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镇居民社区建设评价调查分析

南京市城镇居民社区建设评价调查分析

一、南京城市居民对社区建设评价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于秀[1](2021)在《南京市X国际社区建设中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启示》文中认为我国的外籍人士逐年增加,他们选择居住地时,更多的考虑住在中国社区。我国国际社区建设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在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南京的国际社区试点初步发展,同样面临很多的问题。我国对国际社区建设的实务操作研究相对较少,国际社区建设要解决中外居民矛盾、居民参与积极低、缺乏专业服务的支持等问题。国际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完善社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同时也要加强培养社区居民的社区治理能力以及增加社区居民的文化交流。本文以X国际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方式,基于南京X国际社区综合服务项目对X国际社区进行介入。从社会支持理论、多元文化视角和地区发展模式等不同理论视角分析如何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建设国际社区。本研究发现,X国际社区在建设中存在居民与社区管理人员、中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存在矛盾,社区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低以及社会工作认知度低等问题。国际社区建设中的社会工作服务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逐步完成空间氛围、社区服务、文化交流和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建设工作。通过对小组活动的评估发现,此次国际社区建设的介入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成效,在缓解社区居民与社区管理人员的矛盾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际社区的中外居民沟通与交流。为进一步提升国际社区建设的成效,营造宜居国际社区,笔者认为,尚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拓展参与渠道,鼓励中外居民能够积极参与社区组织和策划的活动;第二,搭建社区治理平台,实现大家共治共享;第三,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推动社区文化融合;第四,提升社工专业能力,发挥社工引领作用。

徐精哲[2](2021)在《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社区的整合扩张,人们对居住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目前对于老旧社区的改造提升已经成为各个城市的建设重点。社区空间活力作为社区生命力的体现,是城市整体空间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社区空间活力的高低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的活力和生命力。本文以南昌市改造后的桃苑社区为例,与传统老旧社区工贸一村桃园小区社区作比较,构建社区户外空间活力评价指标,运用语义分析法设计调查问卷,调研两个老旧社区空间、环境、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于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心理感知评价。将得到的两个老旧社区空间活力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老旧社区户外的环境、空间、文化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以南昌市工贸一村桃园小区为例针对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提出合理的改良方法与空间活力提升策略。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按照理论研究、评价研究、策略研究主线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理论研究,通过查阅数据库以及阅读相关政策文件分析老旧社区现状,明确当下老旧社区户外空间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空间活力的提升作主要为切入点,借助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对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活力展开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空间活力现状的归纳整理,以及从需求层次理论、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公共空间活动类型等空间活力相关理论基础对空间活力进行分析,掌握空间活力研究现状整体情况,为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活力提升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评价研究,以第一部分整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关于空间活力的相关文献为基础,整理归纳评价指标并构建社区户外空间活力评价体系、设定评价尺度。在发放问卷前先进行预调研,发放少部分评价指标问卷给专业人员(包括高校教师、本科以上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城乡规划及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学生),对问卷的评价指标进行验证,保证问卷的有效性。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地调研,记录研究对象的空间环境状况、人群活动情况、户外空间活动聚集点以及相关配套设施。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居民的个人情况以及对居住区空间、环境、文化方面评价要素的整体满意度。通过对两个社区记录情况及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活力现状问题总结,即社区空间利用率不高、无法满足多样化人群的使用需求、对空间使用者的需求缺乏重视这三个方面。第三部分策略研究,基于第二部分评价研究后归纳总结出的问题,以南昌市工贸一村桃园小区为例提出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活力提升中的改造策略与建议。空间方面提出营造良好的空间可达性、增加社区中可用于正式交往的空间包括设计多样化空间以及完善空间设施两方面、缓解社区的交通问题;环境方面提出的策略为提升环境美感度以及增加社区户外空间绿化率两方面;文化方面提出增加社区户外空间文化小品,提高社区归属感、营造特色空间满足精神需求的策略。本文遵循理论研究、评价研究、策略研究的研究思路依次递进,从理论基础的分析到构建出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再到提出策略环环相扣,旨在探寻老旧社区户外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为老旧社区的居民创造宜人且舒适的环境氛围,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社区归属感,促进城市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张峰筠[3](2021)在《渉入度、心理收益对举办地居民品牌赛事支持意向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运动健康理念的进步,大型体育赛事逐步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赛事的举办会对城市产生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影响,其对城市发展的独特功能和作用逐渐被各地政府重视。但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各地办赛的综合效益并没有完全显现,甚至还可能引起一系列社会民生问题。如何有效实现与提升赛事社会效应,促进赛事与城市和谐的发展,更应引起各方重视。举办地居民作为体育赛事的主要社会活动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在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他们的态度是赛事社会影响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体育赛事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条件之一。近年来,有学者从居民心理感知的微观角度发现赛事心理收益是居民对体育赛事态度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其具体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中,在我国国情、民情与文化的现实情境中,本土居民对赛事的心理收益感知、表述与内涵的研究还非常匮乏,尤其是心理收益对赛事态度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并没有得到更多论证。另外,学者们认可赛事渉入度与心理收益之间存在关联,但渉入度是归纳在心理收益范畴,还是某种引起心理收益感知差异的影响因素,两者之间的影响机理仍然存在模糊,也没有更多的理论与实践论证结果。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从赛事举办地居民视角出发,尝试从态度理论、渉入度理论、信息精细加工理论、情绪理论等不同理论角度解释居民态度的构成和相互作用,为居民赛事态度赋予新的内涵,以品牌体育赛事为实证案例,从赛事社会影响之内部微观视角即心理感知角度,探索我国居民赛事心理收益的实际体验,寻找居民赛事支持态度形成的具体路径。研究以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质性研究全面分析在我国国情和赛事体系下,居民对品牌赛事心理收益的具体感知与维度,完善居民品牌赛事心理收益的测量量表;通过定量研究,以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为案例,分析举办地居民赛事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意向的相互关系,验证假设模型,探究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对已有心理收益理论模糊部分作出补充。以便在我国实际情况下,更贴切地解释居民赛事心理收益及态度的形成,为发挥赛事社会影响及效益、促进赛事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良性互动、保证赛事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结果:(1)居民赛事态度由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意向三个成分共同构成与影响。其中本土居民对品牌赛事的心理收益包括国际形象提高带来自豪感、社会归属加强及社会互动带来情感满足、赛事激情带来良好感觉、城市激情带来良好感觉、城市(社区)产业发展及改善基础设施带来自豪感5个维度。(2)渉入度对赛事心理收益有显着正向影响。(3)心理收益对赛事支持意向有显着正向影响。(4)渉入度不直接对支持意愿产生影响,而是通过心理收益的传导作用影响支持意愿。(5)心理收益在渉入度与支持意愿关系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6)不同特征的居民群体在部分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意向感知及影响路径中存在显着差异。研究建议赛事举办应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通过高质量办赛有效提高居民的城市感知与城市热爱,提升居民品牌赛事常态化和体育生活化水平,进而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品牌赛事活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支持感,具体建议:(1)积极拓展居民赛事渉入渠道。保障居民对品牌赛事举办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收益权,优化居民在品牌赛事全流程中的“主人翁意识”;多渠道、多角度了解赛事举办地居民的核心诉求和相关需要,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参与、互动与表达机会。(2)努力增强居民品牌赛事心理收益。积极引导,有效培育,合理优化居民在办赛中的心理获得和良性情绪,尤其将城市形象提升、基础设施改善、配套产业发展等赛事正外部性影响进行广泛宣传,以启发、提升民众对于办赛的自豪情绪,将“谋城”、“谋赛”和“谋己”形成有效关联,提升民众的获得感;通过创新、开发和丰富赛事维度及衍生活动,保持品牌赛事新颖性与吸引力,提升民众的“赛事激情”、“城市激情”和“社会归属与互动增强”,通过体育项目培育、赛事文化沉淀来进行深层次的激发,鼓励居民体会、融入、认同赛事独特魅力进而在赛事的价值认同、社会认同、收益认同等方面产生共鸣,积极获得愉悦、满足的心理感觉。(3)充分注意不同人群影响差异。多样化、细致化、个性化、精准化地开展宣传、组织、活动、参与、培训、教育,提高各类型居民对匹配类型品牌赛事的参与热情与心理收益,进而形成支持态度。

潘博[4](2020)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和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如《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等。将城市基层党建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紧密衔接起来,以发挥党组织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党的基层政权、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绩效,是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所共同面临的重大现实议题,也是亟待学术界予以系统、深入探讨的理论命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将城市基层党建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紧密衔接的具体形式,一般呈现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这一模式。不同于西方“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关系模式,中国的“国家-社会”呈现出“政党-政府-社会”三分的关系模式。中国共产党依托该关系模式,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核心性的主导作用,以强化国家能力的方式提升着治理绩效;而且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政治立场的政党,这一核心的政治价值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理念存在着高度的内在契合,能够保障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因此,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中国之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契合中国独特的国情、党情和社情的治理模式,同时也呈现出有别于西方社会治理模式的显着特征和巨大优势。从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本质属性审视,我们可以将其界定为特定形态的政治系统;而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党建引领”,可以被视为城市基层党组织的特定政治功能。政治系统的生存、发展和作用,需要通过获取不断信息、能量来达成;而这要求政治系统不仅需要不断调适、优化自身的结构,也需要持续与外部环境进行良好、有效的互动。鉴于此,城市基层党组织实现“党建引领”政治功能的前提和关键,在于明确与外部环境展开良好互动的有效途径,即充分结合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逻辑,并将其融入到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之中,以期实现“‘党建引领’的政治功能”和“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逻辑”之间更为精准、有效的衔接。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格局呈现出党的领导发挥自上而下的整合作用、多元主体围绕治理目标展开协同合作和强调治理主体履行自身责任三方面显着特征,这也是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未来发展的关键着力点。相较于协同治理、网络化治理、多中心治理和合作治理等社会治理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因为其在强调自上而下的有效整合、以协调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发挥权威性主体的主导作用和对各项治理要素的无缝隙整合等方面,与我国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格局和关键特征最为契合,而且该理论的理论内涵最为丰富,所以可以将整体性治理视为最适合描述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情境和阐释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逻辑的治理理论。结合整体性治理的基本内涵和作用机制,可以将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逻辑归纳为:在“党建引领”的积极作用下,以强化自上而下的有机统合打破碎片化治理的“多中心”倾向,通过协调主体间关系建设“共建”、“共治”的治理格局,并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政治立场的基础上推进治理成果的社会共享。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逻辑为归纳和建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奠定了基础。只有将治理逻辑融入到”党建引领”的运作逻辑中,才能保证运作逻辑真正契合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情境、现实需求和客观规律,使运作逻辑更加具有现实指向性、情境针对性和内容系统性,从而在“党建引领”的运作逻辑中实现“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充分结合。对于城市基层党组织而言,这是自身政治功能的发挥,是在城市中的执政行为,也是自身政治目标和政治主张的实现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归纳为:城市党组织通过自身的执政行为,将政策目标、治理需求、组织结构和机构职能等要素统一纳入整体性的框架中,以协调、整合、信任和责任为着力点实现城市基层社会的“良好治理”的治理目标、进而实现自身政治目标和政治主张的过程。该运作逻辑为构建强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党建引领”的具体实践路径,奠定了结构性框架、主导性价值观念、治理原则导向和整体思路等学理基础。诚然,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所明确的,是我国城市基层党建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构想和重要导向;但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而言是很重要的,这凸显出总结相关实践经验并整合到实践路径之中的重要性。从相关的既有经验审视,我国在单位制时期,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所呈现的发挥精英人物的积极作用、培育邻里间稳定的熟人关系等经验,可以被适当转化、整合到当前的“党建引领”之中;从近些年“党建引领”的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和珠海市“青春党建”等优秀案例中,可以汲取关于“党建引领”优化治理资源获取配置、动员和组织治理参与的优秀经验;而在批判地借鉴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适当汲取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活动经验,以及美国城市社区治理中重视公民和社会组织作用等经验。由于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党的执政环境变化和社会原子化加剧等一系列变化,城市基层党组织在发挥协调、整合、信任和责任作用中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这些现实问题不仅包括一些党组织自身的问题,亦涵括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情境中出现的可能弱化“党建引领”政治功能的所有其他问题。通过对相关的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当前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部分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存在着一定的阻碍、一些治理要素处于高度离散化状态、部分社会场域内存在信任水平过低的现象、部分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存在失责现象等四方面问题,这意味着城市基层党组织需要通过构建有效的实践路径来应对来自自身和治理情境的双重挑战。当然,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不仅提供了问题导向,同时也是强化“党建引领”的良好契机。因此,应当依循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这一框架,以现实问题为问题导向,结合中外相关治理经验,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为依归,从“以党建引领强化对治理中信息共享、社会认知和利益关系的协调”、“以党建引领对科层制行政体制、城市治理空间和社会中产阶层的整合”、“以党建引领强化互信的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以党建引领强化多元协同监督、强化问责机制实效和培育责任文化促进履责”等四个方面构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虽然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的政治过程,但从其坚持党的执政地位和作用、符合中国独特的基本国情、契合社会治理发展规律等方面审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党建引领”能够不断从协调、整合、信任和责任四个方面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实现党建引领下城市基层社会的“良好治理”目标,并实现“强化党的城市基层政权”和“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绩效”的双向互促,从而最终使“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成为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强化“中国之治”的国际话语地位的重要途径。

汪徽[5](2020)在《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加凸显。低收入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的短板,关注低收入群体,坚持公平正义,不仅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城市空间不断重构和扩张、现代交通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体移动性大大增强,个体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研究呈现更多的复杂性。以往社会空间分异主要关注居住空间,忽略个体因工作、学习、社交、娱乐、私事等目的利用的城市其他空间,从居民日常生活上看,仅从居住空间分析社会空间分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基于个体时空间行为的微观视角,从个体日常行为规律和活动空间特征、城市空间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可达等三个方面,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比低收入群体和非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的差异,试图勾勒出我国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空间分异现状,总结低收入群体当前社会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平正义的城市策略提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总结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从时间、空间、移动三个方面对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进行总结。在时间分配上,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在工作中会穿插更多其他活动,其活动节奏呈现出“破碎化”的特征;在空间特征上,离家1km范围内区域是低收入群体最常利用的城市空间,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的工作活动更集中在老城、内城和家附近空间;在移动性上,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距离较短,单程出行耗时少且出行花费较低,出行频率较低,且日常出行高度依赖公共交通,体现出低收入群体移动性和机动性的不足。(2)从活动空间特征和城市空间利用两方面分析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现状。一方面,基于“四个维度,六个指标”的分析框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上,相较于非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活动范围小,户外活动时间偏少,户外活动空间单调,出行高度依赖交通工具;社区层面,老城传统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和非低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差异不显着,内城单位社区内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在广度和强度上有一定差异,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不同收入群体在活动空间的四个维度上都有明显异质性。另一方面,对不同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在内城空间的利用上差异没有统计上的显着差异,但是郊区空间的使用上差异显着;分社区层面,内城传统社区的不同收入居民在城市空间使用上差异不明显,单位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对本地空间更加依赖,保障房低收入居民在三类社区中最依赖本地空间。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对居民利用城市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并非是影响所有居民使用城市空间的显着因素,内城收入居民即便收入不同,在城市空间利用上并没有显着差异,但是收入却是影响郊区居民城市空间利用的显着因素,说明郊区不同收入群体存在明显的活动空间分异。此外,社会经济属性和建成环境也是影响了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因素。(3)基于个体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框架分析低收入群体社会排斥现象。从个体微观视角构建设施可达性的量化评估方法,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低收入群体的设施可达性进行评估。总体层面上看,低收入群体对设施和服务的整体获取水平明显低于非低收入群体,在调查的15类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群体使用公共交通和商业设施的机会显着低于非低收入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设施是问卷调查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设施,实际也是提高居民移动能力的最重要设施,公共交通设施获取机会不足会直接增加低收入群体被社会排斥的风险。社区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对设施的可达性有一定的差异,老城传统邻里和内城单位社区居民的设施可达性显着高于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在所有设施的可达水平均为最低。构建回归模型对影响个体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可达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只影响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机会,居住在郊区的低收入居民社会机会获取不足,日常生活遭受了明显的社会排斥,相较之下,居住在老城和内城的低收入群体在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上相对公平。研究揭示了居住区位对个体利用城市机会、避免被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构建了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个体行为视角下的社会空间分异在国内外学界才刚起步,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时空行为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本研究在对社会空间分异、社会排斥、活动空间、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相关理论详细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个方面,两个层面”的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拓展社会空间研究思路。第二,优化了微观视角下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的量化分析方法。一方面,提出基于个体日常活动出行日志和POI数据,构建了基于个体的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技术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体之间的不同类型设施和总体设施可达性对比、还适用于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设施可达性对比。另一方面,区别以往时空研究中在分析影响因素时多采用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本研究在建模分析上做了模型选取、自变量因变量选取、分析策略三方面的优化,提高了分析精度,区分了收入、区位及其他因素对居民时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更加精细化。第三,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我国低收入群体虽然都有收入低下这一共性特征,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低收入群体的成因非常复杂,将低收入群体作为均质群体分异难以解释其内部不同亚群的时空需求和社会空间特征。本研究在对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分析时,不仅考察整体层面和非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还基于区位和社区类型将受访者分为不同亚群,比较其活动空间和与城市空间利用差异,研究结论说明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存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异质性,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

丁潇颖[6](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杨洋[7](2020)在《组织力: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研究》文中指出理论研究对接党中央提出的要求,把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纳入学术视野是一项现实任务。目前有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研究正处于积极发展阶段,主要分为理论性和实务性研究,一是对组织力内涵、内容等理论建设和讨论,二是对如何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性建议。这两种研究的方式和思路是未来一个阶段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然而,影响组织力的制约因素以及对其进行观察的方式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也就是说,连接二者之间的“桥梁”性研究可能是未来的重点之一。尽管组织力的研究热潮源自于十九大报告,但这一理论背后有着丰厚的思想渊源、理论论述和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组织力这一概念,也根本不可能为中国发展实际提供直接的思路,但他们的思想包含有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力理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有关党的支部建设、组织建设、人民史观等等思想,是无产阶级政党加强组织力建设的思想指南,对中国共产党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新时代实践具有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组织力建设发表过一系列的论述,为十九大形成组织力重大命题奠定了重要基础。党在对自身理论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组织力”这一党“**力”体最新的话语表达,为指导实践提供了话语支撑。十九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组织力命题推向深入,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部署的宏观背景下,全党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顶层设计与战略决策相结合的方式,为组织力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历了初步探索、全面推进和新的起点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基层党组织建设都在不断推进。党中央持续加强部署城市基层党组织各项建设,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科学实践,街道社区党组织在队伍建设、组织架构、主要职责等方面的规定更加合理更加精准。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探索中形成了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的特色党建形式,在此基础上逐渐构建起“1+2”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体制、“三三制”社区党建管理模式,这些兼具创新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方式,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保障,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研究选择了上海几个社区进行调研,辅以官方文件等相关资料,深入社区中观察社区党组织在自身建设和引领社区建设的各项状况,探讨和分析制约当前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的影响因素。上海市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居民社区,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也有着普遍性,经过初步调研和比较,最终决定选取四个社区开展进一步观察,分别为:一个历经了由差向好“根本性”扭转的大型社区、一个市中心老公房社区、一个市中心的纯商品房社区和一个兼具前三个社区部分特色的近郊商品房社区。组织力在这四个社区中呈现出强弱各异且有两极分化等的趋势。结合理论与实际,社区党组织组织力的强弱主要与党组织自身组织建设、功能建设,以及在社区中传播政党文化和树立政党权威有关,这样的观察结果就构成了制约组织力提升因素的分析框架,不仅对应着现实,也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相互照应。从主体性因素来看,主要是组织建设和功能建设问题。组织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各项建设的根本,其中带头人队伍和组织体系建设是首要因素。具有很强个人能力和党性原则的干部队伍,能够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具有科学合理和不断优化的组织结构能够为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功能建设的弱化必然导致党组织整体上的逐步弱化。自建立以来,党就凭借自身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发挥各项功能,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社区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必须以更新的时代任务为契机,按照党中央的精神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大力拓展以服务为中心的各项政党功能建设,在实现政党功能中提升党员素质,在推动自身对社区的有效领导和有效服务中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提升自身的组织力。从政党文化因素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发挥其从内部支撑向外部传播的问题。党的先进文化是党组织各项建设的价值支撑,这为推动服务型党组织的构建以及向外科学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力量。文化是党和国家建设的推动性因素。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今,一些错误价值取向和腐朽文化不断冲击着党的先进文化体系,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危害。在城市社区,党组织必须不断传播优秀的政党文化,才能抵制各类错误价值取向和腐朽文化,形成以党的文化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形成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通过文化的传播,在社区形成政党文化与其他优秀文化的良性互动,推动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从政党权威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共同体问题。面对逐渐形成的原子化社会,党组织需要通过树立权威的形象,将持续分化的基层社会弥合起来。缺乏认同的社区难以跟上党组织各项建设的脚步,党组织的发展也缺乏强有力的支撑,这就形成了边缘化的态势。因此,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增强其认同感是树立政党权威的根本。从社区角度出发,需要通过物理空间、组织空间和关系空间的建构,形成以党组织权威和核心的共同体,才能实现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提升。组织力的提升需要有效地破解思路。第一,增强队伍建设和组织结构优化是组织建设的主体内容,也是其他几项思路的基本前提。只有选优配强党组织的带头人队伍,才能为不断扩大的党组织工作覆盖面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撑,才能不断满足来自党中央和社区两个方向上的合理期待。第二,强化功能建设是党组织开展有效服务的基本方式,对内的监督管理和规范方面、对外的服务整合和动员方面是社区党组织功能建设的重点,也是组织力提升的重要内容。第三,政党文化具有影响社区的持久性力量,厚植政党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和科学的传播将为凝聚社区,特别是为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供根本的精神依托。第四,在政党权威的建构下,党组织组织力将实现主动式和协同式的有效提升。尽管破解组织力难题的思路还有许多,但这几种思路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城市社区党组织提升组织力较为主要的优化路径。

芮菁[8](2020)在《城市空间的生态文化传播与居民地方认同研究 ——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进行生态文化传播,改善城市生活?可以在城市空间建设中找到答案。当前中国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进程中体现出富有创造力、想象力、健康生态的复合型空间构造趋势。城市生态空间是后工业文明的产物,它与工业文明的认知性、工具理性、功能主义观念解绑,与当代生态文化的深度认知、环境伦理传播、对自然的身心体验趋势相结合。玄武湖公园是南京市内最大的生态园林,自1928年对外开放以来,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南京人的成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空间。本文从非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路径出发,将玄武湖公园视为媒介,探讨其生态文化传播内涵及其对居民的地方认同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作为媒介的城市生态空间可以嵌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在满足人的日常性空间需求的过程中传递城市生态文化理念,并通过打破城市空间对阶层的分化、弥合社会鸿沟等途径,促进社会沟通与合作,继而在强化市民对于城市空间价值、历史文化以及城市管理理念的认知基础上提升其地方认同感。调查数据表明,居民人口特征对玄武湖公园的生态文化内涵的感知和地方认同有不同的影响;空间媒介在“心灵滋养”和“共享互利”的生态文化传播内容正向影响地方认同;大众媒介接触正向调节居民对生态空间“共享互利”生态文化内涵的感知和地方认同的关系。城市生态空间是一种媒介,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在不断向城市居民传播生态伦理与环境意识的同时,又被不断地塑造和建构。城市居民在空间内相遇、交流,空间既是承载社会活动的容器,也成为了居民自我建构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权力意识形态潜伏在空间之中,与城市居民共同塑造了新的中国都市理想生活文本。

张宋湉[9](2020)在《基于步行出行特征及需求的适老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老龄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中国的老龄人口规模也不断扩大,养老压力日益凸显。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出行特征及出行方式的转变使得其对城市发展提出更多需求,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面主要反映为对功能配置的多元需求及空间布局的步行可达需求。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趋势下,社区的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保障尤为重要。同时,面对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发展转型新要求及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而日益增长的居民需求,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实践越发受到社会的关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作为老年居民日常活动的重要载体,其配置是城市住区规划建设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承载居家养老功能不可缺少的一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论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及主要评价视角进行梳理,明确研究路线,并通过对国内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关技术管理规定中对设施功能配置的控制指标的对比总结,以及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对居民出行影响作用研究的梳理,从控制指标层面及空间布局层面归纳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关研究指标。在此基础上,选取南京市老城中心区、老城边缘区及新城中心区的24个样本生活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老年居民社会经济属性、设施需求满意度及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方面进行相关调研,利用SPSS软件先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老年居民设施需求满意度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关键变量,并依据描述满意度与设施配置变量影响规律的多元线性方程构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适老性评价体系。最后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基于适宜的设施需求满意率,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关键变量提出建议值,从控制指标层面及空间布局层面提出适老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策略,并尝试构建基于设施分级配置的适老性社区生活圈体系。研究表明,保障性设施分布密度、生活购物类设施面积及养老保障类设施可达距离值三个变量对老年居民设施需求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保障性设施的分布密度及生活购物类设施面积的指标数值越高,养老保障类设施可达距离值越低,老年居民设施需求满意度越高。

白家维[10](2020)在《基于差异化需求的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少城市社区公服设施的配置由于过去缺乏对社区居民差异性需求的研究,渐渐与不同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显现出不适应,社区公服设施的供给能力不能满足居民的差异化的需求。在当前注重质量和品质的内涵式城市发展语境下,社区公服设施的品质的提升是其中重要一环。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居民差异化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选取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基于居民差异化需求视角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研究主要包括居民差异化需求呈现、社区公服设施现状与居民差异化需求匹配性研究及社区公共服务优化策略研究三个部分内容。论文首先梳理当前国内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社区公服设施配置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由此自定研究思路,并对当前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从规划方法、标准解读和案例借鉴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进而对未来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趋势做出研判。其次,以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三原县社区基本建设情况和社区特征,选取代表四种不同类型的典型社区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和实地访谈获取居民对设施公服设施的使用情况和需求情况,总结不同类型社区之间居民差异化需求的典型特征,并对居民未来公服设施的需求进行研判;再次,结合当前社区公服设施的建设情况,分析设施供给现状与居民差异性需求的匹配性,并对造成当前供需关系现状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在提出优化原则和优化路径前提下,从整体性和分类别两个角度对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提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策略。

二、南京城市居民对社区建设评价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城市居民对社区建设评价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市X国际社区建设中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1.5.1 概念界定
        1.5.2 相关理论基础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际社区建设现状
    2.2 国际社区建设的问题与挑战
    2.3 社会工作介入国际社区建设
    2.4 国际社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2.5 文献评价
第3章 X国际社区现状
    3.1 X国际社区概况及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3.1.1 X国际社区概况
        3.1.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3.2 X国际社区建设的问题分析
第4章 社会工作介入X国际社区建设的过程
    4.1 社会工作介入X国际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1.1 社会工作介入X国际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4.1.2 社会工作介入X国际社区建设的可行性
    4.2 社会工作在X国际社区建设的角色
    4.3 项目背景
        4.3.1 机构简介
        4.3.2 项目简介
    4.4 服务方案与服务实施
        4.4.1 服务方案
        4.4.2 服务实施
    4.5 服务成效评估
        4.5.1 过程评估
        4.5.2 结果评估
        4.5.3 效果评估
第5章 社会工作介入X国际社区建设的反思与对策
    5.1 社会工作介入X国际社区建设的反思
    5.2 社会工作介入X国际社区建设对策
        5.2.1 拓展参与渠道,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活动
        5.2.2 搭建社区治理平台,多元共治社区
        5.2.3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推动社区文化融合
        5.2.4 提升社工专业能力,发挥社工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层面对老旧小区的重视
        1.1.2 老旧社区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1.3 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急需提升活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关于空间活力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关于空间活力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术语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及含义界定
        2.1.1 老旧社区
        2.1.2 户外公共空间
        2.1.3 公共空间活力
    2.2 空间环境活力相关理论基础
        2.2.1 需求层次理论
        2.2.2 环境心理学
        2.2.3 环境行为学
        2.2.4 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活动类型
    2.3 相关案例研究
        2.3.1 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市拜克住宅区
        2.3.2 上海市创智农园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
    3.1 语义分析法
    3.2 活力评价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3.2.2 设定评价尺度
        3.2.3 问卷设计与实地调研数据获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活力调查与评价分析
    4.1 研究对象选取
    4.2 研究对象实地调研
        4.2.1 工贸一村桃园小区
        4.2.2 桃苑社区
    4.3 问卷数据获取情况
        4.3.1 数据获取
        4.3.2 数据整理
    4.4 数据检验与分析
        4.4.1 数据检验
        4.4.2 比较分析
    4.5 老旧社区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4.5.1 社区空间利用率不高
        4.5.2 无法满足多样化人群的使用
        4.5.3 对空间使用者的需求缺乏重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贸一村桃园小区户外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
    5.1 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方面
        5.1.1 提高空间可达性
        5.1.2 增加社区交往空间
        5.1.3 缓解交通问题
    5.2 社区户外空间环境方面
        5.2.1 提升环境美观度
        5.2.2 增加户外空间绿化率
    5.3 社区户外空间文化方面
        5.3.1 增加文化小品,提升社区归属感
        5.3.2 营造特色空间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实地调研南昌市老旧社区汇总
笔者读研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渉入度、心理收益对举办地居民品牌赛事支持意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2.1 现有研究概述
        1.2.2 研究问题聚焦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的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赛事影响与居民态度
    2.2 居民赛事态度的相关研究
        2.2.1 态度的定义及内涵
        2.2.2 态度的影响因素
        2.2.3 小结
    2.3 赛事渉入度及其对态度的影响
        2.3.1 渉入度定义及内涵
        2.3.1.1 渉入度的概念界定
        2.3.1.2 渉入度的分类
        2.3.2 渉入度的测量
        2.3.3 渉入度相关影响研究
        2.3.3.1 渉入度的前因
        2.3.3.2 渉入度的后果
        2.3.3.3 渉入度在体育赛事领域的相关影响研究
        2.3.4 渉入度研究趋势
        2.3.5 小结
    2.4 赛事心理收益及其对态度的影响
        2.4.1 心理收益的背景及内涵
        2.4.1.1 心理收益的概念界定
        2.4.1.2 心理收益的特点
        2.4.1.3 赛事心理收益及内涵
        2.4.2 赛事心理收益的测量及实证
        2.4.3 赛事心理收益的影响因素
        2.4.4 赛事心理收益、社会影响与态度的关系
        2.4.5 小结
    2.5 行为意向与态度
    2.6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6.1 态度ABC模型理论
        2.6.1.1 理论内容
        2.6.1.2 理论应用
        2.6.2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2.6.2.1 理论内容
        2.6.2.2 理论应用
        2.6.3 情感理论
        2.6.3.1 理论内容
        2.6.3.2 理论应用
        2.6.4 社会交换理论
        2.6.4.1 理论内容
        2.6.4.2 理论应用
        2.6.5 行为意向理论
        2.6.5.1 理论内容
        2.6.5.2 理论应用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举办地居民赛事支持意向影响路径探索
    3.1 研究设计
        3.1.1 质性研究方法
        3.1.2 Nvivo质性分析软件介绍
        3.1.3 质性分析流程
    3.2 数据收集、编码与提炼
        3.2.1 文献分析
        3.2.2 访谈分析
        3.2.2.1 居民访谈分析
        3.2.2.2 相关管理者访谈分析
        3.2.3 网络文本分析
        3.2.4 饱和度及有效性检验
    3.3 模型变量解析与关系构建
        3.3.1 举办地居民赛事涉入度维度及内涵
        3.3.2 举办地居民赛事心理收益维度及内涵
        3.3.3 举办地居民赛事支持意向维度及内涵
        3.3.4 理论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假设提出与研究模型的构建
    4.1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与假设
        4.1.1 渉入度与心理收益的关系
        4.1.2 渉入度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
        4.1.3 心理收益与行为意向的关系
        4.1.4 心理收益的中介关系
        4.1.5 居民类型的差异性
    4.2 研究模型的构建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问卷设计与预调研
        5.1.1 变量测量量表
        5.1.2 量表专家咨询修订
        5.1.3 预调研与检验
        5.1.3.1 预调研数据获取
        5.1.3.2 问卷检验与提纯
    5.2 正式调研
        5.2.1 案例选择
        5.2.2 数据收集
        5.2.3 统计方法
    5.3 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5.3.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5.3.2 样本数据信度效度检验
        5.3.2.1 样本数据信度检验
        5.3.2.2 样本数据效度检验
        5.3.2.3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
        5.3.3 调查样本现状分析
        5.3.3.1 举办地居民渉入度现状分析
        5.3.3.2 举办地居民心理收益现状分析
        5.3.3.3 举办地居民支持意向现状分析
    5.4 模型检验与假设验证
        5.4.1 总体模型适配度指标
        5.4.2 模型主要路径假设检验
        5.4.3 心理收益的中介效应
        5.4.4 人口变量检验及方差分析
    5.5 实证研究检验结果
第6章 研究分析与结论
    6.1 渉入度、心理收益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6.2 渉入度、支持意向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6.3 心理收益、支持意向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6.4 心理收益中介影响效应分析
    6.5 不同特征居民的差异
    6.6 研究主要结论
第7章 研究启示与展望
    7.1 理论启示
    7.2 实践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调查问卷
附件2:居民访谈提纲
附件3:管理者访谈提纲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城市基层社会中党的建设相关研究
        (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
        (三)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
        (四)对既有研究的评析与总结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党建引领
        (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三)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二、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政党功能理论
        (二)国家治理理论
    三、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分析框架
        (一)“党建引领”是城市基层党组织重要的政治功能
        (二)我国城市基层社会中的治理逻辑
第二章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生成机理
    一、“政党-政府-社会”模式下党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导性作用
        (一)不同的现代国家衍生路径:党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前提
        (二)“政党-政府-社会”关系模式及其分析框架的提出
        (三)党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导性作用
    二、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治理历程中党的领导的核心地位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基层社会的管理/治理历程
        (二)坚持党的领导: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治理的成功关键
    三、依据“以人民为中心”政治立场达成治理的核心价值目标
        (一)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价值
        (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政治立场与治理价值的内在契合
第三章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
    一、协调逻辑:打破治理主体间的协同障碍
        (一)以对治理资源的吸收、整合与调配能力来协调治理资源配置
        (二)以“刚性”+“软性”相结合的协调方式强化协调能力
        (三)以主流治理文化潜移默化地协调个体行为和主体间关系
    二、整合逻辑:推动治理要素形成有机整体
        (一)整合目标:型塑政社互嵌的一体化结构
        (二)整合形式:发挥“元治理”主体的积极作用
    三、信任逻辑:为主体间合作提供社会资本支持
        (一)以执政合法性补强城市基层社会的政治信任存量
        (二)以政治信任提升城市基层社会的社会信任水平
    四、责任逻辑: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履责保障
        (一)以问责机制嵌入推动基层党组织履责的内在逻辑
        (二)以问责机制嵌入推进“党建引领”的关键着力点
第四章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可借鉴的相关经验
    一、“后单位”时代对单位制经验的汲取和转化
        (一)充分发挥社会中精英人物的积极作用
        (二)邻里间形成了稳定的熟人社会关系
        (三)对单位制经验的借鉴
    二、国内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借鉴
        (一)以“党建引领”协调资源获取和配置的案例
        (二)以“党建引领”组织和动员治理参与的案例
    三、对国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相关经验的理论借鉴
        (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经验借鉴
        (二)美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相关举措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部分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存在着一定的阻碍
        (一)部分场域的信息壁垒导致主体间的协同阻碍
        (二)部分社会主体的认知偏差导致协同阻碍
        (三)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导致协同阻碍
    二、一些治理要素处于高度离散化状态
        (一)政府机构“条块分割”导致政府治理要素的离散化
        (二)权责不对等导致城市社区组织统合能力弱化
        (三)中产阶层的治理参与意愿和水平依然偏低
    三、部分社会场域内存在信任水平过低的现象
        (一)一些居民对基层政府和“过度行政化”社区缺乏信任
        (二)一些居民对治理活动中的其他社会成员缺乏信任
    四、一些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存在失责现象
        (一)一些党员干部存在形式主义问题
        (二)少数代理方存在贪污腐败的现象
第六章 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
    一、提升对治理中信息共享、社会认知和利益关系的协调水平
        (一)以党建引领推动治理信息的共享与协同
        (二)以党建引领强化社会认知的调适与型塑
        (三)以党建引领推进利益关系的协调和优化
    二、强化对科层制行政体制、城市治理空间和社会中产阶层的整合
        (一)以党建引领推动对科层制行政体制的有机整合
        (二)以党建引领推动对城市治理空间的有机整合
        (三)以党建引领推动对中产阶层的有机整合
    三、以培育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提升信任存量和增量
        (一)以强化情感纽带和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政治信任
        (二)以型塑诚信文化和强化居民接触培育社会信任
    四、以强化多元协同监督、提升问责机制实效和培育责任文化促进履责
        (一)型构针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同监督体系
        (二)以科学问责决策和用好问责结果强化问责实效
        (三)培育政府和行政化社区内的责任文化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进入快速转型阶段
        1.1.2 贫富差距加大和新城市贫困阶层的产生
        1.1.3 坚持公平正义,关注低收入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1.4 时空行为是透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视角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城市低收入群体
        1.3.2 时空行为
        1.3.3 社会空间
        1.3.4 社会空间分异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和文章结构
        1.6.1 技术路线
        1.6.2 文章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框架构建
    2.1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
        2.1.1 社会分层理论
        2.1.2 中国低收入群体所在社会阶层及资源占有
        2.1.3 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分异
        2.1.4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启示和小结
    2.2 社会排斥理论
        2.2.1 社会排斥理论内涵
        2.2.2 社会排斥和贫困
        2.2.3 个体可达性和社会排斥
        2.2.4 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联系
        2.2.5 社会排斥理论启示和小结
    2.3 时空行为方法论
        2.3.1 行为地理学理论
        2.3.2 时间地理学理论
        2.3.3 活动分析法
        2.3.4 时空行为方法论小结
    2.4 活动空间理论
        2.4.1 活动空间的概念
        2.4.2 活动空间分异理论
        2.4.3 活动空间的刻画
        2.4.4 活动空间和个体可达性测度
        2.4.5 活动空间理论小结
    2.5 基于时空行为的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理论框架
第三章 案例选择、社会调查和数据库构建
    3.1 中国低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发展
        3.1.1 民国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
        3.1.2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7)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期(1987-至今)
        3.1.4 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小结和启示
    3.2 案例选择
        3.2.1 研究范围和南京城市空间划分
        3.2.2 调研社区的选择
    3.3 社会调查及数据库建立
        3.3.1 问卷调查实施和数据获取
        3.3.2 低收入时空活动数据库的建立
    3.4 样本社会经济属性和分层特征
        3.4.1 社会经济属性
        3.4.2 社会分层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空特征
    4.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间特征
        4.1.1 基于地理空间的日常活动节奏特征
        4.1.2 基于汇总统计的时空节奏分析
        4.1.3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间分配
    4.2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空间特征
        4.2.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
        4.2.2 低收入群体非在家活动的时空特征
    4.3 城市低收入群体移动性特征
        4.3.1 日常活动总体出行特征
        4.3.2 城市低收入群体通勤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和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5.1 研究思路和方法
        5.1.1 活动空间特征指标构建
        5.1.2 城市空间利用方法构建
        5.1.3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2 不同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特征
        5.2.1 总体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5.2.2 社区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5.3 基于城市空间使用的社会空间分异
        5.3.1 不同城市空间利用
        5.3.2 不同活动时间分配和城市空间关系
        5.3.3 不同活动离家距离和城市空间关系
    5.4 不同收入居民利用城市机会影响因素分析
        5.4.1 模型构建及变量筛选
        5.4.2 逻辑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设施可达和社会排斥研究
    6.1 研究思路和数据来源
        6.1.1 研究思路
        6.1.2 数据来源
    6.2 社区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1 老城传统邻里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2 内城单位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3 外城保障房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3 基于活动空间的设施可达性评估方法构建
        6.3.1 设施重要程度评估
        6.3.2 构建基于个体活动空间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计算方法
    6.4 基于活动空间的低收入设施可达性分析
        6.4.1 总体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6.4.2 分社区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6.5 影响因素分析
        6.5.1 模型构建及解释变量
        6.5.2 影响因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形成机制及发展策略
    7.1 低收入居民活动空间和社会空间形成机制
        7.1.1 宏观层面
        7.1.2 中观层面
        7.1.3 微观层面
    7.2 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面临问题
    7.3 提升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的策略
        7.3.1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证居住弱势群体获得充分居住选择权
        7.3.2 以开放与共享的公共空间促进社区融合
        7.3.3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机动性和设施可达性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1.1 社会调查相关结论
        8.1.2 不同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
        8.1.3 活动空间分异特征
        8.1.4 基于活动空间的社会排斥特征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附录1 问卷一、南京市居民出行时空特征研究社会调查
附录2 问卷二、公共服务设施重要性评分
作者简介
后记

(6)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组织力: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与文献评价
        (一)研究综述
        (二)文献评价
    三、核心概念
        (一)组织力
        (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一章 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命题的思想、论述和实践基础
    一、支部与群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渊源
    二、党员与组织:历史实践中对组织力的理论论述
        (一)历史文献中关于组织力的理论论述
        (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重大命题的形成
    三、部署与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创新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命题形成
        (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了党的工作路线思想内容
第二章 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历史发展与上海实践特色
    一、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发展:从探索到新起点
        (一)初步探索
        (二)全面推进
        (三)新的起点
    二、上海的实践特色:凝聚力工程与制度创新
        (一)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的基层党建实践
        (二)以服务群众为核心的工作方向
第三章 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社会观察与制约因素
    一、若干社区观察点选取的考虑
        (一)三种社区类型的介绍与比较
        (二)上海四个社区观察点的选取
    二、四个社区组织力建设的情况
    三、深入四个社区观察点的发现
    四、制约组织力建设的原因分析
        (一)组织建设与功能建设:有效领导与服务的前提
        (二)政党文化:由内向外推动价值统合的精神支撑
        (三)政党权威:以党组织为核心构建的社区共同体
        (四)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四章 从组织覆盖到功能强化:组织力提升的主体性因素
    一、组织建设:提升社区党组织有效领导的根本方式
        (一)内聚与延伸:队伍建设与对社区的示范效应
        (二)优化与覆盖:自身架构与社区的工作覆盖面
        (三)规范与期待:党与社区两个方向的合力塑造
    二、功能建设:提升社区党组织有效服务的基本方式
        (一)结构与目的:社区中政党功能的意涵与指向
        (二)一致与差异:政党功能与组织力之间的关联
        (三)向内与向外:政党功能聚焦发力的四项内容
第五章 向内支撑到向外传播:组织力提升的政党文化因素
    一、服务型党组织:政党文化支撑与承载的具体指向
        (一)政党文化在社区中的“服务”属性
        (二)政党文化是服务型党组织的内核
    二、吸引与传播:城市社区政党文化的主要建设方向
    三、统合与转化:以政党文化提升组织力的内在逻辑
        (一)政党文化对社区的统合
        (二)文化力向组织力的转化
第六章 服从合作到主动认同:组织力提升的政党权威因素
    一、服从与合作:政党权威在社区中的双重实质
    二、两种认同:政党权威与组织力提升的关联性
    三、三个空间:政党权威推动组织力建设的重点
第七章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优化路径
    一、组织建设视角下的组织力提升
    二、政党功能视角下的组织力提升
    三、政党文化视角下的组织力提升
    四、政党权威视角下的组织力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文献资料
    二、学术着作
    三、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
附录
    一、访谈提纲
    二、调查问卷
    三、访谈对象
    四、文档资料
后记

(8)城市空间的生态文化传播与居民地方认同研究 ——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假设
    1.6 研究路径与方法
2 “规划与塑造”:玄武湖公园的文化变迁
    2.1 历史文化视野中“玄武湖”:城市治理理念的变迁
    2.2 玄武湖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特质
3 “使用与交往”:玄武湖公园的公共价值
    3.1 玄武湖公园环境建构的意义
    3.2 自然空间对居民的心灵恢复功能
    3.3 公园互动空间的社会交往功能
    3.4 公园建筑空间的历史文化传承功能
4 “感知与认同”:玄武湖公园的传播效果研究
    4.1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4.2 居民对玄武湖公园生态文化内涵的感知
    4.3 南京市居民对玄武湖公园的地方认同感
    4.4 居民对南京市生态空间建设的认知及政府评价较高
    4.5 居民的大众媒介接触情况:新媒体使用度高、经常关注环境报道
    4.6 城市空间的生态文化传播正向影响地方认同
    4.7 大众媒介接触提高居民对生态文化内涵感知及其地方认同度
5 结论与展望
    5.1 城市生态空间:作为居民精神场所生产集体记忆
    5.2 研究结论带来的启示
    5.3 研究局限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部分玄武湖公园游客(当地居民)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者基本信息
致谢

(9)基于步行出行特征及需求的适老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适老性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1.1.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是影响老年居民社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1.1.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与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念与方法
        1.2.2.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
        1.2.3. 老年居民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需求
        1.2.4. 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1.3.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研究
    2.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内涵及相关理论研究
        2.1.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内涵及分类
        2.1.2. 生活圈规划理论及启示
        2.1.3. 邻里中心规划模式及启示
    2.2.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及启示
        2.2.1. 可达性测度方法及启示
        2.2.2. 基于出行目的地的可步行性评价方法及启示
        2.2.3. 基于设施重要性与需求度的IPA分析方法及启示
    2.3. 影响老年居民设施需求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初探
        2.3.1.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保障需求的设施控制指标研究
        2.3.2. 基于老年居民步行出行需求的设施空间布局指标研究
        2.3.3. 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关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社区公共设施配置与满意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3.1. 调研区域的选取
        3.1.1. 调研区域概述
        3.1.2. 调研样本选取
    3.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研究类别选取
        3.2.1. 保障性设施
        3.2.2. 市场性设施
    3.3. 调研内容与方法
        3.3.1. 老年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出行特征及设施配置满意度数据采集
        3.3.2.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数据采集
    3.4. 影响满意度的相关指标测算
        3.4.1. 解释变量指标测算
        3.4.2. 协变量指标测算
    3.5. 数据的统计与初步分析
        3.5.1. 居民社会经济属性
        3.5.2. 老年居民出行特征
        3.5.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需求满意度
        3.5.4.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数据统计及分析
        3.5.5.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数据统计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适老性评价体系构建
    4.1. 指标量化体系构建的流程
    4.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满意度影响指标的初步确立
        4.2.1. 相关性分析模型的建立
        4.2.2. 老年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变量与设施需求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4.2.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变量与设施需求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4.2.4.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数量与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4.3. 明确影响满意度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关键指标
        4.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4.3.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关键指标确立
    4.4.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适老性评价体系构建
        4.4.1. 适老性评价模型构建
        4.4.2. 样本生活圈适老性评价结果及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步行出行特征及需求的适老性社区公共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5.1. 提升老年居民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关键指标建议值估算
        5.1.1. 满意度提升目标
        5.1.2. 关键评价指标建议值估算
    5.2. 控制指标层面的设施配置现状不足及优化建议
        5.2.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不足
        5.2.2. 控制指标层面的适老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建议
    5.3. 居民需求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建议
        5.3.1. 居民需求层面的适老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建议
    5.4.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的适老性社区生活圈构建
        5.4.1. 生活圈分级控制规模
        5.4.2. 设施配置分级体系
        5.4.3. 基本单元构建
        5.4.4. 适老性社区的生活圈基本规划单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10)基于差异化需求的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19大以来民生问题已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1.1.2 现状背景——我国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存在困境
        1.1.3 机遇背景——三原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面临提升与完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体系
        1.2.2 实践意义——优化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社区
        1.4.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1.4.3 差异性需求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2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现状
    2.1 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基本方法
        2.1.1 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思想内涵
        2.1.2 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控制方法
        2.1.3 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2.2 社区公服设施规划标准解读和案例借鉴
        2.2.1 国家标准解读
        2.2.2 地方标准解读
        2.2.3 案例借鉴
    2.3 未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思想研判
        2.3.1 关注居民群体差异化的使用偏好和行为特征
        2.3.2 注重社区差异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条件
        2.3.3 强调社区差异化的全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2.3.4 强调多元化的设施运营和保障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差异性需求研究
    3.1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整体发展概况
    3.2 典型社区与调研方式的选取
        3.2.1 典型社区选取原则
        3.2.2 调研内容与调研方式
        3.2.3 典型社区的概况
    3.3 典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3.3.1 园区型社区——北城社区公服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3.3.2 单位型社区——车站社区公服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3.3.3 商品房社区——南郊社区公服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3.3.4 老城区社区——东关社区公服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3.4 典型社区居民差异需求研判
        3.4.1 居民差异化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4.2 典型社区居民未来差异化需求判读
    3.5 本章小结
4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与差异化需求的匹配性研究
    4.1 典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4.1.1 园区型社区——北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4.1.2 单位型社区——车站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4.1.3 商品房社区——南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4.1.4 老城区社区——东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4.2 典型社区公服设施建设情况与居民差异性需求的匹配性分析
        4.2.1 项目配置的同质化与居民差异化的项目配置需求相冲突
        4.2.2 项目层次类型的单一化与居民差异化的需求相冲突
        4.2.3 项目布局的随意性与居民差异化的使用习惯相互冲突
    4.3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建设与差异性需求匹配现状解析
        4.3.1 社区公服设施的更新速率与居民需求的变化速率存在滞后
        4.3.2 社区公服设施规划与实施缺乏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作
        4.3.3 社区公服设施配置缺乏对居民的差异性特征给予考虑
        4.3.4 社区公服设施配置缺乏对居民需求的研判
    4.4 本章小结
5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5.1 优化原则和路径
        5.1.1 优化原则
        5.1.2 优化路径
    5.2 整体性优化策略
        5.2.1 优化设施配置层级
        5.2.2 完善设施分类项目
        5.2.3 构建社区生活圈
        5.2.4 校正设施配置规模
        5.2.5 改进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5.2.6 强化设施之间关联性
        5.2.7 创新社区公服设施动态化更新机制
        5.2.8 注重设施的后期运营和实施保障
    5.3 园区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5.3.1 体现设施供给公平公正,全面完善居民基础保障
        5.3.2 强调均衡多元,完善产城融合的公服设施生活圈
        5.3.3 衔接居民钟摆出行特征,打造双核集中布局模式
        5.3.4 关注社区居民就业,提供便民高效的就业服务
        5.3.5 挖掘空间使用多样性,合理活化工业用地
    5.4 单位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5.4.1 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加强弱势群体的人性化服务
        5.4.2 强调步行可达,完善老年友好的公服设施生活圈
        5.4.3 打造扁平化的公服设施布局模式
        5.4.4 关注长者健康,塑造全面的医养体系
        5.4.5 打造步行友好的交通体系,强调设施使用的连续性
        5.4.6 唤醒居民社区记忆,活化社区老旧设施
    5.5 商品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5.5.1 体现设施供给质量,补充高品质多样化的公服设施
        5.5.2 强调共建共享,塑造活力共享的公服设施生活圈
        5.5.3 整合设施服务资源,打造集中一站式的公服设施布局模式
        5.5.4 提升设施服务层次,激发街道的交往功能
        5.5.5 合理利用城市资源,转换社区公服设施功能
    5.6 老城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5.6.1 凸显社区文化内涵,补充满老城社区居民需求的公服设施
        5.6.2 强调灵活相融,塑造文化彰显的公服设施生活圈
        5.6.3 塑造步行友好的街区格局,打造小集中大分散的布局模式
        5.6.4 完善慢行交通空间,鼓励错峰共享停车位
        5.6.5 发展嵌入式空间,灵活添补社区公服设施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
致谢

四、南京城市居民对社区建设评价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市X国际社区建设中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启示[D]. 于秀.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2]南昌市老旧社区户外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D]. 徐精哲.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渉入度、心理收益对举办地居民品牌赛事支持意向的影响研究[D]. 张峰筠.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D]. 潘博. 吉林大学, 2020(03)
  • [5]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D]. 汪徽. 东南大学, 2020(02)
  • [6]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7]组织力: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研究[D]. 杨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城市空间的生态文化传播与居民地方认同研究 ——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D]. 芮菁. 暨南大学, 2020(07)
  • [9]基于步行出行特征及需求的适老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 张宋湉.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10]基于差异化需求的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优化策略研究[D]. 白家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南京市城镇居民社区建设评价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