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技术在HIS中的应用

DW技术在HIS中的应用

一、DW技术在HIS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中杰[1](2021)在《不同灌溉技术和灌水量的陕北山地苹果节水增产提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针对陕北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及水资源匮乏且灌溉技术落后,山地苹果的产量和品质无法得到保证等问题,为探明陕北山地苹果适宜的灌溉技术和最佳灌水量,采用大田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选择8年生山地苹果树(寒富)为试材,设置4种灌溉技术(涌泉根灌技术、地表滴灌技术、微孔陶瓷根灌技术、地下滴灌技术)和3种灌水量(高水、中水、低水),采用完全组合设计,共12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山地苹果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建立了不同灌溉技术和灌水量下苹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适宜陕北山地苹果的灌溉技术和最佳灌水量。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果树日均耗水强度与果树耗水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全物候期内地表滴灌技术在各灌水量处理下耗水量及耗水强度等均最大,果树全物候期参考蒸腾蒸发量变化呈先升后降。不同物候期山地苹果树耗水量及参考蒸腾蒸发量大小均为果实膨大期最大,果实成熟期最小,果实膨大期为山地苹果树的主要耗水时期。(2)各灌溉技术下不同灌水量对苹果树生长变化有显着影响,其中苹果树新梢、苹果横径、纵径和果树叶面积指数生长动态变化均随生长天数的增加呈“平稳增长-快速增长-平稳增长”的趋势,符合作物生长的“S”型规律曲线。灌溉技术相同的条件下,中水处理能增加苹果树新梢长度和苹果果径;灌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涌泉根灌和地下滴灌技术对应的苹果树新梢、苹果果径和体积较大。Richards模型结果表明5月中旬-6月中旬为苹果树叶面积生长的主要阶段。(3)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灌水量的减少而降低,地表滴灌技术下苹果树叶片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c含量最低。苹果树叶片在中午13:00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相同灌溉技术下,随着灌水量的减少,不仅降低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还降低了叶片气孔导度(gs)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i),但胞间CO2浓度(Ci)增大。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叶片光合日均值影响显着,各灌溉技术下,Tr日均值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而下降,而Ci日均值上升。涌泉根灌中水处理的叶片Pn和WUEi日均值最大,与其相比,其余处理Pn下降3.79%~27.22%,WUEi下降1.55%~18.36%。(4)苹果产量、灌水利用效率(IWUE)和耗水利用效率(CWUE)受灌溉技术和灌水量的影响显着。涌泉根灌中水处理处理的产量最高,陶瓷根灌低水处理的IWUE最大,地下滴灌中水处理的CWUE最大。同一灌溉技术下,减少灌水量会降低产量,增加IWUE和CWUE;同一灌水量下,涌泉根灌技术和地下滴灌技术能增加苹果产量,微孔陶瓷根灌技术和地下滴灌技术能提高IWUE和CWUE。(5)苹果的硬度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而增大,减小灌水量能提升果肉内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苹果单果的重量、苹果色泽、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会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苹果硬度最大在地下滴灌中水处理,与涌泉根灌和陶瓷根灌中水处理无显着差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在陶瓷根灌低水处理;维生素C含量最大在涌泉根灌中水处理;果实含水率在陶瓷根灌中水处理最大,与涌泉根灌和地下滴灌中水处理无显着差异。(6)通过山地苹果产量、IWUE、CWUE及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TOPSIS法中地下滴灌中水处理综合得分均最高,涌泉根灌中水处理与陶瓷根灌中水处理得分次之,地表滴灌高水与低水处理综合评价结果最低。综上所述,涌泉根灌中水处理的苹果增产提质显着,陶瓷根灌中水处理的苹果节水增产显着,地下滴灌中水处理兼顾节水和苹果增产提质,效果仅次于涌泉根灌中水和陶瓷根灌中水处理。因此,陕北山地苹果灌溉技术可选择涌泉根灌技术、地下滴灌技术或微孔陶瓷根灌技术,灌水量选择75%W1(W1:85%~95%θf)。

王晔[2](2021)在《蒽环类抗癌药阿霉素生物合成糖基化模块关键酶基因异源表达》文中研究表明

李祥[3](2021)在《基于UWB与光束控制的目标定位指向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仓储、超市和物流等场所的货物管理中,准确快捷的物品定位信息指示有利于高效率地存取货物或商品。目前对于定位后的物品指向问题,相应的优化解决方案较少,还需要依靠传统的方式,根据特定标记号进行指向,难以快速准确获取目标位置信息。本文将超宽带定位技术与光束灯控制技术相结合,利用现有的舞台光束灯定位指向,为用户提供直观而精确的货物位置信息,以提高寻找货物的效率。UWB定位技术可达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工作在射频波段具有非视距穿透性,抗多径效应等诸多优势,适用于室内复杂环境定位。借助舞台光束灯设计高性价比的目标指向方案,产生DMX512协议信号控制光束的二维偏转角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针对室内定位技术与室内物品指向现状进行调研,确立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对UWB定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实现复杂度、定位精度等方面对测量方案与定位模型方程组求解算法作对比分析,选择合适方案与求解算法。2、提出了一种直观、高效的智能仓储定位指向解决方案。结合UWB定位与光束灯控制技术,以达到物品位置精准定位与指示。采用上位机软件控制台,配合下位机实现DMX512协议封包与编码,实现对光束灯的自动控制。3、完成了定位指向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主要包括UWB定位模块硬件电路设计、布局布线、电路制作、测距算法的软件编程、MFC上位机的软件开发,其中有UWB定位数据处理、货物管理系统、光束指向算法与控制台的软件编程,以及DMX512协议编码模块下位机的电路设计与协议编码程序设计。

蒋宇[4](2021)在《温拌相变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因相变材料DTC具有调温功能,本文从主动调控路面温度以减少路面病害的角度出发,通过在温拌沥青混凝土中分别掺入不同掺量的相变材料DTC,对其调温及路用力学性能研究。首先,通过红外光谱试验得出温拌剂和相变材料DTC未发生化学反应,说明制备温拌相变沥青混凝土的方案切实可行。其次,通过设计室内调温试验、试验路段测试试验,结果表明:DTC能延长沥青混凝土温度到达环境温度的时间,且掺量越大,延时越长,当掺量为5‰时,延时30min,因此建议测试力学性能的试件保温时间应在规范基础上至少增加30min;24h内,气温在-8℃~-20℃之间,阳光充足的情况下,掺DTC路面的平均温度较未掺DTC路面高,起到对路面温度调控的作用。最后,通过小梁弯曲试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小梁三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不同DTC掺量对温拌相变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低温性能:随着试验温度降低、DTC掺量增加,小梁的最大抗弯拉强度、弯拉应变降低以及弯曲劲度模量增加;对于高温性能:随着试验温度升高、DTC掺量增加,动稳定度呈现减小的趋势;对于水稳定性能:随着掺量增加,残留稳定度逐渐减小,当掺量为5‰时,与未掺时相比,降低了 7.8%,随着掺量增加,劈裂强度比先增大后减小,当掺量为3‰时,劈裂强度比达到最大值,为93.4%;对于疲劳性能而言,考虑冻融作用对疲劳性能影响:分别在未冻融、冻融5、10、15次作用下进行试验,其中冻融15次、掺量为5‰时,对疲劳性能影响最大,与未冻融、掺量为0时相比,疲劳寿命降低了 87.36%,损伤发展阶段的损伤速率增加了 12.14%;考虑老化作用对疲劳性能影响:分别在未老化、短期老化、长期老化作用下进行试验,其中长期老化、掺量为5‰时,对疲劳性能影响最大,与未老化、掺量为0时相比,疲劳寿命降低了 75.56%,损伤发展阶段的损伤速率增加了 5.43%。综上所述,虽然增大DTC掺量会提高调温性能,但是会引起高温、低温、水稳定性及疲劳性能下降。因此考虑路用力学性能、调温性能的基础上,建议DTC掺量为2‰—3‰。

张祥良[5](2021)在《等离子体击穿受载煤体的电学响应及致裂增渗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丰富,但煤层渗透性低严重制约了瓦斯的高效开发,在国家需求煤层气“增储上产”及产业整体处于“瓶颈”阶段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新型的瓦斯增产方法意义重大。研究显示,以物理放电为基础的等离子体具有能量密度高、破坏性强的特点,在煤层致裂、解堵及增渗领域具有显着效果,受到业界高度关注。本文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分析、宏微观相结合实验、等离子体电场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在设备上自主创建受载煤岩等离子体致裂增渗一体化实验系统,实现原位条件下煤体等离子体致裂与渗透率定量表征一体化操作;在研究方法上通过定量化、可视化研究击穿煤体内复杂孔-裂隙结构及渗透性演化规律;在研究思路方面以等离子体强化瓦斯抽采过程中涉及的电学响应、物性演化和多孔介质内瓦斯储运为研究主线;在理论方面阐明击穿煤体裂隙起裂及孔-裂隙演化模式、建立等离子体在煤体内部的流注发展模型、揭示击穿煤体内瓦斯运移机制。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阐明了离子溶液与轴围压对煤体临界击穿电压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离子溶液改善煤体导电性的概念模型,建立了离子溶液浓度与煤体临界击穿电压之间的定量表达式。结果表明:煤体饱和离子溶液后原本的“导电死区”转变为“导电连续区域”,临界击穿电压随离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击穿场强与浓度之间存在负指数函数关系;不同方向的地应力对煤体击穿难度的影响不同,轴压有利于降低煤体的击穿难度,而围压则会限制等离子体通道在煤体内部的扩展;受载煤体在等离子体作用下主要以新生裂隙为主,孔隙结构变化为辅。探讨了受载煤体击穿过程中典型电压与电流波形,研究了电压、击穿次数等关键影响因素对电学参数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等离子体击穿受载煤体的电学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增加击穿电压有利于加快煤体极化的速度、降低预击穿周期,峰值电流与击穿电压之间呈线性相关的关系;煤样首次击穿时难度最大,短时间内增加击穿次数,预击穿周期会骤降甚至消失,峰值电流随击穿次数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等离子体影响煤体的电学性质,产生的影响有利于下一次击穿,临界击穿电压与击穿次数呈现出先线性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研究了等离子体击穿煤体的动态发展过程,阐明了等离子体对煤体选择性破碎的致裂机制,构建了等离子体在煤体内部的流注发展模型。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通道在煤体内由正极逐渐发展到负极,电压越高等离子体通道携带的能量密度就越大,对煤体产生的冲击破坏效果就越强;电场强度在高介电常数介质内部表现出减弱的趋势,在低介电常数介质内部表现出增强的趋势,导致等离子体对煤体内裂隙的扩展具有选择性;等离子体在煤体内部的发展以流注的形式存在,二次电子崩是流注发展的关键。定量化、可视化研究了等离子体对煤体内部连通性孔-裂隙的影响规律,构建了击穿煤体等效拓扑网络模型,揭示了击穿煤体多尺度孔-裂隙结构损伤致裂机制,提出了击穿煤体孔-裂隙结构的损伤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携带的高温会降低煤体含氧官能团(羟基与羰基)含量;击穿煤体中孔、大孔显着增加,累积孔隙和分形维数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击穿煤体表面裂隙深度与宽度能达到几十至数百微米级别;击穿煤体内形成了相互贯通的空间裂隙网络,对流体的运移存在导流与控制作用;击穿煤体的抗压强度明显降低,与击穿电压之间存在负指数函数关系;等离子体对煤体存在扩孔、破孔、穿孔及裂隙扩展四种模式。阐明了击穿煤体内瓦斯运移(吸附、扩散、渗流)机制,揭示了击穿电压、击穿次数对孔-裂隙导流能力的控制机制。结果表明:受等离子体对煤体官能团结构的影响,击穿煤体吸附瓦斯的能力降低;击穿煤体内瓦斯扩散速率提升显着,且电压越高扩散速率增加越快;击穿前煤体的渗透率数量级仅为10-2 m D,击穿后渗透率可达几个m D级别,可使煤体的渗透率提高几十至数百倍;煤体渗透率随击穿电压的增加而提高,击穿次数增加后,煤体内粉碎区域半径扩大,一定程度上会堵塞部分气体渗流通道,但粉碎程度增加后有利于瓦斯解吸与扩散速率的增加。本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完善了等离子体对煤体致裂增渗机理的研究理论,进一步推动了等离子体技术在改善煤层透气性领域的应用。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博士期间作为负责人完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3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2篇(JCR一区SCI论文7篇,Top期刊8篇),累积影响因子47.272,授权发明专利15项。本论文共计包含图131幅,表6个,参考文献340篇。

罗京[6](2021)在《甘蓝型油菜矮化性状的蛋白质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文中认为油菜是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是中国第一大油料作物,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甘蓝型油菜作为杂交作物具备较高的产量,但也存在高秆,易倒伏,不利于机械化收割等弊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培育具有高产、高含油量和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甘蓝型矮秆品种成为了油菜育种的重点之一。DW871是一种具有特异株型的矮秆油菜品系,包括矮杆,节间短,株型紧凑,木质部较厚,果枝硬,分枝部位低,木质部较厚,抗倒性特强,着果密度大,一次有效枝多,收获指数高,含油量高,适宜机械化生产等特点。为研究该品系的矮化性状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转录组学、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以同源高秆材料HW871为对照。分析DW871矮化性状形成的差异表达基因种类、功能和数量,鉴定与矮化性状相关的显着差异蛋白,提出DW871矮化性状可能的分子表达模式。研究成果能为充分利用DW871开展遗传育种研究,以及矮化性状相关基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取初花期茎秆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获得了52.58G测序数据,352.82 M reads。其中矮秆材料DW871为168.30 M reads,高秆材料HW871为185.51M reads。2.DW871和HW871的转录本之间存在显着不同。通过比对,我们获得了75004个存在表达差异的基因,其中存在显着差异的有41609个,通过TPM值进行二次筛选后,获得了8665个显着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582个,下调基因6083个。研究结果表明:GO富集分析中,转录本主要在催化活性、结合、细胞结构组件、代谢过程和细胞过程等条目中富集。在KEGG富集分析中,转录本主要富集在生物系统、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细胞过程。3.比对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确定DW871矮化性状的形成与细胞壁、细胞膜蛋白以及细胞间质组成的改变密切相关。如苯丙烷生物合成可以通过调控木质素单体的合成速率,影响细胞壁的形态结构。而DW871转录本结果表明,与苯丙烷生物合成特异途径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总体上调。在戊糖和葡萄糖醛酸脂相互转化途径中,果胶脂酶可以通过调控果胶的降解,限制细胞壁的降解代谢。在DW871中,与果胶酯酶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生了显着变化。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过激素合成和激素信号的转导达到调控植物生长的目的,在本研究中,AUX1、ARF、AUX/IAA、GH3和SAUR的表达均发生了显着改变。4.通过蛋白组测序技术i TRAQ对DW871和同源高秆HW871进行比较,获得了50个差异积累蛋白。其中16个上调蛋白,34个下调蛋白。有16个差异积累蛋白可以注释到KEGG富集通路中,富集程度最高的10个KEGG通路分别是胞间DNA传感通路(16.7%)、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12.5%)、单杆菌素生物合成(9.09%)、RNA聚合酶(7.7%)、角质、琥珀和蜡的生物合成(6.6%)、硒化合物代谢(5.9%)、植物激素信号传导(4.9%)、硫代谢(3.1%)、嘌呤代谢(3.0%)和嘧啶代谢(2.9%)。5.转录组和蛋白组联合分析结果表明,DW871和HW871之间,存在25个相关性,其中24个相关性的表达趋势一致。按功能,可分为代谢相关蛋白、细胞防御与应激响应和转运蛋白,各有12、6和4个,可注释到6个代谢通路中。为了进一步分析DEGs/DEPs和矮化性状之间的关系,筛选出了苯丙烷生物合成、果胶降解、生长素信号转导和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途径中的4个DEGs/DEPs,发现DW871的矮化表型受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两种激素调控,并与细胞间木质素组成,细胞壁的形态存在关联。矮化性状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受到激素、外在环境的多重影响。在本研究中,发现DW871的矮化性状与木质素单体合成、果胶降解、生长素信号转导和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密切相关。推测出DW871可能的矮化机制: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受到阻碍,使得植物生长出现异常,木糖聚糖内糖基转移酶、过氧化物酶和果胶酯酶表达的下调,造成了木质素合成的异常以及细胞壁合成的变化,一方面可能加快了植株木质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了植株整体的矮化。

刘婧[7](2021)在《UV-B辐射对东北红豆杉中紫杉烷和黄酮类成分的合成代谢调控机制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old&Zucc.)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伴随天然生长缓慢以及过度开发利用和生境破坏等原因,现已成为珍惜濒危的植物资源。紫杉烷类化合物是东北红豆杉的特征性活性成分,其中紫杉醇作为广谱抗癌特效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癌症患者的治疗;另外,东北红豆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亦被报道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病毒等多种健康益处。已有研究表明东北红豆杉的生理生化特性易受UV-B辐射影响,但是UV-B辐射对紫杉烷和黄酮类活性成分的深度合成代谢调控机制尚未有报道,因此开展这方面研究非常必要。基于转录组测序平台探究植物次生调控机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手段,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通量高、准确性好和适用于无参物种测序等优势。基于上述,本研究首先考察了 UV-B辐射处理下东北红豆杉组培苗中7种紫杉烷类(10-去乙酰巴卡亭Ⅲ、巴卡亭Ⅲ、7-木糖基-10-脱乙酰基紫杉烷、10-去乙酰紫杉醇、三尖杉宁碱、紫杉醇和7-表紫杉醇)和7种黄酮类(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银杏黄素、异银杏黄素和紫杉双黄酮)目标活性成分的积累变化规律;然后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UV-B辐射处理后东北红豆杉组培苗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最后筛选出了一些响应UV-B辐射的紫杉烷和黄酮生物合成候选酶基因,并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同时检测东北红豆杉中关键紫杉烷和黄酮类化合物的UHPLC-MS/MS分析方法系统优化了 UHPLC和MS/MS操作参数,建立了可同时检测7种紫杉烷和7种黄酮类化合物的UHPLC-MS/MS方法,该方法可在很短时间内(5分钟)实现对这14种目标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良好,且具有较高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该方法将为后续研究UV-B辐射下东北红豆杉组培苗中紫杉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变化规律提供可靠的检测技术手段。2、分析了 UV-B辐射对东北红豆杉组培苗中紫杉烷和黄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1)以MS+1.0 mg/L 6-BA+0.2 mg/L NAA为腋芽启动培养基,可高效促使腋芽的萌动和生长;以MS+0.4mg/L6-BA+ 1.0 mg/LNAA为不定芽增殖培养基,可有效促进新的不定芽出现和生长;以WPM+0.8 mg/LNAA+0.2 mg/LIBA为不定芽生根培养基,可诱导部分不定芽生根,将生根后的东北红豆杉不定芽转移到不含任何植物激素的WP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发现其茎叶生长状态可有效恢复且主侧根根系发达。(2)利用UHPLC-MS/MS方法对UV-B辐射处理0 h、12 h和24 h下的东北红豆杉组培苗样本进行分析:发现7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合成积累均得到了增强,其中的紫杉醇、巴卡亭Ⅲ、7-表紫杉醇、10-去乙酰紫杉醇、7-木糖基-10-脱乙酰基紫杉烷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积累趋势呈24 h>12 h>0 h;三尖杉宁碱的含量则呈12 h>24 h>0 h的积累效果;整体而言,总紫杉烷的含量在UV-B辐射过程中持续积累,12 h和24 h时的含量分别为0h的1.49倍和1.71倍;同时,本研究发现7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积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的紫杉双黄酮、银杏黄素、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和异槲皮苷的积累趋势呈24 h>12 h>0 h;槲皮苷和槲皮素的含量则呈12 h>24 h>0 h的积累效果;异银杏黄素含量则无太大变化;整体而言,总黄酮的含量在UV-B辐射过程中持续积累,12 h和24 h时的含量分别为0 h的1.25倍和1.40倍。本部分研究确定了 UV-B辐射处理0 h、12 h和24 h为东北红豆杉中目标紫杉烷和黄酮类成分积累量差异显着的关键时间点,这些含量差异显着的样本将有助于后续在转录组层面探索东北红豆杉这些关键次生代谢产物对UV-B辐射的合成响应机制。3、完成了东北红豆杉差异样本高通量转录组测序(1)使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UV-B辐射0h、12 h和24 h下的东北红豆杉组培苗样本进行检测,总共获得了 132026(N50:2656)个转录本和52755(N50:2340)个基因,其平均长度分别为1695 bp和1381 bp,最小转录本长度为301 bp。(2)总共识别出2570个DEGs,在UV-B辐射12 h vs.0 h中鉴定出1074个DEGs,其中489个基因表达上调,585个表达下调;UV-B辐射24 h vs.0 h鉴定出1929个DEGs,其中1008个基因表达上调,921个表达下调;UV-B辐射24 h vs.12 h获得640个DEGs,其中520个基因表达上调,120个表达下调。(3)GO聚类分析发现样本中的DEGs主要在“代谢过程”和“催化活性”术语处产生聚类,此外在“氧化还原过程”处也有较高的功能活性;KEGG通路富集发现有一定数量的DEGs富集于“二萜类生物合成”、“黄酮生物合成”以及“苯丙烷生物合成”的代谢路径。4、探究了 UV-B辐射对东北红豆杉中紫杉烷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代谢调控机制(1)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我们筛选出了 UV-B辐射处理期间表达上调的黄酮类生物合成候选酶基因PAL1、PAL2、PAL3、C4H、CHS1、CHS2、FLS1和F3’5’H2以及高表达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候选酶基因TASY、BAPT1、BAPT2和T5αH。(2)将上述筛选出的12个候选酶基因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发现所有测试基因在UV-B辐射期间均显着上调,这表明东北红豆杉组培苗中黄酮类和紫杉烷类生物合成酶基因能够显着响应UV-B辐射的刺激而发生转录激活,进而促进相应成分的积累,进一步支持了 RNA-seq数据的可靠性;此外,CHS2和FLS1与黄酮生物合成路径上的其它候选酶基因相比转录水平更高,表明这两者对UV-B辐射的响应效果更加显着;发现TASY、BAPT1和T5αH相对于其他候选酶基因表现出非常高的转录水平,表明这三者可能是东北红豆杉紫杉烷类生物合成通路中对UV-B辐射更为关键和敏感的基因。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UV-B辐射促进了东北红豆杉组培苗中紫杉烷和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积累;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发现东北红豆杉组培苗中紫杉烷和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路径中相关酶基因的转录水平受UV-B辐射影响显着;最后利用实时定量PCR验证了这两大类药用活性成分生物合成路径中筛选到的12个候选酶基因表达水平,并发现了 CHS2、FLS1、TASY、BAPT1和T5αH对UV-B辐射较为敏感。本项研究初步明晰了UV-B辐射对东北红豆杉中紫杉烷和黄酮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代谢调控机制,为未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紫杉烷和黄酮类化合物产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且为其他药用植物的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筛选以及次生代谢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朱成[8](2021)在《深井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控制机理与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部矿井开采面临产矸率增加、提升效率降低、采场与巷硐围岩控制难度加大等系列难题,采选充一体化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实现深部煤矿井下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控制与采煤-充填空间优化布局不仅可确保采煤-分选-充填系统高效协调配合,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矿井灾害防控能力。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井下分选硐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阐明了分选硐室群优化布置方式与紧凑型布局方法,剖析了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探究了采-充空间布置参数与工艺参数的动态调整方法,提出了满足不同工程需求的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策略,探讨了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研究成果可为深井分选硐室群围岩长时稳定控制、采-充空间合理布局与动态调整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借鉴。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基于井下分选硐室结构特征,建立了其围岩稳定性分析力学模型,研究了随不同影响因素变化围岩变形破坏的响应特征。通过调研国内多个采选充一体化矿井,明确了现阶段井下分选工艺的主要优缺点、适用条件及设备配置要求,归纳总结了井下分选硐室的主要结构特征,分别建立了分选硐室顶板变截面简支梁、帮部柱体以及底板外伸梁力学模型,分析了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随各影响因素变化围岩变形破坏的响应特征,解析了井下分选硐室优化布置与围岩控制方法。(2)阐明了井下分选硐室群优化布置方式与紧凑型布局方法,剖析了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研究了断面形状、尺寸效应以及开挖方式对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分选硐室群基于软弱岩层厚度及层位变化的合理布置方式,确定了不同类型地应力场中分选硐室群的最佳布置方式,探讨了分选硐室群紧凑型布局原则与方法,提出了分选硐室群围岩“三壳”协同支护技术,揭示了高地应力与采动应力、振动荷载、冲击荷载耦合影响下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剖析了分选硐室群全服务周期内围岩加固对策。(3)探究了采-充空间布置参数与工艺参数的动态调整方法,提出了满足不同工程需求的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策略。探讨了深部采选充一体化矿井适用的采-充空间布局方法,分析了影响采-充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基于开发的德尔菲-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根据采充协调要求和“以采定充”、“以充定采”两类限定条件,探究了采-充空间布置参数与工艺参数的合理匹配关系及动态调整方法,分别提出适用于地表沉陷控制、冲击地压防治、沿空留巷、瓦斯防治、保水开采五种工程需求的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策略。(4)分析了采-选-充空间布局互馈联动规律,探讨了深部矿井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基于安全高效绿色开采要求,分析了采-选-充空间布局的互馈联动规律,基于“以采定充”和“以充定采”两类限定条件,分别提出了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原则,探讨了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以新巨龙煤矿为具体工程背景,对矿井采-选-充空间布局方案进行了规划设计。该论文有图157幅,表38个,参考文献199篇。

晁伟翔[9](2021)在《木质基光热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的大发展与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能源紧缺及水资源匮乏逐渐成为限制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在能源利用方面,随着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为主要代表的不可再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寻求更为环保、高效、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此外,在能源危机的发展背景下,多种节能技术也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在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上,其主要形成原因在于不断减少的内陆淡水储量以及日渐恶化的水体环境,另外现行技术在海水淡化方面的高成本、高损耗等问题也使得人工制备淡水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如何实现合理高效的海水淡化以及有效缓解水体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论文旨在以木质基材料作为主体,结合相应的能量存储与转化形式,实现对太阳能这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对当前能源困境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设计合理高效的路径,利用清洁的太阳能能源,实现利用木质基材料体系进行高效海水淡化及油水分离,在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上提出相应合理可行的方案。基于上述说明,本论文主要围绕木质基光热储能材料制备与性能分析、木质基光热蒸发海水淡化材料制备与性能分析、木质基光热辅助油水分离材料制备与性能分析等三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木质基光热储能材料制备与性能分析。本部分研究内容通过将杨木粉高温碳化后作为吸附载体,用于承载相变储能组分及能量转换组分,继而形成同时具备能量转换及相变潜热储能(固液态相态转换)功能的复合材料。具体而言,在本部分研究中,聚乙二醇作为最为常用且生物相容性优越的相变材料被选作相变组分;石墨烯同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石墨烯晶格具有典型的π-π共轭结构,这种晶格结构使得石墨烯能够作为良好的光热转换材料;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作为典型的磁热转换材料,在交变磁场中能够产生较为明显的磁致热效应;因此,在本部分研究中,通过原位生长-水热还原耦合的方法在石墨烯表层生长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所得到的改性修饰还原石墨烯被用作能量转换组分,从而实现太阳能的有效转换利用与储存;在此基础之上,磁热效应亦能够辅助光热效应,进而实现更为高效的热能转换与储存过程;所制备材料相变潜热储能焓值可超过90 J/g,在100次循环温升前后表现出良好储热性能保留性。(2)木质基光热蒸发海水淡化材料制备与性能分析。本部分研究内容实现了以全木质基组分为材料来源的功能设计。以木质素作为碳源原料,通过水热降解-重组的手段制备得到了具有石墨烯结构的零维碳量子点,而后通过简单的真空浸渍手段成功地将此木质素碳量子点整合到脱除木质素木材内外表面,成功制备得到表面整合木质素基碳量子点的多孔木材器件,利用木质素碳量子点的光热转换效应以及木材孔道的低弯折度,实现了高效光热蒸发及海水淡化过程;值得指出的是,这种材料制备策略不仅将绿色可再生木质基资源最大化利用,还由于组分与基底同根同源的特性,使得材料体系组分间具备良好亲和性与稳定性;所制备材料可在一自然光强下以79.5%效率实现1.18 kg·m-2的蒸发量(65 min测试时长内),对绿色高效海水淡化提出有效手段。(3)木质基光热辅助油水分离材料制备与性能分析。本部分研究内容通过将天然轻木化学选择性地进行木质素脱除、半纤维素脱除等步骤制备得到可以进行各向异性压缩循环的木材海绵;通过在其表面经由真空浸渍-原位热还原-表面疏水涂层涂覆等步骤制备得到具备光热效应的木质基先进油水分离、吸附材料。所制备得到的油水分离、吸附材料除能够有效地被动吸附、泵辅助主动收集常见的重油类、轻油类等油相污染物外;凭借其优越的光热转换效应,也能够通过原位光热升温的作用降低油相粘度,实现对原油等高粘度油体的有效分离与处理;所制备材料体系可通过快速诱导高粘度原油温升至60℃以上,降低其粘度,在300 s内对其快速吸附收集;在经由十次吸附-挤压循环测试后,材料仍能够稳定光热诱导吸附高粘度原油相。本论文基于木质基材料出发,根据不同的应用背景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赋予其不同的功能化设计,充分利用了木质基材料的基本结构与组成,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木质基材料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对当前困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紧缺与水资源匮乏等难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可行的方案。

刘东平[10](2021)在《基于投影寻踪的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开放性巨系统,水资源系统中相关问题的分析评价及决策涉及到系统的各个方面,科学合理地求解指标权重进而构建精准有效的评价模型是为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支撑的前置性条件,对于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当前水资源决策者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论文在对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问题的复杂性特点及权重合理求解的重要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中指标权重与指标样本值的关系问题,考虑到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问题所涉及指标数值的高维非线性属性,提出以投影寻踪方法为基础,构建基于投影寻踪的权重优化方法(PP-AHP)以及基于投影寻踪的动态赋权法(PP-DW),并将所求权重与减法集对势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构建基于投影寻踪权重优化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基于投影寻踪动态赋权法的水利工程方案选优模型,将上述两种模型应用于实际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问题中,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为进一步挖掘指标权重随水资源评价指标间的变化信息,提出了PP-AHP方法,该方法可在多目标、多层次以及多准则实际系统的复杂情形下对指标权重作进一步的优化和细化协调,所得权重结果既保留了贴近实际情况的优点,又避免了人为过度干预的缺点,更接近最优解,表明本文提出的PP-AHP方法是合理的,为权重的求解提供了一种新思路。(2)为合理评价区域水资源的承载状况,提出了基于PP-AHP权重优化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安徽省2005-2015年间的水资源承载状况综合评价案例中。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下安徽省2005-2015年间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等级与平均联系数模型及联系熵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及等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模型是合理的;本文模型的评价结果波动情况较联系熵方法和平均联系数模型更为平稳,也更符合在相关部门的治理下水资源承载力呈现稳中向好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本文模型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抗干扰能力更强,不易出现异常的波动和变化。(3)为进一步挖掘指标权重随评价指标样本而变化的信息,提出了PP-DW方法,该方法求得的是可随指标实际取值变化而自适应赋权的动态权重,该权重可以在不同方案间体现良好的甄别性,将动态权重作为决策及诊断主要影响因子的依据,在不同方案和不同指标中均体现出一定的优势,可有效减少静态权重的不合理所导致的决策失误,提高方案决策的合理性、可靠性以及准确性,为求解动态权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4)为挖掘水利工程方案选优问题中指标权重随评价指标样本而变化的信息,提出了基于PP-DW的水利工程方案选优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某灌区改建扩建优化规划方案进行选优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下各方案的综合排序结果与基于理想点法和加速遗传算法的改进投影寻踪方法(TOPSIS-PP)、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AGA-FAHP)、客观组合评价新方法(OCEM)三种评价方法下各方案的综合排序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本文模型的应用过程更为简便,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静态权重可能对方案决策产生的不利影响,还可以准确高效地识别出各指标对综合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程度大小,评价所得结果更加客观、稳定,且具有普适性。综上所述,论文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的权重优化方法及基于投影寻踪的动态赋权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和水利工程方案选优模型,模型评价结果客观合理,符合实际情况,两种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为水资源系统中相关问题的定量评价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也可为决策者作出合理决策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二、DW技术在HIS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W技术在HIS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灌溉技术和灌水量的陕北山地苹果节水增产提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涌泉根灌技术研究现状
        1.2.2 地表滴灌技术研究现状
        1.2.3 陶瓷根灌技术研究现状
        1.2.4 地下滴灌技术研究现状
        1.2.5 亏缺灌溉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气象因子
        2.3.2 土壤含水率
        2.3.3 苹果树生理生长指标
        2.3.4 苹果产量和品质
        2.3.5 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2.3.6 苹果树物候期划分
    2.4 数据处理方法
3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苹果耗水规律的影响
    3.1 试验区降雨量及日平均气温
    3.2 苹果树物候期内灌水量分析
    3.3 土壤含水率动态分析
    3.4 不同灌溉技术和灌水量下苹果树耗水规律
        3.4.1 苹果树耗水量
        3.4.2 苹果树耗水强度
    3.5 苹果树作物系数的变化
        3.5.1 参考作物蒸腾蒸发量
        3.5.2 苹果树物候期内作物系数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4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山地苹果树生长特性的影响
    4.1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苹果树新梢的影响
    4.2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苹果果径和体积的影响
    4.3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苹果树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山地苹果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5.1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2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苹果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5.2.1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叶片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5.2.2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叶片光合日均特性的影响
    5.3 苹果树叶片光合特性的相关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山地苹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6.1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苹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1.1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苹果产量的影响
        6.1.2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苹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1.3 不同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苹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关系
    6.2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6.2.1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苹果品质物理指标的影响
        6.2.2 灌溉技术和灌水量对苹果品质化学指标的影响
        6.2.3 苹果品质的相关分析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山地苹果不同灌溉技术和灌水量综合评价
    7.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山地苹果综合评价
    7.2 基于熵值-TOPSIS法的山地苹果综合评价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UWB与光束控制的目标定位指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常见室内定位技术
        §1.2.2 UWB技术发展现状
        §1.2.3 室内物品定位与指向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 UWB技术基础理论研究
    §2.1 UWB技术简介
        §2.1.1 UWB技术原理
        §2.1.2 UWB技术特性
    §2.2 UWB定位技术方法分析
        §2.2.1 TOA定位方案
        §2.2.2 TDOA定位方案
        §2.2.3 AOA定位方案
        §2.2.4 RSSI定位方案
    §2.3 UWB定位算法
        §2.3.1 最小二乘法
        §2.3.2 Fang算法
    §2.4 定位误差评定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束灯控制及其指向几何算法
    §3.1 光束灯简介
        §3.1.1 光束灯的发展
        §3.1.2 光束灯结构功能与应用场景
    §3.2 DMX512 控制协议
        §3.2.1 DMX512 协议数据格式
        §3.2.2 DMX512 协议工作原理
        §3.2.3 DMX512 协议接口特性
    §3.3 指向算法原理
    §3.4 光束灯指向可行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定位指向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整体设计
    §4.2 UWB定位模块设计
        §4.2.1 DW1000 模块
        §4.2.2 MCU微控制器
        §4.2.3 软件程序设计
    §4.3 DMX512 编码模块设计
        §4.3.1 编码模块硬件设计
        §4.3.2 编码模块软件设计
    §4.4 MFC上位软件设计
        §4.4.1 UWB数据处理设计
        §4.4.2 货物管理系统设计
        §4.4.3 指向算法与控制台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测试与分析
    §5.1 实验环境搭建
    §5.2 UWB定位模块精度测试
    §5.3 光束灯指向精度测试
    §5.4 货物存取实验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4)温拌相变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温拌沥青混凝土国外研究现状
        1.2.2 温拌沥青混凝土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相变材料国外研究现状
        1.2.4 相变材料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及拌和温度确定
    2.1 原材料性质及配合比设计
        2.1.1 沥青
        2.1.2 温拌剂
        2.1.3 相变材料DTC
        2.1.4 集料
        2.1.5 配合比设计
        2.1.6 油石比确定
    2.2 拌和温度确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拌相变沥青混凝土调温及低温性能研究
    3.1 温拌相变沥青混凝土调温性能研究
        3.1.1 室内调温性能试验原理与方法
        3.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3 试验路段测试试验原理与方法
        3.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 温拌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研究
        3.2.1 小梁弯曲试验原理与方法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拌相变沥青混凝土高温及水稳定性能研究
    4.1 温拌相变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研究
        4.1.1 车辙试验原理与方法
        4.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 温拌相变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能研究
        4.2.1 浸水马歇尔试验原理与方法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3 冻融劈裂试验原理与方法
        4.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温拌相变沥青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
    5.1 小梁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原理与方法
        5.1.1 试件制备
        5.1.2 冻融循环试验设计
        5.1.3 老化试验设计
        5.1.4 小梁三点弯曲疲劳试验方案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冻融循环作用下温拌沥青混凝土的疲劳寿命结果与分析
        5.2.2 老化作用下温拌沥青混凝土的疲劳寿命结果与分析
    5.3 基于DIC的沥青混凝土疲劳损伤特性研究
        5.3.1 数字图像测量系统简介
        5.3.2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
        5.3.3 基于水平应变场的疲劳损伤分析原理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1 冻融循环作用下温拌沥青混凝土的疲劳损伤结果与分析
        5.4.2 老化作用下温拌沥青混凝土的疲劳损伤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5)等离子体击穿受载煤体的电学响应及致裂增渗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5 主要研究进展及成果
2 低透气性煤的电学特性及实验系统建立
    2.1 低透气性煤导电与介电特性
    2.2 低透气性煤制备及物性表征
    2.3 等离子体致裂增渗实验系统
    2.4 离子溶液对煤导电特性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等离子体击穿低透气性煤的电学响应特征
    3.1 离子溶液对煤体临界击穿电压的影响规律
    3.2 受载条件对煤体临界击穿电压的影响规律
    3.3 不同击穿电压下的电压与电流波形特征
    3.4 击穿次数对电压与电流波形的影响规律
    3.5 击穿次数对煤体临界击穿电压的影响规律
    3.6 本章小结
4 等离子体击穿煤体裂隙起裂及扩展机制
    4.1 等离子体击穿煤体动态发展过程
    4.2 等离子体对裂隙起裂及扩展影响
    4.3 等离子体击穿煤体流注放电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等离子体击穿煤体多尺度孔裂隙结构演化机制
    5.1 等离子体击穿煤体分子结构损伤规律
    5.2 等离子体击穿煤体孔隙结构演化特征
    5.3 等离子体击穿煤体表面裂隙扩展规律
    5.4 等离子体击穿煤体内部裂隙演化特征
    5.5 等离子体对煤体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
    5.6 等离子体击穿煤体的损伤致裂机理
    5.7 本章小结
6 等离子体击穿煤体内裂隙导流增渗机制
    6.1 等离子体击穿煤体内瓦斯吸附变化规律
    6.2 等离子体击穿煤体内瓦斯扩散演化规律
    6.3 等离子体对受载煤体的渗透性影响规律
    6.4 击穿电压对受载煤体渗透率的影响规律
    6.5 击穿次数对受载煤体渗透率的影响规律
    6.6 等离子体击穿煤体内气体运移机理探讨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甘蓝型油菜矮化性状的蛋白质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油菜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1.2 油菜矮化基因的遗传特点
    1.3 植物的矮化机制
        1.3.1 生长素
        1.3.2 赤霉素
        1.3.3 油菜素内酯
        1.3.4 多胺
    1.4 矮化油菜及其表型特点
    1.5 转录组、蛋白质组和组学联合分析技术
        1.5.1 转录组测序及其研究方法
        1.5.2 蛋白质组测序及其研究方法
        1.5.3 多组学分析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技术路线
    2.3 实验试剂
    2.4 实验仪器
    2.5 实验方法
        2.5.1 实验材料的获取
        2.5.2 DW871 茎秆组织转录组测序
        2.5.3 DW871 茎秆组织蛋白质组测序
        2.5.4 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联合分析
        2.5.5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2.5.6 qRT-PCR验证
第三章 结果
    3.1 甘蓝型油菜DW871 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3.1.1 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3.1.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3.1.3 差异基因GO富集与功能注释
        3.1.4 差异基因KEGG富集与功能注释
        3.1.5 油菜矮化表型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3.1.6 qRT-PCR
    3.2 iTRAQ差异蛋白组学测序
        3.2.1 质量鉴定
        3.2.2 蛋白质鉴定和表达水平分析
        3.2.3 GO富集分析
        3.2.4 KEGG富集分析
        3.2.5 差异蛋白亚细胞定位
    3.3 联合分析
        3.3.1 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质比较分析
        3.3.2 联合分析相关性比较
        3.3.3 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的变化趋势分析
        3.3.4 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的通路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大量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矮化性状的形成
        4.1.1 代谢相关通路
        4.1.2 植物激素相关通路
    4.2 植物激素信号响应过程的改变与植株矮化存在密切关系
        4.2.1 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
        4.2.2 与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的蛋白
        4.2.3 与戊糖和葡萄糖醛酸脂相互转化相关的蛋白
    4.3 转录组和蛋白组联合分析
        4.3.1 转录组蛋白组联合分析在植物性状研究中的应用
        4.3.2 影响甘蓝型油菜DW871 矮化性状的功能基因和蛋白
第五章 结论
    5.1 DW871 和同源高秆HW871 之间存在大量差异基因和蛋白
    5.2 木质化进程的差异揭示生长素调控下的果胶降解和木质素合成与DW871 矮化机制密切相关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UV-B辐射对东北红豆杉中紫杉烷和黄酮类成分的合成代谢调控机制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东北红豆杉研究进展
        1.1.1 东北红豆杉概述
        1.1.2 东北红豆杉的主要活性成分
        1.1.3 东北红豆杉的主要药理活性
    1.2 东北红豆杉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1.3 UV-B辐射对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1.3.1 UV-B辐射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积累的影响
        1.3.2 植物响应UV-B辐射的次生代谢防御调控机制
    1.4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和调控领域的研究进展
        1.4.1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关键基因挖掘方面的应用
        1.4.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阐明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方面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UHPLC-MS/MS检测东北红豆杉中关键紫杉烷和黄酮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2.2.2 UHPLC-MS/MS分析检测
        2.2.3 方法学考察
        2.2.4 数理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UHPLC-MS/MS色谱条件的优化
        2.3.2 UHPLC-MS/MS质谱条件的优化
        2.3.3 方法学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UV-B辐射对东北红豆杉组培苗中紫杉烷和黄酮类成分积累水平的影响
    3.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1 东北红豆杉组培体系的建立及UV-B辐射处理
        3.2.2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3.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3.2.4 UHPLC-MS/MS分析检测
        3.2.5 数理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东北红豆杉组培苗体系的建立
        3.3.2 UV-B辐射对东北红豆杉组培苗中紫杉烷类含量变化的影响
        3.3.3 UV-B辐射对东北红豆杉组培苗中黄酮类含量变化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UV-B辐射时长处理的东北红豆杉样品转录组测序
    4.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1 实验样品制备
        4.2.2 总RNA提取和cDNA文库制备
        4.2.3 转录组测序和序列拼接聚类
        4.2.4 基因功能注释和CDS预测
        4.2.5 参考序列比对和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4.2.6 差异基因鉴定和GO、KEGG富集分析
        4.2.7 数理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东北红豆杉无参转录组测序及数据质量评估
        4.3.2 基因功能注释分析
        4.3.3 参考序列比对和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4.3.4 转录组测序差异基因鉴定和表达富集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UV-B辐射对东北红豆杉中紫杉烷和黄酮类成分的合成代谢调控机制解析
    5.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5.2.1 代谢路径相关基因分析
        5.2.2 候选酶基因qRT-PCR分析
        5.2.3 数理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路径中差异基因分析及候选酶基因筛选
        5.3.2 紫杉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路径中差异基因分析及候选酶基因筛选
        5.3.3 候选酶基因qRT-PCR分析验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8)深井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控制机理与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井下分选硐室结构特征与围岩力学分析
    2.1 井下分选工艺及其设备配置要求
    2.2 井下分选硐室结构特征分析
    2.3 井下分选硐室围岩力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分选硐室群优化布置方式与紧凑型布局方法
    3.1 分选硐室群断面优化设计方法
    3.2 软岩层位对分选硐室群布置的影响
    3.3 地应力场对分选硐室群布置的影响
    3.4 分选硐室群结构特征与紧凑型布局原则
    3.5 分选硐室群紧凑型布局方法
    3.6 本章小结
4 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
    4.1 “三壳”协同支护技术原理与应用
    4.2 采动应力影响下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
    4.3 振动动载影响下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
    4.4 冲击动载影响下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
    4.5 本章小结
5 深部矿井采煤-充填空间优化布局方法
    5.1 采煤-充填空间布局方法分类
    5.2 采煤-充填空间布局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5.3 采煤-充填空间参数优化方法
    5.4 采煤-充填空间优化布局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深部矿井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与应用
    6.1 采煤-分选-充填空间布局的互馈联动规律
    6.2 深部矿井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
    6.3 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的实践应用
    6.4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木质基光热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太阳能利用背景及光热材料的研究现状
        1.1.1 太阳能利用背景
        1.1.2 光热材料的研究现状
        1.1.3 光热转换过程的机理分析
        1.1.3.1 太阳能吸收率
        1.1.3.2 热能传递
        1.1.4 光热转换材料体系
        1.1.4.1 金属基光热转换材料
        1.1.4.2 半导体材料基光热转换材料
        1.1.4.3 碳基光热转换材料
        1.1.4.4 新型复合光热转换材料
        1.1.5 光热转换材料的有效应用领域
    1.2 功能化木质基材料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1.2.1 木质基材料的利用背景
        1.2.2 木质基材料的多级结构
        1.2.3 木质基功能材料的常见设计思路
        1.2.4 木质基功能材料的有效应用领域
    1.3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选题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创新点
2 木质基光热储能材料制备与性能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2.2 实验制备及表征设备
        2.2.3 CWF及CWF-PCMC的制备
        2.2.4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2.2.5 Fe_3O_4-GNS的制备
        2.2.6 Fe_3O_4-GNS/CWF/PCMC复合材料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样品形貌与组成分析
        2.3.2 样品基本性能分析
        2.3.3 能量转换与存储性能分析
        2.3.4 改性组分添加量对光热-磁热转换性能影响分析
        2.3.5 样品防泄漏稳定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木质基光热蒸发海水淡化材料制备与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2.2 实验制备及表征设备
        3.2.3 脱木素木材(DW)的制备
        3.2.4 木质素碳量子点(LCQD)的制备
        3.2.5 木质素碳量子点修饰脱木素木材(LCQD-DW)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样品形貌与组成分析
        3.3.2 光热转换机制与光热转换性能分析
        3.3.3 光热蒸发性能分析
        3.3.4 界面光热蒸发机制与稳定性分析
        3.3.5 不同变量因素对光热蒸发效率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木质基光热辅助油水分离材料制备与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2.2 实验制备及表征设备
        4.2.3 木材海绵(WS)的制备
        4.2.4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4.2.5 改性木材海绵(OTS-rGO-WS)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样品形貌组成及相应油-水浸润性分析
        4.3.2 样品优化设计流程分析
        4.3.3 样品各向异性特征与制备经济性分析
        4.3.4 光热诱导原油吸附过程与稳定性分析
        4.3.5 光热诱导原油吸附机理分析
        4.3.6 真实原油泄漏收集过程模拟分析
        4.3.7 吸附原油挤压再生分析
        4.3.8 主动式辅助收集与普通油相污染物吸附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10)基于投影寻踪的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问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系统及其分析评价的研究进展
        1.2.2 投影寻踪方法在水资源问题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投影寻踪权重优化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2.1 概述
    2.2 基本原理
        2.2.1 层次分析法方法概述
        2.2.2 投影寻踪方法概述
        2.2.3 减法集对势方法概述
    2.3 模型建立步骤
    2.4 实例验证
        2.4.1 安徽省区域概况
        2.4.2 模型计算
    2.5 结果分析
        2.5.1 权重分析
        2.5.2 评价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投影寻踪动态赋权法及在水利工程方案选优中的应用
    3.1 概述
        3.1.1 水利工程方案选优概述
        3.1.2 动态赋权方法概述
    3.2 基于投影寻踪的动态赋权法(PP-DW)构建过程
    3.3 实例验证
        3.3.1 模型计算
        3.3.2 动态权重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3.4 评价结果分析
        3.4.1 PP-DW方法可行性分析
        3.4.2 PP-DW方法有效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2)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四、DW技术在HIS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灌溉技术和灌水量的陕北山地苹果节水增产提质效应研究[D]. 李中杰.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蒽环类抗癌药阿霉素生物合成糖基化模块关键酶基因异源表达[D]. 王晔.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基于UWB与光束控制的目标定位指向系统研究[D]. 李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4]温拌相变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D]. 蒋宇.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5]等离子体击穿受载煤体的电学响应及致裂增渗机理研究[D]. 张祥良.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甘蓝型油菜矮化性状的蛋白质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D]. 罗京.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7]UV-B辐射对东北红豆杉中紫杉烷和黄酮类成分的合成代谢调控机制初步研究[D]. 刘婧.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8]深井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控制机理与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研究[D]. 朱成.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9]木质基光热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D]. 晁伟翔.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10]基于投影寻踪的水资源系统分析评价研究[D]. 刘东平.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标签:;  ;  ;  ;  ;  

DW技术在HIS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