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挑战下的高校德育工作

网络挑战下的高校德育工作

一、网络挑战下的高校德育(论文文献综述)

李羡,魏国斌[1](2011)在《谈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正面效用》文中研究表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德育工作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高校德育工作也开始与网络密切结合起来。网络引进高校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就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做一下简单的阐述。

焦贺丽[2](2010)在《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选题对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德育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试图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勾勒出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德育演变的线索,并进而归纳出若干特点,提出改革高校德育的对策。本文由绪论展开,共分五个部分,主要观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依据、意义和目的,捋清了学术界研究的现状。综观学界的主要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前人有关高校德育的研究多集中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阐释和界定。本文希冀在学界前辈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提高。第二部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为了获得精确的数据和完善的信息以资研究,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选择了三所较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投放。本次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影响,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等等方面。第三部分,分析了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网络提供了全新的高校德育环境,包括民主、平等、自由、便捷的交流环境,及时的预警环境,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等等。其次,网络丰富了高校德育内容,包括充实网络德育内容和整合网络德育资源。再次,网络创新了高校德育模式。最后,网络创新了高校德育途径和方法。第四部分,指出了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归纳起来表现在四个方面:网络的不可控性对高校德育工作过程及管理提出挑战,网络的出现对高校德育主体的素质、权威提出挑战,网上信息混乱对高校德育内容提出挑战,网络环境对传统高校德育方式提出挑战等等。第五部分,综合分析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得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对策。笔者认为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必须做到以下四点:一、标本兼治,充实高校德育本体内涵;二、预防并举,建立高校德育预警机制;三、综合管理,形成高校德育综合监管机制;四、以人为本,完善高素质的德育队伍建设。第六部分为结合前文论述过程,综括全文的结论。笔者通过实证性的问卷调查,析理出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综合出网络给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得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对策。

翁圣波[3](2007)在《新时期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军校校园文化作为军队院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文化、军营文化协调并存,相互补充,促进着教育的发展。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要求,建立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的教育模式,军校校园文化以其在军校教育、教学、管理、文化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集体文化,通过教育的、非教育的、观念的、非观念的、显性的、非显性的等方式的影响,塑造着参与者的思想、习惯、行为模式等,体现了院校的全面素质和整体教育水平,显示了军校特有的精神面貌及个性特征。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背景下,从军校校园文化的基本概念界定入手,概括分析了军校校园文化内涵、特点、功能及新形势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立足军校特色,着眼于军队建设的实际,围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的教育模式,提出新时期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和主要思路,为探索军校教育的特点规律,丰富管理手段,深化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欧阳银生[4](2004)在《真正的挑战与根本的改革——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

周全新[5](2004)在《网络时代的挑战与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文中研究说明网络境遇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学生道德失范严重 ,道德评价困难 ,道德人格扭曲 ,网络犯罪增多。加强网络教育、立法和监督 ,预防网络犯罪 ,是当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周全新[6](2004)在《网络时代的挑战与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文中指出跨越地域和时间限制的网络空间,使人们的生活更快捷、便利和无限,使人们之间的距离变小,激发了人们无法估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开辟出了新观念指导下的网络生存新天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带来了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和道德失范行为,有的大学生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网络时代给当下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张云飞[7](2002)在《“虚拟社会”的道德问题 ——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新课题》文中提出国际互联网(Internet)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突出代表,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仅在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高速、互动、准确和超大容量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在于开拓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空间,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但与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它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网络道德问题就是其中尤其值得人们关注的课题。网络道德问题既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新课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是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无法回避、也是不可能回避的新挑战。 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的网络道德素质和网络行为对整个网络世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解决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对维护网络秩序、改善网络环境以及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互联网对当代社会的深刻影响,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对这一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道德问题入手,在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产生的“虚拟社会”(Virtual Society)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具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表现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寻求解决这些道德问题的有效途径。解决大学生面临的网络道德问题的方式和途径是多方面的,不仅要结合网络技术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点,还要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 时代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新课题,既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对这些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要求我们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德育途径。解决大学生在“虚拟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其关键在于寻找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结合点,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道德教育。作为传统高校德育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传统的道德修养途径的“慎独”,是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和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一德育内容和自我修养的途径,既能够把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成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道德品质,还能够使大学生在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的“虚拟社会”中作出正确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进而有利于规范和约束他们的网上言行,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 此外,抢占网络教育阵地和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素质等也是解决高校德育面临的这一课题的重要环节,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必须走出传统德育的思维定势,不断开拓新的德育途径和方法,使德育工作能够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培养出符合时代及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武小莉,师高翔[8](2000)在《网络挑战下的高校德育》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 ,我们高校德育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只有明确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方能使高校德育适应新形势 ,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改善

二、网络挑战下的高校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挑战下的高校德育(论文提纲范文)

(1)谈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正面效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为高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 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和途径
二、网络有利于创建积极的、易于学生接受的德育教学形式
三、网络形式下的德育内容迎合了学生心理,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网络便利了沟通, 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五、网络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平等而且轻松的交流环境
六、网络开创了高校德育的新模式

(2)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1.2.2 本课题研究目的
        1.2.3 高校德育现状
    1.3 学术综述
        1.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特征
        1.3.2 国内对网络德育特点的探讨
        1.3.3 学术界的主要研究成果
        1.3.4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2.1 调查表的设计
    2.2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2.3 调查分析及结果
        2.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构成状况
        2.3.2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
        2.3.3 网络对大学生学习影响的调查
        2.3.4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影响的调查
        2.3.5 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
        2.3.6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调查
        2.3.7 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调查
第三章 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3.1 网络提供了全新的高校德育环境
        3.1.1 民主、平等、自由、便捷的交流环境
        3.1.2 及时的预警环境
        3.1.3 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3.2 网络丰富了高校德育内容
        3.2.1 充实网络德育内容
        3.2.2 整合网络德育资源
    3.3 网络创新了高校德育模式
        3.3.1 建立德育新模式的必要性
        3.3.2 网络德育新模式
    3.4 网络创新了高校德育途径和方法
第四章 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4.1 网络的不可控性对高校德育工作过程、管理提出挑战
        4.1.1 对高校德育工作过程的挑战
        4.1.2 对高校德育工作管理的挑战
    4.2 网络的出现对高校德育主体的素质、权威提出挑战
        4.2.1 对文化素质的挑战
        4.2.2 对政治道德素质的挑战
        4.2.3 对权威地位的挑战
    4.3 网上信息混乱对高校德育内容提出挑战
    4.4 网络环境对传统高校德育方式提出挑战
第五章 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对策
    5.1 标本兼治,充实高校德育本体内涵
        5.1.1 充实高校德育内容
        5.1.2 创新高校德育方法
        5.1.3 网络影响下高校德育的具体方法
    5.2 预防并举,建立高校德育预警机制
    5.3 综合管理,形成高校德育综合监管机制
    5.4 以人为本,完善高素质的德育队伍建设
第六章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新时期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军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二、军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军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军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教育功能
    三、规范功能
    四、陶冶功能
第三章 新时期军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
    一、新时期军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渗透
        (二)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三) 学员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
    二、新时期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注重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忽略落实环节检查指导
        (二) 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三) 重视传统军事教育模式,忽略学员个性发展需要
        (四) 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建设不够健全
        (五) 校园文化建设内容陈旧,方法手段相对滞后
第四章 加强新时期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突出军队特色
    二、正确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三、正确处理好建“阵地”与抓“抵御”的关系,做到标本兼治
    四、正确处理好筑“防线”与挡“视线”的关系,做到强基固本
第五章 加强新时期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一、强化精神支柱,研究新形势下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构成
        (一) 培育特色军校校园精神,发挥军校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
        (二)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军校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三) 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把校园文化作为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平台
    二、贴近院校实际,着眼转变观念,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键在意识
        (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在机制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力在创新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军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 军校校园物质环境的营造
        (二) 军校校园精神环境的营造
        (三) 军校校园制度环境的营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真正的挑战与根本的改革——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真正的挑战
    (一) 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 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部资源陷入全面危机。
    (三) 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严重消弱。
二、根本的改革

(5)网络时代的挑战与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时代下德育工作的新挑战
    1. 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2. 道德冲突和失范现象严重。
    3. 道德监督和评价困难。
    4. 道德人格扭曲。
二、网络挑战下的德育工作创新思路
    1. 强化网络道德教育。
    2. 强化校园网建设,占领网上德育工作阵地。
    3. 加大网络立法力度,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
    4.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

(7)“虚拟社会”的道德问题 ——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新课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网络时代与当代大学生
    (一) 网络“虚拟社会”概述
    (二) 网络时代的当代大学生
    (三) 网络及“虚拟社会”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二、 “虚拟社会”的道德问题思考
    (一) “虚拟社会”中大学生常见的不良道德倾向
    (二) “虚拟社会”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三)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道德问题比较分析
三、 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一) 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二) 网络时代高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附1: 专用名词英汉对照
附2: 主要参考书目及论文
附3: 调查情况说明
后记

四、网络挑战下的高校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 [1]谈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正面效用[J]. 李羡,魏国斌. 中国校外教育, 2011(14)
  • [2]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 焦贺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3]新时期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 翁圣波.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8)
  • [4]真正的挑战与根本的改革——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 欧阳银生.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 [5]网络时代的挑战与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J]. 周全新.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4(03)
  • [6]网络时代的挑战与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J]. 周全新. 教书育人, 2004(08)
  • [7]“虚拟社会”的道德问题 ——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新课题[D]. 张云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02(02)
  • [8]网络挑战下的高校德育[J]. 武小莉,师高翔.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0(12)

标签:;  ;  ;  ;  ;  

网络挑战下的高校德育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