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要瞄准“双赢”目标

无公害蔬菜要瞄准“双赢”目标

一、无公害蔬菜要瞄准“双赢”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刘泽[1](2020)在《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以黄淮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何星[2](2020)在《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妙芳[3](2019)在《湖南省高校驻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数据,2018年,全国减贫人口1386万人,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为1.7%,比上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因病因学因残因灾致贫返贫等特殊困难群体规模大,脱贫能力弱、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帮助这些特殊困难群体如期实现脱贫,是“硬仗中的硬仗”。2020年,我国要确保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彻底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扶贫事业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由“重速”转向“提质”,贫困地区强力补短板,扶贫质量和成效成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国家在此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策略。驻村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模式之一,而驻村扶贫干部,则是解决扶贫“最后一公里”使命的担当者、资源的传递者和政策的执行者。在驻村扶贫工作中,众多高校也承担了大量任务。因此,高校如何利用自身特点,在驻村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和信息等方面优势,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着成效;在新形势下面临哪些困境,如何突破扶贫工作的新瓶颈,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本文以湖南省属本科院校驻村扶贫为研究实例,在对高校驻村扶贫模式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高校驻村扶贫所面临的困境。对帮扶资源、政策力度、动员农民等方面工作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文章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阐述了扶贫模式和相关理论基础,为研究奠定理论支撑;第三章简述了驻村扶贫模式演变及特点,分析了高校驻村扶贫模式存在的优势和缺陷;第四章分析了湖南省高校驻村扶贫现状与困境和模式创新方向;第五章对湖南省4所高校驻村扶贫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归纳模式创新的启示;第六章创新高校驻村扶贫模式和有关政策建议。文章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目前湖南省高校在驻村扶贫过程中面临内生动力不足、教育科技落后、产业机制不畅、基础条件薄弱等困境,提出着重从思想教育、科技培训、产业扶贫和治理机制等方面施策,结合教育改革和乡村振兴,构建了“扶志、扶智、扶制、扶治”驻村扶贫新模式。本研究对湖南省地方高校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具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对其它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也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金芳芳[4](2017)在《PPP模式在甘肃省“精准扶贫”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以张掖市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贫困问题是一直困扰各国发展的一大难题,各国对于脱贫也制定了各自的政策,我国也提出了不少帮扶政策,但是过去帮扶对象数目不明、贫困情况不清、帮扶项目缺乏持久性,使得我国的扶贫工作成效不显着,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门根据多年的扶贫经验和我国的贫困状况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建档建卡精准的识别贫困户,把扶贫资源切实的运用在扶贫户身上。但是帮助脱贫不是一时就能做到,也不是提升贫困人口的基础设施就能解决的,要想脱贫持久不返贫,就应该根据贫苦地区自身的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贫困人口长久脱贫。本文从PPP模式在“精准扶贫”项目中的适应性出发,指出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再结合张掖市绿色蔬菜产业园的项目具体分析了PPP模式的流程及项目运行及该项目为当地贫困户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进一步说明精准扶贫工作中运用PPP模式脱贫效果是明显的,PPP模式引入不仅仅为项目提供了资金,还把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技术引入到项目中,一方面解决了当地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升了农民的种植技能,使得农民有一技之长这对于贫困人口的长期脱贫有一定的帮助。

王晶[5](2013)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针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共同的目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于2009年12月获国务院批复,其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目的是走出一条经济和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国家区域性发展战略,未来一段时间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作者长期从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工作,在实践中对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希望能通过对经济区产业生态化进行科学严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而后提出一系列对实际工作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产业生态化是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主要内容的产业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循环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产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在此形势下,产业生态化建设实质上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构建产业生态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产业生态化既是一种产业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技术范式,其中存在产业生态化运行效率、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技术效率等问题。效率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无论哪个层面上的效率概念,最终表示指标都是投入产出关系。本文在梳理基础理论和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及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了产业生态化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引入BBC模型,计算出经济区2009年和2010年综合技术效率值(CRSTE)、纯技术效率值(VRSTE)和规模效率值(SE)三个方面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综合技术效率高的地方主要集中于鄱阳湖周围地区,尤其是沿湖岸线较长的南昌市、鄱阳县和九江部分沿湖地区;从两年的对比数据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过两年的建设,辐射作用已开始慢慢显现,综合技术效率大于1的新增了6个县(市、区),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平均变化值来看,从2009年到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有较大提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相比上一年度有所上升,但总生产要素生产率、技术的进步相比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年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2010年均反超全国平均水平。而后,论文用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的CCR模型进行了效率改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综合能源消耗、用水总量均存在一定数量的冗余,能源要素粗放利用现象尤其突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以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合意性产出均存在一定数量的不足,并且比例达样本总量的50%左右;除部分处于效率前沿面的县(市、区)外,其余较大部分数量的县(市、区)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等非合意性产出存在相当数量的冗余。产业生态化的核心是建立合理的、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产业生态化能否真正实现在于是否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以实现环境污染减小、废弃物循环利用、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目标。论文对产业生态化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从传统产业线性发展模式到产业生态共生系统;二是从线性产业到循环型产业。在对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经验启发分析中发现,一个地区的产业需要满足生态化的几个特征:(1)区域范围内产业链条必须能形成理论上的闭合回路;(2)具备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影响的生态循环链条;(3)具备产业生态化的微观载体如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态旅游产品或其他模式;(4)各产业产生的废弃物可以综合利用;(5)有相对先进的科技支撑做保障。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生态化效率分析结果与这些特征进行对照,发现该区域构建产业生态共生系统、推进循环型产业建设遇到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大多以粗放型为主;产业生态链条并没有完全形成;工业“三废”严重,废弃物回收利用效率不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创造性地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建设应该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区一带”分区详细规划》(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紧密结合,依据每个区域的功能定位和特点,结合目前存在的困难,有的放矢地利用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格局。即湖体核心保护区适度发展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湖滨控制开发带重点发展循环型产业;高效集约开发区重点构建产业生态共生系统。其中高效集约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在构建产业生态共生系统中,工业生态共生系统应重点推进改造型、全新型、虚拟性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农业生态发展模式应针对优势产业区、二元优势产业区和一元优势产业区的不同特征进行设计;现代服务业应突出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一旦确定后,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保障体系加以推进。论文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的效率水平和推进路径,较为全面地提出了五大支撑体系,涉及市场体系、政策法规体系、科技创新体系、行政管理体系、生态环保体系。其中,市场体系包括生态税收机制、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产业一体化机制、排污权交易机制、差别化价格机制;政策体系包括明确产业重点、生态补偿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创新和法规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包括自主创新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行政管理体系包括高层协调组织机制、区域协调机制、政绩考核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生态保护体系包括监测预警机制、生态核算机制、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和社会舆论支撑等。

王友文,陈静[6](2012)在《关于铜梁县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介绍铜梁县蔬菜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中取得的成效,指出无公害蔬菜生产面临的形势,提出加快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建议,以为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杨晓东,郭红莲[7](2010)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讨——以陕西省榆林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为案例,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探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徐政华[8](2010)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 ——以青岛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以建设区域生态经济作为试点并逐步向更大范围扩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向全球范围广泛推广,各国、各地都在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进行尝试。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打破了原有的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为主要发展目标的区域发展模式,而转向对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区域发展模式正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所以探讨有效的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特点的生态经济模式,是十分必要和意义深远的。除了技术因素外,要在区域生态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克服因“市场失灵”导致的负外部性,需要各级政府的强力推动、主动引导和积极参与,因此政策因素在推动我国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其中,作为重要宏观调控手段的财税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体现社会公平、促进自然资源集约利用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本文着重对区域和区域经济的特征,生态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财税政策与生态经济建设的耦合关系进行探讨,探索政府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对生态经济建设的主动参与,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更具成效的模式,实现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自然协调融合,推动区域从传统经济功能向生态经济功能的逐步转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区域生态经济建设中面临的经济与环境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瓶颈,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研究、比较研究、规范与实证等研究方法,在生态经济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财税应用理论的基础上,从建设生态经济的政策路径出发,界定了区域生态经济和财税政策的相关概念,对国内外区域生态经济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建设区域生态经济的模式、运行机制及支撑体系,并结合青岛区域生态经济建设实践,提出了建设区域生态经济中,财税政策综合运用的干预模式及相关问题分析,这将有助于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完善。本文首先对区域、区域生态经济、生态经济、财税政策等相关概念和辩证关系进行了阐述,包括区域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概念界定,生态与生态经济的相关概念界定,财税与财税政策的相关概念界定,相关概念的辩证关系以及区域生态经济的类别分析。其中重点在于梳理三个辩证关系:区域经济与生态经济,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与财税政策支撑,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与国家生态经济的耦合。其次重点对区域经济向生态经济的演变进行了阐述,从区域功能的自身演变,当代区域发展的五大特征,财税与财税政策的演变,区域经济向生态经济的演变等。重点阐述了大演变形成的生态经济型产业结构,财税政策向生态经济发展深度倾斜,构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以及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动向。其中还对城市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以及城市与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关联关系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城市是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和全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农村与城市经济相互配合,以互补、分工、转移为特征,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建设。重点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准则,促进科技进步是突破口,遏制生态环境破坏是要务以及全面惠及民生是根本目标论述了全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的重要性。本文还重点研究了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中财税政策不可逆演进,从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中财税政策的五个不可逆: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不可逆,科技进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不可逆,五大资本体系良性生态运行不可逆,城乡生态经济社会融合一体化不可逆以及经济危机后的财税政策创新不可逆,从而为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研究提供了验证。最后,本文从国内外区域生态经济发展财税政策创新经验和青岛城乡区域生态经济财税政策创新发展的实证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国内外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中财税政策改革经验,通过对国内外的实例进行比较,总结经验和教训,探索可以借鉴的区域生态经济建设之路。本文的主要结论: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财税政策是推动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必须加大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的财税政策创新力度和实施力度,通过政策的强力推动,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结合青岛实际,作为经济开放度较高,拥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财税分配自主权的城市,青岛有条件率先在区域生态经济建设中实现突破,通过国家和地方财税政策的配合以及财税政策倒逼和激励作用,实现青岛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的推进。

徐贻军[9](2009)在《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湖南省是全国的商品粮、猪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发挥现代农业在良种推广、农产品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引领湖南农业发展,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建设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回顾、总结相关研究的基本文献并对所有研究进行了理论评述,然后对湖南现代农业发展与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实证分析。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对农业投入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结构、农民生活水平与农业经济以及地区经济的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农业经济结构指标与农民生活水平主要研究其转换对整个宏观经济(GDP)的影响,其他指标主要研究其对农业经济(农业增加值)的影响。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论文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并对2007年湖南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评。首先介绍了湖南现代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原则,然后参考现阶段国内外众多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严格的分层筛选,确定了描述湖南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整个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辅助指标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级指标,包括农业投入水平指标、农业产业化水平指标、农业科技水平指标、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指标、农业经济结构指标、农民生活水平指标、农业产出水平指标和农业资源水平指标八个方面;第二层次是二级指标,它们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包括单位耕地农机总动力、劳均用电量、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等28个评价指标;第三层次是辅助指标,是为了更好地衡量和量化二级指标,将其作为最低级的评价目标进行数据整理。最后根据国内己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统计资料的具体数据计算2007年湖南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61.37,表明我省农业总体上已处在现代农业的初步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已具备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湖南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制约因素,有许多难点需要解决。只有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才能加快湖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国外现代农业建设的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以及西欧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经验尤其是湖南的典型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着重推介了中方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湘阴的平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长沙的近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总之,作为农业大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是湖南经济建设的主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制定和实施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策,一要有明晰的发展思路;二要选准发展的突破口:三是要有切实可行的对策。

多金荣[10](2009)在《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经济是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生存的目的,经济只有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人类才能从生态—经济系统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县域经济作为中国宏观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单元,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环境单元。它处于宏观经济之“尾”,微观经济之“首”,中观经济之“实”,是建设区域生态经济最基本的环节。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实现自身的工业化进程,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县域生态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县域生态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建立和谐生态循环经济的前提和保障,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县域、县域经济、县域生态经济的内涵、地位和面临的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概括,结论如下:1.分析了我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认为加速城镇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县域生态经济。2.研究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指出在贯彻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及循环经济理论的前提下,发展生态经济必须遵循产业经济理论、和谐社会理论及生态理论。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县域的、可持续的、和谐的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相统一的全新县域发展模式。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经济增长方式和新经济发展方式的初探。3.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贯彻区域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推进循环经济最为重要和理想的载体,科学论证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提出了建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解决的思路、发展的规划、实现的保证。通过县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整合性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生态经济项目,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规划出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模式。4.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总结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想,阐述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原则和产业间的生态化协作体系,以及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几种目标方式;并提出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政策,为最终建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目标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5.以河北省张家口的尚义县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达拉特旗为实例,论证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是以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为基础构筑的,提出了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壮大县域生态经济。

二、无公害蔬菜要瞄准“双赢”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公害蔬菜要瞄准“双赢”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3)湖南省高校驻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实证和规范研究相结合
        1.5.3 对比分析法
        1.5.4 案例研究法
    1.6 创新点与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扶贫模式
        2.1.2 扶贫模式创新
        2.1.3 驻村扶贫模式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精准扶贫理论
        2.2.2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2.2.3 高等教育多功能理论
第3章 驻村扶贫模式的演变及主要特征
    3.1 驻村扶贫模式的演变
        3.1.1 1978—1985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减贫阶段的驻村扶贫
        3.1.2 1986 —1993 年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的驻村扶贫
        3.1.3 1994 —2000 年“八七”扶贫攻坚阶段的驻村扶贫
        3.1.4 2001 —2012 年综合扶贫开发阶段的驻村扶贫
        3.1.5 2013 年以来精准扶贫阶段的驻村扶贫
    3.2 高校驻村扶贫模式的主要特征
        3.2.1 高校驻村扶贫干部特质
        3.2.2 高校驻村扶贫模式的优势
    3.3 高校驻村扶贫模式的相对缺陷
        3.3.1 帮扶资源的配置能力相对不强
        3.3.2 贫困农户参与的动员能力相对不强
        3.3.3 政策执行力度相对不强
第4章 湖南省高校驻村扶贫现状与困境: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4.1 调查问卷设计
        4.1.1 调查目的和思路
        4.1.2 调查范围和对象
    4.2 样本村情况介绍
        4.2.1 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思想观念落后
        4.2.2 村民收入来源单一,生活和教育支出占主要
        4.2.3 村民对农业新的生产方式参与度不够
    4.3 驻村干部作为和村民期盼
        4.3.1 驻村干部作为情况
        4.3.2 村民的期盼
    4.4 高校驻村扶贫模式的现状
        4.4.1 高校驻村扶贫的现有模式分析
        4.4.2 高校驻村扶贫模式的帮扶成效——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4.5 高校驻村扶贫模式面临的困境
        4.5.1 扶贫主体思想僵化,自身动力不足
        4.5.2 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薄弱
        4.5.3 产业成果销售渠道不畅
        4.5.4 脱贫举措持续性欠缺
        4.5.5 教师实践能力不强
    4.6 驻村干部的诉求和驻村扶贫模式的创新方向
        4.6.1 驻村干部的诉求
        4.6.2 驻村扶贫模式的创新方向
第5章 湖南省高校驻村扶贫的典型案例
    5.1 A1 高校驻B1 村扶贫的措施与成效
        5.1.1 B1 村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5.1.2 B1 村致贫原因
        5.1.3 A1 高校驻村扶贫B1 村的帮扶措施
        5.1.4 A1 高校驻B1 村扶贫的脱贫帮扶成效
    5.2 A2 高校驻B2 村的措施与成效
        5.2.1 B2 村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5.2.2 B2 村致贫原因
        5.2.3 A2 高校驻村扶贫B2 村的帮扶措施
        5.2.4 A2 高校驻B2 村扶贫的脱贫帮扶成效
    5.3 A3 高校驻B3 村扶贫的措施与成效
        5.3.1 B3 村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5.3.2 B3 村致贫原因
        5.3.3 A3 高校驻村扶贫B3 村的帮扶措施
        5.3.4 A3 高校驻B3 村扶贫的脱贫帮扶成效
    5.4 A4 高校驻B4 村扶贫的措施与成效
        5.4.1 B4 村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5.4.2 B4 村致贫原因
        5.4.3 A4 高校驻村扶贫B4 村的帮扶措施
        5.4.4 A4 高校驻B4 村扶贫的脱贫帮扶成效
    5.5 案例分析
        5.5.1 四所省属本科院校驻村扶贫的相同点
        5.5.2 四所省属本科院校驻村扶贫的差异
        5.5.3 四所省属本科院校驻村扶贫的启示
第6章 创新高校驻村扶贫模式的政策建议
    6.1 构建高校驻村扶贫新模式
        6.1.1 扶志,激发贫困村民脱贫内生动力
        6.1.2 扶智,推进基层教育科技发展
        6.1.3 扶制,构建扶贫可持续发展机制
        6.1.4 扶治,打造永不离开的工作队
    6.2 完善驻村扶贫工作制度及相关法律
        6.2.1 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6.2.2 建立健全工作考核办法,促进精准脱贫效果
        6.2.3 建立健全高校保障激励机制,提升队员工作热情
    6.3 精准扶贫与教育改革相结合
        6.3.1 切实抓好学龄前、义务教育,实现精准扶贫“拔穷根”
        6.3.2 鼓励贫困人口就读职业教育,实现劳动技能就业脱贫
        6.3.3 加强高校对贫困地区学生扶持力度,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
    6.4 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6.4.1 统筹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有效推进产业振兴
        6.4.2 破除公共服务设施瓶颈,有效促进生态宜居
        6.4.3 夯实村级组织队伍建设,有效推动人才振兴
    6.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PPP模式在甘肃省“精准扶贫”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以张掖市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要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精准扶贫、PPP模式相关概念及PPP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精准扶贫
        (二)PPP模式
    二、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的理论支撑
    三、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
    四、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
第二章 高台县“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的SWOT
    一、高台县“精准扶贫”项目实施现状
        (一)基础设施建设
        (二)产业培育
        (三)异地搬迁
        (四)金融支持
        (五)能力素质提升
        (六)社会帮扶
    二、高台县“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的SWOT分析
        (一)高台县“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的优势
        (二)高台县“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劣势
        (三)高台县“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机遇
        (四)高台县“精准扶贫”项目中引入PPP模式挑战
第三章 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PPP模式应用
    一、项目简介及项目运行
        (一)项目简介
        (二)政府优惠政策
        (三)项目的具体运行
    二、绿色产业园项目助推高台县精准扶贫
        (一)培育优势产业 拓宽贫困群众致富新渠道
        (二)创新融资方式 增添贫困群众发展新活力
        (三)加强技能培训 提高贫困群众致富新本领
        (四)稳定劳务输出 打开贫困群众增收新引擎
    三、高台县绿色产业园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资本参与度不高
        (二)引入的经营主体技术、管理水平存在差异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四)项目监督体制不健全
        (五)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第四章 完善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PPP模式应用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刺激民营资本的参与
    二、加强培训力度,提高经营主体的技术、管理水平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四、健全项目的监督机制
    五、加强教育转变观念,提高农民的参与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难点及不足
    1.5 本章小结
2. 产业生态化建设应用的基础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1.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1.3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生态化
    2.2 循环经济理论
        2.2.1 循环经济的概念
        2.2.2 循环经济的原则及特征
        2.2.3 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化
    2.3 清洁生产理论
        2.3.1 清洁生产理论的形成和内涵
        2.3.2 清洁生产理论的特征
        2.3.3 清洁生产与产业生态化
    2.4 生态经济理论
        2.4.1 生态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4.2 生态经济学的内涵和特征
        2.4.3 生态经济与产业生态化
    2.5 本章小结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现状
    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
    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
        3.2.1 工业
        3.2.2 农业
        3.2.3 第三产业
        3.2.4 已出台的产业生态化政策
    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效率测算
        3.3.1 产业生态化效率的概念和测算意义
        3.3.2 产业生态化效率指标的选取及相关性分析
        3.3.3 产业生态化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3.3.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效率测算
        3.3.5 测算结果分析
    3.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产出不足和投入冗余的原因
        3.4.1 缺乏生态化的观念和政策体系
        3.4.2 产业结构雷同,产业关联度低
        3.4.3 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3.4.4 工业园区功能定位不明确,规模效益较难形成
        3.4.5 产业配套能力较弱,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滞后
        3.4.6 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3.5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发
    4.1 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化的关系
        4.1.1 循环经济是推动产业生态化的充分条件
        4.1.2 产业生态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结果
    4.2 国内外产业生态化主要模式
        4.2.1 国外产业生态化主要模式
        4.2.2 国内产业生态化主要模式
    4.3 国内外在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中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4.3.1 加强立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4.3.2 制定和完善政策,形成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4.3.3 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舆论作用,形成产业生态化发展的信息网络和社会氛围
        4.3.4 分层次推进,构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4.4 国内外经验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建设的借鉴与启迪
        4.4.1 立足实际,合理确定推进重点
        4.4.2 鼓励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4.3 加强循环经济立法保障,促进产业生态化建设
        4.4.4 依托循环经济,探索产业多层次生态化推进模式
        4.4.5 创新财税、金融政策,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4.4.6 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增强全社会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4.5 本章小结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
    5.1 区域产业路径依赖分析
        5.1.1 路径依赖原理的提出
        5.1.2 产业系统路径依赖的影响因素
    5.2 产业生态化路径优化动力分析
        5.2.1 政治经济发展要求
        5.2.2 资源约束突破要求
        5.2.3 科技发展要求
        5.2.4 结构性污染解决要求
    5.3 产业生态化路径突破分析
        5.3.1 产业生态化的内在演化过程
        5.3.2 产业生态化的路径突破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路径
        5.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特征分析
        5.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路径选择
    5.5 本章小结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构建产业生态化市场体系
        6.1.1 建立生态税收机制
        6.1.2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6.1.3 建立产业一体化机制
        6.1.4 建立排污权交易机制
        6.1.5 建立差别化价格机制
    6.2 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6.2.1 明确产业发展重点
        6.2.2 制定生态补偿政策
        6.2.3 制定财政支持政策
        6.2.4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6.2.5 创新金融投资政策
        6.2.6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6.3 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科技创新体系
        6.3.1 建立自主创新机制
        6.3.2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6.3.3 建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6.3.4 构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6.4 建立产业生态化的行政管理体系
        6.4.1 建立高层协调组织结构
        6.4.2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6.4.3 建立统计考核机制
        6.4.4 创新监督管理机制
    6.5 构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生态保护体系
        6.5.1 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6.5.2 建立生态核算机制
        6.5.3 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机制
        6.5.4 营造生态环保的社会舆论氛围
    6.6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6)关于铜梁县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铜梁县蔬菜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2 铜梁县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
3 无公害蔬菜生产当前面临的形势
4 加快发展铜梁县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措施
    4.1 发挥政府在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中的引导职能
        4.1.1 选准消费群体。
        4.1.2 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农民, 大幅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
        4.1.3 制定优惠政策,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4.2 完善六大服务体系建设
        4.2.1 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4.2.2 强化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4.2.3 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4.2.4 强化质量监测体系建设。
        4.2.5 强化市场销售体系建设。
        4.2.6 强化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
    4.3 强化按照标准生产

(7)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讨——以陕西省榆林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意义
    (一)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百年榆林”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榆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四)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提高榆林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
    (五)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提升榆林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六)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改善榆林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二、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条件分析
    (一)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优势
        1. 榆林拥有黄土高原和丘陵地带的土地特质, 比较适宜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2. 榆林拥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分等自然条件适合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3. 榆林拥有初具规模特色农产品生产格局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4. 榆林拥有一定的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5. 榆林拥有较为丰富的休闲观光农业资源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
    (二)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潜力
        1.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可进一步扩大的潜力
        2.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具有品质单产可继续提升的潜力
        3.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具有附加价值可不断增加的潜力
    (三)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面临的问题
        1. 龙头企业发展相对滞后, 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
        2. 风险防御能力薄弱, 农业收益波动大
        3. 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 制约特色农业升级换代
        4. 特色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影响发展后劲
    (四)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机遇
        1. 国际市场对出口农产品标准日益严格, 对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机遇
        2. 消费者对农产品绿色、无公害认知程度越来越高, 为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竞争机遇
        3. 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全面需求的提高和消费中杂粮比例的增大为榆林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4. 特色农产品市场价格长期走高的趋势为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收益机遇
    (五) 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面临的挑战
        1. 生态脆弱、自然灾害时常发生是榆林发展特色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2. 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是对榆林现代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巨大考验
        3. 城乡、地区、行业差距继续扩大是榆林能否吸引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所需资源的重大挑战
三、榆林培育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主要任务
    (一) 培育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
        1. 羊产业
        2. 红枣产业
        3. 马铃薯产业
        4. 小杂粮产业
        5. 桑蚕产业
        6. 玉米和制种产业
        7. 黄芪产业
    (二) 加强和完善现代特色农业的产业布局
        1. 完善现代特色农业规划体系, 合理布局特色农业
        2. 规划和布局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带, 推动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
        3. 加强区域分工协作, 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三) 培育和建立现代特色农业市场体系
        1. 扶植龙头企业及相关产业, 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
        ●链接1:行政色彩浓厚的日本农业合作组织
        2. 鼓励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设计对农户发展特色农业产品生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 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 促进特色农产品顺利流通
    (四) 培育和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品牌
        1. 实施品牌战略, 进一步提升榆林特色农业的知名度
        2. 加强区位品牌管理, 保证榆林特色农业品牌的美誉度
        ●链接2:专业、独立的荷兰农业合作组织
        ●链接3:蒙牛的品牌战略
        一、起步期:“内蒙第二品牌”战略
        二、发展期:创造“乳都”概念
        三、强大期:“挑战第一”战略
        四、领航期:畅想世界乳业10强
        3. 树立独特品牌文化, 凝练榆林特色农业的品牌精神
    (五) 融合和延长现代特色农业的关联产业
        1. 发展和融合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2. 融合和延长现代特色农业上游相关产业
        3. 融合和延长现代特色农业下游相关产业
    (六) 加强和提高政府对现代特色农业的全方位支持
        1. 完善对现代特色农业的补贴制度
        2. 加大现代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 制定和完善现代特色农业市场流通政策
        ●链接4:日本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
        ●链接5: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德国巴伐利亚州现代生态农业
        4. 加大对现代特色农业的全方位服务
四、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战略目标
    (一) 转型发展期的发展重点
        1.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技术集聚示范区
        2. 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园区
        3. 努力完善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
        4. 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5. 开发特色农产品, 占领国内市场
    (二) 全面发展期的发展重点
        1. 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2. 培育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形成具有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 创新特色产品, 占领国际市场
    (三) 发展提升期的发展重点
        1. 拓展现代特色农业中二三产业的增收空间, 消除工农、城乡、地区差别
        2. 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投资海外, 并购国外相关企业
五、榆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保障措施
    (一) 建立可持续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技术保障体系
        1. 强化科研与特色农业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
        2. 选育推广优良品种, 加强品种管理
        3. 实行严格的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
    (二) 建立可持续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资本投入保障体系
        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2. 增加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服务性支出
        3. 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
    (三)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1. 推行米脂“孟岔模式”
        2. 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模式
        3. 探索“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流转模式
        4. 探索“基数租金+年度递增”的收益方式
        ●链接6:以色列依靠现代高科技创造沙漠农业奇迹
        5. 探索“无地居民”参保模式, 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四)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1.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2. 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
        3. 吸引能人回乡创业
    (五) 设计现代特色农业战略实施保障机制
        1. 强化组织保障机制
        2. 强化政策落实保障机制
        3. 强化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附录:现代特色农业的内涵
    一、现代特色农业
    二、现代农业的特征
        (一) 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 现代农业是市场导向的农业
        (三) 现代农业是生产组织现代化的农业

(8)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 ——以青岛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际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拟创新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难点
        1.4.3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区域与区域经济
        2.1.2 生态与生态经济学
        2.1.3 财税与财税政策
        2.1.4 相关概念的辩证关系
        2.1.5 区域生态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2.1.6 财税政策作用于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撑理论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生态经济理论
    2.4 财政税收理论
        2.4.1 税收是刺激需求的手段
        2.4.2 补偿税收政策
        2.4.3 自动稳定器理论
    2.5 外部性及公共产品理论
        2.5.1 外部性理论
        2.5.2 公共产品理论
第3章 区域生态经济与财税政策演变
    3.1 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
    3.2 区域生态经济的自身演变
        3.2.1 产生演变的可持续发展背景
        3.2.2 大演变遵循的生态经济规律
        3.2.3 大演变形成的城乡生态经济统筹发展结构
        3.2.4 财税政策向生态经济发展深度倾斜
        3.2.5 构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
        3.2.6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取向
    3.3 财税与财税政策的演变
        3.3.1 财税政策作用于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3.3.2 财税的源和流
        3.3.3 财税政策的演变
        3.3.4 财税投向的演变
        3.3.5 政府干预区域生态经济的方式
    3.4 区域生态经济建设中政府的角色分析
        3.4.1 政府角色的内涵及演进
        3.4.2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角色定位
        3.4.3 当代区域发展的五大特征
        3.4.4 区域生态经济下的政府角色定位
        3.4.5 发展区域生态经济中政府定位需要注意的问题
    3.5 区域生态经济与财税政策演变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3.5.1 环境保护财税政策演变中存在的问题
        3.5.2 主要原因分析
第4章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中的财税政策发展
    4.1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及功能
        4.1.1 城市是区域及区域经济的中心枢钮
        4.1.2 城市是五大资本流汇集的动感地带
        4.1.3 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动机
    4.2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4.2.1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的目标体系
        4.2.2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的构建
        4.2.3 区域生态经济财税政策设计及其原则
        4.2.4 城市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4.3 农村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4.3.1 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4.3.2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业
        4.3.3 城市农村财税政策的一体化
    4.4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中财税政策不可逆演进
        4.4.1 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不可逆
        4.4.2 科技进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不可逆
        4.4.3 五大资本体系良性循环运行不可逆
        4.4.4 城乡生态经济社会融合一体化不可逆
        4.4.5 经济危机后的财税政策创新不可逆
第5章 OECD成员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经验借鉴
    5.1 日本财税政策的改革
        5.1.1 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
        5.1.2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
        5.1.3 日本循环经济的成效与经验
    5.2 美国财税政策的改革
    5.3 德国财税政策的改革
        5.3.1 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
        5.3.2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
        5.3.3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与经验
    5.4 荷兰财税政策的改革
    5.5 国外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中财税政策改革经验
        5.5.1 财政补贴政策
        5.5.2 购买性支出政策
        5.5.3 财政信贷政策
        5.5.4 税收政策
        5.5.5 收费政策
        5.5.6 OECD成员国生态经济财税政策实践的启示
第6章 青岛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6.1 青岛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6.1.1 青岛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6.1.2 青岛区域经济发展的几大变化
        6.1.3 青岛区域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
        6.1.4 走向生态经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6.2 青岛向生态经济发展演进
        6.2.1 青岛市发展生态经济的目标
        6.2.2 青岛市发展生态经济取得的成效
        6.2.3 推进青岛市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
    6.3 青岛地区可持续发展中财税政策改革取向
        6.3.1 促进科技进步的财税政策
        6.3.2 强化财政纵向生态补偿方式
        6.3.3 完善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
        6.3.4 完善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
        6.3.5 财税政策工具合理运用安排
        6.3.6 优化财税政策实施的配套措施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观点
    7.2 研究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与科研研究
致谢

(9)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 本文选题背景
        1.1.1 我国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
        1.1.2 农产品需求增加
        1.1.3 农产品供给能力的约束加剧
        1.1.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现
        1.2 本文选题的意义
        1.2.1 有利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发展
        1.2.2 有利于发挥湖南农业大省的农业优势
        1.2.3 有利于农民增收
        1.2.4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5 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
    2 篇章结构
    3 研究方法
    4 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现代农业理论
        1 现代化理论
        2 现代农业理论
        3 文献评述
    第二节 现代农业定性研究综述
        1 我国现代农业的研究阶段
        1.1 摸索和起步阶段(1949~1978)
        1.2 基础和展开阶段(1978~2000)
        1.3 攻坚与实质阶段(2001~)
        2 现代农业的内涵
        3 现代农业的特征
        4 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
        5 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和意义
        6 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能性和基础
        7 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
        8 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
        8.1 发展战略方面
        8.2 制度环境方面
        8.3 支撑体系方面
        8.4 生产经营方面
        8.4.1 开发和拓展农业功能
        8.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8.4.3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
        8.4.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8.4.5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8.4.6 培育新型农民
        9 文献总结与评述
    第三节 现代农业定量研究综述
        1 基本文献回顾
        2 现代农业评价方法综述
        3 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现代农业指标体系设置意义和基本原则
        3.2 现代农业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4 文献评叙
        4.1 评价指标的设计与测评的问题
        4.2 忽视了区域研究
        4.3 没有体现出经济结构因素和从经济增长高度认识现代农业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 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分析
    第一节 模型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1 指标的选取
        2 指标的说明
    第二节 现代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1 农业投入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1.1 农业增加值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回归
        1.2 农业增加值对有效灌溉面积的回归
        1.3 农业增加值对化肥施用量的回归
        1.4 农业增加值对农村用电量的回归
        2 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2.1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2.2 回归方程
        3 农业经济结构转换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3.2 协整分析过程与结果
        3.2.1 时间序列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
        3.2.2 协整关系检验
        3.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4 农村经济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省际比较研究
        4.1 指标、数据及模型的选择
        4.1.1 指标的选择
        4.1.2 数据来源
        4.1.3 实证模型的选择
        4.2 实证结果分析
        4.2.1 各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和GDP数据
        4.2.2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章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原则
        1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
        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3 设计的出发点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1 湖南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2 各级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
        2.1 一级指标的含义
        2.2 二级指标的含义
        2.2.1 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
        2.2.2 劳均用电量
        2.2.3 单位耕地面积施肥量
        2.2.4 有效灌溉率
        2.2.5 直接融资比例
        2.2.6 农产品综合商品率
        2.2.7 农副产品加工率
        2.2.8 农副产品创汇能力
        2.2.9 农业科技贡献率
        2.2.10 科研人员相对数
        2.2.11 农业劳动力素质
        2.2.12 农业保险深度
        2.2.13 农民组织化程度
        2.2.14 财政支农力度
        2.2.15 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
        2.2.16 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2.2.17 农业从业人员比重
        2.2.18 农民人均收入
        2.2.19 农民人均消费
        2.2.20 户均拥有固定资产
        2.2.21 恩格尔系数
        2.2.22 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
        2.2.23 劳均产肉量
        2.2.24 劳均农业增加值
        2.2.25 劳均耕地面积
        2.2.26 适合规模经营土地比例
        2.2.27 旱涝保收率
        2.2.28 森林覆盖率
第五章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 AHP法的基本原理
        1.1 构造递推层次结构模型
        1.2 构造判断矩阵,对指标间两两重要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
        1.3 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的步骤
        2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
        1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模型
        2 数据的标准化
        2.1 标准值法(SODS)
        2.2 六级分段赋值的标准化处理方法(SODSF)
        2.2.1 准备阶段
        2.2.2 起点阶段
        2.2.3 初步发展阶段
        2.2.4 基本实现阶段
        2.2.5 发达阶段
        3 湖南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数测算
    第三节 湖南现代农业的测评结果分析
        1 各项指标测评分析
        1.1 湖南农业投入水平指标
        1.2 湖南农业产业化水平
        1.3 湖南农业科技水平
        1.4 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指标
        1.5 农业经济结构指标总体评价
        1.6 农民生活水平指标
        1.7 湖南农业产出水平
        1.8 湖南农业资源水平指标
        2 总结与分析
第六章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第一节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 基本省情
        2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1 湖南农业保持较高的的物质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
        2.2 我国发展阶段的转变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2.3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4 湖南经济快速发展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2.5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2.6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7 主导产业的初步形成为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着力点
        2.8 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装备了强大的"引擎"
        2.9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第二节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对称是湖南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大制约因素
        2 耕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湖南农业现代化进程
        3 农业直接融资比例低制约着湖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 农业的外向程度不高制约着湖南农业的市场空间
        5 农业保险严重不足制约着湖南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
        6 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制约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7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制约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要素投入
        8 农业经营退出壁垒过高制约着现代农业建设的要素流动
        9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质量
第七章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比较
        1 美国模式
        1.1 美国的地多人少使其选择了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
        1.2 由家庭控制的美国农业,便于采用先进的机械技术
        1.3 土地租佃制的推行和土地制度的变迁是美国由传统农业较快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内因
        1.4 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干预是美国较快实现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
        2 日本模式
        2.1 日本是个岛国,自然资源比较贫乏
        2.2 反封建的农地改革为农业现代化铺平了道路
        2.3 日本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对农业积极扶持的政策
        2.4 日本农协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2.5 日本农业的发展是在农户迅猛的兼业化过程中进行的
        3 西欧模式
        3.1 法国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3.2 土地占有私有化与农业社会化的结合
        3.3 提高土地生产率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进
        3.4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共同推动农业发展
        3.5 健全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
        4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比较
        4.1 主要模式的特征差异
        4.2 主要模式的共同点
    第二节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1 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
        2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组织现代化
        2.1 鼓励农民增加专用性资产投资,保证农业产业组织的稳定
        2.2 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进行后向一体化
        3 建立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 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第三节 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经验以及湖南的典型模式总结
        1 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运行模式
        1.1 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1.2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
        1.3 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模式
        1.4 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2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经验总结
        2.1 生态农业模式
        2.2 精准农业模式
        2.3 全面产业化经营模式
        3 湖南现代农业建设典型模式总结
        3.1 中方的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3.1.1 发展现代农业的环境条件
        3.1.2 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
        3.2 湘阴的平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3.2.1 湘阴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
        3.2.2 湘阴县发展现代农业的特点
        3.3 长沙县近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3.3.1 打造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体系
        3.3.2 建立健全了现代农业的流通网络
        3.3.3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发展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
        3.3.4 以科技进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3.3.5 以制度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
第八章 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湖南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
        1 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湖南现代农业发展
        2 开发农业的多功能
        3 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
        4 选准突破口,实行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
        4.1 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尤其是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4.2 延长农业产业链,完善经营方式和经营制度
        4.3 提升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科技水平
    第二节 湖南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1 加大各级财政投入,构建现代农业保障体系,发挥政府"主导效应"
        2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挥"就业结构效应"
        2.1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2.2 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
        3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3.1 稳定家庭基本经营制度
        3.2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
        4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业的退出壁垒,发挥土地的"经济功能效应"
        5 抓好重点园区建设,发挥"示范效应"
        6 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推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发挥"政策效应"
        7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发挥"资源洼地效应"
        8 优化结构,构筑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体系,发挥"集群效应"
        9 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发挥第三产业的"引领效应"
        10 加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构建符合我省省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发挥农业保险的"稳定器效应"
        10.1 积极扶持、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
        10.2 在地方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
        10.3 向外资开放农业保险市场,引入外资农业保险公司作为补充
        10.4 成立专业政策性农业保险再保险公司
        10.5 以财政扶持为核心,促进农业保险的大力发展
        10.6 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相关法规,把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县域生态经济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1.2.1 国外生态经济研究现状评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2.1 县域经济研究现状
        1.2.2.2 生态经济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论文存在的不足
2 县域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与范畴
        2.1.1 县域与县域经济
        2.1.2 县域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2.1.2.1 县域经济概念
        2.1.2.2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2.1.2.3 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特点和经验
        2.1.2.4 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2.1.3 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1.4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2 县域生态经济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2.2.1 生态与生态经济
        2.2.2 县域生态经济
        2.2.2.1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思路
        2.2.2.2 县域生态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3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及评述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生态经济理论
        2.3.3 循环经济理论
        2.3.4 区域经济理论
        2.3.5 经济发展理论
        2.3.6 和谐发展理论
        2.3.7 产业经济理论
        2.3.8 党的十七大文献的生态理论
3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3.1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基础分析
        3.1.1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3.1.1.1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特点
        3.1.1.2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
        3.1.1.3 生态县镇经济发展特点
        3.1.2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3.1.3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对策
        3.1.4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基础分析
    3.2 县域生态经济潜力分析
    3.3 建设县域生态经济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
    3.4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4.1 发展生态经济、建立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4.2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发展生态经济
        3.4.3 生态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4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4.1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原则
        4.1.1 结构调整与技术开发同步原则
        4.1.1.1 结构调整的涵义
        4.1.1.2 县域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与遵循的生态规律
        4.1.1.3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调整县域结构的对策
        4.1.1.4 加强技术开发,努力把现有产业做强、做大
        4.1.2 可利用资源效益最大化原则
        4.1.3 坚持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
        4.1.3.1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4.1.3.2 我国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4.1.3.3 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真正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4.1.3.4 扩大筹集资金的渠道
        4.1.3.5 制定区域合理的产业政策,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化、高级化
        4.1.3.6 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
        4.1.4 坚持生态镇建设的原则
        4.1.5 坚持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原则
        4.1.6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4.2 县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体系
        4.2.1 建立生态发展的技术保证
        4.2.1.1 构建产业间的生态化协作体系
        4.2.1.2 完善生态经济发展体系
        4.2.1.3 建立生态发展的技术保证
        4.2.2 建立县域生态产业集群、加强县域生态经济一体化建设
        4.2.2.1 建立县域生态产业集群
        4.2.2.2 县域生态经济一体化建设
        4.2.3 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生态产业逐步市场化
        4.2.4 发展生态持续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
    4.3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4.3.1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
        4.3.2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的布局
        4.3.3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4.3.3.1 县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4.3.3.2 县域生态工业发展模式
        4.3.3.3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4.3.3.4 生态县镇的发展模式
        4.3.4 标准化生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4.3.4.1 传统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
        4.3.4.2 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4.3.4.3 农民收入增速加快
        4.3.4.4 生态环境得以保护
    4.4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目标研究
        4.4.1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主体目标
        4.4.2 县域经济发展具体目标
        4.4.3 构建和谐县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4.3.1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4.4.3.2 大力倡导发展生态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4.4 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5 高目标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4.6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日标
        4.6.1 建设生态型新农村
        4.6.2 培养农民生态意识
        4.6.3 建设生态新农村的措施
5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5.1 发展生态经济建立县域经济核心产业
        5.1.1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按生态经济规律发展
        5.1.2 县域生态经济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
    5.2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建设收获县域社会综合效益
        5.2.1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建设
        5.2.2 收获县域生态效益经济
    5.3 由阶段性渗透到普遍性发展生态经济
    5.4 确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方案
        5.4.1 立足生态、发展经济、全面建设、综合开发的发展思路
        5.4.2 确立实施发展生态经济的科学战略
        5.4.3 确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5.5 低成本发展县域生态经济路径
        5.5.1 生态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5.5.2 绿色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点
    5.6 多路径发展县域生态经济
6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政策分析
    6.1 县域经济发展的普遍性政策
    6.2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扶持性政策
    6.3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目标性政策
        6.3.1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需要的的财政支持
        6.3.2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的金融支持
    6.4 县域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6.4.1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的对策建议
        6.4.2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的保证措施
7 案例分析
    7.1 资源依托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分析-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商义县
        7.1.1 研究背景
        7.1.2 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
        7.1.3 出路与对策
        7.1.4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具有深远意义
    7.2 政策依托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分析—内蒙古伊克昭盟达拉特旗
        7.2.1 研究背景
        7.2.2 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
        7.2.3 发展方向与对策
        7.2.4 依托能源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的意义
8 研究结论和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县域生态经济是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基础
        8.1.1.1 县域生态产业链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
        8.1.1.2 县域生态经济是实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提
        8.1.1.3 县域生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8.1.2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有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
        8.1.3 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总结
        8.1.4 和谐生态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8.1.5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优途径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清单
致谢

四、无公害蔬菜要瞄准“双赢”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以黄淮学院为例[D]. 刘泽.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2]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D]. 何星.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3]湖南省高校驻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 刘妙芳.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4]PPP模式在甘肃省“精准扶贫”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以张掖市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为例[D]. 金芳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研究[D]. 王晶. 江西财经大学, 2013(10)
  • [6]关于铜梁县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思考[J]. 王友文,陈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2)
  • [7]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讨——以陕西省榆林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为例[J]. 杨晓东,郭红莲. 中国市场, 2010(46)
  • [8]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 ——以青岛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为例[D]. 徐政华. 青岛大学, 2010(06)
  • [9]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徐贻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
  • [10]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D]. 多金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无公害蔬菜要瞄准“双赢”目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