分、结构以及安全性评价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烟草中。第一章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烟用天然香料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第二章研究建立了天然香料内源性风险物质识别方法。建立烟用添加剂热裂解技术方法,建立烟用添加剂热裂解产物中苯酚、苯并芘二项有害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为行业添加剂安全性评价与管理以及卷烟产品开发人员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第三章至第六章采用所建立的天然香原料内源性风险物质识别方法对灵香草、款冬花、滇刺枣三种植物提取物进行安全风险识别和改进研究。风险识别结果显示灵香草浸膏、款冬花浸膏直接作为烟草添加剂使用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因此,针对款冬花和灵香草两种天然提取物中影响质量安全的风险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离鉴定出了存在安全隐患的组分或化学成分。通过加工工艺改进,剔除灵香草浸膏中有安全隐患成分,制备的灵香草提取物能通过安全性测试评价,并能够保证其卷烟加香效果,可应用于卷烟加香。对灵香草、款冬花、滇刺枣三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材料和手段,结合现代波谱分析技术,从三种植物中分离鉴定了62个化合物,其中10个为新化合物。新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涉及三萜皂苷、倍半萜、黄酮苷、呋喃甲酸化合物。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灵香草、款冬花、滇刺枣的化学和药理活性研究,为灵香草、款冬花、滇刺枣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烟用天然香料的安全性评价和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丁琳,刘吉成,关宏[8](2015)在《玉米须化学成份及其降血糖活性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玉米须为传统中药材,主要功效为利尿消肿,利湿退黄,用于水肿尿少,湿热黄疸,头晕目昏。本文以现代药理学研究角度,对玉米须化学成分及其降血糖活性进行简单概述。

陈耀章[9](2015)在《玉米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最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玉米须的药理作用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保肝利胆、利尿排石等方面进行概述,旨在促进玉米须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用于防病治病,为今后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金振国,陈凤英,庄肃凯[10](2014)在《玉米须水煮液乙醚萃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文中提出用乙醚对玉米须水煮液进行萃取,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然后用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3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邻二甲苯(含量为15.02%)、对二甲苯(含量为11.93%)、对乙烯基苯乙醚(含量为17.12%)、4,4-二甲基-1-氰基环已醇(含量为15.29%),(3反)-4-甲硫基丁烯基异氰酸酯。

二、玉米须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须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会陈皮化学成分分析及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陈皮
        1.1.1 陈皮的分类
        1.1.2 新会陈皮历史与道地产区的考证
        1.1.3 新会陈皮的生产工艺
        1.1.4 新会陈皮的质量标准变迁
    1.2 新会陈皮化学成分
        1.2.1 陈皮的化学成分
        1.2.2 陈皮和广陈皮共有的化学成分
        1.2.3 新会陈皮在化学成分上的特点
    1.3 陈皮的综合利用开发
        1.3.1 中成药
        1.3.2 食品原料或添加剂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1.4.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研究陈皮挥发性化学成分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前处理
        2.2.2 SPME/GC-MS条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广陈皮与新会陈皮的SPME/GC-MS鉴定
        2.3.2 广陈皮与新会陈皮的共有成分
        2.3.3 新会陈皮特有成分
        2.3.4 广陈皮样品(S1~S10)的谱图特点
        2.3.5 新会陈皮样品(S13、S15、S16和S20)的谱图特点
    2.4 小结与讨论
        2.4.1 广陈皮与新会陈皮化学成分对比
        2.4.2 新会陈皮特有成分
        2.4.3 广陈皮成分特点
        2.4.4 创新点
第三章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研究陈皮中的化学成分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2.3 液相色谱条件
        3.2.4 UPLC-Q-TOF-MS条件
        3.2.5 甲醇浓度优化
        3.2.6 超声波提取时间优化
        3.2.7 色谱条件的优化
        3.2.8 精确质量数的识别及化学成分的鉴定
        3.2.9 样品化学成分与含量
        3.2.10 陈皮陈化与化学成分的变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甲醇浓度优化
        3.3.2 提取时间优化
        3.3.3 色谱条件的优化
        3.3.4 质谱条件的优化
        3.3.5 总离子流图测定
        3.3.6 广陈皮与新会陈皮的UPLC-Q-TOF-MS鉴定
        3.3.7 陈化对陈皮化学成分的影响
        3.3.8 部分成分裂解机理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3.4.1 广陈皮与新会陈皮化学成分对比
        3.4.2 新会陈皮特有成分
第四章 陈皮提取物工艺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单因素实验
        4.2.2 正交实验
        4.2.3 提取物评价
        4.2.4 干物质含量测定
        4.2.5 感官评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提取物制备单因素实验结果
        4.3.2 提取物制备正交实验结果
        4.3.3 UPLC-Q-TOF-MS检测提取物结果
    4.4 小结和讨论
        4.4.1 提取工艺结果分析
        4.4.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2)玉米花丝药用价值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花丝有效化学成分
    1.1 多糖类
    1.2 多酚类
    1.3 植物甾醇类
    1.4 有机酸类
    1.5 氨基酸类
    1.6 矿质元素
    1.7 其他成分
2 玉米花丝的药用保健价值
    2.1 抗癌
    2.2 提高免疫力
    2.3 利肝退黄
    2.4 降血压
    2.5 促进肠胃运动
    2.6 利尿消水肿
    2.7 降血糖
    2.8 止血
    2.9 美容护肤
    2.10 其他作用
3 花丝产品
4 总结与展望

(3)玉米须颗粒的制备及其对二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玉米须的研究概况
    1 前言
    2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
        2.1 无机元素
        2.2 糖类
        2.3 黄酮类
        2.4 氨基酸类
        2.5 挥发性成分
        2.6 有机酸类
        2.7 甾醇类
    3 玉米须的药理作用
        3.1 降血糖
        3.2 降血脂
        3.3 抗氧化作用
        3.4 利尿作用
        3.5 抗肿瘤作用
        3.6 抑菌作用
        3.7 增强免疫作用
第二部分 :玉米须颗粒提取工艺研究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浸膏得率的测定
        2.2.2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3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4 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研究
        2.2.5 统计学分析
        2.2.6 提取工艺的验证试验
    3 实验结果
        3.1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1.1 多糖线性关系的考察
        3.1.2 精密度试验
        3.1.3 稳定性试验
        3.1.4 重复性试验
        3.1.5 加样回收率试验
        3.2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2.1 总黄酮线性关系的考察
        3.2.2 精密度试验
        3.2.3 稳定性试验
        3.2.4 重复性试验
        3.2.5 加样回收率试验
        3.3 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3.4 提取工艺的验证试验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部分 :玉米须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浓缩工艺的研究
        2.2.2 干燥工艺的研究
        2.2.3 成型工艺研究
    3 实验结果
        3.1 浓缩工艺的研究
        3.2 干燥工艺的研究
        3.2.1 干燥压力的考察
        3.2.2 干燥温度的考察
        3.2.3 干燥工艺的验证试验
        3.3 成型工艺的研究
        3.3.1 辅料的选择
        3.3.2 制备工艺的正交实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3.3.3 成型工艺的验证试验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部分 :玉米须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多糖的含量测定
        2.2.2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2.2.3 颗粒剂相关检查
    3 实验结果
        3.1 多糖含量测定
        3.1.1 多糖线性关系的考察
        3.1.2 样品测定
        3.2 总黄酮含量测定
        3.2.1 总黄酮线性关系的考察
        3.2.2 样品测定
        3.3 颗粒剂相关检查
        3.3.1 粒度
        3.3.2 水分
        3.3.3 干燥失重
        3.3.4 溶化性
        3.3.5 装量差异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部分 :玉米须颗粒治疗二型糖尿病效果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实验动物与饲料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二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
        2.2.2 分组及给药
        2.2.3 指标检测
        2.2.4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玉米须颗粒对T2DM大鼠体重的影响
        3.2 玉米须颗粒对T2DM大鼠摄食量和饮水量的影响
        3.3 玉米须颗粒对T2DM大鼠血糖的影响
        3.4 玉米须颗粒对T2DM大鼠血脂的影响
        3.5 玉米须颗粒对T2DM大鼠糖耐量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六部分 :总结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西红花近红外快速检测及不同干燥方式对其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西红花研究概况
        1.1.1 西红花种质资源生物学
        1.1.2 西红花规范化栽培技术
        1.1.3 西红花化学成分
        1.1.4 西红花的药理作用
        1.1.5 西红花品质评价
    1.2 NIR技术在中药材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1.2.1 NIR光谱技术的简介
        1.2.2 NIR光谱的原理及其特点
        1.2.3 NIR技术在中药材中的运用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2 基于NIR的西红花快速定性检测技术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与试剂
        2.1.2 光谱测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光谱分析
        2.2.2 西红花样品的区分
        2.2.3 光谱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2.2.4 光谱区间的选择
    2.3 结论与讨论
3 不同加工方法对西红花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样品和试剂
        3.1.2 干燥方法
        3.1.3 颜色和显微结构
        3.1.4 香气成分分析
        3.1.5 西红花苷测定
        3.1.6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干燥方法对效率和颜色的影响
        3.2.2 干燥方法对微观结构的影响
        3.2.3 干燥方法对西红花柱头组分的影响
        3.2.4 干燥方法对香气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异叶败酱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和玉米须对Ⅱ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1
Abstract1
中文摘要2
Abstract2
第一部分 异叶败酱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一.异叶败酱化学成分研究
        1.前言
        2.实验材料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3.实验方法
        3.1 异叶败酱总提物的制备
        3.2 异叶败酱总提物的粗分
        3.3 异叶败酱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3.4 化合物样品制备及结构鉴定方法
        3.5 异叶败酱总提物及单体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4.结果
        4.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4.2 化合物结构式
        4.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
        5.讨论
    二.异叶败酱抗肿瘤活性研究
        1.前言
        2.实验材料
        2.1 药品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3.实验方法
        3.1 细胞培养及分组
        3.2 MTT法检测细胞增值能力
        3.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3.4 数据分析
        4.结果
        4.1 乙醇提取物及其14 种化合物的细胞毒性作
        4.2 化合物1,5,12,15对A375 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玉米须对Ⅱ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
    1.前言
    2.实验材料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3.实验方法
        3.1 玉米须提取物的制备
        3.2 小鼠Ⅱ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及药物治疗
        3.3 小鼠血糖、体重的测定
        3.4小鼠糖耐量实验
        3.5 小鼠血清及脏器的收集
        3.6 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的测定
        3.7 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3.8 小鼠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含量的测定
    4.实验结果
        4.1 小鼠的一般情况观察
        4.2 玉米须对Ⅱ型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x±s,n=10)
        4.3 玉米须对Ⅱ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x±s,n=10)
        4.4 玉米须对Ⅱ型糖尿病小鼠各脏器的影响(x±s,n=10)
        4.5 玉米须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4.6 玉米须对Ⅱ型糖尿病小鼠TG,TC,MDA,SOD的影响(x±s,n=8)
        4.7 玉米须对Ⅱ型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的影响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6)四种禾本科农作物的废弃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禾本科主要农作物废弃物的化学成分
    1.1 苯丙素类
    1.2 黄酮类化合物
    1.3 甾体及其苷类
    1.4 有机酸及其酯类
    1.5 挥发性化合物
    1.6 糖类化合物
    1.7 其他
2 禾本科主要农作物废弃物的药理作用
    2.1 抗氧化作用
    2.2 降血脂作用
    2.3 降血糖作用
    2.5 抗肿瘤作用
    2.6 抗心血管疾病
    2.7 抗肝肾损伤
    2.8 其他
3 结语与展望

(7)天然香料内源性风险物质识别研究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烟用天然香料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1 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2 国外烟草界在烟用添加剂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3 植物中的天然毒素和生理活性成分
    4 近年来烟用天然香料在卷烟中的应用文献总结
    5 项目研究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烟用天然香料内源性风险物质识别评估方法的建立
    1 烟用天然香料内源性风险物质识别方法建立
    2 烟用添加剂热裂解方法建立
    3 烟用添加剂热裂解产物中苯酚定量分析方法建立
    4 烟用添加剂热裂解产物中苯并芘的定量分析方法建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灵香草中风险物质识别研究及其对卷烟安全性影响
    1 前言
    2 灵香草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3 灵香草浸膏的热裂解
    4 灵香草浸膏加入卷烟后对烟气七项成分的影响
    5 灵香草浸膏加入卷烟对烟气毒理学的影响
    6 灵香草浸膏中影响安全性的组分研究
    7 灵香草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8 改进加工工艺提高灵香草提取物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款冬花化学成分研究及其对烟气安全性影响
    1 前言
    2 款冬花浸膏的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3 模拟卷烟燃吸条件下款冬花浸膏的热裂解
    4 款冬花浸膏加入卷烟后对烟气七项成分的影响
    5 款冬花浸膏加入卷烟对烟气毒理学的影响
    6 款冬花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化学成分的毒理学研究
    7 化学成分的毒理学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滇刺枣化学成分研究及其对烟气安全性影响
    1 前言
    2 滇刺枣浸膏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3 滇刺枣浸膏的热裂解研究
    4 滇刺枣浸膏加入卷烟对烟气七项化学成分的影响
    5 滇刺枣浸膏加入卷烟后对烟气毒理学的影响
    6 滇刺枣的化学成分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部分化合物谱图
附录Ⅱ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玉米须化学成份及其降血糖活性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玉米须的化学成份
    1. 多糖类:
    2. 黄酮类:
    3. 皂苷类:
    4. 氨基酸类:
    5. 挥发性成分种类:
二、玉米须提取物对血糖代谢的影响
    1. 玉米须水提物对血糖代谢的影响:
    2. 玉米须醇提物对血糖代谢的影响:
    3. 玉米须多糖对血糖代谢的影响:
    4. 玉米须总黄酮对血糖代谢的影响:
    5. 玉米须总皂苷对血糖代谢的影响:
三、毒性

(9)玉米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最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2药理作用
3 结论

四、玉米须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会陈皮化学成分分析及提取工艺研究[D]. 李颖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2]玉米花丝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 宋有洪,吴菲,吴玉银,邓安,冯金枝,吴仁良,王志伟,陈翔,张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02)
  • [3]玉米须颗粒的制备及其对二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研究[D]. 樊俊超.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4]西红花近红外快速检测及不同干燥方式对其品质影响的研究[D]. 易浩君.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5]异叶败酱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和玉米须对Ⅱ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D]. 盛丽.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9)
  • [6]四种禾本科农作物的废弃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 潘王芸,邓家刚,侯小涛,秦健峰,郝二伟,杜正彩,谢金玲,韦玮,陈玫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10)
  • [7]天然香料内源性风险物质识别研究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D]. 杨叶昆. 云南大学, 2016(01)
  • [8]玉米须化学成份及其降血糖活性综述[J]. 丁琳,刘吉成,关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24)
  • [9]玉米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最新研究[J]. 陈耀章. 西部中医药, 2015(02)
  • [10]玉米须水煮液乙醚萃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J]. 金振国,陈凤英,庄肃凯. 商洛学院学报, 2014(06)

标签:;  ;  ;  ;  

玉米丝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