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结构探讨

21世纪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结构探讨

一、面向21世纪高师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结构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1](2021)在《“学生中心”理念指导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百年教育,贵在师道。我国教师教育发展已深入人心,成为时代的主流,职前教育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阵地、教师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应挑起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监控的重担。今下,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实施有条不紊,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如此形势,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现状如何?该做出什么样的应对?改革的核心又是什么?本研究选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为主题,“学生中心”理念为指导,阐明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针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现状开展深入研究。本研究秉承“学生中心”理念,以相关政策、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过程模式课程开发观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过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开展研究工作。为了清晰了解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笔者采用“面——线——点”结合的方式获取信息。将全国通过第二、三级师范类专业认证的221个专业的整体状况作为“面”上了解;从中随机选取化学专业通过认证的六所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等材料进行“线”上分析;最后,以M师范大学的七个师范专业为“点”上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其中重点分析M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辅以文本分析的方法,深入了解M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的真实情况。介于多层面的研究了解到,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之困境主要表现在教师教育课程目标过于理想化和同质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未能有机结合,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不高;教师教育课程内容陈旧保守且融合度低,教师专业伦理处于边缘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时空受限,在大力提倡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同时缺乏有效管理;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涉及范围不够全面且评价机制效能低下。本着“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研究态度,从社会、学校、教师和师范生个体四个层面探究原因。综合各方面的调查资料,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四化”的破境之策:专业化层面,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夯实教师专业发展基础;加强教师教育者资质培训,提供专业化师资保障;精品化层面,均衡课程学分比重,强化课程地位;开发与利用精品课程,永葆课程活力;实践化层面,理解教师实践智慧,擦亮师范专业育人;注重课程实践管理,保障课程高效实施;持续化层面,规划文本评价研究,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自我评价功能,健全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蔡泳帆[2](2020)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总体思路,遵循“历史审视——现实观照——经验借鉴——展望未来”探索模式,以转型发展中的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战略为研究主题,通过个案分析对当前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进行深入考察、问题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高师院校以发展战略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思路和改进策略。首先,运用SWOT分析对个案高校重要发展节点的战略选择展开分析,从校史资料、访谈和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文本中,梳理不同历史阶段学校对内外部环境的认识、做出的战略选择及其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影响;其次,提取个案高校在转型发展中的发展战略及其行为作为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发掘并分析其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存在问题;再次,在总结历史发展战略和探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个案高校下一阶段的转型发展战略。再次,参照了国内外地方高师院校以发展战略促转型发展的突出经验。对日本的奈良教育大学和山东的聊城大学的学校现状、从建校初期到实现转型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概括,总结归纳了在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上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与启示。最后,根据个案高校在对高校发展战略环境的认识、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的存在问题,分别从战略环境、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点思考及优化建议。

宋林静[3](2020)在《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文中提出随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提出,“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尤其是随着中等师范教育向高等师范教育的改制,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迎来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研究如何在变化的师范教育体系中挖掘中师优秀的教育传统,探究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与路径。论文主要由引言、核心内容以及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几个方面的内容。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四章内容,主要围绕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当前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薄弱环节、中等师范教育的优良教育传统以及完善路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从培养层次、培养目标、培养理念三个方面介绍了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第二章则是从生源选拔、培养目标、校园文化、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几个方面探究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在小学教师培养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第三章则是本研究的借鉴基础。分析了中等师范教育阶段哪些优良教育传统可为当下小学教师培养提供借鉴。第四章则是以中等师范教育的优良教育传统为分析视角,以现在小学教师培养的问题为分析焦点,以在传承中创新的态度,从吸引人才志做教师、坚持孕育师范特色、培养师范生“专广融研”的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参考,以期以历史营养滋润卓越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新素养”,从而培养“兼善天下”的卓越小学教师。

程明喜[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吴传刚[5](2019)在《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各国都有对于教师标准的关注,但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则是在教师专业化研究背景下展开的。到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我国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但发展较快,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特别是201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及中小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基本要求,正式开启了教师专业标准改革之路。这里选取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梳理与比较,分析探求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标准,并寻找教师“标准”发展的历史逻辑及现实规律,探求专业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完善策略。研究中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搜集了我国自1896年开始至2019年的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标准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比较借鉴了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的教师标准发展中的基本经验。调查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从中发现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存在诸如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对时代新要求反映不足、对在职教师要求不足、对新技术应用要求不足等问题。并依据人本理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从丰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职前职后层次结构、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发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水平四个方面的策略来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李铁绳[6](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张家豪[7](2019)在《“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大学作为重要的学术共同体,也是晚清民国生产知识、思想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提出,也促使大学史研究不断升温。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教会等多种形式,其中国立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然而各个国立大学的规模建制及教研水平差距甚大,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学拥有各种资源优势,但也有一些校史较短、与中央关系疏远的国立大学历经坎坷,教学成就有限。若欲全面了解民国高等教育的多般面相,应对此类带有地方性、边缘性的国立大学抉隐索微,探讨其困境成因,借此透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互动以及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在这方面,国立山东大学便是一个恰当的样本。作为传统文化大省,近代山东在文教事业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虽然当地政府曾借清末新政之机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式大学堂,但教学成绩有限。而且在其后近30年时间里,山东陷于内乱、灾荒和政争,省内社会环境混乱,亦无法得到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教育资源稀缺,因而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除教会大学外,1927年前山东各类高校从未培养出合格的本科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环境暂时趋于和平稳定。在蔡元培、何思源、傅斯年等官员学者的提议下,行政院批准在山东创设国立大学。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成立。作为中央平衡全国教育布局的计划之一,国立山东大学是近代山东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立大学,却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该校虽然位于经济大市,但其自身基础不固,与中枢较为疏远,在当时13所国立大学中相对边缘化。山大自中央所得拨款极其有限,多数时间依赖省府“协款”及其他零碎款项勉力维持,师资设备得以不断添置,但由此也造成学校自身发展计划时常受到省府干预;学校周边环境安谧、商业发达,是教学研究的福地,也使学校在发展海洋生物等学科方面具有先天地理优势;山大员生数量稀少而关系融洽,大部分师生很少介入政治或社会运动,学风朴实而不流于浮躁。经多年勠力经营,至1937年前山大已成为具有3院8系,文、理、工科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并顺利培养出2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对省内文教事业贡献颇着。不过在此期间,部分学生受国难的刺激而发起数次学潮,虽然规模有限,亦表现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但也使得杨振声、赵太侔两任校长及部分教员离职,造成了师资流失。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因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断。卢沟桥事变后,沿海战区大学大多在日寇侵逼下陆续迁徙至西南、西北地区办学,民族文化命脉在战时得以赓续,而山大则没有这么幸运。因韩复榘应战不力,日军很快沿津浦线侵入山东,山大本来历史浅短,设备未周,校方对战事应变迟缓、准备仓促,且与教育部联络不畅,师生西迁数千里后,校产已丢弃大半,人员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仅成立数年,规模有限,经此一役实已耗尽办学资本,不得不接受教育部停办的指令,并入中央大学,成为唯一一所因战争解散的国立大学。剩余校产也被其他教育机构“借用”。重庆政府时期,山大校友多次向中央政府呼吁恢复母校,但学校在战时复员并不易实施,直至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不久,该建议方得到教育部批准。经过近一年的接洽校舍、添购设备、招徕师资、招收新生等繁杂工作,山大于1946年底成功在青岛复员开学。此时全校为5院14系建制,师生人数较之前倍增。而且学校真正实现“国立”的名义,校款全由教育部提供;但另一方面,战争对山大以及山东本省环境的摧残却一时不易恢复,学校解散时“借用”给各机关的校产也难以索回或损毁,原校区亦被强占。1946年的复校工作无异于“新创”:适龄学生人数大增,学校科系相应增加,但校舍需重新争取;图书仪器多为现购,教员须多方接洽;以周边环境而言,山东自战后便不断爆发国共两党的武装冲突,交通路线时常瘫痪,内战阴影笼罩青岛,导致市内难民云集,物价高过平沪,山大师生教学、生活大受影响,离职退学者亦所在多有。直到1949年6月青岛解放前,山大有不少课程仍无法顺利开出,日常教学工作也不时因罢课罢教和课外活动而中断,复校之初即筹划的两个研究所亦徒具空壳,未培养出研究生。在1927-1937年间的13所国立大学中,多数学校能借助自身政治背景、文化环境、办学基础方面的优势或特殊情形下的机遇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除个别特例外,各校在战争中尚能延续办学,并循序扩大规模。相比之下,山大的发展轨迹却相当曲折,洵属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校在地域环境、文化积淀、教育基础和政治背景方面的劣势。山东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配置不佳,省内政局混乱,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社团来扶助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造成山大建校基础薄弱;国民党政权自两广起家,政府内鲁籍乃至北方人士较少,缺乏话语权,加之山东地方政府与中央不睦,导致山大不受南京政府重视;国立大学的经济实力一般与其政治地位相关,因此山大在战前难以获得教育部的拨款以及其他基金会等团体的支持,大多数时间依赖省政府“协款”维持办学,学校规模有限,在和平环境中尚有发展之机,而一旦遭遇战争则不堪侵毁;在1946年复员后,山大得以获教育部供款,且成功聘到一些知名学者,不过由于山东政治经济形势恶劣,这种变化成效一时未能彰显,直至青岛解放前学校一直处于恢复整顿的状态。总之,虽然山大在全校师生的筹划运作下,教学成绩尚属中规中矩,且还能在战后重整旗鼓,扩大规模,但由于办学根基不固、缺乏优势资源,导致山大在民国时期教学成就有限。梳理国立山东大学在民国年间的办学历程,了解地方性、边缘化的国立大学的运作经验,有助于还原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为今日大学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温跃强[8](2019)在《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陈洪作为我国近现代具有影响的音乐教育家,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我国“新音乐”运动倡导者之一,他主张在立足自己的民族性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西方先进音乐文化,进而创造富有中国时代精神的新音乐,创建中国民族乐派,最终实现中国音乐的伟大复兴。这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实践家,他立足学校音乐教育并关注参与社会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教育实践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他编辑期刊、创作音乐作品、译介西方音乐等,他从事的这些音乐实践是服务于他从事的音乐教育实践的,从广义上讲,属于他从事的音乐教育实践的一部分。他不仅投身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而且还参与并关注我国社会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教育实践经历了广东戏剧研究所时期(萌芽期)、私立广州音乐院时期(早期)、上海国立音专时期(中期)、南京国立音乐院和南京师范学院时期(晚期)。他的音乐理念产生自他的音乐教育实践,“音乐救国”“中庸之道”“实用主义”等教育理念基本上贯穿了他的音乐教育实践。他的每一阶段的音乐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有其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南京师范学院(1983年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时期,他在高师音乐教育领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师范性”“为师之道在于慈”“师德是教师的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等高师音乐教育的理念,这些理念不仅促进了当时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对当下我国的音乐教育仍有积极的影响。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发展整体向何处去?就必须在深入考量当前形势和问题的同时,系统归纳和总结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了解并研究近现代音乐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有利于为我国当下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陈洪作为近现代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教育实践和音乐教育理念值得后人去梳理和研究。研究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时我国的音乐事业有什么影响?研究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尤其是音乐教育事业有什么样的积极借鉴意义?从史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对他的音乐教育实践道路和音乐理念进行研究,有助于客观地评价陈洪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尤其是他倡导的立足民族性、借鉴西方形式的开创性音乐理念及“师范性”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仍有着积极启示意义。从而更有利于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包括音乐教育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王秀强[9](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韩刚[10](2018)在《从匹配到建构: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探究》文中认为师范生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师的素养和教师教育的质量,决定着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师范生培养是影响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师范生毕业后进入中小学,成为教师,开启教师职业生涯。教师生涯是每一位师范生一生中投入时间、精力最多的人生组成部分。实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将帮助师范生提升职业生涯发展的适应力,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全面、终身发展。高师院校建设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能够帮助师范生在职前做好准备,降低生涯困惑和焦虑,确立职业生涯目标,主动建构未来教师生涯发展规划。当今社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多元文化带来的多样性选择都为教师教育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师范生毕业后面临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诞生于工业化时代的,以“人职匹配”为核心理念的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已无法完全满足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需求。通过对我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政策、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国际经验进行研究,考察生涯建构理论指导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课程内容和方法、课程评价与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新的见解。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方面,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理念应当从“人职匹配”为核心的职业生涯教育向以“主动建构”全面、终生职业生涯发展转变。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应当是立足帮助师范生构建终身发展的教师职业生涯,引领师范生确立终身从教的教育信仰,提升师范生职业适应力,增加师范生对于生涯理论发展的基本认识,能够用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指导中小学学生的生涯发展。课程的内容和方法方面。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内涵由基础层、中间层和顶层构成。顶层是教师信仰、职业理想信念教育;中间层是师范生的生涯适应力教育;基础层是师范生内外生涯的探索和生涯决策。作为大中小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主要衔接者,课程的外延是教会师范生面向中小学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师范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不仅要帮助师范生自己建构职业生涯,同时要通过学习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学习生涯探索工具和方法,帮助师范生,在今后的中小学教师岗位上,实施和开展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活动。在生涯建构理论指导下,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要把提高师范生的生涯适应力作为主要目标,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被动的教学方法。解构、共构、建构为主的生涯叙事法应贯穿全课程。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反思、原型访谈、团队合作、实习实践等形式和方法,应成为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主要方法。在课程评价和管理方面。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评价应注重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师范生对教师信仰和终身从教的认识;师范生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反思与整理;师范生开展生涯人物访谈以及前往中小学职业生涯的体验;师范生对大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一体化的思考等内容都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及时给予记录和评价。在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师资培训方面,应建立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师资的资格准入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道德规范等,促进课程师资的专业化发展。在就业指导中心和辅导员队伍中选拔一批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经验丰富,热衷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学与研究,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员组成骨干队伍。通过集体备课、主讲示范、课堂听课、课后研讨、教学研究、分析总结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方法,确保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果。

二、面向21世纪高师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结构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21世纪高师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结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学生中心”理念指导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政策依据: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必然趋势
        二、理论依据:构建人本主义教师教育课程观的必然要求
        三、实践依据:探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
    第二节 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四节 概念界定和关系阐述
        一、概念界定
        二、关系阐述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二、过程模式课程开发观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中教师教育课程的现实状况
        一、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二、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三、教师教育课程内容
        四、教师教育课程实施
        五、教师教育课程评价
    第二节 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中教师教育课程的现实问题
        一、课程定位:地位模糊,弱化课程特色
        二、课程目标:偏社会化,忽视学生需求
        三、课程结构:比例失衡,阻碍学生选择
        四、课程内容:陈旧保守,未达学生满意
        五、课程实施:以教定学,无视学生体验
        六、课程评价:方法单一,缺失学生参与
第三章 M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个案分析
    第一节 问卷的编制与数据处理
        一、问卷的编制
        二、问卷的调查对象
        三、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五、问卷的数据处理
    第二节 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访谈提纲的编写
        二、访谈的调查对象
    第三节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分析——基于问卷和访谈的调查
        一、总体情况的分析
        二、各维度的调查与分析
        三、差异分析
    第四节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个案分析——基于文本的分析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概说
        二、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个案分析
        (一)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定位
        (二)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设置
        (三)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选取
        (四)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运行
        (五)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的方式
第四章 “学生中心”理念指导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第一节 “学生中心”理念指导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之困境表征
        一、师范生与课程目标的相遇
        二、师范生与课程结构的相识
        三、师范生与课程内容的相知
        四、师范生与课程实施的相融
        五、师范生与课程评价的相守
    第二节 “学生中心”理念指导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困境成因之透析
        一、社会层面:教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之动摇
        二、学校层面:教师教育课程顶层建设薄弱
        三、教师层面:教师教育者专业资质欠缺
        四、学生层面:师范生自我职业认同感低
    第三节 “学生中心”理念指导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破境之策
        一、专业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精品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
        三、实践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四、持续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现状
        (二)高校发展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总结评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地方高师院校
        二、转型发展
        三、高校发展战略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分析工具
        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三、SWOT分析工具
第二章 历史审视与现状观照
    第一节 个案高校基本情况
    第二节 历史审视与战略分析
        一、合并组建师专时期(1978-1990年):抓住机遇、回避弱点
        二、升格本科师院时期(1991-2003年):发展优势、降低威胁
        三、更名扩大影响时期(2004-2018年):抓住机会、发展优势
    第三节 现状观照与问题探讨
        一、战略选择变迁轨迹与特点
        二、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现实状况
        三、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存在问题
    第四节 未来战略与选择趋势
        一、战略环境与战略基础
        二、SWOT分析矩阵
        三、发展战略选择
第三章 案例探索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聊城大学
        一、学校现状
        二、转型历程
        三、经验启示
    第二节 奈良教育大学
        一、学校现状
        二、转型历程
        三、经验启示
第四章 问题思考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战略环境层面
        一、加强区域高校分类管理,适度政策资源倾斜扶持
        二、客观认识外部环境变化,合理分析内部优劣条件
    第二节 战略制定层面
        一、主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发挥发展战略引领作用
        二、构建高效务实决策团队,完善发展战略制定机制
    第三节 战略实施层面
        一、积极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拓宽资金资源获取渠道
        二、完善战略实施监控体系,充分利用评价反馈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1. 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客观需求
        2. 教师质量卓越发展的现实诉求
        3. 学习机缘和研究旨趣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四) 相关文献综述
        1. 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
        2. 关于中师教育的研究
        3. 现有研究述评
    (五)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访谈法
一、 卓越小学教师的“源”与“析”
    (一) 小学教师培养的历史变革
        1. 培养层次:由“中师”到“高师”
        2. 培养目标:由“合格”到“卓越”
        3. 培养理念:由“阶段性”到“终身化”
    (二) 卓越小学教师素质解析
        1. 专业精神高尚
        2. 专业知识融通
        3. 专业能力出色
二、 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薄弱环节——基于现实的分析
    (一) 生源选拔:师范生质量参差不齐
        1. 师范改革:生源质量今非昔比
        2. 卓师探索:师范生择优培养
    (二) 培养:改进与问题并存
        1. 培养目标:理念先进,但“小学性”凸显不足
        2. 校园文化:师范性势微,综合化增强
        3. 课程设置:模块比重失衡,内容欠整合
    (三) 实训:“学、践”脱节,指导欠佳
        1. 见习实习时间不足,后续指导有待完善
        2. 与实践基地未实现有效联动
三、 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历史营养——中师优秀教育传统挖掘
    (一) 政策优势与师范底蕴,孕育教师情怀坚定化
        1. “定向”的政策优势,保障师范生的“去向”
        2. 严谨的招生方式,促生源“优质”与“适宜”
        3. 浓郁的师范文化,坚定师范生的“教育志向”
    (二) 课程设置与课外活动,造就教师素养综合化
        1. 文理兼通的课程设置,造就教师知识全面化
        2. 体艺兼备的课外活动,孕育教师能力多样化
        3. 严谨的管理方式,造就教师性格严谨化
    (三) 教技训练与系统实习,培养教师教学扎实化
        1. 教技训练日常化,熟习三字一话两表达
        2. 见习实习多样化,营造教学环境实效化
四、 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路径探索——传承与革新并存
    (一) 生源优质:吸引人才志做教师
        1. 理念先行:凸显教师社会地位
        2. 政策驱动: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3. 招生改革:丰富生源选拔方式
    (二) 目标定位:坚持孕育师范特色
        1. 培养定位:宏观标杆与学校底蕴相结合
        2. 文化彰显:凸显校园文化的师范性
        3. 主体自觉:涵养个体的“师范我”
    (三) 专业塑造:造就“专、广、融、研”
        1. 锤炼教技:加强基本功训练,造就教师职业技能规范化
        2. 整合视野:完善课程结构,促进学科知识融合化
        3. 活动育能:设置多样活动,培养学生能力综合化
        4. 更新实践:落地UGS模式,实现实训、反思、研究一体化
结语 —基于传承的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师资格”与“教师资格认证”
        (四)“中小学教师”与“教师专业标准”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拟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二、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三、关于教师资格的研究
    四、关于文献的评价
第二章 稽古鉴今:我国中小学教师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清末时期的教师标准
    二、民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三、新中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一)“标准”可以消解教师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争议
        (二)标准中彰显我国文化特色
        (三)“标准”体现传承的价值
    五、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第三章 稽外鉴中: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一、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德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法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三、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美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四、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一)日本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二)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五、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一)丰富标准内容
        (二)形成标准体系
        (三)尊重本土文化
        (四)发展信息技术
第四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工作状态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
        (二)调查的工具与方法
        (三)样本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四)调查结果的总体概况说明
    二、基于调查、历史、国际比较发现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标准中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
        (二)现行教师专业标准未反映出时代进步对教师的新要求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
        (四)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教师掌握新信息技术的要求不足
        (五)教师专业标准监控制度缺失
第五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理论研究层面
        (一)缺乏对教师生命关怀的理论研究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标准一致性研究缺乏
    二、专业标准制定的实践层面
        (一)未能全面遵循专业标准的制定原则
        (二)一体化的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三)教师专业标准未能引导制度形成稳定的结构
第六章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策略
    一、明确目的、科学定位,标准中体现对教师生命的关怀
        (一)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性”与“存在性”,彰显教师生命价值
        (二)构建“温暖”的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二、完善结构、丰富内容,构建教师专业标准的完整框架
        (一)依据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结构框架
        (二)建立分级的教师专业标准
        (三)确立教师专业标准基本框架,动态更新专业标准内容
    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确保教师专业标准的先进性
        (一)提升教师专业标准的时代先进性
        (二)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师专业标准
        (三)建立中国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四、学科支撑、有效监控,为教师专业标准应用提供保障
        (一)推动学科建设为教师专业标准确立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二)建立专业标准的监控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提出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三、文献综述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一、启蒙到专业
        二、探索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一、综合化
        二、开放化
        三、高端化
        四、一体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一、师范专业设置
        二、师范专业认证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一) 关于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论性研究
        (二) 大学个案及专题研究
        (三) 关于国立山东大学的研究
        (四) 对已有成果的检讨及本选题努力的方向
    三、写作视角和方法
        (一) 选题的概念界定
        (二)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国立山东大学的源起
    一、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
        (一)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的变迁—以济南、青岛两地为例
        (二) 近代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现象之成因
    二、国立青岛大学的建立及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一) 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二) 具体建校工作
        (三) 国立山东大学的定名
    三、山东大学起源考辩
        (一) 山大校史的阐释史
        (二) 编写校史的争议与山东大学校史起点的考订
    小结
第二章 战前的国立山东大学(1930-1937)
    一、山大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关于经费及科系设置问题的博弈
        (一) 杨振声掌校时期的山大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二) 1932年后政府与校方的合作与分歧
        (三) 学校经费的争取
    二、办学方针与学校建设
        (一) 办学方针
        (二) 营建方面
        (三) 设备方面
        (四) 院系建制
        (五) 师资延聘
        (六) 校务行政
    三、战前山大的教学与日常生活
        (一) 战前山大招生与教研工作
        (二) 青岛环境与山大学生日常生活
        (三) 对于“新月派”和“大同盟派”几个问题的澄清兼谈山大教员群体之交往
    四、战前山大的学生运动
        (一) 反甄别运动的波澜
        (二) “九·一八”后的赴京请愿
        (三) 1932年的“六月风波”与杨振声的黯然下台
        (四) 学运低潮期的活动(1932-1936)
        (五) 山大学生响应北平“反对华北自治化”学运及其解决
        (六) 山大的风潮之特殊性与得失
    小结
第三章 全面抗战与国立山东大学的停办及复校
    一、鲁青地区的沦陷
    二、国立山东大学的西迁与停办
    三、鲁殿重光——艰难复校的历程
        (一) 山大解散后争取复校的工作与复员政策的确立
        (二) 复校工作的具体开展
    小结
第四章 战后山大的恢复与重整(1946-1949)
    一、“祸乱边缘的都市”——内战中的鲁青地区
        (一) 国民党接收青岛后的内外局势
        (二) 美国势力在青岛
        (三) “难民城”和“乞丐市”
        (四) 经济问题
        (五) 青岛市政府甄审政策的失误
    二、经费与学校的恢复建设
        (一) 校舍与设备的扩充
        (二) 教员的招聘与薪资
        (三) 行政组织的完善
        (四) 院系建制的扩充
    三、战后山大的教学与师生的日常生活
        (一) 学生的招收与救济
        (二) 日常教学与测验
        (三) 校内的社团及课余活动
        (四) 社会服务工作
    四、战后山大的学生运动
        (一) 复员初期的预备工作及“六·二”运动
        (二) “六·二”运动后的蓄势待发(1947年6月-1948年秋)
        (三) 特刑庭事件及教师第二次罢教
        (四) 护校运动
    小结
第五章 国立山东大学发展的困境
    一、“中心”地区国立大学的发展优势
        (一) 政治中心及次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二) 经济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三) 文化中心里的国立大学
    二、另一所地方性国立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的机遇
    三、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困境及其成因
        (一) 演变态势与发展困境
        (二) 成因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8)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萌芽期—求学时期与广东戏剧研究所时期
    第一节 求学时期
    第二节 留法归国
    第三节 新音乐思想
        一、新音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新音乐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
        三、新音乐思想的观点
    第四节 新音乐运动
    小结
第二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早期(广州音乐院时期)
    第一节 创办私立广州音乐院
        一、办学缘起
        二、办学目标
        三、课程计划和课程设置
        四、教师和学生
    第二节 重视音乐实践
    第三节 创办《广州音乐》
    第四节 重视音乐教育
    第五节 专着和译介
    第六节 音乐创作
    小结
第三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中期(上海国立音专时期)
    第一节 专注教学管理
    第二节 引进固定唱名法担任公共课教学
    第三节 创办音乐期刊
    第四节 编译音乐专着组建管弦乐队
    第五节 音乐创作
    第六节 培养的学生
    小结
第四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晚期—南京国立音乐院与南京师范学院时期
    第一节 坚持音乐教育的师范性
        一、培养目标紧扣“师范性”
        二、学制制订围绕“师范性”
        三、教材建设凸显“师范性”
    第二节 重视社会音乐教育
    第三节 西方音乐的译介
        一、选题考究
        二、信达雅
        三、选译作品的革命性倾向
        四、关注音乐家的生活
    第四节 音乐创作
        一、讴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二、饱含深情的艺术歌曲
    小结
第五章 陈洪的音乐教育思想
    第一节 专业音乐教育思想
        一、教育救国
        二、中庸之道
    第二节 师范音乐教育思想
        一、坚持师范性
        二、师德是教师的根本
        三、为师之道在于慈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六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总结及当下意义
    第一节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总结
    第二节 陈洪的“中庸”思想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意义
    第三节 陈洪“师范性”理念对我国当下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结论
附录一 陈洪创作的部分歌曲曲谱
附录二 陈洪履历表
附录三 后人对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理论基础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分期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说明
        1.6.1 时间范围
        1.6.2 空间范围
        1.6.3 研究指标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2.1.1 “武”的演变历程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3.6.1 “健康第一”思想
        3.6.2 “终身体育”思想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4.2.4 校际体育组织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5.1.6 小结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5.2.6 小结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6.3.2 存在的问题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7.2.1 指导思想
        7.2.2 发展现状
        7.2.3 战略目标
        7.2.4 战略重点
        7.2.5 战略路径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10)从匹配到建构: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新时代呼唤新教师
        二、职业生涯教育是唤醒师范生全面、终身发展的着力点
    第二节 研究的对象及辨析
        一、生涯关联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二、职业生涯教育概念的界定
        三、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第二章 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西方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20 世纪初的职业选择教育:追求“人职匹配”
        二、20 世纪中叶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成就“完美旅程”
        三、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职业生涯建构: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节 西方职业生涯教育历史演变的启示
        一、课程目标人本化
        二、课程内容科学化
        三、课程管理系统化
    第三节 我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 20 世纪中叶统包统分阶段和“双向选择”阶段的就业教育
        二、 20 世纪末21 世纪初自主择业阶段的就业指导
        三、进入21 世纪的职业生涯教育
    第四节 我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启示
        一、课程理念和目标聚焦教师教育特色
        二、课程内容和方法强调学生为中心
        三、课程评价与管理注重体现实效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主动建构“适应”职业生涯
    第一节 主动构建人生主题:更加关注主观生涯的作用
        一、较为明确的生涯预期降低了“人职匹配”论的作用
        二、职业环境快速变化使得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复杂多变
        三、人生主题赋予师范生职业生涯价值感
    第二节 形成自我概念:借助职业人格来强化个人适应性策略
        一、探索职业人格:学会平衡
        二、强化适应性策略:学会反思
    第三节 提高生涯适应力:用适应来实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一、从消除不确定性到生涯适应力
        二、大学是形成生涯适应力的关键时期
        三、生涯适应力对师范生群体更为有益
第四章 课程内容:价值驱动、主动适应、播下种子
    第一节 生涯建构的内核:人生观、工作观、教师观的方向一致
        一、激发师范生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二、将教师职业理想升华为教师信念形成教育信仰
        三、创建教师生涯的“指南针”
    第二节 生涯建构的动力:以“适应”为核心的生涯建构模型
        一、生涯关注:积极的设计师范生生涯目标
        二、生涯好奇:主动尝试内外生涯的探索
        三、生涯控制:提高生涯建构的自主性
        四、生涯自信:增强生涯发展的自信心
    第三节 生涯建构的参照系: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一、教师职业生涯理论
        二、我国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路径
        三、师范生理解和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工具
    第四节 师范生的使命:大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一体化责任担当
        一、培养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意识
        二、构建一体化的职业生涯教育目标
        三、提高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教学能力
第五章 课程管理:促进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学习
    第一节 完善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一、加强理论研究
        二、加大教材建设
        三、建设师资队伍
    第二节 实施人性化课程评价
        一、目标达成取向的课程评价
        二、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
        三、人性化课程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A 高校职业发展及就业指导课程现状调查分析问卷(学校版)
附件B 高校职业发展及就业指导课程现状调查分析问卷(教师版)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面向21世纪高师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结构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生中心”理念指导下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视角[D]. 刘倩.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2]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D]. 蔡泳帆.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3]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D]. 宋林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D]. 吴传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6]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地方性”国立大学的困境 ——国立山东大学研究(1930-1949)[D]. 张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8]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D]. 温跃强.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从匹配到建构: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探究[D]. 韩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21世纪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结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