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里有多少种细菌

冰箱里有多少种细菌

一、冰箱里有多少种细菌(论文文献综述)

卢国柱[1](2021)在《蜡样芽孢杆菌中有效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文中指出自抗生素药物被第一次用于防治细菌引起的疾病起,细菌与抗生素药物之间的对抗就从未停止过。如今我们正面临着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因此,发掘新的抗生素类药物成为相关科研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选用自然界中特定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来拮抗致病菌已成为众多科研学者的关注点。本文针对食源性致病菌的防治,筛选到两株可以产生有效抗菌物质的蜡样芽孢杆菌,优化了两株菌在抗菌物质的产生及提取两方面的部分相关条件,并对其所产的抗菌物质做了进一步的纯化、稳定性探究和初步鉴定。同时,用数据分析软件MZmine对蜡样芽孢杆菌、致病菌以及两者共同培养菌组三组数据进行了代谢产物的组间差异分析,以期能够通过组间差异寻找到蜡样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抗菌物质。本文首次尝试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分析组间的代谢差异来寻找蜡样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抗菌物质,并与实际提取的小分子抗菌物质与之对比,得到蜡样芽孢杆菌所产抗菌物质的准确结果。本文主要分为三个模块,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以烟台域内的土壤、海沙、海水及海洋生物作为菌种来源,土壤和海沙采用“五点取样法”取样,海水和海洋生物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分离到的细菌多次纯化直至纯种为止,记录菌种来源并为其编号,保存在-80℃低温冰箱内。最终建立了一个包含355株细菌样本的细菌样本库。并以双层琼脂平板法为实验方法,从355株细菌样本中筛选对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菌,过程中进行两次筛选,初次筛选以两种典型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作为指示菌,二次筛选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型菌株为指示菌,分别是E.coli B2(bla NDM-5+mcr-1)和MRSA T144,以抑菌圈的有无筛选活性菌株。筛菌结果如下:所有细菌样本中共筛选到31株对ATCC25922和ATCC29213标准菌株都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同时从31株活性菌株中也筛选到5株对E.coli B2(bla NDM-5+mcr-1)和MRSA T144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选取了两株抑菌活性较强且较稳定的菌株进行抗菌物质的提取和鉴定,经16S r DNA测定两株活性菌与蜡样芽孢杆菌的亲缘关系最近,两株活性菌均属于蜡样芽孢杆菌,分别命名为Bacillus cereus C2-4和Bacillus cereus 21-1-1-2。(2)对两株活性菌中的抗菌物质进行了提取、纯化和初步鉴定。首先以菌液的OD600值为依据,测定了活性菌C2-4和活性菌21-1-1-2的生长曲线。然后分别对活性菌的发酵液和菌体进行抗菌物质提取和抑菌实验,确定了抗菌物质的提取来源是发酵液中;同时为了获取更多有效的物质,分别对活性菌的培养时间、培养方式(是否加入诱导因子)、提取方法等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如下:为保证抗菌物质得到有效提取,活性菌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0 h,且其抗菌物质的产生与是否加入诱导因子无关。提取方法上,对抗菌物质最有效的提取方法是氯仿萃取法。试验证明采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制备液相色谱提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抗菌物质的纯度大大提升。最后经质谱分析后初步鉴定,活性菌C2-4和活性菌21-1-1-2的抗菌物质推测是同一种,都是Lajollamide A。该种物质是一种含有三个Leu的环状五肽化合物。(3)基于高分辨质谱数据,建立了一种快速确定活性菌特异性代谢产物信息的方法,以本实验的活性菌进行方法验证,借助MZmine分析软件对活性菌的代谢产物差异进行分析,得到了活性菌的特异性代谢产物的信息。结果为:寻找到活性菌C2-4的特异性代谢产物9种,但是只有质荷比为566.42621的代谢产物在数据库中检索到了结果,为Lajollamide A;寻找到活性菌21-1-1-2的特异性代谢产物14种,同样只有质荷比为566.42621的代谢产物在数据库中检索到了结果,为Lajollamide A。此结果与第3章从活性菌中提取到的抗菌物质一致,证明了通过数据处理、差异分析确定活性菌抗菌物质的可行性。

马攀[2](2021)在《基于左氧氟沙星PK/PD特性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学等效和生物等效,生物等效通常采用药代动力学终点指标Cmax和AUC进行评价,但抗菌药物并不直接作用于人体,而是作用于体内的细菌,它既可能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也可能诱导细菌耐药。单纯考察体内血药浓度等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不足以说明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也一致。应如何科学地建立标准,更客观地评价抗菌药物疗效的一致性是横亘在目前一致性评价工作中的难题。据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2018年各类抗菌药物消耗量构成比排名第一是喹诺酮类,使用量排名第一的药品品种是左氧氟沙星。《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喹诺酮类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要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抗菌效果应考察的PK/PD指标是AUC0-24/MIC,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是评价其临床疗效的关键技术参数,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并未对PK/PD参数进行评估,故现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常规技术标准只能表明药物的PK参数具有一致性,并不能保证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抗菌效果一致。近年来,在优化喹诺酮类药物疗效的研究中,还需评价抗菌药物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因其在兼顾感染控制的同时可显示更有效地限制耐药突变体选择的能力。因此本研究基于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的PK/PD特性,对其仿制药及原研药的体外抗菌活性、防细菌耐药突变能力以及PK/PD临床疗效靶值的达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建立PK/PD参数与抗菌药物仿制药的质量一致性的相关性,以期获得更加科学的抗菌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新指标,并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提供新的参考依据。目的基于抗菌药物PK/PD特性,考察左氧氟沙星仿制药在体外抗菌活性、防细菌耐药突变能力以及PK/PD临床达标靶值三方面是否与原研药具有一致性,为评估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临床等效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1.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含原研药及国产仿制药在内的17个不同厂家及规格的左氧氟沙星口服制剂(包括片剂与胶囊剂,其中原研药厂家编号为Levo 1,其余厂家编号为Levo 2-Levo17)对某三甲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等六种常见临床菌株共339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并计算各自的MIC50、MIC90及统计各种菌株的敏感率和耐药率等。2.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可获取完整PK参数的三个左氧氟沙星仿制药厂家(编号为Levo 2、Levo 7、Levo 10)与原研药(Levo 1)对76株大肠埃希菌和60株肺炎克雷伯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并计算各自的MPC50、MPC90等值,进而在各厂家单次口服500mg左氧氟沙星的药时曲线图上标注各自的MPC90并比较%T>MPC,以探究仿制药与原研药在防耐药突变能力上的差异。3.结合三个仿制药厂家(编号为Levo 2、Levo 7、Levo 10)与原研药(Levo 1)生物利用度试验的PK参数,通过对各厂家PK/PD参数特性的研究,应用单点估算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比较含原研药在内的4种不同厂家口服制剂的药效学指标Cmax/MIC、AUC0-24/MIC、Cmax/MPC、AUC0-24/MPC的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PTA)及累积反应分数(Cumulative fraction of response,CFR),考察该三个仿制药厂家与原研药PK/PD临床靶值的达标情况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差异。结果1.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Levo 1的MIC50为0.125μg/m L,Levo 2等3个仿制药是Levo 1的两倍为0.25μg/m L,其余仿制药与Levo 1一致;Levo 1的MIC90为0.5μg/m L,Levo 10等3个仿制药是Levo 1的两倍为1μg/m L,其余仿制药与Levo 1一致;Levo 1的敏感率95.8%,Levo10等6个仿制药的敏感率比Levo 1低为93.7%;Levo 1的耐药率为0%,Levo 2等14个仿制药的耐药率为4.2%。对肺炎链球菌,Levo 1的MIC50为0.5μg/m L,Levo 2等11个仿制药是Levo 1的两倍为1μg/m L,其余仿制药与Levo 1一致;所有仿制药与原研药的MIC90均为1μg/m L;17个厂家对肺炎链球菌的敏感率均为100%,耐药率均为0%。对大肠埃希菌,所有厂家MIC50均为0.25μg/m L,对于MIC90,Levo1为1μg/m L、Levo 2等12个仿制药是Levo 1的两倍为2μg/m L,其余仿制药与Levo 1一致;Levo 1的敏感率为85.5%,Levo 2等6个仿制药的敏感率比Levo 1低为80.3%;Levo 1的耐药率最低为5.3%,Levo8的耐药率最高为14.5%。对肺炎克雷伯菌,Levo 1的MIC50是0.03125μg/m L,Levo 12是Levo 1的四倍为0.125μg/m L,Levo 2等15个仿制药是Levo 1的两倍为0.0625μg/m L,对于MIC90,Levo 1为0.5μg/m L,Levo 10是Levo 1的两倍为1μg/m L,其余仿制药与Levo 1一致;敏感率最高是Levo 1为95%,最低Levo 10为88.3%;Levo 1的耐药率为1.6%,Levo 3、Levo 6与Levo 1一致,Levo 2为5%,其余厂家为3.3%。对流感嗜血杆菌,所有厂家MIC50均为0.0156μg/m L,对于MIC90,Levo 1为0.25μg/m L,仅Levo 7与其相同,Levo 2等15个仿制药是Levo 1的两倍为0.5μg/m L;17个厂家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敏感率均为100%,耐药率均为0%;对铜绿假单胞菌,所有厂家的MIC50均为0.5μg/m L,对于MIC90,Levo 1为1μg/m L,Levo 2等16个仿制药是Levo 1的两倍为2μg/m L;17个厂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差异明显,最高Levo 1达90.4%,最低Levo 9与Levo 10仅有73.1%;Levo 1的耐药率为0%,而Levo 9与Levo 10的耐药率最高为5.7%。2.防耐药突变研究结果显示:对大肠埃希菌,Levo 1的MPC90是3.2μg/m L,Levo 2、Levo 7、Levo 10的MPC90是4.096μg/m L。对肺炎克雷伯菌,Levo 1的MPC90是4.096μg/m L,Levo 2和Levo 7是5.12μg/m L,而Levo 10的MPC90为6.4μg/m L。对于EC,原研药Levo 1的%T>MPC为10.79%,高于仿制药Levo 2和Levo 7;对于KP,原研药Levo1的%T>MPC为4.25%,其余仿制药厂家的%T>MPC均为0%。3.单点估算法与蒙特卡洛模拟结果显示:四个厂家的PK/PD指标结果显示,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UC0-24/MIC90单点估算均达靶值,原研药Levo 1最高95.8,仿制药Levo 10仅为54.5;当AUIC(AUC/MIC)≥30时,所有厂家的CFR均大于90%,其中Levo 1的CFR最高,达96.05%,Levo 10最低为93.88%。对于肺炎链球菌,AUC0-24/MIC90单点估算均达靶值,Levo 1为47.9,Levo 10最高为54.5,Levo 2最低为38.6;当AUIC≥30时,所有厂家的CFR均大于90%,其中Levo 1的CFR最高,达99.84%,Levo 2最低为90.41%。对于大肠埃希菌,AUC0-24/MIC90单点估算均未达靶值,Levo 1最高为47.9,其次Levo 10为27.25,Levo 2最低为19.3。当AUIC≥125时,所有厂家的CFR均小于90%,但Levo 1的CFR亦最高,为68.81%,最低Levo 2为48.90%。对于肺炎克雷伯菌,AUC0-24/MIC90单点估算均未达靶值,原研药Levo 1最高为95.8,Levo 10最低为54.5;当AUIC≥125时,所有厂家的CFR均小于90%,最高仍是Levo 1,85.04%,最低Levo 7为73.31%。对流感嗜血杆菌,AUC0-24/MIC90单点估算显示Levo 1与Levo 7达到靶值,分别为191.6和187.2,最低Levo 2为77.2;当AUIC≥125时,Levo 1和Levo 7的CFR为92.18%和90.70%,Levo 10最低为86.65%。对于铜绿假单胞菌,AUC0-24/MIC90单点估算均未达靶值,原研药Levo 1最高为47.9,Levo 2最低仅19.3;当AUIC≥125时,各厂家的CFR值甚低,最高Levo 1仅有23.80%,Levo 10最低仅4.27%。原研药Levo 1与三个仿制药厂家Levo 2、Levo 7、Levo 10针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AUC0-24/MPC90单点估算均未达靶值,但Levo 1仍是最高,为14.97和11.69;当AUPC(AUC/MPC)≥22时,四个厂家对EC和KP的CFR均小于90%,但最高仍是原研药Levo 1,为74.91%和68.41%。当MPC≤1.28μg/m L时,四个厂家对两种菌达到抑制耐药靶值的达标概率均可达90%及以上。结论1.体外抗菌活性研究中发现市售各厂家左氧氟沙星的抑菌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仿制药厂家的抗菌活性与原研药相比存在明显差异。17个厂家的左氧氟沙星口服制剂中,仿制药Levo 8、Levo 10、Levo 12等厂家的MIC90与原研药Levo 1均存在2倍差异;Levo 12对KP的MIC50与Levo 1相差4倍;这种差异很可能在临床治疗时导致治疗效果的不同。研究结果显示市售各厂家左氧氟沙星仿制药对临床重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原研药存在差异,建议在对抗菌药物进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时应考察MIC,确保仿制药在真实的临床细菌耐药情况下与原研药具有相同的抗菌活性。2.市售左氧氟沙星口服制剂中,存在防耐药突变能力低于原研药的仿制药厂家,通过MPC实验发现原研药Levo 1的MPC90最小,防耐药突变能力优于其余三个厂家。结合各自的药时曲线比较%T>MPC也发现原研药血药浓度高于MPC的时间比仿制药更长,尤其针对KP的临床菌株,仅原研药的Cmax超过了MPC90,而其余三个仿制药的Cmax均落在MPC90以下。测定致病菌的MPC,尽量延长治疗期间血药浓度高于MPC的时间,则能最大程度抑制耐药突变株的富集扩增,建议抗菌药物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应考察MPC等参数与原研药的一致性。3.结合前两部分仿制药Levo 2、Levo 7、Levo 10与原研药Levo 1的体外抗菌活性及防耐药突变实验的PD参数与其对应的PK参数,对各仿制药与原研药的PK/PD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单点估算法比较仿制药及原研药厂家的PK/PD指标并应用蒙特卡洛模拟对比各厂家对不同细菌的PTA、CFR。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原研药Levo 1与其余三个仿制药厂家的PK/PD存在差异,无论针对哪种细菌,原研药Levo 1的CFR始终最高。

查小英[3](2021)在《松萝酸/丝素蛋白复合伤口敷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和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慢性皮肤病伤口经常破坏皮肤的完整性,可能通过诸如细菌感染,炎症,组织坏死等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创伤。为了有效地治疗伤口,伤口敷料经常用于恢复皮肤的正常功能和促进伤口愈合。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因其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和机械强度可调等优点,已成为制备理想伤口敷料的首选天然高分子材料之一。本文选用SF作为基底材料,天然药物松萝酸(Usnic Acid,UA)作为抗菌剂,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松萝酸/丝素蛋白复合伤口敷料(Usnic Acid-Silk Fibroin Composite Wound Dressing,USCWD),并对其各项性能及应用价值进行检测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USCWD的制备及性能检测。利用天然蚕茧提取SF水溶液,浓缩后的SF溶液与UA混合,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USCWD。对USCWD表面微观形貌、化学结构、机械性能、降解特性、透气性(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Rate,WVTR)、药物释放行为进行表征与测试。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结果显示:USCWD由平均直径为360±10 nm的纤维交叉缠绕成纳米纤维支架,该特殊结构赋予了USCWD高于商用敷料Tegaderm Hydrocolloid 3M近乎2倍的WVTR。甲醇短时间浸泡,可将USCWD内部的β-sheet含量从15.45%(处理前)增加至50.27%(处理后);且在SF浓度一定时(20 wt%),将USCWD的最终张力强度(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UTS)从1.68±0.41 MPa(处理前)提高至2.61±0.61MPa(处理后);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USCWD体外降解的速率;并将药物释放时间延长至8天,克服了传统敷料可能出现的爆发式药物释放。(2)对USCWD的生物性能研究。本研究首先选择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i pyogenes,S.pyogenes)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ruginosa)对USCWD的抗菌性能进行验证;其次通过NIH3T3成纤维细胞检验USCWD的生物相容性;最后通过小鼠背部全层皮肤厚度伤口模型检测其促伤口愈合的能力及可能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固态平板抗菌与细菌悬液抗菌两种抗菌方式下,USCWD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超高的敏感性:抑菌指数分别高达2.02±0.09和12.01±0.25,同时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抑菌指数分别为1.65±0.08和1.19±0.01。NIH3T3成纤维细胞培养在USCWD的浸泡液中,存活率高达99%,且细胞形态正常;细胞能够在USCWD上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USCWD与Tegaderm Hydrocolloid 3M相比较,用USCWD处理的小鼠背部伤口在第3天表现出明显的收缩,病理切片的染色结果也验证了USCWD比Tegaderm Hydrocolloid 3M具有更快的细胞角蛋白-10(Cytokeratin-10,CK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形成,缩短了伤口愈合的时间。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SF和UA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的USCWD具有可调的机械性、良好的降解性、透气性、抗菌性、生物相容性等多重优点,并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为改善慢性伤口修复提供了潜在应用。

方蛟[4](2020)在《氧化纳米金刚石过氧化物酶模拟物合成及抗牙周致病菌感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纳米金刚石(ND),特别是爆轰法纳米金刚石(DND)具有粒径小(5-10nm)、表面易于功能化的特征,并且表现出极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载药、生物标记、生物成像、植入材料表面涂层改性等医学领域。近期研究发现,ND还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能够催化H2O2分解生成·OH。增强ND的酶催化活性以及ND作为纳米催化剂在抗菌方面的潜在作用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牙周炎症是由口腔病原体引发的感染性疾病,牙周致病菌会在牙及牙周组织表面形成菌斑生物膜,难以去除。同时,生物膜内的牙周致病菌会产生大量毒力因子,直接或间接地破坏牙周组织,最终导致牙齿脱落。目前,临床上抗口腔菌斑生物膜的方法仅限于过氧化氢(H2O2)、氯己定等常规抗微生物剂。其中,H2O2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内冲洗和治疗。但是,临床用浓度的H2O2虽然能够杀死浮游状态的口腔致病菌,但清除菌斑生物膜的效果较差。而高浓度的H2O2会对正常组织产生不良反应,不适合临床使用。因此,开发具有高效抗菌能力并可以高效清除生物膜的新型制剂成为本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近年,具有天然酶活性的纳米材料制备的纳米酶逐渐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纳米酶能够催化低浓度H2O2产生高抗菌活性的羟基自由基(·OH),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然而,常规纳米酶材料的催化效率以及潜在的细胞毒性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基于纳米金刚石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的优异特征,本论文将ND进行氧化处理,制备成富含氧化基团的氧化纳米金刚石(O-NDs),研究氧化处理后纳米金刚石所具有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对O-NDs的细胞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同时将O-NDs与低浓度H2O2联合应用于消除牙周炎症致病菌以及生物膜。在大鼠牙周感染模型中,评估O-NDs在保护牙周组织的同时消除牙周致病菌的能力,为临床上牙周炎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混合酸回流,将ND制备成为富含多种氧化基团的含氧纳米金刚石,采用透射电镜、Zeta电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及酶活性分析等实验方法对其形貌与表面官能团进行表征,研究其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结果表明:(1)O-NDs尺寸均一、分散性较好,表面含有丰富的羧基、羰基和极少量的羟基。(2)O-NDs具有良好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其活性高低与ND氧化程度呈正相关。与天然酶相比,O-NDs在更广泛的p H值、温度范围内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更适用于生理条件下应用。(3)O-NDs能够催化H2O2分解产生·OH,揭示了O-NDs具有抗菌应用潜力。2.评估了O-NDs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的细胞相容性。实验采用CCK-8细胞毒实验、荧光染色、扫描电镜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O-NDs对细胞增殖、粘附及迁移的影响。结果证明:(1)浓度在500μg/m L以下的O-NDs对HGFs细胞活性、细胞粘附和迁移无显着影响,具有优异的细胞相容性。(2)当O-NDs浓度为100μg/m L时,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HGFs细胞早期迁移;O-NDs浓度达500μg/m L时,O-NDs纳米粒子在细胞内的团聚,会对HGFs细胞的形态产生轻微影响。3.使用牙周致病菌革兰氏阴性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及革兰氏阳性菌血链球菌作为实验菌株,通过O-NDs与低剂量H2O2联合使用进行体外抗菌实验。实验方法采用细菌存活率实验、平板法实验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菌形态等实验方法。并建立菌斑生物膜进行活/死染色,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抗菌斑生物膜的性能。结果表明:(1)H2O2/O-NDs抗菌系统能够显着提高低浓度H2O2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牙周致病菌的抗菌作用;在O-NDs存在下能够催化H2O2分解为高抗菌性的·OH,有效杀伤细菌。(2)H2O2/O-NDs抗菌系统能够有效破坏单菌种生物膜和多菌种生物膜,对多菌种物膜的破坏作用略低于单菌种生物膜。(3)H2O2/O-NDs抗菌系统的抗菌作用主要由于O-NDs能够粘附在细菌胞膜上原位产生·OH,显着提高了H2O2转化效率和杀菌能力;对于已经形成的菌斑生物膜,O-NDs能够渗透进入生物膜内并催化H2O2产生·OH,达到进一步破坏细菌生物膜的作用。4.建立大鼠牙周感染模型,采用体内抗菌实验,对治疗后大鼠牙周组织周围细菌进行采集培养,并取其牙周组织进行组织学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H2O2/O-NDs抗菌系统在活体层面治疗牙周炎症的性能。通过溶血实验、体内血液学和血生化实验等检测其生物安全性。分析结果发现:(1)O-NDs(100μg/m L)结合低浓度H2O2(10 m M)能够有效减少大鼠口腔内牙周致病菌的附着,并促进牙周炎症的消除。(2)在浓度低于500μg/m L时,O-NDs无明显溶血现象,且不会对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学指标及主要内脏组织形态学产生不良影响,证明O-NDs能够治疗牙周细菌感性疾病,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综上所述,O-NDs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效过氧化物模拟酶,能够抵抗牙周致病菌并破坏菌斑生物膜,在口腔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医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纳米金刚石在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思路。

朱立[5](2021)在《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耐药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关注的问题。世卫组织预测,如果不能找到解决办法,我们将步入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目前,西医主要通过研发新抗生素来应对耐药菌,但因耐药菌形成速度快于抗生素研发速度,所以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于是我们想到了中医中药。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应对耐药菌感染依然以辨证论治为主,缺乏专门指导耐药菌感染辨治的中医理论。鉴于此,导师提出了“从伏邪论治耐药菌感染”的中医新论并在古方达原饮的基础上创制了新方“新加达原散”。本论文即是围绕这两项创新点展开的。研究目的通过整理文献,解释中医新论“耐药菌感染从伏邪论治”的立论基础。通过实验研究,观察新加达原散体外对MRSA、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Kp)生物膜的作用。通过临床研究,评价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理论研究:①通过梳理及研究中医经典《内经》、《难经》、《伤寒论》中与伏邪相关的文献及古代七位代表性医家王履、吴又可、张璐、蒋宝素、叶天士、雷丰、柳宝诒对伏邪的治验发挥,探讨了伏气学说的源流、概念的演变,以及伏邪与耐药菌的关系。②通过查阅本草及方剂相关的古今文献,从方中的四组药入手,进而对每味药及全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实验研究:①XTT法观察药物对MRSA、多重耐药Kp形成期生物膜膜内活菌的影响:96孔板中加入MRSA或多重耐药Kp菌液(OD600=0.1)和药液各100 μL,培养24小时后洗板,加入XTT,酶标仪上检测万古霉素和新加达原散对MRSA、多重耐药Kp膜内活菌的影响。②XTT法观测药物对MRSA、多重耐药Kp成熟期生物膜膜内活菌的影响:96孔板中加入MRSA或多重耐药Kp菌液(OD600=0.1)100 μL,培养24小时后加药,药物作用24小时后洗板,加入XTT,检测万古霉素和新加达原散对MRSA、多重耐药Kp膜内活菌的影响。③扫描电镜观察新加达原散对成熟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的影响:24孔板内置入干净、无菌的玻璃片,加入MRSA、多重耐药Kp菌液培养24小时后加入同体积的药物,药物作用24小时后,制成药品,观察并拍照。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观察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安门医院ICU/急诊病房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结合组、西药组。三组均予以基础及支持治疗。中药组予新加达原散,结合组予相关抗生素与新加达原散,西药组予抗生素,疗程均为7天。三组均于第0、3、7天观察基础资料、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PIS评分、痰培养、中西医有效率及安全性指标,以评价新加达原散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理论研究:①中医新论“耐药菌从伏邪论治”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是对中医伏气学说的继承和创新。②新方“新加达原散”是对古方达原饮的继承和创新,更契合今日临床实际。实验研究:①XTT法示新加达原散对形成期及成熟期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膜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②扫描电镜示新加达原散可破坏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及膜内菌的结构。临床研究:最终中药组49例、西药组48例、结合组49例,共146例患者入选。三组基线指标(性别、年龄、APACHEII评分、基础病分布、痰培养结果、机械通气与血液净化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体温:三组体温均下降。结合、西药组三个时间点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结合组差异最明显(P=0.000)。下降程度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常率比较,治疗前后,结合、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1)。白细胞:三组白细胞均降低。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三组均下降。治疗前后,结合、西药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23)。C反应蛋白:三组均下降。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降钙素原:三组均下降。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氧合指数:三组均上升。三组整体比较,三个时间点氧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分组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PIS评分:三组变化趋势不规律。三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结合组差异相对最大。中医证候积分:三组均下降。中药、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痰培养结果: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有效率:从中医积分判断,结合组有效率最高(63.3%),但三组有效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从西医指标判断,结合组有效率最高(77.6%),三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但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安全性指标:未发现与试验用药相关的安全性指标异常。28天病死率:结合组最低(38.8%),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研究结论实验研究表明,新加达原散体外对MRSA及多重耐药Kp生物膜膜内菌有抑制作用、且能破坏生物膜及膜内菌的结构。临床研究表明,新加达原散在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对体温、炎症指标的夏常、氧合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与抗生素联用疗效更佳,且28天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由此可见,中医新论“从伏邪论治耐药菌感染”与新方“新加达原散”是理论依据充分、实验结果阳性、临床用之有效的两大创新点,可以解决一部分抗生素耐药的问题。

周健楠[6](2020)在《口腔链球菌比较基因组研究和具核梭杆菌体内牙周炎致病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口腔是人体五大菌库之一,超过700种细菌寄居于此。口腔微生物与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其中口腔链球菌和具核梭杆菌是人口腔中常见的微生物且两种细菌均含多种亚种,不同亚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略有不同。口腔链球菌属于口腔正常组分细菌,是早期定植于口腔的微生物之一,特定条件下可以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该菌可分为三个亚种,分别是口腔亚种、dentisani亚种和tigurinus亚种,不同亚种的口腔链球菌在基因组成和功能上有所不同。目前针对口腔链球菌的亚种或菌株间基因组差异的研究还不完善,本课题通过比较口腔源的三株口腔链球菌的基因组,对细菌基因组组分和相关功能基因的差异进行深入探讨,为未来预防和治疗口腔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理论参考。具核梭杆菌是牙周优势菌,与牙周炎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的增加密切相关。在牙菌斑形成过程中,具核梭杆菌是重要的桥梁微生物,通过与口腔早期定植菌结合促进致病细菌黏附和定植。此外,该细菌在全身系统性疾病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发现其与直肠癌、不良妊娠结局、糖尿病等疾病都密切相关。该细菌可以细分为四个亚种,分别是具核亚种、文氏亚种、多形亚种和动物亚种,四个亚种在不同性别人群中检测率亦有差异。目前针对该菌的不同亚种在体内对牙周组织的致病性比较罕有报道,本课题使用不同亚种具核梭杆菌感染大鼠牙周组织建立了牙周炎体内模型,系统比较了不同亚种对牙周组织的致病性差异,为具核梭杆菌致病性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不同口腔健康状态的志愿者多个部位的口腔微生态样本,在不同氧气浓度、营养条件下进行培养,获得口腔细菌单菌落。通过16S rRNA扩增和全长测序对单菌落进行鉴定,建立口腔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从中筛选出口腔链球菌菌株和具核梭杆菌菌株进行后续研究。提取口腔链球菌三个菌株(SO、SOT、SOD)的全基因组DNA,进行测序组装并获得全序列的基因组完成图,进行基因组分分析和功能预测。预测三个菌株中的基因岛、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前噬菌体等组分。使用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VFDB(Virulence Factors of Pathogenic Bacteria)数据库、GO(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数据库、ARDB(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Database)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毒性因子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预测。将口腔链球菌代表菌株Uo5全基因组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开展口腔链球菌比较基因组分析,分别对三个菌株进行共有-核心基因比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析、共线性分析、系统进化树分析。在具核梭杆菌构建牙周炎体内模型的研究中,将大鼠均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一过性丝线结扎并注射PBS),单纯结扎组(丝线结扎并注射PBS),FNN组(丝线结扎并龈下注射具核梭杆菌标准菌株ATCC25586),FNA组、FNP组、FN51190组、FN49256组(分别在龈下注射新分离的四株具核梭杆菌),每组各6只。实验组在上颌第二磨牙处用丝线结扎,每两天在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侧龈沟内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或0.5×109CFU单位的细菌,共注射3次。丝线结扎术后正常饮食饲养2周,处死,取上颌骨。离体的上颌骨使用Micro-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牙颈部最凹点到牙槽嵴顶(alveolar bone crest,ABC)的距离代表牙槽骨吸收量。实验数据使用GraphPadPrism 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结果以均数(mean)±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上颌骨及上颌磨牙进行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HE)比较牙龈上皮炎症程度。结果1.口腔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共分离培养到了 1743株口腔细菌。16S rRNA比对结果显示这些细菌属于48个菌属(genus),129个菌种(species)。其中包括口腔链球菌的三个亚种和具核梭杆菌的四个亚种。2.口腔链球菌比较基因组研究: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基因功能注释及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两株细菌属于口腔链球菌亚种(菌株SOT、SOD),一株属于婴儿链球菌(菌株SO)。SOT和SOD在基因进化上近缘性较高,抗生素抗性基因基本一致。与口腔链球菌标准菌株Uo5相比,SOD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共有基因方面一致性较高,SOT在基因共线性方面一致性较高。SO与SOT、SOD基因组差异明显,基因组内的抗性基因差别较大。三个菌株内包含的致病相关基因不同,荚膜相关基因分类和位置不同。3.具核梭杆菌体内构建牙周炎模型分析:单纯丝线结扎组和牙周内注射具核梭杆菌组牙槽骨高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FN51190组较单纯结扎组牙槽骨高度明显降低,其余细菌注射组与单纯丝线结扎组,以及细菌组两两间牙槽骨高度降低没有明显差异。HE染色切片可以在细菌注射组牙龈上皮内观察到明显炎症。结论1.口腔中微生物种类丰富,个体间细菌差异表现在菌株层面。进化关系的分析用单一技术鉴定存在不确定性,如口腔链球菌和婴儿链球菌部分菌株16S rRNA相似性高难以区分,基因组其他特异基因能对其加以区分。2.人口腔中培养鉴定的口腔链球菌的基因组中包含了多种不同的致病基因,如与细菌黏附、定植、免疫逃逸相关的基因,说明口腔中的口腔链球菌有致病潜力,且菌株间有差异。3.人口腔中分离的具核梭杆菌对牙周组织都有破坏作用,作用表现在刺激牙周组织炎症反应,且炎症反应进展较慢。

李粮裕[7](2020)在《基于Au@Ag NPs/固相SERS基底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实现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和活菌与死菌的区分。因此,对食源性致病细菌快速,灵敏,低成本的检测方法的研究对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能够获得完整的微生物指纹图谱,基于SERS的致病菌标记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反应时间快、样品制备简便等优点。本研究构建了以滤纸和玻片为固相基质的两种SERS基底,分别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了鉴定以及基于适配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定量检测。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首先,构建了一种基于Au@Ag NPs/滤纸基底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福氏志贺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的方法,用于不同菌种的鉴定和区分。通过滤纸良好的吸水性将细菌固定在基底上,增加细菌同基底的接触从而增强细菌SERS信号。结果显示五种细菌SERS光谱主要峰的位置接近,但振动峰的相对强度显着不同,且不同菌种具有独特的拉曼峰。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方法与细菌SERS光谱结合,可以有效地对五种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同时,利用该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定量检测,最低检测浓度均为105 cfu/m L。其次,构建了一种基于适配体功能化Au@Ag NPs/玻片基底“夹心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以实现对细菌的特异性定量检测。利用适配体与靶标菌的特异性结合,构建“捕获基底-靶标-信号分子探针”的夹心结构,并将Au@Ag NPs溶胶滴加于捕获细菌的基底上,进一步覆盖细菌表面,构建更多热点,提高检测灵敏度,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在最优实验条件下,ROX SERS强度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的对数值在102 cfu/m L~107 cfu/m 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422.181x+125.389,R2=0.9926),检测限为34 cfu/m L。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显着,牛奶样品的加标回收实验结果与平板计数法检测的结果相近,加标回收率为90.73%~102.55%,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最后,构建一种基于适配体免固定化Au@Ag NPs/玻片基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该方法免去了细菌的固定,提高了检测的便捷性与效率。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ROX-适配体结合的基底具有一定的SERS信号,然后基于适配体与靶标菌的特异性结合,ROX-适配体从基底表面脱落,导致基底信号强度降低,从而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在最优实验条件下,ROX的相对SERS强度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的对数值在102 cfu/m L~107 cfu/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795.527x-401.229,R2=0.9926),检测限为31 cfu/mL。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显着,牛奶样品的加标回收实验结果与平板计数法检测的结果相近,加标回收率90.60%~107.26%,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武佳杰[8](2020)在《基于TLR4/NF-ΚB通路的藏药三臣散抗幼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藏医药理论为基础,应用体外抑菌试验及动物实验研究,采用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藏药三臣散水提物、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8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以及藏药三臣散对幼鼠金葡萄球菌肺炎的治疗作用;并以TLR4/NF-KB通路为切入点,探讨藏药三臣散对幼鼠金葡萄球菌肺炎治疗作用的靶点及可能机制,为藏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为藏药评价细菌的作用研究提供思路。方法:(1)采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藏医经典着作《四部医典》中有关热病学、小儿肺热疾病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研究,以系统梳理出《四部医典》中所承载的热病学思想与小儿肺热的联系,并总结出儿童金葡菌肺炎的藏医理论基础,为藏医应用三臣散治疗儿童金葡菌肺炎提供理论依据。(2)体外抑菌试验:分别对藏药三臣散的水提物、醇提物进行8种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每个菌均重复三次试验,以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简称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al concentration,简称MBC)作为评估的标准,观察其体外抑菌作用。(3)动物实验:综合文献综述及体外抑菌试验的结果,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简称S.a)作为致病菌,通过鼻咽滴注金葡菌菌液制备幼鼠金葡菌肺炎模型。将实验幼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三臣散组和西药组,除空白组滴注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滴注金葡菌菌液,各组分别给药2天、4天;以TLR4/NF-KB通路为研究内容,采用血常规检测、组织病理学染色检测、酶链免疫吸附试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以及蛋白印迹检测的方法,观察幼鼠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含量变化、肺组织结构的改变以及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肺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2天、4天动态的变化水平,及2天、4天TLR4/NF-KB通路TLR4、NF-KBp65以及CD14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藏药三臣散对幼鼠金葡菌肺炎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1)藏医热病学的诊疗规律与小儿肺热疾病的诊疗规律相符合;儿童金葡菌肺炎是《四部医典》中小儿肺热症的体现。(2)体外抑菌试验:①上述8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藏药三臣散水提物对8种菌的MIC值均为250 mg/ml。藏药三臣散醇提物对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25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的MIC值为125 mg/ml;对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值为62.5 mg/ml。②上述8种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检测:藏药三臣散水提物对8种菌的MBC值均为500 mg/ml。藏药三臣散醇提物对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的MBC值为50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的MBC值为250 mg/ml;对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BC值为125mg/ml。上述结果提示藏药三臣散水提、醇提物的体外抑菌浓度较高,需要进一步提升、优化药物提取方式。(3)动物实验:①血常规检测:2天、4天的三臣散组能显着降低血液中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的表达含量,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肺组织生理病理影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通过HE染色后2天、4天模型组的图片显示肺组织结构不完整,肺泡壁增厚,显示有血液、炎细胞浸润,2天、4天三臣散组幼鼠肺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细胞状态明显低于模型组。③炎症因子检测:ELISA、PCR结果显示,三臣散组2天与4天的肺组织中IL-6的含量表达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三臣散组2天、4天肺组织中IL-1β的含量低于模型组,且2天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臣散组2天与4天的肺组织中TNF-α的含量低于模型组,且2天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④TLR4/NF-KB通路蛋白检测: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三臣散组2天与4天的肺组织中TLR4、NF-KBp65以及CD14的蛋白含量低于模型组,且2天的CD14蛋白表达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藏药三臣散未发现有明显抑菌作用;藏药三臣散能够减轻幼鼠金葡菌肺炎肺组织的病理状况,降低肺损伤程度,并通过降低其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含量表达、调节肺组织内 TLR4/NF-KB通路中的 IL-1β、IL-6、TNF-α、TLR4、NF-KBp65 以及CD14的含量表达以达到治疗的作用。

张宁[9](2020)在《基于群体感应途径探讨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及耐药性的作用》文中指出第1章引言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能造成严重感染的临床常见致病菌。如何抑制其高毒力和高耐药性,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拟以群体感应系统是病原菌毒力及耐药性产生的重要调控机制为理论基础,按应用淬灭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使已耐药的抗生素重新逆转回复敏感并弱化细菌毒力这一研究思路,通过研究证明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具有抑制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抗菌药物增效剂和细菌致病力抑制剂,试图为解决当前严峻形式下的全球耐药菌性问题提供新的方法,而且为群体感应抑制剂与传统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和新药品开发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第2章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群体抑菌作用及耐药性的影响目的:证明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有抑制作用,并且在亚抑菌浓度下能逆转多源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方法:利用微孔板生物检测法检测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某三甲综合性医院细菌实验室分离的44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作为研究菌株,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性,找出同源性较远菌株,进行细菌ST分型、毒力和耐药基因检测。通过观察茶多酚与其他原本耐药的抗菌药物联用后K-B值的变化,观察亚抑菌浓度下茶多酚逆转多源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能力。结果: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大,当茶多酚浓度为2048ug/ml时受试菌被完全抑制,其MIC值为1024ug/ml。通过同源性分析在44株研究菌株中筛选出20株同源性较远的细菌进行常用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在512ug/ml亚抑菌浓度茶多酚与其他抗生素联合,通过抗生素K-B值增加大小进行结果判断,发现除一株细菌发现茶多酚对头孢他定为无关作用,其它都有增加或协同作用。其中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有百分百协同作用,头孢噻肟有85%的协同作用,头孢他定有75%的协同作用。结论:茶多酚在体外与常用抗生素联合可以有效逆转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抗生素敏感性,可用于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辅助协同治疗。第3章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群体毒力的影响目的:观察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毒力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刚果红染色法观察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粘液样物质产生的影响。通过检测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糖醛酸的抑制作用观察其对主要毒力因子荚膜多糖生成能力的影响。通过观察应用茶多酚后肺炎克雷伯氏菌FK7菌株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上产生的透明圈大小变化观察其抑制细菌胞外蛋白酶分泌能力。通过观察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FK4菌株感染秀丽隐杆线虫的救治能力,从整体动物水平评估其茶多酚作用效果。结果:在没加茶多酚的平板上菌落呈黑色,表明研究菌株有黏液样物质分泌。而加入茶多酚的菌株呈淡粉色,表明茶多酚可明显抑制菌株黏液样的分泌。茶多酚可以明显降低荚膜多糖含量,但200μg/ml和400μg/ml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荚膜多糖生产能力的抑制作用没有明显差异,说明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荚膜多糖生产能力的抑制不是浓度依赖型的。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FK7菌株的蛋白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透明圈面积有明显的减少,但200μg/ml和400μg/ml抑制作用没有显着差异,提示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FK7菌株蛋白酶的分泌或蛋白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秀丽隐杆线虫感染实验中,在茶多酚存在的情况下,喂食肺炎克雷伯氏菌FK4菌株的秀丽隐杆线虫的存活率明显增加。而OP50和400μg/ml茶多酚喂养的线虫存活率与仅喂食OP50的线虫没有差异,可以说明茶多酚对秀丽隐杆线虫生长没有不良影响。结论:茶多酚能明显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相关毒力因子生成,其抑制能力非浓度依赖性。应用茶多酚后,可以明显提高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秀丽隐杆线虫的存活率。第4章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通过检测应用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lux S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对主要毒力基因基因rmp A2、iuc A表达量和生物被膜生成的调控能力,以期深入探讨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对应用不同浓度茶多酚处理后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总RNA进行提取,反转录后行荧光定量PCR检测lux S、rmp A2、iuc A基因表达,同时检测茶多酚对细菌KPC耐药基因的影响。使用结晶柴紫染色法对不同浓度茶多酚处理后的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检测。结果:茶多酚能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的群体感应调节因子lux S的表达量,但200ug/ml和400ug/ml的茶多酚对lux S的抑制作用没有统计学差异;茶多酚同样也能对肺炎克雷伯菌铁载体关键毒力基因iuc A和粘液表型调节因子rmp A2的表达量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茶多酚浓度更高,对iuc A和rmp A2的表达的抑制作用会明显增强。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KPC耐药基因并没有影响。亚抑菌浓度下茶多酚能显着抑制非浓度依赖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产生。结论:茶多酚可以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群体感应系统,同时可以抑制其关键毒力基因表达及生物被膜形成。

王硕[10](2020)在《慢生单胞菌的分离、多相分类及捕食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自2015年慢生单胞菌目建立以来,已有沉积物慢生单胞菌(Bradymonas sediminis FA350T)、海滨卢金星菌(Lujinxingia litoralis B210T)以及沉积物卢金星菌(Lujinxingia sediminis SEH01T)被先后发表。通过定性的表型实验,发现慢生单胞菌可以捕食多种细菌。细菌的捕食作用指捕食细菌(捕食者)积极捕猎并杀死它们的猎物细菌(被捕食者),把猎物菌的生物大分子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的生物学过程。捕食作用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调节细菌群落结构以及驱动细菌进化的生态学功能,对于捕食性细菌的研究也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相关研究对经典捕食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捕食周期与捕食特点以及代谢特点做过比较深入的报道。根据捕食细菌对猎物的依赖性,可以将捕食细菌分为专性捕食类群和兼性捕食类群,前者对猎物具有高度依赖而后者可以不依赖猎物生长。通过对经典捕食细菌研究的论述,可以清楚地从细胞群体层面、单细胞层面以及细胞内结构层面了解捕食细菌机制。根据捕食过程中捕食菌与猎物菌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将捕食现象分为远程捕食、粘附捕食和侵入捕食三种类型。蛭弧菌属和蛭弧菌类似微生物以及粘球菌属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捕食类群,分别代表着专性捕食类群和兼性捕食类群。通过组学方向的深入研究,从基因组以及分子水平对经典捕食细菌的捕食机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然而,目前组学分析手段在捕食细菌的研究中还处于发展阶段,应用还不够广泛,研究方向也比较局限。慢生单胞菌作为新发现的捕食类群,与兼性和专性捕食类群一样具有巨大的研究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并且,慢生单胞菌在捕食方面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因此本文通过表型实验与组学分析相结合,并通过与其他捕食细菌的比较基因组分析,尝试探究慢生单胞菌的捕食特性。本文研究了慢生单胞菌的分离方法,首次在慢生单胞菌分离中使用猎物诱筛的分离方法,并配合直接分离法,分离得到6株慢生单胞菌。通过多相分类,确认其中4株细菌可以代表4个新种—海洋捕食单胞菌(Venatimonas marina V1718T)、淤泥粉红单胞菌(Persicimonas caeni YN101T)、隐藏卢金星菌(LujinxingiacelatusTMQ2T)和普通卢金星菌(Lujinxingiavulgaris TMQ4T),2个新属—捕食单胞菌属(Venatimonas)和粉红单胞菌属(Persicimonas),以及1个新科—捕食单胞菌科(Venatimonadaeeae)。通过捕食试验验证,发现这4个新的慢生单胞菌都具有捕食其他细菌的能力。其中,P.caeni YN1 01T的细胞可以进行鞭毛运动和滑动,这与其他的慢生单胞菌不能进行鞭毛运动而只能进行滑动的情况不同,这也说明P.caeni YN101T的细胞在更广的范围内移动,并比其他的慢生单胞菌更具有趋向猎物运动的能力。通过对来自于8个环境样品的16S rDNA序列高通量测序结果的分析,发现慢生单胞菌类群对含盐环境更偏好。为了进一步探讨B.sediminis FA350T的捕食机制,引入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的手段。选取所有可培养慢生单胞菌基因组序列,以及4个宏基因组拼接的环境样品中的慢生单胞菌基因组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慢生单胞菌类群基因组在多个方面符合捕食细菌的基因组特点,比如,缺乏多种重要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却编码多种转运蛋白和转运系统、拉索肽合成簇、细胞运动结构蛋白等等。慢生单胞菌都可以编码ⅣV型菌毛;编码的鞭毛组装蛋白都具有Ⅲ型分泌系统的功能。此外,还发现所有慢生单胞菌都是多营养缺陷型细菌。它们的磷酸戊糖途径都不完整,并且嘌呤及嘧啶不能从头合成,多种氨基酸、生长因子合成途径缺失,脂肪酸合成途径也不完整。将其与已报道的其他24株捕食型细菌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慢生单胞菌的代谢途径缺陷与专性捕食细菌相似,但又不同于专性捕食细菌,即慢生单胞菌能够相对容易的被纯培养。另外,不同于其他兼性捕食者,慢生单胞菌还能够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及碳氢化合物来作为碳源储藏物。慢生单胞菌基因组还编码多个Na+/H+逆向转运子,这个特点对其在含盐环境中的生存是极为有利的。从生理特征及基因组差异代谢途径聚类结果来看,慢生单胞菌有别于专性捕食细菌和兼性捕食细菌,是一个新型的捕食类群。因此,可以将捕食细菌按照对于猎物的依赖性重新划分为猎物高度依赖型、猎物兼性依赖型以及猎物非依赖型。为了深入探究慢生单胞菌类群的捕食周期与捕食特点,选取模式物种B.sediminis FA350T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通过对B.sediminis FA350T与107个模式物种的交叉划线,总结了其对不同类群细菌的捕食能力。在此基础上,选取被捕食程度较高、亲缘关系较远且细胞形态较B.sediminis FA350T不同的Algoriphagus marius am2T作为猎物细菌。通过多种定量方法,包括平板计数、绝对定量PCR以及荧光杂交细胞计数,定量了B.sediminisFA350T的捕食曲线,并将B.sediminis FA350T捕食周期划分成前期、中期与后期,以便后续其他方面的研究分析。通过在不同盐度的培养条件下进行的交叉划线实验,可以清晰地看出,盐度对于B.sediminis FA350T的捕食以及生长状态具有很大的影响,猎物的存在可以削弱盐度不适宜对B.sediminis FA350T产生的不利。此外,对B.sediminis FA350T发酵液检测,发现B.sediminis FA350T发酵上清液无法杀死猎物细胞。结合Transwell以及滤膜隔绝等实验分析,表明了 B.sediminis FA350T的捕食是接触依赖的。切片透射电镜同样展示了不同捕食时期的细胞形态,经过120小时的捕食后,猎物A.marius am2T的细胞基本上全部破裂死亡。也佐证了B.sediminis FA350T捕食的接触依赖性。为了进一步探究捕食机制,将不同时期捕食A.mariusam2T的B.ssediminis FA350T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猎物可以触发B.sediminis FA350T进入不同于普通生长状态的捕食状态。通过对捕食中后期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发现整个捕食过程中涉及到的上调表达基因包括ABC转运系统、能量传递、信号肽酶、DNA摄取、蛋白质转运、膜蛋白合成、Ⅲ型分泌系统、Ⅳ型菌毛合成、脂肪酸代谢、转录调节、蛋白质折叠异构以及DNA修复等;下调表达基因包括氨基酸合成及生长因子合成等等。此外,还通过荧光定量PCR对转录组分析的部分结果进行了验证。选取的6个基因涉及膜蛋白、转运系统、分泌系统以及Ⅳ型菌毛,这些基因在捕食中、后期均呈现显着上调表达的趋势。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比较基因组结果,对慢生单胞菌进入捕食阶段的代谢通路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慢生单胞的捕食代谢模型:慢生单胞菌感知到猎物的存在,并趋向猎物运动;与猎物细胞接触后引发自身进入捕食阶段,并紧密粘附在猎物细胞上;通过注入致死物质或排出抗生素杀死猎物;与此同时分泌大量蛋白酶、核酸酶,对猎物细胞流失的内溶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分解;将胞外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胞内,用于自身细胞的生长及生命活动等。综上所述,慢生单胞菌作为新型捕食细菌类群,具有较为独特的基因组特点和代谢途径,不同于专性和兼性捕食类群。此外,通过对其捕食的研究以及与其他经典捕食细菌的比较可以推测其在捕食细菌类群进化中的作用,以及在生态环境中对其他细菌类群的进化及衍替的影响。考虑其主要分布于含盐环境,如近海及海洋沉积物中其相对丰度较高,其捕食作用可能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因此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慢生单胞菌作为捕食细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养殖业以及医药行业等等。作为海洋捕食性细菌,慢生单胞菌还可以作为菌制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业,用于病原菌的抑制和清除;部分慢生单胞菌具有产生抗生素的潜力。该研究丰富了我们对捕食细菌类群多样性的认识,也为将来全面评价细菌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当然,目前的工作还有一些不足,另外由于时间限制,一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例如:(1)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含盐环境中的慢生单胞菌资源分布广泛并且种类丰富,因此可以通过本论文研究建立的猎物诱筛方法,发掘更多的慢生单胞菌资源。(2)可以通过C同位素(13C)示踪检测进一步验证猎物细胞物质组成的流向,从而验证其捕食能力。(3)对于调控慢生单胞菌捕食及重要代谢途径的关键酶的编码基因,还需要通过基因敲除等实验手段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等等。(4)分析比较慢生单胞菌的猎物以及非猎物细菌抵抗捕食机制的差异。(5)探究通过构建绝对富营养的培养条件是否可以完全消除慢生单胞菌的捕食性状。

二、冰箱里有多少种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冰箱里有多少种细菌(论文提纲范文)

(1)蜡样芽孢杆菌中有效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1 食源性致病菌简介
    1.2 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
    1.3 蜡样芽孢杆菌简介
    1.4 蜡样芽孢杆菌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蜡样芽孢杆菌类抗菌物质
        1.5.1 细菌素
        1.5.2 脂肽类抗菌物质
    1.6 活性物质的抗菌机制研究
        1.6.1 膜靶向机制
        1.6.2 非膜靶向机制
    1.7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活性菌的筛选及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供试菌株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2.4 试剂配制
        2.2.5 PCR引物
    2.3 方法
        2.3.1 细菌样本库的建立
        2.3.2 拮抗菌株的筛选
        2.3.3 活性菌的16S rDNA测序
    2.4 结果分析
        2.4.1 活性菌的筛选
        2.4.2 16S rDNA鉴定结果
        2.4.3 活性菌的16S rDNA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5 小结
第三章 活性菌中抗菌物质的提纯与质谱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供试菌株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2.4 培养基配制
    3.3 方法
        3.3.1 菌株复苏
        3.3.2 种子液的制备
        3.3.3 生长曲线的测定
        3.3.4 抗菌物质产生来源
        3.3.5 活性菌产抗菌物质的部分条件优化
        3.3.6 抗菌物质提取方法的优化
        3.3.7 抑菌活性的检测
        3.3.8 抗菌物质的纯化
        3.3.9 抗菌物质的质谱分析鉴定
    3.4 结果分析
        3.4.1 生长曲线
        3.4.2 抗菌物质来源的确定
        3.4.3 抗菌物质产生的条件优化
        3.4.4 抗菌物质提取方法的优化
        3.4.5 抗菌物质的纯化
        3.4.6 抗菌物质的质谱分析鉴定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高分辨质谱数据的活性菌代谢产物差异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
        4.2.1 供试菌株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2.4 培养基配制
    4.3 方法
        4.3.1 菌株复苏
        4.3.2 种子液的制备
        4.3.3 固体培养基下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
        4.3.4 液体培养基下次级代谢产物提取
        4.3.5 代谢产物的质谱数据采集
    4.4 结果分析
        4.4.1 特异性代谢物结果输出
        4.4.2 特异性代谢物分析
        4.4.3 特异性代谢物检索
    4.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附录 细菌详细信息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基于左氧氟沙星PK/PD特性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左氧氟沙星不同厂家口服制剂对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来源
        1.2 菌株来源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1 主要试剂及材料
        1.3.2 实验仪器
        1.4 含量测定
        1.5 抗菌药物储存液的制备
        1.6 含药平板的制备
        1.7 菌悬液的制备及接种
        1.8 MIC结果判读
        1.9 累积抑菌百分率的计算
    2 结果
        2.1 各厂家左氧氟沙星含量测定结果
        2.2 市售各厂家左氧氟沙星对质控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2.3 市售各厂家左氧氟沙星对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2.4 各厂家累积抑菌百分率情况
    3 讨论
第二部分 左氧氟沙星仿制药与原研药的防耐药突变浓度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药品来源
        1.2 菌株来源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1 主要试剂及材料
        1.3.2 实验仪器
        1.4 药物储存液的配制
        1.5 防耐药浓度突变实验
MPC的测量'>1.6 %T>MPC的测量
    2 结果
        2.1 左氧氟沙星仿制药与原研药对EC和 KP的 MPC结果
MPC)结果'>2.2 左氧氟沙星仿制药与原研药对EC和 KP的%T_(>MPC)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左氧氟沙星仿制药与原研药的PK/PD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左氧氟沙星原研药与仿制药的PK参数
        1.1.1 仿制药300mg的PK参数实测值
        1.1.2 Phoenix Win Nonlin模拟仿制药500mg的 PK参数
        1.2 左氧氟沙星原研药与仿制药的PD参数
        1.2.1 药效学参数MIC
        1.2.2 药效学参数MPC
        1.3 单点估算方法
        1.4 蒙特卡洛模拟
        1.4.1 蒙特卡洛模拟公式
        1.4.2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2 结果
        2.1 单点估算法比较左氧氟沙星仿制药与原研药的PK/PD结果
        2.1.1 基于MIC的 PK/PD结果分析
        2.1.2 基于MPC的 PK/PD结果分析
        2.2 蒙特卡洛模拟仿制药与原研药的CFR与 PTA
        2.2.1 基于MIC的蒙特卡洛模拟结果分析
        2.2.2 基于MPC的蒙特卡洛模拟结果分析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基于抗菌药物 PK/PD 特性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再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3)松萝酸/丝素蛋白复合伤口敷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2 人体皮肤的结构及功能
    3 皮肤伤口的愈合过程及愈合机理
    4 常见的伤口敷料的特点
        4.1 传统的伤口敷料
        4.2 现有的伤口敷料
        4.3 理想的伤口敷料
    5 丝素蛋白基伤口敷料概述
        5.1 丝素蛋白的应用
        5.1.1 丝素蛋白的结构与性能
        5.1.2 丝素蛋白的应用概述
        5.2 丝素蛋白基伤口敷料的研究现状
    6 松萝酸的应用概述
        6.1 松萝酸的结构与活性机理
        6.2 松萝酸的应用简介
    7 本章小结
    8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松萝酸/丝素蛋白复合伤口敷料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和仪器
        2.2 丝素蛋白的提取
        2.3 松萝酸/丝素蛋白复合伤口敷料的制备
    3 松萝酸/丝素蛋白复合伤口敷料的结构表征
        3.1 表面微观形貌表征
        3.2 化学结构表征
    4 松萝酸/丝素蛋白复合伤口敷料的性能检测
        4.1 机械性能测试
        4.2 体外降解性能测试
        4.3 透气性能测试
        4.4 药物缓释测试
    5 松萝酸/丝素蛋白复合伤口敷料的生物活性研究
        5.1 抗菌性能检测
        5.2 生物相容性检测
        5.3 小鼠背部全层皮肤厚度伤口愈合性能检测
    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松萝酸/丝素蛋白复合伤口敷料的性能检测结果与讨论
    1 松萝酸/丝素蛋白复合伤口敷料的结构及性能
        1.1 表面微观形貌观察结果
        1.2 化学结构分析
        1.3 机械性能测试结果
        1.4 体外降解特性测试结果
        1.5 透气性能测试结果
        1.6 药物缓释结果分析
    2 松萝酸/丝素蛋白复合伤口敷料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
        2.1 抗菌效果展示
        2.2 生物相容性分析
        2.3 小鼠背部全层皮肤厚度伤口愈合的生物学响应
    3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丝素蛋白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氧化纳米金刚石过氧化物酶模拟物合成及抗牙周致病菌感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英文缩写名称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牙周病
        1.2.1 概述
        1.2.2 牙周病主要致病因素
        1.2.3 牙周病的抗菌治疗
    1.3 纳米酶
        1.3.1 概述
        1.3.2 纳米酶的抗菌原理
        1.3.3 碳基纳米酶在抗菌领域的应用
    1.4 纳米金刚石
        1.4.1 概述
        1.4.2 ND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1.5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论文的立题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氧化纳米金刚石的制备及其酶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2.2 试验设备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O-NDs的制备
        2.3.2 TEM检测O-NDs的形貌
        2.3.3 Zeta电位测定
        2.3.4 X‐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检测O-NDs的氧含量
        2.3.5 O-NDs的分散性检测
        2.3.6 O-NDs的酶活性分析
        2.3.7 荧光检测羟基自由基
    2.4 结果与讨论
        2.4.1 O-NDs的表面形貌
        2.4.2 Zeta电位检测
        2.4.3 NDs及 O-NDs的 XPS测定
        2.4.4 O-NDs的分散性检测
        2.4.5 O-NDs过氧化物酶样活性测定
        2.4.6 对苯二甲酸(TA)荧光实验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O-NDS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细胞
        3.3.2 细胞鉴定
        3.3.3 细胞生长曲线
        3.3.4 O-NDs对 HGFs的细胞毒性实验
        3.3.5 O-NDs对 HGFs细胞黏附的影响
        3.3.6 O-NDs对 HGFs细胞迁移的影响
        3.3.7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细胞培养及鉴定
        3.4.2 细胞生长曲线
        3.4.3 O-NDs对 HGFs细胞毒性的检测
        3.4.4 O-NDs对 HGFs细胞形态的影响
        3.4.5 O-NDs对 HGFs细胞粘附的影响
        3.4.6 O-NDs对 HGFs细胞迁移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H_2O_2/O-NDS抗菌系统抗牙周致病菌的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4.2.3 培养基配置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菌复苏与培养
        4.3.2 细菌生长曲线
        4.3.3 菌斑生物膜的建立
        4.3.4 细菌存活率实验
        4.3.5 平板法抑菌实验
        4.3.6 液体培养法抗菌实验
        4.3.7 扫描电镜观察细菌形态
        4.3.8 单菌种菌斑生物膜的活/死菌染色
        4.3.9 多菌种菌斑生物膜的活/死菌染色
        4.3.10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细菌生长曲线
        4.4.2 细菌存活率检测抑菌浓度
        4.4.3 平板法检测H2O2/O-NDs抗菌系统杀菌能力
        4.4.4 细菌OD值检测H2O2/O-NDs抗菌系统抑菌性
        4.4.5 扫描电镜检测细菌形态
        4.4.6 H_2O_2/O-NDs抗菌系统抗菌斑生物膜的活性
        4.4.7 H_2O_2/O-NDs抗菌系统对菌斑生物膜的破坏作用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H2O2/O-NDS抗菌系统对大鼠牙周感染的治疗及安全性评价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和设备
        5.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5.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动物饲养
        5.3.2 建立动物模型
        5.3.3 体内抗菌实验
        5.3.4 H&E染色
        5.3.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5.3.6 溶血性实验
        5.3.7 体内长期毒性评价
        5.3.8 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动物模型的建立
        5.4.2 H2O2/O-NDs抗菌系统对大鼠牙周感染的影响
        5.4.3 H2O2/O-NDs抗菌系统对大鼠牙周的抗菌作用
        5.4.4 H_2O_2/O-NDs抗菌系统对大鼠牙龈的组织学染色
        5.4.5 H_2O_2/O-NDs抗菌系统对大鼠牙龈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5.4.6 H_2O_2/O-NDs抗菌系统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5.5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致谢

(5)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 细菌耐药机制的分类
        1.1 基因水平耐药
        1.2 蛋白质水平耐药
        2 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机制
        2.1 大肠埃希菌主要耐药机制
        2.2 肺炎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
        2.3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耐药机制
        2.4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耐药机制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耐药机制
        3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抗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 抗耐药大肠埃希菌相关机制
        1.1 抑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
        1.2 消除R质粒
        1.3 其它机制
        2 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机制
        2.1 抑制生物被膜形成
        2.2 其它机制
        3 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机制
        4 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相关机制
        5 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机制
        6 结语及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研究一 伏气钩玄
        1 理论萌芽期
        1.1 伏寒化温,本为内经经旨;热病遗复,当是耐药先声
        1.2 伤寒有五,新感伏气不同;广义狭义,后世多引多从
        2 缓慢成型期
        2.1 叔和之论,热病初步区分;伏气之治,六经原可涵盖
        2.2 安道雄辨,寒温之异始判;溯洄医经,首肯伏邪存在
        3 变化成熟期
        3.1 戾气之说,吴氏大胆发明;邪伏膜原,比类耐药细菌
        3.2 绪论伤寒,诸证条分缕析;间言伏气,论治初具雏形
        3.3 问斋医略,伏温始有专篇;学宗又可,治用达原加减
        3.4 幼科要略,伏气字字珠玑;天士手笔,清泄亦重根抵
        3.5 纵论时病,四时皆有伏气;以法领方,方药切合实际
        3.6 致力温热,伏气源流俱楚;集大成者,理法方药尽述
        4 发展壮大期
        4.1 吉人新论,六淫皆是伏邪;衷中参西,百家争鸣可喜
        4.2 耐药细菌,伏邪关系密切;导师观点,守正复又创新
        5 小结
    研究二 学习导师经验方新加达原散配伍用药特色的体会
        1 柴胡、黄芩组
        2 蝉衣、酒军组
        3 草果、乳香、白芷组
        4 赤芍、石膏、青黛组
        5 小结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新加达原散体外对两种耐药菌生物膜的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试剂及配制
        1.5 实验药液、菌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微孔板法/X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MRSA、Kp生物膜形成期的活菌量
        2.2 微孔板法/X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MRSA、Kp生物膜成熟期的活菌量
        2.3 扫描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MRSA、Kp成熟期生物膜内细菌
    3 结果
        3.1 微孔板法结果
        3.2 扫描电镜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 新加达原散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1.8 不良反应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1.9 样本量估算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试验药品及给药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指标
        2.5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2.6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基础资料与基线情况
        3.2 观察指标
        3.3 疗效指标
        3.4 安全性指标
    4. 讨论
    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1 临床观察表
    附2 伦理批件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口腔链球菌比较基因组研究和具核梭杆菌体内牙周炎致病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口腔微生物菌种资源库构建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口腔链球菌比较基因组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具核梭杆菌牙周炎体内致病性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基于Au@Ag NPs/固相SERS基底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食源性致病菌
    1.2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概述
        1.2.1 传统检测方法
        1.2.2 代谢学检测方法
        1.2.3 免疫学检测方法
        1.2.4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2.5 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
    1.3 表面增强拉曼技术
        1.3.1 拉曼光谱概述
        1.3.2 表面增强拉曼技术
        1.3.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
        1.3.4 基于SERS的致病菌无标记检测的应用
    1.4 适配体
        1.4.1 适配体概述
        1.4.2 基于适配体的致病菌SERS标记检测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2.1.2 主要设备
    2.2 基于Au@Ag NPs/滤纸基底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2.2.1 检测原理
        2.2.2 Au@Ag NPs的制备
        2.2.3 Au@Ag NPs/滤纸基底的制备
        2.2.4 Au@Ag NPs/滤纸基底的重现性、SERS增强性能及稳定性研究
        2.2.5 细菌培养及SERS信号表征
        2.2.6 细菌SERS光谱处理
        2.2.7 细菌定量检测
    2.3 基于适配体功能化Au@Ag NPs/玻片基底“夹心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研究
        2.3.1 检测原理
        2.3.2 Au@Ag NPs/玻片基底的制备
        2.3.3 Au@Ag NPs/玻片基底的重现性及SERS增强性能研究
        2.3.4 适配体的前处理
        2.3.5 SH-适配体浓度和孵育时间的优化
        2.3.6 金黄色葡萄球菌孵育时间的优化
        2.3.7 ROX-适配体浓度的优化
        2.3.8 Au@Ag NPs浓度的优化
        2.3.9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2.3.10 特异性实验
        2.3.11 牛奶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及加标回收
    2.4 基于适配体免固定法Au@Ag NPs/玻片基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研究
        2.4.1 检测原理
        2.4.2 半胱胺盐酸盐与Au@Ag NPs/玻片基底孵育条件的优化
        2.4.3 ROX-适配体的浓度及孵育时间优化
        2.4.4 金黄色葡萄球菌孵育时间的优化
        2.4.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2.4.6 特异性实验
        2.4.7 牛奶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及加标回收
3 结果与讨论
    3.1 基于Au@Ag NPs/滤纸基底对五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3.1.1 Au@Ag NP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TEM分析
        3.1.2 Au@Ag NPs/滤纸基底的制备及SEM分析
        3.1.3 Au@Ag NPs/滤纸基底的重现性、SERS增强性能及稳定性分析
        3.1.4 五种细菌SERS信号及主成分分析
        3.1.5 细菌定量分析
    3.2 基于适配体功能化Au@Ag NPs/玻片基底“夹心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研究
        3.2.1 Au@Ag NPs/玻片基底的制备及SEM分析
        3.2.2 Au@Ag NPs/玻片基底的重现性和SERS增强性能分析
        3.2.3 SH-适配体浓度和孵育时间的优化分析
        3.2.4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适配体孵育时间的优化分析
        3.2.5 ROX-适配体浓度的优化分析
        3.2.6 Au@Ag NPs浓度的优化分析
        3.2.7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线性范围与检测限分析
        3.2.8 特异性实验分析
        3.2.9 牛奶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及加标回收分析
    3.3 基于适配体免固定法Au@Ag NPs/玻片基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研究
        3.3.1 半胱胺盐酸盐与Au@Ag NPs/玻片基底孵育条件的优化分析
        3.3.2 ROX-适配体浓度和孵育时间的优化分析
        3.3.3 金黄色葡萄球菌孵育时间的优化分析
        3.3.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线性范围与检测限分析
        3.3.5 特异性实验分析
        3.3.6 牛奶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及加标回收分析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基于TLR4/NF-ΚB通路的藏药三臣散抗幼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儿童金葡菌肺炎的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儿童金葡菌肺炎的认识
        1.1 儿童金葡菌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1.2 儿童金葡菌肺炎的病因病机
        1.3 儿童金葡菌肺炎的病理机制
        1.4 儿童金葡菌肺炎的治疗
        2 中医对儿童金葡菌肺炎的认识
        2.1 中医对儿童金葡菌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中医对儿童金葡菌肺炎的治疗
        2.3 中医对儿童金葡菌肺炎治疗作用机制研究
        3 小结
    综述二 藏药三臣散的研究进展
        1 三臣散处方来源
        1.1 三臣散成分分析
        1.2 三臣散的临床研究
        1.3 三臣散的实验研究
        1.4 三臣散中单味药材研究
        2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基于《四部医典》的小儿肺热与儿童金葡菌肺炎分析
    1 藏医热病学学术思想概述
        1.1 藏医热病学的病因病机
        1.2 藏医热病的症状表现
        1.3 藏医热病的疗法
    2 小儿肺热的理论分析
        2.1 小儿肺热的病因病机
        2.2 小儿肺热的临床表现
        2.3 小儿肺热的藏医疗法
    3 小结
第三部分 藏药三臣散抗菌作用及基于TLR4 /NF-KB通路的抗幼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作用机制研究
    实验研究一 藏药三臣散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1 材料
        1.1 药品
        1.2 供试菌株
        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2 方法
        2.1 培养基的制备
        2.2 藏药三臣散提取物的制备
        2.3 菌悬液配制
        2.4 藏药三臣散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试验
        3 结果
        3.1 自制三臣散水提物、醇提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
        4 结论
    实验研究二 基于TLR4 /NF-KB通路探讨藏药三臣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幼鼠的治疗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1.3 指标检测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血常规检测
        2.2 肺的病理组织变化
        2.3 ELISA检测各组幼鼠肺部IL-1β、IL-6、TNF-α的含量表达
        2.4 RT-PCR检测各组幼鼠肺部IL-1β、IL-6、TNF-α的含量表达
        2.5 WB检测各组幼鼠肺部CD14、TLR4、NF-K B p65的含量表达
        3 结论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个人简历

(9)基于群体感应途径探讨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及耐药性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第1章 引言
    1.1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
        1.1.1 β-内酰胺类耐药
        1.1.2 碳青霉烯耐药
        1.1.3 多粘菌素耐药
    1.2 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因子
        1.2.1 荚膜多糖
        1.2.2 铁载体
        1.2.3 菌毛
    1.3 肺炎克雷伯菌的群体感应
    1.4 茶多酚的抗菌作用及机制
    1.5 项目研究意义
    1.6 研究思路
第2章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群体抑菌作用及耐药性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1.3 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悬液的配制
        2.2.2 0.15 m M H3PO4 溶液的配制
        2.2.3 茶多酚储备液为10mg/ml的配制
        2.2.4 M-H琼脂平板和M-H茶多酚平板的配制
        2.2.5 不同浓度茶多酚抑菌率曲线测定
        2.2.6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性
        2.2.7 ST分型、毒力和耐药基因检测
        2.2.8 Kirby-Bauer法药敏试验
        2.2.9 茶多酚的琼脂稀释与常规药敏纸片的联合检测
    2.3 实验结果
        2.3.1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3 抑菌试验
        2.3.2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性,找出不同耐药种类菌株
        2.3.3 茶多酚的琼脂稀释法与常规药敏纸片的联合检测
        2.3.4 对选定的肺炎克雷伯进行ST分型、毒力和耐药基因检测
        2.3.5 茶多酚逆转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试验
        2.3.6 512ug/ml茶多酚与常规药敏纸片联合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作用的影响
    2.4 讨论
    2.5 结论
第3章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群体毒力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实验试剂
        3.1.3 菌株
    3.2 实验方法
        3.2.1 常用培养基制备
        3.2.2 茶多酚对细菌胞外粘液样物质(slime)影响(刚果红琼脂实验)
        3.2.3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的影响
        3.2.4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分泌胞外蛋白酶的影响
        3.2.5 茶多酚救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秀丽隐杆线虫感染实验
        3.2.6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茶多酚对细菌胞外粘液样物质(slime)影响
        3.3.2 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检测结果
        3.3.3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分泌胞外蛋白酶的检测结果
        3.3.4 茶多酚救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秀丽隐杆线虫感染实验
    3.4 讨论
    3.5 结论
第4章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仪器
        4.1.2 主要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菌总RNA提取
        4.2.2 RNA质量及浓度测定
        4.2.3 RNA反转录成c DNA
        4.2.4 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引物见表4.2.4)
        4.2.5 肺炎克雷伯菌KPC耐药基因检测
        4.2.6 茶多酚影响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测定
        4.2.7 统计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RNA质量及浓度测定
        4.3.2 群体感应基因和毒力基因表达量与茶多酚之间的关系
        4.3.3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KPC-2 的影响
        4.3.4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4.4 讨论
    4.5 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10)慢生单胞菌的分离、多相分类及捕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1 绪论
    1.1 细菌捕食的研究进展
        1.1.1 细菌捕食的概述
        1.1.2 经典细菌捕食的研究进展
        1.1.3 多组学分析在捕食性细菌研究中的应用
    1.2 捕食性细菌的研究意义
        1.2.1 捕食性细菌研究的生态学意义
        1.2.2 捕食性细菌的应用价值
    1.3 慢生单胞菌目的概述
        1.3.1 前期发表三个慢生单胞菌的物种描述
        1.3.2 慢生单胞菌捕食的概述
        1.3.3 慢生单胞菌的研究意义
    1.4 本章小结
2 慢生单胞菌的分离与四株慢生单胞菌的多相分类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实验培养基及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慢生单胞菌的分离方法
        2.2.2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2.2.3 菌落及细胞形态观察
        2.2.4 生理生化实验
        2.2.5 化学性质的分析
        2.2.6 捕食实验
        2.2.7 菌株的保种与保藏
        2.2.8 慢生单胞菌的生物地理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2.3.1 不同富集分离方法分离慢生单胞菌结果
        2.3.2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对四株慢生单胞菌的系统发育分析
        2.3.3 四株慢生单胞菌细胞形态及生理生化实验结果
        2.3.4 四株慢生单胞菌捕食特性的验证结果
        2.3.5 四株慢生单胞菌的多相分类结果与命名
        2.3.6 慢生单胞菌的生物地理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慢生单胞菌与其他捕食细菌的比较基因组分析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菌株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3.2.1 慢生单胞菌的基因组信息
        3.2.2 慢生单胞菌基因组特点分析
        3.2.3 慢生单胞菌与其他捕食细菌的代谢特点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沉积物慢生单胞菌FA350~T捕食周期与捕食特点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菌株
        4.1.2 实验培养基及试剂
        4.1.3 实验试剂盒
        4.1.4 实验特异基因、引物及探针
        4.1.5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B.sediminis FA350~T的猎物筛选
        4.2.2 B.sediminis FA350~T对A.marinus am2~T的捕食周期
        4.2.3 B.sediminis FA350~T捕食特点的探究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4.3.1 B.sediminis FA350~T的猎物筛选
        4.3.2 B.sediminis FA350~T对A.marinus am2~T的捕食周期
        4.3.3 B.sediminis FA350~T捕食特点的探究
        4.3.4 慢生单胞菌与专性/兼性捕食细菌的捕食特点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沉积物慢生单胞菌FA350~T捕食海洋噬冷菌am2~T的转录组分析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菌株
        5.1.2 实验方法
        5.1.3 细菌RNA数据分析流程和方法
    5.2 实验结果和讨论
        5.2.1 数据质量结果检测及分析
        5.2.2 捕食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分析
        5.2.3 荧光定量PCR验证B.sediminis FA350~T捕食相关基因
        5.2.4 捕食代谢模型的预测
    5.3 本章小节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资助项目信息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冰箱里有多少种细菌(论文参考文献)

  • [1]蜡样芽孢杆菌中有效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D]. 卢国柱. 烟台大学, 2021(12)
  • [2]基于左氧氟沙星PK/PD特性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研究[D]. 马攀.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松萝酸/丝素蛋白复合伤口敷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查小英.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4]氧化纳米金刚石过氧化物酶模拟物合成及抗牙周致病菌感染研究[D]. 方蛟. 吉林大学, 2020(03)
  • [5]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D]. 朱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口腔链球菌比较基因组研究和具核梭杆菌体内牙周炎致病性分析[D]. 周健楠. 山东大学, 2020(02)
  • [7]基于Au@Ag NPs/固相SERS基底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研究[D]. 李粮裕. 江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TLR4/NF-ΚB通路的藏药三臣散抗幼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作用机制研究[D]. 武佳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基于群体感应途径探讨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及耐药性的作用[D]. 张宁. 南昌大学, 2020(08)
  • [10]慢生单胞菌的分离、多相分类及捕食特性研究[D]. 王硕. 山东大学, 2020

标签:;  ;  ;  ;  

冰箱里有多少种细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