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定量技术与新药临床研究

质谱定量技术与新药临床研究

一、质谱定量技术与新药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单钰钦[1](2021)在《大鼠血浆中左炔诺孕酮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对CYP450酶的抑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近年来,为达到长效且可逆避孕的目的,左炔诺孕酮新型缓控释制剂不断涌现,如左炔诺孕酮长效注射剂、经皮贴剂和皮下埋植剂等,它们具有用药频次少、作用时间长、稳态浓度低等特点。相关指导原则规定:1)新型制剂进行临床试验前,需提供大鼠等啮齿类动物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数据,以支持临床用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2)完成该研究应至少获取12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数据,由于大鼠的循环血量约为16 m L,每次采血量不应高于0.3 m L;3)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分析方法最低定量下限应为药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max)的1/10-1/20。文献报道的分析方法均通过浓缩大体积血浆的策略来满足对最低定量下限的需求,但大体积的采血量不仅与相关指导原则的要求相悖,且所获实验结果也无法真实反映左炔诺孕酮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因此,十分有必要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以满足左炔诺孕酮新型制剂在大鼠体内研究过程中对分析方法的需求。此外,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避免潜在的药物间代谢性相互作用,新型制剂的临床前研究应观察药物对药物代谢酶,特别是对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tochrome P450,CYP450)的抑制作用。首个左炔诺孕酮复方制剂问世于1960年当时未有此规定,上市多年来研究集中在左炔诺孕酮联合其他药物对CYP450酶的活力影响,但未见左炔诺孕酮直接对多种CYP450酶亚型的抑制作用报道。目的为满足左炔诺孕酮新型制剂在大鼠体内研究过程中对分析方法的需求,本研究建立一种用血量低、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的定量生物样品中左炔诺孕酮的分析方法。同时,本研究还全面考察左炔诺孕酮对6种主要的CYP450酶亚型CYP1A2、CYP2D6、CYP2B6、CYP2C9、CYP2C19、CYP3A4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MS)分离检测技术,生物样品处理方式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在互不相溶的萃取溶剂中加入0.1 mol/L碳酸钠,增加萃取过程p H抑制左炔诺孕酮电离,增强了萃取纯化效果,有效减少生物样品用量。采用地西泮作为内标,通过ZORBAX SB-C18(5μm,4.6×150 mm,Agilent)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含0.1%甲酸和2 mmol/L醋酸铵的水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ESI),以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检测,用于定量的离子对分别为质荷比(Mass-To-Charge Ratio,m/z)313.5→m/z 245.2(左炔诺孕酮)、m/z 285.2→m/z 193.1(地西泮,内标)。然后,将通过验证后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左炔诺孕酮的大鼠血浆药代动力学研究,进一步验证方法实用性。另外,本研究采用混合探针底物法研究左炔诺孕酮对人体多种CYP450酶亚型的抑制作用。建立了适用于左炔诺孕酮的人混合肝微粒体(Human Pooled Liver Microsomes,HLM)孵育体系和定量6种CYP450酶底物代谢产物的LC-MS/MS分析方法,根据左炔诺孕酮对不同CYP450酶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来评估其对CYP450酶是否存在抑制作用。结果左炔诺孕酮的LC-MS/MS分析方法最低定量下限可达25 pg/m L,线性范围为0.025-25 ng/m L,样品分析时间为3.5 min,血浆样品用量为50μL,定量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相关要求。大鼠灌胃给药1.0 mg左炔诺孕酮后,其体内主要药代动力学结果:消除半衰期(Half-Life,t1/2)为1.77 h,Cmax为36.53 ng/m L,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115.46 ng/m L·h。本研究建立的CYP450酶底物代谢产物的LC-MS/MS定量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相关要求,可以用于CYP450酶底物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左炔诺孕酮对CYP1A2、CYP2D6、CYP3A4、CYP2C9、CYP2C19、CYP2B6酶的IC50值分别为2.02E+09μmol/L、1.30E+08μmol/L、59.58μmol/L和67.99μmol/L、3940μmol/L、1.10E+05μmol/L、1330μmol/L,均大于50μmol/L。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左炔诺孕酮大鼠体内的LC-MS/MS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专属、准确、灵敏度高、用血量低的特点。左炔诺孕酮对CYP1A2、CYP2D6、CYP3A4、CYP2C9、CYP2C19、CYP2B6代谢酶均无抑制作用,发生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概率较低。

陶佳晗[2](2021)在《基于UPLC-Q-TOF-MS/MS与网络药理学的麦芽生物碱化学物质及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对麦芽进行全成分分析鉴定;同时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麦芽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对麦芽的药效物质—麦芽总生物碱成分进行全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发芽周期及不同炮制品的麦芽总生物碱中特征性成分的含量变化,并利用体外细胞实验考察特征性成分对DRD1和DRD2的药效作用;初步进行麦芽糖浆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一)AB Sciex Triple TOF?4600高分辨质谱和配有Waters CORTECS UPLC?C18(2.1×100mm,1.6μm)1290 UPLC,以乙腈-2mmol/L甲酸胺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m 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25℃,进样体积5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采集,数据采集和处理采用安捷伦Mass Hunter定性分析B.04.00,利用获得MS的光谱鉴定出麦芽的化学成分。(二)搜集麦芽成分分析相关文献并利用TCMSP数据库,整理UPLC-Q-TOF-MS/MS分析出的含量较高的化合物进行汇总,筛选出麦芽活性成分及预测相应靶点。在OMIM和Gene Cards数据库中搜索HPRL相关靶标,并与麦芽靶标进行交叉,得出关键靶标,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分析,构建它们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3.6.0软件建立麦芽活性成分-靶点通路模型。(三)提取麦芽中的总生物碱,利用UPLC-Q-TOF-MS/MS法选取合适的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质谱条件、流速、检测波长、柱温对麦芽总生物碱进行全成分分析。制备不同发芽周期(1天-5天)及不同炮制品麦芽总生物碱,对比不同发芽周期及不同炮制品的麦芽中大麦芽碱、N-甲基酪胺、芦竹碱三种生物碱的含量,并利用体外细胞实验考察这三种成分对DRD1和DRD2的药效作用。(四)制备麦芽糖浆剂,确定样品性状,并以主要成分大麦芽碱为指标,利用薄层色谱法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对糖浆剂中大麦芽碱进行定性鉴别研究,同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大麦芽碱为指标,对糖浆剂进行质量控制,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一)通过与数据库对比及查阅参考文献,从UPLC-Q-TOF-MS/MS中获得的数据中最终检测到麦芽中包含33种化学成分,其中生物碱类(麦芽药效物质)成分14个,选取部分生物碱类及黄酮类化合物的裂解规律进行了分析。(二)经筛选去除重复产物后,得到麦芽的18个化学成分和268个靶点。HPRL相关靶点221个,其中22个是麦芽治疗HPRL的靶点。PPI网络分析表明,这22个靶点(如DRD1、DRD2和DRD3)可能是麦芽治疗HPRL的关键靶点。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P<0.05),获得多巴胺绑定、药物反应、多巴胺神经递质受体活动、RNA聚合酶II启动子的转录正调控、蛋白质分泌的负调控等143个相关项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了35条信号通路,包括多巴胺能神经突触、刺激神经组织的中的交互、钙信号通路、间隙结合、c AMP信号通路等。(三)通过与数据库对比及查阅参考文献,从UPLC-Q-TOF-MS/MS中获得的数据中最终检测到麦芽总生物碱中共包含33种化学成分。对比不同发芽周期及不同炮制品的麦芽总生物碱中大麦芽碱、N-甲基酪胺、芦竹碱三种生物碱的含量,取3批样品,结果显示N-甲基酪胺的峰值最高,含量最多,随着发芽周期的延长,N-甲基酪胺与大麦芽碱的含量逐渐增加,发芽4天时,检测到了芦竹碱,发芽至周期5天时,大麦芽碱的含量与N-甲基酪胺的含量几乎持平。从发芽的整个过程来看,大麦芽碱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物质的增长速度,且从大麦芽碱的结构中发现,其与N-甲基酪胺具有相同的母核结构,推测可能在大麦发芽过程中,这两种生物碱发生了相互转化。在未经过处理的生麦芽总碱提取物中,其大麦芽碱、N-甲基酪胺的含量是最高的,芦竹碱的峰也能观察到。在炮制为炒麦芽后,三种生物碱的含量明显降低,继续炮制为焦麦芽时,三种生物碱的含量相较于未炮制麦芽中的生物碱含量微乎其微。竞争性受体配体结合实验表明大麦芽碱、N-甲基酪胺与多巴胺D1受体之间具有亲和力,芦竹碱与多巴胺D1受体间亲和力较弱,三种药物与多巴胺D2受体之间均具有亲和力。检测药物对D1受体和D2受体的激动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高、低剂量的三种药物对多巴胺D1受体均无作用,大麦芽碱高、中剂量组对多巴胺D2受体具有激动作用,而低剂量的大麦芽碱无此作用,N-甲基酪胺高、低剂量对多巴胺D2受体均具有激动作用,高、低剂量的芦竹碱对多巴胺D2受体均无作用。(四)根据对糖浆剂样品的性状检查结果,确定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粘稠液体,味甜。鉴别糖浆剂中的大麦芽碱,取3批样品,将制备好的供试品溶液,按照建立的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结果显示,大麦芽碱平均含量为11.49 mg·g-1,占麦芽糖浆剂的1.15%。结论:(一)从UPLC-Q-TOF-MS/MS分析麦芽及其总生物碱化合物的结果可以看出,麦芽化学成分及其部分生物碱的含量随发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本文探究的这些成分的变化预示着麦芽与临床上使用疗效密切相关。(二)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麦芽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作用机制,可以发现,麦芽中的活性成分可作用于同一靶点,也可作用于不同靶点,提示麦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调控而发挥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作用。(三)麦芽发芽5天时,其生物碱成分及含量最多,为最佳采收期。麦芽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在麦芽炮制时通过液质联用密切监测其生物碱的变化。对麦芽总生物碱中的三种生物碱单体进行药效学研究,发现大麦芽碱及N-甲基酪胺对DRD2有激动作用,可发挥溴隐亭样作用。

徐蒙[3](2020)在《拉萨大黄成分分析及曲札茋苷的排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拉萨大黄为蓼科大黄属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其干燥根具有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及神经细胞保护等作用。大黄的化学成分一般含有茋类、蒽醌和多糖类化合物,而拉萨大黄有所不同,不包含蒽醌类成分。本文采用HPLC-HRMS技术对拉萨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正、负两种高分辨质谱检测模式条件下,共鉴定了57种化合物,包括31种鞣质类化合物,13种茋类化合物,2种苯丁酮类化合物和其他的11种化合物,其中47种化合物为在该药材中首次发现,未发现蒽醌类成分。该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的优势,可同时实现对拉萨大黄中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快速鉴别分析,为进一步阐明拉萨大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建立了HPLC-HRMS法对不同生物基质(粪便、尿样)中的曲札茋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外标法并结合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在402000 ng/mL的浓度范围均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为0.9926,定量下限为40 ng/mL,完整的方法学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可接受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检测可靠性;基质效应明显,但较稳定。验证结果表明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突出特点。采用HPLC-HRMS法对曲札茋苷在大鼠体内的排泄特征进行研究,对比不同给药方式、不同性别的排泄特征。结果表明,以40.0 mg/kg和4.0 mg/kg的给药剂量对大鼠分别进行单次尾静脉和灌胃给药后,粪样中未检测到曲札茋苷;而尾静脉给药后,雌、雄大鼠尿样中原形药的累计排泄率分别为0.99?0.42%和3.00?1.25%,灌胃给药后,累计排泄率分别为0.06±0.04%和0.15±0.04%。由此说明曲札茋苷原形在大鼠体内主要经尿液排出,而其主要排泄形式应为代谢物;曲札茋苷原形在大鼠尿液中的排泄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p<0.05)。灌胃和静脉给予曲札茋苷后,分别在4-8 h和2-6 h在大鼠尿样中的排泄速率达到最大,10 h后排泄速率明显降低。

Thomas Avery Garran[4](2020)在《中西益母草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外药材是中药新药源发掘的重要途径,国外药材引入我国自古以来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典型的有西洋参、番红花、郁金等。中西方益母草的基原植物是同属的不同种,西方的是欧洲益母草Leonurus cardiaca,中国的是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as,两者在中西方的用药有相似之处,对妇科疾病具有相似的疗效,但欧洲益母草治疗的适应症更广,扩展到了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疾病,而益母草对妊娠和产后疾病具有突出疗效。因此,欧洲益母草可能是益母草潜在的新药源,阐明两者遗传和化学物质基础的差异是新药源发掘的前提,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是缺乏的,主要受到以下方面局限:一是对欧洲益母草西方用药历史的考证受到西方古文献资料来源和语言的局限;二是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是单一(或几种)成分的含量,很难关注评价复杂成分;三是分析技术为简单的薄层色谱、HPLC-UV等,难以对复杂成分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四是分析样品来源不清,缺乏准确的形态分类鉴定和药材鉴定;五是对两者的化学分析是在不同国家分别进行的,缺乏用统一标准、统一方法对统一样品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因此,要准确阐明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中西方用药差异的物质基础,必须突破以上局限。本研究对西方欧洲益母草用药历史从1485年欧洲第一本关于植物的书籍德文的《健康花园》(《Gart der Gesundheit》)到2018年的《美国草药典》(《American Herbal Pharmacopoeia》)等德语、希腊语、拉丁语和英语古文献进行了系统考证,同时与中国益母草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到明代的《本草纲目》的用药历史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概括出两者用药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进行了系统的群体采样(欧洲益母草:欧洲波兰3个居群,美国4个州17个居群,中国1个居群;益母草:中国7个居群,美国2个居群)并对样品进行形态分类和显微鉴定,经鉴定后的样品进行叶绿体基因组群体遗传学分析和基于UPLC-Q-TOF-MS及UPLC-MS/MS技术结合代谢组学的化学比较分析,旨在准确阐明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中西方用药差异的物质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的历史文献考证益母草属植物在中西医领域的应用都历史悠久。然而,通过历史文献考证,尽管在Dioscorides的一本记载了 600多种药用植物的《本草》(公元65年)中有一些关于欧洲益母草的错误说法,被一些作者称为益母草的植物的描述实际上与益母草属植物完全不符。波斯医师Aviceanna(980-1037)的着名着作中也没有提到该植物。欧洲益母草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1485年的德国文献(Gartder Gesundheit)中。而欧洲益母草在亚洲最常用的近源药材益母草的文献记载跨域了近2000年,其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神农本草经》(约公元一世纪)。从文献记载发现,两种药材在历史上从入药部位,用药还是炮制方法,都存在很大差异。欧洲益母草在其有记载的500多年中,无论是炮制方法还是用药方式都是一致的;而益母草在其历史发展中发生了显着变化。例如,在《神农本草经》主要记载是益母草种子的使用。尽管有提到益母草的全草的一种用法,后在其它文献也被引用过,但最终因益母草全草部分的应用无再发展而消失于文献中。从唐朝开始,从记载看到,益母草的入药部分开始从种子转移到了植物全草部分。到李世珍写《本草纲目》(1596年)时,这两个部分已经清楚地分开了,益母草的全草部分已经是重要。即便是到了宋代,我们也可以看到像《太平圣惠方》(992)看到,配方中全草比种子更受青睐,使用比例约为3:1。此外,益母草的应用也从专治产后疾病扩展到到涵盖妇科大多数疾病的广泛应用,我们看到了全草部位的用法发生了变化。到了清朝,欧洲益母草于益母草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几乎相同。尽管对益母草在治疗产妇神经系统疾病有文献记载,但此应用到了清朝已不受青睐。相比之下,欧洲益母草在焦虑,失眠,心血管病和许多相关疾病的应用中广泛使用。因此,据文献考证,欧洲益母草除了对妇科疾病具有与益母草相似的疗效外,其治疗的适应症还扩展到了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疾病。2.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叶绿体基因组群体遗传学分析通过叶绿体基因组群体遗传学分析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以此建立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产地鉴别或个体鉴别的DNA分子鉴定系统,并对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的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保护利用策略分析,同时推断可用于未来优质化学型选育的基因型或单倍型,为欧洲益母草的开发利用作好资源评估。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欧洲益母草22个个体和益母草61个个体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组装,结果表明,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基本一致,均为典型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双链环状结构,包括四个部分:两个反向重复区、大单拷贝区和小单拷贝区。基因注释发现两物种编码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均相同,共编码114个唯一基因,包括80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4个rRNA基因和30个tRNA基因。基因组总长度变化范围欧洲益母草的较大,为151,236-151,831 bp,而益母草的较小,为151,395-151,733 bp。基因组种内变异欧洲益母草较小,22个条序列包含238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0.16%,共形成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为0.732;益母草62条序列包含312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0.21%,单倍型数为52,单倍型多态性为0.99。碱基替换和颠换比例两物种相似,AT/TA颠换均占比最小,但欧洲益母草的CT/GA替换和AC/TG颠换占有明显大的比例,预示着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有着不同的演化历史。系统发育系和单倍型网状进化树构建的结果显示,欧洲益母草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来自欧洲波兰、美国明尼苏达州IL、俄勒冈州OR、中国新疆的欧洲益母草分别聚为明显的4个分支,表明它们之间没有基因渗透和人为引起的种质混杂,各分支对应的单倍型可以作为产地鉴别的分子地理标识;不同单倍型可能对应不同的化学型,可作为优质化学型选育的分子标记;未来若需在我国引种栽培,应根据不同的单倍型和优质化学型进行引种,切忌盲目无序引种引起种质混杂而导致种质退化。益母草的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状进化树也形成4个明显分支,但不具有谱系地理结构,同一产地的个体未聚在一支,而是与其它产地个体形成一个多系的进化关系,每一分支对应的单倍型不能作为产地鉴别的分子地理标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益母草在长期栽培过程中人为引起产地间或居群间种质交流和混杂的结果,因此,益母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关键是种质纯化。3.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化学成分比较分析首次利用UPLC-Q-TOF-MS和UPLC-MS/MS技术结合植物代谢组技术对不同来源的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主要的化合物及两者的异同和主要差异标记物。基于文献综述建立了益母草属植物中164个化合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数据库,并对化合物的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常见的取代基、取代位置,构建了代谢物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利用23个不同结构类型的标准品进行了 UPLC-Q-TOF MS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分析了黄酮类、苯乙醇苷类、绿原酸类、生物碱类、酚酸等化合物的质谱裂解途径和色谱保留特征,确定了不同化合物的诊断子离子(DPIs)、特征子离子丰度比(DPIR)、中性丢失等信息;在上述质谱和色谱认识的基础上对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的UPLC-Q-TOF-MS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含量高、结构已知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和鉴定;进一步结合已鉴定化合物的质谱和色谱特征,综合化合物的ClogP值、分子内氢键、化合物含量等信息对两者中所有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结构推测。结果从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总共鉴定或推测了 330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潜在的新化合物38个,首次从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发现的化合物200多个。鉴定的化合物中包括83个黄酮类化合物、70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81个葡萄糖二酸类化合物、10个生物碱、11个环烯醚萜苷、13个绿原酸类、10个酚酸及其苷、10个糖及其苷、28个脂肪酸衍生物、10个咖啡酸葡萄糖苷、其它类化合物5个,其中包含70组同分异构体。基本阐明了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的代谢物组成。利用植物代谢组分析策略,对不同的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样品进行UPLC-Q-TOF分析。整体上看两者的代谢物类似,欧洲益母草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普遍较高,黄酮类和葡萄糖二酸类虽然不同成分在两者中含量高低不一,但总含量上欧洲益母草更高,欧洲益母草中基本不含益母草碱。为了进一步得到两者差异的关键标记物,将液质数据导入Progenesis QI进行汇总、峰对齐、峰提取、分组等处理,得到不同样品的数据集;一方面利用Excel的Sumproduct功能自动筛选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化合物峰面积差异3倍以上的标记物;另一方面利用EZinfo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及S-Plot图和VIP值等进行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差异较大化合物的寻找和鉴定;结合不同的分析确定了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中12个关键的差异标记物(毛蕊花糖苷、薰衣草叶苷、益母草诺苷A、异薰衣草叶苷、益母草诺苷B、益母草碱、丁香酸、2-cis-Caffeoyl glucaric acid、菜豆酸、芫花素,益母草叟苷F,芹菜素7-(6’"-香豆酰基)-半乳糖苷),并通过数据验证了 12个化合物可以较好的聚类鉴别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样品。通过混合样品溶液(无对照品)利用UPLC-Q-TOFMS的方法和通过对照品利用LC-MS/MS的方法对益母草和欧洲益母草中37个主要化合物进行了精确含量比分析并对11个化合物进行了精确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欧洲益母草中平均含量是益母草中平均含量3倍以上化合物主要是水苏碱、毛蕊花糖苷、薰衣草叶苷、益母草诺苷A和B、芫花素,还有葡萄糖二酸类及脂肪酸类;益母草中平均含量是欧洲益母草中平均含量2倍以上的有紫云英苷,益母草碱。定量分析结果和定性分析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中西方用药存在差异,其差异可能与化学成分差异相关,欧洲益母草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的显着疗效可能与欧洲益母草中平均含量高于益母草3倍以上的化合物水苏碱等7种化学成分有关;而益母草对妊娠和产后疾病的突出疗效可能与益母草中平均含量是欧洲益母草2倍以上的化合物益母草碱等3种化合物有关。欧洲益母草不同产地的单倍型可能与化学型相关,可作为优质化学型选育和引种中国的分子标记。

张庆[5](2020)在《白果止咳化合物GK-A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白果(Ginkgo Semen)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Ginkgo bilobo L.的干燥成熟种子,首载于《日用本草》。白果是常用的有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具有敛肺定喘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多咳喘等症。目前有关白果止咳作用物质基础的报道较少,课题组前期基于白果的止咳作用,从白果中分离得到了化合物(2-1-((2R,3R,4S,5S,6R)-3,4,5-三羟基-6-(羟甲基)四氢-2H-吡喃-2-基)-1H-吲哚-3-基)乙酰基)-L-天冬氨酸(GK-A),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有开发为止咳新药的潜力。为了解GK-A在体内的处置过程,本文以GK-A为研究对象,对GK-A在体内的药动学、肠吸收、组织分布、体内外代谢和排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以阐明GK-A的体内处置过程,为GK-A及白果的深入研究和止咳新药的研究开发奠定实验基础。1.GK-A的分离纯化首先利用大孔树脂纯化出白果中GK-A含量高的活性部位,再利用制备色谱反复纯化,制备出纯度≥98%的GK-A约5 g,为GK-A的药代动力学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样品基础。2.GK-A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首先建立了 U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GK-A含量的方法,以异槲皮苷为内标,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GK-A在浓度为37.5-7500.0n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定量下限(LLOQ)为37.5 ng·mL-1,回收率>85%,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好,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无明显的基质效应。大鼠分别灌胃剂量为15、30、60mg·kg-1的GK-A和静脉注射剂量为1 mg·kg-1的GK-A后测定给药后大鼠体内GK-A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灌胃后GK-A各浓度(15、30、60 mg·kg-1)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 1.667±0.683,1.500±0.447,1.500±0.447h,各浓度(15,30,60 mg·kg-1)的半衰期(t1/2)分别是 0.429±0.089,0.682±0.571,1.619±1.271 h,静脉注射的t1/2是0.500±0.037 h。研究结果表明经灌胃给予的GK-A在大鼠体内吸收较慢,消除速度快,绝对生物利用度低1.83±0.09%。3.GK-A的吸收研究首先利用HPLC研究了 GK-A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GK-A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pH 1.2、6.8、7.4)、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小肠道内容物中稳定性良好,而在大鼠肠道内容物中有部分的降解。接着利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GK-A在大鼠各个肠段中的吸收行为,利用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灌流液中GK-A的浓度,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结果表明GK-A在大鼠的各个肠段都有一定的吸收,无特异性的吸收部位,属于难吸收成分。在pH 6.5和7.4的灌流液中GK-A的吸收无显着差异;加入P-糖蛋白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抑制剂吲哚美辛后GK-A的吸收参数无明显变化,说明GK-A不是P-糖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的底物。4.GK-A的组织分布研究首先研究了 GK-A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建立了UPLC-MS/MS测定磷酸盐缓冲液(PBS)中GK-A含量的方法,以异槲皮苷为内标,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进行测定。结果表明GK-A在浓度为25.0-2500.0 n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定量下限为25.0ng·mL-1,回收率>85%,方法的专属性好,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结果表明GK-A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34.0±2.2%,属于低强度的结合,在研究的范围内无浓度依赖性。接着建立了 UPLC-MS/MS测定大鼠组织(心、肝、脾、肺、肾、脑、胃)匀浆中的GK-A含量的方法,以(2-(1-((2R,3R,4S,5S,6R)-3,4,5-三羟基-6-(羟甲基)四氢-2H-吡喃-2-基)-1H-吲哚-3-基)乙酰基)-L-谷氨酸(GK-2)为内标,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进行测定。结果表明GK-A在浓度为0.018-4.500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定量下限为0.018 μg·mL-1,回收率>70%,方法的专属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无明显的基质效应。静脉注射给予大鼠剂量为1 mg·kg-1的GK-A后,测定不同组织中GK-A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GK-A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给药后0.5 h即可在除脑组织外各组织中检测到GK-A,其中在肾组织中分布量最大,推测吸收入血的GK-A可能主要经过肾脏排除体外,由于在脑组织中检测不到GK-A,推测GK-A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到达脑部。GK-A在组织中消除速度快,给药6h后基本从各组织中消除完全,说明GK-A不易在组织内蓄积。5.GK-A的代谢研究利用UPLC-QTOF-MS/MS研究了 GK-A在体内外的代谢情况。分别收集GK-A与肠道菌群体外孵育的孵育液,给药后大鼠的尿液、粪便和胆汁,根据GK-A在质谱中的裂解规律,共鉴定出GK-A的4个代谢物,其中肠道是GK-A发生代谢转化的主要场所。GK-A的代谢反应类型包括脱糖代谢反应,羟基化反应,甲基化反应和水解反应。6.GK-A的排泄研究建立了 UPLC-MS/MS测定大鼠胆汁和尿液中GK-A含量的方法,以GK-2为内标,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进行测定。结果表明GK-A和MS1在浓度为0.12-15.00 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定量下限为0.12 μg·mL-1,回收率大于85%,方法的专属性好,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无明显的基质效应。灌胃给予大鼠剂量为15 mg·kg-1的GK-A,在给药后的0-72 h,GK-A在大鼠尿液累计排泄率为0.58±0.26%;灌胃给予大鼠剂量为15 mg·kg-1的GK-A,在给药后的0-24 h,在大鼠胆汁中累计排泄率为0.95±0.27%。接着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了GK-A在体内的主要代谢物MS1,然后利用UPLC-MS/MS的方法测定了大鼠粪便中GK-A和MS1的含量,以GK-2为内标,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进行测定。结果表明GK-A在浓度为0.12-30 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定量下限为0.12μg·mL-1,回收率大于85%,方法的专属性好,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无明显的基质效应。灌胃给予大鼠剂量为15 mg·kg-1的GK-A后,以GK-A的总量计算,在给药0-72h后GK-A在大鼠粪便中的累计排泄率为59.83±6.48%,说明粪便排泄是GK-A灌胃给药后的主要排泄途径。综上所述,白果中止咳化合物GK-A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稳定,但在大肠内容物中会发生一定的降解,不易被吸收。吸收入血的GK-A有中低强度的血浆蛋白结合,吸收入血后在各个组织中均有一定的分布,在肾组织中的分布量最大,但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分布到脑组织中。GK-A主要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发生代谢,口服GK-A后主要经粪便排出体外。

杜肖[6](2020)在《白英总碱抗NSCLC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及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文中指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是近年来NSCLC治疗药物的重要研发方向。肿瘤来源外泌体(Tumor-derived exosomes,TEXs)可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血管新生和免疫逃逸等,也是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TEXs的生物合成和功能发挥与细胞膜脂筏有着紧密的联系。中药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作为传统抗癌中药,有清热解毒和利湿消肿之效,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白英富含多类化学成分,其所含的生物碱组分具有优良的抗肿瘤药效。本课题组前期提取所得的白英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from Solanum lvratum,TAS)具有显着的抗NSCLC药效,药理研究表明TAS具有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前期研究阐明了 TAS中含有多种甾体生物碱化合物,并证明了 TAS所含甾体生物碱化合物具有凝集肿瘤血管内皮细胞(tumor-derive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Td-ECs)细胞膜脂筏胆固醇,干扰脂筏形态及功能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TAS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物质基础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并结合TEXs与细胞膜脂筏间所存在的紧密联系,从体内外两方面研究白英甾体生物碱对TEXs的影响。鉴于皂苷与甾体生物碱类似,均具有与胆固醇结合的性质,和破坏脂筏完整性的活性,我们提出了“甾体糖苷生物碱和皂苷类化合物能够通过破坏细胞膜脂筏结构的完整性影响肿瘤外泌体的生成和功能”的假说。本论文以人参皂苷Rg3为例,对皂苷影响TEXs的生成和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对所提假说进行初步验证。此外,本课题组前期以TAS为原料研制了抗肿瘤中药新药安特逍胶囊(antexiao capsule,AtxC),本论文对AtxC的临床前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AtxC的开发应用提供安全性数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1.本论文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TA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采用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等波谱技术,对分离所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2.为研究TAS及其化学成分的抗肿瘤活性,本论文采用MTT法,检测分离所得到的白英单体化合物1-7、11-13对Td-ECs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划痕愈合实验,考察化合物1-7、11-13对Td-ECs细胞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以鼠源S180肉瘤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考察TAS大极性部位(TASG)和小极性部位(TASS)以50、100、200mg·kg-1作为低(L)、中(M)、高(H)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0 d对荷瘤小鼠的抑瘤效果,以TAS和环磷酰胺(CTX)作为阳性药,并对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进行检测,以ELISA法检测TAS组荷瘤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6、TGF-β和IFN-y的水平,考察TAS对荷瘤小鼠免疫调节的作用。3.为考察白英生物碱和人参皂苷Rg3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是否与TEXs有关,本论文采用外泌体分离试剂盒和超速离心法分离A549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以Western Blotting法和透射电镜检测,以及纳米粒度分析技术鉴定所分离TEXs;以体外划痕愈合实验、管腔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A549细胞外泌体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血管新生的影响;以MTT实验检测了 TAS和白英生物碱SA1及人参皂苷Rg3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LDH漏出实验检测白英生物碱SAl和人参皂苷Rg3对A549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以终浓度为10 μg·mL-1的TAS,终浓度为10 μM的SA1和终浓度为100μM的人参皂苷Rg3干预A549细胞48 h后,检测外泌体粒度,并以分离所得的A549细胞外泌体作用于HUVECs,考察白英生物碱和皂苷干预后的A549细胞所分泌的TEXs对HUVECs血管新生的影响;采用蛋白质组学检测SA1干预与未干预A549细胞及其所分泌的TEXs中的蛋白质组变化;以BALB/c裸鼠构建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分别以A549细胞外泌体(Control exosome)和SA1干预的A549细胞所分泌TEXs(SA1 exosome)以100 μg/只剂量,采用瘤内注射方式给予A549荷瘤裸鼠,保持一周2次给药频率,以紫杉醇为阳性药(Taxol,8 mg·kg-1,腹腔注射),并设置溶媒对照组(Model),动态观测肿瘤生长状态,给药时长28 d,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剥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考察SA1干预与未干预的A549细胞所分泌的TEXs在体内对肿瘤生长的影响。4.为了考察AtxC的临床前安全性,本论文采用单次灌胃给予小鼠和Beagle犬AtxC内容物,观察其对小鼠的协调运动、自主活动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催眠作用的影响,及其对Beagle犬心电图指标、血压和呼吸指标的影响;采用单次灌胃给予大鼠和Beagle犬AtxC内容物,观察动物的体重、摄食、心电等指标,考察AtxC的急性毒性反应;采用重复灌胃大鼠26周和Beagle犬39周AtxC内容物,观察动物的体重、心电和临床病理学检查等指标,考察AtxC的长期毒性反应。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分离鉴定出14种甾体糖苷生物碱,其中新化合物12个,分别为:(3β,5α,20S,22S,23R,25S)-16,22-epoxy-23,26-imino-cholestan-3-ylO-β-D-glucopyran 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3β,20S,22S,23R,25S)-16,22-epoxy-23,26-imino-cholestan-5-en-3-yl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2),16,23-epoxy-22,26-imino-cholestan-5,22(N),23,25(26)-tetraene-3β-ol-3-0-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 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3),(3β,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5,16,20,23(N)-tetra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 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4),(3β,5α,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16,20,23(N)-tri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 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5),15β-hydroxyl-(3β,5α,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16,20,23(N)-tri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β-D-gluco pyranosy l-(1→4)-β-D-galactopyranoside(6),1 5β-hydroxy l-(3β,25β)-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5,16,20,23(N)-tetra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7),15β-ethoxy-(3β,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5,16,20,23(N)-tetraene-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8),15β-ethoxy-(3β,5α,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16,20,23(N)-triene-3β-ol-3-O-β-D-glucopyr 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9),15β-hydroxyl-(3β,5α,25R)-16,23-epoxy-23,24-imino-cholestan-16,20,23(N)-triene-3β-ol-3-O-β-D-g 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0),(3β,1 6R,20R,22α,25R)-spirosolan-5-en-3-yl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 ranoside(11),(3β,5α,16R,20R,22α,25R)-spirosolan-3-yl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2);分离所得两种已知化合物分别为:16,23-epoxy-22,26-imino-cholest-22(N),23,25(26)-trien-3β-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3),(3β,22α,25R)-spirosolan-5-en-3-yl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 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4,SA1)。2.化合物1-7、11-13以最高100 μM浓度干预Td-ECs细胞48 h时,对细胞的抑制率均未达50%;化合物1-6、11-13作用浓度为25 μM时,可显着抑制Td-ECs细胞的划痕愈合(P<0.05),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显着促进了 Td-ECs细胞的划痕愈合(P<0.05),化合物1-7、11-13均可剂量依赖地抑制VEGF诱导的Td-ECs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P<0.05);TASS-L组、TASG-H剂量组和TAS组的抑瘤率较高,分别为39.71%、43.92%和42.13%;与模型组相比,CTX组S180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脏均指数显着降低(P<0.01),白英生物碱各给药组,除大极性高剂量组外,动物的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其中TASS-L和TASS-H组动物脾脏指数显着升高(P<0.01,P<0.05);与CTX组相比,TASS-M、TASS-H和TASG-H组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及白英生物碱各给药组动物的脾脏指数均显着升高;与模型组和CTX组相比,TAS组荷瘤动物血清中的IFN-y水平显着升高(P<0.05)。上述结果说明,TAS及其大极性和小极性部位均可抑制小鼠S180移植瘤的生长,且具有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3.SA1和人参皂苷Rg3虽然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弱,但对A549细胞膜完整性具有破坏作用,可剂量依赖地升高A549细胞的LDH漏出率(P<0.05);分离所得的A549细胞外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膜囊泡形态,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所分泌TEXs的直径出现增加,TEXs中标记蛋白CD9、CD63的表达均呈阳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ontrol exosome显着促进了 HUVECs细胞的划痕愈合(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Control exosome组相比,TAS和SA1干预后A549细胞所分泌TEXs显着抑制了 HUVECs的划痕愈合及A549细胞所分泌TEXs的促HUVECs划痕愈合作用(P<0.01),TAS、SA1及Rg3干预后A549细胞所分泌TEXs显着抑制了 HUVECs的管腔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药物干预与未干预的A549细胞所产生的TEXs的粒径集中在60-90 nm,TAS、SA1和Rg3干预后A549细胞上清中TEXs浓度较未干预时分别增加了 10、3.8和3.7倍;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SA1干预与未干预的A549细胞间存在1154个差异蛋白,有Poly(A)RNA结合等功能,参与翻译、rRNA的加工等生物过程,SA1干预与未干预的A549细胞TEXs间存在746个差异蛋白,差异蛋白具有Poly(A)RNA结合、蛋白结合等功能,参与了细胞间粘附、mRNA剪接等生物过程;蛋白质组学所检测差异蛋白共富集到40多种代谢通路,参与500多个信号通路和20多个蛋白-蛋白作用网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多种作用靶点和蛋白通路;与模型组和Control exosome组相比,SA1 exosome对荷瘤动物的肿瘤体积和瘤重均有显着降低作用(P<0.01),抑瘤率为70.48%,Control exosome较模型组相比,对肿瘤生长也显示出一定抑制作用。4.单次灌胃给予AtxC除800 mg·kg-1剂量下可增加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入睡率(P<0.01)外,对小鼠的自主活动和协调运动均无影响,也不影响Beagle犬的心电、血压、呼吸等指标;AtxC单次灌胃大鼠最大耐受量为4.0 g·kg-1,Beagle犬的最大耐受量大于6.0 g·kg-1,16.0 g·kg-1单次灌胃可致大鼠体重及摄食减少(P<0.05);AtxC重复灌胃大鼠的最大耐受量为0.8 g·kg-1,Beagle犬的最大耐受剂量为320 mg·kg-1,AtxC以2.0 g·kg-1剂量重复灌胃大鼠可造成动物胃组织发生病变,AtxC以800 mg·kg-1剂量重复灌胃Beagle犬可显着降低动物体重和血清TP、GLOB 和 ALB 等指标(P<0.05)。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得到了以下几点研究结论:(1)本论文从TAS中分离得到12种新甾体糖苷生物碱化合物,证明了分离所得的大多数白英单体生物碱均具有体外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活性,并证明了 TAS有增强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对TAS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物质基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2)证明了 A549细胞外泌体在体外可促进HUVECs血管新生,而TAS、SA1和Rg3的干预使A549细胞所分泌TEXs有了显着体外血管新生抑制活性,并且可增加TEXs的分泌量,SA1的干预还增加了 A549细胞所分泌TEXs的体内抗肿瘤活性,SA1对TEXs的作用与其能够改变A549细胞及其TEXs的蛋白质组表达有关;(3)初步验证了“甾体糖苷生物碱和皂苷类化合物能够通过破坏细胞膜脂筏结构的完整性影响肿瘤外泌体的生成和功能”的假说,为甾体糖苷生物碱和皂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4)证明了以TAS为原料的抗肿瘤中药新药AtxC 口服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吕尚[7](2020)在《基于代谢组学的白头翁皂苷B4抗痛风性关节炎(GA)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痛风性关节炎(GA)是我省、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高发病率的代谢性风湿疾病,严重威胁和影响患者健康及日常生活,其具有相对明确的病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A)-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发作间歇期(DIP)-慢性痛风性关节炎(CGA)。AGA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HUA状态,造成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在关节囊、软骨或关节周边组织沉积,刺激滑液膜产生滑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渗出等病理反应从而引起的一类急性炎症反应。目前化药临床治疗GA以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疗效肯定,但通常伴随着不良反应,如耐药性、内源激素抑制和消化道刺激等;中药临床治疗GA主要包括单味饮片、中医经验方和中成药,具有一定疗效,但疗程较长,且往往与化药联合使用,难以对其作用机制进行详细阐述和研究。所以,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针对GA发病的“多层次”特点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安全性高、药效作用明确的活性单体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是目前GA临床治疗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正是本论文的核心研究任务。本课题组发现白头翁皂苷B4(P-b4)对MSU晶体诱导的关节炎具有较强抗炎活性,故拟以非靶向代谢组学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靶向定量与药理学验证,鉴定P-b4相关药效biomarkers和潜在治疗靶点,明确P-b4对体内“基因-蛋白-代谢物”表达的特异性调控,从分子和细胞水平阐明其抗GA的作用机制,并尝试推断其临床干预GA的最佳介入阶段和治疗终点。本论文药效学研究部分表明P-b4对AGA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无毒(第一章),同时P-b4干预后的GA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揭示了一个与GA诊断标准相关的重要实际问题:当GA模型组大鼠表面症状(以关节肿胀度和痛阈值为指标)于24小时内自发消退后,32种内源性“药效biomarkers”与急性发作时(6-9小时)依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第二章)。这可能是导致下一次急性发作,甚至持续发作的内在原因。据此,本论文提出科学假说:临床症状的消退或某些生化指标(如血尿酸)的下降并不能作为GA治疗的终点,类似P-b4消除炎症反应的同时将内源性biomarkers回调的现象才是治疗有效性的标志。但目前P-b4的抗GA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后续新药研发和指导临床用药,因此极有必要从体内整体水平阐明P-b4消除GA炎症反应的同时将内源性biomarkers回调的作用机制,并在目前研究阶段中尝试推断P-b4临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最佳阶段和治疗终点。本研究在三年内收集了579名受试者的血清样本,分为训练集(n=379)和验证集(n=200)。所有样本均采用统一标准采集,获得血清生化指标(第三章)。通过一系列的多变量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选取12项血清生化指标作为GA的候选风险因素,首次提出并得到GA的“血清生化轮廓”,可以有效区分GA的不同阶段。由此,笔者认为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总体水平偏倚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某一特定阶段症状的出现。因此,笔者认为应改进以往单一指标的诊断模式,转而采用多指标进行临床综合诊断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个GA分期(包括健康阶段)的临床诊断模型,并采用多元有序逻辑回归法对其进行了前瞻性检验。接着将验证集数据代入上述模型,输出预测结果并与原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证明该临床诊断模型可应用于临床和研究,以提高GA患者病程分期的准确性。同时,本研究提出的“血清生化轮廓”可用于临床GA的辅助诊断和预测(第四章)。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应用UPLC-Qtof-MS/MS技术平台识别和鉴定了GA的五个临床阶段中共有的496种“诊断biomarkers”,其中有12种代谢物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可作为GA病程演化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第五章):(1)在五个病程阶段显着差异性表达;(2)五个GA病程阶段患者血清中均能检出;(3)在五个病程阶段中具有连续且稳定的上调或下调趋势。同时对与GA病程演化过程相关的关键代谢通路进行了富集与分析,得到了11条关键通路和相关上游蛋白(第五章)。进一步采用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应用UHPLC-QE-MS技术平台对已鉴定的12种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精确定量验证(第六章),并发现Indoleacetic acid、DL-2-aminoadipic acid、kynurenic acid和N1-Methyl-2-pyridone-5-carboxamide在GA的5个阶段中的动态变化最具有规律性,因此我们认为该四种代谢物最具作为GA病程演化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前景。以MSU晶体诱导的THP-1细胞作为GA炎症模型,对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P-b4给药组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AL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进行了研究,以此验证经过通路富集得到的代谢通路及靶点(第六章)。以上综合阐明了4种代谢物可将HUA、AGA、DIP、CG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区分并作为GA不同阶段的准确诊断生物标志物,且结合已鉴定的药效biomarkers和代谢通路分析同时表明P-b4可以显着降低MSU诱导的THP-1细胞中NAL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m RNA表达水平,从而抑制NALP3、Caspase-1、ASC的生物合成,进而减少单核细胞对TNF-α、IL-1β、PGE2的释放,最终发挥对GA的药效作用。通过对比496种GA“诊断biomarkers”和32种P-b4“药效biomarkers”,发现GA“诊断biomarkers”囊括了P-b4“药效biomarkers”中的23种,故进一步将五个GA病程患者血清中的该23种共有biomarkers的半定量结果进行提取和分析(第七章)。发现在AGA阶段该23种共有biomarkers与健康对照组具有最显着的差异性表达,且上下调趋势与动物实验结果一致,故笔者据此推测P-b4对GA的临床最佳介入阶段为AGA阶段。在本研究完成后,将继续深入开展P-b4体内其它靶点研究、质量标准研究、制剂研究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完善药效和安全性评价,进行新药临床前研究;同时有望继续开发类似“GA诊断试剂盒”的新型GA临床诊断方法,帮助临床医生更快、更准确地预判GA的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于松达[8](2020)在《肿瘤患者血浆中倍赛诺他代谢产物鉴定及药动学研究》文中指出背景 代谢产物常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关系密切,因此在创新药的临床开发阶段,应尽早获得人体内,尤其血浆中的代谢产物数据,以确定体循环中主要代谢产物,与原形药物同时进行药动学研究。倍赛诺他是具有全新结构的双噻唑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开发的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抗肿瘤类新药。目的 鉴定倍赛诺他在人血浆中的主要代谢产物,并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的倍赛诺他及主要代谢物的生物分析方法,并验证后应用于倍赛诺他及代谢物药动学评价,为倍赛诺他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UPLC-UV/Q-TOF-MS技术,鉴定患者单次口服100 mg倍赛诺他后血浆中代谢产物。采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d4-倍赛诺他和d5-M351分别作为倍赛诺他和N-羟基酰胺水解代谢物M351的内标,人血浆样品经乙腈蛋白沉淀处理后,选择反相色谱柱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2.1 mm×50 mm,1.7μm),以含0.2%甲酸的5mmol·L-1醋酸铵水溶液(A相)和乙腈(B相)作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实现倍赛诺他和代谢物M351之间的色谱基线分离。倍赛诺他及N-羟基酰胺水解代谢物M351和对应的同位素内标在配备ESI源的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下,以多级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检测。定量检测的倍赛诺他和M351的离子对分别为m/z 367.1→235.0和m/z352.1→207.0,内标的离子对分别为m/z 371.1→235.0和m/z 357.1→208.0。线性范围分别为2.00~2000 ng·m L-1和4.00~4000 ng·m L-1。本文临床试验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进行。结果 受试者单次口服100 mg倍赛诺他片后血浆中除原形外共检测出14种代谢物,主要代谢途径为N-羟基酰胺水解,其他代谢途径包括N-去烷基(M1)、酰胺水解并氧化(M2和M3)、羟胺还原(M5)、N-乙酰半胱氨酸结合(M12-1和M12-2)和葡萄糖醛酸结合(M14)。本文首次建立了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倍赛诺他及其N-羟基酰胺水解代谢物。测定倍赛诺他的线性范围为2.00~2000 ng·m L-1,测定N-羟基酰胺水解代谢物的线性范围为4.00~4000 ng·m L-1,二者线性良好。倍赛诺他及其N-羟基酰胺水解代谢物的质控样品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测试生物样品的相关要求。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人全血样品在室温4 h、血浆样品在室温24 h、经预处理后在室温25 h、-20°C和-70°C放置的血浆样品经历五次冷冻-解冻循环、-20°C和-70°C长期放置112天等储存条件下,倍赛诺他及N-羟基酰胺水解代谢物均稳定。倍赛诺他基质效应在3个不同浓度下经内标校正后分别为95.1%、96.7%和98.4%,不同来源的内标归一化基质因子变异系数均不大于4.0%;N-羟基酰胺水解代谢物基质效应在3个不同浓度下经内标校正后分别为100.9%、100.3%和99.2%,不同来源的内标归一化基质因子变异系数均不大于1.8%。结果表明,倍赛诺他、N-羟基酰胺水解代谢物及对应内标在选择的色谱质谱条件下,基质效应影响可被忽略。倍赛诺他在低、中、高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2.7%、91.1%和91.7%,回收率精密度(RSD)均不大于2.4%;代谢物351在低、中、高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84.3%、83.4%和86.6%,回收率精密度(RSD)均不大于3.0%。结果表明,待测物在本实验选择的预处理方法下重现性良好。本文建立并验证后的方法应用于倍赛诺他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结论 本实验首次对倍赛诺他在人体中的代谢产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N-羟基酰胺水解代谢物是人体内比例较高的代谢产物,其安全性需要进一步关注。建立了快速、灵敏、准确的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倍赛诺他及N-羟基酰胺水解代谢物,进行了完整的方法学验证,并成功应用于倍赛诺他首次临床试验的人体药动学研究。患者口服100 mg和200 mg倍赛诺他片后吸收迅速,倍赛诺他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0.75 h,在体内消除较快,血浆消除半衰期约为4.3 h;当剂量从100 mg增加至200 mg时,血浆峰浓度和AUC基本与剂量增加比例一致;当剂量增加至400 mg,Cmax和AUC增加不明显。而倍赛诺他血浆中主要代谢物N-羟基酰胺水解代谢物M351平均达峰时间明显晚于原形,约为3.7 h;血浆消除半衰期滞后,约为8.0 h;M351在体内的血浆暴露量远高于原形药物,AUC比值为11.6-15.2,提示倍赛诺他临床研究中应关注代谢物对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徐以香[9](2020)在《新型嘧啶硫脲类多功能抗AD小分子抑制剂与靶向FBPase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全新双硫结构共价抑制剂研发》文中提出本论文围绕慢性退行性疾病开展了两个新药研发课题,具体如下:课题一:新型嘧啶硫脲类多功能抗AD小分子抑制剂研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由多因素引发、多机制参与的复杂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常伴有记忆丧失、认知功能障碍、思维受损等临床症状,其病理特征主要为大脑萎缩、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AD的病理特征较明确,但发病机制复杂多变,导致传统单一靶点抗AD药物不能全面应对当前的临床治疗新形势。目前AD的主要发病机制包括胆碱功能受损、生物金属离子稳态失衡、氧化应激等,因此通过合理设计开展多功能(多靶点)药物研发是全面治疗AD的有效解决之道,也是目前AD治疗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然而,现有多靶点药物设计策略仍以不同抗AD药效团的合理拼接为主,该类策略过度依赖于有限的几个特异性抗AD药效片段/基团,导致目前的多靶点抗AD药物无论在药效还是机制方面都很难实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发现全新结构的抗AD药效片段是多功能(多靶点)抗AD药物的关键。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新结构骨架的多靶点抗AD药物相关研究,在前期研究中采用“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策略,发展了第一代非拼合且同时具有AChE抑制、金属离子鳌合、抗氧化等三种功能抗AD药效分子。其中,优选化合物5r表现出良好的体内外抗AD药效活性,但受制于较高的给药剂量(200 mg/kg)不能继续开发成抗AD候选新药。值得注意的是,该类多功能药效分子包含一类较新颖的嘧啶硫脲类母核结构,构效关系表明该类结构是多功能抗AD药效的来源,同时该类结构也尚未被他人报道,是极具潜力的抗AD药效片段。然而,单一结构的嘧啶硫脲类衍生物存在AD治疗活性不够强、体内给药剂量过高等缺陷。鉴于嘧啶硫脲类结构延伸性好、骨架空间大小适中,活性修饰位点清晰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拼合策略的母核结构开展多功能AD治疗药物研发。本课题基于嘧啶硫脲类抗AD药效结构,通过药效团融合策略,引入其他抗AD药效片段,在减少给药剂量的同时,大幅提高嘧啶硫脲类优势骨架衍生物的体内外抗AD药效。单胺氧化酶(MAOs)是一种催化内源性神经递质和外源性单胺类物质氧化脱氨的线粒体酶。AD患者脑内高表达的单胺氧化酶B(MAO-B)对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过度氧化脱氨导致大量的过氧化氢产生促进疾病的发展,导致AD患者脑内的多巴胺、5-HT等多种神经递质水平降低,使患者出现神经心理症状。因此,MAO-B抑制剂可以通过减少氧化应激、重建单胺能神经传递的活力对AD产生双重治疗作用,是一类重要的抗AD临床在研药物。通过文献调研发现,MAO-B抑制的关键药效团炔丙胺基团与嘧啶硫脲类衍生物的取代胺甲基片段(可修饰区域)在结构上高度匹配,但又不影响各自的抗AD特征活性。鉴于此,我们采用药效团融合的方法,将炔丙胺融入嘧啶硫脲母核结构中,获得先导化合物A2。体外酶活测试表明A2同时具备AChE抑制活性(IC50=0.324μM)和MAO-B的抑制活性(IC50=1.427 μM),分子-蛋白对接模型显示两个靶标AChE和MAO-B与A2都表现出较高的亲合力;以化合物A2为先导结构,对炔丙胺氮原子进行修饰或炔丙胺与咪唑环之间的拼接方式进行优化考察,共设计合成了 16个全新结构的炔丙胺-嘧啶硫脲类衍生物(A1-16),并筛选评价了上述衍生物的体外ChEs、MAOs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不仅具有较好的AChE&MAO-B双靶点选择性,且表现出优良的多功能药效平衡性。此外,A2可通过选择性鳌合二价铜离子(Cu2+),抑制Cu诱导的氧化还原循环、缓解Cu诱导的Aβ聚集,达到保护原代神经元细胞免受Cu-Aβ复合物毒性的功能。体内药效评价结果进一步证明,化合物A2·HCl在30 mg/kg给药剂量下显着改善东莨菪碱诱导的痴呆小鼠认知功能障碍,较第一代嘧啶硫脲化合物5r的起效剂量降低近7倍。如上所述,以多功能抗AD药效基团嘧啶硫脲为母核结构,通过融入MAO-B抑制活性特征基团炔丙胺的药物拼合策略,可有效提升嘧啶硫脲类衍生物的抗AD活性,证明了该药物设计思路的合理性。然而,炔丙胺-嘧啶硫脲类衍生物仅表现出中等强度的透脑能力(Pe=3.16 × 10-6 cm s-1 for A2),限制其进一步的抗AD研究。透脑性的改善需提升分子结构的整体脂溶性,我们将优势骨架中的咪唑环替换成脂溶性更优的苯并咪唑,由此得到第二轮先导化合物B4。PAMPA实验及体外药效实验表明,化合物B4的透脑能力不仅得到显着改善(Pe=7.67 × 10-6 cm s-1),AChE和MAO-B抑制活性也有较大提高。本课题对先导化合物B4结构中的苯并咪唑基团、炔丙胺基的取代位置、炔丙胺基的氮原子修饰进行了优化改造,设计合成了 20个含苯并杂环结构的新型炔丙胺-嘧啶硫脲类衍生物(B1-20),并评价了这些衍生物的ChEs和MAOs抑制活性、抗氧化能力及体外透脑性。其中,优选化合物B3对AChE的抑制活性较A2提高近10倍(IC50=0.032 μM),且较好维持了 MAO-B抑制活性(IC50=2.117 μM)、抗氧化能力、选择性Cu2+鳌合作用等多功能药效。体内药效实验结果表明,B3-HCl在100 mg/kg的给药剂量下可同时高效抑制小鼠脑内AChE和MAO-B的活性,表现出良好的双靶点药效平衡,并在低剂量下显着改善痴呆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10 mg/kg)。此外,B3·HCl的水溶性为12.12 mg/mL,且在小鼠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达45.5%,具有较好的成药性。综上所述,化合物B3可作为新一代多功能抗AD候选药物进行后续开发。课题二:靶向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全新双硫结构共价抑制剂研发。Ⅱ型糖尿病是一类以高血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退行性代谢紊乱疾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及内源性葡萄糖产生增加是Ⅱ型糖尿病主要病因。目前,临床上用于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开发大都基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直接降低血糖,常伴有体重增加、低血糖及胃肠道紊乱等副作用。因此,糖尿病治疗药物研发的关键在于发现与疾病相关的新靶标,并通过对新靶标的调节实现最佳血糖控制和更少副作用。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是糖异生通路中倒数第二个关键限速酶,抑制其活性可高效阻断糖异生通路,减少内源性葡萄糖生成并达到降糖作用。抑制FBPase活性是直接对抗导致高血糖的关键因素,且不会造成低血糖副作用,因此,FBPase抑制剂被认为是控制血糖的新手段,也是Ⅱ型糖尿病药物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合作团队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发现FBPase酶结构中128位半胱氨酸(C128)是调控酶催化功能的关键活性位点,同时也是一个全新变构位点。通过共价修饰变构位点C128,可间接影响FBPase酶和底物的结合,从而抑制FBPase酶的催化活性,达到降糖的目的。我们遴选了自建老药实体库(含1400个老药)中可与半胱氨酸发生体内共价反应的10余种老药,通过体外测试评价它们对FBPase酶的抑制活性,首次发现戒酒药双硫仑具有良好的FBPase抑制活性(IC50=1.78μM)。本课题组基于其先导结构开展了老药二次研发,设计合成了 60个双硫类衍生物(C1-60),阐明了构效关系并获得了具有强效FBPase抑制活性的衍生物C30(IC50=0.22 μM)。体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C30可显着抑制小鼠肝脏FBPase活性,从而阻断糖异生途径,且能提高ICR小鼠和糖尿病模型鼠db/db小鼠的口服葡萄糖耐受。通过氨基酸点突变、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实验、蛋白质谱、分子对接模拟等多种机制研究,我们证实了化合物C30可通过共价修饰半胱氨酸C128,变构调控相邻氨基酸残基N125-S124-S123构象变化,从而抑制FBPase催化活性。以上实验表明,化合物C30可作为新型FBPase共价抑制发挥良好的降糖药效,是优良的抗糖尿病先导结构。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本课题利用前期发现的多功能抗AD药效片段嘧啶硫脲为母核结构,通过药效团融合策略和成药性改善策略,发展了新一代炔丙胺-嘧啶硫脲类全新骨架的AChE&MAO-B双靶点多功能抑制剂,优选化合物B3不仅具有很好的体内多靶点药效平衡性及药代动力学性质,较第一代AChE单靶点多功能抑制剂,其体内的药效大幅度提高,大大降低了的起效剂量(至少降低20倍)。这部分工作为开发新一代多靶点(AChE&MAO-B)抗AD候选新药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指导和结构基础。(2)首次发现戒酒药双硫仑具有FBPase抑制活性,并基于该先导结构,发展了新一代双硫类FBPase共价抑制,优选化合物C30通过共价修饰C128位点产生FBPase抑制作用,并在体内外发挥降血糖药效。这部分工作为开发全新机制(共价变构)的靶向FBPase的抗Ⅱ型糖尿病候选新药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指导和结构基础。

董喆[10](2020)在《基于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的中药作用靶点识别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中药是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物质基础和手段。中药作用靶点谱的研究是解析整个方剂作用机制的基础,也是实现中药二次开发与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中药可以看作是中药化学成分的组合,通过对中药化学成分的靶点预测,可实现对中药或方剂整体作用靶点预测的目的。中药化学成分的靶点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生物学、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实验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辨识方法两大类,通过基于生物学、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实验研究来确定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具有特定的优势,但不易大规模研究,不容易得到中药的作用靶点谱。而计算机辅助方法可以很好的进行此项研究,模拟状态下实现对化合物可能的作用靶点较为全面的筛选。目前基于计算机辅助的中药靶点预测方法,主要借鉴了西药的研究思路,通过虚拟筛选原理,计算药物配体和靶点结构的结合能来实现对分子靶点的预测。但这一过程忽略了西药和中药的差别,在中药作用靶点的预测中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局限性。首先,两者靶点预测的目的不同。西药的来源主要是化学合成药物,可以根据靶点结构特征来设计合成,其靶点预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设计研发新药。而中药化学成分来源于天然化学产物,其靶点预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现识别新的功效成分,因此中药化学成分的靶点预测应该与中药的分析技术紧密结合,建立在中药分析基础上靶点预测方法才能更好地体现中药的实际作用。其次,中药中有很多未知的化学成分,如何对未知的化学成分进行靶点预测,也是急需解决的难题。第三、中药是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统一整体,必须对其多种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能实现对中药作用靶点的预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种中药分析基础上的靶点预测方法,以满足中药作用靶点与靶点谱的预测目的。因此,本文提出将中药分析技术和靶点预测理论结合起来,构建新的体系来完成中药作用靶点的预测工作。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在中药成分分析中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同时,数据挖掘方法由于其高效、快速、低消耗等特点在中药作用靶点的研究中也得到广泛的使用。本文以质谱检测技术和数据挖掘方法为基础,结合图数据库的使用,构建从质谱检测到靶点预测的一体化流程,实现中药作用靶点的快速、高效预测。研究目的本文根据目前中药作用靶点预测的问题,首次提出将质谱检测技术和靶点预测理论相结合,构建中药-中药化学成分-质谱分析-靶点预测一体化的中药作用靶点预测模型。通过质谱碎片信息直接预测中药的作用靶点,实现质谱检测技术和靶点预测功能的融合,为中药作用物质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中药作用靶点的预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是中药核心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分子水平揭示中药复杂作用机理和新药研究的前提。质谱技术是测定化合物质量的分析器,因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佳等特点,非常适用于中药成分分析,已成为中药研究的重要工具。数据挖掘方法由于其高效、快捷、低成本等特点在药物靶点预测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基于“靶点相近的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这一基本事实与“相似的化学结构会产生相近的质谱裂解碎片”这一假设,将质谱检测技术延伸到靶点预测领域,引入质谱碎片的概念作为靶点预测的特征,构建了中药作用靶点的新型预测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本文通过对Chembl数据库中靶点-活性小分子数据进行整理,结合质谱模拟裂解技术CFM(Competitive-Fragmentation Modeling)对Chembl数据库中活性小分子和本实验室整理的中药化学成分进行质谱裂解碎片的模拟,使用Neo4j数据平台构建化合物-质谱碎片-靶点的图数据库。(2)采用关联规则方法进行质谱碎片组合和靶点的相关性研究,根据靶点作用分子数量的差异设置不同的支持度阈值,挖掘出不同靶点的碎片组合规则,结合实体语法系统构建靶点的模式识别体系,并应用于中药作用靶点的预测。(3)引入朴素贝叶斯的算法理论,构建基于质谱碎片概率的靶点多分类预测模型,并采用10折交叉验证对模型准确度进行评估。(4)构建从质谱检测到靶点预测的一体化流程,通过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对枸杞子药材进行质谱数据的采集分析,选取响应强度较高的15种未知成分,使用(2)、(3)中建立的模型对其进行靶点的预测,通过数据库比对论证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1)构建基于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的中药碎片和靶点关系图数据库。通过对Chembl数据库中的靶点-活性小分子关系数据、本实验室的中药-中药化学成分数据整理,采用CFM技术将化学成分按照不同的碰撞能量进行质谱裂解碎片的模拟,使用Neo4j数据平台构建以中药、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的特征质谱碎片、靶点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为基础的CMFT(Chinese medicines Fragment Target Relationship Database)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实现各种节点和关系信息的快速查询和获取,为下一步中药作用靶点的预测提供数据基础。(2)构建基于碎片组合的靶点模式识别体系。基于化合物的质谱碎片信息,采用关联规则算法,挖掘出不同靶点的碎片组合规则。结合实体语法系统,在Neo4j数据平台上构建了基于质谱碎片组合的靶点模式识别体系。三种碰撞能量下共得到917种靶点的碎片组合模式,实现了 CMFT数据库中中药和靶点的双向预测功能。对矮地茶药材的预测可知,该体系预测出了矮地茶已证实的4个作用靶点,适用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快速预测。(3)构建基于碎片概率的靶点多分类预测模型。根据朴素贝叶斯的算法理论,构建基于质谱碎片概率的靶点多分类预测模型,通过一次计算即可完成对1026种靶点的预测工作。模型采用10折交叉验证评估,整体准确率为62.77%。同时引入分类排序概念,以准确率80%为限定条件,预测出概率排序靠前的12个靶点作为化合物的潜在靶点。通过对模型的应用可知,该模型对数据集内部的化合物预测结果良好,对外部的化合物也有一定的预测效果,适用于对中药作用靶点的预测研究,扩展了质谱分析技术到靶点预测的适用性。(4)构建从质谱检测到靶点预测的一体化流程。从质谱检测技术的角度出发,构建从质谱检测到靶点预测的一体化流程,实现了质谱检测技术和靶点预测的融合。同时,通过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对枸杞子药材进行质谱数据的采集分析,选取响应强度较高的15种未知成分,使用(2)、(3)中建立的模型对其进行靶点的预测,阐述了未知化学成分的靶点预测过程。将预测结果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TCM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中枸杞子的靶点比对,(2)中模型预测出了 5个已被证实的靶点,(3)中模型预测出了 7个已被证实的靶点,表明质谱检测技术可用于中药作用靶点的预测研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和新药的研究提供帮助。研究结论本文建立了基于质谱碎片的活性小分子、作用靶点、中药、中药化学成分CMFT数据库,挖掘了作用靶点和碎片组合的关联关系,使用实体语法系统构建了基于碎片组合的靶点模式识别体系,实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快速双向预测。同时,应用朴素贝叶斯理论,构建了基于碎片概率的靶点多分类预测模型,可同时实现对1000余种靶点的分类排序预测。另一方面,该课题首次将质谱检测技术延伸到靶点预测领域,实现了质谱检测结果直接用于中药作用靶点的预测,也完成了对未知成分靶点预测的目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中药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将中药检测技术和作用靶点之间建立了关联性,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快速的指导方法,有助于从分子水平揭示中药的作用机理和新药的研发,也有助于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二、质谱定量技术与新药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质谱定量技术与新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鼠血浆中左炔诺孕酮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对CYP450酶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左炔诺孕酮的临床应用
    1.2 左炔诺孕酮药物剂型的研究进展
    1.3 左炔诺孕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4 左炔诺孕酮的体内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5 创新药物研发与CYP450酶
    1.6 左炔诺孕酮对CYP450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1.7 研究目的及方案
第2章 高灵敏度左炔诺孕酮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实验目的
    2.2 大鼠血浆中左炔诺孕酮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2.2.1 仪器设备、试剂药品以及试验动物
        2.2.2 质谱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2.2.3 色谱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2.2.4 内标的选择
        2.2.5 溶液的配制
        2.2.6 大鼠血浆样品预处理方法优化
    2.3 定量分析方法验证
        2.3.1 稳定性考察
        2.3.2 选择性考察
        2.3.3 交叉干扰
        2.3.4 标准曲线
        2.3.5 定量下限
        2.3.6 准确度与精密度
        2.3.7 样品检测过程残留考察
        2.3.8 提取回收率考察
        2.3.9 基质效应考察
        2.3.10 稀释效应考察
    2.4 讨论
第3章 左炔诺孕酮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
    3.1 实验目的
    3.2 试剂药品、仪器设备以及试验动物
    3.3 实验设计
        3.3.1 给药方案及溶液配制
        3.3.2 血浆样品采集
    3.4 生物样品处理及数据分析
    3.5 实验结果
        3.5.1 标准曲线和质控样品测定结果
        3.5.2 大鼠血浆药代动力学结果
    3.6 结果与讨论
第4章 左炔诺孕酮对CYP450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CYP450酶探针底物代谢物的LC-MS/MS分析方法的建立
        4.2.1 仪器设备与试剂药品
        4.2.2 质谱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4.2.3 色谱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4.2.4 内标的选择
        4.2.5 溶液的配制
    4.3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考察
    4.4 左炔诺孕酮的人混合肝微粒体孵育体系建立
        4.4.1 孵育体系中左炔诺孕酮的浓度选择
        4.4.2 孵育体系设置
        4.4.3 溶液的配制
        4.4.4 左炔诺孕酮与肝微粒体孵育过程研究
    4.5 左炔诺孕酮对CYP450酶的抑制结果与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UPLC-Q-TOF-MS/MS与网络药理学的麦芽生物碱化学物质及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麦芽的化学成分分析
    1 麦芽的UPLC-Q-TOF-MS/MS分析
        1.1 仪器与试药
        1.2 方法与结果
        1.3 讨论
    2 麦芽发芽周期的化学成分比较
        2.1 仪器与试药
        2.2 方法与结果
        2.3 讨论
    3 麦芽不同炮制品的化学成分比较
        3.1 仪器与试药
        3.2 方法与结果
        3.3 讨论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麦芽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麦芽总生物碱的质量控制与药效学研究
    1 麦芽总生物碱的UPLC-Q-TOF-MS/MS分析
        1.1 仪器与试药
        1.2 方法与结果
        1.3 讨论
    2 麦芽发芽周期及炮制品的生物碱成分含量比较
        2.1 仪器与试药
        2.2 方法与结果
        2.3 讨论
    3 麦芽总生物碱中单体化合物的作用机制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方法与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麦芽糖浆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讨论
结语与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实验相关图片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
致谢

(3)拉萨大黄成分分析及曲札茋苷的排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药代动力学
        1.1.1 基本概念
        1.1.2 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1.2 生物样品前处理
    1.3 高效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1.3.1 高效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1.3.2 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应用
    1.4 拉萨大黄概述
        1.4.1 拉萨大黄
        1.4.2 成分研究
    1.5 曲札茋苷概述
        1.5.1 药理作用
        1.5.2 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拉萨大黄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鉴定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2.1.1 仪器
        2.1.2 药品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HPLC-HRMS分析法
        2.2.2 中药材成分提取
        2.2.3 样品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拉萨大黄提取物化学成分鉴定结果
        2.3.2 拉萨大黄提取物化学成分鉴定解析
    2.4 本章小结
3 曲扎茋苷在大鼠体内的排泄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1.1 仪器
        3.1.2 药品与试剂
        3.1.3 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药液配制
        3.2.2 生物样品采集
        3.2.3 样品预处理
    3.3 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3.3.1 分析方法
        3.3.2 定量分析方法验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生物样品含量测定条件的优化
        3.4.2 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结果
        3.4.3 未知样品的测定
    3.5 本章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西益母草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历史沿革
        1.1.1 释名
        1.1.2 欧洲益母草用药历史沿革
        1.1.3 益母草用药历史沿革
    1.2 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现代研究进展
        1.2.1 欧洲益母草现代研究进展
        1.2.2 益母草现代研究进展
    1.3 小结
第二章 前言
    2.1 国外药材是中药新药源发掘的重要途径
    2.2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中西方用药差异
    2.3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2.4 本研究的思路和研究内容
        2.4.1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样品采集和鉴定
        2.4.2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叶绿体基因组群体遗传学分析
        2.4.3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第三章 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的采集和鉴定
    3.1 仪器和材料
    3.2 植物形态特征及分布
    3.3 药材形态和显微鉴定
        3.3.1 样品采集
        3.3.2 鉴定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叶绿体基因组群体遗传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DNA提取
        4.1.3 叶绿体基因组测序
        4.1.4 叶绿体基因组拼接、组装及注释
        4.1.5 物种内部变异分析
        4.1.6 系统发育分析
        4.1.7 单倍型网络构建
    4.2 结果
        4.2.1 益母草与欧洲益母草的叶绿体基因组
        4.2.2 叶绿体基因组的种内变异
        4.2.3 欧洲益母草的系统发育构建及单倍型网络重建
        4.2.4 益母草的系统发育构建及单倍型网络重建
    4.3 讨论
        4.3.1 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的群体遗传多样性
        4.3.2 欧洲益母草和益母草的个体鉴别和产地溯源
        4.3.3 叶绿体基因组是产地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有效的分子标记
第五章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5.1 实验部分
        5.1.1 仪器和试剂
        5.1.2 样品和对照品
    5.2 实验方法
        5.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2.3 色谱条件
        5.2.4 质谱条件
        5.2.5 益母草属化合物数据库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益母草和欧洲益母草UPLC-Q/TOF MS分析条件优化
        5.3.2 LC-MS数据的分析策略
        5.3.3 对照品的质谱裂解特征、质谱诊断子离子发现和色谱保留行为分析
        5.3.4 益母草和欧洲益母草中化合物的分析鉴定
        5.3.5 欧洲益母草与益母草鉴别标志化合物的寻找和鉴定
    5.4 欧洲益母草及益母草中主要化合物的绝对含量比分析
    5.5 欧洲益母草及益母草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分析
        5.5.1 方法与结果
        5.5.2 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5.5.3 黄酮类化合物测定结果分析
    5.6 小结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白果止咳化合物GK-A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白果的研究进展
    2.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3. 止咳中药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GK-A的药动学研究
    第一节 GK-A的分离制备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GK-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GK-A的吸收研究
    第一节 GK-A体外稳定性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GK-A的肠吸收特性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GK-A的组织分布研究
    第一节 GK-A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GK-A的组织分布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五章 GK-A的代谢研究
    第一节 GK-A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及可能代谢物的分析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GK-A的代谢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GK-A代谢产物MS1合成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六章 GK-A的排泄研究
    第一节 GK-A在大鼠尿液和胆汁中的排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GK-A及代谢产物MS1粪便排泄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总结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6)白英总碱抗NSCLC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及临床前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章 中药白英的本草考证、物质基础及药用研究进展
    1 本草考证
        1.1 名称考证
        1.2 基原考证
    2 白英的药理作用研究
        2.1 抗肿瘤作用
        2.2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2.3 抗菌抗病毒作用
        2.4 其他作用
    3 白英临床应用研究
        3.1 肿瘤
        3.2 其他临床应用
    4 白英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4.1 化学成分研究
        4.2 白英单体成分的活性研究
    5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白英总生物碱的化学成分研究
    引言
    1 研究结果
    2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材料
        3.2 主要仪器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白英总碱及其化学成分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引言
    第一节 白英单体生物碱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1 材料
        1.1 细胞株
        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1.3 相关溶液的配制
        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白英生物碱对Td-ECs细胞增殖的影响
        2.3 白英单体化合物对Td-ECs细胞划痕愈合的影响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白英单体化合物对Td-ECs细胞增殖影响
        3.2 白英单体化合物对Td-ECs细胞划痕愈合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TAS不同极性部位对S_(180)小鼠移植瘤的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
        1 材料
        1.1 细胞株及动物
        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1.3 相关溶液的配制
        2 方法
        2.1 动物移植瘤模型制备
        2.2 动物分组与给药
        2.3 抑瘤率、胸腺和脾脏指数检测
        2.4 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TAS不同极性部位对S_(180)小鼠移植瘤抑制作用
        3.2 TAS对S_(180)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4 小结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英生物碱及人参皂苷Rg3调控肿瘤外泌体的生成和功能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研究
    引言
    1 材料
        1.1 动物及细胞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药物和溶液及其配制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白英生物碱及人参皂苷Rg3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2.3 A549细胞LDH漏出检测
        2.4 A549细胞外泌体的提取
        2.5 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
        2.6 透射电镜检测外泌体超微结构
        2.7 外泌体粒度检测
        2.8 白英生物碱及人参皂苷Rg3对TEXs体外对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
        2.9 蛋白质组学
        2.10 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抑制率实验
        2.11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白英生物碱对A549细胞增殖影响
        3.2 SA1及Rg3对A549细胞LDH漏出量的影响
        3.3 A549细胞外泌体的鉴别
        3.4 A549细胞外泌体对HUVECs血管新生的影响
        3.5 白英生物碱及Rg3对A549细胞外泌体粒度的影响
        3.6 白英生物碱干预后的A549细胞外泌体对HUVECs血管新生的影响
        3.7 白英生物碱SA1对A549细胞外泌体蛋白质组的影响
        3.8 白英生物碱SA1干预后的A549细胞外泌体对A549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白英总碱(安特逍胶囊)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
    引言
    第一节 安特逍胶囊的安全药理学研究
        1 材料
        1.1 动物
        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小鼠的协调运动和自主活动实验
        2.2 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致催眠作用
        2.3 Beagle犬的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功能检测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AtxC对小鼠协调运动的影响
        3.2 AtxC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的影响
        3.3 AtxC对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催眠作用影响
        3.4 AtxC对Beagle犬心电、血压及呼吸指标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安特逍胶囊的单次给药毒性研究
        1 材料
        1.1 动物
        1.2 主要药物及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大鼠急性毒性实验
        2.2 Beagle犬单次给药毒性实验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大鼠单次给药毒性实验结果
        3.2 Beagle犬单次给药毒性实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安特逍胶囊的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1 材料
        1.1 动物
        1.2 主要药物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大鼠26周灌胃重复给药毒性实验
        2.2 Beagle犬39周灌胃重复给药毒性实验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AtxC灌胃重复给药26周对大鼠的毒性作用
        3.2 AtxC灌胃重复给药39周对Beagle犬的毒性作用
        4 小结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1 总结
    2 展望
    3 创新点
    4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图
附件

(7)基于代谢组学的白头翁皂苷B4抗痛风性关节炎(GA)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1.代谢组学在中药研发领域的应用进展
        1.1 代谢组学相关分析技术与数据分析方法
        1.2 代谢组学近年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实例
        1.3 代谢组学在中药领域应用的问题与展望
    2.白头翁皂苷B4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
    3.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4.浅析大批量代谢组学临床血清及血浆样本采集规范及前处理方法
        4.1 血液样本的选择
        4.2 血液样本的采集
        4.3 血液样本的前处理
        4.4 血液样本的存储条件
        4.5 有关大批量代谢组学临床血清及血浆样本采集规范及前处理方法的展望
第一章 白头翁皂苷B4单体分子结构鉴定及其干预尿酸盐晶体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1 P-b4单体结构鉴定研究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2 分子结构鉴定
    2 P-b4干预MSU晶体诱导的AGA大鼠模型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3.本章小结
第二章 白头翁皂苷B4干预尿酸盐晶体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实验相关伦理审查
        2.2 MSU微晶体的制备
        2.3 内标溶液制备
        2.4 分组给药及模型建立
        2.5 大鼠血清采集与前处理
        2.6 液相色谱条件
        2.7 质谱条件
        2.8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3 检测方法的验证
    4 GA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的多元统计分析
    5 P-b4对MSU晶体诱导的GA大鼠潜在药效生物标志物的鉴定
    6 代谢通路富集与分析
    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患者血清样本的采集规范(SOP)拟定以及样本收集情况
    1 血液样本选择
    2 临床样本入组依据
    3 相关伦理审核与批准
    4 采集程序、前处理程序和存储条件
        4.1 血清样本采集
        4.2 血清样本的前处理
        4.3 血清样本的储存
    5 受试患者人口学资料与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
    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临床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痛风性关节炎病程进展临床诊断模型和“血清生化轮廓”前瞻性研究
    1 GA患者生化指标初步统计分析
    2 GA患者“血清生化轮廓”分析
    3 GA患者生化指标单因素方差分析
    4 不同GA病程阶段生化指标关联性分析
    5 GA病程进展临床诊断模型的建立
    6 GA病程进展临床诊断模型的验证和评价
    7 诊断模型的可视化处理
    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痛风性关节炎病程进展相关生物标志物鉴定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代谢物提取
        2.2 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2.3 MS1条件
        2.4 MS2条件
        2.5 数据处理方法
    3 分析方法的验证
        3.1 仪器稳定性
        3.2 内标响应情况
        3.3 物质残留情况
        3.4 数据质控
    4 原始数据预处理
    5 代谢物信息搜索整理
    6 GA不同病程阶段患者血清代谢轮廓的多元数据统计分析
        6.1 主成分分析(PCA)
        6.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6.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7 与GA病程演化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识别与鉴定
    8 与GA病程演化过程相关代谢物的KEGG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
    9 与GA病程演化过程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调控网络分析
    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痛风性关节炎病程进展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定量验证及相关通路上游P-b4潜在靶点验证研究
    1 基于UHPLC-QE-MS/MS技术平台的不同病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代谢组学内源性biomarkers定量验证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2 P-b4对尿酸钠诱导的THP-1中NAL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痛风性关节炎病程进展相关代谢物与P-b4干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相关药效标志物的关联性研究
    1 23种共有代谢物半定量结果整理与分析
        1.1 半定量结果
        1.2 变化趋势分析
    2 各组别23种共有代谢物半定量结果的代谢轮廓分析
    3 各组别23种共有代谢物变化趋势的关联性分析
    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个人简介

(8)肿瘤患者血浆中倍赛诺他代谢产物鉴定及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HDAC抑制剂研究概况
    1.2 已批准上市的HDAC抑制剂
        1.2.1 伏立诺他
        1.2.2 贝利司他
        1.2.3 帕比司他
        1.2.4 莫西司他
        1.2.5 西达本胺
        1.2.6 罗米地辛
    1.3 已报道的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
    1.4 倍赛诺他简介
    1.5 实验目的和研究计划
第二章 倍赛诺他在人血浆中的代谢产物鉴定
    2.1 实验目的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药品和试剂
        2.2.2 仪器和设备
        2.2.3 色谱条件
        2.2.4 质谱条件
        2.2.5 样品采集
        2.2.6 样品预处理
    2.3 结果和讨论
        2.3.1 倍赛诺他溶液的UPLC-UV/Q-TOF MS分析
        2.3.2 倍赛诺他口服给药后血浆中代谢产物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药品和试剂
        3.1.2 仪器和设备
    3.2 分析方法的建立
        3.2.1 质谱条件的优化
        3.2.2 色谱条件的优化
        3.2.3 内标的选择
        3.2.4 溶液的配制
        3.2.5 样品的配制
        3.2.6 血浆样品预处理方法的优化
        3.2.7 分析方法验证
    3.3 结果
        3.3.1 选择性
        3.3.2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和定量下限
        3.3.3 准确度和精密度
        3.3.4 基质效应
        3.3.5 提取回收率
        3.3.6 稳定性考察
        3.3.7 稀释效应
        3.3.8 残留考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倍赛诺他人体药动学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临床试验部分
        4.2.1 试验设计
        4.2.2 受试者选择
        4.2.3 受试药品
        4.2.4 血样采集
    4.3 生物样品分析
        4.3.1 临床样品分析
        4.3.2 数据处理及统计
        4.3.3 已测样品再分析
    4.4 临床试验结果及评价
        4.4.1 肿瘤患者的血药浓度结果
        4.4.2 肿瘤患者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
        4.4.3 药动学主要参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9)新型嘧啶硫脲类多功能抗AD小分子抑制剂与靶向FBPase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全新双硫结构共价抑制剂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课题一 新型嘧啶硫脲类多功能抗AD小分子抑制剂研发
    第1章 前言
        1.1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1.1.1 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影响因素
        1.1.2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进程及诊断
        1.1.3 阿尔茨海默病的社会现状
        1.2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策略
        1.2.1 神经传递与AD
        1.2.1.1 胆碱能系统
        1.2.1.2 谷氨酸能系统
        1.2.1.3 单胺氧化酶
        1.2.1.4 5-羟色胺能系统
        1.2.2 β-淀粉样蛋白与AD
        1.2.2.1 减少Aβ的生成一分泌酶的调节
        1.2.2.2 调节Aβ转运
        1.2.2.3 减少Aβ聚集
        1.2.2.4 针对Aβ的免疫疗法
        1.2.3 Tau蛋白和AD
        1.2.3.1 Tau蛋白磷酸化抑制剂
        1.2.3.2 微管蛋白稳定剂
        1.2.3.3 Tau蛋白聚集抑制剂
        1.2.3.4 Tau蛋白免疫疗法
        1.2.4 金属离子稳态失衡和AD
        1.2.5 神经炎症与AD
        1.3 多靶点抗AD药物研发策略
        1.3.1 多靶点活性分子的设计策略
        1.3.2 多靶点抗AD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2.1 具有MAOs抑制活性的AChEIs
        1.3.2.2 具有抑制Aβ聚集的AChEIs
        1.3.2.3 具有抗氧化活性的AChEIs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前期基础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嘧啶硫脲类AChE&MAO-B双靶点多功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AD活性研究
        2.1 先导化合物的确定
        2.2 炔丙胺修饰的嘧啶硫脲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2.3 炔丙胺修饰的嘧啶硫脲类衍生物体外多功能活性评价
        2.3.1 衍生物对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评价
        2.3.2 衍生物对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的评价
        2.3.3 衍生物体外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的测试
        2.3.4 构效关系讨论
        2.3.5 化合物对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的测试
        2.3.6 抑制Cu(Ⅰ/Ⅱ)氧化循环产生的自由基
        2.3.7 化合物抑制Cu~(2+)诱导的Aβ聚集
        2.3.8 化合物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测试
        2.3.9 化合物体外透血脑屏障能力测试
        2.4 炔丙胺-嘧啶硫脲类衍生物体内药效学评价
        2.5 本章小结
        2.6 实验部分
        2.6.1 胆碱酯酶抑制实验
        2.6.2 单胺氧化酶活性测试
        2.6.3 抗氧化指数测试
        2.6.4 金属离子螯合实验
        2.6.5 化合物对Cu(Ⅰ/Ⅱ)氧化循环产生的自由基的抑制实验
        2.6.6 透射电镜实验
        2.6.7 斑点印记实验
        2.6.8 ThT实验
        2.6.9 MTT细胞存活率实验
        2.6.10 平行人工膜渗透性实验(PAMPA)
        2.6.11 通道水迷宫实验
        2.6.12 分子对接
        2.6.13 化合物的合成
    第3章 嘧啶硫脲类AChE&MAO-B双靶点多功能抑制剂透脑性改善研究
        3.1 立题依据
        3.2 含苯并杂环的嘧啶硫脲类AChE&MAO-B双重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3.3 含苯并杂环的炔丙胺-嘧啶硫脲类衍生物体外多功能活性评价
        3.3.1 衍生物对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评价
        3.3.2 化合物B3和A1的分子对接研究
        3.3.3 衍生物对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的评价
        3.3.4 化合物B3与MAO-B的分子对接研究
        3.3.5 构效关系讨论
        3.3.6 衍生物体外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的测试
        3.3.7 化合物体外透血脑屏障能力测试
        3.3.8 化合物B3和B4对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的测试
        3.3.9 抑制Cu(Ⅰ/Ⅱ)氧化循环产生的自由基
        3.3.10 化合物B3和B4抑制Cu2+诱导的Aβ聚集
        3.4 化合物成药性质评价
        3.4.1 类药性分析
        3.4.2 体内药代动力学分析
        3.5 化合物B3体内药效学评价
        3.5.1 体内AChE&MAO-B抑制活性评价
        3.5.2 AD动物模型药效评价
        3.6 本章小结
        3.7 实验部分
        3.7.1 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实验
        3.7.2 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测试
        3.7.3 抗氧化能力指数测试
        3.7.4 体外透血脑屏障能力测试
        3.7.5 金属离子鳌合实验
        3.7.6 抑制Cu(Ⅰ/Ⅱ)氧化循环
        3.7.7 透射电镜实验
        3.7.8 水溶性测试
        3.7.9 药代动力学评价
        3.7.10 脑内AChE&MAO-B抑制活性测试
        3.7.11 动物行为学评价
        3.7.12 分子对接
        3.7.13 化合物的合成
课题二 靶向FBPase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全新双硫结构共价抑制剂研发
    第4章 前言
        4.1 糖尿病概述
        4.2 糖尿病治疗策略
        4.2.1 促胰岛素分泌剂
        4.2.1.1 磺脲类
        4.2.1.2 格列奈类
        4.2.1.3 DPP-4抑制剂
        4.2.1.4 GLP-1受体激动剂
        4.2.2 胰岛素增敏剂
        4.2.3 直接降血糖药物
        4.2.3.1 SGLT2抑制剂
        4.2.3.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4.2.4 抑制肝糖输出类药物
        4.3 果糖-1,6-二磷酸酶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4.3.1 糖异生和肝糖原分解
        4.3.2 果糖-1,6-二磷酸酶的结构与功能
        4.3.3 FBPase抑制剂研究进展
        4.3.3.1 位于亚单位界面的抑制剂
        4.3.3.2 AMP变构位点抑制剂
        4.3.3.3 与底物位点结合的抑制剂
        4.3.3.4 与C128位点结合的共价抑制剂
        4.4 立题依据
        4.4.1 老药新用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4.4.2 本部分工作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5章 基于老药二次开发的FBPase共价抑制剂的发现及抗糖尿病研究
        5.1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5.2 以双硫仑为先导结构的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5.3 双硫仑衍生物体内外药效学评价
        5.3.1 衍生物对FBPase的抑制活性评价
        5.3.2 构效关系研究
        5.3.3 衍生物在细胞水平上的毒性评价
        5.3.4 衍生物在ICR小鼠初步降血糖评价
        5.3.5 化合物C30在肝原代细胞上抑制肝糖输出
        5.3.6 化合物C30在体内抑制肝脏糖异生途径
        5.3.7 化合物C30在ICR小鼠和db/db小鼠上降糖药效评价
        5.4 二硫类化合物与FBPase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探究
        5.4.1 时间依赖性曲线
        5.4.2 紫外吸收实验
        5.4.3 半胱氨酸点突变实验
        5.4.4 蛋白质谱分析
        5.4.5 化合物C30与C128共价结合影响FBPase催化活性
        5.5 本章小结
        5.6 实验部分
        5.6.1 FBPase抑制实验
        5.6.2 细胞毒测试
        5.6.3 体内初步降血糖评价
        5.6.4 肝原代细胞葡萄糖输出抑制实验
        5.6.5 ICR小鼠体内GNG抑制实验
        5.6.6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5.6.7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5.6.8 蛋白质谱分析
        5.6.9 分子对接模拟
        5.6.10 化学合成部分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博士期刊申请专利
致谢

(10)基于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的中药作用靶点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靶点预测对于中药发展的重要性
        1.1.2 质谱模拟碎片为中药靶点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1.1.3 基于化学信息学的靶点预测研究
    1.2 研究现状
        1.2.1 中药化学成分及其质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2.2 药物作用靶点识别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思路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基于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的中药碎片和靶点关系数据库构建
    2.1 数据
        2.1.1 活性小分子-靶点数据的收集及过滤
        2.1.2 中药-中药化学成分数据的收集及过滤
    2.2 基于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的化合物质谱碎片模拟
        2.2.1 电喷雾串联质谱化合物裂解原理
        2.2.2 基于计算模拟的化合物质谱碎片裂解
        2.2.3 结果与讨论
    2.3 CMFT数据库创建与应用
        2.3.1 图数据库的原理
        2.3.2 CMFT数据库的创建
        2.3.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质谱碎片组合的靶点模式识别体系构建
    3.1 数据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过滤及整理
    3.2 研究方法
        3.2.1 方法原理
        3.2.2 关联分析在靶点模式识别体系中的应用
    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3.1 三种碰撞能量下靶点与碎片组合模式的挖掘结果及对比分析
        3.3.2 靶点模式识别体系的理论依据及过程
    3.4 靶点模式识别体系构建及应用
        3.4.1 理论依据
        3.4.2 靶点模式识别体系的构建
        3.4.3 靶点模式识别体系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质谱碎片概率的靶点多分类模型构建
    4.1 数据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过滤及整理
    4.2 研究方法
        4.2.1 方法原理
        4.2.2 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在靶点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4.2.3 模型的评价
    4.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3.1 模型评价结果
        4.3.2 靶点的预测结果
        4.3.3 模型的应用
        4.3.4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靶点验证与预测结果比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质谱分析技术的中药作用靶点识别方法研究
    5.1 基于质谱分析技术的中药作用靶点预测
    5.2 基于质谱仪器采集的枸杞子靶点预测
        5.2.1 枸杞子药材的质谱信息采集
        5.2.2 枸杞子药材的模型预测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局限性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质谱定量技术与新药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鼠血浆中左炔诺孕酮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对CYP450酶的抑制作用研究[D]. 单钰钦.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UPLC-Q-TOF-MS/MS与网络药理学的麦芽生物碱化学物质及药效学研究[D]. 陶佳晗.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拉萨大黄成分分析及曲札茋苷的排泄研究[D]. 徐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中西益母草比较研究[D]. Thomas Avery Garran.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白果止咳化合物GK-A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张庆.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白英总碱抗NSCLC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及临床前安全性研究[D]. 杜肖.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7]基于代谢组学的白头翁皂苷B4抗痛风性关节炎(GA)机制研究[D]. 吕尚.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肿瘤患者血浆中倍赛诺他代谢产物鉴定及药动学研究[D]. 于松达.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新型嘧啶硫脲类多功能抗AD小分子抑制剂与靶向FBPase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全新双硫结构共价抑制剂研发[D]. 徐以香.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10]基于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的中药作用靶点识别方法研究[D]. 董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质谱定量技术与新药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