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制度,提升服务——广东农民工社会政策初探

创新制度,提升服务——广东农民工社会政策初探

一、创新制度 提升服务——广东外来工社会政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唐丽诗[1](2019)在《公共服务视角下来穗人员城市融入的社会工作介入》文中研究表明截止2018年5月底,广州市登记在册的来穗人员大概为967万人左右,而广州市同期的户籍人口大概为912万人左右,从人口数量来看,来穗人员数量已超过户籍人口,成了居住在广州地区的主要群体。来穗人员在广州寻得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并非难事,但是要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扎根于当地城市却并非易事,需要面对诸多困难,例如经济困难、社会交往困难、心理压力调适等,而城市所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是帮助来穗人员摆脱上述困难,促进其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因此,完善来穗人员城市融入的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体系,重视来穗人员城市融入的各类公共服务建设,对于促进来穗人员城市融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越秀区登峰街、白云街、北京街、人民街、建设街、东山街等6个街道的来穗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发放530份,有效回收问卷519份;并结合问卷资料对20名来穗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期从公共服务视角来呈现来穗人员的城市融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问题从社会工作角度探讨对策。本文的研究发现:从公共服务视角来看,来穗人员城市融入难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公共服务保障力度不足够、公共服务信息知晓率与享有率偏低、来穗人员与本地居民公共服务存在明显差异、公共服务客观提供与主观感受存在脱节、公共服务识别度有待改进、公共服务未关注到来穗人员城市融入的发展性能力培养等因素。针对从公共服务视角下来穗人员城市融入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本文从社会工作角度来探讨如何助力公共服务以促进来穗人员城市融入的对策。

彭应兰[2](2019)在《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体系中的角色研究 ——以广州市A街道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改革、社会转型及社会事务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效管理或治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开始进入党和政府最高决策日程。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将“社会管理”列为政府四大职能之一。之后数十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接踵产生,社会管理不再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恰逢在此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次全会创新性提出“社会治理”概念,“社会管理”从此被“社会治理”取代。本文以广州市A街道社会工作者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结构的过程中,A街道社会工作者扮演着资源链接者、高效服务者、服务对象利益代表者、购买服务承接者等多重重要角色,并分别从基层政府、社区居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自身四种角度探讨多元治理主体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期待。同时,还具体分析了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中面临的角色冲突及冲突具体表现形式,并梳理了冲突产生的原因。最后,本文从建立定期沟通互动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扩大社会工作者发展与成长空间三个层面,提出了帮助社会工作者走出角色困境的可行性对策,试图为政府相关部门出台助推社区治理发展的政策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提供依据和参考。

周艳[3](2018)在《企业社工介入农民工服务策略研究 ——以东莞市G社区服务中心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的巨变带来的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并试图在城市寻找一块“新大陆”安身。数据显示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年均1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至2015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7.7亿,进城农民工也已达2.7亿。农民工之多引发诸多有关农民工的社会问题,同时随着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发展,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视角也逐渐深入到农民工服务当中,而本文则是从企业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企业社会工作该如何在新形势下解决农民工提出的新需要新要求,同时也对企业社会工作者在促进劳动密集型工业区社区发展及农民工服务中的困境提供建设性举措。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东莞市横沥镇的企业及工业园区的工厂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G社区服务中心政府购买的“企业员工关爱计划项目”进行参与式观察,以及对参与项目的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进行深度访谈,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进行研究,探讨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工厂密集区域农民工服务项目的方式与内容,最后通过对项目开展的成效进行评估来反思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困境与策略。本文研究发现,当前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企业社工介入企业或工厂服务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别存在政策倡导能力不足,社会组织参与力量与支持力度不足,农民工自我价值感低下,缺乏自我增能能力等困境;针对此困境本文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了搭建政府与农民工群体的沟通桥梁、增强社会组织和企业的服务提供力量、增强农民工个人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建议与策略。

刘风[4](2018)在《社会资本变迁中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基于广东省N区的实地调查》文中认为我国30多年来的人口流动过程,亦是流动人口不断分化与融合的过程。在流动人口分化与融合过程中,社会资本成为支撑其不断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获得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的重要资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流动人口,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与发展情况,通过解析社会资本的变迁,来讨论流动人口从边缘到中心的迁移以及流动人口主体性地生成。在不同角度下,学者对社会资本做出不同解释,且论述的核心相似。即,社会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收益的一种资本形态。无论布迪厄提到的制度化的网络资源,还是科尔曼认为的人和人之间尚需偿还的关系,抑或是帕特南关注的信任、网络或规范要素,奥斯特罗姆强调的在互动模式中呈现的理解、期望、共享知识、规范和规则,又或者是福山论述的有助于个体间可说明的、相互合作的非正式规范,这些解释视角意涵了社会资本两个重要的类型:制度资源和社会关系网络资源。这两类资源为个体或社会在获得价值或收益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讲,社会关系网络资源和制度资源可作为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实现社会融合的重要资本——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在流动人口的社会流动行动中得以变迁,成为当今研究我国人口迁移的重要理论视角之一。本文将个体置于制度背景以及社会关系网络中,考察制度与社会关系网络对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与发展的具体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资本是流动人口从社会关系网络和制度环境中所可能获得的各类关系资源和制度资源。那么,在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把流动人口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称为关系资本,把流动人口的制度资源称作制度资本,以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这两个社会资本类型为主要分析理路,将流动人口自身携带的或者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获得的社会资本分为制度资本和关系资本两类。制度资本主要涵盖了从宏观到微观、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制度资源,例如户籍制度及其派生出来的相关政策规范、地方政策以及创新性规则等;关系资本则主要意涵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内部到外部、由非专业到专业的社会关系网络,例如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以及与社会组织建立起来的具有成员资格的组织关系。鉴于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分属于以国家为中心和以个体为中心的两个不同层面的主体,二者之间通过一定的要素才能发生联系,产生互动关系,于是在二者之间引入行动视角,建立一个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互为型塑的分析框架,继而从行动者的行动出发,借由“过程——事件”的分析逻辑,以广东省N区为分析场域,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处于社会边缘空间的流动人口是如何利用各类社会资本,实现自我的主体性,进而完成比较华丽的转型。从制度资本的视角来看,对于流动人口而言,他们没有掌握更多地权力,也不是制度的设计者或者具体的政策法规的执行者,他们是在现代社会从事生产、尝试生活、试图发展的群体。他们有的居于底层,有的游走于边缘,有的向上迁移,有的成为群体中的精英。流动人口各式各样的状态,源于他们在一个规则明确的社会中生产、生活与发展,现有的宏观制度不断阻隔着其获得与流入地居民同等的社会对待,致使他们采取多样化的行动去争取权益。比如,流动人口通过钻制度或者政策法规的漏洞获得一定的利益。那么,从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角度来看,流动人口需要一个相对健全的法治环境、具有明确规则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通俗来讲,他们需要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或者在当下的社会中暂时不能实现,流动人口则会使用自己认为可行的、有效的办法去谋取利益。也就是说,如若有比较明确的、合理的制度资源能够支持流动人口实现其目标,因流动人口而产生社会问题的发生率则会相应递减,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创造的价值则会更大。宏观的二元户籍制度是阻碍流动人口实现最优社会融合的重要制度性原因,其产生的影响深远且力度大,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央权力不断下放给地方,制度改革被逐渐提上日程,地方政府尤其是处于改革前沿、敢于创新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先后出台一系列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政策,创新各项有利于流动人口社会参与的规则。制度政策环境从约束到开放的转变,为制度资本的变迁、制度资本的整合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从而也为流动人口在规范的制度资本环境中,创造和投资各类关系资本提供了可能性。从关系资本的视角来看,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是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最重要的社会资本。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增加了流动人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流动的勇气,为流动人口进入完全陌生的社会搭建熟人圈子的桥梁,让流动人口能够获得相对具有安全感的社会环境。毋庸置疑,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是流动人口维持人情、面子的关键关系网络,为促使其进入流入地的落脚区打下基础。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社会规则不断解构原本牢固的熟人圈子时,具有传统社会特征的人情、面子以及各类由此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都被揭开面纱,露出其中的无力感和困顿,新的社会关系网络被需要。因为只有重新建构适应现代社会特征的关系网络,才能实现流动人口较为长远的目标以及扞卫更为重要的、多元的权益。于是,业缘关系、社会组织为载体的组织关系纷纷登场,并显示出更多的优势,帮助流动人口从无力感和困顿中走出。业缘关系与组织关系突出了流动人口工具理性选择的特点,为流动人口的合理性流动以及获得身份认同与向上流动的机会提供了更加稳固且丰富的关系资源,增加了流动人口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新的、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关系资本引领下,流动人口得以创造更多财富,获得更多权益,实现向上流动,逐渐摆脱边缘性地位,完善主体性意识,完成社会融合。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其关系资本与制度资本是互为型塑的。制度资本离不开关系资本,关系资本也必须在制度资本的制约下才能发挥其最大功能。故而,关系资本与制度资本只有在相互影响中,才会发挥最优的效果。行动是连接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的内在逻辑链条:流动人口通过行动来表达自身的需求,促使政府与社会发挥制度资本的正面效应;政府与社会通过行动来推动各项制度资源的合理化,确保流动人口可以搭建更多具有工具理性特点的社会关系网络,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互为型塑的过程,完成了流动人口与现代社会及现代社会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换与合作,实现了不同主体间的社会融合,反过来又推动了现代社会的社会结构变迁、加快实现流动人口的主体性生成目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旨在强调:第一,社会资本变迁的过程,即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主要是因为社会资本逐渐发挥积极的效应,推动着流动人口不断表达自身的需求,激发流动人口从“外围”意识向“内核”意识转变,主动性和能动性逐渐提高;第二,制度资本和关系资本作为社会资本的两个主要类型,二者具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消极效应阻碍着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积极效应推动着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现代化、城镇化改变了现代社会固有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出现倒挂、社会分层逐渐调整,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环境的转变,促使制度资本和关系资本的消极效应日渐式微,转而发挥更多积极效应,从而推动流动人口获取更多权益。第三,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相互依赖,单方面的资本功能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也不能解决流动人口所有的社会问题,只有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够从根本上推动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第四,行动要素不可忽视,其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产生的能量较大。行动主体之间只有通过不断地互动、交往,才能够表达最真实的意愿,获得最精准的信息,从而规划最合理的制度,搭建最有效的关系网络。行动对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这两种社会资本类型具有粘合性效应。总的来说,社会资本的变迁过程是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由被排斥到融合的过程逻辑,投资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在融合过程中的主体性生成具有前瞻性意义。

王晓[5](2018)在《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和使用探究 ——基于南京外来工聚居区的调研》文中指出本文以南京市主城区的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区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外来工群体视角下的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和使用特征,通过对供给端和使用端的剖析,揭示“供给-使用”匹配的特征,再对这些方面问题成因进行梳理,进而提出外来工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的改善策略。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基础。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明确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确立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实证研究。首先是对南京市外来工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概述,界定了外来工务工人员、外来工聚居区、公共服务设施等相关概念之后,从相关统计数据出发,对南京市外来工务工人员进行整体概述,并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类别遴选、方法设计、整体评定,对其进行整体概述;然后是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研究,在确立本文研究的典型聚居区和设施类型基础上,对样本聚居区概况进行描述,再设计供给研究的评估方法,通过不同评估因子对设施数量、规模、空间布点等方面进行量化测度,最后从“单因子-多因子”与“分级-分类-总体”两个维度展开分析,揭示设施供给水平的总体特征,并对其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是设施的使用特征研究,先确立了该部分研究的研究框架、评估方法和数据采集,再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梳理,对聚居区外来工的个体属性概况和总体使用特征进行勾绘,并分析其成因,最后通过运用SPSS相关性分析和“个体属性-设施使用”的交叉分析,揭示聚居区外来工居民在公共服务设施使用上的内部分异。第三部分:策略研究。首先基于前文供给端、使用端的研究结果,通过其供给、使用水平的平均值构建波士顿矩阵,划分“供给-使用”的不同匹配类型,并依据不同匹配模型的特征进行问题梳理、原因分析和策略指导。第四部分:结论。对全文的结论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并对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拓展方向进行概述。论文正文部分8万字,文中图表总计103幅。

史敏[6](2018)在《阶层化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规模越来越大,并进入了社会融入阶段。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流动后,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形成了我国社会特殊的阶层。他们流动的生命历程有诸多相似之处,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阶层化趋势。本研究拟从阶层化的视角探讨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阶层化的过程使不同阶层的人在社会行为、生活方式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别。阶层化一般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个人社会地位的某些层面如职业、经济收入、生活方式;二是社会阶层的成员资格。阶层化理论认为社会群体的阶层化决定个人采取的社会行动。本研究梳理了中国的阶层理论和农民工的阶层化研究后,将结合阶层化的两种取向,从就业场域、私人生活场域、社区公共场域三个方面研究农民工的阶层化,并分别提出了研究假设。就业场域中,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农民工的就业以次属劳动力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为主。生活场域中,农村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性在农民工的个人生活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习惯在他们流动到城市后面临现代化的生活生产方式处于劣势状态。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社区是其落地的场所,也是除了工作之外,活动时间最多和频率最高的场域,鉴于农民工在目前的城市户籍管理体制下城市身份和资格的问题仍然存在,在社区中仍然存在“外地”、“农村”双重劣势。本研究将使用在厦门、深圳、苏州、东莞四个城市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的农民工数据,建立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融入、生活融入、心理融入和社会关系融入四个维度,采用CGSS2010城市市民部分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农民工阶层化的相关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处于半融入状态。与城市市民相比,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大多处于次属劳动力市场中,劳动权益保障较差,失业风险也偏大,社会保障也差强人意;生活方式上,农民工处于与现代性城市文化较为疏离的状态,消费负担重,休闲上以放松式休闲为主;社区公民身份维度上,农民工已经习得城市基本道德素养,在社区中涉及到资格和权利的社区参与和社区认同要素上,则还没有完全实现。就业维度上,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就业稳定性、就业所有制和就业状态对社会融入有显着性影响,就业稳定性和劳动权益是通过就业满意度的中介效应而影响社会融入。生活方式上,农民工的消费负担限制了农民工经济融入;休闲中的发展型休闲不论是对农民工经济融入还是心理融入都有促进作用;社区公民身份维度上,普遍意义的道德素养并不能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而涉及到权利的社区参与则能有效促进社会融入,社区认同作为农民工在社区中的主观评价要素也能促进农民工实现社会融入。研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深化农民工阶层化理论和社会融入的相关讨论。不同地区的农民工社会融入差异很大,在经济融入和生活融入上尚可,但是社会关系融入成为短板,农民工出现自我隔离现象。农民工的阶层固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制度与市场、社会与个人的共同作用下,被塑造成城市的“打工阶层”,被“区隔”在城市社会体系之外并形成自我隔离。由于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影响,农民工通过就业向上流动的通道非常窄,只能通过非规就业达到中小企业主的形式达到中产阶层。农民工被固化在城市社会底层,成为“外来底层”,无法实现长距离的社会流动。户籍制度在农民工的阶层固化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城市中心主义使户籍制度在地方层面上变形,农民工在社区仍然被区别对待,被区隔在城市公共生活之外无法实现实质的社区公民身份,社会排斥仍然存在。阶层固化现象在农民工自身生活方式的不断演绎下被不断强化和稳定,农民工被动生存型的生活方式成为身份区隔的内在机制,无法获得社会性成长,并导致其自我排斥。多重劣势累加效应下,农民工遭受的不平等被再次巩固。这种“粘地板”的阶层固化趋势限制了他们融入城市。最后,研究者提出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政策建议。

王慧[7](2018)在《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演变 ——以南京主城区为实证》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逐渐增加,作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外来务工人员(以下简称外来工),其就业空间已成为研究城市空间的典型样本与关键路径。本文在对外来工、就业空间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理论进行构建,并进一步以南京市外来工为实证,探讨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规律及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空间发展策略。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理论的构建。首先归纳了对本文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若干理论。其后,运用上述理论工具,结合我国外来工就业特征和大城市就业空间发展特征,建构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机理。最后,对我国大城市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初步从就业空间结构(集聚)、就业空间生态(分异)和个体就业轨迹(迁移)三方面描述其特征,建构外来工就业空间的分析框架。选取南京市(主城区,2009-2015年)为案例对象,从就业空间结构、就业空间生态和个体就业轨迹三方面对南京市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进行实证分析。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工就业空间结构的演变。主要采用截面数据(2009年和2015年),通过“就业空间分布的演化”以及“就业空间中心的演化”两方面描述外来工就业空的结构性特征。其中,就业空间分布的演变分析通过总体格局、集聚特征和梯度特征三个维度判断外来工就业空间整体上的演变特征;就业空间中心的演化分析中则提出了针对性的外来工就业中心的定义和识别方法,用以描绘和分析外来工的就业中心的演变过程。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工就业空间生态的演变。首先探讨了传统空间生态分析方法(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对外来工就业空间生态分析的适用性;其次,从获取数据的现实出发,选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指标因子对外来工就业空间生态进行分析;最终抽取影响外来工城市就业空间分异的差异轴,并从就业空间分异差异轴的因子演变、差异轴的空间演变以及就业空间生态结构特征演变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剖析外来工就业空间的内部差异和特征变化。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工个体就业轨迹的分析。首先会借鉴相关个体时空轨迹分析的理念,构建外来工就业迁移轨迹分析的“时间-空间-社会”路径分析方法;其次,运用“时间-空间-社会”框架,分维度探讨外来工就业迁移的轨迹特征,并着重探讨外来工个体就业轨迹变化中所受到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层面上的制约;最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时间和空间在外来工就业流动(尤其是向上流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外来工就业空间优化策略的探讨。重点关注大城市外来工就业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在遵循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和大体建议。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为大城市未来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工相关政策制定起到支撑作用,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赵春雷[8](2018)在《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福利文化的耦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为避免去传统化以及福利陷阱等问题的发生,也为了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福利文化与满足中国人的福利需求,有必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福利文化的耦合。两者的耦合具有可行性:制度移植、文化选择、文化包容等理论为耦合提供了理论可行性,儒家文化圈内一些国家的成功实践、中西方福利文化的相通性等则为耦合提供了现实可行性。当前,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福利文化的耦合既面临诸多有利的经济、政治、社会条件,也可以得到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专业的社会福利理论等的指引,它们分别为耦合提供了现实基础与理论基础。从现有基础出发,耦合目标主要包括两个:一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更全面地满足中国人的福利需求,打造社会保障的“中国模式”;另一方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福利文化,增强和展示中国在社会福利领域内的文化软实力。按照传统福利文化参与耦合的“身份”,它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耦合可以通过“心理-制度”、“思想-制度”、“行为-制度”、“制度-制度”、“环境-制度”、“资源-制度”六种方式实现;按照参与双方间作用力的类型,耦合过程主要通过“吸纳-融入”、“保护-接纳”、“助推-支持”三种方式实现。在耦合内容上,社会保障的三个基本项目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可以分别从传统福利心理、传统福利思想、传统福利行为三个方面与传统福利文化的具体内容相耦合。为了更好地实现耦合,社会保障制度应适应传统福利文化的要求做出变革。在社会保险上,可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并增加其用途,尝试以家庭为参保单位;在社会救济上,应该突出精神与思想救济,强化家庭与社区的救济功能,依据中国人的捐赠心理调整慈善救济方式;在社会福利上,应注重人的情感需求的满足,增强人们的自我保障能力,实施更多的民间供给,维持福利权利与义务的相对均衡,从而构建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杨梦婷[9](2017)在《生态视角下外来工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研究 ——以广州市F机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流动人口的生存与发展一直是我国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所关注的重要热点命题。在广州,本地户籍人口770万,实际居住的流动人口近千万,近6成人口处于流动状态,这使其成为外来工服务与研究的代表性地域。外来工群体以“新市民”的身份进入广州,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迫切的需要融入到城市与社区之中,但仅凭一己之力,外来工融入广州的进程是十分缓慢的。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工作介入到外来工服务领域的实践已层出不穷,在改善外来工生存和发展状况方面业已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在实际的外来工社会工作服务与研究发展中仍有许多丞待完善的地方。生态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对“融综”性及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强调等理念十分契合外来工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状况。笔者以生态理论的视角,结合自己在典型的外来工聚集社区—三元里S社区的社会服务F机构的学习与实践经验,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外来工社区服务项目为例,分析F机构所开展的一系列外来工服务方法与策略,反思其服务效果,探索其发展方向,并总结外来工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积极经验,丰富生态视角下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为外来工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苏志豪[10](2017)在《场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会治理的探讨 ——以广州市ZX镇农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农村的封闭格局逐步被打破,农村问题呈现多样性和频发性特征,给农村建设带来严峻挑战。国家对农村社会治理议题日益重视,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进入农村地区,介入到农村社会治理的深层,为农村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路径。广州市民政局推出的ZX镇农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简称“ZX项目”)便是其中之一,它围绕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这一目标,组织社会工作和社会学专业师生以及社工到广州市ZX镇35个行政村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受到了项目购买方、服务对象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一致好评。采用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并依据场域理论视角提炼ZX项目三年来介入农村社会治理的经验,在场域理论的“地位”、“惯习”、“资本”三大关键概念的指导下,分析农村社会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会治理的对策,考察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会治理的效果,能为其他同类型的实践提供现实指导。研究发现,作为外来力量的农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进入农村场域时,因村民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度较低,基层管理者存在路径依赖和内卷化现象,特别是各个主体在资金链、服务链、评估链中的不平等关系而容易存在合法性危机。ZX项目主要通过寻找合理定位、运用大学生身份、驻村开展服务、尊重农村风俗来确立合法性地位,这是一切介入的前提。再以场域理论的“地位”、“惯习”、“资本”剖析ZX项目介入农村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分析城市化背景下ZX镇农村主体地位变迁、惯习冲突、资本匮乏的内涵,从而深入掌握ZX项目介入前的农村社会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炼了ZX项目改善农村社会治理的三大介入对策,即农村权力主体的引导对策,农村内生社会组织的培育对策,以及农村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对策。介入后通过权力主体的服务理念和方法、本土村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农村互助氛围和资源流通的变化以验证ZX项目对农村社会治理具有推进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将ZX项目的介入对策进一步提升到宏观层面,明确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需要掌握下列核心精髓,即要依据农村场域特征制定介入方案;调整服务方法以适应农村惯习;调动内生力量尤其是内生社会组织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通过增进资本提升村民的社会治理能力。最后针对农村社会工作应该采用怎样的服务模式,农村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成效如何进一步保持等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以期给其他研究者带来一些启发。

二、创新制度 提升服务——广东外来工社会政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制度 提升服务——广东外来工社会政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服务视角下来穗人员城市融入的社会工作介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2.2 国内关于城市融入的文献综述
    2.3 相关文献述评
第三章 广州市越秀区来穗人员公共服务状况调查
    3.1 来穗人员公共服务状况的定量调查概况
    3.2 来穗人员公共服务状况的定性调查概况
    3.3 越秀区政府职能部门面向来穗人员所提供的公共服务
    3.4 社会组织面向来穗人员所提供的服务情况
    3.5 基础性公共服务调查情况
    3.6 发展性公共服务调查情况
第四章 公共服务对来穗人员城市融入的影响分析
    4.1 公共服务保障力度不够足够
    4.2 公共服务信息知晓率与享有率偏低
    4.3 来穗人员与本地居民公共服务存在明显差异
    4.4 公共服务客观提供与主观感受存在脱节
    4.5 公共服务识别度有待改进
    4.6 公共服务忽视来穗人员城市融入的发展性能力
第五章 社会工作助力公共服务以促进来穗人员城市融入的对策
    5.1 间接介入方法
        5.1.1 倡导加大社会工作服务的投入,促进来穗人员的城市融入
        5.1.2 倡导促进和完善相关公共服务政策,提高保障力度
        5.1.3 协同建立公共服务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公共服务的落实
    5.2 具体介入方法
        5.2.1 在来穗人员集中居住区域下沉社会工作服务
        5.2.2 协助来穗人员对所需的公共服务识别、知晓、享有
        5.2.3 链接整合资源,优化公共服务的开展
        5.2.4 营造来穗人员城市融入的氛围
        5.2.5 根据来穗人员的需求,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
总结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人员情况表
附录三 越秀区来穗人员服务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2)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体系中的角色研究 ——以广州市A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从社会管理迈向社会治理的时代要求
        2、专业社会工作队伍蓬勃发展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1、治理理论与社区治理研究
        2、社区治理创新及模式研究
        3、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者研究
    (四)理论基础
        1、社会角色理论
        2、委托代理理论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访谈法
        3、个案法
    (六)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1、研究问题
        2、研究内容
二、A街道社区治理概况
    (一)A街道社会发展背景
    (二)A街道社区治理现状
        1、A街道治理目标和内涵
        2、A街道社会治理探索
    (三)社区治理主体分工及合作
        1、社区治理主体合作
        2、社区治理主体分工
    本章小结
三、社区治理体系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期望与角色冲突
    (一)A街道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互动渠道不够畅通
        2、分工不够明确
        3、行政干预过多
        4、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
    (二)社区治理主体对社会工作者的期望
        1、基层政府对社会工作者的期望
        2、社区居民对社会工作者的期望
        3、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社会工作者的期望
        4、社会工作者对本身的期望
    (三)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1、高效服务提供者
        2、服务对象利益代表者
        3、信息传递者
        4、资源链接者
        5、政府购买服务承接者
    (四)角色冲突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者
        1、角色间的冲突
        2、角色内的冲突
    (五)社会工作者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
        1、政府管理体制原因
        2、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
        3、社会工作者个人因素
        4、社工机构管理的制约
    本章小结
四、缓解社会工作者角色冲突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
        1、明确基层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分工
        2、强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管理
        3、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法规
    (二)建立定期沟通互动机制
        1、建立社工+街道社区沟通互动机制
        2、建立社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沟通互动机制
        3、建立社工+社区居民沟通互动机制
    (三)拓展社会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1、明确和完善薪酬待遇体系
        2、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3、实施专业岗位人才激励保障政策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部分访谈记录
致谢
附件

(3)企业社工介入农民工服务策略研究 ——以东莞市G社区服务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1.1.2 政府对农民工的重视
        1.1.3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增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及述评
        1.3.1 企业社会工作定义及发展模式
        1.3.2 农民工服务的现状
        1.3.3 赋权增能理论介入农民工服务的价值探讨
        1.3.4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研究
        1.3.5 文献简评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文章结构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
        2.1.2 农民工服务
        2.1.3 企业社会工作
    2.2 增能理论
        2.2.1 赋权增能的含义
        2.2.2 增能理论的发展
        2.2.3 赋权增能的关键要素
第3章 项目实施过程及分析
    3.1 项目背景基本介绍
    3.2 横沥镇企业与农民工服务的需求分析
        3.2.1 横沥镇农民工问题
        3.2.2 横沥镇企业或工厂的问题及其需求
    3.3 介入农民工服务的方案设计
        3.3.1 项目目标
        3.3.2 项目服务内容
        3.3.3 评估与项目预算
    3.4 增能介入内容
        3.4.1 社区生活适应能力
        3.4.2 劳动或职业技能
        3.4.3 文体康娱活动
        3.4.4 志愿者队伍建设
第4章 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困境
    4.1 微观层面——农民工自我价值感低下,缺乏自我增能能力
        4.1.1 人力资本不足,文化水平低下
        4.1.2 服务参与意识不足
    4.2 中观层面——社会组织参与力量与支持力度不足
        4.2.1 社会组织的管理混乱,社工角色不清
        4.2.2 企业主体参与意识不高
    4.3 宏观层面——政策倡导能力不足
        4.3.1 企业社工组织的政策薄弱
        4.3.2 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低下
第5章 增能视角下企业社工介入的策略分析
    5.1 微观增能——增强个人人力资本
        5.1.1 改善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增强个人关系能力
        5.1.2 搭建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
    5.2 中观增能——增强社会组织和企业的服务支持力量
        5.2.1 拓宽农民工的公众参与渠道,体现农民工的社会力量
        5.2.2 倡导企业社会责任,推动企业人性化关怀建设
        5.2.3 积极推动社会组织提供制度支持、组织支持与收益支持
    5.3 宏观增能——搭建政府与农民工群体的沟通桥梁
        5.3.1 搭建制度沟通机制
        5.3.2 促进企业社工与工会的有机结合
        5.3.3 社工专业化的发展与培育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的总结
    6.2 研究的反思
        6.2.1 本文的局限性
        6.2.2 研究的未来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4)社会资本变迁中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基于广东省N区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研究的缘起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社会关系网络及人口迁移研究
        二、制度视角下的人口流动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个案概观
        一、研究思路及拓展
        二、个案概观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社会资本:一个多元的理论视角
        二、社会资本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阐释
        一、制度资本:具有“制度”属性的社会资本
        二、关系资本:呈现“关系”属性的社会资本
        三、关系资本和制度资本的内在关联
    第三节 制度资本、关系资本的相互作用:一个理论分析的框架
        一、在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之间:行动视角的引入
        二、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互为形塑:一个综合性的解释框架
第三章 社会资本内卷化:流动人口的边缘境遇
    第一节 户籍制度及其派生制度:流动人口安居他乡的阻碍
        一、户籍制度及其派生制度释义
        二、户籍制度及其派生制度的“追阻”:N区流动人口面对的结构性壁垒
        三、“月是故乡明”:在陌生人社区的无着落感
    第二节 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流动人口“远走”他乡的内部依靠
        一、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内涵解析
        二、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进城”:N区流动人口的关系网络实践
        三、抱团发展:把“他乡”作“故乡”
    第三节 表达性行动缺失:边缘化社会空间的生成
        一、社会排斥与流动人口边缘化
        二、边缘化社会空间的生成
    第四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社会资本去内卷化:流动人口的分化
    第一节 地方政策:流动人口逐步被接纳的制度性支撑
        一、地方政策的扩展意义
        二、地方政策的“补位”:N区流动人口获得制度性保障
        三、地方政策的合理性支持
    第二节 业缘关系:流动人口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的选择
        一、业缘关系的建构过程
        二、业缘关系“扎寨”:N区流动人口的社会行动
        三、业缘关系与流动人口的工具理性选择
    第三节 表达性行动重构:流动人口分化的样态
        一、流动人口群体分化的类别
        二、流动人口群体分化的可及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社会资本拓展:流动人口的融合
    第一节 创新性规则: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推力
        一、创新性规则的重要性
        二、创新性规则“登场”:N区流动人口的适应性调整
    第二节 组织关系: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专业服务网络
        一、组织关系的专业化发展
        二、组织关系“助力”:N区社会组织与流动人口的互动
    第三节 工具性交换:流动人口的融合形态
        一、流动人口的工具性交换行动
        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最优形态
    第四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社会资本整合:流动人口主体性生成
    第一节 制度资本的整合:流动人口主体性的制度书写
        一、从国家到社会:完善人口流动的相关制度
        二、从传统到现代:跨社会结构融合
    第二节 关系资本的整合:流动人口主体性的关系叙事
        一、从内部“他者”变成局内人
        二、从边缘到中心:跨地域类型适应
    第三节 合作互惠:流动人口主体性的生成理路
        一、双向互动与主体性生成
        二、共同在场与主体性生成
    第四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社会资本变迁的行动逻辑
        一、表达:社会资本变迁的前置条件
        二、交换:社会资本变迁的关键要素
        三、合作:社会资本变迁的终极推力
    第二节 投资社会资本的路径与重要意义
        一、投资社会资本的路径
        二、投资社会资本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和使用探究 ——基于南京外来工聚居区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在快速城镇化浪潮中涌入了源源不断的外来务工人员
        1.1.2 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的差异化择居和大规模聚集形成了不同的外来工聚居区
        1.1.3 自发型外来工聚居区呈现出不同于一般城乡社区的特征和规律
    1.2 研究意义
        1.2.1 城镇空间规划层面
        1.2.2 社会文化融合层面
        1.2.3 公共政策制定层面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社会主体——“流动人口”相关研究综述
        1.3.2 空间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研究综述
        1.3.3 相关研究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数据采集方法
        1.5.2 研究分析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研究创新点
        1.7.1 研究对象特殊化
        1.7.2 研究思路双线化
        1.7.3 研究方法数字化
第二章 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和公共服务设施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外来务工人员
        2.1.2 外来工聚居区
        2.1.3 公共服务设施
    2.2 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概述
        2.2.1 南京市外来工的社会属性
        2.2.2 南京市外来工的经济属性
        2.2.3 南京市外来工的空间属性
        2.2.4 南京市外来工的聚居空间
        2.2.5 小结
    2.3 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概述
        2.3.1 研究范围
        2.3.2 类别遴选
        2.3.3 总体概况
        2.3.4 评估方法
        2.3.5 供给水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市外来工聚居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研究
    3.1 研究对象界定
        3.1.1 样本遴选
        3.1.2 设施界定
        3.1.3 样本概况
    3.2 评估方法设计
        3.2.1 研究框架
        3.2.2 评估方法
    3.3 供给水平测度
        3.3.1 评估对象划定
        3.3.2 单因子测度
        3.3.3 多因子综合测度
    3.4 供给水平评估
        3.4.1 分级设施供给水平对比分析
        3.4.2 分类设施供给水平对比分析
        3.4.3 总体供给水平对比分析
    3.5 设施供给特征的成因分析
    3.6 本章小结
        3.6.1 “分级-分类-总体”供给水平特征
        3.6.2 设施供给特征的成因分析
第四章 南京市外来工聚居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研究
    4.1 研究方法设计
        4.1.1 研究框架
        4.1.2 数据采集
    4.2 个体属性概况
        4.2.1 聚居区外来工的社会属性
        4.2.2 聚居区外来工的经济属性
        4.2.3 聚居区外来工的空间属性
    4.3 总体使用特征
        4.3.1 医疗设施
        4.3.2 交通设施
        4.3.3 商业设施
        4.3.4 体育设施
        4.3.5 文化设施
        4.3.6 使用特征概况小结
        4.3.7 使用特征原因分析
    4.4 相关性测度
        4.4.1 相关性测度方法
        4.4.2 “个体属性-使用特征”相关性结果
    4.5 使用群体分异
        4.5.1 研究对象遴选
        4.5.2 婚姻状况
        4.5.3 受教育程度
        4.5.4 职业构成
        4.5.5 收入水平
        4.5.6 来宁时间
    4.6 本章小结
        4.6.1 聚居区外来工个体属性概况
        4.6.2 公共服务设施总体使用特征
        4.6.3 个体属性影响下的使用特征群体分异
第五章 南京市外来工聚居区的“供给-使用”匹配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5.1 “供给-使用”匹配研究
        5.1.1 “供给-使用”匹配的研究方法
        5.1.2 “供给-使用”匹配的特征分析
        5.1.3 “供给-使用”匹配的问题梳理
    5.2 策略研究
        5.2.1 总体思路
        5.2.2 医疗设施
        5.2.3 交通设施
        5.2.4 商业设施
        5.2.5 体育设施
        5.2.6 文化设施
    5.3 本章小结
        5.3.1 “供给-使用”匹配特征
        5.3.2 策略研究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结论
        6.2.1 外来工视角下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整体供给概况
        6.2.2 外来工聚居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
        6.2.3 南京市外来工聚居区的“供给-使用”匹配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6.3 不足与展望
        6.3.1 数据获取
        6.3.2 研究深度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6)阶层化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现实背景
    第二节 西方迁移理论背景
        一、推拉理论
        一、二元劳动市场论
        三、理性选择理论
        四、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理论
        五、社会融合理论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结构安排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
        一、社会融入的内涵
        二、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维度
        三、本土的社会融入理论
        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现状
        五、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阶层化理论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背景
        一、阶层化
        二、经典阶层理论
        三、中国社会阶层理论和研究
        四、社会分层结构下的农民工:农民工是否作为一个阶层?
    第三节 阶层化的不同空间维度
        一、阶层化与就业
        二、阶层化与生活
        三、阶层化与社区
        四、农民工的阶层化
    第四节 研究述评及研究思路
        一、研究述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意义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样本情况
        一、调查地点
        二、抽样方案
        三、样本基本情况
    第三节 资料分析方法
        一、多元线性回归(OLS)分析
        二、因子分析
    第四节 概念操作化和变量测量
        一、因变量
        二、自变量
        三、控制变量
第四章 变量的描述性研究及生活满意度
    第一节 农民工阶层化的描述性研究
        一、就业特征
        二、生活方式
        三、社区市民身份
    第二节 社会融入的描述性研究
        一、社会融入的总体描述
        二、分类别社会融入状况
    第三节 社会融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农民工的阶层化与社会融入
    第一节 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一、就业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二、就业与分维度的社会融入
    第二节 生活方式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一、生活方式与农民工社会融入回归分析
        二、生活方式与分维度社会融入
    第三节 社区市民身份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一、社区市民身份与社会融入
        二、社区市民身份与分维度社会融入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理论讨论
        一、农民工的阶层固化
        二、城市户籍管理与“打工阶层”
        三、“被动选择”:非正式制度下的上升空间
        四、城市里的“异乡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研究的创新之处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演变 ——以南京主城区为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外来务工人员
        1.2.2 就业空间
    1.3 研究综述
        1.3.1 外来工职业流动相关研究
        1.3.2 城市就业空间相关研究
        1.3.3 “外来工就业空间”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数据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演变理论的构建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介绍
        2.1.1 城市就业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2.1.2 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相关理论
        2.1.3 外来工就业相关理论
        2.1.4 经济空间演变动力相关理论
        2.1.5 小结
    2.2 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机理
        2.2.1 分析层次架构
        2.2.2 空间耦合关系
        2.2.3 外来工就业空间演变的核心过程
    2.3 外来工就业空间的演变阶段和主要特征
        2.3.1 阶段一:蛹化阶段(1992年以前)
        2.3.2 阶段二:分化阶段(1992-2008年)
        2.3.3 阶段三:极化阶段(2008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和基本概况
    3.1 案例城市选取及概况
        3.1.1 案例城市选取
        3.1.2 就业空间概况
    3.2 研究设计
        3.2.1 调研方案
        3.2.2 研究范围
        3.2.3 问卷设计
        3.2.4 数据采集
        3.2.5 单元划分和数据转换
    3.3 基本概况
        3.3.1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结构的演变特征
        3.3.2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结构的分异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聚: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的结构演变
    4.1 分析单元和数据转换
        4.1.1 总体转换思路
        4.1.2 分析单元转换
        4.1.3 应用数据转换
    4.2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空间分布的演变
        4.2.1 总体格局
        4.2.2 集聚特征
        4.2.3 梯度特征
        4.2.4 小结
    4.3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空间中心的演变
        4.3.1 中心定义
        4.3.2 识别方法
        4.3.3 识别过程
        4.3.4 识别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异: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的生态演变
    5.1 因子生态分析研究及其应用
        5.1.1 因子生态分析研究的方法
        5.1.2 因子生态分析研究的应用
    5.2 指标体系选取和分析单元转换
        5.2.1 指标体系选取
        5.2.2 分析单元转换
        5.2.3 应用数据转换
    5.3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差异轴的因子演变
        5.3.1 差异轴的因子静态特征
        5.3.2 差异轴的因子动态演变
    5.4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差异轴的空间演变
        5.4.1 差异轴的空间静态特征
        5.4.2 差异轴的空间动态演变
    5.5 南京市外来工就业空间生态结构演变
        5.5.1 就业空间生态结构的静态特征
        5.5.2 就业空间生态结构的动态演变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迁移: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时空的个体轨迹
    6.1 外来工就业轨迹分析方法
        6.1.1 相关研究方法梳理
        6.1.2 外来工就业轨迹的研究方案设计
    6.2 外来工就业迁移数据处理和基本概况
        6.2.1 外来工就业迁移的数据处理
        6.2.2 外来工就业迁移的基本概况
    6.3 外来工就业轨迹“时间-空间-社会”分析
        6.3.1 就业迁移的“时间-空间”轨迹特征
        6.3.2 就业迁移的“时间-社会”轨迹特征
        6.3.3 就业迁移的“空间-社会”轨迹特征
        6.3.4 小结:“时间-空间-社会”框架下的外来工就业轨迹特征
    6.4 时间、空间作用下的外来工向上流动
        6.4.1 生命历程与社会向上流动
        6.4.2 空间类型与社会向上流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优化策略探讨
    7.1 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工就业空间的现存问题
        7.1.1 三大矛盾之一:外来工就业空间需求和城市空间发展不同步
        7.1.2 三大矛盾之二:外来工就业空间占有和所需空间配套不匹配
        7.1.3 三大矛盾之三:外来工向上流动空间与城市空间管制的不相容
    7.2 大城市外来工就业空间发展引导建议
        7.2.1 合理架构外来工就业布局,营造“双类中心”空间结构
        7.2.2 系统应对各类群体空间需求,提供符合特性的空间配套
        7.2.3 积极推进外来工向上流动,构建多类型的空间孵化器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理论研究结论
        8.1.2 实证研究结论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8)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福利文化的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家庭养老遭遇少子化问题的挑战
        二、孝文化受到啃老族的侵袭
        三、传统慈善精神难以嵌入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节 相关概念内涵与外延
        一、传统福利文化
        二、社会保障制度
        三、耦合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福利文化耦合的依据
    第一节 耦合的原因
        一、耦合的必要性
        二、耦合的重要性
    第二节 耦合的可行性
        一、耦合的理论可行性
        二、耦合的现实可行性
第三章 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福利文化耦合的基础
    第一节 耦合的现实基础
        一、耦合的经济基础
        二、耦合的政治基础
        三、耦合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耦合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有关社会保障的观点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思想
        三、国内学者建构的社会福利理论
第四章 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福利文化耦合的目标
    第一节 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构建更全面地满足人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构建社会保障的“中国模式”
    第二节 塑造中国特色新型福利文化
        一、实现传统福利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建构中国特色新型福利文化的制度基础
        三、增强社会福利方面的文化软实力
第五章 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福利文化耦合的方式
    第一节 基于参与方“身份”的耦合方式
        一、“心理-制度”相耦合
        二、“思想-制度”相耦合
        三、“行为-制度”相耦合
        四、“制度-制度”相耦合
        五、“环境-制度”相耦合
        六、“资源-制度”相耦合
    第二节 基于参与各方间作用力的耦合方式
        一、“吸纳-融入”方式
        二、“保护-接纳”方式
        三、“助推-支持”方式
第六章 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福利文化耦合的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险与中国传统福利文化的耦合
        一、传统福利心理与社会保险的耦合
        二、传统福利思想与社会保险的耦合
        三、传统福利行为与社会保险的耦合
    第二节 社会救济与传统福利文化的耦合
        一、传统福利心理与社会救济的耦合
        二、传统福利思想与社会救济的耦合
        三、传统福利行为与社会救济的耦合
    第三节 社会福利与传统福利文化的耦合
        一、传统福利心理与社会福利的耦合
        二、传统福利思想与社会福利的耦合
        三、传统福利行为与社会福利的耦合
第七章 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福利文化耦合的实现
    第一节 耦合传统福利文化的社会保险制度
        一、做实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并增加其用途
        二、以家庭为基本参保单位
    第二节 耦合传统福利文化的社会救济制度
        一、实施精神与思想救济
        二、强化家庭与社区在社会救济中的作用
        三、慈善组织更多地扮演中介而非实施者的角色
    第三节 耦合传统福利文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一、适应并支持中国人的情感生活
        二、增强个体的自我保障能力
        三、实现更多的民间供给
        四、保持福利权利与福利义务的相对对等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作者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9)生态视角下外来工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研究 ——以广州市F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对外来工服务策略的研究
        1.2.2 生态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内容和视角
        1.2.3 文献评述
    1.3 理论支持和研究设计
        1.3.1 理论支持
        1.3.2 概念界定
        1.3.3 研究方法
2 社区与F机构概况
    2.1 外来工社区基本情况
    2.2 外来工居民需求分析
        2.2.1 生存需求
        2.2.2 关系需求
        2.2.3 发展需求
    2.3 F机构发展背景
        2.3.1 机构基本情况
        2.3.2 项目支持来源
        2.3.3 F机构的代表性
3 生态视角下外来工社区的服务实践分析
    3.1 生态视角与外来工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内在逻辑
        3.1.1 生态视角指引外来工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方向
        3.1.2 生态视角下外来工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反思
    3.2 生态视角下外来工社区服务策略的案例分析
        3.2.1 注重支持性资源挖掘的社区工作
        3.2.2 双向互动与平衡连结的小组工作
        3.2.3 注重个人与集体调适度的个案工作
4 生态视角下外来工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经验与困境
    4.1 生态视角下外来工社区社会工作的服务经验总结
        4.1.1 多元化工作手法的运用
        4.1.2 多样性社区资源的挖掘
        4.1.3 融综性系统的介入
    4.2 生态视角下外来工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困境
        4.2.1 人力资源支持不足
        4.2.2 物、财力资源支持不足
        4.2.3 信息资源不足
        4.2.4 管理资源缺乏
        4.2.5 形象资源利用不足
        4.2.6 关系资源不足
5 生态视角下外来工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的发展方向
    5.1 综融性的实践理念
    5.2 动态化的行动过程
    5.3 强互动的平衡关系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10)场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会治理的探讨 ——以广州市ZX镇农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村问题的多样与频发
        1.1.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流行
        1.1.3 社会治理议题获得高度重视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社会治理的研究现状
        1.3.2 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
        1.3.3 农村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会治理的优势与局限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个案:广州市ZX镇农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1.4.2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
        1.4.3 资料收集方法:文献法和参与式观察
    1.5 创新之处
2 理论视角
    2.1 理论依据:场域理论
        2.1.1 场域理论的由来
        2.1.2 场域理论的关键理念:场域、地位、惯习、资本
        2.1.3 场域理论的解释力
    2.2 理论框架
    2.3 基本概念界定
        2.3.1 农村社会治理
        2.3.2 农村社会工作
        2.3.3 农村场域
3 广州市ZX镇农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基本情况
    3.1 项目由来
    3.2 ZX镇概况
    3.3 项目成效
    3.4 合法性危机的产生
    3.5 合法性的获得
        3.5.1 明确利害关系,寻找合理定位
        3.5.2 运用特殊身份,唤起村民认同
        3.5.3 驻村开展服务,深入农村场域
        3.5.4 尊重农村风俗,融入村民社会
4 场域理论视角下农村社会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主体的地位变迁
        4.1.1 农村权力主体的转变
        4.1.2 新时期村“两委”与村民的互动关系
        4.1.2.1“那是个傻子”——源自村“两委”的话语建构
        4.1.2.2 危房改造名额分配给亲属——源自村“两委”对福利资源的掌控
        4.1.2.3 村民参与冷漠或暴力参与——源自双方互动渠道的欠缺
    4.2 农村惯习的阶段冲突
        4.2.1 农村的典型惯习
        4.2.2 城市化带来的惯习冲突
        4.2.2.1 传统惯习与现代惯习的冲突——传统组织形式弱化
        4.2.2.2 个体内部各要素惯习的冲突——文化生活依然贫瘠
    4.3 农村资本的匮乏局面
        4.3.1 农村资本的基本情况
        4.3.2 当代农村资本的转化困境
        4.3.2.1 资本投入无门——资本管理主体的缺位
        4.3.2.2 读书无用论——不重视文化资本的获取
        4.3.2.3 老乡带老乡——同质性群体侧面限制资本获取
5 场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会治理的对策
    5.1 地位的觉察与转变——农村权力主体的引导对策
        5.1.1 参透社会工作理念,促进权力主体意识觉醒
        5.1.2 增强与权力主体互动合作,重塑权力主体良好形象
        5.1.3 输入社会工作手法,提高应对复杂问题能力
        5.1.4 借力村规民约资源,推进温和渐进式管理
        5.1.5 完善民意表达制度,拓宽村民政治参与渠道
    5.2 惯习的适应与调整——农村内生社会组织的培育对策
        5.2.1 把握需求和契机,引导村民发生联结
        5.2.2 了解农村特性,活动形式作本土化调整
        5.2.3 陪伴村民成长,注重有效激励
        5.2.4 挖掘组织领袖,建立组织章程
        5.2.5 熟悉农村权力格局,增强组织合法性
        5.2.6 引导承担公共事务,塑造积极的参与惯习
    5.3 资本的重塑与引入——农村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对策
        5.3.1 深入走访调研,摸查农村资本现状
        5.3.2 积极改造废弃场地,让“沉睡资本”焕发活力
        5.3.3 唤醒社区记忆,借助传统力量凝聚村民
        5.3.4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满足村民发展需求
        5.3.5 引导更新教育方法,恢复家庭正向功能
        5.3.6 开展多样化合作,链接多元主体资源
6 场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会治理的效果
    6.1 权力主体的服务理念和方法有所进步
    6.2 本土村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
    6.3 农村的互助氛围和资源流通得以增强
7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7.1 研究结论
        7.1.1 依据农村场域特征制定介入方案
        7.1.2 调整服务方法以适应农村惯习
        7.1.3 调动内生力量尤其是内生社会组织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
        7.1.4 通过增进资本提升村民的社会治理能力
    7.2 后续讨论
        7.2.1 农村社会工作应该采用怎样的服务模式
        7.2.2 农村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7.2.3 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成效如何进一步保持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创新制度 提升服务——广东外来工社会政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服务视角下来穗人员城市融入的社会工作介入[D]. 唐丽诗. 广州大学, 2019(01)
  • [2]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体系中的角色研究 ——以广州市A街道为例[D]. 彭应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3]企业社工介入农民工服务策略研究 ——以东莞市G社区服务中心为例[D]. 周艳.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社会资本变迁中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基于广东省N区的实地调查[D]. 刘风.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5]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和使用探究 ——基于南京外来工聚居区的调研[D]. 王晓. 东南大学, 2018(06)
  • [6]阶层化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D]. 史敏. 厦门大学, 2018(07)
  • [7]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演变 ——以南京主城区为实证[D]. 王慧. 东南大学, 2018(05)
  • [8]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福利文化的耦合研究[D]. 赵春雷. 厦门大学, 2018(07)
  • [9]生态视角下外来工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研究 ——以广州市F机构为例[D]. 杨梦婷.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场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会治理的探讨 ——以广州市ZX镇农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D]. 苏志豪.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创新制度,提升服务——广东农民工社会政策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