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打造城市科普产品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打造城市科普产品

一、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打造城市科普精品(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李姣[2](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认为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潘小毅[3](2021)在《新时代下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量表设计、现状调查与对策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针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发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调查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分析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的群体差异、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以科学传播理论和文化循环理论模型为基础,从文化表征和媒介融合视角探讨新时代下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具体对策。以期弥补现有文献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的不足,丰富中医药文化领域相关研究,并为促进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的测量以及中医药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理论基础,为政府相关管理方、行业协会等制订中医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政策提供建设性思路和决策支持。方法:首先,依据标准量表编制规范,在理论回顾与专家访谈基础上,主要利用问卷法收集数据,并采用编码技术、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发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其次,基于开发的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进行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的调查和实验,揭示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的现状。最后,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媒介研究和文化研究的交叉视角,分析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以及新时代下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对策。结果:第一,明确了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概念和结构,开发了一个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中医药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特征内容和形式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包含18个测项和3个测量维度,其中6项测量中医药文化认同认知维度,5项测量中医药文化认同情感维度,7项测量中医药文化认同行为维度。第二,通过中医药文化认同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总体认同水平不低,但青年人群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程度不及中老年人群,同时民众对中医药隐文化的认同水平相较于显文化更高。通过关于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改善的实验研究,发现通过新媒体的应用接触中医药信息能够提高青年人群的中医药文化认同水平。第三,通过质性研究探析了历史叙事和媒介文化表征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文化表征具有表意实践和文化认同构建的功能,中医药文化表征实践包含了历史叙事和媒介文化表征,其中历史叙事是方法,媒介文化表征是途径方式。它们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规范、表征、生产、消费和认同五个环节。其中,规范环节是通过历史叙事经由还原式叙事和拟情式叙事呈现中医药历史面貌和情节,形成其文化事实和价值规范。表征环节是通过媒体媒介系统的再符号化处理实现中医药文化历史叙事内容的转化,使得再呈现、再生产的是符合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的中医药文化意义和价值观念(生产环节),并能与受众共情互动,易于受众接受及理解(消费环节);在意义与价值被受众解码之后转化为他们的意识(认知、情感)和行为,促成相互间的分享及参与实践,实现中医药文化认同(认同环节)。第四,以科学传播理论和文化循环理论模型为基础,从文化表征和媒介融合视角提出了新时代下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对策模型及内容,主要包括“真实-再现-参与”的对策框架,以及“历史叙事-媒介表征-媒介融合”的对策路径。结论:在新时代背景下,首先应在广义文化范畴下理解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概念,研究中医药文化认同问题应该遵循态度情感说而非价值类型说。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对象既包括中医的核心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隐性文化内容,又包括中医药疗效、中医药文化作品、中医药产品、中医药事业发展等显性文化形式。其次,针对目前我国民众以及青年人群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情况来看,未来要尤其关注新时代下的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构建和提升,一方面,重视并利用历史叙事方法来加强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构建,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叙事素材、叙事话语结构和叙事模式等。另一方面,充分重视并利用媒介表征方式来促进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提升,关注广义语言符号系统的有效运用,特别是媒介融合对中医药文化意义的生产和中医药文化认同提升的作用,逐步推动由技术要素驱动的表征形式的融合过渡到由经济要素驱动的表征内容的融合,最终实现由文化要素驱动的表征生态的融合。中医药文化表征和传播的主体身份应尝试多元化,突破科普宣传的传统渠道角色,积极向服务、产品、体验、社群延伸;中医药文化表征和传播不再局限于以科普知识宣传来满足公众需求,而是要通过媒介融合方式有效整合行业和社会资源,以中医药文化IP和品牌运营策略为引领形成全媒介业态体系,围绕着中医药文化相关内容生产科普知识、新闻内容、社交主题,并提供相应的健康促进、文化娱乐、生活购物等产品或服务,使中医药隐文化和显文化全面渗透到受众生活中,有效构建和提升中医药文化认同。

胡阳阳[4](2020)在《历史科普图书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自然科普图书出版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人文科普图书出版的研究则少有涉及。人文学科在塑造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都承担着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增强国民凝聚力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以历史科普图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当前我国历史科普图书出版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历史科普图书在当今出版环境下如何获得良性发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历史科普图书鱼龙混杂,选题同质化、内容庸俗化成为制约历史科普图书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优质内容的打造、人才队伍的建设、出版形式的创新、品牌形象的塑造对促进历史科普图书良性发展、营造良好出版氛围层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主要说明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第二章对历史科普图书概念、特征进行了相关界定。第三章从出版主体、选题、作者队伍等层面分析历史科普图书市场现状。第四章是历史科普图书编辑出版存在问题的分析,从作者和出版社角度进行考虑:选题缺乏创新性、内容庸俗化、出版形式单一、作者缺乏创作积极性等。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提出了相应的出版对策,从人才培养、内容、形式、营销等层面提出:加强作者队伍培养,打造优质历史科普内容,营销方式多样化,建立历史科普品牌等。本文对历史科普图书出版现状、问题、对策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历史科普图书出版实践提供借鉴,并且鼓励更多出版社参与到历史科普图书乃至人文科普图书出版中来。

郝培茹[5](2020)在《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基于近三年开卷数据》文中指出我国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儿童图书阅读量大。2019年,少儿科普图书占少儿读物销售金额的80%,同比增长37%,发展势头迅猛。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专注于图书出版行业大数据的平台,目前监测到图书种数达400多万种,监控码洋超过500亿,监测图书销售单位3000多家,数据范围涵盖全国30个省,为出版单位和各大书店提供客观的信息咨询服务,对于了解出版现状和未来趋势具有参考意义。除此之外,我国出版机构数量较多,少儿科普图书已成为出版机构图书出版和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少儿科普图书的发展现状和策略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开卷数据平台提供的近三年少儿科普图书的“图书排行榜单、市场竞争状况、出版单位重点推荐图书”数据,从畅销书和新书上榜明细、实体书店竞争、网店竞争、各渠道对比、重点推荐图书出版情况、重点推荐图书出版特征等角度进行整理分析,提出了制定内容细分标准、充实图书内容、引入融媒体技术、版式多元化、红读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合理定价、城乡区别售价、合理布局线上与线下销售渠道、引入现代营销理念、重视销售大数据的运用等具体发展策略。通过研究力求以创新为主旨,以科学为灵魂,从多角度促进我国少儿科普图书未来的发展。

周莹[6](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潘颖[7](2020)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及其社交媒体的进步和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模式、生活形态和话语机制,中国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儿童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具备了新的多维特征,也构成了本部论文研究的核心命题。厘清这些特征对于准确把握儿童文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发展规律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文本分析、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聚焦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文本与生产情境,运用文学、传播学、接受美学、文化学等理论多角度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四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新特点,对比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与传统儿童文学发展的差异性、融合性,研究社会转型、文学转型、媒介转型对儿童文学发展演变的影响,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在建构、生产、传播、接受、消费等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探讨中国儿童文学在当代文学的发展空间和价值意义。论文基本框架如下:绪论部分在分析研究对象和背景的基础上界定论文中与新媒体时代和儿童文学相关的核心概念。第一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该章指出,新媒体改变着儿童文学生产,固有的文化环境和传统儿童文学创作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创作主体泛化、低龄化写作和网络写手异军突起,实现了儿童文学作家群多元化发展;儿童文学题材、体裁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各界政策及措施的出台促使文学作品数量激增、品质提升,实现了儿童文学的原创品牌塑造和国际化走向;文学创作方式的新媒体化、多样化、融合化发展,实现了传统儿童文学的新媒体化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经典化,儿童文学也呈现出视听先行的新特征及数字化生存的多路径发展。第二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该章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转换所带来的公共话语、思想结构、认知能力、生存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梳理传播媒介的生态系统和媒介素养,分析儿童文学与媒介变迁的关系,以及我们面对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变迁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同时,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方式、传播策略及传播特征,分析研究传统儿童文学的出版现状及转型、新媒体化出路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数字多元化传播和经典化走向。第三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接受。该章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分析儿童这一特殊的文学接受主体的接受素质(包括语言文字能力、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审美能力的分析)和心理能力(生理、心理、文化),梳理儿童接受成长心理轨迹、阅读视野的特点,结合深度访谈的调研,重点分析全民阅读时代背景和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及新变化,分析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阅读方式、特征和发展方向,以及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第四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消费。该章将儿童文学放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以文学消费为核心切入,分析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引导及其特征,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经典消逝”、娱乐至上、追逐游戏快感的特点;通过对重点儿童文学作家畅销书和作家富豪排行榜等信息数据比对,分析消费时代文学价值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总结儿童文学作品“商业化”“娱乐化”的特征,解析在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的“童年消逝”的危机与童年精神的文学重构。结论部分全面梳理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和消费的多维特征,通过新媒体媒介技术演进与儿童文学的关系畅想儿童文学的未来,既对儿童文学的娱乐化与商业化表示忧虑,也对新媒体时代的儿童文学发展和前景充满期待。

蒋丹[8](2020)在《“互联网+科普”系统演进与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以“排山倒海”之势重构了科普信息传播渠道、机制和格局,从而为科普事业插上了信息化翅膀。当前,科普信息化工作呈现主体多元化、关系复杂化、渠道途径多样化、功能高级化等新特征,逐渐从“政府主导”向“公众参与”、“多元协同”模式演化,但也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概念和本质界定、形态转变和功能创新、模式构建等角度对“互联网+科普”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阐述了实施“互联网+科普”战略的目标、内容和路径。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互联网不但带来了发展模式、行业规范和受众需求的根本性变革,而且深度改造了人类社会结构和生存方式。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从国家层面实施“互联网+”战略,旨在推动生产、消费、社会等领域全面信息化,以构筑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互联网+科普”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基础平台、机制与要素,通过对科普理论、技术、制度和组织的全面革新,打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型产品、服务和机制,从而塑造崭新的科普生态体系。由此,科普“互联网+”化实质上是一场从量态到质性的全方位、根本性变革,并呈现开放、大规模、生态化、运行模式颠覆、以人为本等特征。当前,学界对科普功能多样化有了明确认识,可概括为三个趋势:从“表象科学”向“实践科学”演进,从小众化的“真理探索”向事关人类生存、民族兴衰等目标的“国家行为”过渡,从纯粹的“学院科学”向世俗的“生活科学”这一更大场域扩展。由此,当代科普应体现为科学共同体内部交流、面向公众的科技传播、科学对话和政策协商等多种形态,涵盖普及科技知识、增进公众理解科学、促进公众参与科学、培育科学和创新文化、服务科技创新战略等多元化功能。总之,任何只包含某种单一目标的理论或模型都无法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必须构建符合“互联网+”时代特征的“社会化大科普”。与传统科普相比较,“社会化大科普”具有四大特征,即“大目标”、“大主体”、“大协作”和“大影响”。“互联网+科普”功能创新必然要求科普形态的转型升级,而技术革新和公民社会建设为之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方面,技术融合、功能升级、传播形态聚合、组织合并与产业融合等媒介变革极大扩展了传播的时空界限,信息传播速度、频度、密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另一方面,数字化、网络化生存已成为当代社会主流和前景生活模式,“互联网+”引发生活方式、学习理念、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革新,“信息化”科普形态呼之欲出。根据系统论观点,科普传播体系是一个基于特定社会准则的统一的有机整体,而非各种要素、模块和线索的简单叠加。进入“互联网+”时代,为适应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科技社会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复杂态势,应在借鉴国外模式的基础上有效整合科普理念、技术、形态、功能等多要素,构建一个能够概括和解释当代实践的科普“整合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整合了一阶和二阶科学传播,以达到“四科”(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要求,还通过三阶传播实现“两能力”(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提升目标,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内在统一高度有序等特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应全面创新科普理念、策略和服务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和手段大幅快速提升我国“互联网+科普”服务能力,促进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两个一百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劲动力。首先,“互联网+科普”整合模式构建应采取“开放”、“合作”与“创新”三大原则,使新思维、新技术、新平台成为转型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其次,实施“互联网+科普”战略,应推动从技术、理念到行为的全方位变革,包括五个方面:互联思维、统筹协同、开放分享、需求导向以及优势互补。再次,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全面提升“互联网+科普”服务能力:一是聚焦有效需求丰富科普内容,打造科普服务云平台;二是创新科普表达和传播形式,打造“互联网+科普”传播体系;三是通过集成创新推动信息化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四是运用多元化手段拓宽科普传播渠道,强化科普内容精准推送服务;五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创新科普管理与运营模式。综上所述,实施“互联网+科普”战略,就是要借力于建设网络强国的技术创新,围绕改革重点和难点,强化资源、平台、技术、机制等要素的互通共融,构建“泛在、多元、集约、精准、交互”的科普服务新模式。换言之,唯有放眼未来与时俱进,充分挖掘和释放公众和组织的智慧和潜力,才能实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之翼的和谐共振。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高小燕[10](2019)在《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追求更高的发展水平,更有质量的生活,满足更多的精神需要,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承载着人类文化意象和社会记忆的文化遗产该如何发挥其价值,提升与公众的联结,伴随人类的精神文明迈步进入新的时空。随着公共考古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并积极参与其中,但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考古行业、文化遗产保护者、公众等)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存在诸多“知沟”和认识偏差,导致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价值传承的危机问题。文化遗产传承什么、如何传承、如何使得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我们研究的元起点。本文以公共考古学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为研究主题,以陕西省秦始皇陵为主要考察对象,运用考古学、文化社会学、阐释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展开讨论,研究进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深入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以传承价值为本质,认同为目标,互动与对话为主体,阐释与传播为途径。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我们要在社会转型和话语变迁的背景下,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重构、阐释、展示、解读和传播。文化遗产保护要立足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即文化价值,分析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价值、精神文化价值与制度层面的价值(社会治理体系和规则),从而以提升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联结、激发公众的文化意象和文化记忆为主要目的,让公众“透物见人”,能看得懂、听得懂,从而实现让静置物化的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公众与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话”,唤醒文化记忆,实现文化认同。第二,面向未来,我们要从搭建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阐释与展示系统,联结公众主动参与保护,建构参与式叙事空间,建构文化景观和文化传播的意象空间,打造与公众交流互动型阐释模式,提升文创产品文化意象等方面,高质量阐释和展示文化遗产的价值。第三,当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通过新的传播模式和渠道,使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社会秩序、政治制度、文化意象、文明观被再次呈现和建构出来,形成新的文化意象;同时,在数字传播为代表的多媒介所营造的新时空中,以新的形式、新的结构、新的表征来表达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使其获得新的价值延续与生长,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象和记忆。

二、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打造城市科普精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打造城市科普精品(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2.2.1 历史背景
        2.2.2 经济社会背景
        2.2.3 国际背景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5.1 文艺论
        5.1.1 文艺的特性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5.2 宗教论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5.3 网络文化论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8.1.1 文化交往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9.3.1 理论意义
        9.3.2 实践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2)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1.1.2 研究范围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述
        1.3.3 小结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2.1 藏品价值体系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2.2 本体价值利用
        2.2.1 陈列展览
        2.2.2 科学研究
        2.2.3 文物复制、仿制
        2.2.4 藏品着书出版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2.3 情感价值利用
        2.3.1 社会教育活动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2.3.3 新媒体传播
    2.4 发展价值利用
        2.4.1 数字化利用
        2.4.2 文创产品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4.1.1 广度问题
        4.1.2 深度问题
        4.1.3 频率问题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4.2.1 藏品研究不足
        4.2.2 展览场地限制
        4.2.3 利用方式单一
        4.2.4 利用观念狭隘
        4.2.5 藏品的同质化
        4.2.6 专业人才缺乏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4.3.1 法规尚待完善
        4.3.2 利用资金不足
        4.3.3 缺少馆际交流
        4.3.4 外界参与性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5.1.2 文物登录制度
        5.1.3 重视科学研究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5.3.3 文创产品开发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6.1.2 技术系统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6.2.1 人工智能概述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7.2.1 技术背景
        7.2.2 模块设计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7.2.4 具体工作流程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7.3.1 研究背景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7.3.3 损失函数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新时代下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量表设计、现状调查与对策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绪论
    1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1.1 关于认同的研究
        1.1.1 认同的概念界定与理解
        1.1.2 认同的层次和类型
        1.1.3 关于认同的特点
        1.2 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
        1.2.1 关于文化认同内涵的研究
        1.2.2 文化认同的结构与测量研究
        1.2.3 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1.3 关于中医药文化认同的研究
        1.3.1 中医药文化认同危机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1.3.2 中医药文化认同的作用
        1.3.3 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测量、调查及现状分析
        1.3.4 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构建和提升策略
    2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2.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2.1.1 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开发与设计
        2.1.2 中医药文化认同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1.3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路径及方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调查法
        2.2.3 实验法
        2.2.4 文本和数据的处理方法
        2.3 主要创新点
        2.3.1 研究内容的创新
        2.3.2 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创新
二、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1 中医药文化认同初始量表构建
    2 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提纯
    3 中医药文化认同量表的结构分析与验证
        3.1 确定关联效标
        3.2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3.5 信度与效度分析
        3.6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和检验
    4 结论与讨论
        4.1 研究结论
        4.2 理论意义与讨论
    5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三、中医药文化认同调查——基于文化认同差异的实证分析
    1 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认同
        1.1 中医药文化
        1.2 中医药文化认同
    2 理论回顾与假设形成
        2.1 基于文化认同理论的演绎
        2.2 基于新媒体传播与文化认同关系理论的演绎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一的设计
        3.1.1 变量的测量
        3.1.2 数据收集
        3.2 研究二的设计
        3.2.1 实验方法、对象及变量
        3.2.2 实验步骤
    4 数据分析
        4.1 研究一的数据分析
        4.1.1 信度和效度
        4.1.2 功能分析
        4.2 研究二的数据分析
        4.2.1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分析
        4.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4.2.3 功能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6 研究局限与展望
        6.1 研究局限
        6.2 研究展望
四、历史叙事与媒介文化表征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分析
    1 历史叙事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
        1.1 对历史叙事的理解
        1.2 历史叙事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1.3 历史叙事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
    2 媒介文化表征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
        2.1 对文化表征的理解
        2.2 媒介文化表征对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影响
五、中医药文化认同的构建和提升
    1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科学传播理论基础
        1.1 科学传播的含义
        1.2 科学传播理论的基本问题
    2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现实背景
        2.1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政策背景
        2.1.1 国家关于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措施
        2.1.2 行业关于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措施
        2.2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经济背景
        2.2.1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2.2.2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健康产业发展背景
        2.3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社会背景
        2.4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技术背景
    3 中医药文化认同构建和提升的策略
        3.1 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叙事策略
        3.2 中医药文化的媒介表征策略
        3.2.1 中医药文化表征与媒介的关系
        3.2.2 媒介融合与中医药文化的表征
        3.2.3 中医药文化表征的媒介融合策略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中医药文化认同初始量表(42 个项目)
    附录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项目情况
致谢

(4)历史科普图书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科普图书出版研究综述
        二、历史类图书出版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历史科普图书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历史科普图书特点
        一、普及内容的科学性
        二、普及方式的通俗性和趣味性
        三、读者对象的大众化
    第三节 历史科普的重要性
        一、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培养国民历史文化素养
第三章 历史科普图书出版现状
    第一节 历史科普图书出版趋势
        一、选题多样化
        二、出版主体多元化
        三、出版载体单一化
        四、作者队伍不断壮大
        五、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互联网给历史科普带来挑战
        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三、技术发展促进科普方式多样化
第四章 历史科普图书出版存在问题
    第一节 选题缺乏创新性
    第二节 内容缺乏科学性
        一、内容庸俗化
        二、作品与史实不符
        三、相关历史评价有失客观
    第三节 出版形式单一
    第四节 作者缺乏创作积极性
第五章 历史科普图书出版对策研究
    第一节 加强作者和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一、转变人才培养侧重点
        二、改善人才激励机制
    第二节 打造优质内容
        一、选择合适的选题
        二、加强历史科普素养的锻炼
        三、关注历史科普图书的社会效益
        四、加强对历史科普图书出版把关
    第三节 创新出版形式
        一、开发历史科普有声书
        二、推出历史科普微视频
    第四节 营销方式多样化
        一、利用社交媒体开展社群营销
        二、结合移动媒体打造场景营销
        三、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
    第五节 打造历史科普图书品牌
        一、塑造品牌形象
        二、促进品牌延伸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基于近三年开卷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少儿科普图书概述
    2.1 少儿科普图书的定义
    2.2 少儿科普图书的所属类别及分类
    2.3 少儿科普图书的特征
3.我国少儿科普图书的发展现状
    3.1 基于开卷“图书排行榜单”的分析
        3.1.1 畅销书榜单分析
        3.1.2 新书榜单分析
        3.1.3 促销情况分析
    3.2 基于开卷“市场竞争状况”的分析
        3.2.1 网店竞争分析
        3.2.2 实体书店竞争分析
        3.2.3 各渠道对比分析
    3.3 基于开卷“出版单位重点推荐图书”的分析
        3.3.1 重点推荐图书出版情况梳理
        3.3.2 重点推荐图书出版特征分析
4.我国少儿科普图书的发展策略
    4.1 制定内容细分标准,充实图书内容
    4.2 融媒技术与少儿科普图书相结合
    4.3 版式设计多元化,创新形式提升互动性
    4.4 红读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
    4.5 合理定价,区别售价
    4.6 合理布局线上与线下销售渠道
    4.7 引入现代营销理念,重视运用销售大数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7)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产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一、文学生产与新媒体生产力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新变化
        一、儿童文学观念的时代嬗变
        二、儿童文学作家群的多元化发展
        三、儿童文学主题模式的拓宽丰富
    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新媒体融合的新发展
        一、文学生产的新媒体化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网络化
        三、视听先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特点
        四、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数字化生存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媒介
        一、文学传播与媒介素养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的媒介融合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现状及转型
        一、儿童文学传播的现状分析
        二、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转型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及策略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策略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畅销书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接受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全民接受阅读
        一、文学接受理论
        二、新媒体与全民阅读时代的儿童阅读
    第二节 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特征分析
        一、儿童读者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征分析
        二、儿童读者的阅读心理分析
    第三节 新媒体与儿童文学阅读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方式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消费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
        一、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二、新媒体时代文化转型与消费文化
        三、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商业化
        一、儿童文学的商业化写作
        二、儿童文学畅销书与中国作家富豪榜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一、儿童文学的游戏性和游戏精神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8)“互联网+科普”系统演进与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一)国内研究概述
        (二)国外研究概述
        (三)“互联网+科普”理论研究趋势分析
    三、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之处
    五、基本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内涵界定
        (二)“互联网+”与“+互联网”
        (三)“互联网+科普”内涵界定
第一章 信息技术创新与网络科普事业发展
    第一节 我国网络科普事业兴起与发展(1994-2015)
        一、互联网革命与科普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网络科普体系形成与发展(1994-2009年)
        三、移动网络科普体系构建(2010-2016年)
        四、我国网络科普发展存在的差距
    第二节 “互联网+”行动计划及其对科普的影响
        一、“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的背景
        二、“互联网+”的内在机理
        三、“互联网+”与社会治理模式变革
        四、“互联网+”与科普发展模式转变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科普需求演变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与科普传播需求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与科普需求转换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科普系统演变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科普目标转变
        一、确立“互联网+”时代科普目标的原则
        二、“互联网+科普”构建目标:社会化大科普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科普形态转变
        一、“互联网+科普”形态:“信息化”科普
        二、“互联网+科普”形态演进的社会动因
        三、“互联网+科普”形态的维度、特征与优势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科普功能演变
        一、科普与传播的关系演变与启示
        二、科学传播机制变迁与反思
第三章 “互联网+科普”模式创新与机制构建
    第一节 “互联网+科普”理念重塑
        一、“互联网+科普”理念构建的社会背景
        二、“互联网+科普”理念构建的实践基础
        三、“互联网+科普”理念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 “互联网+科普”系统转换与机制构建
        一、科普传播模式的基本分类
        二、科普传播的结构与模型
        三、科普“整合模式”及其多重任务
        四、科普“整合模式”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公众参与科学”模式的构建与检验--以“果壳网”为例
        一、传播内容:有趣与争议并存
        二、被限制的流行:对“果壳网”传播机制的分析
第四章 “互联网+科普”战略目标与实施路径
    第一节 “互联网+科普”战略目标设定
        一、“互联网+科普”战略目标的确立
        二、“互联网+科普”目标构成
        三、“互联网+科普”战略的实施路径
    第二节 “互联网+科普”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科普资源的内涵、外延及特征
        二、“互联网+科普”资源平台建设的目标
        三、“互联网+科普”资源平台的技术进路
        四、“互联网+科普”资源平台功能和服务创新
    第三节 “互联网+科普”科普传播机制构建
        一、“互联网+”时代科普媒介转型的目标与原则
        二、“互联网+”时代科普媒介转型策略
        三、“互联网+”时代科普传播体系构建
    第四节 “互联网+科普”管理机制创新
        一、科普政策概念与体系构成
        二、技术进步、组织变革与政府管理制度创新
        三、“互联网+”与科普管理机制创新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10)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公共考古学研究
        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三、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
        二、相关理论阐释
    第五节 问题展开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作为沟通的公共考古:任重道远
    第一节 公共考古兴起
        一、何为公共考古
        二、开展公共考古的必要性
    第二节 公共考古现状与发展
        一、国外公共考古发展趋势
        二、中国公共考古发展现状
        三、中国公共考古存在的问题
        四、中国公共考古发展思考
第三章 保护与传承的起点:价值
    第一节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一、“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概念缘起和发展
        二、国际宪章关于文化遗产价值保护理念的发展解读
        三、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转变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危机
        一、社会变迁下的价值危机
        二、深刻原因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重构
        一、文化价值是本质核心价值
        二、价值的时代建构性
        三、价值与人的关系再建构
        四、时空价值与精神价值
第四章 重返文化遗产地:文化意象和经典的产生
    第一节 作为“文化意象”的物质文化遗产
        一、文化意象
        二、文化景观与符号表征
        三、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第二节 帝陵的“文化意象”
        一、空间意象
        二、景观意象
        三、文化意象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文化意象的发生
        一、秦始皇帝陵的空间意象
        二、秦始皇帝陵的景观意象
        三、秦始皇帝陵的文化意象
        四、秦始皇帝陵的审美意象
        五、秦始皇帝陵的符号意象
        六、秦始皇帝陵的文明交流意象
    第四节 重返帝陵经典的发生
        一、社会治理体系和制度
        二、思想文化
第五章 文化记忆的发生: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第一节 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激发文化记忆
        二、如何催动文化记忆的发生
    第二节 文化记忆、公众沟通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
        一、阐释与展示理论始源
        二、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和展示
        三、公共考古视域下阐释与展示模式转向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文化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一、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陈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示框架建构
第六章 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一、作为媒介的文化遗产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传播功能与价值
    第二节 现代传播的变革趋势
        一、传播变化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传播对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的影响
        三、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传播模式嬗变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一、媒介与价值
        二、虚拟现实与价值传播: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三、新媒体时代的参与式文化
        四、“微”传播与意义建构
        五、数字传播视域下传统大众媒介与文化遗产价值“复活”
    第四节 新媒体视域下秦始皇帝陵的价值传播
        一、秦始皇陵的媒介化与价值传播
        二、秦始皇陵价值传播现状
        三、数字化传播下秦始皇帝陵价值传播建议
第七章 结论
    一、公共考古强调“沟通”以及文化遗产和公众的“共在关系”
    二、发掘文化价值 激发文化意象
    三、多元立体展开价值阐释 催生文化记忆
    四、数字传播激发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打造城市科普精品(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3]新时代下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量表设计、现状调查与对策讨论[D]. 潘小毅.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历史科普图书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胡阳阳. 苏州大学, 2020(03)
  • [5]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基于近三年开卷数据[D]. 郝培茹.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7]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D]. 潘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互联网+科普”系统演进与模式构建研究[D]. 蒋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D]. 高小燕. 西北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打造城市科普产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